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21

蠕蟲研究:長壽、癌症與飲食有關連

Longevity, cancer and diet connected: New research in worms could apply to humans
http://www.physorg.com/news141038104.html

September 19, 2008

研究者在幾個基因間發現一種關聯,那可能握有更長、更健康生命的關鍵。

利用蠕蟲,那與人類共有類似的基因,來自 Huntsman 癌症研究所(HCI,譯註:huntsman 指獵人)的科學家在二種基因間確認一種先前未知的連結 -- 一種與老化有關,另一種則與某類型的癌症有關。

研究者亦指出卡路里攝取能影響這些基因如何運作,也許增加了動物的壽命,此一效應先前曾觀察過,但未獲得完整的解釋。這篇論文今日出現在 Current Biology 期刊中。

科學家們研究一種稱為 TOR 的基因,那控管細胞生長並在癌症發展中扮演某種角色。 "在秀麗隱桿線蟲(C. elegans)這種我們實驗室研究的微小蛔蟲(roundworm),以及某些其他動物中,失去 TOR 基因已被證明能夠減緩老化。我們的秀麗隱桿線蟲研究揭露,TOR 依靠第二種稱為 pha4/FoxA 的基因來控制老化過程," 研究共同作者 Susan Mango, PhD 說,HCI 研究者同時也是猶他大學腫瘤科學系教授。

這項研究亦揭示卡路里限制在這些基因如何運作中扮演了一種角色。"當這裡有許多食物,TOR 基因就會活化,那減少 pha4/FoxA 的活性到水準之下,接著縮短秀麗隱桿線蟲的壽命," Mango 說。"當那裡的食物只有一點點,那裡的 TOR 變少而 pha4/FoxA 則變多,並導致較長的壽命。" 總之,低卡路里飲食能影響蠕蟲中的 TOR 與 pha4/FoxA 基因,減緩老化的過程。

許多生物都有 TOR 基因,以及類似 pha4/FoxA 的基因,例如單細胞酵母、蛔蟲與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在哺乳類動物中,FoxA 控制細胞新陳代謝,而且在乳癌與前列腺癌中有許多這種基因。這項研究的這些發現證實,動物使用這兩種基因來感知可利用食物的數量並控制壽命的長度。

更進一步的研究將需要確定,這些因子之間是否有種類似的關聯性,能控制人類的新陳代謝、壽命或疾病。

※ 相關報導:

* The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 Antagonizes pha-4/FoxA to Control Development and Aging
http://www.current-biology.com/content/article/abstract?uid=PIIS0960982208011184
Karyn L. Sheaffer, Dustin L. Updike, and Susan E. Mango
Current Biology, 2008
絲盤蟲基因組完成定序 理解動物起源
蟲兒靠計算找食物或避掉不愉快
延長壽命的蛋白質也會危及腦細胞
晝夜節律與新陳代謝之間的關連找到了
生物時鐘的「貪睡鈕」
解構端粒酶:開啟癌症與老化治療的新途徑
年過 40 腦部遲緩,使身體
長壽的祕密也許不在基因 開始衰退
最衰者生存

嬰兒標準體重表 台灣錯用40年
腦部對於卡路里的「第六感」被發現
遺傳變異與含糖食物連結
世癌基金會:肥胖是致癌罪魁禍首
亞洲女性輕微超重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最適者生存:癌細胞也遵循演化法則
吃紅肉替致病細菌設定目標
癌症基因圖譜 首度完整解碼
研究:過敏帶來的苦難也許幫助預防某些癌症
無供血促進分子 腫瘤生長更快

美研究 果糖易快速生成體脂肪
病態脂肪,脂肪的創造並不全都相等
二顆雞蛋飲食粉碎膽固醇問題
30 年的研究證明葡萄糖控制的益處
蔓越梅汁創造能量障礙使病菌遠離細胞
11種健康食物 甜菜、甘藍菜... 多吃有益
黑覆盆子透過改變數百個基因減緩癌症
花朵的抗癌力量
研究:「乳酸」為腫瘤加油

GIANT-Coli:迅速發現基因功能的新奇方法
雷射下的生命:讓微小域當中的受體發光
華裔研究者發現沈默基因的新技術
科學家分離癌症幹細胞
幹細胞再生修補先天性心臟缺陷
研究者確認一種可能普適的老化機制

11 則留言:

fsj 提到...

乳癌摧花 年輕妹妹要設防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08.09.28 中國時報

試想一名正值花樣年華,對人生、愛情、婚姻都懷抱無限憧憬的女性卻赫然發現自己罹患乳癌,面臨可能失去乳房、生育能力甚至生命的殘酷事實,其身心所受到的衝擊,實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表示,受到國人飲食及生活習慣西化影響,台灣女性乳癌發生率近年均以6%的年增率持續成長,2005年統計發生率約每10萬人中有54人,雖仍較歐美每10萬人中120人少,但正逐年拉近中。

另一方面,國內女性乳癌患者的年輕化,亦是一個值得正視的議題。

■飲食西化 乳癌發生率成長

陳訓徹說,台灣乳癌患者每年新增約7千多人,高峰年齡為48到50歲,較歐美60至64歲年輕了10歲。此外,國內「極年輕」乳癌患者(國際定義為35歲以下)的比例高達5%,足足是歐美的2.5倍。

和信醫院外科部主任陳啟明表示,他印象最深刻的極年輕乳癌病患是一名現年廿三歲的大女生,五年前她考上大學的暑假意外摸到自己左側乳房有一不明硬塊,經醫師切片確診為乳癌,且腫瘤直徑已達三公分,原本滿心期待迎接新鮮人生活的她,為了治療只得延後入學一年。

雖然接受了單側乳房部分切除手術,術後又配合一連串化療及放射線治療,不幸的是,兩年前少女的癌細胞還是轉移到腦部,誰也不敢斷言她年輕的生命還能維持多久。

■35歲以下比例 歐美2.5倍

為什麼台灣整體乳癌發生率較歐美低,極年輕乳癌患者的比例卻較歐美高呢?

