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1

哈伯望遠鏡準備迎接 2009 國際天文年

Hubble telescope to get last tuneup during 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http://www.physorg.com/news149951903.html

December 31st, 2008 in

從近 18 年前混亂的開始,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已澈底改革了天文學,而它令人眩目的影像則觸動了世界各地人們的想像。

但是在國際天文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的開端,這具聲譽卓著的望遠鏡正為它的最終章進行準備,以預計在 5/12 發射的太空梭 Atlantis 號開始,對此望遠鏡進行 NASA 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服務任務。

這些維修將提供哈伯一個明亮的未來,儘管一點也不像它過去那樣長久,Julianne Dalcanton 說,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副教授,近十年來在她的研究當中有很大一部份都是使用這具望遠鏡。

Dalcanton 是發表於 1/1 當期 Nature 上的一篇回顧文章的作者,那敘述哈伯的故事性歷史,以及它對於天文學的許多貢獻,其中絕大部份都是地面望遠鏡所未曾實現的。

她將哈伯的成功歸因於它在地表上方近 350 英里處的軌道環繞地球,遠遠地與大氣及環境光分開,這些都會限制地面望遠鏡的功效,並表示即將到來的服務任務將很可能為哈伯在科學發現上已經相當豐富的遺珍(legacy,譯註:這個字翻成遺產不太好)多添一筆。

那份遺珍包括協助澈底改革天文學家對於一種稱為黑洞的現象,以及它們在形成星系中的角色的理解;更仔細地觀察一顆稱為造父星(Cepheids,即造父變星)的脈衝星,那強化涉及恆星天文學之龐大距離的判斷能力;還有,最近期的,產生了一張影像,一顆行星繞行我們太陽系外一顆恆星的第一項直接證據。

"哈伯所完成的事情中有一項是強化了精確度,我們藉此得以完成我們的研究," Dalcanton 說。"而且所產生的影像真的引起大眾的興趣。這些照片出現在世界各地的螢幕保護程式上。"

哈伯在 NASA 與歐洲太空總署(ESA)以及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的合作下,於 1990 4/24 升空。不過這項任務卻有個困難重重的開始,當時它的主鏡被發現在組裝時出現了一項錯誤,而且它的影像在最佳狀態時仍經常模糊不清。這個問題在 NASA 於 1993 年所進行的第一次服務任務中獲得改正,而這具望遠鏡自此獲得廣泛地成就。

最大的成就之一,Dalcanton 相信,是哈伯資料的「民主化」。天文學家提出請求以使用望遠鏡進行特定觀測,而且如果他們的計畫獲准,資料會回傳給他們以便繼續進行他們的研究。不過在一年之後,這些資料完全開放給任何人用在任何一種研究中。

"你不必待在哈佛或加州理工。你可以是在美國中西部一所小型的文科教學學院,而且仍有機會以哈伯的資料進行研究," 她說。

當問及哈伯最偉大的貢獻為何時,Dalcanton 很難從這具望遠鏡許多豐功偉業中擠出唯一的一個。她料想這個答案在研究目標不盡相同的天文學家中,也許會大大地不同。

即將到來的服務任務,以及其他事,將替換陀螺儀(gyroscopes,迴旋儀、迴轉儀)與隔熱罩,將儀器升級,並添加「一些出色的新能力,那將允許我們進行更深入的觀測。」

Dalcanton 很高興她與其他人將有大約最後的五年與哈伯一同研究。這具望遠鏡最終將會被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詹姆士韋伯太空望遠鏡)所取代,然而,Webb 將偏向光譜的紅外線部份,而且將不會產生像哈伯那種類型的影像了。

"那是一具很棒的望遠鏡,而我很高興成為它的一部份," 她說。"如同任何工具,當你愈常使用它,你能從它那裡得到最好的(結果)。"

※ 2009 國際天文年,全世界 135 國將推出各項活動與計畫,慶祝伽利略在 400 年前(1609)發明了天文望遠鏡。

* The Press Association: Stargazers to celebrate telescope
http://www.google.com/hostednews/ukpress/article/ALeqM5h7njqf-mEgM_aKz1QEBf-NhAuWcQ

* 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2009(IYA2009)
http://www.astronomy2009.org/

關於國際天文年的各項活動。

* 2009 全球天文年
http://www.astronomy2009.tw/

* HubbleSite -- Out of the ordinary...out of this world.
http://hubblesite.org/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官網」。

* 18 years of science with the Hubble Space Telescope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7/n7225/abs/nature07621.html


Julianne J. Dalcanton
Nature 457, 41-50 (1 January 2009)
doi: 10.1038/nature07621
全球天文年 骨董儀器特展

哈伯望遠鏡主演華納兄弟 IMAX 3D 電影
哈伯觀測到雙重愛因斯坦環
哈伯在外太陽系行星發現首個有機分子
哈伯指向 319 破記錄γ射線爆發
清大率先捕捉恆星爆炸瞬間 登Nature期刊
哈伯在噴發的星系中看見磁性怪物
哈伯獲得完美的 10 分
太陽系外4行星 首度被拍到

Science 2008 年度科學突破:細胞再程式化

獅子座流星群回來啦!
台灣1米望遠鏡 寫天文傳奇
發現太空光頻梳 李志豪領先
大型雙筒望遠鏡首次實現雙眼目光
Antikythera 可算古代奧運日期?
全球數星星測光害 有請全民當義工
科學家發現加拿大流星的殘骸
地球自轉變慢 2008 年多等一秒
Deep Impact 拍攝地球藉此尋找外星世界
印度 22 日開始進行無人月球任務
連接太陽與地球的磁入口
Ulysses:太陽系的防護正在降低
中美掩星計畫:太陽系外圍不如預期擁擠
天文學家看見黑洞的邊緣
「宇宙鳥」的剖析
「奎宿九之魂」現身太空望遠鏡
首個視覺上活躍的磁星候選者被發現
「嬰兒似星體」在可見宇宙的盡頭

1 則留言:

fsj 提到...

