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6

全球研究者齊聚對抗細菌生物膜

Researchers band together in global battle on bacterial biofilms
http://www.physorg.com/news132236620.html

June 09, 2008

細菌並非喜好孤獨,而是群居性生物,那齊聚一堂並在社群中 -- 稱為生物膜(biofilms) -- 進行化學上的溝通。這項發現已激起了全球科學上的努力,要來控制這些黏滑披覆的擴散,那生長在醫院表面、管道內部與許多其他地方。那正是這篇預計在 ACS 6/9 當期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上發表的文章,所要討論的主題。

在 C&EN 封面故事中,資深主編 Lisa M. Jarvis 指出,生物膜是院內感染(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s,那排行美國致命原因第四名)背後的元兇,每年奪走數千條人命。生物膜亦引起其他問題,從牙菌班到船殼的生物淤積(biofouling)都是。這些膜是大規模的、複雜的細菌社群,那很難殺死。

不過學界與業界的研究者現在在一項全球努力中合作,要發展有前途的新策略來對抗這個問題。新方法包括非黏著表面(non-stick surfaces)的發展以及確認能使細菌通訊靜默的化學物質或以關鍵營養餓死它們。根據這篇文章,第一款專門針對生物膜的商業性化合物還要等上幾年。

※ 相關報導:

* 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 Cover Story - Communal Living
http://pubs.acs.org/cen/coverstory/86/8623cover.html

* Researchers identify biofilms that cause infections
http://www.physorg.com/news132407158.html

* 6醫院水質含退伍軍人菌 環署嚴格把關

NOWnews.com 記者徐玉英/台北報導 2008/06/16

針對媒體報導國內有6家醫院水質檢驗出含有退伍軍人菌,環保署表示,經查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檢驗中心)12個樣品來源為一般病房6個水龍頭管壁上的生物膜、加護病房4個水龍頭管壁上的生物膜以及2個冷卻水塔水樣,並非飲用水水樣。

環保署指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對於退伍軍人菌專題研究報告顯示,退伍軍人菌適合在天然水源滋長,最適合繁殖的溫度為攝氏20度至45度,尤以35度至43度為最理想,在攝氏70度會死亡。主要傳播途徑是人體吸入空氣中含有退伍軍人菌水霧或微粒,細菌因而進入並積聚肺部。

根據以往病例顯示,導致退伍軍人菌滋生的場所主要來自空調系統的蒸發式冷卻水塔及增溼器、熱水和冷水系統、按摩池、工業加熱及冷卻處理設備等,但不可能在含有餘氯的自來水管中生存。另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常用來控制退伍軍人菌的消毒措施,包括提高水溫至60℃以上的加熱法、維持水中有效餘氯濃度的加氯法、運用銅及銀離子的離子消毒法、以及臭氧與紫外線等方式。

環保署指出,大部份先進國家並未將退伍軍人菌納入各國飲用水水質標準中,而美國環保署在全國飲用水水質之主要標準中,僅訂有處理技術規範,因此,醫院為預防退伍軍人病症,建議可委請目前已取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檢測該病菌認證許可之機構,代檢建築物內供水系統,以利管理參考。

環保署強調,未來將持續密切關注飲用水水質中退伍軍人菌之國際管理動向。

微小「離合器」讓鞭毛處於「空檔」

群 - 現在進行式?
新數學模型預測:未來的微生物會更致命
研究:抗菌化學製品會擾亂荷爾蒙活性
預測新興傳染病的下一波「熱點」
無藥可救:問題超級病菌可抵抗每樣東西
來自豬胃潰瘍的新病源體
疾病大流行時醫生該讓誰死?報告提供答案

更進一步了解微生物的祕密語言
甜言蜜語:人造囊泡經糖化合物與細胞溝通
突破細胞膜新邊界
研究者揭露人類--病原體蛋白質的互動網路
歐洲膜蛋白專家知識聚焦在人類疾病新療法
糖連鎖可導致更好的自體免疫疾病療法
基因的「選擇特徵」協助偵測細菌的天擇
「鹵莽」軟體更新 更快發現「對稱」
開啟微生物祕密生活的一扇新視窗
研究者揭露超級病菌 Staph 如何反抗人類
太景生技 超級抗生素、治癌新藥研發突破
天然抗菌染料:顏色明亮並給細菌致命一擊
台灣科學家揭開登革熱致命奧秘
微調雷射可消滅血液傳染病,如 AIDS
微波轟炸 殺死外來入侵物種
「超級酵母」較先前多生產 300 倍以上蛋白質
基因治療:自我組裝的人造病毒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你每天都翻译几篇科技新闻文章,精力真是充沛啊。

我维护一个科学类网站:http://gezhi.org 是不是我们也介绍一些新鲜的科技新闻,但多数时候,我们只是粗略介绍而已。

欢迎来看看。如果乐意,也欢迎你加入我们。我们的读者不算多,但也不少。:)

fsj 提到...

謝謝您的指教,不過我想應該還是會以這裡為主,畢竟個人能力有限。如果有需要,可以直接把文章貼到貴站去 :) 這裡的授權方式請參考下面 CC 標誌。

匿名 提到...

好的。我们也是用的 cc 协议,by-nc-sa。我会试着转贴一两篇过去。

fsj 提到...

細菌團隊精神 共禦外敵

自由時報 2008-07-29

〔編譯魏國金/綜合報導〕細菌是地球上生命形式最簡單的生物,它們是單細胞、沒有細胞核,靠簡單的細胞分裂繁衍。不過,科學家最近發現,細菌不僅有複雜的社群生活,也熟諳團結力量大的生存之道。

華盛頓郵報二十八日報導,細菌有覺知同僚細菌、權衡自己與群體需要的能力,而且若有必要,不惜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項關於細菌的最新創見,上週發表於「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網站上。

報導說,一些海洋細菌會形成不會移動的「生物膜」,由德國赫姆霍茲感染研究中心微生物學家馬茲所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生物膜會特別針對來犯的掠食者分泌有毒化學物質,「問題是,它們是怎麼辦到的?」

生物膜是由一大群固著於一黏滑「基體」的細菌所組成。生物膜讓細菌停留在富含營養物的地方,從而使其成長與細胞分裂得以極大化。

研究人員發現,同一個細菌,在生物膜中與自由漂浮狀態中的行為模式迥異,而差異處就在新陳代謝。生物膜細菌的新陳代謝由「數量感應」所觸發。細菌能察覺周邊其他同種細菌的存在,當「同胞手足」聚集的密度夠高,這些有機體將變換成生物膜形式,製造並分泌將它們緊密結合的黏液。

數量感應的作用端賴細菌間釋出訊號,細菌沒有神經系統,為此訊號的收發顯然是無意識的。此外,研究人員也發現,數量感應一旦運作,該機制不只刺激生物膜中的細菌分泌黏液,也會製造武器。

研究人員研究三十種海洋細菌,當它們在自由浮動狀態時,隨時有被原生蟲吞食之虞,然而在生物膜狀態時,二十二種能抵禦鼻吻滴蟲的「侵犯」,其中十七種造成掠食者數量銳減。

進一步研究發現,細菌會產生讓攻擊者斃命的紫色桿菌素,雖然細菌在單獨存在時即有製造紫色桿菌素的能力,但在生物膜狀態中,因數量感應作用的刺激,該能力提升。

報導指出,在生物膜狀態的細菌通常能抵抗抗生素,因此封閉或鬆弛該狀態機制,或能讓免疫系統中的白血球能更輕易的除去致病細菌,反之,紫色桿菌素等有毒化合物的效用,顯示生物膜或許是研發新藥的不錯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