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9

B 型肝炎病毒的結構繪製出來了

Structure of hepatitis B virus mapped
http://www.physorg.com/news136454412.html

July 28, 2008

利用一種新開發的方法,(荷蘭)Utrecht 大學研究者測繪出 B 型肝炎病毒的結構與組成。這些研究者能透過噴灑(spraying)病毒來測繪結構。

他們的研究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並對抗 B 型肝炎(乙型肝炎)的傳染。這種方法亦能用於分析其他病毒。這項研究的結果最近發表在二份知名期刊:PNAS 與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England。

為了更了解與對付病毒感染,在分子層次上仔細檢查病毒是必要的。然而,病毒 "太大" 以致於無法用標準的方法辦到這件事。為了這個理由,尤其是對此計畫,Utrecht 大學研究者 Charlotte Uetrecht 開發一種修改過的質譜儀,那能夠原封不動的噴濺病毒。她與 Albert Heck 教授以及來自於美國與阿姆斯特丹的研究者共同進行這項研究。

利用修改過的質譜儀,研究者觀察 B 肝病毒的構造與組成,這種病毒能引起人類嚴重的肝病(liver ailment)。藉由質譜儀,研究者不僅能觀察病毒的各種外型還能夠看見病毒的分子結構。這使得在未來阻止病毒的生產,以及在那種方式下對抗病毒傳染,成為可能。所開發的技術能用來繪製與鑑別其他病毒,例如能被恐怖分子用來當成武器的病毒。

質譜儀(Mass spectrometry)是一種技術,透過它科學家能識別分子。此外,這種技術能用於毒品測試與鑑識調查中的塗料痕跡。質譜儀尤其善於對付較小的分子。然而,病毒在質量上大過百萬倍。然而,為了要能使用質譜儀,研究者以水連同病毒噴灑通過一處高壓電荷。這種從水噴灑病毒的技術能夠讓研究者個別檢查它們。這種噴灑過程能與藉由打噴嚏傳播感冒病毒相比擬。

※ 相關報導:

*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of viral assemblies: Molecular composition and stability of dimorphic hepatitis B virus capsids
http://www.pnas.org/content/105/27/9216.abstract

Charlotte Uetrecht, Cees Versluis, Norman R. Watts,
Wouter H. Roos, Gijs J. L. Wuite, Paul T. Wingfield,
Alasdair C. Steven, and Albert J. R. Heck
PNAS July 8, 2008 vol. 105 no. 27 9216-9220
doi: 10.1073/pnas.0800406105
* Stability and Shape of Hepatitis B Virus Capsids In Vacuo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0835560/abstract

Charlotte Uetrecht, Cees Versluis, Norman R. Watts,
Paul T. Wingfield, Alasdair C. Steven,
Albert J. R. Heck, Prof. Dr.
Angewandte Chemie, Volume 120 Issue 33, Pages 6343 - 6347
Published Online: 21 Jul 2008
doi: 10.1002/ange.200802410
病毒有多重 中研院秤得出來
可攜式質譜儀:科學家讓 'Tricorder' 成真
奈米伏特計能測量細胞內部電場
第一張詳細的細胞核孔複合體圖誕生
新裝置讓致病分子無所遁形
抗體分子成像技術 導致疾病治療進步
DNA 結節將病毒基因緊緊堵在外殼中
研究者設計自我毀滅的病毒
HIV 攻克免疫系統之速度較先前認定為快
一窺奈米尺度下的世界
電子顯微術進入 picometer 尺度

錸188治肝癌 動物實驗8成存活
國人十大癌症報告 男肝癌女乳癌居首
男人為何容易罹患肝癌?基因的性別戰爭?
新基因護肝 肝癌女低於男
亞洲女性輕微超重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糖尿病使末期 C 肝患者肝癌風險加倍
動物實驗 治C肝藥可抗腸病毒71型
使用磁性奈米粒子對抗癌症
植物性癌症疫苗 開啟免疫反應

中研院研發「零流感」 效果比克流感好
鼻噴劑透過免疫系統提供治癒感冒的希望

科學家首度矯正與年老相關的器官衰退

3 則留言:

fsj 提到...