台北榮總一般外科主任曾令民表示,台灣極年輕乳癌患者比例偏高的原因,醫界雖致力探討,但目前並無具體共識與答案。

此外,目前健保的乳癌篩檢給付對象及條件,僅針對50至69歲婦女,每2年補助一次乳房攝影(X光),完全未將年輕女性族群考慮在內。

而醫界公認,對乳房相對較小且乳腺分布較緻密的年輕東方女性來說,乳房攝影並不是適合的篩檢工具(除非患者的前期病灶是以異常鈣化點來表現)。

曾令民強調,極年輕乳癌患者的乳癌細胞還普遍存在惡性程度高、分化分裂速度快的特性,以致於患者常有篩檢時間癌(interval cancer)的問題;好比一年前接受篩檢還無異狀,一年後不但證實罹癌,且腫瘤可能已有相當大小。

影響所及,臨床統計證實,極年輕乳癌患者的治療難度不但特別高,預後一般也較差,其平均10年存活率僅有62%,較35歲以上乳癌患者10年存活率71%少了近一成。

■超音波篩檢 較適合台灣女性

因此,台灣乳房醫學會除大聲疾呼衛生主管機關應正視國內乳癌患者比歐美年輕化的事實,同時呼籲,相較必須把乳房壓扁到三公分厚度,還未必能夠偵測得到早期乳癌的乳房攝影,超音波才是適合絕大多數台灣女性,尤其是年輕族群的篩檢工具主流。

陳啟明建議,在健保未能回應醫界要求,合理降低乳癌篩檢給付年齡門檻之前,40至50歲女性最好仍能自費定期接受乳癌篩檢;至於篩檢方式,除非針對個案醫師有特別建議,否則一年超音波、一年乳房攝影間隔著做,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35歲以下女性,由於5%畢竟只是國內全女性乳癌人口中的相對少數,醫界目前僅針對有家族病史之高危險群,建議每一到兩年作一次乳房超音波,若篩檢發現異狀,再考慮進一步接受X光或核磁共振檢查。

fsj 提到...

高齡化時代... 百歲人瑞今年首度破千人

自由時報 2008-10-05

〔記者林毅璋、李穎、黃明堂/綜合報導〕十月七日是重陽節,內政部表示,今年國內百歲人瑞首度突破千人,共有一千零七十五人,比去年增加七十八人。

台灣最高齡的人瑞是台東縣延平鄉的胡業妹(目前住在養護中心),最高齡的男性是榮民翬景華(目前住在玉里榮民醫院)。兩人的戶籍年齡分別是一百二十二歲、一百一十二歲,均與去年最高齡者為同一人。兩人都因早期登錄戶政資料有誤,也不確定真正出生在那一年,以致成了最高齡的人瑞,但兩人實際也相當年長。女性次高齡者是一百一十五歲的王張素真。

內政部統計,今年一千零七十五位百歲人瑞中,女性有七百五十九人,占七十點六%,是男性三百一十六人的二點四倍。以年齡來看,百歲人瑞中最多的是一百至一百零四歲者,有九百八十二人,占百歲人瑞總人數的九十一點三%。 若以居住縣市來分,以台北市二百一十九人最多,台北縣一百四十二人次之,第三則是桃園縣的八十六人。各縣市查訪到的百歲人瑞平均年齡以台東縣一百零二點四歲最高。

內政部昨天上午在板橋車站地下一樓舉辦的「二○○八活齡活現、fun重陽」活動中,邀請一百零一歲的人瑞黃子和、李簡淑蘭到場同歡。兩人表示平常會下廚、常動腦、勤走動、不偏食。



◆ 海洋奇珍園 「魚瑞」亮相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鳥松報導】 2008.10.05

再過兩天就是九九重陽節,高雄縣澄清湖海洋奇珍園「魚瑞」四線笛鯛與單帶紅小丑魚昨天亮相,兩種魚在海中的壽命頂多5、6年,如今在奇珍園都已超過10年,老態龍鍾的模樣在魚類相當少見,而其優游自在的模樣也令人羨慕。

海洋奇珍園十年前飼養了一條四線笛鯛幼魚,身長不到20公分,如今也不過長到30公分,牠動作很慢,其不動時像一株歷經風霜、長不大的盆栽。

園長鄭江富說,在汪洋大海中有眾多天敵,一條四線笛鯛幸運的話,可活到6歲,長到40-50公分;該園中的四線笛鯛可是長老級的,好比人類中的人瑞。

此外,海洋奇珍園於「世界美麗魚類區」飼養的「魚瑞」也不少,其中單帶紅小丑魚更是「魚瑞中的魚瑞」,從海洋奇珍園於民國82年開幕的第二年即來報到,如今已活了13年多。

鄭江富表示,舒適的環境,沒有天敵的世界,得以讓牠們活得優游自在。而該園工作人員都本著眾生平等的觀念,去悉心照顧、愛護這些魚兒,也是造就如此多而快樂的「水族人瑞」的主因。

fsj 提到...

