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31

大腦健康操 賺你的健康護照

* 大腦健康操 快樂不求人
* 急驚風變慢郎中 健康回本
* 練拳甩堆肥 三體恰恰好
* 指導 你賺到健康護照

◆ 大腦健康操 快樂不求人

【聯合晚報╱韋麗文】 2009.01.31

心情不好?來操練大腦健康吧!精神科醫師指出,當腦力不足以應付生活壓力時,就容易引發心理困境,喪失幸福感,甚至出現精神疾病,建議做做大腦操。此外,也別總是要自己堅強,覺得困難時,學著向身邊的人求助。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提出「足定氣靜」的大腦操練法簡單易做,先平穩呼吸,接著進行五次腹式深呼吸,感覺肌肉放鬆後,再做五次腹式深呼吸,呼氣同時,腳趾用力往下壓,吐氣後放鬆腳趾,最後做五次腹式呼吸,作為結束。

除了大腦操之外,胡海國建議,放無薪假、待業中的民眾,別讓自己整天昏睡,困坐家中。要盡量維持規律作息,多出門跟朋友聊天,平常想做而不能做的計畫,趁此時去實踐。

胡海國說,現代人太強悍,從小被教育成「自己負責」的觀念,因此困境時反而格外危險。看來越精明能幹的人,越不懂得在困難時求救,碰到一時的難關時,就容易想不開。

他呼籲,困難時候,更要學習主動分享快樂,聆聽他人困擾,軟弱時,彼此懂得扶持,用力拉對方一把。

民眾對「腦健康」概念非常陌生,胡海國解釋,「我」是由精神、心理和個體的自我三個層次所組成,其中精神又是以情緒、行為、認知和生理軀力組成,當其中的精神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出現精神疾病,不時操練大腦健康,才能享有優質生命。



◆ 急驚風變慢郎中 健康回本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 2009.01.31

「處至急之事須緩!」高雄縣慈惠醫院副院長吳景寬曾經是親友口中的「急驚風」,自從生了一場差點要命的大病後,從此再緊急的事,他都「慢慢來」,最後都能化險為夷,健康也一天天好轉。

從事多年精神醫療工作,看的多是中重度精神病患,吳景寬總是傾聽病友的壓力與煩惱,並教導病友學習放鬆、平衡,再丟掉情緒的垃圾,但他總是將壓力和煩惱留給自己,若非十年前一場大病,他恐怕仍無法體會什麼叫「放下」。

吳景寬的父親因為心肌梗塞而過世,四年後他也差點因為心肌梗塞而「蒙主恩召」。當時才40歲的他,在高雄長庚醫院擔任精神科主治醫師,既要看診、又要讀研究所、還要兼教學行政工作,每天就像陀螺般不停地轉,忽略了身體出現了警訊。

發病當天他吃完晚餐後,正要開車回醫院,左上臂突然痠麻,他懷疑這是心臟病的徵兆,趕緊直奔醫院急診室,未料還未走到急診室就呼吸困難,幸好當時值班的醫師跟他熟識,立即找來心臟內科醫師會診。

「坦然接受事實,便能放下」,吳景寬說,照完心電圖之後,心臟科醫師就斷定他心肌梗塞,做心導管手術時,發現他有三條冠狀動脈嚴重堵塞。吳景寬轉到台北振興醫院,由心臟外科權威魏崢為他動手術,所幸手術成功,將他從鬼門關前救回來。

經過這場幾乎要掉他命的大病,十年來吳景寬仍身兼多職但他學會了放慢腳步,即使遇到天塌下來的大事,他都要自己「慢下來」,先讓自己放鬆,再想該如何解決問題。

即使事情多到做不完,他照樣每天早上打一、兩小時的高爾夫球,也會安排休假,帶著他心愛的相機上山下海,四處獵取美景。每當他照到好景物時,便像中了頭彩般興奮。「這個時候問題也變得容易解決了,原本的大問題也變成小問題了」。

每當有人問他「養生之道」,吳景寬總強調「正向思考」的重要,「唯有樂觀的人,免疫力才會強、生命力才旺盛」。若對方是工作狂,他還會叮嚀對方「再忙碌也要抽空運動,並培養一到兩項生活樂趣」,貯備健康的資本。



◆ 練拳甩堆肥 三體恰恰好

【聯合報╱呆雞/高市三民】 2009.01.27

新的一年裡,我的健康新願很簡單,就是保持好「三體」──體能、體態、體重。

5個月前,我體重過重、體態臃腫、體能變差,健檢結果當然紅字不少,血壓偏高、脂肪肝、尿酸偏高,這些多半和三體太差有所關連。為了自己和家人美好的未來,要擁有健康,決定至少每天早晚要運動一個小時以上。

學生時代,我熱愛過國術,就從重拾「舊愛」開始。或許老天有意助我克服惰性,某日我在附近的公園散步,正巧看到一位老師父和幾個弟子在練拳健身。

我在旁佇立一會兒,師父便問我是否有興趣學,他可免費傳授,有此等好康之事,吾人焉能錯過?

從那天起,我幾乎每日晨昏鍛鍊不輟,而其他時間則快走、慢跑、游泳、爬山、打桌球、騎鐵馬等,多元運動,讓自己維持運動有恆。

不到2個月,我減重近10公斤,鮪魚肚已然無影無蹤,體能像恢復到卅歲,人形同「脫胎換骨」。有天我到銀行辦事,女行員不敢置信的問我怎麼辦到的?我很有自信的告訴她們:「吃有恆運動丹」。

如今,我一直保持標準身材和體重,天天體力充沛、精神愉快,這也是我的新春健康願。



◆ 指導 你賺到健康護照

【聯合報╱王重仁/法務部台東戒治所公職藥師】 2009.01.30

全球消費指數持續低迷,裁員風不斷,減薪潮來臨,經濟未見好轉,但擁有健康即擁有最基本的財富。

楊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事業倒了,有再站起來的一天,惟個人健康指數亮起了紅燈,彷彿歲月流逝無法返老還童。我們應時常注意個人健康,不妨打造個人專屬健康護照。以下幾項健康指標可供查驗:

一、血壓:又稱血管壓力,正常成人血壓應為收縮壓90至140mmHg(毫米汞柱),舒張壓60至90mmHg。

二、血糖:一般成人血糖正常值為100mg/dl。

三、血脂:引起心血管疾病主因之一,總膽固醇應低於200mg/dl。

四、精神狀況(壓力、失眠、EQ情緒):壓力調適是近幾年最夯的話題,尤其經歷金融風暴,精神不佳更容易造成疾病,可依個人心理、生理、情緒、行為等面向,檢視是否承受過多精神壓力。

五、血清肝臟酵素(ALT、AST):又可稱為肝臟代謝酵素,為肝臟細胞受損時重要參考指標,其標準範圍為8.0到40U/L。

持續維護上述五項健康基本指標,讓疾病遠離你,財富自然就會來。也可參考國民健康局公布代謝症候群的標準,遠離慢性病。

※ 相關報導:

聰明學習的方法:複習+時機
增進『精神力量』的藥物是好是壞?
超音波經證明能「遙控」腦部迴路
令人高興的音樂能促進心臟健康

憂鬱症 新檢測
肥胖始於頭? 6 種新肥胖基因影響神經
與生理時鐘、糖尿病、高血糖同時相關的基因
糖尿病防治 ABCs 123s
科學家:糖會使大鼠上癮
新荷爾蒙 lipokines 對新陳代謝有益
身材不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 是肝脂肪
低醣飲食比低卡飲食燃燒更多肝臟脂肪
新發現支持諾貝爾桂冠 Warburg 的癌症理論
偏頭痛與靜脈中的血凝塊有關
你知道你中風了嗎?
高血壓也許使年長者的思路難以清晰
主動脈剝離? 台灣人工血管接環救命新療法
DNA 甲基化 同卵雙胞胎不同命
未來醫學突破關鍵:系統生物學
基因組混搭地理學 洞悉生命與環境

健保還有明天?
老人照護後年開辦 強制納保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落跑」病人爆增 找回失去的健康

* 不結帳不拿藥 「落跑」病人爆增
* 沒錢忍小病不看 一看就成大病
* 觀念平台:找回失去的健康

◆ 不結帳不拿藥 「落跑」病人爆增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林秀美、潘欣中、王昭月/連線報導】 2009.02.02

景氣差,各地醫療院所積欠醫療費的病患大增,以往落跑的幾乎都是住院病人,現在連門診都有病患看完病不結帳就跑掉,醫院呆帳直線上升。

高雄榮總去年病患欠款多達一千五百萬元,較前一年增加百分之十三;成大醫院統計,九十六年到九十七年欠費總金額,比九十五年增加四成,還在持續增加中。

院方說,不少病患住院後付不出錢,有的則連門診幾百元都繳不起。醫師表示,門診後不結帳就離去的病人愈來愈多,有的是看檢查報告,聽醫師解說沒問題即離去;有病患認為病情不嚴重,為省醫療費不結帳拿藥,改到藥局買成藥吃;這個情形在收費較高的教學醫院尤其多。

桃園市聖保祿醫院去年十一月呆帳約八十萬元,上月增至一百廿萬元,「景氣差,病人看完診,拿了處方箋或檢查報告就落跑,我們能去追討或拒診嗎?」醫院行政主管看著財務報表搖頭。

高雄縣義大醫院表示,平均每天約有十幾名就診卻未付款的病人,由於醫療院所不得拒絕就診,碰上有欠款紀錄的患者再來就醫,無法不收治,只能「說好話拜託繳錢」。

多所大型醫院發現,不景氣後出現「流動病患」,病人欠了A院的醫療費就跑到B院看病,發現A院錢追得沒那麼緊後,再回去A院。

醫院還怕一種「急診病人」,五十歲楊姓男子欠高雄榮總九萬多元,他發現門診催繳,便改到急診處看病,因急診不像門診要先掛號;等醫護人員不注意時,他再從急診溜走。

成大醫院臨床社工組長蘇美珍說,「做社工廿多年,這一年看到的情況最慘。」過去即使患者沒錢,家屬也能協助,現在打電話找家屬,家屬都說「經濟不好,自身難保」,沒人肯出面繳錢。



◆ 沒錢忍小病不看 一看就成大病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9.02.02

景氣太壞,荷包嚴重縮水,連看病都錙銖必較。中央健保局統計發現,去年一到六月感冒就醫人次首次出現負成長,臨床醫師還發現,不少民眾因小病忍著,到病情加劇、出現併發症才就醫的情況越來越多。

健保局完成去年一到六月,金融風暴初起時門診前廿大疾病的醫療統計,結果發現,排名第三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醫人次,較前年同期減少百分之五點四一,相當於近百萬人次得感冒的人沒有去求醫,這也是前十大疾病中唯一出現負成長的疾病。

健保局官員並表示,去年下半年的門診疾病統計還沒有出爐,但由於景氣直線下滑,官員估計下半年的門診總次數還會下降。

台北市開業藥師柯明道說,到醫院看病要掛號費和部分負擔,一、兩百元跑不掉,因此有人感冒就自行到藥局買成藥吃,「有的家庭甚至還分給全家人共用,想要節省開銷」。

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指出,金融風暴許多人失業在家,各種開支都要計較,連看病也省著花,去年彰化醫界下半年診所的門診量,少說下滑兩成,而且減少的多為輕症患者。

但相反的,小病卻忍成大病,黃明和表示,曾有一名膽結石病人以為只是輕微腸胃炎,到藥房買止痛藥吃,後來症狀越來越嚴重,而且發高燒,掛急診時已出現菌血症,差點要了他的命。

台中市小兒科開業醫師陳鉉偉指出,過去一發現孩子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父母就立刻帶來診所;但最近門診人數下滑,而且多半是孩子已出現高燒、流黃鼻涕,甚至已併發支氣管炎或肺炎才就醫,顯示家長可能缺錢花用,連看病也省了。

黃明和表示,以前掛急診的病患,大病小病都有,如今一些感冒、腸胃炎的輕症患者幾乎全都不見了;相對的,中風、心血管疾病、消化道潰瘍等中重症患者則變多了,顯示「小病不醫,卻變成大病」。黃明和提醒,有病千萬不能拖,如果真的手頭有困難,各醫院的社會服務室可提供民眾相關協助。



◆ 觀念平台:找回失去的健康

【吳挺鋒】2009-02-02 中國時報

今年過年很特別,類似財源(裁員)滾滾、招財(裁)進寶(禁飽)等吉祥話都成了禁語。但與健康相關的祝福倒是不褪流行。若沒錢包紅包,買瓶維骨力、送幾罐維他命給老人家,也算討喜。

只是健康的實踐卻遠非口惠般簡單。坊間不斷放送的「吃出健康」、「活得健康」口號,總強調:改變你的口腹之欲、調整你的生活方式,健康自然來報到。彷彿健康只在個人轉念與否,一切禍福自招。這種流行的健康照顧迷思,不啻說明了健康並非政治、福利哲學所說的是一種攸關自我實現與社會發展的「自由」前提,相反地,它所聯繫的是一種市場消費主義的選擇「自由」。

在這種健康消費氛圍下,即便是不免被冷落的公共衛生也有逐漸遷就之勢。上個月隆重登場的菸害防制新法,訴諸重懲罰款,據說其著眼點便是為了讓吸菸者因為不捨荷包而助其戒菸。但這背後的勸說語言仍是:只要發願改變不良習慣,就有健康福報。如果你夠理性的話,何樂不為?

公共衛生尤勝一籌的是,因為它涉及更大的群體,故當健康選擇被個人化後,則所謂惡習惡行者,也就成了眾人鳴鼓攻之的對象。菸害防制的健康促進不始於晚近,但二手菸研究的證實卻讓它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若把這個轉折翻成白話,那就是「你死是你自己的事,別害到我」。這是健康個人化與傳統公衛關心的奇異結合,它動員了公眾作為潛在受害者的能量,但卻在處理上僅僅要求個別民眾別在旁人邊抽菸,而非阻斷菸商這個上游供給的生產汙染源,或乾脆讓這個行業消失。

當健康變成個別的消費者運動後,真正的健康議題可能因此不彰。就生命安全的保障來看,禁止酒駕確有必要,但它之所以能夠在道安問題上被突出,卻也是因為成功訴諸於個人對於飲酒的自制責任。相較之下,疲勞駕駛的實際危險性並不遜於酒駕,而台灣名列前茅的長工時,以及當前就業不安全感所造成的壓力,無非讓疲勞駕駛成了一輛輛不可測的汽車炸彈。問題是,我們不會去檢討工時合理性、警惕類似無薪假蔓延所衍生的生命威脅,更想都沒想過追究雇主故意或過失,始終任由「喝了再上」的提神飲料統治道路。

潮寮國小毒氣案亦如是。此係南北城鄉暨產業分工的老問題,更攸關了「自由呼吸」的健康權利。然而,在居住市場的選擇自由迷思下,人們較常有的反應是自己搬家避害,而非要求遷廠去害。

這些明知故犯、擺明有違健康的「選擇自由」其實都是各種社會剝奪的結果。大發工業區附近居民如此,想哈根菸暫時逃離沉悶工作的人如此,寧可疲憊也要早點回家休息的人也不例外。

我們過去累積了太多未償的社會債務,而今又面臨各種新的困境,而牛年祈願的健康究竟是繼續放牛吃草、自求多福?還是準備當作一場社會改造工程來啟動?

fsj 提到...

咖啡因中毒 沒喝就頭痛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2.06

吸毒者在戒毒過程中,會出現相當難受的戒斷症候群;常大量喝咖啡或濃茶的人,若突然停喝這些提神飲料,也會出現頭痛等戒斷症候群。神經內科醫師提醒民眾,若在停喝含咖啡因飲料後出現頭痛等不適症狀,不妨就醫檢查一下。

30多歲的李小姐,每天上班習慣喝兩杯咖啡,好讓自己整天工作起來精神百倍。偶爾沒喝就感到頭暈、頭痛,提不起勁,心情也變得很差。但喝杯咖啡後,上述症狀就消失無蹤。

台北書田診所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咖啡因戒斷性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毛病,常出現在嗜喝咖啡或含咖啡因飲料的人身上。每天喝超過200毫克咖啡因、且持續超過兩周以上者,停止或減少攝取這些飲料的24小時內,通常會出現各種戒斷症狀。

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陽明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王署君指出,咖啡因戒斷症狀包括:頭痛、頭暈、疲勞、倦怠、噁心、心情沮喪、缺乏動力及肌肉痠痛等。

含咖啡因的飲料相當多,除了咖啡,濃茶、可樂、汽水、巧克力的咖啡因含量也高,成藥中的感冒藥及止痛劑,也有含量不一的咖啡因。王署君說,某知名感冒藥的咖啡因含量高達65毫克,連續吃幾天下來,也會攝入不少的咖啡因。

黃婷毓表示,每個人肝臟中Cytochrome酵素含量不同,對咖啡因的耐受度不一,出現咖啡因戒斷症候群的最低攝取標準也不一樣;但一般說來,每天喝不超過2杯360cc的中杯拿鐵咖啡,應該不會有事。

黃婷毓表示,緩解咖啡因戒斷性頭痛有三大原則:一、透過專科醫師的診斷及規畫,逐步減少咖啡因的攝取,並補充大量水份。二、戒斷症狀出現時,不妨小睡片刻,或是以薄荷油按揉太陽穴等部位,緩解頭痛不適。三、必要時可在醫師指示下,服用非類固醇止痛藥。

※ 另一種原因是壓力:



◆ 無薪假恐慌 壓力性頭痛上身

文/劉議謙 2009.02.07 自由時報

經濟不景氣,企業頻傳裁員減薪,或是要求員工休無薪假,許多人飯碗不保,生活壓力沉重,連帶影響生理健康,陳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在外商工作十多年的他,生平第一次經歷如此嚴重的裁員潮,鄰座的同事白天還在一起聊是非、談出遊計畫,傍晚卻已被通知裁員;公司也由去年10月開始放無薪假,每個月只拿到比基本薪資高一點的薪水,荷包緊縮,再加上不知道何時輪到自己被裁員的莫名壓力,讓他最近開始頭痛、失眠,甚至有時還會手抖、呼吸急促。

在門診中,陳先生自述頭痛形式屬於中度疼痛、兩側都會發生,有時血管好像在搏動一般,感覺就像是戴了一頂過緊的帽子,而自行購買的止痛藥偶爾有效,但大多數的時候,他幾乎整天都處在頭痛的煎熬下。

陳先生的情形是典型的壓力性頭痛,大多發生在沒有頭痛病史的人身上,常伴隨失眠且有明顯的壓力源(例如公司裁員),有時甚至出現焦慮的相關症狀。其實這種頭痛只是身體眾多壓力症狀的其中之一,如果只服用止痛藥物,緩解效果通常不顯著。

針對這類型的頭痛,必須連失眠、焦慮等情況也一併治療,才能暫時減輕頭痛。

最重要的是,要能找到一個確實紓解壓力的方法(如運動或嗜好),才不至於一直依賴藥物;最怕的是,患者習慣靠藥物止痛,最後可能反而會變成藥物成癮型頭痛,讓治療更為棘手。

如果本來就有頭痛病史,只是最近變得更嚴重,甚至痛起來會讓人噁心、想吐、怕光、怕吵,則很可能是偏頭痛。

值得注意的是,偏頭痛未必只痛一邊,也可能與壓力有關,但多半找不到特定原因,國內病人較少像國外民眾會出現視力模糊等前兆現象,但可能與特定食物(起司、橘子、巧克力等)相關,女性生理期的前後也會讓疼痛加劇。

上述兩種常見的頭痛,治療方式大異其趣,前者重視解除壓力源,以及症狀治療,後者則著重在預防,應仔細觀察自己的症狀(如:何種情況頭痛會加劇、何種情況會減輕、每天大概痛多久等),加上專業醫師的診斷治療,才可望早日脫離頭痛的夢魘。

值得一提的是,頭痛也可能是危險疾病的徵兆。如果頭痛伴隨頸部僵硬、發燒、手腳無力、手腳麻木、意識不清、走路不穩、眩暈、複視、顏面神經麻痺或口齒不清,就必須懷疑可能是腦膜炎、腦炎、急性出血性中風、顱內動脈瘤破裂、腦瘤、頸動脈剝離等危險疾病。

總之,頭痛是一般人常見的身體不適,但也容易被大家忽視,多數人總將頭痛當成一種「體質」,卻不知其背後可能藏著複雜的病因,必須及早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如此脫離頭痛的魔掌並非是不可能的事。

(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神經內科醫師)

fsj 提到...

非月薪所得年逾18萬 擬多繳健保費

自由時報 2009.02.14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衛生署規劃「一點五代健保」方案出爐,健保監理委員會下週召開臨時會討論本案。未來健保費的計算方式改採「個人年總所得」,民眾除按月依「薪資所得」繳健保費外,「非固定月薪資所得」的年收入若超過十八萬元,每年還要再多繳一筆健保費,預計有兩百萬民眾受到影響。

費率為一點八% 上限四口

目前健保財務缺口有一百四十四億元,每個月還繼續短少二十至二十五億元,估計今年年底前健保財務將出現三、四百億元的缺口。「一點五代健保」就是為平衡健保財務推出的方案,費率為一點八%。新增的「非固定月薪資所得」包括年終獎金、股票股利及利息(超過二十七萬以上金額)等,總和若超過十八萬至一千萬元以內,金額乘上費率及眷口數(上限是四口,若超過四口,以四口計),即是應繳費用。

以月薪十萬元的王先生為例,一家三口,一年的股票股利、年終獎金及利息等加起來卅萬元,王先生除了每月要繳的四千零九十五元健保費外,隔年報完稅後,還要再多繳一筆六千四百八十元的健保費。健保局每年與國稅局核對報稅資料後,算出「非固定月薪資所得」的健保費,直接開單給民眾。

報稅後開單繳費 無須申報

「一點五代健保」還將調降無一定雇主參加職業工會(第二類)及無業者健保費(第六類)各一成的自付比例,第二類民眾健保費每個月可減少九十五元;第六類民眾則可少繳一百一十元,總計將影響七百五十萬被保險人及眷屬。

民間監督團體批評,如今經濟不景氣,「非固定月薪資所得」的下限卻波及大半薪水階層,大家都得再剝一層皮,不符社會保險精神。

非薪資所得定義 恐有爭議

至於將年終獎金列入非固定薪資所得亦有爭議,財政部官員就直說,年終獎金雖然不是按月給付,但屬於薪資所得。未來如何認定與徵收,還有得吵。

消基會表示,健保局將「非固定月薪資所得」的上限訂在一千萬元,看似向有錢人開刀,但億萬富豪的健保費最多卻只依一千萬計算,形成變相的「富豪條款」,並不公平。健保局則表示,如果各界認為上限應再調整,可以再議。

醫改會認為,過去健保單位曾提出以家戶總所得做為計算基礎的「二代健保」,而且取消不同職業類別的自付額比例,可以避免高收入者刻意以工會或職業工會類別投保,繳交比一般上班族更低的健保費,比較公平。「一點五代健保」方案卻避重就輕,根本是「不補破口袋,只向民眾討錢」。

另外,多達五百三十多億的北、高兩市及各縣市健保費欠費問題,政府坐視不管;健保醫療和藥費支出每年卻持續成長,健保局不嚴格控制支出,只會調漲健保費,教民眾如何服氣。

「一點五代健保」修法案,若經監理委員會和立法院審議通過,最快下半年或明年初實施。

※ 實施前,先把健保費的欠款要回來吧!

fsj 提到...

