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hysorg.com/news129385302.html
May 07, 2008
By Lisa Zyga
在地球的歷史中,物種來來去去,被更能夠對付生活挑戰的新物種所取代。不過,某些物種卻延續地比其他物種更長久,而其餘的也許很快就滅絕或著更迅速地演化。
最近,芬蘭、挪威與美國一組研究團隊發現,較大型的哺乳類動物看來會比較小型的演化更加迅速 -- 但就其本身而論,原因並非身體大小。相反地,科學家發現某些較小的哺乳類動物有冬眠的能力,挖掘或躲藏在其他遮蔽處中。為了這麼做,牠們在整個嚴峻的環境變化期間有效地睡眠。
在另一方面,當該處食物變少或著有極端天氣時,較大型哺乳類動物,必須忍受這段艱困時期。牠們較大的尺寸迫使牠們放棄挖掘地道,或為了極端的時刻降低牠們的新陳代謝速率。就某種意義來說,較大型哺乳類動物像個大無畏的冒險家迎向惡劣天候,他也許無法活著成功,而且被經歷永遠地改變。
這項發現 -- 那基於大規模的新第三紀舊世界(Neogene Old World,NOW)化石資料組的分析 -- 有點讓人驚訝。在某種獨特層次上,大型哺乳類動物傾向活的比較小的久。例如,大象壽命可達 70 年,而較小的鼩鼱(音同渠菁,shrews,譯註:亦指悍婦)好運的話能活 2 年。因為每世代的時間較快,小型哺乳類動物應當演化更快速,而小型哺乳動物的種或屬應當會滅絕地更快 -- 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們相信我們的研究最重要的地方在於證明,與預期相反,小型哺乳動物無法演化的比較大型更快速,而且其中某些事實上演化更加緩慢," Nils Stenseth,(挪威)Oslo 大學動物學教授表示。"潛在最大的含意在 SLOH(睡覺或躲藏)假說中 -- 尤其是在其牽涉中,那移除了部份的環境壓力,很戲劇性地減緩演化。"
先前研究 -- 某些聚焦在熱帶哺乳類動物上 -- 對已成化石的哺乳類動物來說,在基於尺寸的演化速率上有了混在一起的結果,有某些發現相反的模式,有某些則發現沒有差別(譯註:即跟大小無關)。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熱帶氣候中的大型哺乳類動物不會面臨如此嚴酷的環境狀態,也因此牠們能延續更久且演化更慢。此外,在熱帶地區的較小哺乳動物會面臨競爭的增加(譯註:熱帶物種較多),導致牠們的逆轉(turnover)速率更加迅速。
但整體而言,小型哺乳類動物冬眠能力看來賦予牠們更大優勢以延長其物種的持續時間。如同研究者所發現,67 種已滅絕的小型哺乳類動物「屬(genera)」中有 41 種(61%)具有某些冬眠能力,而 50 種已滅絕之大型哺乳類動物「屬」中只有 15%(30%)辦到。而無法冬眠的小型哺乳類動物相對來說有較快的演化速率,如同牠們被迫對付惡劣天氣一般。
在此研究中,(為期)最久的現存「屬」是 1 種鼴鼠(mole),2 種鼯鼠(gliding squirrels,即飛鼠,一般作 flying squirrels)與 2 種榛睡鼠(dormouse),那已延續約 1600 萬年,而且全都有挖掘或冬眠能力。貘(tapir)是唯一以較慢速率演化的,更像較小哺乳類動物的大型哺乳類動物。大部分無法冬眠的大型哺乳類動物都演化成新物種,或在幾百萬年內滅絕。
研究者的資料中,為期最短的是 100 萬年。然而,Stenseth 提到,真正短暫的(short-lived)生物在化石記錄中看不見。他也解釋短暫與長久的哺乳類動物都有牠們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最多樣性與大量的群組,諸如鼠形嚙齒類(muroid rodents),具有高速的緣起與滅絕速率," 他說。"但是,演化較慢者如榛睡鼠也有其成功之道,而且牠們明顯做的很好。"
按照當前氣候危機,此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預測何種物種更容易受到氣候波動傷害,作者們解釋。
"最近大型哺乳類動物已有穩定的減少,而此趨勢很可能持續下去," Mikael Fortelius 說,(芬蘭)Helsinki 大學地質學教授,本論文共同作者。"我們目前正延伸我們的 PNAS 研究以包含現存哺乳類動物,並希望能很快呈現我們的結果。"
※ 相關報導:
* Higher origination and extinction rates in larger mammals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abstract/105/16/6097
Lee Hsiang Liow, Mikael Fortelius, Ella Bingham,* 鴨嘴獸 動物界基因的拼湊體
Kari Lintulaakso, Heikki Mannila, Larry Flynn, and
Nils Chr. Stenseth
PNAS - April 22, 2008 - vol. 105 - no. 16 - 6097-6102
doi: 10.1073/pnas.0709763105
* 地質學家解開柏吉斯頁岩之謎
* 遠古「鋯石」證明早期地球各大陸氣候嚴苛
* DNA條碼 納入全球180萬物種
* DNA 條碼:它們都很準確?
