http://www.physorg.com/news144948216.html
By LAURAN NEERGAARD
美聯社 -- 當我們變老時,認為疼痛的關節是讓我們變慢的主要原因嗎?你也該指責腦袋:控制運動(movement)的那一部份在 40 歲時開始走下坡。你扔球、跑步或著轉方向盤的速度有多塊,依靠腦細胞發送指令給肌肉的速度有多快。快速發送端賴你腦部線路(wiring)的良好絕緣。
現在,新研究指出,在中年時,甚至連健康的人,在腦中的運動控制部份都會開始喪失某些絕緣 -- 在同樣的比率下,他們的速度也微妙的減緩了。
這幫忙解釋,為何「很難在 40 歲後成為世界級的運動家」,Dr. George Bartzokis 總結道,UCLA 的神經學家,他領導此研究。
雖然這聽起來令人沮喪,不過且慢,繼續讀下去。該研究指出另一種原因,能維持身體與心智的活躍:一個受過鍛鍊的頭腦(exercised brain)也許能更快確認受磨損的絕緣部份,並發訊號給修補細胞前來修補。
對 Bartzokis 而言,腦就像網際網路。迅速地移動有賴頻寬,那在腦中就是「髓鞘質(myelin)」,一層包裹在神經纖維表面的特殊脂肪。
健康的髓鞘質 -- 良好的厚絕緣會緊緊繞在這些神經纖維上 -- 能敏捷地傳導腦部用以傳送命令的電氣訊號。頻率較高的放電,稱為「動作電位(actional potentials)」,加速了運動 -- 任何運動,從籃球反彈到手指輕敲。
考慮像喬丹(Michael Jordan)那樣的人。"使得他成為偉大籃球員的迴路,也許髓鞘包覆的(myelinated)比其他絕大多數的凡人更好," Bartzokis 提到。
但是當髓鞘在青春期增進時,其產量何時足以讓我們在修補磨損、破舊絕緣的競賽中落後?
開始進行這項新研究。首先,Bartzokis 招募 72 位健康男性,年齡從 23 到 80 歲,完成一項簡單的測驗:他們輕敲食指的速度有多快。任何人都能辦到;那不倚靠力氣或健康。
研究者計算男人在 10 秒內敲了多少次,在十次嘗試中記錄最快的二次。接著,掃描腦部,檢查命令手指輕敲之腦部區域中,需要修補的髓鞘。
很明顯地,輕敲速度與髓鞘健康在 39 歲達到高峰。接著隨著年齡增加二者逐漸下降,研究者在上個月的 Neurobiology of Aging 期刊中報告。
這並不表示頭腦其餘部份也受到同樣的影響。Bartzokis 有某些證據指出,負責認知功能(高階思考)的腦部區域,髓鞘開始磨損的時間比運動控制部位大約晚了十年。
故,回到他舉的喬丹例子,其最後的專業比賽是在 40 歲:"甚至連他都開始上了年紀。迴路開始少量故障," Bartzokis 爭論。"喬丹能成為重要的生意人(big-shot businessman)... 但他不再是灌籃高手了。"
Bartzokis 並沒有研究要打造一位更好的運動員。他的最終目標是對抗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關連:建構記憶也需要高頻電氣爆發,而 Bartzokis 的早期研究指出,一種與阿茲海默症有關的基因或許阻止了髓鞘的修復。
但這項新研究有更廣泛的牽連,因為它闡明了正常的老化,Dr. Zoe Arvanitakis 說,芝加哥 Rush 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學家。
"我們知道你在某些年紀達到巔峰,而且意識到,當你變老時那將會崩潰。但我們不知道那是何時開始," Arvanitakis 說,他接著想要觀察髓鞘質與認知功能是否呈現出類似的軌跡。
Bartzokis 的研究支持最近一項來自德國科學家的報告,當年紀愈大時,能夠修補受損髓鞘質的系統會衰退,NIA 的 Dr. Bradley Wise 補充。他表示這兩篇報告,促使人們對髓鞘質在老化中的角色益加關注。直到最近,大部分的髓鞘質研究都仍聚焦在多發性硬化症,在此髓鞘質並非逐漸瓦解,而是消失。
雖然需要更多研究,但 Bartzokis 提出了某些實際的建議:
-- 保持活躍,而高血壓、高膽固醇與糖尿病的治療被視為對良好的頭腦健康很重要。但身體與心智活動也許能刺激髓鞘質修復,同時不常使用的神經路徑將不會送出「請幫忙」的訊號,他說。
"記住,我檢測的是一般人," Bartzokis 說。"某些認真實踐者也許能使它(髓鞘質)持續更長久,因為你會送出訊號:快來修我... 修我... 修我..."
