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09.10.07
華裔學者「光纖之父」高錕和美國科學家鮑伊及史密斯,分別以光纖和電荷耦合元件(CCD)研究,六日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高錕是歷來第六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
諾貝爾大會盛讚三位得獎者為「光線之父」,表示「今年的物理學獎,頒給兩項形塑今日網路社會基礎的科學研究。他們創造許多實用的發明,且為科學探險提供新工具」。
本屆物理學獎研究成果在日常處處可見,一九六六年,高錕大膽提出以玻璃取代銅線傳輸訊號,四年後第一條光纖誕生。光纖網路讓資料傳輸在彈指間完成,如今手機通訊、國際電話、有線電視、網際網路傳輸運作,全拜光纖之賜。
七十五歲的高錕是我中研院院士,於上海出生,香港求學,再赴英國深造,擁有英、美國籍。友人透露他去年罹患輕度阿玆海默症,記憶力衰退,可能無法全然體會諾貝爾獎帶來的喜悅。
高錕透過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楊綱凱表示「深感榮幸」,說「諾貝爾獎少有表彰應用科學的成就,故我從來沒有想過會獲獎,感到非常驚喜」。高錕還應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說「有賴光纖的出現,這個喜訊已於瞬間傳到千里」。
物理學獎另一個得獎研究是電荷耦合元件(CCD),這是數位相機的核心,可說是相機的「電子眼」,能將鮮活影像轉為數位訊號。
一九六九年,史密斯(George E. Smith)和鮑伊(Willard S.Boyle)發明了CCD,可感應光線轉變為電荷,電荷再轉成數位訊號。用數位相機拍下的影像,電子圖檔可永久儲存,因此取代傳統膠卷相機。
史密斯七十九歲,鮑伊八十五歲。鮑伊表示,看到路人拿的數位相機和火星探測器裡有他的研究結晶,便覺十分開心。
高錕將分得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千六百一十萬元)的一半,另一半由史密斯和鮑伊平分。
◆ 物理獎/炸彈頑童 高錕異想成真
http://udn.com/NEWS/WORLD/WORS1/5180093.shtml
【聯合報╱香港特派員李春/香港報導】2009.10.07
「光纖之父」高錕昨天榮獲諾貝爾物理獎,香港特首曾蔭權立即公開致賀,表示高錕不單是傑出的科學家,更是香港的驕傲。外界較不知道的是,他六十歲才開始學潛水、退休後浸淫陶藝,至今年初仍每天與太太打網球。
不過高錕友人透露,高錕去年底確認罹患失智症以來,此後記憶力減退。
高錕一九三三年生於上海,父親是律師,他生長在法租界,童年時即對化學感興趣,自己製滅火筒、焰火、曬相紙等,還玩過土製炸彈,組裝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一九四八年,高錕一家由上海遷往香港,他考入香港大學。由於港大沒有電機工程專業.於是轉到英國讀倫敦大學。畢業後,他加入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任工程師、研究員,同時攻讀倫敦大學的博士學位,一九六七年畢業。
高錕一九六六年提出用玻璃代替銅線的大膽設想,利用玻璃透明的性質,使用光來傳送信號。對此設想,許多人都認為匪夷所思,甚至認為高錕神經有問題。但最後,他發明石英玻璃,製造出世界上第一根光導纖維。
此後,高錕幾乎獲得所有的國際性大獎,但由於專利權是屬於雇用他的英國公司,他並未因此致富。離開英國後,高錕一九八七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九六年退休後,還在香港興辦一間高科技公司。
高錕幾年前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透露,六十歲開始學潛水的心情,「潛水的時候,可以欣賞到一覽無遺的美麗海底世界,令人心情愉悅。」他也提到,六十三歲退休後又迷上打網球和陶藝,「我現在最喜歡做陶藝,一個人靜靜地撫弄泥土,這種感覺我很喜歡。」 (相關報導,詳見原站)
◆ 榮獲諾貝爾物理獎 鮑以爾搞不定手機功能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50401865+132009100700664,00.html
中央社 2009.10.07
加拿大籍今年諾貝爾物理獎得獎人鮑以爾(Willard Boyle)表示,他自1969年合作發明電子眼後,即一直努力跟上數位相機科技的發展速度。
鮑以爾今天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每當新型數位相機上市時,他就會購買一台,以致他現在擁有無數台數位相機。