* 科學家在太平洋發現更多「哈比人」
* 從 pre-Clovis 便便中復原美洲最早人類的 DNA
* 海豚都到哪去了?
* 地球40%物種瀕臨滅絕 貝加爾湖開工廠
* 植物壽命與尺寸相關 暖化是平衡後的結果?
* 化石記錄支持全球暖化將會造成物種大滅絕
* 暖化?科學家澄清一種外遺傳的繼承機制
* 氣候變遷 要積極面對
* 美澳研究顯示 海洋暖化速度遠高於預期
* 研究:死亡率與二氧化碳排放有直接關連
* 太陽系在銀河平面間的「反彈」終結了恐龍?
* 最適者生存:癌細胞也遵循演化法則
2 則留言: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少3成
尹德瀚/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17
根據英國「倫敦動物學會」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編纂的「生命行星指數」(Living Planet Index),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自1970年以來已經劇減四分之一至近三分之一,而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每年消滅所有其他物種的數量約1%。
「生命行星指數」旨在測量地球生態系統的健康狀況,它根據科學期刊和網站資料庫的資料,追蹤全球各地1400多個物種,包括魚類、兩棲類、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的現況,結果發現從1970年至2005年,這些物種的整體數量減少27%,原因涵蓋汙染、種植作物、都市擴張、過度漁獵等等。報告指出,有些海洋動物的數量在10年間減少28%,一些陸地生物的數量也減少25%,其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有非洲羚羊,劍旗魚和雙髻鯊;另外中國大陸長江的「白鰭豚可能已經滅種」。
簽訂於1992年、以穩定物種數量減少速度為宗旨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國即將在德國波昂召開會議,「生命行星指數」最新報告選在此時公布,旨在提醒該公約簽約國曾於2002年承諾,要在2010年使目前生物多樣性的損失速度「大幅減低」,然而各締約國迄今施行的政策顯然不足以達成上述目標。
「世界自然基金會」強調說,氣候變化在未來30年也將成為危及物種生存的重大威脅,該會呼籲出席波昂《生命多樣性公約》會議的各國政府能履行承諾,並於2020年達到「每年森林地減少0%」的目標。
※ 相關報導:
* WWF - Living Planet Report
http://www.panda.org/news_facts/publications/living_planet_report/index.cfm
物種紅色名單:全球1/4哺乳動物有絕種危險
中央社╱中央社 2008-10-06 22:42 調整字級: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巴塞隆納六日專電)國際自然資源保護聯盟(IUCN)今天公布最新「受威脅物種紅色名單」指出,全球四分之一的哺乳類物種面臨絕種危險,而且氣候變遷還可能使物種消失得更快。
IUCN今天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世界保育大會發表二零零八年紅色名單,該組織物種計畫主持人史瑪特在一場記者會中指出,最新名單評估了四萬四千八百三十八個物種,其中近百分之三十八,即一萬六千九百二十八種被列為有絕種危險。
這項研究今年的焦點是哺乳類動物,IUCN指出,已知的五千四百八十七種哺乳動物,至少有一千一百四十一種(占百分之二十點七)被列為面臨絕種威脅。
IUCN哺乳類動物專家希柏說,由於還有八百多種哺乳類被列為「資料不足」,實際的情況可能還糟得多,面臨絕種危險的哺乳類可能占多達百分之三十六。
倫敦動物學社保育計畫主任白里更指出,現有的物種狀況評估,有很多都是在人們了解氣候變遷的潛在影響前進行的;若依某些假定溫室氣體排放按目前趨勢進行下去的預測,未來百年溫度增加攝氏四度,物種可能損失百分之四十。
他說,「若把現有威脅再加上氣候變遷因素,顯然我們將面對很大的難關」。
IUCN公布紅色名單未必都是壞消息,也有些原本被認為已絕種的生物重新出現。例如西班牙卡納利群島的帕耳馬大蜥蜴,原本被認為已在過去五百年間絕種,現在又重新被發現。
另外,被稱為四不像的中國麋鹿已被列為野外絕滅,但IUCN指出,人工飼養和半人工飼養的族群在近年已有增加,真正的野外族群可能很快就能重建。
除了「資料不足」和「未評估」外,IUCN對物種的情況分為低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絕滅、絕滅。所謂的受威脅或有絕種危險,指的包括易危、瀕危、極危。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