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化學受肯定 德學者奪化學獎
【聯合報╱編譯王先棠╱綜合十日外電報導】 2007.10.11
德國科學家艾爾特(Gerhard Ertl)榮獲二○○七年諾貝爾化學獎。瑞典皇家科學院十日表示,艾爾特發明新的實驗方法以研究固體表面的化學反應,他在「表面化學領域的開拓性研究」,是了解臭氧層何以日益稀薄等問題的關鍵。
艾爾特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費里茨哈貝爾研究所」物理化學部主任,二○○四年成為名譽教授。艾爾特十日在德國柏林的辦公室得知獲獎,當天正好是他七十一歲生日,他表示,這絕對是最好的生日禮物。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頌辭中強調,艾爾特的研究為現代表面化學的發展奠定基礎,他的研究成果讓人更瞭解燃料電池如何運作、觸媒轉化器如何淨化汽車廢氣、鐵為何生鏽,也讓人更瞭解大氣平流層中微小冰晶表面的化學反應如何破壞臭氧層。
瑞典皇家科學院說,艾爾特的實驗思維卓然成家,向世人展現「如何在這個艱深的研究領域取得確實可靠的成果」,他的發現能應用在學術研究與工業發展兩方面。
艾爾特研究以鐵當催化劑從空氣中抽出氮的化學過程,此程序可以用來製造人造肥料,對經濟發展貢獻甚大。他還研究一氧化碳在白金上的氧化過程,這種化學反應可以應用在淨化車輛廢氣的觸媒轉化器。
艾爾特也是把半導體產業研發出的新技術用於物質表面反應的先驅。他利用了先進的高真空實驗器材研究金屬表面的原子、分子層的動態。
艾爾特是十九年來第一個拿到化學獎的德國人。德國人上次獲得化學獎是在一九八八年,由三位學者合得。
艾爾特說,剛知道自己獲獎時,他根本說不出話來,他就趁著媒體記者紛紛來電之前的廿分鐘,召集研究所裡所有同事一起舉杯慶祝。艾爾特說,他知道自己在候選名單上,但並未指望得獎,諾貝爾獎榮譽是此生難再的生日禮物。
艾爾特將獨得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五千萬元)的獎金,頒獎典禮預定十二月十日於斯德哥爾摩舉行。
◆ 共事24年 同事讚艾爾特好相處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張錦弘/台北報導】 2007.10.11
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蔡茂盛指出,他曾和今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艾爾特在同一實驗室共事廿四年,該實驗室隸屬於相當德國中研院的最高學術機構,出過愛因斯坦等都很多諾貝爾獎得主,艾爾特性情好,很好相處,學生都很喜歡他。
蔡茂盛表示,艾爾特研究發現,氣體可在固體金屬上面產生反應,某些氣體接觸到金屬觸媒後,會發生一定的觸媒反應,例如一氧化碳接觸到白金之後,會產生二氧化碳。
艾爾特的研究,可解釋汽車觸媒轉化器的原理,把汽車燃燒不完全產生的有毒氣體一氧化碳,轉換成二氧化碳當成廢氣排出,雖然二氧化碳會造成溫室效應,但比一氧化碳穩定、不會對人體造成立即傷害。
蔡茂盛說,艾爾特還發現,氣體接觸到金屬觸媒表面時,會產生短暫的「震盪效應」,反應過程當中,金屬的原子結構會重組改變,但等到觸媒反應結束後,又會恢復原先的原子結構。
中研院院士鄭天佐表示,諾貝爾物理、化學、醫學等獎項,都會頒給有新且重要研究發現者,今年化學獎給的是研究表面化學的艾爾特,得獎者是因重要研究得獎,但不算是新的發現。
鄭天佐說,表面化學研究一九六○年開始,艾爾特算是先驅,以最有名的一氧化碳接觸白金表面會產生二氧化碳,工業界早就知道,也運用在汽車排氣管中,艾爾特發現的是轉換的機制原理,而非新的化學作用,但這樣的發現,可運用在很多方面,並改進相關成品。
鄭天佐表示,艾爾特拿不同的技術來研究表面化學,已拿過卅個獎,做得很好,是表面化學界的代表,諾貝爾這次給獎,也算肯定表面化學研究者的貢獻。
※ 相關報導:
* 法德科學家 獲諾貝爾物理獎
* 英美三科學家榮獲諾貝爾醫學桂冠
* 原子層沈積加速解決未來能源挑戰
* 烏拉姆猜想的量子類比可引導分子、反應
* 「分裂與贏得」蛋白質快速折疊關鍵
* MIT 發展免用火星塞的省油引擎
* 星際化學更複雜:發現帶負電分子
* 以細菌製造汽油?
* 利用 pH 值來控制奈米顏色與形狀
* 表面電漿提高奈米結構的潛在價值
* 利用催化劑壓印奈米圖樣
* 新型奈米粒子疫苗更便宜、有效
* 新塑膠:堅固如鋼而且透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