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7

熱帶氣旋重創 緬甸逾6萬罹難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綜合6日外電報導】 2008.05.07

熱帶氣旋納吉斯重創緬甸,目前確定的死亡人數累計將近2萬2,500人,4萬1,000人失蹤,並有100多萬人流離失所。獲准進入緬甸進行援救的「拯救兒童」組織估計,這次風災罹難人數將達5萬人,甚至更多。

緬甸軍事執政團雖接受外界提供的糧食與其他緊急救援物資,卻規定外國政府必須將物資交給緬甸當局發放,且外國救援人員必須申請簽證才能入境,引發美國和歐盟抨擊。美國、歐盟和法國都呼籲緬甸立即開放救援人員入境,美國總統布希並表示可立即派遣三艘在泰國外海的軍艦協助救災。

風災後外人很難進入形同鎖國的緬甸與重創最重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世界展望會是少數獲准派員前往緬甸的國際機構之一;世展會顧問吉明表示,災區稻田遍布屍體,許多倖存者無家可歸,而且缺少食物及飲用水。他說:「志工在空中就能看到許多屍體,即使他們搭乘直升機在空中察看,仍然受到強烈震撼。」

緬甸西南部大片地區遭氣旋蹂躪,受影響人數多達2,400萬人,約占緬甸總人口之半。吉明將這場天災與2004年橫越印度洋並奪走22萬條寶貴生命的南亞大海嘯相提並論。他表示:「這場天災的衝擊可能更甚於南亞大海嘯,因為災區交通不便,可以派上用場的物資有限。目擊者指出,成千上萬災民缺少食物及飲用水,部分地區的災民無法獲得安置。在氣溫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災民非常絕望。」

東南亞國協秘書長蘇林表示,這次風災如此慘重,部分原因是紅樹林遭到摧毀。他說,紅樹林可充當海洋與陸地之間的緩衝,但人口增加導致「紅樹林被鯨吞蠶食,而紅樹林一向可充當居住區與潮汐、大浪和風暴間的緩衝帶」。

此外,印度氣象局表示,氣旋登陸前48小時,他們就通知緬甸小心防範。美國第一夫人蘿拉‧布希在白宮說,「雖然他們知道這個威脅,緬甸國營媒體卻沒有及時將氣旋路徑警告國民」,導致民眾沒有預先防災而傷亡慘重。

緬甸的公衛體系極為落後。聯合國與國際紅十字會認為,未得安置與缺少安全飲用水的災民可能多達數十萬人,逾100萬人無家可歸,災區可能出現痢疾、霍亂和瘧疾等傳染疫情。

※ 失蹤的四萬算「罹難」?



◆ 紅樹林遭破壞 致緬甸洪災死傷慘

國際新聞組綜合六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07

國際救援組織「拯救兒童」估計,侵襲緬甸的特強氣旋風暴「納吉斯」造成的罹難者可能達5萬人。東南亞國協認為,緬甸這次災情如此慘重,部分肇因應歸咎於對紅樹林生態的大規模破壞。而美國第一夫人蘿拉則指控緬甸軍政府,在事前警告人民預防風災方面做的不夠。

緬甸當局公布的風災罹難人數已超過22000人,此外還有41000人失蹤,迄今下落不明。據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5日拍攝到的衛星照片顯示,緬甸沿岸平原還整個漫淹在洪水中,緬甸稻米主要產區的伊洛瓦底三角洲農耕區,洪災最為嚴重。

東南亞國協地區生物多元化保育中心指出,伊洛瓦底江是全球淤塞最嚴重的河流之一,理由不外乎沿岸農業活動密集,森林遭到砍伐。該保育中心也表示,保育森林區外的土地皆已被轉作農業之用,保留地之內的紅樹林「如今正在快速消失」。

東南亞國協秘書長蘇林指出,紅樹林生態遭破壞是肇致緬甸此次風災災情慘重的部分成因,他表示,人口增加導致紅樹林被鯨吞蠶食,而紅樹林一向可充當居住區與潮汐、大浪和風暴間的緩衝帶,紅樹林遭摧毀,人類如今直接成為大自然力量的被害者。

在緬甸軍政府坦承死亡人數比一開始宣布的數字高出許多,並罕見地向國外求援之後,美國第一夫人蘿拉提出直接批評說,雖然緬甸當局知道對國境構成威脅,緬甸媒體卻未能及時警告國民風暴的路徑。

聯合國人道事務協調廳指出,已先向緬甸分送潔淨的礦泉水及應急醫藥用品,以協助災區防範疾病進一步擴散;另外糧食計畫署、兒童基金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也將以緊急庫存,因應緬甸政府的求援,提供大規模的救災協助。

泰國公共衛生部部長查雅今天表示,泰國將運送價值一千萬泰銖藥物與注射器協助緬甸,並計畫派遣十九個醫療團隊前往援助。

英國政府今天宣布,提供500萬英鎊(約新台幣31億元),這是聯合國會員國中目前提供的最高援助金額,英國民間慈善團體也已陸續啟動援助行動,「拯救兒童」組織表示,計劃提供緬甸2萬個受災家庭食物、飲水清淨器、廚具、塑膠床墊等物資。

台灣的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已在台灣為緬甸發起募款行動,盼民眾發揮愛心捐助。



◆ 聯合國救難專家集結曼谷等待進入緬甸救災

中央社 2008-05-07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六日專電)緬甸遭熱帶旋風重創,死亡人數急速攀升,已超過兩萬兩千人,失蹤四萬餘人。聯合國決定撥款救援,而災難評估及協調小組已在泰國曼谷集結,俟緬甸核發簽證即可動身啟程。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今天則致函緬甸軍方最高領導人丹瑞,表達慰問之意。是否觸及簽證事宜,令人關注。

聯合國宣布將從二零零五年成立的中央緊急基金裡,一旦災難評估及協調小組認為有必要,將提撥款項供緬甸緊急救難所需,目前評估以設立急難庇難所、水、藥品、食物等最為緊急。

緬甸災情持續擴大後,軍政府罕見地呼籲國際社會提供援助,包括英國等不少國家已經提供各項不同援助。聯合國組成災難評估及協調小組,集合澳洲、紐西蘭、芬蘭、加拿大、挪威等國,將對緬甸展開協助。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稍早先向緬甸分送乾淨的礦泉水及藥品,防止疾病進一步擴散;另外糧食計劃署、兒童基金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也以緊急庫存,應緬甸政府請求,提供大規模援助。

聯合國表示,災難評估及協調小組目前已集結曼谷待命,今天向緬甸政府申請簽證,俟核發後,救難專家隨即可以進入緬甸,進行各項援助。

根據統計,三日侵襲緬甸的熱帶氣旋納吉斯,迄今至少造成兩萬兩千人喪生,四萬人失蹤,罹難人數可能還會升高。受創最嚴重的是伊洛瓦底三角洲。

※ 相關報導:

緬甸的「血」色寶石

電腦模擬氣候 三年後暖化加劇
氣候暖化 亞洲經濟與社會發展將倒退
從北縣保護丹頂鶴棲地到全球紅樹林減少1/5
生態系統「非線性」的回應指出環保解決辦法
暖化?科學家澄清一種外遺傳的繼承機制
從歐洲重颳燃煤風到國際碳交易

全球暖化?研究表示下個十年將會比較冷
太陽系在銀河平面間的「反彈」終結了恐龍?
科學家揭露洋流具有「條紋」

國土淪陷 現在進行式
大台北「超載」 連3年沉陷
樂生912抗爭事件 -- 來自地層的警訊
觀念平台:人類棲息地
台灣環評大調查 謊言? 真相?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緬甸軍政府擺爛生靈塗炭 台灣國土復育還要等多久

◆ 緬甸軍政府 扯救援後腿

【聯合報╱編譯蔡繼光/報導】 2008.05.08

熱帶氣旋侵襲緬甸,死者超過2萬2000人,國際救援組織一心救災急如星火,緬甸軍政府卻仍百般刁難,不讓救援行動大規模展開,甚至連簽證也不發。

分析家指出,軍政府的救災反應遲緩,加上災後糧食和燃料價格飛漲,有可能引發新的抗議浪潮。

受創最重的南部三角洲地區七日有少數店鋪開張,但旋遭饑餓的災民洗劫一空。災情嚴重的西部地區,迄今只有少數救援物資運抵。

數以千計的災民數天來在死屍散布的洪水中艱困跋涉,身心俱疲,現在迫切需要食物與飲水。

美聯社取得的聯合國內部文件顯示,軍政府雖在風災發生五天後,迫於國際壓力同意緊急空運行動,但仍處處扯國際救援行動的後腿。

據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七日將與緬甸當局接觸,安排救災事宜。同時,當地人道救援組織已開始分發包括淨水藥錠、蚊帳、塑膠蓆、基本醫療用品等必要救援物資。



◆ 生靈塗炭 軍政府只在意修憲保權

梁東屏/曼谷七日電 中國時報 2008.05.08

緬甸遭受受強烈熱帶風暴「納吉斯」侵襲,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最終死亡人數應該超過5萬。一場風災造成這樣嚴重的人命損失,不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說,都是駭人聽聞的。

但事發至今,緬甸軍政府的表現更是「駭人聽聞」。首先,印度方面表示,早在48個小時前就已將警報訊息傳遞給緬甸。但是軍政府卻根本沒有採取任何措施警告民眾預作準備。風暴來襲前,無論電視台或廣播電台反而是在敲鑼打鼓要人民在新憲公投投下贊成票。

緬甸軍政府雖然表示願意接受國際援助,但是對救難人員的進入卻推三阻四,很多國際救難組織人員因為無法獲得簽證而窒礙難行。

更讓人難以理解的是,緬甸軍政府還堅持新憲法的公投要在本周六如期舉行。

依照軍政府所設計的公投規則,只要有超過一半的合格選民投票,而且贊成票也超過半數,就可以通過新憲。換言之,新憲通過的門檻是25%的合格選民投贊成票。

而一旦新憲法通過之後,想要予以修改的門檻則設得很高,需要50%的合格選民先通過,然後再經75%的立法議員贊成才可以。這等於是個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後者,因為按照新憲的設計,在上、下兩議院中,光是軍方的保障名額就已穩穩佔了25%。

因此,緬甸百姓其實是處在一種左右為難的處境,公投通過嗎?只是保障軍方的政治地位更為穩固,想要修憲,那是天方夜譚。

現在已經有人指出,緬甸軍政府的這個做法一定會引起民怨,使得新憲公投不會通過。然而公投不通過,軍政府一定理直氣壯地無限期延長制憲過程,這個過程不管長短,緬甸的統治權當然還是繼續握在軍政府手中。



◆ 缺糧缺水 3百萬人無家歸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05.07

緬甸遭到熱帶氣旋摧殘,數百萬流離失所的災民面對疾病、缺糧缺水的困境,國際救援行動雖然已經開展,但重災區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仍然與世隔絕。國際社會呼籲緬甸軍政府放寬入境限制,讓救災人員前往救災。

據官方統計數字,熱帶氣旋納吉斯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到2 萬2500人、失蹤4萬1000人,這個數字預料會繼續增加。另有3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自1991年孟加拉風暴以來最嚴重的風災,也是南亞海嘯後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天災。

衛星照片顯示,緬甸西南部大片地區浸泡在水中,救援機構非常擔心災區斷電、缺糧、缺淨水,加上屍體腐壞和天氣濕熱等因素,可能爆發由蚊蟲傳播的瘧疾、登革熱,以及霍亂、慢性腹瀉等疫症。

納吉斯挾時速高達190公里的強風上周末日登陸緬甸,儘管印度在48小時前即提醒緬甸政府,但政府並沒有做好防災工作,災後反應的遲緩也備批評。電視畫面顯示,有緬甸米倉之稱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觸目盡是倒在路上的大樹和東倒西歪的房屋,佛教和尚和天主教修女、軍隊都加入清理工作。

來自泰國的第一批外國救援物資已抵仰光,聯合國糧食計畫署昨天下午也在仰光展開賑糧行動,但許多救援機構仍在等待入境簽證,加上救災設備缺乏,賑救行動十分緩慢。

美國雖然在2003年對緬甸實施禁運,但已放寬援助限制,把援助金額由原先承諾的25萬美元增至300萬美元,英國已承諾援助1000萬美元、歐盟250萬美元,但法國外長批評緬甸政府對救援行動諸多限制,在聯合國要求開放援助人員入境時,軍政府竟回答:「把錢給我們,我們會自行分配。」



◆ 3公尺巨浪來襲 罹難者無處可逃

鍾玉玨/綜合七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08

受特強熱帶氣旋風暴「納吉斯」橫掃的緬甸災情愈來愈嚴重,死傷人數不斷攀高。據報導,多數罹難者係被12英尺(約3.5公尺)高的巨浪吞噬,其中又以伊洛瓦底三角洲稻米產區的死傷人數最多。

低漥地房舍 半數遭吞噬

緬甸軍政府7日罕見地召開記者會,公布風災發生4天來最詳盡的資料。「社會福利與救濟安置部」部長貌貌瑞說:「巨浪造成的死傷超過氣旋風暴本身。巨浪高達3.5公尺,低窪地區約一半的房舍均遭吞噬,村民根本無處可逃。」

他證實,伊洛瓦底三角洲的波迦來鎮已在風災中化為廢墟。他說:「該鎮99%的房舍被毀,許多人被3.5公尺大浪吞噬而喪命。」

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拍攝的人造衛星照片顯示,緬甸沿岸平原幾乎全部「泡湯」,道路柔腸寸斷,電話線東倒西歪。

一名救援組織人士說,差不多所有電話線都被吹斷,很難得到災區資訊。目前伊洛瓦底三角洲的災情主要透過國際救災人員目睹與口述。他們透露,屍體在滿目瘡痍的稻田中載浮載沈,倖存者餘悸猶存,還得忍受露宿街頭、心焦地等著乾淨飲水與糧食。

處處見屍體 賑災困難重

獲准進入緬甸搶救的「世界展望會」工作人員說:「從直升機往外看,隨處可見屍體。這次風災帶來的打擊,可能比2004年南亞海嘯還嚴重。受到運輸限制,加上救援物資相當有限,導致賑災工作困難重重。」

救援機構擔心災區在斷電缺糧缺淨水下,可能爆發由蚊蟲傳播的疾病。緬甸官方媒體昨天呼籲民眾要喝煮過的水,吃新鮮蔬果,有系統處理垃圾,並提醒民眾小心蚊蟲及蛇。

監獄受波及 暴動釀傷亡

另一方面,專門關押政治犯的仰光「永盛監獄」這次也受風災波及,整個屋頂背被強風吹落。1500餘名囚犯被困在走廊動彈不得,結果發生暴動。人權團體「政治犯協助協會」表示,儘管囚犯要求獄警開門,把他們遷到安全的地方,但當局置之不理,一些囚犯只好放火,接著就發生暴動。軍方與鎮暴警察隨即趕來支援,對著囚犯開槍,造成36人死、70人傷。



◆ 台灣國土復育 還要再等多久

陳昭倫/北市(中研院副研究員)中國時報 2008.05.08

當國內因巴紐十億弊案沸沸揚揚之際,國民黨立院黨團悄悄的否決推動多年的「國土復育條例」與其先期的執行計畫。

而在緬甸則爆發洪災,逾二二○○人罹難,四一○○人失蹤,淹沒的正是南亞主要稻米糧倉,這對全球糧荒更是雪上加霜。

據東南亞國協區域生物多樣性保育中心指出,伊洛瓦底江沿岸紅樹林生態遭受嚴重破壞是造成此次緬甸洪災主因之一。當地由於農業活動增加,大量砍伐森林,這塊可抵擋洪水的緩衝區功能遂告消失。

反觀台灣,台灣西南海岸也曾是紅樹林生態系發育相當好的地區,但是砍伐紅樹林闢建港口,開闢淺水魚塭養殖,填海造陸開闢工業區,造成了台灣西海岸整體海岸線的生態服務功能喪失殆盡。在地層下陷後,一條條冰冷的防波堤築的再高,卻也揮不去每逢颱風暴潮必淹的惡夢。國土復育條例只是治療的第一道處方箋,卻可能在立法院硬生生的被否決。

五二○馬英九就職後就進入颱風季節,脆弱的台灣島不會因換了總統就會減少颱風侵襲。況且在全球氣候變遷下,像是澎湖寒害或是緬甸洪災這樣的極端氣候只增不減。國土復育條例只是國民黨還給欠台灣自然生態五十年一個「環境轉型正義」的開始,緬甸洪災的警訊,馬準總統聽見了嗎?

fsj 提到...

