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揆:健保欠費與查封土地脫勾
* 政院為北市健保欠費解套?朝野各有看法
* 解決健保財務問題 葉金川:有錢人多繳 不會立即實施
* 健保今年赤字120億 卻領3.8月年終
◆ 劉揆:健保欠費與查封土地脫勾
【張翠芬/台北報導】2008-11-26 中國時報
爭訟已久的台北市府與中央的健保欠費爭議,僵局可望獲得突破。行政院長劉兆玄廿五日巡視衛生署,指示健保欠費與查封土地應「脫勾」處理,以免影響土地的利用開發。目前北市被查封的廿九筆土地,將在近日解套。
根據健保局統計,各地方政府總欠費經額達五四四億元,其中台北市欠費最多達二九四億,高雄市一六一億,北縣有四十二億;北市府因敗訴,有廿九筆市有土地遭查封,致使土地無法進行開發。
劉兆玄昨天聽取衛生署長葉金川簡報,除了肯定衛生署同仁處理三聚氰胺食品危機的辛勞,並對老人長期照護、健保財務、扶植生技產業、落實毒癮戒治,做出重點指示。
葉金川表示,當初查封北市土地有「政治意涵」,其實,這是政府之間可以協調的事,沒必要鬧到打官司釋憲,因此劉院長昨天特別指示,健保欠費與查封土地應脫勾處理,債務歸債務,土地歸土地,不應因此影響地方土地利用,至於經費從哪裡來,將由行政院進一步協調裁定。
※ 錢當然是來自於各位「賀雅郎」囉... 關於健保費釋憲問題請參考:
* 健保補助費釋憲結果平議
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C-091-220.htm
* 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共同負擔健保費不違憲
http://www.nhi.gov.tw/webdata/webdata.asp?menu=6&menu_id=168&webdata_id=1593&WD_ID=
◆ 政院為北市健保欠費解套?朝野各有看法
中央社 2008.11.26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周永捷台北26日電)民進黨團今天表示,行政院認為縣市政府健保欠費與土地查封應脫鉤,是以行政干預司法,替北市解套。國民黨團回應表示,其他縣市有積欠健保費問題,行政院也應協助。
健保局在民國92年要求北市府繳交健保欠費新台幣108億4000多萬元、勞保局同年也要求北市府繳交欠費99億5000多萬元,北市府提起行政訴訟後敗訴,健保局、勞保局據此向法院聲請查封北市府所有的52筆精華區土地。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認為,地方政府健保欠費與土地查封應脫鉤處理。
民進黨籍立委葉宜津、黃偉哲、李俊毅上午代表黨團出面召開記者會指出,這是已查封的司法案件,行政院長竟然可以下令脫鉤,這是「以行政干預司法」,財政優渥的台北市不繳健保費,卻要求其他窮困縣市要舉債繳費,這算什麼公平正義?李俊毅指出,如果行政院堅持為台北市解套,而違反司法判決,那麼黨團將呼籲所有貧窮縣市,都學台北市耍賴,不必清償健保欠費。
對此,國民黨團副書記長羅淑蕾表示,中央及地方政府執政都是一條鞭,不會因藍、綠執政縣市而有所差別,即使若是綠營人士執政的縣市出現積欠健保費的問題,中央政府也應協助處理;民進黨不應對藍營執政的台北市特別苛刻要求。
◆ 解決健保財務問題 葉金川:有錢人多繳 不會立即實施
中央廣播電台/歐陽夢萍 2008/11/26
為解決健保財務黑洞問題,衛生署長葉金川26日表示,除了增加香菸健康捐外,衛生署正在研究從個人非薪資所得增加健保費收入,讓有錢人負擔更多健保費。不過,葉金川也強調,這還只是初步構想,目前不會實施,會等到經濟較復甦後才會推動。 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台灣實施健保10多年,納保率高達99%,就醫機會公平,醫療品質和其他國家相比也在中上水準,醫療費用也相對較低,但是仍有財務無法平衡、醫療資源浪費等問題,醫療品質也還有改善的空間。
他指出,過去健保費只調漲過一次,使得健保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如果再不設法改善,到後年底財務缺口就會擴大到新台幣500億。要解決健保財務問題,不但要節流,還必須想辦法開源,除了提高香菸健康捐挹注健保外,衛生署也正在研究從個人非薪資所得,也就是資本利得著手。希望有錢人能多繳一些,協助弱勢族群,提高社會公平性。葉金川:『非薪資所得都是有錢人才賺得到的,大家發揮一點慈濟的精神,大家互助,就是有錢的多幫助這些沒錢的老弱婦孺,就讓他少付一點點,但是有錢的就多付一些,這樣整個拉下來健保才有永續經營的未來。』
葉金川也不斷強調,這只是初步構想,不會立即實施。衛生署會在年底前提出規劃方案,並應立法院要求前去報告。至於何時實施?葉金川表示,會等到經濟比較復甦時,在適當時機再推動。
◆ 健保今年赤字120億 卻領3.8月年終
NOWnews.com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08-11-25
景氣寒冬影響下很多的企業年終都變薄了,每年年終都引發爭議的健保局,今年將不會再出現像去年的4.6個月的年終,而是下修到最高3.8個月,雖然比去年少但仍有民眾認為,現在這麼不景氣,年年都虧損的健保局卻還是可以領這麼高的年終,真的好不公平!
健保局年年虧損,今年也不例外,從一月算起10個月平均下來健保的赤字就高達120億元,黑洞補不完,健保局強調開源節流,無非必要明年不會調整健保費用,不過時機歹歹健保局今年能領多少年終還是成為民眾關心的話題。
以去年為例,固定的年終加上考核考績,加來加去最高可以領到4.6個月,以薪資一個月3萬元來算年終就可以領到13萬8千元,今年景氣不好健保局年終將下修到3.8個月。跟去年4.6個月比健保局年終雖然少了0.8個月,但民眾觀感還是很不好,大家都很想問,為什麼年年虧損的健保局可以領這麼多年終?
※ 大家這樣搞,健保不會倒才奇怪。
* 醫生仍是健保資源把關人
* 公開醫療服務品質資訊提升醫療品質
* 世界第一 每3個月1醫師定罪
* 從醫院勾結安養院A健保到連動債銷售自然人
* 國人愛用藥 生態環境受汙染
* 200萬慢性腎臟病患 僅3.5%知情
* Wikipedia 人類基因線上圖書館開張
* 癌症基因圖譜 首度完整解碼
* 十大生技聚落形成 年產值衝2100億
* 國際兒童人權日 鼓吹兒童人權
23 則留言:
救活病危老翁 家屬罵醫白目
【林金池/北縣報導】2008-11-27 中國時報
所謂「久病床前無孝子」,真實的案例昨天在三重發生!陳姓老翁因病危被安養院送到宏仁醫院急救,經過醫師的努力終將老翁從鬼門關救回。不料老翁的兒孫到了醫院非但不感激醫師,還斥責醫師「白目」、並要醫院「給個交代」,這樁悖逆人倫的醫病糾紛,讓醫護人員搖頭感嘆。
八十三歲陳老先生因心肺問題昏迷不醒,長期臥病在床並由家屬安排住在北縣中和市某安養中心治療。前晚因呼吸困難送往三重宏仁醫院急救,急診醫師發現陳老先生因全身缺氧,臉部皮膚呈現烏黑狀況、命在旦夕。
家屬:已放棄急救 醫院不負責
因狀況緊急,急診醫師想都沒想,立即啟動緊急醫療措施替陳老先生插管急救,經過四十分鐘急救,好不容易將他從鬼門關拉回來,待病情穩定後通知家屬到場。
陳老先生兒、孫到院後,發現父親「居然獲救」,不但不感激反而大罵醫師「白目」,並質疑醫師為何未經家屬同意實施急救程序?期間大鬧急診室半個多小時,任憑院方如何解釋都無法平息怒火。
家屬指責院方「不負責任」,明明都已簽訂「放棄急救同意書」,醫師卻不看病歷逕自急救,如此做法造成家屬困擾,要求院方派具有代表性的人員出面協商,否則揚言召開記者會公布院方疏失,交由社會大眾公評。
記者向院方查證時,副院長朱正義先是低調不願多說,經再三詢問後才坦承確有此事。他強調,患者被送來醫院時命在旦夕,院內醫師基於「醫者父母心」,將全副精神放在救人上,才會來不及細看病歷內還夾著一張「放棄急救同意書」。
院方:救人無過錯 士氣很低落
朱正義無奈的說,病患救不活被罵就算了,救活病患還遭指責,造成醫護人員士氣低落。但他認為,院內醫師基於救人職責沒有過錯,會與家屬進行溝通,希望家屬諒解醫護人員救人心切的心情。
據了解,陳老先生月前也曾因呼吸困難被送往三重宏仁醫院急救,院方緊急插管後將病患救活後,家屬就有些不高興,對院方頗有微詞,事後再三交代安養中心、宏仁醫院,若有類似狀況願放棄急救並簽署同意書,未料事後結果卻不如家屬所願,成為一個難解的問題。
◆ 健保卡加註拒絕急救 避免糾紛
【林金池、潘杏惠、吳政峰/連線報導】2008-11-27 中國時報
三重發生病危老翁被救回一命,結果醫院竟遭家屬責怪的糾紛,瀕死病人究竟該不該救?醫界人士都認為,如果患者家屬堅持且簽下意願書,通常醫院都不會自作聰明為患者插管急救。若想避免類似糾紛,家屬可向健保局申請填寫「拒絕急救同意書」,在病患健保IC卡晶片加註患者的拒絕急救聲明。
曾服務於台大醫院的黃姓醫師表示,通常家屬簽定放棄急救後,院方大部分會按照家屬意志進行,但有時主治醫師卡在救人職責與家屬希望的兩難上,難免進退維谷。
黃醫師指出,宏仁醫院的案例還算好解決,至少家屬還有統一意見,他曾遇過家屬分成兩派,一派主張要救、一派主張放棄,醫生卡在中間,「究竟誰大誰小?要聽誰的?這才頭痛」。有時想想,乾脆讓家屬去外面打一架,協調出統一意見後再說,免得讓醫師左右為難。
署立雙和醫院指出,依照安寧緩和醫療條例規定,除非家屬能出示病患事先簽署的「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否則醫院無論如何都得進行急救處理;其中「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須符合由兩位醫師診斷為末期病人的規定,且應有意願人簽署的意願書。
亞東醫院急診室主任蔡光超則表示,通常家屬強烈表達不急救的情況可能是病患年事已大,疾病纏身,在醫生的專業判斷下,存活率確實不高,才會基於人道考量,尊重家屬意見,讓患者平靜的離開人世。
基隆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建光則強調,「醫師只對病患負責,有責任維繫病患生命。對於能夠救治的病患,不輕易放棄救治。」至於癌症末期、年事已高病患,在醫師慎重評估後,才可能答應家屬要求,拒絕急救。
院方指出,依據醫療法規,只有「癌症末期與年事已高」等二類型病患,在其意識清楚時,可向健保局申請填寫「Do not Resuscitation」拒絕急救同意書,病患的健保IC卡晶片內容將加註患者的拒絕急救聲明。而當患者病危送至急診室,醫師查詢病患IC卡資料,才會同意拒絕急救。
◆ 健保擬劫富 增加高所得者保費
張翠芬、江慧真/台北報導 2008.11.27 中國時報
衛生署長葉金川廿六日提出健保財務解決對策,將適度調整部分負擔,明年調高的菸捐中,約六十二%、二三五億挹注健保。保費也將改革,新增「個人所得」計費,在薪資之外有額外收入的高所得者將增加保費,收入低者則不受影響。葉金川說,「讓有錢人多付一點錢,增加公平性!」
健保財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據了解,若至年底仍無法挹注財源,今年健保財務缺口將擴大逾三百億元,葉金川昨天向行政院報告「全民健康保險的台灣經驗」,提出新的財務解決對策,希望化解日益嚴重的健保財務危機。
改依年收入計算 富人多繳做功德
葉金川表示,在節流方面要減少浪費、杜絕舞弊,合理管控支出,並在適當時機微調部分負擔。
開源方面,根據昨天提出的保費改革方案,衛生署考慮在現行體制下微調,新增以「個人所得」計費,民眾個人的投資、股利、分紅、津貼、獎金等將納入保費計算範圍,薪資以外收入越多的人將比照稅制,依年所得高低調高保費。
葉金川說,「這就是社會互助,是在做功德,多捐一點錢給沒有錢的人全民健保,健保就能夠持續下去!」
稅基約增一兆五千億元 挹注健保
根據衛生署初步統計,健保的主要財源幾乎都是薪資所得,如果以非薪資所得來計算,大概有兩百萬至三百萬高所得人口,健保費率會增加;估計這部分的稅基約一兆五千億元,可說是「劫富濟貧」。
葉金川說明,這樣一來,六百萬至七百萬的低所得人口健保費率會減輕,增加社會公平性。這項改革方案仍在草擬階段,待擬定更具體可行方案,經過行政立法程序才能定案實施。
但葉金川日前也明確表示,現在全球景氣不佳,在經濟不好時談健保費調漲,「並不是適當的時機」。上述保費改革方案只是構想,並沒有實施期程。
提菸捐逾六成 年增二三五億財源
此外,葉金川並主張將現行菸捐調高十元,預估菸捐收入可由目前每年約兩百億元,提高到約三八○億元;其中六十二%、二三五億用於健保,其餘用在菸害防制、社會福利、衛生保健與走私菸查緝。
計入遺產、利息、股票... 健保費又要漲了
* 計入遺產、利息、股票... 健保費又要漲了
* 說要劫富濟貧 誰是富?誰是貧?
* 課個人總所得 怎麼課?課到誰?
* 健保改革案》新制 預估300萬人要多繳保費
◆ 計入遺產、利息、股票... 健保費又要漲了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11.28
衛生署前天釋出將修改健保收費方式,從現行的個人經常薪資所得,改採個人總所得計算保費,包括遺產、利息、租賃等非薪資所得都包括在內。此構想一出,引發各界反彈,衛生署長葉金川昨天強調,目前並非改革方案執行的好時機,要等到經濟好一點時再推動。
衛生署預定在今年底前提出健保改革方案。葉金川昨天在立法院回答國民黨立委侯彩鳳質詢時說,現行健保費以薪資所得計算,但薪資所得佔總所得的比率愈來愈低。中央健保局副總經理陳孝平說,薪資所得(即勞動所得)比率不到四成,近六成都是非薪資所得。
健保局構想的改革方案,除薪資所得要計繳保費外,未來,包括股票所得、股利、利息、租賃所得、年終獎金、執行業務所得等非經常性薪資的所得,都得另外課徵「健保費」。衛生署粗估,這部分的稅基約有一兆五千億元,預估三百萬人要多付費。
至於未來是否只要有扣繳憑單,就要課徵健保費,一毛錢都不能例外?葉金川昨天不願對此正面回應。他只表示,以非經常性薪資所得計算保費時,也會設上、下限,如超過幾萬元的門檻才須額外繳納健保費,且保費徵收也不會漫無上限,不會每一毛錢都要課徵。
至於上下限怎麼訂,葉金川始終未鬆口。衛生署初步規畫,非經常性薪資所得課徵健保費時,將採統一費率,不再區分級距,在上、下限範圍內的非薪資收入才要課徵。至於是年繳或月繳?葉金川說,希望採月繳方式。面對「劫富濟貧」的批評,葉金川說,「應該是做功德」,不要一直欺負沒錢的人。
【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衛生署計畫在年底前提出「調漲健保費方案」,立法院不分朝野一致反彈,藍營立委已經嗆聲不會讓這個案通過。
國民黨立委邱毅痛批,靠調漲健保費就能解決健保財務,三歲小孩就能當衛生署長,何需葉金川。
民進黨立委黃偉哲直言,葉金川這項計畫根本是對「稅」的本質不了解,健保費不是「稅」,用稅基作為調費率的計算基礎大錯特錯。而且,就算健保局多收了郭台銘、曹興誠的健保費,但對改善解決健保財務的幫助有限,但健保費的調高卻會為弱勢極大的困擾。
黃偉哲說,正本清源的辦法有兩個,一個是面對藥價黑洞,另一個是,針對弱勢族群,應該用國家力量分攤他們的負擔。
衛環召委鍾紹和也認為「時機不宜」,他表示,現在大家苦哈哈,馬英九總統才會想到要發放消費券,刺激經濟,衛生署選在這個時候要調高健保費,不要說民進黨反對,自家人都很難支持。
衛生署強調健保費率方案採個人總所得計算,可以增加高所得的保費,鍾紹和說,什麼是富?什麼是窮?現行課稅的稅率有真的反映出富人、窮人的差別嗎?他要勸葉金川不要天真過頭。
※ 消費券發放時這個問題也吵過一次。
◆ 說要劫富濟貧 誰是富?誰是貧?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特稿】 2008.11.27
有錢人,稅逃了一乾二淨
健保費改革方案真能劫富濟貧嗎?民眾質疑,國內的稅制根本不公平,有錢人逃稅逃的一乾二淨,最後還是由逃不了稅的中產受薪階級,負擔龐大健保費用。民眾唉嘆,一隻牛到底要被剝幾層皮?
中華民國萬萬稅,而稅收來源,多是辛勤工作、逃不了稅的老實中產階級。中華民國稅制的不公平,是所有財經專家都了然於胸的老問題。
健保局財務吃緊,想到開挖1兆5000億的非經常性薪資的大餅,但長期存在的藥價黑洞、醫療浪費,健保局或衛生署卻遲遲無力解決。
薪水族,稅扛了千斤萬斤
勞動薪資加上非經常性薪資,未來健保費的費率基礎,幾乎與稅收基礎沒有兩樣。一個新制度,建立在一個本來就被認為不公平的制度上,只會放大不公平。原本扛著沉重稅金的中產階級,未來還要加扛健保「稅」。
大官員,永遠聽不到小百姓
對此,中央健保局也坦言,只要談到調漲費用,絕不可能有人歡欣鼓舞,這世上也沒有完美的制度。他們也明瞭國內稅制有其問題,但新的改革案,已經比現行的健保費收費方式,相對公平。
「不然怎麼辦?」、「大家能接受讓健保倒嗎?」對於要加收健保稅,衛生署講得無奈。殊不知,經濟不景氣,股價已經被腰斬,微薄的股利還要繳健保費,小老百姓的無奈,負責政策的官員似乎永遠聽不到。
◆ 課個人總所得 怎麼課?課到誰?
【聯合晚報╱記者曾桂香/特稿】 2008.11.27
衛生署為解決健保財務問題,打算增加高所得者保費;從理論上來看,衛生署長葉金川想法沒錯,似乎達到「劫富濟貧」效果,但衛生署提出這個立意良善修正案之前,到底有沒有經過相關的財政部、稅務單位溝通過程,如此粗糙不成熟的想法,此時提出,真是欠缺周延考量。
忘了近貧專案的前車之鑑?
衛生署內公務員,熟悉醫療、公共衛生領域,但對於課徵稅負實務,可能真的是「外行」,在此苛責衛生署官員,有點強人所難,問題是,行政院各部會之間的互動、溝通,到底怎麼了?難道衛生署忘了內政部引用財政部課稅資料推動近貧專案,造成有錢人也可領補助的風波嗎?
葉金川對「高所得者」的收入認知、課徵稅務的了解,以及說法,看到了衛生署的幕僚作業,實在粗糙。
稍微了解台灣的稅制結構的人,繳過稅、填過年度個人所得稅報稅表格的人,其實不必有太高深的稅務知識,應該都知道,衛生署提高「高所得者」的保費,執行起來,將會相當困難。
台灣稅制 哪課得了高所得者
首先,「高所得」如何定義?現在台灣的稅制,課到了那些高所得的稅?「田僑仔」、「攤商」繳稅,都比上班族少,而有開公司的商人,更可壓低收入,倒是受薪階級的薪資所得、投資、股利、分紅、津貼、獎金等年度收入,一分一毛都逃不掉,結果上班族、中產階級的「個人所得」因此很高,「高所得者多繳健保」的政策只增加中產階級的健保費負擔,「真富人」反而不會被多收健保費。
◆ 健保改革案》新制 預估300萬人要多繳保費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陳惠惠、賴昭穎/台北報導】 2008.11.28
依健保改革草案,衛生署署長葉金川推估,約三百萬人要多繳健保費,但未來會訂出開始繳納的門檻及上限。與現行健保繳費方式比較,新制大約每十人才有一人需多繳保費。但有六百到七百萬經濟弱勢者可望受惠,少繳一些保費。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表示,民眾個人的投資、股利、獎金及租賃等非經常性收入,都納入保費計算範圍,影響最大的可能是無固定職業以炒股為生的股市大戶,或是擁有許多不動產的包租公、包租婆等,以及有大額獎金分紅制的直銷業、保險業,還有執行業務所得的醫師、建築師、會計師等高收入者,都可能加計健保費。
此外,多數演藝人員雖沒有固定薪水,但在演唱會、主持費或代言費、廣告費則收入頗豐,未來也要多負擔健保費。電視名嘴、暢銷作家的出席費、版稅收入,也可能在扣除必要成本後加計健保費。就連市場的攤販,健保局也打算依據這些小規模營業人所繳的營業稅額,回推其每年營利所得,計算健保費。至於靠利息所得維生的退休人員,若超過基本門檻,也要多繳保費。衛生署副署長鄭守夏說,新方案一旦上路,對有錢人的衝擊比較大,若只有薪水收入,影響很低。
朱澤民表示,未來健保費的計算方式,需依國稅局的扣稅資料,加計「個人非經常性收入」。
以一名月薪五萬元的上班族為例,現行的健保投保薪資是四萬八千兩百元,他每月需繳六百廿五元健保費;但假設他有股票投資、購買基金還有銀行存款,甚至有租金收入,今年累計的業外收入達三十萬元,並達另外扣繳健保費的門檻,再乘以費率(舉例為百分之二),也就是這年需再繳六千元健保費。
財政部高層官員表示,提供所得資料沒困難,但包括股利、租金、現金交易、證券交易所得、攤販所得等沒有扣免繳憑單的所得,財政部沒辦法即時掌握資料,恐怕不能反映真實所得,在徵收技術上還有困難。
※ 先把地方政府欠的錢要回來再說!
