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30

打破不消費的八個動機!救經濟必先救失業

* 打破不消費的八個動機!
* 美黑色星期五 搶便宜搶出人命
* 搶手貨 家庭娛樂當紅
* 買不起 精品業寒流到
* 大陸新富一擲千金 只buy奢侈品
* 北京好嘢人 出手快狠準
* 國際精品業 希望在中國
* 團結力量大 陸人「四處拼」生活
* 景氣寒冬 青少年學摳錢過日子
* 泡圖書館免錢! 北市圖每月增7萬多人次

* 創3年4個月新高 長期失業人口 重登七萬大關
* 鴻海裁員1500人 法人正面評價
* 無薪假 換個心情過
* 她薪水減3成 每月700助貧童
* 不景氣中 太陽能光電飯碗不減反增

* 美財部缺人手 7千億紓困案落後
* 大陸經濟定調 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
* 大陸擴大內需 劉揆幫台商找出路
* 陳冲:擴大授信 助企業度年關
* 救經濟必須優先救失業
* 政府該不該救房市
* 馬:內閣短期不異動 調整時程在明年
* 全球化衝擊 馬團隊看懂了?
* 韓國債台高築 投資人怕怕
* 韓元貶值不是可笑的事
* 平議台灣成為世貿組織GPA會員的意義


◆ 打破不消費的八個動機!

【于國欽】 2008-11-30 工商時報

最近台灣為了消費券的發放,有不少爭議,從錢該怎麼發、該發給誰、錢可以在哪些地方使用,各方看法歧異頗大,而這些問題在凱因斯的《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這本書早有生動的探討。

錢該怎麼發?凱因斯打趣說,政府可以把鈔票放在舊瓶子裡,埋在廢棄礦坑的適當深度,上面以垃圾填平,然後讓私人企業根據自由放任原則把鈔票給挖出來,社會財富瞬時增加,失業問題便可迎刃而解。這當然是玩笑話,不過也說明了發錢確實是個問題,是發現金、發消費券、還是退稅、或發折價券,每個人的看法不盡相同。

外在環境蕭條 買氣保守

當然,發錢的目的在於提振買氣,以讓東風吹走景氣的寒冬,但要怎麼發錢才會讓錢流進市場,而不流進存款薄?這即是今天各國政府最傷腦筋的地方。

日本在1998年實施消費券,所發的消費券中只有32%用於消費(其餘轉為儲蓄);今年美國退稅最後被用於消費的比例更僅25%,消費券雖然比現金的效果好一些,但顯然兩者的作用都不大,有更多的錢轉到儲蓄去了。

儲蓄是美德,但是在景氣疲弱時,如果連政府發放給大家消費的錢也轉到儲蓄,那可就不妙了。因為,如此一來,消費者還是不上門,商家依然門可羅雀,街頭依然冷落車馬稀,消費券的東風一旦吹不進市場,那麼經濟的寒冬便沒有結束的一天。

看看美國、日本的例子可以明白,在信心崩潰的年代,不論是給現金或發消費券都不容易激起民眾的買氣,原因很簡單,在景氣深不見底的日子,沒有人知道明天有哪一家銀行會倒閉,有哪家企業會垮掉、當先知的預言全都失靈、經濟的預測全都失真,在沒有人能掌握明天的日子裡,只有省吃儉用才是上策,如此一來,政府所發的錢自然會轉為儲蓄。

凱因斯曾提出不消費的八個動機,包括預防動機、遠慮動機、計較動機、改善動機、獨立動機、事業動機、虛榮動機及貪婪動機。守財奴不消費是因貪婪動機,但在蕭條的年代,社會普遍不消費則屬預防與遠慮這兩個動機,以此來看,在不景氣年代想透過發放消費券來提振景氣,效果恐怕還是不會太顯著的。

所得差距大 邊際消費無法提高

除了外在的蕭條影響消費券的效果外,社會內在的邊際消費傾向也不容小覷,凱因斯曾依據顧志耐(Simon Kuznets)所編製的國民所得統計推估1930年代美國的邊際消費傾向介於0.6到0.7之間,所謂邊際消費傾向是指「新增所得」拿去消費的比率,凱因斯認為此一過低的邊際消費傾向,將會使得振興景氣的政策大打折扣。

那麼,台灣的邊際消費傾向多高呢?依主計處估計,台灣2006年的家庭邊際消費傾向僅0.36,比1930年代的美國社會還低,這麼低的邊際消費傾向,註定了829億的消費券將有更大的比例會流入儲蓄,振興景氣的效果恐難以如官方估計的這麼樂觀。

回顧歷年台灣的邊際消費傾向,從未像當前這麼低,細加探究,所得差距的急速擴大實為主因,試想當一個社會有錢人的所得成長太快,消費不了;而中產階級所得成長停滯,卻怯於消費,如此情境,邊際消費傾向豈有不降之理?而以這麼低的邊際消費傾向推計,政府829億的消費券流入家庭部門後,最終所能創造的的民間消費恐怕也只有400億元而已,對於提振經濟的效果實屬杯水車薪。

蕭條的景氣與過低的邊際消費傾向都會緊縮消費券的效果,惟相較下,邊際消費傾向的緊縮效果更為顯著。由此看來,長期而言,貧富差距若不改善,邊際消費傾向絕難以提升,而邊際消費傾向若不提升,依據凱因斯的論述,一國的消費、投資乘數皆將大打折扣,一個失衡的所得分配,透過恐慌所產生的緊縮力量之大,超乎想像。

在政府追逐短期振興政策的此刻,我們希望政府心中仍有長期的施政理想,所得分配的改善即是長期最重要的課題,尤值得注意的是,所得分配的改善非僅能還正義於社會,更有利於消費乘數的提高,對於日後實施振興經濟政策,顯然也有莫大的助益。



◆ 美黑色星期五 搶便宜搶出人命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二十九日電】 2008.11.30

美國消費者在「黑色星期五」湧現搶購折扣商品,失控群眾衝進紐約一處沃爾瑪商場,造成一名員工不幸被踩死,加州一處玩具反斗城則有兩人遭到槍殺。在失業上升、經濟不振的情況下,今年的耶誕購物季以騷亂與傷亡揭幕。

觀察家表示,這顯示今年的消費者更為焦慮,更具侵略性,反映整體大環境的不安氣氛。今年黑色星期五的銷售結果未知,約在一周後才會有數字出爐。

沃爾瑪一名34歲的臨時雇員,在紐約長島谷溪(Valley Stream)的商場被擠破門的民眾踐踏而死,購物者隨後也對這起悲劇視若無睹,繼續購物。加州棕櫚沙(Palm Desert )的玩具反斗城店內有購物者發生糾紛,兩人中槍身亡,但警方表示還在調查實際原因。

今年的耶誕購物買氣預計將相當疲軟,僅有沃爾瑪這類低價零售商預估還能表現優異。美國全國零售聯盟預估,今年耶誕購物季銷售成長約為2.2%,將是六年來最低的成長。

沃爾瑪每年都有購物騷亂,但今年是首次有人因此喪生。零售諮詢商羅卜協會總裁羅卜說,今年的群眾看似「失去理智」。十年來都會在黑色星期五到沃爾瑪購物的布克女士說:「今年的人數變少了,但是搶得更兇狠。我沒見過打成這樣的。」

批評人士說,沃爾瑪準備不周,必須為這起意外負責。在電器零售連鎖商百思買(Best Buy),員工發給漏夜排隊的民眾購物清單與號碼牌,開門後依序領取商品,不需搶奪。

感恩節後的周五是耶誕購物季開跑的起點,許多店家仰賴這一天的銷售讓全年轉虧為盈,從赤字變成黑字。11與12兩月的銷售額常占零售商全年的25%到40%營收。

為了激勵買氣,今年美國商家的折扣殺得更為見骨,推出許多像是388美元的32吋液晶電視、499美元筆記型電腦等特惠商品。但這些折扣有可能只帶來反效果。

美國研究集團零售分析師畢默說,今年出現在Kmart、Big Lots一類折扣商外漏夜排隊的人潮比去年少掉五分之一,而且「許多人只來買了特惠商品就走,一旦特價品賣光了,就空手離去」。

※ 資源爭奪中一個可預期的場景。



◆ 搶手貨 家庭娛樂當紅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二十九日電】 2008.11.30

金融風暴與經濟不景氣衝擊大西洋兩岸,促使歐洲人減少外出消費,家庭娛樂業績異軍突起,線上約會網站和電玩遊戲的生意興隆;美國華爾街人士則擁向附近的餐廳借酒澆愁,帶動酒品銷售逆勢成長。

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使消費者勒緊褲袋,其中又以英國、法國和義大利人最積極刪減娛樂支出。市場研究業者尼爾森公司(Nielsen)9月22日至10月6日在52國進行網路調查發現,70%的英國人、57%的法國人和56%的義大利人減少上酒吧、吃館子和看電影,比例高於其他國家。美國和加拿大人則有54%削減類似支出。

英國里茲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泰吉研究英國零售業動態,他指出:「待在家裡玩已是新趨勢。很多人不再到俱樂部、酒吧和餐館聚會慶祝。」

德勤預估,今年耶誕節英國人平均會在社交活動上花126英鎊(191美元),比去年少12%。家庭娛樂業可望因此興盛。

總部在米蘭的電玩遊戲經銷商Digital Bros集團,至今年6 月底止的年度銷售大增30%,公司10月股價上漲21%。

歐洲約會網站Meetic公司每月收費30歐元(38.64美元),供用戶瀏覽其他會員檔案,幫年輕人節省交友花費。在法國上市的Meetic說,10月5日單日業績創新高,且股價在10月17日觸及一年低點後至今反彈上揚11%,比法國SBF250指數在同期上漲5.2%表現更出色。

美國紐約華爾街附近餐廳則發現,景氣雖然不好,銀行家卻吃得好、酒喝得更多。

21俱樂部常有高階主管和大人物用餐,酒類飲料銷售比去年上升9%。外場經理萊斯說:「我不知道原因,也許這是最後一年可以掛公帳。」

其他餐廳則說,客人酒喝得多是為了澆愁。媒體出版業常光顧的Michael's餐廳酒類銷售比去年高出五分之一,總理理密靈頓說:「現在大家午餐就喝酒,選高價酒的少,中價位的多。」

有181年歷史的高級餐廳Delmonico's生意也變好,合夥人特琴諾米克說,「業績上升6%至7%,酒賣得好幫忙很大,今年約增加15%。」



◆ 買不起 精品業寒流到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二十九日電】 2008.11.30

受信貸危機及經濟衰退影響,消費者財富縮水,購買力減弱,奢侈揮霍的激情快速退燒,精品業者業績下滑壓力沈重,紛紛降價提振買氣。

過去幾年全球股市欣欣向榮,鉅富人數大增,花錢大方的消費者比比皆是,精品業者因而受惠。但現在金融危機讓大家變窮了,連富人都開始少買奢侈品。義大利皮件名牌Tod's公司的執行長費爾說:「遭遇這波危機,我們和大家一樣艱苦。」

股市下跌使消費者財富縮水,連花錢買高價精品帶來的「美好感受」也消失無蹤。匯豐銀行精品業研究團隊的報告指出:「心理層面的『美好感受』已惡化,而且比財富面惡化得更嚴重。」

管理顧問業者拜恩公司(Bain & Co.)全球零售部門主管瑞格比說,有錢人突然節儉起來,反映出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已重創富人的身價和收入。

萬事達卡國際組織旗下的Spending Pulse估計,精品銷售繼10月下挫20%後,11月前兩周又比去年同期滑落21.1%。

精品零售商不得不降價因應。10月同店銷售衰退27%的尼曼馬可斯公司(Neiman Marcus)加緊折價促銷,設計師商品折扣最深達40%,原價4,300美元的Bottega Venetta真皮編織包一口氣降價近1,500美元。高檔百貨連鎖店沙克斯公司(Saks)打算在53家分店全面推出12個月無息貸款優惠,只要單日消費滿2,000美元即適用。

歐洲精品店尚未採取大幅度的促銷手段。

法國精品集團路易威登(LVMH)28日宣布,在日本56家店調降產品售價,平均降幅為7%,從包包、手錶、服飾到皮鞋幾乎全面降價。

路易威登、Burberry、愛馬仕(Hermes)、寶格麗(Bulgari)和歷峰(Richemont)集團都表示,今秋生意難做。美國市場受創最重,西班牙等歐洲市場的業績也急遽衰退;只剩新興市場仍有強勁成長,尤其是中國和中東。

精品業股價今年來跌幅不輕。匯豐的報告指出:「以往精品業獲利動能惡化時,股價都會低於長期合理價位。」所以精品業者股價也許已超跌,但隨經濟衰退進一步削弱購買力,超跌情況仍會持續。



◆ 大陸新富一擲千金 只buy奢侈品

【經濟日報╱林庭瑤】 2008.11.30

縱使左翼導師馬克思對「商品拜物教」提出嚴厲批判,但在今天,愈來愈多的中國新富,將左派包袱拋諸腦後,對高檔名牌商品「頂禮膜拜」,對眼花撩亂的名牌如數家珍。

當前中國富豪,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遊艇和私人飛機;一次小型聚會,要用掉幾十箱香檳;可以把一群名貴的賽馬空運到自己鮮為人知的莊園,在心血來潮時,組織一場馬球賽,其中教練一定要從蘇格蘭請來。

神秘富豪不少

美國財星雜誌報導,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第三大奢侈品市場,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有人預計,2015年,中國富翁和中產階級將讓中國成為最大的奢侈品市場。話說回來,在中國,誰能一擲千金購買這些奢侈品?

事實上,連賓利(Bentleys)公司都想像不到中國富豪有多麼奢華。大陸時尚雜誌報導,一位神秘買家砸下人民幣888萬元買一輛賓利728加長型,賓利銷售員解讀:「肯定不是政府官員,因為官員他也不敢買。」

據報道,賓利從2002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在中國創造三項紀錄:總銷售量亞太地區第一、銷售增幅全球第一、賓利728的銷售量全球第一。賓利已成為中國富豪的「概念車」。

那麼究竟是哪些人買了賓利?賓利銷售員模糊地說,買家來自上海或浙江,大多數是地產界富豪,但不列在富豪排行榜。這些神秘富豪財產來源、規模、去向不為外人知,但卻表現出極強的購買力。

這位員工如此描述賓利車主:「他們通常是男性,年齡在40到60歲之間,經理人或者企業家,年收入至少300萬美元以上,擁有多處住宅,平均擁有五輛轎車。」

最近影星史恩康納萊代言的路易威登,從1992年開始進入中國市場,陸續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等城市開設了專賣店,中國消費者目前已成為路易威登的全球第五大客戶市場。據報導,路易威登的中國VIP顧客年消費能力通常在20萬元以上。

雖然國際奢侈品鬥志昂揚地要在中國殺出一條「金路」,但他們還是忘記一件事,就是中國廠商擁有超強的仿冒能力。

超A貨仿品亂竄

如同現在仿間流行著一個詞:「超A貨」。什麼是超A貨?就是假貨分很多種,有做工很差只是樣子像,有做工精美到可以以假亂真的,而最最頂級的假貨就叫做「超A貨」。

不管真貨假貨,奢侈品在中國還是大有市場。畢竟中國還有一萬名資產超過千萬美元的企業家和23萬名百萬富翁,奢侈品消費也滿足了這些「新富人」群體對自己新的經濟和社會地位的證明心理。

早在一個世紀以前,德國社會學家宋巴特研究15到18世紀歐洲資本主義史,提出與馬克思不同的分析,他發現貴族階層對奢侈品的需求,提高工業水平、活化進出口貿易及城市繁榮。宋巴特得出一個結論:「奢侈,它本身是非法情愛的一個嫡生子,卻是它生出了資本主義。」



◆ 北京好嘢人 出手快狠準

【經濟日報╱林安妮】 2008.11.30

北京頂級私人物品展日前在北京高調拉開序幕,主辦單位大方發出1.2萬張VIP邀請函,廣邀北京、河北、山西、天今、東北等實力大戶。

據了解,這當中有6,000多人是奢侈品的固定消費族群,舉凡豪宅、名車、腕表、衣裝,只要夠頂級、夠奢華,這些實力大戶下手時,絕對不會手軟、心軟。

路透引述策展人盛磊說法指出,大陸市場對眾多奢侈品牌來說至關重要,甚至是很多大牌的救命稻草,特別是目前歐美金融危機發生,傳統的奢侈品大國像是美國和日本都遭受重創,大陸經濟卻一枝獨秀,消費者依舊對奢侈品充滿熱情。

調查發現,近年來,大陸富豪在全球奢侈品消費市場上,占有比例逐年增加。2006年是12%,2007年是13%,2008年將達到18%,僅次於美國和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費大國。

儘管外頭正颳起國際金融海嘯,不過,大陸富人似乎沒有給嚇跑。這一點,從大陸奢侈品年銷售總額高達20多億美元,預計明年還將增長20%,就可看出。此外,從這次北京頂級私人物品大展擠入一萬多人,且人人下手不手軟,就可推估,奢侈品的吸引力更勝金融海嘯威脅。

在這次展覽中,奢華是唯一的主調。舉凡高達人民幣257萬元的腕表、5萬美元的洋酒、千萬跑車、百萬黃金音響,甚至還有專注奢華旅遊的旅行社,專門為大陸富豪提供價值不菲的狩獵路線,像是遠赴非洲打獵,價位約是人民幣20萬元。

不少參展廠商也對大陸富豪下手十足快、狠、準,印象深刻。

昭儀翠屋的創始人王昭儀表示,她有一款帝王玉是本屆展會最大的亮點,價值高達人民幣2,500萬元,在開幕酒會馬上就被一位北京籍的女士給預訂了。

世界頂級眼鏡LOTOS中國區代理商李先生也說,他有一隻價值人民幣10萬多元的LOTOS珠寶眼鏡,在展覽閉幕的前十分鐘被一位北京籍男子預訂,這位男士只在展位前停留了幾分鐘,就做出了決定,大陸富豪實力可見一斑。



◆ 國際精品業 希望在中國

【經濟日報╱劉煥彥】 2008.11.30

步入北京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的會場,你大概完全感受不到在媒體上喊得震天價響的全球金融海嘯,反而有如置身有錢玩家的遊樂場。

從人民幣2,000萬元的海景豪宅、售價1,580萬元的瑞典幽靈跑車,到價值33萬元的B&O液晶電視,現場大概沒有人感受得到廠外的中國大陸,每天都在上演關廠裁員、飯碗不保的悲慘故事。

身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開發中經濟體,中國大陸不過每年經濟成長率從10%以上掉到8%,從中南海官方到市井小民全都當成國家大事般嚴肅看待,但世界上多少國家只要達到4%就要感謝上帝了。

對於以往太習慣日進斗金的全球精品業來說,金融海嘯的威力無遠弗屆。不論是紐約曼哈頓第五大道、倫敦麗晶街,或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平常一擲千金的大客戶紛紛消失。

日子還是要過的。為了彌補歐美衰退的營收,軒尼詩與Armani等國際一線精品業者莫不放眼中國大陸,將13億人口視為最後的救贖希望。

奢侈品成長力道強

大陸媒體報導,過去11個月,日本與北美等傳統上的奢侈品消費巿場,業績劇貶35%,但大陸市場依然保持22%的強勁擴張。

中共商務部預估,中國大陸到了2014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場,大約占全世界23%。

世界精品協會的數據顯示,受到經濟低迷衝擊,歐洲和美國的奢侈品消費分別減少了20%和25%,但中國大陸只下降5%。部分分析師甚至預言,中國大陸可能在2011年前後,就躍升為世界第一大奢侈品消費國。

這個情況反映在上周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北京國際頂級私人物品展,這次參展的60多個國際品牌中,其中四成是首次進入大陸市場,還有三分之一展品是頭一次在中國甚至亞洲地區亮相。

舉例來說,德國廚具名牌Fissler陳設的唯一展品,是鑲嵌13克拉鑽石、純金把手的鑽石鍋,標價人民幣80萬元;瑞士鐘表新貴RJ則以鐵達尼號為噱頭,在大陸首次推出的十只腕表,皆以鐵達尼號鏽跡斑斑的外殼,搭配現代鋼材及金銀合金製作表盤,售價從人民幣20萬元至257萬元不等。

名牌積極自我推銷

主辦單位博銳會展總經理盛磊說:「(大陸)這個新興市場對於精品品牌非常重要。世界經濟正在衰退,但中國民眾對奢侈品品牌仍然非常捧場。在這裡的大多數品牌在自我推銷上都十分積極,這在歐洲或美國其他地方不常見。」

這項高檔精品展覽並非特例。兩周前,義大利知名精品品牌Versace就在大陸舉行當地第一場時裝展,並且預期在大陸驚人消費力的推波助瀾下,亞洲將成為該公司僅次於歐洲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大陸主要城市的高階精品銷路依然居高不下,原因就在於不少城市居民相信,高檔消費是成功的象徵。

一位參觀這項展覽的北京民眾就說:「在中國很多人的思想裡,它形成一種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你不用奢侈品,你可能失去一種光環,沒有一種自己的魅力。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從反面去考慮,奢侈品是為了厚積薄發,越是這個時候,越是需要這些東西來充實我的形象,否則別人知道我現在賠大了。」

與去年的第一屆展覽會相較,今年兼具消費及收藏投資價值的展品人氣更旺。軒尼詩X.O就推出全球典藏版干邑新品,酒瓶上綴了82顆施華洛世奇人造水晶,希望以設計魅力增加收藏價值。

一位參展商表示,全球經濟危機引發有錢人對理財產品和房地產投資的疑慮,而增值潛力大、資產損耗低的珠寶和高檔名表,就理想的投資選擇。



◆ 團結力量大 陸人「四處拼」生活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8-11-30 中國時報

大水壓垮龍王廟,金融海嘯沖得許多消費者縮衣節食、不敢消費,在大陸已經行之多年的「拼客文化」,現因經濟不景氣再度大行其道,且出現拼車、拼吃、拼房、拼遊、拼網乃至拼婚等無所不拼的「拼客經濟」現象。然不知拼過頭,是否反會造成消費緊縮。

最近在中國大陸若是聽到有人跟您說:「我和妳拼了!」別誤會,對方可不是要找您單挑釘孤支,而是時機歹歹,希望能聚沙成塔找人一起分攤採購成本。

拼車拼吃拼房拼婚 無所不拼

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拼(義同併)」的核心概念:「聯合更多的人,形成更大的力量,花更少的錢,消費更多的東西。」

「拼」其實跟台灣熟悉網路團購類似,而大陸的拼客們則是將拼的範圍擴大,拼的項目五花八門,近期熱門者有拼房、拼飯、拼卡、拼車、拼遊與拼購等,幾乎是能想得到的,拼客們幾乎都可以「拼」,且眾人更咸認,金融海嘯短期難解、經濟難拚,倒不如在生活裡「四處拼」還比較務實。

目前大陸的主流拼客多以年輕人為主,除開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最受經濟拮据白領拼客青睞的要算「拼卡」,即大家將自己擁有的各式優惠卡、會員卡相互共享,不僅可享受到更多優惠,而持卡者也能因「互拼」的善行義舉,獲得更多的積點鼓勵。

「拼網」也頗為流行,大陸一家拼客網站打出找人拼網訊息稱,「2M電信寬頻找人分享,不限時上網,每年費用僅需三百五十元人民幣」,對於常上網又無力負擔高額包月費用的網友,拼網不啻是天賜禮物。而大陸許多左鄰右舍們則興起「拼無線」風潮,大家共同集資租用一條寬頻,再採購無線路由器實現無線上網。

就怕拼過頭 反造成消費緊縮

「拼婚」則是時機歹歹下的最新選項,雖說結婚是小兩口的事,但在荷包縮水下,群起同婚還真能節省費用。像許多年輕人會尋找一些婚期接近的新人,相約一同拍婚紗、買家具、租結婚禮車、訂酒店宴席等,數對新人共同消費可以量制價,商家則可薄利多銷、以量取勝。

拼歸拼,法律專家提醒,拼客間的交易往來容易引起一些法律糾紛,像是個人隱私權外洩、遭不法分子利用進行犯罪等,拼客們在分擔消費費用時,也要協調承擔法律義務。而部分經濟專家認為,拼客消費模式確實能刺激部分消費,然拼過頭易助長儉約消費風,長期看對經濟發展不利。



◆ 景氣寒冬 青少年學摳錢過日子

【鍾玉玨/法新社廿九日電】2008-11-30 中國時報

上周某天,十三歲的美國少年安東恩參加了「青少年理財營」,暫時擺脫只能當「伸手牌」的青少年身分,假想自己是卅五歲且已婚生子,每月月入四千八百美元,身為一家之主的他,得學習如何報稅,撙節打理一個月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開銷。

理財營係由「青少年成就組織」(JA)、金控公司「第一資本」(Capital One)及美國司法部合辦,一個月來密集到全美各地教育青少年正確的理財觀。

參加理財營 面對生活硬仗

活動中,安東恩來到「房地產公司」的招牌前,本來心想:「我要買間又大又貴的房子。」不過看到主辦人虎視眈眈的眼神,立刻改變心意,心想:「我買的大房子應在能力所及之內,以免搞砸信用。」

參加活動的志工羅莫斯說,好幾次聽到向來不知民間疾苦的學員抱怨說:「『我不付了,這麼多帳單,這麼貴,真的要這麼多錢嗎?』於是我們會斬釘截鐵告訴他們:『這就是生活,生活費就是這麼貴,而且這是每天都得面對的硬仗。』」

猛按計算機 體會父母辛勞

在會計區,一些女孩猛按計算機。十六歲的布蘭妮發現,若帶著全家每月到餐廳消費四次,加起來金額驚人,此時才了解母親理財之辛苦,自己再也不能隨心所欲亂花錢了。

理財營係由兩輛拖車改裝而成,巡迴全美各地教育青少年正確的理財觀,裡面還精心設計了十九種店面,讓青少年更有臨場感。今年至今已有一萬一千多位美國青少年參加。除了理財營,預算管理課程也是目前學校裡當紅的課程,這反映出,越來越多人認為,過度使用信貸是造成當前金融危機的禍首之一。

「青少年成就組織」教育主任史帝芬說:「多數父母無力教育小孩如何量入為出,也無法教育小孩金錢觀念。其實許多人在理財方面,根本是一塌糊塗。」

被帳單嚇到 懂得精打細算

課程結束時,史帝芬跟安東恩說:「你口袋裡只剩十五美元了。」安東恩聽罷,整個人傻住。他必須想辦法減少開銷,放棄一條高檔牛仔褲,才有餘錢幫小孩添衣物。安東恩說:「我一個月有四千多塊錢,最後只剩十五美元,因為帳單一堆,還得繳稅,我真的被這些事搞得抓狂。」布蘭妮倒是表現不俗,結算下來還剩兩百七十六美元。

美國人向來習於借錢消費、先享受後付款,如果上一代的貪婪浪費造成了金融海嘯的苦果,能讓下一代開始懂得腳踏實地勤儉度日,倒未嘗不是一大收穫。



◆ 泡圖書館免錢! 北市圖每月增7萬多人次

【聯合晚報╱記者姜穎/台北報導】 2008.11.30

經濟不景氣,民眾積極省錢大作戰,免費的圖書館成為最熱門的假日休閒場所。根據台北市立圖書館統計,今年每個月的使用人次相較去年成長了7萬多人,連非寒暑假使用人次都破百萬。民眾在圖書館的借閱冊數,一個月就成長兩成,超過11萬本,圖書館成為最熱門的免費休閒場所。

非寒暑假 每月破百萬人次

根據北市圖統計,今年經濟不景氣,上圖書館的人數明顯激增。圖書館表示,台北市目前有41個分館、11個民眾閱覽室,今年每個月的平均使用人次比去年多了7萬7278人。而且以前只有寒暑假月份是旺季,每月使用人次有一百多萬人次;但現在非寒暑假期間,也都破百萬人次,更有越來越高的趨勢。例如,今年10月全月使用人次就較9月成長了6萬3960人。

民眾愛上圖書館,連帶地圖書借閱冊數也創新高,今年每月借閱冊數比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0萬本。光10月份的借閱冊數,就比9月份成長近兩成,多了5萬本以上。

買書、看電影、聽演講 統統不用錢

市立圖書館館長曾淑賢指出,經濟不景氣,大家開始省錢,的確有越來越多的民眾,每逢假日就到圖書館報到。加上圖書館除了書籍、報紙、雜誌,還有各種講座、影音欣賞,成為最熱門的免費休間場所。

就像台北的陳小姐,她是愛書一族,原本每個月要花3000多元為自己及女兒買書閱讀。但這大半年來,經濟不景氣,3000多元的花費成為一筆不小的開銷,因此她開始帶女兒上圖書館。陳小姐表示,以往習慣買新書,但現在發現圖書館新書多,女兒愛看的童書也不少,每月上三次圖書館,省下買書的3000多元。

陳小姐表示,圖書館環境舒適,一家人常耗上一整天,一毛錢也不用花。她更發現圖書館有視聽中心,她打算帶孩子去看電影,連上電影院的錢都省下。但最近圖書館越來越熱門,假日常需提早「卡位」,才能搶到閱覽區的沙發座椅。



◆ 創3年4個月新高 長期失業人口 重登七萬大關

【于國欽/台北報導】2008-11-30 工商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甫完成的「長期失業統計」指出,台灣的長期失業人數已連續3個月走高,10月份更重登7萬人大關,創下近3年4個月的新高,這是勞動市場的一項警訊。

主計處官員表示,長期失業是指尋職一年仍未獲得工作者,這類失業者在91至92年網路泡沫破滅後曾升逾10萬人,過去兩年平均不到6萬人,今年以來又快速升高,顯示在景氣下滑,企業緊縮人力下,台灣的長期失業問題日趨嚴峻。

台灣在7月份長期失業人數僅5萬7千人,短短3個月,長期失業人數已重登7萬大關,創下94年7月以來最高。

主計處同時推計不同年齡層失業的周數發現,青年人(15至24歲)的失業周數,由去年平均17周微升至目前18周;但是30至34歲這個年齡層的失業周數,由去年平均25周大幅升至目前的31.7周;另外55至59歲者的失業周數也由25周升高至30.7周。顯示中高齡者在失業後,重新就業的難度較高。

主計處官員表示,今年以來新增的關廠失業人口中,有近70%是中高齡者,這些失業者剛開始是因景氣不好而失業,屬於學理上的「循環性失業者」,但隨後由於所擁有的技能難以肆應新產業結構而無法再就業,於是成了「結構性失業者」,一旦成為結構性失業者,失業周期會拉長,這是導致中高齡者長期失業的原因。



◆ 鴻海裁員1500人 法人正面評價

杜蕙蓉/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2008.11.30

景氣低迷掀起的骨牌效應陸續浮出檯面!全球第一大EMS廠一鴻海(2317),據外電報導將在匈牙利兩工廠裁員1500名,富邦投信執行副總經理吳火生表示,從鴻海的動作即可知全球景氣狀況比想像中嚴峻,而鴻海是一家對股東很有「交代」的公司,應給予正面肯定。

吳火生表示,對科技產業來說,鴻海是很具指標性的公司,而這一波全球金融海嘯,經濟衰退,訂單減少,在金融業、科技界都掀起裁員潮;英特爾、戴爾、Nokia等龍頭企業下修財報,Dell擬出售廠房,DRAM面臨生存困境。而鴻海會宣佈裁員,顯示了明年接單狀況不如預期理想,以鴻海過去一直維持在高獲利,年成長三成的水平,鴻海為股東追求的「營利」目標,面對景氣的下滑,精簡人力是可以預期的。

鴻海集團發言人丁祈安表示,鴻海面對全球險峻的經濟環境,因應不景氣的年代,採取三方案,一是開源,二是人員由外向內轉,尋求更低成本,三是打三呆,嚴加執行開源節流,高效益低成本,並積極進行全球區域整合策略,擴大市占率。

為了整合資源,提高毛利,鴻海集團也將全球區域整合,包括歐、美、大中華等地區,將人員由成本高的地方向成本低的地方移動,降低生產成本;而積極進行的打三呆計劃,若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也不排除進行精簡人力,至於比率與方式並未明訂,將由各區負責人負責。

繼富士康傳言變相裁員後,昨日匈牙利米蒂新聞社(MTI)報導,鴻海集團在匈牙利的兩個工廠將總共裁員1500人。

匈牙利的鴻海位於柯馬倫(Kamarom)的工廠將裁員1000人,佔員工總數之半,柯馬倫位於布達佩斯西北,另外位於首都布達佩斯東南方德布勒森(Debrecen)的工廠將裁員500人,未來鴻海在匈牙利製造電子零件的業務將完全遷移到德布勒森,是否繼續裁員將由經濟環境決定。

營運表現相對同業亮麗的鴻海,今年前三季稅後盈餘458.28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10.38%,毛利率4.27%,每股盈餘6.18元;該公司生產基地遍佈全球,目前在歐洲的生產基地,除了匈牙利外,以捷克為最大的製造基地。



◆ 無薪假 換個心情過

【聯合報╱記者 張念慈】 2008.11.30

年終了,面對超冷的經濟寒冬,各行各業似乎很難high起來。

不久前和朋友從新竹騎單車到泰安,原以為非假日遊客應該不多,沒想到各家溫泉旅館都客滿,飯店業者笑說「要感謝竹科!現在都休無薪假,一群竹科人周休3日到5日,沒地方去,只好出來玩呀!」

朋友苦笑「前不久,不是百貨公司周年慶?我們一群被強迫休假的約去逛街,結果沿途都是認識的竹科人!這個做面板的、那個做模組的、旁邊的是做DRAM的... 」

強迫休假 只好出去玩

另名朋友答腔「對呀!以前公司同事很難一起出去玩,現在隨便找大家都有空,我一月開始要休一個月,都可以單車環島騎好幾遍了!」

經濟多不景氣?答案立現!這絕非單一產業現象,以我任職的媒體業來看,早進入「媒體寒冬」,不少平面和電子、廣播媒體,經歷賺錢、一窩蜂興起、競爭白熱化後,進入到殘酷淘汰賽。

這樣的氛圍下,「年齡」,彷彿是包袱,許多年資深者害怕三高(年資高、薪水高、年紀高),成了被砍頭的「犧牲打」;年資淺者也不見得有優勢,擔心能力不足,隨時被資遣、替換。許多企業從上到下,人人自危,不知何時輪到「我」走路。

在風險管理學上,「危機就是轉機」,積極勇敢者在這麼糟的大環境下認清局勢,鴨子滑水、像螞蟻過冬般累積足夠資本,一旦冬去春來、整體環境好轉,升官發財來敲門的機會一定比消極、惶惶度日者多、密集。

危機轉機? 充電好時機

我的朋友趁著「無薪假」紛紛報考短期的證照班,到各大學上課進修,證照一張接一張考;也有人工作10年來從沒休過超過7天的長假,趁著公司強迫休假,索性請上2個月的假,到國外短期遊學,一圓年輕時的夢想。

不景氣,日子還是要過,過得好?過得糟?端看心態調適。

意外恩典 放個長假吧

建議遲遲無法釋懷者,看看、想想日本藝人木村拓栽主演的日本經典偶像劇「長假」劇中,一段經典對白:「當你人生陷入低潮的時候... 試著休息一下... 就當做是上帝給的特別恩典:長假吧! 」

給自己一個喘息機會,好好休息、充電 ,才能走更長遠的道路!



◆ 她薪水減3成 每月700助貧童

【聯合報╱記者吳明良/台南報導】 2008.11.30

在南科電子廠上班的女子蕭瑛圻,受到不景氣影響,1個月只上7天班,月薪減為1萬7000元。感到前途茫茫時,收到薩爾瓦多受她資助兒童的信,看到5歲小男孩因資助改善生活,蕭瑛圻一掃陰霾,「再辛苦也要繼續資助」。

蕭瑛圻是台灣世界展望會的資助人,去年開始每月捐700元資助薩爾瓦多5歲男孩。儘管工廠訂單遽減,每月工資少8000元,自己要房租、生活開銷,還要還助學貸款;但她說「景氣不好更不能放棄」,不僅每個月續捐700元,還感動了2名同學加入。

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台灣世界展望的資助人有3分之1暫停資助,捐款少25%。展望會公關組長黃美珍說,資助人停止資助,95%是經濟因素,包括失業、收入減少、不敢再花錢,展望會感同身受。建議資助人找2、3名親友一起幫助1名兒童,分攤每月700元的資助款,負擔少一點,愛心不會停。



◆ 不景氣中 太陽能光電飯碗不減反增

【聯合晚報╱記者戴永華、劉星君/連線報導】 2008.11.30

宜蘭縣利澤工業區最近半年來,不但沒有工廠裁員,還因為縣政府努力招商,吸引太陽能光電產業陸續進駐。旭泓全球光電公司董事長許桂章表示,一片不景氣中,宜蘭卻不斷有業者建廠,堪稱台灣的「經濟奇蹟」。

利澤工業區算是全省罕見正蓬勃發展的工業區,不但未見工廠裁員,新設工廠還陸續招募新員工。利澤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吳正連表示,利澤工業區面積300多公頃,最近陸續有10家太陽能光電廠商進駐,形成佔地面積64公頃的太陽光電產業聚落。

很多廠房陸續完工並招募員工,前天國內第一家生產太陽能上游原料多晶矽的山陽科技公司動土,明年中旬量產,未來會吸引更多太陽光電中下游廠商進駐工業區。

此外,國內新進太陽能電池廠中,唯一掌握自有技術、不需仰賴外來設備的旭泓全球光電下月即將完工營運,備受業界關注。旭泓董事長許桂章表示,全球金融風暴之際,利澤工業區卻有這麼多大陽光電廠商投資建廠,是台灣的一項「經濟奇蹟」。

也走太陽能路線的屏東加工出口區,也沒受到太大衝擊。加工出口區分處長呂燕教說,屏東加工出口區共有28家廠商,9家仍在建廠,像是太陽能、電子與金屬加工類型,7家營運,以逆滲透水處理、太陽能照明設備、物流、造船與鋼鐵加工為主,另12家仍在規劃建廠。



◆ 美財部缺人手 7千億紓困案落後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報導】 2008.11.30

白宮和美國國會9月下旬到10月初經過百般折騰,端出七千億美元的金融紓困案,結果紓困工作團隊臨時成軍,人手奇缺,面對潮湧而至的求救案,真的兵來將「擋」,積案如山,不但紓困計畫變質,而且新政府明年1月上台,還得面對紓困大幅落後的頭痛問題。

紓困大計由財政部「金融穩定辦公室」轄下的「問題資產處理方案」(TARP)來落實,金融機構的求救案子都先在這裡處理審核,才上呈財政部最高層批准。

結果「金融穩定辦公室」是個要命的瓶頸。擔任辦公室主任的財政部助理部長卡希卡里說,他手下只有40個全職員工,真要把事做好,人須加一倍。

人手不夠,只好積案壓案,甚至更糟。紓困案本來有一環是收購金融機構的問題資產,但後來財政部長寶森做了個令各界驚愕的政策轉向,不買問題資產,改為直接給金融機構錢,說是比較有成效。觀察家說,其中一大原因就是財政部人手不夠。

「美國銀行協會」執行副總裁艾伯納提說:「財政部放棄購買問題資產,和人手不足關係不小。這是人力密集的工作。」

救市實務多如牛毛,瑣細萬端,偏偏紓困案的工作團隊一直難以固定,很多人是聯邦其他金融單位調來兼差的,遲早要歸建。

國會議員也看出問題,寶森最近到國會提供證詞,議員對他直言,他抱著七千億美元,不知所措。

卡希卡里希望在新政府1月20日上台前補足人手,把工作做出一點眉目。他說:「我希望交給新政府一個火力全開的金融穩定辦公室。」這很可能是奢望,因為新舊政府交接,人員來去只會更頻繁,這期間談增加人手,實在很困難。

而且財政部要處理的問題愈來愈多,包括與日俱增的法拍屋、信用卡市場整頓、學生貸款、汽車廠求救,在在要錢,更要人。歐巴馬找了蓋納來當新政府的財政部長,一般頗有好感。蓋納可能是良將,但良將無兵,也是難為。



◆ 大陸經濟定調 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綜合報導】 2008.11.30

中共中央政治局28日召開會議,確定保持經濟增長是2009年經濟工作首要任務,並將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也為近期將登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顯示大陸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宏觀調控已大轉向,從今年初的防經濟過熱、防通膨,轉向以保持經濟成長為主。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共國務院即將在12月8日召開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共發改委、中國社科院等相關單位正進行籌備,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敲定2009年經濟大政方針之後,發改委、大陸央行和財政部將分別召開工作會議,制訂貨幣供應、信貸投放計畫和財政支出計畫,再報國務院審批,最後在2009年春天的人大會議通過後實施。

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2009年的經濟工作基調將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會議將釋放更多刺激經濟的積極信號,以達成明年經濟增長8%的目標。

大陸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情勢極為嚴峻。實際上,胡錦濤、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等九位政治局常委從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已分別赴大陸各省市調研,調研規模之大,顯示中共政治決策高層為掌握局勢變化,親自訪查,以求快速反應與制定決策。

同時,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中國已提早應變,除果斷推出人民幣4兆元的投資計畫,並啟動11年來最大幅度的減息措施4碼。

新華社報導,胡錦濤在會議強調,明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也是推進「十一五」(第11個五年計畫)規劃順利實施的關鍵一年,要做好明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於有效因應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保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至關重要。

會議提出,明年經濟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並且把「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更好地結合起來,把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因應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

針對宏觀調控方向,會議指出,堅持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注重綜合運用減稅、擴大中央政府投資等多種手段,加強支持對保障民生、擴大內需、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

在對外貿易方向,要穩定對外貿易成長,改善進出口結構,抓住機遇加快推動結構調整,加快發展高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培育壯大服務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並強化節能管理與汙染治理。



◆ 大陸擴大內需 劉揆幫台商找出路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2008.11.30

行政院長劉兆玄上午透露,中國大陸已提出十九兆的擴大內需與建設計畫,他已責成經濟部在大陸的內需計畫中尋找台商的利基,他舉例說,像食品工業,因為大陸發生毒奶事件後,民眾對食品安全的要求將提高,因此我們的優質食品產品,能透過既有的通路,全面登陸大陸。

這是劉兆玄首次提出台灣要運用大陸擴大內需的機會,為台商尋找產業的出路,並以食品工業作為一個重要的產業項目。他上午在國民黨中評會開會時,就他的施政以從政黨員身分進行報告時,透露了這個訊息。

他表示,政府在兩岸政策上很快就會有一些措施,包括對大陸提出四兆人民幣,並且總數達到十九兆的內需計畫,延伸出來的效果有哪些東西可讓台商找到利基,他已責成經濟部密切注意。

他舉例說,他要求經濟部至少對食品工業要提出計畫,因為大陸在毒奶事件後其本身的民眾對食品安全也會開始憂慮,因此我們美味、安全、讚的台灣的好的產品,一定大受歡迎,如何透過既有的通路,即統一、旺旺及康師傅已建立的通路,跟食品業廣泛結合,讓好的台灣食品產品全面登陸大陸。

他表示,這樣十幾兆的市場我們應該比其他歐美國家更著先鞭,找到利基,這些工作已由經濟部與海基會密切注意與規畫。

※ 劉揆出手也該快狠準



◆ 陳冲:擴大授信 助企業度年關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08.11.30

準金管會主委陳冲上任首要任務,將擴大金融機構授信能力,協助企業度過年關。他昨(29)日表示,上任後會提出全套構想,包括考慮由行政院國發基金購買銀行次順位債等,以提升資本適足率,擴大銀行的授信能力等。

行政院提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但這段期間,仍不斷有企業反映銀行照抽銀根,銀行認為自己的風險也要顧;三挺政策無法落實,被視為金管會主委陳樹去職的原因,而企業能否順利度年關備受關注,更成為新主委上任後第一要務。

陳冲表示,解決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是金管會的優先工作,尤其是加強金融機構風險承擔能力、提升資本適足率,金融機構才能擴張授信能力。

資本適足率是銀行資本占風險性資產的比率,須達一定要求,一般是8%,即每1元資本可以做12.5元的放款等生意。因此,銀行資本若減少,授信額度也會降低。至於次順位債,因可列計銀行資本,而成為提升資本、擴大授信的工具之一。

陳冲曾建議,由行政院國發基金規劃購買銀行次順位債券,藉此提升銀行的資本適足率。這項建議會否在其上任後成為政策?陳冲說,這是例子之一,但實務上可以做得更細膩,這涉及的層面不只金管會職權,他會提一個想法,讓大家(各部會)來指教。

陳冲認為,金融體系面臨的問題,朝這個方向解決是有道理的,全球也多走這條路線,只是在台灣可能要面臨更多的質疑,做起來會比較辛苦;例如台灣宣布要做存款保險全額保障,外界就會有人質疑法律依據等,實際上,這是非常時期,非常作法。



◆ 救經濟必須優先救失業

【聯合報╱社論】 2008.11.30

「拚經濟」的口號,已經變成「救經濟」。

國際慣例,各國視其資訊彙整及統計的效率,通常都在每季結束後四十至五十天發布季報。這也是十一月中旬迄今,全球經濟的負面訊息不斷,包括美日及歐洲諸國又一波不惜以財政赤字來救經濟,特別是救消費的原因。

根據各國第三季的季報,全球已可確定業已及正在進入衰退之中。而由各國生產價格及消費者物價的下跌,「通縮」這個比「通膨」更嚴重的字眼也已出現。通縮時代的到來,意味著過去將近廿年吹出的經濟泡沫已告破裂,需求大幅降低,生產及其設備與人力過剩,關廠關店及裁員已大規模出現。人們眼見負利率下存款愈變愈薄,也不敢隨便花用;加以失業大增,失業家庭畏懼消費,也阻礙了復甦。這乃是在通縮時代赤字問題益趨嚴重的原因。但萬事莫若眼前急,財政赤字這個將來的問題只好擱置一邊。

面對通縮,擴大公共支出,包括投資未來有用的公共建設以及推出短期不無效果的補助消費,殆已成了全球的共同趨勢;由於它是一種「政治正確」,儘管在學理及實踐上始終有爭議,但目前礙難反對。美國主要財經評論家法瑞蘭(Chris Farrell)在《通縮:當價格下跌會怎樣》一書中,且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見解,例如認為通縮時刻也是各國在困境中進行改革、俟機彈跳的時刻。而可能更重要的,乃是救經濟不能不以救社會為前提,必須在通縮時代努力進行「社會安定網絡」的完善,它可以讓一個社會有足夠的穩定力量來應付未來的挑戰;必須在通縮時代強化政府,特別是強化公司的「動力性格」(Kinetic),而這毋寧也是台灣最感迫切的課題。

當代無論政府及公司,都愈來愈缺乏公平、分享、榮辱及風險與共的特性。少數大官吏、公司管理階層享有極大的特權和利益,特別是在公司裡,他們坐擁高薪、高紅利,還有各式各樣的股票選擇權及其他報酬,公司縱使虧損破產,他們的利益也不會減少。而下層官吏及勞工則薪資微薄並任人宰割,每逢經濟形勢惡化,犧牲的往往是下層。這是一種沒有人味的官僚體制及公司管理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只要經濟衰退,立即就引爆失業潮,經濟問題很容易引發社會問題甚至政治問題。

要強化「動力性」,則無論官僚體系及公司,都應更有公平性、分享性、參與性;特別是勞工所得必須更有彈性,公司利潤他們可以分享,公司虧損時他們也同樣分擔,而不是坐等被遣散解僱。公平、參與、分享,以及責任分擔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是平常時透過分享而創造認同、鼓勵創新的動力,艱難時,則大家同意減薪,苦撐待變,不至於動輒開除解僱,是使得風險能夠被管理所消化,經濟惡化的傷害也為之縮小的關鍵。

這就是「動力式的政府」和「動力式的公司」。最近新加坡政府面對經濟的緊縮,從總理、部長、其他高官,率先減薪百分之十一至十九,普通公務員也同樣酌減;可預見的是,新加坡的企業公司也必將相繼仿效。而在中國大陸方面,為了面對困境,已相當嚴格的要求儘量與員工分攤風險,而不宜解僱裁員。

無論政府及公司,從事這種「動力式的改革」,其實就是「救經濟必須以救社會為前提」的一種向人性化趨近的管理模式。大家共甘苦榮辱,共同分擔風險,而且上位者分擔的較多,而不可坐視失業潮出現。

此刻的台灣,通縮日趨嚴峻,失業率已開始急速攀升。在春節前後,真正的失業潮即可能出現。有鑑於此,我們更認為,無論政府、國公營事業及民營標竿公司,皆應開始考慮這種「動力式的改革」,以因應失業潮在台灣出現。田螺含水過冬,台灣已進入非共患難則不易度過艱難的階段,也是營造起這種共患難文化的時候了!



◆ 政府該不該救房市

【張金鶚、袁淑湄】2008-11-30 中國時報

行政院日前與房地產業者會談後,立即提出八大救房市措施,包括延長建照兩年、簡化都市更新、降低外資門檻、銀行局成立窗口供建商和銀行協商房貸等。政府似乎認為目前已是拯救房市時機,其政策正當性乃建立在以下論點:房地產為火車頭產業,救了房地產自可帶動台灣經濟發展;各國都在救房市,台灣亦當不落人後;透過放寬房貸政策,可達到協助消費者購屋的美意。

然而,房地產業是否扮演台灣產業的火車頭?各國拯救房市的背景是否與台灣相同?增加購屋需求是否為當前合適的政策目標?答案若為否,則政府在當前房價下修壓力才剛要浮現之時,立即以政策支撐房價,並放寬貸款政策鼓勵消費者購屋,恐有政府與房地產業者聯手,將購屋者財富和銀行資金,轉移予部分經營體質不良的房地產業者之疑慮。

房市不振之因在於房價過高。消費者負擔不起過高的房價,特別在台北都會區,有行無市的結果是房地產成交量減少、房價信心分數下滑。依據剛發布的九十七年第三季的住宅需求動向調查,全國房價所得比為七.四、台北市房價所得比為九.五,有約八成的購屋者認為本季及未來一年房價應該會下跌;但是以台北縣新屋房價為例,第三季房價不僅沒有下跌,反而還略為增加。相較於台灣,美國政府出手拯救房地產的背景是,美國購屋者房價負擔比例遠低於台灣,其房價所得比約為三至四,而相較於一年前,美國房價已持續下降二成,住宅交易量卻遲不見起色,且大量法拍屋出現,次貸風暴使民眾不敢且無力購屋、銀行也不敢貸款,市場調節機制已經失靈。

沒有人樂見房市不振。房地產業者賺不到錢、消費者買不起房子、政府抽不到稅,經濟也受到影響。我們認為面對這個現象,政府、產業、消費者三贏的共同目標是,讓過高的房價自然下修,回歸至合理房價;而合理房價水準應以國家經濟成長及人民所得為基礎,根據學界較嚴謹估算,台北房地產價格約有三八%的泡沫,房價下跌三成應不為過。因此,產業界或可同意將以往過高的房價向下修正至合理水準,此是市場調整的必然法則;購屋者應注意房價是否可以負擔,若否,則需面對房貸壓力沈重,或投資化為煙雲之風險;政府應在市場失靈時介入以健全市場機制,而市場健全之關鍵是將資訊透明化,若非市場失靈,政府實不應以政策來延緩房價下跌時間。

房價剛面臨下跌壓力,政府立即實施救房政策,恐延緩產業景氣自然復甦時間,全民皆輸。從各項領先指標及總體經濟因素觀察,即使短期內房價撐住不跌,長期房價水準終會回歸至合理範圍。此外,救房政策一方面使建商得以高價維持一段時間,另一方面透過放寬房貸政策,鼓勵消費者在高價的這段時間,以較低的自有資金及利息,進場購買房地產。這個作法短期內雖可維持買氣,使部分建商不至於面臨立即倒閉的壓力,但是,當房價開始下跌,辛苦攢了半輩子積蓄買了一棟房子的消費者,不僅負擔著沈重的房貸壓力,且以優惠房貸所省下的利息,抵不過房價微幅下跌所造成的資產縮水;又或者當房價繼續下跌,消費者無力償還貸款,銀行接手不動產抵押品,認列呆帳,銀行承受房價下跌的損失。

政府目前提出救房市措施的正當性不足。根據學界長期研究,並無證據顯示房地產扮演火車頭工業角色;美國拯救房市的背景為房價已跌至谷底,而台灣特別是台北都會區,房價仍相當不合理,房價所得比偏高;放寬貸款政策以增加需求,恐造成消費者、銀行未來蒙受損失。日前政院與房地產業者會面後,卻立即提出八大救房市措施,我們不禁疑惑這些政策究竟救了誰?

(張金鶚為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袁淑湄為政治大學地研所博士生)



◆ 馬:內閣短期不異動 調整時程在明年

中央社 2008.11.30

總統馬英九今天表示,前金管會主委陳樹的辭職不是內閣改組的一部分,陳樹請辭後,行政院長劉兆玄考慮滿久,後來才同意。內閣要作任何異動,都不是短期之內,應該會到明年。

至於內閣改組是否如外傳在農曆過年前,馬總統表示,這部分要看劉兆玄;總統強調,陳樹請辭,只是非常局部、個別的辭職,就像前衛生署長林芳郁一樣,並非內閣改組。

針對媒體詢問能否宣示在明年農曆過年前不會調整內閣,馬總統則說,擔任政務官福利不多,但風險很大,主要是看表現。

馬總統也表示,政府是一個整體,「我們一直都在從政策執行、未來的挑戰等各方面觀察、考核內閣的表現,我們也考核自己的表現。」

劉兆玄昨天表示,有關內閣改組,正與馬總統在思考,會在適當的時候提出來。馬總統今天搭乘台鐵太魯閣號到花蓮訪視,他在列車上接受媒體訪問時,做了上述表示。



◆ 全球化衝擊 馬團隊看懂了?

