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3

我們的皮膚防護何時出現破綻?

When our protective armor shows weakness
http://www.physorg.com/news136808225.html

August 01, 2008

新知識指出這項事實:一種在遺傳上引起的 filaggrin(聚角蛋白微絲蛋白,皮膚屏障的一種關鍵蛋白)缺乏,在過敏的起源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在一項針對超過 3000 位學童所進行的大規模研究中,Helmholtz Zentrum Munchen 與 Technische Universitut Munchen 的科學家發現大約 8% 的德國人口攜有 filaggrin 基因的變異,那使得發展出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的風險增加三倍。此外,在這些具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身上,這些遺傳變異使他們更易染上花粉症與氣喘。

過去十年來,過敏性疾病在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中有相當的增加。基因與相關環境因子的結合被認為是起因。在最近幾年,有數種基因被檢查它們在過敏性疾病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其中之一的確被證明是個關鍵玩家。這個基因編碼了 filaggrin,皮膚角質層中一種不可或缺的蛋白質。如果這種蛋白因為遺傳缺陷而減少或缺乏,自然的角質化(cornification)受到妨礙且皮膚的自然屏障功能也會受限。

在 2006 年 filaggrin 的突變能被確認為尋常性魚鱗癬症(ichthyosis vulgaris)的起因,同時也成了異位性皮膚炎發展的風險因子,此一遺傳學突破是由 Irwin McLean 與 Alan Irvine 所屬愛爾蘭研究團隊所達成。

在一項國際性共同研究中,來自 Technische Universitut Munchen 的 Dr. Stephan Weidinger 與來自 Helmholtz Zentrum Munchen 的 Dr. Thomas Illig,現在研究 3000 位學童,代表整體族群。這項研究與 K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y Munich 附屬兒童醫院的 Dr. Michael Kabesch 一同完成。科學家發現差不多 8% 的德國小孩,其皮膚中的 filaggrin 蛋白,遭遇一種在遺傳上已確定的缺陷。這些小孩發展出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增加三倍。

"總而言之,我們的結果證明,filaggrin 基因中的突變是異位性皮膚炎以及之後花粉症的超強風險因子。在早已存在的溼疹(eczema,譯註:即異位性皮膚炎)例子中,它們也會引起氣喘," Weidinger 解釋。這種氣喘結果格外令人驚訝,因為 filaggrin 並沒有出現在呼吸道中,而只顯出對皮膚頗為重要。"一個已衰弱的皮膚屏障功能也許讓過敏原能更容易穿過,也因而促進過敏的發展。"

此外,最近來自 KORA 團隊(Augsburg 地區的合作健康研究)另一項針對 1600 位成人的研究中,那代表德國全國人口,Weidinger 與 Illig 發現,因遺傳變異而引起的 filaggrin 蛋白匱乏亦增加了過敏接觸性溼疹(allergic contact eczema)的風險,尤其是對於鎳(那經常可在服裝首飾中發現)的過敏性反應。

目前的結果證明,皮膚在不同過敏性疾病的發展中扮演一種關鍵角色。"我們現在對找出 filaggrin 突變的確切後果感到有興趣," Illig 聲稱。"下一步是要檢查這種重要蛋白的新陳代謝路徑。"(後略譯)

※ 相關報導:

* Filaggrin mutations, atopic eczema, hay fever, and asthma in children
http://www.jacionline.org/article/S0091-6749(08)00363-1/abstract
Stephan Weidinger, Maureen O'Sullivan, Thomas Illig,
Hansjorg Baurecht, Martin Depner, Elke Rodriguez,
Andreas Ruether, Norman Klopp, Christian Vogelberg,
Stephan K Weiland, W H Irwin McLean, Erika von Mutius,
Alan D Irvine, Michael Kabesch
J Allergy Clin Immunol. Volume 121, Issue 5,
Pages 1203-1209.e1 (May 2008)
doi: 10.1016/j.jaci.2008.02.014
對抗過敏原與氣喘的免疫路徑被確認
子癇前症(妊娠血毒症):一種自體免疫?
二歲大 -- 兒時肥胖的臨界點?
小孩壓力大 也會引發過敏反應
科學家確認壓力與免疫之間的關聯
質子通道抑制過敏反應期間的組織胺釋出
人類口水 可加速傷口癒合
蔓越梅汁創造能量障礙使病菌遠離細胞
天然抗菌染料:顏色明亮並給細菌致命一擊
新抗生素大勝超級病菌
全球研究者齊聚對抗細菌生物膜