從政府便宜行事到老人對生命的態度
◆ 熱門話題:政府便宜行事 錯誤示範
【謝櫻/北市(退休教師)】 2008-11-29 中國時報
台北市政府積欠健保費補助款三百餘億,被健保局查封土地多筆,日前行政院長劉揆視察衛生署時表示,欠費應與土地查封脫鉤一節,引發諸多質疑。
據悉北市政府該項欠費已於去年六月由最高行政法院判決健保勝訴確定,北市府應當積極籌款還債,始為適法;如因一時無力清償,應該提出還款計畫與健保局協商,一旦達成協議,自可依約要求註銷查封。
土地查封是確保債權的手段,如果債權確保無虞,查封自可撤銷。今台北市政府未與健保協商妥當,如逕因行政院指示而脫鉤,是有不妥。
目前中央、北市雖然都由國民黨執政,立法院亦由國民黨一黨獨大,卻不可因此而違背司法判決,否則便是便宜行事。馬總統口頭上經常掛著「依法行政」,豈可無視於司法,甘冒「行政干預司法」之大不韙?
政府單位應該以身作則為民之表率,否則有違「己之不正,何以正人」古訓。北市府如果急於利用被查封土地,則應從速和健保局商定還款計畫,行政院是兩造的上級,理應居間促成,早日確定計畫,進而保證雙方履約,始為正辦。
※ 政院可從統籌分配款下手。
◆ 正視老人對生命的態度
【辛幸珍、許正園】2008-11-29 中國時報
前天報載一則「醫院救活病危老翁,卻被家屬斥責白目」的糾紛,家屬指責醫院未查早已簽訂的「放棄急救同意書」,即逕自對從安養中心送來、臥床多年的老翁插管急救,造成家屬困擾。醫院則坦承,急診室醫師基於醫者父母心,將全副精神放在救人上,才未細看病歷註記。筆者認為事情背後是一相當嚴肅的課題,關係著生命價值、生死態度與尊重自主,事情起因與評斷不應只是單純以家屬有無「放棄急救聲明」而已。
隨著醫療科技發展,大部分疾病將可獲得良好治療及控制,可以預期的是人類死亡的主因將以老年的疾病及自然死亡為大宗。過去台灣社會,老者以「安享天年,壽終正寢」為最大榮耀,但是近年來醫療科技發達,反而使「善終」的期望變得遙不可及。許多老人在結束一生之前,都免不了被孝順的子女送至急診室,進行包括心肺按摩、氣管插管等急救「儀式」。僥倖存活者則被送入加護病房,墜入另一依賴各式維生設施存活的深淵;更有甚者,一些早已意識不清,長期居住安養院的老者因病情惡化被送到急診室,還要接受心肺復甦術及插管等一套「酷刑」式的臨終急救,讓醫護人員既不忍又無奈。
顯然現代醫療體系已造成了「維護生命神聖」與「維持有品質的生命」之間的莫大衝突。依倫理「公平正義」與「不傷害」原則來看,維生設施對老年末期病患效益差,耗費資源又徒增臨死前痛苦;然而站在「利益他人」原則上,提供治療與救命目前仍被視為行醫必須追求的「善」,因此,除非明顯違背病患意願,在現行醫療體制下仍以「施救」為原則。
由此,老年末期病患的意願應為末期醫療處置中最大的考量。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崇尚的「尊重病患自主」原則,就成為國內醫療界在倫理上奉行的第一要務。
然而以目前醫療社會現況,能夠在神智清醒時假想自己臨終處境,表達或簽署末期醫療意願的病患相當有限,大多數的拒絕急救都是在病患危急時由家屬代為簽署拒絕心肺復甦術同意書(DNR)。若家屬無法接受醫師「治療無效」的判斷,抱持一絲希望要求積極救治時,則大多沒有參照病患的意願。然而,即使遵照的是病患的意願,所遵從的指示究竟反映的是「病患尚健康、理性時的價值判斷下,與其生死態度息息相關的意願」?亦或是「進入現代醫療模式中,在家人的不捨與自身臨死掙扎中的片段指示」?
筆者曾以生死態度為主題深度訪談中部地區一百一十二位老人,發現大多數老人在健康時秉持的是道家「自然無為」態度,以「落葉歸根」、「四時運轉」來看待自己的末期生命。而且有一半以上老人主動表達出面臨死亡時並不對醫療抱有任何期待,只有三分之一說出期待醫療可以減輕痛苦,受訪老人中真正有「盡力救助、直到最後」念頭的不到四分之一。
為避免類似事件,應教育民眾,並在各種機會激發思考個人生死態度。學者專家更應思索:如何讓個人平日對死亡及死亡過程中的期待,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中彰顯出來。親自簽署拒絕急救是一,預立「醫療指定代理人」為其二,重要的是打破忌談生死的禁忌,平日與親密的家人建立共識,讓他們能在長者生命危急時,幫忙做出不違背長者意志的最佳決定。更深一層的期待是,一個理性與重視人文的社會,處理末期生命議題時,除了考量個人及家屬臨場意願外,也會重視多數老年人平日生死觀以及對末期生命的看法,據此所形成的社會共識才是真正尊重自主的表現。
當末期急救已不被視為常態,醫療各種利器不被用來行使死前「慣例式」的「儀式」,那麼這種急診室接收到一位安養中心送來的垂垂老者時,就不易發生「不假思索即埋首搶救、甚至立刻放上拖延生命又無法合法撤除的呼吸器」的類似處境。
(辛幸珍為中國醫藥大學生命倫理學副教授、許正園為台中榮總胸腔內科主任兼醫學倫理與法律中心主任)
醫療品質專區 聰明看病「e」點靈
◆ 找好醫院、看那一科? 聰明看病「e」點靈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報導】 2008.12.02
很多人生病,不知該看那一科?健保局高屏分局網站「醫療品質專區網頁」報你知,並自即日起至12月31日舉辦網路有獎徵答活動,幫助民眾成為聰明的病人。
健保局高屏分局針對轄區各醫療院所建立評比指標,並設置「醫療品質專區網頁」,將資訊透明化,供民眾就醫選擇,也藉此激勵醫界努力提升醫療服務品質。網址: http://www.nhikb.gov.tw/。
健保局高屏分局經理蔡魯表示,「醫療品質專區」有6大選項,包括「醫療品質資訊公開查詢(特約院所超級比一比)」,公布各醫療院所53項品質指標,民眾將各醫療院所名稱輸入,資料即可清楚呈現。
另外,各總額部門醫療院所自願揭露醫療品質資訊,以及醫療資訊揭露(各醫院IC卡上傳及費用申報資料上網公開),可供民眾查詢各醫院的服務量,以及健保支出情形。
與民眾相關的「醫療品質資訊分享」,則提供各醫院的醫療品質、病人安全、安全看病5撇步(安全看病講清楚、追求健康勤發問、檢查治療問仔細、正確用藥才安全、住院與手術要評估等)、順利就醫三錦囊(如何尋找好醫師、如何判斷好醫院、如何做治療決定)等資訊,相當實用。
另外,健保局高屏分局提供就醫品質安心手冊,針對常見的疾病,告訴民眾在就醫時,醫師會關心病患那些事情,讓民眾對疾病、醫師都知己知彼,成為聰明的患者。「網路有獎徵答」活動,全部答對者還有機會獲精美餐具組。
※ 相關報導:
* 健保醫療品質專區 - 行政院衛生署
http://www.nhi.gov.tw/mqinfo/
◆ 衛署:手術過程中 醫院不得要求買藥品器材
中央社 2008.12.02
行政院衛生署今天表示,醫院在進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之前,一定要充分告知病人和家屬有關資訊,不得要求自費購買藥品或器材。
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黃淑英今天召開記者會指出,醫療院所常以健保沒給付、健保給付藥材較差、健保給付不易等原因要求民眾自費,傷害民眾就醫權益,要求衛生署清查,嚴懲不法。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回應表示,衛生署進行醫院評鑑時,都會要求醫院在進行任何手術和侵入性治療之前,必須對病人和家屬充分告知手術進行方式和可能風險,包括併發症、副作用等,以及病人如不接受時的替代方案,待家屬同意以後再進行手術及侵入性治療,絕不能在手術過程中,要求家屬自費購買其他器材或藥物。不過,不可預期的突發狀況不在此限。
但石崇良指出,現代醫療技術日新月異,健保提供的是合理的醫療給付,而不是最好的醫療保險,不可能把所有的項目都納入給付,民眾如追求更好的醫療品質,是必須自費的。
石崇良強調,醫院不應以不充足的資訊誘導民眾自費購買藥品和器材;但他坦承,現行法令對這類行為並無確實罰則,如果民眾所購買的藥品或器材有誇大療效之處,可以向地方衛生局檢舉;如果健保已給付,卻又要求民眾自費,民眾也可向健保局檢舉。
鼓吹自費 醫院把民眾當提款機
【何醒邦/台北報導】 2008-12-03 中國時報
近年醫院基於營運成本,常以健保沒給付、健保給付藥品較差為由,鼓吹甚或強迫民眾自費使用醫療服務,在資訊不對等下,民眾儼然變成醫院的提款機。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昨天公布醫院要求民眾自費的四大花招,許多招數已明顯違法,她要求衛生署應徹查及嚴懲不法。
黃淑英昨日與民間監督健保聯盟共同召開記者會。黃淑英表示,過去兩、三年,醫院誤導民眾自付醫療費用案例層出不窮,且有越來越誇張的趨勢,幾乎到了「每家都有」,其中包括幾種方式。
第一種是醫院常以「健保沒給付」為由,要求民眾需自費,常見的自費項目有棉花棒、紙膠帶、抽痰管、鼻胃管、耳溫套等,其實這些都是健保局公告的給付項目,醫院的行為已公然違法,幾近欺騙。
第二種方式是「健保給付爛、保命得自費」,由於醫院常以加速病人傷口癒合或減少副作用為由,鼓吹民眾自費購買藥品或醫療耗材,有時甚至手術到一半,才告知家屬最好自費改用別種器材。
出席記者會的袁小姐以自己治療子宮肌瘤經驗表示,如果手術時全部自費、採用醫師推薦的醫療器材,得多花十萬元,但她實在無法負擔。黃淑英也舉親友的經驗表示,病患手術到一半,醫院卻告訴家屬,要自費二萬元選擇另一種心臟支架,事先不告知,卻選在緊急狀態才說,「根本是意圖恐嚇。」
第三種是醫院指稱健保給付申請不易,建議民眾自費以加快檢查方式,但最後又未開設任何收據,完全以營利為考量。
最後是醫院推廣不具顯著療效或者未獲衛生署核准的藥品,使民眾每月負擔暴增。此外,亦有差額給付的品項,市場給付機制混亂的情事。
全民監督健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舉例,即使同品牌的自費醫療器材,在不同醫院卻有不同的差額負擔價格,如塗藥血管支架的差額從兩萬三至七萬八不等,人工心律調節器的差額更是從0元到九萬元,政府卻說是市場機制,無法可管。
◆ 進手術室才說要加價 誰敢說不
【張翠芬/台北報導】2008-12-03 中國時報
因為父親有高血壓病史,被醫師安排需要做心導管手術,原本說健保有給付,誰知父親送進手術室後,醫生竟然說要裝五個支架,家屬須自費負擔另外兩支;老爸命在旦夕,家屬只好硬著頭皮咬牙答應,前後多花了十幾萬。五十歲的鍾先生一提到這個在醫院被「扒皮」的經驗,就恨得破口大罵。
許多民眾可能都有類似鍾先生的不快遭遇,但因為性命握在醫師手上,民眾成了手術檯上的待宰羔羊。
中央健保局表示,心導管屬於高價特材,對於一般的支架,一年給付三支,每支是二萬七千元。但民眾若要使用新一代的塗藥支架,可能就須自付差額,一支約五、六萬;但若超過三支的給付量,民眾則須全額自付。
對於民眾的指責,台大內科醫師、台灣心臟學會秘書長黃瑞仁表示,在進行心導管手術前,均須向病患以及家屬詳細說明如何選用支架,絕不會允許在手術上才臨時要求病人加價,改用較昂貴的材料,如果醫師有這種行徑,民眾可向有關單位反應。
至於支架要裝幾支?黃瑞仁表示,在手術前很難確實預測,因為術前評估無法完全精確,只能大略知道幾條血管有阻塞情形,但醫師通常在進行心導管時,才能判斷血管阻塞的嚴重度,有些血管因為阻塞較嚴重可能就需要裝兩支,甚至更多支架,這些情形都需要術前充分的溝通,醫病雙方建立在彼此互信上,才不會衍生糾紛。
黃瑞仁表示,民眾需不需要花更多錢裝塗藥支架,除了考慮家庭經濟條件,糖尿病患、血管太狹窄小於二.五毫米,或是一條血管內需放置多個支架的病人,須考慮血管再阻塞的危險,才需要裝塗藥支架,其他情形使用健保給付的支架即可。
◆ 濫收自費項目 最重停約處分
【張翠芬/台北報導】2008-12-03 中國時報
醫院向民眾濫收自費項目,民眾毋需忍氣吞聲、任人宰割。中央健保局醫管處沈茂庭經理表示,棉花棒、紙膠、抽痰管、耳溫套等材料,都屬於健保給付的項目,民眾若被醫院要求自費負擔,可憑醫院收據向健保局申訴,醫院除了須退還民眾費用,還須被處以五倍的罰款,甚至以停約處分。
沈茂庭指出,健保局每年均保留三億元預算做為醫院申請新增收費項目,另外還編列六億元做為新藥新耗材的經費,健保對一般材料都有提供給付,因為材料費用已包含在相關診療項目,醫院如果再向民眾收取,或要求民眾自費購買,都是違反健保規定的不當行為。
健保局要求醫院必須以「資訊公開、事先告知、開立收據」處理,若有違規濫收自費的項目,民眾可以收據影本向健保局申訴或檢舉,健保局免付費電話為○八○○二一二三六九、○八○○○三○五九八。
美克利夫蘭診所 醫商關係透明化
【尹德瀚/紐約時報三日報導】 2008-12-04 中國時報
美國最著名的大型醫療機構之一「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預定本周宣布,將透過網站完整公布該診所約一千八百位醫師和研究人員與藥廠和醫療設備廠商之間的財務關係。這是美國首度有大型醫療機構準備將醫師與廠商之間的關係透明化。
為了研發新藥和新醫療設備,廠商有時會與醫師和醫院緊密合作,但這種合作關係可能潛藏著利益衝突。幾年前,克利夫蘭診所幾位頂尖醫師被揭露與醫療廠商之間有金錢往來,遭到輿論嚴厲批評。
事件發生之後,克利夫蘭診所針對內部利益衝突的政策進行全面檢討,並發展出一套追蹤醫師與研究人員與外界商業合作關係的通報系統,如發現情節重大,就交由該所的利益衝突委員會審議。
擔任克利夫蘭診所利益衝突委員會主委的齊所姆醫師說,病患是容易受到傷害的,他們應該知道治療他們的醫師是否與藥廠有任何啟人疑竇的金錢往來。醫師和研究人員如果因參與研發新藥或醫療設備而獲得廠商給予分紅或股票之類的酬勞,或是每年獲得的顧問費超過五千美元,未來都將公布於該所網站。
美國醫學界到目前為止,醫師與醫藥廠商之間的關係往往不為外界所知,以埃默里大學醫學院享有崇高聲望的心理醫師耐默若夫為例,他每年從藥廠獲得的顧問費至少一百萬美元,這件事最近才被揭露,引起輿論撻伐。
健保局年終3.8個月挨轟 葉:1.5代健保一定要做
* 健保局年終3.8個月挨轟 葉金川:會節制
* 看問題》畸形體制 肥了公僕瘦了民
* 補助近貧健保費 明年上路
* 健保「劫富」 高收入年多繳10萬
* 葉金川:1.5代健保一定要做 否則會倒
* 短評─觀感vs.冷感
◆ 健保局年終3.8個月挨轟 葉金川:會節制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8.12.09
百業苦哈哈,中央健保局員工卻坐領三點八個月年終獎金,昨天引來立委砲轟;衛生署長葉金川承諾,會從健保局員工績效和服務來考核,兩周內應可核定健保局員工年終獎金。
景氣冷颼颼,很多人失業,連高科技人都飯碗不保,較無裁員壓力的軍公教成為人人稱羨的行業,往年年終獎金都有四點六個月的健保局,據稱至少有三點八個月,正送衛生署和行政院核定,立委昨天在審查健保局預算時,質詢砲口即對準健保局年終獎金。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指出,預計明年健保費收入為四千三百多億元,但支出卻要四千六百億元,收支短絀三百廿四億元,等於健保每天一開門,就得虧八千八百萬元。
黃義交問,健保仍舊虧損,但員工還領三點八個月年終「會不會太高?」黃表示,健保局不能不顧社會觀感,「署長能不能捐四分之一薪水?」
葉金川坦承,「民眾都在反應,健保怎麼那麼好賺?年終獎金三點八個月,社會觀感的確不好,我會在我權限範圍內,有所節制、約束。」
朱澤民則為健保局員工叫屈,他說,一般公家機關員工,可領原來薪水七至八成月退俸,子女念私立學校,一學期有三點五萬元教育補助,及一、二十萬元喪葬補助,銀行員也有十三趴的優惠存款,民間勞保則有勞保年金,「健保局統統沒有,是三不管地帶」。
健保局員工也私下指出,健保局退休制度不好,一些員工在退休前,都想盡辦法調至行政機關過水,希望能領月退,如前健保局總經理劉見祥,就是轉至衛生署參事退休,「我們巴不得快改成行政機關。」
前衛生署長侯勝茂任內時,面對各界抨擊健保局年終獎金太高,即曾訂出追繳健保欠費、抑制醫療支出浪費等,作為健保局員工績效指標;至於攸關健保局定位的「健保局組織條例」草案還躺在立法院,在未完成立法前,主計處仍依國營事業機構編列績效獎金。
※ 所以從國營事業機構改編為公家機關,領更多油水囉?
◆ 看問題》畸形體制 肥了公僕瘦了民
【聯合報╱記者 施靜茹】 2008.12.09
景氣急凍,百業蕭條,在人人自危的年代,公務人員的穩定讓人羨慕,可是看到健保局可以領到三點八個月的年終,恐怕連公務人員也自歎不如。
台灣為了開辦健保設立健保局,組織比照中油等國營事業機構,但也訂了「落日條款」,要求兩年後檢討組織體制,卻延宕至今未落實。
健保上路以來,形同社會保險制度,健保局職司健保運作和財務穩定,民眾要看病,就得按時繳保費,否則會被鎖健保卡,無法就醫,健保局員工收民眾保費,可說不費吹灰之力。可是,近年健保不斷虧損,健保局未能有效管控醫療資源浪費,任令藥政黑洞坐大,屢遭批評經營不力,遑論有何「經營績效」可言。
即使在健保開辦前三、四年,因健保費收入大於支出,安全準備金超過一個月,依法能投資票券,健保局也的確為健保財庫賺了點錢,但近年來,健保財源早已入不敷出,過去這唯一的「經營績效」也已不存在。
健保局每年至少四個月的年終獎金,屢被詬病;今年降至三點八個月,看在發不出年終的民間企業員工、甚至已經失業的民眾眼中,情何以堪。若健保局一面要漲保費,一面發自己人年終獎金,怎麼都難以向納稅人交代。
葉金川承認民眾觀感確實不好,但不能因為立法怠惰就讓這種不合理的情況每年延續。在健保局還沒變成行政機構之前,或許健保局員工更應比照國營事業單位,依績效給予加減薪,才能得到民眾的尊重。
◆ 補助近貧健保費 明年上路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12-09 中國時報
受到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中小企業紛紛倒閉,失業人口暴增。衛生署長葉金川八日指出,為避免民眾因失業又窮又病,甚至沒錢看醫生,衛生署將補助近貧戶健保費,這項方案已在行政院列為優先法案,預計明年就可執行。
根據往年的資料,每年有卅萬人繳不出健保費,呆帳約四十億元,衛生署預估明年有更多人繳不出健保費。昨天部分立委要求政府應體諒失業民眾的負擔,甚至可考慮「特赦」欠費的民眾。
葉金川表示,特赦如同鼓勵民眾不要繳健保費,不公平也不合理,社會大眾不一定認同,但採取近貧補助較可行。
衛生署補助近貧戶健保費有兩腹案,對近貧戶的認定,一種是依內政部定義,收入為低收入戶的一.二倍到一.五倍者;另一種是依國民年金定義,收入是低收入戶的二倍。預估實施後,衛生署一年將多支出四億到十四億元。
由於馬蕭競選政見承諾,收入為低收入戶的一.二倍到一.五倍者,分別補助四十%與廿%的健保費,在財源吃緊下,衛生署較可能採納內政部的近貧戶定義。依此試算,原本月繳六五九元,政府將補助四成保費,只要繳納三九五元即可。
衛生署表示,這項政策已列為行政院優先實施法案,財源部分來自菸品健康捐,預計明年開始實施。
◆ 健保「劫富」 高收入年多繳10萬
【張翠芬/台北報導】2008-12-09 中國時報
為改善日益擴大的健保財務缺口,衛生署長葉金川提出保費改革方案,根據目前規畫,個人薪資之外的年額外收入也納入計算保費的收入,這項額外收入的下限在十二至卅萬元之間,上限從五百萬至一千萬元不等。若以一%費率計算,高收入每月約須多繳交八千元保費。
衛生署、中央健保局昨天赴立法院報告九十八年度中央健康保險局預算,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指出,在沒有任何開源作為下,明年底,健保財務缺口將達三二四億元,平均每天虧損八八○○萬元。
一.五代健保 外快納入繳費
葉金川日前提出健保費改革方案,他昨天強調這是「一.五代健保」,勢在必行,衛生署近日將提出完整規畫方案。
葉金川表示,為增加健保收入,新方案是讓有錢人多付一些保費;「有錢人」的定義為何?葉金川說,目前健保保費只按「薪資」計算,新規畫的方案是將其它股利、租金、獎金、利息、租賃所得、執行業務所得都納入個人所得計算。
葉金川昨天提出額外收入的上下限和費率標準,下限為年額外收入十二至卅萬元,不到下限的收入,不計入保費計算;上限為五百萬至一千萬元,超過上限者,不計入保費計算,以一%費率加計。如果一位年額外收入超過一千萬元的高收入戶,一年約須多負擔十萬元健保費,平均每個月要多繳交八千元。
一個月多賺一萬 月繳多一百
目前的健保費計算基礎以個人薪資所得為基準,分六大類,依不同比例負擔保費。若本身是大老闆,即使收入再多,最高投保薪資上限為一三一七○○元,費率四.五五%,保費百分之百自行負擔,完全無政府補助,每月最多扣繳健保費五九九二元。
依新改革方案,大老闆若年收入超過一千萬元,除了負擔目前的五九九二元,每月還須多交八千元左右。但一般民眾每個月只要有一萬元額外收入,可能也都逃不掉,若年額外收入十二萬者,一年大約須多繳交一千二百元保費,平均每月多交一百元。
葉金川表示,這項改革方案是將一定額度以上能課到稅的收入,都計入健保費,但仍須經行政院、立法院通過,在適當時機實施,詳細方案會在本月底向立院提出。
◆ 葉金川:1.5代健保一定要做 否則會倒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8.12.08
健保局日虧8800萬元,預計明年底健保財務缺口將達到324億元,衛生署長葉金川指出,1.5代健保一定要做,否則健保一定會倒,衛生署近日就將提出完整的規劃方案,1.5代健保勢在必行。
衛生署、中央健保局今天赴立法院報告98年度中央健康保險局附屬單位預算。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指出,在沒有任何開源作為下,明年底,健保局的財務缺口將達到324億元。
朱澤民指出,預計98年度健保費收入為4336億8302萬9000元,支出則為4661億1408萬3000元,保險收支短絀324億元,形同健保局每天要虧損8800萬元。
為了增加收入,衛生署日前提出「1.5代健保」,資本所得也納入健保費收費計算基礎,因此被稱為「健保稅」。葉金川表示,1.5代健保一定要實施,否則健保會倒。
立委黃淑英質詢,健保費在總統馬英九任內,是否一定會漲?葉金川則沒有否認。但立委黃義交、徐少萍均要求,經濟不景氣,不應該再向民眾伸手討錢,應該由政府撥出公務預算支應。
【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全球不景氣,中小企業倒閉,失業人口暴增。衛生署將補助近貧戶健保費,初步規畫的近貧戶條件有兩個腹案,分別為全年收入是低收入戶1.2倍到1.5倍,或是2倍。衛生署預估,一年將多支出4億到14億元,但「只要找到錢,最快明年1月1日開始做!」
中央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指出,根據往年的資料,每年有30萬人繳不出健保費,呆帳約40億元左右。由於經濟不景氣,衛生署預估,明年將有更多人繳不出健保費。
為避免貧戶落入又窮又病,又看不起醫生的窘境,衛生署長葉金川指出,由政府補助近貧戶健保費的方案,已經在行政院院會提出,並列為優先法案,也將是明年最優先執行的方案。
◆ 短評─觀感vs.冷感
【中時小社論】2008-12-09 中國時報
歹年冬,景氣壞到不能再壞,這個時候,聽到嚴重虧損的健保局要發三點八個月年終獎金,大家的感受,兩個字,賭爛!