【聯合報╱曹俊漢/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長(台北市)】 2008.11.30

金管會主委陳樹下台,理由是跟不上時代。全球金融大海嘯一直打不醒執政團隊步履蹣跚的心態,現在算是有點看懂了這個全球化時代到來的衝擊與猛烈。

執政團隊中的成員有幾個人能深切透徹了解到這個全球化浪潮是多麼的凶猛以及對台灣的重創?平心而論,我們也沒有信心。民調給新的執政團隊最低的信任感,理由也就是跟不上時代的變化。新任的主委陳冲說,金融危機中,國與國沒有了國界,金融與市場沒有了界線,金融與產業也沒有了界線。哈佛大學教授奈尹說,一個地球遠方發生的事,都會立即影響到地球他方的人民與社會。全球化的影響呈現網絡關係、錯綜複雜、無遠弗屆。

請問:我們執政團隊的每一個部門有沒有切實的檢討,在掌管業務中,那個業務影響最深、重創最鉅,那個業務必須要重新排定優先順序,做到給予社會與民眾最低的衝擊。金融大海嘯雖是全球的,但其影響已沒有了國界。起源雖是金融,但影響擴散到全國的國民經濟,每個部門都受到波及。行政院每周的院會必須納入一個議程,要求各部會首長就衝擊的全球性與本土性互動面向作深入的檢討。這是測驗部會首長全球化衝擊聲中適任能力最佳的指標。研考會也要建立列管的細緻項目,逐一檢測,將結果呈報院長作為政務官適任與否的參考。

全球化與全球治理是廿一世紀最新的學術課題。學術界尚在萌芽開發期間,遑論公務人員。但全球化衝擊太快,幾乎每個產業都呈現全球化的趨勢。影響所及,每個部門都出現慢半拍的現象,因應不及,反以世界性作為施政不及的推諉,這是不應該有的態度。全球化的特性是市場化、網絡化與競爭化,應變不及,注定要被吞噬。我們的內閣首長是否有這種體認,以及在業務範圍謀求妥適的因應,這是最大的挑戰與嚴肅的考驗。

內閣在全球金融大海嘯衝擊來,都有局部改組呼聲,但都在內閣彌月期求平穩,而遲遲不動。這就是一種不合全球化變革與轉型的鴕鳥心態。時不我與,反而是內閣全面檢討的最佳時機。全球化考驗的固是行政團隊施政成績,但在全民心目中考驗的,是一個執政團隊。行政團隊是選民對執政黨的付託而組成的行政機制,行政團隊失靈,人民有什麼理由再相信國民黨推舉的候選人任公職。面臨即將到來的三項選舉,國民黨有沒有思索到在這個全球時代的人才培訓與推舉。

此外,行政中堅幹部的全球化思維也是重要的。各級公務人員在日理文牘的枯海中根本沒空閒與時俱進,是跟不上時代精神與進步的最大隱憂。因此,研考單位的培訓以及公務員晉用都是迫不及待的工作。考試院是公務人員晉用基地,國家每年掄才舉賢須把握此一全球化的時代精神。考試院關中院長對全球化研究著力甚深,期盼就職後能使全國文官的晉用朝向一個時代新紀元規劃。全球化給國家最大的挑戰,也是變革的契機。



◆ 韓國債台高築 投資人怕怕

【徐晨縈/台北報導】2008-11-30 工商時報

一年多前,誰會想到韓國竟會成為當前投資人最擔心受怕的市場,向來表現強悍民族性的韓國,卻再次地栽在金融風暴上。市場法人認為,韓國經濟陷入最艱難時刻,整體經濟、產業面均差,幾乎主要產業陷入困境,外債高舉讓韓國成為淨債務國,這一年半載,韓國將是投資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市場。

今年以來,韓國股市跌幅超過50%,匯率貶值超過38%,股匯市均告大跌,股市反應經濟基本面,而匯市有部份是反應國際資金進出,顯然韓國股市對外資吸引力在下降。

市場不斷傳出韓國將是下一個冰島,恐怕成為破產國家,寶來全球新興市場精選組合基金經理人李洋昇分析,韓國外債多是事實,但還不至於倒帳,但整體經濟面和產業面不理想,出口增長連續幾個月下滑,呈現負成長。

根據上周五韓國央行公布最新數據顯示,韓國外債初步數據為4251億美元,較第二季末增加444億美元,主要是受銀行外債增加,同時外匯儲備大幅下滑等因素的影響,韓國在第3季度成為淨債務國,為8年來首次。

保德信亞太基金經理人楊佳升也分析,韓國最大隱憂,來自對經常帳持續逆差;而受韓圜今年以來大幅貶值影響,韓國2008年經常帳收估計將有100億美元逆差,未來經常帳收支是否能改善,將是左右韓國景氣關鍵。



◆ 韓元貶值不是可笑的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1.30

全球金融風暴除了造成鉅額的資產損失以及景氣的衰退之外,也造成了許多價格劇烈的波動。不僅全球股價在大幅下跌的趨勢中,常暴跌又暴漲;有些產品的價格和某些國家的匯率,也大幅上下波動。

這些波動部分是實質經濟波動的結果,部分是投機炒作所造成,部分則可能是相關國家有意的選擇。但不管原因是什麼,這種現象都表示資訊和市場機能發生混亂,經濟效率可能因而下降。政府和廠商若未能仔細研判這些價格波動所代表的訊息,就可能做出錯誤的決策。

由於股價在國際間有連動的效應,我國政府和人民又特別重視股市,因此我們相當注意外國的股價;不只政府和媒體經常比較各國股市的漲跌幅,美國股價大跌時也常讓官員們不能好好睡覺。然而外國股價波動雖然會對我們造成衝擊,它的實質傷害卻可能不及某些貨幣的匯率波動。先進國家極少像我國這樣由政府直接進場干預股價,但卻常干預外匯匯率。我國過去也極重視匯率的問題,但最近似因大家太專注股價,對匯率問題的關心反而不足,甚至有些誤解。

國際匯率變動,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也許是韓元的大幅貶值。台韓產品一向處於競爭狀態,所以我們以前是很重視韓國的匯率的。然而在我國發展個人電腦和晶圓代工,韓國則在汽車和家電等產業得到成功之後,兩國的產品似漸有區隔,因此我們已不再那麼關心韓國的匯率。可是近年來除了重化工業之外,台韓在DRAM和TFT-LCD兩大產業又出現了劇烈的競爭;因此韓元匯率對我國的影響已遠大於11年前東亞金融風暴時的情況。韓元的大幅貶值可能使我國這兩大產業在成本上難以競爭,但政府想到的對策,卻是以填補虧損為主的紓困或由政府入股的政策。馬總統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甚至還對韓元貶值甚多而新台幣相對穩定的情況沾沾自喜,而不知產業界的困難。

這兩大產業雖是高科技且非勞力密集產業,但貨幣貶值不僅使人事成本用外幣來算時變低,也使既有之資本設備用外幣來算的成本變低。而這兩產業有極高的固定資本,因此韓元的大幅貶值就會給韓國廠商較大的削價競爭空間。而這兩產業雖為高科技產業,卻是標準化產品,我國因自有品牌和自有技術不如韓國,近年雖力爭上游,主要仍要靠成本和價格競爭。所以韓元的大幅貶值對這兩大產業的衝擊不容忽視。

另外,俄國傳統產業雖已大量外移,但仍留在國內的廠商經多年努力,不只已有升級的成果,同時也為基層勞工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但韓國不少傳統產業產業升級的成果更高於我國。因此韓元貶值也可能壓垮我國許多傳統產業,而造成難恢復的產業流失,以及嚴重的結構性失業。其他觀光等許多產業,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我們指出韓元貶值對我國產業和就業的這些重大衝擊,並不必然表示新台幣也該大幅貶值。匯率政策應該考慮許多因素再做決定,但產業競爭力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若像韓國這類主要競爭對手的貨幣貶值,但我們不能或不願跟進時,我們也要把這因素放進其他政策的考量之中。我們最好能有直接的對策來降低競爭對手國貨幣貶值對產業競爭力的傷害,但除了也讓貨幣貶值之外,其他政策並不好找。政府該好好和業者溝通並仔細思考。

政府須了解,若無法提升因外國貨幣貶值而失去的產業競爭力,對企業紓困可能是無底洞,擴大內需的效果也可能跑到外國去。我們一變再變的補貼購車政策,若真的實施,說不定韓國要發張感謝狀給我們的內閣。政府也須了解,有些國家貨幣的貶值是市場機能自動因應出口不振的效應,更有些國家可能是政策上故意讓貨幣貶值,付出物價可能上漲的代價,以換取不景氣時代中較高的出口、生產及就業。很多人都注意到30年代經濟大恐慌時各國為自救而採取了保護貿易,如今大部分國家也許受制於WTO而不能亂加關稅,但貨幣貶值和出口退稅都同樣有搶奪外國產品市場的作用。有的國家已有大動作,我們即使不跟進,也別掉以輕心,更別隨便就嘲笑別人護不住匯率。



◆ 平議台灣成為世貿組織GPA會員的意義

【工商社論】2008-11-30 工商時報

經濟部日前表示,台灣將可在今年十二月初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政府採購協定(GPA)的一員,不但可以讓台灣在國際場合上亮相,讓世人更進一步瞭解中華民國的存在與成就,也可以確保台灣廠商與世界各國的相關業者在主要貿易國的政府採購市場上公平競爭,對國際社會做出貢獻。

自520馬政府上台後,推動廉明政治毫無疑問的是行政部門的首要任務,除此之外,與對岸進行和解,為台灣經濟引入活水,並為台灣爭取更大國際空間,也應是馬政府最投入也最有成就的施政。事實上,隨著對岸默許國民黨榮譽主席,也是前副總統連戰以APEC領袖代表出席秘魯峰會,並承諾讓台灣參與明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我國爭取更大國際空間的話題,最近再度熱門起來。如果台灣能夠在下個月初,也就是十二月八日與九日,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成為GPA會員,雖然是WTO下的一個協定,獲得承認的條件不算太難,但正值朝野對凸顯台灣在國際上的存在日益重視之際,能夠成為GPA的一員,相關單位的努力仍然值得肯定。何況,與同時與我國進入WTO的中國大陸比較,顯然我國領先甚多,意義更非比尋常。對岸因為政府單位眾多,雖然也正積極進行GPA入會談判,但預料過程複雜而且困難,幾年內完成的可能性不高。

當然,從台灣的經濟規模及產業發展的成就角度來論,GPA中增加了「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這一席,也有相當的積極意義,因為台灣產品約占國際市場貿易額的2%,因為台灣的加入GPA,至少可使四十個會員國的GPA政府採購市場規模增加2%,提高GPA在國際組織的地位與對世界經濟與產業的貢獻。

除了國際參與這一個形而上的成就外,我們認為台灣下個月初成為GPA會員,對我國產業與經濟發展,更將發生積極作用,值得探討。一方面,從台灣的機會觀察,眾所週知,GPA在包含資訊、機器、公共建設等諸多商務及勞務採購領域上深具舉足輕重地位,依據WTO秘書處估計,GPA簽署國的政府採購市場年規模達5兆5500億美元,其中譬如美國明年的政府資訊產品採購預算即高達710億美元,台灣成為會員後自然可以在會員國中優先取得供應機會,對高度依賴海外市場的我國經濟,助益自然甚大。尤其協定中活躍國家大都屬於經濟先進國家如美、歐、日、韓、星等,台灣能夠在GPA中取得一席之地,不但在量上增加了我國商品與勞務的市場,在質上也有助於提升我國與歐美先進國家交流、貿易的機會。

另一方面,加入GPA後,代表台灣也必須對會員國開放我國的政府採購市場,讓世界經濟先進國家的商品、勞務進入台灣領域。如此的情勢發展,事實上與目前馬政府的擴大公共建設政策目標有幾分的吻合。為了活絡景氣,馬政府上台後即強調推動愛台12項建設,馬總統與蕭副總統業已多次公開表示,歡迎對岸參加爭取其中商機,我們認為,類似商機其實也應向歐美日星等GPA會員國一體開放。事實上,歐美日星的產業、技術水準應該在國際標準之上,若果國內的部分商品、勞務市場經由GPA機制運作而由歐美日星業者得標,我們相信應有助於提升台灣的公共工程品質、技術水準及產業結構。除了產業與經濟提升的效益外,事實上,我們也期待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妥善利用GPA機制下的對外開放,增加我國對外曝光機會,爭取盟邦與國際組織對我國的認同與支持。

當然,與世界經貿先進國家的產業與技術水平相比,台灣仍然屬於開發中國家,雖然加入GPA,但適度保護國內產業仍有其必要,目前的對外開放門檻設計,譬如商品勞務採購新台幣545萬元以上、工程採購2億元以上才要開放國際標,應該是適中、可以接受的標準。

※ 相關報導:

金融風暴襲矽谷 遲早會來
終端物價只漲不跌 金融風暴葛老認錯
通縮地雷全球頭號公敵 彭淮南看到什麼危機?
 - 歐美國債雪球 愈滾愈大
 - 消費者支出創新低 美經濟雪上加霜
 - 美紓困聚焦消費者貸款 金融新秩序誰掌握
 - 張忠謀:經濟危機才剛開始 蕭條經濟學又當道了
 - G20領袖同意降稅降息 消費券待討論
 - G20誓言馬上行動 消費券別再搞砸了
 - 金融海嘯波瀾未平 安心就業才能放心消費
 - 消費券拍板!每人3600元 不排富
 - 全民紅包消費券每人3600 英美通貨緊縮浮現
 - 美CPI跌破61年紀錄 振興經濟新方案拍板
 - 金融浩劫 全球股市蒸發32兆美元
 - 美新財長出線 通貨緊縮明年噩夢
 - 誰搞垮美國經濟? 避免重蹈日本失落10年覆轍
 - 桑莫斯 後年任Fed主席 馬:發展2.5產業
 - 在消費券奇摩吉之後
 - 修經濟成長亞洲台灣最穩 悲觀到極點反彈近了
 - 面對挑戰找尋台灣贏的策略
 - 全球通縮陰霾浮現 如果多一些這樣的人
 - 不保護就淘汰? 沒有資方哪有勞方!
2030年 全球為資源開戰?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美科技股可能再腰斬 凱因斯會怎麼做?

* 美科技股 可能再腰斬
* WSTS預估》半導體明年負成長2.2%
* 瑞健 增建針筒廠 邁向世界第一大
* 孫羅傑:掌握技術 不怕景氣差
* 57年來最低 英周四可能降息至2%
* 泰晤士報澆冷水:中國自顧不暇 無力救世界
* OPEC:油價75美元 才合理
* 大陸19兆內需 台灣搶食大餅
* 江陳四協議 可望如期過關
* 春節過後 失業率恐破5%
* 企業闖年關 資金需求3,000億
* 陳冲:優先檢討10號公報
* 本勞優先的企業 應補助
* 18%改革兩方案 國庫多花250~500億
* 減薪 不如組織瘦身改造
* 加速產業轉型 深化本土優勢
* 現在凱恩斯會怎麼做?針砭依然犀利
* 全球金融新秩序
* 走過二○○八:京奧‧歐巴馬‧金融海嘯

◆ 美科技股 可能再腰斬

【經濟日報╱編譯 劉道捷】 2008.12.01

美國經濟出問題以來,科技股價已經腰斬,但若干分析師指出,如果歷史可以借鑒,美國科技股可能還要再腰斬、還會再跌一年半。

去年10月美股從天價跌落以來,英特爾股價已經下跌50%,Google跌64%,諾基亞跌65%,亞馬遜也下挫52%;戴爾和雅虎跌到十年來最低價,摩托羅拉、掌上公司本益比跌到空前新低,Google市值蒸發1,000億美元。

上次科技股慘跌始於2000年3月,一直跌到2002年10月,代表科技股的那斯達克指數從5,048點下跌了78%,相形之下,這次重挫才經過一年,顯示如果上次慘跌可以作為參考,科技股還有18個月的時間好跌,那斯達克指數這次下跌了49%,還有下探空間。

這次跌勢的起因是投資人憂慮全球經濟快速沈淪,會進一步抑制新電腦、手機、軟體等科技產品買氣,雖然企業與消費者支出已經大減,很多經濟學家預期未來的衰退可能更深、更久。

因此,科文公司分析師米斯科羅夏說:「我們只是處在多季、甚至多年衰退的最初階段。」

本次空頭市場當然不一定會照著上次的足跡走,沒有兩次空頭市場一模一樣,上次空頭市場起因主要是網路泡沫破滅,科技股是主要受害者。這次大跌始於金融股,科技股跟著下跌,是因為經濟前景變壞,不是投資人對科技股喪失信心。

這些差異能否庇佑科技股免於若干痛苦、是否會造成更大打擊,目前還無法得知,不過分析師說,上次科技股慘跌有助於了解這次重挫的來龍去脈,知道這次何時觸底。

破產數字升到巔峰,可能顯示底部近了。2000至2002年間,企業破產案件達到3萬9,201件。今年上半年,破產件數共18,474件,但其中包括個人破產案,顯示還會有一堆企業破產。

就業統計也是參考指標,網路泡沫期間,科技公司裁員人數從2000年的7.07萬人,激增到2001年的69.5萬人,2002年降到46.8萬人。今年科技業已經裁員14萬人,遠不如上次悽慘。

獲利是另一個值得關切的項目,S&P 500指數成份股公司盈餘已經連續五季下降,表示科技股盈餘衰退情形還不如上次空頭市場,可能進一步衰退。

那斯達克指數要像上次那麼慘,還要再跌841點,也就是要比目前水準再跌57%,微軟股價要再跌22%,惠普要再跌79%,IBM要再跌24%,思科要再跌73%。

(取材自道瓊社)



◆ WSTS預估》半導體明年負成長2.2%

【經濟日報╱記者周志恆/台北報導】 2008.12.01

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半導體景氣,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表示,調降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年成長率至2.5%,且預期明年負成長2.2%,要到2010年全球半導體景氣才會恢復成長。

WSTS表示,待半導體產業景氣回到成長軌道,隨著PC、數位消費性電子、行動通訊與汽車電子內部半導體元件數量增加,將帶動相關IC需求量成長。

根據WSTS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恐下修至2.5%,達到2,619億美元。2009年半導體市場將萎縮2.2%至2,560億美元,不過,2010年時,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大幅成長6.5%至2,730億美元。

WSTS今年5月曾預測,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仍可達4.7%,但與其在2007年11月所做的預測相較,WSTS已下修今年半導體成長值達一半的幅度,如今全球金融風暴衝擊全球消費市場,WSTS再度下修今年半導體市場的成長預估值,且預期明年半導體市場呈現負成長。

WSTS也點名亞洲將是全球半導體市場成長最快速的地區。WSTS認為,亞洲各國市場內需強勁成長,以及世界各國製造業繼續向亞洲轉移,亞太區的半導體市場未來成長潛力強。

台積電、聯電是全球前二大晶圓代工廠,受到下游客戶訂單急縮,本季產能利用率跌破70%,聯電已率先祭出優退人力措施,台積電也計劃採取減薪、員工無薪休假、降低明年度資本支出二成以上,來度過景氣寒冬。

新加坡晶圓代工廠特許也計劃減薪5%至20%,據了解,大陸宏力半導體本季起已裁員200多位人力,由於關廠對晶圓代工業者意義不大,縮減人力支出成為廠商自救的第一做法。

封測大廠日月光、矽品因景氣快速下滑,明年首季恐出現多年未見的虧損窘境,因應景氣反轉,日月光明年度資本支出預估減少二成以上,公司採取「有訂單就增加資本支出、沒訂單就不花錢」策略,內部也取消績效獎金,尚未決定今年尾牙是否如期舉行。矽品同樣計劃降低明年資本支出、人事凍結。

※ 半導體還有其他領域可以發揮。



◆ 瑞健 增建針筒廠 邁向世界第一大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8.12.01

筆型注射針筒大廠瑞健(SHL)集團董事長孫羅傑(Roger Samuelsson)指出,為滿足持續增加的訂單,將於年底前在桃園確定投資新廠,要打造台灣為全球第一大筆型注射針筒生產基地,預估可帶動2,000名就業機會。

孫羅傑表示,瑞健不受全球景氣下滑影響,今年筆型注射針筒生產線已經產能滿載,近日剛安裝30台射出成型機,可新增產能6,000萬支,預計2009年的年產能可達到1.2億支,在201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廠。

孫羅傑解釋,瑞健生產的筆型注射針筒,可供應慢性病患自行在家注射藥物,也可結合昂貴藥品的藥廠搭配銷售。目前全球市場規模約7億美元,但因印度,及中國大陸等開發中國家市場需求剛起步,瑞健未來在台的擴充規模,至少再投資1億美元。

這種筆型注射針筒每支市價3美元,針筒裡充填的藥物價格往往可高達500美元,因此筆型注射針筒的生產過程,不能容許有任何良率誤差。由於每支筆型注射針筒的零組件多達14件,孫羅傑自豪的說:「全球有很多廠商想跨入此市場,但至今只有三家公司有能力生產筆型注射針筒。」

為了滿足國際藥廠不斷新增的訂單,瑞健計畫今年底宣布新廠投資計畫,新廠產能規模比現有廠房大兩倍,屆時也將新增近2,000名新員工。

瑞典籍的孫羅傑自1989年在台創業後,1996年起發展重心轉到筆型注射針筒,並先後在台灣、大陸等地設立生產基地,客戶包括全球前十大藥廠。目前集團旗下有四家子公司,包括瑞健公司(SHL Medical),瑞健科技(SHL Technologies)、瑞聯興發(SHL Healthcare)及瑞鴻模具(SHL Fostag)等。:孫羅傑說明,瑞健的筆型注射針筒配合新藥上市,現有150個品項,兩年內將在市場新增八項新產品。目前集團營收有七成來自筆型注射針筒,並已跨入醫療床及金屬加工醫材等項目。市場推估,該集團營收兩年內可達到新台幣100億元以上。



◆ 孫羅傑:掌握技術 不怕景氣差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8.12.01

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筆型注射針筒大廠瑞健集團發展並不受影響,瑞健董事長孫羅傑表示,筆型注射針筒構造複雜,雖並非電子醫材類產品,但卻不易受到競爭者挑戰。

孫羅傑表示,瑞健鎖定醫藥市場,不受景氣衝擊,在輝瑞藥廠等國際大客戶加持下,明年將持續加碼2.1億元擴充廠房設備,並建立全新生產基地,以下是專訪摘要:

問: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氣,瑞健為何仍持續加碼擴大產能?

答:瑞健的筆型注射針筒以醫療市場為主,不易受整體經濟環境影響,隨著客戶持續訂單,包括全球第一大藥廠輝瑞也和我們有三項產品合作計畫,因此明年仍將投資2.1億元在現有廠房擴充生產設備,有助瑞健在兩年內成為市場龍頭。

問:瑞健在台灣的擴廠計畫?

答:瑞健評估在台灣擴廠已有一段時間,目前將在桃園三塊地點選擇其一做為設廠地點,預計今年底前可確定,三年後新廠產能規模會是目前的兩倍大。

問:瑞健的筆型注射針筒並非電子醫材產品,公司如何維持市場競爭力?

答:筆型注射針筒的外觀看似簡單,但構造卻很複雜,短期內瑞健只會針對現有的產品,繼續開發新世代產品。

瑞健掌握關鍵技術平台,可隨著提供藥廠量身訂做的注射針筒,也能提供藥廠整廠輸出(in-house)的服務能力,例如瑞健原本以注射針筒起家,但目前已有能力協助藥廠完成藥品裝填作業。



◆ 57年來最低 英周四可能降息至2%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倫敦三十日電】 2008.12.01

經濟情勢日益險峻,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本周四(4日)召開決策會議時,預料將祭出比以往更激進的措施,降息幅度可能更甚於以往。市場預估,英國央行最多會調降1個百分點至2%,歐洲央行則會降0.75個百分點至2.5%。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倫敦智庫經濟事務學會(IEA)邀集多名專家學者組成「影子央行」,模擬本周英國央行貨幣決策委員會(MPC)的開會結果,結論是英國央行可能會降息4碼至2%,為1951年來最低水準,相當於該行成立314年來最低紀錄。

IEA專家敏福德(Patrick Minford)警告,信用市場相當緊俏,呼籲英國央行應該要一次降息6碼。德勤會計事務所(Deloitte)經濟顧問布托表示,英國央行不能重蹈日本央行動作太慢的覆轍,尤其是市場已開始出現通縮的預期。

英國央行最新的通膨報告也顯示需要進一步降息,因為通膨大幅下滑。財政部預估,到明年第四季左右,消費者物價漲幅可能會降至0.5%,遠低於2%的目標。

研究業者Ideaglobal.com調查顯示,市場預期英國央行本周會降息3碼,歐洲央行(ECB)則會降2碼至2.75%。

歐元區的經濟情況同樣岌岌可危。領先經濟指標正以前所未見的速度下墜,失業率一路飆升。歐元區11月的通膨率從3.2%驟降至2.1%,為14個月來最低,已為降息預留相當大的空間。

ECB總裁特里謝日前也已明說:「我們已準備降息。」

美國銀行經濟學家史密丁表示,歐洲央行本周至少降3碼的機率從來沒這麼高。ECB過去最多一次降2碼,雖然上次決策會議有討論降3碼的問題,但史上從來沒有一次降過3 碼以上的紀錄。

但ECB裡也有反對大幅降息的聲音。近來如決策委員諾沃尼等多位委員和理事紛紛強調,歐洲央行若一下子就把降息子彈用罄,並非明智的做法,甚至可能適得其反。歐洲央行向來給人行事謹慎的印象,突然這麼大幅降息,反而可能會讓市場更恐慌,認為情況比預期更糟,才需要下這麼猛的藥。

※ 新聞這一報,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 泰晤士報澆冷水:中國自顧不暇 無力救世界

【亓樂義/綜合報導】2008-12-01 中國時報

全球金融風暴發展迄今,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的動向。在世人的殷盼下,英國《泰晤士報》則潑出冷水,指出中國的消費者已經沒有錢去支撐其國內的經濟增長,中國已經自顧不暇,哪有餘力去拯救世界。

由於情況緊急,中國人民銀行近來連續調降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由於反應過慢,人行行長周小川在黨內被迫做出「自我批評」。人行並批准高達五八六○億美元用於基礎建設,刺激內需的龐大資金。

事實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上周在第九次政治局集體學習上強調,在一個時期內,中國將突出面臨四種壓力,包括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加深、外部需求顯著減少、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漸上升、人口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等。胡錦濤當時還表示,能不能變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是對中共執政能力的一大考驗。

《泰晤士報》卅日更指出,隨著奧運會旗幟的降下,中國的股市和房地產雙雙重挫,過去三個月的出口更是跌入深淵。目前騷亂和示威在中國內地此起彼落,三分之二製造玩具出口的小型工廠先後倒閉,慘不忍睹。自二○○五年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約二○%,最近升值勢頭趨緩,人民幣還可能貶值,對外國買家而言,中國的成本優勢開始削弱。

中國政府高級經濟規畫師張平預測,明年中國可能出現大規模失業,企業倒閉、減產和裁員接踵而來,將導致動亂。

中共官方公布城市失業率可能達四.五%,創近十年新高。這還不包括數以百萬計到城市謀生的民工。按前摩根史坦利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謝國忠的估計,將有五分之一的民工失去工作。

據稱,很多外國分析師和政府官員都堅持錯誤的樂觀看法,認為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會太快。事實上,從今年第三季起,大陸的經濟增幅已經明顯放緩。以廣東為例,其國內生產總值(GDP)佔全國一二%,至十一月止廣東的出口增幅已減少三分之一。

傳統經濟學家均認為,中國至少需要八%的經濟增幅,才能維持其日益增長的大量勞動人口,然而在一些獨立分析師眼中,中國明年的增長只能維持五%。

雖然形勢看來可以有些作為,但《泰晤士報》指出,上述大部分的錢早已配置到二○○六至二○一○年的五年計畫。為此,北京高層正想方設法從地方政府和民營企業募集資金。渣打銀行北京分行與該行高級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按目前中國GDP人均收入二千美元計,「根本不能預期會產生一個消費熱潮。」



◆ OPEC:油價75美元 才合理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開羅三十日電】 2008.12.01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29日決定延後到12月的會議再宣布減產,並首度表示油價每桶75美元才是「公平價格」,也預期油價到明年中都不會回升。

OPEC開羅會議29日落幕,產油國希望各會員國嚴格遵守先前決定每日減產200萬桶的承諾,才能在12月17日阿爾及利亞的會議上考慮進一步減產。出席代表說,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多數會員國,都認為每日需要再減產100萬至150萬桶。

阿爾及利亞石油部長兼OPEC主席柯理爾(Chakib Khelil)表示,OPEC官員十分關切全球經濟情勢持續惡化,及其對油價需求造成的衝擊。他在聲明中指出,OPEC官員同意在下次集會時「採取其他行動來平衡石油供需,以達到穩定市場的目的」。

OPEC並預期,全球油價在2009年中以前都不會回升。該組織秘書長艾巴德里說,會員國間已「達成共識」,會在下次集會宣布減產。

在OPEC產油量居冠的沙烏地阿拉伯首度打破沉默,指出油價每桶75美元是合理目標。沙國國王阿布都拉接受科威特報紙專訪時也呼應上述看法,表示這個價位「很公平」。

不過,專家對OPEC何時能達到目標持保留態度。PFC能源顧問公司分析師凱萬說:「考慮到OPEC各國對生產配額意見紛歧,油價每桶75美元短期間似乎不可能。」

全球經濟衰退與需求萎縮疑慮升高,導致國際油價半年來持續下探,為支撐市場行情,OPEC在10月底曾宣布每日減產150萬桶,但似乎無助於遏阻油價跌勢。

西德州輕原油12月期貨28日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下跌0.01美元,成為每桶54.43美元。比起7月中旬每桶147美元的天價,油價迄今已回跌60%。

分析師認為,延後減產將使油價跌勢加深,並促使俄羅斯等產油國加入OPEC未來的減產,同時確保OPEC會員國遵守生產配額的承諾。

俄羅斯先前已表明支持OPEC支撐油價的舉動。但市場質疑,在俄國需要油元充實國庫,是否真的願意實施減產仍有待觀察。



◆ 大陸19兆內需 台灣搶食大餅

【林克倫、顏瓊玉、陳洛薇/綜合報導】 2008-12-01 中國時報

中共國務院日前宣布砸下四兆人民幣(約新台幣十九兆)擴大內需措施,立刻帶動全球股市,如今台灣也要來搶食這塊大餅。行政院長劉兆玄三十日表示,已經責成陸委會和海基會開始規畫,檢視有哪些是台商可以找到利基加以推動的;他舉例在大陸食品工業發生毒奶事件後,可以全面登陸。

劉揆是在昨天上午出席國民黨中評會時主動對外透露這項訊息。

台商找利基 食品業有機會

劉揆表示,政府在兩岸政策上很快就會有一些措施,包括對大陸提出四兆人民幣,總數達到(新台幣)十九兆的內需計畫,延伸出來的效果有哪些東西可讓台商找到利基,他已責成經濟部密切注意。

他進一步指出,在大陸毒奶粉事件後,大陸民眾對食品安全開始憂慮,因此已要求經濟部等相關單位密切注意,如何透過已建立好的通路,例如:統一、旺旺、康師傅、大潤發等,讓台灣食品全面深入大陸。

基礎建設案 外資較難介入

負責統籌規畫四兆人民幣內需方案的中國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於十一月廿七日在記者會指出,四兆元投資將有近一半、總額約一兆八千億元用於鐵路、公路、機場和城鄉電網建設,一兆元用於地震災後重建,三千七百億元用於農村民生工程與農村基礎建設,餘者為生態環境、保障性安居工程、自主創新結構調整,以及醫療與衛生文化教育等建設。

從中國政商結構面看,佔內需額最大的鐵公路建設,一向由鐵道部、各省市交通廳下屬的半官方建設公司統包,負責農村民生基礎建設與災後重建工程的各地方政府,也有配合的工程隊與建材業者,台、外資企業欲直接介入得標幾乎不可能。

經濟注活水 期待外溢效果

再看基礎建設的水泥、鋼材等建築材料供應,除各地方政府有配合廠商外,近年因大陸企業的低價流血競爭,許多台外資廠均轉型往利潤較高的產品發展,而大陸政府公共建設素以「價廉物不美」著稱,台資企業的高單價產品能否贏得訂單、不無疑問。

雖然此四兆大餅,台外資企業能分得者稀,但內需政策的「外溢效果」值得期待,亦即,四兆元一旦發揮出穩定經濟成長、實質所得提高,並帶動民間消費增加的效果,進而拉動台灣在大陸的優勢行業。

※ 生態環境、醫療生技是不錯的切入點。



◆ 江陳四協議 可望如期過關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台北報導】 2008.12.01

立法院本周三、四將再度召開聯席會議,審查二次江陳會簽署的四大協議。在藍營立委強力做多下,四項協議只要經過立法院院會復議,將不予審查。換言之,一旦立法院未能在30天內決議,四協議將可根據兩岸條例授權行政機關、自動生效。

海陸兩會負責人江丙坤、賴幸媛本周三、四將再度前往立法院聯席會議,報告並備詢二次江陳會簽署的四項協議,但議程上已經附加但書,只要四協議經院會復議,則不予審查。

早前,立法院院會曾將四協議退回委員會,指出海空協議涉及兩岸條例和商港法修正,隨後,綠營立委也揚言要發動焦土戰,阻擋四協議過關,不過,立院最近已和行政部門達成共識,將共同確保四項協議在本月中如期、如質實施。

昨天,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不願多做評論,僅表示一切尊重立院安排。

立法院本周三、四召開的聯席會議是由內政、交通、國防和衛生委員會等多個委員會組成。根據立法院公布的最新議程,只要四協議經院會復議,則不予審查。

藍營的這項技術安排,恐將導引本周立院再度上演藍綠生死戰,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已表態,反對自動生效,將杯葛到底。

按照程序,行政院在立法院決議通過四協議,或是在立法院會期內一個月內未決議而視同通過後,行政院交通部會制訂兩岸海運直航許可管理辦法規範海運直航事項,經報行政院院會同意之後,即能實施。至於空運因為涉及貨運包機、客機擴大、航班增加、新航線規範等,會根據不同項目修改現有辦法。



◆ 春節過後 失業率恐破5%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8.12.01

國內失業率狂飆,不少學者預測突破百分之五「指日可待」。財經官員低調表示,「過完年會更慘」,不但失業率高,有薪水的也減薪,明年恐將出現史上第二次的國人平均薪資衰退情況。

平均薪資是上班族實質每月領到的薪水,包含本薪、加班費、津貼和各種獎金。平均薪資的衰退,意味明年減薪狀況更明顯。

主計處上周公布十月分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三七,年底前失業人數恐飆破五十萬人,但官員更擔心明年,因為農曆春節是消費旺季,在此之前會增加許多臨時性工作,加上搶搭消費券熱潮,一月分的失業率會好轉。

但「接下來就不是這樣」,官員分析,過完年之後,商家恢復到平日的經營型態,在經濟景氣持續低迷的前提之下,裁員、減薪的現象可能故態復萌。

台灣國發所教授辛炳隆表示,這一波勞動市場變化跟民國九十年「有很大不同」,上回主要是電子產業受到衝擊,這一次擴及到所有產業,屬於全球性的景氣衰退,明年國內的就業市場「一定不會好」,而且恐將持續個一、兩年。

影響所及,明年上班族待遇也好不了,官員指出,今年下半年國內外景氣急遽下探,但上半年還撐得住,讓今年各產業的年終獎金應該不至於完全掛零。

但明年情況可能就是「每下愈況」,官員說,民國九十年陷入經濟衰退,九十一年的國人平均薪資首度出現負成長。今年下半年GDP的平均成長率衰退百分之一點三八,如果明年的經濟成長不若預期,明年全年的國人平均薪資恐將發生史上第二次的衰退現象。



◆ 企業闖年關 資金需求3,000億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8.12.01

金融海嘯、經濟衰退,農曆年又來得比往年早,今年年關特別難過。各銀行為了嚴控風險,今年普遍緊縮年關貸款的條件,且迄今尚無銀行推出年關專案貸款。企業想要安度年關,宜及早規劃、分散借款,且因應貸款期限縮短,要有提早還款的準備。

去年農曆年通貨發行餘額約1.3兆元,比平日的通貨發行額增加4,000多億元,增加的部分不全然是企業須向銀行借款,但推估企業要度過年關,二、三千億元的資金需求跑不掉。

今年遭逢金融海嘯,銀行本身都受傷慘重,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今年尚無銀行打算推出年關貸款專案,甚至生意往外推,壓低周轉金的額度要上門貸款的企業改向別家銀行借,且縮短貸款期限,對體質較差的企業更要求強化信用擔保。

也因此,企業往年應付年關,只要向一兩家銀行借款即可,今年則要有多跑幾家銀行的心理準備。例如需要5,000萬元,以前向一家銀行借,今年可能要跑兩到三家銀行。

景氣差、風險高,最近大型銀行派員實地察看客戶財務狀況更加頻繁,尤其對中小型企業保持高度關注,而且下令授信人員注意媒體報導,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要快速反應,收回貸款。

台灣銀行、合作金庫銀行等大型行庫都尚未推出企業專案融資、周轉金,台銀、土銀、合庫銀皆指出,目前仍以原有的企業融資方案為主,往年一到年底衝刺放款量的情形已不復見。

合庫銀指出,現在這種景氣下還推企業專案融資不太妥當,如果力推,但有條件不符合的客戶上門,銀行又不好意思拒絕,屆時反而增加自身風險,所以乾脆放棄。行庫強調,反正目前視周轉金為一般授信業務,都是個案審查通過,不會全面推展。

銀行主管透露,以前年關前各銀行是搶著推出年關貸款,今年則是生意往外推,客戶上門借錢,就勸他到別家銀行去借,以分散風險;且縮短融通期限,中小企業更須加強定存或是不動產擔保品等,否則可能會碰釘子。

行庫主管分析,一般來說,周轉金的借款天期為180天以內,今年景氣差,銀行可能會要求縮短天期至90天以內,或者是要求企業分散借款來源,盡量多找幾家銀行。畢竟銀行也有授信風險的考量,不是刻意雨天收傘,只要協商條件比往年調整至雙方可接受的情況,還是會融通企業周轉金。

但是中小企業因為體質較差,銀行除了要求中小企業信保基金保證額度外,也會要求中小企業增加定存或是房地產等擔保品,而且房地產的擔保價值必須是以銀行鑑價為準,這樣銀行才能放心借款給中小企業。

不過,專攻中小企業放款的台企銀,近來仍推出一系列中小企業融資專案,台企銀指出,第一波針對往來正常、無不良紀錄的優良授信戶推出「中心廠供應商應收帳款融資」,利率4%以下,在市場上算優惠,12月初還將再推出第二波「工業區廠商優惠貸款」。



◆ 陳冲:優先檢討10號公報

【薛翔之/台北報導】2008-12-01 工商時報

被股市視為毒蛇猛獸的10號會計公報,是否延後實施出現轉圜。即將於今(1)日上任的金管會主委陳冲昨(30)日指出,10號公報對於產業影響重大,特別是DRAM、零組件等高科技業;且除了直接影響產業以外,對提供產業授信的金融業,也可能因此受到衝擊!

此番說法,被外界視為原訂明年元月1日起適用,以後存貨要逐筆算成本,而且「漲無獲利、虧要認損」的10號公報,在目前大環境及不景氣下,可能得再拖上一段時間,才會上路。

陳冲雖然沒有為「要或不要」直接下結論,但他強調,上任後的要務之一,將就10號公報是否延後實施,重新進行評估。換言之,他將會適度檢討此案,到底急不急著馬上推出來。

據悉,金管會內部一直很重視新公報對資本市場的衝擊,並透過證交所、櫃買中心在11月中旬,向國內1255家上市櫃公司發放問卷,內容主要問到2點:1、明年1月1日開始實施10號公報,有沒有困難?若有困難,為何?

2、10號公報實施,對財報影響數為多少?

據初步統計,有80%企業表示沒有困難、20%表達有困難;至於對財報的影響數,相關官員表示,還在進一步彙整中,尚無精確的數字。

陳冲對此表示,他必須進一步了解該份問卷的內容和結果,雖然僅有約2成企業,表達有疑慮,但是他想了解,「該2成的上市櫃公司,會不會是國內最具指標性的產業與企業。」

按照金管會規劃時程,規範存貨的財務會計準則第10號公報,預計明年1月1日起實施,由成本與市價孰低法,改採成本與淨變現價值孰低法;亦即,存貨的成本計算,由現行的總額法,改為逐項比較法,因此過去可以把所有項目合計後,正負相抵,企業多不用提列跌價損失;但新規定必須逐項評價,現階段不景氣時,提列的跌價損失大增,直接影響損益表和企業獲利能力。

陳冲說,台灣人一向的行事作風,很多事情都要等到事到臨頭才會注意到,因此,他對於企業「是否有精算過10號公報的影響數」,也打了個問號。

他說明,若是精算過後影響不大,倒也還好;但若是精算後發現影響很大,絕非是單一產業的問題,甚至會衝擊對放款給這些產業的金融機構。所以他上任後,會優先去了解此事。



◆ 本勞優先的企業 應補助

【聯合報╱范光陽/博士生(桃縣平鎮)】 2008.12.01

雖然行政院推出一系列搶救失業的計畫,但是在全球不景氣導致訂單急凍的時候,裁員潮恐怕仍會大幅推升失業率。因此,行政院除了推動類似「馬上上工」計畫以外,讓想要留住現有工作的人留住其工作,應該是另一個要努力的方向。

由於外籍勞工和本國基層勞工有極大的代替效果,而外勞的低薪優勢又勝過本國勞工,此時很多公司可能會採取裁本勞、留外勞的政策。所以,如果企業願意暫時凍結甚至裁減其外勞配額以保留本國勞工時,行政院應該比照「馬上上工」計畫,對企業凍結或裁減其外勞配額期間,進行成本差額的補助。

為了避免某些企業混水摸魚,兩者皆裁卻乾領補助,可透過一些機制加以管制。例如企業計畫裁員的事實可經由「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規定之「協商委員會」,或縣市政府的「勞資爭議調解」程序認定,並對「被保留本國勞工名額」列冊管理、查核。而企業暫時凍結的外勞配額可在景氣恢復後立即申請解凍,並停止接受政府補助。

雖然此措施可能僅保住基層勞工的工作,但是由於基層勞工往往是最容易受景氣影響的社會底層人口,其失業的社會成本極高。如果能在其即將失業之前獲得政府奧援,總比失業後再找工作更有意義。



◆ 18%改革兩方案 國庫多花250~500億

自由時報 2008-12-01

〔記者楊久瑩/台北報導〕攸關十七萬現職及退休公務人員退休權益的「公務人員優惠存款(十八%)改革措施」,又有新修正方案!銓敘部計畫將退休所得替代率的現職薪資計算改為「基本薪案」或「本俸加一倍案」,兩方案均較現制更「優惠」,對適用十八%優惠的公務員將是利多,但恐將為吃緊的國家財政,再增加二百五十億到五百億元不等的支出。

銓敘部盼改善「肥大官瘦小吏」爭議

考試院銓敘部新修訂的「公務人員優惠存款改革措施」,近日已進入全院實質審查,可望年底前敲定;目前擬定兩套方案分別為「基本薪案」及「本俸加一倍案」,官員說明,兩案均較現行制度計算更簡便,希望能改善服務年資愈長、扣減退休所得愈多的不合理現象,鼓勵延後退休,並改善「肥大官、瘦小吏」的批評。

為改善過去許多公教人員退休金竟高於在職薪水的不合理現象,民進黨政府九十五年推動改革方案,針對退休所得高於在職薪資總所得、意即退休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之百的退休金進行扣減,力求公教退休所得合理化,也減輕政府補助公教退撫的財政負擔。但因在職薪資中計入主管加給等條件,導致主管扣減幅度可能比非主管人員小,一度引發「肥大官、瘦小吏」等爭議。

銓敘部指出,這次修訂案中,在「退休所得替代率上限」部分,將不再分為主管及非主管職等,改為統一依年資不同,分別訂定為退休所得不得超過現職待遇的七十五%(年資二十五年)到九十五%(年資三十五年)。

所得替代率上限依年資不分職等

而在計算替代率的分母、在職待遇部分,「基本薪案」計畫取消主管加給,全部改以年資為基礎的專業加給來計算,希望可免除職務高低不公的感覺;但由於主管通常年資及專業加給也較高,所以「肥大官、瘦小吏」問題,還是可能存在。

至於「本俸加一倍案」,則單純以本俸加倍來計算現職待遇,藉此降低退休所得高過在職待遇的可能,所得替代率計算可普遍降低,退休所得被扣減的人數也可大幅縮減,且無論主管或非主管,只要本俸加倍、分母都擴大,大官與小吏差距將可因此縮小。

不過,政府財政支出將因為新方案的推出增加,以九十五年推出的合理化改革方案為例,推估四十年可為國庫節省七百四十四億元,但如果推出新的「本俸加一倍案」,國庫只能節省約四百八十六億元(較現今須多支付二百五十八億元),「基本薪案」則只能節省二百四十七億元(較現案須多支付四百九十七億元)。

目前全國適用十八%優惠存款的軍公教約三十九萬人,銓敘部指出,這兩套方案是針對十七萬現職及退休公務員所設計,由於現制對軍人退休收入影響不大,可能繼續沿用九十五年方案;至於教育人員,則因職務特性、退休給與標準不盡相同,傾向由教育部另訂方案。



◆ 減薪 不如組織瘦身改造

【聯合報╱顧燕翎/交通大學兼任教授(新竹市)】 2008.12.01

公務員的薪資究竟是太多還是太少,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但也是一個不負責任的問題。因為有些公務員非但薪水沒有太多,而且太少;但有些卻真是太多,不但薪水過高,而且根本不該領薪水。

經濟海嘯固然是大災難,但也可能是大轉機。就好像人因為疏於自我照顧,得了大病,若因此痛定思痛,改變積習,往往不但可以自救,還能救人。若得了病,不能徹底檢討改變,還病急亂投醫,就真的自作孽不可活了。

完全不了解台灣和新加坡的公務員訓練、進用以及敍薪辦法,就主張台灣的公務員比照新加坡一律減薪,就像亂服成藥一樣危險。

政府中有部分公務員能力強、責任重、層級低、薪資少,卻限於法規制度,或主管的無作為,升級緩慢,他們非但不應減薪,反應加薪。但也有不少占高位,能力越差的卻升遷越快。他們的主管為了不得罪人,同時也受到人事法規所限,往往採取明升暗降的手段,將他們升到一個不需負實際責任的更高位階,免得妨礙工作。

因而有些職位和單位早成了鴕鳥政府的沙堆,當然也有些職位酬庸純粹是基於政治和選票考量,都鮮少實質功能。

過分臃腫的政府不只意味過重的人事負擔,也形成其他層級和其他部門的行政包袱,拖累施政效能。因此,裁撤整併冗員和冗單位,建立公平合理的績效考核和升遷制度才是當務之急,不問功效,一律降薪形同處罰有能力者,只會打擊士氣,更進一步降低行政效率。

政府再造已進行了十幾年,歷經數個政權,卻仍在原地踏步,行政院之下的組織不減反增,權責紊亂,牽涉太多個人和組織的利益是主要原因。但一味逃避,只知依樣畫葫蘆,吃吃成藥,畢竟治不了沉痾。

如今已到了不動大手術無以圖存的地步,正好化危機為轉機,進行政府部門全面體檢,大刀闊斧組織改造,去腐存菁,慎用人才,讓所有部門都活起來,動起來,政府才有能力真正解決社會問題,也才是面對治理困境的治本之道。



◆ 加速產業轉型 深化本土優勢

【聯合報╱徐作聖/交通大學科技管理所教授(新竹市)】 2008.12.01

李家同教授在十一月卅日聯合報「名人堂」專欄,提出了大幅提高工業水準的論述,但這種策略缺乏具產業針對性的本土論述及創新思維,恐流於空泛而不實際。

台灣這個以美國為主要模仿對象的經濟體,表現出太多美式思維的影子,其中包括教育、研發、企業管理及產業發展,不適用資源缺乏台灣的發展,而「大破大立」的思維才能創造台灣未來發展的契機,其策略除產業升級外,結構式的轉型成為知識服務業更為關鍵。

就「產業升級」論述而言,線性式的創新思維有水土不服的癥狀,而在現今政府保守的心態更是最大障礙,兩兆雙星產業政策推廣的成果即為明證。

在目前開放式創新、全球化分工體重新調整下,這種策略難以創造本土模式的產業發展及自主技術創新的能力,更遑論發展世界級的頂尖技術。

我們高科技產業強調規模、生產量、及漸近式的技術引進及改良,但在缺乏自主創新及市場領導的條件,在「經濟寒冬、企業緊縮」下受傷甚重,DRAM及面板產業的現況即為明顯例證。

台灣需要真正的「本土論述」及創新的經營模式,而我們確信台灣有能力發展獨特的商業模式,在「製造業服務業化」的趨勢裡,當以既有製造業為基礎,發展以創新及知識為依歸的新世代服務業。

在新的全球競爭環境中,深化本土優勢才是當務之急,其中包括:在既有的產業結構上,優化產業群聚以提升動態專業化能力、全球分工體系聯結、核心能力的槓桿優勢、技術系統強化、改善教育及人才培育計劃、發揮槓桿優勢及提升知識中介體系,以專業化策略取代傳統「全球專業代工」思維,取得產業主導位置,以知識的力量取代傳統的勞動力,加速產業轉型。



◆ 現在凱恩斯會怎麼做?針砭依然犀利

【楊明暐/紐約時報三十日報導】2008-12-01 中國時報

假如您只想向一位經濟學家求教,以了解當前經濟問題,這人無疑會是凱恩斯。儘管他作古逾半世紀,他對衰退和蕭條所作針砭,仍是現代總體經濟學的基礎,有助於我們認識眼前的挑戰。

四大需求 皆遭強大力量抑制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格里高利.曼昆在紐約時報撰文,引申凱恩斯的理論到現在,凱恩斯會認為,經濟低迷的根本因素是總合需求不足。商品和勞務總需求下降,各行各業銷售便跟著下滑。銷售降低,促使公司行號減少產量並解僱員工。失業率上升和獲利萎縮進一步壓低需求,造成惡性循環。凱恩斯認為,唯有當某些事或政策促成總合需求增加,情勢才會扭轉。現在問題是,要看出需求從何而來很難。

商品和勞務的出產傳統上被分為四部分:消費、投資、淨出口及政府採購,任何需求擴大必定來自這四者之一。但這四者皆有強大力量抑制其支出。

消費:當今消費者信心接近歷史最低點,道理很簡單,房價下跌、退休金縮水及失業率上升,許多人不敢消費。不少經濟學家一直認為美國的儲蓄率偏低,但若所有家庭都想省更多錢,總合需求會下降,導致國民收入減少,家庭儲蓄目標也就無法達成。凱恩斯理論稱此為「節約的弔詭」(paradox of thrift)。

增加基礎建設開支 符合理論

投資:尋常時期,消費下降可能伴隨投資增加,包括企業增建工廠、添購設備,以及家庭購買新房等,但若干因素可能抑制這類支出。最顯而易見的是房市,過去三年,住宅投資下降四二%。由於房價持續走跌,未來數年房市仍無法帶動需求。

企業投資方面,隨著股市下跌,公司債利率走高,銀行系統又搖搖欲墜,新的商務計畫籌資不易。

淨出口:不久前,世界各國看似能拯救美國低迷的經濟。二○○四年三月到二○○八年三月,美元對各主要貨幣匯率平均下跌了一九%。導致外國輸美貨物價格上漲,美國出口貨物價格下跌。美元貶值阻礙了進口,鼓舞了出口。過去三年淨出口額增加了二千五百億美元。

然而未來情況將會逆轉。隨著美國金融危機蔓延至世界各地,快速移動的國際資金一直在尋求避風港。諷刺的是,這個避風港正是美國。自三月以來,美元升值了一九%,進而妨礙了美國的出口。

政府採購:增加需求的最後手段落到政府手裡。增加基礎建設開支,符合凱恩斯的理論。原則上,政府每花一美元,若能活絡經濟,刺激消費,都能使國民收入增加超過一美元。這正是即將上任的歐巴馬新政府準備採行的計畫。

美政府決策 仍有凱氏的影子

增加政府支出可收短期效果,但將增加預算赤字。戰後嬰兒潮世代正邁入退休年齡,需要社會安全和醫療照顧等福利。國債增加會使這些福利計畫更難以實施。

曼昆教授指出,凱恩斯派經濟學家往往不考慮這些長期顧慮。凱恩斯曾說:「長期來看,我們都已經死光了。」然而把龐大的國債留給子孫後代,仍令我們感到不安。

許多經濟學家仍希望聯準會能搞定一切。平時,聯準會可藉降低利率,增加消費、投資及淨出口,支撐總合需求。但現在是非常時期,美國聯準會已把利率降到只剩一%,有人擔心彈藥會被聯準會耗盡。

所幸聯準會握有一些秘密武器。它可設定長期利率目標,可以承諾在一段時間內維持低利率。最重要的,它可以控制預期心理,向市場保證將竭盡所能避免長期通貨緊縮。聯準會上周開始收購房貸債權,顯示它願意採取有創意的行動。

貨幣和金融政策能否成功避免景氣陷入更低迷,很難加以評斷。但我們可以確定聯準會和財政部的決策者透過凱恩斯的觀點在看問題。凱恩斯在一九三六年寫道:「務實的人自認為不受任何理論羈絆,卻往往成了某位已故經濟學家的奴隸。」在二○○八年,凱恩斯自己卻成了最卓越的已故經濟學家。

※ 凱因斯有沒有漏掉其他需求?



◆ 全球金融新秩序

【經濟日報╱葉銀華】 2008.12.01

日前20國集團(G20)高峰會發表聯合公報,期盼在經濟行動(呼籲各國減稅、提高政府支出、持續降息)與重啟世界貿易談判下,全球一起強化金融監理,包括:成立監管機構整合對大型跨國金融機構的監理、加強對信評機構的監管、增強金融機構與商品的資訊透明化等。筆者認為這是必要且務實的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議題,如同過去全球一起探討減碳排放、降低貿易障礙、制訂巴塞爾資本協定、反洗錢工作般。為何需要全球領袖一起探討金融監理?答案非常明顯,因為此次歐美大型金融機構的危機,渲染至全球金融市場與機構,引起金融海嘯,並進而引發全球經濟衰退。

本次全球金融海嘯源自於資金過於寬鬆,使得金融機構取得低廉資金,藉由次級房貸賺取較高的利差,接著將不動產放款證券化,再滲混著各式各樣信用品質的證券化商品與一些權益資金,發展成複雜的信用違約債務(CDO)與信用違約交換(CDS)商品,賺取高報酬。同時,發展令人誘惑之號稱保本型的連動債出售給全球投資人,賺取高佣金,然而卻因保證機構或發行機構的極高槓桿而隱含高度風險。

上述的演化,著實令許多金融機構與從業人員賺取高報酬、高薪資,然而後來演變成金融機構流動性危機、財務困難,形成金融海嘯,迫使各國政府持續金援、紓困與入股金融機構;由於金融海嘯衝擊造成信用緊縮與企業獲利衰退,形成全球經濟成長衰退,這可說是「獲益私人享、風險社會擔(private benefit, socialize risk)」的典型範例。

過去十年來,全球金融監理的思維是解除管制(deregulation),政府傾向讓金融機構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然而解除管制有三項前提:金融機構的財務與業務具備透明度、高品質的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以及業者深具自律精神。在本次全球金融海嘯的襲擊,我們當深思熟慮上述三項前提的存在性。在業務解除管制下,原本主管機構仰賴新巴塞爾協定(Basel II)的實施,落實金融監理,卻因為下列現象而破功:

首先Basel II要求之資產負債表和交易部位的資訊透明度不足,舉凡流動性風險和交易對手風險並未被納入計算及揭露。其次,風險值(value at risk)的計算有低估風險之嫌,起因於金融商品報酬本身有胖尾分配,並非實際計算的常態分配,造成在極端現象產生時的風險值遠高於原本所計算的數據,因而造成原本所提撥的資本嚴重不足。再者,未考量市場風險與信用風險的交互影響關係。另外,忽略當金融市場日漸全球化後,「世界變成通的」,所演變而成的全球化傳染效果。

即使是歐美大型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同樣經不起此次金融風暴的打擊。許多大型金融機構因低廉資金成本,為賺取高利差而從事高槓桿與高風險交易,同時所購買的避險部位又偏低,加上薪資結構偏重短期績效,導致整體風險不斷累積而又未被重視。亦有些金融機構原本並未投入上述的交易,卻因營收與獲利成長低於同業,而更改策略加大信用衍生性商品部門,埋下日後鉅額虧損的地雷。董事會又因營收成長為導向的發展策略,雖然對於業務擴張所配合之成本支出項目有所控管,但對於高收益交易所衍生的高風險議題,明顯被忽略。

其實風險管理的規範,必須植基於良好的公司治理,例如董事會的審計委員會能夠適當地監督財報的編製過程,提升資訊透明度;而董事會的風險管理委員會能夠利用正確的壓力測試與風險值的掌握,設立風險監督政策,規範業務部門所產生的風險;薪酬委員會設計以風險調整之資本報酬率(risk 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的薪資制度,規範傷害公司長期價值之短期高風險投資與業務的擴展。

由於金融機構因追逐高報酬導致全體社會承擔極重的風險,除了G20所提之成立監管機構監督跨國金融機構外,各國政府理應進行適度監理,讓金融機構承擔這些忽視風險的外部成本,合適地規範其暴露的風險部位及交易(亦即將外部成本內部化的概念)。而且在適度監理下,政府應設立相關法規、實務守則,讓金融機構落實法規的遵循、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這才是全球金融市場所需之可持續發展的資本主義(sustainable capitalism)。

(作者是輔仁大學金融所教授)



◆ 走過二○○八:京奧‧歐巴馬‧金融海嘯

【聯合報╱社論】 2008.12.01

時序進行至十二月,二○○八年已入尾聲。這一年,發生了三件影響宏觀歷史思維的事件,那就是:北京奧運、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及迄今尚不知伊于胡底的金融大海嘯。

北京奧運發生在當世最強大的專制國家中國;歐巴馬以黑人當選白人選民為主體的總統,則發生在當前最強大的民主國家美國;金融海嘯則是席捲全球,不論你是黑人白人,也不論你是專制或民主,都無法置身事外。這三個事件,看似各不相干,但在歷史思維中卻是相激相盪。

常有人以一九二九年經濟大蕭條與二○○八的金融大海嘯相比,卻屬似是而非。例如,一九二九的經濟風暴是因市場供需失調而觸發,但二○○八的金融海嘯則是源自華爾街的金錢遊戲;又如,一九二九年的風暴,非但使凱因斯的干涉主義抬頭,且引爆了經濟壁壘與保護主義,更孕育了納粹法西斯的極權主義;然而,二○○八的金融海嘯,雖然亦使政府角色提升而出現所謂凱因斯理論復辟的現象,但全球共度艱險的認知已取代了經濟壁壘;且以中國為例,亦未見極權主義更趨惡化的跡象,反而皆以救濟民生為首務。對照這八十年來的兩場經濟災難,對於「凱因斯/海耶克」、「民主 /專制」、「資本主義/經濟正義」的思辨,應當可有更細緻且更昇華的體認,這將是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產。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可視為全人類總文明的重大突破與救贖。美國以黑奴制度起家,如今卻選出了一個黑人總統;這可以證明,民主制度能實現理性及提升人性的假說,是禁得起檢證的。歐巴馬的當選呈現了一個矛盾弔詭:一方面,歐巴馬的當選,是對於布希「片面主義」的反彈,亦是對華爾街金融寡頭的抗議,皆不啻是對民主資本主義的聲討;但另一方面,歐巴馬當選的本身,也顯現了民主體制中具體存在的反省與制衡能力,選民可以一朝醒來唾棄他們曾經視為國家英雄的布希,「甚至」選出了一個黑人總統,民主還有什麼可以懷疑的?

北京奧運是中國三十年「改革開放」的展示會,也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政經轉型工程的期中報告。北京奧運在煙火中展現了計畫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奇特結合,四川大地震則在廢墟中展現了專制體制在恤災重建時的效率,因應金融海嘯的大手筆內需計畫亦展現了「凱因斯/馬克斯」在中國的奇妙組合。然而,不必以二○○八的北京奧運與一九三六的柏林奧運相比;希特勒的奧運是納粹的誓師典禮,但如今胡錦濤的北京奧運則是中國三十年轉型的結果。經歷京奧、川震、金融海嘯等衝擊,中國的這條別樹一幟的政經路線將會有何種表現,非但攸關中國的成敗,亦是世界文明的矚目課題。然而,可以確定的是,即使凱因斯回來了,「馬克斯」(尤其是「毛化的馬克斯」)卻未必能回來;畢竟,政治的民主仍是超越凱因斯與馬克斯的文明主軸。

金融大海嘯,再度觸動了凱因斯(擴張政府角色)及海耶克(節制政府角色)的辯論。從雷根至布希,皆是海耶克的擁護者,結果幾乎使全世界所有人的資產在電腦螢幕跳動的數字中嚴重縮水或消失;而歐巴馬當選所反映的對資本主義的反省,以及京奧與川震引發的對中國轉型工程的議論,亦皆提供了一個新思維的產房。想像中,經歷這次金融大海嘯,應當會有一種「凱因斯/海耶克」的化合思維出現。

民主資本主義的伸展,縱容了華爾街的金融掠奪,劫掠了全世界人用心血賺來的錢財,這豈不是無以復加的反人權行徑?但是,反過來說,當人們警覺,維持經濟正義仍是政府的責任,也只是希望「民主」的本質回歸至保護多數平民的權益,而不是就此否定了民主體制的價值。歐巴馬的當選,應當是民主的昇華;而京奧並非證明專制的成功,卻是顯示改革開放才是對的。

一九二九年的大蕭條,孕育了納粹,甚至使蘇聯的「極權政治/計畫經濟」風靡一時,儼然將「馬克斯」奉為「超級凱因斯」;但這應當不是二○○八年金融大海嘯後的歷史宿命,中國轉型及歐巴馬當選,實皆顯示了不同於一九二九年的答案。

※ 有沒有無政府這個選項?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一場無可避免的經濟大戰 密切注意政策警訊

* 冷眼集》一場無可避免的經濟大戰
* 黑色經濟 美1年前已陷衰退
* 美歐經濟將深度衰退 美元硬著陸
* 歐美中 製造業景氣奔新低
* 亞洲出口萎縮 企業融資更難
* 胡錦濤:四大壓力籠罩
* 人民幣放手 亞洲爆貶值競賽
* 台灣出口商:台幣再貶5~10%
* 殷乃平:全球金融 可能更亂
* 憂金融海嘯 英、丹、冰島向歐元靠攏
* 油價重挫 跌破50美元

* 密切注意出口衰退帶來的產業政策警訊
* 失業潮下的勞動紓困
* 慘!明年首季人力需求負成長
* 勞委會:許多廠商在苦撐
* 綠委盼救中小企業「政府不該救大不救小」
* 政府紓困政策的檢討
* 關院長這一關 不輕鬆」
* 聽掌聲點將就對了!