修女易得乳癌 300年前就知道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08.10.07

倫敦衛報6日報導,義大利職業醫學創始人拉馬希尼(Bernardino Ramazzini)18世紀初即發現,修女死於乳癌的機率遠高於從事其他行業的婦女。從此之後,生兒育女並以母乳哺育嬰幼兒足以產生保護作用的證據陸續出現。

1920年代,英國醫師珍妮‧藍克雷邦(Janet Lane-Claypon)為英國衛生部執行首見的流行病學調查後發現,乳癌與婦女的子女人數、哺乳、首次懷孕與進入更年期時的年齡有關。

學術界對其中哪一項因素比較重要的問題始終爭論不休,牛津大學臨床流行病學組華蕾莉‧貝雷爾(Valerie Beral )所主持「百萬婦女研究」(Million Women study)的結果則具有相當程度的決定性。研究發現,如果婦女年輕時首次生產,獲得的保護較大,進入青春期的時間比較晚,以及進入更年期的時間比較早,亦同。如果婦女身材比較高大,體重較重,乳癌的風險相對較高。

最重要的保護因素是子女人數與哺乳時間的長短。婦女每生下一名子女,罹患乳癌的機率平均可減少7%,每哺乳一年,罹癌率可再減少4%。癌症研究通常偏重注療,相對忽略預防。多種新藥已能有效降低罹癌婦女的死亡率,療程卻令人難以忍受。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fsj 提到...

主要延壽食物 咖啡和巧克力入列

中央社 2008.10.20

英國里茲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威廉森列出二十種主要延壽食物名單,巧克力、咖啡和茶等都是攸關長壽和維持健康生活所需的重要食物和飲料。名單上的食物全都富含名為多酚類的天然成份,而多酚類具有各種保健功效,包括預防心臟病在內。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威廉森指出,主要是蔬果的名單上食物,藉由保護將會伴隨年歲增長自然受損的細胞,也能延緩人體老化過程。

他說:「流行病學研究証實富含多酚類食物的保健效益,因為蔬果攝取量低,飲食中缺乏這些成份,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將會升高。這意味,它們攸關能否活到最大歲數,因此我提議將它們列為主要延壽食物。」

越來越多証據顯示,飲食中含有豐富多酚類成份,諸如丹寧、木質素和類黃酮等,有助於提升人們活到遺傳上最大壽命的機會。

美國、英國和澳洲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結果認定,多酚類有助於預防心臟病。

擔任里茲大學機能性食物教授的威廉森指出,儘管名單上的食物或許並非成長和發育或維持人體重要功能的主要營養成份,但越來越多証據顯示,它們在成年期以及老化過程中,有助維持人體健康或降低疾病風險。

威廉森列舉的二十種主要延壽食物包括:蘋果、黑莓、紅茶、藍莓、花椰菜、麥麩、櫻桃、櫻桃番茄、咖啡、蔓越莓、黑巧克力、綠茶、柳橙、桃子、洋李、覆盆子、紅葡萄、紅洋蔥、菠菜和草莓。



◆ 預防老年失智:多用腦、運動、攝取不飽和脂肪食物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117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08-10-20

隨著國內人口老化,失智症患者也有增加趨勢,如何加強防治成為重要課題。失智症是因大腦進行性的退化,導致記憶力減退,同時伴隨認知功能損害的一群疾病,最常見的病因是阿茲海默症及血管性失智,目前都無法根治。

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神經內科-王志弘醫師表示,根據現有研究,有一些方法確實能夠延遲失智症的發生,或減緩疾病的進行,以下便從「預防疾病」及「減少腦力的衰退」兩個層面,教導民眾如何預防失智症的發生。

一、預防疾病的進行

1. 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
目前認為,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不僅能減少血管性失智的發生,對於阿茲海默症的病情、提升大腦認知功能也有幫助。因此,控制血壓、血糖、膽固醇、戒菸、多運動都很重要;王志弘醫師指出,其中降低血壓及提升高密度膽固醇(HDL,所謂好的膽固醇)效果最明確。

2. 調整飲食
高脂肪、高熱量的飲食也會增加失智症的機會。多攝取魚類及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的食物(紅花籽油、粟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及果仁等)可以減少失智的危險。至於補充維他命C和E、以及一些抗氧化劑(如胡蘿蔔素)、銀杏萃取物等,預防失智的效果較有爭議,尚無明確的結論。

另外比較爭議的是「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與「荷爾蒙」的使用。過去認為大腦的退化與發炎有關,因此有人推測,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可以預防阿茲海默症,但有的研究說有效,有的說沒效,結果相當分歧。王志弘醫師提醒,由於長期使用這類藥物恐有胃腸出血副作用,目前並不建議。另外,補充女性荷爾蒙和預防失智的關係,目前尚有爭議;至於男性荷爾蒙與失智症的發生,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二、如何減少腦力的衰退

