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0

蹲式坐式,哪種方便?

潘震澤 中國時報 2008.05.09

最近讀到兩則與馬桶有關的新聞,一則是北京奧運籌委會為了順應外國選手及訪客的習慣,將把三座比賽場地的廁所由蹲式改成坐式;另一則是國內報紙針對廁紙丟棄習慣所做的民調,順便也詢問了坐式與蹲式公廁的偏好,結果有七十六.七%的受訪者(n=815)偏好蹲式公廁,只有十五.三%偏好坐式(其餘八%沒有偏好)。

如廁時或蹲或坐,多是環境造成的習慣,除了國人出門在外不喜坐式公廁外,歐美人士初次來東方旅遊,非得使用蹲式馬桶時,更有蹲不下去、解不出來的問題。因此,兩種如廁方式孰優孰劣,不能從單方面予以論定。

話說國內住家把衛浴設備移入室內,還是近幾十年內的事;有點年紀的人大概都有夜半出門解手或使用尿壺的經驗。至於坐著解手比蹲著舒服,大概沒有多少人會有異議;現代住家幾乎清一色使用坐式馬桶,舒適絕對是重要的理由(降低室內異味是另一個)。

然而國人出門在外,偏好蹲式馬桶,顯然對於陌生人使用過的坐式馬桶,普遍具有畏懼感,不敢輕易坐下使用。國人蹲在坐式馬桶上解手,或採半蹲姿勢者,似乎比例不小;因此踩壞馬桶坐墊、造成尿液糞便外洩,甚至跌下馬桶受傷等情事,也時有所聞。

其實,從馬桶墊上感染病菌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比率甚低,只要馬桶墊上沒有糞便血液的殘留,使用者的臀部皮膚沒有傷口,是不容易遭到感染的。再加上正常人的尿液裡無菌,就算坐墊上沾了些尿跡,也無須擔心,這是現代人應有的心理建設。只要多數人都正確使用坐式馬桶,那麼就算是公廁設施,也可以維持乾淨。

話說回來,蹲式馬桶造價便宜有易清理好處,並非一無可取。甚至還有不少理論,說蹲著解手對便秘、痔瘡、大腸憩室以及泌尿器官都有好處。問題是,這些宣稱大多沒有經過嚴謹的實證,相反的證據也不少,我們還不必因此大動干戈,將家裡坐式馬桶都改成蹲式。

談到「蹲」這個動作,英文裡有個帶點種族歧視的用詞,叫「中國人的蹲法」(Chinaman squat),也就是蹲下來的時候,兩個腳板底都貼著地面,且後跟不用抬起。對從小使用蹲式馬桶的國人而言,似乎天生就有這份能耐,沒什麼了不起,但看在歐美人士(包括在歐美長大的東方人)眼裡,就屬奇觀了,因為他們多數做不到這一點。歐美人士在蹲下來的時候,一來無法蹲到底,再來腳後跟都得抬高,頗為吃力,因此他們一般都蹲不久。

讀者或許要問:為什麼會有這種差別呢?其實不難了解:從小蹲慣馬桶的人,無論大腿前方的四頭肌還是小腿肚的腓腸肌,都已習慣了蹲下時的拉長動作,這對很少使用蹲姿的歐美人而言,就得練習一陣才可能辦到。一如習慣劈腿動作的舞者與體操選手,筋骨都已拉開,雙腿可輕易分開成一直線坐下,換成一般人就做不來了。

多年前美國芝加哥榮民醫院有兩位醫生指出,蹲踞這種動作,對於膝蓋疼痛及小腿抽筋等毛病,有所幫助。他們甚至提出假說:現代家具設計以及坐式解手習慣,使得現代人的腿部肌肉及肌腱缺少拉長動作,而容易造成上述小腿與膝蓋的毛病;他們提出的治療之道,就是經常做類似蹲下的伸長動作。如果上述宣稱屬實,那麼蹲式馬桶的存在價值,又可多加一條了。 (作者為美國奧克蘭大學生理學教授)

※ 事實上,蹲姿更容易讓東西跑出來(包括嬰兒),蹲式馬桶也比較衛生。

便便顏色 看消化器官健康
發展結腸癌的新機制
乙型糖尿病也許因「腸道」機能障礙所引起
研究新奇的腸-腦-肝迴路確認糖尿病潛在藥物
可可會是種對糖尿病患者有益處的治療
冰箱細菌 可能比馬桶多
日本古今廁所文化 「大大」不同
學生掃廁所 一舉數得!
Google創新的氣息 廁所也聞得到
Kuso=「屎」 來一堆正宗的怪怪屎書
台灣菁英 偏愛蹲馬桶看書
長壽的祕密也許不在基因

4 則留言:

fsj 提到...