你針我針傳C肝 哇!愛滋的10倍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縣報導】 2008.08.07

義大醫院感染科主任林錫勳研究發現,毒癮圈共用針頭,不但互傳愛滋病,更是C型肝炎傳染「捷徑」,盛行率是愛滋病的十倍。而且他們感染的C肝病毒與過去常見的病毒型不同,研判可能是從中國西南或東南亞傳入。這項發現六月登上知名期刊「臨床感染雜誌」。

林錫勳說,台灣傳統C肝病毒,以一B、二A和二B基因亞型為主,主要感染途徑是血液汙染的針具,比如因輸血、共用針頭、注射毒品時共用稀釋毒品的稀釋液及刺青,少部分經由性行為或母子垂直感染。

他表示,以往C肝病患集中雲嘉南、高高屏,他們多數曾在診所或西藥房打針,注射時未使用拋棄式針頭。「若無醫治,廿年後約兩成會發生肝硬化,少部分變肝癌。」

林錫勳說,自毒癮圈因共用針頭和稀釋液,發生愛滋病感染後,C型肝炎也開始在毒癮圈傳染,且感染率比愛滋病快。

他表示,從民國九十三年起,他以三年時間,針對二百四十三名染有毒癮的C肝患者做病毒基因研究,發現這些C型肝炎病毒為一A、六A、三A等三種基因亞型,是台灣前所未見的。

他也發現,這個族群感染的愛滋病毒,與自中國大陸雲南、廣西等省份或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傳染過來的愛滋病毒亞型類似,患者均有相關旅遊史。

林錫勳說,這個發現對台灣C型肝炎流行病學造成的影響尚待觀察,但政府有必要擬定防治策略。

fsj 提到...

B肝病毒研究獲突破 預防肝癌新契機

中央社 2008-08-13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台北十三日電)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針對B肝病毒的DNA研究,日前獲得重大突破,為預防肝癌帶來新契機。陳建仁院士領導的研究團隊發表研究結果指出,B肝病毒的基因特質不同,誘發肝癌風險也不相同。有一種B肝病毒突變株,會增加帶原者得到肝癌的危險性,另外一種卻會降低得到肝癌的危險性。

這份研究論文被選為2008年八月二十日即將出版的世界頂尖「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期刊 (Journal of the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JNCI)」當期主編推薦的論文。

中研院指出,陳建仁院士研究團隊曾於2002年發表一篇長達十二年的追蹤研究,論文指出,代表B肝病毒在人體內大量複製的「B肝病毒e抗原陽性」指標,可以預測肝癌發生的風險,「e抗原呈陽性」者得到肝癌的機會,是呈陰性者的六倍。但是「e抗原呈陰性」的帶原者得到肝癌的風險仍然相當高。

為了解釋這個疑點,研究團隊決定將研究方向推進到B肝病毒的DNA。結果發現B肝病毒DNA濃度越高,未來得到肝癌的危險也越大。

陳建仁解釋,此次更進一步研究,檢測B肝病毒可分為「基因型」及「突變型」;「基因型」如果帶原者所感染的是C基因型B肝病毒,比起感染B基因型B肝病毒,有兩倍得到肝癌的風險。若是「突變型」,帶原者體內的B肝病毒在DNA不同區域發生突變,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就會呈現逆向反應,一是會增加兩倍風險,另一是大幅降低得到肝癌的可能性到三分之一。

陳建仁指出,研究團隊中部分研究人員從1991年起即參與這個研究計畫。此計畫在台灣七個鄉鎮以隨機方式徵得二萬三千八百二十位自願者,從中篩選出四千一百五十五位無肝癌個人病史的B肝病毒帶原者,持續十多年的定期追蹤才獲得結果。這次發表的研究成果為追蹤二千七百六十二名B肝病毒DNA陽性帶原者所累積的分析背景,最後確診一百五十三人發生肝癌。

陳建仁強調,只有這樣長期的研究才能證實時序正確的因果關係;同時「衷心感謝自願參與研究的帶原者,他們為全球近四億位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帶來希望」。

※ 相關報導:

* Associations Between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 and Mutants and the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ttp://jnci.oxford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djn243v1
Hwai-I Yang, Shiou-Hwei Yeh, Pei-Jer Chen, Uchenna H. Iloeje,
Chin-Lan Jen, Jun Su, Li-Yu Wang, Sheng-Nan Lu, San-Lin You,
Ding-Shinn Chen, Yun-Fan Liaw, Chien-Jen Chen,
For the REVEAL-HBV Study Group
JNCI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doi: 10.1093/jnci/djn243

fsj 提到...

男性荷爾蒙受體 肝癌關鍵幫凶

黃天如/台北報導 2008.09.05 中國時報

根據醫學臨床病例 ,男性罹患肝癌的比例約是女性的五到七倍,原因不明。林口長庚與美國醫界經動物實驗研究發現,關鍵可能在於男性較女性有較大量的男性荷爾蒙受體,這種蛋白質正是促使肝癌腫瘤快速生長的幫凶之一。

這篇論文已被美國胃腸道醫學會頂尖官方期刊「Gastroenterology」接受發表,是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徐正龍與美國紐約羅徹斯特大學共同完成。

長庚與美國 動物實驗有成

徐正龍說,該研究利用十天大的小鼠注射肝臟致癌物二乙基亞硝胺(DEN),誘發小鼠肝癌。觀察發現,具有完整男性荷爾蒙受體的公鼠,廿四周大時最早發生多量肝癌;肝臟局部剔除男性荷爾蒙受體的公鼠則較晚發生肝癌,全身性剔除男性荷爾蒙受體公鼠的肝癌晚發性則更明顯。