洗衣產品與空氣清新劑中的有毒化學物質
最適者生存:癌細胞也遵循演化法則
Wikipedia 人類基因線上圖書館開張

皮膚長纖維?莫吉隆斯症考倒群醫
日本研究者著眼機器人的「電子皮膚」

5 則留言:

fsj 提到...

蚊叮3歲娃 金黃色葡萄球菌過敏險致命

◆ 蚊叮3歲娃 抓癢生水泡險致命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8.08.08

黃小妹是三歲的小女孩,前幾天被蚊子叮咬後癢得受不了,忍不住用手去抓,結果三天後全身布滿一顆顆如硬幣般的大水泡、皮膚脫屑紅腫,嚇得媽媽立即送她到醫院掛急診,經診斷確診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惹的禍。

台北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表示,黃小妹罹患「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之全身性脫皮症候群」,簡稱SSSS(4S),這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後,分泌外毒素侵犯皮膚表層所引發的一種感染症,若因此而引起敗血症,即可能導致休克,甚至死亡,不能掉以輕心。黃小妹症狀較嚴重,經收住加護病房並施以抗生素治療後,才未併發敗血症,幸運挽回一命。

台中榮民總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陳伯彥對這種症候群印象深刻,因為就診的小病號幾乎個個「體無完膚」,除了皮表布滿直徑超過三公分的大水泡外,脫皮後的皮下組織呈深紅色,很像嚴重燒燙傷,叫人看得怵目驚心,大多數家長也常被眼前心肝寶貝的恐怖模樣嚇得久久說不出話來。所以,幼兒被蚊蟲叮咬後,家長別掉以輕心。

陳伯彥說,金黃葡萄球菌是皮表常見的細菌,常從傷口進入體內而造成感染,小孩子因抵抗力較弱,且體內大都沒有抗體,一旦金黃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脫皮素、產紅素等外毒素發威,就會併發4S,且症狀也比較嚴重。

如果只是起水泡及脫皮,通常施以抗生素治療即可痊癒,陳伯彥擔心的是,萬一傷口併發二度感染而造成敗血性休克,甚至有致死之虞。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皮膚科主任施一新表示,確診為4S後,可施以葡萄黴素來治療,若已出現抗藥性,可改以第二線的第三代頭孢子菌素,甚至最後一線的萬古黴素治療。

沈仲敏指出,4S通常出現在未滿五歲的兒童身上,初期有皮膚紅疹合併發燒等症狀,接下來才會起水泡,一、二天後,開始從眼睛、口鼻周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出現紅腫脫皮症狀,進而擴散至全身,病情進展相當快速。



◆ 金黃色葡萄球菌過敏 3歲童被蚊叮 全身像燙傷

自由時報 2008-08-09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一名3歲女童被蚊子叮咬,搔抓造成傷口,進而引發感染,全身近60%出現跟燒燙傷一樣的水泡。國泰醫院日前接獲此一罕見病例,最後確診為「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燙傷症候群」簡稱SSSS(4S)。

小兒科醫師表示,由於女童本身帶有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過敏的基因,所以遭感染後一發不可收拾。提醒家有5歲以下兒童者注意。一旦發現兒童的口鼻周圍、腋下及皮膚皺褶等處出現紅腫脫皮,最好趕快就醫,避免嚴重感染,引發敗血症。