坐式蹲式馬桶 各有必要

邱傑/桃園大園(畫家)中國時報 2008.05.10

昨天讀到潘震澤先生〈蹲式坐式,哪種方便?〉大文,想在此提出一個呼籲:坐式蹲式馬桶各有必要,建造公廁時,務請兩者皆有。

筆者曾到桃園神社文化館主持一項專題講座,一位女性學員在講座完畢之後拜託我一件事:目前神社(忠烈祠)文化館裡的廁所都是蹲式的,可否請我轉告管理單位,至少改一間為坐式的,因為她的腿部開過刀,完全蹲不下去,她很喜歡來神社參加各項文化講座,但是課後想上廁所時,都得驅車前往頗有一段距離的桃園榮民醫院才能解決。

我當下向文化館管理單位反映,主事者面有難色指稱文化館是古蹟,一磚一瓦都很難更動。我告訴他,文化館主體建築固然是古蹟,廁所卻是民國七十年代仿古新修,外觀可以不更動,馬桶改一下應無大問題才對。但事隔近年,最近我再到訪,依然未改。不難想見如果那位女士繼續前來,會有多失望。

有人習於蹲式廁所,有人習於坐式廁所,另有少數人則不是習慣問題,而是生理上的難題。公廁建造者不能也不該漠視這些人的需求。個人在海外旅居多時,看到再偏遠、再罕有人跡地方的公廁,都能設有無障礙設計,溫馨體貼肢體不便的人,能處處以同理心設身處地體貼他人,善待他人,才是真正文明的地方!

※ 或許可設計一種支架,讓不便之人坐在支架上,就能讓蹲式變成坐式。

fsj 提到...

臭便便 是生病的徵兆

【文/摘自《便便是萬能的!》/辨野義己著/野人文化出版】

聯合新聞網 2008/05/29

在各種腸內細菌中,可培養的細菌大致分成三種,即稱之「好菌」與「壞菌」,以及容易靠向強者的「中性菌」。

便便的形狀、臭味與這些細菌的平衡大有關係。值得注意的是臭便便代表壞菌的存在。壞菌會引起各種疾病,這部分已經引起醫學單位的注意。


好菌(占整體百分之十)

以「乳酸菌」(比菲德氏菌、乳酸桿菌等)為代表
在腸道裡行發酵作用的菌種。
以乳糖或葡萄糖為養分進行增生,乳酸發酵後會製造乳酸與醋酸。好菌能保持腸道酸性、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祕與腹瀉、幫助消化與吸收,以及活化免疫細胞。

★乳酸菌可以從優酪乳或醃漬品等發酵食品中攝取。


壞菌(占整體百分之二十)

以「梭狀桿菌」(clostridium,如魏氏梭狀桿菌等)為代表。
在腸道裡進行腐敗作用的菌種。
梭狀桿菌以蛋白質為養分,製造癌症物質及有害物質。同時發出臭味,形成強烈惡臭的便便。

★壞菌常見於肉類攝取過多者。


中性菌(占整體百分之七十)

如「大腸菌」、「鏈球菌」、「類桿菌」(bacteroides)等。
只要腸道健康,中性菌就不會為惡;若腸道處於壞菌占優勢的「腐敗模式」,它就會行腐敗作用。


菌的平衡

健康成人的便便常有大量比菲德氏菌,其比例占整體的百分之十到三十。有便祕或臭便的人大多好菌少、壞菌多;加上中性菌總是站在處於優勢的一方,因此使腸道腐敗的壞菌力量遠比實際數量大。壞菌造成腐敗後,腸道再次吸收毒素,帶來引爆各種疾病的危險。

不臭的便便才健康,臭便便則是生病的徵兆。

※ 這本書滿有意思的,推薦給大家。



◆ 廁所故障 太空站大大不方便

閻紀宇/特稿 中國時報 2008.05.29

吃喝拉撒是人生四樁大事,有時候拉撒的重要與迫切性還在吃喝之上。「國際太空站」(ISS)上的3位太空人對此一定心有戚戚焉,因為他們的「太空廁所」最近宣告故障,雖然上大號還可以「擲地有聲」,但是要上小號可就麻煩多了。

太空廁所靠抽氣排汙

地球上(至少在先進國家)的廁所是靠水流將排泄物帶走,然而在無重力或低重力的太空中,抽水馬桶無用武之地。太空廁所是以風扇產生氣流,將如廁者的尿液與糞便從身體部位吸走,另行處理;氣流經過除臭殺菌之後循環利用。這套系統行之有年,安全可靠,國際太空站與美國的太空梭都是愛用者。