◆ 冷眼集》一場無可避免的經濟大戰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 2008.12.02

美國、歐洲最新公布的製造業指數分創26年及11年來新低,全球僅存高成長率的中國大陸也打出「雙率雙降」的貨幣政策及積極的財政減稅政策來刺激經濟,實已透露全球經濟正式陷入衰退期,只是在全球出口、消費力急劇萎縮下,「沒有訂單、就什麼都沒有」、「沒有貶值、就拿不到訂單」的現實惡化環境下,全球性的貨幣競貶及降息大賽似乎將是一場無可避免的「全球經濟大戰」。

之前,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金融體系,全球央行連手降息,大幅釋出資金挽救金融市場,讓金融信用緊縮風險暫時解除,也讓美股在感恩節前夕連漲一周,掃除金融信用緊縮危機。

不過,在金融局勢穩定後,下一個更嚴峻的考驗才正要開始。面對全球經濟可能創下70年來首見的負成長,及美國、歐洲、大陸等主要國家近期發布的最新訊息,都已證實全球經濟正式進入衰退期。光以美國製造業指數ISM創下26年來新低、美國道瓊大跌679.95點、歐洲製造業指數35.6%創11年新低,及11月大陸採購經理人指數創下2005年新低。

大陸人行在先後採取調降存貸款利率1.08%及存款準備率後,更進一步啟動「人民幣貶值」絕招,顯見為了「保八」大陸搶在經濟工作會報前啟動「雙率雙降」及釋出4兆人民幣擴大內需、丟出9200億元「家電下鄉」鼓勵消費及降稅等利多,就已看出大陸面臨的經濟困境,實已不容小覷。

台灣與大陸連動,一旦人民幣貶值,台幣跟進走貶「在所難免」,尤其今年以來,韓元大幅貶值逾50%,人民幣、台幣相對還呈升值,直接結果造成台灣電子、DRAM廠的出口訂單量就是直接縮水,加上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採購大幅縮減30%、明年還將繼續縮減25%情況下,「沒有訂單、就什麼都沒有」。

也正因此,如何防止在經濟衰退、出口訂單急凍下,訂單流失,貨幣貶值似乎是不可避免之惡,依此推斷,在人民幣貶值將由目前的「六時代」進入「七時代」下,新台幣目前33左右的價位,隨時將挑戰34元。

※ 金融風暴會不會從人為災難變成加工災難?換個方式想,「日子還是要過」。



◆ 黑色經濟 美1年前已陷衰退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02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首度明確認定,去年12月起全美經濟便進入衰退狀態,為爭論不休的經濟衰退與否議題提供權威性解答。

比原先預估整整提前1年

「全國經濟研究所」為非營利私有機構,旗下經濟學家在長期追蹤企業運作周期後得到全美經濟去年12月開始衰退的結論,令人震驚。根據經常被提及的定義,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二個季度衰退才算是經濟衰退,今年第三季GDP由正轉負,第四季可能繼續衰退,依此推估,最快今年底將進入衰退,「全國經濟研究所」認定的衰退時點足足提早一年。

美聯社指出,「全國經濟研究所」認定經濟衰退與否的依據,包括就業報告等等多元化數據,比起依GDP推算更周延;根據該研究機構的定義,經濟衰退是指全美經濟活動明顯減緩,生產製造、就業、實質所得等等經濟指標都有跡可循。

針對這項研究報告,白宮發言人弗萊透說,布希總統曾聲稱全美經濟已出現史上第二波「頹勢」(downturn),盡可能避免使用「衰退」(recession)這樣的字眼;他認為,採用什麼字眼並不重要,重點是該如何因應,當務之急是讓金融及信用市場回歸正常、持續帶動房市。

不景氣將會延續到明年

不論是「衰退」或者「頹勢」,多位經濟學家認為,這波不景氣將延續到明年,並且可能是1981/82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去年第四季衰退0.2%,之後在經濟紓困方案等等具體措施激勵下而連續出現二次正成長,然而,就業人數自1月份開始便接連衰退。

布希主政8年擴張經濟

「全國經濟研究所」推論,自2001年11月起到2007年12月止,全美經濟持續擴張,而且在去年12月達到顛峰,八年擴張期正好都是布希擔任總統。

「全國經濟研究所」1920年成立,有超過1000位大學教授及研究人員持續追蹤調查經濟數據;這次認定經濟衰退,是由該所的「企業周期委員會」(Business Cycle Dating Committee)主導,相關成員於上周五召開視訊會議,經討論後達成共識。



◆ 美歐經濟將深度衰退 美元硬著陸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多哈一日電】 2008.12.02

聯合國經濟學家警告,如果世界各國推出的經濟振興方案不能奏效,美國等主要經濟體恐陷入長達一年半的「深度衰退」,美元明年可能硬著陸。

聯合國1日發布「2009年國際經濟形勢及展望」報告,呼籲各國儘快協同採取全面性的振興經濟方案,以對抗全球不景氣。

報告指出,倘若信用持續緊縮,未來數月市場對金融業又無法恢復信心,明年已開發國家可能陷入深度衰退。「這將導致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率陡降至2.7%,恐危害其打擊貧窮的成效,影響政經穩定。」

全球經濟衰退的疑慮加深,使美股道瓊指數1日早盤重挫逾4%,結束連續五個交易日的漲勢。美國製造業景氣下滑幅度創26年最快紀錄,加上歐本海默公司知名分析師惠特尼預測信用卡放款將大幅萎縮,重創投資人信心。歐洲股市也全面大跌,跌幅都超過4%。

報告並預測,近來飆漲的美元將恢復先前的跌勢,2009年甚至可能硬著陸。最近美元走強是因為金融危機加劇,投資人爭相以美元避險,但美國債台高築已到不勝負荷的地步,所以美元後市依然看貶,一旦美元加速貶值,可能又會給金融市場帶來新的災難。

聯合國表示,最悲觀的情況是明年全球經濟可能萎縮0.4%,遠低於今年2.5%的成長率,其中關鍵因素在於已開發國家對一般家庭與企業的貸出淨額是否急遽下降。

基本預估是,明年全球經濟成長可望增加1%,低於今年的2.5%,也比不上歷年表現。其中,美國、日本與歐洲各國的經濟成長率將萎縮0.5%,開發中國家將擴張4.6%。

聯合國指出,如果各國能撥出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2%至2%來投入經濟振興方案,並於明年進一步降息,則情勢會較樂觀,全球經濟產出也可望大幅超越基礎狀況。

報告執筆人兼聯合國經濟政策研究分析處主管佛斯(Rob Vos)說,投入2%的GDP刺激經濟,「應該有助於擊退負成長」,並引導景氣在2010年復甦。



◆ 歐美中 製造業景氣奔新低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2008-12-02 工商時報

全球經濟瀕臨衰退,需求急速降溫,致使全球製造業景氣在訂單銳減下嚴重萎縮,美國、歐元區、英國以及金磚四國中的中國、印度與俄羅斯等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全面重挫,紛紛創下最低紀錄,由此也預示全球可能又將掀起一波降息潮。

受製造業景氣加速下墜的影響,週一歐美股市盤中全面重挫,跌幅都在4%左右,美股道瓊指數大跌近400點。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週一公布11月製造業景氣指數由前月的38.9點降至36.2點,是1982年以來最低,已是連續第四個月在50點之景氣擴張臨界點之下,其中新訂單指數更是從前月的32.2點降至27.9點,是1980年以來最低。

歐元區製造業景氣也益趨低迷,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由前月的41.1點降至35.6點,是該指標自11年前開始編製以來最低。此一指標11月低於原先預期,而專家認為歐洲央行在本週四的決策會議會篤定降息,降幅至少在0.75個百分點。

英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則是由前月的40.7點降至34.4點,是該指標於1992年開始編製以來最低,其中產出、新訂單、出口訂單、就業等各部門都告走低,而汽車、建築與消費者產品等產業受創最嚴重。專家指出,預料英格蘭銀行在週四決策會議將會調降利率至少1個百分點至2%,創下57年來的最低水準。

與此同時,金磚四國中的中國、印度與俄羅斯,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是全面下跌,中國與印度主要是由於國內外需求不振,致使新訂單大減所致,而俄羅斯則是因為油價等商品價格重挫與工業生產銳減所致。

印度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則是創下3年半來首次降至50點之景氣擴張臨界點之下的紀錄,由前月的52.2點降至45.8點。其中新訂單指數由前月的54.4點降至43.2點,新出口訂單指數也由前月的49.7點降至46.7點,顯示印度國內外訂單都告銳減,印度央行降息壓力大增。

俄羅斯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則是連續第四個月下降,由前月的46.4點降至39.8點,創1998年9月以來最低,顯示其當前經濟萎縮較1998年8月外債危機時還嚴重。

大陸製造業指數急挫

生產、新訂單、採購量、新出口訂單與進口等指數全面下跌。

李道成/綜合報導

反映未來進出口、訂單與採購數量的中國大陸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11月份只剩下38.8,創下歷史新低,與10月份相比,再降5.8點;此數據顯示,大陸經濟增長將進一步下滑。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指出,這顯示中國大陸經濟增幅回落形勢進一步加重,經濟收縮的跡象更加明顯。除了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布的指數點出大陸經濟不妙外,里昂證券的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也從10月份的45.2點降到11月的40.9點,連續4個月都低於50點,並創下這項指數創建以來的新低紀錄,顯示中國製造業環境日益惡化。

里昂報導中指出,大陸製造業的11月海外需求的疲弱程度,首次超過了國內。即使11月的成本大幅下降,然而製造業的利潤卻不見增長,主要是企業為了市占率,調低了出廠價格所致。

這項針對7百多家製造業廠商的調查顯示,大陸製造業指數呈現普遍、加速下降趨勢。尤其是生產、新訂單、採購量、新出口訂單與進口等指數降幅達到7點以上,特別是新出口訂單跌幅最大,達到了12.4點。

調查顯示,關係到大陸未來貿易順差是否繼續擴大的新出口訂單,11月份的指數下跌到29點,比起10月,再跌了12.4點。 至於涵蓋內需與出口的新訂單部分,繼10月份下降了9.6點後,11月份再跌9.4點,指數來到32.3點。被調查的20個行業中,只有煙草製品的新訂單指數超過50點;橡膠塑膠製品、金屬製品與石油加工等指數,甚至不到20點。



◆ 亞洲出口萎縮 企業融資更難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香港一日電】 2008.12.02

亞洲出口商已因西方國家的需求萎縮遭受重創,雪上加霜的是,現在連融資和信用貸款的取得也十分困難。

出口既是亞洲經濟成長的動力,也是一項致命弱點。因為在日本以外的亞洲各國,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逾46%,比重非常大。例如,新加坡製造業10月的產出比去年同期減少12.6%,原因是出口海外的電子和藥品產量減少。台灣的出口也連續兩個月下滑。專家說,需求低迷使信用貸款也隨之緊縮。勉力取得海外訂單的製造商發現,銀行有時不願意提供貸款,因為擔心海外買主付不出錢來。

標普公司(S&P)駐孟買的亞太首席經濟學家戈坎說:「如果要出貨給瀕臨破產的買主,沒人願意借錢給你。」

香港的製造商在中國華南地區雇用數百萬名工人,近年來發現獲利率被嚴重壓縮,因為勞動成本上揚,且新實施的法令也升高企業的營運成本。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 (Chinese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副會長羅富昌說,許多企業發現「很難取得貸款或信用額度,資金周轉有問題,銀行只顧自己生存」。

台灣中小企業出口商正掙扎求生,因為歐美客戶現在遲延至交貨後的二至三個月才付款,使製造商難以取得融資。

永豐金控企業貸款部主管說,約60%的客戶苦於暫時性的資本短缺,每天都在跑頭寸,因此「我們也必須降低他們的信用額度」。

亞洲各國政府都努力注資市場以利銀行間借貸,並提高銀行的存款保證,以協助出口商。但花旗集團駐新加坡經濟學家莫祥新(音譯)說,銀行比以往更擔心交易對手的風險,而缺乏信貸正可以解釋亞洲出口數據比預期差的原因,結果導致「融資成本上升,又影響到外貿」。然而,需求走跌仍是最大的問題。一名台灣中小企業的主管說:「我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訂單,不是沒有出口資金。」



◆ 胡錦濤:四大壓力籠罩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8.12.02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日前警告,全球經濟放緩加上金融海嘯席捲而來,使得中國大陸面臨傳統競爭優勢愈趨衰弱等四大壓力。維持大陸經濟平穩發展,將是對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的一大考驗。

胡錦濤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中的這番談話,意味北京當局認為眼前的經濟惡化局面,一時之間還不會結束。

路透報導,這種局面已迫使中共官方經濟學家預期,今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將持續放緩至8%,低於第三季的9%,逼近維持社會穩定最低限度的7%。

胡錦濤在主持集體學習時說:「在一個時期內,我們將突出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持續加深、全球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的壓力,突出面臨外部需求顯著減少、中國傳統競爭優勢逐步減弱的壓力,突出面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上升的壓力,突出面臨人口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增強、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求更為迫切的壓力。」

他指出,大陸高層能否將壓力轉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將考驗對北京當局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

胡錦濤表示,中國大陸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要著眼全球經濟發展新態勢,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品質,加緊實施出口市場多元化戰略,並且更好地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 人民幣放手 亞洲爆貶值競賽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 2008.12.02

貿易緊張 美嚴正警告

搶在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後天訪問中國的敏感時刻,中國人行突然「放手」任人民幣大幅貶值到6.885低點,貶幅高達0.73%、創下2005匯改以來最大貶幅。

不過,人民幣的大幅貶值立即遭到美國嚴正警告,也升高了中美雙邊貿易的緊張,使得今早人民幣的貶勢略微收斂,暫時維持在昨天6.885 左右水準。

不過,人民幣「宣示性貶值」動作,卻已經引爆了亞洲貨幣的競相貶值壓力,印度幣今早大貶1%、創下50.5元的新低價位,印尼盾也重貶1%貶破12350,連台幣今早開盤也再次貶破33.50元大關。反倒是今年貶值幅度超過50%的韓元,今早走勢相對抗貶,但此一趨勢實已透露出亞洲貨幣競相貶值態勢已無法避免。

明年底前「見到7字頭」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昨重貶0.73%,來到6.8848 元兌1美元,為6月17日來最低收盤價。目前人民幣的海外無本金交割二個月期報價都已「見到7字頭」,市場強烈預期人民幣在年底前將貶至6.95元兌1美元價位,明年底前見到7.15元以上的價位。

大陸雙率雙降「來真的」

但因本周四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訪問中國,美國方面極度不樂見中國大陸以貶值方式來刺激出口,並立即警告大陸的貶值動作,多少也讓大陸有所警戒。

但以中國大陸出口衰退、上個月製造業萎縮幅度創歷年最大、11月採購經理指數更創2005年新低等不利經濟數字來看,就算美國反對,中國大陸擬以人民幣貶值救經濟的動作「絕對是來真的」,絕不可能任美國等國際勢力干擾中國大陸目前採取「雙率雙降」的貨幣政策。

就怕... 全球貿易大緊縮

只是一旦人民幣大幅貶值,勢必衝擊到亞洲貨幣競相貶值、恐重蹈1930年代經濟蕭條時引爆貿易、匯率競賽、全球貿易大緊縮的疑慮,也因此,人民幣貶值態勢已確定,只是如何減緩對亞洲市場及全球經貿市場的衝擊,可能就是中國大陸在啟動人民幣貶值救經濟時,無法置外的重要轉折點。



◆ 台灣出口商:台幣再貶5~10%

【聯合晚報╱記者葉憶如/台北報導】 2008.12.02

中國大陸藉人民幣貶值提振出口,昨日重挫創7個月新低,星元、韓元等亞洲貨幣也相繼跟進走貶,新台幣匯率早盤跟著重貶,一度貶破33.5元價位,不過包括紡織、機械工具等產業界上午急忙呼籲政府,應該放手讓台幣再貶至少5~10%。

因為韓元今年以來已貶值3成,台幣這波貶幅明顯不如鄰近國家,加上美韓自由貿易協定2009年就要啟動免關稅,業者直接挑明:「問題再不解決,台灣產品將會被南韓打死,沒得玩了。」不僅是傳產業,甚至是南韓與台灣競爭的面板LCD、半導體與手機等出口為主電子IT業者也將面臨威脅。

銀行外匯交易員指出,為提振出口救經濟,亞洲國家可能陷入新一波貨幣競貶風潮,新台幣今日正式跌破33.5元關卡。交易員表示,中國人民銀行釋出不排除讓人民幣貶值的訊息後,昨天韓元匯價跌至十年新低,星元單日貶值幅度也達0.2%,亞洲貨幣似已啟動競貶風潮。合計第三季以來,韓元下跌幅度已達24.83%,同期間新台幣貶幅僅5.19%,與其他貨幣相比雖然相對穩定,卻讓出口商面臨極大危機。



◆ 殷乃平:全球金融 可能更亂

【經濟日報╱記者黃欣/台北報導】 2008.12.02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昨(1)日表示, 根據英美發布的報告,都認為中國大陸是這波金融海嘯的「救星」,在各國競逐大陸市場的同時,人民幣貶值,勢必造成國際金融情勢更加波濤洶湧、混亂不明。

殷乃平說,中國大陸會採取「雙率雙低」的策略,主要是因應出口逐漸衰退的問題。

殷乃平表示,現在的情況就像如同1975年,當時先是美元貶值,從而造成世界各國貨幣也競相貶值。一直到將近1980年代,由於物價上升,匯價才又回復平穩。

※ 也可能變得更簡單,「地(球)元」?



◆ 憂金融海嘯 英、丹、冰島向歐元靠攏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08.12.02

金融海嘯意外引發促成歐洲統合的效應,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30日表示,在當今險峻經濟局勢下,英國已開始審慎斟酌加入歐元區的構想。冰島總理哈德也表示,冰島正考慮在不加入歐盟的情況下使用歐元,丹麥則計畫再度舉行加入歐元區公投。

金融海嘯造成的問題太大,單一國家難以獨力應付,讓原本排斥歐元的歐洲國家開始轉變。巴洛索接受法國RTL電台訪問時表示:「部分英國政治人物對我說,『如果握有歐元,我們今天的處境一定會比較好。』務實是英國人的主要特質之一。危機已經凸顯歐元與英國的重要性。」

曾任葡萄牙總理的巴洛索指出:「英國加入歐元區不可能旦夕實現。我知道,多數英國人仍然反對此議,不過部分英國政要已經開始慎重考慮。」他表示,對英國而言,金融海嘯已使加入歐元區的構想更具吸引力,一旦英國人認為加入歐元區於己有利,自會採取實際行動。英鎊兌部分貨幣的匯率近來一再下跌,迫使英國政府動用巨資支撐英國經濟。

巴洛索以丹麥的例子輔助說明。丹麥是歐盟會員國,2000年的加入歐元公投被否決。但多位分析家指出,丹麥政府有意明年3月或4月再次舉辦加入歐元區的全民公投。

英國政府表示,英國並未改變有關這個問題的立場。1997年,時任英國財相的英國首相布朗設定5種檢驗標準,包括英國與歐元區國家的經濟是否已經密不可分,能否長期維繫,以及是否具備因應經濟變化的足夠彈性。再加入歐元區對就業、國外投資與金融服務業的衝擊。

一般認為,布朗對於英國加入歐元區的態度不如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積極。民調顯示,多數英國人仍然反對放棄英鎊;他們認為這個問題並不急迫。不過,這種態度顯然已開始鬆動。

至於瀕臨破產的冰島,原本連歐盟都不願加入,但冰島已無法應付其經濟危機並維持冰島幣匯率,迫使冰島迅速向歐盟靠攏。



◆ 油價重挫 跌破50美元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12.02

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在上周末的會議中未決定減產,加上投資人憂心全球經濟下滑,國際油價1日暴跌,紐約市場油價重挫9.5%,逼近每桶49美元。

紐約商品交易所1月交貨的輕原油期貨盤中最低跌至49.05美元,收盤下跌5.15美元,收於每桶49.28美元,寫下2005年5月以來最低收盤價。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1月北海布侖特原油期期貨下跌5.52美元,收於每桶47.97美元。

OPEC上周末在開羅舉行的會議上決定,暫時維持目前的原油產量不變,是否減產的問題留待12月17日召開部長級特別會議時再決定。市場原本預期隨著油價持續下跌,OPEC將減產保價,投資者失望之餘,導致紐約市場油價1日暴跌。

另一個拉垮油價因素,則是美國、中國、歐元區及英國同步宣告11月製造業指數跌幅顯著,令市場憂心全球宏觀經濟前景。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宣布,美國經濟自去年12月開始陷入衰退;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在金融危機的衝擊下,美國經濟未來數季將繼續收縮並陷入深度衰退。

而中國11月份的兩個製造業關鍵指標也降至歷史低點。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全球數一數二的石油消費國,石油消費總量占全球需求三成以上,其需求減緩預料將加速油價跌勢。

OPEC秘書長巴德里表示,石油市場供過於求,庫存量足以滿足全球55至56天的需求,因此月中的會議將會進一步減產。沙烏地阿拉伯稍早表示,OPEC希望將油價穩定於每桶75美元左右。

由於國際市場原油需求下降,國際油價自7月11日創下每桶147.27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以來,已經累計下跌約66%。



◆ 密切注意出口衰退帶來的產業政策警訊

【工商社論】2008-12-02 工商時報

受金融海嘯影響,主要國家近月出口成績都較上半年為差,但翻開全球貿易統計可以發現,直到10月大陸、南韓等國出口仍有一成以上的高成長,惟有台灣自9月以來率先出現衰退。細加探究,政府近年以來過度向電子科技傾斜的產業政策,實為主因。

歷來國際貿易的研究都顯示,一國出口如果過度依賴單一產品,極易受該產業景氣循環的干擾,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其實,由近30年中東產油國外貿的大起大落即可明白,因為這些國家出口全然仰賴石油與天然氣,油價大漲則經濟驟升,油價下跌則經濟重挫。具體而言,一國若想避免外貿劇烈波動,則出口產品絕對不能集中於一兩項,向前推論,經濟政策自然也不宜過度傾斜於少數的明星產業。

遺憾的是,台灣近年來產業政策向電子科技傾斜的情況日益升高,台灣每年的民間投資有六成至七成投入半導體、面板等電子產業,在政府全力支持下,台灣在此一領域確實取得一些成就,但也正是如此,台灣出口總額有幾近四成集中在此一部門,在全球資訊科技景氣大好時,則台灣出口一片繁榮,而一旦網路科技景氣暗淡,則台灣首當其衝,衰退的幅度總是遠遠高於其他國家,2001年如此,今年情況亦然。

回顧2001年全球網路科技泡沫崩潰之際,全球同受影響,惟德國、中國的出口仍有成長,美國、英國、法國出口跌幅不到7%,韓國的跌幅也僅12.7%,皆低於台灣16.9%的衰退幅度。由於台灣出口衰退居亞洲主要國家之冠,在2001年美、中、歐、韓、日的經濟仍有正成長的情況下,台灣竟然出現2.17%的經濟負成長。

換言之,2001年全球景氣確實不佳,但不同的產業結構決定了不同的經濟走勢,美、中、日、韓、歐只是成長走緩,但台灣由於過度集中在電子產業,遂出現50年來首度的經濟衰退,產業過度集中所引發的風險及傷害,於此可知。

根據上週國貿局所發布兩岸貿易統計也可以發現,2001年全球的外貿情勢如今又再度重演,大陸今年9月、10月的出口年增率依序是21.5%、19.2%,南韓同一時期也有28.2%、10.0%的成長,惟有台灣在這兩個月竟然已出現1.6%、8.3%的出口衰退,更令人驚訝的是台灣對大陸出口在9月份竟已大跌14.7%,估計10月的情況將更為嚴重,如此看來,大陸出口成長的好處並未如外界所打的如意算盤,等幅移轉至台灣。

近月許多論述都認為台灣在全球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幸有大陸市場支持,可以維繫台灣出口動能,惟經近月以來的兩岸貿易統計檢驗,情勢不如想像中樂觀。細加探究,大陸出口產品涵蓋家電、紡品、鋼鐵、玩具、食品、機械、運輸工具等傳統產業,也包括電腦、半導體、面板等科技產業,雖然10月中國出口至全球的電視接收器大幅衰退24%、積體電路成長率回降至8%,但是鋼鐵、玩具、非針織產品等傳產的出口仍大好,因此大陸出口仍能維持19.2%的高成長。不幸的是,台灣輸往大陸的項目皆屬大陸出口衰退產品的上游零件,如此一來,自然難以分享大陸出口成長的果實。換言之,若台灣出口仍繼續集中在少數幾項電子產品,長期而言,終究難以搭上大陸景氣的順風車。

台灣領先亞洲各國率先出口衰退的現象,早已暴露出政府產業政策過度傾斜的毛病,這個症狀在2001年已出現過一次,可惜政府未加正視,終致7年後的今天又重演昔日的歷史。雞蛋擺在同一個籃子裡的風險盡人皆知,這些年政府資源全力投入、租稅優惠長期配合所創造的科技產業分享了六成的民間投資,卻僅創造4%的就業機會,不論是從出口穩定來看,或自充份就業政策而言,這樣過度傾斜的產業政策,實已到非徹底檢討不可的時刻了。



◆ 失業潮下的勞動紓困

【鄧學良】2008-12-02 中國時報

近日,政府連串以企業紓困救助政策宣示後,引起立法院對企業救助能否減緩失業潮的疑慮。其中在野黨立委提出法案,要求政府比照企業紓困模式,主張國民因非自願性失業超過六個月以上或發生重大事故,導致生活經濟困難者,得依該條例規定申請每戶卅萬元「國民紓困貸款」。其他內容還包括加強勞工的職業訓練、加強就業媒合、提供勞工自行創業貸款補助等,希望減緩失業的狀況。此一提議凸顯了「勞工紓困」、「勞動金融」概念之陌生與亟待建立。

其實國內目前並無真正以「紓困」為目的之勞工貸款。因依現行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對被保險人之貸款」,及勞工保險基金管理及運用辦法為勞工紓困貸款法源依據。但其本意並非以紓困為目的,申請條件侷限為:需具被保身分、無欠繳保費、需於一定時間申請、十萬元為上限。以致於部分勞工於失業同時被退保,且短期內無法續納保費,而使此待業中且經濟窘困之勞工,根本無從申請前項貸款。

然而勞工失業後仍受就業能力與習慣之拘束,勢將就原本所熟悉的職缺再謀就業,此一待業階段方為紓困貸款,最需介入之時。因此,勞工在失業後經濟壓力問題癥結,不在國民紓困貸款是否可行,亦非需再另提國民紓困制度,而是在勞工紓困貸款是否發揮足夠功能。畢竟,任何貸款皆須有一定信用基礎,勞工紓困貸款基於過往參與勞工保險之保費累積,能供評價信用之基礎。

此外,截至目前台灣地區以勞動事務為由而建構之勞動基金,實則多矣。如勞工保險基金、勞工退休基金、勞工退休準備基金、職工福利基金等,其可概分為社會保險型、非社會保險型基金。但無論何者基金型態,本質上基金的運作多仰賴勞工者之繳費。換言之,國家現以基金形式將勞動者所得部分,集合管理中。此等基金在損益平衡之理由下,除有法定申請事由外,一概無法貸與勞工周轉。

然此等「勞動基金」卻以資本市場做為套利管道,形成勞工只能向資本市場中,借用勞工預存於基金中所得之怪異現象。以新舊退休為例,新舊退休基金每年均約以二十五%之基金,委託國內外經營,其餘多數是轉存金融機構,這些轉存之基金,再由金融機構以高於上開二年期定期利率,貸放於各界乃至於勞工。

依個人概算,迄二○○八年三月底止,新舊勞工退休基金依法至少應約有一五○億之收益,然實務操作,不但未達成目標,尚且約有八十億元左右之虧損,總計約二三○億的缺口。因此勞委會以紓困失業勞工呆帳以逾百億,回應國民紓困貸款宜應謹慎,的確令人莫名。勞動基金投入資本市場能承受二三○億之虧損,卻執於失業勞工一百億呆帳而謹慎紓困貸款。此等述怪異現象,不外勞動金融概念未被理解或接受所致。

勞動金融,簡而言之,取之勞工、用之勞工。蓋勞動基金終究為勞動者未來利益,及突發事件之保護,需有一定基金數額保存。但若其欲保障之對象,當下因失業而致無法維持基本生活,何以無法移用未來幸福求今日苟活?此種疑問,無須嚴格論理即可回答,答案當是肯定者。

因此,朝野兩黨應先釐清勞動紓困及勞動金融概念,且政府部門就此制度之立法,更應加快腳步。例如對勞工失業所致房貸無法按時繳納,是否應以勞動金融為基礎,提供緩繳房貸之信用擔保。否則,隨失業時間與人數增加,失業勞工無法負擔房貸之現象增加,導致房貸法拍處處,屆時銀行體系又因房貸呆帳,面臨下一波衝擊將更難支撐。

(作者為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副教授,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董事長)



◆ 慘!明年首季人力需求負成長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08.12.02

官方就業數據出爐,只能以「慘」字形容。

首度出現!減少5600個工作機會

勞委會上午公布明年第一季人力需求,首度出現「負成長」,工作機會不增反減。事業單位預估將增聘人力2萬1千人,將減少聘僱人力卻有2萬6千餘人,總計減少5千6百個工作機會,不但是勞委會從事該項調查以來最慘結果。與去年同期增加4萬個工作機會相比,更是嚴重衰退。

嚴重衰退!連同今年已兩季減少

勞委會自去年初開始針對廠商進行每一季人力需求調查,歷次調查結果幾乎每季都是增加2、3萬個工作機會,但是這次調查卻首度出現廠商預估減聘人力較增聘人力更多,結果呈現「淨減少」。若連同今年第四季實際調查結果也是減少僱用,等於連續二季呈現負成長。

這項「98年第一季人需求調查」是在10月21日至11月10日間,針對員工規模30人以上事業單位進行電話訪查,有效回收樣本3076家。

調查結果顯示,只有8.81%事業單位明年將增加僱用人力,82.86%表示「不變」,另有8.33%將減少僱用,以僱用人力計算,明年第一季預計增加僱用21.1千人,減少僱用26.6千人,淨減少5.6千人。

人力急凍!企業遇缺不補或裁員

勞委會表示,所謂「減少僱用人力」指的應是包括「遇缺不補」或「裁員」。而在表示將減少僱用的事業單位中,有近六成是因「業務緊縮」,44.15%表示「精簡人力」。以「業務緊縮」為主因的行業以不動產及租賃業、金融保險業、營造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為主。「精簡人力」為主因者則是文化運動及休閒服務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住宿餐飲業。

明年第一季將減少人力者,平均每家約減少13人,減幅為7.53%,相較上一季平均每家減少11人,減幅6.33%更大。若以員工規模數來看,規模愈大者,平均減少員工人數愈多,上一季約每家減少29人,但明年第一季卻增加為每家減少50 人。

誰減最多?製造業達1萬1200人

各行各業來看,明年第一季減少人力僱用人力以製造業減少最多,達1萬1200人,其次是營造業淨減少1400人。預計增加人力需求中,以「批發零售業」淨增加3200人最多,其次是服務業淨增加1600人,原本應該是進入春節旺季的住宿餐飲業、文化運動及休閒服務淨增加都未滿千人。



◆ 勞委會:許多廠商在苦撐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08.12.02

明年第一季是傳統人力旺季,但勞委會調查人力需求卻出現「首度」負成長,再加上今年第四季實際淨減少2萬6千多個工作機會,人力需求應是連續二季負成長,兩季總計減少3 萬2千個工作機會,就業寒冬的確來臨。勞委會坦言,這次調查明顯感受「許多廠商還在苦撐」,如果明年情勢未好轉,實際情形可能更慘。

勞委會今年9月公布今年第四季事業單位人力需求,當時受訪事業單位還樂觀預估將增聘3.3萬人,減少聘僱2.7萬人,可望淨增加6千人左右。但是當勞委會最近事後詢問廠商聘僱情形,卻發現實際結果增加聘僱的人力雖有3.4萬人,但減少的工作機會卻高達6萬個,以致結果是淨減少僱用2萬6 千人。若再加上明年第一季預估淨減少5千多個人,總計減少3.2萬人。

勞委會解釋,調查數據與實際僱用落差大,原因可能與受訪時間有關。官員表示,勞委會是在7、8月間請事業單位預估第四季人力需求,當時包括毒奶粉、金融海嘯都還未發生,因此廠商對未來前景相對樂觀,預估的人力需求也與最後實際情形有所出入。

從調查也可看出,這波就業機會衰退中,廠商大量減少僱用「經常性員工」,以今年第四季來看,就減少1.5萬名經常性員工,明年第一季將減少聘僱2千5百人左右。即使明年第一季剛好是農曆春節的傳統旺季,臨時性、季節性人力反而淨減少,可見廠商對「旺季不旺」已有心理準備。

官員分析,「減少聘僱」一般包括「遇缺不補」及「裁員」,面對這波景氣寒冬,可以明顯感受廠商都在苦撐,希望盡量避免裁員,一旦明年回春,「生產線可以馬上再動起來」。目前看來,廠商大都以「遇缺不補」調節人力,例如今年第一季廠商對退職人力,還有35%會補充,但明年第一季只有15%表示會補充退職人力。



◆ 綠委盼救中小企業「政府不該救大不救小」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 2008.12.02

民進黨立院黨團為中小企業請命,黨團幹事長賴清德表示,若中小企業出現危機,將有77%就業人口飯碗不保,呼籲政府拯救中小企業及勞工。李俊毅指出,經濟委員會停審國發基金擴充8000億基金救企業,就是因為預算書全無反映運作情形,盼政府給中小企業關愛眼神,不該救大不救小。

賴清德表示,據金管會十月份公布資料顯示,政府目前對中小企業雨天收傘,融資比率越來越少,從七月份的40.54%,降到十月份的39%,整體123萬7000家的中小企業,逾放比例不斷增加,且一月份至十月份共倒閉五萬多間,若以一個中小企業有五名就業人口計算,就高達有25萬人失業。

李俊毅指出,經建會預備將國發基金從2000億擴充到1兆,準備將所有國發基金投資的公司股票,拿到台灣銀行質押借出1000億,預算書一個字也沒有反映出來。他說,其中國發基金共126億多元,對於傳統產業、中小企業升級等各項貸款減列為47億,卻增列關鍵性優惠貸款等增加8、90億,這種減傳產、增大企業的方式,清楚反映中小企業被犧牲,這是朝野有停審的共識之因。

立委高志鵬表示,馬英九總統昨天宣示政府不可能救每一個企業,憂心馬政府是否已決定救大不救小?光就本國銀行加強辦理中小企業放款專案編列3000億、但振興經濟和非中小企業專案貸款卻編列6千億來看,總家數占97%、就業人口佔77%的中小企業顯然受到大小眼的歧視。



◆ 政府紓困政策的檢討

【經濟日報╱張忠本】 2008.12.02

世界金融海嘯衝擊台灣工商業,一些企業已面臨財務周轉困境。政府部門也在研擬紓困方案。最近常被提及的是DRAM與汽車工業紓困。美國也不例外,在紓困金融業之後,正在爭論三大汽車公司紓困案。

1998年發生本土性金融風暴,國民黨政府採取紓困;2000年民進黨執政,繼續紓困政策,計凍結銀行貸款4,400餘億元。這些紓困案中,日後重整成功的只有東隆五金、台中精機與漢陽建設少數公司。事後這些金融壞帳多由金融重建基金(RTC)賠付,全民埋單。現在再度要金融紓困,希望不要再重蹈覆轍,必須考慮紓困的正當性、必要性、可行性。

一、從「正當性」言,就是紓困對象要排除因不當財務投機,造成財務危機的企業。如1998年本土金融危機中,很多企業集團是在1997年以前以關係企業相互持股,炒作股票;也有一些是在房地產過度投資,導致企業周轉失靈,紓困這類公司就欠缺「正當性」。過去幾年因為台灣股市平穩,已少有此類不當之財務運作。

再者是企業經營者的誠信,如有背信侵占或製作假帳者,應避免紓困。又原經營者是要紓困後金蟬脫殼,還是併肩力挽狂瀾。當年安鋒集團朱家得到國民黨黨營事業金援39億元,一周後即宣告倒閉,負責人遠走海外的前車之鑑不要再重現。

二、其次是紓困企業存在的「必要性」,它必須是國內的關鍵產業,有其不得不存在的理由。不然天天都有企業倒閉,是否有必要每家紓困。最近政府對兩大產業表示要紓困,一是DRAM,一是汽車工業,認為DRAM要紓困的理由是,台灣有世界最龐大的PC及封測產業,為了維持PC產業關鍵零組件的自主性,必須台日聯盟,阻止韓國的壟斷;看似合理,卻仍有人質疑。

但是紓困汽車工業的理由就更牽強了。台灣汽車工業早期靠政府政策保護,但囿於國內市場太小,一直不合規模經濟,也無能力拓展外銷;後來居上的南韓,還有「現代」與「起亞」汽車外銷國際市場。所謂汽車產業關聯性較大,惟台灣汽車零組件如車燈、鈑件產業的生存,大都是靠外銷,特別是歐、美的汽車售後服務、維修或保險市場,只有小部分靠國內汽車工業。汽車零組件產業景氣不振的主因在海外汽車市場衰退。今天紓困台灣汽車工業的「必要性」何在?

產業紓困「必要性」的指標是(1)占GDP之比重;(2)關聯產業占GDP之比重;(3)在世界市占率。

三、是「可行性」。紓困對象必須具備市場競爭力,含國際及國內競爭優勢。GE公司的前任執行長傑克‧威爾許說過,「贏家是在每一個領域中追求第一、第二的企業,這是生存的必要條件」。過去台灣有一、二百家的主機板廠與個人電腦廠,如今碩果僅存的只有五到十家。受紓困的企業必須具備再生的潛力,也就是在同業中的競爭優勢,如規模經濟;技術、品質與成本優勢;市占率領先等。

且台灣市場有限,任何企業要能壯大發展,還必須具有國際競爭力。例如有人批評DRAM的製程技術,台灣完全依賴日本爾必達、美國美光、南韓海力士,只是台灣仍具有製造效率的優勢;該不該紓困還有得爭論。至於一些已失去國際競爭優勢,如成本不敵中國、越南者,或在產業排名殿後的企業,則幾無企業再生的「可行性」。

其次是衡量企業本身的財力:是自助人助,還是完全依賴外力?以及經營團隊的健全性:如東隆五金能重整成長,關鍵因素之一是完全保存了原來的技術團隊。

(作者是金融業退休主管)



◆ 關院長這一關 不輕鬆

【梁鴻彬/特稿】2008-12-02 中國時報

「後來居上」的考試院長關中要如何「迎頭趕上」?他的最重要課題,正是公務員「十八趴」優惠存款的改革措施;如何面對社會各界對於公務員優惠退休體制的不滿,又照顧到這群傳統藍營票倉支持者的感受,老關的這一役絲毫都不輕鬆。

銓敘部提出的兩個替代方案,將比現行方案多出兩百五十億至五百億不等的支出,如果提不出說服人心的合理說法,勢必再度湧現照顧特定族群、政策買票的質疑。

持平而論,十八趴的爭議已沾染太多政治色彩,最重要的原則當然就是「退休所得不得高於在職所得」,所得替代率不管是現行的百分八十五至九十五,還是銓敘部提出的百分之七十五至九十五的新方案,都是以優惠存款的「死錢」概念去想問題。

目前銓敘部已研擬公務人員三層退休金制度,包括規畫配合國民年金的實施將「公保養老給付年金化」,及新進公務人員以「確定給付制」及「確定提撥制」併行等三方案,建構出三層退休金制度,就是將「退休金」以社會福利及投資儲蓄的概念重新思考,希望能免於掉入「十八趴」的泥淖。

關中希望試院同仁不要成為製造問題的「官僚」及「政客」,但眼前的挑戰是如何以更大的格局及視野,去重新檢討及規畫「十八趴」問題的核心,以更合理及更有利的退休及撫卹制度,並且以企業化的角度,將退休金真正活用,才是正道。



◆ 聽掌聲點將就對了!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2

今年春天,正在總統大選之前,國內經濟情勢為陰霾籠罩,人心士氣一片低迷。就在那個時刻,我們與國內若干先覺者,振聲高喊,黑暗的日子即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甚至大膽預言,台灣經濟將突破十年來的抑鬱不振,一飛沖天,股價也會隨之直上萬點。

半年過去了,千萬人熱切期盼的曙光一閃而逝;股價在馬總統當選後向上直沖的衝勁,迨上任之後就洩了氣,而台灣經濟更從第三季起陷入衰退,不知何日復甦。

我們錯了嗎?那諤諤直言、充滿信心的先覺者也都錯了嗎?我們大膽的錯誤預言,讓幾乎全體台灣投資人都掉進了愈陷愈深的陷阱,怎麼掙扎也難逃脫;對前途一片樂觀的台灣百姓,如今淚眼婆娑地目睹廠商減產關門,商店一片蕭索,裁員解僱者比比皆是,僥倖保住飯碗的也不免時時膽戰心驚。

如果錯了,到底錯在那裡?當然,從去年6月受到矚目的美國次貸風暴,會在今年9月引發金融海嘯,噬食實體經濟,令全球經濟全面衰退,全世界誰也沒有料到。若一切罪咎皆歸於此,有如我們的政治人物最急切而熱中地大聲宣示者,則除了美國總統、美國聯準會,以及華爾街那些自以為得志的金童們以外,人人都可以說,非戰之罪,我們只是遭受池魚之殃。但我們不願輕易卸責,尤其不容許馬政府託罪華爾街。

內行人即不能將台灣經濟的霉運都推諉給貪婪的華爾街金童;因為深知,是北京那一群邯鄲學步的愚蠢官僚,自誤誤人,讓台灣深受其害。我們固無法阻止中共高層在經濟高速發展20年之後,自以為可以一步登天,而在中上游產業羽毛未豐之前,即遽下重手,全面圍剿其加工出口業。不過,馬政府仍然無法全然卸責。

如果事前妥善防備,甚至藉兩岸溝通的管道,傳授那些外行官僚若干正確的撇步,則情勢早自去年下半年即可有所緩和;當木已成舟,但為害尚未至不可收拾,亦可妥善因應:一面竭力扶持在大陸的受害台商,一面努力調整台灣的經濟布局,化大禍為小禍,讓台灣經濟獲得喘息的空間;如果上任之後,發現事態嚴重,立刻以其他成長引擎替代逐步熄火的出口引擎,則台灣經濟還可苟延殘喘,不致遽爾陷入衰退。

至少,當兩岸開始解凍時,不要莽撞地高喊「解凍太快會成洪水」,以種種小動作刻意阻滯兩岸開放的腳步,則由觀光客、直航帶來的商機,亦足以局部緩和台灣經濟下墜的速度。如果進一步,聰明地以各種方式提前讓兩岸終於三通的大突破發酵,藉以激發國內外投資熱潮,其振奮經濟的力量還會更為強大。

我們無需諱言,未能認清華爾街自作聰明、損人利己的金童以及愚騃的美國政府對金融體制的放縱,會釀成滔天大禍。我們也招認,沒有料到30年來摸著石頭過河而安全引導市場經濟順遂發展的中共政府,會如此愚蠢地自毀毀人。但我們更該坦承,我們急於擺脫毀滅整個國家以圖利一家的陳水扁政權,而對馬總統給予過度樂觀的期待。正是這一個被事實粉碎的期盼,讓我們的預言徹底失敗。

如果馬政府在上任之初,採納我們對200萬戶中、低等收入家庭施加援手,藉以激勵民間消費的建言,不必等到明年,國內需求已獲得若干滋潤。

如果馬政府在6月份聽從我們對台灣經濟即將陷入衰退之論斷,而及早防患於未然,台灣經濟或不至從第三季開始即陷入衰退。

如果馬總統在組閣之初,接受我們的提醒,千萬不要被省籍、性別、學歷等等不相干的意識型態束縛,而能真正用人唯才;則馬政府的部會首長若都是箇中高手,整個政府是一個驍勇善戰的精兵;則不待我們提醒,總能洞燭機先,一旦情勢惡化,立可果斷挽救。

因此,馬政府的效能完全不如預期,甚至達不到起碼的水準,乃是我們預言失敗的關鍵,更是台灣陷入如此苦況的根本原因。幾個月來,我們已不止一次強調,「不是時間問題,是智慧問題」;惜乎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讓我們不得不坐視國事一步步走向泥淖。

如今,在民意支持直落谷底、台灣經濟陷入衰退後,眼看美國準總統歐巴馬以一個後起之秀,卻在點兵選將時,邀聘的人才個個是一時之選,每一任命,全球股市即報以應聲大漲的喝采;馬政府終於臨危授命,請出一個眾望所歸的金管會主委,台灣股市也立即報以掌聲。如果,在確定改組內閣之後,也可以如法炮製,每天報出一位財經首長,讓市場歡聲雷動,一改半年的大錯;則一旦內閣視事,疲憊已極的台灣經濟,也會一躍而起。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人民幣要挺住 救經濟也要兼顧社會正義

* 分析:確認衰退 讓歐巴馬更易推動經濟計畫
* 陶冬:人民幣看7:1美元
* 雙率政策轉向? 人民幣不會一貶到位
* 新勞動法太傷 中國工廠掀倒閉潮
* 新設公司 最低資本額取消
* 救市出擊1 公股行庫 挺企業財部下動員令
* 救市出擊2 經部擴大出口融資優惠
* 救市出擊3 央行緊盯銀行房貸降息
* 拚外銷》新鄭和計畫 下月啟航
* 統一 慘遭倒帳5億元
* 大陸倒帳風 吹向大型台商
* 羅智先領導威信 面臨考驗
* 富士康 將分流精減逾3萬人
* 無薪假新解 科技人圓夢計劃
* 明年Q1人力需求 罕見負成長
* 近半社會新鮮人 家裡蹲
* 18%改革兩版本 綠嗆關中自肥
* 社會探索─救經濟也要兼顧社會正義
* 「長期,我們都死了」VS.「長期,他們都走了」
* 有膽無識,禍延子孫!

◆ 分析:確認衰退 讓歐巴馬更易推動經濟計畫

中央社 2008-12-03

(中央社華盛頓2008年12月2日美聯電)經濟正式開始衰退與結束,對感受不景氣刺痛的消費者而言,可能並無太大意義,但如今美國已正式宣布「衰退」,卻讓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在國會更易推動他的經濟議程。

雖然經濟專家、投資者與許多平常美國人一直懷疑,美國經濟是否已陷衰退,但被認為是景氣循環仲裁者的美國研究小組,本週正式判定景氣開始衰退。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National Bureau ofEconomic Research)發現,經濟自2007年年底開始衰退,這已是過去四分之一世紀裡,為期最久的衰退期,且無明確的結束跡象。這一點,讓即將上任的美國新政府與國會更增加了急迫性。

明年1月20日那天將成為關鍵。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保證,歐巴馬將在1月20日就職當天,簽署最新刺激經濟方案,這將是民主黨多數新國會在1月6日開議後,全力推動一項立法任務。

歐巴馬說,經濟刺激方案是上任後優先要務。他的助理與國會領袖正在討論方案大綱,可能會超出5000億美元,在未來兩年,資助增加就業機會的公共工程,幫助各州醫療補助(Medicaid)、提供資金給再生能源計畫。



◆ 做全球經濟霸主 人民幣要挺住

【康彰榮/綜合報導】2008-12-03 工商時報

1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主要亞幣遭空頭狙擊,摧枯拉朽,當時只有中國咬緊牙關,力挺人民幣匯價,10年後,中國已成了亞洲的經濟強權。如今面臨全球經濟衰退,倚賴出口的亞洲各國競相以貨幣貶值,祈禱經濟免於衰退,這個時候,想要成為全球經濟霸主的中國,該讓人民幣和其他亞幣一樣,搶出口這塊肥肉?或是該展現老大哥的擔當,成為力抗貶值的精神堡壘,值得中國政府思考。

人民幣匯率1日對美元匯率大幅走貶156個基點,政策是放手讓人民幣大貶,或只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已引起亞洲乃,至於全球財經界的高度關注。

據了解,中國官方及財金界主流意見均認為,以大陸出口總量之龐大,人民幣貶值勢必引起區域內貨幣競相貶值,引發經濟更大波動。

1997年7月亞洲金融風暴從泰國起始,在該年的下半年,日圓、韓元、台幣、星元對美金均大幅貶值,貶值幅度從13%至83%不等(詳見表),唯有人民幣和港元死守,當時的中國,不僅帶領亞洲度過金融風暴,也一躍成為區域經濟霸主。

面對這次金融風暴,甚至經濟大衰退,下半年來人民幣僅小幅貶值0.35%,較其他貨幣表現為優,若此時政策轉向,其結果是創造了更大的需求,還是引發另一個災難?

在第五屆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前夕,美方已表態要在此次對話中,再向中方施壓讓人民幣升值;根據北京金融官員分析,人民幣如果此時貶值,美國必大力反對。

此外,人民幣貶值若觸發亞洲貶值潮,大國貿易壁壘增加,以及過去大量流入中國的熱錢急撤,可能令中國在經濟上,未見其利,先見其弊。

因此人民幣貶值之議,表面看中國可獲經濟小利,但實際上卻可能因小失大,損害中國國際地位、外交關係,甚至為解決金融海嘯後遺症而增加更多麻煩。

針對協助內地企業提升出口競爭力,中國副總理王岐山昨天已表明,中國政府會透過各種手段減輕企業的勞工、環保、借貸、營運等成本,長期則需協助產業轉型、提升技術,一般認為,中國政府已表態,這將較人民幣貶值更符合國家整體利益及長遠發展。

此外,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的是,中國除了是世界的製造工廠之外,也是一流的消費大國2007年大陸GDP成長11.4%,其中出口佔比為23.6%,消費佔比高達38.5%,創造消費或擴大投資,也是維繫經濟增長的方法。

這波不景氣非短期可以結束,區塊產業的前景均顯示,需求不振是事實,淪為貶值競賽的擴大出口策略,只是讓中國的經濟成長,是奠基在其他國家的經濟衰退之上。

要做救世主的中國,人民幣該怎麼走,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



◆ 陶冬:人民幣看7:1美元

【經濟日報╱記者陳盈羽╱台北報導】 2008.12.03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兩天大幅貶值,昨(2)日創下近五個月來最低價位,瑞信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陶冬表示,這代表中國匯率政策有重大轉變,國際間對人民幣貶值的態度將影響其日後的貶值幅度。他預測,未來三個月人民幣兌美元將貶至7元人民幣兌1美元的關卡。

周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創1994年來單日最大幅度,陶冬在其報告中指出,中國人行放手讓人民幣貶值,很清楚的代表中國政府刺激經濟,尤其是提振外銷的決心;根據中國最新的製造業報告(PMI),PMI指數跌至40.9,創下歷史新低,同時產出與新訂單量也創下歷史新低,平均價格也創下歷史最大跌幅,顯示中國經濟快速的大幅衰退。

陶冬認為,連中國政府都不知道這波貶值的幅度會多大,放手貶值測試國際態度的意味濃厚,而在經濟景氣快速下滑的大環境下,國際不可能坐視不管,尤其是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剛要上任,如果反對貶值的聲浪逐漸增加,人民幣將會停止貶值或讓幅度縮小。

一旦如此,北京政府的目的就達到了:創造人民幣有可能升、也有可能貶的情勢。陶冬預期,人民幣在未來三個月間,將從現在的6.88元人民幣兌1美元,貶值至7元人民幣兌1美元,之後將會在狹幅區間整理。



◆ 雙率政策轉向? 人民幣不會一貶到位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羅兩莎、藍孝威/綜合報導】 2008.12.03

人民幣前天急貶,兩岸金融業者認為,人民幣開始貶值,代表人民幣走勢可能開始轉向,但以中國人民銀行的保守態勢,人民幣貶值和升值趨勢一樣,都不會一次到位,要花較長時間。

總統府經濟諮詢小組委員、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認為,人民幣貶值,可能會帶動一波亞洲貨幣繼續走貶,但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時,人民幣都堅定如山。他表示,此次面對全球金融海嘯,人民幣必須要維持亞洲匯率穩定的責任,人民幣走貶,或許是中國政府要維持出口競爭力,但讓貨幣貶值不應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中國大陸南開大學副教授佟家棟也認為,中國大陸政府不能一碰到問題就踩煞車,大陸有近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今年還會創造出快2,300億美元的外貿順差,人民幣現在並沒有非貶不可的條件,他怕大陸政府這次煞車踩過頭。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表示,人民幣匯率調整正常且必要,要形成合理匯率。他說,自從三年前大陸實施外匯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升值20%,現在做一些回調是完全正常、合理的。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李桐豪指出,在全球金融市場驚魂未定之際,人民幣突然來攪局,變成當前很難對付的議題;尤其是隨人民幣貶值,台幣貶值預期心理已形成,可能「逼著我們不得不出手,騎虎難下。」中國大陸年初才實施勞動基準法等措施,但在生產條件變壞時,卻利用人為方式企圖讓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和提振景氣,確有值得商議之處,並將造成其他國家相當大的困難。

但他強調,目前還要觀察這波人民幣貶值,是調整過去這段期間的升幅?或是貶值趨勢確立?如果只是適度調整,狀況應該還好。

現場也有大陸財經學者指出,以中國大陸央行(中國人民銀行)的保守作為,人民幣貶值也會像人民幣升值一樣,會走個好幾年才到位,絕不會一次到位。大陸學者說,就像人民幣兌美元,從1比7升到1比6.8多元價位,就走了快兩年;現在大陸要貶值以維持出口競爭優勢,也會是好長一段時間,不會像韓元只花幾個月,就貶了50%。

台灣金融業者則認為,人民幣突然開始走貶,代表中國大陸的「雙率」政策開始轉向,這就是一個重要的訊號,代表大陸政府已經開始陸續調降利率,並讓貨幣貶值,而且一定會有「下一道菜」端出來,來保住經濟成長率,台幣在這個趨勢下,可能也會跟著反應,趨勢也是非走貶不可。



◆ 新勞動法太傷 中國工廠掀倒閉潮

編譯陳柏誠/專題報導 2008-12-03 自由時報

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珠江三角洲,今年初遭遇一場巨變,由於中國自年初開始實施新勞動合同法,導致這個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地一夕變色,數以萬計的港資企業關門,以及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遷離,僅存的企業置身風雨飄搖之中,裁員、縮編、少接或不接訂單、工人罷工事件不絕於耳。

不只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也相繼出現企業倒閉潮。

由於商業環境惡化引發的隱性倒閉潮,當地數以萬計勞工今年初返鄉過年後,從此沒有再回去上工。

根據亞洲鞋業商會的統計,自勞動合同法實施以來,廣東總計五、六千家鞋廠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就關閉了四、五百家,珠江三角洲原本有五.八萬家港資企業,目前已有大約一.五萬家「失聯」,東莞港資開達玩具廠更在最近突然宣布終止勞動合同,引發大規模騷動。倒閉潮還擴及製衣、玩具加工、電子加工等其他勞動密集產業,形成企業倒閉鏈。企業界呼籲暫緩甚至廢除勞動合同法的聲浪未曾間斷。

事實上,企業為了規避新法的衝擊,早在新法實施前便展開大規模裁員,或採用重新計算工作年資等手段,新勞動合同法的衝擊如此之大,在於它頒布的目的在保護勞工的權利,合約制度、工資計算以及勞資糾紛仲裁都一面倒偏向勞工階層,沒有兼顧資方利益,因此不只增加企業經營成本,還因為標準過高,導致企業在執行上的困難。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的常務會董余立明表示,勞動合同法衍生的企業成本增加大約十五%,其中一些條文允許工人追究一些企業以前不太合法的雇用情況,例如沒有支付加班費、沒有為工人投保社會保險等。有了條款加持,勞工彷彿拿到王牌,遇到資方稍微不合理便以罷工或是遊行等激烈行為回應,讓勞資關係變得更複雜。

因為這項保護勞工的法令,使得企業經營難以為繼,外資企業撤離和倒閉,反而使得很多勞工失去工作。中國經濟學家認為,「一連串的新政策使得珠江三角洲的經營環境越來越艱困,未來將有工廠繼續倒閉」。

實施新法導致勞資雙輸

中國當局自年初以來便開始研究因應之道,曾有意釋法或採取實施條例,對勞動法的內容進行調整,但是迄未見到有效措施。儘管經濟學家先後提出建言,亦無法改變現狀,而且情況還繼續惡化。有些經濟學家因此認為,「新勞動合同法導致勞資雙輸,因為它為企業帶來太大負擔,是人民幣升值之外,中國企業倒閉潮的另一罪魁禍首」。



◆ 新設公司 最低資本額取消

【聯合報╱記者丁萬鳴、許玉君、賴昭穎 /台北報導】 2008.12.03

未來台灣將出現「零元公司」、「一元公司」。為了促進「微型企業」發展,經濟部將修改公司法,廢除公司設立登記最低資本額限制。未來財力薄弱的小民想設立公司,不必傷腦筋募集資金、或是弄假的存款證明。

現行公司法規定,新設公司必須登記資本額,並授權經濟部以行政命令規定最低資本額,「股份有限公司」五十萬元,「有限公司」廿五萬元。

官員指出,公司資本額的規定沒有太大意義,坊間代辦公司登記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有一套對策。

經建會表示,世界銀行「二○○九年全球經商環境報告」,台灣在「開辦企業」的效率非常落後,因此行政院決定將「開辦企業」列為優先改進,廢除公司設立登記最低資本額制度。

經濟部官員說,公司法修正草案將在本月底前送行政院,希望明年三月前完成修法程序。如果明年三月立法院未能修法三讀,經濟部將先以行政命令規定「資本額最低只需一萬元」。等到三讀後,再取消最低資本額限定。

成立公司取消資本額限制會計師界多表贊成。資誠會計師事務所所長薛明玲昨晚表示,資本額限制這種「形式管理」本來就可以不要,很多國家也沒有這種限制。

信實會計師事務所所長羅友三則說,取消後,未來民眾商業往來,少了政府的「背書」,未來得更重視徵信,才不會被騙。

【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經濟部商業司調查,有七十五個國家未對公司設立的最低資本額限制;為了和世界接軌,政府也決定取消公司資本額的硬性規定。但外界擔心一旦取消資本限制,會不會造成紙上公司氾濫?