1. 多用腦:多動腦可以減少智能退化,不僅年長時多使用腦力有助降低失智風險,年輕時的教育、工作是否需要大量腦力,也和日後失智的機率有關。目前有人正研究一些刺激大腦的運動,看能否減少大腦智能、甚至整體生活機能的退化。
2.安排休閒活動:研究證實有些休閒活動可以減少失智症的風險,包括:閱讀、打牌、下棋、玩樂器、跳舞等,多從事這些休閒活動同時也可提升生活品質。
3.培養運動習慣:運動對身體有益,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對減少失智症的發生也有幫助。不一定要劇烈運動,即使單純的走路也可以降低失智機率。

fsj 提到...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僅次肝癌

◆ 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僅次肝癌 預防工作重要

中央社 2008-10-31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三十一日電)行政院衛生署最新癌症申報發生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高居第二位,僅次於第一位的肝癌。花蓮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今天表示,多運動和食用足量新鮮蔬果可降低罹癌機率,年過五十歲民眾應至少做一次大腸鏡檢查。

糠榮誠說,人的一生罹患大腸癌的機率約為百分之五,主要發生在五十歲以上的人,衛生署去年的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統計排名中,大腸直腸癌仍排名第三,僅次於肺癌和肝癌,但據衛生署最新癌症申報發生統計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高居第二位,僅次於肝癌。

大腸直腸癌幾乎都是由息肉演變而成,糠榮誠表示,如能在初期息肉發現時切除,可降低癌症的發生,且依據文獻報告顯示,透過大腸直腸癌篩檢,約有百分六十的病患可免死於癌症。他建議,年過五十歲的民眾應至少實施一次大腸鏡檢查。

癌症的預防工作也很重要,糠榮誠指出,多運動和食用足量的新鮮蔬果可降低罹患癌症的機率,尤其是綠葉蔬菜的抗癌效果更好,例如胡蘿蔔、花椰菜、包心菜、捲心菜等十字花科的蔬菜和青蔥、蒜等。

fsj 提到...

吃肉不吃菜 九旬翁日跑10公里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縣報導】 2008.11.18

九十一歲的彭宏年每天都要跑步,還勇於參加路跑賽,前天上午他搭計程車到台中市參加舒跑盃路跑六公里賽,再回彰化縣立體育場參加全國常青田徑賽,連遠道來的捷克長青選手都豎起拇指說「Good!」

「跑六公里還好啦,我每天跑十公里鍛練身體」,彭宏年語出驚人,常青田徑賽工作人員張大眼睛難以置信,連忙請教養生之道。

「我的飲食很簡單,早餐吃燒餅或包子、喝米漿,中、晚餐吃白飯配牛肉或豬肉,不吃蔬菜,很少吃水果。」彭宏年語畢,跌破大家眼鏡。

民國六年出生的彭宏年,民國六十年自陸軍特種部隊退伍,到中華民國田徑協會擔任志工,養成每天跑步的習慣。廿年前他因膝蓋關節疼痛就醫,醫師勸他:「別再跑了,會讓老化的膝蓋軟骨裂開,換人工膝關節就麻煩了,老人家適當運動就好。」

「我想了又想,如果不運動,肌肉、神經、關節將退化更快。」彭宏年沒聽醫師的話,照樣每天跑十公里,下大雨休息不跑,「若是怕累、偷懶不跑,不到幾天就失去跑步動力。」他咬緊牙關拿出部隊受訓的耐力,堅持跑下去,現在除了關膝節偶而疼痛,血壓、血脂、心跳都正常。

終身未娶,把跑步運動當作最大樂趣,彭宏年到過歐美亞非澳各大洲國家參加常青運動會,只有巴西沒去。前天他在國際常青田徑賽兩百、八百公尺競賽中,抱回雙第一;九十歲組只有他一人報名。

每年常青國際邀請賽,他很開心能和各國老友相聚,雖然語言不通,也不知道姓名,「能夠每年定期見到同好,是晚年生活最快樂的事。」

彰化市秀傳紀念醫院心臟科主任陳建志說,極少數百歲人瑞聲稱每天喝酒吸菸才長壽,絕大多數人不適用,彭宏年的飲食和運動習慣也是特例,一般民眾照做恐怕身體受不了;保持健康仍應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每周三次、每次至少卅分鐘,每分鐘心跳比平常多一倍即可,不必強求快速增加到一百卅下,以免心臟難以負荷。

※ 真的是特異體質。



◆ 有脂肪才有能量 抗老好理「油」

文/丁綺文 2008.11.18 自由時報

大多數人被減肥廣告洗腦,認為脂肪危害健康,避之唯恐不及。其實人體的三大基本營養素是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適量攝取良好品質的脂肪能避免體內出現發炎反應,也是抗老的關鍵行動之一。

當脂肪進入體內,脂肪酸不再分解,而是直接被利用,不像蛋白質拆解成胺基酸再重新組合,碳水化合物消化成單糖再吸收。當我們吃進飽和脂肪酸,它就變成我們組織的一部分,所以有人說,吃豬油,細胞膜就是豬油形成的。

脂肪是很好的能量來源,它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使細胞具有防水性和可塑性,人體製造許多荷爾蒙也需要它,神經系統更需要脂肪形成保護,就像電線外面包著絕緣套膜,以免漏電短路,內臟器官周圍也要脂肪包裹作為緩衝軟墊,以免走路震動受傷。