如果說健保局經營有道,利潤豐厚,大家也沒話說,問題是狀況剛好相反,健保局這些年來虧損連連,現在財政缺口高達二百多億,外加六百多億的借款。健保費不斷調漲,不給付的項目愈來愈多,此時大手筆給年終,實在對民間疾苦過於冷感了。
連衛生署長葉金川都坦承,這麼高的年終獎金,讓「社會觀感」不好。現在失業率不斷攀升,年輕人找不到工作,中高年齡丟了飯碗,僥倖暫保工作的人,有些被迫無薪休假,有些怕被裁而延長工時不敢休假。今年企業平均年終不到一點五個月,健保局如果是一般民間企業,以此業績,不裁員減薪就不錯了,哪有可能慷慨大放送?偏偏健保局非官非民,定位不明,一面虧損一面厚賞年終,愈來愈大的財務黑洞,將來還不是納稅人埋單?
吃公家飯的人總認為福利是應得的,實在是長年被寵慣了。新加坡官員的部分薪水與GDP連動,值得效法。只是,公務機關或國營事業都是龐大的票倉,不管誰執政都會優先照料。小老百姓自家年夜飯都張羅不出來了,還要支付這麼多人的年終獎金,誰能服這口氣?衛生署說考慮採「劫富濟貧」方式增加健保財源時,有沒有想到,這個社會其實一直在劫貧濟富?
※ 那就讓它倒吧!改由民間非營利組織營運,成效或許會更好。
近四成美國成人 使用替代療法
* 美官方調查:近四成美國成人 使用替代療法
* 藥害救濟 10年賠1億5千萬
* 維護就醫權益 桃縣、北縣、屏縣No.1
◆ 美官方調查:近四成美國成人 使用替代療法
中央社 2008.12.11
愈來愈多的美國人改採服用草藥、針灸等輔助替代療法,而美國官方今天公布的數字,證明了這項發展趨勢,其中, 38%的成人與12%的兒童採用輔助與另類醫療。
這項由美國全國輔助與另類療法中心(National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Medicine, NCCAM )負責,並有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衛生統計中心、疾病管制中心參與的研究,於2007年在以全美各地,調查訪問了超過 2萬3300名18歲以上成人與9400名17歲以下的兒童,使用天然草藥補品、打坐冥想、脊椎與整骨按摩、針灸等36種輔助與另類醫療(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的情形。
據指出,這項調查是美國首次將17歲以下的兒童,列入輔助療法的研究範圍之內。
美國輔助與另類療法中心主任布瑞格茲(Josephine P. Briggs )表示,將近高達四成的美國人使用輔助療法,使得美國有必要繼續加強研究這類療法的安全性與有效性。
這項與2002年相比的研究指出,美國人採用的各類替代療法中,深呼吸、打坐冥想、按摩、和瑜珈有明顯的增長。不過,在各項輔助醫療中以天然食補的17.7%,所佔比例最高,其中最常服用的補品包括可降血脂、活化腦力的魚油和omega 3,有助軟骨細胞的葡萄糖胺(即常稱的維骨力glucosamine),加強免疫力與抵抗力的紫錐菊(echinacea),含有豐富DHA的亞麻籽油(flaxseed oil)與藥丸,以及人參。
調查顯示,學歷愈高的美國人愈相信輔助療法,其中擁有碩士、博士學位或是專業人士,高達 55.4%採用輔助醫療。
同時調查表明,替代療法並非屬於沒錢看病的窮人。其中,屬於貧窮階層的人佔28.9%,接近貧窮的佔30.9%,中產階級以上收入者佔43.3%。
據指出,美國女性採用輔助另類療法的比例為42.8%,幾乎比男性的33.5%,多了將近一成;在年齡層當中,30到69歲的採用比例最高,為41.2%。
輔助療法在美國也呈現了明顯的地域性,其中居住在西部地區的民眾便佔了44.6%。
另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便是相信輔助療法的人群中,有48.1%曾經戒煙。
◆ 藥害救濟 10年賠1億5千萬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12.11 中國時報
藥物可治病,也可能因藥害命!國內實施「藥害救濟法」滿十年,據統計,共有四五六藥害案件獲得救濟,給付一億五千四百多萬元。其中以抗癲癇藥、抗痛風藥、抗結核藥最常發生問題。
衛生署昨天舉辦藥害救濟十年感恩會,林婉萍回憶起父親因痛風服用醫院開的抗痛風藥物,出現發燒、喉嚨痛、皮膚出疹住院,診斷為「毒皮症」、「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住院兩個月不幸病逝,全家人難過又無助。
林其源的父親則因喉嚨痛不舒服到醫院急診,卻查不出原因。醫院安排做電腦斷層,注射顯影劑後,因過敏引起休克併發缺氧性腦病變,前後拖了一個月過世。
台灣是第三個實施藥害救濟制度的國家,死亡或殘障最高給付金額二百萬元。民眾若有任何藥害救濟問題,或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撥打諮詢專線(02)23584097或上財團法人藥害救濟基金會網站http://www.tdrf.org.tw 查詢。
◆ 維護就醫權益 桃縣、北縣、屏縣No.1
【聯合報╱記者洪家愉/台北報導】 2008.12.11
醫療改革基金會昨天發表今年對25縣市衛生局促進民眾就醫權益的成績單,透過醫療收據、自費收費標準、推廣兒童用藥安全及老人藥事服務、化解醫療糾紛等標準中檢視,桃園縣、台北縣、屏東縣三地奪冠。
醫改會董事長張苙雲昨天表示,上述5大項目雖然不能涵蓋各縣市衛生局所有施政內容,但與民眾就醫權益關係卻最緊密。
張苙雲舉例,各縣市衛生局若能夠確實要求轄下醫院必須開出清楚、合乎衛生署參考格式的醫療收據,拿到收據的民眾就可以知道自己付出的費用,哪些屬於健保部分負擔,哪些屬於自費,而超過1000元的自費金額中,又包含哪些細目。
又如各縣市衛生局若可以明文訂定並公告自費項付及收費標準,民眾就可以知道醫院的收費是否合理,類似像醫院巧立名目,要求病人從單、雙人病房轉入健保床時,必須付出「轉床費」的事情,就比較不容易發生。
張苙雲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屏東、台東等偏遠縣市,表現並不遜於許多都會型縣市,反觀台北市是首善之都,在推廣醫療費用格式,以及公告自費醫療費用收費標準上,就做得不夠好,僅與宜蘭縣、高雄縣等縣市共居第4名。
張苙雲說,希望透過這次的調查,可以讓醫療過程更加透明,也提醒民眾,就醫時若對上述5大項目產生疑問,可以逕向當地衛生局尋求協助。
台大醫院火災應變缺失 可為其他醫院殷鑑
中央社 2008.12.18
台大醫院昨晚發生火災,手術中的張姓食道癌病患受到波及,不幸死亡,火勢大約1小時就撲滅,但煙囪效應燻得全院1300多名病患疏散,緊急應變的缺失將是其他醫院的殷鑑。
台大東址院區4樓的開刀房共有27個房間,昨天一早,60歲張姓男子就被推進26號房間接受手術,因為食道癌淋巴轉移,手術時間比預計長。
就在昨晚7時許,26,27號房間卻冒出濃煙,執刀醫師李章銘等人冒著被嗆傷的危險,將張姓病患傷口簡單縫合並推進加護病房接上葉克膜維生系統,但張姓病患仍在午夜不幸病逝。
就在張姓病患被推出病房時,其他樓層的病患還不知道發生何事,只聞到嗆人濃煙,林姓看護管理員說,當她聽到廣播「紅色警戒,緊急疏散」已經是7時40分左右,當她飛奔到一樓大廳時,大廳裡都是病患家屬、病患、看護到處找人,醫護人員衝來衝去,忙亂不堪。
在起火的1小時內,台大醫院疏散800個病人,可是由於台大醫院出入口眾多,難以管制,現場有消防人員、記者及醫護人員出入,也有好事民眾趁機拍照看熱鬧,有媒體攝影記者拍到疑似醫護人員在拍照,也有人自行開車接走病患。
由於院方一時間難以掌握病患行蹤,在台北市衛生局、消防局啟動緊急傷患醫療體系(EOC),才把病患名字和去向做個統整,以便家屬安心。
面對外界質疑台大醫院為何不在開刀房起火的第一時間,即全院疏散,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表示,管理人員從監視系統看到火災狀況,所以先在開刀房附近疏散,而且自動灑水系統也在火警災報的1分鐘內啟動。
不過,所有的病患都聞到濃煙,而且流傳不安的謠言,昨晚許多病患和家屬藉著手機、耳語,不斷傳著聽說有醫護受傷或有病人開膛剖肚,卻不見醫院出面說明最新狀況,只見醫院管理員拿著擴音器,忽而要眼科醫師到現場治療傷患,忽而要醫護大樓全員報到,忽而要求病人往醫學院大廳疏散。
台大醫院昨晚9時許,連下3道手機簡訊急召一級主管回院開會,直到晚間11時許才對外說明受傷病患及全院疏散事宜,幸而一團亂之中,火勢並未擴散,只有11名醫護人員嗆傷,張姓病患和另一名在進行心臟手術的病患受到波及。
立法委員費鴻泰、黃義交、黃淑英今天一致批評,此一事件暴露出台大醫院的管理問題,平時沒有演練全院疏散病患,也沒有想到開刀房失火竟會連累正在手術中的病患。
費鴻泰更批評,不管檢察官如何鑑定病患的死因,台大醫院都有疏失,而且也有道義責任,此一事件嚴重打擊台大醫院的院譽。
衛生署長葉金川已責令副署長宋晏仁今天下午前往台大醫院了解火災原因及救災疏散狀況,要求台大醫院兩週內提出報告,台大醫院院長、副院長均不願對此事評論。
其他醫院倒是很想了解失火原因以便檢討醫院消防安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不久前才以全院疏散演習的方式來慶祝院慶,先前萬芳醫院也演練高空疏散,兩院人員指出,醫學中心動輒數千張病床,更需要勤加演練大規模疏散病房,未來會對開刀房、加護病房等地加強演練。
◆ 院內火災疏散 「刀開一半 還看到內臟」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12.18
「衝到開刀房,還有兩床手術在進行,我和醫護人員趕快護送他們離開,雖然傷口剛被醫師緊急縫合,但因過於倉促,我從傷口隱約看得到裡面的內臟。」昨天的台大醫院大火,一名入內協助救災人員對搶救開刀中病患的景象,仍覺震撼。
太可怕... 劃開就縫合
這兩名開刀一半就被搶救出來的病患被送到醫院另一頭的加護病房繼續照護。儘管起火點在動手術的病房對側,但由於開刀房採中央空調,也因此將煙霧傳送至了開刀房。這名男病患因為食道癌腫瘤被接上葉克膜繼續急救並進行手術中,被麻醉病患顯然至醒過來都沒有意識到這場大火,而他身體被劃開了,但手術沒完就被縫合了,可能需另外再安排一次手術。
開刀房的醫護人員也因這突如其來的大火慌了手腳。昨晚醫師,一如往常進手術房,自信的動起刀來,沒料到一陣陣怪異的煙味飄進,醫護人員逐漸發現,「狀況不對勁」,聽聞確定失火警告,不得不盡快將未完的手術結束,縫合、處置患者傷口。
好驚險... 醫護嗆到昏
大夥兒手忙腳亂地讓消防、救難隊員護送從手術房儘速撤離至加護病房,等到回過神來,,才發現醫護人員為多搶救些病患都已經嗆傷。參與急救的人員說,當他幫忙帶離其中患者時,發現開刀房的六位醫師、五位護理人員都被嗆傷,甚至有四人出現昏厥現象,兩名護理人員轉送亞東、馬偕醫院,仍在使用氧氣罩,持續觀察中,兩名醫師在台大加護病房治療中。
幫幫我... 淚眼找爸爸
「我要找我爸爸...請問有誰知道」,而在醫院的另一側,這名開刀病患的家屬從新聞得知失火,焦急的趕來找尋父親,淚眼汪汪地到處詢問醫護人員,有沒有看到正在開食道癌腫瘤的父親,她從新聞得知失火,焦急的趕來找尋父親,不過沒有一個人可以回答她,最後才在指引下,確認他父親的所在。
◆ 起火詭異 不排除人為縱火
【聯合晚報╱記者陶煥昌/台北報導】 2008.12.18
台大醫院東址4樓包括開刀房及醫療器材室,樓板面積約300 坪,是全院首要安全重地,昨晚卻發生火警。警消初步研判,起火點在醫療器材室外走道,火勢來得突然又迅速,一旁又無火源,為何會起火,令人「詫異」,有可能是人為縱火。
台北市消防局在昨晚撲滅殘火後,立即指派火災調查人員進入火場調查,上午又派出一組人員鑑識起火原因,現場一片狼藉,後續鑑識調查相當困難。衛生署長葉金川雖指出,火災調查約需兩周,但實際上,火調報告可能延後出爐。
火調人員查出,火警造成4樓開刀房庫、一間開刀房毀損嚴重,並波及3間開刀房,醫療器材室外走道燃燒最嚴重,應是最初起火點。
至於消防人員搶救時,聽到輕微的爆裂聲、及聞到疑似環氧乙烷的臭味,火調研判,火場高溫造成醫療塑膠器皿、高壓氣瓶爆炸,才會產爆裂聲;臭味可能是碘酒、消毒水經高溫燃燒後而逸散出來臭味。
火警也造成一名開刀重症病患被迫中止,隨後不治,引起警方重視,是否與火警直接有關,轄區台北市警中正一分局已協調院方調閱監視影帶,將進一步調查。
※ 找到起火點就知道是不是人為縱火。
◆ 國賠?葉金川:由北市府處理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2008.12.18
台大醫院新大樓昨晚火警,事發當時有2位病患正在進行手術,中斷手術後,一名病患病況危急裝上葉克膜急救,上午傳出該名病患已經死亡。衛生署署長葉金川證實火災後一名病患過世,但死亡原因是否與火災相關,需要進一步調查。至於外界質疑臺大醫院是否該處理國賠相關問題,葉金川表示,一切交由台北市政府處理中。
葉金川上午列席立院司法與法制委員會,媒體詢問台大醫院火警後續處理,葉金川表示,一切交由地方政府處理,火災的部分,北市消防局會做出鑑定報告,病患的安置則交由北市衛生局負責。至於往生病人是否因火災導致不幸,也會尋法律程序,檢察官會加以調查。
葉金川表示,除一名不幸往生的癌症患者,其餘病人應無生命危險,經過幾天休養即可。至於往生者,葉金川表示,他是名食道癌的患者,昨晚雖然經過急救,但不幸已經往生,是否是火災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需要進一步調查。至於若家屬提出國賠要求,葉金川表示,北市衛生局會加以處理。
◆ 政府補助中低收入兒少健保 明年元旦實施
中央社 2008.12.18
內政部今天通過修正「三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辦法」,將中低收入家庭健保費補助對象,由3歲以下兒童擴及至未滿18歲的兒童及少年,預計明年元旦起實施,一年有11萬人受惠。
今年8月6日修正公布的「兒童及少年福利法」明定,政府應規劃實施未滿18歲兒童及少年的醫療照顧措施,必要時並得視其家庭經濟條件補助其費用。
內政部部務會報下午通過「三歲以下兒童醫療補助辦法」修正草案,重點包括修正名稱為「兒童及少年醫療補助辦法」;增訂中低收入家庭資格審查及核定事宜,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並得委任或委辦鄉鎮市區公所為之。
中低收入家庭財產方面,明定動產價值是按每年計算,存款本金、有價證券、投資及其他動產價值平均分配每人每年未超過新台幣15萬元;土地及房屋價值合計未超過650萬元。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每年應辦理申請人資格調查。
內政部說,該政策配合年度預算編列,將自98年1月1日起實施,預計一年可照顧約11萬名中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及少年。
醫院大火疑電線走火 醫療法鬆綁
* 台大開刀房損失難計 手術服務量剩6~7成
* 台大手術患者1死 醫師救人嗆傷
* 這場火要命 立委轟:丟臉
* 庫房上方 電線走火
* 醫院大火 最忌推病床逃生
* 搶時間救災 建檔列管建築圖
* 災演未貫徹 加護病房開刀房成死角
* 熱門話題:讓住院與門診分家吧
* 世界級癌醫院 與台大醫平行
* 醫療法鬆綁 張榮發還是不玩
* 看問題》法令如毛 他們的無奈
* 為了健康 再囧的問題也要說出口!!