主管公司登記的商業司官員表示,公司的資本額要多少,應該由股東決定,政府不應該干預。如果股東認為公司不要資本額可以經營下去,就可選擇登記資本額為零。「零元公司」能不能經營下去,市場自會決定。

有人擔心台灣因為取消公司資本額登記,會成為犯罪集團的洗錢中心。但官員分析,犯罪集團如果要虛設行號行騙,應該不會成立一個資本額為零的公司,反而比較有可能故意提高公司資本額的規模,才能掩人耳目。



◆ 救市出擊1 公股行庫 挺企業財部下動員令

【朱漢崙/台北報導】 2008-12-03 工商時報

貫徹行政院「三挺」政策,財政部下令8大行庫全力配合!財政部本週一傍晚召集8大公股行庫開會,最後交代4大任務,即確實配合銀行公會決議的企業紓困、全力承作9000億元的專案貸款、土建融貸款不作分區限制、盡全力溝通處理結構債糾紛,除了未來將一個月檢討一次執行成效外,更將作為公股董、總年度績效考評的具體指標。

財部高層對此表示,根據統計,8大公股銀行截至97年10月底的總貸款金額及中小企業貸款金額分別為9兆7523億元、2兆30億元,較前年底分別增加6054億元、1464億元,成長率分別為6.62%、7.89%,顯示8大行庫已在積極配合政府政策辦理相關專案貸款,並未如外界所言緊縮放款,抽企銀銀根。

這也是政院宣示「三挺政策」以來,財政部首度大陣仗召集8大公股行庫高層集會,下達明確的政策配合指令;當天包括台銀、土銀、合庫、輸銀、華銀、一銀、兆豐銀、台企銀等8大公股行庫總經理全員到齊,財政部在一整天的立法院議程後,還馬不停蹄的從傍晚5點半起,就跟8大行庫總座開會,也可看出行政院要求政策落實的事態緊急。主要原因,在於儘管政院早已下達企業紓困指令,並且提出了信保基金出面保證的總額9000億元額度專案貸款,但企業遭抽銀根情事仍層出不窮,而房貸風險升高使得不少銀行限區承作,讓建商怕房子賣不出去急得跳腳,這些均使得身為8大行庫大總管的財政部只好親自出面督軍。

財政部在歷時2個小時的會議後,作出了四大點裁示,包括了:1、各公股銀行應積極配合銀行公會辦理相關企業紓困事宜;2、各公股銀行應積極辦理由信保基金出面承保的3000億元中小企業專案貸款,以及6000億元非中小企業(大企業)專案貸款;3、現行辦理建築及房屋融資並未限制特定地區不承作,該作法仍應持續;4、對於連動債如發生客訴事件,各公股銀行必須與客戶妥為溝通處理。

財政部也明確告知與會總座,執行成效預定1個月開會、檢討1次之外,也將納入公營金融機構工作考成及公股金融機構公股代表考核的參考。



◆ 救市出擊2 經部擴大出口融資優惠

【侯雅燕/台北報導】 2008-12-03 工商時報

全球需求疲軟,出口業者哀鴻遍野。經濟部為協助業者在困境中尋找新市場,規劃自今年9月至101年底,實施「鯨貿計畫」,投入新台幣73.58億元,擴大出口融資優惠及輸出入保險,並提高補助輸出入公會至包括大陸在內的市場拓銷與參展經費。

經濟部長尹啟銘昨日下午與進出口業者座談,首度詳談鯨貿計畫的內容。尹啟銘表示,雖然預計明年出口景況差,但政府希望提供更多誘因,不要讓原本帶動國內經濟成長的出口萎縮。

工具機公會總幹事黃建中建議,經濟部可以跟對岸談,互免關稅。尹啟銘回應表示,未來可透過兩會協商來提出。

國貿局正式公布「鯨貿計畫」,內容包括經貿高層長官領航進軍新興市場、擴大外商對台採購、海外業務尖兵種子育成計畫、提高新興市場補助額度、擴大工具機、紡織業與汽機車零組件等三大利基產業出口計畫等。

政府規劃今、明年組逾70展團,由經貿高層率團,以參展及辦理洽談會方式,依序前往中國大陸、南美、中東、東歐、南亞、東協等地,協助廠商拓銷。

政府將提高補助輸出入公會組團赴新興市場舉辦或參加國際展覽活動,每一展項補助上限將自150萬元增至200萬元;赴大陸拓銷經費限制則由20%放寬為25%。自98年實施至101年。

值得一提的是,國貿局特別協商輸出入銀行,加上推貿基金,明後兩年總共挹注55.82億元,推動「582(我保你)輸出保險」、「優惠出口貸款」、「轉融資促進出口」等方案。

國貿局局長黃志鵬表示,目前輸出入銀行僅給予在該銀行有保險的業者,滿一年後,給予2家買主免費徵信,新措施將擴大至10家買主,並且保險費祭出優惠,輸出至新興市場的信用狀出口保險可打到2折。

黃志鵬說,優惠出口貸款由原本兩年承貸40億元,擴大至100億元,並將按輸出入銀行實際貸放利率減半計收。為鼓勵其他國家買台灣產品,輸出入銀行將擴大合作的國家與銀行,以及國內銀行在國外據點也會加入,提供他國銀行融資,再間接協助廠商,利率平均可優惠減碼1%。



◆ 救市出擊3 央行緊盯銀行房貸降息

【陳碧芬/台北報導】 2008-12-03 工商時報

央行總裁彭淮南出面要求各銀行指數型房貸加速降息,2星期以來,40家銀行回報的第一手資料,客戶完成換約的達成率是56%,央行對此不表滿意,一方面公開「辦理成效較佳」的銀行名單,且再度由業務局長尤錦堂親自致電各家總經理,促請銀行的速度「再趕快些」。

央行要求列管的40家銀行,把房貸利率調整期由每季、或每半年,改為每月辦理,56%的數據,是各銀行提報受理民眾要求房貸換約的件數,以及完成換約作業的件數,兩者相除的結果。以央行統計,自央行總裁彭淮南親自召集各銀行董、總座的11月11、12日起算,截至11月28日,2週內業務局收到銀行回報的情況,為銀行總計受理民眾換約1.6萬件,完成換約8900餘件,得出達成率約56%。

央行昨天公開的Top 5超級配合銀行,在「已完成轉換戶數」部份,分別是合作金庫(1784件)、台灣銀行(1749件)、土地銀行(1205件)、華南銀行(903件)、國泰世華(835件);在「已轉換戶占已受理戶數比例」部份,土地銀行和合作金庫以100%同時奪冠,台灣銀行93.68%、國泰世華78%、第一銀行70%。兩個排名中的民營銀行,僅有國泰世華1家。

央行此舉,影響到各銀行手上的2.7兆「指數型」房貸部位,國際慣例上是每季或每半年調整利率1次,央行為使貨幣政策中的降息效果加速發酵,額外要求40家相關銀行修改辦法,且不能收取手續費。



◆ 拚外銷》新鄭和計畫 下月啟航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謝佳雯/台北報導】 2008.12.03

經濟部長尹啟銘昨(2)日表示,政府繼振興內需後,將接續拚外銷市場,近期將宣布「新鄭和計畫」,協助廠商搶攻大陸、印度、中東等外銷市場,並解決海外融資和徵信問題,預定明年元月啟動。

據了解,「新鄭和計畫」尚未完全定案,預計月底前完成規劃,明年將投入60億元,協助國內業者擴展海外市場。

尹啟銘昨天參加由經濟部工業局舉辦的工業精銳獎頒獎典禮,他以「新鄭和計畫」為這套方案命名,主要是有感於520後,政府施政都著重在擴大內需,但國外市場比國內市場大好多倍,「國內有限、國外無限」,經濟部除了推動一些投資外,更需要在外銷上努力推動,因此希望效法鄭和精神,結合企業力量在海外市場開疆闢土。

尹啟銘透露,目前擬訂的「鄭和計畫」主要有四大方向。首先是環境面的塑造,包括出口保險、融資、轉融資、徵信,政府都將提供協助;其中轉融資方面,將由中國輸出入銀行提供資金給對方國家銀行;徵信方面,則提供每家廠商十件免費徵信服務。

尹啟銘舉例,有的廠商要攻俄羅斯市場,但擔心對方的財務狀況,或是海外融資問題,即可由中國輸出入銀行提供協助。

第二個方向是由政府帶頭為台商開拓大陸市場,尹啟銘說,明年大陸經濟成長率預估還有7.5%的成長,還有廣大市場可搶攻,尤其要拓展食品業市場,在大陸的三聚氰胺事件後,台灣的食品業贏得更多信心,此時是外銷大陸市場的好時機,可以運用統一、康師傅既有的通路來協助拓銷大陸市場。

第三方向是針對不同的新興市場,擬定不同的拓銷計畫。尹啟銘表示,「新鄭和計畫」將針對印度、中東等新興市場,擬訂加強拓銷的方案;即使印度孟買最近傳出暴動,仍僅限小區域,在10億人口支撐下,仍有龐大的內需市場。

第四方向是明年擴大辦理國際採購商來台採購的展示會,尹啟銘說,執行方式包括辦理國際大採購商的展覽會、為特定大採購商舉辦展示會,加強他們對台採購,以及擴大新興市場的買主到台灣採購。



◆ 統一 慘遭倒帳5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2008.12.03

統一企業香港子公司統一中國控股公司(簡稱統一中控)昨(2)日發布重大訊息,表示受到廣東中谷糖業爆發財務危機的拖累,統一中控3月付出人民幣1億元(約新台幣5億元)購糖金額,恐將無法收回,統一中控正評估在第四季認列一次性虧損。

統一中控去年獲利人民幣4.24億元,這次驚傳遭大陸賣方倒帳的損失,幾乎虧掉了去年四分之一的獲利。統一中控的大陸遭遇,凸顯金融海嘯肆虐下,不少大陸企業財務岌岌可危,經營風險日益升高,連統一等大型企業都難置身事外;影響所及,兩岸恐將爆發倒帳潮。

統一中控昨天在香港聯交所公告被倒帳金額。統一中控表示,這筆交易是今年3月與廣東湛江的中谷糖業集團簽署兩份糖供應合約,並預先支付人民幣1億元,不料中谷糖業爆發爆發財務危機,董事長兼總裁龐貴雄甚至在10月傳出自殺身亡。

統一中控坦承,該公司向中谷糖業採購3萬公噸的砂糖,提前支付購料款,是為了爭取中谷糖業第四季量產的砂糖;中谷糖業爆發財務危機後,統一與該公司協商談判損失,但直到11月28日該公司才獲知廣東省湛江人民法院公告的內容,中谷糖業的若干糖存貨將進行拍賣。

統一中控指出,目前仍在協議從中谷糖業取回款項,並評估是否在第四季一次認列全數損失。

統一中控表示,統一每年在大陸採購15萬公噸的砂糖,以供應生產各項飲料,過去都透過貿易商採購所需用糖,但為了取得更優惠的採購優惠,今年才首次直接和中谷糖業集團簽約購糖,現在統一已由其他供應商補足原應由中谷糖業供應的3萬噸砂糖。

據了解,中谷糖業的前身是大陸國營的湛江糖業公司,負責人龐貴雄在2000年取得湛江糖業改制後經營權,並陸續擴充,旗下有六家子公司,集團總資產人民幣18.12億元。

大陸媒體報導,中谷糖業爆發財務危機的主因,是投資白糖期貨失利,慘遭虧損達人民幣10億元,龐貴雄更在10月中旬跳樓身亡,這家公司無力解決30多家債權人糾紛,法院後來宣告重整,也讓統一中控收回支付巨額款項的機會渺茫。



◆ 大陸倒帳風 吹向大型台商

【經濟日報╱記者林庭瑤、陳慧敏/台北報導】 2008.12.03

統一中國向廣東陸資企業採購砂糖,預付人民幣1億元竟遭大陸方倒帳;富蘭德林事業群總經理劉芳榮指出,統一中國廠的內控有漏洞,預付款項沒有第三方監管,這筆錢大概要不回來了。

劉芳榮表示,在大陸做生意有一個特殊現象,國營企業會賴帳,不會倒帳,錢拿得回來,只是早或晚而已;但民營企業不一樣,倒閉後人去樓空,所有資產遭銀行抵押,錢也要不回來。

專門追討倒帳的海峽兩岸企管顧問公司首席顧問倪維說,近期大陸倒帳已衍生出三個新現象,一是被倒帳的台資企業從內銷型蔓延到加工出口製造業,二是台商倒台商的個案愈來愈多,三是倒帳台商已從中小企業擴及到中大型台資企業。倪維說,這一波倒帳潮不再侷限中小企業,上市櫃的大中型台商都可能倒帳。如大陸台資最大鍍面鋼廠、位於江蘇常熟的科弘材料公司無預警倒閉,牽連到大陸企業、台資供應商和台灣供應商。

台商收貨的潛規則是「款到發貨」,台商要認錢不認人,動之以情沒有用,無論統一、旺旺、康師傅等台資企業,與大陸民營企業交易,通常不會先預付款,但統一此次卻先付款,很罕見。

統一中國廠預付1億元給陸資企業,劉芳榮分析,統一應是分次付,不可能單次付清,然而,在大陸99%是被經銷商倒帳,被供應方倒帳的,非常罕見,而統一卻是被供應方倒帳。他指出,如果統一要與供應方交易,在尚未徵信之前,應有第三方的律師事務所或會計師事務所來監管,就像上市公司的股權交易都會有監控,但統一也沒有找第三方監管,顯然內部控管有問題。

在大陸「錢是老大」,信用制度在大陸還不成熟,不像台灣各家銀行有互聯系統,進電腦就可查清楚個人或企業的信用狀況。他指出,在大陸湖南省的企業,只要跨省,跑到湖北去跟對方交易,銀行就無法對企業徵信了。契約信用是大陸政府應建立的體系,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帶大陸銀行高層到台灣,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了解如何建立信用制度。他相信,統一想要拿回這筆錢的可能性很低,大陸方的土地廠房可能已抵押給銀行。

劉芳榮提醒台商,全球金融風暴後,對大陸企業徵信很重要,大陸三角債又很普遍,內部要有內控,要求對方貨到才付款,外部要有徵信,最好有第三方監管交易,才能降低交易風險。



◆ 羅智先領導威信 面臨考驗

【經濟日報╱記者 謝柏宏】 2008.12.03

統一企業大陸發展流年不利,先是上半年受到人民幣升值,驚爆匯兌損失人民幣1.28億元,昨天又被大陸中谷糖業倒帳,金額高達人民幣1億元。統一總經理羅智先上任以來,向以冷面作風推動企業改革,這次能否以鐵的紀律帶領統一走出困境,考驗未來領導威信。

統一過去在董事長高清愿領導下,向來以溫和作風管理企業,並將全體員工視同一家人,這套管理模式也確實讓統一企業在台灣市場發光發熱。

但隨著統一企業進軍大陸市場,面臨多變的大陸市場環境,統一面臨的挑戰大過從前,尤其是羅智先接任總經理後,為了重新定位統一在亞洲市場的方向,採取許多有別於高清愿的新改革。

其中最大的差異,是羅智先的管理風格完全不講感情,他甚至直接了當的告訴員工,不需對企業有忠誠度。依照羅智先的觀點,統一全體員工唯一的效忠對象,只有自己的股東及消費者大眾。

面對今年連續兩次由外部環境引發的損失,一向以冷靜、不帶感情自我期許的羅智先,能否成功採取鐵的紀律協助公司建立更綿密的內控制度,考驗未來領導統一集團的威信。



◆ 富士康 將分流精減逾3萬人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08.12.03

香港大公報報導,富士康行政總經理暨商務長李金明1日證實,富士康將在守法、做好妥善安置的基礎上,安排約5%員工「分流精減」。據稱,「分流精減」方案已報送深圳市勞動部門,一旦獲准將於近期內實施,估計有3萬到4萬名大陸員工受到影響。

李金明表示,富士康今年營收持續成長,但金融海嘯還是為富士康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今年11月和12月的訂單有所減少。李金明說,富士康不同意「裁員」這種說法,「我們用的詞是『分流精減』。」

李金明強調,富士康遵守相關法律,人員分流的順序是先海外和其他地區、後大陸地區,管理人員的分流也將先於第一線員工。管理層分流比率為10%,一線員工分流比率為5%。

早前大陸網路上有傳言指稱,富士康將裁員10萬人,光深圳就將縮編近4萬人。報導指出,富士康在大陸的員工數約在65萬到70萬人間。按李金明的說法,富士康此次「分流精減」受影響的大陸員工將3萬至4萬人間。

報導指出,富士康10月初就停止招募新員工,今年11月深圳2009年高校(大專院校)應屆畢業生「雙選會(用人單位挑選畢業生、畢業生挑選工作單位)」,富士康也未參與。

李金明指出,富士康人員分流的具體方案為:在徵求員工同意的前提下,優先執行公司內部分流。將一些員工安排到訂單較充足的子公司或者其他廠區;盡量實行彈性工作及休假制度。

對離職員工,富士康會做好補償工作,並建立返聘機制,一旦市場回暖立即優先錄用;災區員工、殘障員工和患重大疾病員工不在分流之列,並保障工作機會和待遇不受影響。工會對於特別困難的員工給予一定救濟。

報導引述富士康內部人士透露,富士康人員分流方案已經過工會廣泛徵求員工意見,經協商完成修改,並提交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富士康已將方案向大陸勞動部門和上級工會報備,確保「分流精減」符合大陸「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分流方案一旦獲深圳市勞動部門通過,將於近期內實施。

※ 相關報導:

* 富士康遭遇多事之秋 「芒刺在背」面臨三大挑戰 - 搜狐IT
http://it.sohu.com/20081203/n260995286.shtml



◆ 無薪假新解 科技人圓夢計劃

【涂志豪/台北報導】2008-12-03 工商時報

由於晶圓廠及封測廠的產能利用率快速下滑,業者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台積電部份員工若加上今年特休,12月份休假天數高達20天以上,而台積電內部也稱此為「圓夢計劃」,員工乾脆利用此一長假去完成自己的夢想,包括出國旅遊或進修等。

不少竹科員工表示,大環境不好工作難找,保住飯碗是當務之急,因此只要不被裁員,即使要休假1- 3個月也沒關係,反而可以利用這些放假的時間多與家人團聚、旅行,或是學習些新技術。也因此平日人煙稀少的新竹郊區,近來卻是人滿為患,而新竹職訓教育協會的電腦班報名人數更是比平常多出一倍。

多年前日劇「長假」在台播映時,曾掀起竹科一陣休假風潮,許多竹科工程師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決定向公司申請放半個月以上長假。這檔由木村拓哉演出的長假日劇中,有一段經典對白深深打動竹科工程師的心,「倘若有一段時間做什麼事都不順,就別再勉強自己去改變,試著休息一下,什麼都不做,就當做是老天爺給的長假吧。」「Don't Worry,Be Happy!當假期過後,人生轉變的契機就會來臨。」

對員工來說,晶圓廠及封測廠的產能利用率快速下滑,在無單可接的情況下,只好要求員工休無薪假。包括台積電及日月光等業者均表示,在不裁員的前提下,只能希望員工能夠申請優退,再來就是只能放無薪假。

據各半導體廠的員工透露,因為公司要求在年底前將特休假休完,加上12月週休二日共有8天例假日,再加上5至10天不等的無薪假,很多工程師的休假天數都拉長不少。如台積電南科6廠的員工就有人休到26天,竹科12廠及南科14廠的員工也有人休到20天左右,至於日月光也有人休假天數達15天以上。

由於難得有這麼長的假期,台積電內部也將放無薪假稱為「圓夢計劃」,因為過去幾年半導體景氣不算差,台積電又處於產能擴張期,要休一周以上的長假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如今景氣不佳,休假天數長達20天以上,正好可以一圓夢想,利用此一假期規劃上課進修,或是當背包客出國旅遊,或是騎自行車環島一週等。而許多工程師也在網路上或部落格中再度提起長假的經典對白,12月的無薪假「就當做是老天爺給的長假吧」。



◆ 明年Q1人力需求 罕見負成長

【薛孟杰/台北報導】2008-12-03 工商時報

景氣有多差?官方統計會說話。勞委會昨日公布98年第一季人力需求調查,工作機會不增反減,一口氣少掉5千6百個,這不僅是2年來首度負成長,與去年同期有4萬個新工作機會相比,更是嚴重衰退。

勞委會從96年第3季起,每季都會進行人力需求調查,原本廠商預估97年第4季人力需求是淨增加6,286人,未料在全球金融風暴不斷擴大,第4季實際淨減聘達26,468人,工作流失之快,出乎意外。

勞委會統計長陳金城指出,98年第1季只有8.81%事業單位表示將增聘人力,預計增聘21,100人。8.33%將減少聘僱、減聘人數26,600人,人力需求數淨減少5,600人。

加計97年第4季與明年第1季,最近2季消失的工作機會已超過3萬個。陳金城警告,由於廠商回答問卷常比實際狀況保守,因此預估明年第1季消失的工作機會還可能更多。

若進一步分析各行業工作機會消長,明年第一季減聘人力最多的是製造業,預計減聘11,200人,其次是營造業減少1,400人。預計增聘人力的行業,則以批發零售業淨增3,200人最多,其次是服務業1,600人,至於原本將邁入旺季的住宿餐飲業、文化運動業及休閒,淨增加都不滿千人。

如果以聘僱型態觀察,明年第1季減少的工作機會,以臨時性、季節性員工及派遣員工減少最多,總共淨減少3,100人,至於一般員工則減少2,500人,打工族工作機會則增加1,500人。

若以工作型態區別,明年第一季基層非技術工及體力工所受衝擊最大,預估減少6,400人,其次是技術工及機械設備操作工4,400人、事務工作人員1,700人。至於預計增聘人力的種類,則以服務工作人員及售貨員淨增3,900人最多,其次為專業人員3,300人。



◆ 近半社會新鮮人 家裡蹲

【張舒婷、唐鎮宇/台北報導】2008-12-03 中國時報

今年不僅飯碗難捧,新鮮人求職也難度倍增。一一一一人力銀行表示,目前還有四成五的新鮮人待業中,較去年增加二成八。一○四人力銀行的資料也指出,一月底在線上求職的新鮮人尚有六萬七千人,較去年同期多出三成六,甚至過半數企業已表示不招募新血,也悲觀地預測明年的人力需求將更低迷。

勞委會公布明年第一季的企業人力需求預測,發現除部分工時的職缺有成長外,其餘雇用型態全都負成長。人力銀行業者建議,求職者應考慮放低身段接受派遣、時薪等條件較差的工作,或投入業務工作讓自己「練功夫」,等待景氣回春再追求理想職缺。

經濟危機未停止,就業市場陷入冰河期,越來越多年輕人憂心找不到頭路。根據一一一一人力銀行最新調查指出,儘管過半數「菜鳥」(五一.八六%)畢業前便積極找工作,畢業至今約半年,卻有四五.卅二%的新鮮人從未找到正職工作,較去年同期(廿三.一二%)上揚將近一倍。 若再加上另外原本有工作,後來卻因故離職或失業,目前同樣待業中的比例(十八.○五%),竟有高達六三.卅七%的受訪者目前處於待業狀態,顯見社會新鮮人的求職機會已急凍。一○四人力銀行的數據同時指出,現在註明「不拘經驗」的職缺僅七萬五千個,比去年銳減廿五.八%。

除此之外,每一份註明「不限經驗」的工作機會中,新鮮人的實際錄取率僅卅八%,熱門的「電子業」和「製造業」,新鮮人的錄取率更是遠低於平均值,可見初出社會的「菜鳥」很難受到企業主的青睞。

不過,一○四人力銀行行銷總監邱文仁表示,還是有許多求職者「太挑」,不願意屈就低薪或離家太遠等工作,造成仍有相當多職缺長期找不到人。



◆ 18%改革兩版本 綠嗆關中自肥

將多花250到500億 掏空國庫

自由時報 2008.12.03

〔記者曾韋禎、楊久瑩/台北報導〕十八%改革出現新方案,銓敘部計畫將退休所得替代率的現職薪資計算改為更優惠的「基本薪案」或「本俸加一倍案」,政府將為此多支出二百五十億到五百億元。民進黨團幹事長賴清德痛批這是假改革表示,關中剛就任考試院長,銓敘部就提了十八%改革新方案,不管是哪一案,都是讓小官更瘦、大官更肥的假改革。立委高志鵬批,關中這個十八%大戶一上任就不顧人民觀感,不顧國庫虛空,立即推出自肥方案,令人遺憾。

會鼓勵延退 失業率更嚴重

立委李俊毅也說,民進黨執政時期,為改善十八%優儲讓公務員退休後領的比在職多的弊病,提出改革,這將為政府節省七百四十四億元的優惠利息補貼支出。但銓敘部所規劃的新版本,甲案將使年資二十五年的基層公務人員每月少領三千五百元,年資三十五年的高官則可多領一百元,政府將多支出二百五十億;若採行乙案,基層公務人員少領近三千元,高官則可多領近萬元,政府將多支出五百億元。

李俊毅批,這樣的做法也鼓勵公務人員延後退休,會讓公務體系無法注入新血,讓失業問題雪上加霜。

銓敘部:會杜絕肥大官現象

針對綠委質疑,銓敘部政務次長吳聰成昨說明,目前銓敘部擬定了兩個方案,尚未做成最後修正及決定,但已正視九十五年改革方案中肥大官的問題,特別設計了「本俸加一倍案」,同時取消了過去計算主管職務加給的部分,改以專業加給替代,就是為了杜絕「肥大官、瘦小吏」的現況,這樣一來,基層人員扣減金額就會下降,反倒是高職等人員扣減金額增加。

另為了解決九十五年改革方案中服務年資愈長,扣減退休金愈多的現象,吳聰成說,銓敘部新規劃的甲案或乙案,在設計上都加入了年資的考量,年資愈長,退休所得替代率上限設計得愈高,這樣的設計使得各職等年資達三十五年者,退休金扣減的金額幾乎都等於零,不僅有助於改善愈來愈多公務員提早退休,造成的退休金財政負擔及人才損失,也確有肯定及鼓勵公務人員久任的用意。



◆ 社會探索─救經濟也要兼顧社會正義

【林萬億】2008-12-03 中國時報

當政府全力撒錢救經濟的時刻,談社會正義,一定會惹人厭。但是,當熱頭過去了,再回頭已來不及。

因於二次房貸造成金融風暴,先垮的是房屋貸款公司,接著銀行、保險公司,連帶拖垮股票市場,連累股票族與連動債投資人,進一步百業蕭條,最終反映在大規模失業潮上。一旦失業率升高,購買力更不足,生產部門更萎縮,關場歇業、輪休更多,這就是惡性循環。

對廣大勞工來說,玩不動產、金融遊戲的既不是他們,管理金融秩序的也不是他們,承擔末端後果的卻是他們。失業之後,三餐不繼,天寒地凍,投訴無門,只好燒炭、跳河自殺。而許多企業管理階層在冒險遊戲過程中吃飽、賺飽、玩夠,兩手一攤走人,留下爛攤子給國家、社會。你說升斗小民怎麼可能接受一些不正義的紓困方案?

各國政府所謂救經濟方案,往往先從上游下手,例如降息、減稅、紓困、擴大公共工程、消費券,以挽救銀行,振興房市與股市,降低生產成本,刺激買氣等。我國也不例外,不到半年推出「馬上關懷」、「近貧補助方案」、「青年租屋補助方案」、「購買節能商品補助方案」、「調降利息」、「政府挺銀行,銀行挺產業,產業挺勞工」、「消費券」、「立即上工」、「振興經濟新方案」、「98-101年促進就業方案」、「補助換新車」,也正在規畫救房市。這些作法除了調降個人所得稅、發放消費券與促進就業方案與廣大勞工直接有關外,其餘大多是為了救資本家與投資人。

馬政府似乎堅持「政府挺銀行,銀行挺產業,產業挺勞工」的線性邏輯,即所謂的雨露均霑法則,以為上游放流,下游捕魚。問題是台灣的銀行買了多少美國二次房貸的爛債權,及連動債,社會大眾根本不知道。在這種資訊不明的情況下,怎麼會相信政府挺銀行是挺對了。又銀行自己被爛債權嚇到了,還會真的不顧一切挺產業嗎?萬一又被套牢怎麼辦?何況哪些產業該挺?才能真正挺住勞工,也沒有共識。

馬政府的救經濟基調是經濟與社會分離。只要經濟救活,可以不顧財政平衡,也可不管社會正義。這是用昨日造成經濟蕭條、貧富擴大的元凶,來解決今日其所創造出來的危機。過去政府口口聲聲說沒有經濟發展哪來社會公平。於是,先發展經濟再談社會公平就成為主流價值。但是,經濟發展之後,就很少政府官員或經濟學者在乎社會公平了。

以消費券為例,主張排富,就被說成是社會福利。其實,社會福利也有不排富的啊,例如全民健康保險。消費券固然是為了刺激消費,也要考慮成本與效果,與是否為社會福利無關。所有的歷史經驗與理論根據都告訴我們三千六給富人增加的消費額度有限。但是,中下階層拿到這筆錢一定會全額投入消費市場。且發錢給富人消費的作法社會觀瞻不佳,只能證明政府效能不彰,便宜行事罷了。所謂的降低行政成本根本是託詞。

既然,富人拿到消費券的刺激消費效果不高,又必須付出社會質疑的代價;而中下階層的人民領到三千六卻不夠用,為何不把富人的消費券轉發給中下階層人民?既然消費券不是社會福利,最簡單的作法是發給勞工及其家屬消費券。額度可以提高到一人五千。而失業勞工則加碼,讓他們能度過寒冬。這樣一來既可以增加消費,又可縮小貧富差距,更可暫時救活這些苦難的升斗小民,這不正是政府要救經濟的終極目標嗎。如果說不可避免耗費行政成本,那就請把審查作業交給擴大就業的立即上工的青年失業者,不就是一舉數得嗎?

總之,為了救經濟而無限上綱到不理財政赤字,不顧社會正義,而成效又不一定顯著,就是最笨的政策。何況今天借錢救經濟,都是向子孫伸手。這一代不能如此不負責任的。



◆ 「長期,我們都死了」VS.「長期,他們都走了」

【工商社論】2008-12-03 工商時報

金融海嘯把每個國家都打得七零八落,各國政府無不卯足全力亟思解決之道。不同的國家採行的經濟政策或有不同,但大致而言不外兩種方式,一為大量花錢,一為改變規則,前者著眼短期效益,快速重振景氣,後者則強調長期福祉,健全經濟體質。在總體經濟政策的思維上,二者互有驗證上的支持,但卻逐漸形成學派間意識型態的壁壘。只是,最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一席政府應「大膽舉債」的言論,似乎讓主張救急為重的凱因斯學派重新掌控了政策思維的主流地位。有此位經濟學大師的加持,各國政府莫不服膺其理念而推出各項花錢措施,大手筆的搶救經濟,我國亦不例外。

1930年代的全球經濟大恐慌造就出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凱因斯,其所提出的總體經濟理論更被稱為「革命」,顛覆了傳統的想法。凱因斯認為經濟蕭條係社會總需求不足所造成,只要社會需求能夠提升,透過交易活動的乘數效果,最終必能帶動整個國家GDP的成長。社會總需求的組成主要雖來自於民間消費與投資,但在經濟蕭條時期,民眾信心不足,期待民間自發性增加消費或投資的可能性不高,因此,政府利用財政政策主動刺激或創造有效需求便成為唯一可以依賴的法寶。數十年來,凱因斯經濟學深受各國政府的喜好,尤其是被當成經濟不景氣時的救命仙丹。雖然凱因斯也知道經濟運作其實是個有機體,市場機制具有自我恢復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仍堅持主張政府干預的必要性,因為如果不及時用短期的方法搶救經濟,即便市場機制會逐漸調整解決,但「長期,我們早都死光了」。這句話成了凱因斯學派的經典名言,且也直接點出了凱因斯學派的核心價值所在。

我國政府不論藍綠政黨,只要碰到了經濟衰退,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祭出擴大內需方案,其中最常見的又非擴大公共建設莫屬。日前馬政府所推出的消費券案雖為歷史上的第一次,但其政策思維如出一轍,都是凱因斯的信徒。就公共政策而言,我們對凱因斯學派並沒有成見,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老鼠即是好貓,但從歷史經驗可知,草率出手的救急措施即使有效,社會因此而付出的代價亦甚為可觀。

其一,迷信權力,造成政府過度干預經濟活動。政府一開始雖言明僅是短期的救急政策,但事後卻常會沈迷於干預權力的使用,不知適時收手,讓政策效益發生過猶不及的後果,益增經濟的不穩定。尤有甚者,私經濟活動更常因過度依賴政府的協助,以致喪失自我負責的因應能力,一旦遇到困難只會要求政府救援,完全不知警惕與反省。

其二,惡性循環,政府常自己製造問題而後再來解決問題。經濟問題的發生常肇因於政府的管理不當或政策錯誤,但卻反而為政府找到更多擴增其干預程度的理由,惟一個無能的政府本身即為問題所在,賦予其更多的權力只會使事情更加惡化。

其三,投機短視,官員為升官保位只求急功近利。長期制度的興革對國家根本至關重要,但卻須要循序漸進、耐性累積方得克竟其功。這些吃力不討好的工作,無法符合官僚體系求官進爵的考評要求,即時與短期問題的解決與表現遂成為多數官員決策的偏差心態。

我們不反對在此全球經濟危機時期,利用凱因斯的手段刺激短期經濟回升,但為避免短期作為傷害長期發展的基礎,政府不應將短期效益的追求無限上綱為唯一目標,進而脫韁失控導致更大的危機。我們何曾看到政府認真追究淘空國庫的責任?我們何曾看到政府認真檢討公共工程的弊端?我們又何曾看到政府認真思考未來的財政與租稅改革方向?遲來的正義固非正義,遲來的覺悟亦不是覺悟。畢竟,當嚴重的後果發生時都已經是「未來」的事了,而「長期,他們都走了」,我們又能奈何!



◆ 有膽無識,禍延子孫!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3

金融海嘯攻擊,各國無不陷入經濟衰退漩渦而力求自拔,政府紛紛投入大量財源振興經濟。台灣政府面對經濟衰退,出口減弱,物價上漲,失業率飆高,股市崩跌,人民財富縮水等惡象,自不例外,大量減稅、舉債、擴大支出,無視於債務大量累積;如今更受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大膽舉債」的影響,原已蕩然無存的財政紀律更是棄如敝屣。此種病急亂投醫的藥方,若不慎用,必然危及財政、債留子孫,甚至殃及經濟發展。日前綜所稅四項扣除額的大幅提高,稅收損失216億元,僅是滄海一粟而已。

這次全球性經濟衰退,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小而美政府觀點大受挑戰,沉寂多時的凱因斯大有為政府主義再度展現魅力,要透過「看得見的手」有效協助「看不見的手」。然而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受選民之付託,面對危急情勢,必須展現魄力救經濟,絕非一味花大錢就能有效;除了寄望短期振興經濟外,長期亦應使後遺症降至最低。因此,政府介入一定要評估成本效益,妥善規劃,配合有膽識、睿智的推動,將是全民之福;若是認知與執行力不足,使「政府失靈」,恐將得不償失。

處非常時期仍然固執追求年度財政平衡,的確失之保守;然而無止境的舉債,更是禍延子孫。其實凱因斯所主張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在於追求經濟循環週期的財政平衡:景氣差時,減稅與擴大支出,透過赤字財政提振景氣;景氣好時,稅收增加,財政剩餘,整個經濟循環尋求平衡,問題是許多國家因舉債上癮而失控。一種折衷看法,平時「小政府」,追求財政穩健與平衡,調好健全的財政體質,非常時期擴大支出、減稅、紓困、救貧才有本錢與能力。

然而近二十年來的台灣,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平時就不斷減稅、侵蝕稅基,透過特別法及特別預算舉債經營,習以為常,完全不顧財政紀律;一遇到經濟不景氣,更是毫不思索的砸錢,未經周詳評估,未將人民血汗錢用在刀口,就一廂情願的認為有效;此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已經決定政府在振興經濟成效不彰的慣性。

回顧馬政府上任以來,先是推出583億元針對地方建設的「擴大內需方案」,由於發包作業延遲,至今提振經濟成效不彰;且因多屬綁樁性質,「蚊子館」難免充斥。最近馬政府又推出「振興經濟新方案」,由於四年4,000億公共建設計畫多屬中長期,也被認為緩不濟急,未能對症下藥;而其計畫決策草率,缺乏成本效益評估,又以舉債來推動,更是令人質疑。

政府為了短期振興經濟,也不斷提出各種減稅方案,包括證交稅率減半、遺贈稅率降至10%,綜所稅四項扣除額調高,五年免稅範圍擴大對傳統產業短期減稅,又對資產管理中心免遺產稅、利息稅,對汽車業減免貨物稅等,合計稅收損失超過千億元,財政惡化就更雪上加霜;然而不是效果有限,就是惡化租稅公平、敗壞稅制。

在移轉支出方面,「近貧補助方案」、「租屋補助方案」、「購買商品補助方案」等,由於應予補助對象基本資料無法正確掌握,能發揮多少成效,也令人質疑。至於國人引頸企盼、全民受惠的消費券,預計花上829億元,真能發揮多少刺激消費、帶動成長的效益,同樣令人質疑;由於未能將有限資源全部移給中低所得階層,發揮百分之百的增加消費的效果,就會因消費券取代現金購買之代替效果存在,而使刺激消費的功能大打折扣。此外,面對失業率大幅上升,政府曾推出短期促進就業方案,最近又推「大型搶救失業計畫」,以及對特定產業紓困;然其財源何在,同樣問題重重。

面對經濟不景氣,政府在財政工具上使出渾身解數,可說是琳瑯滿目、目不暇給,卻因陷入「砸錢救經濟」的迷思,未能對方案功能、限制、財源、後遺症做充分的了解,也未能集中力量、爭取時效,以致短期振興經濟效果有限;而其長期共同的後遺症,就是留下數千億的財政缺口,債務必將快速累積,政府卻不正視此問題。財政一旦潰堤,土石流如何阻擋,政府在大膽舉債同時,更應有所警覺與體認。在此時刻,政府應掌握改善執政體質的契機,包括平時應建立財產歸戶的正確資料,救貧排富才有可能;建立國家發展建設計畫之成本效益評估資料,方才不致於計畫草草上路;最重要的是,平時健全財政與稅制,非常時期才有應變能力。

fsj 提到...

羅比尼:最壞情況還沒發生

* 「末日博士」:最壞情況還沒發生
* 金融海嘯下 黑手黨肥滋滋
* 服務業大萎縮 英歐將加速降息
* 中國房價急挫 將拖累全球經濟
* 中投:中國只能夠救得了自己
* 人民幣貶值 損人不利己
* 台商防倒帳 「貨到付款」最安全
* 日車業自救 怨美紓困不公平
* 求紓困 美3大車廠CEO願年薪1美元
* 美11月裁員 近7年新高
* 失業民工逆向回鄉 成社會隱憂
* 科技龍頭失守 台積電放無薪假、取消津貼
* 台塑集團 將放無薪假
* 躲債、失業... 景氣大風吹 遊民數暴增
* 勞保紓困貸款 加碼至200億
* 冷眼集》請問主委,錢哪來啊?
* 陳冲:4兆郵儲 轉存民營銀行
* 台灣金融 需要大刀闊斧整頓
* 國發基金 融資千億元投資
* 國發基金投資中小企 不得低於三成
* 好菜爛菜一鍋炒 恐難下嚥
* 車輛公會:反對舊車須報廢
* 官員閉門造「車」 怎麼救市
* 半吊子政策 不如不要救
* 中國安利遊台灣 面臨破局
* 中國安利遊台》天上掉下禮物 別浪費了
* 搶直航商機 航商促准歐美線三合一攬貨
* 蕭:大陸對台仍無具體善意
* 國際專欄─兩岸外交休兵在非洲?

◆ 「末日博士」:最壞情況還沒發生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倫敦三日電】 2008.12.04

「末日博士」羅比尼3日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最壞的情況尚未發生,未來幾個月,所有經濟與財報數據都會比預期更差,信用緊縮會更嚴重,2009年將是全球經濟衰退與破產層出不窮的一年,全球政府必須通力合作,才能避免停滯性通貨緊縮蔓延到2010年之後。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羅比尼表示,由於資產、原物料價格與薪資連鎖下跌的惡性循環,加上金融槓桿大幅縮減,已開發國家的通貨膨脹率可能在明年跌至危險的1%低點,逼近物價連鎖下跌的通貨緊縮臨界線。

羅比尼曾早在2006年準確預測當前這波的金融海嘯,而得到末日博士的封號。他目前也擔任創立的RGE Monitor諮詢公司董事長。

羅比尼分析,通貨緊縮會造成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 )、通貨緊縮陷阱(deflation trap)與債務通縮陷阱(debt deflation trap)三大問題,民間的借貸與放貸能力陷入交相下滑的惡性循環,政府必須在金融市場扮演吃重角色,阻止通縮問題惡化。

羅比尼指出,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實際利率已經降到逼近零,但仍無法刺激民間借貸,銀行、企業與一般人都在囤積現金,美國已經陷入流動性陷阱中。

由於預期物價下跌,投資報酬率是負的,投資行為與消費都跟著緊縮,企業加大裁員限制住薪資成長,這造成需求更為下滑,物價更加下跌,流動性陷阱於是可能導致通貨緊縮陷阱。

實質利率為負、物價連續下跌的通貨緊縮,將使當前的債務在未來變得更貴,更難償付,造成所謂的債務通縮陷阱,使破產問題更加惡化,讓經濟陷入寒冬。

因此,羅比尼說,聯準會等各國央行現在變成唯一有能力的放貸者,各國政府變成唯一的借貸人。除了長期維持零利率,聯準會還將必須直接從市場收購公債與其他資產抵押證券,持續向市場注入流動性,透過這些非常行動,才能避免經濟陷入通貨緊縮與長期衰退。

※ 最近天時地利,再加上人似乎都不和,下面這些說法,信不信由你了。

* 土星天王對峙 改變的啟動,你感受到了嗎? - 魯道夫占星、塔羅與歐洲漂流誌
http://rodmagic.pixnet.net/blog/post/22328328

* 土星正沖天王星與歐美股市班納循環 - kurich 的網誌
http://blog.udn.com/kurich/1811945



◆ 金融海嘯下 黑手黨肥滋滋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03

金融海嘯,全球人人談之色變,義大利黑手黨笑逐顏開,他們是這場全球的最大贏家。

義大利一份商會報告顯示,義大利大約有18萬工商人士陷入財務困難,卻無法獲得融資,因為銀行在信用危機裡人人自危,不是乾脆暫停放貸,就是拉高門檻,以求保險。

工商人士走正途不得門路,為了求生只好轉向地下,向黑手黨求助。黑道都是喝人血吃人肉的,豈會便宜借錢,當然是刮股敲髓的高利貸。

義大利是個地下經濟集團,根據義大利全國商業和服務業聯合會估計,黑手黨每年「營業額」達1300億歐元 (台幣5兆5240億元),淨利達七百億歐元,其中高利貸占150億。統計說,1300億歐元營業額大過任何義大利企業,其中商業項目占920億,是義大利GDP的6%。

聯合國上月下旬在西西里島舉行一項會議,義大利全國民間雇主協會的西西里分會主席洛貝洛出席報告說,今天的黑手黨擁有巨大的流動性,而且善於利用世界金融危機牟利,方法是以小筆「投資基金」注入市場。意思就是說,出很低的價錢,獲得企業的控制權。

由於性質特殊,黑手黨受國際金融風暴影響有限,而且正規銀行吝於融資,便宜了黑手黨,高利貸成為黑手黨成長最快的業務。

黨的收入天文數字,一個黑手黨頭目月薪四萬歐元 (台幣170萬元),低級黨員也有月薪一千歐元。



◆ 服務業大萎縮 英歐將加速降息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彭博資訊三日電】 2008.12.04

美國、歐元區與英國的服務業11月加速萎縮,反映三地服務業活動的數據同創歷史新低,美國即將陷入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英國與歐洲央行(ECB)4日可能大幅降息。

美國供給管理人協會(ISM)發表的11月非製造業指數從10月的44.4重挫至37.3,創1997年開始統計以來最低,並遠低於經濟學家預估的42。該指數衡量的經濟活動占美經濟的90%,低於50顯示衰退。

穆迪公司Economy.com經濟師卻斯特指出,這項數字顯示美國將陷入二戰後最長的經濟衰退。

Markit集團統計的歐元區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跌至42.5,創該數據十年前開始統計以來最低。Markit集團統計的英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跌至40.1,是1996年開始統計來最低,英國的指數並不包括零售業者。

分析師指出,慘澹的經濟數據可能讓4日集會的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都放手大幅降息。歐洲央行可能降息2碼(0.5個百分點)至2.75%,英格蘭銀行(央行)更可能一次降息4碼至2%,創1951年以來最低水準。

利率期貨市場顯示,投資人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本月將至少再降息2碼至0.5%,甚至可能降3碼至0.25%,逼近零利率。Investec證券公司經濟師佩吉說,英國央行很可能把名目利率降到0.5%,讓實質利率等於零。這將創下另一歷史紀錄,英格蘭銀行自1694年成立以來,從未把利率降到2%以下。

受到股市、房市崩跌,銀行緊縮放貸與失業局勢惡化影響,美國人正縮減開支,全面減少旅遊、餐飲與其他消費。這將導致更多廠商裁員,使消費更為緊縮,使2009年全年可能都籠罩在經濟衰退中。美國瑞穗證券經濟師瑞喬托說:「經濟不太可能在2010年初之前開始復甦。」

企業嚴控成本準備迎接經濟寒冬,使美國的生產效率在第三季的提升狀況比預期更佳。美國勞工部3日報告顯示,非農業生產力在第三季以1.3%的年率增長。勞動成本上揚2.8%,也比預期來得低。



◆ 中國房價急挫 將拖累全球經濟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8-12-04 中國時報

彭博網昨天報導,中國上海、深圳、廣州房價重挫,可能導致明年全球經濟成長停滯,也就是零。

報導說,中國十月的住房、辦公室和工廠建築下挫至少十六.六%,而此前一年則是勁升三二.五%。這樣的跌幅,進一步擠壓已經被美國、日本和歐洲經濟衰退拖慢的大陸經濟發展。

建築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推手,占中國固定資產的投資的四分之一,雇用了七千七百萬人。

美林證券分析,由於缺少進一步降息及政府支出,中國不太可能為明年全球經濟成長貢獻六十%,反而會成為拖累。

香港經濟研究Asianomics首席經濟學家瓦克表示,「中國現在是全球走緩的中心。也就是說,明年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會被拖累到接近零。」他估計,中國二○○九年經濟成長率為零到四%,經濟萎縮的機率達三成。

世界銀行上周把明年中國經濟成長率下修為七.五%,為廿年來最低。美林十一月預測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為一.五%,但是以中國成長八.六%為前提,因此若這八.六%不保,全球的一.五%亦無望。

世銀駐北京資深經濟學家高路易表示,中國經濟減緩的情況在房地產特別明顯,目前大陸的房地產投資成長接近零。大陸出口和房地產合占中國GDP之半。



◆ 中投:中國只能夠救得了自己

【亓樂義/綜合報導】2008-12-04 中國時報

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投)董事長樓繼偉昨在香港表示,由於情況未明,中國沒有進一步投資西方金融機構的計畫,也沒有任何計畫透過經濟政策去「挽救」世界。他還說,中國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

曾任中國財政部常務副部長的樓繼偉,去年轉任新成立的中投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該公司係財政部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方式,籌集約二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

就在全球期待中國扮演金融海嘯救世主之際,樓繼偉昨發出明確信號,即「中國只能挽救自己。」他對《紐約時報》表示,「中投目前不敢投資西方金融機構,因為我們不清楚他們遭遇了什麼問題。」據報導,中投公司去年收購貝萊德集團、摩根史坦利和巴克萊銀行的股權,因金融風暴市值大幅縮水。

樓繼偉昨出席在香港舉行的「柯林頓全球倡議」亞洲會議金融論壇,被媒體問到中國是否推出政策挽救全球金融危機時,他則說,「中國只能挽救自己,因為中國的經濟規模太小。」且中國人口眾多,經濟產出有限,還不足以對全球經濟帶來影響。

《紐約時報》指出,樓繼偉的發言,是迄今中國官方對全球金融深陷泥淖最直接而清楚的一次表態,說明中國領導人已經把焦點放在國內。

由於茲事體大,《新華網》昨對樓繼偉的發言,改以和緩語氣稱,受到全球金融危機衝擊,中投對海外的投資將「趨於審慎」,…只有等歐美主要國家的政策明朗且金融風暴真正過去後,「中投才會進行大規模投資。」

《新華網》引述樓繼偉的話說,鼓勵投資很容易,鼓勵消費並將內需提到到一個新的水平則非常困難,需要相當多的配套改革,並非一、兩年就能完成。從這個角度說,「中國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就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



◆ 人民幣貶值 損人不利己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4

兩周前本報社論指出人民幣貶值絕非上策,不料本周一中國人民銀行降低人民幣目標匯率,使人民幣兌美元匯價下跌0.68%至6.8815兌1美元,為四個月來新低。三周前人行行長周小川才表示不排除讓人民幣貶值,但目前還不到調整匯率政策階段。而今人民幣卻大幅貶值,引起市場強烈反應,不僅東亞貨幣除日圓外均大貶,紐、澳貨幣及歐元、英鎊等亦大貶,各國競相貶值,令人擔憂。

此次人行調降人民幣匯率,我們的解讀是,此波金融海嘯,主要貨幣中除日圓外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其他貨幣皆大貶,對大陸極為不利。人行此舉只在警告世人,將擴大人民幣匯率彈性,並非一直升值,有時也會下調。如此,甚為合理,應可接受。否則如市場所揣測的,大陸中共當局改變匯率政策,以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挽救經濟,則問題大條了。

人民幣若轉向大幅貶值,對大陸與全球經濟都是弊多於利,損人而不利己。就對大陸經濟有利方面而言有二:一是刺激出口,避免企業裁員,讓失業人口不致增加;二是不利進口,但可擴大出超,即外需增加,提高經濟成長率,不致下滑太快。

可是不利方面就問題多多了:一是進口成本上升,對剛穩定的物價,帶來上漲的壓力;二是大陸出口以加工貿易為主,即進口原材料、零組件及半成品,經簡單加工或組裝後出口,能獲得貶值的好處極為有限;三是人民幣轉向貶值,過去大量流入的熱錢勢必大量流出,打壓搖搖欲墜的股市,而且擾亂國內金融秩序,加速人民幣貶值幅度;四是大陸外匯存底雖高達1.9兆美元,但其負債亦超過1兆美元,而且幾全為企業及銀行負債,人民幣貶值將加重債務負擔,對當前經營困難的企業及銀行雪上加霜。

人民幣轉向貶值,不僅對大陸經濟不利,對全球經濟將會造成更嚴重的衝擊:

一、近年來大陸經濟快速發展,不僅是世界工廠,亦是世界市場,其進口大幅增加,促成各國尤其東亞各國對大陸出口的依賴升高。如東協各國對大陸出口占總出口的比率,十年來擴大三至七倍之多;尤其南韓對大陸出口比重高達22%,僅次於台灣的40%。一旦人民幣貶值,若某些國家貨幣不貶值,則其對大陸出口,勢必被類似產品出口貶值國家所替代,將失去大陸市場,故逼著非貶值不可,而走向貶值競賽,不僅使人民幣貶值效果大打折扣,並因人民幣貶值不利進口,有使全球貿易緊縮之虞。這應是最近召開的G20高峰會中,特別呼籲各國不要陷入貿易競賽的原因。這也是本報呼籲大陸不要在此波全球經濟衰退中,成為美國以外的另一個罪魁禍首的主因。

二、此波金融海嘯,對實質經濟影響最大的,是美歐日等工業國家,而他們亦是最終產品進口最大國家。各方預測明年美歐日均將淪為經濟負成長,國內需求萎縮,進口也將衰退。此時大家都期望大陸進口能挺著,以減緩各出口國家的壓力。若人民幣貶值不利於進口,不但讓依賴大陸市場的出口國家失望,而人民幣貶值、其他國家貨幣不貶值,不啻搶奪他們對工業國家的出口市場。因此,大陸靠人民幣貶值所增加的出口,將奠基在他國痛苦之上!

三、在全球金融震盪下,各國應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國際金融體系順利運轉,並推行金融改革,建立國際金融新秩序。此時人民幣貶值,已引發主要貨幣大貶,使國際金融情勢更加波濤洶湧。此不啻對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上月在APEC發表演講時,強調中國大陸會和其他國際成員一起維護金融秩序的聲明,給一大耳光。

雖然,大陸近期發表的各項指標,顯示未來一年大陸經濟比預期嚴峻;但大陸內需尤其民間消費比率極低,而儲蓄率更高達40%以上,民間消費尚有廣闊的上調空間,而且政府亦採取了各項有利擴大內需與出口的措施。大陸中國社科院周二發表的「2009經濟藍皮書」,指出明年大陸經濟成長率9.3%,雖較過去五年兩位數成長下滑,但比起明年工業國家經濟負成長,好太多了。不知這9.3%中,多少是人民幣貶值刺激出口與出超增加所作的貢獻,相信為數極微,得不償失。不若學習十年前亞洲金融危機時,人民幣未隨其他貨幣貶值,而進行內部改造,不僅幫助全球經濟早日復甦,大陸經濟才有今日的壯大。日前人民幣的調降,誠如我們的解讀,只是提高人民幣匯率變動的彈性,並非轉向貶值政策;而大陸當局應在擴大內需過程中,改善投資與生活環境,協助企業轉型與升級,應更有利大陸國家整體經濟發展,與促進國際經濟的早日復甦,亦符合胡錦濤「和平發展」的最高決策。



◆ 台商防倒帳 「貨到付款」最安全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台北報導】 2008.12.04

年關將近驚傳統一中控慘遭倒帳,震撼大陸台商。專家提醒,跟大陸企業做生意,一定要堅持「貨到付款」原則。若不幸被倒帳,務必儘速向大陸當地檢察院,以「合同詐欺罪」控告對方。確定對方名下仍有財產,還可在提撥相對擔保後,到地方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以確保債務有機會回收。

廣州榮譽會長、番禺創信鞋業董事長吳振昌說,大陸民企發展速度過快,短短三到五年,就從小公司成長為大集團,企業老闆信用紀錄不完整,易暴起暴落。以他在大陸20年的經驗,每筆採購都要堅持貨到付款,即是對方要求預付訂金,也可改用合約管理,承諾自己一定遵守付款,附帶賠償條款,堅持不付訂金。

海峽兩岸企管顧問公司首席顧問倪維說,台資企業倒帳案件近期增多,目前最棘手的是,台商交易多透過境外紙上公司,客戶落跑後,台商追債得跑去開曼群島、塞摩亞等國家進行法院公證,花費不便宜,即使追到紙上公司登記人,登記人辯稱「跟自己無關」,仍追不出爛帳,十分傷腦筋。

倪維建議,為規避兩岸三地境外追債的複雜度和高風險,台資企業應開始檢視交易,不要使用境外紙上公司為簽約主體,配合兩岸實施移轉定價查核,應回歸到以實體公司作為交易主體。同時,企業應不斷動態檢視客戶情況,隨時調整授信額度。

萬一被倒帳,倪維說,目前台資企業很少採取司法手段,因為即使打贏官司,也難以真正追償債務,台商多半採取道德訴求,希望協助客戶渡過難關,持續營運,才能有還錢能力。

倪維建議,如果遇到黑心債務人,有錢不還,台資企業債權人可到大陸當地檢察院,以「合同詐欺罪」控訴對方,一旦立案,債務人會被列為刑事涉嫌人。根據大陸最新司法解釋,可限制對方出境,這是最有力的施壓方式,過去都能成功促成對方出面還錢,是台商可使用的絕招。

同時,若確定對方名下仍有財產,可收集交易的正式資料,提撥相對擔保,到大陸地方法院提出「訴前財產保全」,相當於台灣假扣押,不讓對方私下轉移資產。正式資料是指雙方蓋章簽名的合約文件。

倪維提醒,大部分台商交易合約都很粗糙,比如:以電子郵件往來,或合約草率隨便,不蓋章,也不簽名,日後上法院都需要正式資料,這些粗糙合約恐怕造成證據不足,無法成功假扣押。



◆ 日車業自救 怨美紓困不公平

【黃菁菁/東京三日電】 2008-12-04 中國時報

日本汽車業者同樣受到海內外市場急速萎縮的影響,但並沒有依賴政府紓困,而是採取減產、裁員、降價等措施來因應,同時寄望提升環保車的生產技術以殺出一條活路,不過對美國政府協助汽車業者,則抱怨這是不公平競爭。

海外汽車市場衰退,對仰賴出口的日本汽車業者造成嚴重的打擊,且不只海外市場,日本國內的汽車銷售市場也極度不景氣,十一月的新車銷售量統計顯示,針對美國市場的銷售量比去年減少卅六.七%,日本國內則減少廿七.三%,其中又以耗油的大型車和進口車的銷售量下滑幅度最大。

日本汽車業者為刺激汽車消費,不斷推出新型車種來試探市場,也推出「殘餘價值設定貸款」,讓消費者在購買新車時可將舊車折價減輕購車負擔,但是成效並不大,大多業者認為日本國內的汽車需求已經飽和。在此情況之下,豐田、本田、日產、鈴木、馬自達等主要業者只能選擇減產、裁員等方式來度小月。

日本十二大汽車業者○八年度的減產規模,包括國內外已超過一八九萬輛,而裁員方面目前總計已達一萬四千人。

美擬為三大汽車工業紓困,也讓日本業者不安,認為是不公平的競爭,違反資本主義原則,然而日產社長卡洛斯.戈恩則公開表示:「日本政府也應該考慮像歐美政府一樣提供低利貸款等資金援助為汽車業者紓困。」

※ 美並沒有違反「美國的」資本主義。



◆ 求紓困 美3大車廠CEO願年薪1美元

【聯合報╱編譯樂慧生/報導】 2008.12.04

美國三大汽車廠生存陷入危境,向政府要求紓困卻始終沒有下文,不得已只好擺出哀兵姿態,主動表示政府若肯幫忙,三大的執行長願意只拿一美元年薪,以示與全體員工共體時艱。

回顧僅僅兩星期前,三大中福特、通用兩大的執行長還姿態甚高,拒絕國會要他們把年薪減為一美元的建議。今昔相比,說他們敬酒不吃吃罰酒也不為過。不過以只拿一美元年薪達到其他目的例子,在美國商界縱非司空見慣,至少難稱絕無僅有,隨便數數便有一堆。

另外,先別急著替這些只拿一美元年薪的「肥佬」難過,事情背後還有文章。就以三大執行長來說,年薪一元不錯,做到大企業執行長者靠的可不只是年薪,股票選擇權、事前談好的優渥退休給付,以及其他常人想都想不到的福利,才更誘人、也更嚇人。三大執行長2日就沒有說明這些好處是否照拿。

拿一美元年薪是象徵姿態,旨在向股東、員工和納稅人宣告,他們在盡全力解決公司的問題。去年美國市值前3000大的上市公司中,就有32家執行長只拿一美元年薪或沒有底薪。然而根據專業研究機構的追跡,這些人透過股票及其他形態的給付,收入仍以百萬美元計。

汽車業執行長拿一美元年薪更其來有自。1970年代末葉,克萊斯勒汽車要求國會紓困時,執行長艾柯卡就同意減薪為一元,結果紓困案果然過關。

福特執行長穆拉利2006年9月加入福特時,任執行長的年薪就是一美元。而那一年他從工作上獲得的實際收入卻是790萬美元,約合2億6000萬台幣,又那在乎「年薪」多少。而克萊斯勒則說,該公司執行長納德利目前年薪本來就是一美元,且沒有健保、其他保險等福利。

再看看其他行業。蘋果電腦的執行長喬布斯也是一美元俱樂部的會員,從1997年加入蘋果起,就只拿一美元年薪。不過他透過分得的股票早就撈飽了,他和公司打的合約更是豐厚到不行,各種福利一應俱全,包括配給他「一架飛機」。且舉一例,2007年喬布斯行使了他1997年取得、即將過期的12萬股股票選擇權,結果獲利1460萬美元,約合台幣4億8000萬元。

Google執行長施密特和目前分任產品部和科技部總裁的兩位創辦人,佩吉和布林,也都只拿一美元年薪,但也從股票等其他管道取得龐大收入。施密特目前持有950萬股Google股票,市值26億美元,約合台幣900億元。佩吉和布林自然也不在施密之下。

最後看看已經宣布要辭去雅虎執行長一職的楊致遠。他同樣只拿一美元年薪,但和他人不同的是,去年他沒有獲得任何獎金或股票選擇權。他已是億萬富翁,不過由於他是雅虎的大股東,他的財富多寡和雅虎的業績息息相關。



◆ 美11月裁員 近7年新高

【蕭美惠/綜合外電報導】2008-12-04 工商時報

根據一份最新報告,美國企業11月的裁員人數激增,創下近7年來最高單月紀錄,失業人數突破18萬人。更慘的是,12月還將有更多人失業。

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周三公布的資料顯示,美國僱主在11月裁減181,671份工作,相當於一年前73,140人的兩倍以上。該公司執行長查倫爵表示,目前還很難說政府的措施能否有效阻止失業率飆高。

查倫爵表示,12月向來是裁員的旺季,因為公司做出最後一刻的人力調整以達成年終盈餘目標。

11月的裁員人數是2002年1月248,475人以來的最大規模,當時美國經濟尚未脫離九一一恐怖攻擊的衝擊。

美國僱主今年以來已宣佈裁減1,057,645份工作,美國上次全年裁員超過一百萬人是在2005年。裁員最嚴重的首推金融業,11月共裁掉91,356人,其中花旗集團計畫裁員逾5萬人。這是美國單一產業單月裁員的第二高紀錄,最高紀錄是運輸業在2001年9月創下,當時有96,333人失業。

此外,零售商、電腦和電子公司以及運輸公司亦大量解僱。其中,零售商在11月裁員11,000人,電腦和電子公司裁逾15,000人,運輸公司裁員近11,000人。



◆ 失業民工逆向回鄉 成社會隱憂

【黃淑嫆/綜合報導】2008-12-04 中國時報

在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下,中國失業率迅速攀升,年關雖未至,大量失業民工卻被迫提前「回家過年」,目前失業返鄉的已有數十萬人,預估未來將有更多人回鄉,一度為中國經濟發展重要推手的廉價民工,如今成為中國社會穩定的隱憂。

因企業倒閉潮而出現的失業潮,使中國從東莞到北京,相繼出現遭裁員勞工示威抗議的事件。《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一億三千萬民工中,目前失業返鄉的已有數十萬人,這讓中國當局感到憂慮,擔心這波日益增長的返鄉潮會讓早已問題叢生的農村更添加不穩定的因素。

各地失業問題逐漸引爆

十月中旬,東莞的合俊玩具廠倒閉,造成了近八千名工人流落街頭,在當地政府安排下,僅有一千六百多人再度就業。其後不久,廣東陸陸續續又爆出多家製造業倒閉的消息,並發生一連串失業工人的抗議事件以及計程車罷工事件。十一月廿六日,哈爾濱五十多名被當地一家酒廠裁退的員工因不滿賠償金過低,而到位於北京的工廠總部示威抗議。