鮑以爾與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高錕及美國的史密斯(George Smith)共同獲得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鮑以爾1969年與史密斯共同發明圖像感應器(CCD sensor),也就是數位相機最原始的電子眼(electronic eye)。
鮑以爾表示,自從諾貝爾獎名單公布後,他家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足足有3小時之久。
鮑以爾的太太貝提(Betty)表示,今天清晨5點15分接到諾貝爾委員會的電話,她用力搖醒鮑以爾。
鮑以爾回憶說,他當時以為這個電話是有人捉弄他,但後來發現果然是真的獲獎。
鮑以爾說,諾貝爾委員會永遠是等到最後一分鐘才通知獲獎者。他說,當他睡醒並接到獲得諾貝爾獎的電話,是他今生中最大的驚喜。貝提表示,她和鮑以爾兩人都興奮極了。
貝提說,她與鮑以爾在20多歲時認識,那時鮑以爾還是戰鬥機飛行員。目前兩人有4個兒女,10個孫子。
鮑以爾將他今天的成就歸功於母親。他說,小時候母親就為他選購各類書籍,包括埃及科學等,培養他對科學的興趣。
雖然鮑以爾今天已是科學界的頂尖人才,但他的妻子還調侃他說,他對自己的小手機功能還搞不清楚。
鮑以爾是加拿大諾瓦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人,具有加拿大與美國雙重國籍,擁有蒙特婁馬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博士學位。
鮑以爾表示,他經常看到他的發明被民眾實際應用。他說,近年來,他隨便走走,便可看到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個小數位相機。雖然今天的數位相機使用更高效率的CMOS圖像感應器,但原始發明仍來自CCD。
鮑以爾與史密斯共同發明的CCD,目前仍被用於火星探險。他說,他坐在家裡電視機前,便能看到火星表面,這全是拜CCD發明之賜。
諾貝爾委員會表示,CCD的發明,使攝影發生革命性的改變。利用CCD科技,光影可以用電子拍攝下來,而非僅限於照片中。CCD的發明,對醫療界也很有貢獻。它可攝出人類身體內部影像,供顯微手術與診斷參考。
※ 相關報導:
* 阿爾卡特朗訊創下新的光纖傳輸速度紀錄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7256
coherent detection 應翻成同調偵測
* 新發現讓次世代光纖成本降低
* 破記錄的解多工:640 gbps
* 非線性透鏡使影像更清晰、視野不狹隘
* 科學家打造能定位、確認個別癌細胞的成像器
* 預言對稱破壞3日人同摘諾貝爾
* 法德科學家 獲諾貝爾物理獎
1 則留言:
高錕領諾貝爾獎 國王破例走上前頒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2009.12.12
2009年諾貝爾獎頒獎典禮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音樂廳舉行,一生獲獎無數的「光纖之父」、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高錕,從瑞典國王古斯塔夫手中接過諾貝爾物理獎。
盛裝出席的高錕,以燦爛的笑容迎接這一莊嚴而歡樂的歷史性一刻。全球億萬觀眾透過光纖造就的高速網路世界,見證了高錕獲得這一科學界的最高榮譽。
傳統上,諾貝爾獎均在頒獎台的正中央位置頒發,但由於76歲的高錕患有失智症,頒獎機構10日為他作出特別安排,由瑞典國王破例走到高錕面前頒獎給他。
高錕也不須像其他得獎人一樣,做出向台上、台下鞠躬三次的繁複程序。
高錕在妻子黃美蕓、兩名子女和親友陪同下出席頒獎禮。高錕初上台時表情略顯緊張,但音樂響起後他便開始放鬆,並隨著節拍點頭,領獎時更展出燦爛笑容,還主動與瑞典國王握手交談,全場隨即響起長達15秒掌聲。
由於高錕於1979年領取Ericsson Prize、1988年被授予瑞典皇家工程學院榮譽院士時,都是由古斯塔夫主持,故10日他與高錕是第三次見面。
高錕穿著大會指定的量身訂做黑色燕尾服,黃美蕓則著她在香港訂做的藍色紅邊旗袍搭配亮色絲巾出席頒獎典禮。在全場觀眾的見證下,高錕在台上順利接過獎項,成為頒獎禮上首名領取諾貝爾獎得主,其他得獎者亦陸續上前領獎。
儘管頒獎典禮10日下午才舉行,但高錕上午10時30分就在黃美蕓的陪同下前往彩排。黃美蕓在彩排後表示過程很順利,不過高錕似乎不太清楚自己是在彩排,只回答:「唔知道。」下午試穿領獎的燕尾禮服時,高錕則精神抖擻。
諾貝爾基金會10日晚間在頒獎典禮後宴請所有獲獎者和嘉賓,高錕與黃美蕓獲被安排坐在國王的斜對面。
高錕自小移居香港,獲獎後被港媒稱為「港人之光」,但中國官方對於高錕領獎未置一語,新聞媒體則除新華社發稿外,其他報導都是轉載自港媒。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