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8

腳踏車的「後見之明」

Bicyclists Get Hindsight with Cerevellum Device
http://www.physorg.com/news117123972.html

December 17, 2007
by Lisa Zyga

一家叫做 Cerevellum 的新興公司正開發一種先進的腳踏車電腦,它有個破天荒的功能:「後見之明(hindsight)」。這個裝置亦稱為 Cerevellum,以數位化的視野提供腳踏車後方路況,以排除在車上夾鏡子的需要,那總是會起霧而且需要調整。

該裝置可滑入一個嵌在手把(handle bars)中央的支架上。3.5 吋的 LCD 螢幕(320x240 pixels)提供標準讀數,例如:速度、距離與心跳速度,以及後方視野的影像,讓騎士猶如「後腦杓長了眼(eyes in the back of their heads)」,並讓自行車騎士在繁忙街道上更加安全。

Cerevellum 後方亦有插槽,在那裡 USB 模組可以插入。某些模組包括 「後見之明(hindsight)」(後視功能)、GPS 與「飛行甲板(flight-deck)」,那很可能在未來提供電子套件替換功能。模組化的構造確保 Cerevellum 裝置不會在幾年之內遭到淘汰。

後見之明功能能呈現即時影像,不會受到路面震動或單車騎士的位址所影響。為了要捕捉影像,鏡頭可安裝在座墊管(seat post)後方或是手把末端。

該裝置是由鋰電池提供電粒,若有後視功能可持續約 4 小時,其他功能則可撐 16 小時。它亦有 32MB 記憶卡,讓使用者能儲存他們的訓練資料,並傳送到 PC 上。

雖然尚未公開銷售,不過該公司估計,主機約賣 300 美元,標準的計程器要價 60 美元,而 GPS 則 200 美元,電表則要價 800 美元。

是當 Evan Solida 仍是 Purdue 大學工業設計系的學生時,首先提出該裝置的構想,不過過了好幾年才有詳細的規劃。Solida 及其夥伴 Craig Appaneal,均是 Cerevellum 的創辦人,解釋他們已完成設計步驟,並希望他們的裝置能在 Interbike 或 Eurobike 2008 上展出。

更多資訊詳見: http://www.cerevellum.com/

※ 這東西出來一定馬上被人模仿... XD 因為有幾個可以改進的地方。

日本機器人騎單車 技術一級棒
MIT 與台灣研發小巧的可攜式電動摩托車
可持續 12 年的光源 無需電力
文化翻譯 讓創意產品起飛
NEAT 新概念 邊上班邊運動

再見,紅綠燈 歐洲城市廢除交通號誌
遊紐約 腳踏車快過地鐵
單車「隱形」道 將有1米寬
法罷工一波波 沙克吉不吭聲
sQuba: 世上第一款水中汽車

2 則留言:

fsj 提到...

自行車 德國人發明的

【聯合報/歐洲特派員陳玉慧】2007/12/28

80年代起,由於環保意識抬頭,自行車開始在歐洲風行,許多國家紛紛仿效過去荷蘭政府的做法,在各大城市馬路上規畫自行車專用道,騎自行車代步大為便利安全,這股潮流至今不衰,而且愈來愈熱門。

自行車 德國人發明的

自行車是德國人發明的,德國也是目前歐洲最大的鐵馬樂園。

德國人喜歡騎自行車,就算雨天或下雪的日子不騎,在家也會踩健身腳踏車。德國人愛自行車,根據早年德國大作家褚格麥雅的看法,和民族性有關,因為德國人習於低頭彎腰(聽令)及踐踏別人。但褚格麥雅在大戰後點出這傳神但嘲弄德國人的譬喻,霎時把騎自行車打入冷宮。加上大戰前後,因為摩托車和汽車問世,自行車變成窮苦的象徵,只有窮人和外勞才會騎自行車,這點,在義大利當時的寫實主義大導演狄西嘉名片「單車失竊記」(Ladri di biciclette)中可一窺端倪。