泰總理後天赴緬甸 說服軍政府接受西方援助

中央社 2008-05-09

(中央社曼谷九日專電)在美國與英國大使敦促下,泰國總理薩瑪今天表示,他已與緬甸軍政府聯繫,本週將赴受熱帶氣旋重創的緬甸,預計後天會見緬甸領導人。

美國救援團隊試圖進入緬甸受阻,美國駐曼谷大使館昨天與薩瑪會晤,希望他擔任調人,讓緬甸軍政府同意美方救援團隊進入緬甸協助災民。

據「民族報」報導,泰國政府發言人表示,若無法聯繫上緬甸領導人,薩瑪將盡快飛往緬甸。

而中午發自「曼谷郵報」網站的新聞,薩瑪說,已與緬甸領導人取得聯繫,計畫後天飛往緬甸,說服緬甸軍政府接受美國援助。

此外,薩瑪會見英國大使奎爾後又說,本週將前往緬甸。據路透社報導,奎爾以泰文向當地媒體表示,委請薩瑪聯繫緬甸領導人,以便英國人道救援人員與四千六百萬美元的協助可進入緬甸。

英國救援人員也還沒拿到簽證,無法進入緬甸



◆ 慈濟志工明赴緬甸災區探勘隨即展開賑災

中央社 2008-05-09

(中央社曼谷九日專電)慈濟泰國分會執行長李建宗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話專訪時表示,慈濟泰國、馬來西亞分會人員已取得緬甸簽證,明天早上將從馬國飛往緬甸進行五天勘災。由於災況不明,東南亞國家勘災小組必須評估災區需要,第二波賑災團隊才能展開必要協助。

緬甸受熱帶氣旋重創,估計死亡人數恐將高達十萬,根據緬甸內部陸續傳出消息,因救援人力與資源不足,風災過後第六天,不但水與食物缺乏,人與家畜等屍體還無法清理。

目前人在馬來西亞的李建宗告訴中央社說,根據慈濟以往救災經驗與緬甸志工傳回的消息,災難後不少地區交通中斷,如果不了解實際災況就貿然深入,可能會有人身安全的顧慮。

李建宗說,慈濟勘災小組明天進入緬甸,主要工作是了解災民需求、當地政府與國際組織團體等搜救情況,之後才能進行更有效率的賑災工作,不讓資源重複。

李建宗表示,根據過去賑災經驗,大災難之後常常屍體遍佈,救災人員如果沒有經驗通常會受到驚嚇,一時間會不知道如何處理,因此勘災工作十分重要。

雖然緬甸反對黨、人權團體與西方國家呼籲緬甸軍政府救災比明天新憲公投重要,但目前緬甸軍政府仍執意明天舉辦公投,部分受災嚴重的地區延至五月二十四日。

為了公投,緬甸軍政府嚴格管制簽證發放,風災過後,簽證申請更困難。李建宗說,現在緬甸簽證「不好辦」,如果用個人身分辦理緬甸簽證很難,一天允許過關的簽證有限,慈善團體要進入緬甸也必須出示證明。

緬甸軍政府對美國等西方國家、聯合國的救援還持高度戒心,即使與緬甸關係友好的泰國,也是把物資送至當地,救難人員也受到限制。

對於外界源源不斷想要進入的援助,都要經過緬甸軍政府把關。李建宗說,緬甸軍政府這幾天會「慢慢放」,讓外界支援進入緬甸。

fsj 提到...

我救援隊:緬災區宛若當年921

高興宇/桃園機場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10

帶領中華民國搜救總隊及救援物資前往緬甸的靈鷲山心道法師,9日下午搭機返台表示,緬甸災區屍橫遍野有如台灣的921大地震,呼籲各界善心人士共同捐輸投入緬甸救災。

由於緬甸軍政府拒絕世界各國救難人員前往災區,因此能夠前往救災的台灣首支救援隊伍就顯得彌足珍貴,目前留在仰光的台灣救援隊及五名醫護人員,為將物資實際送達各村落災民手上,昨天已帶領四輛卡車的乾淨飲水、乾糧及醫藥用品,沿伊洛瓦底江前進,進行地毯式救援。

心道法師指出,來自台灣的救援隊伍8日抵達緬甸仰光,當地災情並不嚴重,但沿海很多村莊被風災帶來的水患整個吞噬淹沒,死屍遍地如死魚翻肚,死亡人數難以估計。前天下午匯集了二百多位僧侶共同啟建安靈息災法會,為罹難者超度。

出生緬甸的心道法師說,限於道路中斷救援條件困難,目前緬甸災區以安頓生還者為重點,災區急需乾淨的飲水、速食品、醫療用品,救災單位會在泰國、馬來西亞等地購入後送入緬甸。他呼籲台灣善心人士,以實物代金襄助緬甸災民度過困難的雨季。



◆ 聯合國籲捐輸台幣五十七億 馳援緬甸災民

法新社╱陳昶佑 2008-05-10

(法新社紐約聯合國總部九日電)聯合國今天發布聲明,呼籲各界捐輸籌措一億八千七百萬美元(台幣五十七億三千多萬),以便在未來六個月內提供援助給緬甸熱帶氣旋災民。

聲明中說,緊急號召各界捐輸,「可以讓國際夥伴支援緬甸政府,應付超過十五萬氣旋災民的需求」。

聲明說,國際夥伴包括十個聯合國組織,以及九個非政府組織。

聯合國人道事務主管官員霍姆斯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一百九十二個會員國的會議時,提出以上呼籲。



◆ 法將繞過緬甸軍政府 直接援助熱帶氣旋災民

法新社╱張仲琬 2008-05-10

(法新社巴黎十日電)法國「費加洛報」今天刊登法國外交部長庫希內專訪。他表示,法國不會把援助物資直接交給緬甸軍事執政團,但將獨力把物資送到熱帶氣旋災民手中。

庫希內說:「我們會利用我們的管道,這些方法或許比空投還要好。」  

庫希內昨天表示,一艘載送一千五百公噸人道物資的法國軍艦已經開往緬甸,應該會在十五日之前抵達。

他補充說:「物資將以小船或直升機,透過軍艦船員或當地的法國非政府組織人員,直接分發給需要的災民。」

庫希內前天呼籲緬甸軍事執政團,不要再限制外國援助入境。

許多風災生還者居住地偏遠,只有直升機才能到達。美國官員認為,熱帶氣旋已造成約十萬人罹難。

fsj 提到...

緬照辦公投 救災攬功當宣傳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2008.05.11

儘管國際社會力促緬甸軍政府全力救災、暫緩公投,以免更多風災災民死亡,軍政府10日仍如期在全國各地舉行修憲公投,僅納吉斯熱帶氣旋的重災區延至24日投票。軍事執政團10日同時發放國際援助物資給災民,但在箱子外貼上軍頭名字,把救災當成自我宣傳的工具;另外在蒂拉瓦港,軍政府忙著將白米出口到孟加拉。

此次公投是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的政黨於1990年選舉獲得勝利,軍政府卻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以來,緬甸人首次投票,新憲法料將獲得壓倒性支持。軍政府堅稱新憲法可使緬甸在兩年內舉辦全國性選舉,通過新憲法是邁向民主最重要的一步。

緬甸在東協國家的流亡組織「ALTSEAN」認為,這部憲法無論是被迫通過(贊成票)或否決(反對票佔多數),都會是緬甸民主困境。緬甸聯邦全國議會副主席索溫也說,公投結果不知道何時會宣布,若結果與多數民眾預期不同,加上風災累積的憤怒,不排除再出現示威抗議活動。

軍政府9日拒絕聯合國包機與外國救援人員入緬,引發國際更大批評聲浪。聯合國9日繼續呼籲各國提供緬甸1億8700萬美元緊急援助,但秘書長潘基文至今未能與軍政府首腦丹瑞直接談話。

緬甸國營電視台不斷播出丹瑞等將領於隆重儀式中,將援品交給災民的畫面。其中一箱貼有政壇新星敏隋少將的名字,字體粗大醒目,而「來自泰國援品」等字樣則是小字。「英國緬甸運動」執行長法曼納說,緬甸地區指揮官把自己的名字貼在箱子上,說援品是他們給的,且多半不是送到最需要的地區。

在外界急著把救災物資運送入緬之際,緬甸卻把軍政府擁有專賣權的白米從蒂拉瓦港出口到孟加拉。在米價飆漲的此刻,軍政府表示要依照承諾將白米賣給孟加拉與斯里蘭卡。

fsj 提到...

緬甸生命之河已成死亡之河

◆ 浮屍橫陳 緬甸生命之河成死亡之河

黃建育/綜合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12

對於居住在伊洛瓦底河支流帕雅朋河沿岸的人來說,這條流速緩慢的河流一直是一條「生命之河」。帕雅朋河充當作物灌溉的水源,可供居民洗滌沐浴,還有取之不盡的漁獲。但現在,這條河已成了「死亡之河」。

據英國獨立報記者現場報導說,帕雅朋河目前遍地浮屍,四處漂浮著死於強烈熱帶氣旋「納吉斯」的罹難者屍體,人數不下好幾百人。屍體橫躺在河邊,夾雜在紅樹林的根裡,就這麼任置於大太陽底下曝曬。而很多屍體都已經腫脹起來。

許多屍體雖然已被家人或朋友埋葬,但還有很多任其四處漂浮、腫脹。船夫卓卓說:「暴風雨發生隔天一早,屍體就開始浮現了。」

罹難者多老人小孩

卓卓說,他曾親眼看見一地有20具屍體,另一地有30具,最後還看見50具屍體。但這些屍體現在都被河水沖走了。

緬甸政府官員表示,這次暴風雨帶走了10萬條人命,其中多數居住在緬甸南部這塊廣大地區。

船夫帶著記者去看更多的屍體。走沒多遠,在河的另一邊看見許多罹難者屍體橫躺河邊。有些已被狗咬走,有些躺在牛隻的殘骸一旁,伸長著手跟腿。不過相隔數百公尺,原本的魚臭腥味就被腐爛的屍體氣味取代。

專家指出,這次暴風雨最強的時候風速可達200公里。從河流受創的程度,可看出風的威力之強大,及何以有這麼多人死亡。

強風將船推進內陸

河邊成了屍體匯集之處,同時也成為無數小船葬身之所。短短數公里之間,大約有40艘各式各樣船隻呈各種角度的斜躺河邊,有一艘甚至被暴風吹到內陸50公尺處。

這些屍體從哪兒來?救難人員及政府官員表示,大多數從伊洛瓦底三角洲南部一些社區,例如拉布達、伯格勒等鎮來的。他們被洪水沖入海裡,再由巨浪刷回來。

從帕雅朋河轉入一條小溪流。溪流兩邊都是些不堪吹打的小村落,現在則是被夷為平地。放眼一看,人們都忙著在重建房屋、或在河裡清洗衣物或沐浴。

未見當局給予救助

當地一位年紀60幾的漁夫比畫著胸部說:「水漲的這麼高。」他說,在他村子裡,還有溪流對岸另一座村子總共死了200多人,而那些罹難者多半是老人家或小孩,因為沒力氣抓住任何東西而被水沖走。

另一位村民說:「從沒見過這種暴風雨。這是第一次。」他說,當暴風雨肆虐的時候,他剛好在船上,而船正好綁在一棵椰子樹上。他及家人就這麼活下來。但一些朋友,還有一位阿姨死了。

他說:「有很多、很多的小孩也死了。我們想抓住他們,但沒辦法。」

村民說,大多數死者都是就近草草埋葬在亂葬崗。至於那些橫屍野外的,在沒有當局的救助下,也只得如此。



◆ 紅十字協會承載首批救援物資的船隻沉沒

路透社 2008年 5月 12日

路透曼谷5月11日電---國際紅十字會(IFRC)表示, 一艘載有紅十字協會首批救援緬甸受 "納爾吉斯" 風暴重擊的生還者物資的貨船於本周日沉沒,這給本就充滿障礙的救援工作又一重擊。

紅十字會的一名官員Andy McElroy在曼谷表示,該艘承載為1000多人提供救援物資的貨船被認為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撞擊到一根被淹沒的樹幹後進水而沉沒。

該事故使得向災區援助的困難更加突出。預計緬甸有150萬遭風暴襲擊的生還者,他們迫切需要食物、帳篷和醫藥。大量道路被沖壞,三角洲大部分地區已經變為一片沼澤。

緬甸軍政府還人為設置了很多其他障礙。該政府稱其將接受外國援助,但是不允許這些外國的物流團隊將救援物資輸送至淹沒的三角洲地帶。

McElroy表示,船員駕駛受撞擊的紅十字會救援船隻駛向一個島嶼,但是船隻很快便沉沒了。所有船員及四名緬甸紅十字會成員(兩男兩女)經過一番掙扎之後終獲安全。

"這對緬甸紅十字協會和迫切需要救助的人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緬甸紅十字協會救援物資分配小組組長Aung Kyaw Htut在一份聲明中稱。 "這是我們的第一批救援物資,這樣一來救援行動又會推遲一天。"

該艘雙層貨船從仰光駛往Bogalay ,歷經近12個小時的航行,最終在Myinka Gone村附近沉沒。船上載有大米、飲用水、凈水片、簡便油桶、擔架、衣服、家用工具箱、肥皂、橡膠手套和口罩。

該船于臨晨在Bogalay附近沉沒。Bogalay是一座被風暴嚴重破壞的城鎮,共有35萬居民,預計有26萬受到風暴影響,近1萬人死亡或失蹤。

政府統計的官方數據顯示,5月2號的風暴造成23,350死亡,37,019人失蹤,有自然災害專家估計死亡人數超過10萬。(完)

翻譯:趙倩 發稿:程芳

fsj 提到...