另一方面,據統計,廣州火車站十月的旅客發送量為二百廿四萬九千人,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長十點九%,增長幅度較前年翻了一倍左右。而在車站賣便當的小販生意則一天比一天好,每天賣的便當幾乎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

《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至今還沒有被辭退民工和返鄉民工的全國性統計數字,但從目前各省地區的統計數字來看,這波失業潮規模非常可觀。據報導,在安徽阜陽雙浮村附近的一個火車站所做的統計,其周邊地區總計約二百萬的民工中,目前返鄉人數大約已有六萬人,預估未來將有更多人回來。

此外,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也表示,有六百八十萬民工的江西,已有約卅萬人返鄉,而情況還會加劇。湖北也出現相似的數據,該省官員說,過去兩個月已有大約卅萬被辭退的民工返鄉,光是武漢,未來返鄉民工人數最終將達到六十萬。

土地不足導致農村緊張

然而,許多失業的民工即便返鄉,也面臨沒有土地謀生的困境。《華爾街日報》引述莎拉勞倫斯大學教授慕達文(Joshua Muldavin)的話說,中國有八千萬到一億的農村人口不是沒有土地,就是土地太少而不足以維持生計。如今這波民工返鄉潮可能會使人數增加上千萬人,加深農村社會的緊張,這問題對中國以及國際社會都是很嚴重的。

此外,即便有土地,這些多年離鄉背井、外出打工的民工,也已不是過去的農民了。年輕的失業民工不見得有意願從事農作,報導引述一名十八歲、剛從東莞一家電器組裝廠被辭退的民工的話說,「如果找不到工作,我只好回家種田。但我不想幹這個,我才十八歲」。



◆ 科技龍頭失守 台積電放無薪假、取消津貼

【聯合報╱記者許佳佳、林貞美、詹惠珠/台北報導】 2008.12.04

景氣寒冬來臨,為了撙節人事成本,科技業龍頭台積電昨天宣布,即日起實施無薪休假政策,每月無薪休假四天;同時取消主管津貼。

面板業的彩晶上月初率先關閉高雄廠,裁員七百人;奇美、友達、力晶、南科、華映及部分LED大廠等,也因產能縮減,生產線每月有四到十天不等的無薪假。LED上游磊晶大廠晶元光電高階主管減薪逾兩成,每周增加一天不支薪休假,生產線採取「做二休六」代替裁員。

連兩年推出全球熱賣的迷你筆記型電腦「易PC」龍頭華碩,也無法抵抗景氣寒冬,昨天首度發函通令各單位主管,全面凍結人事。

科技業界更傳出,這波受創最重的面板與DRAM兩兆雙星產業,在今年第四季旺季不旺後,明年第一季傳統淡季恐怕將引爆一波裁員潮。

另一家晶圓代工大廠聯電,先前已大動作推行員工優離優退,不過聯電昨天表示,已授權各廠各部門主管,自行調度同仁輪休班表,原則以特休假為優先,之後再考量無薪休假。但因聯電第三季財報已由盈轉虧,法人認為聯電的考驗應比台積電更嚴苛。

昨天上午,台積電總執行長蔡力行罕見地以錄影及電子郵件向員工宣布「撙節人事成本、因應嚴峻挑戰」。蔡力行表示,這波產業不景氣恐會延續一段時間,公司將致力降低成本,但也會保護員工的工作機會。台積電明年會大幅縮減資本支出,人事凍結,同時取消主管的交通津貼補助。

他說,事業組織(如業務單位)員工,即日起每月要排五天無薪假(其中一天可以特休假扣抵);非事業組織(如生產線等)員工,則從明年元旦起,每周休一天無薪假。

台積電強調,無薪假政策並非減薪,公司為顧及員工日常生活,也有配套措施;部分同仁可先預支明年發放的員工分紅,度過景氣低潮。



◆ 台塑集團 將放無薪假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邱展光/台北報導】 2008.12.04

全球不景氣,台灣最大製造業台塑企業集團也受到歷年最嚴重的衝擊。台塑企業總裁王文淵下令,要求集團石化部門儘快去化庫存並縮減不必要的資本支出,初估縮減規模達數百億元,光台塑一家公司,資本支出刪減金額就逾300億元;集團也評估部分產能利用率低的紡纖部門,明年起實施無薪假。

這也是台塑集團25年來,再度啟動實施無薪假。25年前,發生石油危機,台塑集團曾全面實施無薪假。據了解,台塑企業旗下生產隨機動態存取記憶體的華亞科技及南亞科技,已實施上班五天休一天的無薪假,因半導體景氣持續低迷,集團正在評估擴大休假的天數。

生產印刷電路板的南電,也因訂單急凍,不排除本月起實施無薪假,並俟接單情形,彈性增加無薪假休假時間。至於台塑四寶,先朝彈性調整休假,有休假或特休假的先排班休假,暫不實施無薪假。明年元旦四天假,人事部門也發出通告,鼓勵大家休假。

台塑企業主管表示,雖然12月塑化需求略微增溫,但因景氣變數仍大,若景氣持續惡化,台化及南亞等旗下的部分紡纖等事業部門,已研議明年起實施無薪假。

據了解,近期塑化需求銳減,讓台塑企業第四季面臨嚴重考驗,不僅營收比第三季大幅衰退,甚至不少部門都會出現虧損。王文淵面對這波塑化景氣逆轉,已要求各關係企業,提出應對計畫,並下令各公司逐一檢討明年各項資本支出,除必要支出外,擴廠行動一律暫緩。

初估,集團縮減石化部門資本支出金額占總投資額逾三成,規模數百億元,不過各家仍不露口風,要刪減那些擴增計畫。據調查,縮減資本支出部分,包括南亞配合六輕五期計畫各項擴廠投資。

台化配合關係企業福懋加碼越南布局,擴產行動,決定暫緩;台塑則鑑於丙烯酸脂(AE)等原料將供過於求,將暫緩投資,其他一些擴產投資也暫停,估計光台塑一家公司,資本支出刪減金額就逾300億元。



◆ 躲債、失業... 景氣大風吹 遊民數暴增

【聯合報╱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2008.12.04

今年因景氣差、失業率大增,街友人數大幅上升,甚至還出現七年級生、大學、碩士生等罕見族群。人安基金會社會資源組組長吳婉蘭表示,不少企業難熬景氣寒冬而裁員,金融、科技業等中年失業者一旦無後援,也可能成為街友高危險群。

人安基金會統計,九十五年時他們服務的街友人次為廿六萬三千人,去年增加到卅三萬人,今年還不到十二月,就已逼近四十萬。

吳婉蘭指出,人安基金會全台有九個街友平安站,平日提供街友用餐、洗澡、急難救助等服務。從單月服務人次來看,九月約有三萬三千多人次到平安站用餐,「較去年同期增加兩成。」

「今年因景氣影響,為躲債、遭裁員的街友逐漸浮上檯面,許多科技、金融產業在今年裁員,這些人便成為街友的隱性高危險群。」吳婉蘭表示,街友大多是窮人中的窮人,但社會大眾對他們的負面觀感較差,其實他們與邊緣弱勢家庭相較,只是少了棲身之所。

人安基金會平安站日前曾遇到一位女性碩士街友,她過去也有工作,因社會適應不良,難以融入。吳婉蘭說,該街友在求學時期可能很會念書,可是出了社會才發現人際相處不良,在北市每一區流浪一陣子,都因難以適應又持續流浪,不少員警對她感到頭痛,在國外的家人也愛莫能助。

日前新竹平安站曾出現六十八年次的街友,因失業向地下錢莊借錢,結果還不出錢四處躲債。宜蘭羅東平安站也有一位七十一年次的街友,精神狀況有些異常,出生後就沒有登記戶籍,身上也沒有身分證,逐漸被社會遺忘。人安及創世基金會每年為街友及獨居老人舉辦尾牙,愛心專線:〈○二〉二八三六一六○○分機二三三。



◆ 勞保紓困貸款 加碼至200億

【經濟日報╱記者黃依歆/台北報導】 2008.12.04

勞委會昨(3)日宣布,勞保紓困貸款總額加碼至200億元,貸款利率調降至2.95%,創下七年來勞保紓困金額最高、利率最低的紀錄,但也讓勞保基金財務問題雪上加霜。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昨天在立法院預算審查備詢時表示,原定100億元的勞保紓困貸款將進一步加碼為200億元。王如玄表示,今年景氣特別不好,勞工難過,她同意立委提案由現行紓困貸款利率3.225%調降至2.95%,並加倍貸款額度。

勞保紓困貸款在總額加碼後,預估10萬個名額也將增加至20 萬名。勞委會將在二周內公布細則,農曆年前放款。貸款免擔保,每人最高可貸10萬元。前半年還息不還本,三年內還清;若第七個月開始按時還款,可減低利息。但欠款勞工不但勞保傷病給付會縮水,請領老年年金及一次金時,會先扣除欠款。

只是目前財務吃緊的勞保基金,是否還有餘力負擔紓困貸款?王如玄表示「即使借錢都會辦」,但也表示利率2.95%是底線,不希望影響勞保財務。

勞保年金新制實施後,引發一次金請領潮,勞保財務危機亮起紅燈,下半年基金操作又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得賣債券向勞退基金掉頭寸,並首度向銀行借款。目前勞保基金總額已由年初的4,000餘億元縮減至約2,000億元,現金流量在300億元以下。



◆ 冷眼集》請問主委,錢哪來啊?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 2008.12.03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今天在立法院,對於立委要求對勞工紓困貸款,二話不說,馬上「從善如流」,額度加碼到200億元,創開辦以來最高額度。此舉固然可讓勞工先度難關,但是勞保基金已經自身難保,勞工再從基金賒借老本應急,惡性循環之下,勞保基金提早破產,最後吃虧的還是勞工。

勞工紓困貸款的開辦,是92年的失業率高峰期,但「門戶」一開,後患無窮。此後只要農曆年關一到,立委的壓力就到,立委動輒祭出勞工日子難過的大旗,勞委會次次難擋「民意」壓力,去年的前主委盧天麟如此,今年王如玄亦復如此。

據了解,今年面對勞保基金財務空前危機,王如玄也曾對是否開辦紓困貸款陷入長考,但是隨著立委關切排山倒海而來,不但王如玄挺不住,連行政院也不敢說「不」,上周五趕緊在下班前搶先對外發布,今年如期開辦勞工紓困貸款。只是政策才說出口,今天又在立委壓力下急轉彎,馬上上修貸款額度,下修利率,決策效力令人傻眼。

所有經濟數據顯示,勞工進入寒冬期,政府透過各種手段協助勞工度過難關,固然出於善意,但是勞工紓困貸款的適當性早已遭人多所批評,尤其應否鼓勵勞工拿退休老本應急,更值得進一步思考。姑且不說呆帳連連,許多勞工自認貸款是先支應老年給付,不領白不領,可能創造不少「假性需求」,反而不利勞工老年生活。

再說,勞保基金因為勞保給付擠兌潮,基金規模已從4千多億元,銳減到只剩一半,自己都要靠借貸過日子,如今還要借錢辦紓困貸款,不但是「打腫臉充胖子」,也讓廣大勞工更擔心基金可能提早破產。

身陷全球經濟景氣風暴,行政院彷彿加碼加上癮,加上立委挾民意要脅,原本就沒定見的閣員更是隨波逐流。如此決策品質,往好處想是「體察民意」,但也可能製造更大危機而不自知。



◆ 陳冲:4兆郵儲 轉存民營銀行

【經濟日報╱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 2008.12.04

金管會主委陳冲今(4)日將向立法院提出七大優先施政重點及作法,具體措施包括協調交通部將郵政儲金轉存中小型民營銀行,以鼓勵銀行對企業放款,並請工程會簡化工程驗收流程,紓解企業資金壓力,降低銀行風險。

據了解,受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不少中小型銀行資金流失,放款能力下降,連帶對企業緊縮信用。規模4.2兆元的郵儲金一旦可以轉存,對擴大中小型銀行授信能量、避免企業被抽銀根,有極大助益。

陳冲今天將向立法院財委會報告業務,根據金管會昨天完成的書面報告,陳冲將提出七大當前施政重點及即將採取的重要措施,其中穩定金融機構措施,也就是「政府挺銀行」,被列為第一要務。

穩定金融機構具體措施,包括金管會將協調交通部,研擬在現行存款全額保障機制下,將郵政儲金轉存中小型民營銀行,讓中小型銀行有充足資金對國內企業承作放款。

金管會官員表示,財政部已下令公股銀行全力配合三挺政策,但民營銀行,尤其中小型銀行,政府較難有著力點,且不少銀行在全額保障前流失的資金至今未回流,連帶使銀行對企業放款趨於謹慎。

在配套措施方面,官員說,郵儲金對轉存款的銀行有一定標準,不必擔心風險問題。



◆ 台灣金融 需要大刀闊斧整頓

【中時社論】2008-12-04 中國時報

新任金管會主委陳冲日前交接上任,他習法出身,歷任財政部次長等要職,資歷完整;擔任過合庫、中信證、永豐金的金融職務,有實務經驗。因此,新主委上任台北股市就上演了一天捧場行情,金融股表現尤其突出,給足了新主委面子。但是「高興一天就好」。金管會接下來要面臨的挑戰,恐怕才剛要開始。

陳主委在上任時表示,金融機構的併購是可以被接受的、不應被歧視的。我們基本上同意這樣的態度,過去四、五年來,台灣金融業者一再表示我們的銀行家數過多(overbanking),以致各銀行利潤微薄,規模太小難有綜效,遂不易在國際上有競爭效率。這樣的簡化論述其實正是遊說扁政府推動二次金改的主要背景。二次金改的任務,就是要促成台灣金融業的併購,似乎認為拼湊出幾間大銀行,我們的金融業就能脫胎換骨,提升金融的競爭力。坦白說,我們認為這是業者基於自利論點所做的遊說,既未切中要害,也刻意迴避了自身的弊病。二次金改鼓勵金融併購,其政策背後的問題絕不只是「限時限家」而已。就算沒有限時限家,頂多只是讓銀行官股釋出,多收一些溢價、少了些貪汙髒事而已,其最後的結果還是難以造就台灣金融的競爭力。

如所周知,台灣幾家大金控都涉嫌在二次金改的過程中賄賂扁珍與官邸重臣,不但企業形象大受影響,也使得其現在的金融版圖正當性受到質疑。此外,幾家知名金控老闆的自有資本過低、質押比例過高,形成不良的財務槓桿,也使得這些銀行的現金流量權與決策權產生重大歧異,容易滋生公司治理弊端。再者,若干財團銀行根本是家族企業,而家族企業內本質上就是大家長說了算,像是政治體制中的「帝制」,根本談不上講究監督、查核、控管、類似「民主」制度的公司治理。一般而言,在家族企業內,專業經理人也就難以發揮,管理不易上軌道。事實上,陳冲自己就曾經擔任兩間家族企業的要職,對於其內有多少真正的監督查核,恐怕也是了然於心。

以世界經濟論壇WEF今年競爭力排名的分析為例,就能看出問題癥結。台灣的金融環境排名五十八,而真正令人不忍卒睹的,是「銀行健全度」;台灣去年排名一一四名,今年再跌三名,排到一一七名,幾乎已是全世界後段班的後段。台灣的大銀行其規模絕不比排名中段的國家小,但是健全度如此之差,當然就不是銀行規模的問題,而是公司治理、管理透明等多面向的瑕疵。坦白說,台灣的銀行從WEF的角度來看,幾乎是「幼稚產業」,離國際水平還有一大段距離。

金管會如果真正要使台灣的金融業提升競爭力,就要從要求真正的公司治理著手。銀行併購當然可以,但必須是管理健全、公司治理上軌道、敢於設置審計委員會、股東權益受到保障、帳務透明、財務槓桿合理、沒有在先前二次金改中行賄漁利的正派銀行,才有資格去併購別家銀行。如果我們對若干家族銀行與貪腐集團之間行賄圖利的醜陋齷齪都視而不見,還要放任他們擴張財團地盤,就與人民的期待相距甚遠了。

總之,台灣金融界的問題在家族企業、在公司治理、在財務槓桿、在現金流量權與決策權的歧異、在官商勾結錯綜複雜、在委託書收購、在賄賂款出帳弊端、在紅頂商人吞噬小股東權益的不公不義。金融界的現象之一確實是銀行家數過多,但那從來就不是最重要的問題─過去不是,未來也不會是。陳冲主委所面對的挑戰,恐怕要遠比銀行併購與否複雜的多。當扁家弊案所涉及的二次金改問題全部攤出來時,要全然回復原狀頗為困難,但若任令不公不義的家族企業靠行賄背信而擴充坐大,絕大多數人民也難以接受。要如何收拾這殘局,當然也在考驗陳冲主委的行政魄力與公義理念。明年WEF的排名會如何變化;讓我們拭目以待。



◆ 國發基金 融資千億元投資

中央社 2008.12.0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添枝今天表示,為因應國際經濟變化劇烈,國發基金已向銀行融資新台幣1000億元,加強投資國內重要策略性產業。

陳添枝在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擴充行政院國發基金功能及規模」時表示,截至97年10月底止,行政院國發基金累計解繳國庫金額為2004.89億元,加上現有基金淨值2016.13億元,合計達4021.02億元,歷年整體投資績效尚屬良好。

陳添枝說,鑑於近來國際經濟變化劇烈,嚴重衝擊國內經濟及金融局勢,擴大國發基金功能與規模,加強投資國內重要策略性產業,將有助穩定國內經濟情勢。

他指出,行政院已原則同意擴充國發基金的資產規模,用於改善產業結構與企業體質的策略性投資。初期規劃以提供國發基金現有的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股票作為副擔保,採取純商業借貸模式,向銀行融資1000億元資金,未來將視實際需求,分階段逐步擴充基金規模。

在受理申請及審查流程上,陳添枝說,策略性投資申請案件,須先通過跨部會組成的初審小組審查,再委託外部的技術、財務及鑑價小組評估後,送交投資評估審議委員會及國發基金管理會審查;對於同意投資的案件,將報請行政院核備,必要時得經行動同意後辦理。

他說,國發基金將督促各投資事業按時提供財務報表,並定期或不定期前往投資事業實地訪察,以了解經營及財務狀況。此外,國發基金於年度決算及年報中皆充分揭露所有投資及融資資訊,往後年度相關投資和融資業務也會循預算程序編列預算及補辦預算送立法院審議。



◆ 國發基金投資中小企 不得低於三成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2008.12.04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3)日初審通過行政院國發基金擴增1,000億元規模,且對中小企業投資不得低於三成。

民進黨立委李俊毅質疑國發基金專救大企業,經建會主委兼國發基金召集人陳添枝回答時表示,國發基金不是用來紓困,而是用來長期性投資與改善企業體質。

昨天經濟委員會通過一項主決議,要求國發基金新增規模,對中小企業投資不得低於三成。

陳添枝指出,擴增後的國發基金有四大策略性投資原則:第一、「增加並擴大就業機會,以抑制失業率上升」;第二、「取得國外先進技術,提昇產業技術與升級」;第三、「健全公司財務結構,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占有率」;第四、「帶動產業上下游共同發展,以增加國內經濟產值」。陳添枝也表示,國發基金擴增的1,000億元投資標的主要以製造業為主,對於基本面好、且有意進行產業升級的產業,國發基金會透過公開透明的機制評估是否投資,金融業則儘量不去碰。

陳添枝說,初期規劃以提供國發基金現有的上市櫃及興櫃公司股票作為副擔保。



◆ 好菜爛菜一鍋炒 恐難下嚥

【經濟日報╱記者 何易霖】 2008.12.04

政府近來雖有意救援DRAM業,但也倡議台灣DRAM廠必須整併;但是站在業者角度,整併絕非解決台灣DRAM業的萬靈丹,就如同男女交往,進而步入紅毯的另一端,並非只要雙方結合就能天長地久,DRAM業維繫台灣半導體業命脈,倉促「聯姻」,反而會「呷緊弄破碗」。

對台灣而言,DRAM是「兩兆」產業之一半導體業的主力,維繫10萬人以上的工作與其家庭,台灣DRAM業若不能延續下去,將會造成極嚴重的社會衝擊。

不同於美國汽車業的技術、管理不及日本廠家,台灣DRAM業具有國際水準的技術與成本競爭優勢,只是全球大環境不佳,復受韓國業者挾韓元大貶有助出口的龐大壓力夾擊,才讓台灣業者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

分析台灣DRAM廠難以整併,主要是台灣DRAM廠雖然都是生產標準型記憶體,但技術來源卻大相逕庭。力晶結合的是日本爾必達(Elpida)勢力,台塑集團旗下南科、華亞科與美國美光(Micron)合作,茂德結合韓國海力士(Hynix),華邦電則與德國奇夢達(Qimonda)結盟。

雖然業者都採用堆疊式(Stack)製程生產,但母廠技術各有不同之處,若兩家或兩家以上原屬不同陣營的公司合併,整個技術都得重新調整校正,勢必得購入新機台,在技術愈先進,機台愈昂貴下,整併者還沒享受到合併的正面效益前,先要支出一筆高昂的技術費;更遑論到底該用誰的技術?更是爭議。

另一方面,雖然台灣檯面上五家DRAM廠各自獨立,但因技術母廠不同,就算台灣業者有意合併,但攸關全球九家業者,更橫跨台灣、日本、美國、韓國、德國五大地區的「跨國性問題」,只要有任何一方談不攏,根本沒辦法談下去。

此外,DRAM廠資本額動輒數百億元,業者雖然虧損,但都無意減資,一旦合併,勢必成為資本額逾千億元的「大怪獸」,就算未來市況回春,也將嚴重稀釋每股獲利能力,很難吸引外資等長期資金進駐。

就現實角度來看,業者長期虧損,更是合併的一大絆腳石。力晶董事長黃崇仁便認為,每家DRAM廠體質都不同,合併只會造成「好菜、爛菜一起大鍋炒」的局面。

尤其是現在各家公司獨立運作,若發生財務問題,也只是單一個案,如果合併,各業者問題將合而為一,就會成為一顆可怕的「核子彈」。



◆ 車輛公會:反對舊車須報廢

【經濟日報╱記者陳信榮/台北報導】 2008.12.04

購車舊換新,定額抵扣貨物稅3萬元的救車市方案,台灣區車輛公會理事長陳國榮昨(3)日說,政府出發點既然是要促進消費,就不應該帶附帶條件,限制舊車一定要報廢。

陳國榮對財政部終於將汽車汰舊換新貨物稅減徵3萬元的辦法,送進立法院,感謝政府的用心。他表示,希望立院能趕快通過審查並實施,否則這項政策美意,只會成為凌遲汽車業者的惡法,讓民眾產生預期心態,暫緩購車行動。

陳國榮說,財政部提出的汽車舊換新減徵3萬元貨物稅方案,其實就是將車輛公會提出的「促進消費-減徵汽車貨物稅」,以及「節能減碳-促進老舊車輛汰換」兩個建議案「二合一」,但他還是憂心,二合一會造成效益大打折扣。

他表示,車輛公會提出的促進新車消費的方案,用意在於促進消費,增加汽車銷售,帶動關聯產業復甦。一輛車有幾萬個零件所組成,每多賣出一輛車,不僅是增加汽車製造廠的產能利用率、增加工作機會,更關係到許多協力廠家的生計。



◆ 官員閉門造「車」 怎麼救市

【經濟日報╱記者 陳信榮】 2008.12.04

財政部版的舊車換購新車可抵貨物稅額僅區區3萬元,加上缺乏配套措施,不僅對提振民眾購車意願起不了作用,反而讓原本要買車的人,延後行動,讓汽車業景氣雪上加霜。

最普通的國產新車售價動輒四、五十萬元,原本不買車的人,絕不會為了3萬元就改變主意,花個幾十萬去買一部車。何況,現在一般購車的現金折價幅度都超過3萬元。

更絕的是,財政部還限制,舊車一定得要先「報廢」,才能申請補助,這個限制,就把舊車殘值超過3萬元的車主,摒除在外。

業者大罵,官員「吃米不知米價」,可能每天搭政府配車,不知道汽車行情,簡直是「閉門造車」,呼籲他們要走出辦公室,看看外面的真實世界。

被轟吃米不知米價

能申請到3萬元折抵的,只有車齡15年以上的老爺車,或是已不堪使用的「正港報廢車」。這與原先期待,希望藉此淘汰300多萬輛老車、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大打折扣。

台灣汽車業每年產值超過4,000億元,為台灣創匯至少2,000億元,關聯的行業,從最傳統的螺絲螺帽,到最高科技的半導體IC業,既廣且深;汽車業好,帶動其他行業成長復甦的力量,絕不亞於房地產業。

但汽車業者不解,救房市,行政院長自己跳下來做;救車市,卻連最基本的部會歧見協調都不願意做。汽車業者不禁質疑說:「難道我們每年繳的稅有比較少嗎?」

先不管產業界提出的建議案,「躺」在財、經兩部公文往返間長達三、四年;在立院質詢的公開場合上,官員竟貿然說出還沒有共識的車業挽救方案,讓汽車業者「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民眾預期會降價,車市買氣急凍。

業者大罵給個痛快

過去汽車業與工業局提出的各項改革方案,財政部都說國庫沒錢,把好不容易討論出來的方案退回,讓與多次與政府協商溝通的汽車業代表,備感無奈。

汽車銷量連年衰退,預期今年政府汽車貨物稅收入,只有三年前的四成;若財政部減免汽車貨物稅,儘管每輛車可以課到的稅額減少,但刺激新車銷量成長後,整體貨物稅收反而會增加。

現在財政部終於讓步,給予舊車換購新車貨物稅3萬元抵讓,卻又設下舊車必須報廢的高門檻,汽車業者評估並沒有幫助,反而攪亂一池春水,民眾還是預期降價,短期內是不會買車。

某汽車大廠負責人還氣呼呼的說:「政府若真的不想救汽車業沒關係,早點挑明說,給我們個痛快也好;不要端個要救的架子,骨子裡只想著如何捍衛稅收。」



◆ 半吊子政策 不如不要救

【聯合報╱記者賴昭穎、丁萬鳴】 2008.12.04

如果要票選近半年曝光度最高的詞彙,非「減稅」、「紓困」莫屬;問題是,補貼太多瘦了國庫、太少又被嫌小氣,政府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引發的一連串連鎖效應,政策工具的使用如果不能「謀定而後動」,非但效果有限,還裡外不是人。

就以「廢車換新車」措施為例,可說是「半吊子加二百五」,既不看好也不叫好,那還不如不要救,不但消費者、車廠不滿意,連參與政策協商的經濟部和經建會官員都認為,推出這樣的政策只會讓政府難堪。

車市因為政府救市方案內容提前走漏,半個多月來陷入空前死寂。消費者預期心理買氣縮手,車廠停工、零件廠減產,幾十萬人的生計,都受到拖累。政府要做的,是運用租稅工具刺激新車銷售,帶動中古車市、零件和車廠的生產力,促進車市發展。

問題是,從存款全額保障救銀行、紓困救企業、八大措施救房市、到昨天的降稅就車市,政府要想一想,接下來輪到要救誰了?不救,會挨大小眼的罵;但若是個個有求必應,救得完嗎?



◆ 中國安利遊台灣 面臨破局

【經濟日報╱記者李至和、林安妮/台北報導】 2008.12.04

中國安利(台灣稱安麗)(Amway)1.3萬名頂尖直銷商計劃搭郵輪來台觀光,傳出因陸委會無法讓安利以專案申請方式來台,可能破局。據了解,若本周安利不能確認可以合法來台,中國安利可能捨台灣,改赴東亞其他國家。

據了解,中國安利原本希望11月30日前取得陸委會的許可函,敲定來台事宜,1.3萬名員工也等著申請赴台證件。但迄今台灣遲遲未確定這批大陸遊客該如何登台,安利考慮將改去其他國家。截至昨日為止,台灣安麗仍透過各種管道持續努力,希望儘快獲得政府相關部會答覆。

陸委會副主委傅棟成昨(3)日表示,此案單純,只要立法院近期通過二次江陳會簽署的海運協議,主管機關有郵輪兩岸直航法源依據,會立即核准安利大陸直銷商搭乘郵輪直航來台。

台灣安麗表示,九艘郵輪與船期都已經確定,時間會在3月中至5月中;若能來台,將會停留在基隆與台中兩口岸,並到基隆、台北、台中、日月潭等地觀光並舉辦研討會,預計將分九個梯次。

為了讓中國安利明年1.3萬名直銷商海外旅遊與海外進修研討順利在台灣進行,台灣安麗今年9月透過立法委員,在立法院邀請陸委會、海基會、移民局、觀光局等相關單位召開協調會,希望以特殊個案方式讓中國安利員工來台,即走陸客來台觀光的特案許可方式來台。不過如此一來,卻會受到現有台灣准許許陸客來台平均每天3,000人、以及大陸只允許13個省市居民來的嚴格限制。

對此,傅棟成說明,上萬名安利大陸直銷商計劃搭乘國際郵輪來台,郵輪還將開往日本,因此主管機關計劃比照去年農曆春節,核准皇家加勒比亞集團旗下的「海洋迎風號」搭載陸客來台模式,視安利大陸直銷商為「過境客」,而非現行「大陸居民赴台旅遊辦法」中的大陸觀光客。

如能採「過境客」方式安排,這些安利大陸直銷商取得大陸的入出境許可,即可比照國際間慣例,不受現行大陸觀光客每日僅可來台3,000人的上限,也不必受限大陸目前僅開放大陸13省市居民來台旅遊規定。但安利團採「過境客」的模式來台,並未獲北京官方的同意。

中國安利是大陸最大直銷商,人數相當龐大,營銷人員初估超過60萬人。這次可能來台的1.3萬名都是中國安利直銷商的菁英分子,不但會做生意,也具備相當高的消費實力,在台灣安麗規劃下,台北、台中將是來台的重點參訪城市。

傅棟成說,這一回預備搭載安利大陸直銷商的業者,打算申請郵輪直航。但立法院尚未決議通過海運直航,主管機關沒有法源依據,必須等到立法院院會近期通過後,交通部就可核准郵輪業者的申請案。海運直航協議等四項協議,今(4)日還將進入立法院聯席會議討論,立法院聯席會議今天也會做出決議,送入院會。如無意外,四項協議將可望在本月中如期實施。



◆ 中國安利遊台》天上掉下禮物 別浪費了

【經濟日報╱記者 林安妮】 2008.12.04

馬政府上任後的主要政策支票,就是每日3,000名大陸觀光客來台旅遊。然而從7月中開放至今,連著好幾個月生意清淡。如今,中國安利平白送上1.3萬名大陸觀光客,政府雖不見得要倒屣相迎,至少也該處事明快,給業者一個賓至如歸的好印象。

陸客來台成效不彰,讓馬政府飽受抨擊。正當海基、海協還在積極協商排除陸客來台障礙之際,從天上掉下安利這張大單,照理說,政府應相當歡迎。不過,從交通部長毛治國在安利案尚未交由政府內部討論,就率先披露,顯示本案技術難度頗高。

業者的疑慮有二:首先是郵輪能否直航;二是大陸目前僅許可13個省市居民可以來台旅遊,13個省市以外的安利直銷商能否來台,大陸官方希望台灣官方能先專案核可,大陸再專案辦理來台手續。但陸委會至今仍無法提出肯定的答案。

官署依法行政,無可厚非,但業者需要明確的答案,以及熱情協助解決事情的態度。事情要辦成不難,只要內部快點協調,甚至同時透過海基會平台告知大陸我方「原則許可」的立場,那麼安利就不需要無所適從了。



◆ 搶直航商機 航商促准歐美線三合一攬貨

【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台北報導】 2008.12.04

兩岸直航在即,大陸海航、台灣台航會將在下周一座談,交通部本周陸續與航商溝通,航商為搶直航商機,提出以歐美線為主的船舶可否「三合一」攬貨,轉口艙位能否外賣給日本或韓國等技術性問題,航政司將與對岸確定原則,建立市場遊戲規則。

大陸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海航會)理事長胡漢湘一行人昨(3)日遊覽日月潭,夜宿涵碧樓,晚宴由正利航運董事長周家獻等接待,周家獻還特別從台北帶了六瓶台灣高粱酒,歡迎胡漢湘及水運司長宋德星參訪團。

下周一海航會與台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台航會)將展開協商,交通部航政司本周陸續與航商溝通,先擬出國內共識,下周一端上協商桌。

據了解,航商所提的大部份為技術性問題,主要有國際郵輪可否從事兩岸生意,如從日本開往上海至基隆,兩岸人民可否上船;以歐美航線為主的船舶,可否順道在兩岸港口「三合一」(兩岸貨、轉口貨及國際貨)攬貨,以及轉口艙位能否外賣給其他國家等。

航商指出,大陸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預計15日從高雄港直航上海的航線,該艘1萬多個TEU(20呎櫃)的貨櫃船,即是從歐洲經過高雄港然後到上海,該艘船舶以跑歐洲線為主,未來可否在高雄港轉運,還須進一步了解。



◆ 蕭:大陸對台仍無具體善意

【陳洛薇/台北報導】2008-12-04 中國時報

副總統蕭萬長三日出席「布魯金斯研究院東北亞政策中心」台北秋季會議時指出,台灣民眾對兩岸關係猶有疑慮,因為大陸政策鬆綁後,包機、陸客來台等,都沒有帶來明顯的利益,民眾轉而採取負面態度,同時,北京對台灣國際空間和武力問題,也沒有具體的善意。

蕭萬長以以英文發表「改善兩岸關係有助於區域和平與繁榮」(Improving Cross-Strait Relations Fot Regional Peace and Prosperity)專題演說,做以上表示。

蕭萬長說,台灣民眾看到的是一千四百顆飛彈仍對準台灣、台灣想參與世衛大會(WHA)等,北京都沒表達讓步。他認為;只有解決這些問題後,台灣內部才能對兩岸關係建立起高度共識。

此外,蕭萬長昨日接受台灣全民廣播電台專訪時建議行政院要加強整合,明快判斷事情,若猶豫不決就會錯失很多機會,也會把小事變成大事;行政院做了決定後要多溝通,否則外界不知道政府為何要做這個決定。至於執行力,蕭萬長說他很擔心,明年度預算公共建設就有二千八百多億元,今年擴大內需也有五八六億元,現在又有四年四千多億特別預算,「金額龐大,我們的執行力在哪裡?」執行不好就有副作用,這考驗政府有無效能,他相信馬總統與劉揆都很在意。

※ 老蕭果然沒閒著。



◆ 國際專欄─兩岸外交休兵在非洲?

【周志杰】2008-12-04 中國時報

儘管連戰與胡錦濤刻意降低彼此的代表性,但兩人分別以領袖代表及最高領導人的身分在國際場合握手言歡的事實,已為兩岸的善意互動留下最新的印記。至此,各界似乎已將外交休兵的觀察重點,投射在明年五月我國能否在世界衛生大會取得觀察員一事上。然而,就在連胡兩人於APEC峰會會晤的前一周,中共人大委員長吳邦國甫結束對非洲五國的訪問。這項看似足以鬆動我國友邦而導致外交危機的訪問,卻有可能因為我方採取若干作為,而成為測試兩岸外交休兵能否進展至外交合作的契機。

吳邦國五國之行中對加彭及塞席爾兩國的訪問,足以牽動我國在非洲之邦誼。近年來中共與加彭關係緊密,此次雙方更簽訂「經濟技術合作協定」。加彭為全球重要能源蘊藏國,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三大石油生產國,錳礦為世界總蘊藏量二五%、總產量五○%,鈾礦蘊藏量與原木產量分居非洲第二及第三位。該國為法語非洲中唯一GDP屬中等國家。中共透過中石油、中石化等公司與加彭合作探勘原油已行之多年。

特別值得重視的是,我國在非洲現有四個邦交國中唯一島國─聖多美普林西比即位於加彭外海之幾內亞灣,在交通、經濟與基本生活供應上相當依賴加彭。聖國亦有豐富油藏及天然氣,我國經濟部早在一九九八年指示中油評估探勘可能性,二○○二年陳前總統訪聖國時亦允諾協助開發。然而無鄰國加彭之合作與中共之支持,進行商業開採如緣木求魚。

此外,吳邦國此行到訪之島國塞席爾位於非洲大陸東邊之印度洋上,與聖國之地理條件及發展程度十分類似,兩國漁礦資源豐富,然亟待外界協助開發。吳邦國於塞國慨然承諾將積極協助能源之開發,除宣示北京重視非洲邊陲國家外,亦不無項莊舞劍地向聖國示好之用意。

中共依循二○○六年十一月確立之「中非新戰略伙伴關係」架構的經營與努力,已在非洲國家間逐漸形成對中方有利之「北京共識」(Beijing consensus),即中共強化與非洲關係之際,強調不干涉內政,亦不以改善人權與良善治理等作為援助條件,更不會建議非洲採行新自由主義式的經濟改革,藉此與過去西方國家主導之南北對話所形成的「華盛頓共識」(Washington consensus)區隔。或許在兩岸關係改善的趨勢下,北京暫不會強力誘使我邦交國轉向,然形勢比人強,長此以往,友邦主動琵琶別抱的機率大增。

因此,在兩岸逐漸形成不互挖邦交國的默契下,我方何不將計就計,將目前政府高度重視且亟欲擴大的兩岸能源合作範圍,藉由中油與中海油在東海成功合作開發油氣之「台潮合資公司」的商業模式,移植至非洲的聖多美普林西比。一方面,兩岸擱置主權爭議,以商業合作方式,借重對岸中石油或中石化在加彭探勘與投資的經驗與影響力,由我方中油邀請前者共同協助聖國建立其發展所需之能源產業及對外交通之改善,進而形成台、中、加彭與聖國四贏的局面。

另一方面,以聖國作為試金石,秉持在商言商、無涉主權之原則,將兩岸由消極不改變雙方既有邦誼之「外交休兵」,擴展至實質協助友邦、共享投資利益之「外交合作」層面,進而為兩岸接續協商如何擴大我方在功能性多邊組織上之實質參與(meaningful participation),創造更友善之氛圍。倘若馬政府強調「活路外交」的「活」是消極藉由外交休兵來穩住邦交國數目,以維繫我國國際人格於不墜的「存活」策略,那麼,「路」所代表的應是更積極以前述結合商業與外交之作為,借力使力來鞏固甚至開創外交空間的可能「生路」。況且,擴大兩岸既有之能源合作,來協助開發中國家之發展,不正是兩岸「擱置主權,共創雙贏」之更具體且更具意義之實踐嗎?(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治經濟所副教授)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全球競降息求生前奏曲 多些創意、少些敷衍

* 全球降息競賽 英降到史上最低
* 看問題》急降?緩降? 兩難
* 中經院:明年CPI負成長 通縮隱現
* 舉債救經濟效果有限 促進投資才是上策
* 新聞眼》求生前奏曲 不得不唱
* 中東金融不動產 逃不過海嘯
* 預算吃緊 美國41州告急
* 美車廠若破產 恐衝擊中國車業
* 大陸促美救經濟 保障中國資產
* 人民幣連跌4天 美未評論
* 美財長必備條件 要會說中文
* 台灣食品業上海參展 產品印「ROC」遭查
* 麥司克啟動 運價割喉戰
* 麥司克掀起割喉戰 航商苦日子來了
* 美就業人口 上月大減25萬
* 聯發科大降Q4營收逾三成
* 政府挺你 馬下鄉訪中小企
* 失業給付領九個月 馬:勉強接受
* 消費券資格放寬 明年3月底前出生都可領
* 「無薪假族玩台灣!」 毛治國挨罵
* 科技廠行善 月放兩天公益假
* 聯電跟進台積電 每月4天無薪假
* 台聚人事精簡 華夏裁一成
* 歌林:高層絕對沒有掏空
* 陳冲:4.2兆元郵儲轉存銀行
* 銀行放款五大行業 風險逾千億
* 中央存保只到明年底 專家:將造成銀行呆帳升高
* 10項專案重大建設 政院列管
* 帝國大廈 90分鐘偷走
* 多些創意、少些敷衍


◆ 全球降息競賽 英降到史上最低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08.12.05

各國央行最近再掀降息競賽,英國、歐盟、紐西蘭、瑞典、印度和泰國等歐亞央行昨天同步宣布降息,紐西蘭降六碼、瑞典降七碼、英國降四碼、歐盟降三碼;英國和歐盟央行的降幅都是前所未見。

全球央行瘋狂競相降息,對國人來說,首當其衝的是銀行業外幣定存利率將大幅調降,外幣存戶的利息收入將立即減少。此外,當各國競相降息救經濟之際,通貨緊縮將取代通貨膨脹,經濟可能從衰退進一步邁向蕭條,成為各國政府和民眾要注意的新問題。

另外,我國央行下周四也將召開理監事會議,勢必也跟進大降息,幅度可望擴大至兩碼(零點五個百分點)以上。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則將在十七、十八日召開利率決策會議,市場預料,Fed也可望再降息,明年甚至有機會將利率降為零。

明年經濟成長率還至少有百分之七的大陸,上周四一口氣降息一點零八個百分點,啟動新一波降息競賽,澳洲央行二日一口氣降息四碼(一個百分點);昨天紐西蘭央行跟進,且一口氣降六碼,降幅比澳洲還多兩碼,較勁意味濃厚。

上月初才大降息一點五個百分點的英國央行,昨天降息幅度未見緩和,再度大降一個百分點,調降後利率為百分之二,是五十七年來最低水準。

結果瑞典央行立即跟進,而且更降息七碼(一點七五個百分點),降幅創近十六年來最大。外電先前曾調查十八名經濟學家問降息預測,沒有人預測瑞典降息幅度竟會這麼大!

此舉顯示,全球經濟在經歷這波海嘯重擊後,各國央行從過去聯手降息,已改為競相降息,看誰利率降得快、降得多,以挽救確定進入衰退的經濟。

降息風不僅在歐美發燒,即使明年仍呈經濟正成長的亞洲國家,包括印尼和泰國央行,昨天也宣布跟進降息,降幅各為一碼和一個百分點。



◆ 看問題》急降?緩降? 兩難

【經濟日報╱記者 黃欣、傅沁怡】 2008.12.05

全球景氣確定步入衰退之後,面對接下來可能面臨的通貨緊縮陰霾,各國中央銀行都採取激烈的降息措施,幅度之大更是歷來罕見。

過去央行調降利率1碼(0.25個百分點)、2碼就算是「下猛藥」;但包括澳洲、紐西蘭、英國和瑞典央行,最近這波降息至少是1個百分點起跳,不難看出各國政府面對來勢洶洶的大蕭條,有多緊張。

歐美各國大手筆降息,反觀中央銀行仍維持一貫「微調」策略,最近四次利率降幅都僅1碼。在降息已成全球大勢所趨的情況下,「急降」還是「緩降」成了央行總裁彭淮南心中兩難的問題。

台灣儲蓄率偏高,是央行不敢貿然大幅降息的主因。對於仰賴定存收益過活的民眾來說,如果利率水準過低,非旦不能刺激其消費,反而會使這群人的消費更加保守,內需市場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也因此,央行總裁彭淮南在上次英國降息後強調,台灣不會採取這麼猛烈的手法,而是溫和、漸進的降息。

但是,眼看全球央行降息競賽愈玩愈大,幾乎已陷入瘋狂降息的境界。歐洲央行降3碼,英國央行便降4碼,紐西蘭和瑞典更乾脆一次調降利率6碼和7碼。

相較之下,央行1碼的降息幅度,「有動等於沒動」,效果可能被大幅削弱。



◆ 中經院:明年CPI負成長 通縮隱現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 2008.12.05

中華經濟研究院昨(4)日表示,由於需求減少、國際原物料價格下降,預估明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將下跌0.95%;如全球景氣更為嚴峻,則可能下跌1.03%,政府應密切注意通貨緊縮的問題。

中經院昨天舉行「2009全球經濟展望研討會」,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在會中發布最新經濟預測指出,預估今年CPI年增率高達3.58%,明年則下跌95%;失業率方面,預估明年全年平均為4.35%,但最壞的狀況則可能到達4.75%,雖然情況還不是很嚴重,但是CPI年增率出現負成長,顯示台灣明年有通貨緊縮的隱憂。

如果明年CPI年增率真的下跌0.95%,將創下民國49年有統計以來的最大跌幅。即使在2003年SARS期間,台灣全年CPI年增率也只下跌0.3%;2001年網路股泡沫引發的經濟衰退,當時的CPI年增率也只下跌0.2%。

王儷容說,由於需求減少、國際原物料價格也都往下調,再加上民間消費意願下降,很自然就會把物價拉下來了,預估明年CPI年增率將下跌0.95%;萬一全球景氣比預期的更為嚴峻,則可能下跌1.03%,政府應該密切注意通貨緊縮的問題。

中經院三所副所長王素彎表示,受到颱風與毒奶粉事件影響,10月零售業營業額減少達3.75%,是2001年10月以來最低,且已連續五個月衰退,想仰賴民間消費提振經濟成長,相當困難。她認為,政府應更積極促進民間投資才是上策。

【記者何孟奎/台北報導】中華經濟研究院昨(4)日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1.68%,明年預測值也下修到1.24%。中經院指出,萬一景氣更嚴峻、油價又飆升的話,明年經濟成長率最糟將衰退1.0%。



◆ 舉債救經濟效果有限 促進投資才是上策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08.12.04

面對當前經濟困境,政府擴大支出,推出許多短期措施,中華經濟研究院表示,舉債會造成社會不安,短期措施對提振經濟效果有限,政府應該更積極促進投資才是上策。

中經院今天舉行「2009全球經濟展望研討會」,由中經院長蕭代基主持,主講人包括中央大學台經中心主任徐之強、花旗銀行金融交易處副總裁鄭貞茂、美商鄧白氏總經理羅立基、中經院第三所副所長王素彎以及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

中經院認為,刺激消費、搶救失業屬於短期效果,對於提振經濟效果有限,政府投資可補民間投資的不足,但是舉債會令社會各界不安,只要投資環境建構良善,民間投資就能蘊藏無限潛力,因此政府應該朝健全投資環境著手。

鄭貞茂認為,各國政府採取一些財政政策,但是紓困同時是否又醞釀下波金融海嘯,則是目前比較讓人擔憂的事情。



◆ 新聞眼》求生前奏曲 不得不唱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2008.12.05

全球54兆美元規模的經濟世界中,合計20.9兆美元的經濟體正加速邁向零利率,或早已在零利率中掙扎,另一個12兆美元的經濟體也採取前所未見的降息腳步。當五分之三個經濟世界的央行都正大砍利率、極力挽救急速冷凍的經濟,數十年未見的全球同步大衰退已成為事實。

好消息是,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4日大動作降息,顯示他們已經認清險峻局勢,加速趕上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降息腳步。壞消息是,大幅降息的刺激效果需要長時間才能發揮作用,而全球仍處於信用緊縮的嚴重威脅中。

國內生產毛額(GDP)13.8兆美元規模的美國經濟,以及2.7兆美元的英國經濟,看似都在重演4.4兆美元規模日本經濟的覆轍:資產泡沫破滅造成銀行無力借貸,消費者節衣縮食;企業無法取得所需融資,勉強賴政府輸血支撐或者倒閉。2009年的希望已經熄滅,英美央行閉眼降到零利率,將只求不要重演日本「失落的十年」。

12兆美元的歐元區,由於有15個不同的國家,問題更為複雜。西班牙、愛爾蘭都有資產泡沫問題,德、法、義卻沒有這樣的狀況。但經濟局勢不比英美輕鬆,歐元區是今年率先宣布進入經濟衰退的地區,銀行體系的問題與英美同樣糟糕,歐洲央行必須趕在降息彈藥還有效果前,儘快使用剩餘的子彈。

降息僅僅是經濟求生的前奏,政府大舉舉債,採取巨幅的赤字預算,以代替萎縮的民間需求,看來已勢不可免。當所謂「金磚四國」本身也陷入經濟危機之際,拯救世界的重頭戲依然要靠歐美擔綱。



◆ 中東金融不動產 逃不過海嘯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四日電】 2008.12.05

幾個月前,中東看似能幸運躲過這場全球金融風暴,但近來此區股市狂跌,並面臨信用市場緊縮、房地產泡沫破裂,以往欣欣向榮的景象恐不復見。

先前的預測多指出,波斯灣的阿拉伯國家大多可望倖免於這波金融危機。但由於風暴加劇,全球經濟逐漸步入衰退期,國際油價直直落,此區前幾年油元滿手的盛況不再。加上全球信用市場緊俏,外資緊急撤離,使得當地也開始出現流動性緊縮,連政府也不得不出手注資金融體系。

信用成本提高,加上杜拜的不動產泡沫破滅,迫使分析師紛紛下修對此區企業的財測。分析師更點名不動產和金融業,恐怕是受創最深的產業。

追蹤企業獲利情形的投資業者Markaz公司資料顯示,波斯灣550家企業第三季獲利比去年同期成長5%,但金融業僅成長2%。由於金融危機的效應逐漸浮現,預料第四季只會更慘。

擁有全球最高建築物、最貴旅館和最大人工島的杜拜,同樣深受信用緊縮和油價挫跌拖累。外資大量逃離,房地產市場崩盤,杜拜要成為波斯灣金融和旅遊中心的計畫,恐怕也只能擱置,甚至得求助於阿布達比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埃及最大上市投資銀行EFG-Hermes控股公司本周在研究報告中指出,杜拜不動產價格可能會大跌20%以上。杜拜國有開發商棕櫚島集團(Nakheel)日前宣布,將縮減或延後300億美元開發案的部分計畫,其中包括美國地產大亨川普(Donald Trump)預定興建的川普國際飯店。

過去五年來,杜拜不動產的價值飆漲四倍,主要是受供應短缺,加上外資和投機客大量湧入炒作影響。但不少投資人是以貸款買屋,貸款比重高達房產價值的90%。如今信用緊縮危機出現,銀行開始收傘。例如阿聯大型房貸機構Amlak金融公司,日前表示暫停新房貸業務;倫敦駿懋集團(Lloyds)不再承做杜拜公寓房貸,也調降渡假別墅的貸款成數。



◆ 預算吃緊 美國41州告急

【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費城2日電】 2008.12.03

總統當選人歐巴馬2日在全國州長會議中說,他的政府對推動經濟復甦計畫絕不會拖延,此計畫也將裨益各州。歐巴馬並承諾將協助各州長應付日益加深的衰退。目前美國至少有41州預測在今年或明年發生預算短缺。

歐巴馬說,他在伊利諾州參議會工作的背景,使他對州和地方政府的需要格外同情,他宣稱自己對所有有效的構想,不論來自民主黨或共和黨,都保持開放的態度。歐巴馬承諾讓各州參與他解決經濟衰退、創造或保存250萬個工作的計畫,他表示,他不僅要求州長協助執行此計畫,也有興趣讓各州協助草擬和塑造此經濟計畫。

州政府與聯邦政府不同,即使在衰退期間,稅收下降和失業率升高,也必須保持預算平衡。各州州長在費城舉行的會議中表示,他們需要聯邦政府援助失業福利、糧食券、對窮人的健保,以及需要約1360億元來整修橋樑、機場和其他基礎設施。

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阿拉斯加州長莎拉‧裴林參加了這個會議,而將被歐巴馬提名為商務部長的新墨西哥州長李察遜卻沒有出席。

國會民主黨議員希望歐巴馬在就職後,能夠簽署5000億元的刺激經濟計畫,州長們2日表示,其中超過1000億元應用於基礎設施,如道路、學校、大眾捷運、「綠色科技」和寬頻線路。各州長也呼籲,減少會拖延大型建設計畫的各種管制和檢驗。

可能被提名擔任能源部長的賓州州長蘭德爾說,各州州長尚未決定需要援助的總金額,歐巴馬也未做出特定的承諾,但他們有信心將會得到援助。



◆ 美車廠若破產 恐衝擊中國車業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04

Huliq網站3日報導,美國三大車廠財務困難,雖然尚未影響它們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或作業,可是如果美國汽車業崩潰或破產,不只中國的汽車工業會受波及,中國整體經濟也可能受損。

中國製造的通用汽車每年銷售量超過100萬輛,福特汽車超過20萬輛,兩者在中國共有10%市場占有率。上海的通用車廠、長安的福特馬自達車廠、上汽通用五菱車廠,都是中國最大的客車廠商。美國汽車工業許多要素也深深影響中國汽車工業。

如果通用和福特倒閉,它們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可能因外資撤走、新車供應和技術支援中斷而嚴重受損,並造成無數員工失業,汽車業的上游和下游企業也將受到慘重衝擊。

在中國設廠的全球大車廠中,一般認為通用和福特最自由和心胸開放,因為它們不吝於向中國公司提供技術,並盡可能利用最新科技和知識支持及協助中國夥伴。

如果沒有通用和福特的技術支援,中國汽車業可能比全球平均標準落後更多年。過去8年至10年中國汽車業興起,大部分仰賴通用和福特等全球大車廠的技術和合夥關係,而中國車廠還有很多需要學習之處。

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仍巴望靠中國市場推動全球成長,它們在中國的作業迄今尚未受影響。



◆ 大陸促美救經濟 保障中國資產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8.12.05

美國財政部長寶森昨(4)日率團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五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會談首日雙方未具體討論外界最關切的人民幣議題。但中共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呼籲美國,應採取所有必要措施穩定其經濟及金融市場,確保中方在美國的資產與投資安全無虞。

寶森昨天早上在開幕致詞時表示,這次為期兩天的對話將在能源與環境持續上達成協議,完全沒提到本周一人民幣大貶。

但寶森在離開華府前曾說過:「中國使人民幣對美元自2005年升值逾20%,這是重要且明顯的,但中國繼續讓人民幣升值及開放市場更是至關重要。」

中共商務部長陳德銘則表示,人民幣兌美元最近的波動「完全正常」,中國不依靠貶值來推動出口。陳德銘說,「最近,人民幣兌美元有稍微的小幅度波動,這完全是正常的。這與其說是人民幣的貶值,不如說是美元的堅挺,因為人民幣兌歐元、日元都保持了穩定。」

人民幣中間價昨天維持與前一天相同的6.8502元兌1美元,但開盤不久就達到0.5%的最大跌幅,達到6.8845元的盤中最低價,然而收盤前大幅拉回,終場收6.8817元兌1美元,高於前一天的6.8830元,市場一般認為這是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進場拋售美元所致。

彭博資訊報導,摩根大通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認為,中共官方本周一讓人民幣大貶,目的在於向歐巴馬凸顯大陸本身經濟問題,以及繼續進行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的重要性。

他說:「我們認為中國非常喜歡這個對話平台,但目前為止美國新總統歐巴馬尚未透露他是否想繼續下去。」

寶森在開幕致詞中,大力讚揚中國大陸在對抗金融危機中扮演了「負責任的角色」。代表中方出席的王岐山則呼籲美國,應採取所有必要措施穩定其經濟及金融市場,同時確保中方在美國的資產與投資安全無虞。

美中雙方於第一天會議結束時簽署七項合作協議,範圍包括發電、能源效率、運輸,以及水、空氣與森林保育。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會中提出,中美兩國應加強合作,加強衍生品等新型金融產品和非傳統銀行機構的監管。他並呼籲美國,應適當提升儲蓄水準,減少貿易和財政赤字。



◆ 人民幣連跌4天 美未評論

【聯合報╱特派記者藍孝威/北京報導】 2008.12.05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昨天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中共副總理王岐山和美國財政部長寶森共同主持對話,兩國就能源與環境合作達成五項具體成果。

不過,對已連跌四天的人民幣走勢,中美雙方都未發表意見。

王岐山在開幕致詞時表示,當務之急是要共同推動落實G20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峰會的共識,盡快恢復市場信心,遏制金融危機擴散和蔓延,避免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尤其要減緩危機對發展中國家的衝擊和影響。希望美方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穩定經濟和金融市場,加強雙方在金融監管協調、國際金融組織改革等方面的合作。

寶森則說,美國經濟經歷急遽下滑,大陸和全球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放緩速度。中美在當今的艱困經濟環境搏鬥時舉行對話,有助於協助雙方共同應對目前的金融市場危機。

寶森向來強調,大陸應繼續讓人民幣升值並開放市場,但是昨天面對人民幣第四天持續下跌,雙方昨天並未就此發表評論。



◆ 美財長必備條件 要會說中文

【經濟日報╱記者 劉煥彥】 2008.12.05

未來任何人想擔任美國財政部長,必備條件之一可能是必須了解中國大陸,或至少會說中文。現任財長寶森是歷來最了解中國大陸的美國財長;新任財長蓋斯納則是美國第一位會說中文的財政大員。

目前率團在北京參加第五屆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的現任財長寶森,先前擔任華爾街金融巨擘高盛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每年勤跑中國大陸,廣泛結交北京的政、商、學界人士,因此他上台被稱為最懂得中國大陸的美國財長。

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也就在這個背景下,由寶森一手創辦,至今已經有近三年歷史。

至於兩周前美國新總統歐巴馬提名的首任內閣部長,就是現任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蓋斯納(Timothy Geithner)。蓋斯納與寶森同樣出自身為長春藤名校的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他自己主修中文與日文,並曾經在求學時期去過中國大陸。

蓋斯納其實與台灣有些淵源。他在擔任財政部主管國際貿易政策的次長任內,先於1999年6月來台參加台美次級內閣官員經濟對話,又在2000年率團前來與我方進行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定期會談。當時負責接待的駐台美方官員,就是時任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副處長,亦即現任處長楊甦棣本人。

看來要當上美國政府的財政大員,履歷表中得先來大中華區走一走,日後就能步步高陞。



◆ 台灣食品業上海參展 產品印「ROC」遭查

中央社 2008-12-04

(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台北4日電)兩岸經貿交流又發生不愉快事件。外貿協會帶領68家台灣食品廠商到上海參展,因為少數產品外包裝印有「ROC(中華民國)製造」字樣,不僅當場遭塗銷,其他產品也遭嚴格檢查。

昨天的這起不愉快事件,發生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即將舉行的「2008年上海國際食品展」。

據目擊者表示,裝載著台灣廠商產品的兩個貨櫃,於昨天早上運抵上海港口後,被轉運到展覽會場時,經上海海關關員開櫃檢查,當場發現其中一家廠商的餅乾外包裝上印有「ROC(「中華民國」英文縮寫)製造」的字樣。

據目擊者表示,上海海關關員立即要求封櫃,請「台灣館」承辦人員前來處理,並進行全面檢查,前後時間長達3小時。

目擊者說,當時有四名海關關員又針對各廠商所有的100多箱產品,逐一檢查,結果又發現有4、5家廠商產品的紙盒外包裝、DM(產品廣告單)上面都印有「ROC製造」字樣,海關關員也當場要求「台灣館」承辦人員一一將其塗掉。

令人不解的是,在今天展覽首日,2名海關關員又來到「台灣館」,每個攤位逐一檢查,連台灣廠商代表的名片也不放過,只要發現有「ROC」字樣,就要求當場塗掉。

外貿協會行銷處農產組經理陳佑玲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說,最早發現印有「ROC」字樣的這批餅乾產品,原本是要運送到美國,後來出差錯而運到大陸來參展。

她說,在出發到上海參展之前,貿協都會提醒廠商為了避免糾紛,產品外包裝可以印上「Taiwan」字樣,但是最好不要有「ROC」字樣。

陳佑玲說,這次是廠商的疏忽,基於互相尊重,貿協及台灣廠商當然要配合上海海關的檢查,而海關之所以要檢查,也是怕大陸媒體拿來大作文章。

她強調,參展的台灣廠商並沒有受到這起檢查事件的影響,繼續順利參展。



◆ 麥司克啟動 運價割喉戰

【張佩芬/台北─上海越洋電話採訪】2008-12-05 工商時報

全球第一大貨櫃船公司丹麥麥司克輪船,上週五在感恩節後一天,通知下游攬貨公司全面降低亞洲輸往美國西岸貨載運價,每40呎櫃從1,700美元降到1,300美元,一口氣降價400美元,為近幾年來所罕見,同業普遍不得不跟進,其「割喉效應」已引發同業挫咧等。

全球排名第二的地中海航運,決跟進;萬海航運、中國遠洋與中國海運集團則局部跟進。至於許多船公司在觀望等候的長榮海運,也於昨傍晚通知攬貨業重要貨載收1,300美元,混裝櫃收1,400美元,其他同業預料多將被迫跟進。

陽明海運高階主管指出,目前是市場淡季,麥司克這樣的動作不見得能增加貨載,卻讓市場運價大幅下拉,損人不利己﹔韓籍船公司在台高階則指出,麥司克根本是要大家一起死,仗著母公司有產油,用油不要錢在帶頭殺價,想先逼垮歐洲較小的船公司﹔攬貨業者則指出,麥司克顯然是想逼退部分船公司,尤其想趁著韓國嚴重的企業危機逼垮韓籍船公司。

在上海主要與麥司克合作的海連國際貨運公司總經理邱如森指出,美國線下半年貨載少了3成以上,上海港務局因為貨量銳減,稍早發出通知,對於進出上海港的空櫃,提供6個月的免費儲放期,這項措施讓上海附近的私人貨櫃場與倉儲業務大受影響,不少拖車與卡車司機沒有生意可做,市場蕭條景況前所未見。

邱如森認為,海運市場的殺價搶載行動才剛開始,美國線已經算是不錯的航線,南美、非洲與歐洲航線貨載情況更差。今年貨櫃航運市場新造船約有490艘,船噸增加率約14.6%,明年有465艘,增加率約14.9%,目前已經有排名前五大的貨櫃船公司以船舶建造瑕疵等理由技術性拖延接船時間,讓韓國造船廠嚴重受創。



◆ 麥司克掀起割喉戰 航商苦日子來了

【張佩芬】2008-12-05 工商時報

丹麥麥司克輪船在使出閒置船舶、刪減運力等措施之後,終於使出殺手鐧,載貨量最大的美國西岸航線推出大降價行動,一次降幅高達23.5%,打得同業不知如何招架,而麥司克是因為油價跌多了覺得應該降價,還是想要逼歐洲與韓國辛苦經營的企業集團退出貨櫃航運市場,或是想壓低與該公司在美西線市場旗鼓相當的長榮海運市佔率,每一家船公司都有不同解讀。但是無論如何,美西線運價牽連美國內陸貨載運價極劇,麥司克已經帶領貨櫃航商提早開始過「苦日子」了。

曾經有航商估算,美西線一個40呎櫃的成本價約1,400美元,麥司克推出1,300美元的運價,恐怕多數公司是要虧錢的,無異是掀起一場「割喉戰」,但是對於麥司克來說,卻不一定虧錢,因為該公司主力船隻可裝載8千多個20呎櫃船舶,單位成本較可裝載5千多個20呎櫃船舶低1成,市場傳出該公司打算下個月開始以最新可裝載1萬餘個20呎櫃的最大型全貨櫃輪來經營美西線,單位成本可以再降1成。

麥司克母公司愛彼摩勒有自己的油田,還有自己的造船廠與銀行,堅強的後台,讓該公司多次引發市場運費戰,且從不手軟,不過要打垮同業並不容易,因為亞洲不少船公司都有政府當後台,早年與中國大陸的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共同掀起的運費戰,就沒有佔到便宜。

不過十多年來,已經有多家貨櫃船公司載運費戰後因為財務結構不夠堅強而遭同業併購,麥司克以併購見長,甚至曾經併購排名僅次於該公司的歐商鐵行渣華輪船,這次是不是看準哪家公司為併購對象,都讓業界議論紛紛。

麥司克很早就退出美國線運費組織,是同業眼中的「大怪獸」,麥司克每次出招,事前沒有人預知,事件發生後也溝通無門,每家公司只能自己做好應戰與迎戰的工作,像美國內陸城市的貨載,有些公司是以貨載到西岸的運價外加內陸運費來計收,有些是採行單一運價,如果操作不當就會大失血,這場運費戰沒有船公司能避免損失,誰的損失最少誰就是贏家。



◆ 美就業人口 上月大減25萬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8.12.05

經濟持續惡化,就業市場也危機四伏。根據權威性民間機構ADP調查,11月全美就業人口銳減25萬人,創六年來最大單月衰退幅度,另一個民間調查機構也公布上月就業報告,得到相同結論。

ADP按例在美國勞工部公布月度就業報告前幾天公布類似數據,被視為正式就業報告的領航指標。ADP調查顯示,上個月全美就業人數連續第四個月衰退,而且幅度遠超過分析師所預估的20萬人。

製造業就業人口衰退情況最嚴重,已連續24個月衰退,服務業則連續第二個月衰退,大幅減少9萬2000人,不僅幅度驚人,而且是六年來首見接連二個月衰退。在全美就業市場中,服務業員工人數所占比重高達四分之三,服務業就業人數驟減,殺傷力大。

ADP並將10月份就業人口減少數量上調到17萬9000人,遠高於先前公布的15萬7000人,相對的,9月份只減少2萬6000人,就業市場急劇惡化。

此外,另一家民調機構查林傑.葛瑞.克里斯馬士公司(Challenger,Grey & Christmas)公布,11月份企業宣布的裁員人數高達18萬1671人,是2002年1月以來最高紀錄,當月份企業公布的裁員人數約24萬8475人,正處於911恐怖攻擊事件後的驚慌時期。

今年以來,企業宣布的裁員人數已累計105萬7645人,僅低於2005年的107萬2054人,是歷來第二次年度裁員人數超過100萬人。

先前,美國聯準會警告,明年全美失業率可能攀升到7.6%。ADP以及查林傑.葛瑞.克里斯馬士公司的最新數據也明確透露就業市場危機,與聯準會所提預警相呼應。

勞工部排定周五公布月度就業報告,多位分析師根據ADP等機構公布的調查報告研判,就業報告勢必難有佳續。



◆ 聯發科大降Q4營收逾三成

【呂俊儀、張志榮/台北報導】2008-12-05 工商時報

聯發科昨(4)日宣佈下修第四季營收預估,由原本衰退9%至16%,調整為衰退30%至33%,創下歷年來單季營收衰退最大幅度,摩根士丹利證券預估,聯發科明年營收恐較今年衰退,今年與明年均賺2個資本額的希望恐落空!並將目標價由510元大幅調降至300元。

唯聯發科表示,主要因需求面急凍,目前訂單能見度甚至看不到明年1月,所幸產品平均售價並未有大幅下滑情況,毛利率仍可力守持平。

半導體產業吹起第四季財測調降風!繼台積電率先宣布後,幾乎是每日一爆,在日月光與矽品跟進後,市場早已預期聯發科也難逃調降財測的命運,只是宣布時間與調幅問題。

摩根士丹利證券昨天一早就釋出聯發科第四季營收恐跌30%的消息後,聯發科便宣佈下修財測,身為IC設計龍頭的聯發科季營收衰退幅度見到「3」字頭,仍讓市場感到意外。

根據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分析師呂家璈的預估,原本預估可破千億元大關的聯發科2009年營收,可能僅有863億元、較今年下滑3.4%,更重要的是,調降後的2008與2009每股獲利預估值分別為19.49與18.69元,也就是說,聯發科連續兩年每股賺逾2個資本額的期望恐落空!