女童的母親黃媽媽說,女兒常常被蚊子叮,因為癢的關係,會忍不住用手抓,進而造成傷口,可能因而導致感染。剛開始女兒只是腋下及脖子起紅疹,眼皮有些紅腫,她還以為是晚餐吃了?仔魚過敏,沒有特別留意,只給小朋友吹冷氣舒緩症狀。沒想到第三天,女兒的鼻翼及嘴角就出現泛紅、脫皮、起水泡的症狀,且只要碰到患部女兒就會哭著喊痛,她發覺不對,立即轉診至國泰醫院就醫。

國泰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沈仲敏表示,女童的病情來勢洶洶,到院時全身有將近60%出現跟燒燙傷一樣的水泡。為避免感染,醫院立即將女童轉入燒傷加護病房,以免進一步引發敗血症,經皮膚切片及細菌培養後,確診女童為罕見「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燙傷症候群」,在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女童的症狀才漸漸改善,住院2星期後出院,幸未留下疤痕。

沈仲敏指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皮膚燙傷症候」是一種相當特殊的疾病,其為表皮葡萄球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主要經由傷口接觸感染。

皮膚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之後,輕微者引起膿痂疹,若本身帶過敏基因,很容易產生嚴重感染,這是因為細菌會分泌數種外毒素溶解表皮,進而導致全身性水泡及脫皮症狀,病患初期會有皮膚起紅疹合併發燒的症狀,之後才會出水泡。由於常侵犯5歲以下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家長要多加留意。

※ 原來是過敏啊... 難怪會這麼嚴重

fsj 提到...

從催生「亞洲皮庫」到運動穿戴祕訣

◆ 催生亞洲皮庫 讓大體皮愛人間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8.08.23

一名小女孩不慎跌落熱水鍋中,全身80%燒燙傷,幾乎是體無完膚,渾身只剩下頭皮完好,為了保護燒燙傷口,只得取頭皮覆蓋在燒燙傷處,由於頭皮面積太小,每長好一次就撕一次,前前後後撕了五次頭皮。

兒童燙傷基金會與萬芳醫院籌設「亞洲皮庫」,希望推動表皮捐贈,也就是大體捐贈表皮,供「體無完膚」的燒燙傷病患和慢性病傷口無法復原者,有暫時覆蓋傷口的皮膚可用。

三軍總醫院整形外科戴念梓指出,淺層傷口可以自行癒合,但是有些傷口太大、太深,皮膚自行修復有困難,需要先有敷料保護,爭取皮膚復原時間,否則傷口曝露在外,很容易感染,發生菌血症。

真人皮最好用 人造皮太貴 養皮技術困難

燒燙傷基金會就看過一名令人辛酸的燙傷病例。基金會秘書長游家孟說,有名小女孩因為大面積燙傷,只剩下頭皮完好。因為在受傷部位的新皮膚長出來之前,必須使用敷料保護傷口,醫生只能取頭皮。但小女孩的頭皮實在太小了,不足以覆蓋所有傷口,只好每隔二周,新頭皮一長出來,就立刻取下覆蓋在傷口處,來來回回總共撕了五次頭皮,實在非常可憐。

戴念梓說,敷料分為真人皮與人造皮,真人皮具有豐富的膠原蛋白和各種生長因子,可以和傷口緊密結合,幫助病患的傷口趕緊復原。因為皮膚具有彈性,可以將皮稍微拉大,一般可以拉大至1比1.5,國際上有人拉大至1比9,但是皮膚拉得越大,未來產生疤痕的機會也越大。