緬甸缺米真相... 天災人禍,緬甸人何辜

◆ 緬甸缺米真相... 狂種生質作物

【經濟日報╱編譯 劉道捷/綜合外電】 2008.05.13

熱帶氣旋納吉斯橫掃緬甸,摧毀大部分春稻後,也暴露緬甸推行荒謬農業政策,揭開軍政府極力推廣種植生質柴油植物,危害糧食安全的事實。

緬甸一向是世界穀倉之一,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非正式報告,2005年緬甸稻米產量高達2,450萬噸,是世界第七大稻米生產國。

近年緬甸軍政府強迫農民劃出廣大稻田和菜園,種植一種名叫痳瘋樹的非食用生質柴油作物,奉行自謀生活政策的40多萬大軍不斷掠奪農民收成,高原地區農民放棄需要昂貴肥料才能成長的稻作。

納吉斯摧殘緬甸後,各種愚蠢政策的後遺症開始顯現,原本出口稻米的緬甸可能必須在國際米價飛漲之際進口稻米。

最離奇的政策是推廣種植痳瘋樹,75歲的軍事執政團首腦丹瑞迷上用痳瘋樹生產生質柴油,擺脫對昂貴進口石油依賴,從2005年12月起,下令全國種植果實像高爾夫球大小、果汁黏稠、可提煉燃料的痳瘋樹。

印度、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都在荒地上種痳瘋樹,緬甸卻用部分最肥沃的良田、甚至劃出多塊上千公頃的農地種痳瘋樹。國立澳洲大學教授史基摩爾說:「這是最華而不實的東西,大家被迫到處種痳瘋樹,田裡、學校、路旁都種滿痳瘋樹,顯示軍政府根本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

沒有人知道緬甸有多少可耕地改種痳瘋樹,但設在泰國的若干非政府組織說,政府2006年下令14個行政區,不論行政區大小,每個區都要種植20萬公頃,以首都仰光所在的行政區來說,20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20%。

國營緬甸油氣公司研究主管2006年時說過,緬甸希望用痳瘋樹提煉痳瘋油,完全取代緬甸每天進口的4萬桶石油。結果如何?這個大「痳瘋」計畫大致上已經失敗,不能達成讓緬甸在燃料上自給自足的目標,原因包括很多農民不知道怎麼種植、痳瘋油比預期還難提煉。

緬甸軍政府面對燃料不足,被迫從去年起,增加進口石油。農業和援助官員擔心燃料自給自足計畫已經傷害緬甸餵飽國民的能力。

※ 緬甸軍政府還不下台?



◆ 緬旬風災傷亡慘重 美救援軍機和無國界醫生組織入境救援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2008.05.13

緬甸風災造成大量平民傷亡,緬甸政府限制外國的援助成為全球的焦點,美軍軍機昨(12)日終於首次抵達當地救災,再加上無國界醫生組織 3架貨機亦抵達當地,外國援助已慢慢進入當地,為災民帶來新希望。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報導,雖然風災已發生10 天,緬甸官員表示仍有地方對外交通中斷,與外界隔絕。河流仍有發脹浮屍,很多災民又指政府未有分發救災物資,未有足夠食水及燃料,有人要飲用受糞便及屍體污染的河水。

本周預料會有大雨,將會進一步阻礙救援工作。世界糧食計劃署表示,他們需要每日運送375噸糧食到災區,但目前做到的份量只有2成。

美軍一架沒有武裝的C-130運輸機載有1.27萬公斤物資,包括食水、蚊帳及毛毯,昨日下午抵達緬甸的仰光。機上的物資稍後已送上緬甸軍方的貨車,今明兩天將有另外兩班救災貨機抵達當地。

美國海軍第7艦隊3艘兩棲登陸艦亦正駛往緬甸,若緬甸當局批准,可隨時分發救災物資。美國白宮昨日表示,已準備好1300萬美元糧食及物流援助。

印度外交部昨日表示,緬甸當局已準備好接受國際援助,一架運載食物的貨機已抵達緬甸,迄今已有兩艘印度軍艦及5班航機運送物資到緬甸。無國界醫生及世界醫生組織兩班合共運載56噸醫療及救援物資的包機已順利抵達仰光,國際紅十字會亦有3班運載18噸物資的包機降落當地。

紅十字會及紅新月會表示,本周每日將會有兩班包機運送物資到緬甸,已證實的包機將合共運送130噸救災物資到緬甸。

緬甸國營電視台報導,風災的死亡人數增至31938 人,另有29770人失蹤。聯合國的發言人推斷,死亡及失蹤人數可達10萬,現時情況仍然嚴峻,最多200萬災民亟需救援,潔淨食水、住處、醫療用品和食物是4項最需要物資。

《時代》周刊及一些西方傳媒開始提出「入侵緬甸救災論」,但有評論指美軍在伊拉克及阿富汗已泥足深陷,政府不應再開戰線,於海外大花金錢,應該將焦點集中於次按災區美國本土,體察一下國民的苦況。



◆ 西方硬闖緬甸的醉翁之意

本報訊 中國時報 2008.05.13

緬甸政府勉強同意了一架美軍運輸機降落卸下救濟物資,西方國家紛紛要緬甸敞開大門,接收救濟風災物資,然而緬甸政府為什麼一再猶豫呢?原因是它懷疑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不懷好意,要打開門戶讓西方勢力藉機闖進來。

歐美國家支持翁山蘇姬與軍政府對抗,這已是公開事實,前些時佛教僧人遊行示威,緬甸政府也認為是西方暗中支持,西方在東歐搞顏色革命的事例使它深具戒心,所以緬甸政府把門戶關閉得的很嚴。

這次緬甸風災,美國及歐洲非常關心,幾乎超過了人道關懷,如果緬甸不同意美機降落,美國甚至要以空投方式擲下救濟品。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開會時,美、英、法等國家甚至提出可以在未經緬甸政府同意下向災區運送人員與物資,但俄、中等八國反對未能通過,但這越發使緬甸政府戒心大增了,運送物資倒還罷了,連「人員」也要運去,誰知道這些人員要幹什麼?

於是美國與西方國家幾乎一致要求中國政府對緬甸施加壓力,勸緬甸同意西方救災人員進入,這實在是一石兩鳥的作法,誇大中國對緬甸的影響力,如果緬甸同意開放,便證實了緬甸確在中國保護之下,如果不同意,那就可以解釋為何中國不肯盡力。藉此在國際間提醒:中國是與一些獨裁政權如蘇丹、辛巴威、緬甸等站在一起,確實不適合在北京舉行奧運,這與最近西藏動亂事件異曲同工。

絕不能否定西方救濟風災的人道舉動,但是如果其中挾雜著醉翁之意,那就不純粹了。

※ 人命就是這樣被大家玩掉的... 嗚呼



◆ 天災人禍,緬甸人何辜

楊文傑 中國時報 2008.05.13

熱帶氣旋「納吉斯」侵襲緬甸,雖然緬甸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約二萬多人,但據外界估計,罹難人數恐已超過十萬人。這幾天緬甸軍政府處理風災的救援工作,讓人感到不只是風災肆虐後滿目瘡痍、屍橫遍野的景象,而是風災背後的人禍所造成的更多無法預知的災難。如此的天災人禍,不但可能造成緬甸國內社會治安問題及政局動蕩,甚而演變成國際問題。

首先,這次的風災讓本來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底層人民更加日子難過。風災後的通貨膨漲、物價上揚所造成的幾近是市場失控或崩潰,民生用品物價暴漲有的已超過三百%。雖然緬甸政府一直以來都沒有能力來解決通貨膨漲的基本問題,任由背後一隻看不見的手操縱,每年或每段時間物價總是不斷地上揚,但是這次風災後的物價暴漲恐已超過一般人民所能負擔的能力之外。

試想,當底層人民每天收入只足買到三顆雞蛋或是一顆高麗菜時,其他柴米油鹽的必要性支出從何而來?這樣一來,一些偷竊搶奪之類的社會治安問題勢必浮現,而更加受創的是無辜的人民,之前新聞披露有華人糧倉被強佔即是一例。當人民的行為被迫出現失控的局面,也必將造成政局不安,進而發生更多人間的悲劇。

而這次的風災也直接造成大量農作受損,災民也多是以農為生的底層人民,影響所及除物價暴漲外更是糧食嚴重短缺。緬甸曾經是世界最大稻米出口國,雖然近年來已跌至第六名,但也還是稻米輸出國之一,但此次災區最重創的地方也正是主要稻米生產的產地。

緬甸是農業國家,人民雖生活貧困,但因土壤肥沃及雨量充足,每年收成豐沛,雖然緬甸軍政府常以削價買進農民的稻米再以高價轉銷,但因緬甸人民對佛教的信仰,把一切的希望和幸福寄託在來生,所以只要不致餓肚皮,也尚能樂天知命。因此去年九月底的「番紅花革命」,因燃油價格上漲而有數十萬人走上街頭抗議,但因沒有大量的農民加入才能被軍政府迅速鎮壓。在農業立國的國家,當最基層的農民都已沒辦法再求生存時,這個國家的政權又豈能長安久治和鞏固。

然而,這次緬甸軍政府對風災救援工作的處理方式使受災人民更是雪上加霜。先不說災前的預防疏散工作,除了緬甸政府對危機災害的認知不足外,緬甸人民一般家裡也沒有基本的通訊設備。加上依洛瓦底江三角洲附近居民所居住的多是簡陋的茅屋、高腳屋、鐵皮屋,又怎能承受得住猛烈狂風暴雨的襲擊。

但是令人遺憾和難過的是,當災難發生後許多的國際團體和慈善單位紛紛表示願意救援時,緬甸政府卻是以各種的手段及理由來加以阻撓延宕救災的工作;當外界救援的物資有部份進入緬甸時,緬甸政府人員又以各種扣留、交其自行發放的方式來從中中飽私囊和自肥,也造成更多人的生命因延遲救援而平白無辜犧牲。

加上緬甸軍政府擔心大量外人進入緬甸後可能會讓人民接觸了解到外面更多的資訊,擔心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批評其對人權民主的踐踏。更擔心外國勢力結合國內勢力對其政權穩固的動搖,所以在風災已經發生好多天後,仍然看到人道救援被干預受阻,人民得不到完全的救濟。緬甸政府這樣的愚民方式和不尊重人民生命的態度終將招致人民更大的反感和反撲。

據氣象預報指出,在未來幾天內,緬甸將有下一波的豪雨將會使災情更加嚴重惡化,可能會有更多的人流離失所,也會造成大量的霍亂、瘧疾等等傳染性疾病,讓人不禁為災區傷亡人數可能繼續向上攀升的情況感到擔憂。當我們在嚴厲譴責緬甸軍政府的行為時,也衷心祈禱這虔誠的佛國人民能夠得到佛祖的庇祐!(作者為緬甸僑生,目前就讀政治大學)

fsj 提到...

緬甸軍政府冥頑不靈 潘基文苦思如何救災

法新社╱郭無患 2008-05-15

(法新社仰光十四日電)緬甸軍政府不顧外界極端憂心兩百萬風災倖存者安危,仍拒絕開放國際社會入境全面救災之際。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今天將召開緊急會議討論緬甸救災危機。

潘基文表示,他稍晚將召來多個國家的代表,討論加強人道救援緬甸的策略,一些救援組織警告說,搶救的最後期限即將屆滿。

雖然國際譴責不斷,緬甸軍政府今天加強管制進入災區,拒絕外國人進入,也回絕了泰國總理薩瑪提出的新要求。

薩瑪短暫訪問緬甸,希望能促成軍政府接受國際社會大規模救災。薩瑪之後表示,軍政府再次排除讓外國專家進入。

薩瑪與緬甸總理添盛會晤後表示:「他們堅稱自己能照顧他們的人民和國家,他們自己可以處理」。

潘基文指出,已經花了太多時間在嘗試運送物資,以及試圖為國際救難人員取得簽證上。緬甸南部偏遠水患災區所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救難人員的專長。

他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雖然緬甸政府顯示出若干彈性,就目前情勢而言,還是遠遠不足,以目前災情的嚴重性,需要動員更多資源及救援人員」。

※ 那就進攻吧...

fsj 提到...