逃過裁員注意身心變差 熬夜恐致顏面神經麻痺

◆ 僥倖逃過裁員 身心狀況變差

【林家群/綜合報導】 2009-02-15 中國時報

據統計,去年美國有兩百五十萬人丟掉工作,而預估今年至少還有兩百萬人會遭裁員。而美國《洛杉磯時報》報導,失業者慘兮兮,但僥倖保住飯碗的員工也沒多好過。

根據二○○三年一項針對裁員倖存員工身心健康狀況的研究,沒丟掉工作的員工因角色模糊及工作負擔加重,會喝更多酒並陷入沮喪。調查也發現,職場倖存員工的健康通常會變差,樣態包括飲食改變、抽更多菸、背頸痛、病假越來越多,工傷事故也隨之增多。

組織心理學家藍迪(Frank Landy)說:「裁員對公司及員工來說,在情緒及實務上都有不良影響」。糟糕的是,這種影響是長期的。

美國「行為科學研究所」發表的上述研究報告發現,在裁員風暴中倖存的人,心理陰影至少持續六年,而如果是連續經過數波裁員,那種陰影更會加沈重。

藍迪進一步說:「雇主只要裁員一次,就會讓員工對他喪失基本信心,這就像談戀愛一樣,一旦信任被斲喪,就很難恢復」。

加州Indymac Bank主管華格納深刻體驗了他的銀行經金融海嘯洗禮後的裁員潮,而雖然工作保住了,但如今他一早必須喝掉三罐低糖可樂,才能克服因超時工作引起的疲憊與背痛,而如今工作量是以前四個人的量,過去兩年也從未休假。華格納更形容,處在裁員環境的感覺是「好像在等另一隻鞋子掉下來。」

美國「全國生涯發展協會」理事長霍萍(Judith Hoppin)在汽車業重鎮密西根州研究裁員倖存員工狀況近廿年,她說:「大家必須養成『這是暫時的』這種正向態度來面對問題,如果成天聽壞消息,就真的會自己打敗自己。」

霍萍表示,倖存員工最好的作法是多運動,攝取充足營養維持健康,並與管理階層保持溝通,了解公司的優先要務為何。「你該正視的是『我怎樣在公司存活下去?在這種不景氣下,我如何能幫公司永續經營?』」

霍萍認為,雇主也須體認到,幫助裁員後留下的員工,也符合公司最大的利益,如果員工成天緊張兮兮、無精打采或擔驚受怕,就沒有生產力;因此,公司首先要做到發生什麼事要與員工開誠布公,譬如為何裁員,有無配套措施等。

甚具規模而重視員工的企業在裁員後,一般都會提供諸如免費諮商、健身中心的壓力管理服務給留下來的員工。波音公司即使營運走下坡,仍在加州長灘的辦公大樓興建健身中心給員工用,波音人資主管夏比羅說:「雖然業績下降,但為了同仁的福祉與健康,我們覺得這是很重要的。」



◆ 夜貓族小心!當心熬夜導致顏面神經麻痺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892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09-02-15

小陳(化名)是一位大學生,9天年假結束後,早上起來忽然發現自己臉歪、嘴斜、眼睛又閉不起來,非常緊張以為自己中風了?緊急就醫後發現原來是顏面神經麻痺,經西醫治療給藥後,聽朋友建議至中醫針灸門診接受治療,經過幾次針灸治療後,眼睛閉不起來已經改善許多,臉歪嘴斜持續恢復中。

仔細問診過後發現,小陳原本就是夜貓族,平常睡眠時間大多是清晨2點多,都是在玩線上遊戲、上網後拖著疲憊身體才去就寢。加上過年期間和家人朋友小賭怡情及玩線上遊戲,更是熬到清晨6、7點才睡,導致顏面神經麻痺。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洪偉育說,顏面神經支配臉部各種表情和閉眼肌肉。當顏面神經位於腦幹神經核或顏面神經路徑受到損傷,就會引起臉部一側肌肉等功能喪失。洪偉育指出,影響的肌肉包括一邊額頭、臉頰和嘴部周圍肌肉,病患笑的時候,嘴角歪向正常一側,患側法令紋消失,病人因一邊嘴巴無法緊閉,所以無法正常飲食,尤其是喝飲料(可能會流出來)。額頭往上看時,正常一邊有皺紋而患側則平坦無紋路(沒抬頭紋),另外患側眼睛無法緊閉,眼睛也有乾澀現象,嚴重時患者會覺得在同側耳後方會有疼痛感。

顏面神經痲痺發生率每一萬人中會有一至二名,男、女發生機率一樣。年齡:15-45歲較多見。洪偉育表示,顏面神經麻痺在中醫上又稱為口眼歪斜或是面癱,在中醫典籍是列為中風症一種。對於風寒型面癱,中藥可採用祛風散寒,活血通絡,改善血液循環。急性期(炎症、水腫期、發病10天左右)可用“牽正散”加味,若是慢性期則要補養氣血加上化瘀通絡。

關於治療方面,原則上愈早治療效果愈佳,最好是發病後能馬上治療,治療黃金期是3個月,可以預防併發症發生與留下後遺症。在治療前,必須先排除由高血壓,中耳炎、外傷或腫瘤等引起的顏麻。

【如何自我照顧】
1.刺激局部血液循環,維持肌肉張力。
2.臉部按摩:每天以手輕柔向上按摩數次,以增加臉部血液循環、減輕麻痺肌肉僵硬感。
3.臉部肌肉運動:站在鏡前施行皺眉頭、用力鼓起雙頰、吹口哨等運動,以防止肌肉萎縮。
4.臉部適當保暖︰避免暴露於寒冷環境,以防止血管收縮,血液供應不足。

洪偉育強調,執行顏面肌肉按摩及運動,其用意是保持顏面肌肉不致因為失去神經滋養而變僵硬,通常剛開始早晚各一次10至15分,再慢慢增加次數。

※ 顏面神經麻痺患者按摩法
(1)由鼻側到太陽穴
(2)由嘴角至耳中
(3)由下頦至耳下
(4)自眼角起,由上而下繞眼瞼一圈
(5)用姆指由眉毛處,分別向上髮際方向按摩
(6)唇部周圍環形按摩嘴角
(7)交替拉扯左右嘴角

※ 顏面神經麻痺患者運動法
(1)咀嚼口香糖
(2)作吸吮動作
(3)吹氣球動作
(4)出聲閱讀書報
(5)雙眼緊閉(眨眼動作)
(6)作鬼臉動作
(7)皺眉及提眉動作

fsj 提到...

1.5代半調子健保 醫師的另類無薪假

* 1.5代健保 210萬人保費漲
* 搞錯方向? 應該推的是二代健保!
* 半調子健保制度 公平嗎?
* 我有話說─醫師的另類無薪假
* 名醫健康難自顧 1猝死1罹癌
* 太疲勞 誰來搞定醫護健康
* 德研究:老年人少吃可改善記憶力
* 研究首度發現 與高血壓有關常見基因變異

◆ 1.5代健保 210萬人保費漲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2.16

誰影響最大?

股市大戶、演藝人員、包租公、作家、名嘴,或非一定雇主的水泥工、油漆工、臨時工、水電工等藍領階級,預估210萬人健保費將調漲。

衛生署擬徵開健保稅!未來部分民眾恐怕得5月繳所得稅,6月繳健保稅。衛生署推出1.5代健保,未來包租公、作家、名嘴、股市名人等業外收入超過18萬元的人,要被徵收1.8%的健保稅,預估210萬民眾的健保費將被調漲,而領死薪水者則不受影響。

健保法案今送委員會討論斷

衛生署今天正式送「健保改革方案及修法案」至健保監理委員會討論,引爆爭議。衛生署推出俗稱1.5代健保方案,未來,非薪資所得也要納入健保費計算基礎。在無法調高健保費率的政治現實下,改採擴大費基的方式,加收保費。

目前健保費的徵收基礎,是以每個月的薪資計算,未來,非薪資所得也要納入計算,包括年終獎金、租金、股利、紅利、利息、執行業務所得、演出費用、演講、主持費、唱片版稅等。

1.5代健保一旦實施,受影響者,包括股市大戶、演藝人員、包租公、作家、名嘴,或是非一定雇主的水泥工、油漆工、臨時工、水電工等藍領階級。衛生署健保小組副召集人曲同光說,健保稅的扣繳方式與所得稅雷同,採用「就源扣繳」的方式。當所得發生時,就得先扣繳1.8%的健保稅。

在每年的1月底前,協助扣繳的金融單位等,將健保被保險人資料和前一年所得總額匯報,稅捐機關在核定所得稅額後,健保局就向稅捐機關勾稽,比對民眾是否詳實繳納健保稅,健保局2月10日會製發扣繳憑單,寄發給民眾。

5月繳所得稅 6月繳健保稅

因此推估,若是1.5代健保施行後,部分民眾可能面臨5月繳所得稅,6月繳健保稅的情況。

曲同光說,健保稅金費基訂有上下限,目前可能以非薪資所得未超過18萬元不徵收,超過1000萬元以上部分也不徵收,徵收費率為1.8%,可以視社會討論結果,再調整上下限與費率。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預估,新制實施後,第一年可以增加444億元健保費收入,其中公民營事業受雇者,也就是一般上班族,將是最大貢獻者,其中有13%的人保費會增加。

由於臨時工等勞工收入多來自執行業務所得,1.5代健保對其保費衝擊大。在配套措施上,曲同光說,會調降職業工會的保費自付比率,從六成降為五成,減輕職業工會勞工的保費負擔。

專家:還是二代健保較公平

對於衛生署推出1.5代健保,專家多表示,還是二代健保較為公平。專家指出,1.5代健保中僅就總所得著手,而未施行家戶投保,對於多口之家,將不公平之處將更形擴大。1.5代健保法案目前仍未送至行政院,要待行政院通過之後,再送到立法院審議,一般預料,最快也得明年才能實施。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衛生署今天正式提出「健保改革方案及修法案」至健保監理委員會討論,健保財務缺口在今年底將擴大至300億元;與會人士知道調漲健保費已經不可抵擋,因此最後並未強力阻止1.5代健保修正案,只呼籲衛生署一定要落實公平性與體會景氣不好,實施時機應慎選。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說,1.5代健保一定會加重企業、勞工的負擔,讓與會專家都非常擔心,希望不要此時推出1.5代健保。不過,與會專家也表示,代表們多能明白調整保費的需要,但是一定要加在有錢人身上,不應再加重一般民眾的負擔。

※ 這些人可以拒繳健保,自費就診說不定更便宜。



◆ 搞錯方向? 應該推的是二代健保!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2.16

健保財務火燒屁股,健保局推出1.5代健保救急,對此,規劃二代健保的專家憂心,論口不論戶的計算方式,對於多口之家較不公平,而一代健保中最不公平的六類十四目還是沒有改變,專家的評語為「1.5代健保只做半套。」

參與二代健保規劃的學者、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系教授鄭文輝指出,六類十四目是一代健保中最為人所詬病的老問題,一代健保將民眾依身分分為一般上班族、榮民、職業工會、軍人、公務人員,這六類十四目的民眾就依據不同的身分,繳不同的健保費。

可是每個人使用健保的情況,不因身分而有所不同。因此在二代健保中,全面取消身分別,全部的人計算保費的基礎、負擔保費的比率是相同的。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因為六類十四目的存在,1.5代健保無法解決投機納保問題。此外,很多兒女跟隨薪資所得較低的父母一方投保,如果使用家戶總所得投保,就可避免不公平之處。

滕西華說,衛生署擬降低職業工會的保費自付比率,勢必讓職業工會的投保人數再增加,政府必須支付的補助比率就會跟著增加。

前衛生署副署長陳時中直指,二代健保採「論戶不論口」,也就是以家戶總所得計算保費,不論家中有幾口,賺多少錢,就繳多少保費,對於多口之家比較公平。相較之下,1.5 代健保對於多口之家較不公平。

陳時中建議,1.5代健保對於經濟弱勢的多口之家,應該有福利配套措施。否則依據1.5代健保的規劃,多口之家將承受更重的不公平。

滕西華也懷疑,目前不景氣,民眾拿到少少的非薪資所得,卻還得繳納健保稅,恐怕會讓保費呆帳率上升。政府還得為了少許金額,頻頻催繳費用,更浪費行政成本和行政程序。

專家們咸認為,1.5代健保還是未能消除不公平的疑慮,衛生署還是應該積極的推動二代健保,才能真正落實公平精神。



◆ 半調子健保制度 公平嗎?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特稿】 2009.02.16

「公平性」是健保局向民眾徵收健保費,應遵循的最高原則,但是,許多專家都忍不住質疑,1.5代健保真的能讓健保向公平性邁進嗎?

專家質疑,衛生署針對臨時工等非一定雇主的第二類投保人、第六類無工作的地區人口,做出降低保費的配套。但是熟悉健保的人都知道,第二類與第六類的投保人,包含了最極端的二種人。

第二類的職業工會中,一種確實是辛苦的藍領階級,另一種是有錢、有辦法的老闆娘,不跟著高薪的總裁老公投保,反而改投職業工會,隨便加入任一工會,就可以逃掉高額的健保費。

第六類的地區人口,其中多數是失業勞工,但是還隱含了眾多軍公教退休之後,擁有高額退休金,還開拓事業第二春,卻沒有依據新工作而加入健保。

專家憂心,在未能抓出這些健保吸血蟲的情況下,貿然降低第二類、第六類的職業工會保費,可能擴大不公平現象。

集結海內外專家心血、耗費多年、花費眾多所規劃的二代健保法案,依舊是眾望所歸。但是卻因推動的工程浩大,從當年熱騰騰的出爐,放到今日已經冷冰冰,就是無法上路。

衛生署長葉金川當年是健保局總經理,一手打造一代健保上路,如今回鍋衛生署,面臨健保財務失衡,年底赤字達300億元的健保破車,連他也覺得萬分棘手,只能推出半調子1.5代健保。

1.5代健保之所以稱為1.5代健保,就具有過渡度性質,唯今之計,只有盡快落實二代健保,全面改善不公平,才是健保永續經營的路。

※ 八百億欠款追回來,就不用搞 1.5 代健保了。



◆ 我有話說─醫師的另類無薪假

■蔡明勳/北縣新莊(內科醫師)2009-02-16 中國時報

日昨接獲所在醫院通知,指出「九十八年度健保指標嚴格控制藥費成長,請醫師針對藥費額度使用詳加控管,超額部分將不給付,並自行負擔成本」,亦即以每季結算一次,若開給病人的藥物費用總額超過上年度同期的一定額度,將由醫師自行負擔。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的社會,慢性病照護的醫療費用只有年年上升,平均每名糖尿病患每月用藥即需數千元,約為二十人次上呼吸道感染費用的總額,但無論大小疾病健保給付門診診療費用均相同,又本年度流行性感冒人數大增,且症狀較嚴重,平均每人看診次數較去年度同一時期多出許多。如今健保局以一紙規定新增限制健保藥物費用成長額度,把健保財務壓力變相轉嫁給醫療機構及醫師承擔,是否過於不負責任?

馬政府最近提出連串振興經濟措施,然對人民不可免除的健康照護費用問題,卻比前朝政府更無情的實施上述限制政策,在此「增加藥物費用,由醫師自行負擔」壓力下,多位醫師已在醞釀當每一季業務滿額即做停診打算。本人於昨日已向醫院提出今年三月份下半個月停診的申請,等同於放無薪假(因PPF制,無看診即無薪水),故可預見將來每到一季後期,業績較佳的醫師就要被迫休無薪假、病人找不到長期信賴看診的醫師,不會引起民怨嗎?



◆ 名醫健康難自顧 1猝死1罹癌

【張翠芬/台北報導】2009-02-16 中國時報

平日照顧病人健康的名醫,身體出狀況也難自保?牛年才開春,醫界傳出幾件讓人震撼的訊息,國內手外科權威台北榮總醫師劉毅竟在屆齡退休隔天猝死,同事不勝唏噓;皮膚醫學界的「美女醫師」翁雯柔被診斷出末期肺腺癌,讓長庚醫院的同事和老病人心疼又感慨。

劉毅是北榮一般手外科主任,擅長顯微重建手術、斷肢再植,國內許多知名運動員手傷都由他診治。人高馬大的劉毅今年一月十五日六十五歲屆齡退休,隔天前往銀行辦事途中,發生動脈瘤破裂大出血,緊急送醫回天乏術。

北榮手外科權威劉毅 退休隔天離世

一位榮總人員感慨說,退休前一年,劉毅在醫院健檢已發現心臟有一顆五公分大的動脈瘤,當時建議他趕快處理,劉毅堅持等退休再動手術,較不影響工作;誰知世事難料,退休隔天就發病猝逝。不少榮總人都覺得老天實在太不公平了。

此外,有「美女醫師」稱號、門診超人氣的長庚皮膚科名醫翁雯柔在農曆年前被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五十五年次的她不菸不酒、沒有肺癌家族史,平日很注重保養,常吃蔬果,不愛肉類油炸物,每天早上都起床做早操。

友人透露,翁雯柔非常好強,平日除了看診,獨力帶小孩,還繼續攻讀博士班,又要寫書、寫文章、上節目,幾乎蠟燭多頭燒,身體早已亮起警訊。她曾咳嗽好一段時間,但胸部X光無異狀,身體酸痛的症狀她也一直以為是「太累了」。

長庚「美女醫師」翁雯柔 長期抗癌

一位醫師表示,肺腺癌症狀很不典型,初期根本無症狀,後期出現咳嗽、胸痛、痰中帶血、反覆肺炎、體重下降等症狀時,多已轉移或擴散。目前院方已組成醫療小組全力治療。

已完成二次化療的她精神體力還不錯。翁雯柔勇敢的說:「一開始害怕驚慌,現在已欣然接受,準備長期抗戰中。」

平日一般民眾就醫時,醫師總是耳提面命叮嚀病人多注意健康,但不少醫師對自己的健康卻相當輕忽。數年前,六十一年次的前台大外科醫師劉明松本身是B型肝炎帶原者,從診斷出肝癌末期到病逝僅三周;劉毅的猝逝和翁雯柔的罹癌消息也震撼杏林,讓不少醫師警覺,健康不能只是說說而己。



◆ 太疲勞 誰來搞定醫護健康

【張翠芬/台北報導】2009-02-16 中國時報

醫師管病人健康,自己的健康沒人管?根據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十五家盟院的調查發現,醫療從業人員工作疲勞程度高於一般勞工階級,在過勞情況下,容易影響臨床表現,甚至可能導致失誤。

多數醫院都有員工定期健檢,但僅少數醫院落實健康促進。

國人疑似過勞死的案例愈來愈多,個案皆發生在高階官員、企業主管、醫師、業務員等各個社會階層。

環台醫療策略聯盟去年底調查北、中、南一千六百多位醫師、護理、技術、行政人員疲勞指數,發現女性醫療人員一般疲勞指數為五七.五分,較勞委員會的全國勞工疲勞調查三七.一分高出甚多,男性也一樣,醫療人員疲勞程度遠高於一般勞工。

護理人員因工時長、常與病人互動,是最疲勞的一群。以地區看,中區疲勞指數最高,其次為南區、北區,東區最低。

為避免員工疲勞而影響工作,環台醫療聯盟中已有壢新醫院、大千醫院、慈愛醫院、台安醫院,通過「世界衛生組織健康促進醫院」認證,例如壢新醫院去年起強制要求過胖的員工減重。

但多數醫院未積極管理醫護人員健康,一位台大醫師透露,醫院中的大教授特別難搞,體檢三催四請都不肯做,因為他們都覺得自己可以搞定自己的健康!

※ 小護士是最可憐的一裙。



◆ 德研究:老年人少吃可改善記憶力

中廣新聞網╱謝佐人 2009-02-16

德國一項研究顯示,老年人每天少吃一點,降低熱量的攝取,可以改善記憶力。

德國「明斯特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對於身體健康但體重過重的年長民眾來說,每天減少攝取百分之三十的熱量,持續三個月,他們的記憶及認知能力明顯改善。研究人員強調,這與傳統的減肥、特別禁食某類食物的方式不同,而是葷素不拘。

研究人員針對大約五十名、年齡在六十五歲左右的男女性進行測試,所有人分成三組,第一組被告知:三餐飲食一如往常不變;第二組則是實施比平常少吃三分之一的節食,而且只吃高蛋白、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第三組每天減少三分之一的熱量,但不能低於1200卡洛里。

三個月之後,第一組受試者的記憶力沒有任何改變,但第三組明顯提高百分之五十,而且遵照節食三分之一建議的受試者,體重平均減少了3.5公斤。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結果顯示,人體對熱量攝取的節制可以改善記憶力,因此對於要維持健全認知能力的老年人,可提供一些治療方針。但研究員也強調,絕對要避免極端的節食法。



◆ 研究首度發現 與高血壓有關常見基因變異

法新社╱楊一峰 2009-02-16

(法新社巴黎15日電)科學家已首度找到會提高罹患高血壓風險的常見基因變異。全世界約十億人有高血壓,這種疾病會造成中風、心臟病發作與腎衰竭。

「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雜誌今天報導,這種基因變異在NPPA和NPPB兩種基因中發現,這兩種基因控制著放鬆血管並協助排放膳食鈉的蛋白質。

此一研究團隊針對近3萬人進行研究,試圖找出NPPA和NPPB基因密碼上可見的個別變異。

他們發現了13種單一核甘酸多型性(SNPs)變異,這種變異就算只在基因組少量存在,也會對基因運作造成重大深遠的影響。

近90%自願接受研究者中發現一種SNP,這種SNP會使一種重要的蛋白質減少20%,進而使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增加18%。

麻省綜合醫院人類基因研究中心(MassachusettsGeneral Hospitals Center for Human GeneticResearch)研究員紐敦齊(Christopher Newton-Cheh)在記者會上說:「許多人都知道高血壓在家族間遺傳,會提高罹患高血壓風險的一些罕見基因併發症也已被找出來。」

他說:「但是造成十億人受影響的常見基因基礎一直很難被找出並證明。」

NPPA與NPPB在製造所謂心房與B型利鈉這種蛋白質上扮演重要角色。

這些蛋白質經由心臟受壓而產生,事實上它被用來當作診斷工具,當這種蛋白質成份高時,就是心臟衰竭的指標。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1.5代健保是「保」還是「稅」?

