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physorg.com/news164989094.html
June 23rd, 2009
你是「早起的人(morning person)」或是個「夜貓子(night owl)?」
(加拿大)Alberta 大學的科學家發現,我們的腦功能(機能)顯然不同,取決於我們是早起者或是夜貓子。
體育與休閒系的神經科學家觀察二群人:包括那些早起且覺得在早上最有生產力者,以及那些經確認,為夜生活型的人(evening people),那些人通常在晚上充滿活力。研究參與者在完成一份詢問其習慣的標準化問卷後先經過初步分組。利用經 MRI 引導的腦刺激(MRI-guided brain stimulation),研究者檢測肌力矩(muscle torque)與通過脊髓(spinal cord)及腦部路線的應激性(excitability)。他們發現早起者的腦部在早上九點時最易應激(excitable,易反應刺激、易興奮),然後在一日之中逐漸減少。而夜生活型的人則有南轅北轍的反應,其腦部在晚上九點時最易應激。
其他重要發現:
-- 一整天下來,夜生活型的人生理上會變得更強(譯註:指體能會愈來愈好),不過早起者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仍然維持一樣。
-- 行經脊髓的反射(作用)路徑(reflex pathways)的應激性在二組中一整天下來會增強。
這些發現證明神經系統機能並不相同,而且涉及人類表現的最大值。
他們的發現發表在六月號的 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
※ 相關報導:
* Chronotype Influences Diurnal Variations in the Excitability of the Human Motor Cortex and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Torque during a Maximum Voluntary Contraction
http://jbr.sagepub.com/cgi/content/abstract/24/3/211
Alexander S. Tamm* Brain stimulation points to differences between 'morning people' and 'night owls'
Journal of Biological Rhythms, Vol. 24, No. 3, 211-224 (2009)
doi: 10.1177/0748730409334135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KlY3QbkMYU
* 科學家發現 8 小時與 12 小時的基因活性週期
* 節律研究揭新溫度調控者並全天追蹤時鐘蛋白
* MIT 研究者以雷射誘發老鼠 γ 腦波
* 頭腦如何維持最佳狀態?保持正確的細胞節律
* 低升糖早餐或能增加訓練的益處
* 成功的飲食減重與維他命 D 濃度相關
* 睡太少或睡太多都會變胖
* 身體的動作可影響問題的解決
* 成人,尤其女性擁有燃燒卡路里的 brown fat
* Huntington 舞蹈症的起因是...
* MuRF1 使粗的而非細的肌肉萎縮
* 「快樂時光」指出癌症藥物或能治療酗酒
1 則留言:
狠心娘「魔鬼訓練」腦癱女奇蹟行走
TVBS╱錢怡君 2009-10-13
大陸雲南有一位母親,為了讓自己患有腦性麻痺的女兒能夠站起來,用極為嚴酷的方式訓練她,包括讓她在雪地裡爬行1個多小時,讓左右鄰居都看不下去,稱她為「狠心媽媽」,不過在她的魔鬼訓練下,小女孩從只能躺在床上,已經能獨立行走。
小女孩叫萱萱,10歲,別看她走路歪歪斜斜的,今天她能獨立行走,真的很不容易。
萱萱和姊姊是雙胞胎,出生的時候萱萱因為缺氧過久,成了腦性麻痺患者,剛開始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坐也不能走,她的媽媽為了讓萱萱站起來開始了一連串的魔鬼訓練。
韓晶:「當時她小,剛剛學會爬,然後教她學站,秋天穿得薄還能站,冬天一穿上棉襖棉褲,她都又站不住了,我就轉身走了,把她丟在雪地裡,她也哭,哇哇哭,哭也沒用,哭我也不看她,然後她在那爬爬爬,爬了有1個多小時,小手都凍紅了,其實我遠遠的看著,就是希望她能站起來,爬啊爬了1個多小時,她自己站起來了,我就想她又前進了一大步。」
作媽媽的怎麼可能不心疼,邊說邊掉淚,但她堅持不心軟,不管孩子怎麼叫苦叫疼,她都要訓練下去,有時候連鄰居都看不下去,叫她狠心媽媽。
現在10歲的萱萱能自己走路還有上下樓梯,接下來最大心願,就是握筆學寫字,希望能跟雙胞胎姊姊,一起手牽手上學。
◆ 練雜耍 大腦運作更靈活
自由時報 2009.10.13
〔編譯羅彥傑/綜合11日外電報導〕英國牛津大學神經科學家發現,大腦白質這種神經纖維束有助於大腦不同部位相互溝通,學習玩拋球等雜耍可引導大腦白質發生變化,改善大腦的「連線」狀況。這份11日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線上版的研究發現至為重要,因為這顯示大腦在脫離童年期後,仍舊具有「可塑性」。
研究人員找來48名不會雜耍但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送他們去做功能性磁振造影掃描,以取得他們大腦的橫斷面解剖圖。然後半數的志願者接受6週訓練,學習拋物雜耍。在這段期間,研究人員也鼓勵他們每天練習30分鐘。
最後,他們全都能玩最基本的兩手丟三球雜技,至少維持兩輪。然後他們和另外24名未受訓練的志願者再次被掃描。在雜耍組中,造影結果顯示其大腦白質有重要變化,大腦各部位的連線情況更佳,而且即使停止練習拋球後,改善的狀況還能持續數週。
白質(white matter)是攜帶各神經細胞間電子訊號,及連接腦部不同區位的長條神經纖維束。所謂的灰質(grey matter),則包含腦部處理資訊的神經細胞區位。
這項研究計畫的主持人、牛津大學臨床神經學系教授約翰森柏格指出,既有觀念認為大腦到達成年階段就會處於靜止狀態,甚至開始退化,但研究發現大腦結構有變化的準備。換言之,大腦有可能調整自身的連線系統,以致運作得更有效率。挑選拋球雜耍來做實驗,是因為這是一種很難擅長的動作技巧,這意味任何腦部變化都會更容易出現。玩雜耍需要精準的手臂與手部運動,掌握住快速移動的物體,以及追蹤在視線範圍內物體的能力。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