多數緬甸風災災民未獲賑濟 恐逾20萬死

◆ 援緬物資... 軍政府A走了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綜合15日外電報導】 2008.05.16

在緬甸可能再度面臨強烈熱帶氣旋侵襲之際,幾個國際救援組織負責人指控說,國際社會救助納吉斯風災200萬災民的物資,有一部分被緬甸軍政府竊取、挪用,或放進倉庫。

這些負責人因擔心觸怒緬甸軍政府,阻礙他們的救援行動,對媒體表示不願透露他們的身分,但緬甸的安澤國際救援協會主管瓦格納證實,有些救援物資被軍方挪用。他說,這個問題可能會變本加厲。

紐約的人權觀察團體也警告說,外國救援團體應密切監督,嚴防送往災區的物資被緬甸軍事政權竊取。該團體說,部分物資落入軍方手中。他們聽說緬甸軍官汙走和轉售高能量餅干和帳篷。國際救援組織請求緬甸軍政府准許外國救援專家進入,監督和分配食物、飲水和帳篷,但效果有限。



◆ 民眾捐白米 官員變賣物資發國難財 災民等死

NOWnews.com 記者許瑜菁/編譯 2008/05/14

亞洲另外一個遭到無情天災的緬甸,風災死亡人數估計超過10萬人,不過災民獲得的援助少之又少,甚至還有官員將物資拿去變賣,大發國難財,當地熱心民眾自掏腰包救災,還要擔心政府追究。

出生才一周的嬰兒已經成了難民,住在收容所裡,他19歲的母親凱托克還沒有心思和時間幫他取名字,現在活下去最重要。凱托克說:「這裡的生活很艱苦,沒有足夠的食物。」

緬甸遭熱帶氣旋侵襲風災已經超過10天,收容所的難民卻遲遲等不到軍政府的援助,一些熱心民眾自動自發出錢出力送來白米,不過諷刺的是,明明是作善事,他們不敢入鏡也不敢報上姓名,只因為害怕遭到軍政府追究,CNN在播出時還必須將他們的臉馬賽克。一位助人的緬甸人說:「我們捐了飲用水和白米。」

緬甸軍警還設置路障,嚴格禁止外國人進入災區援助災民,甚至有些官員趁機中飽私囊,將外國捐助的救災物資拿到市場販賣,大發國難財。

目前緬甸正面臨雨季,讓重建家園的工作難上加難,無情的天災加上冷血官僚,讓等不到援助的災民望著不斷落下的大雨,臉上除了無奈還是無奈。



◆ 聯合國報告:多數緬甸風災災民未獲賑濟

法新社╱樊劍萍 2008-05-16

(法新社曼谷十五日電)多位專家今天說,熱帶氣旋侵襲緬甸至今已過兩個星期,多數災民尚未獲得緊急食物供應。其中一位專家指出,這是在近代世人記憶中,最惡劣的災難反應。

重要救濟物資正緩慢運到災區,但對聯合國所稱受災嚴重的兩百五十萬災民而言,幾乎不足分配。

聯合國說,大約五十五萬名災民如今擠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臨時收容所中。這個三角洲一度是重要的農業區,如今成為水鄉澤國,滿目瘡痍,而且仍四處散佈著屍體。

聯合國在一篇報告中說:「在災情最嚴重的地區,為了尋求基本的必需品,人們正開始向外移居。」

自從熱帶氣旋於五月二日及三日侵襲緬甸西南部與經濟樞紐仰光後,當地災民基本生活需求即大致未能獲得滿足。

救援團體表示,災民仍然迫切需要食物、清潔的飲水、帳篷與醫藥。由於緬甸的軍事執政團拒絕准許有經驗的救援人員入境,使得賑濟工作受阻。

世界糧食計畫署發言人普賴爾說,在沒有直昇機與欠缺有經驗地面工作人員的情形下,糧食計畫署正竭力設法解救饑餓的災民。

到目前為止,糧食計畫署已經把食物送到五萬零四百名災民的手中,但這不過是災民的一小部份,因為面臨饑餓威脅的災民總數高達七十五萬人。緬甸說,這次災難造成六萬六千餘人喪生或失蹤。



◆ 緬甸風災 恐逾20萬死

【世界日報╱美聯社仰光十四日電】 2008.05.15

紅十字會估計,緬甸熱帶氣旋造成的罹難人數,可能高達12萬8000人,較官方公布的3萬8491人死亡人數高出許多;而英國救援機構的資料表示,死亡和失蹤人數可能會超過20萬人。聯合國警告,若緬甸軍政府不趕快開放更多援助進入,恐怕會有第二波死亡潮。

這份嚴峻的預告今天發佈,時機正逢大雨侵襲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風災重災區,打斷原先就已陷入泥沼的救援行動,使援救人員無法接近250萬極需糧食、飲水與避難處所的災民。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言人布魯門表示:「災民在這些環境條件中再生活個幾天,只會使得他們的健康狀況惡化、生活壓力更大。」

孟加拉灣的熱帶低氣壓也引發新的憂慮,不過氣象預報員稍晚指出,這個熱帶低氣壓的威力正在減弱、不太可能形成熱帶氣旋。



◆ 四川分到多 緬甸得太少

蘋果日報/楊宗澧/2008.05.16

緬甸風災已進入第二周,即使在國際壓力下,緬甸軍政府開放國際人道組織及其人員進入緬甸救援的情形仍然受到相當的阻礙,這一場天災,透露出緬甸軍政府極權統治下嚴重貪腐、人謀不臧的情形,將成為更一步屠殺人民的人禍。

隨著救援與捐輸持續進入緬甸,卻出現軍政府濫用物資,甚至出賣物資的情形。目前在緬甸災區已傳出軍政府轉賣物資給予唐人街商人大發災難財的消息,這無異是對災民再剝一層的皮。逝者已矣,然而對生者而言,來自威權的壓迫與剝削,簡直更生不如死!


緬疫情恐流竄東南亞

在這短短兩周之內,亞洲地區相繼發生緬甸風災與四川地震兩個這麼重大的災害。與中國四川的地震相較起來,相對來說,中國是較有能力展開救災的,對外界援助及消息發佈情形也不像緬甸般的封閉。也正因如此,不管救災資源的分配或整合上,短期內將無可避免出現相互衝突的情況。緬甸災民目前面臨的情況,對內除了有軍政府透明度的問題,對外也將出現救援資源分散的難題。

尤其在文化與政治的結構因素下,台灣主流媒體取得或者報導中國四川震災的消息是相對容易的,這將更一進步使得緬甸風災死傷將超過十萬人以上的數字為台灣一般大眾忽略緬甸風災過後可能造成的嚴重性。

在災後這幾周,如果無法有效解決飲水及傳染病的公共衛生問題,屆時緬甸境內的傳染疫情極有可能在東南亞流竄,屆時就不再只是單一國家的問題,而將是東南亞到全亞洲的國際疫情,台灣絕對不可置身事外,等閒視之。

因此與緬甸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下的台灣,在緬甸災後短期內,有必要採取更積極的策略援助緬甸。資源分配上,台灣政府若願意將援助四川震災中二十億其中的一部分再撥入援助緬甸,相信這樣的「金援外交」絕對比起為爭取正式關係而買通官員的「金援外交」會受到國內輿論的肯定與支持。

此外,藉由大型或小型非政府組織的分進合擊,台灣人的愛心可以付出更多在緬甸災後重建的議題上。台灣應運用大型非政府組織(NGO)具有豐富資源及援助經驗的優勢,如紅十字會、世界展望會等,均已投入各樣的金錢、物資介入緬甸的救援工作。


透過草根組織送物資

但是大型非政府組織的可能侷限在於須透過與軍政府交涉,這使得資源的送達受到一定程度箝制的風險。因此另一方面可透過在泰緬邊境的社區草根組織的彈性,快速送達資源。例如,曾在去年來台領取亞洲民主人權獎的辛西雅醫師,其主持的梅道診所,即已整合邊境數個草根組織,組成救援隊伍準備進入緬甸境內,逕行將醫療資源及物資以第一手方式直接送到災民手中。小型在地草根組織雖富有行動上的彈性,但也是財務相對吃緊的單位,在這部分台灣民眾可以直接透過網路進行愛心捐輸,相信這能讓有愛心卻不得其門而入的台灣人將資源作最好的運用。

作者為台灣自由緬甸成員、暨南大學東南亞所碩士生

fsj 提到...

緬甸風災七萬八千死 已傳霍亂疫情

* 緬甸風災罹難者倍增 已傳霍亂疫情
* 緬甸災民身心受創 傳染病一觸即發
* 拒絕外界賑災援助 緬甸遭國際施壓
* 中國和緬甸災區急需國際社會救助
* 中國必須向緬甸贖罪
* 緬甸逾三分之一死者是孩童
* 愛心無國界?

◆ 緬甸風災罹難者倍增 已傳霍亂疫情

中廣新聞網╱謝佐人 2008-05-17

「緬甸國營電視台」公佈最新的風災死亡人數,有將近七萬八千人,另外有五萬六千人下落不明,這些數字幾乎是先前公佈的兩倍。這幾天由於豪雨不斷,使得災情雪上加霜,目前災區已經傳出霍亂疫情,衛生情況令人擔憂。(謝佐人報導)

緬甸軍政府至今依舊堅持,自己有能力救災,嚴格限制外人進入災區,外界不清楚緬甸災情,因此也難以著手協助。

另外,法國海軍載運了一千五百噸的糧食及醫藥品,前往緬甸救災,但是被緬甸當局拒絕在門外,法國駐聯合國大使憤怒地指控緬甸當局接近犯下違反人道的罪行。而緬甸駐聯合國大使則反控法國派遣軍艦進入緬甸海域。兩位大使彼此指責,怒目相向。

另外,美國一支海軍特遣隊也帶著大批賑災物資,在緬甸外海待命,準備一旦批准入境,隨時深入災區救援。但是緬甸軍方至今遲遲不願首肯。

不過,今天早上,或許是國際輿論施壓,緬甸軍方安排外交人員前往部分災區,參觀軍方發放救濟物資的作業,但是顯而易見是經過妥善安排的樣版戲。

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城鎮「昆陽崗」,有新聞報導說,無數男女老少災民冒著大雨,在泥濘中沿途乞討。在災區的寺廟及學校,幾乎已被災民擠爆,他們仰賴當地義工及緬甸各地民眾自行開車送去的水及食物乾糧維生,國際社會不禁要問;緬甸政府的救援在哪裡?軍方接受的外國賑災物資在哪裡?

面對緬甸軍政府嚴限制採訪救災,全球各界的擔憂焦慮也與日俱增,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大聲疾呼,再不積極搶救,不僅災區會爆發嚴重疫情,而且死亡人數還會飆漲。(中廣記者謝佐人在台北報導)



◆ 緬甸災民身心受創 傳染病一觸即發

中央社 2008-05-18

(中央社曼谷十七日專電)無視上百萬身心受創的災民,緬甸軍政府與國際救援機構目前仍然僵持。根據流亡的緬甸媒體實地探訪發現,許多遭受氣旋風暴重創的緬甸災民身心受創,出現精神失常的症狀,而擁擠的災民營人數過多無法管理,衛生狀況奇差,如再拖延下去,霍亂等傳染病將一觸即發。

聯合國、歐洲聯盟、法國等國際力量持續與緬甸協商,希望緬甸軍政府解除重重限制,讓大批支援物資與專業救援人員進入災區,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已準備派聯合國官員送進第三封信。

然而,無視分秒必爭的救災需要,緬甸軍政府處處阻礙國際救援團隊,載滿救援物資的法國軍艦今天還停在緬甸外海;甚至與緬甸關係良好的泰國,今天飛往緬甸的醫療團隊也在仰光等了四小時才能進入災區。

「伊洛瓦底江雜誌社」記者深入拉布達災區採訪後在今天最新的報導中指出,救援物資不夠,許多災民沒有遮蔽處,只能衣衫襤褸任憑雨水淋濕,大排長龍後才要到一碗米湯充饑。

報導說,記者從仰光帶進去的乾糧,在災區才拿出一包要給災童,馬上有五十名災民圍過來。許多的兒童的嘴唇蒼白發青。

在一所中學庇護的難民告訴記者,採訪當天的前一晚,他們沒有遮蔽處,只能待在大雨中一天一夜無法睡覺,也沒有衣服可以替換。有些小孩發燒感冒。

一名醫生告訴記者說,多數居民因為沒有遮蔽處而患有肺炎、肺部感染或痢疾。由於災民營沒有管理,很多人只能到處排泄,在這樣下去恐怕會爆發霍亂。

拉布達還有許多死屍浮在水中沒有清理,當地居民說,沒人敢吃魚蝦。

另一個流亡的媒體「密西碼」也報導,災區不少居民心理受到嚴重的創傷,許多人晚上會聽到鬼魂求救的聲音;還有人大喊「水來了」,要跳上電線竿避難。

報導指出,如果緬甸軍政府不能解除限制,讓國外救援人員進入,救災速度緩慢。隨著雨季的來臨,聯合國擔憂,緬甸恐怕會爆發第二波的死亡潮。



◆ 拒絕外界賑災援助 緬甸遭國際施壓

法新社╱張佑之 2008-05-17

(法新社仰光十七日電)感到沮喪的世界各國領導人今天對緬甸軍政府加以譴責,指控這個政府拒絕他國為緬甸風災發起大規模賑濟行動的立場是輕忽災情,並可能犯下了違反人道罪。

在緬甸軍政府將風災死傷統計人數增加將近一倍而達到十三萬四千人後僅數小時,國際社會便將緬甸兩百五十萬災民在災後兩週的生計艱困處境,歸咎於軍政府的將領們。

儘管未來災民可能因為飢餓和疾病,而出現第二波死亡潮,緬甸當局對外界有關採取全面救災行動的外交呼籲仍充耳不聞,如今國際間的嚴厲批評似乎代表戰術上的轉變。

英國首相布朗告訴英國廣播公司:「這種態度不人道,我們正面臨天災所造成的不堪忍受狀況。」英國曾是緬甸的殖民宗主國。

布朗說:「這即將因為一個政權對人民輕忽、怠慢和不人道而演變成人為災難,這個政權既未採取行動,也不允許國際社會採取行動。」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屠圖已致書布朗、法國總統沙柯吉和美國總統布希,籲請聯合國安理會無須在意緬甸軍政府反對,逕行對緬甸災民展開空投作業。

信中說:「緬甸軍事政權拒絕接受國際社會全面而充份的人道援助,簡直就是罪行,在現代歷史上前所未見。」

法國駐聯合國大使李伯特在聯合國一項全體會議中說,緬甸情況正「逐漸由不對災民提供援助轉而構成違反人道罪的真正風險」。



◆ 中國和緬甸災區急需國際社會救助

朝鮮日報 2008.05.15

現在這一時刻,發生大地震的中國四川省汶川一帶和遭超大型颶風襲擊的緬甸伊洛瓦底省大概也會彌漫著這種氣味吧。據報導,地震發生後,在交通基本中斷的汶川一帶,死亡、被埋、失蹤的人數可能超過10萬。而在中國,災難發生後,總理已飛赴災區,而且動用軍隊展開救援工作。更令人擔憂的是緬甸,那里也死了10萬人。距災難發生已有兩周,可救災能力極差的軍事政府竟然仍不允許國際救助團體成員入境。緬甸最大的糧倉 -- 伊洛瓦底省已成了 "尸體的平原" 。

中國四川和緬甸伊洛瓦底省都是我曾用雙腳一步步地旅行過的地方。至今眼前仍晃動著嘻笑打鬧的緬甸孩子。那里的孩子喜歡用某種黃色粉沫抹在臉上,讓黑眼珠顯得更黑。幾天前,我在報紙上刊登的照片上看到了等待糧食救援的這些抹黃了臉部的孩子,瞬間我淚水盈眶。有些膽怯、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眨著眼睛終日跟在我後面的那些孩子們都被颶風卷走了吧?或者有人幸存下來,正在尋找哪怕是有些腐壞的糧食吧?