* 1.5代健保案》外快逾18萬 將多繳健保費
* 督保盟:1.5代健保僅處理財務 欠缺改革決心
* 綠委:1.5代健保不追欠費 卻增加人民負擔
* 健保修法獨厚北市?郝龍斌:解決制度問題
* 因為「救急」 所以便宜行事?
* 健保是「保」還是「稅」?

* 拉肚男 結屎女 腸胃鬧彆扭

◆ 1.5代健保案》外快逾18萬 將多繳健保費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9.02.17

一點五代健保草案出爐,民眾如果有股息、房租等薪資之外的收入,一年若超過十八萬元,將被要另外徵收百分之一點八俗稱健保稅的「補充健保費」。

健保監理委員會昨天討論通稱「一點五代健保」的健保改革漸進方案,衛生署副署長鄭守夏指出,將再與勞資團體溝通,他強調,一點五代健保精神是增加保費公平性,已列為優先審查法案,如修法順利,最快明年五月就可實施。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表示,健保財務赤字如擴大,加上國人醫療費用成長,醫院向病人收取自費情形可能增加,對民眾不利。

朱澤民說,一點五代健保影響近一成,約兩百廿萬名民眾,主要是收入較高族群;而職業工會會員及無職業地區人口自付保費比例,則由六成降為五成,是主要受惠者,如計程車司機、泥水工等,約六百萬人,每人每月少付一百多元保費,如此一年少收九十億元,將用公務預算支應。

朱澤民指出,立院九十五年已將二代健保列優先法案,但條文多達一百零五條,修法困難;一點五代健保只需修八、九條條文,預估一年可挹注健保財務四百四十四億元。

不過,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昨天批評,一點五代健保「換湯不換藥」,未取消六類十四目投保分類,還是讓人有投機納保機會,而且只計算個人總所得,非家戶總所得。朱澤民表示,如以家戶計算,單身貴族保費暴增七成,對單身的人不公平。

據健保局統計,各地方政府欠健保費五百四十四億元,其中台北市欠兩百九十四億元最高。鄭守夏說,去年健保財務缺口已達兩百七十億元,如放任不管,「洞越來越大」,到今年底缺口恐達六百億元,目前開源七成來自菸捐約一百六十多億元,醫療審查核減、追回違規醫事機構費用、調整藥價等節流措施,只減少一百億到兩百億元支出,緩不濟急。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研究員黃經祥指出,一點五代健保僅就收入面改革,但民眾關心的藥價黑洞、醫療浪費稽核,都未交代清楚。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認為,衛生署對健保財務透明、資訊公開與支付制度改革,應一併修法,否則僅修正保費條款,只能解決財務,並未改善醫療給付與品質等問題。

她說,一點五代健保改變保費收取方式,費基由現行薪資所得,改為個人總所得,卻仍未解決現行保費費基不公現象,民眾還是可以依附所得較低者投保,繳交較少的保費。她認為,健保費計算基礎,應以二代健保的家戶總所得計算,比較公平。



◆ 督保盟:1.5代健保僅處理財務 欠缺改革決心

中央社 2009-02-16

(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16日電)民間監督健保聯盟今天表示,行政院衛生署提出「1.5代」全民健康保險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僅處理台北市政府條款及財務問題,未提到重要改革,欠缺改革決心。

衛生署今天向健保監理委員會提出健保改革方案,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1.5代健保改革方案的目標是希望健保赤字由高所得人士負擔,只有近10%的保險人保費將增加,27%的人減少負擔,大多數的人不受影響。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下午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說,二代健保強調的醫療品質、降低浪費、資訊及財務公開等,在這次修法中都沒提到,只為財務缺口向人民要錢,不見重要改革,令人擔心。

督保盟主張,保費計算基礎應以家戶所得計算為相對公平,「1.5代健保」由現行薪資所得計算方式調整為個人總所得,無法解決現存投機納保問題,且總所得計算易引起爭議。

滕西華說,修正案中提到個人總所得超過一定金額者加收補充保險費,在經濟景氣不好時易造成呆帳率上升,補充保險費不一定收得到,被保險人就會被「控卡」(指健保IC卡被阻斷,民眾無法立即享有健保醫療待遇),形成對愈弱勢者懲罰愈重情況。

督保盟也主張財務透明、資訊公開與支付制度改革應一併修法,否則只有解決健保財務收入問題,並未解決醫療給付與品質問題。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穎叡表示,健保制度改革不應只在保費部分,把民眾當提款機,每個人繳更多保費,卻沒看到節省機制。健保最大虧損是在檯面下醫療、藥品浮濫的支出,政府資訊應公開透明化讓民眾監督。

至於修正案中的「台北市條款」,中華民國殘障聯盟秘書長王幼玲說,對中央政府要支出新台幣235億元負擔地方政府保費沒意見,但若排擠現有社會福利支出,會抗議到底。

中央健康保險局在民國92年要求台北市政府繳交健保費欠費新台幣108億4000多萬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保險局在同年5月也要求北市府繳交欠費99億5000多萬元,北市府分別提起行政訴訟敗訴,健保局、勞保局據此向法院聲請查封北市府所有52筆、市值約550億元的精華區土地。

去年11月,行政院長劉兆玄認為健保欠費問題不應影響地方政府土地利用,要求衛生署研究合理有效的方式,解決地方政府因健保欠費導致土地被查封的困擾。



◆ 綠委:1.5代健保不追欠費 卻增加人民負擔

中央社 2009.02.17

衛生署將推出1.5代健保方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天指出,只要把台北市的健保欠費追回,就幾乎可彌平健保缺口,黨團堅決反對不追討北市欠費,卻增加民眾健保費用。

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昨天表示,1.5代健保改革方案目標是希望健保赤字由高所得人士負擔,只有近10%的保險人保費將增加,27%減少負擔,大多數的人不受影響。

民進黨籍立委葉宜津、黃淑英今天在民進黨團召開記者會指出,所謂1.5代健保,根本是拿沒有錢的老百姓開刀,只為了讓富有的台北市免繳健保欠費;此外,新制完全按照人民申報的薪資收入來增加健保費,更會增加守法者的負擔,不守法的人可以僥倖躲過,因為許多有錢人、大企業、大地主及許多地下經濟活動,都無法課到稅。

葉宜津說,1.5代健保也沒有辦法解決現制6類14目費基不公、投機納保、眷口依附、所得計算爭議等問題,只會讓愈來愈多人繳不起健保費,衛生署不能因為北市欠繳新台幣800多億元健保費,就拿百姓開刀。



◆ 健保修法獨厚北市?郝龍斌:解決制度問題

中央社 2009-02-17

(中央社記者孫承武台北17日電)衛生署將推出1.5代健保,修法將地方負擔健保補助款全部改由中央負擔,遭民間團體質疑是「台北市條款」。但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回應,問題不在積欠,而在制度的不合理。

郝龍斌今天在市政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地方政府除了直轄市的台北市、高雄市有積欠健保費的問題,其他縣市健保都是中央負擔,而北高之所以積欠健保費,是因為制度不合理。

郝龍斌舉數據指出,台北市人口數262萬人,卻得負擔210萬勞工勞保費用;健保加計眷口數,負擔360萬人口的勞健保費。且台北市先前統籌分配款受到不合理限縮,致使財務出現很大壓力。

對於中央主動修法,1.5代健保將健保補助款改由中央全部負擔,郝龍斌說,台北市也樂見中央透過修法解決問題,以建立可長可久的制度。而北、高健保費的問題,並非獨厚台北市,怎麼會是「台北市條款」。

衛生署16日通過1.5代健保改革案,修法將地方政府需負擔健保補助款,改由中央統一支應,而目前各地方政府所積欠健保補助款,其中以台北市積欠新台幣294億元最高,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等團體質疑根本就是「台北市條款」。



◆ 因為「救急」 所以便宜行事?

【張翠芬/特稿】2009-02-17 中國時報

健保財務惡化,預估到今年底赤字將近六百億元,衛生署推出一.五代健保救急,專家認為政府完全是為了財務「便宜行事」的改革,究竟能否達到計費公平,令人質疑。

現行的健保制度已實施十三年,專家一再批評,健保中最不公平的六類、十四目投保身分的分類,造成投保不公,因此二代健保徹底推翻現行分類,改以家戶總所得計算。也就是,不論家中有幾口,賺多少錢,就繳多少保費,對於多口之家比較公平。

但二代健保從九十五年送立法院後,雖然被政府列為「優先法案」,但到現在還被「冷凍」毫無進展。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坦言,二代健保方案需要修正的條文多達一○五條,而且大幅變更,以家戶總所得論戶計費,占保險人口三成的「單身貴族」將會增加七成保費,對社會衝擊更大。

反觀一.五代健保只需修正八、九個條文,變動幅度較小,僅一成投保人保費調高,這種漸進式改革,較容易達成共識,也能及時紓解健保財務困境。

但目前經濟不景氣,民眾天天戰戰兢兢領死薪水,額外打拼拿到少許的非薪資所得,不但要交所得稅,還得再繳一次「健保稅」,年收入被剝兩次皮,恐招民怨。

薪資外收入的認定,未來執行上也頗有爭議,民眾若不服拒繳,也會讓保費呆帳率上升。政府為了少許金額,須頻頻催繳費用,又是行政成本和行政程序的浪費。

不少專家認為,一.五代健保只是「過渡」性質,並未消除不公平的疑慮,衛生署還是應積極推動二代健保,才是改革上策。



◆ 健保是「保」還是「稅」?

【聯合晚報╱社論】 2009.02.17

衛生署提出了健保改革方案,打算從個人薪資所得之外的外快收入超過十八萬元的部分,徵收1.8%的「健保稅」。這下子讓很多人哇哇叫了!外快本來已納入個人總所得,繳過一次所得稅了;如今一隻鵝拔兩次毛,怎不叫人肉痛更兼心痛?

台灣的全民健保,名稱叫「保險」,其實更像一種「稅」。如果是純粹的「保險」概念,大家支付保費到「大水庫」,待需要時再從大水庫中取用。不過,民眾繳交健保費的基準,不是由精算可能取用的比例得出,而是按薪資高低分級繳納,具有「高所得者多攤一點費用」的社會福利用意。所以本來就常有人抱怨,健保非「保」,而是「稅」。這次改革方案的新提議,乾脆「正名」為一點八趴的「健保稅」,不免令人有「萬萬稅」之感。

健保年年虧損,每次提出所謂改革方案,其實都是在想辦法補漏洞。不過,公家單位做事,偏好走便捷、短期見效的路徑,所以多半就是提高保費、提高自付額這類方便「開源」的辦法。至於專家一再建議的「節流」之道,包括檢討藥價黑洞、檢討制度性的給付浪費情形、鼓勵「預防勝於治療」以降低某些可能避免的高額給付等等,因事涉結構性改革,舉步維艱,結果總又回到加收錢的「便道」。年復一年,健保「加錢」有過之,真正的「改革」猶不及。

憑良心說,健保真是造福民眾、值得我們自豪的一個制度。多少海外華人,維持著或重新登記辦理中華民國的身分證,就是衝著健保而來。台灣人如此依賴健保,沒人願意見到「健保破產」真正發生,所以衛生署每次欲提高保費,大家埋怨一陣也就認命般地接受了。這次彷彿名正言順地要加徵「健保稅」,老百姓少有抗稅的膽子和能量。但一來景氣不好,多「拔毛」多惹民怨。再來馬政府以「輕稅」為號召,遺贈稅一降何等大手筆,卻在「健保稅」的名目上多了一個引發議論的火苗。

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要挑艱難卻正確的路走,不要只想方便行事、應付眼前。希望葉金川署長能痛下決心,徹底整頓「健保改革」工程,不要只往「加稅」的方向動腦筋,應可為馬劉團隊的執政成績立大功。



◆ 拉肚男 結屎女 腸胃鬧彆扭

【元氣周報/記者范榮達/報導】 2009/02/17

56歲的陳先生吃了東西就想拉肚子,每天要上十多次洗手間;23歲的鄧小姐則有便秘困擾,長期服用瀉藥,常腹部絞痛,也是勤跑廁所一族。

人吃五穀雜糧、各式飲料全進腸胃,消化器官必須忍受並馬上處理主人吃下的各種東西,因此,要切記小心伺候,切莫大吃大喝或過度的壓力,讓腸胃鬧脾氣。

拉拉拉不斷 腸躁症惹禍

永和耕莘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陳振寬說,陳先生與鄧小姐可能是「腸躁症」惹禍,便秘與腹瀉交替發生,以及排便有黏液狀物、排便困難、排便急迫,還有解不乾淨、解了又想解、肛門口有異物等特殊感覺,這是身心官能症,多半是遺傳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所造成,而飲食、排便習慣、緊張壓力、心理人格特質等,都是腸躁症的可能成因。

吃吃吃不停 胃腸凍未條

他指出,類似的腸胃道疾病只要生活正常,好好保養,不治療也會自然痊癒。中度以上病人需看醫師服藥。不過,改變習慣與環境,減輕腸胃壓力,也是治根之道。如腸胃潰瘍的患者避免緊張、減少生活壓力、少吃刺激食物、戒除菸酒,避服傷胃藥物。

一般而言,生活避免緊張壓力、三餐定食定量、勿進食太快、選擇高纖少油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多運動等,才是保養腸胃的不二法門。

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廖文杰也建議,天冷時,很多人的運動量會減少,排汗量較少,水分的攝取量也隨之減低,常會造成大便較乾硬,或排便習慣改變,易影響腸胃道健康,尤其是銀髮族的朋友,必須注意時常補充水分,保持規律的排便習慣。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完整報導詳見: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7940

fsj 提到...

1.5代健保喊卡 藥選哪種好?

* 時機不對 1.5代健保喊卡
* 1.5代健保 50萬雇主增支出
* 熱門話題-1.5代健保 助長地下經濟
* 歹時機漲健保 聞聲救苦?
* 聰明的葉+老練的朱=化解政策危機
* 原廠藥學名藥 選哪種藥好?
* 3妙招教你選藥

◆ 時機不對 1.5代健保喊卡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9.02.18

大環境更差 衛署暫時不提了

才推出兩天的「1.5代健保」方案極可能胎死腹中!衛生署長葉金川上午表示,「1.5代健保」是最快、最容易上路的方案之一,但推出時間點確實不適當。因為健保財務狀況吃緊,但大環境更差。衛生署決定暫時不討論這個規畫案。

至於日益擴大的健保財務缺口,葉金川指出,未來重點將放在開源節流與預算補助,他已要求健保局力行節流措施,務必讓今年度虧損控制在400億以內,另外,他也會積極與爭取政府預算,他拍胸脯保證,「1.5代健保」今年一定不會實施。

健保局在周一對外正式公布「1.5代健保」方案,沒想到,遭受到外界嚴厲批評,甚至連執政黨立委也槍口對內,認為健保局選錯了時機,恐將引起民怨。

葉主動開講:仍處於討論階段

葉金川上午突然主動至衛生署記者室,一坐下來,就說:「1.5 代健保」仍只處於討論的階段,衛生署從來沒有說過何時要實施,以致造成民眾誤解,許多人都認為,好像現在就要開始實施。

葉金川指出,健保局已經連續虧損了四年,而健保費也七年沒有調整,財務缺口越來越大。去年年底虧了270億元,到了今年年底就擴大到600億元,儘管3月增加菸捐,但也只能算是救急,今年全年健保虧損仍高達480億元。

葉金川無奈地表示,健保財務問題是舊政府所留下來的爛攤子,財務缺口越來越大,這也是健保局會提出「1.5代健保」」規畫案的主要原因。二代健保方案,若實施將有七成民眾受影響。而「1.5代健保」受影響民眾只有一成,可說是最容易上路的救急方案。

葉連說好幾次:時機不對!

儘管如此,但健保監理委員會才剛提出「1.5代健保」,就被外界釘得滿頭包,葉金川私下表示,在考量到民眾觀感,以及當前大環境不好等因素,決定暫時不討論這個規畫案。

葉金川連說了幾次「時機不對!」。他強調,「1.5代健保」只是「方案之一」,雖然健保財務不好,但是大環境更差,健保監理委員會提出來的時間點確實不佳,實施起來更是困難,未來不排除不實施此方案,請民眾安心,衛生署不會貿然實施。

※ 每次都被批得滿頭包,然後龜縮。



◆ 1.5代健保 50萬雇主增支出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9.02.18

一點五代健保實施後,雇主也得繳「健保稅」,雇主保費支出將比現在多出一成二六,若目前幫員工付保費一百萬元,未來要付一百十二萬六千元。

若一點五代健保修法通過,不只有外快的人要多繳保費,依健保法修正案,實施第一年,全台五十萬名雇主將多繳「補充保險費」達一百六十八億元,政府則增加支出一百卅一億元。適逢全球金融風暴,是否造成雇主人力成本大幅增加,值得重視。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強調,一點五代健保,「目前並無實施時間表」。

根據衛生署提出一點五代健保修法草案,為維持保險對象、投保單位及政府機關三方負擔保費的比率公平原則,修正草案中新增第卅條之二,規定雇主及政府應負擔「補充保險費」,第一年及第二年的補充健保費是現行負擔或補助保費總額的百分之十二點六,第三年起,另行公告比率。也就是說,一旦一點五代健保實施,雇主保費支出要比現在多出一成二六。

健保局副總經理陳孝平強調,不論聘用千人以上的大企業,或只聘用三名員工的小公司,雇主負擔比率一致,實施第一、二年一律是百分之十二點六;政府各機關也按同比率支付,由健保局開單徵收。

健保局強調,一點五代健保若加計個人非薪資所得,包括年終獎金、股利、利息、租金等超過十八萬元收入,近兩百萬人每年因此增加保費負擔約一成三,健保每年可增加保費七十七億元,若再加上政府及雇主負擔的補充健保費,一年可達四百四十四億元。

不過,一名財團法人醫院院長抱怨,目前全球經濟不景氣,各行各業都苦哈哈,健保局沒有顧慮到老闆的辛苦,如果再增加雇主保費,恐怕只有裁員了。



◆ 熱門話題-1.5代健保 助長地下經濟

■ 竹風/新竹竹東(勞工)2009-02-18 中國時報

全民健保財務赤字嚴重,衛生署將參採二代健保財務改革,提出「1.5代健保」,將非薪資所得列入健保費計算,據初步規畫,個人非薪資所得超過十八萬元以上,將以一.八%比率計算,增收健保稅。

身為受薪階級,每年申報綜合所得稅,可說是每一分每一毫都跑不掉,如今政府卻將腦筋打在個人非薪資所得超過十八萬要增收健保稅,憑良心說這將是非常不符合公平正義的政策,敢問那些大官們,小老百姓賺錢你們要增加保費,那我們投資失利甚至沒頭路,是否該免繳健保費呢?

其次,受薪階級受政府清楚監控,繳稅紮紮實實,但小攤販或是自由體制非政府立案行業,該如何去判斷何為薪資所得?難道政府能確實掌握嗎?如此政策不但有失公平正義,更猶如將受薪階級當肥羊。

政策貴在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當強調劫富濟貧的同時,請認真仔細評估,我們真的是富了嗎?要不大家都選擇擺地攤或賣雞排,讓所得經濟走下地下化,如此情況是政府所期待的嗎?



◆ 歹時機漲健保 聞聲救苦?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 2009.02.18

為改革健保財政赤字,健保局推出「健保改革方案及修法案」,即俗稱「一點五代健保」,大家原以為僅向有外快、股利的「富人」下手,豈料卻暗藏條文,雇主每月保費負擔得比現在再多一成二六。

時值此各行各業紛紛裁員、失業率大幅攀升之際,這樣的政策,算是那門子聞聲救苦?

健保初期費率訂得寬鬆,每年尚有一、兩百億元的安全準備金,近年來因人口老化及重大傷病患者增加,安全準備不僅用罄,即使增加提撥公益彩券盈餘及菸品健康捐挹注健保,去年保費收支短絀仍高達兩百七十億元。

健保局調高費率之議一再被擱置,改以「家戶總所得」論戶計費的二代健保,又有逾半條文需大修,一點五代健保於是上路。

但法案推出時機,正逢經濟大衰退,各企業紛紛裁員、幾十萬人正在放無薪假,健保局卻只想到加計業外收入多收保費,還想從雇主多收百分之十二點六的「健保稅」,此時此計,豈不促使老闆找到理由裁員,或乾脆關廠倒閉?馬政府正力挽狂瀾的失業率,怎會不往下掉?

政府不敢明言調整健保費率,但健保局新推出加計個人總所得保費新制,表面達到三方付費的公平原則,其實與調整費率一樣。問題是,政府在推動新制之際,豈能無視於落於谷底的經濟?捧著鐵飯碗的公務員請多用點心,了解社會大眾現在的心情。



◆ 聰明的葉+老練的朱=化解政策危機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特稿】 2009.02.18

開口向民眾要錢,絕對是所有政治人物的大忌,若碰上全球金融海嘯,此時跟民眾伸手要錢,更是自找死路。但是健保窮到瀕臨死亡,再不要錢,也是死路一條。

但是,聰明絕頂的衛生署長,加上老練的健保局總經理,就是能用高妙話術化解危機。

衛生署先推出1.5代健保計算公式,民眾嚇得抱著計算機,敲敲打打計算在1.5代健保實施後,自己要被課多少健保稅。衛生署長葉金川上午卻又拍胸保證,今年絕對不會施行1.5代健保,健保局總經理也立刻響應。民眾心情好似在洗三溫暖。

1.5代健保真的胎死腹中了嗎?套句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的話,「1.5代健保現在還在培養感情的階段,都還沒受精呢!哪來的胎死腹中。」

不少人質疑,葉金川的「轉彎說」是說假的,也就是狀似暫緩,但實則繼續私下準備和遊說。但是為了先消除社會反對聲浪,所以誇口保證「今年不會實施」。

熟知內情的人都知道,1.5代健保原本就沒打算在今年實施,實際上也不可行。1.5代健保要先經過衛生署監理委員會的各方代表溝通,再送行政院,行政院通過後,再送立法院,再順利、最快也得「明年」才能實施,所以當然不會在「今年」實施。難怪有人說,政治人物話語高深精妙。

缺錢缺得凶的健保局,歷任總經理們恐怕午夜夢迴,都在思考如何調漲健保費,如何與立委、團體、民眾攻防。今日的轉折,更讓小老百姓深覺,政治人物的話術,比1.5代健保更難懂!