星空迎新 火星象限儀座流星雨閃亮登場

中央社 2008.12.31

(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三十一日電)台北市立天文館今天指出,2008年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將從一月一日持續至五日,國際流星組織預測極大期發生在一月四日下午二時四十分,雖然跨年夜難見流星劃過天際,火星倒是高掛天空,天文館建議民眾在跨年倒數計時,抬頭仰望天際,即可見火星如電燈泡般高掛在天空迎新。
歲末年終,民眾忙著跨年迎新,年度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象限儀座流星雨也在年初報到。天文館表示,這群星雨輻射點位在牧夫座頭部,在凌晨零時三十分左右東昇,天亮前在天頂附近,由於極大時間發生在白天,一月四日或五日的夜晚,每小時的數量約三十顆左右。

天文館指出,由於今年的象限儀座流星雨報到時正逢殘月,部分流星仍相當明亮,即使月亮升起,民眾還是可見流星,此外,流星速度中等,民眾還來得及「許願」。

不過,天文館說,跨年夜見到流星雨的機率不高,倒是火星自午夜後從東北方升起,民眾在倒數計時的煙火散盡之時,看到天際的火紅似燈泡的星星,即為火星。

天文館說,一月五、六日也是塔托彗星(8P/Tuttle)最亮的時候,位在白羊座與雙魚座之間,亮度約為五點七等,鄰近的英仙座中,則有著荷瑪彗星(17P/Holmes),亮度約四等,民眾在上半夜等待象限儀座流星雨的時候,不妨帶支雙筒望遠鏡或小型望遠鏡,觀賞這兩顆彗星。



◆ 日食 月食 流星雨... 天文迷 今年看個夠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2009.01.02

今年是全球天文年,各種天文現象彷彿在慶祝似的一起湊熱鬧,不只日食、月食全都有,還有台灣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發現的鹿林彗星,今年二月將最靠近地球,用簡單的望遠鏡就能看到這顆彗星。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年全球有一次日環食、一次日全食、一次月偏食及三次半影月食現象。台灣可以看到二次日食及一次半影月食。

氣象局天文站技士鄭振豐指出,日環食將在一月廿六日出現,當天農曆大年初一,環食帶起自南大西洋,從非洲南方海面橫跨印度洋,最後在菲律賓南方海面結束,台灣僅能在日落前廿五到卅五分鐘看見偏食。

較值得注意的是七月廿二日的日全食,鄭振豐說,這次日食帶起自印度,經過中國大陸及日本南方海面,最後在南太平洋結束,中國的長江流域附近城市如上海就可以看到日全食;就算不到對岸,台灣可以看到約八成日偏食。

月食部分,今年元宵節,台灣可以看到半影月食全部過程,所謂的月影半食是月亮通過地球的半影區,會看到亮度變化。開始時間為晚上的八時卅七分,隔日凌晨零時四十分結束。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所發現的鹿林彗星,將於一月十日通過近日點,二月廿四日接近地球,預估可以達到肉眼能見的亮度,約在四到五等間。

另外,年九月四日會因土星環橫面正對地球,在視線上好像消失的天文現象。全年還有九個流星雨,明晚八時五十分是象限儀座流星雨極大期。

這兩天台灣天氣受大陸冷氣團影響,看流星雨,要做好保暖準備。



◆ 「鄒族」小行星 月中正式命名

唐鎮宇/台北報導 2009.01.02 中國時報

「台灣原住民族」在太空也找得到!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因為與鄒族的「緣份」,也為了鼓勵更多原住民投入天文科學的行列,決定把最近新發現的一個小行星命名為「鄒族」,本月十四、十五日舉行命名儀式。這是第一個以台灣原住民族命名的小行星。

特別的是,命名當天,將邀請同為鄒族的星光二班安欽雲到現場觀禮,儀式可謂「星光熠熠」。

星光熠熠 鼓勵原住民投入

中央大學的鹿林天文台自九十五年三月開始「鹿林巡天計畫」,利用有限的經費與人力,藉小型望遠鏡與台灣擁有的經緯度觀測條件的優勢,短短兩年內已發現八百多顆小行星,成果相當豐碩。

中央大學天文所所長黃崇源說,「鄒族」與鹿林天文台的所在地、嘉義阿里山鄉關係密切,台內七名成員中,有四人是鄒族人,「緣分不淺」。

「南投」也將繼「嘉義」後翱翔

天文台發現小行星後,行星軌道經國際小行星中心(MPC)確認,再由國際天文聯合會(IAU)編號才擁有命名權。鹿林天文台目前擁有將近卅顆的小行星命名權,但受限於國際天文聯合會每兩個月才召開一次會議,每次會議只能提報兩個行星名。為了鼓勵更多的原住民能夠一起加入科學領域,才選用「鄒族」這個名字。

此外,繼「嘉義」後,此次發現的另外一個小行星也再度以台灣地名「南投」命名,將在一月中旬的世界天文年慶祝活動中一併公布。

※ 相關報導:

* 重要天象 - 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http://www.tam.gov.tw/cgi-bin/SM_theme?page=471813e9

* New Year's hangover for Zune users - CNET News
http://news.cnet.com/8301-10805_3-10130186-75.html

台灣關於 30G Zune 因為閏年當機的翻譯有個地方可能有問題,clock 指的就是系統內建的時鐘,不應翻成時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