◆ 台大開刀房損失難計 手術服務量剩6~7成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12.19
台大醫院火警重災區在開刀房,院方估計僅能維持原有手術服務量六到七成。有醫界人士形容,台大這把火勢必重創國內重大手術的質與量,「損失難以估計」。
台大醫院一名主管指出,前天晚間發生的大火,除有一間開刀房已燒毀殆盡,另有三間開刀房也遭到波及,許多昂貴的設備與開刀房儀器受損,可能影響未來開刀房的調度,「以醫院每天開刀房約上百檯大小手術,如果開刀房因故縮減服務量,醫院至少每天損失兩百萬元收入」。
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指出,由於開刀房正由消防單位進行火場鑑定,在鑑識報告未完成前,無法整修,整個開刀房的受損狀況,尚待進一步評估,「目前無法回答東址的開刀房何時可以重新啟用」。
不過,譚慶鼎強調,該院新大樓落成之前,西址本來就有開刀房,加上公館分院,以及近日即將啟用的兒童醫療大樓的開刀房,都可提供滿載的手術服務,只是整體服務量可能只有全盛時期的六到七成。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則認為,該院歷經七、八年籌建的兒童醫療大樓,在本月啟用,因此兒醫大樓的開刀房可以適時提供支援。
一名不願具名的醫界人士指出,台大一向在外科手術上屢創佳績,包括肺臟移植、胰臟移植等手術都獨領風騷,因此一旦開刀房遭受重創,勢必迫使某些重要臨床試驗可能往後移。
倒是有長期台大簽署建教合作的醫院趁機向病患招手,歡迎患者轉診,強調動手術的醫師「都是台大訓練出來的菁英」。
◆ 台大手術患者1死 醫師救人嗆傷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12.19
一場暗夜惡火後,台大醫院昨天傳出不幸的消息。前晚手術中被迫暫停的食道癌患者張憲雄雖經緊急使用葉克膜,仍於昨天凌晨零時五分不治。患者的主刀胸腔外科醫師李章銘盡力搶救病人,自己也被嗆傷。
台大院長陳明豐向張憲雄家屬表達歉意,致上慰問金。家屬則在檢察官相驗時要求查明真相,不排除向台大求償。
這場火造成醫護人員包括心臟外科主任王水深、主治醫師王植賢和住院醫師林孟瑋、張彥俊等人,都受到輕重程度不等的嗆傷,尤其當時正為張憲雄開刀的李章銘,毫無裝備,卻奮不顧身搶救病人,目前仍在呼吸加護病房接受氧氣治療。
林孟瑋回憶,前晚七時廿二分左右,他剛忙完一檯支氣管手術,突聞塑膠燒灼味,「起火了」,醫護錯愕不已,第一號開刀房的病人剛上完半身麻醉,立刻撤離。
王水深說,當時他正在第十八號開刀房為一名心臟病患開刀,他趕緊為病患縫合。對面的第廿六號開刀房則正為張憲雄進行食道癌手術,主刀醫師就是李章銘。
林孟瑋描述,病人手術時綁上束縛帶,而且手術檯無法移動,患者身上有呼吸器、點滴、心電圖等維生管線,一時難以拔除,加上濃煙嗆鼻,許多醫護人員被迫先退到開刀房外,「呼吸一點新鮮空氣」。
不過,心懸兩位手術檯上的病患受困火場,許多醫護人員分頭再闖進開刀房,摸索進到十八號開刀房救出心臟病患。
李章銘回憶,當時他剛為張憲雄完成食道與胃分離手術,但廿六號開刀房最接近起火點,溫度瞬間升高,天花板也融化了。在缺乏裝備下,他兩、三次想衝進火場,都無功而返。
這時,消防隊員趕到了,大家和消防員手牽手重回開刀房,救出張憲雄,並請心臟外科緊急裝上葉克膜急救。
李章銘昨天坐在輪椅上,掛著氧氣被推到往生室向家屬致意,他說病人相信他才找他開刀,對於這起意外他必須負完全責任,「自己嗆傷事小,但病人生命無法挽救,我終身遺憾」。
◆ 這場火要命 立委轟:丟臉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 2008.12.19
台大一名手術中的食道癌患者昨天在火災後往生,衛生署長葉金川昨天在立法院備詢時說:「患者確定不是被嗆死的,是否因為火災往生則須鑑定。」
衛生署說,昨天已行文台北市衛生局,要求台大醫院及台北市衛生局下周一之前提出鑑定報告,釐清患者死因。過去醫學中心雖也曾傳出火警,但起火點多是在美食街、機房、洗衣部等,開刀房火警則是第一回。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昨天審查「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組織法」草案報告。會議一開始,立法委員的質詢集中在台大火災。「開腸破肚時發生火警,真的很要命。」國民黨籍立委費鴻泰說,這是很丟臉的事,對台大聲譽影響很大,「凸顯管理不當!」
對於不幸死亡的食道癌患者,費鴻泰懷疑:「不會是被嚇死的吧!」葉金川趕忙回應,由於開刀過程中會供給氧氣,確定不是被嗆死的,真正死因則要鑑定。
立委吳清池認為,不管患者有心臟病或癌症,醫院都有責任,若不是火警,患者不會那麼快死,「也許是驚嚇過度死掉」。
立委黃義交則對台大火警感到「很憤怒」,他說,病人是最虛弱無助的,醫院發生火警是很嚴重的事,不能聽任台大自己調查。
葉金川則表示:「這次火警對台大是個重傷」,台北市衛生局跟台大醫院會儘快提出醫療鑑定報告。至於起火原因,消防局鑑定報告預計需要兩周。
◆ 庫房上方 電線走火
【聯合報╱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 2008.12.19
台北市消防局漏夜鑑識台大醫院起火原因,初步排除人為縱火可能,警消研判應為四樓醫療器材庫房上方電線走火,火勢延燒至一旁的無菌走道,部分濃煙再溢入到三間開刀房,但確實的起火原因,仍要等正式火災鑑識報告出爐。
台大醫院前晚發生火災,緊急疏散八百名病患,消防局漏夜鑑識火災現場,由於起火點並無電力插座等火源,消防局原不排除人為縱火可能,但在調閱監視錄影帶及詢問相關醫護人員,再檢查醫療庫房天花板上的電線殘骸後,初步排除人為縱火可能。
消防局研判起火原因是四樓的醫療器材庫房天花板上方電線走火,造成下面的庫房全被燒毀,另外天花板火勢延燒到一旁的無菌走道後,火勢燻黑五樓外牆,部分濃煙流竄到西側三間開刀房。
消防局雖已有初步研判,但強調正式報告尚未出爐,還需要取得更詳細的醫院電路配線資料及現場鑑識後,才能作最後結論。
※ 那要查有沒有老鼠咬破電線。
◆ 醫院大火 最忌推病床逃生
【聯合報╱記者張耀懋】 2008.12.19
台大醫院大火,病患及家屬倉皇逃生,大廳塞滿病床。其實,醫院大火最忌連病床一起推出逃生,除非是離開病床會有生命危險,否則寧可相互攙扶、或坐輪椅逃生,以免病床堵塞通道,讓原本就行動不便的病患更逃生無門。
台灣醫院因地小人擠,多採高塔式建築,一遇火災,通道有限,逃生無序反成火場的第一殺手。
美國醫院協會編印的「病患緊急逃生手冊」即強調,火災現場最忌諱有人邊跑邊喊:「失火了!失火了!」因為如此一來,不但可能使重病病患,有心臟麻痺之虞,也會因而更增添疏散的困難。因此,醫院失火,多是使用代號,如「九九九」、「紅色狀況」,再由醫護人員緊急引導逃生。
也由於通道只有電梯與樓梯,一般的醫院走廊設計,多是以兩張,頂多三張病床可以交會的寬度為準,一旦病床全部被推到走道,加上慌亂,一旦大火猛烈,後果不堪設想。
美國醫院協會所編印的「病患緊急逃生手冊」同時建議,可行走的病患扶持可移動的病患,扶著牆壁順序逃走,另可利用毛毯拖運、輪椅、藥車等搭載行動不便的病患疏散。不過,易著火的草蓆、床墊則切記不要一併拖走。
要特別注意,嬰兒室的嬰兒則應由護士放置在小車,或用大床單一次帶走,切莫一個個抱走浪費時間,也不能任由家長入內,因為人馬雜遝,心焦的家長極可能摔傷或踩死別人家小孩。
台灣醫院密閉式的設計,大火時,濃煙成了另一火場殺手。切記逃生時,應順手將火場大門關上,以防火舌趁勢延燒及濃煙四竄。據估計,在門戶緊閉的火場,延燒至隔壁房需十幾分鐘,在分秒必爭的救火行動中,已彌足珍貴,若是鐵門,時間更久。
開門前,請觸門板、把手,如感到燙手,切勿開門,應改採其他逃生路線。若非高溫,先以背頂門開一條縫,若感熱浪或濃煙,即關門,從另一路線逃生。非不得已勿穿越濃煙區,必要時,用濕毛巾或手帕摀口鼻,或使用防煙袋保護,避免吸入濃煙及有毒氣體,蹲低沿牆面爬行逃生。
醫院應舉辦不定期演習,並在病人衛生教育中,播放逃生常識的錄影帶、分發手冊等。因在災難降臨時,「冷靜」才是安全逃生的不二法門。
◆ 搶時間救災 建檔列管建築圖
【聯合報╱卓躬/自由業(台北市)】 2008.12.19
台大醫院手術室日昨大火,從現場畫面及相關報導,大致可以理解台大醫院防火區隔設計得不錯,大火得以只侷限在約廿坪的數間開刀房,未擴散延燒。但問題是既然只在有限的小面積起火,何以會燒了兩個多小時才控制?
報導指出,火場所在醫護大樓的前庭、鄰棟、造景頗為複雜,形成救災一定的障礙;火場內部消防員也形容為「走迷宮」,因而找起火點、找消防水喉、水源花的時間不算短,這對急如星火的救災時間相當不利,這個時候,如果醫護大樓平面設計圖能送到救災指揮官手上,縮短摸索時間對救災有重大作用。
誰來提供建築設計圖?有人說,可以向建管單位調圖,這個說法雖正確,但時效勢必嚴重落後,說不定調到的圖只能供火場鑑定。也有人說,公共建築管理部門應該隨時拿得出設計圖...,不管怎麼講,設計圖必須第一時間調出來。
美國的最新作法可以借鏡。在九一一恐怖攻擊發生後,雙子星大樓的救災恐怖回憶促成安全維護工作的大檢討,並且在實施後一再檢討補強。
成立直屬總統的國土安全部是白宮層次的建制調整,並將一九六八年成立、有豐富救災經驗的聯邦緊急救災總署納入。體制調整後最優先的工作,是將大型公共建築的平面圖全面建檔列管,火警或災難發生,國土安全部第一時間就能調出災難建築的平面圖,送到救災指揮官手上。
特別值得強調的,防災、救災成功的前提是須要不斷檢討及改進。九一一迄今八年,美國的安全維護措施已翻新了幾次,讓所有入境美國的人都感受深刻,而這正是台灣最欠缺的。技術、觀念的不能隨時更新,打火兄弟當然事倍功半,也增加生命財產無謂損失。
◆ 災演未貫徹 加護病房開刀房成死角
【聯合報╱劉梅君/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台北市)】 2008.12.19
醫院本應為治病救命之公共場所,但由於內部潛藏著各種危險因子,再加上醫院病患較沒有自我保護或逃生之能力,一旦出事,就成為醫事人員及病人的奪命之地。
台大醫院火災事件暴露醫院在災難應變計畫流於應付,及實際演練執行上的不落實,結果是讓醫事人員及病人暴露在充滿危險的環境。
新制醫院評鑑雖已嚴格規定各醫院應制訂緊急災難應變計畫,但實際上卻只有少數醫院有實際災難演練的機會,且場所之選擇,往往為避免影響醫療業務執行,多選門診或一般病房中舉行;平常疏於防災演練的急症重、加護病房或開刀房,反成緊急災難應變演習的死角。
本次事件也凸顯醫院安全意識不足的地方,目前許多醫院急速擴建院區,為使空間得到最大利用,因此出現犧牲安全的空間規劃利用。台大事件中,消防人員雖即時到達,但受限於醫院各建築物間緊鄰,以及空間規劃使用未能重視安全,以致出現大型消防車輛進入灌救困難,形成「遠水救不了近火」的窘境。
另外,近年來醫院大型化的發展,此次事件不啻是當頭棒喝。動輒數百床甚至千床的醫療機構,面對緊急災難發生,龐雜的人員與儀器病床等的搬動,與第一時間點的妥善安置等,都增加災變因應處理上的困難度。
為保障病患安全,醫改會呼籲:
首先,新制醫院評鑑制度應深入探討受評醫院針對院內不同場所,是否皆有足夠的災害應變能力,院內廿四小時是否都有實際災害演練經驗之醫事人員,協助病患家屬逃生避難;
其次,為使醫事人員安心工作,不受突發意外之威脅,行政院應統合勞動及衛生主管機關,積極推動「醫療保健服務業安全衛生規則」,保障醫事人員執業安全;
第三,由於醫院有照顧殘弱且行動不便病人的特殊性,因此相關政府單位應對醫院建築物有更高於一般建物的安全及消防標準,同時也需對醫院的空間規劃利用予以積極監督,防止類似事件的再度發生。
◆ 熱門話題:讓住院與門診分家吧
【雲台/北縣新店(國中老師)】2008-12-19 中國時報
台大醫院十七日發生火警,雖然火勢在一個多小時撲滅,但當時正在手術的兩名患者,其中一名食道癌病患在十八日過世,死因尚待調查。
另外,「刀開一半,還看到內臟」的荒謬場面,相信病患家屬一定對台大失望透頂了,一個一級的教學大醫院,可以這樣「草菅」人命?
台大醫院每天候診、探病民眾人來人往,對這起火警更不能僅止於意外檢討而已,台大將住院、診療合而為一也升高了危險性。
在SARS時,曾有學者提出「住院」與「門診」應分開,但國內如台大、榮總、三總等一級的教學大醫院都像「大雜燴」,特別是為了講究便利性與功能性,將醫院與豪華的百貨地下街整合在一起,當就診、探病與病患群集在美食街共餐,誰能確保安全,沒演變成「群聚感染」已是奇蹟了!
◆ 世界級癌醫院 與台大醫平行
【聯合晚報╱記者謝鎔鮮、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8.12.19
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以永齡健康基金會創辦人身份,捐贈台灣大學醫學院150億元,歷經1年3個月籌備,雙方今天正式簽約,將興建世界級的癌症醫院、質子中心與台大生醫工程大樓。
今天簽約儀式上,台大校長李嗣涔、副校長湯明哲、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等人一列排開,與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代表簽約,雙方象徵性揭開癌症醫院建物模型,宣示打造華人第一、世界一流的癌症醫院。前、後任衛生署長林芳郁、葉金川也出席見證,顯示政府重視程度。
李嗣涔致詞表示,在今年金融風暴下,郭台銘能夠一本初衷,依照去年9月承諾繼續捐贈計畫,台大相當感激。他表示,這也是台大113年歷史來革命性的改變,經過校務會議通過,在台大醫學院之下設立第二所醫院,地位為一級研究單位,與台大醫院平行,未來將與校內生醫研究資源共享。
郭台銘則表示,這一年來,台大與永齡籌備團隊參訪超過10家癌症醫療機構,橫跨歐、美、日、韓多國,雖然籌備時間超過原來想像,很多人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夢想,但今天終於逐夢踏實。郭台銘指出,藉由打造一流水平的癌症治療中心,讓台灣醫療資源結構性轉向,也可帶動台灣生化、醫療觀光產業升級、發展,他相信這是台灣醫療聲譽走出世界的第一步。
◆ 醫療法鬆綁 張榮發還是不玩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邱瓊平/台北報導】 2008.12.19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有意投資近百億元引進日本重粒子醫療技術,因旗下無醫療中心不符法令,10月宣布放棄,現在該計畫可望起死回生。立法院院會上午三讀通過修醫療法93條修正案,放寬醫療機構購置及使用具有危險性醫療儀器規範,未來長榮集團只要成立如重粒子中心、癌症中心,就可順利引進相關醫療設備。
現行法令規定僅醫學中心可購置及使用危險性醫療器材的規定,立法院上午三讀通過醫療法第93條修正案,鬆綁醫療機構購置特殊醫療儀器規定。未來欲引進這項技術,將不再受限需先成立醫學中心、設教學醫院,且獲評為優等,或與前述兩者合作。修法後,未來以公益為目的之社團法人或財團法人,為推動醫療技術升級發展研究計畫,只要投資金額逾一定門檻者,得經主管機管許可,即可購置及使用具危險性醫療器材。
立法院審查過程中,有立委質疑,這是否算是為張榮發量身打造?衛生署長葉金川認為,這不是為張榮發特設的條款,而是鼓勵重大醫療投資案。
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一直有意從日本引進重粒子放射線治癌儀器,因法令阻礙,10月宣布放棄籌設斥資3億美元的重粒子治療癌症中心,並通知日本解除技術引進契約,還一度氣憤放話詛咒反對他的人會得癌症。當時衛生署曾建議張榮發,可循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捐贈台大質子治癌儀品模式,和醫學中心合作設立癌症醫院,但張榮發沒有接受。
儘管立法院今天通過放寬醫療機構購置及使用具有危險性醫療儀器規範,但長榮發言人聶國維今天中午強調,長榮日前已宣布放棄成立重粒子治癌研究院,截至今天為止,也沒有再引進重粒子放射線醫療設備與技術的計畫。
◆ 看問題》法令如毛 他們的無奈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特稿】 2008.12.19
「不玩了!「政府法令多如牛毛!」就算是財力雄厚的全球性集團,如長榮、鴻海,在遇到台灣法令時,仍舊覺得無奈,充滿了無力感,或許張榮發、郭台銘兩人想要跨足醫界的動機不一樣,但卻遇到了相同的問題。
堅持醫療專業的衛生署始終認為,再有錢的企業如果沒有屬於自己醫療院所,就是不能購買醫療儀器,高達數十億元的的質子、重粒子等儀器不行,就連最簡單的超音波儀器也不可以。
現行衛生法規、行政法規,就如同的一道金箍咒,緊緊限制了企業財團的投資意願,郭台銘就坦承,一度也不想玩了,不想投資癌症醫院,因為法規實在太煩人了。
連大企業也受不了,何況是一般民眾。政府如果想要拼經濟,鼓勵大家投資,腳步應該更快一點,不要真等到有人說「不玩了!」,痛斥官僚系統,才覺得事態嚴重,開始有些動作。不過,現在做了,總比不做的好。
但今天法令鬆綁,不見得企業投資醫療市場就一定可以獲益,幾乎每個到大陸地區投資醫院的財團幾乎都是鎩羽而歸,賠了許多錢,何時能賺錢,還是是未知數,想要進入醫界的財團還是得三思而後行。
※ 所引進的技術,還有興建地點也是個大問題。
◆ 為了健康 再囧的問題也要說出口!!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活動企劃組 2008-12-19
為什麼到了冬天,洗澡時小弟弟的 Size 會自動縮小?
喉嚨有痰到底是要吐還是可以吞下去呢?
為什麼蛋蛋被踢到會那麼痛?
以上這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你是否也存有很多問號,打開電腦在google搜尋了老半天,還是找不到答案。難道這些囧問題真的都沒有人知道?
現在就勇敢的說出你的「囧問題」吧!不管是內科、小兒科、皮膚科、婦產科、家醫科等各種疑難雜症,我們都將一本『追根究柢』的精神,為你提供最正確的解答,並破除坊間流傳已久、似是而非的錯誤說法!
即日起至12月31日為止,只要參加uho優活健康網和皇冠出版社舉辦的《你想知道、卻不敢問醫生的事!》活動,在uho專業諮詢區發問健康相關問題,主旨加上【發問連google也找不到的囧問題】,除了有專業醫療團隊為你解答!還有機會獲得皇冠強打新書《挑戰Google的囧問題》、歐森臭氧生鮮蔬果解毒機…等健康超值好禮。這樣的好康,你還在等什麼呢?
活動網站:http://www.uho.com.tw/Forum/View.asp?id=1818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從藥怎麼吃到《孤雛淚》吃不飽「史實」
* 藥怎麼吃? 飯前飯後=距吃飯1小時
* 《孤雛淚》太誇張?奧立佛其實吃得飽
◆ 藥怎麼吃? 飯前飯後=距吃飯1小時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12.20
拿藥時,藥師講得很清楚,你卻聽得很模糊?調查發現,看似清楚的用藥指示,民眾都是「各自表述」。其實,吃藥有很多禁忌與規則,如「飯前、飯後」吃藥,是指最好距吃飯時間一小時;另外,某些藥物不該用葡萄柚汁配服,最好吃藥當天都不要喝葡萄柚汁。
民眾對用藥的迷思很多,衛生署的調查即發現,逾四成受訪者認為症狀好了就不吃藥,逾一成沒有按時吃藥的習慣,這些都可能影響安全與藥效。
「飯前吃、飯後吃」,有一成三民眾以為只要吃飯前、後什麼時間都可以,中華民國藥師公會理事長連瑞猛表示,其實飯前服用的藥物,對胃腸刺激性小,容易被食物影響吸收,所以一般指的是空腹服用,最好在飯前一小時前服用,若不小心忘記,也最好是飯後兩小時再吃。若藥袋註明「飯後服用」則是建議能在飯後一小時、或是與食物一起服用,因為可藉食物協助藥物吸收,並減少腸胃刺激。
「一天服四次」到底是三餐、睡前?或六小時吃一次?其實服藥的頻率與該在體內的作用時間有關。一天四次最好就是每六小時吃一次,但一般為方便記憶,三餐與睡前也無不可。「一天三次」則是每八小時或三餐時間、「一天兩次」就是每隔十二小時或早、晚餐,「一天一次」,需固定一個時間,而不是一天「隨心所欲」找個時間。
連瑞猛說,服藥最好以白開水送服,不要用茶、果汁、咖啡、牛奶,以免減低藥效或與藥物相互作用。
開業藥師黃淑娥說,很多民眾自覺症狀好了就停藥,但擅自停藥反而會影響療程,像治療香港腳的抗霉菌藥物,通常不到一周水泡等外顯症狀消失,但若未完成三周完整療程,霉菌並未被殺盡,很可能復發、再治療更困難。抗生素藥物也有類似情況,應服完一個療程,否則擅停後,病菌反而適應了該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若是一般小感冒,咳嗽、流鼻水症狀消失,倒是可以先停藥,因為這些藥物多是為了緩解症狀,沒有抗藥性等問題。不過,應先徵得醫、藥師同意。
不同藥物也會交互影響,如抗凝血藥物不能同時服用阿斯匹靈、魚油、銀杏等保健食品,高血壓併有腎臟病患者就不適合高血壓藥物中的利尿劑,如有多種藥物同時服用,最好詢問醫師。
※ 媒體可以加強預防醫學的報導。
◆ 《孤雛淚》太誇張?奧立佛其實吃得飽
江靜玲/倫敦十八日電 2008.12.20 中國時報
英國大文豪狄更斯的作品《孤雛淚》(Oliver Twist)主人翁孤兒奧立佛的故事,數百年來賺得無數讀者淚水。然而,一項最新研究宣稱,住在孤兒院裡的奧立佛不但吃得飽,且營養充足。
「英國醫學雜誌」(British Medical Journal)發表研究報告指出,他們已經揭開知名小說《孤雛淚》中有關稀粥的真相。
研究人員指稱,狄更斯在《孤雛淚》中,誇大形容居住救濟院內的孤兒奧立佛和其他孤兒,每天吃的麥片粥稀得跟水一樣,生活在飢餓邊緣。
狄更斯在《孤雛淚》中描述,這些孤兒,「三餐只有稀粥,每周吃兩次洋蔥,周日的時候可吃半個麵包。」每逢節慶時,孤兒們可以額外獲得兩個六十四公克的麵包。
負責進行這項研究的北罕布頓中央醫院的醫學專家表示,小說中描述的飲食內容,可能造成兒童死亡、貧血、壞血病及其他維他命不足造成的疾病。
不過,研究指出,根據英國一八三四年的救濟貧窮法(Poor Law Act),提供的食物雖然不好,但是食物份量及營養足供奧立佛這個年紀的兒童發育成長。
經過研讀歷史紀錄和當代文件,並根據內科醫師白瑞拉(Jonathan Pereira)在狄更斯發表《孤雛淚》五年後、於一八四三年寫下的專論進行研判,發現奧立佛吃的粥可能不但不稀,而且十分扎實。
研究人員以白瑞拉的紀錄為範本,使用十七世紀英文食譜記載的稀粥做法,計算出奧立佛每天可吃到一點七六公升的稀粥,包括一○六公克來自蘇格蘭柏威克的高品質燕麥。
白瑞拉的專論中同時記錄,送到各家濟貧院的還有牛肉、羊肉,馬鈴薯、起司和甜米布丁。
台大火警病患是嗆死 疫苗基金成立
* 台大火警 病患是嗆死
* 家屬控醫護落跑 棄病患致死
* 台大醫:多次試圖營救 2醫嗆傷
* 陳定信:當醫生不要想賺大錢
* 疫苗基金成立 290萬人受惠
◆ 台大火警 病患是嗆死
【聯合報╱記者張宏業、袁志豪、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8.12.21
台大醫院開刀房火警造成食道癌患者張憲雄死亡,台北地檢署檢察官相驗,初步研判是吸入過多濃煙嗆死,且有遭大火灼傷痕跡,全案將朝業務過失致死方向偵辦,本周二將解剖查明。
張憲雄的家屬今天上午將舉行記者會,控訴台大醫院處置不當。台大醫院則表示,該院會持續關懷死者家屬,並給予必要協助。
檢警發現,火警發生時,在場醫護人員因遭濃煙嗆得受不了而先逃開,等消防人員到場後,才進入開刀房將張憲雄搬離火場急救,但張仍告不治。
檢方表示,要查明事實、釐清責任的有三部分:一是火警發生原因是否有人為疏失;二是開刀房是否應設置而未設置因應火警等緊急狀況的救難設備;三是在場醫護人員的緊急處置有無疏失,如有疏失,是否與張憲雄的死亡有關。
手術當時醫護人員有依規定替張憲雄安裝呼吸器,檢方也要查明,火警發生後,呼吸器是否斷電而造成張憲雄窒息死亡,其中有無涉及呼吸器不斷電設備缺失等問題。
台北地檢署指出,如果張憲雄的死因確定為台大醫院造成,檢方將依業務過失致死罪分案偵辦,必要時傳喚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當天負責開刀的主治醫師李章銘及相關護理人員到案說明。
台大醫院開刀房本月十七日晚上發生火警,當時主治醫師李章銘正在替食道癌患者張憲雄手術,手術因火災中斷;雖然後來醫護人員緊急將張移往加護病房,裝置葉克膜心肺維生系統,並縫合傷口,但仍回天乏術。
◆ 家屬控醫護落跑 棄病患致死
【聯合晚報╱記者陶煥昌/台北報導】 2008.12.21
朝業務過失致死方向偵辦
17日晚間,台大醫院發生火警,波及開刀房,造成手術中的食道癌患者張憲雄死亡。今早,家屬提出質疑,認為醫護人員在火警中丟下病患落荒而逃,涉有疏失,將向院方提起法律訴訟。
死者遺體經台北地檢署檢察官相驗,初步研判是吸入過多濃煙嗆死,且全身有20%的灼傷與水泡痕跡,預計周二解剖追查死因,全案將朝業務過失致死方向偵辦。
死者女兒上午由民進黨籍台北市議員黃向群等人陪同舉行記者會,淚流滿面控訴台大醫院在火警中處置不當,雖然醫護人員也受到嗆傷,但不該只顧逃命,致令其父枉死。不過,上午醫院無人出席說明,家屬對此,更感憤慨。
開刀房火災時沒任何警報
死者家屬提出質疑,當晚7時10分他們在開刀房外等待時,已經聞到煙味,也看到手術房門打開,裡面伸手不見五指、濃煙竄出,但沒有聽到警報。為何醫院開刀房在發生火災時沒有任何警報或設備警告?