◆ 原廠藥學名藥 選哪種藥好?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2.18

「醫師,可以開好一點的藥給我嗎?」吃藥民眾都想知道用哪種藥,可以好得快?原廠藥、學名藥孰優孰劣,是民眾心中的大疑惑。就連專業的藥師都有不同見解,再加入了健保價格因素後,問題更形複雜。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部主任陳昭姿表示,當原廠藥過了專利保護期後,其他藥廠就可仿製同成分的學名藥,而衛生署即以BA(生體可用率)及BE(生體相等性)為審核標準,只要通過審核,就即發上市許可執照。

她強調,BA是以學名藥的數據換算而得,比較沒問題。BE則是和原廠藥的血中濃度等數據相比,比的是有用的藥效,但這些學名藥摻加的賦形劑等成分,則是各家商業機密,難以從數據中看出優劣。

藥改會理事長余萬能說,除了BA/BE之外,還有藥物動力學也有差異,賦型劑和製程步驟,都會影響藥物在人體中發揮作用的時間。

本土製藥品質穩定 也有人只愛原廠藥

不可否認,許多人都認為學名藥不如原廠藥。但曾任衛生署藥政處副處長的余萬能替國內藥廠平反。他說,他相信,國內本土大藥廠製作的藥品品質穩定,與原廠藥幾乎不分軒輊。但也確有管理不當的小藥廠,這些良莠不齊的藥廠,拖累了本土藥廠的好名聲。

國人所用的藥品,每十個有七個半是學名藥。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認為,醫療院所採購年度用藥時,往往鎖定價格較低的學名藥,是健保制度下的必然結果,在什麼都要「吃到飽」的健保制度下,能省則省已成風氣,因此在面對同成分的藥物時,採購的當然是低價的學名藥。

洪建德自己偏愛原廠藥,他說,在為糖尿病患開列降血糖藥時,堅持選用原廠藥。他說,糖尿病是致命性很高的疾病,血糖是否控制穩定至關重要,因此他要求年輕患者一定要把糖化血色素控制在5.8以下。然而,這個數值已趨近於低血糖,一個不小心即可能危及生命,此時用藥的穩定性就相當重要,而這也是他堅持採用原廠藥的原因。



◆ 3妙招教你選藥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2.18

長久以來,國內醫病關係均處於不對等狀態,民眾就醫時,醫師開什麼藥,就吃什麼藥,少有討論空間。專家建議用藥三招:老藥穩定、問問藥師都吃什麼藥、別輕易換藥。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藥劑部主任陳昭姿表示,藥物不一定新就有效,也不一定貴就好用。反而是一些使用較久、較老牌的藥物,由於使用者多,有一定的風評,通常較可靠,不妨列為考慮項目。

她舉例說,同樣是安眠藥,某一老牌藥物雖有引發夜間夢遊等副作用,但患者仍爭相使用,只因它的藥效及穩定性都比其他安眠藥顯著。

對於一些比較新或比較陌生的藥物,她建議民眾可多問醫師、藥師等醫事專業人員,如果是他們常用的藥物,品質較穩定,且療效通常也較好,都可選用。

如果不好意思問醫師及藥師,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新陳代謝科主任洪建德建議不妨換個方法,上網查看台大、台北榮總等大型指標性醫院的用藥品項,這些醫學中心的藥物通常不會太差。

不過,洪建德強調,急重症患者的用藥須相當謹慎才行,應以藥效的穩定性為優先考量,別輕易換藥。

※ 相關報導:

* udn健康醫藥 - 買藥像買飲料,是誰的錯?(上)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6712

fsj 提到...

抱歉 您有乳糜血 不能捐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7934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 2009/02/19

肯尼斯和女友在台北西門町相約看電影,但由於肯尼斯遲到,電影已開演20分鐘,他除向女友猛賠不是,突然想到對街停了一部捐血車,為展現他的愛心,於是提議趁等待時間不如去捐血。

您捐的血 不能做一般輸血用

不過,隔了3個星期後,肯尼斯接獲台北捐血中心一張通知單,告知他有乳糜血現象,之前所捐的全血已無法做一般輸血用途,但已分離出紅血球濃縮液,信中並附上如何避免乳糜血的衛教單張。

我血太油 女友不讓我吃炸雞

「什麼是乳糜血?」第一次捐血,肯尼斯一時還搞不清楚,待和女友進一步上網查,才知道自己平常的飲食太油膩了,連帶的所捐出來的血液上層,出現一層厚厚、白色、奶油狀的乳糜血。為此,肯尼斯每次嘴饞想吃炸雞時,都會被女友否決。

有你的嗎 近3萬袋血很乳糜

根據血液基金會統計,全台各地捐血族群中,被篩檢出有乳糜血比率一度高達5%,以台北捐血中心為例,95年因此無法全血使用的血袋就高達2至3萬袋,其中不乏由20至30歲年輕人捐出的熱血。

林國信指出,乳糜血會造成輸血病人的肝功能指標出現異常偏高現象,也可能導致微血管堵塞,因此不能直接輸血給病人,頂多只能透過特殊處理方式,分離出血小板或紅血球,但對經常在寒暑假鬧血荒的台灣來說,的確是有些浪費。

林國信表示,有乳糜血的人無法從外觀判斷,不一定是肥胖者,必須抽完血經品管階段才可以篩檢出來;為避免浪費大家愛心,因此只要發現初次捐血者有乳糜血,下次捐血前,都會先當場抽一管血,快速檢驗。

吃清淡些 也不要飯後捐血

近年來積極宣導,最好在捐血前多吃清淡食物,餐後3至4小時再捐血,去年全台檢出乳糜血的捐血袋已下降到2.12%。

另外,去年下半年起,各捐血中心也已主動為每位捐血者提供膽固醇與尿酸檢測,並把檢測報告通知捐血人,一方面為輸血的品質加強把關,另一方面也藉簡單的檢驗,回饋捐血者,捐血人健康,大家來捐血。

小百科》什麼是乳糜血

血液基金會董事長林國信說明,乳糜血是指血液中的含脂量(三酸甘油脂)過高,以致抽血經沈澱、靜置或冷藏時,會出現乳糜微粒的濃度升高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聚集,使得原本呈現淡黃色的血漿變成乳白色,在試管中看不到背後刻度。

造成血中有高量脂肪的原因,有可能是病態高脂血症,也有可能是攝取食物的影響。

剛吃完大餐後30分鐘,體內乳糜微粒濃度會立刻驟升,1至2小時後恢復正常。如果是脂質代謝異常或三酸甘油脂特別高者,血中太濁、太油的現象,則有可能持續3至4小時以上。

※ 拿來做生質燃料 -___-a 完整報導詳見原站。



◆ 破除健康檢查的三大迷思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917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09-02-19

一般民眾因過年期間大魚大肉,擔心健診數字滿江紅而逃避做健康檢查,但隨著健康觀念的提升,春節後安排健康檢查的民眾有增加的趨勢,但是,究竟要如何挑選「對」的健診機構呢?許多民眾經常會陷入迷思,包括「價格高低等於品質好壞嗎?」、「健診項目愈多愈划算嗎?」及「到底是選擇醫院還是健診中心比較好?」。面對包裝華麗的「健診說帖」,多數民眾往往不知如何選擇。事實上,只要破除迷思、釐清自己的需求,找到合適的健診機構並不難。

■迷思一、健診收費一分錢一分貨?

健診收費從數千元到數萬元都有,若加上高階影像檢查,費用高達六、七萬元,但不能只用收費標準來衡量健診機構的品質。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指出,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醫療服務,除了基本的篩檢項目外,必須仰賴專業的醫護人員依照每位受檢者不舒服的主訴,並考量家族病史、生活型態與年齡性別等,來為受檢者規劃符合個人需求的健診項目。即使收費便宜,但無法量身訂作,而是一套健診套餐適用於所有人的陽春型健診服務,完整性不足,自然無法滿足受檢者的需求

除了檢查項目之外,不少健診中心引進價格不斐的檢查設備,加上營造舒適且注重受檢者個人隱私的健診環境,例如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就擁有1,000坪的健診空間,除了從各大醫學中心聘請各科專業醫師專職服務,光是護理人員就多達50名,平均1.3位護理人員服務一位受檢者,這種高規格的健診服務,可能就無法用幾千元的收費去衡量了。

■迷思二、健診項目愈多就愈好?

健診絕不是「俗擱大碗就好」。有些人認為健診項目一定要愈多愈好,如果價格差不多,A健診中心的檢查項目是75項,B健診中心則有80項,就認為B健診中心是最好的,這種心態並非正確。即使健診項目多,但多半不是自己需要的,這樣健康檢查項目再多、再便宜都沒用。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大部份的受檢者並非醫護背景,面對林林總總的健診項目時,常常不知該如何選擇合適且必要的項目,因此健診前一定要與健診中心進行項目的討論。專業的健診中心懂得尊重個體的獨特性,並有能力因應受檢者的需求進行個人化的規劃,不會要求所有受檢者選擇相同健診套餐。

此外,不少民眾認為「高階影像」納入健診項目,才是最「高檔」的健康檢查。曾碧娟指出,高階影像檢查並非人人都需要,除非有嚴重的不適情形,或有癌症、心臟病等家族遺傳史,才建議將高階影像檢查納入。

正因為健康檢查是高度量身訂作的服務,民眾在選擇時,就不能用價格與檢查項目多寡去衡量了,而應懂得考量健診中心的專業規劃能力。

■ 迷思三、在醫院檢查發現異常轉診較方便

轉診的便利性亦是一般人考量到底要在醫院亦或是健診中心檢查的因素。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副院長曾碧娟表示,在醫院健診強調一旦檢查出異常,可立即在醫院內安排治療,但健診中心則強調,每位受檢者的健康異常及疾病嚴重程度不同,專業的健診中心可與受檢者進行深度溝通,考量治療專業性、交通便利性等因素,為受檢者推薦適合的醫師,並協助受檢者跟醫師溝通治療方式。

以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為例,特別設置一個健康管理中心,一旦受檢者出現健康異常狀況,健康管理師就會立即與受檢者溝通,安排轉診治療,聯安醫護人員也會事先與轉診醫院作好溝通,協助受檢者獲得最好的治療,儘早恢復健康。

曾碧娟建議,新的一年才剛開始,此時為自己和家人安排健康檢查,有助奠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社區民眾 也有專屬「醫療團隊」

自由時報 2009-02-20

〔記者甘育瑋/花蓮報導〕針對「知卡宣醫療群」昨天與慈濟醫院建立醫療合作網路,光鹽診所醫師陳競華說,醫師們有各自的專業領域,沒有醫師可以完全掌握各種病情,透過與大型醫院合作,社區民眾也能享有「總統級」的醫療服務。

醫師陳競華說,知卡宣醫療群自今年元旦起運作,希望以「社區為範疇、家庭為單位、個人為對象」的完整性健康管理與疾病管理照護,成員包括外科、骨科、婦產科及2名家庭醫學科醫師,這次與慈濟醫學中心合作,參加計畫的居民可享有「總統級」醫療團隊提供健康照護。

知卡宣醫療群除了替社區居民做好健康把關,當民眾疾病發生時可立即掌握或追蹤病情,若需轉診服務的病人,家庭醫師會協助轉介到慈濟醫院的專科、次專科就醫,減少病人就醫的時間與金錢的浪費。

此外,知卡宣醫療群將定期舉辦社區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供最新健康需知,並有24小時緊急電話諮詢服務。



◆ 建社區醫療照護網 慈濟與知卡宣醫療群攜手合作

NOWnews.com 記者魯婕/花蓮報導 2009/02/20

花蓮慈濟醫院19日下午與知卡宣醫療群簽約合作,該院將結合社區資源,同時建立基層醫療院所與醫院的e化雙向轉診合作,讓民眾的健康擁有多方面、多元化的醫療團隊照護。

中央健康保險局推動98年度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約定事項,由吉安鄉衛生所主任莫那瓦旦、中心診所曾炳鋒醫師、光鹽診所陳競華醫師、奇美診所呂正祥醫師、張曉昇診所張曉昇醫師共同成立「知卡宣醫療群」,並由陳競華醫師擔任計畫召集人,與花蓮慈濟醫院合作,自今年1月起至12月止,共同推動知卡宣社區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

19日下午1點半在醫院門診大廳,院長石明煌在東區健保局經理呂穎悟、花蓮縣衛生局代理局長林南岳及社區志工見證下,與知卡宣醫療群共同簽約,並說明社區醫療照護網路的目的,邀請社區居民加入網路,讓健康多一份保障。

石明煌表示,社區醫療群的概念主要是落實家庭醫師制度、以民眾健康為導向、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顧服務,藉由健康家戶會員的建立與管理,深入了解社區居民及家庭成員的健康問題,適時提供一個整合性、連續性、跨科性的整體照護,同時建立基層醫療診所與醫院之雙向轉診合作。

陳競華也說,知卡宣醫療群希望落實「厝邊好醫生」,以「社區為範疇、家庭為單位、個人為對象」的完整性健康管理與疾病管理照護理念,來提升基層醫療品質。如今再加上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來做後盾,可讓參加這項計畫的居民享有「總統級」醫療團隊服務品質的健康照護。

此外,知卡宣醫療群也將定期舉辦社區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定期發送健康期刊, 提供最新健康需知,並有24小時緊急電話諮詢服務。陳競華表示,歡迎民眾到知卡宣醫療群所在的診所加入健保局的這項計畫,將可使個人及全家人健康更有保障,這項登錄完全免費。

※ 這種運用醫療資源的模式看起來不錯。

fsj 提到...

不健康的健康保險制度

【經濟日報╱社論】 2009.02.21

日前所謂「1.5代健保」草案,在飽受輿論批評下,以「時機不對」為由,草草下架。但健保真的只有時機的問題而已嗎?健保財務缺口真能在景氣好時就能解決嗎?這項我們一向引以為傲的健保制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衛生署長葉金川曾指出,要解決健保財務缺口,若不希望健保給付縮水,就得推動1.5代健保,否則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話雖有理,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開始反向思考,為什麼要把包山包海的項目塞進健保給付範圍?當塞進愈多的給付項目,民眾及醫療機構當然樂於甚至勤於使用健保資源。

台灣健保雖稱是健康「保險」,但完全不是依照保險模式運作。一般保險的保費一定與受保人保障項目發生機率相連結;在壽險或意外險有年齡及職業的差別;汽車險也有出險紀錄的保費差異。倘若保險公司無法做到區別高低風險者,並差別取價,必然產生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參加保險者都會是高風險者,結果當然虧損。

不過,因為健保非自由選擇,甚至也不能選擇內容,不管調高多少保費或塞進多少不必要的項目,我們都得接受;健保費用的差別取價,也非依據民眾醫療發生及使用率,而是以民眾所得的多寡而定。從這個層面來看,健保根本不是保險,而更像再繳一次稅的醫療救濟,加上救濟範圍包山包海,怎能不虧?隨著台灣老年化的情形愈趨明顯,倘若整個健保制度不做徹底修正,別說1.5代健保無法解決,就算民進黨政府時期提的二代健保也無法避免未來健保的破產。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正是為何台灣健康照護產業一直無法成形,無法擴大吸納就業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所有的產業發展成長潛力都被壓縮在這健保總額上限裡。台灣服務業占GDP比重雖已超過七成,但健康照護產業比起歐美先進國家規模卻算小得可憐;美、英、德、法及荷蘭等國,醫療保健及社會福利服務業生產毛額占整體GDP已達到7%以上的比率,許多國家就業比率更高達10%以上;但台灣這項產業無論是占GDP或總就業比率卻仍只有3%上下,難道台灣對於醫療及社福需求,真的如此低嗎?當然不是,看看每年持續增加的外籍看護工情形,以及未來老年化的趨勢,在在顯示,無論從滿足未來內需、發展服務業或是創造大量就業來看,醫療及社福產業非大幅度發展不可。

台灣照護安養事業,一直以來均被高度管制,不准民間營利事業經營;結果形成要嘛只能附屬在醫療機構之下,再不然許多私人機構就是掛羊頭賣狗肉,遊走法律邊緣。這些機構連哪一天會不會被查緝都不可知,就更別談品質了。至於正規的中小型醫療機構都被健保的總額制度搞死了,而大型醫療機構也忙著搶健保點數,哪還有什麼餘力去真正發展照護安養服務?就算這幾家大醫院真的有心,又能服務多少人呢?

因此,我們認為,台灣照護安養服務要走入家庭社區化;集中管理模式並不適合東方人的家庭觀。若真如此,我們希望健保範圍應回歸單純的醫療保險功能,其他服務應釋放為民間產業活動,並推動護理分級制度,舉辦看護訓練課程,創造二度就業機會;政府也可提供補貼以鼓勵聘用本國看護,建立醫療機構為核心往外輻射,搭配社區照護能量的完整照護機制。

從長期來看,未來亞洲老年化的情境很快就會來到,如何發展出有別於歐美醫療照護產業發展模式,是一項巨大的商機。台灣若願意率先跨出一步,不僅能夠解決自身的問題,也能提供亞洲後續發展的參考。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你不知道的人體密碼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9466

【元氣周報】 2009/02/26

肌肉密碼

●人體最大的肌肉就在你的屁股上!

●皺眉平均要動用到43條肌肉,微笑則平均只用到17條肌肉。

●人體的肌肉比毛毛蟲還少,人體全身總計有超過600條肌肉。


五官密碼

●你不可能張開眼睛打噴嚏。

●一個噴嚏可以形成每小時1百哩(約160公里)的風速,咳嗽的風速則每小時60哩(約96公里)。

●多數人到了60歲時已經喪失50%的味蕾。

●一個味蕾的平均壽命是10天。

●眼球含有3.5%的鹽分。

●你嘴裡的細菌數量,比起美國和加拿大加起來的人口總數還多。

●我們每天會分泌1公升唾液。


血液密碼

●紅血球的平均壽命為120天。

●人體內隨時約有2.5兆個紅血球。為了維持這個數量,骨髓每秒鐘必須製造出250萬個新血球,相當於每秒增加一個多倫多市的總人口。

●一個紅血球可以在20秒內繞行體內一周。

●如果計算人體內所有的組織與細胞,我們的身體每秒會製造出2500萬個新細胞。這樣的總數只比加拿大的全國人口略少一點。

●我們的心臟每天大約跳動10萬下。

●大動脈,也就是人體內最大的動脈,它的直徑幾乎與一條橡膠水管差不多。反之,微血管則非常細小,它的直徑只有一根人髮的1/10。

●人體內約有5.6公升的血液,這5.6公升的血液每分鐘要繞行體內3周。

●我們一生中,心臟大約要抽送100萬桶的血液,總數量足以填滿超過三艘超級油輪。


趣味密碼

●人類從30歲起便逐漸開始變矮。

●人在臉紅時,胃壁也會變紅。

●如果你省下一生中所有眨眼的時間,然後再一次全部用完,你的眼前將有長達1.2年是一片漆黑!

●你用力捏一顆網球所用的力道,相當於心臟將血液抽送到全身所用的力量。

●人類是唯一手掌沒有色素的靈長類。

●嬰兒在出生前就會開始作夢。

●胎兒到了3個月大,便已長有指紋。

●我們的手部每平方吋就有9呎(約2公尺)的血管、600個痛覺受器、9千個神經末梢、36個熱覺受器與75個壓覺受器。



◆ 你不可能張開眼睛打噴嚏

【元氣周報】 2009/02/26

人體經常被稱為世界上最精密的機器,但是我們究竟有多瞭解人體每天每秒是如何運作,才能讓我們的生命得以延續下去?

Discovery 頻道正播出的新節目《人體密碼》,結合高科技動畫與真人示範,詳細解說人類如何移動、思考與成長,全系列共分四集播出。

《人體密碼》揭開人體的重要數據,顯示在人類一生中,心臟平均要抽送大約100萬桶的血液,以及紀錄上速度最快的噴嚏竟高達每小時100哩(約160公里)。

節目裡以人體與日常事物對照比喻,不僅能從此改變大家對人體的看法與態度,精彩的畫面呈現,更讓人驚呼讚嘆。

節目中將揭露各種驚人的數據,例如:

●人體內共有6萬2千哩血管(約9萬9千公里),這等於環繞世界兩圈的距離。

●人類肺臟表面積,相當於一座網球場的面積。

●人類可以看到超過7百萬種顏色,這相當於一幅長達21.76哩(約35公里)的畫作,或是曼哈頓全長的11.5倍。接收的資訊遠多過人類已知最大的望遠鏡。

《人體密碼》透過人類所有活動背後的數據,揭開人體不凡的能力與奧秘。

你是否曾經想過,我們是如何從受精的胚胎發育成新生兒?飲食如何改變生理狀態?根據驚人的事實與計算,這系列節目將追蹤我們日常行動的後果,並說明我們的身體如何反應與調適。

從受孕到出生,從成年到老年,人體這個精密複雜的機器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各種機能運作,但我們卻從未認真思考過它的重要性。《人體密碼》解開人體的秘密,徹底改變我們對個人身體與行為的看法。

※ Discovery《人體密碼》播出時間

全系列共四集,已自2/17起陸續播出。
首播:每周二晚間9:00
重播:周三上午9:00
217 生命初始(已播畢)
224 童年成長
303 男女有別
310 細數人生



◆ 觀念糾正》精子不死 只是凋零

【元氣周報/記者王昭月/報導】 2009/02/27

古代曾有「一滴精、十滴血」說法,言情小說亦曾描繪縱情女色之流,最後不乏「精盡人亡」。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這些描繪多少都會渲染過當。因為男性從青春期開始,睪丸每天都會不停地製造精子,數量無限,直至年老。

不過,隨著年齡及身體狀況的改變,男性製造精子的速度也會受到影響。因此,當精子的製造速度趕不及頻繁的性生活時,恐怕就會碰上無精可射的現象。

一名女子與男友同居多年,性生活歡愉,男友每次都很快射精;但後來有兩次他們在晚上做愛後,隔天早晨再來一次,結果男友竟然射不出精來,讓她擔心這種情形會影響到他們婚後生育。

泌尿科醫師表示,正常成熟的男性每次射精量約在3c.c.到8c.c.間,每c.c.的精蟲數約6千萬隻到9千萬隻。

男性製造精子的速度,固然是隨年紀等因素遞減,但中壯年者性愛過度頻繁,不見得每個人射精後,都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射精。

義大醫院中醫科主任蔡金川表示,女性製造的卵子,一生中有一定的數量,「用完了」就沒有了。但男性睪丸則具有不斷新增精子的功能,因此,坊間所謂「精盡」的說法不盡正確。

※ 沒錯,女性卵子數量有限,精子無限,不過...



