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5

為交通打分數 孩童批不及格

喬慧玲/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05

北市交通環境在兒童眼中是幾分?答案是不及格。據調查,北市三成一學童有被巷弄衝出的車輛嚇到的經驗,三成五的學生走在斑馬線上,曾遇到轉彎車輛不禮讓且強行通過;以滿分10分為標準,北市整體交通環境僅拿到5.3分。

靖娟文教基金會四日在北市兒童安全宣導日中,公布上個月針對全市12個行政區共12所國小、1157位小三至小六學童做的北市交通環境調查報告,分為駕駛行為、交通設施、大眾運輸工具、人行環境等4類。總觀來說,小朋友對硬體部分感到滿意,最不滿的是駕駛行為。

三成一被巷弄衝出車輛嚇到

調查顯示,39.1%的學童行走在巷弄中會擔心車子突然衝出來,31.1%有實際被車輛衝出嚇到的經驗,34.9%則是因被按喇叭受驚嚇,更有7.6%的孩子曾因車子突然衝出受傷。

在過馬路走行人穿越線時,35.4%的孩童常遇到轉彎車輛不禮讓且強行通過,因此受傷的有4.9%。

在行走環境方面,孩子在人行道上最常被機車阻擋(29.3%),其次是腳踏車(19.8%),三、四名為攤販(15.4%)、商店貨物(11.6%)。當走在無人行道路段時,更有七成以上學童因路邊停車,不得不走到馬路上與車爭道。

市府持續推動搭乘大眾運具政策,兒童對捷運和公車的硬體設備表示肯定,但對公車服務品質持正面的比例則不高。兒童雖是主要公車族,搭公車時最怕遇到車子緊急煞車(18.4%)、車上人太多來不及下車(16.6%)以及還沒上下車司機就把車門關上(14.3%)。

最希望駕駛禮讓行人慢慢開

其它擔憂的狀況還有沒有地方扶易跌倒、公車開太快、車內太擁擠、還未上下車司機就急起步。

至於捷運,學童最擔心的是搭乘電扶梯,有近二成視搭電扶梯為畏事,有4.9%曾跌倒、撞傷或夾傷。

孩童最希望改善的交通環境事項依序為駕駛禮讓行人、人行道不被佔據、車子開慢些、巷道內無車子突然衝出,也有頗大比例希望機車、腳踏車不要違規騎上人行道。

※ 相關報導:

高油價時代,要綠色交通網

馬英九震驚 兒童交通車 九成不合格
台灣行路 生命賤如螻蟻
駕駛自求多福 國內萬座舊橋是孤兒
小偷猖狂 單車強制烙碼
單車「隱形」道 將有1米寬
腳踏車的「後見之明」
MIT 與台灣研發小巧的可攜式電動摩托車
搶救大眾運輸 刻不容緩
從樂活到綠活地圖到綠葬
旅行台灣年啟動 讓文化消費轉換為生產力
文化創產需要觀念革命
從「游擊園丁」到「神農街」

1 則留言:

fsj 提到...

不值錢的人命!兒童、青少年交安預算 每人僅17元

【實習記者陳雅萱/台北報導】 2008-07-24 中國時報

你知道政府1年花多少預算保障兒童及青少年的道路交通安全嗎?答案是每人17元。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與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二十三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指出,每年有近1000個兒童與青少年因交通事故喪命,政府編列的預算根本不足以保障這些未來主人翁的生命安全。

靖娟基金會執行長林月琴指出,政府從九十一年到九十七年平均編列的道路交通安全經費,只有交通部1年3億6000萬、警政署2500萬、教育部1000萬,全國725萬名兒童與青少年,1人僅分配到17元,兒童及青少年儼然是政策預算中的最弱勢。

她建議,政府應該提高預算,除了加強交通教育安全外,應積極調查各年齡層的通學特性,改善兒童與青少年的交通環境,並嚴格取締危險駕駛、訂定規範安親班等幼童車的法令。

林月琴表示,在交通事故傷亡統計方面,警政署、衛生署和教育部各有一套統計作業模式,各自統計了不一致的死傷人數結果,也沒有進一步分析死傷原因或肇事車種,她質疑,統計不同調加上事故原因不明根本無法改善現況,她建議,政府應仿照國外,由衛生署建置一套完善的事故監測系統。

昨日記者會現場也有學生團體到場聲援,在台中推動學區交通安全的弘光科技大學學生蔡克斯就表示,台中的大學多位於偏遠郊區,不只公車稀少,政府又沒有規畫完善的大眾運輸工具,使得學生族大多選擇騎乘機車上學,而上學必經的中港路、中棲路這種主要幹道常有砂石車、大客車經過的路段,時常發生死亡車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