家屬還稱,醫護人員說,開門之後,大量濃煙衝入開刀房,頓時一片黑暗,沒有辦法把死者移出去,現場共有4位醫師和4位護士,為何沒人嘗試去移動已經麻醉沒有意識的病患到安全的地方?
死者內視鏡開刀 傷口不大
家屬說,醫生告訴他們,死者手術還未完成,無法移走,移動會造成感染,才決定留在原地。但死者只是用內視鏡開刀,傷口並不大,且手術快結束,難道把死者留在裡面,會比第一時間移走的生存機率大嗎?
同時,死者對面第18開刀房正在動開心手術的病患,在火災時馬上被其他醫護人員搶救出來。開心手術的傷口更大,同樣也被固定,為什麼可以移出?而死者沒被推出來,孤零零被留在開刀房「等死」。
◆ 台大醫:多次試圖營救 2醫嗆傷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8.12.21
針對家屬指控台大醫院,在火災當時處理不當,導致開刀中的病患死亡。對此,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指出,火災發生當時,醫生確實全力營救,但是在沒有頭套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在手術室久待,兩位醫生也是多次試圖營救,進入手術室,才會遭嗆傷。
譚慶鼎指出,火災當下,手術病患的氧氣供應管在運作,但是醫護人員則沒有相關氧氣設備,在手術室內根本無法呼吸,即使回到手術室,也無法憋氣太久。
由於病患正在手術中,拆卸維生器材需要一些時間,兩位醫師多次嘗試回到手術室營救病患,但是無法呼吸,才會遭到嗆傷。直到消防隊員抵達,提供專業的頭套,醫師才得以進入手術室,搶救病患。
對於家屬指出,手術室外有眾多醫護人員,為何沒有進入支援?譚慶鼎說,手術室外的醫護人員,是火災發生時,趕到現場增援的人力,並不是該手術室的醫護,該手術室的醫護仍在想辦法營救病患。
譚慶鼎強調,醫師沒有置之不理、見死不救,對於病患的往生,也感到非常遺憾。
另據了解,火災當時,台大醫院手術室正有兩台刀在進行,一是由台大醫院心臟外科醫師王水深所進行的心臟手術,另一台刀則是胸腔外科醫師李章銘所進行的食道癌手術。
台大人員私下表示,王水深的病患,當時已經開胸,正在取大腿靜脈,準備進行心繞道手術,較容易終止。李章銘的手術正進行食道重建,較難以隨時喊停,加上李章銘開刀處,距離起火點又近,導致悲劇發生。
◆ 陳定信:當醫生不要想賺大錢
中央社 2008.12.21
致力推動醫德教育的前台大醫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定信表示,當醫生要雞婆、要對人感興趣,不要想賺大錢,行醫最大成就感是來自病人的感激。
大學醫學系推甄應否設德育成績門檻,陳定信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德育成績很抽象,也是頭痛問題,打出來的成績可信度多少也不知道,如果只是在學校沒犯規,就顯得太形式化。
陳定信認為,醫德教育最好的方式是身教,後輩醫師看前輩醫師怎麼做,自然就會效法,前輩醫師要帶好後輩醫師,本身必須要有料,「不然後輩醫師也會挑戰你」。
至於台灣醫界是否重視醫德,他表示,「很有信心」,醫界本身自我要求也高,醫學院有定期評鑑,每位醫生要不斷的在職進修,每6年更新行醫執照。但他也坦言,仍有少數醫師缺乏醫德,例如先前公佈某縣市長病歷的醫生,就是破壞醫病關係。
陳定信指出,醫生的收入穩定,但是不會賺大錢,遇到想要賺大錢的學生,「我會告訴他們『選錯了』,並且建議他們轉到電機系、資訊系」,因為從事電腦軟體、金融投資等行業才會賺大錢。
醫生雖然是不錯的行業,他表示,卻也是勞力密集的行業,手機要24小時開機,因病人隨時會有狀況,醫生的時間都掌握在病人手裡。
談到醫生特質,陳定信說,一定要「對人感興趣」,看到人不覺得煩,對病人要關心,當醫生要很雞婆,積極幫人解決問題。
陳定信強調,當醫生的最大成就感是來自病人的感激,這是金錢買不到的。例如,日前有一名病人過世前,特別交代家屬一定要向他道謝,讓他很感動。
◆ 疫苗基金成立 290萬人受惠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12.20
立法院昨天三讀通過「傳染病防治法第廿七條條文修正案」,衛生署疾管局將依法成立「疫苗基金」,除明年將推動的新三合一疫苗、五歲以下高危險群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未來將逐年依序導入新疫苗,受惠族群有二百九十萬人。
疾管局發言人林頂說明,目前已編列一億兩千八百萬元預算,明年起預計花費七千萬元,購買新三合一即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混合疫苗,取代現行小一學童全面的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約有廿五萬人受惠。
昨天修正案通過,最快將於次年起編列預算採購,如依原本規畫,將從後年連三年依序完成幼兒全面接種五合一或六合一疫苗、幼兒肺炎鏈球菌疫苗納入常規接種,及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全面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
Discovery聚焦台灣脊椎神醫張國華
* Discovery聚焦台灣 介紹張國華醫師
* 脊椎神醫揚名 再創「台灣奇蹟」
* 上台演教材 陽明醫學生另類教育
* 台大火警報告 開刀房救災延誤
◆ Discovery聚焦台灣 介紹張國華醫師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12.24
行醫25年的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部主任張國華,因獨創的手術方法、上萬成功案例,被Discovery頻道的「聚焦台灣」選為首集人物。
美國傳教士David Atkin從中學起,就是S型脊椎側彎患者,畸形脊椎不僅造成下背痛、無法站直,也壓迫到內臟、神經,甚至不能與小兒子玩耍。三年前,張國華用新手術幫Atkin矯正側凸胸椎、再利用矯正力量帶動腰椎,縮短手術時間,也成功改善他的問題。手術6個月、脊椎已經正常的David,不但恢復生活品質,還輕鬆地參加「鐵人三項」。
7年前,豆豆脊椎側彎到70度,因此經常手腳痠麻、無法久站,連醫學中心的醫師都不願冒風險動手術,她南下找到張國華後,終於擺脫了關節、骨頭的痠痛,術後長高五公分的她也恢復了自信。
張國華說,脊椎是支撐人體重要骨幹,因此又被稱為「龍骨」,前後有重要的大血管、中樞神經,開刀風險性極高,但這也是他為什麼鑽研脊椎手術的原因。他獨創的12項手術方法,已有11篇論文登上國際知名《Spine》期刊,超越兩岸發表研究之數量。
被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Spine》稱為「The miracle doctor」(奇蹟醫師),張國華說,所謂奇蹟,應該是指患者從痛苦、退縮中再次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他在脊椎手術方面的突破,來自軍人父親嚴格的教育以及太極「以柔克剛」的啟發,他至今仍維持每天跑5千公尺、吊單槓,保持足夠體能。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資深副總裁林東民說,聚焦台灣希望介紹台灣科學突破、文化特色,也因此在本周日晚上10時的首播,就是介紹台灣這位深具特色的醫師。
★ 脊椎側彎
從後面看,脊椎呈現弧度,可能是S型、C型,或多彎、甚至螺旋狀。
其中「特發性」最多,常呈S型,多是由遺傳導致,在青少年期趨向嚴重,約2%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困擾,可能造成活動受限、疼痛等問題,因此小學生若有脊椎側彎,要特別留意,以利及早發現、治療。
另外還有先天性結構不良及「醫原性」脊椎側彎,因外傷、退化以及因手術傷害造成。
◆ 脊椎神醫揚名 再創「台灣奇蹟」
張翠芬/台北報導 2008.12.24 中國時報
從事脊椎外科手術廿五年,執刀超過一萬六千人次的國軍台中總醫院骨科主任張國華,獨創十二項手術方法,被國際脊椎醫學最重要的期刊《Spine》譽為「The miracle doctor」(奇蹟醫生)。他的醫學突破也被Discovery頻道看中,花了一年拍攝完成《聚焦台灣:脊椎神醫》,讓台灣之光向全球播送。
張國華說,脊椎是支撐人體的重要骨幹,內含大血管與中樞神經,開刀風險相當高。過去,嚴重的脊椎側彎無法治療,手術一旦開不好非死即殘,因此他投入脊椎外科研究。
矯治畸型 再彎也能拉直
脊椎側彎發生率約二%,彎曲超過四十度才需要手術。張國華的病人中,多是彎曲達一百多度的嚴重畸型病患,傳統矯正手術須側面與背部各開一次刀,傷口動輒三、四十公分,風險較大。
他採中西合璧治療方式,在彎曲的脊椎加上鋼釘,並以鋼索拉直,範圍變小,手術僅須二至三小時,病人三天即可下床,一周可恢復正常行動及體態。這是其他國家都做不到的,許多外國醫生特地來台取經。
神乎其技 獨創十二手術
他創新十二項手術方法,包括以槓桿法治療嚴重側彎畸形、洗髓灌頂法治療S型側彎畸形、開合法治療嚴重駝背畸形,這些突破均發表在國際醫學雜誌《Spine》上,被期刊譽為「The miracle doctor」。
因S型脊椎側彎嚴重背痛影響行動的美籍傳教士大衛,三年前接受張國華全新的「洗髓灌頂法」。術後六個月,劇痛完全消失,脊椎回到正常位置,他甚至還參加了鐵人三項。大衛昨天到首映會見證,感謝張國華。
成果不凡 贏得國際肯定
民國四十二年次的張國華對太極頗有研究,研創「太極刀法」,開刀時處於「放空」境界,全神貫注在手中的電鑽、釘子,根據「手感」執行手術。近十年來,手術成功成功率已達百分之百,目前這類脊椎手術健保均有給付。
國內醫界大老台大骨科陳博光教授和骨科醫學會前理事長陳文哲都同表肯定張國華的醫學突破,《聚焦台灣:脊椎神醫》將於十二月廿八日晚上十點在Discovery首播。這一系列有五集,還包括文化科技等領域的指標人物或台灣重大事件。
◆ 上台演教材 陽明醫學生另類教育
汪宜儒/台北報導 2008.12.24 中國時報
除了搬演經典與展現新潮創意,舞台劇也能拿來傳遞疾病認識與醫學倫理。陽明大學醫學系主任陳克華與講師陳永旭開創的「醫學倫理劇」課程,廿九日成果驗收,由醫學系學生上演《幸福的寶貝》,描述癌末病患母親產下早產兒故事。
陳永旭主導的「醫學人文公益舞台劇」從二○○五年開始,在各大醫院進行了三年餘、計有七部作品演出。大學主修表演、研究所念醫學人文的陳永旭結合雙邊資訊與資源,針對安寧病房、早產兒、玻璃娃娃、SARS等社會大眾耳熟能詳又陌生的醫學相關知識,改編成戲劇。他運用訪談病友、醫護人員的方式蒐集故事,最後透過專業演員的舞台劇演出,在各大醫院進行宣導與教育。
陳永旭表示:「我的劇就像紀錄片,沒有非寫實場景,所有對白、故事發展根據訪談內容,就像一般人聊天說話,所以大家都可以看得懂並被感動。」
有不少醫界友人笑陳永旭是在做傻事。但他認為,疾病認識與生命教育課題應是全民教育,「我看過太多居住在中南部或資訊接收不完備的年長者,都因為聽不懂醫學術語、不認識疾病,拖延了治療時間。」
「醫學人文公益舞台劇」系列在專業演員演繹下已累積了七部作品,教醫學倫理課程的陳永旭又提出「接著應該讓醫學系學生來演」的主張。
他表示,「台灣的醫病關係向來有很大改善空間,偏偏醫學院課程僅是傳遞醫學知識,不能讓學生體驗、感受病人的觀感。透過舞台劇演出,可以激發學生的同理心,並省思生命的價值,這也是顛覆傳統醫療教育的方式!」
十二月廿九日晚間七時卅分《幸福的寶貝》於陽明大學表演廳上演。
◆ 台大火警報告 開刀房救災延誤
【聯合報╱記者錢震宇/台北報導】 2008.12.24
台北市消防局的台大醫院火警調查報告出爐。報告指出,失火時院方無人通報開刀房,直至廿六號開刀房的護理人員聞到焦煙味,才知道發生火警;另因開刀房安全門關閉,搶救人員須動用破壞器具破壞牆面才能進入救災,因而延誤近十五分鐘。
根據消防局報告,本月十七日晚間七點廿七分接獲台大報案,消防人員於卅一分抵達現場,從東南側樓梯進入醫院起火層,因起火層是開刀房,台大醫院將安全門關閉,搶救人員破壞梯間旁管道間牆面才進入救災。
起火點為醫材庫房南側走道天花板,初步認定電線走火,詳細原因待鑑定。
台北市議員莊瑞雄表示,從台大醫院開刀房沒有示警、到安全門緊閉,明顯有疏失;醫護人員聲稱因濃煙嗆人,必須靠消防員提供專業面罩才能進入開刀房移置病患,也被消防局人員駁斥「醫護人員是靠自己的簡易面罩進去開刀房內」。
消防局的報告則指出,首批消防員到場時,醫護人員是戴自己的簡易面罩跟進開刀房,第二批消防隊員則提供專業面罩給醫護人員用。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北市消防局調查台大醫院火警報告出爐,台大醫院發言人譚慶鼎低調表示,要看到正式鑑定報告出來才能回應。
台大醫院人員指出,昨天是火災死者張憲雄的頭七,醫院已派副院長王明鉅等人前往致哀,已約好今天繼續協調。
健保新增23項給付 70萬人受惠
* 健保新增23項給付 70萬人受惠
* 明年起 健保增廿三項重症給付
* 健保監理會:北市應還欠款 否則拍賣土地
* 冷眼集》什麼幫 什麼派 什麼時代
◆ 健保新增23項給付 70萬人受惠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12.26
雖然健保財務吃緊,但健保局明年起仍將新增廿三項給付項目,範圍涵蓋老幼及中重度病患所需的檢驗、處置及手術,例如心臟病患者接受的血管內超音波、食道癌及肺癌的光動力療法及胰臟移植等。
估計新給付項目受惠患者近七十萬人,健保年度支出將增加三億四千萬元。其中,一向被認為非富即貴者專有的巴金森氏症晶片植入術,健保局首次納入術前腦內定位檢查的相關費用,但動輒八十萬到一百萬元的晶片特材費,最快要到明年四月才會全面給付。
健保局醫務管理處科長李純馥指出,健保局每年與醫界協商總額,明年度新增加預算中有一筆支付醫療新科技的費用,由於醫界屢次建議,應把目前部分自費的項目納入給付,健保局接受建議。新納入給付項目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及食道癌所接受的光動力療法,過去自費約要三萬元以上;針對收治兒童的診察費可加兩成給付,門檻由現行兩歲放寬到三歲以下。
另外,冠狀動脈阻塞患者評估血管阻塞程度,未來可選擇冠狀動脈血管內超音波檢查;心臟衰竭病人若等不及心臟移植,在裝上葉克膜體外心肺循環系統後,未來健保可給付心室輔助器技術費,幫患者覓得一線生機;至於胰臟移植,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脫離終身注射胰島素的希望,健保局比照心臟移植納入給付,病患可節省廿七萬元支出。
各界期待巴金森氏症晶片植入術能獲健保給付,台北榮總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劉康渡表示,健保局目前僅開放巴金森氏症量表評估、深腦刺激術治療參數調整、深部腦核電生理定位等檢查費用,至於攸關病患經濟負擔的晶片特材費,一付高達八十萬至一百萬元,目前還沒有給付,患者仍需自費。
◆ 明年起 健保增廿三項重症給付
【張翠芬/台北報導】2008-12-26 中國時報
年關將屆,健保給付放出大利多!中央健保局廿五日決定,明年元月起,擴大給付廿三項重症醫療技術,包括巴金森氏症評估檢查、癌症病人光動力及冷凍治療、心臟移植的心室輔助裝置、攝護腺檢查等。過去民眾須自費花數萬至數十萬元的重大手術均納入健保給付,預計有五十八萬病患受惠,健保一年支出增加三.四億元。
健保局醫管處科長李純馥指出,此次調整是配合年度總額協商,與醫界代表討論後,修訂醫療費用支付標準。九十八年新增支付項目共廿三項,包括檢驗、處置及手術三大類。另外,為提升兒童就醫品質,醫院及診所兒童門診診察費加成廿%,給付對象由兩歲放寬至三歲以下。
花費昂貴的癌症治療包括非小細胞肺癌、食道癌病患,可使用傷害性較小的光動力療法,不適合接受傳統手術及麻醉的腎臟腫瘤高危險病患,可改用較安全的冷凍治療。
靠葉克膜支撐等待換心的病患,明年將給付十三萬多元的「心室輔助裝置植入」,有利多爭取一些等待換心的時間。
無法自行製造胰島素的第一型重度糖尿病患,健保將給付屍體胰臟移植及胰臟捐贈摘取費用共四十多萬元,讓病患擺脫天天打胰島素的命運。
一年約有廿萬名患者接受巴金森氏症UPDRS量表評估,相關檢查費用及深腦刺激術治療參數調整作業、深部腦核電生理定位等,均納入健保給付範圍。
另外,為降低國人洗腎率,腎功能胱蛋白C檢測也獲給付;攸關乳癌病患能否使用標靶治療的Her-2人類上皮細胞接受器檢查,健保將給付每次萬元的檢查費,預計有三千人受惠。
為方便民眾就醫,男性癌胚胎抗原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等檢查,放寬到基層診所都可以執行,以利男性攝護腺癌早期發現。
因應目前社會處理高壓環境,各種心理治療需求大增,心理治療給付,從過去只限於精神科,放寬到復健科的心理治療師也可獲給付。全部給付內容可上健保局網址 http://www.nhi.gov.tw/ 查詢。
◆ 健保監理會:北市應還欠款 否則拍賣土地
中央社 2008-12-26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6日電)台北市政府積欠近新台幣300億元健保費,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今天決議請健保局向北市催收欠款,否則民國99年應拍賣查封的29筆北市土地,反對衛署將健保欠費與查封土地脫鉤處理。
全民健保監理委員會今天在衛生署閉門開會,衛生署長葉金川在會中報告健保財務方案,希望委員支持以個人總所得取代個人薪資計收保費的「1.5代健保」;但是部分委員卻希望北市府欠費先還,再來討論增加民眾的保費負擔。
與會的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北市府積欠近300億元保費,而且行政訴訟敗訴,健保局為確保債權,已查封北市府29筆土地,但是市府想要拍賣位於忠孝西路、南港經貿園區一帶的兩筆土地,明顯地想要將欠費與土地脫鉤處理。
監理委員會今天決議,要求健保局應促請北市府拿出還款計劃,分期攤還積欠的健保費,如果民國99年前仍未清償欠費,健保局應該在民國99年展開第一次土地拍賣。
◆ 冷眼集》什麼幫 什麼派 什麼時代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特稿】 2008.12.25
台北榮民總醫院院長李良雄任期即將任滿,新任院長名單還沒宣布,檯面下的角力已然開始。前衛生署長、台大醫院院長林芳郁內定台北榮總院長,引發退輔系統反彈,軍系立委甚至出面大喊,不希望台大血統染指龍頭榮民醫院,活脫就是一場地盤爭奪戰。
事實上,這幾年來,台北榮總早已經不是國防醫學院醫學生的天下。像現任院長李良雄就是台北醫學院培育所出,台北榮總中早就重用台大醫院、長庚醫院等培育的人才擔任要職。相對的,在台北榮總茁壯的免疫風濕疾病專家余家利,就被台大醫院重用,到台大醫院擔任基因遺傳部主任。
如今,以「血統」作為選用人才的標準,已經落伍而不合時宜。許多醫學中心早就發現「血統純正」有礙醫院發展,因此無不廣徵各方人才,甚至向國外重金禮聘挖角,就是知道唯有求取人才,才能在日趨白熱化的醫療競爭中,適者生存。
近年來,台北榮總與台大醫院的交流日益頻繁,在李良雄與林芳郁的大力推動下,國內兩大醫學龍頭,早已展開多方面合作計劃,通過12項重要研究計畫。包括互派住院醫師至對方訓練之科部,交流的科部包括神經外科、骨科部及麻醉部,且兩院亦已建立了良好的圖書互借與互惠管道,共享資源。
多年來,退輔會主導台北榮總人事,但是,台北榮總不應是退輔會的禁臠或地盤。榮總系統是國家的醫學重鎮,負擔有重要角色。以SARS為例,台北榮總就收治了全台灣最多的SARS病患,院方更全力動員醫護,支援SARS專責醫院,在在突顯,榮總是國家醫院的角色。
派系觀念甚重的醫界,該學著打破門派觀念,血管觀念已經落伍,國家級的醫學中心應以人才為重。而退輔系統多年來排拒榮總協助陽明醫學院作教學訓練,也在醫界引起不少非議;這時也許正是一個檢視國家資源如何合理分配的好機會。
※ 大家不妨想想白色巨塔是怎麼來的... :)
放無薪假莫忘健保權益 醫學倫理搬上舞台
* 勞工放無薪假 莫忘健保權益
* 辦公室獨處 吸菸也違法
* 社福措施 公衛「醫」環
* 給葉署長的電子信》火車上,醫師只談賺錢
* 葉金川重視電子信 轉交醫事處
* 代簽到、代出席 認真進修的醫師在哪?