◆ 不可不知》一生4000次 射完就沒了(節錄)

【元氣周報/記者王昭月/報導】 2009/02/27

義大林鴻裕醫師表示,「縱欲過度絕不是福」,據醫學研究,正常男性一生發生性行為的次數約兩、三千次,有人最多到四千次,這名男子自稱幾乎365天都與老婆們做愛,幾年後當然精疲力竭。包括男子與他的伴侶們,都該一起接受治療,重建正確的性觀念。

※ 射精(ejaculation, cum shot)總次數因體質而異。



◆ 吃蛋素養身 吃到吐血休克

自由時報 2009.02.27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吃素不當,小心營養不良,傷害健康!

三總日前即接獲兩例病患,因吃素吃得不對,結果其中一位因而吐血、休克到醫院掛急診;另一位則是維他命B12不足,導致惡性貧血。

根據統計,國人約有一成茹素,在素食人口中,純素者約佔四成,蛋奶素則約佔三成三。很多人以為吃素可以維持健康,其實只對了一半,如果吃素吃得不得其法,容易營養失衡,反而對身體造成損害。

23歲男治鼻過敏 吃到營養不良

三總營養師林晏如表示,一名二十三歲男性,因為鼻子有過敏問題,誤以為肉類及牛奶帶有過敏原,自己參考了坊間有機書籍後,便開始吃蛋素及大量的青菜,未料半年下來,體重掉了十一點五公斤、少了約二十%的體重,最後因吐血休克掛急診住院。經診斷後,男子因體重急遽減輕及嚴重營養不良,導致腸胃出血及腸道阻塞。

維生素B12不足 43歲漢惡性貧血

另一名病患為四十三歲男性,妻子去世後,在朋友建議下,開始吃蛋素,吃了兩年,因為胸悶、全身無力、體重下降,且手腳出現麻木現象住院治療,經檢查發現患有維生素B12嚴重不足問題,導致惡性貧血。

林晏如指出,這兩名病患經營養團隊導正飲食後,才康復出院。臨床發現,無論是吃全素、蛋素,還是奶蛋素,最容易出現維生素B12嚴重不足,導致惡性貧血等症狀,其實維持足夠的維生素B12一點都不難,每天吃一顆蛋及喝兩杯二百四十CC的牛奶就足夠了。

醫師建議每天多補充omega-3

另外,國外研究亦指出,吃素者往往會欠缺omega-3必須脂肪酸,而omega-3是保護心血管的重要營養素。林晏如表示,建議吃素的人可以每天多補充omega-3,坊間的亞麻籽就蘊含大量的omega-3,一天一茶匙的亞麻籽或是亞麻籽油就足夠了,不過亞麻籽油不能加熱,只可以涼拌。

另外,鈣質的補充攝取對吃素的人也很重要,飲食中奶及豆腐都是鈣質很好的來源。

※ 外面也有賣營養補充品,可以跟醫師討論。

fsj 提到...

失業潮衝擊罕病家庭 醫療奉獻獎報名

* 失業潮 衝擊罕病家庭
* 醫療奉獻獎報名 訪查員徵選延長
* 基因體研究計劃 篩出一家母女五人肺癌

◆ 失業潮 衝擊罕病家庭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9.02.28

失業潮衝擊全台,對於經濟困頓的罕見疾病家庭來說,工作被迫暫停,但治療、復健及生活照護的需求不能暫停,肩上負擔越加沉重。罕病基金會推出「罕病家庭失業補助計畫」,期待社會「紓困」,伸出雙手陪病友暫度難關。

今年40歲的阿寶,一家3代有9個人罹患小腦萎縮症,她自己5年前也開始出現身體不受控制的症狀,看似正常的阿寶病情一天天惡化,因吞嚥困難,說話一久容易被口水嗆到,被迫放棄保險業務員的工作。

為了不拖累夫家等原因選擇離婚,為了養活自己、又想照顧小六的兒子,隱瞞病情去農場、花生糖工廠工作、送羊奶、當飯店房務員,卻因體力像「快過期的電池」,在超時、繁重工作下,屢次發作而摔倒、跌傷,去年9月工作時,不慎從樓梯上滾下來,摔斷左手,再次失業。

阿寶說,20多年前,鄉下鄰居對家族相繼罹患「怪病」不解,罹病的兩個舅舅相約自殺,如今也無法照顧因病癱瘓的母親,被迫將母親送到安養院,同時負擔兩個家的弟弟,也因在大陸的公司倒閉而失業,儘管「不能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但她仍堅持「我一定還有選擇」,積極的參與職訓甄試,希望學習一技之長、有朝一日能與兒子、母親相聚。

5歲的小宇因染色體異常、身體虛弱,當木工、收入不多的爸爸阿龍,是家中老小唯一的經濟支柱,但因景氣衰退、訂單減少,越來越難以負擔孩子早療的差額、健保費,阿龍說,孩子的成長機會只有一次,不願犧牲讓孩子有能力親口叫「爸爸」的機會。

罕病基金會副董事長曾敏傑表示,「企業需要紓困、而罕病家庭更亟需援手」,這波景氣衰退也重擊原本體質脆弱的罕病家庭,光是去年因經濟不穩定、或長期失業而向基金會求援的個案,比前年暴增兩成以上。

擔任公益大使的藝人關穎、蔡依珊、企業主劉棠榮拋磚引玉,捐出善款以期幫助更多病友,基金會推出「罕病家庭失業補助計畫」,希望能募集目標500萬元,幫助失業、經濟困頓病友暫度難關,去年面臨失業的罕病家庭,都可提出申請,但每戶每年以一次為限,也期待社會多給病友工作機會。

罕病基金會「罕病失業家庭紓困大作戰」專線:02-2521-0717轉167。 相關訊息可上網站:http://www.tfrd.org.tw/



◆ 醫療奉獻獎報名 訪查員徵選延長

【聯合報╱本報訊】 2009.02.28

第19屆醫療奉獻獎相關活動正熱列展開。醫療奉獻獎接受各界報名。另外,本屆擴大舉辦的醫療奉獻獎候選人志工訪查員徵選活動,因反應熱烈,徵選日期決延長3天至下周三截止,意者把握最後幾天。

由衛生署、聯合報系與立法院厚生會主辦,厚生基金會承辦、TVBS協辦的醫療奉獻獎,本屆是以「執著的身影」為主題,獎項分個人醫療奉獻獎、團體醫療奉獻獎及特殊醫療貢獻獎,即起至3月13日,接受報名和推薦。只要在基層、偏遠地區或特殊醫療等單位,從事醫療服務10年以上,有具體尊重生命、關懷人群等服務事蹟,在台灣奉獻或其他國家、地區奉獻者均可。

意者可上網站:http://www.hwe.org.twwww.24drs.com,或電02-2397-5270轉67,傳真02-2351-7988 地址:10049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5號8樓呂婉玉。

另外,主辦單位與聯合報系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配合醫療奉獻獎所舉辦的醫療奉獻獎候選人志工訪查員甄選活動,將延長至週三(3月4日)截止,有意參加的學生請把握最後的時間。參加者需是大專院校學生及研究生,對採訪工作有熱忱者,經遴選審核訓練後約錄取20名接受訓練,訂98年3月13日舉辦訪查員訓練營,結訓後通過測試者,正式成醫療奉獻獎訪查員。訪查時將依照實際訪查日數發給臨時工資,其他交通及誤餐費則依實際支出,實報實銷。聯絡人:聯合人力網,孫玉燕小姐,聯絡電話:(02)2768-1234分機6097,E-mail:yuyan.sun@udngroup.com。



◆ 基因體研究計劃 篩出一家母女五人肺癌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09.02.28 中國時報

肺癌是國人癌症頭號殺手,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最近發現一家母女五人先後罹患肺腺癌的罕見案例,該院已將個案基因樣本納入國健局主導之「肺癌基因體研究計劃」,盼早日解開屬於台灣人的肺癌關鍵基因。

參與研究計劃的中國附醫副院長陳志毅說,國內肺癌患者男女比例從早期的四比一變成二比一,而且女性比例逐年攀高。另研究發現台灣肺癌女性的基因突變表現,是國外女性的兩倍,且九五%沒有抽菸習慣,罹患肺癌原因愈來愈指向是基因遺傳。

陳志毅表示,這一家五口包括八十多歲的媽媽及四個分別年約五、六十歲的女兒,其中率先發病的媽媽及大姐診斷時已是無法開刀的肺腺癌末期,三個妹妹因此主動接受篩檢,果然發現了早期腫瘤。

另一個家庭案例,則是母親檢出肺癌住院手術,在醫院照顧媽媽的女兒為了保險起見,也自行接受檢查,結果年紀輕輕才28歲也檢出肺癌。

因此,國健局三年前開始邀集台大、中國附醫等大型醫院,進行一項為期六年的「肺癌基因體研究計劃」,目前已搜集到六百名肺癌個案,初步證實某些個案確實有很強的家族遺傳傾向。未來專家將繼續分析國人罹患肺癌的關鍵基因,與本土致病危險因子,本土結果出爐,將可望有助於提昇肺癌防治。

fsj 提到...

只喝甜飲 小三童血糖飆上200多

* 只喝甜飲 小三童血糖飆上200多
* 顧飯碗 青壯過勞症激增
* 南港重殘養護中心 下月開幕
* 幼兒處方箋 應強制加註體重
* 台灣豬奶 造福血友病患


◆ 只喝甜飲 小三童血糖飆上200多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9.03.01

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童口渴只喝含糖飲料,上學都是爸媽開車到校門口,平常絕少運動,結果血糖飆到兩百多,此後終生都得小心控制血糖。

台灣糖尿病協會昨天舉辦病友體檢活動,台北榮民總醫院新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錦松說,這位小三男生從小很少喝白開水,家長也習慣給他含糖飲料,上學有車子代步,因一直跑廁所,被帶去就診,結果空腹血糖一量竟兩百多,只好住院打胰島素。

郭錦松勸家長讓這名小男生改喝白開水,多做運動,調整一兩個月後,血糖終獲得控制,暫不用吃藥,但醫師仍提醒,他已是糖尿病高危險群,未來可能再發病。

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任林宏達也有一名卅歲女病人,小六就跟著有糖尿病的爸爸一起就醫,醫師看她白白胖胖的,讓她抽血檢查,結果血糖達一百六十,超過正常值,而且一度未正常服藥改用偏方,最近回診,眼睛已出現視網膜病變。

林宏達表示,以往成人型糖尿病多半是在四十多歲之後才發病,六、七十歲才出現併發症;現在病人年齡層降低,正值青壯年就有併發病,可能影響人生規畫,應該注意。

林宏達指出,多數病人因距離理想體重還有幾十公斤,覺得減肥困難而放棄,其實,只要能減輕三、四公斤,就能看到明顯改善,若能到病友團體和其他病友互相激勵,效果更好。

※ 相關報導:

* udn健康醫藥 - 要活就要動 - 上班族氧身操》辦公室伸展操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4992



◆ 顧飯碗 青壯過勞症激增

【聯合晚報╱林進修】 2009.03.01

最近幾個月來,你是否常覺得胸悶、頭暈且喘不過氣來?如果答案是有,最好到醫院好好檢查一下。不少醫師發現,近來過勞症患者大增,如果不好好治療,而且還繼續「操」下去,恐有猝死之虞。

顧名思義,過勞症是指工作過於勞累所引發的種種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江碩儒表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他就常碰到過勞症患者。經詳細問診後,不難發現他們大都是正在職場打拚的青壯年,由於景氣不好,公司人力緊縮,常一人當兩人用,無日無夜的工作下來,健康亮起紅燈。

累得像條狗 小心猝死

37歲的小黃就是典型的過勞症患者,在內湖某家知名電腦廠商擔任工程師的他,從過年前至今即少有休息,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家,累得像條狗一樣。幾天前,他覺得胸悶、呼吸急促而請假就醫。經心導管影像檢查赫然發現,右冠狀動脈、左前降支冠狀動及左迴旋支冠狀動脈等三條心臟主要血管全都嚴重狹窄,且有部分阻塞現象,隨時可能因心肌梗塞而倒地死亡。

46歲的劉先生有高血壓病史,但他老是嫌吃藥太麻煩,只要不覺得不舒服,就不服藥。開公車的他有感於最近景氣不好,公司有意裁員,於是有班就上,甚至還主動要求加班,常一天上班超過12小時,疲憊不堪。不久前,他覺得右手右腳無力,無法踩油門及剎車,只好請假就醫,最後確診是輕微中風。

胸痛、胸悶、頭暈 快就醫

江碩儒表示,小黃及劉先生都是過勞症患者,最近這類患者明顯增加,應和景氣差工作壓力大增有關。台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暨職業病防治中心主治醫師、中華民國環境職業醫學會常務監事葛謹指出,過勞症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很多患者都是嚴重到併發中風、心臟症而導致半身不遂後,才驚覺自己竟無視於過勞症的威脅。

葛謹說,過勞症的臨床症狀和心血管疾病類似,比如胸悶、胸痛、呼吸不順、睡不好、容易緊張及恐慌、疲憊不堪且天天都覺得累。如果有上述情形,除了應調整作息及多休息外,也應儘早就醫,及早找出原因,及早治療,以免突然倒地猝死。



◆ 南港重殘養護中心 下月開幕

【聯合報╱記者楊芷茜/台北報導】 2009.03.01

全台第一座心智障礙者終老家園「南港重殘養護中心」4月即將開幕,服務對象以年滿35歲、障礙程度重度以上;或年滿50歲、障礙中度以上為優先。

南港重殘養護中心位在松河街550號1樓,占地280坪,內部隔間以4至6人房為主,共有41床位可供使用,屬全日型住宿機構。每月收費2萬4500元,入住者因低收資格、身心障礙程度不同,可申請金額不等的官方補助費用。

為提供高齡重殘者良好生活資源,南港重殘養護中心斥資百萬添購「軌道搬運機」,軌道裝設於天花板上,軌道下方垂有吊帶,可以床為運具,將重殘者從房間搬運至盥洗室或其他空間,省力又安全。

重殘者若要從床上移動到輪椅上,也可透過軌道搬運機完成,以避免人力搬運施力不當的潛藏危機。

承辦南港重殘養護中心的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表示,身心障礙者平均老化年齡約較一般人提早5至10歲,但因現代醫療技術發達,食物與營養不虞匱乏,身心障礙者平均壽命已不斷延長。

由於現行老人福利法以65歲為分界點,不少年逾65歲的身心障礙者依法必須轉往老人安養護機構生活,但機構內的軟硬體資源均未提供身心障礙者友善介面,導致許多人轉院後身體機能急速退化,就算再轉回原機構安養,也很難恢復健康。

為協助身心障礙者面對「自身」與「父母」雙重老化問題,育成基金會預計募款兩千萬打造南港重殘養護中心,凡是經濟狀況不佳、缺乏家庭支持系統的身心障礙者均可優先申請入住,且未來入住者沒有年齡上限,可一直住到終老。

雖然目前募款金額僅達半數,南港重殘養護中心現正加緊裝修、添購設備,預計4月7日開幕。有意申請入住者,可撥打電話27606277洽詢;有意捐款贊助可洽27062686。



◆ 幼兒處方箋 應強制加註體重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9.03.01

為讓小朋友用藥量更正確,未來可能要強制規定醫療院所必須填寫兒童病患的體重。

立法院周二將舉辦「幼兒用藥安全公聽會」,討論幼兒處方箋增加體重資料,目前法令未強制規定,有的醫療院所不見得登記,公聽會共識將送衛生署參考。

醫師公會全聯會副秘書長、小兒科醫師蔣世中說,小朋友長得快,醫師開藥要注意劑量,小病人若一段時間未就醫,醫師最好重新量小朋友體重。

蔣世中指出,現在小孩常交由阿公阿嬤或外傭帶,「有時藥水交代給三西西,老人家看不清楚或手抖,給了五西西」。

民間團體如醫療改革基金會曾指,部分醫師因兒童劑型藥品價格成本較貴,改以成人劑型磨碎降低劑量開給小孩;也有家長擔心小孩不吃藥,要求醫師磨成粉。

公聽會也將討論兒童用藥磨粉後交互汙染問題,目前對藥物分包機等調劑過程並無明確法規,僅能就藥事法藥品優良調劑作業準則予以規範。

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李秉穎指出,有些藥物沒有兒童劑型,如治療小孩抽筋的抗癲癇藥,嬰兒可能只能給五分之一劑量,或止吐劑需算得精準,否則易引起不自主僵硬等椎體外症候群,這時就需要磨粉。

蔣世中提醒,有些膜衣錠藥不能磨,不然吃了胃痛;還有治療泌尿道等感染的磺胺類藥,不可開給蠶豆症小孩,否則易過敏;還有支氣管擴張劑可能造成小孩心悸。



◆ 台灣豬奶 造福血友病患

【聯合報╱記者胡蓬生/苗栗縣報導】 2009.02.27

喝過豬奶的人寥寥無幾,但豬奶已成為治病的重要物質。台灣動物科技研究所利用轉殖技術讓豬乳含可治血友病的成份,且含量是人類血液萃取量的一百倍。

動科所指出,利用基因轉殖豬生產醫藥用蛋白質原料藥,技術平台已建置多年,為符合新藥開發法令規定,所方去年底建置「醫藥蛋白質純化先導工廠」,將來生產的原料藥,可作臨床前的動物試驗用藥,對國內畜牧業升級成高價值的生醫產業,是一大進展。

動科所從帶有人類第九凝血因子的「基因轉殖豬」取得豬乳,萃取凝血因子,並開發蛋白質藥物,可望成為血友病患者的新藥來源,不但能避免血液製劑感染B、C肝及愛滋病毒的危險,成本也大降。

動科所長翁仲男表示,血友病是缺乏第九、第八凝血因子,目前生產第九凝血因子的藥物,全球每年產值六億美金,第八因子更高。

以基因轉殖豬的豬乳製造凝血因子藥物,成本僅目前方法的百分之二點四。依動科所的研發進度,相關藥物上市預估最快要六年。

fsj 提到...

經濟不景氣 身體要爭氣

【聯合報╱彭玉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大安門診部主任】 2009.03.03

金融海嘯衝擊,人心惶惶,企業與商家的財務危機彷彿不定時炸彈,待業的人擔心失業會變成一種職業,職場上的人則因人力緊縮而加重工作負荷。此時,更要重新思考保健新策略,「健康就是財富」,有健康的身體就是工作的最大本錢。

以下提供四項建議作為參考:

1.少吃零食,多做運動:選擇有營養價值的食品取代零食與垃圾食物,並考量購買特價促銷的葉菜類與當季的水果,儘量做到天天三蔬二果,遠離癌症。而增加身體活動也是健康要素之一,將健身操當做宅娛樂,或者到戶外健走,既經濟又可促進健康。

2.管理情緒,維持好眠:財務危機最常見的情緒問題是失眠、焦慮,以及暴躁易怒,萬一傷心絕望時就會轉為憂鬱。所以要覺察與管理自己的情緒起伏,嘗試正向思維,所謂「心安就是平安」。

3.篩檢風險,廣A好康:預防勝於治療,平時可做簡單的健康風險自我篩檢,例如:計算身體質量指數,(體重kg/身高m),如介於18.5與24間為正常。

可進一步參加各縣市衛生單位提供的多項免費檢查,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子宮頸抹片篩檢等等。此外,除了衛生部門網站有許多免費下載的保健資訊,許多在社區舉辦的健康講座,還贈送宣導品拼人氣,民眾可以就近參加社區活動A好康。以北市為例,輕鬆擁有「市民健康卡」,還可累計點數換贈品。

4.實施戒菸,醉不上道:今年元月實施菸害防制法新制,容許吸菸的場所銳減,加上菸品健康捐即將調漲,吸菸者如一天抽兩包菸,一個月約需支出4000多元。不妨從此戒菸及減少喝酒,馬上就可節省因菸品消耗與酒駕事故所需額外支付的相關費用。

※ 相關報導:

* udn健康醫藥 - 疲勞症候群 - 疲勞類型檢測 你是哪一型?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80299



◆ 太ㄍㄧㄥ 職業婦女疲勞指數偏高

自由時報 2009.03.03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累了嗎?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最新職場員工身心健康狀況結果,女性上班族疲勞指數及「中度」或「重度」心理困擾的比率皆高於男性;以行業別分析,工作疲勞指數,最高前3名產業分別為營造業、公務行政業及製造業。

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臨床心理師曾光佩表示,這項調查由26家職場自願參加,運用的職場身心健康問卷內容包括台灣工作者疲勞量表、工作品質量表及簡式健康量表。

曾光佩分析,女性、高學歷、三餐不定時、無運動習慣、藍領工作者及超時工作者,心理困擾度與疲勞指數均明顯較高,女性的重度困擾比率為4.65%,明顯高於男性的3.21%。

曾光佩說,女性上班族的個人疲勞、工作疲勞及對服務對象疲勞皆顯著高於男性,可能原因包括女性的多重角色,職場中所遭遇到的工作特質,例如職等、職位類型、工作自主度。不過,「工作過度投入程度」是男性較女性嚴重。

曾光佩建議,男性應注意時間分配管理,女性也要懂得處理因為壓力產生的疲勞反應。至於如何調適身心?受測者建議,企業主應該開設身心健康課程,其次為文康休閒活動、改善工作氣氛,工作權責界線清楚以及加薪。

這份調查發出問卷1萬135份,回收6036份,有效問卷5841份。

fsj 提到...