-- 然而,壓力荷爾蒙,也許會傷害髓鞘質。
-- 他也正在測試,消費 omega-3 脂肪酸 -- 這種油可在富含脂肪的魚中找到(譯註:亞麻仁也有),對於心血管健康有益 -- 也許能協助維持髓鞘質。
※ 相關報導:
* Exercise increases brain growth factor and receptors, prevents stem cell drop in middle age
http://www.physorg.com/news146219732.html
* Lifespan trajectory of myelin integrity and maximum motor speed
http://dx.doi.org/10.1016/j.neurobiolaging.2008.08.015
George Bartzokisa, Po H. Lu, Kathleen Tingus,* 白天睡覺能改善記憶強化?缺乏想像力與老化有關?
Mario F. Mendez, Aurore Richard, Douglas G. Peters,
Bolanle Oluwadara, Katherine A. Barrall, J. Paul Finn,
Pablo Villablanca, Paul M. Thompson, and Jim Mintz
Neurobiology of Aging
doi:10.1016/j.neurobiolaging.2008.08.015
* 記憶如何形成,如何回想?
* 腦部傷害的簡單療法:PEG
* MIT/Karolinska 研究確認修補脊髓的細胞
* 降膽固醇 Statins 對腦細胞有意想不到的影響
* 基因版羅倫佐的油 法團隊療法醫治ALD大突破
* 結節性硬化症為神經發展失調提供線索
* 阿茲海默症患者子女顯示早期的腦部變化
* 麻醉藥使腦部產生與阿茲海默症相關的變化
* 常見伊比力斯藥物可避免、治療阿茲海默症
* 班鳩琴大師 邊開腦邊彈奏
* 超音波經證明能「遙控」腦部迴路
* 蠕蟲研究:長壽、癌症與飲食有關連
* 科學家首度矯正與年老相關的器官衰退
* 糖尿病防治 ABCs 123s
* 將生物柴油的廢甘油轉換成 omega-3 脂肪酸
4 則留言:
年輕氣盛時不相信的
到頭來一一驗證
膽固醇指標 我落後國際7年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11.22 中國時報
國內目前使用的膽固醇指標,竟然是七年前的舊標準,導致台灣民眾血脂控制最不理想,居亞洲各國之末。台灣十大醫學會廿一日聯合發聲,痛批健保局腳步跟不上時代,國際早已將心血管高危險群血脂治療值下修為一百,健保卻規定國人要一百卅以上才能服藥,嚴重漠視國人健康。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心臟內科教授陳肇文表示,歐美國家在近十年連續五次下修血脂治療目標值,每一次下修標準,都成功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而且降幅達三分之一。目前最新的指標是,低密度膽固醇LDL數值以一○○mg/dL為標準,只要超過,就應該服用降血脂藥物。
健保局失職 十大醫學會痛批
但健保局目前仍使用二○○一年的血脂治療目標值,醫界已多次反應須重新修正,卻遲遲未能更新,陳肇文表示,根據統計,血脂只要降低廿,就能降低一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國內因無法及早用藥,也造成急性心肌梗塞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偏高。
