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8

人類口水 可加速傷口癒合

自由時報 2008-07-28

有機會開發抗生素藥膏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動物會舔傷口是有道理的!荷蘭研究人員發現,人類唾液中有一種小分子蛋白能夠有效加速潰瘍、外傷等傷口的癒合。專家認為,該成分大量製造後,有機會開發成像是抗生素藥膏般的普及化商品。

科學家們很早就發現口腔內的傷口似乎比一般皮膚傷口更快癒合,並推論這項特性應該與口中的唾液不無相關。

小分子蛋白促進癒合

雖然過去研究顯示,在老鼠等囓齒類動物的口水中,含有豐富的上皮生長因子以及神經生長因子,可能與這項功效有關,但人類口水中,相關生長因子的濃度十分低、僅有齧齒類動物的十萬分之一左右。因此,究竟人類口水中何種物質才是促進傷口癒合的重要關鍵,一直不能十分確定。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Oudhoff MJ等人近日以體外試驗結果推論,唾液中兩種小分子蛋白histatin1與histatin2,可能就是促進人類口腔傷口癒合的主要成分。

該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會會誌(FASEB Journal)上。

研究人員在數個培養皿中培養從人類口腔頰側刮下來的上皮細胞,讓細胞增殖到布滿整個培養皿表面,再將細胞層刮掉一小片以製造出「人工傷口」後,再分別用唾液與能維持細胞不破掉也不萎縮的等張溶液處理。

經過十六個小時後發現,泡在人類唾液中的細胞層傷口幾乎完全癒合,但對照的未治療組則仍然有個開放傷口,顯示唾液中確實含有特殊成分,能夠加速口腔細胞傷口癒合。

糖尿病、燒燙傷新契機

研究人員分離口水中的成分,反覆進行該項傷口測試後,確定真正有效的是小分子蛋白質histatin。這種口水中的小分子蛋白過去已被確認有殺死真菌等效果,這項研究則證實histatin也參與修復細胞的過程。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對傷口不易癒合的糖尿病患以及燒燙傷等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契機。

醫師:口水細菌多別亂塗

不過,三軍總醫院口腔外科主治醫師張燕清也提醒,口水中的成分實在太多、還包括不少細菌。建議在真正可應用的商品問世之前,別急著把口水塗在傷口上,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 相關報導:

* Histatins are the major wound-closure stimulating factors in human saliva as identified in a cell culture assay
http://www.fasebj.org/cgi/content/abstract/fj.08-112003v1
Menno J. Oudhoff, Jan G. M. Bolscher, Kamran Nazmi,
Hakan Kalay, Wim van't Hof, Arie V. Nieuw Amerongen, and
Enno C. I. Veerman
FASEB Journal
doi: 10.1096/fj.08-112003.
蜂蜜:兒童感冒時較好的選擇
用『電』治療創傷
自我組合的凝膠可立刻止血
神奇水膠可修補、再生人類組織
擊倒病菌的「超氧化」水
腦部傷害的簡單療法:PEG
MIT/Karolinska 研究確認修補脊髓的細胞
與眾不同的玻璃 幫助骨骼再生
鼠體注射細胞 長出人類血管
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發展「生化人工程」
馬利筋 vs. 毛蟲:以迅速修復反擊胃口
自我修復的飛機將革新飛航安全

科學家發現結直腸癌的主要遺傳起因

1 則留言:

fsj 提到...

嚼口香糖 有助於術後恢復

【新華社╱華盛頓8月19日電】 2008.08.20

據8月一期的美國《外科學文獻》月刊報道,研究人員發現,口香糖確實能促進術後消化系統的分泌。除唾液之外,它還能刺激腸道激素和胰液的分泌。

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人員說,這一發現來自對158名患者的5項研究進行的分析。當患者處於術後恢復期時,其中一些患者每天3次咀嚼口香糖5分鐘到45分鐘。其他患者則不嚼口香糖。對5項研究的新分析顯示,嚼口香糖能加速結腸手術之後正常腸功能的恢復。

一些患者在結腸手術後腸道難以蠕動,但是嚼口香糖能促進身體的良好消化。嚼口香糖的患者腸功能恢復得較快。根據測量,他們首次排氣比不嚼口香糖的人早半天,腸道的第一次蠕動則早一天。

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桑賈伊·普爾卡亞斯塔說,咀嚼口香糖還能有助於其他腹腔手術的術後恢復。但是,芝加哥拉什大學醫療中心的結腸與直腸手術負責人西奧多·薩克拉裏德斯博士認為應該謹慎,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咀嚼口香糖會導致患者吞咽空氣,這會增加他們胃的負擔。他說,術後及時吃某些食物是更好的選擇,即術後一天喝一些清淡的流食,第二天吃一些固體食物。

※ 相關報導:

* Chewing gum associated with enhanced bowel recovery after colon surgery
http://www.physorg.com/news13829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