讓孩子吃蔬菜 讓水龍頭唱歌

◆ 讓孩子吃蔬菜 為蔬菜起個酷名字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2日電】 2009.03.03

一項新研究顯示,要兒童吃蔬菜的好辦法是為蔬菜起一個很酷的名字。

這項由Robert Wood Johnson基金會資助的研究,2日在華府舉行的學校營養協會年會中發表。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對接受學前教育的186名四歲兒童,給予普通的胡蘿蔔作為午餐,過了數天,給予同樣的胡蘿蔔,但把名字改為「X光透視眼胡蘿蔔」(X-ray Vision Carrots),結果他們吃胡蘿蔔數量幾乎加倍。

這項研究也顯示,這些名字的影響力可能持續下去,即使在不對蔬菜標示特殊名字的日子,兒童繼續吃比平常多一半的胡蘿蔔。

領導這項研究的康乃爾大學的萬辛克說:「酷名字可以造成酷食物,給食物一個有趣的名字,不論是『無敵豌豆』(power peas),或『恐龍花椰菜樹』 (dinosaur broccoli trees),會使兒童認為吃起來更有趣。這一招的效果似乎會持續下去,甚至到第二天。」

此舉對成人也有效,一項對餐廳研究的顯示,在把「海鮮腓利」改名為「原汁義大利海鮮腓利」後,銷售上升了28%,對味道的評級上升了12%。也是「不經大腦的吃:為何我們吃得比自以為的多」一書的作者萬辛克說,同樣的食物因名字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期望和不同的感受。

這項蔬菜研究雖然是在學前教育機構進行的,但研究人員認為給蔬菜改名的招數也適用於在家的兒童,研究人員佩恩說:「我一向對我的孩子用這一招,任何能激發他們想像力的事,似乎都能激發他們的胃口。」

※ 相關報導:

* udn健康醫藥 - 青江菜》防癌潤膚 控制膽固醇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80664



◆ 唱歌水龍頭 要你洗手搓15秒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9.03.04

台大醫院的水龍頭會唱歌!醫護人員打開水龍頭,出水兩秒後,就唱起生日快樂歌,讓人邊聽歌邊搓揉肥皂,唱完才出水,確保搓揉洗手液十五秒,保證把手洗乾淨,做好防止院內感染的第一步。

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洗手時雙手搓肥皂的時間至少要十五秒,台大為確保醫護人員徹底洗淨雙手,設計出唱歌水龍頭。這是台大護理部督導長游惠珠的巧思,只要在院內的感應式水龍頭加裝晶片模組,就能控制出水時間,省水又有效清潔,已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新型專利。

游惠珠說,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多年來推動「勤洗手」,教導濕、搓、沖、捧、擦的洗手步驟,其中最關鍵的是搓揉雙手十五至廿秒。但台大暗地以馬表調查醫師、護理人員洗手情況,受測卅名人員洗手搓揉時間,最短兩秒,最長十六秒,平均七點三秒,顯然洗手的正確性偏低,更別說是一般人。

為鼓勵醫護延長搓揉雙手時間,游惠珠說,生日快樂歌約十五秒,曾要求護理人員洗手時心中默唱,但有人反映「沒事唱生日快樂歌,有點怪!」於是她請求電子公司董事長張國源協助,把感應式水龍頭改裝成會唱歌的水龍頭。

曾獲十大傑出發明家大獎的張國源表示,許多音樂有版權問題,恰巧生日快樂歌沒有版權,且坊間生日卡就有這種晶片,成本才十五元,經過工程師三個月設計、改裝,結合一組有音樂晶片、自動計時器的水龍頭開關模組,當水龍頭接受訊號後即沖水兩秒,之後會自動斷水,斷水的十五秒用來雙手搓揉,配合生日快樂歌,音樂完畢才沖水,使洗手更確實,也可節省用水。

游惠珠說,會唱歌的水龍頭已在台大醫院公館分院病房測試,醫護人員搓洗手液時間平均十五點二秒,發出樂音音量不大,不會吵到其他病人,希望未來能擴大推廣到各醫院及校園,也可搭配不同音樂,讓小朋友的洗手動作更確實,有助防治腸病毒或流行性感冒。



◆ 台商在大陸 心電圖連台大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9.03.04

人在大陸,心連台大!一名罹患心臟衰竭的台商,為了工作,不得不在大陸廈門生活,為了保命,他參加台大醫院「遠距醫療照護計畫」,透過身上的無線感測器,將心跳、血壓及心電圖等資料傳回醫院,由醫師嚴密監控病情。

「林先生,別忘了吃藥,你的心跳有些快」、「陳先生,你該多喝水、多吃東西,你的血糖太低了」,盡管人在高雄,甚至在大陸廈門,藉由無線感測器網路共同平台,只要身體出現異狀,幾百公里外的台大醫院就能收到警訊,即時提醒病患該注意自己身體。

這項研究計畫係由國科會、台大醫院攜手合作,目前已經收治了七名心臟衰竭患者,只要患者身上貼著一顆10元硬幣大小的智慧型無線感測器,不管人跑到哪,只要待在有無線網路的地方,就能將血壓、心跳、心電圖等資料,傳至台大醫院。

國內心臟內科權威、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指出,這項研究計畫的受試者都罹患了嚴重心臟衰竭,為了能夠即時察覺掌握病人的異狀,病患必須在手腕或是胸前等部位貼上智慧型無線感測器。

如果要得知血壓數據,就將智慧型無線感測器貼在手腕脈搏,要是想測量心跳及心電圖,感測器就貼在前胸。有些無線感測器,病患如同擁有了24小時的貼身醫師,嚴密監控病情。

陳明豐指出,有時感測器比病人自身感覺更加靈敏。曾有病人心跳突然出現異常,感測器發出警訊之後,醫院專案管理師收到訊號後,一邊通知醫師,一邊以電話告知病人趕緊到醫院急診室,以免發生意外。這確是醫療上的一大突破。

那名在大陸廈門經商的台商,就是最好的例子。儘管人在大陸,但公司及住家都佈建了無線網路,身上貼了智慧型無線感測器,遠在數百公里外的台大醫師就能隨時掌握他的身體狀況。計畫主持人之一的台北科技大學電子研究所教授邱宏緯表示,監控心臟衰竭計畫成效良好,最近將再增加受試者。

fsj 提到...

救醫院三級制 不得拒收病患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9.03.09

不是所有醫院都有夠資格提供急救醫療,衛生署將依醫院人員、設備等,區分為三種等級,作為救護車載送急重症病患參考,預計下半年公布各醫院等級名單。病患家屬也可據此確認送急救的醫療院所是否恰當。  

「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標準」日前預告,未來急救責任醫院將區分為重度、中度及一般三種等級,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說,重度級醫院須具備急性腦中風、冠心症、創傷,以及高危險妊娠及新生兒四個中心,只要檢傷分類後符合急重症條件,不能將患者拒於門外。

依衛生署的草案,重度級急救責任院醫院急診室廿四小時都要有一般外科、內科、骨科、神內外科、婦產科及兒科專科醫師值班,大夜班裡,還要能做急性腦中風病患手術,或幫高危險妊娠孕婦緊急分娩跟剖腹產等。

一旦衛生署公布名單後,是否提供民眾作為「就醫指南」?石崇良不否認有此可能,但他強調,衛生署定標準是要評定醫院的急診能力,而非醫院整體診療能力,至多對高危險妊娠孕婦可做為就診參考。

過去試辦計畫裡,全國雖有一百零八家中度級以上急救責任醫院,但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只有十三家。據了解,在台北市區,僅台大、台北榮總及馬偕名列榜上。醫事處指出,若外界對草案沒特別意見,正式公告後就會依據各地衛生局推薦的醫院名單分級,預計下半年公布。

馬偕醫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張文瀚說,國外先進國家早已實施類似作法,美國主要是針對外傷,根據醫院處理能力區分三個等級,美國制度具有強制性,民眾即使不滿意指定醫院,但須先到院再轉診。

張文瀚說,不少國人覺得大醫院較安全,而一一九也較尊重民眾意願,若患者及家屬堅持,在告知醫學中心可能滿床後,仍儘可能按照他們要求。

fsj 提到...

翁啟惠談養生 生命密碼探生命奧秘

* 翁啟惠養生》養生訣 運動、水果、好老婆
* 醫療糾紛 衛生局申訴專線
* 協助老人紀錄用藥 預防交互作用
* 生命密碼」科教片 探索生命奧秘

◆ 翁啟惠養生》養生訣 運動、水果、好老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6520

【元氣周報/記者李承宇/報導】 2009/02/10

運動的好處 老了就知道

翁啟惠在南一中念書時是運動健將,「除了游泳,幾乎什麼運動都玩。」之所以不會游泳,「因為那時候學校游泳池壞了,所以就沒學。」他最拿手的項目是桌球、短跑,以及棒球,他還曾擔任棒球隊的當家投手。

日日勤跑步 出差照樣跑

從小養成運動習慣,翁啟惠現在雖日理萬機,仍在家裡放一台跑步機,每天吃完晚飯休息夠了,一定在跑步機上至少跑10~20分鐘才繼續處理公務或研究。

「有沒有運動習慣,年紀大了就看得出來。」今年60歲的翁啟惠表示,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沒有老化的毛病,精神也比較好。

由於時常需要到國外開會,時差問題讓翁啟惠很頭痛,經常因為長時間飛行而感覺疲倦、整個人不想動,他也是靠跑步來克服。通常他都會提早一天到下榻旅館,下午在旅館附近慢跑,「這樣晚上會比較好睡,第二天開會也比較有精神」。

生活雖死板 用餐不隨便

翁啟惠自嘲,長期從事研究工作「讓生活變得很死板」。

他的生活很規律,每天早上七點起床,凌晨一點就寢;晚上儘量減少在外面的應酬,回家吃太太親手烹調,簡單營養的晚餐。

翁啟惠白天在外面吃得其實並不健康,不是宴會場合的大魚大肉,就是中午開會時的便當,所以他堅持每餐一定要吃水果。

「小時候,嘉義老家前後院都種滿果樹。」翁啟惠回憶當時爬樹摘荔枝、番石榴、蓮霧的情形,表示愛吃水果除了是從小養成的「嗜好」,也是他維持健康的方法;而太太有時候還會在早餐時打一杯果菜汁。


家有賢內助 身心都照顧

翁啟惠的夫人劉映理絕對是讓他保持健康的「幕後功臣」。除了張羅早晚餐,更是翁啟惠打桌球的「對手」,說到的球技,平時謙和的翁啟惠有點「臭屁」地說:「她當然沒辦法跟我比」。

在旁人眼中,翁啟惠好像永遠都不會生氣。他說,有時候在工作上遇到不愉快或煩悶,都會先休息、冷靜一下,再把自己的情緒說給太太聽,「講完就算了,不會把不愉快一直放在心裡。」

※ 其餘人的養生祕訣詳見原站。



◆ 醫療糾紛 衛生局申訴專線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2009.03.10

民眾碰到醫療糾紛,常會因慌張不知所措,台北市衛生局為有效處理醫療爭議案件,將提供申訴專線,做為訴訟外解決紛爭的溝通平台,以公正第三者立場確保醫病雙方的權益,減少訴訟程序,達到雙贏。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表示,病人在遇到醫療爭議時,常不清楚該尋求何種管道協助,醫療專業人員遇到申訴事件時也深受困擾,其實目前已有多重管道可以協助醫病雙方搭起溝通橋梁。

衛生局指出,醫病糾紛首先可先向醫院內部的醫療爭議處理窗口提出申訴,或向區公所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衛生局提出醫療爭議調處。而被申訴的醫護人員,遇到病患對醫療過程不滿意而提出質疑時,也可優先尋求這些管道或是向所屬公會提出調解申請。

根據醫護管理處統計,自94年到97年受理醫療爭議案件總數為1104件,平均每年近276件,從受理民眾醫療爭議調處成立比例來看,近2年有增加趨勢。

為有效處理醫療爭議案件,衛生局提供申訴專線電話2728-7080,由專人接聽受理申訴,病家也可以書面陳情方式提出。透過這個溝通平台,衛生局與當事人溝通案情,了解訴求目的後,會請醫療機構就陳情事項具體說明回復。

若雙方仍未達成和解,當事人可申請醫療爭議調處會議,衛生局將儘速安排兩造及第三公正人進行調解,若無法調處成功,最後再尋求司法或檢察機關訴訟,以保障權益。



◆ 協助老人紀錄用藥 預防交互作用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09.03.10

台灣40%的老人平時使用2種以上藥物,出現互相影響(交互作用)、吃錯藥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7倍,許多不舒服也常是由藥物引起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也表示,平日協助老人紀錄用藥,才能預防因藥物引起的意外發生。

案例老王因攝護腺肥大,固定吃藥改善排尿。近來,因為不舒服去看心臟科門診,醫師想開降血壓藥,並問老王是否有吃別的藥,但老王記不起來。回去吃藥後,隔天洗臉時卻突然頭暈摔倒,撞到洗手台而頭破血流。後來又常出現血壓高低起伏現象,影響生活作息。醫改會表示,案例中的老王就是因為忘記別科開的藥名,以致開了都有血管擴張作用的藥,導致低血壓而暈眩跌倒。若家屬平日能協助老人紀錄用藥,也能預防類似意外的發生。

醫改會表示,老人用藥種類多,藥名又多是英文,還有不同廠牌或劑量;建議直接將藥袋或藥單影印貼在隨身的健康筆記本上,以免記錯或抄錯。

此外,在每次用藥時間與出現的不舒服,應該仔細紀錄,幫助醫師判斷是否有重複用藥或不良反應。若不會作用藥紀錄的老人家,也可把不同醫院或科別開的藥,拿到居家附近的健保藥局,請藥師幫忙把關。



◆ 國人自製「生命密碼」科教片 探索生命奧秘

中央廣播電台╱韓啟賢 2009-03-09

為什麼家中的長者總是說,剛出生的嬰兒要穿舊衣服才會比較好帶?為什麼DNA如此獨一無二,可以抓出罪犯,也可以幫台灣人尋根?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國科會補助製作的「生命密碼」科教影片中;而這個由國人製播的高畫質科教系列影片,從即日起到11日在台灣的電視頻道中首播。

國家衛生研究院疫苗研發中心主任莊再成表示,相信很多人一定都記得,在年紀很小的時候,父母或是祖父母會要求穿哥哥姊姊、或是年紀較大的人的舊衣。因為那些衣服上有所謂死掉的或極微弱的病原體,這些病原並不會導致生病,但是他讓你有機會暴露在病原之下而產生抗體。所以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瞭解到,親人穿過的舊衣可以幫助對抗早就在這個社區中流行過的疾病;像埃及或印度,也都有類似的方式來預防。

此外,為什麼DNA如此的獨一無二,台灣2300萬人如果有人犯罪,不但完全逃不過它的魔眼,甚至它還可以幫台灣人尋根。對於目前國內DNA的鑑識技術,刑事警察局鑑識科主任程曉桂說:『DNA跟人鑑別出來,我們幾乎可以說他的機率可以到達10的-10幾次或-20幾次方。台灣有2300萬的人口來說,一個百萬是10的-6次方,台灣人口數不過是達到10的-7次方,可是它的鑑別率卻可以到達10的-14、-18或-20等等,相當於在現在的人口數裏面,幾乎就可以說,就是他。』

這些精彩內容,都在國科會補助製作的科普教育影片「生命密碼」中,一一為觀眾解密。而這個系列科普教育影片,是輔仁大學講師黃建亮第3度與國科會合作,耗時2年半、耗資千萬的高畫質製作,片中使用大量準確精美的3D動畫解說科學學理,並專訪30多名國內外學者專家,包括中研院院士陳建仁、陳垣崇、余淑美、治療「超人」克里斯多夫李維的幹細胞權威Dr.WiseYoung等等。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台灣病人真可憐 神戶醫療城成形

* 愛吃藥? 病人大把藥哪裡來
* 醫師掌用藥 藥師淪為分發員
* 台灣病人真可憐 護士忙忙忙
* 台灣病人多可憐?護士忙得像無頭蒼蠅
* 台灣護士有多忙? 流動率3成
* 台灣空中救援 起飛
* 慈濟醫院 腦中風中心成立
* 災後造鎮十年 神戶醫療城成形

◆ 愛吃藥? 病人大把藥哪裡來
http://www.udn.com/2009/3/14/NEWS/OPINION/X1/4788587.shtml

【聯合報╱陳珀勳/醫(台北市)】 2009.03.14

用藥安全的問題又引起注意,官員們照例出來呼籲民眾不要太愛吃藥。但果真是如此嗎?

確有極少數人「愛吃藥」,稍稍流鼻水或拉了一次肚子就會來看醫生。甚至有些人會拿著曾吃過最有效的藥請我們照著開,數十年來不論什麼症狀吃那包藥他都覺得有效。但是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乖乖遵從醫囑,醫生要他吃藥才吃藥的。所以把吃太多藥的責任歸咎給病人是不公平的。該探討的是病人手上大把藥哪裡來?

因為醫療政策錯誤,財團辦醫院賺大錢,讓大型醫院林立,就醫門檻又低,無論大小病民眾都往大醫院去。頭痛看頭,心痛看心。加上專科醫師們眼中只有自己的專長項目:我是心臟科,胃痛請加掛腸胃科,咳嗽請加掛胸腔科,失眠請加掛精神科。病人手上的藥自然越來越多,因為不是同一位醫生開出的藥,藥師也無從監督,彼此間有無交互作用只有天知道!

大家可到健保局網站看看,您家附近現在有很多基層診所能做的事已超乎想像。他們經衛生局和健保局認證,除一般感冒外,可以做完整的糖尿病、高血壓、氣喘和憂鬱症等慢性病長期照護,包括定期血液、心電圖檢查和開立慢性病三個月連續處方箋等等,和大醫院無異。醫師們多半也是前任大醫院主治醫師,和各大醫院仍有定期學術研討和完整的轉診機制。

基層醫師有充足的時間作「全人」的診治,不是只為了矯正血糖和血壓的數字遊戲,而是照顧民眾的整體健康狀況、對藥物的反應、甚至需要了解家庭生活互動狀況對現有疾病的影響。大家何不好好找個優良的家庭醫師。

※ 相關報導詳見原站。



◆ 醫師掌用藥 藥師淪為分發員

【聯合報╱鐘國棟/藥師(高雄市)】 2009.03.15

看完十四日台北陳醫師「病人大把藥哪裡來?」一文,敝人身為藥師,亦有同感。國人愛吃藥的習性養成,除了民眾口耳相傳,電視廣告與地下電台的推波助瀾外,個人認為,醫師與藥師應該負起最大的責任。

很多大把的藥,都是從醫院領出來的。甚至有些慢性病患者,一次領回的藥還得使用購物袋或菜籃子才裝得下。... 病人真的需要吃那麼多藥嗎?非也!就常見的高血壓而言,處方箋開出的藥,有些是開立處方者藥理專業不足所致。例如,某些治療高血壓藥物的副作用會引起咳嗽、顫抖或抽筋,下藥者不細查,聽到患者訴說會咳嗽,就加開咳嗽藥水;患者說抽筋了,便加開肌肉鬆弛劑。更離譜的情況是,聽到患者說會顫抖就誤判為巴金森症,理所當然開立治療巴金森症藥物。

這種以藥物來解除藥物副作用的方式,基本上是專業人員不允許發生的嚴重錯誤。如果改開立另一種治療藥品,就不會產生後續的問題了。

治病的醫師主導病人的用藥權,而具藥理專業的藥師卻淪為藥品分發員,在先進國家不可能的現象,在台灣卻是常態。國內大多數的醫院老闆本身就是醫師,專業領域使不上力的藥師和護理人員,通常淪為醫院員工罷了... 此非但為患者之禍,也是健保年年虧損的原因之一啊!

※ 醫藥分業也吵很久了。



◆ 台灣病人真可憐 護士忙忙忙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3.14

「台灣的病人太可憐了!」今天是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20歲的大日子,但這群在醫院打拚的白衣天使卻笑不太出來,只因她們的工作太忙,常一個人當兩個人或三個人用,多少影響到病患被照護的基本權益。

護士、病人合理比例應在1:7以下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表示,護理人員與病患的合理比例,應在1:7以下;也就是每名護理人員頂多只能同時照護七名病患,否則即會手忙腳亂,進而影響照護品質。

但目前國內護病人數比卻遠高於此,情況最好的醫學中心,勉強有1:8或1:9的護病人數比,規模較小的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或診所,卻在1:10以上,有的甚至得照護近20名病患,忙都忙死了,哪有餘力提升照護品質。

反觀國外,呂月榮說,日本立法規定,護病人員必須低於1:7;美國加州,更規定護病人數比應低於1:5,可見國內仍有很大進步空間。為此,全聯會今天向出席大會的馬英九總統請命,希望他能重視此一問題,把國內護病人數比建置在一比七的國際標準上,並獲得他的善意回應,指示衛生署處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護理部主任王祖琪指出,護病人數比不足對資深護理人員的影響不大,因為她們動作熟練,頂多忙一點而已。相較下,新進護理人員的影響就大了,她們既要照護病人,又要填寫一些報表,往往忙到無法準時下班,流動率當然高。

護病比高 病患併發症、死亡比也高

除了流動率偏高,呂月榮更擔心病患的照護品質。根據國外研究,護病人數比愈高,病患出現併發症、甚至死亡的比率也愈高,不容忽視。

為了病患健康權益著想,台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護理長林岳良建議,政府應重視此一問題,增加護理人力。在護理人力尚未補足的過渡期間,不妨透過病房照護員的協助,分攤部分病房工作,好讓護理人員能全力照護病患。



◆ 台灣病人多可憐?護士忙得像無頭蒼蠅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3.14

台灣各大醫院醫院照護人力普遍短缺,致病患照護品質下降,病患家屬的感受最為深刻。

在某醫學中心的加護病房裡,剛動完大手術的老人家,全身插滿鼻胃管、導尿管、血水管、呼吸器、點滴注射管等七、八條管子,家屬應醫護人員的招呼進去探視,赫然發現老人家的左小腿整個包裹著紗布,還滲著血水,明明開刀的位置不在腿部,何以左腿會出現有如嚴重燒燙傷的紅腫?

