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1

楊定一 推翻奈米級細菌定義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曾梁興/台北報導】 2008.04.01

國際生物學界出現重大突破,美國科學院期刊PNAS在4月最新一期發表一篇有關「奈米級細菌(Nanobacteria)」的論文,作者是來自台灣的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這篇論文推翻過去15年「奈米級細菌」是生物界自行繁衍最小生命體的說法。

楊定一昨(31)日表示,15年前他看到學界有關「奈米級細菌」的論文發表,說這種細菌可能是生物界最小、但可以自行繁殖的生命體,當時連紐約時報及時代雜誌都大篇幅報導。

這種奈米級細菌非常小,最小可達到200到250奈米,再加上具有繁殖特性,許多科學家相信這是一種相當原始的生命體,連火星的隕石中也發現這種類似物體。

最近就有報告指出,奈米級細菌廣泛的存在於人體,可能與膽結石、腎結石、多囊性腎臟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攝護腺發炎、HIV病毒共同感染、卵巢癌、鼻咽癌及阿滋海默症等多種疾病有關連。

不過,楊定一說,當初看到有關奈米級細菌的假設時,他心中充滿懷疑,2006年起一位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的學生Jan Martel申請來長庚大學就讀,成為他的碩士指導學生後,他建議投入「奈米級細菌」的研究,最近終於發現「奈米級細菌」根本不是一項生物體。

楊定一指出,這項研究以碳酸鈣無機礦物質做實驗,發現碳酸鈣分子經過沈積後會變大,像「奈米級細菌」會分裂與生長,而且碳酸鈣結晶一旦與蛋白質結合後,會變成完全像「奈米級細菌」一樣的形狀,根據實驗證明,在試管中就可以完全複製所謂的「奈米級細菌」。

楊定一說明,雖然「奈米級細菌」的成長經過,證明只是一種觸媒轉換而非生命體,但他的研究至少證明一般常見的礦物質常喜歡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結合後會在人體內不斷產生複製行為,包括人體內的骨骼鈣化及血管硬化等疾病,都可藉這項研究發現,達到及早預防的目的。

這項研究甚至可以解釋地球最早的生命來源,他也著手研究。

美國國家科學院這次選擇楊定一和他學生的論文,做為院刊雜誌封面,主要是認為這項研究,可能發現礦物質和細胞內蛋白質可以形成新的複合物。

楊定一指出,這項研究原本只有他和學生兩人一起進行,但現在已計劃擴大研究團隊,繼續投入後續的醫學應用發展。

同時擁有紐約洛克菲勒大學生化,及Cornell醫學院醫學雙博士的楊定一,早在25年前就發現白血球細胞如何具備殺死癌細胞的能力,這項「自然殺手」細胞已被普遍應用在癌症治療,當時楊定一是在洛克菲勒大學任教時發現。

楊定一已發表過300篇以上論文,並獲得來自美國國家科學院等多家學術機構的獎章,自從擔任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及明志科技大學三所學校董事長後,他也希望能帶動三所學校在國際研究上的地位。



◆ 楊定一 王永慶女婿 最愛做研究

【經濟日報╱記者 謝柏宏】 2008.04.01

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女婿、長庚生技董事長楊定一,同時擁有生化及醫學雙博士,年輕時就熱愛研究的他,即使身兼長庚大學等三所大學董事長,且必須花很多時間處理行政工作,但每到夜深人靜的半夜,做研究仍是他的最愛。

楊定一最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PNAS期刊上發表論文,推翻「奈米級細菌」是一種生命體的理論,這個研究從頭到尾除了他之外,僅有一位碩士班學生和他一起參與。

曾經在美國大學擔任系主任的楊定一,回想當時跟著他做研究的學生多達40位以上,研究經費充沛,但2000年回到國內後,因擔任長庚生技、長庚大學、長庚技術學院及明志科技大學三所學校的董事長,他反而得自己募集研究經費。

楊定一解釋,台塑創辦人王永慶長期以來,都是自掏腰包捐助學校經費,他耳濡目染,雖然熱愛研究,也不能打破創辦人的慣例,利用職務之便,圖學校的研究資源,所以現在他在長庚所做的任何研究,都是自己要想辦法向外籌募。

經常留連在實驗室的楊定一,對自己能縱情於研究,他強調最感謝的還是他太太、台塑企業副總裁王瑞華。他說,非常感謝太太能體諒他三更半夜不在家,還窩在實驗室做研究。

楊定一講了一個笑話,他說,有人問牧師、商人和科學家,在他們心目中,老婆和情人那一位最重要?牧師的回答是老婆,這個選擇最符合牧師的道德觀;商人則選擇情人,因為情人能讓他們覺得自己還很年輕;至於科學家則是兩人都要。原因是科學家經常不在家,可以拿老婆和情人做為不在家的藉口,但實際上,科學家多半在實驗室裡和白老鼠作伴。

※ 相關報導:

* Nanobacteria – Are They Alive?
http://www.physorg.com/news128167633.html

By Lisa Zyga

* Purported nanobacteria in human blood as calcium carbonate nanoparticles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abstract/105/14/5549
Jan Martel, and John Ding-E Young
PNAS - April 8, 2008 - vol. 105 - no. 14 - 5549-5554
doi: 10.1073/pnas.0711744105
科學家發現無機塵埃具有生物特性?

