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8

生物時鐘的「貪睡鈕」

A snooze button for the circadian clock
http://www.physorg.com/news137946400.html

August 14, 2008

我們也許使用鬧鐘上的貪睡鈕(snooze button,打盹鈕)來微調我們的睡眠週期,但我們的細胞擁有更加嚴密且細緻的系統。人類以及絕大多數其他生物,具有 24 小時的節律,那透過一種精確的、出現在每一個細胞中的分子時鐘來調控。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後,研究者仍在確認所有涉及這種「晝夜時鐘(circadian clock,全天時鐘、生物時鐘、生理時鐘)」運行的裝置,且正將每一種分子鉗齒輪(cogs)放在它的位置上。

一項由 Rockefeller 大學科學家所完成的新研究現在證明,其中二種關鍵分子的交互作用如何如何調控這個時鐘的週期,並揭露這種開關如何變得錯亂,確認了遺傳性睡眠失調一種潛在的起因。

在這項發表於 PLoS Biology 的研究中,Michael Young、Richard 以及 Jeanne Fisher 教授同時也是遺傳學實驗室大頭,及其同僚證明,這種晝夜節律時鐘包含一種相等的 on/off 開關,那由一種稱為 doubletime(雙倍時間)的酵素所控制。Doubletime,又稱 DBT,的名稱源自於這種基因的突變創造出一種時鐘走得比較快的蒼蠅。DBT 在一種稱為磷酸化作用的過程中,透過附加一磷酸鹽基(phosphate groups)到蛋白質而得以起作用。而它所磷酸化的蛋白,稱為 period 或 PER,在時鐘本身的計時(timing)中,扮演一種實質的角色,當它以 24 小時的節律開與關時,調控其他基因的活性。

研究者知道 DBT 在控管 period 蛋白中,透過附加磷酸鹽扮演某種角色。但 Young 的新研究證明 DBT 能藉由將磷酸鹽置於不同地點來抑制或活化 PER。

隨著 DBT 在 PER 上二種不同磷酸化目標的發現,讓研究者領悟到這種酵素的作用實質上就是一種開關。"那是一種由 doubletime 所控制的磷酸化開關,那決定此蛋白是否全部開啟," Young 說。在 off 階段期間,細胞大量生產 PER 蛋白,它們穩定但不活躍,當磷酸鹽基出現在第一目標地點時,會保持這種狀態。在 on 階段期間,在第二目標地點的磷酸鹽基活化此蛋白,但使其不穩定,故 PER 只能活化幾個小時。在這之後,細胞再度開始累積不活化的蛋白,而週期又再一次開始。

Young 以及他的同僚也發現具有一個依賴 DBT 的(DBT-dependent)、加速時鐘的變種蒼蠅:牠們的 period 蛋白失去了磷酸化的第一個目標地點,那應當會抑制其 on 開關的磷酸化。結果,牠們的 period 蛋白未曾完全穩定化。"如果你無法將第一位置磷酸化,你自然會跳到第二個地點,過早將它磷酸化並產生一種過度活躍的抑制子(repressor)," Young 說。"當一個抑制子作用太快且停止的也太快時,你會得到一種短週期顯型(short-period phenotype)。" 換言之,你得到一隻很快就醒來且過早入睡的蒼蠅,一隻時鐘走的比較快的蒼蠅。

科學家已經研究過幾個人類家族,那有成員顯然罹患這種短週期顯型的可遺傳版本 -- 稱為 FASPS(Familial Advanced Sleep Phase Syndrome,家族性睡眠階段提前症候群);這些人在破曉之前就醒來,並在日落前倒頭就睡。其中一個在 Utah 州的家族經研究過後證明有類似的 period 蛋白磷酸化作用缺陷。

現在,研究者相信,像這些由 Young 的小組在蒼蠅中所揭示的效應,很可能就是受 FASPS 之苦的人們,時鐘跑比較快的原因。"在人身上所能看見的許多特徵與我們在蒼蠅身上發現的一致," Young 說。"所以,那同樣也能幫助我們了解人類的症候群。"

※ 相關報導:

* Activating PER Repressor through a DBT-Directed Phosphorylation Switch
http://biology.plosjournals.org/perlserv/?request=get-document&doi=10.1371/journal.pbio.0060183

Kivimae S, Saez L, Young MW
PLoS Biology Vol. 6, No. 7, e183
doi: 10.1371/journal.pbio.0060183
讓「大自然噴燈」P450 發焰的分子開關
變形蛋白新發現與強大的 morpheein 細菌戰士
長期升高的血糖濃度使「禁食切換」失效
微小「離合器」讓鞭毛處於「空檔」

晝夜節律與新陳代謝之間的關連找到了
二歲大 -- 兒時肥胖的臨界點?
美研究 果糖易快速生成體脂肪
揭露肥胖基因
延緩上學時間對青少年認知表現有正面影響
白血球中時鐘基因的表現與慣常睡眠時機有關
癌細胞在特定訊號閾值下逆轉成正常細胞
科學家首度矯正與年老相關的器官衰退

2 則留言:

fsj 提到...

日研究發現疲勞蛋白質 有助開發恢復疲勞法

中央社 2008-09-06

(中央社東京五日綜合外電報導)據「朝日新聞」報導,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利用老鼠進行研究,找到會引發疲勞蛋白質,研究發現熬夜或運動後,心臟、肝臟和腦部內此蛋白質會急劇增加,休息就會減少。將此蛋白質注射入精力充沛老鼠體內,也會急速疲勞。據稱,這是解開疲勞奧秘關鍵,有助於開發恢復疲勞的科學方法。

這項研究成果四日在琉球名護市召開的國際疲勞學會會議上發表。

報導指出,近藤一博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鎖定人類疲勞時與在人體內增殖的皰疹病毒有關的蛋白質,並以意味疲勞因子的「FF」命名此蛋白質。利用老鼠在有水場所無法入睡習性,把老鼠置於槽底約有一公分積水的水槽內一整晚,其後取出老鼠器官量測FF濃度。

結果發現,與安眠老鼠相較,徹夜未眠老鼠的腦部、胰臟和血液中的FF增為約三到五倍,心臟和肝臟內則高達十倍以上。讓老鼠持續游泳兩小時,也會出現同樣變化。兩者於休息後均會回復到正常數值。

此外,把FF注射入精力充沛老鼠體內,則幾乎不再從事老鼠嗜愛的跑滾輪運動。且疲勞程度與濃度高低呈比例,加上自外頭注射入體內也會出現疲勞現象,符合「疲勞原因物質」的兩大要件。

報導稱,FF對細胞具很強毒性,很可能與以下現象有關,即由於在心臟和肝臟增加特別多,使得過勞容易引發心臟衰竭和肝臟毛病。

報導指出,人類出現疲勞感的機制仍未充分解析清楚。被視為造成運動疲勞原因的乳酸,雖於運動後會在肌肉內增加,但與疲勞程度無關,把乳酸注射入肌肉內也不會出現疲勞現象,乳酸並非疲勞原因物質已於多年前獲確認。

近藤教授指出,「FF於一出現疲勞馬上會反應,可能是針對疲勞的最先發揮作用回路。這項研究發現,有助於開發出正確測定疲勞裝置以及恢復疲勞的科學方法。」

宅女 提到...

但做運動不是會精神一點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