至於人造皮造價太昂貴,20公分乘10公分大小的人造皮,就要價4萬元到8萬元,不是一般家庭可以負擔。

國外正積極朝皮膚培養邁進,取下病患的皮膚細胞,在實驗室裡「養皮」,但目前細胞培養技術困難,必須做到零污染,一旦有任何污染,敷在傷口處,反而會奪去病患的性命。

小女孩的個案屬於自體移植,但還有燒燙傷面積達90%的病患,連想要取皮都沒有機會。糖尿病、營養不良等病患,也會出現慢性傷口無法自行癒合,需要皮膚敷料。

尊重大體!盡量取背部腿部表皮 讓外表保持完好

兒燙與萬芳醫院積極籌設亞洲皮庫,也就是由大體捐贈者捐出表皮,取皮時,儘量取衣服可遮蓋的背部、腿部等,維持捐贈者外表的完好。取下的皮經過處理會如紙般輕薄,接著泡在甘油等藥物中,冰存在-200℃的冷凍庫中。戴念梓說,冰存過程中,皮膚活性雖然可能變差,但是仍具有保護傷口的效果,未來希望積極推動表皮捐贈觀念,遺愛人間。



◆ 運動穿戴好 過敏、黴菌都退散

【聯合報╱藍淑馨/振興醫院美容中心主任】 2008.08.23

奧運除了精彩的運動競技外,更是各家廠商較勁的重要場所,最近看了幾篇奧運相關產品的報導,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運動衣及球鞋,因這二樣產品會影響皮膚健康。

運動員常大量流汗,若沒有穿著適當的衣物,很快就會皮膚過敏,甚至黴菌感染,這類的皮膚病包含濕疹、汗斑、念珠菌感染、體癬、股癬及香港腳。

近年台灣拜騎腳踏車運動風起雲湧之賜,這些症狀在愛好運動的人身上也屢見不鮮,透過挑選適當衣服及鞋襪,因此在此要教導大家如何預防皮膚病,穿得健康又舒適。

上衣 排汗衣、絲綢上選

多汗的人常有體臭,臭味來自汗水與細菌交互作用,是以易有體臭及愛運動的人最好穿吸濕排汗衫,好的衣料甚至有抗菌功能,選購時可以請店員作一個簡單的試驗,將一滴水滴在衣服內側,看看是否很快滲透到外面,此時再摸內裡滴水處若是乾爽的,即是合格排汗衫。

夏天我最喜歡的衣料是絲綢(silk),穿著時通體涼快舒暢,但需手洗,否則容易褪色變形,絲質有特殊味道,市售許多仿冒品,用聞的可以立辨真假;其次是人造絲(viscose),此二者摸起來有冰涼感,雖易皺,但只要用水噴一噴,掛起來風乾,即可恢復筆挺。第三則是天絲棉(tencel),吸汗透氣、柔軟、垂墜感、光澤如絲,適合作裙或褲。

至於棉質(cotton),眾所周知吸水性佳,但吸水後不易乾、不揮發為其缺點,流汗後黏在身上反而不舒服,但便宜好洗是其優點。棉質也有許多等級,好的棉質如精梳棉,易洗快乾,曬時拉挺即可,差的棉質易皺,青少年愛穿牛仔褲,最好挑天絲棉。

襪子 夏天能免就免吧

絲襪是皮膚健康的大敵,純棉襪或五指襪是多汗者的選擇,銀纖維襪可防菌除臭,曾買過日本的絲(silk)襪,吸汗透氣,可惜彈性不佳直往下溜,夏天襪子能免則免。

鞋子 注意表裡和鞋底

選購時需注意三種標示:鞋表、鞋裡及鞋底。夏天第一舒適是涼鞋,最好挑選表裡真皮者;球鞋千萬別挑PU皮,網狀布面者透氣性較佳;帆布鞋吸汗透氣,好穿又便宜,適合成長中的孩子及學生族;上班族需穿包鞋者,最好挑表裡及底皆真皮者,小羊皮是我的最愛;需久站及常走動者挑氣墊鞋。

挑選時必看成分標示,但常遇到標示不實者,可以氣味辨真偽,材質可以模仿,但味道很難模仿,衣物皮革皆是,善用你的眼、鼻及手摸觸感,才能當個smart buyer,至於無成分標示者棄之可也。

fsj 提到...