但隨著環保意識抬頭,自行車逐漸洗刷悲苦的形象,成為歐洲人時尚的健身和代步工具,尤其油價不斷上漲,很多綠色環保和反全球化人士開始主張回到從前,大家騎自行車,既環保又健身,這是政治正確的交通工具。

環法賽 帶動騎鐵馬熱潮

由於每年環法自行車賽熱鬧轟動,歐洲人也開始重視自行車運動,德、義、法幾位歐洲選手也相對受歡迎,他們的頭盔、手套及印有名字的衣褲裝備也成為該國喜歡越野騎車者的最愛。雖然這些年來,美國人阿姆斯壯已連續7年獲得冠軍,但大部分美國人對環法自行車賽毫不熱中,美國地廣人稀,很多城市也不適合騎自行車,因此自行車文化尚不普及,熱潮自不如歐洲。

目前德國自行車人口約6,500萬,平均每年共騎280億公里以上,這個趨勢仍方興未艾,為人父母的自行車騎士不再把孩子放在後座兒童椅架,而是加裝有帳篷的小車;而愛狗人士則騎自行車遛狗,順便讓狗狗跑步健身。

過去10年,德國每年平均賣100萬輛自行車,全國約7,000萬輛自行車,4,000家自行車行。車行除了賣車,也像早年台灣修自行車的地方為人修理和保養自行車。

新一代德國人喜歡騎鐵馬,都帶著那麼一點印地安牛仔的精神,也有族群意識和道義責任,他們在轉彎繞道時會打手勢,讓後面的人知道他們要往左或往右行駛,夜晚有人忘了開燈,也有人會大聲提醒。他們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對地球做了功德。

穆斯特 推動騎車的模範城

德國是自行車騎士樂園,小鎮尤其是其中佼佼者。穆斯特的右派市長豪瑟上任以來,全力推動綠色交通政策,他要市民老老少少都騎自行車,官員全部以身作則,市政府只有兩輛公務車,用來接送外賓或運貨,他自己則騎單車上下班。

不僅如此,豪瑟在火車總站旁蓋了一棟大型停車場,當然是自行車停車場,有3,300個位置,還有私人車位出租(一些昂貴的自行車甚至要價台幣幾百萬,當然擔心被偷);不但如此,停車場還附設洗車設備及維修站。豪瑟並規定所有大樓和公寓都得設單車停車場,他在穆斯特這樣的小城闢建了4,000公里的自行車道,未來3年還要加築255公里。

每個人 平均日騎15分鐘

現在穆斯特自行車道四通八達,單車人口比汽車人口多,平均每人每天騎自行車15分鐘,35%的人平日都以自行車代步。

在歐洲一些大城如維也納,只有5%,巴黎更低,豪瑟的做法使穆斯特立刻登上德國自行車城市第一名,目前有很多城市起而效法,像維也納也開始大舉規畫自行車道,及鼓勵民眾騎自行車。豪瑟因為政治正確,也使他贏得不少中產階級的選票。

德國鐵路局幾年前起提供手機租單車的call a bike服務。早期,德國多數火車站都有自行車出租服務,現在自行車散置各火車站及地鐵站,任何人使用前只要以手機打通電話,便可自動開鎖,租金也直接記在手機帳單上。

一些旅行社看到德國人喜歡騎鐵馬,相繼推出外地鐵馬遊,最熱門的團是到紐西蘭、義大利或法國,飛抵當地後,主要行程以自行車為主,既能健身又走遍天下。

德產品 最輕只有3公斤

八○年代起,台灣自行車廠商如捷安特等曾在歐洲締造銷售佳績,但這些年來,歐洲品牌又奪回市場,以德國最著名的品牌Hercules為例,共生產八百種以上自行車種,每年光是這家公司便在德國境內賣出20萬輛。