大規模救援活動真是有必要 "立刻" 實施。災難發生之後緊接著降臨的就是飢餓和傳染病。四川也是災區,但中國政府已公開當地的災情,並積極展開救援活動。中國政府以總理為首迅速展開救援活動和積極接收國際社會援助的成熟態度是前所未有的。但緬甸災區卻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不能立即開展救援活動,就連幸存下來的災民們也會全部死亡。國際社會的這一警告絕非誇大其辭。

可緬甸政府仍不願意接受國際社會的援助,僅接受物資和現金,連救援成員的入境也極度限制。緬甸政府在災難發生後立刻請求世界宣明會、日本國際救助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三大慈善組織給予援助。世界宣明會宣布緬甸災難為 "3類" ,實施最高等級的救助,並以救助50萬人為目標,將包括筆者在內的全世界各國的救助人員優先分配到緬甸。可在整裝待發的30多名救助人員中,只有兩人獲得了緬甸簽證。

緊急救援的關鍵時期為災難發生後兩周。因此救助人員應在災難發生48小時以內抵達現場開展救援活動。提供糧食、飲用水、醫藥品和避難場所,同時最大程度上防止傳染病等第二次災難的發生。當然還要照顧失去父母的孩子們。為赴緬甸早已打好了行李,但直到現在筆者還是未能成行。如同一個村子整個著火了,滿載著水的消防車卻只能停在村子外面,此時消防員心急如焚卻無可奈何,筆者的心情就是這樣。

中國大地震和緬甸颶風是隨時可以發生在任何國家的災難。我們應把災難視為自己的事情,分擔痛苦。緊急救助最需要物資和現金,以及國際社會的關注。中國大地震的消息讓我的心一下子沉下去了,因為我害怕緬甸的災難會因此被忽視。如果不受關注的話,國際救助活動就更難開展了。只有國際社會的關注才能讓黑眼珠的緬甸孩子們逃離地獄。像我一樣的國際救助隊員能否迅速進入緬甸災區,取決於韓國國民的關注程度。



◆ 中國必須向緬甸贖罪

楊文傑 自由時報 2008.05.18

五月初,熱帶風暴肆虐緬甸,國營媒體昨天公布近七萬八千人罹難,五萬五千九百多人失蹤;上週中國四川又發生了大規模的地震,溫家寶估計死亡人數將超過五萬人。這兩起天災發生後,我們看到國際援助源源不絕的進入災區,但是這兩個國家面對救災的態度卻完全不同。

中國改革開放近三十年,已慢慢有自信來面對外面的世界,加上經濟發展和資訊進步,也沒有辦法對任何重大訊息再作全面性的封鎖。而緬甸,卻走中國三十多年前的老路,一開始就沒有審慎預防,災後又封鎖相關資訊,更沒有在人道救援上做好後續處理的工作,導致許多人命被無辜犧牲。

中國和緬甸的關係很特殊也很密切。中國是緬甸最大貿易夥伴兼盟友,中國的建議緬甸軍政府應該會高度重視。不過在緬甸風災中,我們看到當聯合國安理會討論緬甸危機,希望各國發揮影響力,並在特殊情況下施予強大壓力讓外援進入,以人道主義為最高原則時,中國卻以救災不應涉入政治議題和將此議題政治化為由杯葛反對。諷刺的是,這次中國的地震,當台灣救援特搜隊前往協助救災時,中國也因一些政治上的忌諱標誌而出現一些小動作。

之前有份統計緬甸人民最討厭的外國人民調,高居榜首者就是中國人。原因當然是中國長期支持緬甸獨裁的軍事政權,讓人民長期在高壓統治下生活,導致封閉、窮困、落後,苦不堪言。然而中國卻為了獲取緬甸的林礦和燃料,而與緬甸軍政府發展密切關係,罔顧廣大緬甸人民需求。這次的緬甸風災,部分禍害原因指向林木大量減少和礦業大量開採,作為緬甸柚木和礦物珠寶最大需求者的中國,難道一點責任都沒有嗎?

這幾天由於豪雨不斷,使得緬甸災情雪上加霜,目前災區已經傳出霍亂疫情,衛生情況令人擔憂,更讓目前救災緩慢的工作進程更加困難。在沒有獲得足夠的乾淨水源和急診醫療,以及公共衛生簡陋的情況下,恐怕將是緬甸人民下一波的人間煉獄。

作為緬甸軍政府依賴最深的中國,從這次地震中想必也了解到救援黃金時間點的重要性和人命的寶貴,希望中國能成為一個真正負責任的大國,以其對緬甸軍政府最主要關係夥伴及影響力,拯救已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緬甸災民,這才是真正中國常掛在口頭上和緬甸的關係是「胞波之情,兄弟之誼」!

(作者為緬甸僑生,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成員,http://www.wretch.cc/blog/thebesthouse



◆ 緬甸逾三分之一死者是孩童

蔡雅如 自由時報 2008.05.18

近日亞洲相繼發生緬甸風災與中國四川地震,透過媒體得知災情,令人悲憫不捨。主流媒體、台灣政府、企業與藝人為四川震災慷慨解囊、呼籲救援、全力關注,台灣社會滿溢著溫情。相對於此,緬甸風災傷亡持續增加,受到關注的力道卻似乎弱了些。

透過電子媒體傳遞資訊,百姓的民不聊生凸顯出緬甸軍政府的惡形惡狀:救援行動遲滯,限制國際救援團隊的協助,將國際救援物資變賣,做秀式的透過國營電視台放送軍政府賑災的形象,以此作為持續推動不正義公投的籌碼,在在皆讓災民處境更雪上加霜。

據聯合國估計,此次風災死亡人數在十萬人以上,超過三分之一是孩童。隨著軍政府救援不力,放任許多村落城鎮跟人民泡在水中,自生自滅,缺乏乾淨的食物飲水,傳染病開始擴散。

緬甸流亡政府曾多次向國際呼籲,勿直接提供軍政府現金,流向軍政府的金錢只會更助長軍政府的強大,對人民沒有助益。泰緬邊境有許多草根組織,正做著救援資源與人力整合,例如梅道診所,是可以考慮捐款支持的對象。

經歷過九二一的我們,在當時獲得國際協助,走過重建,我們也可以將溫情散向國際。時間與忙碌容易讓人淡忘,與此同時世上正有人遭受苦難。如果可以,讓我們一起約定,不要忘記緬甸。

(作者為台灣自由緬甸網絡成員,http://tasskn.blogspot.com



◆ 愛心無國界?

黃紹忻 自由時報 2008.05.18

台灣政府、藝人、企業因為中國四川的地震,都發揮世界一家的愛心,捐錢捐物資給中國政府;但是同樣在緬甸也受風災影響,也是災區,甚至災情更大、死亡失蹤人數更多,為什麼就沒什麼人關心?

中國跟緬甸都是亞洲國家,也都算是鄰居,為何同樣都是災區就差那麼多?難道我們愛心有分國別嗎?有分地方種族嗎?

我希望大家發揮平等的愛心,不要只單一幫助中國,也要一起關懷緬甸!(作者為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學生)

※ 不是不關注,而是緬甸高層不痛不癢,這才是可悲的地方。



◆ 悲情緬甸的人性試煉

釋昭慧 中國時報 2008.05.18

悲情的佛國緬甸,在僧侶與人民濺血抗暴後,民間草根力量,早已折損殆盡。去年十月袈裟革命的新聞熱潮過後,世人已逐漸遺忘了緬甸。這使得軍政府更肆無忌憚,加速宗教迫害的腳步。僧侶迭遭秋後算帳,死的死,關的關,逃的逃,留下來的也面對著信眾不敢布施資具的困苦局面,以及鋪天蓋地而來的政治監控。無遠弗屆的政治監控,使得僧侶較諸平民更加動輒得咎,缺乏居住與行動自由。許多僧侶迫於無奈只好還俗。民主、自由與人道,一概遙遙無期,連緬甸最珍貴的文化資產--佛教,也都出現了存亡未卜的重大危機。

悲情的佛國緬甸,仿若承受著惡魔的咒詛,就在民生凋敝、眾苦交煎之際,竟然出現了「納吉斯」熱帶氣旋風暴,已知有十萬人死亡,失蹤者無法計數,更有三百萬人無家可歸。世界米倉的伊洛瓦底三角洲頓成鬼域,消失的村落與遍野的浮屍,悲涼地見證著佛陀的殷殷教示:「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緬甸軍政府長年貪瀆無能,對袈裟革命的處置又暴虐無道,已導致天怒人怨、鬼哭神號,因此可能對自己的統治正當性,極度欠缺信心,面對這場震撼全球的世紀大災難,竟以極端違背常情常理的顢頇態度,拒受國際人道援助於國家大門之外。

一向救災踴躍的國際慈善團體,完全無法發揮力量,眼看著黃金救援時間分分秒秒逝去,倖存的數百萬災民,深陷在饑渴、瘟疫、死亡的陰影之下,吾人內心的鉅大傷痛、憤怒、焦慮與無力感,簡直無以復加!尚幸最新消息傳來,台灣慈濟基金會終於通過軍政府的層層考核,救援隊伍得以開拔進入仰光。

慈濟之所以受到緬甸軍政府的接納,原因在於:一、慈濟於南亞海嘯中的救災與災後重建工作,是最具體的重大成果,這讓鐵石心腸的軍政府也感動無已,相信慈濟可以幫他們收拾殘局。二、慈濟的「不介入政治」宗旨,令那些極度罹患政權失落恐懼症的軍政府人士,可以因「放心」而「放行」。

慈濟的「不介入政治」原則,甚受台灣社運人士所詬病。因為社會運動原本就是高度政治性的體制內改革運動,不介入政治,勢必無法形成公領域的民意壓力,蔚為一股改革力量。然而事實證明,正因為慈濟擁有數十年來「不介入政治」的公信力,因此對任何品質的政權,都不會構成威脅感,也讓專制獨裁的政治人物,減除了因疑忌所帶來的暴惡。依此以觀,社運團體必須承認自己的局限性,認知到那些視民如傷的賑災團體,若要長長久久發揮穩定力量,勢必要依「較大善」與「較小惡」原則,堅持「不介入政治」。

就在緬甸熱帶氣旋風災發生的九天之後,四川也震出了一場天搖地動的世紀大災難。中、緬兩國,成了不折不扣的難兄難弟。然而中國政府坦然面對國際(特別是台灣)人道援助並採納諫言的風度,毫不封鎖災情的新聞透明度,在在激發了人性更為光明的面向,因此舉世踴躍捐輸,台灣更是不落人後。中國政府在這場巨災中的危機控管,正好與緬甸政府形成了最佳對照組。我們終於知道,「難於上青天」的不是登入蜀道,而是飛抵仰光。

台灣民眾的賑災意願,一向受到媒體的情緒感染。因此面對媒體鉅細靡遺的震災報導,與一幅幅天地變色、斷瓦殘垣,災民呼天搶地的新聞照片,任誰都會一掬泣淚,痌瘝在抱。但對緬甸風災,就因消息過度隔閡,媒體篇幅過少,所以不易激發對災民悲悽處境感同身受的大悲心。但官方與企業界厚於四川而薄於緬甸的「大小眼」,就頗耐人尋味了。要不是他們針對四川震災所作的捐輸數以億計,我們還差點忘了:台灣的政府與富豪是「有能力救助災黎」的。

什麼時候,台灣的官方與商人,能真正學習到毫無私利算計的無悔付出?也許在這場緬甸世紀大災難的善後工作上,他們還有彌補與表現的機會!

(作者為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教授)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錯過6月春耕 緬甸將爆大飢荒

鍾玉玨/綜合十八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19

受到強烈熱帶氣旋「納吉斯」侵襲,緬甸的主要稻米產區伊洛瓦底三角洲災情嚴重,除了稻種流失、水牛大量溺斃外,廣裘的田園迄仍泡在水裡,農民遲遲無法播種、育苗並插秧,恐錯失春耕期,影響所及秋收恐大受影響,對全球糧荒無異雪上加霜。

聯合國「糧食暨農業組織」已示警說,伊洛瓦底三角洲農民現在根本無法下田耕作,因為稻田幾乎全數泡在水中。糧農組織發言人de Vleeschauwer說,緬甸農民還剩約40-50天的時間育苗並插秧,否則會錯失今年六月的栽種期,現在得加快步伐和時間賽跑。

「國際關懷組織」負責人艾格蘭也說,農業周期非常重要,絕不能中斷,否則緬甸將出現飢荒,現在時間所剩有限。若農民現在無法下田耕種,緬甸再過6個月恐怕由稻米出口國變成稻米進口國,估計得進口5萬噸稻米。

除了農田被洪水淹沒,約14萬9000頭水牛也在風災中喪生,現在幾乎找不到牛犁田,為了應急,救援組織可能添購當地人稱為「鐵牛」的中國製小型牽引機暫代,一台約1000美元。

此外,農民也需要稻米種子。對此,泰國可能伸出援手。以往緬甸農民用的都是前一年稻子結穗產生的稻種,但今年種子大量流失或泡水。

緬甸軍政府估計,可能需要2億4300萬美元購買稻種與肥料,整修灌溉溝渠,淡化農田含鹽量,清理水塘等,始能讓伊洛瓦底三角洲復耕。緬甸當局已透過閉門會議向國際社會提出協助農民復耕的請求,國際社會正在評估可行的方案。

糧食暨農業組織估計,約70萬公頃的稻田(亦即三角洲總耕種面積的20%)亟需整建。此外,雞、鴨、豬等牲畜喪命於風災的損失也高達2000萬美元。

不過緬甸軍政府仍處處阻撓限制國際救災工作人員進入災區,讓聯合國官員非常擔心生還者的處境以及救災進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官員唐古說,緬甸官員處處阻撓並掩蓋真相。他說:「我需要5萬噸稻米,這份量夠人民吃6個月,現在我手邊只有3000噸米,憂心之餘,晚上根本睡不著。」

在紐約,一位聯合國高級官員表示,將會向國際金融機構施壓,希望這些已停止和緬甸打交道的金融組織能恢復和緬甸聯繫,金援緬甸,讓緬甸順利走出風災,重建家園。

聯合國協調救災的主要負責人赫姆斯說,重建工程主要集中於公共基礎設施與農業相關建設,就此「世界銀行」等國際援貸機構或許能發揮若干功能。



◆ 風災過後逾2禮拜 緬甸領導人才去探視災民

中廣新聞網╱夏明珠 2008-05-19

緬甸風災過了兩個多禮拜之後,領導人才去探視災民,對於國際援助,緬甸軍政府仍然處處設限,他們不讓國際救援人員進入災區,外界對於災區的實際狀況,依然難以確實掌握。(夏明珠報導)

緬甸國營電視報導,緬甸軍政府領袖丹瑞昨天到仰光的一個難民收容所慰問災民。丹瑞從仰光南方,距離仰光三百多公里的緬甸新都奈比多,前往仰光探視災民,在清一色穿著軍裝的軍政府成員環繞下,丹瑞走訪災民收容所,他撫摸被母親抱在懷裏的小嬰兒,刻意展現親民形象。

這是緬甸風災發生後兩個多禮拜,丹瑞首次探視災民,就在同一天,聯合國人道救援機構主管,也抵達緬甸,評估災情。

紅十字會依據各方資訊,估計緬甸風災死亡人數介於六萬八千多人到十二萬七千多人之間,不過緬甸官方公佈的數字低得多,在軍政府多方設限下,國際救援困難重重,緬甸當局只要物資,拒絕國際救援人員進入災區,外界難以一窺災區慘況,也就很難吸引國際焦點,發揮最大力量救災。

緬甸軍政府在風災過後拖延了好幾天,才接受國際救援,美國已經空運了三批賑災物資前去,這個星期,還會再送五個架次的飲水、食物、藥品和用品前往,在這同時,三艘滿載救援物資的美國軍艦,也在緬甸附近的公海上等候,一待緬甸政府批准,就可以用飛機或是登陸艇,把物品運送上岸。

聯合國對緬甸當局在救災上令人難以忍受的遲鈍反應,置百姓生命於不顧,提出強烈批評,緬甸軍政府毫不理會,英國首相布朗要求聯合國召開緊急高峰會,研商對策。

fsj 提到...