* 醫學倫理課程怕說教 醫界從電影找教材
* 醫學倫理搬上舞台 醫學生課程用演的
◆ 勞工放無薪假 莫忘健保權益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08.12.27 中國時報
因不景氣被裁員或強迫放無薪假的勞工愈來愈多,不管是丟了工作、或瘦了薪水,莫忘保住健保權益。健保局表示,無論自願或非自願離職員工,都應於次日以其他身分續保,才不會影響就醫權益;勞工因無薪假減薪,投保金額也應減少,且不得損及健保資格。
近來因經濟不景氣遭企業裁員,甚至被強迫放無薪假的勞工明顯增加,影響所及,不少勞工因一時不察未能及時以受雇者以外其他身分接續健保資格,等到生病發現IC卡不能用了,才急得跳腳。
健保局承保處秘書程穆表示,該局近來接到有關離職員工健保權益的詢問電話較過去多了很多。還有長時間在北部工作、戶籍還留在南部家鄉的離職勞工,以為一定要到戶籍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辦理第六類投保,氣得大罵健保局不便民。
程穆說,依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勞工離開原工作崗位的次日,即應以受雇者以外之身分,如以職業工會、農會、水利會等會員資格,依附配偶以眷屬身分,或以第六類身分至戶籍所在地投保,才能確保健保資格不中斷。
民眾若有其他健保投保、繳納保費及相關疑義,請多多利用健保局服務電話0800-030-598。
◆ 辦公室獨處 吸菸也違法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12.27
從明年一月十一日起,三人以上共用的室內工作場所都必須是「無菸職場」,對許多長年忍受二手菸的非吸菸者來說,真是一大福音。
菸害防制法修正條文規定,三人以上共用的室內工作場所就要全面禁菸。不少人問所謂「全面禁菸」,包括平常菸槍吞雲吐霧的「角落」嗎?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副局長趙坤郁說明,原則上只要是工作場所「建築物內」的空間,都是禁菸範圍,因此樓梯間、電梯出口處、洗手間、走廊、大樓與大樓間密封的通道,甚至是老闆的個人辦公室都是菸品禁地,也不能設置室內吸菸室,三人以上共用的辦公室,就算只有一人在,吸菸也是違法的。
企業主必須在所有入口處張貼明顯禁菸標誌,當然也不可以在禁菸區域內提供菸灰缸、打火機,如果吸菸者違規,將被處兩千至一萬元罰鍰,企業主違規將被處一萬至五萬元罰鍰。
趙坤郁提醒,大樓間可開窗的通道、陽台,雖吸菸沒違規,但菸味仍不免飄進大樓內,企業可擺設明顯的禁菸標誌。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組主任林清麗表示,若看到違規情事,可向縣市衛生局檢舉,目前台北市、台南市為鼓勵民眾檢舉菸害,設有檢舉獎金自治條例,還提供罰鍰的百分之五作為檢舉獎金。
檢舉同事、長官,總是不好意思,林清麗建議可以先向董氏基金會說明,由基金會代為出面檢舉。
◆ 社福措施 公衛「醫」環
記者楊金城/專題報導 2008-12-27 自由時報
台南縣實施「行動醫院、全民健檢」的成效,還曾舉辦過國際研討會,它不只是項社福措施,並可視為公共衛生、癌症研究一環,其癌症預防醫學學術研究值得再深入探討。
參加研討會的英國癌症學會理事長道非教授就表示,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台南縣仍能做到社區到點篩檢,這是亞洲國家中所僅見,台南縣的「行動醫院」可供擬定預防醫學政策走向之參考。
縣長蘇煥智也希望「行動醫院」結合篩檢、後續醫療和照護的模式,能夠推行至各縣市,彌補台灣預防醫學的缺口。
「行動醫院」執行的成果,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和台大教授陳秀熙都推崇,陳秀熙說,「行動醫院」可支援學術界大規模進行縣民癌症篩檢,提高癌症篩檢率所獲的成果未來可替國家節省9千億的癌症治療費用。
「行動醫院」未來在統合篩檢資訊系統、建置血清銀行及組織銀行、健康行為質性研究、經濟效益評估上等均可再擴大計畫功能性和學術研究。
※ 這樣還可減少未來的醫療成本。
◆ 給葉署長的電子信》火車上,醫師只談賺錢
【聯合報╱本報訊】 2008.12.27
葉署長:
對不起,要署長在百忙中念這不成文的信。我在火車上遇到二、三十位年輕醫師,大概要去參加醫學會大會。
他們說,醫學會等學術演講,都可以同時簽到及簽退,就離開會場,這樣就可以得到學分。他們說他們是本人來簽呢,有的由丈夫或妻子或子女或診所護士代簽到退,而拿到學分。
還有在地方大醫學(編按:應是地方大醫院)舉行醫學演講時,前後任正副院長、有辦法的醫師不用到場,就有人幫他們得到學分。
在醫師公會辦時,有辦法的人,不到場也可以得到學分,還有他們一路上還討論如何賺錢,及如何A健保,完全沒有討論醫學的問題。
在公眾場合下,不知羞恥的談論那些話題,聽了令人痛心及惡心。醫學倫理不知念到哪裡去了?
既然有這種惡劣而不上進的醫生們,老百姓被看了真倒楣。
這樣每年繳醫學會會費及地方醫師公會會費,幾年後就可以換執照,執行醫師術,這不等於是用錢買執照?這樣不等於國民義務教育,繳了學費就可以領到畢業證書。講不好聽一點,期中期末小考呢!(編按:沒有考試、僅繳錢來拿證書之意)
所以希望學會等獎座(編按:應為講座之誤)時,來個小測驗什麼的,就不會有代簽情形及簽到退一起,就回家的情形。希望衛生署的長官們,抽空去看看學會等辦的醫學講座,就可以知一切情形。
醫學品質改進後,對老百姓,尤其鄉下的老百姓,才有福。
◆ 葉金川重視電子信 轉交醫事處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12.27
一名民眾日前寫電子信給衛生署長葉金川,提到在火車上聽到一堆準備去醫學會年輕醫師的對話,毫無忌憚的說起醫學會可請太太、小孩、護士代簽到,「有辦法」的不用到場就能獲得學分,他們已經算是「很認真」了。
更令他痛心的,這些醫師一路上完全不談醫學問題,卻談論著如何賺錢、A健保,在他眼中這些「惡劣而不上進」的醫師們根本是花錢買執照,因此投訴衛生署長,建議醫學會講座後,應該來個測驗。
葉金川將投訴信轉至醫事處處理,他表示,問題最主要還是要靠醫師自律,他會再跟各醫學會討論。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表示,衛署已函知醫師公會、醫學會,要求落實簽到、簽退的核對。若發現冒名頂替或溢報積分,醫師公會全聯會應會對開課單位書面警告,一年內不受理該單位的開課申請案件。
台大醫學院前院長、中央研究院士陳定信強調,各種行業中,醫師算是較自律、自省者,而且會自發性地參加繼續教育,有少數醫師投機取巧,只能當做「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有什麼樣的醫師」。
石崇良認為,不能把醫師當小學生來管,僅能提醒醫師面對的是生命重責大任,也期待主辦單位以活潑生動的方式,讓課程更有意義。
◆ 代簽到、代出席 認真進修的醫師在哪?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8.12.27
「你的學分滿了嗎?」「最近有沒有醫師公會或醫學會舉辦繼續教育?」明年四月是醫師換照大限,許多未修滿繼續教育學分的醫師,最近忙著趕場簽到,累積學分;醫界人士坦言,找「槍手」代簽,甚至由配偶、護士代為出席,其實是醫界「公開的秘密」。
根據新修正的醫師法,醫師執業需每六年提出完成繼續教育證明文件,包括倫理、法規、兩性共修一百八十個學分,另外專科學分,例如泌尿專科要三百個學分,其中包括基本的一百八十個學分,才能更新醫師執照。因此,不論是大醫院的教授級名醫,或是小診所的開業醫師,若要繼續做這行,就需拿到在職進修證明。
聊天拿贈品 沒心聽演講
不過,有醫界人士表示,部分繼續教育流於形式,有的醫師到了會場,一簽完到就轉到藥商的攤位去拿贈品,或與業務人員喝咖啡、聊天,根本無心聆聽最新的醫學研究。就算應藥廠之邀參加國外的醫學會,有不人也是觀光時間多,聽演講的時間少。
尤其是,衛生署要求醫師參加繼續教育進修新知,但往往因門診或開刀無法抽身,或者地處偏遠、離島不克到都市來參加醫學會,因而請同業代為簽到的情形比比皆是。一名醫師形容,「這時候,唯有高知名度的醫師無法請人代簽,否則就一眼被認出來。」
賺營養學分 舉目皆槍手
另一名教授則提到,有一年舉辦亞洲性學研討會在台召開,由於參加者可獲的學分認證多達四十個學分,吸引許多醫師報名,但現場一看竟有不少槍手,原來是醫師太太或診所聘請的護士小姐代為出席,讓主辦單位不禁搖頭。
教授學到老 醫界有典範
衛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憶起今年九十多歲的台大醫學院榮譽教授陳萬裕,即便已經七、八十歲、退休後,也是「以身作則」必到每場討論會,積極參與討論、學習新知,從當年還沒洗腎機的時代,歷經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參與亞洲首次腎臟移植,持續引進新藥物,新療法等。
石崇良說,認真的醫師也大有人在,年輕的醫師應該調整心態,自我精進也才是面對生命、負責任的態度。
※ 最近生醫技術進展迅速,不吸收新知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了。
◆ 醫學倫理課程怕說教 醫界從電影找教材
中央社 2008-12-27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7日電)邱小妹人球事件後,促成醫界正視醫學倫理問題,醫界人士認為,雖然醫學生必修醫學倫理學分,但上課方式卻常失於僵化,有醫師感嘆還不如情境教學或看場電影。
遭遇家暴腦傷又延誤醫療的邱小妹醫療人球事件,以及台中醫師公開揭露台中市長胡志強中風病情企圖影響選舉,促成醫界及教育界正視倫理,教育部也展開醫學倫理課程發展計畫並於今天報告期中成果。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指出,醫師要繼續進修倫理學分才能更新證照,醫學生也必修倫理學分,課本上教的醫學倫理有利他、無傷害等原則,但是教條規定是死的,醫師看到同儕照收紅包,醫療倫理說了等於沒有。
石崇良說,問題出在上課方式不對,他在台大醫學院教授醫學倫理課程,會用案例研究方式,請同學分組報告討論,這才能符合真實的醫療現場,如果光是說教,根本沒法讓學生成長。
壢新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沈錳碩說,與其苦口婆心把倫理掛在嘴上,他寧可採用情境式的教學,從去年中以來,他讓每梯次3人的一般醫學訓練第1年住院醫師(PGY1)各自扮演主治醫師、病人和家屬,他拋出「癌症告知」之類的議題,讓小醫師們各自發揮。
沈錳碩說,經常看到扮演主治醫師的小醫師說了「你得了癌症末期,沒有藥醫」之後,就「卡住」了,不知如何接下去或安慰病家,扮演病家的小醫師則一時不知如何表達罹癌的情緒波動;他就會適時切入及分享經驗,引導小醫師進行良好的醫病溝通,這種教學方式,讓小醫師們相當投入。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醫師陳克華則在文學作品和電影裡找教材,他開出的教材包括魯迅的作品,因為魯迅是醫學生,另外還有以愛滋人權為主題的電影「費城」、罕病醫療電影「羅倫佐的油」、複製人的「銀翼殺手」等,他還打算明年讓學生研讀6篇醫學題材的小說,請學生改編成劇本。
沈錳碩也喜歡用電影來教學,他舉例「明日的記憶」可以用來教住院醫師了解失智症及其照顧者的辛苦,「一路玩到掛」可以當成闡釋安寧療護,「一公升的眼淚」可以做為教導關懷罕見疾病,這些都比死讀課本更加打動人心。
※ 怪醫黑傑克也不錯呀。
◆ 醫學倫理搬上舞台 醫學生課程用演的
中央社 2008-12-27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27日電)誰說醫學教育就是死讀書?陽明醫學院的學生將癌末母親冒死懷孕的真人實事,搬演成舞台劇,讓一向被視為老套說教的「醫學倫理」課程,有了新風貌。
陽明大學一年級學生陳昱愷、徐毓婷說,當初仰慕詩人醫師陳克華的大名,選修了2學分的「醫學與藝文」,開學之後,這門課變成「醫學倫理舞台劇」實務,有趣的是,同學還要討論劇本,幕前幕後一把抓,合作演出。
導演陳永旭指出,學生在「幸福的寶貝」和「最後的月光」兩個劇本中,挑中了前者,學生透過揣摩及角色扮演,從醫師和病人的角度,分別呈現癌症告知、臨終關懷、悲傷輔導、母親與嬰兒的生命優先權、醫療觀點衝突、早產兒醫療等倫理議題。
12月29日是驗收成果的日子,學生分成18名演員和15名幕後工作人員,粉墨登台,他校醫學生聽到這麼有趣的課,組團聞風而來,據陳永旭表示,陽明禮堂300個座位預訂一空。
故事中的媽媽是在罹患子宮膜癌之際,冒死懷孕,生子後撒手人寰,身後遺留的早產兒如今已經4歲。徐毓婷要揣摩女主角可琳的生死抉擇,她表示,光靠想像力,她知道自己的演技不能100%到位,但起碼要像個虛弱垂死的樣子。
徐毓婷擔心自己太健康,演得的不像癌末的媽媽,她說:「在台上講話要氣若游絲,又要全場聽見,真的很難」;她的課堂老師陳克華卻說,學生一開始念台詞像在念課本,從頭學習發音技巧,現在能夠把感情融入聲音裡,進步很大。
過去陳克華講授醫學倫理課程時,他在台上講,學生台下聽,他覺得這樣上課和其他課沒有差別,正好教育部推動醫學倫理課程發展計畫,於是他提出醫學倫理劇實務的課程計畫,並在今天向教育部交出期中報告。
陳克華說,他希望醫學倫理能發人深省,醫學生能夠真正理解疾病與生命的真諦,透過角色扮演,流利地說出台詞,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思考死亡的意義,以後這些學生學成執業時,馬上就要和病患溝通,一學期上課下來,他們的溝通能力明顯進步。
當陳克華開出以「預立生前遺囑」為期中作業時,學生也許是受了他的影響,每個人都寫著捐贈器官、捐贈大體。
在劇中輒一角的陳昱愷同學認為,另一個醫學倫理課程「醫學與性別」的老師準備帶同學去同志酒吧體驗,也十分吸引人,可惜和陳克華的課程衝堂,在天人交戰之後,他選修陳克華的課,演出冷靜且讓人信賴的急診宋醫師。
他說,醫學倫理的上課方式生動有趣,雖然比背課本容易,卻不是營養學分。
從醫療實務到紫手環運動
* 要求醫師言行 更應關注醫療實務
* 觀念平台─正常與偏差
* 紫手環運動 喚醒身心健康
◆ 要求醫師言行 更應關注醫療實務
【聯合報╱王業翰/醫師(高縣鳳山)】 2008.12.28
昨日聯合報刊出民眾寫給衛生署長,對於年輕醫師在火車上大談「錢」事的信函,筆者忝為「年輕」醫師,除得自省且提醒同儕閒聊時,務得注意他人觀感及醫學倫理外,亦有不吐不快之言。
該民眾雖對那群年輕醫師有情緒性批評,卻忽略醫師口中「由他人代簽到」以及「不到場就能拿學分」的「有辦法」的醫師。這並不是要作「五十步笑百步」的辯駁,而是「年輕」醫師多屬權力底層的住院醫師,工作時數長,照上級醫師的指示辦事,當上樑不正,卻要求下樑不能歪時,恐怕也只能在遠離醫院的路上與同儕鬼扯抱怨一番了,而這些句句觸及醫療黑暗面的言論自然無法為一般民眾所接受。
其實,自邱小妹事件以降,吾輩年輕醫師便時常接受社會的高道德標準檢驗,卻未見健保及醫療系統在實務面上的改善。邱小妹事件中的值班總醫師是在連續三天的值班後才無力診治病患,所謂的值班,是從今早連續工作至明天傍晚,大夜班時段同樣得工作,依現行規定,一個月最多值十班。連值三天,代表的是三日夜不眠不休的工作,請問你敢給這樣的醫師診治嗎?
醫療工作本來就得接受高度的要求及檢驗,我們也早習於社會的高標準要求,然而過度且不近人情的道德及倫理大帽子,只會澆熄年輕醫師們愈來愈脆弱的熱情,愈來愈多性命攸關、工時長壓力大的科別招不到台灣醫師。在要求醫師的道德言行之外,社會恐怕應該要多用點心力來關注台灣現在醫療實務上的問題與缺點。
※ 白色巨塔
◆ 觀念平台─正常與偏差
【林耀盛】2008-12-28 中國時報
日前《中國時報》和衛生署主辦「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座談會,研議將「精神分裂症」更名為「統合失調症」,同時輔以病患的追蹤關懷,並呼籲各級教育主管機關落實依法推動心理衛生教育。
對於精神疾病的汙名想像,至少涉及兩個層次:社會體面和道德邏輯。就社會體面而言,源於刻板印象的威脅,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屬)逐漸失去社會象徵資本,因為擔憂「丟臉」、「失面子」,往往隱匿病情。社會資產的喪失,可能也延緩醫療照護、身心復原的機會。刻板印象的形成,無非是民眾對於患者的恐懼和歧視。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不經意透過文字、姿勢、語言或感覺,以「瘋子」、「神經病」等名稱評論事件時,其實也在引發一種「羞愧感」的集體經驗,使得精神病患難以重新「做人」,持續扮演生病「角色」。
就道德邏輯而言,精神病患被視為「道德破產」,是發生危險事故的潛在汙染源,更是無法善盡責任和義務的「幼稚化」族群,認定其難達到「成人」的道德層次。如此證成以管教訓練或區隔處置的正當性,但往往造成患者的自信低落。因為道德譴責的壓力,甚至強化基因缺陷或犯罪性格歸因模式,加上關係網絡的瓦解,也就使民眾和病患間,猶如隔著一道新柏林圍牆;來自「外面」的是精神病患收容所,「內部」則是幸福安全的天堂。易言之,經由經驗的存封策略,把日常生活和潛在擾亂生存的經驗,如疾病、瘋癲分離開來。無論是象徵上的拒絕或實質上的隔離,都是在確保「底層」的失能與異化,以呼應著「上層」的同質與純淨。
事實上,大眾媒體對於社會輿論的立場,往往鞏固偏差的意識形態,如對扁家族的「過度心理病理化」操作(歇斯底里發作、異於正常人的反應、妄想症等),顯示「常態性」是一種社會建構。常態性被界定為一種統計意義的平均值,也指涉一種正向價值,亦意味著一種社群性慣俗行為。所以,「病人」和「道德缺陷」或「嫌疑犯」,其實是不等價的概念,我們對人權實踐仍未竟全功。
回到病患的人際關係來看,涉及關係「認知」(人我的互相信任、支持和互惠)和關係「結構」(網絡的相互連結、社會活動參與度)。若社會大眾難以同理共感瞭解病情現狀,並接納其進入社區生活,去除汙名後,病患仍然無法藉由關係網絡的重建,以社會資產的累積,轉化為經濟條件的生產,從而獲得基本的權益和地位。
過去論者已指出,瘋癲現象在不同時期,注入不同意涵。在文藝復興時期,是神秘的啟示;在古典時期,是罪惡;在十九世紀,是病情。二十世紀,是道德。如今,已成為政治。當代社會需要的不是道德救贖,而是責任情緒的涵養和人權尊重的態度。距離這一步,仍有阻礙待克服。
◆ 紫手環運動 喚醒身心健康
文/高恒信 2008.12.28 自由時報
以不抱怨做為宗旨的紫手環運動,已有80個國家,600萬人響應附和。
一名家庭主婦欣喜地陳述她的心理歷程,當她面對小孩的犯錯,正要罵出口時,「你... 你...」竟然罵不出口。原本習慣的抱怨動作被中斷了,因為她接受紫手環運動規則:「抱怨就要換手戴,連續21天不換手就代表成功。」
紫手環運動成功地抑制住人們原本的習慣,這樣的抑制讓人產生一個「自己有能力」的感覺,而這種自我效能感及滿足的情緒可增強此抑制行為。
紫手環的魔力到底在那裡?您也能適用嗎?筆者認為,這個健康行為有3個構成要素:
●首先,這是一種「思考中斷技術」:當人們想停止一個壞習慣時,最簡單的策略就是在此動機出現時,對自己喊「停」,載上紫手環可提醒自己記得喊停。
●其次,它還運用了認知行為療法中「coping card」的行為回饋概念:在一張3乘5吋的索引卡上,正面寫上要改變的壞習慣,背面記錄行為發生的次數,這樣的即時統計可以給當事人回饋,加強行為改變的動機。
然而,真正讓這個活動得以成功,是它運用人類文化特有的宇宙觀,當人們相信某種儀式帶有神奇的力量時,就會努力執行某種儀式。所以,將某個健康行為賦予神奇的力量或意義時,此健康行為才容易養成習慣。
例如:某個棒球選手每當打擊時,會先做一個親吻十字架的動作,因為他相信上帝會帶給他好運,這個儀式降低了他的緊張,減少失常的表現。
了解紫手環運動的心理與文化原理,您也可以自創儀式,擴展紫手環運動到其它的心理習慣。例如:一位對電梯恐慌的人,學到帶一個大理石在口袋中,當他坐電梯時,會把手伸進口袋中撫摸大理石,這讓他獲得一種堅強的感覺。
筆者曾設計一套每日健康儀式給常忘記喝水、休息的上班族,要求當事人每天上午10點半一定要離開崗位,上個廁所,每做一次就在週曆上畫個笑臉。經過數個星期後,看到週曆上漸漸增加的笑臉,不僅給了自己正向回饋,儀式行為會像生理時鐘一樣,時間到了,自動喚醒您!