此外,母鼠的肝癌發生亦明顯較公鼠低且較晚發生。

研究團隊也發現,男性荷爾蒙受體僅在直徑小於三公分的肝癌腫瘤中有相當高度且活躍表現,在健康的肝臟及較大肝腫瘤中,沒有觀察到相同現象。

由此推論,男性荷爾蒙受體可能只是肝癌發生的「幫凶」而非「元凶」。一旦肝腫瘤壯大到一定程度時,男性荷爾蒙受體可能就不再是單一,甚至不再被視為肝腫瘤增生的重要路徑。

人體肝癌治療 還要等十年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用以破壞小鼠男性荷爾受體的工具,除了微小干擾核醣核酸外,還使用了一種萃取自薑素衍生物的新藥ASC-J9。

徐正龍透露,正因ASC-J9可阻斷男性荷爾蒙受體,醫界已將其運用在青春痘外用治療,目前在美國已進入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初步證實它的治痘效果可與維他命A酸媲美,毒性卻低得多。

林口長庚醫學研究部長楊智偉強調,該院與美國醫界的研究成果雖令人振奮,但動物實驗不能等同人體實驗,ASC-J9運用在人類肝癌治療,最樂觀的期待恐怕也要放眼十年之後。



◆ 男性荷爾蒙受體助長肝癌 抗癌新藥有眉目

中央社 2008-09-04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四日電)男性肝癌患者是女性的五到七倍,長庚醫院今天發表研究解釋性別差異,發現在七成的小型肝癌組織內,有男性荷爾蒙受體過度表現的現象,顯然這是肝癌的幫兇,研究團隊並以動物試驗一種化合物,顯示具有阻斷受體的抗肝癌潛力。

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徐正龍指出,他將致癌物注射到小鼠體內,發現具完整男性荷爾蒙受體的公鼠,在第二十四週就長出肝癌,僅肝臟剔除受體的小鼠較晚長肝癌,全身剔除受體的小鼠肝癌發生時間最晚。

研究同時發現,母鼠的肝癌發生率,整體而言都比公鼠來得低,全身剔除男性荷爾蒙的公鼠像被去勢,連睪丸都萎縮了,和母鼠的肝癌發生率相差最小。

在其他研究中,以男性荷爾蒙刺激人類肝癌細胞株,可發現癌細胞迅速增生;反之,施以抑制或破壞男性荷爾蒙的干擾核醣核酸或藥物,則可抑制癌細胞生長。

徐正龍歸納,當肝癌組織還小時,癌細胞內會有男性荷爾蒙受體過度表現的情況,目的是充分利用男性荷爾蒙滋養自己,當癌組織超過三公分後,癌細胞另闢蹊徑攫取養份,反而不太仰賴荷爾蒙。

人體本來就有男性荷爾蒙,男性比女性多,尤其男性特有的攝護腺更是百分百有;徐正龍和長庚醫學院內科教授葉昭廷都強調,雄性禿、有男人味、血中荷爾蒙濃度高,不等於容易得肝癌,肝癌發生原因多樣而複雜,目前只見到B肝患者可能與高荷爾蒙濃度有關。

研究團隊從塗薑汁治雄性禿的民俗療法得到靈感,以薑素衍生物ASC-J9做動物試驗,發現它可以「卡」住受體,使男性荷爾蒙無從與受體結合,進而切斷癌細胞增生的路徑,此化合物正在美國進行第三期臨床試驗,也有人拿來當成男性荷爾蒙旺盛引發的青春痘外用藥。

攝護腺癌的發生與男性荷爾蒙有關,所以,抑制荷爾蒙的「去勢療法」行之有年,依據長庚醫院的研究,似乎肝癌的荷爾蒙療法已有眉目。

葉昭廷說,國內肝癌患者一年半內復發率達五成,五年復發率達八成,長庚的研究證據僅限於老鼠身上,病患千萬別把自己當老鼠猛吃生薑,未來如果有肝癌荷爾蒙療法的藥物問世,應該可適用於剛開刀切除肝癌的患者,用於預防肝癌復發。

※ 相關報導:

* Androgen Receptor Is a New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ttp://www.gastrojournal.org/article/S0016-5085(08)00867-6/abstract
Wen–Lung Ma, Cheng–Lung Hsu, Ming–Heng Wu, Chun–Te Wu,
Cheng–Chia Wu, Jiann–Jyh Lai, Yuh–Shan Jou,
Chun–Wei Chen, Shuyuan Yeh, Chawnshang Chang
Gastroenterology, published online 23 May 2008
doi: 10.1053/j.gastro.2008.05.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