緬甸政府讓步 開放國際救災

閻紀宇/綜合十九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20

緬甸軍政府對於熱帶氣旋「納吉斯」風災救災問題,19日終於向國際社會壓力讓步,一改先前「只接受救援物資,不接受救援人員」的頑固立場,邀請特定國家派遣代表訪視災區,並同意東南亞國協(ASEAN)支援醫療團隊、協調國際救災工作。

納吉斯本月2日與3日襲擊緬甸西南部,重創最大城市仰光與人口稠密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至少造成13萬4千人死亡與失蹤、250萬人生活陷入困境、經濟損失超過100億美元。雖然國際社會積極伸出援手,但緬甸軍政府先前堅守鎖國政策,不顧生靈塗炭,因此遭致各方嚴厲批判。

日本《讀賣新聞》19日報導,緬甸政府已邀請29個國家派遣代表,訪視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災區,最快21日就可以成行。仰光的外國外交官也透露,受邀國家可指派3位政府與民間的代表,先在仰光會合,23日前往災區。緬甸政府17日已先讓一批外國外交官與救援工作者訪視伊洛瓦底江三角洲。

東南亞國協10個成員國的外長19日在新加坡集會,與會者包括緬甸外長吳年溫。擔任主席的星國外長楊榮文會後表示,緬甸政府已同意東協成員國的醫療團隊進駐災區,並由東協負責分配、指揮國際救援物資與人員。東協與聯合國25日將在仰光舉行一場國際捐助者會議,討論後續救災與重建事宜。

緬甸政府19日宣布全國哀悼3天,各地降半旗致意。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副祕書長、緊急救濟總協調員霍姆斯18日抵達緬甸,將一封祕書長潘基文的親筆信遞交給與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並會見總理登盛中將。潘基文本人預訂22日訪問緬甸。

國營電視台19日播出丹瑞在兩天前巡視仰光災區畫面,這是納吉斯風災發生兩周後,丹瑞首度公開露面。分析家推測,軍方高層可能出現權力鬥爭,迫使一貫深居簡出的丹瑞不得不露面「關懷」人民苦難,並對國際壓力讓步。



◆ 入緬10天 台灣首批志工返台

自由時報 2008-05-20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稻田沒了、村莊沒了、親人沒了,還有母親十幾天泡在水裡,高舉嬰孩,耳朵以下全部浸水,被救出時,已聾了!」前往緬甸賑災的靈鷲山救難團昨天返台,詳細道出緬甸災情。

台志工深入42村莊

緬甸二日遭熱帶氣旋侵襲,已釀成逾十萬人死亡,但因緬甸軍政府刻意封鎖消息,外界難以得知緬甸現狀。靈鷲山救難團在九日獲緬甸軍政府批准進入,十天下來,沿伊洛瓦底江發放大批物資、進行緊急醫療,共前進四十二個村、發現了八萬六千多名災民。

釋淨念形容,很多村落被大浪整個捲走,曾走到一處只見幾棵椰子樹的地方,經當地人說明,才驚訝此處風災前曾是一個村落,有近三百戶、一千多位居民,災後竟未留下任何痕跡,連一根柱子也沒有。居民說,一千多具屍體已打撈掩埋。

部分災區仍泡水

沿線舉目所見,處處可見人與動物的浮屍,災民都靠竹筏作為交通工具。有許多災民十幾天來泡在水裡,把孩子頂在頭上,稻田稻穀都發芽,飲用水又黃又黑,散發惡臭,居民還是照樣在污水中洗菜。

釋淨念另指,十天下來,團隊已醫治一千多人,居民多是上呼吸道遭感染,與肢體潰爛生膿,還有嬰孩邊吸母奶邊接受包紮。數萬名居民仍流離失所,靈鷲山第二批救援團隊近日就將啟程。

fsj 提到...

緬甸希望通過東盟獲得援助

華爾街日報 2008.05.20

緬甸正緩慢地向救助納爾吉斯(Nargis)熱帶風暴倖存者的國際社會打開大門﹐同意週日在仰光舉行援助國會議﹐同時估計風暴造成的總損失約為100億美元。

但緬甸軍政府似乎仍準備嚴格控制援助進入該國的方式。在週一新加坡召開的緊急會議上﹐緬甸堅持由其鄰國和東南亞國家聯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的成員國在引入國際援助方面發揮主導作用﹐為高達250萬風暴倖存者提供援助。按緬甸方面的統計﹐約有13.4萬人遇難或失蹤。

一些東盟外交人士表示﹐緬甸的要求是為了防止該國百姓將源源不斷湧入的國際援助同對緬甸政府不滿的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聯繫到一起。

在為期一天的新加坡會議期間﹐緬甸同意讓東盟為首的工作組同聯合國及其它國際機構合作﹐協調向無家可歸者提供救援。

東盟官員表示﹐地區性組織的參與有助於降低緬甸政府對西方國家一方面在提供援助﹐另一方面在試圖破壞該國統治者權威的猜疑。

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George Yeo)在會後表示﹐通過東盟對緬甸進行的國際援助不應被政治化。在這個基礎上﹐緬甸將接受國際援助。他還表示﹐不管附加了何種限制條件﹐但緬甸決定接受更多援助總比拒絕接受要好。

擬定週日在仰光舉行的援助國會議可能會成為國際社會為緬甸提供救援的轉折點。但目前尚不清楚有哪些與會者。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稱﹐他希望此次會議將在部長級水平上舉行﹐除了東盟國家和聯合國機構外﹐還能有政府代表參加。

此外﹐也不清楚緬甸是如何得出損失100億美元的結論的﹐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該國大概17億美元的外匯儲備。

國際機構和外交人士抱怨說﹐他們仍不能完全進入到受災地區﹐對經濟損失做出獨立評估。聯合國糧農組織(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官員此前曾表示﹐緬甸有關部門告訴他們﹐需要花費2.43億美元購買種子和拖拉機﹐以及重建被熱帶風暴摧毀的農業基礎設施。

東盟國家長期以來一直遵循不干涉彼此的所謂內部事務的政策﹐這令該組織一直容易受到民主人士的指責﹐稱其在給緬甸軍政府施加壓力或批評其做法方面做得不夠。自1962年起緬甸一直處於軍政府的統治之下。

外交人士表示﹐東盟不願像美國和歐盟那樣採取具體步驟向緬甸施加壓力或是進行制裁﹐這意味著緬甸會發現比較容易接受來自東南亞鄰國的援助。一位東盟官員稱﹐在這種情況下東盟可以在緬甸與西方之間起到緩沖作用。

緬甸已經允許來自東盟國家的醫療隊參與救援。一些救援隊已經在災區救災﹐其中包括一支來自泰國的醫療隊﹐還有來自中國和印度的醫療隊。

新加坡外交部長楊榮文稱﹐來自東盟之外的援助將會按具體個案加以考慮﹐同目前做法大體相同。他說﹐我們需要瞭解具體需求﹐而不能不加控制地進入。

聯合國和紅十字會官員週一承認﹐越來越多的援助進入了該國﹐政府也顯示出更加開放的跡象。但他們也表示﹐這仍不足以完全應對這場災難造成的損害。

紅十字會表示﹐已有20多架次飛機抵達了仰光﹐世界糧食計劃署(World Food Program)表示﹐已經提供了可供25萬多人食用的食品。

James Hookway / Patrick Barta



◆ 緬甸哀悼3天 風災造成100億美元經濟損失 東盟醫療隊准入救援

鉅亨網/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2008/05/20

緬甸19日宣布為風災死難者哀悼 3天,並由今晨 9時至周四全國下半旗致哀。緬甸迄今堅拒外國救援組織進入災區救災,備受國際批評,軍政府昨日讓步,容許東盟國家的醫療隊進入緬甸統籌外國救援物資,但仍拒絕外國救援組織自由進入災區。據估計,風災已造成100億美元經濟損失。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報導,包括緬甸外長吳年溫在內的10個東盟國家外長昨日在新加坡開會,會後新加坡外長楊榮文表示,緬甸計劃周日在仰光舉行國際援助會議,由東盟統籌將各國救援物資送到緬甸,但他提醒各國切勿將救援行動政治化。東盟秘書長素林將率先到緬甸視察。

楊榮文表示,緬甸准許東盟國家派醫療隊入境,但東盟以外國家的醫療隊則需按個別情況考慮,軍政府不會容許外國醫療隊自出自入。除了30名泰國醫生已身在緬甸,中國一支50人醫療隊亦應緬甸政府邀請抵達仰光,日本也證實獲邀到緬甸視察。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預計明日傍晚抵達緬甸,其後會進入伊洛瓦底三角洲,期間會跟緬甸領導人丹瑞會面。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指出,75萬名災民當中僅25萬人在過去兩周獲發食米,即70%災民仍未獲糧食援助。

fsj 提到...

緬甸救災 TaiwanIHA醫療隊今晚啟程

中央社 2008-05-23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三日電)緬甸在今年五月 三日遭受熱帶氣旋納吉斯侵襲,造成至少八萬人喪生、 經濟損失超過一百億美元慘劇,經多次聯繫,緬甸政府 同意台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TaiwanIHA)、中華民國

搜救總隊等單位前往救援、提供醫療服務,預定今天深 夜啟程。

TaiwanIHA 這次派出由「國家級災難醫療救護隊( NDMAT)」南區執行中心、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署立台

北、桃園、基隆醫院派出包括外科、急診科、防疫醫師 及護理師組成的六人醫療隊,將於今天深夜隨同搜救總 隊及靈鷲山佛教基金會啟程,攜帶醫材及民生物資前往編甸救災。

TaiwanIHA 執行長、衛生署國際合作處處長楊啟銘 表示,根據國際紅十字會估算,緬甸在這次風災受創最 重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有高達兩百五十萬災民處於糧 食、飲水缺乏,疫情一觸即發的嚴峻情勢,這次派往緬 甸援助的醫療小隊包括外科、急診及防疫醫師,相信對 協助當地居民減緩痛苦及控制疫情爆發有幫助。

TaiwanIHA 自 2006 年三月成立至今,已出過包括 印尼地震、索羅門群島海嘯、肯亞水災等九次國際醫療 救援任務,累積相當不錯的經驗,頗受各被援助國好評 ,發揮人道醫療外交效果。



◆ 星醫療隊抵緬甸災區 展開救治災民工作

中央社 2008-05-23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二十三日專電)在緬甸日前同意讓東南亞國家協會會員國派遣醫療隊前往風災重創災區後,新加坡衛生部昨天派遣兩組共十二人的醫療隊赴緬甸災區,進行醫療協助。

緬甸在遭受熱帶氣旋「納吉斯」重創後,拒絕外國醫療隊和救援隊伍進入緬甸災區協助救援與醫療工作,直到十九日東協十國外長在新加坡為緬甸風災召開緊急會議後,緬甸終於讓步,同意由東協主導成立一個機制,協調外國醫療與救援隊伍進入緬甸,並先讓東協國家醫療隊進入緬甸。

新加坡衛生部指出,兩組醫療人員包括四名醫生和八名護士,都是來自政府經營的醫院,並攜帶兩百五十公斤重的醫療物品,預計可醫治兩百多人。新加坡醫療隊並攜帶帳篷、糧食和飲用水等。

新加坡兩組醫療人員已於昨天下午一時左右,搭乘空軍C-130運輸機飛往緬甸首都仰光,今天並轉往仰光西南方的小鎮團堤,到一家設有五十個病床的醫院,為當地災民提供醫療服務。

醫療隊隊長是曾在印尼亞齊為海嘯災民和巴基斯坦地震災民進行治療的竹腳婦幼醫院醫生阿立夫;另外還有來自內科、急診部的醫療人員,年齡介於二十二歲到四十八歲。

在醫療隊伍出發前,新加坡衛生部已經事先派遣一名醫生到緬甸災區了解狀況。此外,新加坡衛生部預計明天將再派遣三名醫生和護士,前往緬甸災區支援相關醫療服務,同時運送更多醫療品給醫療隊。

衛生部表示,十二名醫療人員預計在緬甸災區停留兩個星期後返國。

此外,新加坡紅十字會也已在仰光郊外一家擁有五百個床位的醫院提供醫療援助。



◆ 緬甸允開放救災 國際組織存疑

自由時報 2008-05-24

〔編譯張沛元/綜合廿三日外電報導〕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緬甸軍政府廿三日已允許讓所有國籍的援助工作人員入境,這是緬甸軍政府在接納外界援助該國風災災民上的一大突破。不過,國際救援組織對此宣布多抱持審慎態度。

潘基文是在緬甸首都奈比多與軍政府領袖丹瑞會商兩個多小時後達成此一協議,丹瑞還同意讓前首都仰光的機場充當援助物資分發後勤運籌中心。潘基文說,丹瑞在這件事情上已作出相當讓步,的確是一大突破。

緬甸在二日遭納吉斯氣旋侵襲後,軍政府幾乎封鎖受災最嚴重的南部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直到最近才允許以當地人為主的援助人員進入災區。潘基文說,他已籲請丹瑞,儘快允許外國援助人員入境,所有援助物資也必須儘快送達災民。

由於軍政府在援助工作上的新讓步的細節不明,外國援助團體對此多抱持審慎、甚至懷疑的態度。泰國曼谷的「拯救兒童組織」的援助專家克利森就說,這番話其實並沒有太大差別,因為目前已有許多國籍的援助工作者置身緬甸,只不過他們全卡在仰光。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盟的史貝洛指出,他們還是得搞清楚丹瑞這話的意思,到底誰能入境,以及能入境到哪裡?世界展望會發言人伊斯特雖抱持審慎樂觀態度,但稱還是得看實際操作情況而定。

fsj 提到...