希望紫手環運動不只是個流行,不用等到紫手環到手,現在就開始自創屬於自己的健康行為。
(作者為臨床心理師)
北市欠健保費800億 南港經貿園恐遭拍賣
* 北市欠健保費 南港經貿園恐遭拍賣
* 民間團體大罵:健保費是民眾的錢 郝快還錢
* 健保費爭議》政院:劉揆指示與土地脫鉤處理
* 冷眼集》健保費爭議 這下馬煩了
* 土洋專利過期藥價 健保六年內統一
* 我有話說:打破醫學門戶 競爭力強
◆ 北市欠健保費 南港經貿園恐遭拍賣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台北報導】 2008.12.29
健保局:不還就拍賣南港經貿園
馬英九總統任職台北市長期間,積欠中央全民健保保費800億元,問題拖延至今,變成郝龍斌市府的大麻煩,馬英九愛台12項建設的政見支票南港經貿園區土地,也因市府欠款被健保局請求法院查封,不還款就要拍賣,變成馬政府阻擾馬政見兌現。
台北市府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因為中央縮減分配給市府的統籌分配款,同時健保局計算北市勞工人數與市府見解不一,馬英九任職市長時,便不向中央上繳健保費,積欠數百億元,馬英九5月20日上任,曾指示行政院積極協調中央與地方,解決這個問題。
挑戰馬英九的愛台12建設
藍營內部傳出,上周五政務委員張進福邀請市府與中央協調,原本都談好處理方式;但下午健保局立刻舉行閉門會議,推翻共識,要求市府擬定還款計畫,分期攤還,如至99年未償清欠款,就要拍賣土地,市府高層批評中央不守信用,明明是馬市長的債,為何要郝市長還。
健保局曾向法院請求查封忠孝西路舊市議會、南港經貿園區等處土地,其中南港園區是馬英九愛台12項建設的政見,土地若被拍賣,無異是馬政府阻擋馬政見的兌現。
當初的團隊 如今換了口徑
藍營人士指出,財政部長李述德、主計長石素梅、衛生署長葉金川,都在馬市府任職,對於市府積欠健保費的由來,都很清楚,但今天在中央卡住市府增取補助款與統籌分配稅款的,也都是李、石兩人。當初不繳健保費也是出自同一批人建議,如今同一批人反過來要郝市府還馬市府的欠款。
這項中央與地方爭議,還牽扯藍營內鬨,葉金川與郝龍斌是在市長參選提名黨內初選時的對手,藍營人士說,儘管高層的態度是要協商解決,葉金川態度卻很強硬,一定要郝市府還錢,令人難免與初選時的恩怨有所聯想。
對於健保費爭議,馬英九從上任後,要求劉兆玄妥處,劉要求健保局對於欠款與拍賣查封土地應脫鉤處理,也指示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處理,邱又交給葉金川,葉又推給健保局,健保局完全不理會劉揆政策指示。藍營人士批評,行政院的推託,等於是陷馬英九於不義。
郝龍斌市府上任後,後續碰上馬市府留下的貓纜、健保費等問題,處理起來輕重拿捏非常複雜。
上周行政院的協調會中,市府官員曾表達基本立場,健保費的分攤方式應該重新修法檢討,列為立法院下會期優先法案,效力應該溯及既往。過去馬市府的欠款,應該由中央主動協助處理。中央查封北市府土地,影響都市建設,應該馬上撤封。
※ 原本報導說欠三百億,現在變八百億,如果不討回來還要漲健保,那真的太超過。
◆ 民間團體大罵:健保費是民眾的錢 郝快還錢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8.12.29
對於台北市長郝龍斌欠健保費不還,民間團體代表氣到破口大罵,「郝龍斌快點把錢還來!」因為健保費是民眾的錢,不是總統、台北市長、衛生署長的錢,誰敢上下其手,民眾就到監察院檢舉!而中央健保局則低調表示,一定會確保債權。
中央健保局上周五到衛生署監理委員會報告,關於台北市政府欠費處理原則。健保局指出,若是台北市政府在民國99年,還沒有明確的還款計畫,將開始拍賣查封的29筆土地。
健保局財務處經理李少珍表示,究竟是「脫勾」還是「拍賣」,這是高層長官等「上面的人」,才能決定的事情。健保局唯一堅守的原則就是確保債權。
對於台北市私下放話,全民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氣憤的大罵,「郝龍斌,你快點把錢還來!」她說,真正愛人民的方法,就是讓健保永續經營,所以「馬上把錢還來!」
督保盟指出,健保是全民資產,健保費是民眾繳的,不是總統的,也不是市長的,一般民眾再怎麼辛苦,都得咬緊牙根繳費。台北市政府惡意積欠健保費,絕對不可輕放,否則其他縣市一定會跟進,不繳納健保費。
滕西華說,勞工的健保費應該由戶籍地政府,或是工作地政府負擔,未來可以修法明定,但是之前積欠的錢,就是得依法處理,依法償還。
督保盟也對馬英九喊話,錯誤的政策比貪污更可怕,若是馬英九敢讓欠費和土地脫勾處理,就到監察院告馬英九。而葉金川要善盡健保善良管理人的角色,硬起來悍拒不合法及不合理命令,否則下台負責。
◆ 健保費爭議》政院:劉揆指示與土地脫鉤處理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2008.12.29
行政院官員上午指出,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已經指示,對於台北市健保費積欠補助款,要與扣押的土地脫鉤處理,這項政策至今沒有任何改變。
官員也透露,由於健保局也有債權確保的需求,因此,也有可能請台北市政府提供其他有價值,但沒有市政建設急迫性的土地,提供中央質押,仍分批償還積欠的健保費,。扣押土地的目的不是要進行處分,而是有債權確保的作用,原則還是請北市府逐年清償欠費。
官員表示,目前是衛生署健保監管委員會有意對台北市積欠健保費問題,採取直接處分扣押的土地方式處理,但這只是監管委員會的想法,不是行政院的政策,行政院是認為土地與欠費不應和在一起處理,畢竟被扣押的台北市的土地,有幾筆是有市政建設的需求,如果逕予處分拍賣,會影響北市民權益。
至於台北市如何清償,北市府已有初步提出清償計畫,分八年償還。
◆ 冷眼集》健保費爭議 這下馬煩了
【聯合晚報╱記者高凌雲/特稿】 2008.12.29
台北市政府積欠健保費爭議,與台北市在台灣各都會區的發展顯得較為優越一樣,都有其特殊背景。馬英九市長的欠款,到了馬英九總統,中央與地方對健保費積欠問題,應該用務實態度解決。民眾欠款,都有政府提供協助,地方不得以情況下的欠款,中央與地方為何不找到解套方案?
台北市是中央機關所在地,工商業發達,數十年來發展,顯得較其他城市更為優越,這是特殊時空背景下的產物,民進黨執政後裁減台北市政府的統籌分配稅款,對北市施政造成嚴重財政負擔,加上健保法令的不周延,健保費欠款爭議於焉而起。
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市府局處首長提出的不上繳健保費的策略,起因於對健保法令的不平,以及對中央剝奪台北市府稅款的反制。如今,欠款高達數百億元,馬市長也變成馬總統,昔日抗繳官員,今天變成中央催收官員,這讓郝龍斌市府情何以堪。
馬英九昔日市府官員大都在中央任職,他們對於市府欠款問題的來由,知之甚深,中央與北市府沒有理由找不到對話的基礎。政府高層的政治指導,卻得不到執行面公務體系的支持,這是馬政府上任以來,從兩岸到經濟等政策層面,屢屢出現的問題。
卡奴都能透過債務協商還款,健保欠款爭議何嘗不能如此,健保局查封北市重大都市建設的土地,希望迫使市府還款,這種殺雞取卵的做法,不僅無助解決問題,徒然製造雙方對峙,實在不是馬政府應有的風格。
這場風波在國民黨全面執政下,理應很快可獲得解決,馬英九如果連自己家門裡的事情,都沒辦法好好協調,又如何能夠面對國際金融海嘯的重大危機?
◆ 土洋專利過期藥價 健保六年內統一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8.12.30
本土藥廠為了土洋專利過期藥品高達兩成的價格差異,昨(29)日在立法院摃上健保局,批評健保局獨厚外商藥廠;在藥廠及立委施壓下,健保局回應,本土及外商專利過期藥品的藥價,將在六年內達成一致水準。
衛生署預定12月31日召開藥品政策全國會議,因健保局日前提出新核價方案,原開發廠的專利過期藥品,給付價格將定在專利藥品的六折,本土藥廠生產的專利過期藥品,再依原廠專利過期藥的六折價格再打八折以上。
針對健保局的新方案,中華民國製藥發展協會、台灣區製藥公會,及台灣區學名藥協會等三大本土藥廠代表,昨天齊聚立法院,透過立委邱鏡淳主持的公聽會向健保局抗議。
製藥發展協會秘書長蔡佩珊表示,本土專利過期藥品占國內市場供應量八成,但每年獲得的健保藥費,卻只占總藥費的兩成,以去年健保藥費總金額約1,100億元估計,本土藥廠獲得到的藥費不到250億元,反觀同樣是專利過期的進口藥品,卻獲得逾500億元的健保給付。
蔡佩珊指出,外商原開發廠研發出來藥品,在專利期限內,本土藥廠沒有權利干涉價格,但藥品專利若是過期,不論本土或是外商藥廠,都應接受公平的市場競爭,但長期以來,健保局對進口的專利過期藥,一律以高於本土藥品的基準核價。
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健保局針對本土及進口藥品的價差,可以漸進方式來消弭價差。健保局規劃,原廠的專利過期藥雖然第一年仍比本土藥品價格高兩成,但專利過後的第六年,兩者的藥價將達到一致。
健保局分析,專利過期藥品之間的價差,在美國及加拿大等先進國家都存在,這些國家的藥品原開發廠,在民眾心目中仍享有品牌及品質的雙重信任,縱使專利過期,各國支付原廠的藥價,往往比其他專利過期藥品價格高出四成。
健保局指出,該局將視本土及外商藥廠的共識來修改藥品核價公式,隨本土藥品的品質日益達到國際化,未來健保局將會致力縮短土洋藥價差距。
◆ 我有話說:打破醫學門戶 競爭力強
【黃明和/彰化縣醫師公會理事長】2008-12-30 中國時報
據傳,前衛生署長林芳郁即將接掌台北榮總。這項空降人事消息傳來,立即引爆榮總內部反彈;有人視之為榮總將被台大接管;也有人認為,把醫界兩大系統「井水」、「河水」從此混成一缸,必出大亂。
記得約二十年前,台大醫院一新院長接任時發願:要發展「純種」的台大!在場者莫不引以為傲;台大醫學院畢業的醫師,才能奉獻、經營台大。沒想到,第二天媒體對此偏狹「門戶之見」口誅筆伐。從此,台大不提「純種」,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對來自各大醫學院畢業的菁英均門戶開放。
在威權時代,榮總負有照顧元首和高官健康的重任,非國防醫學院畢業,不能加入榮總「御醫」、「禁衛軍」的行列。但榮總近年來也加速開放,投效榮總的非國防醫學院畢業醫師,表現優越而獲拔擢者,比比皆是;印證了愈是開放,愈具競爭力的定論。
管理也者,就是要創造一個讓人才、資源發揮最大效能的環境;台大出身的醫師,只要具備這樣的管理長才,可以經得起時間的淬鍊、市場的考驗,能在追求效率同時,不忘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何以就因台大的資歷,而不能成為榮總的傑出領導者呢?同理,相信榮總優秀人才亦有獲聘為台大及任一醫學中心領導者的一天。
健保局年終小刪 史上最長罰單
* 還有3.6個月 健保局年終小刪
* 史上最長罰單 69業者控制藥價罰1億
◆ 還有3.6個月 健保局年終小刪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魏忻忻/台北報導】 2009.01.01
衛生署昨天重新核定健保局年終獎金,最高三點六個月,比起原先的三點八個月,僅小刪零點二個月,預估要發出三到四億元年終獎金。
健保局每年都為年終獎金被K得滿頭包,去年景氣差,各行各業紛紛裁員且被迫休無薪假,帳面虧損的健保局員工還能領到三點八個月年終獎金,立委砲聲連連,衛生署長葉金川在立法院也不得不說,社會觀感不好。
衛生署昨天核定健保局年終績效獎金為一點六個月,再視員工考績發給考核獎金,甲等兩個月,乙等一點五個月,共可領到三點一到三點六個月年終獎金,還是令升斗小民欣羨。
健保局年終獎金僅小刪零點二個月,民進黨立委賴清德說,立委對健保局年終不滿,其實「不分朝野」,但「在野的監督力量不夠」,才讓健保局輕騎過關。
※ 看看今年的發展吧。
◆ 史上最長罰單 69業者控制藥價罰1億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2009.01.01
南部多家藥局和藥商聯合控制藥價,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會議昨天決議重罰,罰鍰金額破億元。這是公平會少見的逾億元重罰案,也是歷次受罰單位最多的一次。
公平會官員昨天說,高屏地區有許多藥局與藥商利用地下電台賣藥,還組成「聯誼會」聯合控制價錢和會員,民眾向公平會檢舉,查獲「詠健廣告藥品聯誼會」及上游的「廣告藥品廠商會」共同把持電台廣告藥品價格,計有五十三家藥局、十六家藥商涉及聯合行為,合計被公平會重罰一億一百九十五萬元。
官員說,高高屏的地下電台節目常可聽到主持人推薦藥品,並告知要到指定藥局購買。這是南部藥局和藥商常見的推銷管道,民眾檢舉,很多廣告裡指定的藥局組成「詠健廣告藥品聯誼會」,壟斷這些藥品的販售和售價。
公平會發言人周雅淑表示,「詠健會」的會員雖然都是有正當執照的藥品零售業,但他們為了避免會員降價促銷,規定「三不一沒有」政策,不得拚價、不得流貨給非會員藥局及不能轉介客人其他牌商品,而且為了省錢,沒有DM與贈品。
她說,後來又發現上游藥品供應商也參與詠健會例會,除交年費三萬元外,還組成「廣告藥品廠商會」,定期餐敘進行資訊交換和處理紛爭;詠健會還成立「藥價稽核小組」,喬裝顧客試買,調查會員們是否遵守規定。周雅淑表示,這種不讓非會員購買藥品及控制價格已違反公平法,對高高屏地區的藥品市場影響重大。
【記者顏福江/高雄縣報導】熟悉藥界人士透露,所謂「廣告藥」,就是在電台、電視頻道強力推銷的藥品,部分藥品往往來路不明,推銷人員也不具藥學專業知識。
一般廣告藥品藥商競爭激烈,業者為衝業績,聯合其他廠商私下協調,合資買下電台某時段,強力宣傳;但大多誇大其辭。
藥界人士舉例指出,某GMP藥廠出品一瓶滋陰聖品│「六味丸」,在一般藥局賣三百六十元,但在廣告藥商特約店,竟賣到三千六百元;在廣告藥商、電台、特約店三角關係結合下,消費者成為最大受害者。
白色巨塔:一樁人事,三敗俱傷
【聯合報╱社論】 2009.01.05
林芳郁將出任台北榮總院長,引發了北榮醫師的強烈反彈,也撕開台大與榮總長期以來的心結。台灣醫界門戶歧見之深,固令人驚愕;但政府人事安排之拙劣,區區一個醫院院長職位都能引發如此無謂的砲火,只能讓人搖頭。
台大和榮總兩大醫療體系一向各有所長,加上師承及色彩的差異,彼此的瑜亮情結由來已久,這些當然都是人事安排之前就應考慮到的問題。然而,這次主事者神龍見首不見尾,府院均否認主導甚或知情;而退輔會替身亮相代打,最後卻仍化解不了外界對府院「酬庸」人事的猜疑。如此一來,傷了兩院和氣,砸了林芳郁做事的場子,又壞了政府形象,這是聰明人做事的方式嗎?
持平而論,林芳郁出任榮總院長,並不能說是一件錯誤的安排;至少,他的能力、專業和人品都禁得起公評。儘管林芳郁與榮總素無淵源,這也並非不能經由溝通、運作,讓榮總開大門迎人。可惜,政府處理此事卻粗疏大意,事先既未考慮榮總方面的感受,其間又不用心化解北榮的情緒;結果,拙劣的處理就把這樁人事的正面意義給葬送了。
要說退輔會有什麼動機主動安排林芳郁主掌北榮,只怕難以置信;但馬政府要把林芳郁推上北榮的舞台,主事者卻畏首畏尾,不能站出來把話說清楚。最大的問題就在,這項人事安排被稱為是「政治考量」,事實上卻是毫無「政治手腕」可言:既不瞻前顧後,又絲毫不講圓融世故。最後落得要霸王硬上弓,徒有用人的權力,卻丟了任命的威望。
諷刺的是,馬總統前不久才要求全體公務人員要積極任事,不能抱殘守缺,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聞聲救苦」。但看這項人事安排,決策者卻是冷心冷腸,不顧榮總的感受在先,忽略林芳郁未來可能面對的難題在後,一味搪塞逃避。上層的行事手法粗糙至此,談什麼上行下效,要求基層培養出高素質的公務員文化?
北榮這次激烈反彈,外界不難想像其心理糾結:台大醫院近來事端連連,林芳郁在衛生署長任內因毒奶事件處理失當請辭,政府卻要北榮承受其空降的「外來統治」;如此賞罰失調,外界都難免有「酬庸」之聯想,北榮當然更難以消受。更有甚者,甫上任的新聞局長蘇俊賓竟稱,這項任命旨在提升北榮的研究水平,愈發刺痛北榮的自尊,才會引發第二波抗議。
儘管事出有因,但榮總以不同「門派」及「血統」為由,抗拒林芳郁的任命,終究未必能取得多數民眾的理解和同情。醫師的共同天職既然都在治病救苦、照拂患者,就該回歸專業的標準,來檢驗林芳郁的適任與否,而不應以門戶、出身畫地自限,甚至反對醫學資源和醫療技術的整合交流。人們對意識形態的對立已十分厭倦,對白色巨塔裡的門派風暴自也難以苟同。
如今,無論這件人事案是由誰主導,既已引發這麼大的風波,府院都有必要進行修補及善後,撫平各方的情緒,以便北榮未來的管理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否則,如果任林芳郁獨自處在一個敵意的環境裡工作,就算他有再大的能耐,對他、對榮總、對病患都將是可怕的挑戰。
面對新職務,林芳郁表現了極堅決的態度,但我們建議他要放低身段,展現台大人最大的誠意向北榮交心,爭取反對者的認同與合作,那才可能達成融入北榮、改造北榮的終極任務。至於榮總的反對派醫師,無論將用什麼手段來考驗林芳郁的耐力,絕不容以病患的權益為犧牲,不可把病人變成對抗新院長的工具。
權力是粗暴的,人性則是脆弱的。一次任命案,已導致榮總、林芳郁和馬政府三方俱傷,掌權者請以此為鑑。權力一出手就可能傷人,即使你自以為手中沒有刀子。
※ 話說台大當初之所以沒有加入國防醫學體系(例如:榮總)與台灣醫學之父杜聰明當初的堅持有關。
* 一代醫人杜聰明
http://www.medtoday.com.tw/35319.htm
◆ 測試兩岸外交框架 葉金川將參加世衛大會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9.01.04
衛生署長葉金川今天表示,如果大陸方面釋出善意的話,今年5月中旬他可望帶隊前往瑞士日內瓦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WHA)。因我方能否順利參與WHA大會,已被視為馬政府測試兩岸外交休兵的重要指標,因此葉金川的談話引起不小的關切。
葉金川說,如果他能順利到日內瓦與會,因台灣戒菸工作做得非常好,和新加坡、香港及北歐幾個國家相比毫不遜色,日內瓦參加世界衛生大會 (WHA)時,會把「無菸台灣」成果當伴手禮,和全球其他國家分享。衛生署官員說,過去衛生署長帶隊去日內瓦WHA大會,都被摒於會外,只能以公眾身分「宣達」;如果葉金川能首度以官方身分與會,將是兩岸、我方國際關係的一大突破。但仍賴中共能否打破「一中框架」。
菸害防制法新法將於元月11日正式上路,葉金川今早前往台灣大車隊為運將授證,期許這群「馬路公益尖兵」能為反菸宣導盡一分心力。他說,如果台灣能順利參加本屆世界衛生大會,總要帶份伴禮才行,「無菸台灣」的卓越成績,絕對是最佳選擇之一。
台灣大車隊董事長林村田表示,民國96年菸害防制法修正案三讀通過後,他就在車隊制定戒菸獎勵辦法,鼓勵所屬計程車司機戒除菸癮。他原本以為10萬元獎金發不出去,沒想到第一期戒菸學員的戒菸率竟高達92%,讓他大感意外,因此再接再厲推出馬路公益尖兵,希望能把戒菸種子散播到全國9萬多名計程車司機,打造無菸環境。
公益老兵孫越則指出,吸菸不僅害人害已,且沾在頭髮、沙發、地毯、衣服等「三手菸」,更會長期危害家人,他希望癮君子趁此次戒菸防制法新法上路之際,把菸給戒了。
◆ 欠繳勞健保費 北市不還了?
【聯合晚報╱記者陳珮琦/台北報導】 2009.01.01
審預算 大刪第二預備金
歷經跨年挑燈夜戰,台北市議會審查台北市政府2009年預算今早最後攻防,被民進黨籍議員抨擊是史上新高的台北市長郝龍斌的第二預備金原編列10億元,最後僅被刪成8.7億元;而另一受矚目的是,市府原編列230億元作為償還欠繳的勞健保費,後來市府援用立院將修改勞健保法相關規定,而自行刪減178億元,等於市府不打算還錢了,此獲佔多數的國民黨籍議員支持而表決通過。
李漢卿特別費遭凍結
不過,還有一項史無前例的表決通過案,就是民進黨成功凍結了士林警分局長李漢卿的特別費一個半月,象徵性懲罰其在陳雲林來台期間引爆的上揚唱片事件時處理態度;台北市警分局長特別費年度預算為16萬8000元,李漢卿被凍結一個半月,則約為3萬1000多元。
連日來外界關切的馬英九市長任內拒絕上繳中央的勞健保費用,之前市議會財建委員會做成附帶決議,要求追究馬英九失職責任,並拒絕用市庫還利息費,因此市府將原編列230億元預算刪除178億元,只編列52億元。
你家醫藥箱 藥放多久了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0343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諮詢/資料來源及諮詢對象/開業醫師陳永煌、衛生署「健康達人125」】 2009/01/06
半夜突然有點肚子痛、牙痛或輕微發燒,如果馬上跑醫院急診,在物價上漲的年代,實在對不起荷包;再加上最近元旦、農曆新年假期陸續登場,家裡擺個小護士急救箱或簡單的藥物,生小病不必求人。
居家醫藥箱,裡面應放哪些醫療用品和藥物較好呢?