脂肪有這麼多的功能,難怪脂肪不足或脂肪酸比例不正確會造成許多生理功能衰退,例如皮膚乾燥、粗糙脫屑、頭髮質地變硬、難以梳理、指甲太軟或易碎、容易斷裂。

◎為了選擇良好的油脂, 有必要先認識脂肪酸的分類:

●飽和脂肪酸

最常見的是動物性脂肪如豬油、雞油、奶油,在室溫及冰箱裡會凝結。不要以為只要是植物油就是健康油,棕櫚油及椰子油等也是飽和脂肪酸,都會刺激膽固醇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室溫時,呈液態,放在冰箱會呈固態,可降低膽固醇,橄欖油為代表,花生油也有一部分,酪梨及乾果也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在室溫及冰箱均是液態,又分成ω-3和ω-6兩大類,常用的烹飪油如葵花油、玉米油、紅花油、大豆油、葡萄籽油是ω-6代表。至於ω-3是最有益健康的脂肪酸,來源有海魚類如沙丁魚、鮭魚、鮪魚,植物來源有亞麻子油、芝麻、核桃等。

●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是蔬菜油為了延長保存期限,在製造過程中,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氫化」,高溫烘焙食物含量最多;如蛋糕、餅乾、薯條、洋芋片、奶精、甜甜圈。人工奶油也有很多的反式脂肪,這是不好的脂肪,會增加人體壞的膽固醇及心血管疾病。

◎為了保持健康常青,請記住幾個要點:

●吃脂肪,不一定讓你長體脂肪。

●吃澱粉、甜食和甜的水果,會囤積體脂肪。

●吃蛋白質,會燃燒體脂肪。

◎良好的脂肪應該含有高量的不飽和脂肪酸,並且含有兩種以上的必須脂肪酸,它的來源有:

●蔬菜油:橄欖油、玉米油、芝麻油、葵花子油、芥花油、花生油、亞麻子油。

●深海魚類:鮭魚、鮪魚、紅魽、加魶、沙丁魚、秋刀魚。

●果仁:核桃、杏仁、南瓜子、酪梨。

建議您每天選擇好品質的橄欖油1至3茶匙拌蔬菜;每週2至3次生魚片,最好是體型1公斤內的有鱗魚類;每天早餐嚼兩顆核桃或杏仁,就是能讓您常得青春健康的好理「油」。

(作者為台北榮新診所副院長)

fsj 提到...

乳癌5種亞型 決定治療方向

【聯合報╱張金堅/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 2008.11.21

乳癌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疾病,除了病理分期,同樣分期的乳癌病人,仍有不同之生物特性,近年分子生物科技進步,乳癌研究已跳脫傳統病理分期與分類,進一步可以分析出乳癌亞型。

許多乳癌患者拿到報告時,會發現其中特別註明乳癌細胞惡性度、有無雌激素接受體,或是否有Her-2/neu之過度表現等,而利用腫瘤內多組基因群在轉錄訊息表現量的差異,可把乳癌分成五種亞型:管狀A型(luminal A)、管狀B型(luminal B)、類正常乳腺型(normal breast like)、Her-2/neu過度表現型、類基底細胞型(basal-like)。

不同乳癌亞型的臨床表現及存活率都不同,其中管狀A型、管狀B型乳癌的基因表現像乳管上皮細胞,且為雌激素受體陽性約佔60%左右時,預後較佳;類正常乳腺型乳癌之基因表現類似正常乳腺。Her-2/neu過度表現型,則基因表現為荷爾蒙受體陰性,但Her-2/neu過度表現。

至於類基底細胞型之基因表現像基底上皮細胞,它的典型表現是Her-2/neu陰性,荷爾蒙受體(包含ER及PR二者)亦為陰性,所以又叫「三重陰性」乳癌,約佔12至20%。

根據統計,管狀A型預後最佳,將來也許除了手術之外祇考慮荷爾蒙治療,至於管狀B型預後次佳,此亞型除了手術,應考慮化療與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

至於Her-2/neu過度表現型,約佔15-25%,此亞型的乳癌細胞分化不好,為高惡性度,腋下淋巴結之轉移機率較高,對小紅莓及紫杉醇之化療有效,再加上有賀癌平之標靶治療,可使原來預後不佳之情況,可有改善之空間。

「三重陰性」乳癌與「類基底細胞型」基因表現的乳癌幾乎相似,此兩種亞型患者的預後極差,易早期轉移,並轉移至臟器。

根據加拿大Dent等人報告,在1,601位乳癌病人中,有11.2%為三重陰性乳癌,發現有下列特點:1.發病年齡較輕、2.細胞惡性度較高、3.乳房腫瘤較大及淋巴結轉移較多、4.帶有BRCA1基因突變者較多、5.遠處轉移之時間較短(2.6年),其他亞型則較長約5年、6.發病後5年內死亡率較高,危險比為其他亞型1.8倍。

目前已有一些「生物晶片」可藉由偵測多種乳癌基因表現,分析乳癌病患預後。

另外,除了腋下淋巴結陰性及荷爾蒙受體陽性病人不必接受化學治療外,可針對不同病患,作出不同的治療建議,即所謂「量身訂做」之個人化治療。

總之,乳癌本身有其多樣性,也正因為如此,針對這方面之研究在全球已全面展開,而且很多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相信在不久之將來,一定可以發展出選擇性更多,治癒率更高的治療方法。