緬甸為何不信西方救災誠心

本報訊 中國時報 2008.05.27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緬甸召開了五十餘國代表參加的救災會議,對聯合國來說,這就是一個小小勝利了。聯合國前緬甸特使黎薩里要求赴緬甸,緬甸政府推遲了二十二個月不給簽證,直到05年黎薩里退休,如今潘基文可以在仰光召開會議豈不是勝利。

但是如果說這就會使緬甸的政情有所改變,那就太奢望了。無論國際間怎樣強調對緬甸救災,事實上也不能完全否定其人道動機,但是瞭解國際政治的人都知道,西方想趁這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進入緬甸卻也是事實。

西方已了解對一個封鎖性國家,要想以外交勢力打開其門戶是十分困難的,19世紀的炮艦外交已不能用。最好的辦法是促使這個國家內部變化,由內部人民推翻這個政權而將門戶敞開。對緬甸,期望的就是翁山蘇姬領導的民主聯盟能成氣候。美國時時在鼓勵緬甸人民反對軍政府,國務卿萊斯透過「美國之音」,曾向緬甸人民有這樣的喊話:「你們爭取民主的理想沒有被遺忘,你們並非孤軍在作戰,美國與你們站在一起,我們仍是你們忠誠的伙伴,我們將努力爭取你們重新在自由、和平和繁榮中生活,我們會讓這一天儘快來臨。」

這些話聽在軍政府耳中,還敢讓美國勢力滲入嗎?歐盟硬是壓迫東協,以緬甸人權問題作為發展與東協關係的條件,軍政府還敢讓歐盟來嗎?於是在救災事件中,緬甸政府有許多懷疑,唯恐西方救災人員是「木馬」,救災是假,滲透是真,所以只收物資而不讓救災人員去工作,怕他們在災民中間作工作。而有些國家救災條件也很特別,譬如荷蘭與瑞典要求新聞媒體人員必須在災區不受限制的自由工作行動,以保證緬甸人民知道真相。這要求也說得過去,但問題是:救災還有條件,這究竟是在救災,還是去推廣西方的民主自由?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加拿大發起內褲換和平活動

◆ 加拿大發起內褲換和平活動 施壓緬甸改革

中央社 2008-05-29

(中央社蒙特婁二十八日美聯電)一項國際援助緬甸風災行動呼籲女性樂捐自己的內衣褲,以一種羞辱方式向緬甸軍政府施壓,讓國民取得更多國際援助及人權。

發起此一行動的人士本週在加拿大展開「內褲換和平」活動,呼籲婦女將她們的內衣褲寄送至緬甸駐渥太華大使館。根據這項活動,緬甸駐歐洲、澳洲和巴西大使館等多處地點已陸續收到郵寄的女性內褲。

主辦這項活動的團體指稱,緬甸地方迷信碰觸女性內衣褲會削弱男性力量,此次活動便是嘲弄這種迷信,活動人士表示,緬甸軍政府的軍頭也有這種恐懼。

一個設在泰國的民主團體去年發起這項活動,以期吸引全球關注緬甸境內婦女人權遭迫害情事。

在此之際,外界指控緬甸軍政府暴力鎮壓國內僧侶的爭取民主抗爭行動。

加拿大的「內褲換和平」活動由魁北克婦女聯合會及人權暨民主組織協辦,主辦人士也希望為納吉斯熱帶氣旋災民籌募善款。

人權暨民主組織的緬甸救援計劃人員李維斯克說:「我認為,軍政府百般阻撓援助進入,而使得更多人受害。」



◆ 緬甸災民遭軍方霸凌 被迫工作遷回殘破家園

中廣新聞網╱謝佐人 2008-05-29

緬甸兩百多萬風災災民在受災後將近四星期,不但沒有獲得政府大力救援,還遭到軍方霸凌,剝削勞力,或者被逼搬回水淹及腰的殘破家園。(謝佐人報導)

緬甸自從這個月初遭風災蹂躪後,一直閉門鎖國,不准外人入境參與救援,最近軍政府好不容易稍微打開門戶,讓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會見軍事領袖,並邀請五十多國代表在「仰光」召開風災捐助研討會,不過,緬甸重災區「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的災民說,軍政府及軍隊依舊以鐵腕手段對付民眾,有的強迫災民遷回泡在水中坍塌的家園,有的剝削民眾勞力,進行修橋補路。還有的甚至沒收民間提供協助災民的物資。

在三角洲城鎮「波迦萊」,一百多個災民擠在小小的寺廟中,整間寺廟充斥著災民的咳嗽聲及孩童的哭鬧聲。災民靠著民間善心人士送來的救災物資生活,寺廟住持說,緬甸政府從來沒有提供過任何救援。甚至軍方還阻止民間救災。一名志工說,他每天載滿一車的糧食、飲用水及救災物資到災區,沿途分贈給在路邊乞討的災民。但是他聽說有志工的汽車被軍方充公,還有人的駕照也被沒收,他自己前幾天還被軍方依交通違規拘禁了好幾個小時,但是他並沒有違規。他聽說,有些志工因此取消救災的行動。而這樣一來,仰賴救濟的災民可能連一天僅有的一餐也都無以為繼。

緬甸軍政府上星期已經同意外國救難人員入境,但是這些外國慈善工作人員是否能深入災區,發揮實際救援功效,還是未知數。



◆ 緬甸風災近月 災區被遺忘

【中央社╱仰光二十八日專電】 2008.05.29

納吉斯熱帶氣旋重創緬甸已近一個月,雖然首都仰光似乎已恢復往日的平靜,但重創災區仍有好幾個零星村落,因交通中斷,幾乎被忙碌的緬甸政府和國際社區完全遺忘。

緬甸鄉下有許多幾百人的村落,因對外交通中斷,如果不是災民口耳相傳,救災團體根本不知道哪裡還有急需救援的村民。

一名接受台灣物資的緬甸當地義工說,距離仰光約六個小時車程的柏格里,當地一千五百多個村落大約五萬多人,雖然很多村落已有救援物資送進,但還是有好幾個村子近月來幾乎只能自力救濟。

他表示,五萬多人只是大約的數字,那裡實際上到底有多少人,根本無人知道。

他告訴中央社說,有一個村子五百多人死於風災,剩下一百二十多人倖存,但已無家可歸;這一百多人在寺廟或附近村落還能依靠的親戚暫住,二十幾個人就地搭了簡陋的遮身處,仍留在村子裡。

他們忍受沒電的生活,半夜聽到不知道哪裡傳來的大喊大叫聲,這位義工說:「這二十幾個人每天都覺得十分恐懼。」

靠著災民的口傳,當地的救援力量想辦法租車、轉搭船隻進入這些被遺忘的村落。如果被軍隊阻擋,也要想盡辦法運用關係設法闖關。

聯合國估計,緬甸僅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災民得到救助,緬甸政府不放棄讓國際救援團體進入重災區,但也不即刻發給國際救援人員簽證,就在軍政府與國際社會僵持不下的期間,這些災區沒有國際物資援助,甚至連交涉的官員也沒有。

仰光當地比較富有的人,包括經濟力足夠的華僑、台灣救援團體成員等,都靠著自己的人脈透過當地人士進入災區,這些地方除了靠國際非政府組織例如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本地員工外,這些當地善心人士就成了救援的主力。

一名華僑說,近一個月來,仰光就有人趁著週末、週日雇車進入災區,但哪裏需要幫助,一樣要靠口耳相傳才知道。

中央社記者今天前往登茵一個叫做角丹的村子採訪,發現由於距離仰光僅一個半小時車程,當地無家可歸的災民已獲得國際救援,在附近的空地搭起帳篷,容納了三十九個家庭和一百八十多人。當地和拉布達、柏格里相比,這裡災情顯得輕微。

一位二十六歲的年輕母親說,她的丈夫還可以工作,但已換到另一個地方去捕魚,現在家毀了,她暫時還能住在帳篷,每天要靠自己想辦法去附近的村子買菜。

仰光郊區的災區像滾強光、達納、登茵等地,多已陸續得到救援物資,包括帳篷、食物等。在談到重建家園的資金時,這位年輕的母親嘆口氣說:「只好等以後有錢再重建了」。

fsj 提到...

緬甸核發簽證給所有聯合國工作人員

中廣新聞網╱謝佐人 2008-05-30

緬甸已經核發簽證給所有等候入境的聯合國工作人員,這顯示出緬甸打算履行承諾,允許外籍工作人員入境救災。

緬甸當局從這個月初,遭強烈風災侵襲,傷亡慘重,而軍政府一直不讓外國人入境救援,聲稱有足夠能力救災,國營媒體報導說,災民靠著野地生長的蔬果及河中魚蝦,生活沒問題。報導還說,緬甸人民不需要外國提供的巧克力棒,災民有青蛙可以吃。

但是從災區傳出的消息卻是大相逕庭,災民四處乞討,苟延殘喘,國際輿論猛烈抨擊。上星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緬甸開放,准許外國救災人員進入災區救援,而軍政府因此應允。

緬甸南部災區「伊洛瓦底江三角州」是米倉,提供緬甸三分之二的稻米,這次慘遭風災重創,聯合國表示,救災也包括協助農民復耕,預計在六月底前,聯合國將提供水稻種子,給農民播種

fsj 提到...

緬甸政府:災民吃青蛙就能活

◆ 緬甸政府開始清空災民營

梁東屏/曼谷三十日電 中國時報 2008.05.31

緬甸當地居民及援助人員指出,顯然是擔心災民會長時間留住在安置災民的「帳篷村」內,緬甸軍政府當局已開始全面清空前首都仰光南方30公里處、喬克丹鎮的39個災民營。許多災民家庭獲得政府發給20根竹竿及一些防水布,用來在災區重建家園。

據當地人民轉述,一位政府人員要求災民營的居民在30日下午四時前必須清空,因為「他們還是回家比較好,比較穩定,在這裡,他們過分倚賴捐助的救濟品」。緬甸軍政府喉舌《緬甸新光報》曾在29日刊出社論,抨擊外國物資捐贈者,指稱受災者不需要他們提供的「巧克力棒」,緬甸百姓靠吃青蛙跟魚就能活。

風災造成仰光及伊洛瓦底三角洲地帶13萬人死亡或失蹤,根據聯合國的統計,至今接受到援助的災民,不到總數250萬人的一半。

對於前述清空災民安置營的消息,位於曼谷的聯合國機構發言人皮特表示,「我們當然不支持讓災民在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回去災區,也完全無法接受任何強迫他們離開的行動。」



◆ 緬甸:軍政府:不需外國巧克力棒‧"災民吃青蛙就能活"

星洲日報 頭條新聞 國際 2008-05-30

(緬甸‧仰光)緬甸軍政府今日(週五,5月30日)抨擊外國援救物資捐贈者,聲稱風災災民不需要他們提供的 "巧克力棒" ,靠吃青蛙跟魚就能活下去。

官方喉舌《緬甸新光報》抨擊捐贈者,僅承諾提供風災倖存者1億5000萬美元的援助,而緬甸其實需要110億美元。

該報指出: "就算沒有獲得國際援助,緬甸人民也有能力從這麼大的天災中站起來。"

該報稱: "緬甸人只要在田野與溝渠釣魚,就可以輕鬆地抓到魚來當食物,在雨季初期,到處都是能吃的大青蛙。"

它說: "即使國際社會沒有提供巧克力棒,伊江三角洲人民都能夠自行求生。"

就目前所知,沒有任何援救組織確實向緬甸災民提供巧克力棒。

100萬人未獲緊急救濟

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米糧、豆類和特制高能量餅干,以供應災民所需的營養。

據聯合國估計,災情最嚴重的伊江三角洲尚有大約100萬人未獲得緊急救濟。

風災發生逾3週後,緬甸軍政府由於禁止外國援救人員入境,引起國際社會強烈抨擊,不過,聯合國周四披露,所有援救人員已獲得了簽證。

抨擊世行沒提供援助

此外,《緬甸新光報》也抨擊世界銀行拒絕提供援助。

世界銀行曾說,由於緬甸未繳清債務,因此不能夠繼續提供貸款。

報章社論也批評一些繼續對緬甸進行制裁的國家。

它說: "這些國家真的擁有人道精神嗎?"

※ 民主的可貴之處。

fsj 提到...

聯合國:資金短缺 危及賑濟緬甸氣旋災民

法新社╱劉學源 2008-06-21

(法新社曼谷二十日電)聯合國今天表示,資金嚴重短缺,正危及利用直升機運送糧食給亟需賑濟的緬甸熱帶氣旋災民的作業。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已運送食米和高熱量餅乾,賑濟遭熱帶氣旋重創的伊洛瓦底江三角洲逾六十七萬五千名災民,但仍有高達一百萬災民仍未獲外國援助。

十架直升機獲准運送糧食和其他救濟物資至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但執行這項作業所需的五千萬美元經費目前只籌募到半數。

WFP緬甸地區主任凱伊表示,「除非馬上獲得資助,否則至本月底前勢必會全面逐漸停擺。」

凱伊又說,「這批直升機已抵達多個村落,這些村落於熱帶氣」

WFP發表聲明說,自從首架直升機於六月二日展開運送救濟物資以來,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已有六十個地點接獲援助。

熱帶氣旋「納吉斯」於五月初侵襲前述緬甸西南部三角洲和最大城市城市仰光,造成逾十三萬三千人罹難或失蹤。



◆ 緬甸軍政府核准慈濟人道救援

人間福報 2008/6/20

【本報台北訊】緬甸上個月遭受強烈風災造成十萬人傷亡,慈濟勘災團在五月上旬進入緬甸首都仰光,進行四次物資發放,讓原本對外國援助存有顧忌的緬甸軍政府,同意慈濟志工進入災區援助重建,這是緬甸政府核准的第一個外國人道救援組織,取得許可後,慈濟三十四人的義診關懷團將在今天出發前往緬甸。

慈濟宗教處副主任王運敬表示,緬甸軍政府當時拒絕國際救援進入,慈濟人經過重重關卡及多方努力後,緬甸社會福利部部長才同意核發第一張允許外國人道救援組織加入災區救援重建的邀請函給慈濟台灣本會。

自己同胞面對如此重大的苦難,緬甸當局卻有諸多政治考量,讓前往救災的慈濟人員欣慰之餘,卻也心情複雜。十四日正式取得緬甸政府的許可後,慈濟義診關懷團今天出發前往緬甸,三十四名團員包括醫護、建築等人員,將帶著三十二箱五千人份的醫療等物資前往,預計在當地停留七天,為災民進行義診並評估後續長期重建工程。

fsj 提到...