家屬幾經詢問打探,醫護人員個個支吾其詞,一直沒給一個明確的答案,只說,必要時會轉請皮膚科給予妥善的處置。至今病人因手術還在住院,但兩個月來,左小腿部分的皮膚已幾近壞死,也只能天天換藥治療。

家屬雖然心中有許多疑惑,也強烈懷疑病患可能在手術過程無故被燙傷,但想到這家醫學中心護理人員每天忙得像無頭蒼蠅,心中也不忍苛責。在這家醫學中心,白天班的護士,依班表4點交接下班,卻常可看到白班護士忙到傍晚6、7點還無法下班,大夜班人員也常要到10點、11點才能走出護理站。

也因為醫護人員的忙碌,忙中有錯的事不勝枚舉,這裡舉出兩個大部分人都覺不可思議的實例。這位老人家因為嘴巴內破洞,疼痛得難以進食,加上嘴唇上有類似單純性疹的泡泡,醫生分別開了口外和口內兩種藥膏。護士小姐在藥品外包上標註時,卻將內用、外用標錯,病患家屬不察,就這樣把不得用於內服的外用藥膏,當口內膠使用,拿來幫病患塗抹嘴巴內的傷口,口內膠則拿來內塗擦抹嘴角的泡泡,還好只塗抹兩次,病患家屬無意中發現錯誤,經詢問醫師後確認更正,才未造成憾事。

另一件更離譜的事則是,某天值班醫師送來一張檢查同意書要求家屬簽署,家屬直覺檢查項目有問題,因而詢問醫師,經醫師和相關醫護人員確認,果真是相關人員把檢查項目弄錯了。經歷這幾次事件後,這名病患的家屬們,每次拿到藥或作檢查前,都很慎重地一再向醫護人員求證、確認,以免同樣的烏龍事件再發生。



◆ 台灣護士有多忙? 流動率3成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3.14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20年來,護理會員人數由3 萬人增至近13萬人,但護理人員最在意的護病人數比卻未隨之增加,白衣天使每天的工作仍相當繁重,不少才進職場的年輕護理人員只好忍痛脫下護士服,另尋生路。

台北榮民總醫院163病房陳姓護理人員表示,她照護的全都是神經內科病患,非得要有專業的護理訓練不可。一般說來,神經內科專科護理師的訓練養成時間,少說也要一至兩年,但因護理人力不足,護理人員工作負擔極重,不少年輕護理人員無法忍受這種工作環境,常拋下一句「老娘不幹了!」紛紛離職。

板橋亞東醫院護理部楊素真也感慨,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年輕護理人員的流動率確實很高,多少造成管理上的困擾。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呂月榮透露,年輕護理人員的流動率高達3成以上,讓人擔憂。

正因情況嚴重,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尹祚芊今天當著總統馬英九的面高聲強調,護理品質攸關國人健康權益,她們將持續爭取護病人數比的合理化,未達一比七的標準前,終不終止。



◆ 台灣空中救援 起飛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程嘉文/台北報導】 2009.03.15 0

今年二月廿日下午,國內首架「醫療專機」從松山緊急升空,六小時內將一位顱內出血的台商從香港載回來,成為卅年來松山首航香港的歷史性班機,也畫下除了兩岸直航外,松山機場「重返國際天空」的第一步。

民航局指出,松山機場積極重返國際,目前定位為商務機場,除鎖定與日本羽田、大陸虹橋、韓國金浦機場對飛一般客機外,去年開放的商務飛機,也將從松山起降,由於台北醫療體系與資源齊全,未來松山也將發展為「國際空中救援門戶」。

民航局官員表示,中興航空去年新引進的Hawk四百型九人座噴射機,就以松山為總部,這架小型豪華客機,去年九月改造為醫療專機,裡頭有心臟電擊器、生理監視器,人工呼吸器、高低壓氧氣系統等,這是全台首架專職「空中救護車」。

松山中興航空醫務組長徐震宇指出,今年二月廿日下午近五時,突然被告知在大陸東莞有一位顱內出血的台商,要載回台灣急救,但直飛東莞需要兩天申請的作業期,最後決定把台商載到香港,中興航空則派出醫療專機、同步飛到香港載人搶救。

專機當天晚上八時從松山起飛,半夜一時半載回台商緊急送醫,前後只花了六小時,成為松山機場從民國六十七年停飛國際線後,再次與香港直航的紀錄。

過去國人在海外或大陸遇緊急事故,申請空中緊急後送回台時,多以民航客機改裝因應,但大飛機的油料成本高、航空業者攜牲航班調度飛機更需要大成本,以台北飛上海為例,一趟至少一百五十萬元。

徐震宇說,專業的空中救護機一趟只需要八十萬元,不但對病人與家屬是福音,更可藉空中救護將台灣醫療資源打出去。



◆ 慈濟醫院 腦中風中心成立

【聯合報╱記者沈旭凱/新店報導】 2009.03.15

台北慈濟醫院昨天成立腦中風中心,將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之急重症腦中風醫療服務,以最短時間啟動跨科系救腦小組,增加患者復原機會。

台北慈院慶祝腦中風中心成立,昨天特地舉辦頸動脈超音波免費健檢,腦中風中心團隊包含了急診科、神經內外科、放射診斷科、復健科等,心臟科、新陳代謝科、血液科、藥劑科、社服室等單位,提供更細微的第二、三線服務。

例如新陳代謝科的減重門診有每年至少12場的體重控制課程、藥劑師可協助中風相關藥物的治療諮詢、社工也會幫中風病人申請相關社會福利等,從院外通報到急救、病房、復健、關懷,建立完善的腦中風照護網。

慈院神經內科主任林信光表示,腦中風的高危險群包括上了年紀的老人,並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或自己、家人有中風病史,另外有抽菸、喝酒、過胖、缺乏運動等情況,也必須注意腦中風威脅,尤其最近溫差大,中風高危險群要注意自己身體狀況。



◆ 災後造鎮十年 神戶醫療城成形

【黃菁菁/東京十四日電】2009-03-15 中國時報

「贅肉是人類的大敵,因自己想減肥,突然想到若能用身上的贅肉再生出肝臟、胰臟細胞,便可造福糖尿病、肝炎患者。此研究已有眉目,可望在三年內進行臨床實驗。」松山晃文博士在神戶醫療產業都市致力於胰島肝臟再生研究,這個「無中生有」的新興都市,正提供給醫療界無限的夢想。

神戶醫療產業都市位於神戶港的人工島上,是神戶震災後日本政府推動的一大造鎮計畫,十年來已有一百三十多家知名製藥業、高科技醫療研究所進駐,日本耗資逾千億日圓研發的世界最強「新生代超級電腦中心」也將於兩年後啟用,預期將吸引全球醫藥研究學者聚集。

一九九五年的阪神大地震讓神戶在一夕之間損失七兆日圓資產,儘管神戶變得滿目瘡痍,都未打消建設醫療產業都市的念頭。

神戶市企畫調整局企畫調整部長三木孝介紹說:「這裡是全球科技城中交通最方便的,搭單軌電車到機場只要五分鐘,進城只要十二分鐘。『尖端醫療中心』『理化學研究所--發生.再生科學總合研究中心』等十一個核心設施已開始運作,兩年後還有新中央市民醫院將開幕。」

「尖端醫療中心」共分醫療機器、醫藥品及再生醫療三大範圍,進行從基礎到臨床實驗之研究,目前正在進行造血幹細肥的移植,下肢末稍血管再生等臨床研究。

為吸引外國企業和研究單位進駐,神戶醫療產業都市還提供優厚的條件。全球第十五大的德國藥廠「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為加強在日本的醫藥品事業,也將研發據點遷到神戶,於○八年十一月設立了神戶醫療研究所。所長西河芳樹表示:「這裡周邊有許多研究單位集結且交通方便,可提供在臨床實驗上的支援,神戶市提供低租金且依照我們的需求施工、管理的辦公大樓,讓我們可以專心於研究。」

兩年後的超級電腦啟用也很讓人期待,三木介紹說:「兩年後這裡將有全球最快的超級電腦,不同於美國的是,美國的超級電腦為軍方掌控,這裡則對外公開,提供各國大學、企業等醫療研究人員使用,神戶醫療產業都市將有助於提升亞洲的醫療技術。」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中醫師受訓才能開業 健保預算黑箱作業?

* 衛生署制定「中西醫合作病房照護計畫」
* 後年起 中醫師須受訓二年才能開業
* 健保預算黑箱作業? 醫改會批太誇張!
* 費協會:朝透明的目標努力
* 北醫大與美集團簽約 護理人力恐外移
* 美國全照護 台灣靠病人家屬...
* 流浪醫生、離職天使 獵取病患

◆ 衛生署制定「中西醫合作病房照護計畫」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9.03.16 中國時報

為落實總統馬英九鼓勵中西醫合作的政策,衛生署已制定「中西醫合作病房照護計畫」,除了長庚、中國醫藥大學,並選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為首座公立示範醫院,目前在癌症和中風病患的治療上,成效顯著,未來將擴大辦理並爭取將中醫住院納入健保。

此外,為配合民國一百年停辦中醫特考,衛生署十五日宣布,民國一百年起,中醫師須經過醫療機構兩年訓練後才能自行開業;已通過中醫檢定考的民眾,想當中醫須掌握最後的特考機會,否則往後須進入正式學制,經過國考才有資格。

在台灣,中西醫一向各自為政,許多病人看了西醫又看中醫,卻不敢告訴西醫自己在吃中藥,但私下合併使用中西藥,可能發生藥物交互作用,甚至危害健康。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昨天表示,將逐步推廣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新模式。除了中西醫合作病房,健保局也開放中風、腦性痲痺、氣喘等疾病實施中西醫會診,病患及家屬只要提出申請,中醫師就會前往會診。

結合中西醫治病是世界趨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院長鄭振鴻表示,中西醫共同會診,可以給病人最好的照護,例如當初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邵曉鈴車禍重傷,在中國醫藥大學就是經過神經內外科和中醫一同會診,才能讓她迅速復原。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昨天參加中醫界慶祝「三一七國醫節」大會,他在會中指出,為了提升中醫師素質,衛生署已規畫辦理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工作。

民國一百年起,中醫師須接受兩年訓練課程才能擔任開業診所負責人,課程包括:基本課程四十小時,中醫內科學八個月、中醫婦科學兩個月、中醫兒科學兩個月、針灸學四個月、中醫傷科學四個月、急診一個月、西醫訓練三個月等八部分。

林宜信表示,台灣中醫檢定考已在民國九十五年停辦,中醫特考則定於民國一百年結束。為了提升醫師素質,將中醫師培訓比照西醫納入教學體系,中醫藥委員會已整合中醫教學資源,北中南三區共有四十四個教學合格醫院或指定場所,辦理受訓醫師研習營。



◆ 後年起 中醫師須受訓二年才能開業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9.03.16 中國時報

配合中醫特考停辦,衛生署十五日宣布,民國一百年起,中醫師須經過醫療機構兩年訓練後才能自行開業;已通過中醫檢定考的民眾,想當中醫須掌握最後的特考機會,否則往後須進入正式學制,經過國考才有資格。

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主委林宜信昨天參加中醫界慶祝「三一七國醫節」大會,他在會中指出,為了提升中醫師素質,衛生署已規畫辦理中醫醫療機構負責醫師訓練工作。

民國一百年起,中醫師須接受兩年訓練課程才能擔任開業診所負責人,課程包括:基本課程四十小時,中醫內科學八個月、中醫婦科學兩個月、中醫兒科學兩個月、針灸學四個月、中醫傷科學四個月、急診一個月、西醫訓練三個月等八部分。

林宜信表示,台灣中醫檢定考已在民國九十五年停辦,中醫特考則定於民國一百年結束。為了提升醫師素質,將中醫師培訓比照西醫納入教學體系,中醫藥委員會已整合中醫教學資源,北中南三區共有四十四個教學合格醫院或指定場所,辦理受訓醫師研習營。

今明兩年為計畫試辦期,目前已有五十位住院醫院正式接受訓練,衛生署並補助每人每月三萬多元薪資,鼓勵醫療院所配合,預計民國一百年,中醫師在開業前都必須完成兩年訓練,首波受影響,以每年三百多位從中醫系畢業的學生為主。

據了解,目前已有一萬人通過中醫檢定考,每年約二至三千人參加中醫特考,但錄取率相當低,去年只有十幾人通過,通過特考者須接受中醫臨床和西醫相關課程共一年八個月的臨床實習,並通過考核才能執業。

若是經由學制,中醫系學生要讀七年,若中西醫學士一起讀則要念八年,學士後中醫要念五年,取得學位後,經過醫師國考檢覈通過,才能執業;但目前中醫師受訓場所不限,未來則必須在衛生署指定的醫療機構受訓兩年,才能開業。



◆ 健保預算黑箱作業? 醫改會批太誇張!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3.16

健保總額高達4600億元,健保費用協定委員會的委員,平均一人年握健保170億元預算,比平均一個立法委員管衛生署5億元的預算還多!但是費協會會議實錄不公開,重大議案以臨時提案方式偷渡。醫療改革基金會等團體今日赴監察院陳情並大罵「費協會太誇張!」

今年的健保預備要花多少錢,由費協會前一年協商。隨著健保財務缺口越來越大,預計今年收支缺口達600億元。為了增加收入,衛生署再度向民眾開口要錢,提出1.5代健保費用調漲案。

醫改會要求會議實錄上網公開

費協會的會議結論影響全民要付出的健保費,費協會的會議紀錄卻如琵琶半遮面,是「見不得人嗎?」醫改會要求,費協會應公開會議實錄,並應上網公開。

醫改會執行長、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掐指一算,一年健保總額高達4600億元,費協會代表共27人,每名費協會委員發言的分量可說高達170億元!費協會管的錢,比起掌管衛生署536億元預算的110個立法委員更多!

劉梅君說,立法院會議都有發言實錄,甚至朝野協商也逐漸公開,但是費協會的會議記錄卻不透明。所以要求費協會應該比照立法院,有詳實的發言實錄,並在確認後一周,立即上網公布。

議程提案應一周前上網預告

醫改會要求,費協會的議程與提案應該在一周前上網預告。以免有爭議的案件,費協會以臨時提案的方式偷渡。

經常參與費協會開會的觀察人員、醫改會研究員黃經祥指出,健保預算涉及高度專業,付費者代表突然收到臨時提案的預算,根本來不及諮詢專業人員,當場只能任人宰割,發揮不了監督的作用,民眾的權益形同俎上肉。

利益喬不平 上演醫界生死鬥

費協會開會有多熱鬧?據傳,甚至曾經發生利益喬不平,醫界代表在會議中當場追打費協會其他委員。平常斯文有禮的醫界代表,會突然拍桌、破口大罵。一談及會議公開,就有委員力阻說,自己會有身家性命危險,要請求衛生署派人保護。

官員私下表示,對於醫藥界而言,費協會是最重要的生死戰場,是要用生命去拚的。而對政府代表則無關痛癢,當作拔河比賽,吵架當然吵輸醫界。有些官員在會議上亂開支票,害健保局埋不了單。



◆ 費協會:朝透明的目標努力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3.16

對於醫改會的意見,費協會主委楊銘欽指出,盡量朝透明的目標努力,且會儘早通知議程與提案。但不可能捨棄「臨時動議」,也無法公布會議實錄。至於多重身分的委員,只要代表該團體發言,並無不當。

楊銘欽說,費協會是協商醫療費用總額,不是編預算,跟立法委員的角色完全不同。他說,今年健保總額漲幅是3.455%,其中3.363%是行政院已經核定的下限,費協會會議結論僅讓總額成長不到0.1%,也就是不到4.6億元。「說一個委員掌有170億元的預算權,實在有點誇張。」

對於公開會議實錄,楊銘欽不贊成,他認為,討論過程是未定因素,不可能公開個別委員的發言實錄,待會議有結論之後,會公布會議結論,民眾也可要求申請查看會議報告。

他說,費協會是個協商的平台,從來沒有動用過表決權,希望會議結論是各方代表都能接受的結果,公布個別委員發言,恐讓委員不敢暢所欲言。

楊銘欽說,費協會掌管健保支出,健保監理委員會掌管健保收入。未來在二代健保的設計中,兩會合一,收支連動,欲增加總額支出者,必須相對提出收入增加的方案,才可達到「量出為入」的目標。



◆ 北醫大與美集團簽約 護理人力恐外移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3.16

台北醫學大學今天與美國仁愛醫療集團簽約,將協助北醫校友及國內醫療院所醫護人員取得國際證照,並安排到美國就業。雖說替醫護人員增加就業機會,但可能引發國內另一波護理人員外流潮,讓國內原已不足的護理人力雪上加霜。

北醫大護理系主任林佳靜透露,她的護理系學生中,已有近十分之一決定往外國發展,她相信在美國仁愛醫療集團提供相關協助後,今後出國執業的護理人員將愈來愈多,讓她一則以憂,一則以喜。

喜的是,這些護理系在校學生未來會有更好的發展,但憂的是好的人才都走了,勢將衝擊國內醫護生態,照護品質堪虞。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呂月榮的心情也很矛盾,她固然為有機會到國外發展的護理人員高興,卻也難免擔心國內照護品質下滑。

呂月榮說,在全球化中,執業的平行移動是無可迴避的趨勢,有外語能力或優質的護理人員往美國、澳洲等先進國家移動,空下來的職缺,很可能由東南亞等地護理人員遞補,雖人力依舊,但品質不同。

她舉例指出,近年來國內不少醫療院所紛紛到越南等地尋找合適的護理人員,進而引進國內。這些來自越南等地的護理人員,雖也受專業訓練,但她認為在不同養成教育及文化差異下,這群外來的護理人員未必能扮演好專業角色,最後受害的還是國內病患。

面對此一趨勢,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吳志雄也頗感無奈,既然人往高處走,若真有護理人員往國外發展,他也只能給予祝福。林佳靜則自我安慰說,這些出走的護理人員日後若能再度回國,將可貢獻所學,有助於提升國內照護品質,也算是好事一件。

美國仁愛醫療集團 (AHMC)在美國南加州聖蓋博谷擁有六家中大型醫院、醫學中心及仁愛醫科大學。今天該集團捐贈120萬美元,協助臺北醫學大學弱勢助學、培養優秀醫護人才,並加強雙方在臨床醫護與中醫研究的合作。



◆ 美國全照護 台灣靠病人家屬...

【聯合報╱Deborah Ku/美國護理師(美國加州)】 2009.03.16

報載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要求立法改善謢士和病人不合理比例的問題。我曾在台灣和在美國從事護理工作,我認為,美、台制度不同,只拿照護的人數來做比較,卻不看工作內容,有失公平。

在美國是total care,護理人員不但要給病人藥,還要三餐餵食;大小便、任何事全由護理人員來處理。病人家屬探病的時間有限制,不像台灣家屬是廿四小時在旁邊協助的,相對之下護理人員要負責的就是病人從頭到腳全身的問題,包括和各科的醫生和其他各部門的連繫。

美國醫院多半只收急症病人,一但病人的病況穩定下來,馬上請出院或轉入護理之家或復健中心。多半的病人在出院後,往往還得在家休養一段時間才能回到工作崗位上。像美國的病人開全膝關節置換,最多只留病人三到四天在醫院裏,就請病人出院,然後轉診到復健醫院定期復健。可是同樣的全膝關節置換病人在台灣往往住院一、兩個星期以上,甚至有到廿天的。

另一個例子是生產。美國的自然產後第二天一定叫妳走人,台灣卻是觀察三到四天才出院。剖腹生產是三天出院,台灣則是住院住一個星期。醫院運作方式差距如此之大,怎麼拿台灣跟美國比?所以我在台灣和美國或是在日本和美國做過護理的朋友,沒有一個覺得在美國照顧五個病人,會比在台灣照顧十個病人或日本七個病人來得輕鬆。

我並不反對檢討台灣的護士和病人比例。但在檢討比例的同時,醫療體制、謢理內容和國人的需求與文化也應該一併納入考量。一味追求降低護士和病人的比例,並無法解決長期以來醫療文化造成的照謢現象,也不是解決護理品質不佳的根本。



◆ 流浪醫生、離職天使 獵取病患

【聯合報╱林騰鷂/東海大學法律系教授(台中市)】 2009.03.16

報載馬總統對一名護士要照顧十五名病人之護病不成比例現象表示關切,並允諾促使衛生署考慮修改相關規定,來提升護理人員及病人的權益。

醫療法制是涉及人民生命、健康最重要的法制,但也是改革最晚起步,改革最不周全的法制。其中,醫療法制人才的缺乏固是一項因素,但在醫療政策的遲疑、延宕以及受到太多既得利益的干擾,才是主因。不只護病不成比例,而是醫病也不成比例。社會上甚至也出現「流浪醫生」的雅號,顯示現行的醫療法制已有嚴重扭曲的現象。

先從護病比例來說,由於醫院為了節省成本,通常配置遠低於醫療安全的護理人員,以致護理人員負擔過重,職業危害過大,形成「就連天使下凡當護士,都會想離職」的心聲。因此,修改法制,調整護病比例為一比七,只是改革的開端而已。醫院容許病患家屬在病房過夜,代替護士照顧病人的惡習,應嚴格禁止。這是廿世紀初年病院規模還不甚大的惡習。今日醫院規模已大,實應早日革除,否則在醫院內集體感染,以及醫療責任之爭議,將會層出不窮。又醫院訪病時間廿四小時全天候,以及容許病患家屬私帶補品陋習,也應去除。醫院管控病患飲食及訪病時間是隔絕疫病的起步,也是現代文明國家之醫療通例。

再從醫病比例來說,現時鄉下偏遠地區醫生數量偏低,而都市醫生數量偏高,造成都市內醫院惡性競爭,規定醫生業績數量,衍生出醫院、醫生採取多次掛號,分段診治、鼓勵人工分娩及小病也要繁複檢查及洗腎、開刀等種種「獵取病患」之怪招,導致醫療道德日益敗壞。而在偏遠地區,醫院少,醫生少,造成弱勢人民醫療人權缺乏保障。因此,除了積極採行獎勵醫院及醫療人才下鄉之政策以外,並應採取德國醫療人員執照管理法制,規定城市密集地區醫療執照達一定數額時,即不再發照,迫使醫療人員遷移到鄉村偏遠地區執行業務,以減輕都市地區醫生惡性競爭及消除鄉村地區醫生不足之現象。

另外,實習醫生、住院醫師、總醫師之負擔是否過重,其值夜制度應否合理調整?又外科開刀醫師之酬報應否改善,以防止其不斷流失,均是當今醫療法制改革之重大課題。

醫療法制還有很多改革的空間,希望衛生主管機關能夠依照馬總統的指示,努力加把勁,以提升國人之醫療安全與品質。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彰醫實驗室汙染符合國賠 薏仁導致流產風險高

◆ 彰化醫院實驗室汙染 波及52人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9.03.17

國內首度發生結核檢驗試劑遭汙染事件,署立彰化醫院爆發實驗室汙染,導致結核檢驗結果錯誤,五十二人遭波及,其中八人為新送驗個案,不但誤認自己感染結核病,還有人因此被隔離。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五十二人中,四十四人是已確診的結核病患,檢驗是為了追蹤服藥成果,另外八人因久咳不癒等症狀,疑似感染肺結核而受檢。

他說,衛生署已重新採集這五十二人檢體送驗,新送驗的八人中,兩人已證實未感染,其餘六人檢體仍在檢驗中。

衛生署在全台委託九家醫院實驗室代為檢驗結核菌,本月十一日,疾管局發現,署立彰化醫院實驗室的抗酸菌染色鏡檢(即俗稱的痰塗片檢查)陽性比率異常偏高,平常約百分之十,該實驗室卻大幅上升到百分之四十,緊急要求實驗室暫停檢驗及核發報告。

周志浩說,調查發現,該實驗室在操作過程中,檢驗試劑遭病患檢體裡的分枝桿菌汙染,汙染期間為上個月廿七日到本月九日,共五十二人檢體被汙染。但周志浩強調,僅檢驗試劑遭汙染,桿菌未飄散到空氣,檢驗人員應無感染之虞。

周志浩說,四十四位病患的治療不致受到影響;至於未確定的八名新個案裡,有人因此被隔離在醫院數日,但因臨床症狀及胸部X光結果不太像結核病,醫師還沒有投藥。

爆發檢驗試劑遭汙染後,疾管局說,他們已要求更新試劑,加強檢驗人員的品管訓練等,並要求未來兩個月,每天都要回報痰塗片檢驗結果,該實驗室已開始恢復檢驗。周志浩說,已查核其他八家代檢實驗室,並未發現異狀。

