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9

抗組蛋白H1抗體 可抑制肝移植排斥

中央社 2009.03.19

高雄長庚醫院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發現,自體免疫系統病患的抗組蛋白H1抗體,可抑制肝臟移植後的排斥作用,正研究開發新型免疫抑制藥物與診斷試劑。

長庚大學日本籍助理教授中野敏明、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賴佳筠今天發表這項研究成果。

中野敏明表示,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的病患,體內抗組蛋白異常,H1是抗組蛋白中的一種抗體。經老鼠動物實驗發現,含抗組蛋白H1抗體的老鼠肝臟移植後不必注射抗體,就能保護植入的肝臟。

研究團隊再將抗組蛋白H1抗體注射到老鼠體內多次,再進行心臟異位移植,老鼠不注射抗排斥藥,移植的心臟存活47天。

完成動物試驗後,研究團隊2007年檢驗高雄長庚醫院1名病患、與日本自治醫科大學6名肝臟移植後未服用抗排斥藥的病患血液,發現有頗高濃度的H1抗體。

高雄長庚完成500多例肝臟移植手術,病患終身需服用抗排斥藥物,中野敏明表示,這名未服用抗排斥藥物的肝臟移植病患10年前罹患癌症而暫停服藥,至今未再服用抗排斥藥,移植肝臟正常運作。

中野敏明表示,正常人血液中幾乎未含有H1抗體,只有在發燒、發炎時,H1抗體會高一些。初步證實,老鼠、人體體內H1抗體,可抑制器官移植後的排斥。研究團隊正研究製成抗排斥藥的可行性,降低服用抗排斥藥的副作用。研究朝注射疫苗的方式,降低器官移植者的排斥作用;並研發診斷試劑,診斷肝臟移植病患注射抗排斥藥物的劑量。

他表示,目前肝臟移植病患服用抗排斥藥劑量,由醫師依病患肝、腎等器官功能指數,決定劑量,如有試劑測定病患H1抗體濃度,就可拿捏病患服用抗排斥藥物的劑量,不必花費時間檢驗器官功能,下藥可更準確。

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將設法檢驗所有肝臟移植病患的血液,更明確證實H1抗體抑制排斥的效果,目前已蒐集100多名病患的血液。

研究中心也與日本城西國際大學、廣島大學、大分大學、自治醫科大學及台灣的國立成功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合作,嘗試製作H1抗體診斷試劑,預計1年內完成。

33歲的中野敏明在日本廣島大學四年級時透過教授加入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的研究行列,2004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進入長庚大學,繼續在高雄長庚肝臟移植研究中心研究。

※ 相關報導:

小心成就越高,肝指數爬的更高!
現有抗肥胖藥物或能有效對抗流感、肝炎與 HIV
B 型肝炎病毒的結構繪製出來了
C 型肝炎的新動物模型
阿斯匹靈能預防肝臟損害
身材不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 是肝脂肪
低醣飲食比低卡飲食燃燒更多肝臟脂肪
低維生素 D 濃度與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相關
世界癌症日 讓孩童遠離肥胖

3 則留言:

fsj 提到...

B肝患者過胖 罹癌風險高兩倍

自由時報 2009.03.25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台灣每年高達一萬五千人死於肝病,日益惡化的肥胖問題,恐使肝病雪上加霜。一項研究顯示,體重過重或肥胖有可能使B型肝炎帶原者提高罹患肝癌與死於肝病的風險,醫師呼籲,維持健康的標準體重是保肝的第一步。

台灣是B肝盛行地區,B肝帶原者估計高達兩百萬人,是肝硬化與肝癌的高危險群。根據衛生署日前發表的最新國民營養調查顯示,每兩名成年男性或每三名成年女性中,就有一人過重或肥胖,比率相當驚人。

台大流行病學研究所與台大醫院的研究團隊,針對近三千名B肝帶原者進行為期約十六年追蹤,期間有一百三十四人發生肝癌、九十二人死於肝病。

進一步分析發現,在肝癌發生風險方面,過重者(二十五<BMI<二十九點九)是體重標準者近一點五倍,肥胖者(BMI≧三十)則是近兩倍;死於肝病的風險,過重者是體重標準者一點七四倍,肥胖者則是一點五倍。論文發表在「臨床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肥胖與多種癌症相關

台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劉俊人表示,肥胖與肝病間的機轉尚不完全清楚,但控制體重的確有其必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科主治醫師林志陵表示,肥胖已證實與多種癌症相關,B肝患者更應控制體重,儘量降低罹癌的風險。

台大內科教授許金川指出,肝臟表面脂肪會使超音波反彈以致影像模糊,使肝癌、肝硬化病灶更不易偵測。

不過B肝病患把自己養太胖雖不見得好,但也有不少病患誤信民間傳說肝病不能吃肉,吃素又不得法,吃成營養不均衡,建議病患聽從醫師指示接受正規治療,並維持均衡飲食與適度運動。



◆ 明知有肝病 近半數未定期追蹤

自由時報 2009.03.25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高達三分之二的B型肝炎帶原者不知自己帶原。更糟的是,最新調查發現,接受過B肝檢測的帶原者中有將近一半,未依規定定期追蹤檢測,使肝硬化、肝癌有如不定期炸彈,一旦引爆,往往為時已晚。

B肝醫療策進會台灣分會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針對國內共一千零一十名曾接受肝基會肝炎檢測的B肝帶原者調查,當中七成八患者雖曾做過B肝檢測,卻有高達四成五三沒有定期追蹤,理由竟是「覺得麻煩」與「沒時間」居多。