◆ 抑制乳癌復發 芳香酶健保給付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8.11.21

部分乳癌患者預防術後復發,會接受5年荷爾蒙輔助療法,國際最新治療準則建議,應再延續使用芳香酶抑制劑類藥物,健保本月起開始給付。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說,停經後乳癌婦女荷爾蒙受體陽性者,經傳統手術、放射化學治療後,常使用荷爾蒙療法做為輔助治療,估計每10位乳癌病患約有6人接受荷爾蒙療法。

目前以泰莫西芬治療為標準療程,透過抑制雌激素,避免乳癌細胞增生,雖可在5年內抑制復發,但乳癌細胞有冬眠現象,因此在術後第7至9年常會有另一波復發高峰。

陳訓徹指出,根據國外長期追蹤發現,近三成患者於術後15年內復發及死亡,其中三分之二患者,都發生在泰莫西芬5年療法後,去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提出新的治療準則建議,乳癌患者應延續至10 年。

高雄市乳癌病人衛教學會理事長侯明鋒表示,加拿大國家癌症學院為此進行一項研究,針對已經完成5年的標準療程近1600多名早期乳癌的停經婦女,使用芳香酶抑制劑持續用藥3年半之後,發現患者復發風險減少63%。

台灣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金堅表示,根據基金會調查60位乳癌患者之後,八成治療時最擔心復發,若不考慮經濟因素,八成願接受延伸輔助治療。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已通過淋巴轉移的乳癌患者使用,國內健保11月起開始給付,給付條件為,停經後荷爾蒙受體呈陽性,且淋巴結轉移乳癌病人,但若是手術後11年且無復發者,不能使用,同時需經事前審查核准後才能給付,並只給付4年。

自費此類藥物,一個月的藥費約為3,500元,藥物同時會有副作用,包括關節疼痛、骨質疏鬆、骨折、高膽固醇等。

fsj 提到...

抹片正常 卻驗出7種HPV病毒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8.12.02

子宮頸抹片結果正常,可不保證一定沒事!長庚醫院研究發現,約有一成女性子宮頸抹片結果正常,但人類乳突病毒(HPV)卻呈現陽性反應,三年內演變成子宮頸癌的比率,為HPV陰性者的34倍。

該項研究係由長庚醫院、桃園縣政府衛生局攜手合作,收案人數高達1萬餘名名30歲以上的婦女,在接受子宮頸抹片時,一併採取了樣本,檢驗HPV。

結果發現,抹片結果正常,並不代表受檢者絕對健康,9.8%女性抹片結果正常,但HPV檢驗報告卻呈現陽性反應,其中部分受檢者體內居然出現了七種類型的HPV病毒。雖然病毒類型較多,不表示日後罹癌機率較高,但這卻可能意味著,性行為複雜,明顯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機率。

盡管在感染HPV的女性中,約有五成患者於三年內,體內HPV病毒會自行消失,但平均來說,罹患子宮頸癌比率卻相當高,約為HPV陰性者的34倍。值得重視的是,研究證實,年紀越大的HPV感染者,可能身體免疫力較差,病毒自行消失的比率就越低;是體內HPV病毒量越高的女性,也是如此。經過三年追蹤,在這一萬多名受檢女性中,共有15人罹患了中重度的子宮頸癌,而這些人都屬於高危險型HPV持續性帶原者。

長庚醫院婦癌研究中心主任賴瓊慧提醒,女性朋友們除了接受抹片檢查之外,也應該配合HPV檢驗。只接受抹片,可以篩檢出約八成二的子宮頸異常患者,如果加上HPV檢驗,則可提高至九成七。

賴瓊慧指出,一般來說,從感染HPV到演變成子宮頸癌,差不多需要10年之久,不過,臨床也收治到一些較罕見的個案,在第一次性行為之後的兩三年,就被確診為子宮頸癌。

例如,一名20歲的年輕女性,因為陰道不正常出血,而到婦產科檢查,檢查結果居然是子宮頸癌,而她首次性行為是發生在17歲。可能是初戀情人讓她感染了HPV,沒想到,短短兩、三年之後,就變成了子宮頸癌。

由於大部分子宮頸癌的病程相當久,賴瓊慧認為,子宮頸癌是可以被預防的,女性可以透過疫苗、抹片、HPV檢驗等方法來預防或是提早發現子宮頸癌的發生。且最好維持單純且安全的性行為,自己性伴侶太多,或是男友、先生在外面擁有其他的性伴侶,都可能讓女性成為罹癌的高危險群。

fsj 提到...

近半市售食品 鈉鹽太超過

中時電子報╱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12-18

吃幾顆蜜餞或一碗泡麵,你吃的鹽就過量了!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近半市售食品都是高鹽食物,含鈉量高的驚人,吃一碗泡麵,等於吃了兩天的建議鹽量,吃幾顆紹興梅蜜餞,一天攝取鹽量馬上超標!