●體溫計
電子式體溫計:消費者過去慣用的水銀式體溫計,從去年七月起已禁賣,電子式的較方便使用,也不怕破碎,但也有人反映較不準確,售價約250元。
耳溫槍:好處是快速易讀,但價格比較貴,耳朵有感染或耳垢過多,也易影響數值。售價約一千多元至三千元不等。
●血壓計
家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老人家,最好是準備血壓計,定時監測狀況,測量以水銀式較準確,但在家量不方便,也可選電子式血壓計。
●冰敷袋
撞傷、瘀傷、肌肉拉傷、足踝扭傷,或發燒超過38度,冰敷袋都能暫時派上用場,平常可放冰箱冷凍櫃裡。
●感冒藥
在美國看病麻煩又貴,所以美國人遇小傷風感冒,大多到超市附屬的藥局買感冒藥,和台灣一樣都屬指示用藥,即不必經醫師處方,有藥師指示就可使用。
俗稱的感冒藥,有單方及複方,複方可緩解頭痛、喉嚨痛、流鼻水等多種症狀,但不管是單方或複方,其實都是減輕症狀的不適,而不是把感冒「治好」,一般感冒約7到10天會自然好。
感冒藥就是解熱鎮痛劑,常用成分為Aspirin(阿斯匹靈),它可用來緩解頭痛、生理痛、牙痛、肌肉痠痛等症狀及發燒,但小孩發燒不可服阿斯匹靈,因為可能引起雷氏症候群。
有些感冒藥含抗組織胺,可治療鼻塞、流鼻水,但易引起嗜睡現象,服用後需注意。
●胃腸藥
不需醫師處方的胃腸藥,包括胃藥(制酸劑)、消脹劑、整腸劑或助消化劑,但除了與胃酸分泌有關的病症,通常較不建議服用胃藥。
●皮膚用藥
蚊蟲咬傷常可止癢、清涼,但有些皮膚軟膏含類固醇,使用前最好請教醫師或藥師。
●急救箱
生理食鹽水、優碘、彈性繃帶、紗布塊、防水絆創膏、棉花棒、鑷子。
消毒:以前有用雙氧水消毒,但它可能影響傷口癒合,醫護人員現在較不常使用;另外,還有紅藥水、紫藥水或黃藥水等五顏六色的藥水,由於用途不一,醫護人員建議,一瓶優碘做為消毒殺菌就足夠了。
包紮:小朋友好動,或老人家不慎跌倒,四肢擦撞出小傷口,急救箱裡的這些小幫手,可做初步的傷口包紮,不過,如果是撞到頭部,最好還是就醫比較保險。
分隔:這些外用藥,不宜與內服藥擺在一起,像優碘的顏色和咳嗽藥水接近;保存時應放在密閉、乾燥盒內,不可讓小孩拿到,最好每半年清理檢查一次,藥物若過期即應丟棄。
※ 其餘內容詳見原站。
勾安養院詐健保收押6醫 用藥一國兩制後患無窮
* 診所勾安養院詐健保 收押6醫
* 健保局消極 難怪一再被詐
* 菸捐漲 一年挹注健保280億
* 用藥一國兩制 後患無窮
◆ 診所勾安養院詐健保 收押6醫
【黃文博/台南報導】 2009-01-09 中國時報
台南地檢署再查獲診所勾結安養機構詐領健保費案,有十九家安養機構、十家診所及藥局涉嫌,近五年來以假看診、真詐財方式,共詐得五萬多筆、三千多萬元;診所的老醫師竟找來森林系畢業的充當,並到安養機構看病多年,五醫師和一密醫訊後收押,六藥師交保。
這十九家安養機構為台南平安、大愛、保健、民族、開元、友廉、人慈、崇善、南臺、大同、揚明、華恩、長榮、中華、如新、愛惠、長恩、愛心和維康,他們涉嫌勾結台南市的蔡朝榮、高茂、許仁智診所及台南縣歸仁鄉的松愛、信德診所詐領保費,五位醫師李喬智、廖述發、蔡朝榮、蘇君毅、許仁智及密醫李國明,因否認犯罪,檢方昨天凌晨向法官聲請羈押獲准。
森林系畢扮密醫 幫老人看病
令檢調驚訝的是,屏東某技術學院森林系畢業的李國明,竟然充當密醫,以李喬智、廖述發兩名老醫師的身分,到安養機構替老人看病;而四十多歲的許仁智,雖然詐領巨額的健保費,但因投資股票失利,積欠地下錢莊債務而被迫歇業,檢調人員大嘆「簡直就是現世報!」。
台南地檢署去年偵辦安平診所醫師勾結安養機構詐領健保費,懷疑台南地區應該還有很多診所也有問題,經健保局南區分局調閱九十二至九十七年資料,發現上述五家診所都有問題。
五診所、十九安養機構涉案
前天下午,檢察官陳建弘、廖曉萍、蔡佩容率台南縣市調查員,鎖定台南地區十九家安養機構、五家診所及倍安、高明、詠承、健昇等四家藥局進行搜索,除查扣資料廿箱外,並傳喚李喬智、廖述發、蔡朝榮、蘇君毅、許仁智及密醫李國明、六名藥師和兩名護士證人。
初步調查,被告十二人,在最近五年內,分別以假看診、真刷卡、換藥、換現金及醫療器材方式,共向健保局詐領五萬一千多筆、三千一百五十二萬元,有安養老人一年刷卡一百卅多次,五名醫師及密醫均否認犯案,檢方則認為有串證之虞,聲押獲准。
◆ 健保局消極 難怪一再被詐
【黃文博/特稿】 2009-01-09 中國時報
健保嚴重虧損,年年都要調高保費而遭民怨,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檢調查獲診所、藥局和安養機構詐領巨額健保費的案子,顯見健保制度早已出現漏洞,讓有心者可鑽,所以問題只是冰山一角,其他縣市也可能存在類此弊端,有待健保局持續挖掘、揭發。
台灣自從實施全民健保後,再加上每年醫師人數不斷增加,一些小型醫院及小牌診所,逐漸失去競爭力,以假住院、假看診真刷卡及換藥等方式,來向健保局詐領健保費的傳聞,從未間斷過,過去甚至還傳出官員與不肖醫療人員勾結的情事。
而安養機構之所以很容易成為診所、藥局勾結的對象,其實負責管理的政府單位,也要負很大的責任;依法而言,合格的安養機構,必須有專業的醫師和護理人員,中小型機構養不起專業醫師,只好找一些老醫師、或是沒生意的診所,長久合作下來,被安養的老弱人員正好成他們詐財的對象。
健保費遭到詐領,負責替民眾看荷包的中央健保局,已被抨擊多年,但該單位總是以稽查人力不足當藉口,這樣推託的消極作為,是不能說服大眾的;希望健保局能展現積極作為,在各地全面配合檢調調查,並拿出具體績效,這樣員工每年在年底領年終獎金時,才不會再成為輿論抨擊的焦點。
◆ 菸捐漲 一年挹注健保280億
自由時報 2009.01.09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衛生署擬將菸品健康捐由現行的十元調高至二十元,衛生署官員表示,菸捐若順利調漲,預計一年將可收近四百億,其中約七成二,即二百八十到二百九十億,將用於健保安全準備金,其餘則會用在癌症防治、偏遠地區醫療、經濟困難者健保費補助、罕見疾病醫療及疫苗基金等用途上。
10元漲至20元 尚待朝野協商
衛生署官員指出,目前菸捐為十元,一年近二百億的收入,其中約九成挹注健保;至於菸捐由十元調漲為二十元的修法案,尚在立法院進行朝野協商,衛生署努力爭取中,未來如果順利通過,新增的近二百億,即一百一十億左右會繼續用在健保上,其餘會分散用在癌症及偏遠醫療的改善上。
健保局官員表示,目前菸捐為十元,一年有一百七、八十億元挹注健保,但健保一年的財務缺口仍有二百二十億;未來菸捐若順利調漲為二十元,健保一年仍然有一百一十億的財務缺,還是不足。
健保局官員強調,吸菸者燃燒健康,估計一年會花掉四百二十億到七百七十億的醫療費用,如果用這樣的花費來看,菸捐用於「彌補」吸菸者的健保醫療花費,根本是杯水車薪,菸捐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吸菸者不要吸菸保健康,「用健康救健保」。
◆ 用藥一國兩制 後患無窮
【王惠珀】 2009-01-09 中國時報
立法院本院會正在審理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組織法。承蒙立委徵詢,筆者詳讀該法後,差點昏倒。
該法第一條「為辦理食品藥物業務,特設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立法旨意,係為保障國民健康,統合食品藥物之事權,符合整合醫學的世界潮流,值得肯定。但從第二條以降,卻與第一條立法旨意違背,缺乏專業思維。
該法第二條「掌理食品、中草藥新藥、西藥、管制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之管理,其實中草藥新藥、西藥,都不是我國藥事法所界定的法定名稱,將來該局如何掌理藥事法不存在的藥品?其實,藥事法規範的藥品只有原料藥與製劑。中草藥是製造新藥的原料,如果執意於該名稱的原料屬性,那麼先修藥事法給予「中草藥新藥」正名,同時把從尿液抽取的胰島素或酵素類藥品改稱為「馬尿新藥」、「牛肝新藥」。
如果執意於該名稱的成品屬性,那麼就限定「中草藥新藥」為中草藥,由傳統中醫界使用。「中草藥新藥」名稱傳聞多時,如今立法正名,正好昭告世界,台灣的藥物專業水準既不科學、不合法、不合邏輯、又充滿矛盾,會鬧國際笑話。
再者,該法第二條明列西藥及中草藥新藥,刻意排除一般中藥。如果新成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只管西藥,不管中藥,依據該法第一條,代表衛生署已認定中藥不是藥品,那麼依照藥事法,中藥不應核給許可證。立法院在通過該法之前,宜先責成衛生署完成下列事項:一、先修藥事法第八條,刪除固有成方製劑(中藥);二、修中醫藥委員會組織法,刪除該單位核發中藥許可證之權責;三、去藥證化以後之中藥如宣稱療效,以違背藥事法六十九條「非藥物而為療效之宣傳」處辦。
台灣人亂用中草藥難道不嚴重?民國八十四年中藥從衛生署切割出去,由中醫藥委員會核證之後,十四年來切割式的行政造成事權不一標準不一。藥品許可證五千多張,中藥許可證卻已超過一萬一千張,同樣藥材泡的藥酒有些是藥品許可證,有些是中藥許可證。給人民創造胡亂用藥的空間,並製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消費風險。誰都無法否認肝腎疾病盛行率的攀高及健保負擔的沉重,與用藥有關。這是我國衛生政策藥政管理的第一次錯誤,早已令筆者等醫藥界人士憂心不已。
如今新成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將辦理食品藥物業務(第一條),卻立法不管中藥(第二條),代表衛生署不在乎人民如何使用中藥。新政府懷抱舊思維,抱殘守缺向政治妥協,採取「不能管的中藥就不要管」的鋸箭式施政態度,正式宣告我國藥品管理以及人民的身體在用藥上的一國二制,不知道傷了多少對新政府懷有期待的選民。那將會是衛生署的第二次政策錯誤。
看著政府漠視人民安全,制定不能保護消費者的藥品管理政策,我要說藍綠政權一樣令人灰心。身擔藥學教育的我也要向歷史交代,在二○○九年國民黨時代仍然政客當道,我們藥學專家毫無著力點。(作者曾任衛生署藥政處長,現為台北醫學大學藥學院教授兼院長)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加熱冷凍年菜有訣竅 萬物閉藏注重保暖、飲食
* 衛生署上年菜 健康美味2000元有找
* 加熱冷凍年菜 先換塑膠包裝
* 萬物閉藏 注重保暖、飲食
◆ 衛生署上年菜 健康美味2000元有找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9.01.18
家庭主婦最近可能為準備年菜傷腦筋,衛生署食品衛生處昨邀請兩位名廚,擺出一桌健康又美味的十人份年夜菜,食材成本兩千元有找,且每個人平均熱量還不到八百大卡,相當實用。
食品衛生處處長林雪蓉強調,過年不免吃吃喝喝,卻無形加重了身體負擔。衛署邀請前福華飯店主廚吳東寶、前君悅飯店主廚陳志源設計七道健康年菜,希望幫大家出點子做年菜。
吳東寶說,年菜少不了應景的雞肉、魚肉,但烹煮時不妨善用水煮、清蒸等烹調方法,替代傳統油炸、糖醋的作法,可減少使用調味料與油脂,也可將高纖食物入菜,達到多層次口感,又增添顏色。另外,選擇本土、當季的食材,健康也省錢。
例如,代表「步步高升」的蘿蔔糕,可以用三色甜椒切成絲一起享用,會有意想不到的口感;象徵「年年有餘」的元寶蒸魚,則是利用檸檬、番茄以及啤酒調味,可以吃出魚肉的鮮、檸檬的酸以及番茄的蔬果風味。重要的是,主婦若能少用鹽、減少鈉攝取,同時口感柔軟,適合咀嚼不便的長者。
健康年菜食譜,可上衛生署網站http://food.doh.gov.tw/foodnew/查詢、下載。
◆ 加熱冷凍年菜 先換塑膠包裝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9.01.17
越來越多家庭到超商、賣場或是飯店餐廳,購買現成年菜,雖省去許多麻煩,卻可能暗藏危機。衛生署提醒,烹煮冷凍年菜,應該將食物倒入碗盤中,再拿到微波爐加熱,不要將塑膠容器直接高溫加熱。
衛生署食品衛生處長林雪蓉表示,佛跳牆是最熱門的外送年菜之一,但是盅頂幾乎都包著一層透明塑膠膜,民眾買回家加熱時,最好撕開塑膠膜,以免吃下有毒物質。
林雪蓉提醒,民眾購買外送年菜時,一定要注意外標裝上是否標示「可供微波處理及微波溫度」等字樣。通常塑膠包裝以PP(聚丙烯)以及OPS(雙軸延伸聚苯乙烯)等兩種,但聚苯乙烯並不適宜直接加熱,或是微波。
由於大部分民眾都搞不清楚外包裝的塑膠膜成分,林雪蓉建議,民眾不要將外送年菜直接放在微波爐加熱,最好倒進碗盤中,再行加熱。
年菜吃不完,則是許多婆婆媽媽的困擾,前君悅飯店主廚陳志源指出,在處理年菜時,最好採取「吃多少、熱多少」方式,以豬腳為例,不要每一餐都熱一大鍋,煮了幾次下來,豬腳就會越來越鹹,外觀也不好看,更沒有人願意吃。
全雞可以分開處理,雞胸肉可以變成雞絲,雞腿炸過,就成了炸雞腿。其他吃不完的雞肉骨頭,可跟長年菜、白菜、排骨等食材熬在一起,變成一道好喝的湯。
另外,陳志源提醒,煮火鍋時,最好以新鮮食材為主,例如,當季蔬果,以及新鮮的魚蝦或是肉片,最好不要買加工製品,這樣才能吃得健康。
◆ 萬物閉藏 注重保暖、飲食
【聯合報/記者魏忻忻/台北報導】 2009/01/03
一月五日是「小寒」,廿四節氣中,小寒已是第廿三個節氣。時值冬至過後十五天,民間俗諺「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就字面解釋,大寒應該比小寒更冷,但黃河流域以南地區,小寒正值隆冬,離暮春尚遠,小寒的寒冷程度往往超過大寒。
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說:「冬應腎而養藏」。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解釋,腎主冬,冬萬物閉藏,作息宜早睡晚起,待日光出現再起;若反道而行會傷腎氣。開業中醫師吳明珠提醒,天氣寒冷,高血壓及心臟病、氣喘等患者更應注重保暖,一般人可多吃蛋白質含量高食物,飲食原則是「健脾胃、養肺腎」。
小寒也是鍛鍊身體,改變體質的大好時機,這就是所謂的「冬煉」。陳潮宗說,俗話有云:「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不少人因為冬天天冷,就不願運動,其實冬天運動對身體有益,有助於增加免疫力,能夠預防感冒、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
但冬天運動得要注意保暖,陳潮宗說,在寒冷的冬天,早睡可保護人體陽氣,待日出後再起床,可躲避嚴寒,求其溫暖,但晨起運動要避免邪寒入侵,惡劣天候時不一定要到室外練身。在家裡,應經常打開門窗換氣,將室內濁氣加速散去,讓陽光充盈室內,可保持乾燥。
在食補方面,台灣人愛吃火鍋,天氣一冷,愛鍋人士更是躍躍欲試。吳明珠指示,如果食用太過油膩、辛辣的食物,容易上火,引發青春痘,必須節制;此時,平日可以多吃人參、黃耆、冬蟲夏草、紅棗、栗子等,肉類如牛肉、雞肉、豬肉則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陳潮宗說,冬天宜養腎陽,可食入腎鹹味食物,如海帶、紫菜和海蜇等,但不宜過多,否則腎水更寒而擾心陽。腎主水,宜吃溫熱及黑色食物,如羊肉登溫腎壯陽、產熱量高的肉類,而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棗等黑色食物及核桃、板栗、桂圓等食物,均有補腎益腎作用。
另外,小寒屬於農曆十二月的節氣,十二月古稱「臘月」。十二月初八民間流傳有吃臘八粥的習俗,相傳吃臘八粥的習慣和釋迦尼佛有關,相傳祂在得道成佛前,有次來到摩揭陀國,突然飢倒在地,所以得到一位牧女以米奶粥相濟,終於得以成道,後世為了頌揚祂在臘八食粥成佛,所以煮粥紀念。
臘八粥料多豐富,包括糯米(或黍米、小米、粳米、薏仁米等)、桂圓、荔枝乾、蓮子、紅棗、花生仁、冬瓜條、杏仁、松子、白果、栗子等,或只取八樣,或不限八樣,加上紅糖或白糖,熬成甜粥,敬佛祭祖,並互相餽贈。
陳潮宗說,臘八粥健脾養胃、補氣養血,可暖身驅寒的功效,易於消化,適合寒冷季節食用。喝完臘八粥,就要準備過年了。
補腎藥膳
◎ 十全大補湯
材料:人參、茯苓、白朮、白芍藥各3錢、肉桂、川芎、地黃、當歸各2錢、甘草、黃耆各1錢、任何肉類或素肉
作法:將材料洗淨同時放入鍋中以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燉煮二小時即可食用。
用法:每周一至兩次,喝湯也要吃肉,對身體有益,適合體質虛弱、寒性體質、貧血、過敏體質患者,少數人服用後口乾舌燥、火氣大,應減少服用。
◎ 四物湯
材料:川芎2錢、當歸、地黃、芍藥3錢、雞腿肉二隻或排骨一斤或素肉少許、米酒少許、鹽少許。
用法:每周兩至三次,男女都可服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氣不足、滋潤肌膚,使臉色紅潤及肌膚光滑,增強身體機能,增強抵抗力。
◎ 蜜汁補肺湯
材料:芡實20公克、銀杏20粒、桂圓肉10公克、紅棗6粒、冰糖40 公克
用法:可當成點心或飯後甜品, 補肺氣、養肺心,可調理氣血不足、神經衰弱、氣喘、腰痠背痛。
◆ 台大三月起 有中醫駐診了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9.01.17
以前如果到台大醫院就診的病人坦白還接受中醫療法,往往會遭到醫師白眼或阻撓,但在昨天輔助暨整合醫學中心啟用後,前述情形就要改觀了。台大預計三月初在門診提供針灸、中草藥諮詢,芳香治療、音樂治療也都納入門診服務,更開先河連病人的宗教性靈需求,也可在門診請教專家。
這個身、心、靈與輔助醫療的四合一整合醫學中心,不僅打破台大百年來僅提供西醫診療的傳統,也讓中醫藥及替代療法得以進駐台大診間,極具歷史意義。
台大醫院院長陳明豐指出,只要對病人有幫助,台大願意踏出第一步。台大副院長何弘能也說,西方國家愈來愈重視所謂「另類醫療」或「整合醫學」,台大順應這個世界潮流,未來若能強化它的證據醫學,或許可以「挖到一塊醫學殿堂中僅存的瑰寶」。
兼任整合醫學中心主任的台大內科教授余家利強調,由於臨床中常見到許多病人提出服用健康食品或中草藥的問題,特別是癌症與慢性疼痛病人常私下尋求偏方,因此台大決定正視它的存在。
因此,未來將結合台大既有資源再網羅相關領域的專家,例如針對民眾常吃的藥膳將邀請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楊賢鴻駐診,並由兼具中西醫師資格的家庭醫學科醫師黃建勳和蔡兆勳提供針灸治療和中草藥諮詢,民眾若想瞭解太極拳或氣功養身的知識,則由溫振源教授解答。
此外,未來還音樂、藝術及芳香療法的專家,會加入諮詢,如果病人需要宗教性靈的撫慰,也會有宗教界人士「應診」。
余家利說,諮詢門診最快三月開放預約,但只有針灸門診有治療處置,其他都不會開處方,因此開辦初期完全免費,不必持用健保卡。
開腦權威》洪純隆 高醫的「午夜牛郎」
【聯合報╱記者林秀美/高雄市報導】 2009.01.26
高雄醫學大學有「午夜牛郎」?沒錯,他就是外科教授洪純隆。
民國六十五年,洪純隆創辦高醫神經外科,從門診、手術到病房照顧,不分晝夜隨傳隨到,常三更半夜處理急症重患,腦神經科英文Neuro諧音像「牛郎」,因而被戲稱「午夜牛郎(Midnight Neuroman)」。
八年前,他接任院長,以水牛為院徽,帶領員工默默耕耘。目前神經外科護理站還掛著一幅像牛又像腦的巨畫,希望醫護人員以牛為師,腳踏實地,很多員工對他的牛脾氣,敬畏三分。
高大的洪純隆以勤奮水牛自許;不過,研究大腦的他說,牛是草食性動物,雖然體積龐大,但牛頭很小,「比豬、狗還笨」。
洪純隆卅餘年來開過五千多個腦袋,是南台灣開腦第一刀,從剛出生的嬰兒到九十歲的老人家都有。但原本喜歡吃雞頭、鴨頭及豬頭皮的他,卻從此忌口。
洪純隆收藏兩百多件牛藝術品,和他的藏書一樣「汗牛充棟」,有小到指頭般的金牛,也有大到像一頭牛的木雕牛。
六十五歲的洪純隆現仍在看診、手術及教學,他的傳人有一牛車多。廿年前與腸胃外科教授黃宗人共組「腦滿腸肥幫」,促進腦神經外科與腸胃科的交流,他說:「男人看到美女不禁流口水,就是大腦與腸胃作祟。」
※ 有意思。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