肝基會執行長、台大內科教授許金川表示,肝臟沒有神經,一旦感到不舒服多半是肝病晚期。B肝帶原者是肝硬化、肝癌高危險群,應每半年到一年進行定期檢測。

許金川表示,肝指數正常不代表沒有肝病,完整的檢測,除了抽血檢查肝指數與甲型胎兒蛋白外,還包括腹部超音波檢查。肝指數異常的帶原者,應進一步確認肝發炎原因,是否與病毒量大幅增加有關。

國人特愛進補保肝,但許金川呼籲,B肝病患千萬不要亂補,亂服藥物、草藥、偏方,有時可能提高猛爆性肝炎的風險,尤其是一些號稱可增強免疫力的食品。猛爆性肝炎患者若無法換肝,死亡率高達八到九成。

雖然坊間有些食品號稱經動物實驗證實具保肝效果,但許金川表示,能自然感染B肝病毒的動物,除了人類外只有黑猩猩,一般動物實驗都是用老鼠,不能說對B肝有療效。許金川也提醒,吸菸、吃醃漬與易發黴的食品,也會使B肝病情惡化。

fsj 提到...

肝再生之謎

◆ 肝臟移植》肝再生之謎 雙供血系統+細胞激素...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2009/04/01

病人:「醫師,我會再生嗎?」

醫師抬頭一看,是位女病人,40歲出頭。

「會不會再生,妳應該要問老公或婦產科醫師吧!」

「我看過你們基金會網站的資料,說肝臟割掉了會再生...」

上述對話是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許金川在診間的親身經歷,原來是他誤會了病人的意思,這位婦人才動過肝癌手術,肝臟割掉了三分之一。

人類雖是萬物之靈,但有些功能不如低等動物,例如蜥蜴的尾巴,或是螃蟹的腳,如果斷了會再長出來,但人的手臂斷了,只能裝義肢。唯獨肝臟,是人體所有臟器中,唯一有再生能力的器官。

許金川表示,正常的肝臟可以割掉四分之三,只要有四分之一正常的肝臟在,就可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而且在3至6個月內,剩下的會再長出新的肝臟,約為原來體積的8至9成。「但與螃蟹斷腿再生不同,它並非長出肝臟原來的樣子,而是剩下的肝臟本身經由細胞分裂、增生的結果」。

台大醫院外科主治醫師吳耀銘指出,肝臟是非常奇妙的器官,它驚人的再生能力,至今仍是一個未解的謎。比較可以確信的是,人體發育成熟的肝細胞,在經由某種刺激(例如切除一部分肝臟)後,肝細胞就會啟動細胞分裂的程序,開始再生。

除了肝細胞自身的分裂增殖外,醫界認為,散在身體各處組織的幹細胞,也在這時活躍起來,迅速進行分裂與分化,以補充肝組織的不足。

吳耀銘說,目前已從骨髓幹細胞或臍帶血幹細胞,經由體外培養,並利用生長激素誘導分化出肝細胞作用,可證明幹細胞在肝臟再生過程扮演重要角色。

肝臟再生的複雜還不只於此,吳耀銘說,要了解肝臟再生,也不能忽略它特殊的「雙重血液供應」系統,也就是肝臟的血管分進入和輸出兩組。

進入肝臟的血管包括肝動脈和門靜脈,前者是將來自心臟的動脈血輸入,主要供給營養和氧氣,後者則把來自消化道及胰腺等含營養成分的血液送到肝臟「繼續加工」,一方面代謝不必要的毒素,另一方面則把養分轉化成肝醣儲存。也因此,門靜脈是肝臟的機能血管,占肝臟供血的7~8成。

由於供應肝臟的血管有兩套,血量供應充裕,能讓肝細胞充分獲得各種支援,日本有研究發現,肝切除70%的老鼠,輸入血小板多1倍,兩天後,老鼠的肝細胞即迅速增殖,顯示血小板也有促進肝臟再生的功能。

此外,吳耀銘指出,國際間也有部分研究發現,包括腫瘤壞死因子(TNF)、細胞介白質(IL)等細胞激素,以及各種生長因子,都是肝臟再生及人體修復功能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是它們的真正機轉科學,都還在摸索中。

fsj 提到...

亞洲人為何易患B肝? 基因變異所致

法新社 2009-04-07

日本科學家今天說,他們發現一種基因異變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何亞洲人容易感染B型肝炎病毒 (HBV)。

B型肝炎在全球廣泛盛行,從中國5%到泰國12%人口罹患B肝,但是北美和歐洲僅僅各有0.2%和0.5%人口罹患。

一些B肝病毒感染者輕微發病之後就抑制了病毒,但是有些人演變成長期感染。

慢性B肝帶原者約有2%到10%最後演變成肝硬化,最後會導致肝功能衰竭或肝癌。

為何有些人能夠消滅病毒,有些人就沒辦法,一直是醫界辯論的大議題。

感染病毒的年齡,性別,長期酗酒和同時感染其他病毒等等因素都有影響,但是科學家越來越對基因關連感興趣。

「自然遺傳學」雜誌 (Nature Genetics)網站刊出的一份研究報告,東京大學研究員中村祐輔 (YusukeNakamura)和他的同仁深入研究786個慢性B肝帶原者,和另一份包括1300名日本與泰國帶原者的資料後,有重大發現。

有兩項免疫系統基因變異(HLA-DPA1和HLA-DPB1)的人,比一般健康的對照組,更容易成為B肝慢性病患。 研究說,發現這兩項變異的關鍵角色,可以知道病毒從何落腳,藥物治療也走向另一個方向。

根據一項2003年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超過4億人口罹患慢性B型肝炎。

B肝病毒主要由受到感染的血液或精液傳染,另外帶原的母親也會傳染給新生兒。(譯者:賴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