陳肇文表示,國內曾做過統計,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中,廿%有血脂異常問題,由於健保不合理的限制,目前需要用藥物控制的人,七成都無法服用降血脂藥物來減低疾病風險,服用藥物的人在血脂下降後即被迫停藥,結果反而造成病況急性發作。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台大心臟科黃瑞仁醫師表示,台灣民眾膽固醇治療控制非常不理想,在亞洲敬陪末座,與控制成效第一名的新加坡六成二相較,台灣相差懸殊,僅二成四的患者血脂能控制到一百的標準。
黃瑞仁分析,國內腦血管疾病住院的患者攀升了兩成五,支架、繞道等心臟血管手術,平均每年突破三萬人次,血脂控制不佳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手術之後,不管膽固醇數值多少,都應立即服用降血脂藥物,但國內標準嚴苛,沒有超過標準,就不給付。
亞洲我最差 心血管手術暴增
十大專業學會,包括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內分泌學會、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台灣營養學會、台灣醫用營養醫學會以及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昨對血脂治療標準及危險因子達成新的治療共識。
醫界主張,高血壓、男性大於四十五歲、女性大於五十五歲,有早發性冠狀動脈心臟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值(HDL)值小於四十、糖尿病前期、吸菸等高危險群,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值應控制在一百以內。
醫界也要求健保局盡速更新標準,對於高危險病人應降低開始治療的血脂值,急性的高危險病人,如心肌梗塞治療後應立即接受血脂治療,一旦達到治療目標,仍應持續治療,不應停藥,才能全面降低國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 吃藥不如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
◆ 健保局:會議通過即修訂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11.22 中國時報
根據健保局的統計,心血管用藥一直占藥品費用支出的第一位,去年就吃掉二百四十四億元,占全數藥品費用支出的四分之一,而且用藥量仍持續成長。對於十大醫學團體提出的建議,健保局昨天表示,健保目前的給付規定,是由醫藥專家依據專業制定,健保每月都會召開藥事小組會議,十大醫學團體可在會中針對給付方式提出討論,只要會議通過即可修訂。
◆ 健保給付亂 省小錢花大錢
張翠芬/新聞分析 2008.11.22 中國時報
台灣心血管疾病死亡率近幾年一直居高不下,十大醫學團體昨天聯手摃上健保局,要求比照國際更新國內血脂治療標準。其實,調整治療指標,勢必會增加健保財務支出,但長遠來看,現在省下降血脂的藥錢,往後花在心臟病和腦中風等重大傷病的支出恐怕更多。
醫學界此次聯手痛批健保給付跟不上時代腳步,早在兩年前就已埋下導火線,醫界當時已發現國內標準並沒有跟著國際調整,建議立即修正,但今年五月健保局公布新的給付指標,不但完全沒有採用醫界建議的標準,而且還擅自加了一些用藥限制,讓醫界頗不是滋味。
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李汝禮即痛批,健保局連醫生該用什麼藥?病人何時該減藥?大小事都要管,這種作法根本讓「醫師專業受到箝制」,行政干預過頭了。
健保給付未尊重專業,也出現一些就醫怪現象。因為健保規定,血脂數值正常就不能再拿藥,病人很納悶:「我就是因為吃藥才正常的,不吃不是又開始有問題了?」
為了可以持續拿藥,有些人停藥後拼命吃油一點,停藥兩個禮拜再驗,果然又不正常,有的人則故意在就醫那天吃油油的早點,到醫院驗血時,謊稱是「空腹」,騙過儀器,以順利拿藥。