旅行中的皮膚 6法寶搞定

文/王綺嫻 2010.09.19 自由

最近門診中,看到一些因出遊曬傷的病人,包括參加安親班校外教學曬傷的小朋友,也有同事們出國旅遊後,皮膚變黑、變乾、又紅又腫。

其實我第一次出國是在大學聯考結束後,去歐洲玩12天,當時也還沒開始使用保養品,記得才第4天,嘴唇就已經脫皮、掉屑,再來臉部因為太乾,出現了又紅又癢的丘疹。團員們好心讓我使用她們的保養品,但是我塗了一大堆的化妝水和乳液,皮膚變得更紅、更癢。

才女鄭華娟在《羅曼蒂克路:亂走亂逛亂畫旅行簿》第14篇中,提到旅行自然保養法。只需要6種東西就可以搞定旅行中的皮膚,分別為白糖、鹽、凡士林、乳霜、化妝水及噴霧瓶,我覺得很有趣。

她用噴霧瓶裝礦泉水,噴濕手掌中掌心份量的白糖,在臉上輕輕搓揉,用於去除老舊角質;頭髮清洗乾淨後,用鹽巴加冷水潤絲,可以讓頭髮柔順好梳理;用噴霧瓶裝水將臉噴濕,塗上非常薄的一層凡士林,以化妝棉沾水後,輕輕擦拭到卸妝完畢,再用化妝棉,沾化妝水潔淨皮膚,最後塗上慣用的乳霜,就完成保養程序。

這個自然保養法包括卸妝、清潔、去角質及保濕,我個人認為再加上防曬這個步驟,就相當完整了,至於使用的東西,倒是可以視情形再做調整。

出國在外,當然沒辦法將整個化妝台上的東西全部帶去,建議還是要先查詢當地的天氣狀況,再做準備。比如在寒假去日本賞雪,帶的保養品和去埃及看金字塔所需的保養程序就會完全不同。

如果是長程飛行,建議在飛機上塗抹霜狀面膜,既保濕又滋潤。清洗之後,塗上乳霜即可,不可以一直使用化妝水或精華液等水劑產品保濕,以免越擦越乾。

在嘴唇上及雙手塗抹凡士林,保濕效果也很好。

清潔及保濕產品建議選擇平常慣用的品項,以免突然過敏,不便就醫。

防曬部分,如果有水上活動要選擇防水性較好的防曬產品,景點之間「拉車」時,可以用噴霧礦泉水將臉及四肢稍微噴濕、清潔之後,再塗上防曬產品,不要混著灰塵、汗水,重複塗抹防曬產品,以免產生青春痘或毛囊炎。

(作者為北縣三峽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

※ 相關報導:

* 旅遊「機」密 不可不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sep/19/today-health3.htm

慢性疾病患者搭乘飛機可要特別注意,因為飛國際線的飛機機艙內的大氣壓力與氧氣濃度,約相當於一個人身處在海拔1800至2400公尺的高山上...

fsj 提到...

元氣Q&A/內褲黴菌 日曬難清就丟棄

【元氣周報/駐站記者/廖乙臻,諮詢/馬偕醫院皮膚科林揚志醫師】2010/11/05

Q 男生白色內褲底,常長黑色的斑點,每天洗還是愈長愈多,這是黴菌嗎?若繼續穿,對皮膚有害嗎?而一定得用漂白水清洗嗎?若非黴菌,是不是就不必管它,只要每天有洗,就可繼續穿著?(汪先生)