本月21日,國際太空站太空人生活起居的「星辰號」(Zvezda)服務艙發生事故,俄羅斯製造的太空廁所爆出一聲巨響,一具抽氣風扇停止運轉,氣流/尿液分離器應聲停擺,3位太空人伏可夫、柯羅年科(皆為俄籍)與芮斯曼(美籍)緊急會合,立刻開始搶修。

大小號得到不同地方

他們先換上備用的分離器,但是氣流吸力無法恢復;然後他們換掉空氣濾清器,還是無濟於事。接下來的幾天,3人以各種辦法前仆後繼,但這間廁所始終不肯就範,不給他們上小號。最後位於莫斯科的任務管制中心只好下達指令:大號照上,小號請向「聯合號」(Soyuz)太空船報到。

聯合號是來往於地球與太空站之間的人員物資運輸船,有如太空站的救生艇,上面雖然有廁所,可想而知不會多大,3位太空人只能湊合著用,萬一連它也不堪負荷而罷工,太空人將只剩一項壓箱寶:俗稱「阿波羅袋」的尿液收集袋。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27日表示,這間太空廁所應該是壓縮機故障,他們已經從德州休士頓調來零件,運往佛羅里達州的卡納佛角,準備送上太空梭「發現號」。發現號預定31日發射升空,6月2日靠接國際太空站,希望能夠順便解決3位同袍的燃眉急,至少讓他們借用發現號上的廁所。不過發現號本身就有7位太空人,屆時說不定要排隊方便。

太空如廁學問大得很

當過太空人的太空問題專家穆連表示,他經常到學校機關演講,聽眾不分老小,最有興趣的問題就是:「太空人在天上要怎麼上廁所?」,其出現機率遠高於「你有沒有看過外星人?」或者「阿姆斯壯登陸月球是不是假的?」

而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王夫菲利浦親王去年造訪航太總署的高達德太空飛行中心,也曾問過這個極為嚴肅的問題。

其實太空廁所「此放彼抽」的原理固然簡單,實際運用卻有許多講究。太空人上小號時可站可坐,男生女生都是拿著一個接上長管的漏斗,一撒為快。上大號時得將雙腳固定,緊握把手,免得上到一半「發射升空」。而馬桶圈也經過特殊設計,與太空人的貴臀完全吻合,才能吸得一乾二淨。

最新廁所造價近6億

尿液則以20公升容器收集,由太空人直接送到「進步號」(Progress)補給艙。糞便比較麻煩,要先裝在特製塑膠袋裡,抽成真空以除臭滅菌,放進金屬容器,再送到進步號。裝載各種廢棄物的進步號最後會脫離太空站,在重返大氣層途中焚燒殆盡。

航太總署去年向俄羅斯訂購一套新的太空廁所,預訂今年送上國際太空站。它造價1900萬美元(約新台幣5億8000萬元),可能是全世界最貴的廁所,基本運作原理與舊系統類似,但容量更大、隱私性更佳,而且能將尿液淨化,讓太空人「飲水思源」。

fsj 提到...

舒服解放 日本廁所15分鐘擦一次

【聯合報╱東京特派員陳世昌、記者程嘉文/連線報導】 2009.01.17

老阿嬤上蹲式廁所站不起來,苦不堪言;日本是世界上最重視廁所文化的民族,老人家上廁所,不需要辛苦的「蹲」,而可以舒服又乾淨的「坐」,這是戰後日本最大的改變,值得台灣效法,讓老人家如廁更舒適安全。

日本人使用廁所,要求幾近「龜毛」。過去傳統的「和式」廁所都是蹲式,但因為日本進入老年化國家,車站或百貨公司的廁所,幾乎都改成坐式馬桶。

坐著如廁雖然舒適,但是令人擔心馬桶座髒。於是,日本人又動腦筋,在馬桶座鋪上一圈襯紙,使用後襯紙一沖了事。有些地方還準備小酒精瓶,讓你在使用前先擦一下馬桶座。

一些比較高級的公廁,包括大百貨公司與飯店等,大約每十五分鐘就有人巡視擦拭。日本的火車站廁所,外國觀光客常常稱讚不已,直稱日本人真乾淨。

台灣老年人口也快速增加,宜蘭大學建築所助理教授薛方杰表示,需要使用無障礙設施的人口越來越多,許多新學校已將蹲式與坐式廁所的間數調成一樣。

他說,坐式廁所對老人、小孩與身障人士比較安全,但許多人擔心骯髒不願使用,要改變得投入成本,例如加強清潔或添購馬桶襯紙,另外民眾的公德心也要改進。

老人福利聯盟秘書長吳玉琴也指出,雖然公廁通常都有坐式廁所,但常被搞得髒兮兮,相較之下,日本公廁馬桶座有可拋棄的襯紙、清潔酒精,使用者安心得多。

※ 一家公司有沒有希望,可以從廁所開始看起。

fsj 提到...