在歐洲,自行車騎士相當注重個人品味,尤其很多人騎車上班,常要搬運自行車到捷運或辦公室,就斤斤計較起自行車的重量,目前最輕的自行車只有3公斤。

慕尼黑由於湖濱田園離市區不遠,且夏季各處啤酒園盛行,加上早在80年代便開始規畫自行車道,目前市區已有700公里自行車道,有22,000處自行車停車站,自行車也可上地鐵和捷運,因此慕尼黑的自行車人口眾多,一般在5公里內的行程,多數人都以自行車代步。

尤其南德人酷愛啤酒莊,許多啤酒莊位於城郊,適合騎自行車前往,因此在啤酒莊最熱賣的啤酒叫鐵馬仔(Radler),專門賣給單車騎士,因在啤酒中加了檸檬蘇打,降低酒精成分,就算一杯1公升,單車騎士一杯下肚,還是可以安全騎回家。

※ 自行車是誰發明的還有許多爭議。腳踏車的前身有人在整理達文西手稿時發現有類似構想出現。也有人在「清朝野史大官」卷 11 當中找到康熙年間(1662-1722)的黃履莊曾發明日行八十里的獨輪車。而 1818 年德國人 Baron Karl von Drais 首次公開引介了 Draisine,一種改造法國人(Pierre Lallement,1763)的發明(稱為 velocipede),具有可控制方向的車把,不過需要兩腳蹬地才能前行的木製二輪車。而大家公認是 1839 年英國麥克米倫(Kirkpatrick Macmillan)發明了「真正的」自行車,他將曲柄安裝在後輪,用連桿將前輪的腳蹬連接起來,製造出二腳可離地踏蹬前行的自行車。1861 年法國 Pierre Michaux 父子公開展出可轉動的踏板,但現代自行車的完整架構要等到 1885 年 J. K. Starley 推出 Rover Safety Bicycle 才告定案。自行車的歷史請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Bicycle (中文版有一些錯誤。)

fsj 提到...

車衣感測心跳 騎士安啦

聯合新聞網 2008/11/07

上月底墾丁落山風自行車賽,有一騎士途中突發心肌梗塞死亡,這樣的事件以後可能發生機率會更低。昨天國人自行研發的「心率感測自行車衣」亮相,車衣可以自動感測心跳,防止騎士心跳過速。

上月底墾丁落山風自行車賽,有一騎士途中突發心肌梗塞死亡,這樣的事件以後可能發生機率會更低。昨天國人自行研發的「心率感測自行車衣」亮相,車衣可以自動感測心跳,防止騎士心跳過速。

由經濟部工業局主辦的「愛用MIT台灣精品促銷活動」昨天開幕,國人研發的「心率感測自行車衣」昨天首度亮相。這款由裕源紡織與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合作研發的車衣,將運動衣上結合了微米金屬纖維紡織及電子資訊設備,是全球獨創的科技。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研究員陳淑芬說,運動過量暴斃的事時有所聞,但很多運動員沒有辦法很精確的知道自己的心跳,往往只是靠感覺,如果有測量器可顯示出明確的心跳數字,就可以知道是否心跳過速。她舉例,正常運動時,心跳超過170就是不正常的,這時運動員若適度調節,就不會發生暴斃事件。

陳淑芬表示,以前自行車騎士若要知道心跳速度,需要綁胸帶,很麻煩又不舒服,很多人不願意長時間配戴,穿上這款車衣,只要再買簡單的接收器,就可以在手表或車表上看到自己心跳的速度,願意穿的人增加,能避免很多意外。

陳淑芬說,這款衣服的技術目前獨步全球,最大的突破在於,這是一件可以直接進入紡織成衣製作流程的載體,成衣廠只要將寬約2-2.5公分、長度10公分的兩片金屬纖維紡縫在胸下,就可感測運動員心跳。但外國的同類型產品,卻要在衣服上挖洞,將電子感測器封裝進去,紡織成衣廠無法直接製作,要送到電子廠去處理,不如國內研發的這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