聯發科說,11月中旬以來已感受到訂單出現異常變化,直至上月合併營收大幅驟降至61.96億元,月衰退幅度達32.59%,才正式確定調幅。

若以聯發科修正後的季合併營收下滑幅度進行推估,第四季合併營收將落在約188至196.3億元區間,因此12月合併營收將落到34至42.4億元左右,為近2、3年來的低檔水準。

聯發科分析指出,旗下各產品線需求均不如預期,但即便手機晶片出貨下修幅度至減少3成,仍是產品線中衰退幅度較少產品,且不論中國白牌手機、新興市場需求都很差;至於第一季營運展望上,目前訂單能見度甚至看不到1月,加上工作天數短,業績難有表現。

至於獲利,聯發科強調,業績下滑主因需求問題,產品價格並無太多變化,毛利率仍可趨近第三季的54.3%,另本季合併營業費用也會略高於第三季、達52至54億元,以此估計本季營業淨利約48至55億元,至於存貨問題,由於客戶幾乎不備庫存,可能會比前季持平或略高。

儘管聯發科營運體質健康,且藍光、WCDMA本季已量產或送樣,65奈米製程晶片也已量產,而3.5G、智慧型手機、WiMax等等晶片研發都持續進行,但市場需求情況相當低迷,中國農曆年訂單幾乎確定落空,雖無裁員、減薪或休行政假計畫,但坦言明年會更專注節流措施。



◆ 政府挺你 馬下鄉訪中小企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 2008.12.04

年關將近,許多受不景氣衝擊企業開始無薪休假,勞工更憂心可能失業。 馬英九總統本周起藉下鄉行程,傾聽了解中小企業情況,安排和廠商座談,希望了解在對中小企業紓困或輔導方面,政府還有什麼可以協助,以幫助中小企業一起撐過這道百業蕭條的難關。

另一方面,馬英九對各部會的考核,今天下午輪到勞委會,預料勞委會對勞工失業的協助和改善情形,將是考核的重點。

為刺激民生消費,馬英九近來下鄉都努力帶頭消費,但愈近年關,企業倒閉危機頻傳,馬英九本周末下鄉排定南下屏東,除了繼續在地方消費外,也安排看當地的中小企業,與企業負責人座談。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指出,總統接下來的下鄉行程,鎖定關心中小企業經營情況,因為年關將近,許多中小企業除了有資金調度問題,近日傳出愈來愈多企業因接不到訂單,被迫要員工放無薪假,這些已不是企業管理問題,而是經濟景氣問題,馬總統希望藉和企業座談,了解政府還能做什麼,協助中小企業勉力撐過這段時間,有機會再重新出發。

黨政人士指出,今年底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講是很關鍵的一年,行政院喊出三挺政策,即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就是希望全力降低可能出現的企業倒閉潮、勞工失業潮,金管會主委由陳繼任,陳有能力勸說銀行不要對企業抽銀行,就被認為是這項人事更迭的重要因素,陳上台後立即宣布暫緩十號公報,也讓很多企業安心,顯示對因應這個難過的年關,府院已經一起動起來。

【記者陳志平/台北報導】

在馬英九總統指示推動「大型搶救失業計畫」下,行政院已經開始全力衝刺,晚間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將到總統府,針對總統競選期間政策落實情況做報告,如何搶救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更是重點,根據勞委會的短期促進就業措施計畫,一直到明年6月30日,將投入114億元,創造117379個工作機會。

馬總統選舉最重要的633政見雖然確定跳票,但對於後續進度依舊十分關心,其中面對失業率節節高升的問題,更是指示行政院要有大動作,晚間王如玄除了針對失業問題的因應,其他包括勞工就業環境的改善、勞退基金的績效問題以及相關修法進度等都會提出報告。

根據勞委會提出的短期促進就業措施,今年動支32億元,預計可增加5萬582個工作機會,明年則希望再增加6萬6797個工作機會,預計經費為82億元,總計可以創造11萬7379個工作機會。

面對景氣寒冬,勞保基金也將準備200億元,擴大辦理勞保紓困貸款,這項計畫不但貸款額度提高到10萬元,利率也將從過去的3.225%下修為2.95%,都是開辦以來就優惠的條件。

據了解,為了緊盯政策推動進度,除了行政院秘書長等相關官員將出席,包括立法院衛生環境及勞工委員會的召委以及國民黨大小黨鞭都出席,希望立法院能夠在預算和法案上能夠全面配合。



◆ 失業給付領九個月 馬:勉強接受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林新輝/台北報導】 2008.12.05

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飆升,馬英九總統昨晚指示勞委會儘速成立「勞工權益基金」,並要求勞委會先動支年度預算,讓基金儘快運作,以確保勞工權益。

馬總統昨晚聽取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報告,說明短期及中長期就業方案,馬總統要求勞委會研議提高或延長勞工失業給付。

勞工權益基金是馬總統競選時的勞工政見,希望籌資廿億元,以孳息用於勞資爭議的勞工訴訟費用、生活津貼、仲裁費等補助,但勞委會認為短期籌資有困難,馬總統隨即裁示以「年度預算支付」。

另外,勞委會提出現階段中高齡(四十五歲以上)及身心障礙失業者 失業給付請領最多九個月的政策,馬英九總統表示「勉強可以接受」,但延長一年會「比較理想」。

與會人士表示,馬總統相當重視他在競選時提出「提高失業給付水準至投保薪資的七成,延長失業給付至一年,且對象適用全部勞工」的政見,但也了解目前政府的財政無法一步到位,所以才會說「勉強可以接受」。



◆ 消費券資格放寬 明年3月底前出生都可領

【聯合報╱記者尚毅夫、程嘉文/台北報導】 2008.12.05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邀集朝野協商,再放寬消費券領取資格,初步決定放寬到明年三月底前出生設有戶籍國民都可領取;消費券使用時間到明年九月底。

經濟委員會的協商結論,將送今天由立法院長王金平召集的朝野黨團協商會議確認;如無意外,立法院將在今天完成消費券條例三讀程序。

國民黨團書記長張碩文主張有國籍而無戶籍的華僑可領取,遭民進黨團反對而未納入。

政院版規範消費券使用範圍未包括捐贈,朝野協商時,在條文中明訂可以捐贈給符合公益募款辦法的公益團體。

勞委會公務人員協會提議,為了鼓勵公務員休假發行的「國民旅遊卡」,不妨改為消費券發放,以提高使用範圍,也符合馬蕭競選時「取消國民旅遊卡」的政見。

勞委會公務人員協會理事長古松茂表示,已經發文給經建會提出這項主張,而全國公務人員協會促進會也已經同意,要聯合各單位的公務人員協會,向政府建議。



◆ 「無薪假族玩台灣!」 毛治國挨罵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 2008.12.05

針對企業界近日推動無薪休假,交通部長毛治國昨天要求觀光局研究,希望整合國內觀光景點資訊,提供給這些無薪休假族「趁機玩台灣」。但被迫休無薪假的科技公司員工聽到後大罵政府,指大家都已沒收入了,誰還有心情與閒錢去玩,交通部根本是「何不食肉糜」。

觀光局長賴瑟珍表示,只是想要幫助無薪休假的民眾,能夠走出戶外放鬆心情,並趁機刺激在地觀光產業,多了解台灣各地風土民情,並不是要大家花太多錢。

【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景氣寒冬,許多勞工遭資遣、無薪休假、變相逼退。民進黨立委潘孟安昨天要求政府落實「就業服務法」第廿三條,發放勞工「在職薪資補貼」,獎勵僱主繼續僱用勞工。

※ 毛部長請客,大家當然樂意。



◆ 科技廠行善 月放兩天公益假

【曹婷婷/南縣報導】 2008-12-05 中國時報

全台科技園區現在最怕聽到「休假」兩個字,但南科桐核麥生物科技公司的四十名員工,卻樂在月休兩天「公益假」,他們利用每月多出來的假,到基金會、育幼院、醫院等地,服務老人、小孩與病人,體驗付出的喜樂,堅持在景氣寒冬中送暖。

不景氣,衝擊科技園區員工福利、謀職權,但同為科技人,在生物科技領域的桐核麥員工們,雖也難逃景氣寒冬,生意受波及,但全公司四十人,照樣投入公益服務。

稽核室經理施銘逸說,正因深知景氣差,各社福團體都在寒冬中苦撐,這時的不間斷付出,更顯彌足珍貴。

南科桐核麥公司 實施已三年

成立七年的桐核麥,三年前開始要求員工投入志工服務,四十人分三組,前往華山基金會、天宮育幼院、成大醫院當志工,對獨居老人噓寒問暖、義務幫弱勢學童作課後輔導。

卅五歲施銘逸說,大家最初對當「志工」頗質疑,甚至有員工反彈,覺得放這種假,有被強迫當志工之意,但透過一次次身體力行,眾人不約而同在當中找到感動,逐步認同行善最樂,扭轉負面觀感。還有同事除兩天公益假外,更會主動打電話對獨居老人噓寒問暖,讓老人家宛如多了個小孩般。

要求投入志工服務 員工珍惜

尤其是今年以來,這群生技人身處科學園區,明顯感受周遭裁員、減薪、放無薪假的氛圍;有員工就透露,以前覺得休兩天假是「撿到」,現在覺得能工作最幸福,且公司在不景氣中還願意讓員工放公益假,實在很難得。

廿八歲李圓城說,身在福中要惜福,行有餘力還能助人,是很幸福的事;施銘逸說,同仁相約要一直行善下去,這也成了公司無形的精神圭臬。



◆ 聯電跟進台積電 每月4天無薪假

【聯合報╱記者許佳佳/台北報導】 2008.12.05

台積電宣布無薪假後,同為晶圓代工大廠的聯電跟進實施,要求員工每個月多休四天無薪假。

聯電讓員工一個月多休四天,下游封測大廠矽品與日月光在不裁員的前提下,除了鼓勵員工優離優退,也開始讓生產線員工無薪休假。

由於國際電腦大廠戴爾、惠普等業者,明年第一季對台系廠商下的訂單比往年縮水五成,下游的廠商裁員、減薪風暴一觸即發。

今年最夯的低價電腦,雖在資訊月獨領風騷,但即使是今年出貨量不差的華碩、微星等大廠,也將啟動人力精實策略,幅度約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間。



◆ 台聚人事精簡 華夏裁一成

【經濟日報╱記者吳秉鍇/高雄報導】 2008.12.05

台聚集團將展開人事精簡行動,範圍涵蓋旗下各石化廠,包括:台灣聚合、亞洲聚合、台達化、華夏塑膠及台灣氯乙烯等。這是該集團首次全面性進行人力檢討作業。

台聚指出,正規劃依員工年度考評為基準,去蕪存菁,達到人力合理化目標,以因應景氣寒冬。截至目前,員工縮減幅度較確定的是華夏塑膠減幅近10%,其他關係企業則尚在評估。

全球景氣衰退,石化原料終端用戶的各大電子廠紛紛裁員、減薪、強迫休假等,由於市場需求低迷,逐漸反映到原料生產廠,例如台塑集團就計劃大降資本支出;而台聚集團則傳出將人事精簡。

業者說,為了永續發展,在景氣蕭條之際,進行人事精簡勢在必行,將透過優於勞基法的規定,讓不適用的員工辦理退休或離職,以達到人力合理化、因應市場變局的目標。

台聚已依據集團各企業營運狀況、未來發展進行檢討,計劃按員工年度考評為基準,不適任的員工列為精簡對象。



◆ 歌林:高層絕對沒有掏空

【聯合報╱記者陳曼儂/台北報導】 2008.12.05

歌林公司昨天表示,歌林高層絕對沒有掏空公司,目前的虧損完全是因為投資SBC失利,而且歌林還希望有一天能夠返回台灣的家電市場,董事長也不可能會捲款落跑。

歌林表示,目前帳面上的虧損還是源自於投資美商新泰輝煌Syntax-Brillian(SBC)失利,歌林在SBC有60億元的應收帳款無望,導致一連串的跳票,造成股票下市,經營團隊有愧股民。

歌林表示,目前董事長劉啟烈待在美國無法回台,是因為之前因公赴美,卻在10月中旬摔傷,傷及骨盆,無法承受長途飛行,只能在美國療養。

雖然他沒辦法回台,但對於公司的業務一直有連繫和關心,並非外傳落跑。



◆ 陳冲:4.2兆元郵儲轉存銀行

【張舒婷、黃如萍、唐玉麟/台北報導】2008-12-05 中國時報

金管會主委陳冲規畫協調動用郵政儲金四.二兆轉存款於中小型銀行,以擴大銀行授信能量,避免企業被抽銀根;陳冲並指示中華郵政公司對有資金需求的銀行,提高郵局存在該銀行的轉存款額度。中華郵政公司董事長吳民佑昨天表示,昨日已收到公文,「銀行有需要,可跟我們聯繫,將視『個案』處理。」

吳民佑表示,這項提高轉存款額度的措施,跟政府希望銀行增加對民營企業或中小企業放款沒有關係。也就是說,銀行如果存款流失過多,需要郵局的轉存款挹注資金,在不違反郵局內部評估機制下,郵局就會「金援」這些銀行。

中華郵政:評估機制下「金援」

據金管會統計,九月份金融風暴蔓延以來,九、十兩個月份,本國三十六家銀行存款流失超過一百億元銀行共有六家,分別為:台新銀、中信銀、永豐銀、日盛銀、慶豐銀、花旗銀,合計失血一八八五億元。

行政院長劉兆玄十月七日逕自宣布「存款全額保障」後,民營銀行存款流失情況並未緩解,六家銀行十月份存款流失金額都比九月份要多。相較下,台灣銀行短短兩個月存款暴增二三二一億元。

台灣長期存在超額儲蓄問題,銀行體系資金不是淹大水嗎,為何需要郵局轉存款?中華郵政總經理胡雪雲表示,可能跟金融風暴發生後,銀行體系存款「落點不均」有關,亦即,「大銀行存款多,小銀行的錢被搬到公營銀行去了,小銀行比較沒錢。」

金融風暴後 小銀行比較沒錢

她解釋,郵儲現有四兆四千多億元,目前轉存中央銀行約一兆五千億元,另轉存三家公營銀行及三十七家民營銀行共約九千億元,轉存比率約五四.五%,單一銀行最高轉存金額超過一千億元。

未來,中華郵政考慮對於通過信評的銀行,給予較高額度轉存金額,但轉存額度上限不變。例如,信評A的銀行轉存上限一千億元,未來也將維持一千億元上限不變,若該銀行目前郵儲轉存金額只有六百億元,中華郵政考慮提高到八百億,甚至一千億元。

陳冲昨在立院答詢時證實有此構想,他並表示,劉揆已宣布「存款全額保障」實施到明年底。換言之,因政府全額力挺,這項郵局轉存銀行的機制,不會有倒帳的風險。



◆ 銀行放款五大行業 風險逾千億

【經濟日報╱記者夏淑賢/台北報導】 2008.12.05

銀行內部統計,國內全體銀行對DRAM、面板業與高鐵、航空、營建業放款合計達1.3兆元,由於經濟衰退,銀行對五大產業授信的潛在風險急速提高,若景氣持續惡化,銀行可能將因而增提逾千億元呆帳。

銀行產業放款以雙D產業最多,對面板業放款金額更達3,500億元以上,對DRAM產業放款金額則近2,300億元。如果加計對營造建設業、航空業與高鐵聯貸金額,銀行業對五大產業放款合計達1.3兆元,占整體國銀放款金額的7%。

法人報告指出,國內經濟步入衰退,預期景氣明年仍低迷,但這五大產業明年還有2,000億左右的銀行借款與公司債到期,可能造成現金流量的壓力。如果這些放款出現問題,以銀行轉銷其中五成金額計算,銀行將產生約1,000億元的呆帳提存風險,可能嚴重衝擊銀行獲利。

大型銀行業者指出,政府針對企業貸款辦理紓困,不少企業明年面臨還款壓力時,可申請展延六個月或一年,未必會立刻導致銀行呆帳提存大增。但銀行業者也坦言,DRAM產業面臨現金流量不足的問題,對銀行確實是一大隱憂。

某金控旗下研究中心指出,以淨負債比來看,南科191%最高,力晶、茂德、華亞科分別為124%、117%、118%。力晶和茂德合計向銀行貸款等負債更達1,900億元。

如以個別銀行來看,合庫銀對DRAM放款157億餘元最多,其次為兆豐銀的105億元,其他像華南銀、國泰世華銀和中信銀,授信金額分別自70億元至100億元。

法人指出,全球景氣下滑,使得企業貸款信用違約率升高,銀行業對雙D、營建、航空、高鐵等五大產業放款集中度高,可能因此暴露在大舉增提呆帳的風險中。



◆ 中央存保只到明年底 專家:將造成銀行呆帳升高

【唐玉麟/台北報導】2008-12-05 中國時報

金管會主委陳冲規畫動用郵政儲金四.二兆元轉存款於中小型民營銀行,鼓勵銀行對企業放款。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說,這種干預,是錯誤作法,簡直是逼迫銀行紓困企業,可能重蹈一九九八年本土型金融風暴覆轍,造成銀行呆帳大幅升高。

財金高層昨晚說,目前政府對各銀行存款可全額保障,因此郵政儲金轉存款於中小型銀行,仍有存款保障,不必擔心。但中央存保全額保障期限到明年十二月底為止,之後,若郵政儲金轉存款於銀行,中華郵政公司則要自求多福。

有行庫主管質疑說,過去,前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曾要求郵政儲金轉存款於陽信銀行時,引起國民黨立委抨擊,但如今,金管會卻要有樣學樣,必須考量郵局存款人權益問題。

殷乃平警告說,由於郵政儲金投入股市,帳面虧損高達五百多億元,相當嚴重,因此不可隨便拿去救火,應考量存款人安全。

殷乃平認為,郵局將錢轉存於中小型銀行後,關鍵問題是銀行要放款,但風險由銀行自行負責,「金管會不能逼銀行跳火坑」。

「錢轉到銀行,但錢出不去,會血栓(血管堵住),結果是企業需錢會渴死,銀行錢太多會淹死。」殷乃平說,政府不能再犯過去(一九九八年本土型金融風暴)錯誤。殷乃平指出,企業問題,不是給它錢而已,關鍵是企業經營問題,以及市場在衰退,如何解決,這才是根本問題。

至於陳冲希望國發基金購買銀行次順位債券,殷乃平強調,不能亂來,若是購買銀行次順位債券,一旦債券倒閉不賠,誰負責。他建議政府應有一個團隊,先行評估此銀行,是否值得救或救得起才行,絕不能閉下眼睛,硬將錢砸下去,否則結果全部死光光。

對此,日本大和總研首席經濟顧問劉憶如說,為了金融海嘯,美國動用七千億美元去買美國的銀行不良債權,但不能解決問題。因此錢如何用,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降低問題,必須好好評估。

劉憶如認為,郵政儲金轉存款於中小型銀行,這個方向她能接受,但前提是要做好金融監理作業。



◆ 10項專案重大建設 政院列管

【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台北報導】 2008.12.04

行政院上午提出10大項專案列管重大建設。包括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以及高雄洲際貨櫃中心和都市更新等重要建設。其中涉及行政院98到101年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預算,約有2385億元。未來每項重大建設,都由一名政務委員負責管考。

上午由行政院政務委員朱雲鵬報告專案列管重大建設。包括軌道建設、公路建設、桃園航空城先期建設、高雄港埠擴建、都市及工業區更新、老舊橋樑整建、防洪治水、老舊校舍整建、污水下水道及農村再生。

軌道建設部分,主要為桃園國際機場聯外捷運系統建設計畫,預計106年延伸至中壢火車站,經費約130億元,計畫完成後,台北車站與桃園縣機場直達車僅需35分鐘。另外還有台中市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計畫,預計可消除鐵路沿線17處平交道,改善平交道所造成的交通問題。其餘鐵道、公路、港埠、都市更新及老舊工業區開發等,各相關部會都已著手擬定細部執行方案。

有關經費來源,主要來自公務預算,特別預算以及各部會非營業基金。其中屬於特別預算部分共計3087億元,經費分別來自執行中的93年通過的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702億元,以及行政院擬議的98到101年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預算約2385億元。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實施本案的目的,在於確保愛台12建設或其他民眾生活相關的重大工程,能如期、如質推動與執行,以早日達到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充實基礎建設的目標,同時發揮提振景氣、促進就業的功效。

※ 希望台灣不會出現下面這麼離譜的事:



◆ 帝國大廈 90分鐘偷走

【聯合報╱編譯田思怡/報導】 2008.12.05

紐約「每日新聞」日報為凸顯美國地產登記法規鬆散疏於查證,於是假造了一批文件,只花了不到90分鐘,就把價值20億美元的紐約地標「帝國大廈」產權轉移到一家虛設公司名下。

如果此事是刻意犯案的歹徒所為,將是美國史上最大詐騙案之一。

每日新聞在自家網站上報導了這個消息,報導說,該報偽造了一批文件,並假造公證人的印鑑,向市政府登記處辦理房地產產權變更,輕易偷走102層樓高的帝國大廈。

在每日新聞的偽造文件中,故意使用一些十分荒唐可笑的資料:「金剛」原版電影女主角費伊蕾(Fay Wray)是證人,公證人的名字是知名銀行搶匪威利.蘇頓(Willie Sutton)。結果承辦官員完全不查,照樣過關。

這件詐騙案暴露了紐約地產登記處法律機制漏洞百出,竟然不要求承辦人員查證資料。

每日新聞的「詐騙集團」本月1日遞交偽造文件後,不到90分鐘,地產登記處就蓋章,把帝國大廈的產權從紐約州土地聯盟,轉到「竊盜地產公司」(Nelots Properties LLC)名下。這個公司名字也是假造的,把Nelots倒過來拼,就是stolen(失竊)。

每日新聞隔天就主動把帝國大廈歸還原主。

辦過幾件契約轉讓詐騙案的布魯克林區助理地區檢察官法瑞爾說:「哪裡弄得到錢,哪裡就有歹徒。威利.蘇頓搶銀行為的就是弄錢,房契轉讓詐騙是新型態的銀行搶案。」

沙瑞爾說:「騙徒一旦拿到房契轉讓文件,就可以辦貸款。」很多騙子就在辦了巨額貸款後,捲款而逃,留下爛攤子給真正的屋主、銀行和承辦的公務員。

在美國,歹徒想用這招詐財似乎非常容易,案例不勝枚舉。22歲的艾夏兒.史密斯由88歲的祖母一手帶大,卻偷了祖母位在紐約皇后區春田花園大廈住處的房契,貸款44萬5千美元後遠走高飛。她去年被捕,以詐欺罪服刑一年。

另外一名騙徒把已過世19年的屋主的房產過戶給自己,貸款53萬3千美元,從此不見人影。

這些都不夠看。10年前,達希維克偷走市政府名下的7棟荒廢建築。他取得修繕許可,裝修了其中一棟,當成公寓出租。他並以25萬美元賣掉另一棟,招搖闖騙2年才被捕,把地產還給政府,並吃了18個月牢飯。

美國去年的房貸詐騙案激增31%,貸款銀行總共損失了8億1300萬美元,紐約州名列這類詐騙案最多的前十名。



◆ 多些創意、少些敷衍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5

全球經濟衰退,各國企業都深受衝擊,因而紛紛減產裁員以對,使得失業潮席捲整個世界。台灣的企業尤其不幸。

因為在金融海嘯侵噬全球經濟實體之前,中共高層已從去年開始對被視為落伍、低級的加工出口部門磨刀霍霍,期望斬除這隻金雞母,可以空出鳥籠來容納更高科技、高資本密集度的產業。當今年年初,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削減出口退稅等手段,撲天蓋地全面祭出,從珠江三角洲到長江三角洲的出口廠商成片倒地,真可謂哀鴻遍野,20年來為中國大陸經濟高速成長立下汗馬功勞的這一大群無名英雄,狡兔未死而功狗已烹,景況好不淒涼。

大陸經濟熄滅主力引擎,固然頓時從高空急墜而下;卻更苦了台灣的出口產業,令他們忽然之間失去了出口的對象,生產的目的已經消滅,他們將為何而戰?當金融海嘯接踵來襲,那真是船破又遇頂頭風,台灣出口產業的慘況,豈是其他國家所可比擬?目前我們已經見到若干領頭大廠紛紛減產,但這還是開始,再往後連訂單都沒著落時,可真該怎麼辦?

我們不能不感激這些大企業的領導階層宅心仁厚;面對半世紀來空前未有的衝擊,他們並沒有大開殺戒,大砍員工,而是從高層開始,以身作則地減少薪俸福利,並以每周多休一日無薪假之類的替代手段,削減全體受僱者的實質薪資;以這種同舟共濟、共體時艱的變通方法,降低了企業的人事成本,但保住了每一個員工,也就是每一個受僱者的家庭不致斷炊。中華文化的溫暖與人情味,在這樣的亂世,展現了與眾不同的價值。

但並非每個企業的受僱者都如此幸運。當做為支撐台灣經濟成長擎天一柱的出口產業忽然傾頹,整個台灣都一時黯然失色,失去了泉源活水,除了拜高油價之賜的自行車業,國內產業同時遭重擊;關廠倒閉者比比皆是,即使咬牙苦撐,營收也大幅縮水,養不起許多員工。於是失業率尤其是失業期間更長的所謂長期失業人數,乃直線上升,從明年開始,情況恐將日益惡化。

面對這個可怖的景象,行政院本已研擬「短期就業方案」與「中長期促進就業方案」等,預計從現在開始,四年總共可以創造20多萬個工作機會;但馬總統上周三突然宣布政府將推出「大型搶救失業計畫」之後,行政院立刻又加碼,原定短期就業計畫今明兩年各提供4.6萬、5.6萬工作機會,緊急增加為今明兩年各5萬及6.5萬個工作機會,預算也從原先的91.7億擴增為125億元。

對於總統關心民瘼、行政院如響斯應,當然應該肯定;然而這125億莫非民脂民膏,如今百廢待興,政府又勇於減稅,財政赤字更該慎重考慮,則好不容易挪出的寶貴經費,當然要錙銖必較,用在刀口上,讓每一塊錢都發生最大的功效。

但看看這些錢從何而來,這十幾萬個工作機會如何創造,我們就不能不搖頭歎息了。據政務委員蔡勳雄說,經費部分除了18.3億元尚在努力籌措之外,都是命令各部會攤派;而這11.5萬個工作機會,就是各個部會各顯神通,硬擠出來的職缺。

在嚴格的預算編列、各部會都各司要職的現實情況下,106.7億元卻可一聲令下、咄嗟立辦,本已十分可怪。但更可議的是,這11.5萬個工作機會,好不容易挪出經費來提供,卻無人聞問其效益如何,甚至是否真正有必要找人來從事。莫非這只像凱因斯學派那個笑話:找6萬人來挖洞,再找另外6萬人將它填平,只是為了發出125億低得可憐的薪資,讓難看的失業率略有改善?

除了這樣敷衍了事、美化帳面的做法,我們的社會當前還有太多經年累月無人理會的重要工作等待完成。有多少大城小鎮,素以市容醜陋、骯髒失序為人詬病;有如此巨大的經費能夠聘用11.5萬寶貴的人力,何不選定目標,逐一加以美化、綠化?或如我們之前所呼籲的,值此全球暖化深受疑慮、能源短缺愈演愈烈的時機,台灣做為太陽能相關設備的重要生產者,目前多晶矽行情大跌,僅及其高峰時的一半,若能選擇若干區塊的家戶屋頂,與廠商合作,並要求因量大而折價,並給予若干補貼,再僱用這11.5萬受僱者成為基本工作人員,也能發揮極大功效。

最根本的觀念是,台灣社會人才輩出、活力充沛、創意無窮,政府若真重視這項工作,即應甄選一個團隊,用心創意並廣徵大眾意見,設計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行動綱領,有計畫、有步驟、有做法地用人與錢;千萬別再責付各部會敷衍一下了事。

fsj 提到...

4.2兆郵儲金轉存 誰最開心?

◆ 央行付郵儲利息 每年450億

【黃琮淵/台北報導】 2008-12-05 中國時報

高達四.二二兆郵政儲金流向何處?答案竟是中央銀行。截至今年十月底止,郵局轉存央行等債權總額為二.二五兆,占郵儲總額的五三%。單以年息二%換算,央行每年就得付給郵局四百五十億元的利息錢,堪稱郵儲大戶的「最大苦主」。

金管會主委陳冲擬協調交通部,將郵政儲金轉存中小銀行,聽聞此事,資深行庫主管笑稱:「央行總裁彭淮南應該樂翻了!」因為市場資金浮濫,大家都不要郵局錢,郵局才只剩存央行一途;若能轉存民營行庫,「央行絕對舉雙手贊成」。

郵政儲金沒人要,央行絞盡腦汁幫郵局消化。銀行業者表示,央行去年將單一機構標購定存單上限,由原先的二成調高至三成,就是為了幫郵局去化資金,「沒辦法,郵政儲金錢就這麼多,而且用不掉,所以央行只能悶著頭拚命收」。

行庫主管表示:「郵政儲金的問題在於,沒銀行要這些錢,而不是要不到。」

尤其在金融海嘯過後,民眾奉行現金至上,銀行定存收滿手,現在根本不缺錢。而銀行減少企業放款,一來是景氣下滑、需求減少,二來是考量風險,緊縮授信額度,但絕不是因為沒錢而不借,既然是這樣,「郵儲轉存銀行,有意義嗎?」

銀行資調主管說,郵儲轉存銀行不是免息,銀行拿了這些錢後,還是得想辦法放款出去,不可能鎖在保險箱,否則利息錢誰來付。但如果為了衝放款而降低門檻,一旦中小企業撐不過景氣寒冬,倒了、還不出款了,「金管會要幫忙付利息給郵局?還是幫銀行打呆帳?」

這名主管表示,如果銀行有放款能力卻缺錢,目前隔夜拆款利率不到一.三%,去市場拆款的成本,遠低於收郵局轉存,著實想不出何種理由,非得要郵政儲金的錢。

※ 漏了二則新聞,現在補上。所謂的「隔夜拆款利率」就是「金融同業之間的資金借貸利率」,如果有錢可以還,誰會去借高利貸?如果台幣繼續貶值下去,誰可以少還錢了?這讓人想起阿根廷與辛巴威...



◆ 新聞幕後/4.2兆郵儲金轉存 誰最開心?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2008/12/05

金管會規劃透過郵政儲金4.2兆轉存款於中小型民營銀行,擴大銀行授信能量,不過,民營銀行似乎不太領情。銀行業者表示,現在銀行不是沒錢放款,而是景氣差,企業貸款需求減少,加上風險升高,銀行放款趨於謹慎,將郵儲金轉存銀行,不僅資金成本可能更高,銀行還得面臨錢滿為患,貸不出去的壓力,不一定比較好。

銀行業者指出,在金融風暴發生後,民眾信奉現金為王,因此,都將錢存進銀行,銀行根本不缺錢,甚至在收大額存款時,利率還以個別議價方式,利率甚至都已跌破1%,因此,對銀行來說,在央行持續降息之下,目前資金成本算是便宜。

銀行業者也透露,現在銀行企業放款並不缺錢,而是放款需求減少,加上景氣差,風險升高,銀行放款較謹慎,縮減授信額度,因此,郵儲金轉存銀行,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銀行業者表示,郵儲金轉存銀行,銀行也必須支付郵局利息,不過,以目前銀行受理的存款利率,大額存款甚至已低於1%以下,若不夠,也可透過同業拆款市場拆借,隔拆利率也不到1.3%,資金成本算便宜,若郵儲金轉存反而可能增加銀行資金成本壓力,還得想辦法放款出去,如果錢太多又貸不出去,更麻煩。

不過,銀行也說,郵儲金轉存民營銀行可能中央銀行會很高興,因為目前高達4.2兆郵儲金,截至10月底,有2.2兆轉存央行,央行也因此,每年必須支付郵局450億元的利息。

※ 台灣現在的問題,並不是缺錢,是救失業,為什麼會失業?因為缺訂單!請馬政府還有大家想一想,有什麼好對策吧~

* 公開美元大幅貶值的秘密 - 3/4債務世界(淪陷的經濟):依現代經濟運作的原理,有80%的人終將陷入債務危機http://jamesz.pixnet.net/blog/post/18176615

fsj 提到...

努特也失業 消費券三讀 通縮將空襲?

* 財經漫遊:待從頭,收拾新興山河
* 不景氣 柏林動物園攆走努特
* 車廠要340億 美只給150億紓困
* 法韓澳阿根廷 砸錢救汽車業
* 美11月失業人口 暴增53萬人
* 東亞的工作奴隸 多做愛吧
* 人民幣匯改 「主動漸進可控」
* 油價跌破40美元 1周掉25%
* 躉售物價大跌 CPI漲幅縮小
* 超商、賣場降價有限 泡麵價格仍硬
* 小吃易漲難跌 民眾「吃」不消
* 台經院:恐爆失業潮 不致通縮
* 通縮空襲?主計處樂觀 學者憂
* 蔡英文:搶救失業政策先對話
* 汽車零組件 關稅擬減半
* 大家煲公銀
* 房貸延長至30年 銀行提九條件
* 房貸延長 未必划算
* 消費券三讀 可先消費後付券
* 看過來 消費券這樣領
* 新移民怎麼領消費券 下周定
* 代領消費券 攜委託書、對方身分證
* 熱門話題:不景氣的另類正向思惟
* 毛治國道歉 觀光業力挺
* 明年首季旅遊 大陸線降價最多
* 品質+創新 老店長壽基因
* 策略性投資的策略為何?
* 評金管會新主委組織運作及施政構想

◆ 財經漫遊:待從頭,收拾新興山河

【沈雲驄】2008-12-06 中國時報

一個星期有幾天?

披頭四紅透半邊天的時候,他們的司機曾經抱怨,天天超時工作,一個星期就像有八天。忙歸忙,趕不完的場子,跑不完的攤,累積出披頭四的財富,也寫下音樂史上無法抹滅的奇蹟。保羅.賽門為此寫了首《一個星期有八天》,今年,披頭四的專屬攝影師勞勃.魏狄克出版攝影集,乾脆就拿這首歌當做書名。

很多國家,都跟披頭四一樣,有過這種一個星期有很多天的榮景。在台灣,六○年代的傳統工業,八○年代的科技業,同樣上演過風光的奇蹟。從成衣廠到塑化業,訂單接到手軟,正常班之外,加班是家常便飯,一個星期,就像有八、九天。可是,這陣子,全都變了。台積電與聯電,這兩家曾經讓台灣風光無比的晶元大廠,本周雙雙宣佈,員工每月得強迫放四天無薪假,換算下來,一個星期,剩六天。

這還算好的。更多企業如今不是乾脆裁員,就是減薪。幾個月來,股市的成交量一天只剩三、五百億,跟先前動輒上千億的成交金額相較,簡直不忍卒睹,把每周的成交金額算一算,一個星期也只等於過去的兩、三天。至於蔡依林、張惠妹、五月天,現在一星期能接到一、兩天尾牙宴,已經算很猛了。

這正是困擾著全球經濟大難題。先前還在高唱成長,傳頌奢華的世界經濟,轉眼間都掉入了衰退。歐洲金融業,美國科技大廠,翻翻兩年前的舊報紙,全都在增員擴編,現在,卻爭相裁員,動輒數以千計。這幾天,難看的就業市場就再度重創了歐美股市。

新興國家更慘。去年此時,儘管先進國家股市已被次貸風暴壟罩,但中國、印度、中東等國家股市,還在持續挺進。樂觀分析師說,新興國家現在不可同日而語了,這些原本窮國,翅膀已硬了,股市也好,整體經濟也好,將會與先進國家「脫鉤」,不會被拖累。看看這幾個星期。鉤是脫了,但卻是摔得更慘。先進國家股市今年以來平均跌了四成多,原本被看好的新興國家反而跌得更兇;仰賴歐美市場的亞洲外銷經濟體,靠著輸出石油賺錢的中東,全都苦不堪言。

要度過這波全球性的危機,新興國家的領導人責無旁貸。目前為止,新興國家中情況比較好的,其實還是有不錯的體質。一來,中國也好,印度也好,經濟成長率看起來還是會比先進國家高;二來,儘管多少遭遇外資撤出的窘境,也沒有出現歐美此刻嚴重的流動性危機。何況,這些國家,幾年來被全球捧上天,跟早年四小龍一樣,人們忙碌歸忙碌,基本上都相信,愛拚才會贏,明天會更好。政府們必須善用這些條件,一方面,透過公共支出,提供就業機會幫助人民度過危機,二方面,引導市場資金注入好公司,而不是縱容爛公司在市場上繼續誘騙散戶。

在金融政策上,新興國家的領導人,都應該認真面對一個早就該面對的事實:無論金融創新再怎麼好用,都必須有良好的產業實力為基礎。沒有先把產業基礎打好,就貿然跟著別的國家玩起金融遊戲,很快就會嘗到苦果,十年前的泰國,今年的越南,都是血淋淋的例子。

就算產業基礎不錯,但過度放任企業大搞金融工程,失去對本業的專注的國家,也同樣難看。比方說,工業基礎不錯的韓國,天然資源豐富的巴西,都應該痛定思痛,學會勇敢地拒絕金融資本主義的誘惑,鼓勵企業專心培養實力,而不是輕率地迷醉於紙上財富。政府們接下來除了必須更嚴格的監管金融產業,全面檢討過去各種害人不淺的經營方式,也要提醒自己,別再讓金融遊戲放大企業的實力,膨脹人民對未來的想像。別忘了,跟早年的台灣好企業一樣,披頭四一個星期之所以有八天,是來自於實力啊。



◆ 不景氣 柏林動物園攆走努特

【林家群/綜合五日外電報導】2008-12-06 中國時報

曾是德國最紅動物的北極熊「努特」(Knut),沒從小白熊變成大白熊,反而成了一隻骯髒的大「棕」熊,英國《每日郵報》五日報導,在這波經濟不景氣中,牠成為「柏林動物園」開源節流的祭旗對象,決定二○一○年要讓牠離開,但此舉招致兩萬一千名喜愛牠的柏林市民反彈,並連署向園方陳情,要求讓牠續留。

努特兩年前在柏林動物園出生,因可愛的模樣變成鎮園之寶,帶動德國觀光業並為園方賺進大把鈔票。但牠愈長愈大,常在地上翻滾,全身髒成隻「棕」熊,而且常趴在地上不動,變得不可愛了。但還是有不少粉絲,五日牠滿兩歲,有些人在動物園對面辦派對為牠慶生。

園方說,請走努特的原因是牠愈來愈大隻,現有空間容納不下,園方得為牠另覓更大的空間,還得替牠找隻母熊當老婆,林林總總加起來要花掉七百萬英鎊。時機歹歹已無法負擔,只好請牠走路。

除了經濟因素外,柏林動物園熊類主任保育員克羅斯說:「努特早走比晚走好,牠必須到新地方去住。」其他動物專家也認為,為努特找新家讓牠與其他北極熊相處最重要。而努特可能移居的新家是德國北萊因西法利亞邦蓋爾森基興市的動物園,園內有隻叫「拉拉」的三歲北極熊。

※ 北極熊也「失業」了。



◆ 車廠要340億 美只給150億紓困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8.12.06

民主黨和白宮 達初步協議

美國三大汽車廠紓困案5日初步有譜,國會聽取三大CEO提供困境證詞第二天,美國34年來最高單月裁員數字公布,如果再加上汽車廠倒地,經濟衰退更不可收拾,主控國會的民主黨和白宮陡然驚覺事不容遲,在錢從何來的最大癥結上達成初步協議。但目前可能有眉目的金額只有150億美元,和三大請求的340億差距甚大。

國會眾院議長南西‧波洛西表示,預期眾院下周表決三大紓困案。參院也著手安排審議日程。斐洛西聲明發表後,民主黨內部表示,黨內領袖6日將繼續和白宮磋商,進一步敲定協議細節,以利下周送交國會處理。

關於三大該不該救,國會兩黨和白宮其實都說「不作為不是辦法」,只是美國百業求救,府會許久以來疲於奔命,都得了「紓困疲乏症」 (rescue fatigue),因此從三大CEO兩周前首次到國會求援,到4日和5日連續兩天再到國會托缽,議員們和白宮都是口頭消遣多,實際論事少。

關於何處找錢,以及紓困款項應如何運用的最重要問題,兩黨和白宮更是各執己見,互不相讓。民主黨廣義詮釋國會10月初通過的七千億美元金融紓困法,認為立法內涵容許撥款救車要白宮主動從七千億項下開支。

但總統布希堅持狹義解釋,表示金融紓困就是金融紓困,理應專款專用。他表示,三大現成有國會已經為他們通過的250億美元先進燃料研究基金,應該從這筆基金挪撥救急。

失業率再探底 不救不行了

美國34年來最大單月失業人口、15年來最高失業率數據5日一早公布,驚醒府會各造。三大車廠直接雇用25萬人,間接連動的飯碗更多達數百萬。主持5日眾院聽證會的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法蘭克一語道盡府會決定行動,不再徒逞口舌的思考,他說:「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情勢裡,任由三大倒地,將成為不可收拾的災難。」

而且必須三大一起救。福特CEO穆拉利說:「我們只要一廠倒,就可能全部完蛋。」

斐洛西的聲明只提車廠必救,沒有再堅持從何處開支,多名官員證實那就是她同意布希立場的表示。

法新社報導,三大為求萬全,已向加拿大政府尋求備用信貸額度 (standby credit line),福特要20億美元,通用、克萊斯勒沒有透露尋求的額度。三大表示,這些信貸額度「只在當前經濟危機繼續惡化時,才會動用」,並沒有要求加拿大政府即日放貸。



◆ 法韓澳阿根廷 砸錢救汽車業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五日電】 2008.12.06

美國三大車廠還在與國會周旋,盼能獲得金援。但包括法國、南韓、澳洲和阿根廷等國,都已提出具體計畫援救本國的汽車業。

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執行長這兩天再度聯袂出席參眾議院,請求340億美元紓困。三位執行長低聲下氣,在議員面前承認犯錯,幾乎什麼條件都願意接受,包括要他們合併、由政府主持改組都行,只求紓困案儘早通過。但4日在參院經過六小時討論後仍無結果,最快要到下周才會比較明朗。

其他國家倒是開始陸續協助當地汽車業脫困。法國4日宣布260億歐元(329億美元)的刺激方案,主要希望以大規模投資方案,帶動國內景氣。其中汽車業和營建業分得近30億歐元預算。

法國總統沙克吉表示,購買環保車款的車主,每人可得到1,000歐元補助,總金額為2億歐元。政府還將提供10億歐元的車貸擔保,協助汽車信用市場解凍。雷諾汽車執行長高恩認為,政府的方向正確。

澳洲政府5日也宣布,國內四大放款機構同意提供汽車經銷商所需的貸款資金,總金額約20億澳元(13億美元),自明年元旦開始實施,期限為一年。

澳洲財長史旺表示,新資金能助汽車經銷商取得長期融資管道。金融風暴前,澳洲汽車經銷商都是向通用汽車金融(GMAC)和GE Money融資,但這兩家公司打算退出澳洲車貸市場。

南韓政府5日指出,汽車、半導體與石化產業,是國內受全球景氣衰退打擊最大的產業,政府需拿出更積極的應對措施。知識經濟部長李允鎬表示,當局正在考慮對國內汽車業者減稅,可能調整特殊貨物稅,並修改相關環保規定。該國對汽車課徵的各種租稅,占汽車售價的24%,遠高於許多國家。

此外,阿根廷總統費南德茲4日也推出總值132億阿根廷披索(38.5億美元)的刺激景氣方案,其中32億披索將用以提供汽車業低成本的信用貸款。加拿大本周末要開始審閱美國三大車廠當地業務單位所提的紓困方案。



◆ 美11月失業人口 暴增53萬人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五日電】 2008.12.06

美國11月失業人數暴增,遭裁員人數創34年來之最,失業率改寫15年新高。經濟衰退,商品需求隨之減退,國際油價5日跌向每桶40美元,銅價跌到三年半來最低。知名投資人羅傑斯堅稱商品的基本面「未受損」,但美林公司預測明年油價恐下探25美元。

美國勞工部統計顯示,11月非農就業人口減少53.3萬人,超乎市場預期的34萬人,也遠多於10月的32萬人,為1974年12月至今最高。失業率增加0.2個百分點到6.7%,是1993年10月來最高。市場更加認定,聯準會(Fed)十天後會至少再降息2碼至0.5%。

美國今年來已有近200萬人失業,且不限於金融業。單是4日一天,美國AT&T、杜邦、維康(Viacom)等五家大企業至少就宣布裁員1.6萬人;美盛公司(Legg Mason)5日宣布將裁員8%。經濟學家預估,美國失業率到明年底上看8%,就業市場將出現1981年至1982年來最慘的狀況,當時失業率為10.8%。

丟飯碗的人愈多,代表整體景氣愈差,直接衝擊石油和金屬等商品的需求。西德州輕原油1月期貨價5日在紐約早盤一度跌到42美元,布侖特原油1月期貨價在倫敦最低跌到40.72美元。紐約3月銅期貨5日早盤大跌7.72%,報135.6美分。從5月5日漲抵空前新高至4日止,總計已跌66%。

美林預測,如果中國大陸也加入這波全球經濟衰退的行列,明年國際油價最低可能短暫跌抵25美元。油價最近一次跌破25美元是在2002年11月。

不過美林維持上個月的看法,預估紐約油價明年平均價格為50美元。明年第一季末時油價可能觸底,下半年因景氣開始復甦,油價也可望「溫和反彈」。

億萬富豪投資人羅傑斯表示,商品是唯一基本面「未受損」的投資。一旦供應不足,價格就會反彈。他認為原油和農產品最可能短缺,鋅和棉花的展望則有改善。羅傑斯說,經濟若觸底反彈,商品就是資金最好的去處。如今農人借不到錢買肥料,礦商也貸不到款開採鋅礦,所以供應面很快就會出現嚴重短缺。



◆ 東亞的工作奴隸 多做愛吧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彭博資訊五日電】 2008.12.06

投資大師羅傑斯並非故意讓他的500位南韓銀行家聽眾臉紅,但當他最近在首爾一場會議鼓勵在座者回家「努力」多生孩子、增產報國時,聽眾們尷尬地笑了。

羅傑斯關切的是南韓超低的生育率,這將使人口減少,經濟隨之萎縮。南韓每對夫婦平均僅有1.2名孩子,僅次於香港,是全世界生育率第二低的經濟體。日本、香港與南韓這些東亞的經濟發達地區,生育率全比貧困的北韓低。

在日本,代表1,632家企業的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經團連)對於人口問題如此憂心,甚至呼籲旗下企業採取鼓勵措施,讓員工早點回家做愛。

當床笫之事變成企業與投資人的關注焦點,也許以下的訊息再明確不過:拜託請做愛吧,東亞的薪資奴隸們。如果你們不生小孩,未來由誰償付現在欠下的債務,誰來供養老化的人口?