董氏抽查超商、超市及連鎖速食店共七九六件市售食品,發現多數鈉含量過高,以英國規定,每百克食物,含五百毫克以上的鈉,即屬高鹽食物,此次抽查中,三五一項為高鹽食物、占四成四,很容易就超過成人的每日鈉攝取建議量二四○○毫克,即食鹽六公克。

董氏營養組主任許惠玉指出,民眾常吃的零食小吃含鈉量都高得驚人,其中蜜餞的含鈉量最高,一包一八○克的百果園紹興梅,鈉含量高達三二七二八毫克,吃完一包蜜餞,就吃進十三天的建議鈉含量。

泡麵、鹹餅乾也都鹹得太超過,吃下一碗維力手打麵,等於吃進每日建議量兩倍的鈉,小朋友愛吃的脆麵、王子麵,一包等於每日一半以上的鈉。

許惠玉表示,衛生署建議國人每日鈉鹽總攝取量不超過六克食鹽,但世界衛生組織WHO已下修為五克,口味重的民眾很容易就吃過量。

亞東醫院內科主任王治元指出,鈉是調節人體生理機能不可或缺的礦物質營養素,攝取過多易罹患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攝取太少或缺乏則會有虛弱、容易疲勞的現象。大量研究證明,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甚至胃癌,都與長期吃鹽過多有關。

fsj 提到...

最鹼料理》改變體質的健康廚房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59777

健康100 2008/11/14 聯合新聞網

根據統計,全台灣有40%是外食族,也就是說,每天平均有1800萬人在外面解決食物問題,我們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所換取的美食,真的是具有健康價值的嗎?在本書中告訴你,健康的身體是呈現弱鹼性的,因此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們吃入口中的食材。

【文、圖/摘自《最鹼料理,改變體質的33道菜》/林如茵編輯/喜樂亞出版】

《最鹼料理》改變體質的33道料理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現代人在繁忙的步伐下,越來越多重視「回歸自然」的聲音,於是掀起了全球性從生活面到精神面的改革風潮,節能、減碳、樂活、慢食,面對眼前的世界,我們開始思考如何回歸到自然本位?如何滋養這片豐沃的大地?如何善用地球的資源?如何活得環保?如何吃的健康?

也許,你已經將辦公室的空調溫度調高,避免浪費太多能源;或許你已經開始以大眾交通及單車代步,讓自己環保兼顧運動,而三餐是每個人每天都會遇到的大事,在飲食文化幾乎無國界的現今,尤其在台灣這個三步一超商、五步一賣場,不遠處就是夜市的環境下,我們遺忘了太多真正符合人體的食物。

根據統計,全台灣有40%是外食族,也就是說,每天平均有1800萬人在外面解決食物問題,我們辛苦賺來的血汗錢,所換取的美食,真的是具有健康價值的嗎?在本書中告訴你,健康的身體是呈現弱鹼性的,因此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我們吃入口中的食材。

「最鹼料理」一書,就是要明明白白的點醒讀者,在我們高喊讓生活回歸自然的時刻,也應該讓我們的身體呈現最健康自然的狀態,凡舉現代文明所帶來的熬夜、壓力、不當飲食,都是對身體的一大殘害,也因此高居不下的癌症患者,每年依舊在直線上升,而真正使我們生病的卻是生活習慣。

生活習慣其實是最簡單又最困難的矯正,當我們決心要開始為自己準備一道豐盛的晚餐時,我們所選擇得食材就是關鍵的密碼,是否能夠開啟全家人的健康未來,就是要從飲食中去改正觀念,而書中也很輕易的讓你知道,這是一件多麼容易的事情。

※ 本書其餘介紹,詳見網站。

fsj 提到...

全新概念的金字塔飲食 吃出健康不肥胖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89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08-12-30

很多人不想嘗試素食,是因為覺得吃素太單調,或認為素食口味不佳,還有人認為吃素營養不夠,其實這些都是對素食有所誤解。素食不是只有青菜豆腐,除了奶類和肉類外,我們一樣可以搭配其他五大類食物作變化;至於口味不合問題,很大原因出在坊間素食店多採用大量油炸豆製品作為肉類替代品,而且經常放很多油去炒以增加香味,這種油膩素食當然令人反胃又增肥。

臺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提醒,吃素不能隨便亂吃,否則很可能越吃越胖。在下面的全新金字塔飲食圖中,我們將告訴你什麼是健康的素食。你會發現,這樣全新概念的飲食方式,同樣可以讓身體攝取充分的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與礦物質,而且美味一點都不打折哦!

「新起點」金字塔飲食指南

【五穀根莖類】
包括有米、麵、玉米、地瓜、馬鈴薯、南瓜等五穀雜糧。而所謂「全榖類」是指未加工精製的穀物,包括:全麥麵包、糙米飯、小麥、大麥、燕麥、蕎麥、小米、薏仁等,它們富含澱粉、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B1、B2、菸鹼酸等)、維生素E、礦物質、微量元素及植物化合物。營養師們建議,每天最好選用2~3種全穀或根莖類的食物,如果再搭配1、2種豆類一起食用,即可提供身體所需的蛋白質。

【蔬菜類】
儘量食用各式各樣新鮮蔬菜,而且每天至少含1份以上深綠色或深黃色的蔬菜,如:菠菜、空心菜、綠花椰菜、胡蘿蔔、甜椒、瓜類、蕃茄等,可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葉酸、核黃素、多種礦物質(如:鐵、鈣、鎂、鉀等)、膳食纖維及植物化合物等營養素。