隨手摺紙當輔助器 站著噓噓女性也行

中廣新聞/寇世菁 2010-09-20

台灣公廁品質不一,很多女性都有過因為廁所髒亂而憋尿的經驗。中國醫大進行臨床研究,邀請三十名年輕女性,接受尿路動力學檢查,發現半蹲和站立,只要有輔助器,將尿液導引向前,女性站著噓噓也行。參與實驗的小郁說,二十秒就能解決。

外出如廁不方便,是很多台灣女性的經驗,因此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包括半蹲解尿,或爬上坐式馬桶,蹲坐姿勢解尿。但是,蹲馬步不自然,還會兩腿酸軟,甚至重心不穩摔倒受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副教授鄒頡龍因為太座和女兒都有切身之痛,特別進行臨床研究,邀集三十名年輕女性,接受尿路動力學檢查,分別採用坐姿,半蹲姿,及站姿解尿,發現都對排尿功能沒有明顯影響,餘尿量也不會增加,尤其只要有輔助器將尿液導引向前流出,站著噓噓,不用學習,女性也行。這項研究論文,今年四月獲得國際期刊神經泌尿學及尿路動力學刊載。對關節不好,蹲不下來的女性,及女性外出時,都非常方便。

鄒頡龍醫師說,其實市面上可以買到婦女站立解尿專用輔助器,但研究團隊發現,隨手可得的廣告紙或雜誌用紙,具基本防水性,就可以自己折疊成解尿輔助器。女生如廁時,不用接觸馬桶蓋,也不必再半蹲。

參與研究的女生小郁則說,平常到百貨公司上廁所,再乾淨,還是心有顧慮,要先拿衛生紙擦過,再墊上衛生紙,如廁至少三五分鐘,現在隨手捲張紙,當成解尿輔助器,二十秒就能解決。快速衛生又安全,提供女性參考。



◆ 善用輔具 婦女也可站著噓噓

中央社 2010-09-20

婦女朋友在外常面臨如廁問題,尤其髒亂的公廁也令女性退避三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主治醫師鄒頡龍今天表示,婦女只要使用簡單輔具,也可輕鬆以站姿解尿。

在大型活動會場,常見女廁大排長龍,進了公廁卻是髒亂不堪令人卻步,而在荒郊野外,男性可以輕鬆解放,女性則面臨尷尬。鄒頡龍因為太太及女兒經常面對如廁問題,因而站在泌尿醫師的立場,想著婦女如能站立解尿,就能紓解婦女如廁問題。

鄒頡龍表示,在外如廁,蹲式馬桶較衛生,但碰到膝關節有問題的婦女,蹲下後老半天才能再站起;而碰到坐式馬桶,就採半蹲姿式,解完尿兩腿痠軟,有人甚至爬到坐式馬桶上採蹲式解尿,重心不穩有可能摔下來而受傷。

鄒頡龍指出,採用站立的姿勢解尿,也是婦女的一種選擇。婦女可以使用輔助器具,將尿液導引向前流出,婦女一樣可以採用站立的姿勢解尿,不需要與便器接觸,也不至於弄濕褲子。於外出旅行、餐廳或電影院等多種場合需要使用公共廁所時,帶來很大的方便。

鄒頡龍表示,婦女站姿解尿還沒有成為風氣,也擔心站立解尿是否能尿得乾淨或增加尿路感染風險,他因而進行臨床研究,針對30名年輕女性進行尿路動力學檢查,分別採用坐姿、半蹲姿及站姿解尿來檢查解尿效率及餘尿量,發現都沒有明顯影響。

為了方便婦女採用站姿解尿,鄒頡龍與女性助理發明了簡單輔具,不用花錢,只要隨身帶著1張有防水性的廣告紙或其他用紙,捲成漏斗圓椎狀,大開口處貼近身體,就可順利站著解尿。

鄒頡龍指出,他的這篇研究論文還於今年4月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神經泌尿學及尿路動力學」(Neurourology & Urodynamics)。這也是國際尿控制學會(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的官方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