不合理的給付條件,也影響整個醫療生態。這幾年心臟科醫師拚命幫心血管病人「通血管」,做心導管、裝心臟支架人數年年上升,根據健保統計,光是九十二年,健保支付的心臟支架從二.七億增加為五.四億,單價一支高達九萬元的塗藥支架,在九十五年一年內就用掉六千多支。
健保現行給付似乎是「省小錢、花大錢」,其實,若能預防性的幫病人控制好血脂,包括營養教育和醫療用藥及早的介入治療,即可減少心臟支架及繞道手術等重症健保花費,並進一步預防因心肌梗塞、腦中風帶來的悲劇,和長期照護的社會成本,讓有限的醫療資源用在刀口上。
東方女性不老秘密:黃豆、防曬、少吃
【聯合晚報╱韋麗文】 2008.11.23
林青霞、翁倩玉、歐陽菲菲、何麗玲、李紀珠... ,台灣有眾多熟齡美女,上帝似乎特別偏愛東方女性,讓東方女性擁有不老容顏。專家指出,東方女性不老之祕是黃豆、防曬、少吃。
東方女性不老秘密一:豆類多
台灣抗老化學會理事長潘世斌說,東方飲食中很多黃豆製品,包括豆腐、味增、豆漿等,黃豆製品裡含有豐富的大豆異黃酮,是一種溫和的女性荷爾蒙來源。
豆類製品也是很多東方奇蹟的秘密,東方人乳癌較少,抽菸罹患肺癌的機會也比西方人低,而這個奇蹟答案就指向東方人嗜食黃豆食品。
東方女性不老秘密二:勤防曬
俗話說,一白遮三醜,東方女性中又以台灣與日本女性防曬最認真,撐洋傘、著長袖、戴口罩,艷陽下包得像「木乃伊」。
醫師們異口同聲指出,人是「曬老」的!陽光是催老的一大殺手,但是西方女性卻偏愛黝黑的健康膚色,經常曝曬在陽光下,因此皮膚老化速度快。
東方女性不老秘密三:八分飽
榮新診所副院長丁綺文說,曾有研究人員發現,把老鼠分為少吃組和吃飽組,吃得較少卡路里的老鼠,不僅壽命比較長,還擁有四處活崩亂跳的活動力,顯示吃得少可以活的久,也比較健康。丁綺文說,東方養生教人吃八分飽,確實有其道理。
除了生活習慣之外,就連東方女性的體質,都讓東方女性不顯老。潘世斌指出,人的細胞總數相同,但是西方人的細胞較大,這也是西方人較為高大的原因。
可是當年歲漸長,當西方女性年老時,細胞脫水,就容易顯得鬆垮。東方女性則因為細胞小,就算老了,細胞還是較為緊緻,肌肉鬆垮得比較慢,因此看起來比西方女人老的慢。
縱然東方女性得天獨厚,但抗老還是要靠持久戰。丁綺文說,女人從35歲開始老,想要擁有不老容顏,35歲就要開始勤保養。40歲之後才開始保養,就像把床單拉平而已,下面還是亂糟糟的。
丁綺文說,抗老一定要從體內開始,多數女人看見皺紋,願意花錢拉皮,卻沒有整體性的體質改變,就像彈簧床舊了,缺乏彈性,只換床單是沒用的。
※ 還有一件事:不抽菸。
腦力 22歲高峰 27歲起走下坡
【黃文正/綜合報導】 2009-03-16 中國時報
一般人都以為,人要年紀大了,腦力才會退化,變得老是忘東忘西,或是喪失思考能力。不過,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最新研究指出,許多智能退化的徵狀在年輕時便會出現,而人類的腦力高峰約在廿二歲,廿七歲起便會開始老化。
維吉尼亞大學研究團隊在《老化神經生物學》(Neurobiology of Aging)期刊發表的這份實驗報告,係以二千名年齡介於十八至六十歲的男女為測驗對象,前後研究時間長達七年。
接受測驗者大多身體健康且受過良好教育,在各種測驗中,他們須完成視覺拼圖、詳記語句和故事細節,並可猜解文字和符號。類似的測試常用於診斷智能障礙或腦力退化,例如失智症。
研究發現,在十二次測驗中,表現最好的平均年齡是廿二歲。在理解力、思考速度和空間感三項測試,成績與表現最佳的廿二歲有較大落差的年齡是廿七歲。此外,記憶力下滑的平均年齡是卅七歲,而四十二歲之後記憶力更是急遽衰退。
研究主持人薩爾紹斯教授表示,此項研究結果顯示,現今專為年長者設計的預防或改善智能老化相關狀況的療程,可能需把治療對象的設定年齡再提早些。他在報告中寫道:「研究結果證實,健康且受到良好教育的成年人,在廿或卅幾歲時便會開始出現一些老化相關狀況。」
比較特別的是,此項研究指稱,自字彙或一般常識的測驗表現分析,累積而得的知識在六十歲之前,都可持續進步。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