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1

物理學家發現新粒子:Bottomonium(底偶素)

Physicists Discover New Particle: the Bottom-most 'Bottomonium'
http://www.physorg.com/news134923611.html

July 10, 2008

(PhysOrg.com) -- 30 年前,粒子物理學以發現底偶素(bottomonium)家族為樂 -- 這一組粒子,包含底夸克(bottom quark)與一個反底夸克(anti-bottom quark),但以不同能量結合在一起。從那時候到現在,研究者都試圖搞清楚這些微小卻重要的粒子的最低能量態。

現在,美國能源部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BaBar 實驗的共同研究者首度偵測與測量到底偶素家族能量最低的粒子,稱為 ηb (發音是eta-sub-b)。

"面臨其運作的結束,BaBar 共同研究者決定要將其最後時間聚焦在某些底偶素的狀態上," DOE 高能物理科學辦公室副主任 Dennis Kovar 說。"這裡令人振奮的結果,完成了最後資料收集運作的主要目標之一。"

每個物質系統包含了一種「基態」-- 該系統總是想獲得的一種最低能量程度,當這麼做的時候,能量會散發出來。基態提供一種基線,藉此可測量這個粒子其他更高能的狀態,並且是了解基本法則的關鍵,那統治夸克如何交互作用與表現。

當底夸克與反底夸克因強核力而牽拖在一起時,它們形成一種夸克「原子」 -- 十分類似一個電子與一個質子因電磁力而湊在一起形成一個氫原子。這種底夸克「原子」,ηb,能受激到各種更高能的狀態,從第一受激態(稱為 Υ(1S) 到更高的Υ(2S)、Υ(3S) 等狀態。)

為了測定基態, BaBar 同仁們收集了資料,在其中一個電子與正電子的碰撞創造了一個處於 Υ(3S) 態的底夸克與反底夸克結合對,接著在發射出一道γ射線後衰變,留下了 ηb 基態,那接著衰變成更多粒子。因為這一連串事件在 BaBar 偵測器中每二、三千次 Υ(3S) 才發生一次,共同研究者需要收集超過 1 億次產生 Υ(3S) 的碰撞,以確保 ηb 的精確測量。

"這個相當重要的觀測因為 PEP-II 加速器巨大的亮度(luminosity,譯註:在單位時間中單位面積內的碰撞數)與 BaBar 偵測器極佳的精確度而成為可能,那在 BaBar 實驗超過八年的運作中被校正的如之好," BaBar 發言人 Hassan Jawahery 說,Maryland 大學物理教授。"這些結果已被高度追逐超過 30 年,在我們對於強交互作用的理解上將有重大衝擊。" 科學家得要對抗相當高階的背景雜訊,這使得觀測益加困難。某些是因為其他衰變過程,那涉及 Υ(1S) 態,那有很類似的能量,且需要從訊號分離出來以偵測 ηb。

在 ηb 中底夸克與反底夸克的運動與 Υ(1S) 的稍微有點不同 -- 因為自旋在夸克交互作用中的角色 -- 而那在這些粒子之間引進一種恰好稍微不一樣的能量。

在 Υ(1S) 與 ηb 之間,這種微小的分離 -- 稱為超細微分離( hyperfine splitting) -- 之前曾在其他系統中見過,包括魅夸克系統,但這是頭一遭在底夸克系統中被觀測到。超細微分離如此之小,實驗者需要為 ηb 的決定性發現花這麼長的時間。

"因為底夸克較魅夸克為重,為了解這種現象,它提供理論物理學家一種更強大的對待," BaBar 物理學分析協調者 Soeren Prell,Iowa 州大物理教授。反常的是,最重的夸克(底夸克位居第二,最重的是頂夸克)的測量,雖然最難觀察,卻能賦予強核力的基本特性某些最精確的測量。

BaBar 共同研究預計要在未來幾個月釋出其最近資料收集更進一步的結果。

來自加、法、德、義與荷、挪、俄、西與英以及美 74 個單位的 500 位科學家,在 BaBar 工作。 SLAC 由美國能源部科學辦公室資助。

※ 相關報導:

* Observation of the bottomonium ground state in the decay Upsilon(3S) -> gamma eta_b
http://arxiv.org/abs/0807.1086
The BABAR Collaboration: B. Aubert, et al
arXiv:0807.1086v2 [hep-ex]
* BaBar Public Web Home Page
http://www-public.slac.stanford.edu/babar/

* Nano-sized electronic circuit promises bright view of early universe
http://www.physorg.com/news134923099.html

哈佛教授提出「非粒子」物理理論
弦論地景新解:膜的穿隧
衝浪老兄的萬有理論讓物理學家驚嘆
瑞士進行世上規模最大的量子 Bell 測試
量子位元與膜共享令人驚訝的特點
宇宙如何開始?

「軸子」並非意外觀測資料的起因
台大何小剛粒子物理新突破 可解釋X粒子(更新)
物理學家發現由三族夸克構成的重子
實驗室觀測到物質、反物質的電子偶素分子
科學家扭轉對「中子」電性的看法
氦-8 研究賦予核能理論、中子星洞見
歐洲科學家首度拍下穿越地底的微中子
微笑吧!質子,你上鏡頭了!
電子,你也上鏡頭了!
高能物理:罕見粒子證實30年前的預測
控制大多數原子現在成為可能
搞亂週期表的超級原子
原子的拉鋸戰
量子態 一舉數得
物理學家試圖減少開斯米力

彼此疏遠的二原子在壓力下結合,或能形成超導體
研究:磁性在壓力下喪失
科學家獲得有磁性的金、銀、銅原子
使電子在高溫超導體中結合的束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