【水果類】
每天食用2-3份新鮮水果,且至少有1份是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柑橘類、奇異果、芭樂、蕃茄等;但不要喝含糖量高又缺乏膳食纖維的果汁,也不要吃加糖或罐裝的加工水果。

【豆類及其豆製品、豆奶】
包括黃豆、雪蓮子豆、扁豆、紅腰子豆、黑眼豆、黑豆…等,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鐵、鈣、鋅、維生素B群、卵磷脂、膳食纖維等營養成份。此外,更含有豐富的植物性化合物--異黃酮素,具有植物性荷爾蒙的天然療效,多選用各種豆類及其豆製品、豆奶取代蛋、奶、肉類,不僅可獲得身體所需的蛋白質,還可降低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攝取,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增強骨質、抑制肝癌、肝硬化及降低乳癌的罹患。

【核果、種子類】
低油飲食,可適度減輕體重,改善血脂異常。烹調時,除應避免使用動物性油脂外,亦建議儘量減少提煉油( 如:大豆沙拉油、玉米油、葵花油、橄欖油、芥花子油等)的食用,可多選用少量含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的核果類( 如:腰果、杏仁豆、核桃等 ),或種子類 (如:芝麻、葵花子仁、南瓜子仁等)替代提煉油,加入菜餚或作成醬料與食物搭配一起食用,不僅可提供身體所需的油脂,亦可獲得許多其它維生素、礦物質及微量元素。

臺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指出,健康飲食原則有以下幾點:

1.拒吃精製食品
天然食物經過精製後,不但營養成分流失,還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化學物質,引發許多健康問題,所以「新起點」主張不吃精製食品。除了建議大家以五穀根莖類取代白米飯、白麵包等作為主食,也請儘量減少使用精製糖或其他精製澱粉類(例如玉米糖漿或玉米粉)。

2.少用提煉油
市售提煉油易氧化,產生自由基,還會增加肝臟負擔,使血管泥濘化、血壓上升,並與高膽固醇血症、心臟病息息相關;而且提煉油營養素損失很多,95%是令人肥胖的脂肪,健康的維生素還不到1%。因此,最好改變傳統炒菜用油的習慣,儘量不用植物油、人造奶油、動物油(如:牛油、豬油等)等任何精製提煉油,而是以含油脂的天然食材來取代提煉油(例如將核果及種子作成醬汁)。

這樣不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還能獲得許多其他營養素,降低血膽固醇及LDL(壞膽固醇),減少油脂產生氧化的機會及自由基的毒素,從而減少癌症、心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發生。

3.避免食用加工或醃製食品
加工或醃製食品的油份或鹽分都很高,而過多的脂肪和鈉對人體都是有害的,所以別貪一時方便,而吃下貢丸、香腸等加工肉品,或麩狀物、麵筋、素肉品或黃豆粉精製品;另外,含鹽分高的泡菜或醃漬蔬果也不宜多吃。

4.使用天然調味料
現代人喜歡重口味,覺得又鹹又辣才過癮,其實這都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身體負擔;而且吃得太鹹,也會使減肥者減緩體重下降。想要健康,飲食一定要清淡,如果希望口味有點變化,不妨多使用天然調味料如:青蔥、洋蔥、蒜、九層塔、香菜、檸檬、韭菜、及溫和香料(迷迭香、蒔蘿草、鬱金香粉、巴西里、薄荷葉、甜羅勒等),不僅可添加菜餚的香味、顏色、保存,同時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及植物性化合物,以增強新陳代謝及免疫能力。

5.掌握三餐的份量與變化
其實,我們不但要吃得清淡,也應吃得簡單,同一餐的食物不要太複雜,但不同的餐次可多作變化,例如:全穀類食物,搭配煮熟或生的蔬菜、豆類或其豆製品、再加上少量核果或種子類調成的醬料,就可以達到一餐營養的需求。

臺安醫院營養課營養師表示,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但忙碌的現代人也最容易忽略早餐。其實,早上起床時血糖值偏低,如果不吃早餐,腦細胞和肌肉活動都會欠缺能量,這樣不但注意力很難集中,也很容易感到疲勞,工作和學習效率都會降低。因此每天最好早睡早起,為自己準備一份健康早餐,以1~2種全穀類食物、2-3種水果、少許的核果或果醬,搭配1杯豆漿或豆奶,就可以攝取豐富的營養,讓你的身體充滿能量。

到了午餐時間,也要吃得豐富,並注意營養均衡,才能讓你整天持續活力滿滿。午餐以1~2種全穀類食物、3~5種蔬菜(最好生吃,否則略燙一下),搭配適量的豆類或豆製品、以及少量的核果或種子調成的醬料,以供應一天活動所需。

至於一般人最愛大吃大喝的晚餐,反而應該吃得最少,因為夜間活動量通常較少,熱量消耗減低,這時如果吃了過多的食物,很容易在體內轉換成脂肪儲存,而且增加腸胃負擔。因此,建議晚餐要吃得簡單,以適量的五穀根莖類食物、水果或蔬菜(但兩種最好不要同一餐吃),搭配少許核果或種子醬料即可。而且,一定在睡前2~3小時以前用餐,也絕不能吃宵夜,這樣才能控制體重並讓胃充份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