緬甸災後 聯合國指六成村落缺種子播種

【中央社╱曼谷二十五日專電】 2008.06.25

聯合國、東南亞國家協會與緬甸政府組成的三方核心團體今天公布初步調查結果,由於農漁業受創,受納吉斯熱帶氣旋重創的緬甸災民失業率攀升,有六成的村落領袖表示缺乏足夠的種子播種。

三方核心團體成立的「後納吉斯聯合評估」團隊(中的「村落土地評估」小組,昨天在仰光東協圓桌會議上報告初步評估結果,聯合國曼谷分部今天將此一結果發布給各國際媒體。

不過,這份初步評估報告僅根據六成的家庭資料、五成主要人士的訪問所完成。聯合國在公布評估資訊的同時也向外界強調,如果全部的資訊評估完成,最後結果可能會有所調整。

根據這份報告,災區失業率增加,不但六成的村落下一個耕種季節缺乏足夠的種子,百分之七十八的家庭也表示缺乏管道貸款,這可能會妨礙社區自力更生的努力。

這份報告也指出,災區有六成家庭乾淨用水仍不敷使用,因過去依賴的蓄水池塘多半遭鹽化,這些家庭現在只能依賴雨水。

聯合國表示,國際社會已協助提供五十個淨水處理設備,供應二十五萬人每人每天三公升乾淨的用水。

這份報告也顯示,兩成二的家庭心理壓力沉重,需要適當的心理支持和協助。雖然沒有大傳染病爆發,但災民開放式的排便比過去增加兩倍以上,是疾病繁殖的溫床。

由於百分之五十九的家庭嚴重損毀,不少家庭只能就近使用竹子重建家園,這些房子壽命最長僅兩年。聯合國表示,協助災民重建比較堅固的房舍成為一件重要的任務。

評估小組也指出,兒童教育也是首要的重建工作,國際人道社區已重建四百二十五個小學,提供一百三十五個臨時教育空間。

聯合國強調,由於百分之四十二的糧食全毀,災區至今仍需要持續的糧食援助。

fsj 提到...

人間煉獄! 直擊緬甸風災 河流漂滿屍體

NOWnews.com 記者陳志東/台北報導 2008/07/25

比四川震災還早9天發生、死亡人數也比四川震災多出近一倍的緬甸「納爾吉斯」風災,在四川已經投入災後重建、積極恢復舊有面貌同時,緬甸慘狀卻還在持續。從5月3日風災發生後,5月7日就立即進入緬甸投入救援工作的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理事長鍾儱徽說:「這是我見過最慘的人間煉獄,而且這個煉獄景象至今還在持續。」

所謂納爾吉斯(Nargis),指的是巴基斯坦一種外觀像百合、裡頭有著黃色如桔梗花苞的美麗花朵。2008年5月3日,這個熱帶氣旋從當年造成普吉島大海嘯的安達曼海(Andaman)最北方的緬甸西南部登陸,雖然此一熱帶氣旋以美麗嬌柔的花朵命名,但挾帶的風雨卻毫不留情,中心風速達到190公里,相當於16級風,掀起巨浪達3.5公尺,風災過後,保守估計死亡人數12萬8千人,數百萬人無家可歸,許多村莊在瞬間消失。

得知風災發生後,和平禁毒基金會理事長鍾儱徽立即從台灣趕赴泰國,並於泰國和平部隊協助下花了將近24小時車程、步行、翻山與涉水,於5月7日進入緬甸災區。鍾儱徽說,進入災區後,眼前所見景象只能用人間煉獄來形容。

鍾儱徽表示,進入災區之後,幾乎每條溪流都漂滿屍體,許多都是一家老少數口一起喪命,父子妻兒一家人在死前連想雙手緊握都握不緊,而且許多屍體都不是溺水而死,而是依舊可見七孔流血,掛在樹上、岸邊,可以判斷是被2層樓高的巨浪迅速打死,洪水瞬間灌入身體器官而死。

死的淒涼,活的更悽慘。因為飲水受到泥沙與屍水汙染,明明眼前到處都是水,但就是沒水可喝,而且整個村莊瞬間失去所有房舍、雞鴨、財產,甚至失去所有親人,全家只剩一個3歲娃娃還活著,想繼續活著都很困難。

更糟的是,緬甸氣溫高,溫暖河水與陽光迅速腐蝕屍體,讓整個災區到處都是屍臭味、整個溪裡流滿屍水,傳染疾病迅速蔓延。而鍾儱徽就涉過這些屍水溪流深入災區,沿途拍照、紀錄災區景象,也讓整個下半身直到目前都還留著屍毒痕跡。(災區慘狀,可參見和平禁毒基金會網站,裡頭設有Flickr相簿網址,但非常寫實,未成年請勿進入。)

鍾儱徽表示,整個納爾吉斯風災影響的範圍,面積相當於台灣從台北到台南這一整個西半部地區,但當時其實只能進到災區邊緣,最嚴重的災區因為水災嚴重無法深入,因此他在進入災區2天後就折返泰國,並於泰國當地取得華僑協助募集救援物資與醫療藥品後,於5月12日再度進入,並於日前6月29日第三度前往,目前預計7月底會再第四度進入。

鍾儱徽表示,6月29日他第三度進入時,已經可以深入當時最嚴重的災區,原本以為狀況會比災害一開始發生時好很多,卻沒想到,當他與其他救援志工帶著食物與醫藥等物資進入,才發現大部分災民還是無家可歸、露天而宿,甚至當把食物分送給當地災民小孩時,小孩們居然對著他們喊爸爸或媽媽。這些骨瘦如柴的小孩表示,他們的父母都已於風災時死去,這是風災過後近2個月來,第一次有人給他們食物,讓他們想起以前他們的父母也會給他們食物一般。

四川震災發生後,全台灣也感同身受,而且大批捐款與物資立即送往,然而緬甸風災因為當地軍政府不願救援人員進入,因此也一直未能得到國際援助,從事發至今,所獲得的捐款與四川震災的捐款相比大約不到10%,台灣方面提供最多協助的,也只有靈鷲山心道法師所帶領的救難人員一行10人與台灣外交部所捐贈的20萬美金(心道法師為緬甸人)。

與緬甸軍政府關係良好的鍾儱徽表示,緬甸軍政府之所以一直拒絕國際援助,主要因為擔心西方情治單位會趁著救災之名進入緬甸策反、引發暴動,因為先前緬甸和尚抗議事件中,就處處可見西方情治單位介入的影子;但隨著日前緬甸新憲法修訂完成,賦予人民集會與言論自由,加上緬甸總統也承諾將逐漸把政權交還人民,日前鍾儱徽與總統妹妹會面時,也得到緬甸願意與台灣有更多經貿與觀光往來的善意釋出,因此,鍾儱徽也希望台灣方面可以釋出對緬甸的善意,或基於人道,提供較多的救援。

鍾儱徽現年58歲,原為泰緬寮金三角地區台商,因為與緬甸佤邦地區領導人鮑有祥關係良好,多年來協助佤邦推動禁毒、剷除罌粟花等工作,並於1998年在加拿大註冊成立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IFPEOC),之後曾多次到聯合國宣導、演講,促使聯合國與美國司法部緝毒組以善意方式對待金三角和平禁毒工作,多年下來頗有成效,因此也進而與緬甸軍政府關係良好。

目前鍾儱徽除了持續推動緬甸禁毒工作外,也與許多農產專家與生化專家合作推動緬甸經濟作物改良,希望透過對當地族人經濟層面的改善,讓毒品逐漸消失。(相關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推動緬甸禁毒歷程,可見本報過往報導:罌粟的眼淚/緬甸佤邦大遷村 2005年全球毒品產量少一半,網址:www.nownews.com/2004/02/12/153-1585315.htm

鍾儱徽表示,目前緬甸災區依舊有數百萬人無家可歸,最缺乏的則是乾淨的飲用水與醫療藥品,總計災區重建所需物資包含五金建材、淨水用的明樊、痢疾霍亂與傷寒三合一藥劑、消毒粉、衣物、糧食等等,而這些物資,如果在台灣運送過去,成本與運費比到當地購買還更花錢,因此也希望台灣民眾可以捐款提供現金,由救援單位到東南亞當地購買後送進災區。

不管緬甸軍政府有多少不是,生命的苦難,也不該全由無辜的緬甸風災災民承擔。

相關緬甸風災救援事宜,可逕洽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IFPEOC電話:02-2367-7235,網址:www.ifpeoc.org

※ 這個基金會在大陸比較知名,相關報導:

罌粟遍地開花 腐蝕中美洲/金三角戒毒拚經濟

fsj 提到...

緬甸風災新隱憂 少女下海為生計

TVBS╱張喬青 2008-08-20

天這麼黑、雨這麼大,即使天氣如此惡劣,幾位穿著清涼的年輕少女,還是在仰光街頭,晃來晃去,一位男子走上前攀談幾句後,隨即帶走2位女孩。風災過後,緬甸首都出現越來越多這樣的景象,為了重建家園,少女出賣肉體。

賣淫少女:「暴風期間我們陷入困境,當時很困苦,這是事實,我們的家毀了,我哥哥跟我說,他要重建房子,我們需要錢。」

於是暴風過後幾天,22歲的她,就開始下海討生活。賣淫少女:「我對這工作一點興趣都沒有,我一點都不想做。」

她說,這樣下來,平均一天可以賺10美金,大約300台幣,錢少歸少,卻是整家的唯一現金來源。聯合國工作人員麗莎:「災民說我們收到人道救援的食物和幫助,不過好幾個月以來我們手中都沒有現金,所以我們從事這個工作,我們手上才有錢。」

5月初,緬甸南方遭到熱帶氣旋侵襲,聯合國估計,至少8萬人死亡,5萬多人下落不明,在軍政府的統治下,重建工作緩慢,許多地方還是荒涼一片。賣淫少女:「我做這樣的工作,因為我別無選擇。」

保守估計,像這樣被環境逼急而賣身的,每天至少多出2、300人。

fsj 提到...

東協筆記:緬甸式「民主」

【梁東屏】 2008-11-22 中國時報

緬甸在今年五月間以強渡關山的態勢,在熱帶氣旋納吉肆虐造成十餘萬人死亡的情況下,硬推公投通過新憲法,同時宣布將在二零一零年舉行「民主選舉」,正式向抱持極大懷疑態度的國際社會宣示緬甸將走向民主。

根據過往四十多年的經驗,國際社會大概沒有人相信緬甸會真正實施西方國家所認知的民主,甚至於很多人也懷疑緬甸會不會在二零一零年如期舉行選舉。

但是這些疑雲在過去一個多星期裡都清空了,大家不再懷疑緬甸真的會舉行選舉。

因為,就在上個星期內,有三十九名異議人士被判以重刑,其中十四名當年「八八世代」學運分子,遭判刑六十五年,另外二十五名包括僧侶在內的人則被判刑二十六年。

泰國境內的緬甸流亡人士則對媒體透露,前述遭判刑的人絕非最後一批,隨著時日推展,還會有人被捕、被判刑。

為什麼?因為緬甸軍政府要保證他們在選舉中不會受到任何有意義的挑戰。他們不能重複一九九零年的那次失算,原以為會勝利,結果卻被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國人民民主聯盟(全民盟)」贏得壓倒性勝利。

當時的軍政府一不作、二不休,悍然以必須先完成修憲為由,拒絕讓「全民盟」組成政府,隨後更藉機多次將翁山蘇姬軟禁。過去的十八年間,翁山蘇姬總共有十四年是在軟禁中度過,目前仍然被軟禁在家中的翁山蘇姬,已經因為曾經嫁給外國人而喪失了參選的權利(見圖,法新社)。

緬甸軍人是於一九六二年就開始掌權,至今已有四十六年之久,其實同一段時間裡包括泰國、越南、印尼等區域內國家都是某種程度的軍人掌權,但是緬甸與前述國家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緬甸軍頭不僅僅掌握了政治權力,他們也把全國的經濟據為己有,形成了一個享盡榮華富貴、權力的共同體,對他們而言,他們已經不可能得到更多,但是卻有可能失去,所以才會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最直接、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靠槍桿子。

所以在他們的利益受到威脅時,他們就會毫不猶疑的訴諸武力。一九八八年的血腥鎮壓事件就是那樣的產物,二零零七年九月鎮壓「袈裟革命」,也是同樣的的心理狀態。

緬甸軍人究竟享有什麼利益?從前年遷都一事就可見出端倪。

緬甸前年遷都耐毘道(緬語『帝王之地』,實際上也反映出軍頭的心理狀態),根本就是在原本荒僻之地硬開闢出一個應有盡有如碉堡般保安健全的城市,那邊有特設的學校、醫院、商店,提供的物資及服務是一般緬甸人完全享受不到也想像不到的。

為了保護既得利益,緬甸士兵都是很年輕時即被徵召入伍,同時刻意將他們與一般普羅大眾隔離,軍官也都是在「與世隔絕」的軍事學校受訓,被灌輸他們就是國家「菁英」、「統治者」的觀念。

因此,要這樣的軍政府來「政黨輪替」?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緬甸軍政府在一九八八年血腥鎮壓民主運動之後,曾經把大學全都關閉,一關就是十多年,一直到二零零零年前後才准大學復課,但是為了增加學生參與反政府活動的困難,硬是把仰光大學遷往離開市區近兩個小時車程的地方。

這麼一個為了保持政權而不惜犧牲一代人教育的政權,為了選舉勝利而把一些人事先關起來,會讓人覺得意外嗎?

※ 得看靠山是誰。

fsj 提到...

緬甸鎮壓1週年 直擊血腥紅寶石

TVBS╱林佳璇 2009-01-31

1年前,2萬名穿著暗紅袈裟的僧侶,不滿緬甸軍政府調漲物價,上街抗議,一路號召民眾,隊伍蔓延20公里。

這場袈裟革命,最後在死傷人數不明的狀況下,畫下句點。1年後,緬甸軍政府大權在握,還有紅寶石每年300萬美金的收益加持。這一片過度開發的礦坑,就是緬甸軍政府的聚寶盆,現在成為觀光客的禁地。

從CNN獨家取得的畫面,可以看到礦坑因為暴雨引發的土石流,幾乎成為焦土,而緬甸人民被迫挖礦,死傷難以估計。緬甸民眾:「這位女士表示,她和其餘500位鄉民,被強制徵召為政府的礦坑工作。」

人民的無奈,對比珠寶店閃閃發亮的紅寶石,宛如南非血鑽石的翻版。寶石專家:「這紅寶石上沾滿死於礦坑的年輕人鮮血,他們多半罹患HIV或是愛滋病,因為挖礦時受到毒品操控。」

儘管歐美政府,揚言抵制緬甸紅寶石,但是走私商魔高一丈,將緬甸紅寶石原石運到泰國曼谷,最後導致一個充滿諷刺性的結局。

寶石專家:「世界上目前最大的紅寶石市場,仍然是美國,我們不知道這些消費者,對禁令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