【記者江健男/彰化縣報導】針對結核檢驗試劑遭汙染事件,署立彰化醫院院長邵國寧說,有可能是實驗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不慎讓病患的痰汙染了試劑,並非試劑來源有問題。

署立彰化醫院在發現汙染之初,已立即銷毀這批遭汙染試劑,並通知送檢醫院重新採樣複驗。邵國寧說,實驗室目前已沒有汙染問題。



◆ 疾管局:烏龍結核檢驗 符合國賠

【黃天如/台北報導】2009-03-18 中國時報

署立彰化醫院實驗室試劑遭汙染,受波及的五十二名病患目前究竟有無結核菌在身,成了羅生門,心情忐忑可想而知。疾管局表示,全案發生原因傾向「人為操作失誤」,若個案自認權益受損,其情節也符合國賠要件,該局願全力協助。

署立彰化醫院實驗室結核菌檢驗試劑因檢體汙染,導致受波及的五十二名送檢者全呈「陽性」,其中四十四人是原本就接受治療中的結核患者,檢驗只是追蹤服藥結果,影響較小;其餘八人是新送檢個案,目前已有二人經證實未感染,另外六人的檢體仍在重新檢驗中。疾管局發言人周志浩表示,目前八名個案都由醫師評估後離院,「這八人痰塗片其實都是陰性的可能性非常大!」

據指出,彰化醫院實驗室今年初才接受疾管局委託加入國家合約實驗室,就爆出結核菌檢驗試劑汙染事件,周志浩無奈地說:「檢體汙染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錯了就該認錯!」

他說,目前還沒有患者正式提出國賠要求,但只要有民眾在此事件中感到權益受損,過程經審核亦符合國賠要件,該局一定全力配合與協助。

洪璧珍/彰化報導

署立彰化醫院傳出實驗室的肺結核檢驗試劑質變,致檢驗結果偏差,有八名正常民眾被誤判為肺結核患者,並遭到隔離的烏龍事件。署彰昨日表示,已完成改善,並獲疾管局許可,本周一起已恢復正常檢驗作業。



◆ 防治肺結核 咳三周就該檢查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9.03.17

誰需要做痰塗片檢查?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肺結核主要症狀為咳嗽、有痰等,偶爾伴隨發燒,症狀不易與上呼吸道疾病的咳嗽來區分,建議若咳嗽超過三周,服藥也沒改善,儘速就醫檢查。

疾管局目前有九家合約結核菌代檢實驗室,委託代檢痰液檢體。疾管局副局長周志浩說,除了這九家,其他醫院實驗室若經疾管局認證,也可以檢驗,如台大、榮總等。

周志浩說,疾管局採取鼓勵的態度,只要醫師發現患者有久咳症狀,就可做胸部X光及痰塗片檢查,確認是否感染肺結核。

但他也強調,痰塗片檢查只是做為投藥參考之一,醫師還是根據臨床症狀以及胸部X光檢驗結果,綜合研判。相關新聞見A1



◆ 薏仁導致流產風險高 孕婦少碰為妙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09.03.16

薏仁促進子宮收縮,減少羊水,懷孕者得少吃?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簡妙凌表示,中醫認為薏仁會造成流產的情形,她個人也不太建議懷孕者食用,尤其是懷孕初期更易有流產的現象。其他如咖啡、茶等具有咖啡因的刺激性物質也應少碰;冰冷或辣的也盡可能少吃較好。

懷孕期間可增加蛋白質的攝取,自第四周開始,宜增加十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石惠玲表示,一顆蛋就有七公克的蛋白質;三兩肉也有七公克的蛋白質,可吃一兩半的肉(紅肉與白肉的蛋白質含量一樣);茹素者建議可吃半盒豆腐或一塊板豆腐。

而在熱量的攝取方面,營養師簡妙凌則建議懷孕前三個月熱量可不用增加;到四到六個月則可增加三百卡的熱量,約一杯牛奶或四分之ㄧ碗飯;到七到十個月也是維持跟懷孕第二期一樣的熱量攝取即可;生完後需要哺乳者,則可多攝取五百卡的熱量。

維生素B群中的葉酸宜增加兩百微克,簡營養師指出,一般人一天攝取量為四百微克,孕婦則建議攝取到六百微克。礦物質如鐵質的攝取上,在快到生產期時再增加鈣質的攝取即可,宜增加十五毫克;而在懷孕的前、中期不攝取也沒關係。

另有說法指出,坐月子期間不可喝水,對此,簡營養師則表示,這是怕水份排不出去,所以很多孕婦都用米酒水來代替水;她建議,孕婦若不想喝米酒水,可試試改喝養生茶。

fsj 提到...

心血管用藥吃掉健保 高醫死亡震撼教育

◆ 三高藥 1年吃掉323億健保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3.20

去年健保十大藥物排行榜出爐,國人一年吃掉了價值1250億元的藥物,前十名藥物中,心血管用藥包辦了一、二、三、五、八、九名;而國人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就吃掉323億元藥費,非常驚人。

1000億不夠台灣人吃一年的藥!根據健保局最新出爐的去年十大藥物排行,國人一年吃掉了價值1250 億元的藥物,扣除牙醫、中醫、西醫基層日劑藥費後,也超過1081億元。

根據健保局的排名,國人第一名用藥是一種名為「Amlopine 」成分的藥物,作用是降血壓,該類藥物中,最廣為人知的明星藥就是「脈優」。根據統計,單單是Amlopine成分的藥物,國人一年就吃掉了44億元!

三高用藥 佔所有藥費三分之一強

像往年一樣,心血管用藥都鄧國人用藥類第一名,在前十名的成分中,與三高病患有關的藥物就佔了一、二、三、五、八、九名。健保局醫審暨藥材小組副主任黃肇明指出,高血壓病患吃掉195億元降血壓藥物,高血脂病患吃掉56億元藥物,糖尿病病患吃掉72億元。也就是三高病患總共吃掉323億元藥物,佔所有藥費的三分之一強。

健保局官員指出,心血管用藥藥費高昂,與前一年又成長了近8%的成長率,且未來肯定還會持續再成長,非常驚人。

癌症、免疫類藥物成長幅度最驚人

而昂貴的癌症標靶藥物,只有Imatinib(血癌用藥-基利克Glivec)擠進前十名,名列第七,一年吃掉了11億元。不過整體來說,癌症、免疫製劑類藥物成長幅度最驚人,以近二成的速度飛快成長,97年就吃掉133億,是各類藥類中成長幅度最大的。

此外,血液製劑也大幅成長,血液製劑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裝設心臟支架後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如明星藥「保栓通」,還有血友病患使用的凝血因子,另外就是洗腎病患使用的腹膜透析液也成長二倍之多。

少數負成長的藥類只有呼吸系統及皮膚用藥。健保局官員指出,可能是該類藥物沒有新藥,隨著藥價調查,藥價逐年調降,因此微幅下降。

健保局官員指出,人口持續老化,慢性病患人數持續增加,新藥不斷研發,延長癌症病患壽命,「癌症慢性病化」趨勢,都是藥費不斷成長的重要原因。

※ (世界性的)公衛體系瓦解,預防醫學尚未普及才是主因。

* 世衛組織回顧2008年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http://e-info.org.tw/node/40003



◆ 學生健檢 教育部加碼補助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2009/03/20

教育部今年度加碼補助學生健康檢查費用,針對小一、小四及國一學生,每人補助250元,篩檢項目包括齲齒、寄生蟲及尿液檢查等。因此原則上,學校不應再向家長收取健康檢查的代收代辦費;但仍有不少學校仍跟學生收費。

教育部體育司表示,學生健康檢查早已列入中央一般性補助款指定辦理施政項目,今年起更將每名學生的健檢費用由原來的150元提高為250元,98年度已編列1億5000多萬元,嘉惠60萬多名學生。

健檢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

體育司近期將印製「學生健康檢查手冊」,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及品管機制。學生健檢項目包括眼睛 (視力、斜視、弱視等)、頭頸 (斜頸、異常腫塊)、耳鼻喉、胸部 (心肺疾病)、腹部 (異常腫大、疝氣)、皮膚(有無異位性皮膚炎、濕疹及其他異常)、脊柱四肢 (脊柱側彎、青蛙肢等)、泌尿生殖 (只針對小一新生,是否有隱睪等)、蟯蟲、尿液(尿蛋白、尿糖等)等。

上述項目的健康篩檢都是由中央補助,原則上學校不可向學生家長額外收費。但目前仍有部分縣市及學校的學費單的代收代辦費項目中,額外收取一筆「齲齒治療費」,金額16元或20元不等。體育司科長傅瑋瑋指出,如果學校有收取齲齒治療費或防治費,除了一次檢查之外,必須提供後續追蹤矯治,否則不能額外向家長收費。

傅瑋瑋說,中央補助地方的學生健康檢查費用,是採「專款專用」,各縣市公開招標後如果有剩餘款,不能挪作他用,應用在弱勢學生的追蹤治療。



◆ 學當個好醫師 高醫「死亡」震撼教育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報導】 2009.03.20

高雄醫學大學「一日良師」課程,讓學生貼身跟隨老師學習,從教室到病室,從書本到人本,學習如何當個好醫師,過程中親睹病患死亡,悲歡離合,體驗24小時的震撼教育。

資訊工程系畢業後,再考上高醫後醫系的張勝捷,希望將來當個濟貧扶弱的醫師。他跟隨同學暱稱「關媽」的後醫系主任關皚麗近身學習。關皚麗是國內第一位神經外科女教授,曾得過十大傑出青年獎。

一早,張勝捷跟著關媽到醫院巡房,第一次穿上白袍,學習當醫師,頓時覺得責任重大。看到病房內消瘦的老婆婆,家屬面色凝重,似乎面臨重大的決定。才短短幾分鐘,回過頭來,心頭一震,「怎麼將被子蓋過頭部了?」關醫師入內確認死亡時間,老婆婆就被送到殮房。「生命的消逝如此輕易,猶如一縷清煙」張勝捷感慨生命之無常。

在開刀房,看到造價千萬元的大型手術顯微鏡,可將手術過程透過液晶螢幕同步播放,讓不能靠近手術台的張勝捷,清楚看到關醫師精湛的每一刀手術,「這些是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開腦手術,常一站就是七、八小時,醫師不吃、不喝、不拉,也讓學生見識外科醫師過人的體力。

張勝捷說,很多醫師都很忙,耐性慢慢不見,脾氣也漸漸出現,但「關媽」雖忙碌,她依舊給予病患足夠的「關」注。一名年約50歲婦女,畫展前突然病倒,送進開刀房,術後擔心錯過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情緒焦慮不穩。關醫師不斷從旁鼓勵,還應允當天帶全家去看展覽,患者心存感恩努力做復健。

張勝捷說,「關媽」優雅,不疾不徐、不慌不忙的態度,病人從她的身上獲得安定,她身上的白袍猶是上帝的披服,佛祖的袈裟,帶給病人生存的信仰、光明的希望,他願當個濟人最樂的信徒。

※ 相關報導:

* 醫學人文教育 執行成效待觀察 - udn校園博覽會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84894

fsj 提到...

新手父母 育兒知識大多不足

◆ 新手父母 育兒知識大多不足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板橋報導】 2009.03.22

台北縣衛生局昨天公布「新手爸媽育兒知識調查」,訪問2500名新手爸媽的結果顯示,超過7成父母不清楚「兒童殺手」肺炎鏈球菌是不分季節性感染人體的疾病,另有接近4成父母不知道滿6個月大的寶寶才可以吃副食品,顯見國人育兒知識仍待加強。

衛生局、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與書田診所合作的這項問卷調查,於2月26日至3月10日針對20歲至45歲的家長進行訪問,對象以媽媽為主,教育程度多為大專,有效樣本數共2500分。

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潘俊仲表示,肺炎鏈球菌是造成兒童重症的頭號殺手,感染後容易引發中耳炎、鼻竇炎,甚至導致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國內感染肺炎鏈球菌的兒童死亡率高達9.6%,遠高於美國的2%,可能是因疫苗接種率偏低造成。

調查中發現,受訪的父母對近年來盛行的腸病毒都有相當了解,但是對肺炎鏈球菌的常識如致死率、容易發生的季節等多不清楚;潘俊仲指出,57.06%的受訪者以為肺炎鏈球菌只發生在春、冬兩季,僅29.08%受訪者知道是四季都會產生感染的病菌。

調查結果指出,36.8%的受訪者認為4個月大的寶寶就可以吃副食品,但潘俊仲表示,寶寶應滿6個月才可吃副食品,且大多數父母都不知道母乳在室溫下可存放長達3小時。

最讓潘俊仲擔心是,不少父母育兒知識不是來自網路,就是來自坊間傳說,例如房間日光燈持續開著,可以治療寶寶的黃疸,或是用熱毛巾包住寶寶腳跟就可退燒等等,但這些都是沒有醫學根據的謠傳,他提醒新手爸媽發現寶寶有任何身體不適,最好立刻求醫,避免延誤寶寶的病情。



◆ 心血管疾病認知高 降血壓藥成長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9.03.21

中央健保局公布去年國人十大健保用藥排行榜,鈣離子阻斷劑類降血壓藥Amlodipine居榜首並成長,心臟內科醫師認為,可能跟國人對疾病認知高,願接受治療有關。

根據健保用藥排行,降血壓及降血脂藥穩居前三名,其中鈣離子阻斷劑降血壓藥如脈優,不僅連續三年蟬聯寶座,今年還成長近兩成。

台灣高血壓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降血壓用藥成長,應是國人更懂得及早檢查,並接受治療,所以國人腦中風已從十大死因排行,由過去的第二位降為第三位。

台北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殷偉賢指出,2002年台大教授陳建仁調查,國人高血壓控制率不到三成,降血壓藥成長,倒不是藥效不好,愈吃愈多,應是民眾對心血管疾病認知愈來愈高

王宗道指出,國外曾有一項對500名患者的研究顯示,只要患者減重10公斤,就可減少一種心血管用藥,且心肌肥厚和尿蛋白也會減少,一般人血壓值應控制在90及140毫米汞柱,患者控制在80及130毫米汞柱就算不錯。

殷偉賢說,有些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擔心要長期吃藥就不想吃,但藥不能隨便停,不治療會使病況更糟。

王宗道表示,有些老人家要吃很多種藥,有時會忘了吃,不妨一起床就吃,多數降壓藥可飯前吃。

fsj 提到...

健檢量身訂做 偽藥氾濫北中南查扣34萬顆

* 無病≠健康 健檢量身訂做
* 正常體質應偏弱鹼性 一旦變酸易生病
* 外勞生食螺類罹病 衛署衛教不足
* 偽藥氾濫 檢調北中南查扣34萬顆

◆ 無病≠健康 健檢量身訂做

【聯合報╱明佳葳 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心臟血管健康中心健康管理師】 2009.03.26

健康檢查(screening)為利用科技及特殊檢查,在沒有症狀之前早期發現疾病及特殊問題(如代謝問題、過敏發炎體質、癌症基因檢測),並且提供適當治療以及預防保健,達到健康生活的目的。

量身訂作的健康檢查應針對性別、年齡、家族史、個人疾病史及個人體質、生活環境、生活習慣、身體症狀而有所不同。

一般性的健康檢查分為兩大類:一種為防癌檢查,包括血液器官功能檢查及腫瘤標記、糞便尿液檢查、超音波、X光、肺活量測定、骨質密度、無痛腸胃鏡等,另一種為心血管檢查,如血液檢查、靜態心電圖、運動心電圖、24小時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音波、腹部血管超音波、下肢動靜脈檢查等,建議可以一年做防癌檢查、一年做心血管檢查,不容易有遺漏。

除此之外,坊間特殊健檢愈來愈多,民眾可依自己狀況,選擇合適的健檢項目。

高階影像檢查:針對懷疑腫瘤者、血管異常者、癌症或心血管高危險群者,如電腦斷層、核振造影等。

自主神經壓力檢測:針對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經常頭痛肩頸痠痛而原因不明者、對生活事務失去興趣、自覺長期處於壓力,容易緊張、生活常會感到焦慮、遇到不如意的事容易心情沮喪者。

功能醫學檢測:疾病是極長過程的累積,走在科學尖端的功能醫學,認為細胞及微環境的失調,為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而預防疾病及減緩老化的首要之道,在於改善自由基氧化、發炎、糖化反應、毒物、致病原等代謝環境。

特異性過敏原檢測:季節變化時皮膚易有紅疹或搔癢、吃海鮮皮膚紅腫或搔癢、飼養寵物、灰塵多容易打噴嚏、經常性有過敏反應、不明原因消化異常、非退化性及傷害性的關節炎。

重金屬與微量元素檢測:台商、經常吃沙西米或喜歡吃溪水魚、經常接觸染髮劑或指甲油、暴露於化工業、長期於工廠工作、飲用地下水或井水者。

基因檢測:透過基因檢測,有癌症基因的人,可以避免接觸相關危險因子,並在早期規律地追蹤可能出現的患部,如乳癌、大腸癌、肺癌。

無病≠健康,健康檢查應以人為中心,針對不同需求而安排不同的檢查,了解自己的身體開始。



◆ 正常體質應偏弱鹼性 一旦變酸易生病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09.03.25

常吃食物是酸是鹼確會影響人體內的酸鹼值,臺大醫院北護分院營簡妙凌表示,時常交際應酬、不吃早餐的人,其體質都較容易變酸。

有研究指出,時常交際應酬的人,壽命也會較短,且易離患有代謝症候群。到底哪些食物是屬於酸性的,只要吃下肚則會影響血液中的PH值呢?簡妙凌表示,肉類〈雞肉、豬肉、羊肉、牛肉、魚肉... 〉、蛋類、啤酒、麵粉、花生、大麥等,吃多了都會造成酸體質。

而哪些食物屬於鹼性?簡營養師表示,像是蔬菜、水果、牛奶等都屬於鹼性的食物;正常而言,一般人體是偏弱鹼性的,一旦變為酸性體質較容易生病。

此外,生活作息不正常、疲勞、持許處於壓力大的的環境下、過度運動等,也都會造成酸性體成。簡營養師建議,生活作息應正常,且平日應有舒壓的管道,別讓壓力蓄積在身體裡,而適當運動對身體是有幫助的,但切勿過度。

簡營養師表示,食物中的酸鹼性是看其所含的礦物質中,帶有的是正離子或負離子,像鈣〈CA++〉、鈉〈NA+〉、鎂〈Mg++〉,其+代表為正離子,換言之,弱食物中含有鈣、鎂、鈉等則為鹼性食物;含有磷、硫、氯等,其都帶有負離子則為酸性的食物。

簡營養師表示,有些幼童為酸性體質,可能與在母體時即有關係,但多與後天飲食關連較深。



◆ 外勞生食螺類罹病 衛署衛教不足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9.03.26

四名泰國籍勞工日前抓到福壽螺,沾醋跟辣椒後生吃,相繼出現頭痛、嘔吐、全身無力及肌肉痛等症狀,衛生署檢驗後證實,4人全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導致腦膜炎。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說,上個月底及這個月初,五名泰籍勞工一同到台南縣某橋下抓福壽螺吃,4人相繼發病住院,只有一人幸運未出現症狀。

周志浩指出,過去10多年來,國內不乏生食後感染廣東住血線蟲個案,其中,又以外勞生食螺類感染最為常見。

除了外籍勞工,在數年前,國內也曾有1名48歲男性,因生食蝸牛,導致脊髓、脊髓膜炎,也曾有一家9口生吃非洲大蝸牛,釀成4死的悲劇,其中1人早在過世前就已失明。

疾管局指出,福壽螺、蝸牛跟蛞蝓等,都是廣東住血線蟲的中間宿主,民眾千萬不要生吃或吃沒煮熟的螺類,烹煮前處理時,也要戴上手套。另外,若吃到被蝸牛爬過的水或生菜,也有可能感染。

至於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的患者,由於寄生蟲常會侵入腦部、脊髓或神經根,導致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除了有腦膜炎,急性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發燒及頸部僵硬、疼痛也是常見症狀。

外勞因生食感染廣東住血線蟲症,疾管局說,過去雖已提供多種語言衛教資料,讓外勞知道如何就醫、健檢及該接種那些疫苗,但仍缺乏飲食、衛生習慣部分的衛教資料,將來會就此加強。



◆ 偽藥氾濫 檢調北中南查扣34萬顆

自由時報 2009.03.26

〔記者林慶川/台北報導〕經濟不景氣,各式偽藥氾濫,不肖業者藉以牟取暴利,檢調昨一口氣查獲偽安眠藥、壯陽藥、減肥藥等各式偽藥高達三十四萬顆!

失業潮一波波襲來,很多人壓力大到睡不著覺,各式助眠藥因此熱銷,調查局台北市調查處昨天查獲業者誇稱可強力助眠的保健食品「樂安寧」、「夜安寧」、壯陽藥等各式偽禁藥高達二十萬顆,製藥商「台灣藥協公司」負責人黃衍學到案時坦承長期透過藥局販售,銷路不錯。調查局昨天上午將黃依違反藥事法移送台北地檢署偵訊,檢察官郭瑜芳訊後諭令十萬元交保候傳。

檢調人員追查指出,偽藥產品經檢驗含有西藥成分「褪黑激素」(Melatonin),長期服用除會有成癮、依賴性等副作用,甚至還會出現腸胃不適、過敏等情形。

偽安眠藥約佔十萬顆

台北市調查處查扣的偽禁藥品中,有不少供男士壯陽用,另有八萬多顆的偽安眠藥「樂安寧」(Melody N3)、及一萬多顆「夜安寧」(SleepWell),這些產品的外包裝均標示是食品級的保健食品,業者誇稱是生物科技的產物,可以解決失眠問題,絕無副作用,包裝上甚至還標明已為產品投保一億元的產品責任險;但事實上副作用不小。

辦案人員查出,此兩種偽安眠藥每瓶成本約在二百五十元至三百元左右,但在市面售價上千元,藥商可說是賺取暴利。

據悉,黃衍學應訊時坦承製藥,但表示此是家族企業,自己是承接人,都是按舊章行事,不知已觸法。

此外,台北地檢署打擊民生犯罪專組檢察官陳玉萍昨天指揮十二位檢察事務官,分赴台北市「百成生技公司」及台中縣某生技公司、百成生技負責人李孝寬位於高雄市的住處搜索,最後在李的住處搜出名為「Beauty life」偽減肥藥三千六百盒,每盒四十顆,合計共十四萬四千顆。檢方發現,一顆成本十元的偽藥,市售高達一百元,業者從中賺取暴利。

檢方發現,此批偽藥含有西藥諾美婷(減肥藥的一種)的成分,據悉,李孝寬承認賣藥,但強調不知為何有西藥成分,至於生產此偽藥的生技公司則表明絕無不法,全案由檢方調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