從反「雪球說」到生命能隨隕石抵達地球
科學家提出生命起源新假說:雲母
地球生命從何來? DNA 分子的液晶相給線索
研究者在轉移 RNA 中目睹生命的歷史
科學家利用真菌結晶找到遺失的演化環節
真菌能告訴我們關於性染色體的起源
科學家發現生命大爆發至少有 2 次以上
研究顯示 鯨類祖先是小型鹿狀哺乳動物
8萬年前人類頭蓋骨 許昌出土
科學家開始搜索「嗜極生物」
哈佛發現常見水生動物能抗輻射

星際化學更複雜:發現帶負電分子
哈伯在外太陽系行星發現首個有機分子

人擇推論實際上能告訴我們什麼?

1 則留言:

fsj 提到...

奈米細菌無生命 20年謎團獲解

張翠芬/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6.17

奈米細菌到底是不是一種新的生命體?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議多年的問題。長庚大學董事長楊定一成功在試管中複製了所謂的「奈米級細菌」(Nanobacteria),證明過去近20年來眾多重要科學文獻中所提到所謂「奈米級細菌」的生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這項突破性的成果被《科學 》、《自然》等知名國際期刊顯著報導。

科學界對奈米細菌的討論約始於20年前,有些科學家認為奈米細菌是新的生命形式,而另一些科學家卻對此持懷疑態度。科學家之所以對這個議題感興趣,是因為,這些偽裝成奈米細菌的微粒,是由無機的離子或礦物質,與細胞中有機的蛋白質或脂質結合後,形成新的複合物,它像是一個活的生物體一樣能分裂生長,這種複合物可能與許多疾病有極大關係。

楊定一研究突破 知名期刊報導

但也因為學界對其是否為生命體有極大爭議,因此一直沒有定論。楊定一這研究結果因為解決近20年的科學「懸案」,堪稱具相當的突破性,而被知名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選為4月封面故事,這也是該雜誌有史以來首次用台灣研究成果為封面故事。此外,《科學 》(Science)、《自然》(Nature)、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等知名科學期刊及「發現頻道」(Discovery Channel) 也陸續以顯著篇幅報導。

任紐約洛克菲勒大學Cornell醫學院兼任教授的楊定一博士指出,奈米級細菌是指直徑介於80到500奈米,存在自然界微小生物,有很強的生命力,過去被認為是「有機的生命體」。

但這麼小的細菌真的是「活」的嗎?他利用碳酸鈣及人體中的白蛋白(albumin),製造出與「奈米級細菌」外形上一模一樣的顆粒NLP(Nanobacteria-like particles),在顯微鏡底下,這些碳酸鈣的顆粒會聚集更多的碳酸鈣分子,沈積並逐漸變大,看起來就像是典型的細菌,也會分裂複製、生長一樣。

碳酸鈣顆粒沉積變大 像在生長

只不過,這些奈米微粒並非活的有機生物體,它沒有DNA或RNA,為了證明它們不是「活」的生物體,實驗室以30kGy珈瑪雷射做破壞性的照射,一般來說,這麼高的輻射劑量足以殺死任何細菌,它們卻毫無變化。

楊定一說,這項研究證明了,只要在適當的條件下,一些常見的像碳酸鈣無機礦物質,就可以形成與「奈米級細菌」同樣外形的顆粒。

一般碳酸鈣的結晶外形參差不齊,但這種結晶一旦與蛋白質結合,碳酸鈣就會變成像「奈米級細菌」的形狀。楊定一表示,無機礦物質、離子與細胞中的蛋白質結合後,會出現「核化」(nucleate)作用,接著就發生像細胞自行複製的現象,讓人誤以為它們在分裂。這些礦物質與蛋白質的複合物,很可能與軟組織鈣化、血管硬化等疾病有關。

無機礦物複合物 與疾病有關

楊定一說,這種礦物質與細胞內蛋白質複合的現象,在正常生物界無時無刻不在進行。例如1997年諾貝爾醫學生理獎Stanley Prusiner ,在20多年前發現普利昂蛋白(prion)裡的蛋白質可以有自行組合的能力,而prion也因此感染細胞,造成像狂牛症一樣嚴重的疾病。

進行相關研究 攸關製藥發展

楊定一目前已著手進行其他相關研究,包括將其他矽、鎂、鐵、鋁等無機金屬和礦物,和有機的蛋白質、油脂、酸、鹼等,做各種組合變化,進一步了解這些新的複合物與生理的關係。對於往後疾病的治療,例如血管硬化、結石、大腦老化的機轉,都可以從中找到解答,甚至影響未來製藥的發展。

楊定一是最早發現白血球細胞如何具有殺死癌細胞能力的學者之一。他說,地球充斥各種細菌,人類經由不斷的演進適應了地球環境。

但地球上的生物到底是從何而來?科學界始終無定論。楊定一說,礦物質與細胞內的蛋白質或脂質結合,可形成新的複合物,形成過程就像會生長的活生物體一樣。這種無機與有機結合,不久或可解開地球最早生命來源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