A 如果是內褲上的黑色斑點,一般常發生的情況,確實較有可能是黴菌感染。這種黴菌常見的類型有兩種,一種是念珠菌,另一種為表皮黴菌。

念珠菌是一種散播在空氣中的黴菌,容易寄生於人體皮膚、衣服上,可能引發的疾病,大多為常與衣物摩擦到的私密部位發炎,像是陰道炎、包皮與龜頭發炎等。

另一種常見的黴菌,表皮黴菌,一般而言,人體對這種黴菌比較有抵抗力。且表皮黴菌不易寄生在衣物上,大多寄生於皮膚表面,如腋下、陰部等部位,是較容易滋生這種黴菌的地方。因此如果是長在褲底的黴菌,念珠菌引發的機率較大。

要清洗長黴菌的衣物,除了可用漂白水清洗外,一般的清潔、清洗過後,再拿出去日曬,也是消除黴菌的方法。建議民眾,如果內褲底有黑斑,清洗、日曬後仍無法清除,最好是丟棄再買新的,不要持續穿著,以免受到黴菌感染而發炎。

另外,除了要注意衣物的清潔,民眾平時也必須留意身體的清潔,尤其是腋下、陰部等,是一般民眾較容易忽略的地方,卻也是黴菌容易滋生之處。

fsj 提到...

正確呵護私密部位 告別搔癢

文/王綺嫻 2010.11.21 自由時報

門診中,常有女性病患因為陰部搔癢無法入睡,也有停經婦女因為陰部乾燥,導致排尿疼痛而求診。市面上,有許多陰部清潔用品、噴霧用品、保養乳液及灌洗藥水等,令人眼花撩亂。到底女性朋友要如何好好照顧自己最私密的部位呢?

女性私密部位的皮膚包括角質化的皮膚及黏膜,其中有皮脂腺、汗腺及毛髮,看起來和其他部位的皮膚沒什麼不同,但是因為私密部位較為潮濕、密閉會和附近的黏膜及衣物互相摩擦、沾黏陰道及泌尿道的分泌物、月經期間需長時間使用衛生棉墊,再加上性行為可能造成微小傷口,這些複雜的因素使得私密部位更加需要仔細呵護。

手前臂部位的皮膚酸鹼值約為5.2,女性私密部位皮膚的酸鹼值約為5.9,再加上私密部位經表皮散失的水分較多,比手前臂部位的表皮,有更多的細菌,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念珠菌、乳酸菌、桿菌等。這些微生物有些不會致病,可以歸為正常菌種,但有些像金黃色葡萄球菌是會致病的,就要特別注意。

盡量不要使用殺菌性極強的清洗液,或過於鹼性的皂鹼來清洗外陰部,以免破壞這些微生物的平衡,反而更容易感染細菌或念珠菌。

清洗時,水溫不可過高,以避免刺激,或使黏膜皮膚過於乾燥,更不能用粗糙的沐浴巾摩擦,否則產生微小傷口,不但增加感染機率,更容易產生接觸性皮膚炎。

常見陰部搔癢的原因包括感染、皺摺處皮膚炎、接觸性皮膚炎等。有時病患因為其他疾病接受口服抗生素治療時,會因為細菌受到抗生素抑制,相對使得念珠菌更為壯大,進而感染念珠菌,導致搔癢的情形,要特別注意。

陰部的接觸性皮膚炎有可能是接觸到私密部位的任何物品所引起,例如:貼身衣物或毛巾的纖維、私密部位的清潔及保養用品、止汗劑或芳香劑、保險套或避孕用品,及使用於皮膚、黏膜的外用藥物等。

我曾針對135位有陰部搔癢症狀的女性做貼膚測試,以找出過敏原,結果顯示:有將近一半的病患對多種成分過敏,這些有過敏情形的病患有3成對皮膚的外用藥物過敏,有1成多的病患對香料過敏,因此有陰部搔癢症狀的病患最好不要自行買外用藥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

穿棉質內褲、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適時更換衛生護墊或棉墊,不要隨便塗抹藥物或自行使用灌洗藥水,有症狀時,盡快就醫診治,就是女性照顧自己最溫柔的好方法。

(作者為台北縣三峽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