沒天沒日加班讓日本夫婦回家就累癱了,無力從事魚水之歡。根據保險套製造商杜蕾斯(Durex)的調查,日本夫婦平均每年做愛45次,遠低於全球平均的103次。

沒有性生活,更別說生小孩。日本的生育率從1972年就開始下滑,後果已近在眼前。五年之內,日本65歲以上的人口將是小孩人數的兩倍。

這場可能是大蕭條以來最糟的全球金融風暴,恐怕會使「過勞」的狀況更加惡化。隨著經濟衰退,企業將裁減更多員工,留下來的人要分攤更多做不完的工作。

無力做愛是一回事,無力養孩子更是生育率下滑的原因之一。日本內閣府2006年發表的統計顯示,養一個孩子到18歲平均要花掉2,370萬日圓(25.5萬美元),這恐怕還太低估了。

為了提高生育率,政府必須提供更慷慨的教育與托育補貼,降低養孩子的成本。日本厚生勞動省正在計畫,給中小企業員工雇用保母或上托兒所的補助。也可用租稅補貼鼓勵多生小孩。

但誰來為這些育兒優惠買單?未來的納稅人。債臺高築的日本政府已少有現金可以動用,而近期內的納稅人口勢將下滑。要讓消失的未來主人翁重新回到舞台,短期內必須承受重稅與過勞的壓力,這恐怕不是鼓勵提早下班,回家做愛的好消息。

※ 工作奴隸,好貼切的形容詞。



◆ 人民幣匯改 「主動漸進可控」

【聯合報╱特派記者藍孝威/北京報導】 2008.12.06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昨天閉幕,中共財政部部長助理朱光耀在記者會上,對人民幣匯率問題做出表態。

朱光耀說,大陸將堅持人民幣匯改的「主動性、漸進性、可控性」原則,合理引導人民幣匯率;世界主要國家貨幣,如美元、歐元、日圓等主要貨幣保持穩定,對國際金融環境穩定非常重要。此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沒有對擴大人民幣兌美元交易空間進行討論。

朱光耀說,匯率問題是此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一個子議題,不是對話的專題。

美方代表、財長寶森在對話中表示,美方注意到,自二○○五年七月大陸實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約百分之廿,這是重要、顯著的,希望中方繼續保持。

朱光耀指出,中方強調堅持自主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繼續完善以市場供需為基礎、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進一步發揮市場供需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作用,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 油價跌破40美元 1周掉25%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8.12.06

國際原油價格連跌六天,25%的單周跌幅改寫1991年波斯灣戰爭以來的新高,倫敦布侖特原油期貨甚至跌破每桶40美元大關。

由於美國、歐洲與日本相繼陷入衰退,美國11月的裁員總數高達53.3萬人,國際能源總署與美國能源部都調降石油需求預測數字,油價自11月28日以來的一周中暴跌25%,跌幅之猛是1991年來僅見。

紐約商業交易所的1月輕原油期貨5日重挫2.86美元或6.5%,以40.81美元收盤,是四年來最低水準。紐約油價自7月11日飆到每桶147.27美元天價以來,已暴跌72%。倫敦ICE市場的1月布侖特原油期貨5日也下挫2.54美元或6%,以每桶39.74美元收盤。

FIG能源研究公司的分析師艾蒙斯:「一切都是經濟考量,此刻沒有什麼辦法阻撓行情墜落。」紐約麥格理期貨公司副總裁巴拉卡特也說:「看到這樣的裁員數字後,市場的所有多頭都消失了。」

國際能源總署5日發布修正數字,將明年的每日石油需求量降低17萬桶,減為每日8637萬桶。

此外,黃金價格也因美元匯價回升而跌到兩周來最低水準。紐約商品交易所的2月黃金期貨5日下跌13.30美元或1.7%,以每英兩752.20美元收盤,盤中最低曾觸及741.20美元水準,是11月20日以來的最低價。金價在連漲四周後,本周一路下滑,一周跌幅高達8.2%。



◆ 躉售物價大跌 CPI漲幅縮小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8.12.0

經濟衰退、需求減少,11月躉售物價(WPI)年增率在連續36個月上漲後,下跌4.95%,跌幅創下91年1月以來最大;消費者物價漲幅(CPI)也跌至1.88%,是96年9月以來最低。

躉售物價代表國際商品價格走勢,是CPI領先指標,決定CPI漲跌的因素除商品成本外,尚有工資、土地以及市場需求等因素,因此11月躉售物價大幅下跌,廠商成本降低,顯示CPI未來有持續下跌的可能。

由於這波躉售物價下跌的主因在國際需求減少,顯示國內消費市場的CPI指標跟著持續下跌的趨勢明顯,但降幅可能因國內市場需求減弱而加大,導致民間消費疲弱,這也是外界擔憂通貨緊縮徵兆是否已經顯現的主因。

日前中經院就預測,明年國內CPI將下跌0.95%,通縮問題隱現。

行政院主計處昨(5)日公布物價變動概況,CPI與WPI物價出現持續下跌的狀況,上半年的通貨膨脹問題瞬間演變成通縮的陰影,根據調查11月份CPI總指數為106.74(95年=100),比上個月下跌1.08%,但年增率上漲1.88%,創下96年9月以來最低點。

主計處指出,11月CPI比10月下跌,主因國際原油及穀物價格大幅下滑,油料、液態瓦斯價格及國外旅遊團費隨之調降,大豆、小麥相關製品售價也回跌,加上菜價已漸回穩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際原油與穀物價格大幅下滑,躉售物價漲幅也持續下滑,11月更是意外出現下跌4.95%,這是躉售物價連續36個月上漲後,首度出現下跌的情況,而且是91年1月以來最深的跌幅,躉售物價總指數為104.94。

主計處官員說,躉售物價下跌,主要是因為全球經濟衰退,需求減少所致,原油、化學材料以及基本金屬等價格陸續調降,其中11月國產內銷品下跌2.81%,進口品下跌6.52%,出口品則下跌5.37%。

不過,主計處表示,食物類價格仍高於去年同期,國外旅遊團費、燃氣及電費價格也高於去年同期。

官員說,這是去年9月以來最小漲幅。11月份不含蔬果水產及能源的核心物價漲幅也持續下降至2.40%。

主計處官員表示,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定義,物價連續兩年下跌,才算通縮。目前國內並沒有通縮問題,只不過CPI漲幅縮小,物價恢復平穩。

※ 菜價有下跌,不過其他東西還是貴。



◆ 超商、賣場降價有限 泡麵價格仍硬

【葉正玲、楊玉鈴/台北報導】 2008-12-06 中國時報

原物料不斷跌價,但民眾逛大賣場卻發現降價商品相當有限,部分商品甚至不降反漲。通路商也擔心生產廠商這種「漲價有理、降價無據」的心態,恐引起消費者不良觀感。堅持平抑物價的量販業者表示,由於食品家用廠商仍在觀望,本月起以調降促銷價格代替降價,包括食用油、泡麵、餅乾降幅最高達二成。

家樂福公關經理白玉琪表示,食用油、麵包及麵粉在十一月中即調降價格,現在更有超過卅支油品進行大幅度促銷,最高一瓶油價差可達一百元。不過泡麵仍維持年中以來較高價格,雖頻頻跟泡麵廠商反映,但廠商態度強硬,目前只好以促銷代替降價。

大潤發公關副理何默真則表示,大部分廠商仍在觀望原物料降價狀況,因此傾向先調降促銷價,本月起食用油促銷價已降二成左右,紙類、泡麵等也降價一五%,餅乾則降一○%至一五%,賣場也集合超過一千種商品做八折促銷。

愛買公關經理曾雅玲表示,通路已與廠商協調降價,但廠商認為除了大宗原物料外,其他包材等成本並未調降,所以不能全部反映在價格上,目前也先以全面促銷降價。以沙拉油為例,過去一般打八折,現在會打到七折、甚至六折左右。

大賣場以促銷代替降價,超商也搭配專案方式促銷。除了鮮食,漲價最多的還有麵包。萊爾富公關陳培胤表示,今年五、六月間,曾因上半年麵粉、雞蛋等物料壓力,調漲過現烤麵包價格,卻牽動民眾的敏感神經,銷量跌了三成之多。因此,在可吸收的範圍內,分別在今年八月、十月分兩波,調降約七成現烤麵包品項,調降幅度約二成,至今銷量已經回穩。

全家便利商店廿周年慶現正推出麵包蛋糕任兩件八折優惠。公關沈嘉盈表示,九月分推出加大分量的全新麵包系列,業績成長三成以上,到明年仍是主力成長商品;至於季節性鮮食部分,原料採購為年約制,若是大宗物資降價,不排除明年起也會彈性降價。

7-ELEVEN公關林立莉也表示,鮮食原物料都採年約制,即時降價的空間有限,目前也未聽聞供應商有降價打算;不過因為下半年度推出多檔以icash付費立即享折扣優惠,每檔都讓店內麵包、飲料、鮮食成長超過一成,且今年預期五百五十萬張的發卡量,已經提早達成,顯見消費者擅長精打細算。



◆ 小吃易漲難跌 民眾「吃」不消

【張子嫻/台北報導】2008-12-06 中國時報

走進台北通化、士林各大夜市,可以見到逛街外食人潮依然不減,但今年以來受到大宗原物料高漲影響,小攤販們也挺不住了,紛紛漲價,將價格轉嫁給消費者。

隨處可見夜市攤販的價目表上,貼上一張又一張的新價錢,更可看見老闆們用麥克筆塗改價目表,但在大宗原物料回跌後,這些漲價的小吃卻仍不見跌價跡象,讓民眾大嘆「吃不消」。

在知名夜市裡的一家連鎖十元串燒店,於今年原物料飆漲之際,就貼出公告,因原物料飆漲,成本不堪負荷,因而單價都漲一元。

業者表示,由於原物料高漲,因此不得不漲價,雖說一元看似很少,但平均一串肉串的利潤僅幾角,多收消費者一元,利潤立刻就多增加一元,不無小補。

這家連鎖十元串燒店,即便是多收一元,但是前往光顧的消費者仍大排長龍。

在台北補習街補習的李姓高中生也說,補習街的「蔬菜大蛋餅」的價格漲勢更驚人,從原先最早的廿元漲到廿五元,再到卅元,最近的價格竟然已經飆漲到卅五元,幾乎已經上漲快要一倍的價錢。

他不解蔬菜蛋餅的原料包括油、青菜、蛋及麵皮是否真的有一倍的驚人漲勢,讓身為學生的他感到吃的壓力很大。

事實上,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布十一月各項物價數據,跟去年同期相較,青菜大約有兩到六成不等的漲幅、沙拉油漲幅三成七、麵粉及麵皮漲幅一成七、雞蛋則下跌一.二八%。

但相較於今年十月,這些原物料價格則多為下滑,因此民眾才會出現為何明顯感受國際原物料已在下跌,但民生物品卻遲遲未跌的疑問。



◆ 台經院:恐爆失業潮 不致通縮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8.12.06

台經院六所所長楊家彥昨(5)日表示,台灣不會有通貨緊縮的問題,反而要擔心明年失業潮發生。

楊家彥強調,在通縮發生之前,都會出現幅度非常大的信用擴張情況,之後因為經濟反轉而導致信用緊縮,貨品項目仍非常多,但金錢流量減少,使得物品價格持續下跌,並出現資產拋售等問題。

因此,目前有發生通貨緊縮疑慮的國家,應該是受到金融海嘯衝擊最大的歐美地區,台灣在這波信用擴張與緊縮落差並不大。楊家彥明確說,台灣不會有通貨緊縮的問題,反而應該要擔憂失業潮的發生。

主計處公布11月消費者物價漲幅為1.88%,躉售物價漲幅更是下跌4.95%。但楊家彥分析,台灣在2007年以前,全年CPI平均漲幅也未超過2%,外界認為11月物價上漲1.88%,漲幅過低,是因為前幾個月的漲幅動輒4%或5%。

楊家彥進一步表示,目前國內物價仍處在高基期的效果,事實上CPI漲幅1.88%並不算低,台灣確定不會有通貨緊縮的問題。他分析,很多人認為通縮就是價格下跌,但價格下跌並不代表通貨緊縮已經發生。

楊家彥觀察,明年失業率應該有逼近5%的可能性,這個數據代表會有56萬至57萬的失業人口,背後受到影響的家庭人口上百萬,這是不能不重視的嚴肅課題。

※ 沒錯。



◆ 通縮空襲?主計處樂觀 學者憂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08.12.05

主計處預估明年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0.37%,國內沒有通貨緊縮現象。但是學者提醒,未來3季經濟負成長,雖然通縮條件未成立,但有疑慮,政府仍應提早防範。

主計處官員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定義,通貨緊縮必須是CPI連續兩年負成長,目前看來明年並沒有通貨緊縮的跡象。

根據主計處統計,上一次發生通貨緊縮是在民國90年網路泡沫時代,當時全球景氣衰退,我國也出現經濟成長率負成長,90、91、92連續3年CPI負成長,構成通貨緊縮條件,當時央行也採取了降息等貨幣政策來因應通縮。

今年台灣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半年與下半年變化很大,今年上半年因為經濟部「一次漲足」油價政策,台灣出現萬物齊漲的通貨膨脹,但今年下半年國際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表現,台灣跟著全球風潮,利率一路下滑,物價向下修正,頓時間台灣從通貨膨脹逆轉為可能有通貨緊縮隱憂。

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因此提醒政府,明年的台灣不是完全沒有通貨緊縮隱憂,甚至有50%的機會可能轉為通縮。主計處約每一季調整一次對台灣全年CPI及經濟成長率的預測,下次公布是否調整預測的時間約在明年2月27日。

台經院經濟預測中心主任陳淼表示,各國政府用了強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對抗不景氣;通貨緊縮除了有學理上的定義之外,還因為需求銳減造成,但各國政策推出之後,需求應不致銳減。他認為景氣循環角度來看,現在是谷底要翻轉的時刻,但目前因為太低迷,「大家都蹲在井底往上看」,他比較樂觀的認為,景氣將反轉沒有通縮隱憂。

梁國源表示,救通縮可用的政策工具少,比救通膨還困難,抗通膨升息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救通縮光靠降息不一定有效,歷史經驗來看大部分是無效的。日本失落的10年和1930年代大蕭條,都是比較有名的通縮情況,以日本來說,直到最近1、2年物價才開始轉正,因此在通縮發生之前,政府就應該積極應對,這也就是為什麼各國央行近期積極降息。

梁國源表示,在通縮尚未發生之前政策工具都還有效,除了貨幣政策之外,積極擴張的財政政策也是一個辦法,包括發放消費券、減稅、擴大公共建設支出等,政府現在都有在做,基本方向是沒有錯,但是目前使經濟下滑的力道實在太大了。



◆ 蔡英文:搶救失業政策先對話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范凌嘉/台北報導】 2008.12.06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推動跨黨派監督機制,昨天跨出第一步。蔡英文向馬英九總統喊話,希望最快在下周,就能由相關部會與民進黨政策會、智庫成員、立委及專家進行政策對話。蔡英文建議可以「搶救失業政策」作為第一個對話、監督的議題。

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執政黨本來就歡迎各界監督,「但是總統還是非常希望和蔡主席本人對話」。馬總統一直嘗試要約蔡英文見面,也親自打過電話,但當時蔡英文秘書回應,蔡英文不方便接馬總統電話。

至於行政院官員要不要參加在野監督機制?王郁琦表示,總統府會尊重行政院的決定。

台灣團結聯盟主席黃昆輝今天上午拜會蔡英文,雙方將宣布共同舉辦「民間國是會議」。

這項會議預定在明年一月間、農曆過年前舉辦,以便整合在野力量,監督政府。知情人士透露,該會議雖定位為「民間」國是會議,但不排除邀請國民黨人士。

蔡英文是在民進黨連續第三周召開的財經座談會中表示,馬總統日前表示願進行「幹部」層次的對話,可由立委、前政務官及專家針對個別重大議題,邀請相關部會官員來對話,架構在野的監督機制。這比所謂「雙英會」的形式對話,更符合民間需要。

昨天座談會上,蔡英文及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都質疑,政府花大錢救汽車業,卻沒有搞清楚汽車業的產業關聯性效果,其實還不如機車或腳踏車來的大;而鼓勵民眾舊車換新車,如果是買進口車,對國內就業也沒有幫助,還會讓國內汽車維修業者蒙受損失,這是在救失業,還是在救資本家?



◆ 汽車零組件 關稅擬減半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吳碧娥/台北報導】 2008.12.06

經濟部工業局長陳昭義昨(5)日表示,近期將與財政部會商,希望針對國內沒有產製的汽車零組件給予關稅減半待遇,將可有效降低汽車業成本。

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表示,必須等收到工業局的建議案後,才能回應汽車零組件關稅減半方案是否可行。

工業局表示,以目前汽車零組件平均名目關稅8.7%估算,財政部若同意依據海關進口稅則規定給予關稅機動減半,部分國外產製的汽車零組件進口關稅可以降至4%左右。

經濟部與財政部推出貨物稅扣抵3萬元鼓勵民眾購買新車計畫,卻意外引來外界質疑。陳昭義昨日親上火線說明,強調經濟部提出汽車減徵貨物稅,主要目的是節能減碳、刺激消費,也希望替國內汽車產業注入強心針。

陳昭義說,國內汽車銷售量近三年節節衰退,但是汽車價值高、產業關聯性大,從零件製造、整車製造、銷售服務、保養修理與金融保險有緊密影響,如果每年多10萬輛的消費,上中下游僱用員工人數即可增加6,000人,如果每輛汽車售價以50萬元計算,即可創造出1,000億元的經濟效益,比其他民生消費品所帶動的經濟成長效果高出很多。

依據工業局的調查,國內2,000cc以下的自用小客車比率高達88%,其中新購汽車比率為30%、增購比率20%,汰舊換新的比率則高達50%,因此在國家財政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財、經兩部先以舊車換新車為鼓勵對象。

工業局也擬具中長期協助汽車產業發展計畫,陳昭義說,業者已經向經濟部提出十餘項希望關稅減半的汽車零組件項目,但為避免造成國內汽車零配件業者的競爭壓力,經濟部傾向以國內未產製的汽車零配件為機動關稅減半對象。



◆ 大家煲公銀

【經濟日報╱李淑慧】 2008.12.06

行政院長劉兆玄為落實「銀行挺企業」政策,指示財政部把公股銀行放款給企業的辦理情況,列入公股銀行董事長、總經理的績效考核。

政府推動企業紓困,叫不動民營銀行、外商銀行,只好找公股銀行「承包」,但又擔心公股銀行不肯乖乖就範,竟拿「考績」來威脅。

最近銀行公會通過自律案,營運與繳息正常的企業申請展延,銀行必須無條件接受。這項自律規範,已經引來元大金控董事長顏慶章「把銀行逼到絕境」的批評。

現在行政院進一步要求,如果企業要展延、增加貸款,公股銀行也要配合辦理,甚至還分配額度。這不正是「財政透支刨公銀,啟動經濟靠公銀,企業紓困找公銀,大家一起煲公銀。」

公股銀行負責人到底要遵照政府指示,放款給高風險的企業,還是要按照授信專業承作,不遵守政府指示,說不定還會丟了烏紗帽。

政府目前想救的產業,如DRAM,該不該救有高度爭議性,真的去救,可能讓銀行付出昂貴的代價。如果公股銀行負責人遵照指示,在金融風暴下積極放款給企業,考績拿了優等,但銀行資產品質卻因此一塌糊塗,製造一堆收不回來的呆帳,這樣對嗎?

政府要求銀行挺企業,政府本身挺銀行了沒有,提醒行政院,別重蹈亞洲金融風暴、銀行留下一堆爛帳的覆轍。

大陸「政績工程」遍布,台灣「考績放款」起步,有意思。

※ 世上只有政府會做賠本生意。



◆ 房貸延長至30年 銀行提九條件

【經濟日報╱記者呂郁青/台北報導】 2008.12.06

針對國民黨立委提案將房貸期限由20年放寬到30 年,銀行公會4日火速開會,通過民眾只要符合自住、繳息正常等九大條件,就算不是非自願失業,也可以向銀行申請延長房貸到30年。

銀行公會10月29日曾針對非自願失業勞工,延長寬限期三年到五年、並放寬房貸年限可延長到30年。

至於不是非自願失業者,銀行公會授信委員會4日也開會通過九項條件,只要房貸戶符合,便可將房貸延長到30年。這九大條件包括:一、不限非自願性失業勞工也可申請展延;二、延長房貸時間不得超過30年;三、限自用住宅房貸;四、一家一戶為限。

五、客戶過去繳息正常;六、本金餘額以600萬元為限;七、房貸戶繳完30年房貸後的年齡必須低於75歲;八、當初申請債務協商或已申請10月底非自願失業寬限還款案者不得重複申請;九、若房貸有保證人,需先經保人同意。

依上述九條件,超過45歲的人,可能就沒有辦法申請延長房貸至30年。

不過,銀行主管建議,若房子座落在台北市,又有誠意還款,可以直接跟銀行協商房貸還款方式,不一定要引用銀行公會版本,銀行對自住型房貸通常會願意彈性調整。

銀行主管表示,房貸本來就是採取契約自由原則,銀行公會訂定的通則未必對客戶較有利,以10月底非自願失業勞工的房貸寬延條件,就較許多銀行現行個案處理的寬延條件更嚴格。

例如,依銀行公會版本,20年房貸寬限期最長三年,30年房貸寬限期五年;但不少老行庫目前20年房貸寬限期都比三年還長,像華銀等行庫的寬限期最長五年,貸款人若真的有還款困難,與銀行協商後可以再延二年,等於寬限期最長可達七年,而且客戶申請時,銀行也不會特別向金融聯徵中心註記。



◆ 房貸延長 未必划算

【經濟日報╱記者 呂郁青】 2008.12.06

房貸分30年繳真的比20年好嗎?以每100萬元房貸為例,假使利率為2%,房貸期由20年延長到30年時,每個月須付的利息可以減少1,363元;但以100萬元房貸來說,20年房貸變30年,合計要多支出近12萬元的利息給銀行。

此外,申請延長房貸時,客戶必須更改不動產設定抵押,除了必須到地政單位辦理、繳交規費數千元,還得重新與銀行簽約。因此,對房貸餘額不高者來說,與其延長貸款期,不如直接向銀行爭取延長寬限期,反而更有利。

對短期資金周轉有問題的客戶,申請延長房貸到30年,每個月要繳交的本利絕對金額降低,可以紓解債務過高的情況。但房貸由20年延長到30年,總體利息負擔反而變大,也是房貸戶必須考量的重點。

※ 只要想想信用卡分期分愈多繳的錢也愈多。



◆ 消費券三讀 可先消費後付券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 2008.12.06

立法院院會昨天三讀通過消費券特別條例,每人三千六百元的消費券明年一月十八日發放。

此外,財政部原先認定京華城「先消費,後付券」的促銷活動違法,朝野立委在審議時批評政府管太多,刪除原條文「消費券使用查核」規定,業者「先消費,後付券」將不會受罰。

條例明定,消費券不得找零、轉售以及兌換現金、商品禮券、現金禮券,違反規定的營業人,按消費券面額處一至三倍罰鍰。

消費券條例三讀通過後,國民黨立委在議場拉起布條,興奮高喊「買光花光,為台灣爭光」的口號,呼籲人民勇於消費,過個好年。

消費券若贈與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可享有綜合所得稅列舉扣除額的減稅優惠。

立院通過四項附帶決議:一、明年三月卅一日前出生,辦妥出生登記者,亦得領取消費券。二、政府發放消費券的行政成本,總金額不得超過特別預算的百分之三。三、消費券營業人應於九十八年十月卅一日前完成兌領。四、本條例施行屆滿後一個月內,主管機關應編製評估報告書送立院。



◆ 看過來 消費券這樣領

【聯合晚報╱記者唐孝民/台北報導】 2008.12.06

內政部模擬演練流程

內政部上午針對統一發放消費券發放作業的身分證件查驗、名冊註記,以及領取消費券、福袋等流程進行模擬演練。大陸台商若無法在1月18日消費券統一發放當天返台,其家人必須同時持有委託人簽名或蓋章的委託書,以及委託人的新式身分證,才能代為領取3600元的消費券。

立法院三讀通過消費券特別條例,只要具有戶籍的國民,都可在明年1月18日統一領取消費券當天,持通知單、身分證、印章前往戶籍所在地的發券所,或是在明年元宵節過後,到指定的郵局領取每人3600元的消費券。

內政部長廖了以率領一百多位內政部員工參與模擬發放演練,模擬包括證件不符、委託書及委託人證件不齊、名冊上無領取券人姓名、發現冒名領券、跑錯發券所與未成年領取等多種可能發生的狀況。

有民眾攜帶「駕照」前來領取消費券,因為證件 (須新式身分證)不符,遭到婉拒,另外民眾欲代領家人消費券,但未帶委託人委託書與身分證,同樣遭到服務人員婉拒,要求必須備齊委託人簽名或蓋章的委託書,與委託人的身分證後,再前往領取。

發錯誰賠? 沒有明確答案

模擬過程中,發券所人員將6張500元面額與3張200元面額消費券,放進福袋中交給民眾,有媒體提出疑問若工作人員多給了怎麼辦? 廖了以答「發錯了要賠」,但誰賠?廖了以表示,這部分問題會做更仔細研究,現場沒有給媒體明確答案。

有未成年人到發券所領取消費券,由工作人員告知,應由法定代理人攜帶其本人身分證、印章以及未成年人的身分證或戶口名簿後前來領取。

※ 紅包袋就省了吧,也不環保。



◆ 新移民怎麼領消費券 下周定

【羅暐智/台北報導】2008-12-06 中國時報

馬政府釋放大利多,十六萬新移民也可領消費券,不過,因為語言與居留證的辨識等問題,內政部擬另外規畫三四八個專屬領券所。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發生有外籍配偶要領消費券,最遠要花上十小時的時間,希望內政部能再三思量,規畫讓她們能與先生一起領消費券。

為此,內政部長廖了以下周一中午邀請所有外配團體一起聚餐並舉辦座談會,希望可藉由與外配團體的座談中,討論出具體、可行的發放方式,勿讓政府美意打折扣。

以三四八個領券所,平均每個鄉鎮一個領券所。以台中縣為例,中橫斷掉後,從梨山到和平鄉要花上十小時的時間,另外像花東等狹長型的縣市,一個鄉的南北距離遠,領券的時程動輒兩、三小時,不符內政部「簡政便民」的原則。

內政部:癥結在於居留證辨識

廖了以日前表示,內政部考量兩個因素,一是語言,二是居留證的辨識。語言部分,怕溝通不良會拖累領券速度,不過,領券無須太多交談,此部分問題應不大,問題癥結在於居留證的辨識。

外配與陸配共分成七種,持大陸團聚證不能領券,尚有外僑永久居留證、外僑居留證、無戶籍國民台灣地區居留證、港澳配偶居留證、陸配依親居留證、陸配長期居留證等六種居留證,這六種證件各自為政,在辨識上有一定難度,必須由移民署專門負責的人員來負責。



◆ 代領消費券 攜委託書、對方身分證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台北報導】 2008.12.06

消費券明年一月十八日發放,屆時民眾可憑領取通知單、國民身分證或居留證,到指定地點領取,領取時簽名或蓋章都可以。也可以指定親友代領,但代領人須持有委託人簽名的委託書,並帶著委託人身分證正本才能代領。

內政部官員表示,委託書會附在領取通知單上,領取通知單一戶一張。舉例而言,張三要替同戶的親友領取,只要填妥通知單上的委託書即可;但如果張三要替不同戶籍的親友領取,張三需要代領親友通知單上填妥委託書的影本,連同親友身分證正本才能代領。

長住國外的民眾,可從網站下載委託書式樣,親筆簽名填好之後,再連同身分證正本寄給代領人。

至於未成年人或受禁治產宣告者,由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領取,不必附委託書,但須憑身分證正本領取;若未滿十四歲沒有身分證,就不必繳驗。

委託他人代領者要填寫委託書,加上簽名或蓋章,連同身分證正本,交給受委託人領取。受刑人或被羈押在看守所的被告,則在監獄或看守所中領取。

官員指出,若民眾未收到通知單,不知到哪個發放所領券,可電話聯絡戶籍所在地戶政機關,中央政府也會開設專線電話。

根據內政部規畫,如果明年一月十八日來不及領取,內政部會在春節後把名單轉移到指定郵局,民眾可向指定郵局領取,不再發給。



◆ 熱門話題:不景氣的另類正向思惟

【王以仁/嘉義市(教授)】2008-12-06 中國時報

近來全球經濟不景氣,老百姓與民代無不大罵政府無能,完全不用心且漠視人民的痛苦;更有交通部毛部長因要求觀光局研究,希望整合國內觀光景點資訊,提供給這些無薪休假族可「趁機玩台灣」的新點子,更被譏諷成交通部根本如同教人「何不食肉糜」。

其實,時代的腳步變化的不但快速,且往往出乎一般人的預料;倘若不能懂得「以變應變」,必然容易遭到無情的打擊與淘汰!就如不少應屆畢業生,因找不到工作經濟拮据,而返鄉回家靠父母或其他親人供養來生活時,家人若能以正面積極態度接納與鼓勵他們,使其在家鄉找點部分工時的工作來服務鄉梓且賺點零用錢,並藉此自修充電及享受家庭之和樂,亦可算是重估「家庭」的意義與功能之大好時機。

同時,科技新貴一個月多放幾天無薪休假,並不會立即面臨斷炊之窘境,不過常此下去則財務情形必會轉壞;然而「危機往往就是轉機」,若能趁此休假期間外出「省錢度假」,不但可以調節緊繃或鬱卒的情緒,也可藉此體悟出許多「省錢享受」的新招!



◆ 毛治國道歉 觀光業力挺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黃彩絹、林河名、李光儀/台北報導】 2008.12.06

交通部長毛治國前天說「無薪休假者可以趁機多多旅行」被轟,毛治國昨天澄清,他的用意在鼓勵無薪休假者不要窩在家裡,應出門走走轉換心情,強調完全出於善意,如果造成誤解或不舒服,他願意道歉。

民進黨立院黨團表示,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毛治國卻要無薪休假的民眾「遊台灣」,這種「何不食肉糜」的部長應該撤換。國民黨立委李慶華建議,既然部長「話說出口」,就應該讓無薪休假族免費搭乘交通工具上路。

毛治國前天在交通部部務會報上,要求觀光局長賴瑟珍研究整合國內觀光景點資訊,讓無薪休假族可以「趁機遊台灣」。會後,賴瑟珍轉述毛治國的這段談話,卻惹毛藍綠立委。

毛治國昨天親自出面解釋,短短五分鐘內就連說了兩次抱歉。毛治國表示,他的一些親友最近也被要求無薪休假,他觀察到,他們不是在家蒙頭大睡,就是翻冰箱吃東西,否則就是一直上網。

毛治國說,這時候應該出去走一走、接近大自然,而且很多國內旅遊可以不用花太多成本,例如騎腳踏車、坐火車,對身心也比較健康;他強調,自己真的是將心比心,完全出於善意,「如果是我的親友,我也會這樣建議他們。」

毛治國的談話雖惹毛立委,卻贏得國內旅館、旅遊業者及休閒學術界肯定。全球旅遊網協理黃少風指出,該旅遊網平台上提供住宿服務的數十家業者,打算辦活動全力支持毛治國鼓勵旅遊的理念,也都考慮提供二折起促銷價,鼓勵旅遊消費。

師大運動休閒研究所長張少熙指出,旅遊方式有很多種,預算較多的旅遊方式可以提振景氣,預算少的搭個火車、巴士,到風景區、博物館走一走、探訪民俗文化,來趟學習之旅,充實自我。

遠雄悅來飯店暨海洋公園總經理劉長泰也指出,海洋公園推出花蓮鄉親等專案,可以配合需求使用。

賴瑟珍說,觀光局近日也要求各風景區管理處,提出轄區內優質且結合大眾運輸系統的平價觀光路線,例如購買台鐵東北角一日券,到瑞芳、九份遊玩,再到福隆騎腳踏車遊舊草嶺隧道、吃福隆便當,千元有找,觀光局預計彙整後下周上網向民眾推薦。

※ 來個千元二日遊吧。



◆ 明年首季旅遊 大陸線降價最多

【聯合報╱記者黃彩絹/台北報導】 2008.12.06

經濟不景氣,部分旅遊產品平日價格順勢下滑,中華民國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昨天發布明年元月至三月的旅遊參考價,無論淡旺季,部分旅遊路線數年來首度降價,其中大陸線因機位供應大增、降價空間最大。可參考:www.travel.org.tw網站 。

品保協會調查,明年春節最旺時段的旅行團售價,多數大陸旅遊路線及紐澳線價格較今年便宜,且紐澳線降幅在萬元左右,其他路線春節售價還是較今年高。不過平日價格方面,美加線、紐澳線、大陸線、歐洲線等都有數千元到一萬多元的降幅。

業者指出,東南亞寒假以親子、蜜月主題為主,雖然因機票漲幅大,較今年同期的元至三月略有漲幅,但業者因景氣差未完全反應成本。東北亞冬季以賞雪、玩雪、親子遊及泡湯美食為主題,由於日幣升值太大而有漲幅。

大陸市場則因十二月中旬起兩岸直航航班大增,再加上機票及燃油費調降,平時即有一千到二千元的跌幅;春節期間昆大麗、桂林等冬季熱門路線有漲幅外,其他大部分還較今年春節便宜。

另外,搭直航或轉機航班也有數千元差額。美加線平時段有三千到一萬二元的降幅,不過春節仍難免較今年春節高。

最值得一提的是,近十年來,春節漲幅最凶總在二萬元以上的紐澳線,明年春節價格漲幅僅一萬元,國內旅遊部分則無太大漲跌。



◆ 品質+創新 老店長壽基因

【經濟日報╱記者陳翌函、陳慧敏/台北報導】 2008.12.05

七家兩岸百年老字號分享企業長青秘訣,他們共同擁有的長壽基因為:堅守品質和不斷創新。總歲數超過千年的七家老字號,都能緊抓傳統核心價值,從而在管理模式、行銷手法到產品開發採用現代手法,為品牌注入新活力。

中華老字號企業家交流論壇昨(4)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登場。七家兩岸百年老字號,包括:北京全聚德、內聯陞鞋業、同仁堂、北京張一元茶葉、台灣玉珍齋、金寶安中藥與嶢陽茶行等,都設立於清朝。

創立339年的北京同仁堂,開創基業的樂氏家族從打鈴行醫的鈴醫起家,之後成為清朝御醫,侍奉八代皇帝御藥。北京同仁堂董事陸建國說,同仁堂已成為集合製藥、中醫和零售三部門的現代醫藥公司,採用中藥西製,發展出800家連鎖門店,並擴展到27個國家。

有143歲的全聚德去年上市後股價猛漲。全聚德董事長姜俊賢借鏡麥當勞、肯德基連鎖化的經驗出發,將北京烤鴨和40多道招牌菜歸納出美味的標準操作流程,打破傳統老餐廳僅此一家、別無分號的瓶頸。

台灣鹿港玉珍齋第五代傳人、總經理黃一彬說,老店不是不變,而是什麼都變,變得很快,只要是現在最流行的東西,玉珍齋都可嘗試,像是當年葡式蛋撻流行時,店內也跟進並獲得極佳利潤,「因為老字號能讓消費者信任。」



◆ 策略性投資的策略為何?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6

近來翻開財經報紙,幾乎統統是負面消息,不是裁員就是減薪。不過,在大多數企業忙著救命圖存的時刻,也有一些企業卻忙著擴充產能,或找尋併購標的;例如,acer的小筆電幾乎賣到翻,王振堂董事長表示宏碁產品定位、通路策略正確,有信心成長率會優於市場平均值,估計宏碁明年NB出貨量年增25%至35%;又例如,廣達幫宏碁代工,也因此受惠,副董事長梁次震強調不裁員,還要擴編研發團隊,加快併購腳步;另外,宏達電更已決定積極以1.6億台幣併購美國知名設計公司One & Co,以強化宏達電創新設計能力。

這樣的布局,相對於其他企業忙著救命,在這一波不景氣後,企業間實力的消長便已可看出端倪。記得2006年,廣輝賣給友達時,我們就曾推崇過林百里董事長的智慧與果決;從今天的結果來看,廣達因為卸下廣輝的負擔,而能有更多的資源深化其核心能力,而友達也因為併購廣輝,使得友達所賺到的現金流量相對於資本支出可以達到近兩倍的成績,而奇美電卻只有0.6倍。

奇美電的自有資金投資擴充模式,固然可以免除企業整併的磨合問題,但明顯的資金成本遠高於友達低價併購所付出的;產業景氣好時,資金的運用與成本高低或許不是大家關心的重點,再高的成本都可以由泡沫需求所吸納,但不景氣時,這卻是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相較於DRAM產業成天喊救命,液晶面板業者卻只是低調減產與縮減明年資本支出規模,還沒到希望政府紓困的地步。不過,隨著不景氣的時程不明,再加上明年許多規劃中的7.5及8.5代廠產能陸續開出,一時間超額供給的現象恐不易紓解。除了業者得有長期抗戰的準備外,或許未來政府也會面臨如何紓困的問題。

日前,經建會陳添枝主委在立法院經委會審查明年度國發基金預算時,被問到首階段擴充1,000億元的國發基金,是否會用來搶救DRAM產業?陳主委沒針對個別產業正面回覆;他表示,未來接受企業申請時,將要求業者提出企業改造計畫,並挑選出「具有策略性」、「技術自主性」及「國際競爭力」的指標性產業;並定下國發基金之四大投資原則:第一、「增加擴大就業機會,抑制失業率上升」;第二、「取得國外先進技術,提升產業技術升級」;第三、「健全公司財務結構,提高在國際市場占有率」;第四、「帶動產業上下游共同發展,增加國內經濟產值」。

以液晶面板與DRAM產業相較,無論是技術自主性、國際競爭力、產業關聯程度及就業規模來看,液晶面板產業均較DRAM產業來得重要;就「策略價值」來說,液晶面板更遠高於DRAM產業;台灣液晶面板產業今日的動向,幾乎決定了日後中國大陸幾億台液晶電視市場的分配與消長。

目前中國大陸液晶電視市場泰半由日韓品牌瓜分,中國大陸品牌只占一成左右;中國大陸電視品牌如與日韓商面板廠合作,無異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品牌與產業控制權全輸。而台灣由於缺乏強大電視品牌,但卻擁有高階面板的生產技術與效率,正符合其合作對象;這也是為何中國大陸一再希望台灣能夠放寬台灣面板廠赴陸投資。但這是中國大陸的想法,那我們的策略思維呢?

對台灣最好的模式是:台灣品牌與中國通路合作,台灣品牌電視與製造面板在中國大陸市場遍地開花;再次等是,台灣面板廠與中國電視品牌企業交叉持股,共享市場;最最下策才是,為了短期紓困任由投資與技術流向中國大陸。

總之,政府愈是支持國內面板業者,國內企業就愈能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談到好的合作或雙贏模式;這才應是符合政府所謂「策略性」的意涵。



◆ 評金管會新主委組織運作及施政構想

【工商社論】2008-12-06 工商時報

新任金管會主委陳冲剛剛上任,各方深慶得人。陳主委兼具法律及金融專長,曾任財政部金融局局長、財政部次長、台灣證交所董事長、合庫銀及永豐金董事長,在政府部門及金融界具有深厚資歷及崇高聲望,可說是金管會成立以來最孚眾望、主客觀條件最強主委。面對台灣前所未見金融困局,陳主委上任後密集拜會各方並在立院接受質詢,提出多項金融管理新構想,包括郵政儲金轉存中小型銀行、國發基金認購金融機構次順位債券、銀行對企業放款列為特別保險費計算考量、明年底前放寬保險業認列股票投資損失等,陳主委也認為金管會本質上不是獨立機構,反對金融政策權回歸財政部。

首先,陳主委上任後,金管會角色須重新定位。前任主委陳樹致力於打造台灣成為亞太金融中心及資產管理中心,近半年金管會內部幾乎天天開會,研擬許多長期、特殊措施,包括一定期間匯回國內資金可免徵遺贈稅。但亞太金融中心方案並未獲行政院核可,金管會卻大張旗鼓;行政院心目中的緊急事項,金管會反應卻慢半拍,使得行政院高層如熱鍋上螞蟻,只好把有四年任期制保障的金管會主委,半途拉下馬。

持平而論,此舉對政府形象傷害甚大。府院組閣時,未充分考量比較陳冲及陳樹兩人選的能力及人格特質,倉促決定獨立機關首長人選後,在半年內卻遽爾撤換,使「獨立機關」說法淪為大笑話。尤其金管會委員都有任期制保障,今年年中有三分之二金管會委員(包括兩位副主委)更迭,當時委員人選多少配合陳樹施政與想法。陳冲與金管會原任委員及副主委如何磨合、運作,是一大問題。陳冲最近所提多項重大新政策構想,顯然金管會內部尚未凝聚共識。跡象顯示金管會運作似將重回財政部時代,委員合議制虛有其表,實際運作以主委馬首是瞻,如此明顯傾向首長制。陳冲上任後表示,中華民國政府沒有獨立機關,更顯示金管會的組織法及實際運作應作大幅調整,包括是否維持委員任期制及決策合議制,否則將予人「掛羊頭、賣狗肉」不良觀感。

其次,陳冲指郵儲金可轉存中小型銀行,及動用國發基金購買體質較弱銀行次順位債以強化財務結構,並據以要求其配合政府政策,包括加強對企業放款或進行必要合併。我們認為,此牽涉金融重建基金(RTC)退場後,金融安全網之構建。如果台灣經濟如預期衰退二至三年,則類似1998年及2003年前後金融風暴必將再上演,金融機構倒閉事件將頻傳。問題金融機構如何退場,顯非現有中央存保制度所能因應。因此金管會有必要重新檢視、檢討RTC相關法案,向行政院及立法院提出主張。不此之圖,欲抄捷徑,將釀成金融及政治風暴。因為無論是劉兆玄院長拍板的明年底前全額存保,或陳冲所提的郵儲金轉存民營中小型銀行,都是短期治標作法,而且可能造成的政府財務負擔,並未經估算,也未獲立院通過,未來難免「圖窮匕現」。

以美國為例,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中一部分購買金融機構不良債權,一部分買入其特別股或次順位債權,事先都獲國會同意。英國與歐洲情況亦類似。因此陳冲郵儲金及國發基金「錢進銀行」,必須有法律依據及國會背書,不可便宜行事。稍早在前政府主導下,郵匯局撥款百億存入陽信銀引發軒然大波,立院及輿論譁然,馬政府豈能重蹈覆轍?

至於銀行是否配合政策,加強對企業放款,用以決定銀行拆借特別存保費率,以及放寬保險業投資股票虧損的認列方式,也都是短期、權宜作法,有明顯後遺症。本屆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指出,政府挽救金融機構的同時,也要促成改革與合併,且危機越大,合併與改革阻力越小。陳主委應三復斯言。

fsj 提到...

經濟曙光?惡化? 美二總統不同調

* 經濟曙光?惡化? 美二總統不同調
* 等歐巴馬就職? 紓困可不能等
* 經濟衰退 歐巴馬提5點經濟振興計畫
* 中美洲 將統一貨幣與護照
* 吸引資金回流 日將取消海外所得稅
* 大陸進出口衰退 七年來首見
* 扶助出口 可能下猛藥
* 開放式創新倡議學者首度來台
* 管理挑戰》台灣中小企 勇闖品牌路
* 製造業新創增資5年免稅?藍支持綠憂稅損
* 年度CEO 變形金剛的百變CEO
* 大陸就業吹寒風 金融地產最慘
* 兩岸電子業落難 冷笑話自嘲
* 貧窮家庭逾9萬戶 史上最慘
* 草莓族? 找工作碰一身傷
* 解開政府天文就業數字的迷霧
* 消費券領取 離櫃不負責
* 創意賽 衝使用次數
* 再急也不能不講成本效益
* 黑臉的財政部長
* 號召民眾為租稅不公走上街頭

◆ 經濟曙光?惡化? 美二總統不同調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5日電】 2008.12.07

美國經濟情勢嚴峻,5日迫使現任及即將接任的兩位總統同時發聲,布希總統首度公開承認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表示已曙光初現;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則警告,經濟衰退尚未見底,可能進一步惡化。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一日已首度認定,美經濟早自去年12月起即陷入衰退,因此布希承認衰退說,印證白宮一直不願承認經濟現實。布希5日終於坦承房市、信貸、金融市場問題嚴重,導致工作機會嚴重流失。

但布希對經濟回溫表示樂觀,他說,華府近日傾力救市,解決經濟衰退根本問題,出現「令人振奮跡象」,市場似已趨穩,信貸也開始流通。

但歐巴馬看法遠比布希保留,他警告說,經濟衰退尚未落底,今年已失去200萬個工作機會,情勢很壞,而且可能更糟,他說,當前經濟危機非一日之寒,為多年累積所致,很難輕易解決。

歐巴馬再度提出他的新經濟振興計畫,要在未來兩年創造250萬個工作機會,並加強信貸流通,規模比他大選時提出的舊案大三倍,估計達5,000億美元。

美國勞工部5日公布,美國上月失業人數暴增53萬,創34年來最多紀錄;失業率攀升至6.7%,為15年來新高,經濟局勢急轉直下,使布希、歐巴馬出面表態,穩定人心。



◆ 等歐巴馬就職? 紓困可不能等

【聯合報╱國際中心/王麗娟】 2008.12.07

經濟利空消息一籮筐,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雖然憂心,卻仍謹守分際,讓緊急大事悉由布希政府與國會作主,不過歐巴馬這種尊重與接受的態度,卻可能予人有欠擔當的印象。

金融紓困案的7,000億美元,尚有一半未決定如何支用,眼看經濟問題日重,財長寶森要求國會儘快將這一半撥下,歐巴馬的交接團隊因此被迫加入討論行列,畢竟,寶森未完成的,未來新政府必須接手繼續做,而因為國會對前面3,500億美元的用法提出強烈質疑,歐巴馬的人馬決定還是由財長寶森帶頭規畫這筆錢的支出。

尚未走馬上任的歐巴馬並無行政權,有的只是人氣與大選的壓倒性勝利。然而無論是檯面下或檯面上,民主黨員已亟思有所作為,並呼籲行事一向明快的歐巴馬展現比以往更大的魄力,積極介入以拯救汽車業,並為紓困計畫尋找財源。

他們以歷史為借鏡,指羅斯福當選後,在解決經濟大蕭條上與胡佛政府南轅北轍,交接時羅斯福徹底與胡佛劃清界線,使羅斯福接手後遇危機。

不過,歐巴馬並不想在此時介入,讓布希政府下台時能好看些,而歐巴馬也多次給國人打預防針,表示經濟可能會變得更壞,然後才好轉,而搞壞經濟的,是布希政府。不過,紓困案剩下的錢該如何用,還是讓歐巴馬的團隊先蹚進了混水。

民調顯示,七成二的選民對歐巴馬有能力改善美國經濟深具信心,同時,在美國民眾心中,歐巴馬政府已是上任的政府。專家認為,歐巴馬應在此刻即運用他的政治影響力,帶動挽救汽車業的辯論,進而解決問題。許多問題,並無法等到歐巴馬上台才解決。

※ 這在未來幾週應該會成為熱門話題。



◆ 經濟衰退 歐巴馬提5點經濟振興計畫

中央社 2008.12.07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今天在週末民主黨廣播及網路演說中表示,為因應每下愈況的經濟,他的新政府將推出5項經濟振興計畫,刺激經濟復甦。

歐巴馬說,在當前假日季節裡,美國老百姓卻悶悶不樂,許多人心中都在思考一些嚴肅的問題,例如能讓小孩上大學嗎?付得出下季健保費嗎?能夠有尊嚴而安全的退休嗎?自己、先生或女兒是不是下一波被公司裁員的對象?

歐巴馬說,這個國家必須立即行動,因為老百姓的不安情緒和挫折感正在不斷升高。

他向美國民眾保證,他上任後將立即推動5點振興經濟計畫,以期保住或製造250萬個工作機會。

這5項振興經濟計畫是:

1. 更新聯邦建築物的老舊暖氣系統,及裝置節能照明設備,使聯邦建築節能化,每年可省下數十億納稅人的錢,並讓人民有工作機會;2. 推出上世紀50年代艾森豪總統興建州際公路系統以來,最大的全國公路及橋樑興建及修建投資計畫;3. 推出最廣泛的全國學校建築升級及修建計畫,安裝節能系統,為教室購買新電腦,建設21世紀學校;4. 延伸寬頻網路到目前尚缺乏高速網際網路的地方,讓每一個小孩都有機會上網;5. 推出醫療機構現代化計畫,讓醫療機構都擁有最新科技設備,並進行病歷電子化。

歐巴馬說,這些計畫必須儘快付諸實施,因為美國經濟正在惡化,11月份又減少了50餘萬份工作機會,從經濟進入衰退以來,累計失業人數已接近200萬人。

歐巴馬並未詳述這5項計畫將花多少錢。他在上月一項記者會上表示,在他的經濟團隊提出建議細節之前,他將不提具體數字。不過根據專家估計,這些擴大投資計畫至少需要5000億美元,甚至可能高達1兆美元。

※ 歐巴馬概念股?



◆ 中美洲 將統一貨幣與護照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法新社宏都拉斯六日電】 2008.12.07

中美洲國家領袖5日達成協議,將採行區域單一貨幣以及統一護照等措施,期在全球金融不穩定之際促進中美洲地區的統合。

參與中美洲高峰會的八位領袖在聲明中,誓言促進區域意識,灌輸人民對中美地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包括要發行中美洲護照和採行中美洲單一貨幣。但聲明未提及單一貨幣的樣式或名稱,也未說明何時採行,或是否參照歐盟模式。

與會領袖也決定讓移民、教育與安全部門的法律標準化,這將進一步鞏固中美洲地區的統合性,並確保人民可因整合而受益。

宏都拉斯、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尼加拉瓜的總統,以及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多明尼加和貝里斯的代表,5日也同意包含41個要點的「緊急措施計畫」,以協助該區安度當前的全球金融風暴。這項計畫包括成立區域信用基金,並推動協助農業、消費者與貿易部門的多項振興措施;當務之急是投資道路這類的基礎建設,以提高中小企業的生產。

宏都拉斯總統賽拉亞在高峰會開幕時表示:「金融系統此刻正經歷非常嚴重的危機,直接衝擊中美洲各國。首當其衝的是最脆弱的經濟體和貧窮率最高的社會。」

※ 地球聯邦何時出現?



◆ 吸引資金回流 日將取消海外所得稅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彭博資訊六日電】 2008.12.07

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稅改小組表示,本月將推動修法,對企業匯回的海外所得取消課稅,藉以鼓勵海外資金回流,協助日本脫離經濟衰退。

日本稅制調查會顧問野田毅日前透露這項取消企業海外所得稅的訊息,而經濟產業省也支持類似主張。根據經產省資料,在2007年3月底止的會計年度,日本企業留在海外的盈餘約達17兆日圓(1,800億美元)。

稅制調查會上周說,部分資金若能回流,將鼓勵企業用來添購設備、聘雇和研發。

三菱日聯證券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師稻留勝俊估計,海外盈餘取消課稅可望使企業匯回多達2兆日圓資金。

該公司策略師芬柯指出,免稅計畫要奏效,關鍵是明確限定這筆錢的用途,例如要求企業把錢花在資本投資,或配發股利。

經產省貿易振興課長新井安仁說,該省的方案不限制企業資金回流的用途,免稅也不設時效,因為一旦設限,政府就必須查核企業是否依規定辦理,如此一來會提高法案實施的成本。

他說:「重要的是讓錢能流動。」日本這項方案有別於美國2005年實施的本土投資法(Homeland Investment Act)。當時美國企業只有一年時間匯回海外獲利,才符合減稅優惠,而且這筆錢須用來創造就業。

日本的企業所得稅包含中央稅和地方稅,總稅率為40.7%,在已開發國家中屬高稅率,因此企業常將盈餘留置海外。

根據經產省10月調查,83%的中小企業表示,如果免稅就願意將錢匯回國內;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說,會花在設備和研發上。



◆ 大陸進出口衰退 七年來首見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8.12.07

大陸媒體報導,中共海關總署初步統計顯示,中國大陸11月進出口雙雙負成長,可能較去年同期衰退10%左右,為七年多以來僅見,令北京當局大為震撼,並可能影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周討論協助出口業的政策內容。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的話說,依現有統計指出,大陸11月出口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但與去年同期1,176億美元相較仍有段距離;11月進口則為700多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縮水達10%。

中國大陸上次出口衰退是在2001年6月。報導中強調,這只是初步統計,海關總署要到10日左右才會公布完整數據,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與南京等主要口岸上報北京的初步資料,顯示「都與總數反映的趨勢吻合」。

該消息人士透露,出口負成長的消息,早已在大陸券商研究部門與基金經理人之間廣為流傳。多位業界分析師5日就表示,大陸出口下滑已成趨勢,「負增長可能還將持續數月」。

中共經貿部門沒料到進出口成長會在短短一個月間完全逆轉,因為大陸10月出口仍有1,2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2%;進口930億美元,成長率15.6%。

該消息人士說:「雖然預計11月進、出口增速都會放緩,卻沒想到會大幅跌落到負數區間。」

由於近幾個月大陸出口變化太大,中共海關總署向中央上報資料的次數,已從過去每十天一次調整為每天一次。

報導提到,中共國家物流資訊中心1日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只有38.8%,創下該指數設立以來新低,同時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下滑,較前一個月降低12.4個百分點。這兩個具前瞻性的指數都顯示,大陸出口成長展望不容樂觀。

企業現況似乎也可以證實這個情形。廣東一家大型玩具出口商5日透露,該公司近幾個月出口量變化不大,但歐美市場出口金額已下滑一至兩成。

該公司負責人指出,全球金融危機明顯衝擊中高階產品,但低檔玩具受到的影響有限,而且「不少企業都在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他預計,該公司明年出口量將維持不變,但是出口金額及利潤可能會縮水逾30%。



◆ 扶助出口 可能下猛藥

【經濟日報╱記者 劉煥彥】 2008.12.07

中國大陸出口形勢危殆,迫使北京大員頻頻造訪出口重鎮廣東,親訪珠三角企業實況並調整宏觀調控措施,只是沒想到11月出口仍可能出現七年來首度負成長的壞消息,預期可能左右本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扶助出口業的政策內容。

今年來,經濟情勢變化迅速,迫使中南海多次調整去年定調的從緊貨幣政策,甚至是180度大轉彎。為直接掌握出口第一線情況,身為國家副主席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自7月初首訪深圳與東莞後,上周再度前往廣東,視察廣州市蘿崗區具有國家級經濟功能區地位的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習近平不是唯一南下考察廣東的中共中央大員。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月中才去過,先後訪查廣州、深圳、東莞與佛山等地,深入中小企業了解狀況。

由於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本周登場,預期出口負成長與北京要員的第一手觀察,都可能影響中南海對於扶持包括台商在內大陸出口產業政策的內容。

大陸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鑒於出口展望極不樂觀,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等多個大陸主要商會,紛紛呼籲北京採取「藥性更強」的出口刺激措施,包括繼續調高出口退稅率在內,希望能夠完全恢復17%的全額退稅。

但由於國內外經濟情勢大為轉變,大陸內部也有人質疑是否應該持續舊有經濟成長模式,認為如此反而可能走回產能過剩的老路,進而導致通貨緊縮。

上周來台參加美中台關係研討會的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研究員朱文暉認為,現階段大陸出口業尚未受到外在情況的嚴重衝擊,只要看大陸10月出口還有近20%成長率就知道,這代表出口廠商接獲的耶誕節訂單,沒有太大變化。

但朱文暉提醒,真正要觀察的是明年北美復活節期間的外銷訂單。若11月以後訂單持續下跌,就表示大陸出口業真的要步入寒冬了。



◆ 開放式創新倡議學者首度來台

【陳碧芬】2008-12-07 工商時報

經濟衰退、全球景氣低迷,讓科技創新更被寄與厚望,12、13日即將登場的《2008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把國際間的科技管理主流理論: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需求導向創新(Demand Driven Innovation)作為兩場大會演講的主題,主講者還是來自西歐與中國的知名學者和厚底子業者,突顯出美國以外地區趁機追趕的雄心。

該年會最早由交通大學議起,直到1996年,首度換手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舉行,爾後在各大專院校輪流主辦,此次再度回到政大,負責主辦的科管所幾乎動用所有人脈關係。

例如此次大會主講學者Wim Vanhaverbeke,因與美國加大柏克萊分校教授Henry Chesbrough、加州聖荷西大學教授Joel West,共同撰寫《Open Innovation-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一書,同為開放式創新的倡議者,名聞全球科管學界,政大科管所藉由姐妹校浙江大學科技創新研究團隊的引薦,而成功邀請到Vanhaverbeke教授此次來台。

Vanhaverbeke教授正持續延伸研究,有關開放式創新與開放式企業模型,他並創立「歐洲開放式與協同式創新中心」和全球各大學進行合作研究,因此趁機來台了解。主辦單位也在專題研討上,特別安排歐盟的Living lab計畫與服務創新說明,讓台灣的合作夥伴—資策會,代言歐洲系統創新的精神與落實方法。

科管年會的另一個高潮,是公布年度科技管理獎章得獎名單,今年非常恰巧,就由政大校長吳思華獲頒個人獎章,企業團隊獎部份,則由鴻海精密企業產品事業群、交大研發處智權組暨育成中心獲得。大會並新遴選出科管院士,政大科管所教授、創新與創造力中心主任溫肇東亦上榜,成為科管所的新臨雙喜。



◆ 管理挑戰》台灣中小企 勇闖品牌路

【經濟日報╱宋靜怡】 2008.12.07

「2008年台灣最有價值國際品牌」名單出爐。趨勢、華碩、宏碁、巨大依舊榜上有名,凸顯出台灣品牌旺盛的活力。

在總體品牌價值方面,20大品牌的品牌總價值達到新台幣2878.68億元(約91.41億美元),首度突破90億美元關卡。光是前十大品牌的品牌總價值就達到新台幣2373.56億元(約5.37億美元),顯示在金融海嘯席捲而來、消費力低迷下,致力發展品牌的台灣企業,反而能藉由品牌的建立,獲得消費者青睞,逆勢成長。

品牌永遠是王道,對由代工轉而發展自有品牌的台灣企業,可說是一語中的。然而,在轉化的過程中,如何縮短代工與品牌業務衝突的陣痛期,是一項重要的課題,須擬定一套明確的品牌發展策略。

理性感性兼具

台灣中小企業靈活,擅長精實生產。一般代工廠致力於降低成本,研究修改原廠設計,省下一、兩顆零件,賺取利潤;技術層次高一點的代工廠,研究未來市場走向,以研發下一代產品滿足客戶需求,同時也拉高進入門檻。

此階段注重的是產品的理性成分,包括品質精準度、良率百分比、研發技術涵量、交期準確度。

中國大陸、越南等代工廠興起,迫使台灣業者發展自我品牌。轉化到自我品牌注重的是感性成分,包括品牌個性、品牌價值、品牌的策略等,兩者的思維不全然相同。

但礙於人力與資源的不足,中小企業只好讓同一批人既負責代工也兼顧品牌,資源分散,導致效益難以浮現,加上還得化解代工客戶疑慮,讓業者陷於發展自有品牌進退維谷的困境。

換位子換思維

中小企業的苦悶,從代工鐘表用金屬、精密塑膠齒輪轉型為自我品牌的王鼎精密也曾有過。

王鼎倚靠先前累積的技術,擺脫對電子技術的依賴,以世界時區的設計概念,研發出獨特的時鐘機芯,讓往返於各國的商務人士可撥盤自動調整世界時區時差,而且還具日夜顯示盤功能,深獲好評,找到一塊獲利處女地。

獨特技術讓王鼎能夠代工與品牌事業雙軌並行,但隨著競爭者崛起,代工日漸微利,品牌知名度又遠不及日本等國際大廠,促使董事長林文傳開始思變。他認為CEO的腦袋不能一直想著如何降低成本,與對手削價競爭,而是思考如何加值,吸引顧客樂於付費享受服務,並認同附加價值。於是林文傳換位子換腦袋,全力拉抬品牌力。

他先聘請國外知名設計公司建立全系列的企業識別系統「ATOP」,並賦予品牌故事;積極參與中小企業處推動的「協助中小企業品牌行銷管理計畫」,借助政府資源取得海內外市場環境分析、行銷策略擬定、通路建構等品牌知識能量;更從CEO到第一線員工導入全員品牌管理,透過教育訓練、製作品牌溝通手冊等有形無形的方式,確保員工對品牌的信仰認知一致。

時至今日,「ATOP」產品精緻實用且富創意,已成功外銷歐洲、美國、日本、韓國、中東等地。

「賣夢想與賣功能的產品,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前者提供消費者一份美好的感覺。」GUCCI執行長波列特如是說。換位子換腦袋,中小企業勇闖品牌路。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服務綜合組經理)



◆ 製造業新創增資5年免稅?藍支持綠憂稅損

中央社 2008.12.07

促產條例明年底將落日,但為鼓勵投資,立法院8日將審查促產條例修正草案,增訂今年7月至明年底間,製造業新創或增資,得連續5年免稅。藍營認有助扶植企業,綠營則憂心稅損。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8日將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9條之二修正條文草案」。

草案指出,近來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國內經濟受到波及;為鼓勵企業投資,以加速景氣復甦,草案規定製造業及其相關服務業之投資,公司自91年1月1日起至92年12月31日止,或自97年7月1日起至98年12月31日止,新投資創立或增資擴展者,得連續5年內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對此,民進黨團副幹事長潘孟安表示,過去朝野都有共識,促產條例明年底全面落日,預計一年可增加新台幣800多億元的稅收,讓政府有錢做更多事情。但行政院提案製造業及相關服務業延後5年免稅,這將加重政府稅收損失,茲事體大。

國民黨團書記長張碩文表示,在目前險峻經濟情勢下,「企業要先活著才有稅可收,若企業倒光光,何來稅金?」;他認為除消費券、擴大公共建設等政策,任何有助企業紓困的方式,現在做都還來得及,政府應該趕快著手進行。

國民黨籍立委徐中雄認為,免稅對象不應只限於製造業及相關服務業,應包括有助未來台灣經濟局勢翻盤的紡織業等傳統產業。

※ 如何挑選潛力產業並加以扶植是一大挑戰:



◆ 年度CEO 變形金剛的百變CEO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8.12.07

孩之寶執行長郭德納是公司最大的變形金剛,帶領公司在逆境中大放異彩。
歐新社

生產「變形金剛」玩具的孩之寶公司 (Hasbro)執行長郭德納 (Brian Goldner),本身就是孩之寶的最大變形金剛。他憑著一股熱情帶領孩之寶插足電影業,讓孩之寶從單純的玩具製造商,變形成眾多智慧財產權的擁有者,也被「市場觀察」 (MarketWatch)推舉為「年度CEO」。

進軍電影事業從來不是容易的事,要把1980年代的過時動作人物拍成電影,更是局外者的終極挑戰。但郭德納硬是有點石成金之能,帶著孩之寶的系列英雄在好萊塢闖出一片天。

郭德納沒有電影的實務經驗,2003年他還在孩之寶擔任玩具事業部主管時,有一天他讀到電影製片家狄波納凡圖納準備拍攝一部軍事科技電影,便主動打電話給他,要他考慮改把孩之寶的「喬伊大兵」 (G.I. Joe)搬上銀幕。

這一接觸不僅促成預定2009年推出的「喬伊大兵」電影,也激發狄波納凡圖納在2007年拍出「變形金剛」,締造逾7 億美元的賣座佳績。

「變形金剛」電影後來成為孩之寶的試金石,不僅協助這家85年歷史的玩具公司堅守本業,還進而坐擁龐大的智慧財產權收入。

當多數公司股價今年來普遍跌個六、七成時,孩之寶5日的股價還比年初的25美元小漲1.1%。不僅如此,全球玩具業2008年銷售預估可能萎縮40%,孩之寶今年來的獲利卻逆勢成長10%,全年營收更可望締造41億美元的空前新高。

在百業蕭條的當前,郭德納的異樣光彩,讓他實至名歸成為「市場觀察」的「年度CEO」。



◆ 大陸就業吹寒風 金融地產最慘

【經濟日報╱劉煥彥】 2008.12.07

中國大陸今年「禍不單行」,從年初的華南雪災、5月四川大地震到經濟成長局面完全反轉,中共官方從抑制經濟擴張熱度變成力保經濟穩定成長。在全球經濟大環境愈趨悲觀的衝擊下,就業市場寒冬降臨。以往進入外商(大陸稱外企)工作代表社會地位高人一等,現在外企反而成為裁員不手軟的就業市場頭號殺手。

新華社報導,號稱中國大陸最大人力資源網站的Job36發布十大行業人才求職指數調查報告,顯示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在大陸所謂「金九銀十」的夏秋之交招聘高峰期,大陸竟然出現企業用人需求下滑跡象。部分公司行號開始調整招聘計劃,裁員及大幅降薪等情事屢見不鮮。

國際市場研究機構艾瑞諮詢集團指出,2008年第三季受到世界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是外商、外貿加工型企業和資金主導型企業,這些行業在未來半年內將進一步放緩進用員工,以壓縮成本,抵擋金融寒流的衝擊。

從行業別來看,首當其衝的是金融與房地產業,但與民生相關的醫療及醫藥行業依保持強勁投資成長,人事需求高居各行業之首,部分關鍵職位甚至需要獵人頭公司尋覓適當人選。

不僅如此,旅遊業延續北京奧運熱度,使得旅館與餐飲連鎖等企業也是重點聘僱產業。Job36旗下的中國旅遊人才網每天新發布酒店相關職位多達2,000個,持續保持15%的工作機會增加速度,其中酒店樓層管理及餐飲店長等高階管理人才,大多仍虛位以待。

大陸整體就業市場情況極不理想,加入求職行列的人愈來愈多,勢必導致早已供過於求的就業市場更形惡化,使得求職者明顯感到就業難度加大。Job36調查顯示,近四成求職者願意接受低於預期的薪資,立即就業成為當務之急。

南方都市報報導,在11月底於廣東舉行的一場徵才活動中,一位剛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就表示,原先他設定的月薪是人民幣2,500元至3,000元,現在1,500元也可以接受。

求職困難度增高迫使求職者四處尋找各種工作機會。不少急於找工作的民眾表示,在目前嚴峻形勢下,他們將投入更多時間找工作,並願意支付一定費用,在企業減少現場徵才與網路徵才效率不高的情況下,毛遂自薦日漸流行。

求職者利用徵才網站直接向企業人事部門自薦,只要花費少許費用就能將本身簡歷傳至招聘網站,讓人事負責人不用搜尋就能看到求職者資料,大大提高求職效率。

Job36旗下的中國旅遊人才網率先推出旅遊人才自薦平台,求職者只需上傳簡歷,即可向全大陸各地旅遊業者的人事負責人提出個人履歷。在目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求職者主動出擊,或許將開創新的求職模式。



◆ 兩岸電子業落難 冷笑話自嘲

【經濟日報╱陳慧敏】 2008.12.07

金融海嘯來襲,過去風光的竹科新貴,被迫無薪休假,猶如領基本工資的外勞,金融業的金飯碗也頓時成為破飯碗,擔憂年關前的裁員名單。在低迷的氣氛中,不少冷笑話在網路流傳,以黑色幽默抒發心中的惶恐和怨氣。

竹科新貴最近常流傳的網路冷笑話,是竹科變山寨劫匪篇。

有一天黑夜,一女遭遇劫匪,顫抖地說:「大哥,我是賣DRAM的,兩個月沒發工資了,還剛被裁員,你看報導就知道了。」

白領改當劫匪

劫匪聽後竟然痛哭流涕。劫匪說:「妹子,同行,俺原來是賣FLASH的,後面那幫搶劫是做模組的,你放心,我們絕不搶自己人.。對了,邊上那條路不要走,那邊是賣CD-Rom的。唉,沒路可走了,另一條路還會遇到做LED的。妹子,以後還有面板的會加入我們。」

劫匪嘆氣說:「科學園區已經變成山寨了,劫匪多到要下山到市區才能找到出路。」

許多竹科工程師把這則冷笑話放在部落格上,還有電子中小企業老闆把這封網路笑話轉給朋友一笑,笑話帶著點真實,一語道中電子產業供應鏈從上到下都不景氣,處境都一樣悲慘的無奈現況。

一位昆山電子業負責人說:「看到這則笑話,笑到流眼淚,真的好好笑,可是,流出眼淚,卻也是因感覺到好大的壓力,訂單銳減、看不見底,是很深的恐懼,不知道這波不景氣跟客戶和上游供應商怎麼共同撐過去,能不能撐得過去。」

最近流傳最廣的金融業網路冷笑話是金融業的「房仲篇」。一位金融從業人員到房屋仲介處要為家人找房子。房仲開始滔滔不絕地說:「我們提供最多元的選擇,百萬富翁可以住媲美101大樓的大廈,生意人住帝寶、醫生可以住泳池豪宅、工程師住獨棟房子、小白領階級可以住高級公寓、藍領住國民住宅。」

銀行家住帳篷

房仲問他說:「你的職業是什麼?薪資又多少呢?」

這位找房子的人說:「我是投資銀行家。」

仲介略為遲疑說:「在你預算能力之下,我們能夠提供最佳的選擇是... 帳篷。」畫面出現一張中東地區的帳篷,四周是光禿禿的沙土,幾個人坐在地毯上,對著簡陋的鍋碗瓢盆煮食,跟過去金融業這群天之嬌子,住豪宅、開名車的生活大相逕庭。

上班族自我解嘲的冷笑話,最近常被流傳還跟辭呈有關的順口溜。有一封是辭呈,讓受氣的上班族夢想哪一天可以開除老闆,一解怨氣。順口溜如下:

老闆老闆別神氣,我將不再拍馬屁;

因為你常發脾氣,經常拿我出出氣;微薄薪水真小氣,要求業績與壓力;

我是白癡兼奴隸,忍氣吞聲當小弟;若非生活有壓力,早就離職與唾棄;

竟然上班沒波蜜,下班也無供馬力;聊天不得話情意,害我嘴巴變麻痺;

加班沒有維士必,福利也沒KTV;初一十五要拜祭,也沒賞賜表心意;

辦公不準吹冷氣,汗流夾背一滿地;沒有電腦來算計,自己大腦當機器;

文具用品都不必,自掏腰包當救濟;公司小姐雖美麗,只能觀賞與哭泣;

我想泡妞談天地,因為忙碌無體力;你也不供好葯劑,提神解腦玩床戲;

你常花天與酒地,雖是逢場與作戲;竟然將我來忘記,令我難嚥這口氣;

老闆偷姦甜蜜蜜,竟被偷拍成日記;大家爭相來傳遞,老婆演出跳樓記;

我是禍首不規避,寫真底片已丟棄;你可安心演床戲,今後無人耍詭計;

我在公司令你氣,不如改行展魄力;辭呈放在你抽屜,求我挽留都不必;

本月薪水別忘記,我會回來找會計!

※ 幸好今天天氣回溫...



◆ 貧窮家庭逾9萬戶 史上最慘

【于國欽/台北報導】2008-12-07 工商時報

受到景氣急凍的影響,台灣落在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總數再度升高!內政部最新統計顯示,台灣在第三季底,落於貧窮線之下的家庭升逾9萬戶,創下歷史新高,估計今年第四季將會再次刷新紀錄。

內政部最新報告指出,受到金融海嘯衝擊,在企業關廠、裁員事件逐月增加下,落到法定低收入戶的家庭(即落入貧窮線以下)由今年第一季底的83,709戶,升至第三季底90,846戶,創下歷年最高。

內政部官員表示,這項統計所顯示的是第三季,但以目前各企業裁員、關廠的情況研判,第三季還不是最壞的時刻,今年第四季、明年第一季,落入貧窮線以下的家庭還會快速升高。

依主計處估計,10月國內企業關廠失業人數較9月激增2萬1千人,增幅之大,歷年少見,顯示金融海嘯的波及範圍已由金融市場漫延至就業市場,而失業所波及的家庭人口在10月更已直逼一百萬人,預估11、12月還會進一步擴大。

這位官員表示,這一波金融海嘯所引發的全球經濟蕭條,對於像台灣這樣外銷依賴度極高的國家,衝擊特別大,台灣雖然也可以透過擴大內需提振經濟,但依過去經驗,只要出口不行,台灣內需的力量終究有限,內政部正透過「工作所得補助方案」來減輕低收入家庭的痛苦,迄今已有18萬人受惠,總計發出24億元。

內政部指出,近年台灣家庭中屬於全戶人口均無工作而無法生活的極貧家庭,並沒有升高,始終只有4千多戶。增加最快的是第三類貧窮家庭(新貧家庭),這些家庭雖有工作人口,但收入已低於最低生活費,這一類家庭由民國90年的4萬戶激增至目前的6萬5千戶。

內政部統計,今年第三季底落於貧窮線底下的家庭總人數也升至21萬8千人,比民國90年16萬2千人多出5萬多人。



◆ 操作員、搬工 求職最難

【聯合報╱記者孟祥傑/板橋報導】 2008.12.07

經濟不景氣造成高失業率,台北縣就業服務中心統計發現工作機會愈來愈少,尤其以傳統產業操作員、搬運工等最嚴重,預估農曆春節前的失業潮會達到最高峰。

為紓緩失業潮,北縣勞工局本月起開辦幸福創業微利貸款,凡設籍北縣、年滿20歲至65歲的失業、中低收入戶,可申請100萬元創業貸款,利息僅2.5%,報名電話0800091580;就服中心明年元月還要開辦6個職業訓練專班,並提供1000個公部門半年短期工作機會,洽詢電話29603456轉分機6770、6771。

北縣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林君嬪指出,自今年7月起,北縣每月遭資遣員工人數超過2000人,11月更高達3100人,為去年同期的2倍,已創下新高紀錄。

林君嬪指出,在各產業中,餐飲業是能提供較多工作機會的行業,平均每位求職者有0.7個工作機會,傳統產業操作員、搬運工等則相較嚴重,從去年每名求職者平均1.2個工作機會,今年驟降為0.3個。

就服中心11月中旬在板橋火車站前舉辦博覽會,20餘徵才攤位中,僅1個攤位徵求操作員,也是現場唯一大排長龍的攤位,顯示傳統產業受景氣、原物料成本大幅上揚影響嚴重,形成「徵才者少、求職者眾」的強烈對比。



◆ 草莓族? 找工作碰一身傷

【聯合報╱記者 李奕昕】 2008.12.07

景氣寒冬,在年終歲末對甫畢業或退伍,開始找工作的年輕人而言真不好過。我擔心,不少年輕人長期仰賴工讀、兼職,加上役期縮短、派遣人力興起,此景將更嚴重。

以臨時雇員或兼職取代全職工作,代表著勞動者失去津貼、假期薪給、保險福利、工作升遷、工會組織等保障,甚至沒有足夠養活自身的薪水。這些壓低的成本衝高企業利潤、犧牲培訓員工、建構長期工作環境的情形,也影響職場穩定性。

我在咖啡店打工的朋友說,「靠著打工承擔學費和生活費,很吃力,看著每天經手的咖啡,根本喝不起!」青年失業率在國內失業人口比例逐年提高,另一位朋友感嘆,有人指草莓族外表好看,但不經碰,一碰就傷,不過,但在現實生活中,七年級生謀職確實「碰得滿身傷」。

浮動的勞資關係,也讓企業文化難以建立。一位加油站小弟說,「下班後,我不會參加老闆的啤酒聚會」,賣場工讀生說,「離開賣場時,背包常被主管投注懷疑眼神」,他們如何認同企業?

短期打零工、兼職式、工讀式的職務,讓僱傭關係和勞動價值難獲定位,雇員也對企業沒情感,失去忠誠度,越來越多人在30歲前經濟仍無法獨立,年輕人進入職場充滿無力感與被剝削感,值得重視。

新竹縣政府規劃三園四所,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不必離鄉背井,我認為是有遠見的作法,但也希望進一步善用新竹地區大學城特性,與學校開啟產學合作,或開辦符合職場供需的專業學習。

中產階級消逝的「M型社會」悄然臨至,政府有義務處理全球化帶來的社會傾斜。

當指責草莓族不堪操時,也有必要改善職場環境,避免先烙下年輕人不堪大任只能當臨時工的刻板印象,讓人碰得滿身傷。



◆ 解開政府天文就業數字的迷霧

【于國欽】2008-12-07 工商時報

最近行政院宣稱未來4年將為台灣創造45.6萬個就業機會,這個數據令人吃驚,政府到底有什麼神奇的方法可以讓台灣在未來4年創造這麼多的就業機會?細察下才發現,這恐怕是對就業統計的一個誤解。

經濟數據向來有存量(stock)與流量(flow)之分,GDP、出口、商業營收、財政赤字、民間消費、民間投資等皆屬流量,流量統計是衡量一段期間的經濟活動總量,例如今年第一季GDP3.2兆元、第二季GDP3.0兆元,因此我們可以說上半年台灣的GDP是6.2兆元。

再如今年第一季出口640億美元、第二季出口705億美元,同樣可以加總而得到上半年出口總額為1345億美元。如果要計算全年的出口總額,那就把四季的出口加總即可。

這就是流量統計的特性,可以逐月相加以得到季資料,可以逐季相加以得到年資料,也可以逐年相加以得到五年、十年、甚至百年的統計。

總體經濟還有另一類統計,稱為存量統計,存量是指某一時點的經濟活動總量,如貨幣供給、國民財富、資本存量、政府債務、物價及就業統計皆屬之。例如今年1月底貨幣供給M2為26.5兆元,2月底是26.6兆元,3月26.7兆元,我們若要問今年第1季的M2,絕不能像流量一樣將其加總,而應該於加總後除以3,以得出M2的月平均數26.6兆元。

同理,就業統計也是以每月15日那一週為資料標準週,透過調查推計這一時點的台灣就業人數存量。以今年1月而言,就業人數1039萬人、2月1035萬人、3月1038萬人,當我們問今年第1季就業人數有多少時,應該不會有人把1、2、3月加總而回答3112萬人,而是會在加總後除以3,得出1037萬人這個數字。

由此可知,像GDP、出口這類流量統計,可以加總月資料以得季資料,但貨幣供給、就業人數這類統計則不可加總,流量統計與存量統計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因此,如果今天政府創造2萬個為期一年的就業機會,在明年這些人任用期滿後,政府又編預算再創造2萬個為期一年的就業機會,如此兩年下來,我們不能說政府創造了4萬個就業機會,只能說政府創造了2萬個就業機會。因為在這兩年期間的每個時點,只有2萬人獲得政府創造的就業機會,這個存量統計不能加總的道理應不難理解才是。

但行政院日前以98年至101年的促進就業方案(見附表)每年創造5萬個就業機會,加總得出4年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加上短期促進就業5.6萬人、促進公共建設20萬人,最後竟獲致45.6萬這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翻開98年至101年的促進就業方案可以發現,每年政府創造5萬個就業機會,其中約有2萬人是屬於工資補貼、公共服務之類的短期就業措施,這僅是四年內銜接性的就業,而非持續性的就業,因此我們只能說政府創造了2萬個為期4年的就業機會,而不能說政府創造了8萬個就業機會。

方案中每年5萬個就業機會,除了2萬個短期銜接性就業機會,尚有3萬個係透過產學合作、強化就業訓練、提升就業媒和加以創造的,這部分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具有若干持續性,應可適度相加。惟明年景氣如此蕭索,企業用人皆已緊縮,若仍以昔日的就業媒合成功率50%、60%估算所能創造的就業人數,則未免過於樂觀。

經濟指標是做為政府決策參考的重要依據,惟對一般府院高層而言,不可能有時間去了解存量、流量的差別,但幕僚則不可不慎加明辨。在行政院宣布了45.6萬個就業機會後,馬總統及劉院長可能會誤判就業創造效果一片大好而高枕無憂,但未來四年台灣的就業存量果真會因政府這些措施增加45.6萬人嗎?這個數字恐怕得再多加斟酌才行。



◆ 消費券領取 離櫃不負責

【經濟日報╱記者吳碧娥/台北報導】 2008.12.07

內政部昨(6)日模擬消費券發放作業。內政部長廖了以指出,為避免爭議,將限定每位民眾領取的票面金額和張數,領取後「離櫃恕不負責」。因大陸配偶與外籍配偶先須查驗身分,可能由移民署另外設立發券所發放消費券。

內政部表示,將會寄發消費券領取通知書到家中,通知單上會有領取的時間、地點、領取方式、使用說明、使用期限等相關資訊,同時會附上委託書。若未能趕上明年1月18日首波領取,內政部規劃在明年元宵節過後,讓民眾到指定郵局領取。

由於發放消費券是一項全新措施,為使發放流程順暢,內政部利用假日動員百餘位同仁參與,實際操作身分證件查驗、名冊註記,以及領取消費券、福袋等發放流程,以提升明年1月18日發放當天處理問題的應變能力。

廖了以表示,為避免不必要的爭端,將在領取辦法中統一每人領取的票面金額與張數為「500元禮券6張、200元禮券3張」。

此外,民眾在領取消費券時也要當場點清楚,因為消費券屬於有價券,只要領取後離開櫃台,一律不負責。因有部分民眾仍持舊式身分證,或是只有護照尚未換領身分證,因此1月18日當天全國所有戶政事務所都會全天開放,協助民眾換發新式身分證。

由於外配與陸配所持的證件種類繁多,必須由專人在發放時負責查驗身分,內政部將為外偶、陸偶與無戶籍國民另外設立發券所,初步規畫是全台368個鄉鎮市至少都要有一個發券所。



◆ 創意賽 衝使用次數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8.12.07

為了讓消費券刺激經濟的乘數效益能發揮到最大,總統馬英九再扮軍師,請行政院研究,舉辦「消費券使用創意大賽」來帶動民眾消費券使用風潮。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回應,行政院已有多個腹案。

行政院高層表示,行政院的腹案之一,是希望讓消費券不只用一次,多用幾次,發揮乘數效果。若以八百五十七億總額全數都用完,依百分之五的營業稅稅率計算,財政部有四十二億收入,發揮兩次效果,就可增加國庫八十四億元。

主計長石素梅昨天受訪表示,行政院已開過「消費券預算會議」,預定明天行政院會就可通過,並送立法院審議。原列兩千三百萬人口每人三千六百元消費券,總經費列八百二十九億元,之後立法院附帶決議,至三月一日初生嬰兒也都計入領消費券的對象,因此行政院又增編二至三億的預算。

行政院明天的臨時院會,將通過八百五十七億元的「消費券發放特別預算案」。其中行政費用約二十五億,主要花費是台銀兌換手續費七億多元,發放消費券公務員的加班費約七億元,中央印製廠的印製費二至三億元,「紅包袋」約近二千萬元。

※ 紅包袋真的可以免了,二千萬可以幫助多少人...



◆ 再急也不能不講成本效益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7

政策問題最常見的爭議,是彼此的目標不同。但即使目標相同,達成目標的手段也有多種;這時候就應比較各自的成本效益來選擇最恰當的手段或政策。而且在大部分時候,各種目標也多不是完全不能被取代;因此政府也常可以把不同目標所代表的利益轉換成可以相互比較的效益指標,而將多種不同目標的不同政策,放到共同的基礎上相互比較其成本和效益,以選出最適當的目標和政策。然而政府最近有很多政策卻都忘了分析成本和效益,甚至忘了其成本,以致有些政策不只可能不是最好的政策,甚至可能是錯誤的政策。

例如,大部分公共建設總會有些人使用,有些人因而得到利益;所以若不考慮成本,各種公共建設都像是該做的事。於是當建設經費是包在大建設方案之內,或由別人負責時,各機關都會不管成本效益高低即盡力爭取。我們會有很多蚊子館和極少人利用的道路,原因即在此。

政府各種送錢給人民的政策更是如此。得到錢的人當然叫好,很多所謂肉桶政策或錢坑法案就這樣通過,而忽略了這些錢也許可以有更好的用途。近日政府為了幫助汽車業,不顧社會的批評而強力推出的補給換車政策,汽車業者並不完全滿意,但卻說有總比沒有好,因為業者和買車的人總是可以得到一些利益。然而政府這項補貼或減稅對購買進口車也適用,即使是購買國產車,現在有些國產車也使用了很高比例的進口零件;因此政府想幫助國內汽車業的經費,有一大部分竟是幫助了外國的汽車業。如果沒有成本的考慮,這種效益偏低的現象就沒關係,我們只要再花更多錢,國內業者得到的利益一樣可達到政府想要的水準。但若考慮政策的成本,我們即使決心要幫助業者,也必須要找出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消費券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例子。這項已通過的政策確實會有一些增加消費和提振景氣的作用,而又是每個人都可拿到錢的肉桶政策,因此當然幾乎沒有人敢阻止。然而同樣這一大筆錢送給人民,只要使用的規範不同,對經濟和人民的幫助也會有很大的差異。政府卻沒有這方面下工夫,政策剛提出時甚至還要限向開立統一發票的商店購買,而可能對弱勢的小商家造成傷害。政府和許多人只看到這個政策的利益,未想到它可要耗費800多億元成本,也未考慮這像天文數字的錢,還可以有什麼其他用途。說不定政府只要用一部分的經費來辦理消費抽獎,民間消費就可以更為活絡;而這些錢若多發給較窮的人,不只是更有助社會公平,增加消費的作用也必更大。但政府沒做這些思考,因為這筆錢政府只說勿舉債就可得到,好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錢一樣沒有成本,因此也就沒有成本效益的觀念。

除了缺乏成本效益的觀念,政府有時候更忽略了成本的存在。馬總統不只一次誇讚政府全額保障所有銀行存款的政策,他說這使我們不像有些國家那樣要拿出大筆資金去挹注銀行。看來外國政府真是笨,銀行出了問題,竟要由政府提供大量資金來協助,而我國卻只要政府說一句全額保障所有存款,人民就不擠兌,銀行也不會倒,政府一毛錢也不用花,看我們的政府多麼英明。

但這並非事實。東亞金融風暴後我們也保障全部存款,結果是政府用包括減稅等方式,用全民近2兆的錢打消呆帳,存款才得保障。馬總統難道不知現在說保障存款雖不必花錢,將來若有銀行還不起存款時就要政府出錢嗎?外國現在就出資介入銀行,成本和銀行股東的責任一清二楚。我們空口保證,將來有多少成本,銀行的經營者和股東該有多少責任,保證存款的期間銀行經營者會不會有掏空等道德風險,卻都是未知數。我們把未知的成本當成沒有成本,當然不可能依合理的成本效益來做正確的政策選擇。

台灣人喜歡吃藥,為求速效,我們常忘了各種藥的重要成本,也就是它的副作用。結果我們有了領先世界的抗藥性,很多人的健康也因藥物的副作用而受害。我們的經濟政策不幸也常忽略了成本。我們的經濟本來不會太壞,但政府若太緊張,以為現在是把死馬當活馬醫,不管負債等副作用多大,有藥就拿來用,那一不小心恐怕會把活馬醫成死馬。

※ 這篇寫的很含蓄。



◆ 黑臉的財政部長

【工商小社論】2008-12-07 工商時報

有「台灣科技之父」之稱的李國鼎,做過近7年財政部長。他對財政部長一職的評論為,「所有的人都要用錢,只有你一個人帶領的單位要負責收錢,壓力之大可以想見」,他離開後公開演講時引用當時英國財政大臣巴伯(Barber) 的話,「假如一個財政部長,人人都喜歡他,這個財政部長大概做得很壞」,李國鼎結論,「財政部長不能做得太久,做太久就沒有朋友了」。

李國鼎的話可以引伸為,「如果要來做財政部長,就要有拒絕的勇氣與堅持」。所以歷任財長都是扮黑臉,吃力不討好。以李國鼎的崇高地位,在當年威權時代猶嘆辛苦,在今日自由開放風氣中,財長的挑戰與艱辛自然倍於往日。

財長李述德上任以來,努力打拚,有目共睹。但如此個性是否適合財長一職,卻有思辯空間。他開放,性喜與人為善,對長官的要求「配合度」很高,導致半年來,國庫善門大開,外界均以為課稅可以商量,「降稅」、「減免稅」、「提高免稅額」等要求紛沓而來。李部長對行政院花大錢救經濟要求,也往往爽快答應,以致外界批評財政部幾已淪落為「減稅部」。

李國鼎主持的財政部績效如何,無從查考,但李國鼎認為財政部長必須扮黑臉,果然是千真萬確。



◆ 號召民眾為租稅不公走上街頭

【工商社論】2008-12-07 工商時報

儘管賦改會學者委員為了遺贈稅問題與行政院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導致幾位重量級委員憤而退出賦改會,行政院仍然固執的快速通過遺贈稅法修正案,將遺贈稅率從50%降至10%。更令人遺憾的是,日前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在審查此案時,由於大部分執政黨立委的護航,使得會議在混亂中完成初審,稅率調降獲得通過。如同我們所預料的,在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情況下,行政院想要做的事幾乎沒有做不到的,在野黨能夠杯葛與制約的空間微乎其微。處此「非常時期」,政黨或立法行政間相互制衡的功能已不復存在,民眾為求「自保」,只剩下一條路可走,那就是上街抗議,直接表達心中的憤怒與訴求。

我們一再強調遺贈稅制不是不能改,遺贈稅率也不是不能降,但卻不能是如此粗暴草率的做法。遺贈稅的課徵既是為維護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政府如今要調降稅率,自應對其可能造成分配面的不利衝擊有一完整的評估,讓民眾知道政策的後果與真相。其次,財富移轉(不論是死亡或贈與)課稅應與所得稅併同考量,財富累積過程中的所得創造若皆已公平合理課稅,則財富移轉的課稅便可相對減輕,反之則不宜。我國所得稅課徵弊病叢生,政府應趁此次稅改機會將其與遺贈稅改革做一整體規畫。其三,稅率調降須同時搭配稅基擴大,既然稅率已降至10%,則原來在稅率高達50%時所規定的各種如公共設施保留地及視同農業用地等的免稅,自然皆已無存在必要,但我們並沒有看到政府有類此修法的配套。最後,政策的制定不應只建立在「虛幻」的基礎上,遺贈稅調降到底有無資金吸引的效果,我們從未見財經官員有任何有力的論據,迄今皆仍只有一些「如果式」的說明。如果一項政策的效益只建立在不確定的條件上,則未來社會因此所承擔的風險代價將難以計數,因為政策錯誤比官員貪污代價更大。

以目前的情勢看來,國民黨的行政與立法體系已沆瀣一氣形成利益共生體,難以再有突破或改變的可能。民進黨立委雖曾試圖杯葛,惟卻顯得有氣無力,其中在野黨人數居於劣勢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民進黨在執政期間與大選時亦曾大力主張此項遺贈稅調降政策,如今陷入把自己綁死的困境毋寧才是真正的癥結所在。台灣的政黨在意識型態上或有統獨之區分,但在財經政策理念上卻只有執政與在野的差別而已,即使是自己執政時曾經有過的主張,如今淪為在野就流為因反對而反對,這樣的反對通常作秀的成分居多,自然不可能有制衡的效果,碰到這樣的在野黨,人民如何能有所寄望?既然如此,人民就只有「被逼」著走上街頭了。

為了表達人民對朝野政黨的不滿以及對稅制不公的憂心,上街抗議的民眾應該明確地提出以下幾點訴求:

(一) 撤回遺贈稅案。被富人綁架而倉卒上路的遺贈稅調降案,應由行政院主動撤回或由立法院決議擱置,待賦改會提出整套稅改方案後再議。

(二) 改組賦改會。賦改會的組織與運作方式過度受到行政機關的控制以及工商團體的干擾,目前「跛鴨式」的運作已喪失理想的功能,行政院應展現魄力重新調整賦改會的組織架構。

(三) 稅改案須採具名表決。立法院係一利益糾葛複雜的場所,民眾有權利知道每一位立法委員對於稅改法案的立場為何,以便做為下次選舉時投票決定的參考,此亦是民意代表對選民負責任的表現。

(四) 要求政府嚴格執行財政紀律。馬政府上任以來,不斷推出各項增加支出與減免稅的措施,財政赤字增加2,000億以上,全數皆打算以舉債支應,不但破壞國家租稅體制,且嚴重斲傷財政紀律與安定性。

如果民眾走上街頭還不能夠讓政府懸崖勒馬,進而重新檢討稅改方向,則官逼民反的結果必然就是下次總統大選的選票教訓了。

fsj 提到...

馬:明年第二季才可能好轉 真正的X世代

* 執著與彈性 基本面贏家
* 全球企業破產明年創紀錄 法國最多家
* 歐巴馬:美經濟將再惡化
* 印度刺激經濟 砸600億美元
* 明天加入GPA》全球12兆採購商機 台灣吃得到
* 台灣要不要加入降息競賽?
* 國人最怕的災難-金融危機
* 馬:明年第二季經濟才可能好轉
* 明年轉好? 學者:馬說法安人心
* 大摩:失業率 明年房價大殺手
* 不敢跳槽 超限勞工破50萬
* 建教生急凍 「那休學吧」
* 業者:總不能先裁正職員工
* 外勞直聘 明年擴及製造業
* 4個「場地王」 靠職訓翻身
* 竹科人、移民者 桃訓中心學藝
* 美國超過半數成人經常打電玩
* 消費券新點子 搭配現金享折扣
* 郵儲金不是政府的金庫
* 推不動的改革
* 佛里曼專欄》真正的X世代


◆ 執著與彈性 基本面贏家

【經濟日報╱本文摘自12月號《30雜誌》)】 2008.12.08

德國知名投資大師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說:「會影響股市行情的,是投資大眾對重大事件的反應,而非重大事件本身。」這個說法套用在個人面對重大事件的情緒反應,似乎也成立,「會影響個人心情的,是人們對重大事件的反應,而非重大事件本身。」

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嚴烽彰明顯感受這一次經濟不景氣帶來的壓力,他的門診病患人數增加一至兩成,其中有房子租不出去的房東、期貨交易一夕間產生巨額損失的投資客、瀕臨失業的上班族。

從身心科求診患者對事件的反應,也可看出世代差異。嚴烽彰認為,較年輕的七、八年級及六年級後段班,比較能坦率說出自己的問題,在門診的占比也較低。

五年級、六年級前段班就較令人擔心,「他們多半是完美主義,被自己的責任感壓垮。」嚴烽彰信手拈來就是令五、六年級難以放鬆的教導:「一失足成千古恨」,讓人怕犯錯;「不進則退」是中年男子最大的罩門,當發展受阻,就認為自己是「loser」(失敗者),然後懊悔「當初如果做某件事就好了」,不斷後悔自責。

「教科書上很少教人『安份』,只是不斷倡導要從優秀到卓越、要追求更多。」但在經濟衰退時,與現況和平共處,是對個人很好的保護,嚴烽彰認為,保有隨環境自我調整的彈性,是現代人必須培養的能力。

遊戲橘子董事長劉柏園就是很好的例子,遠道法國設攤參展,一張訂單也沒拿到,聽到外國同業表示永不對商場絕望時,即使負債2,000萬元,還是立刻受到感染,堅定繼續努力的決心。

太平洋自行車董事長林正義展現過人的挫折忍受力,他在大一第一堂英文課無法聽懂「What’s your name?」但並未因此沮喪,放棄努力,他隨即調整自己,利用寒假發奮背字典,英文反而成為他日後工作、創業的最大助力。

劉柏園與林正義在面對事業低潮時展現過人毅力,但是兩人也都承認,自助天助者,機運也很重要。亞洲金融風暴竟意外成為支撐遊戲橘子谷底反彈的力道,劉柏園甚至認為,運氣的影響占70%,「但是一定要努力,自身的努力要做到百分之百。」

1992年事業面臨考驗,林正義回憶過往,「事業要倒或不倒,往往就在幾百萬元。」他的長子、太平洋自行車總經理林鳴皋透露,當事業看似無以為繼時,父親曾尋求將公司賣給同業,當這位同業弄清楚林正義不過缺300萬元時,「立刻開了一張支票借給父親,其實他和父親並不熟。還有客戶擔心我們倒了,先匯貨款過來。」

或許這可歸因為林正義長期建立值得信賴的形象,「但是並非人人都有這樣的好運氣,結果公司還是倒了,重點是,盡力就好。」嚴烽彰說。

經濟學的「蕭條」與心理學的「憂鬱症」,英文都是「Depression」,嚴烽彰認為,蕭條引發憂鬱,是因為人們繼續以經濟蓬勃時的標準,「要求」經濟蕭條,「但是,擴張與蕭條的生活方式應該是不同的。」

經濟繁榮時,人們努力外求,追求卓越,蕭條時則向內求,例如回歸家庭,與家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趁此機會將自己從工作中拉出來,檢視所從事的行業「好不好」,為下一步預做準備。如果能從這個角度思考,景氣不好未必是壞事,反而是讓一切回歸基本面、重新自我整理的好機會。



◆ 全球企業破產明年創紀錄 法國最多家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12.08

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經濟基本面改變的衝擊下,明年全球公司倒閉數字將創紀錄,僅在歐洲就可能有20萬家公司面臨破產命運,美國倒閉的企業也將激增。

世界最大信用保險機構德國安聯 (Allianz)旗下的Euler Hermes公司報告,明年美國破產的企業將三級跳,預料會有6萬2000家企業破產,比今年的4萬2000家和去年2萬8000家公司高出許多。美國破產企業增加幅度去年是44%,今年45%,明年將達50%;到目前為止,受創最嚴重的是房地產市場和不動產金融業。

不過,比起西歐,美國還算表現不錯。西歐擁有更多小型企業,預計企業破產數將從去年的14萬9000家增至明年的19萬7000家,今年破產增幅13.5%,明年則為16.7%。

Euler Hermes估計,全球破產指數今年將上漲25.1%,明年再增25.4%。其首席經濟學家葛里爾指出:「金融危機將使企業破產的風險大增,特別是明年。美國企業的破產數將激增,歐洲的破產企業也會大幅上升,尤以英國為甚。」葛里爾認為,歐洲倒閉的企業將集中在汽車、零售、紡織以及物流行業。

預料明年企業破產最多的國家會是法國,將有6萬3000家企業倒閉。但歐洲破產企業增加幅度最大的將是西班牙、愛爾蘭和英國,班牙明年破產的企業將是2007年的四倍,愛爾蘭和英國也將倍增。東歐同樣難逃破產潮,匈牙利破產企業預料明年將增加兩成、捷克增加15%。

亞洲國家中只有日本受到Euler Hermes調查,日本破產企業將由去年的1萬4000家增至明年的1萬7000家。但日本的情形還算不錯,今年破產增加率12%,預計明年可望減至7.9%。除了日本之外的所有國家破產情形都會比2001至02年上次經濟減緩時嚴重。



◆ 歐巴馬:美經濟將再惡化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08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7日接受媒體訪問時兩度警告,美國經濟尚未探底,在改善之前將會再惡化。因此他上任後的首要工作,就是推出經濟振興計畫,刺激經濟復甦。

歐巴馬在接受國家廣播公司電視網(NBC)「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節目專訪時,作此表示。

歐巴馬說,自從經濟進入衰退以來,美國已累積失去約200萬個工作機會。現在許多人擔心工作不保,小孩學費無著落。所以短期而言,當務之急是製造就業機會;長期而言,是讓國家經濟持續健康成長。

推50年代以來最大振興計畫

歐巴馬說,他上任後將立即推出一套振興經濟計畫,包括推出50年代以來最大的基礎建設工程,進行全國公路及橋樑興建及修建計畫;重建全國校舍,裝設節能系統;更新醫療機構,投資最新醫學科技設備,進行病歷電子化等。

歐巴馬感嘆,他將繼承一個預算赤字超過1兆的政府。他以醫院接到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為例,首先就是緊急為這個病人輸血,先穩定他的生命,然後再協助他恢復健康。因此,短期內,他無法去憂慮赤字問題,而必須先讓美國經濟穩定。而他即將推出的經濟振興計畫,就是要讓美國經濟動起來。

專家預計可能需要1兆美元

歐巴馬不願直接回答他的振興經濟方案將花多少錢,只強調他的財經團隊正在仔細研究中。此間專家認為,要挽救美國經濟,可能少不了要5000億美元,甚至可能需要1兆。

被問到政府是否應對三大汽車廠商伸出援手時,歐巴馬先批評三大車廠一再重蹈策略錯誤,二十年前就應該改革的事情,至今未改。它們如果要存活,就必須發展節能汽車。

救汽車業 政府不介入經營

但歐巴馬認為不能就這樣讓車廠倒閉,畢竟汽車工業是美國製造業的骨幹,全國直接間接依靠它生活的民眾不計其數。但他強調,他們想要接受政府的協助,就必須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包括所有的股東也必須進行重整。

被問到政府有無可能介入經營時,歐巴馬說,回顧歷史,政府在經營公司方面並沒有做得很好,因此他不贊成政府介入經營。

何時對伊撤軍還是未知數

對於何時開始從伊拉克撤軍的問題,歐巴馬未直接回答,只強調他將要求軍事將領提出「負責任撤軍」計畫。

對於他的退伍軍人事務部長提名人艾力.新關,於2003年因批評布希的伊拉克政策而被迫退伍,歐巴馬說:「他是對的。」



◆ 印度刺激經濟 砸600億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彭博資訊七日電】 2008.12.08

印度總理辛哈7日宣布,當局將提出3兆盧比(6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以提振飽受景氣衰退與恐怖攻擊蹂躪的經濟。這項計畫相當於印度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規模超過原先預期四倍,款項明年3月前會撥下來。

計畫的具體內容包括增加基礎建設支出,以及提振中小企業、紡織與手工藝等勞力密集產業。政府也打算把加值稅最多調降4%來刺激消費,並額外撥7,000萬美元研擬振興出口的方案。

辛哈在聲明中表示:「政府正密切關注經濟情勢的演變,會採取一切措施抵抗不景氣與保持經濟活動運作。」

野村證券駐孟買經濟學家瓦瑪(Sonal Varma)說:「投資計畫的規模驚人,反映出全球經濟危機的嚴重性,也顯示任何事都無法和世界脫勾,連印度也日漸受全球貿易與金融管道影響。」

印度當局推出空前經濟振興方案,正逢金融中心孟買的恐怖攻擊落幕,以及全球信用危機加劇,導致印度企業的海外融資枯竭。

為提振經濟,印度準備銀行(央行)上周已宣布降息4碼,把附買回利率從7.5%調降為6.5%,附賣回利率也從6%降為5%,這是該行兩個多月來第三度降息。

印度國內消費占GDP比重的60%,由於該國和全球經濟的依存度提高,使其正面臨世界景氣衰退的衝擊。印度央行總裁蘇巴拉奧(Duvvuri Subbarao)日前表示,經濟減緩的程度將大於預期,原先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7.5%,實際上仍有修正空間。

印度商務部長比拉依指出,印度10月出口下滑12.1%,為七年來首見。他估計,這波金融風暴已使國內20萬至30萬名臨時工丟掉飯碗。

上個月26日孟買爆發恐怖攻擊事件,暴徒攻擊了豪華飯店與咖啡廳等地,共造成163人遇害身亡,不但使印度經濟更雪上加霜,也重創投資人信心。包括默克集團(Merck)、第一三共、葛蘭素史克美占藥廠(GlaxoSmithKline)與賽諾菲安萬特(Sanofi-Aventis)等藥廠,都取消當地出差行程。



◆ 明天加入GPA》全球12兆採購商機 台灣吃得到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楊文琪/台北報導】 2008.12.08

我國明(9)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架構下的政府採購協定(GPA),預計於明年1月生效,對台灣企業而言,蘊含很大商機,但也會面臨歐、美、日等外商的競爭壓力。

國貿局長黃志鵬說,政府會積極協助業者,爭取40個政府採購協定簽署國的採購商機。國貿局也與外貿協會積極作業,整理簽署國的政府採購網站,提供業者搜尋商機,未來並將成立任務編組,協助廠商爭取可能機會,例如美國政府推動節能減碳政策, 就有可能增加腳踏車採購量。

全球經濟衰退,政府預算將成為企業最穩健的商機來源。我國明年啟動四年5,000億元擴大內需大餅;美國政府則有3,000億美元採購預算,其中資訊產品的採購規模即高達710億美元。

行政院工程會估算,政府一年採購案的金額高達1兆元,其中2,170件案子、約1,990億元須開放國外廠商競標,占總採購金額兩成;但我廠商可前往國外投標的金額則多達3,900億美元,以1美元兌新台幣33元計算,商機多達12兆元。

經濟部政次鄧振中分析,在財物、勞務及工程三大類政府採購承諾開放事項中,台灣廠商有機會爭取的商機是,屬於財物類招標案的資訊電子業。

鄧振中預估,目前台灣資訊產品約占國際市場貿易額的2%,加入GPA後,台灣資訊產品市場可增加約2%的採購規模。至於工程與勞務部分,他認為,國內產業結構多為中小企業,在國際市場與美、日及歐洲等大型企業競爭較為吃力。

工程會企劃處長蘇明通說,加入GPA後,各機關規定採國內標的採購案都須開放為國際標,對國內競爭力較強的大廠衝擊較不大,但對長期受保護如營造業,衝擊就很明顯。他指出,加入GPA後,中央政府的財務、勞務標案金額在652萬元以上,北、高兩直轄市金額在1,003萬元以上,公營事業、國立院校金額在2,007萬元以上者;直轄市、公營事業與國立院校的營建工程金額在2.5億元以上者,均須開放國際標。

蘇明通認為,即使國外廠商的技術、管理能力比我國廠商強,也無法全部吃下採購案,許多下游工作要靠當地廠商協助,加上語言不通的障礙,國內廠商仍有與國外廠商合作、分食標案的機會。



◆ 台灣要不要加入降息競賽?

【聯合報╱社論】 2008.12.08

金融海嘯肆虐,世界經濟以超乎預期的速度緊縮,讓向來應以「穩定」著稱的各國中央銀行,掀起近乎瘋狂的降息競賽,力抗經濟衰退。目前看來,台灣初步選擇了「保持冷靜」,這是正確的;並期望五度獲得全球金融雜誌A級最高評價的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繼續以穩健的雙率政策,引領台灣面對嚴酷的經濟挑戰。

這一波全球大降息,始自十月歐美六大央行聯合降息;之後,各國相繼積極行動,兩個月後除少數地區如冰島外,官方利率幾乎全面下調,且降息手筆大,累積降幅多逾四碼(一碼是零點二五個百分點)。例如僅上周四這一天,就有五家央行降息,包括經濟規模逾十二兆美元的歐元區及近三兆美元的英國;稍早不久,中國大陸也採取了十年來最大降息行動。相較之下,同期間台灣降息四次、調降三碼半,貨幣政策似顯保守,也引發央行將加速降息的預期,並對將在本周開會討論的央行構成了龐大的壓力。

在經濟全球化下,各國經濟的連動性加深,而且相互影響,讓貨幣政策的傳染性更強,形成了所謂的降息競賽;處此經濟進入深度惡化、長期衰退的非常之期,早做比晚做好、多做比少做好,央行的壓力是必然的;以台灣現行利率水準、物價及經濟情勢而言,也確還有降息的空間。但如何運用這有限的降息空間,就不是比快、比多的問題,要評估自身及實體經濟指標的變化,找到自己的節奏,不然還沒到終點就已筋疲力竭。過去兩個多月,金融情勢危急,全球央行必須以協同的貨幣政策,為血崩的全球經濟止血;如今,險峻情勢依舊,但已稍緩,方向也不同,貨幣政策自當需有不一樣的考慮。

這些考慮至少包括四個面向,第一個是貨幣政策的有效性。一般來說,降息要半年以上才看得到效果,但市場多立即以上漲表達歡迎,因為資金成本降低,可以鼓勵消費、投資,提振景氣。但是,近來市場對愈來愈大手筆的降息政策,卻是反應愈來愈冷淡,凸顯了貨幣政策的效果愈來愈不被期待。這正是貨幣政策的限制,因其效果與需求正相關,當經濟活動收縮,貨幣乘數效果跟著下降;如果需求微弱,即使名目利率降到零,也不會什麼效果,日本是最常被提到的例子。

一舉降息七碼的瑞典央行就坦承,大幅降息是因為貨幣政策已不像過去那麼見效,不得不加大劑量。但是,降息有其極限,因為名目利率不會是負數(代表存款人付息銀行、銀行付息給借款人),大力度的降息也代表未來的降息空間縮小,而將升高市場對經濟前景的疑慮,經過自我實現的強化,例如大力節食縮衣以度景氣寒冬,反可能將經濟導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這就是第二個面向要關注的,貨幣政策的運用不只是數字,亦須考慮對消費者信心的衝擊。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最近直言,傳統的利率政策正受到限制,暗示他將加強運用非傳統的貨幣政策手段,亦即不再完全依賴降息。

第三個面向是台灣經濟的差異性,降息過頭的傷害性大於其他國家。舉例來說,大多數人同時擁有存款、貸款,降息會讓存款收益減少、但降低借款負擔,在存、放款相當的國家屬中性,在舉債消費的經濟體則有正貢獻。但台灣不同,逾廿六兆元的總存款餘額足足比放款多出八兆元,降息負效果不小,惟考量多數借款人是可創造就業的企業,具外部性,適度降息的正貢獻仍可大於負效果。只是,這個界線不容易劃;當貨幣政策效果漸弱、犧牲存款收益可能帶來緊縮消費的反效果時,更要小心。

另一個要提醒央行的,就是貨幣政策運用的一致性了。彭淮南領導央行十一年,獲得國際高度評價的關鍵之一就在於「穩」,不為追求短利而飄忽不定,令政策具一致性,也讓市場相信央行說得出、做得到。值此險波惡浪,正是展現這個特質的時刻了。



◆ 國人最怕的災難-金融危機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8.12.07

許多人一想到災難兩字,就會聯想到天災人禍,國內一項大規模的問卷調查卻發現,國人最恐懼的災難是「金融危機」,其次才是「地震」、「交通意外」,民眾對「經濟的損失」的恐懼,多於「生命的威脅」,印象最深刻的危機是「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引發的信貸危機」。

2008第六屆台灣心理治療與心理衛生聯合會今天公布這項名為「關於災難」網路問卷調查報告,答案有些出人意料,這一波全球性金融危機幾乎成為災難的代名詞。

該項研究係由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執行,調查時間為從今年10月15日至11月14日止,共有近9000千人上網填寫問卷,有效問卷共8738份。

調查顯示,一提到災難,六成一的受訪者馬上想到的是「金融危機」,其次是「地震」(四成三)、「交通意外」(兩成四)。

對近兩年國內外災難事件印象最深刻的是「雷曼兄弟宣布破產引發的信貸危機」(六成六),再者為「毒奶事件」(四成),第三才是死傷慘重的「汶川大地震」(兩成六)。

這項研究也希望了解民眾對於政府在救災上的應變與處理的滿意度和未來的期待度。結果顯示,國人對於政府似乎信心不足,政府救災處理上,有待加強。

※ 台灣體質還算不錯,該單心的是怎麼爭取更多「訂單」才能解決失業以及後續問題。



◆ 馬:明年第二季經濟才可能好轉

【潘建志、張舒婷、曾薏蘋/綜合報導】2008-12-08 中國時報

馬英九總統七日南下屏東與地方中小企業座談,他表示,受到國際金融風暴影響,台灣經濟成長率要到明年第二季才可能「由負轉正」,但這要很拚才行。

馬英九昨日出席建中校友會會員大會時表示,政府在未來四年內將創造三十萬個工作機會,其中十萬個工作機會將在半年內創造出來,希望台灣能在這一波風暴中,不奢求毫髮無傷,但至少像上次亞洲金融風暴,能夠安然度過。

馬英九指出,主計處預估,從今年第三季起至明年第一季,連三季經濟成長率都是負,今年第三季是負一.○二%、第四季是負一.七%、明年第一季是負○.七%,明年第二季才有可能由負轉正,但這也要很拚才行,國人一定要咬緊牙根,共體時艱度過難關。

馬英九指出,政府一方面宣布存款全保,把金融穩定下來,接著要展開大型公共建設,並推出四年新台幣五千億振興經濟新方案,包括八百多億元消費券,一方面增加公共投資,一方面刺激消費,希望能讓景氣提早回升。

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均走跌,將來不僅經濟成長衰退,從明年第一季算起,台灣出口成長將連三季呈現負成長,所以若想刺激景氣,「擴大內需」勢在必行。

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吳再益指出,消費券等的措施值得肯定,但他預估僅能推動○.五%左右的經濟成長率,他認為長遠的作法是從有魄力地從「投資面」著手,同時調降利率和匯率,尤其是後者,匯率貶值後有利於出口,出口穩健成長可帶動生產力和就業率。

「明年是度小月的一年!」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也指出,若欲在此艱困時節提升就業,最好比照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模式,鼓勵企業若聘雇一個新人可抵多少稅,不僅提供工作機會,也讓政府的相關支出降到最低。

對於政府投入四千億元振興經濟,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語重心長地指出,「這四千億到底要怎麼用?政府從沒說清楚過!」他的建議是,台灣已經出現一條高鐵,未來的產業聚落應以高鐵為主軸,打造「高鐵生活圈」。



◆ 明年轉好? 學者:馬說法安人心

【聯合報╱記者陸倩瑤/台北報導】 2008.12.08

馬總統指明年第二季經濟成長將轉為正數,會不會太樂觀?台經院所長楊家彥說,馬總統的說法,有安撫人心的意味,也有其依據,不是憑空捏造。

楊家彥指出,主計處預估明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由負數轉為正的百分之一點零五,預估基礎建立在各項振興經濟方案都能順利推動,預算執行率達九成以上。

楊家彥說,過去公共工程進度經常落後,預算執行率相當低,馬總統說第二季GDP正成長,等於向國人宣告,政府將落實預算,積極、高效率推動振興方案。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國經濟學人、世界銀行等對於明年的經濟,尤其明年下半年,也都傾向樂觀。

楊家彥認為,馬總統的說法與國際機構預測相符合,並不是無的放矢,只不過經濟變化是動態,預測值與事實是否吻合,仍有待觀察。



◆ 大摩:失業率 明年房價大殺手

【張志榮/台北報導】2008-12-08 工商時報

摩根士丹利證券昨(7)日指出,台灣房地產業正進入「等待賽局(Waiting Game)」階段,高升的失業率將是明年房市最大變數,而港商里昂證券也認為,現在仍非進場佈局時機點,近期因八大振興房市方案而大漲的營建族群,反倒成為獲利了結好時機!

在個股看法方面,摩根士丹利證券將華固(2548)與遠雄(5522)納入追蹤名單,均給予「表現與大盤相仿」的投資評等,目標價分別為30.6與15.7元;里昂證券則是仍分別維持宏普(2536)與遠雄「買進」與「表現劣於大盤」的投資評等,但將長虹(5534)與華固投資評等分別調降至「表現優於大盤」與「表現劣於大盤」,至於這四檔個股的新目標價,則分別為24、18.1、24.4、31.5元。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儘管營建族群股價自4月高點以來重挫了76%、致使投資價值已屆低點,現在仍非進場好時機因為預估未來12個月大台北地區房價仍有20%的下滑空間,屆時買點才會浮現,整體而言仍持「謹慎」看法。

摩根士丹利證券表示,這波房地產景氣回檔與前波較不同的地方在於,當這波建商獲利高點已過、並進入2009至2010年景氣走緩階段,部分建商因可受惠於2006至2007年預售案營收逐步流入、可躲過這波金融風暴外,仍有多家建商獲利將惡化,而前波則是全面受創。

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近期或許因房價走跌或利率續降吸引自住客進場、使得股價有反彈契機,但這是很好的獲利了結點,因為基本面尚未觸底,尤其是明年失業率恐飆高的變數,將成為房地產業景氣進一步惡化的原因。

受惠於政府所提出的八大振興房市方案,營建股股價短期內大漲不少,但與摩根士丹利證券看法相同的是,里昂證券也向旗下客戶祭出獲利了結建議,因為股價在大漲23%至28%後,包括華固與長虹的風險報酬並不具吸引力。

里昂證券中小型股分析師林泰禾指出,沒有消費者信心或資金動能的支撐,房市就很難有復甦空間,政策利多只能幫助建商度過短中期難關,但房地產業要復甦,仍須總體經濟環境的好轉,最快也要等到2011年,大台北地區房價自今年高點以來跌了15%至25%後,今年預估還要再跌10%至15%,回測2005年底水準。



◆ 不敢跳槽 超限勞工破50萬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8.12.08

景氣歹歹,勞工不敢跳槽!主計處最新調查發現,國內勞動市場陷入停滯狀態,上班族流動率改寫近六年來同期新低,也使得高工時、低薪資的「超限勞工」,人數一舉突破五十萬人,創下近三年來新高。

不少大企業的人資主管說,這一波國內裁員情況是「不景氣淘汰不爭氣」,還有員工坦承,以前景氣好,被長官念個幾句還會回嘴,現在為了保住飯碗,最好是快去做事。甚至還有中階主管不敢休長假,深怕回到辦公室已經沒座位。

根據主計處的調查發現,近月來失業率快速飆升,若干公司以「無薪假」取代裁員,大多數企業則是透過縮減福利津貼、遇缺不補的方式來撙節開支;導致員工流動率持續下探,國內勞動市場逐漸陷入一攤死水;長此以往,恐將危及國內企業新陳代謝,出現人力斷層。

調查指出,企業新聘人員的額度愈來愈少,今年前三季,每一百名受雇員工中,只有二點二三人是新進員工,也就是進入率只有百分之二點二三;加上員工們自覺「有工作的可貴」,導致每一百名受雇員工中,也只有二點一七人願意跳槽或離職,也就是退出率為百分之二點一七。

官員說,進入率與退出率的平均值即為流動率,今年前三季的國內上班族流動率只有百分之二點二,不僅遠低於七十年代平均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的水準,也改寫近六年來同期新低。

在新釋職缺變少、在職員工減少異動的情況下,高工時、低薪資的「超限勞工」人數也大幅增加,從去年的四十三萬零九百二十人,快速增加到今年的四十九萬兩千五百三十五人;官員指出,由於近月來情況不斷惡化,目前人數可能已突破五十萬大關,創下近三年新高紀錄。

所謂「超限勞工」,是指每周工時高於卅五小時,但收入卻少於基本工資(一萬七千兩百八十元)的就業者。官員分析,這群人數急遽增加,可能是企業減薪,加上遇缺不補,使得既有人員在薪水變少的情況下,工作量不減反增。

※ 國軍推募兵制,兵力精簡,但工作一樣多,這算「超限官兵」嗎?



◆ 建教生急凍 「那休學吧」

【聯合報╱謝恩得、徐如宜、魯永明、陳秋雲、王紀青/連線報導】 2008.12.08

景氣急凍,高職建教班也受到衝擊;許多工廠接不到訂單面臨關廠,紛紛取消與高中職校的建教合作,嘉義縣協志工商建教班黃姓學生沒錢繳學費,父親對他說「那就休學吧!」

黃姓學生的老師蔡明秀難過地說,「我們班上幾乎都是這樣的學生,工廠碰到不景氣,提供不了工作機會,建教生眼看要失學,誰來幫他們?」

「景氣太慘了!」嘉義縣協志工商建教研發主任林建邦表示,一家上市公司汽車大廠已向教育部提出不再供應建教名額,另一家上市電子公司也大幅減少建教名額,達九成之多。他估計,明年全國可能會少掉五至六成建教工作,以全國三萬多名建教生計算,有一、兩萬名學生因沒了收入付不出學費,可能被迫休學。

高雄市三信家商實習主任許麗齡說,業界過去搶要建教生,因為學生實習薪資低,今年「卻嫌他們燙手」,工業科有一半以上找不到實習機會。

嘉義縣萬能工商一千兩百多名建教生,以前到工廠實習,每月有近兩萬元;今年工廠不是關門就是歇業,一年級三百多名建教生,有一百多人等了一學期還派不出去。

國立霧峰農工與九家工廠建教合作,其中一家油壓工廠拿不到訂單歇業,三家傳產工廠早就實施周休三日,廠商說「過完年,可能就建教不下去了!」

高雄市三信家商流通科學生毛莉莉在便利商店實習,最近告訴她「不必再來了」,學校找其他實習單位,南部沒有,台北有機會,「太遠了,物價又貴,根本無法去。」

高雄縣中山工商有四千多名建教生,是全台建教合作規模最大職校,汽車科等工業類科近百名學生無法到工廠實習,學校增設機車工廠,「還好我轉型轉得快」,汽車科三年級學生史振緯回學校學機車修理,今年三月轉到機車廠實習。

嘉義縣協志高中副校長郭秋時說,不少建教班孩子靠這份薪水補貼家用,國內有五十萬多外勞,建教生僅三萬多人,建議釋出部分外勞名額,將工作機會留給建教生,幫助他們度過經濟風暴。



◆ 業者:總不能先裁正職員工

【聯合報╱記者徐如宜、陳秋雲、王紀青、魯永明/連線報導】 2008.12.08

「我們也很不希望把學生退回去,但總不能先裁正職員工;只好忍痛先縮小、或停止建教合作,等以後生意轉好再進用。」

高雄市某速食連鎖店總務長張榕庭表示,長期以來與職校合作輪調班學制,雙方互蒙其利,這波不景氣讓業者受創很重,不得不停用建教生。

台中縣機械廠人員也搖頭嘆氣,「這幾個月訂單少了近四成,不能裁正式員工,只好請建教生返校『等以後再說』。」他說,很多工廠不支倒地,現在只能流血苦撐,為了不讓員工沒頭路,大家只好分配休假時間,起碼還有個收入。

高雄市大榮中學校長簡助立說,不少業者吐苦水,「自己員工都周休三日了,哪來工作給學生實習?」他千拜託萬拜託,「可以減少名額,但不要完全沒有。」

與其他學校相較,和三陽工業公司建教合作的高雄縣中山工商學生幸運多了,三陽經理楊秀華說,公司原擬退掉建教生,但了解到學生困境,決定減少外籍勞工,通知學校「建教學生全部留下」。

與中山工商餐飲科建教合作的鼎泰豐經理林冠廷表示,最近餐廳的業績的確有下降,預估景氣可能要到明年第二季或三季,才會好轉,但為了照顧清寒且優秀建教生,「再苦也不會降低留用建教生的人數」。

「現在生產線都遷到大陸等地,國內需求以高階研發人才為主,產業結構、教育環境改變,大學生滿街都是,建教生需求自然減少。」台達電一名主管說,過去生產線需要建教生投入,但現在產業環境改變,建教合作關係只能跟著變。



◆ 外勞直聘 明年擴及製造業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08.12.08

目前國內有卅多萬名外籍勞工,勞委會從今年起開放家事服務外勞續留台灣工作的「直聘」作業,不必再假手仲介公司。從明年起,這項政策將擴大到製造與營造業外勞:對外勞來說,可以節省數萬元台幣的仲介費;對雇主來說,外勞返國一天後就可回到工作崗位,大幅減短空窗期。

勞委會提醒,外勞引進我國後,還是須辦理聘僱許可、入國通報、定期健檢、外僑居留、勞保、健保等手續。如果雇主未辦妥這些手續,輕者會被罰款,情節嚴重時會被撤銷聘用外勞許可。

勞委會職訓局長陳益民指出,為了減少勞雇雙方被仲介業者抽成,今年起推動直聘制度,不過範圍以現已在國內工作的外勞續留為限,並不包括初次招募。由於家事外勞通常是個人到雇主家庭工作,比較容易培養情感,第一年先以家事外勞為限。根據職訓局外勞管理組統計,今年前三季共收到直聘案九千多件。由於試辦情況大致良好,明年將允許製造營造業也開放。



◆ 4個「場地王」 靠職訓翻身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08.12.08

四個從廿八歲到四十七歲的失業族,參加勞委會職訓局委託文化大學辦的免費程式設計班,半年下來,小組合作設計的「場地王」網路平台,不但得到職訓局的程式設計賽冠軍,還讓一同熬過失業痛苦的同學重新出發、合作創業,寫下失業年代激勵人心的翻身故事。

今年六月推出的免費「場地王」網站(http://www.where2event.com/),目前已累積全台一千五百個以上的場地資訊,每天平均吸引三千人次瀏覽、六百人次實際使用它的搜尋功能來找辦活動的場地。網友只要輸入容納人數、預算、場地類型、活動類型等,就能快速找到所需場地。

曾任職公關公司、目前任「場地王」執行長的林偉立,還貼心地製作各種主題搜尋,「比如要辦網聚,最重要就是選交通便利、可使用投影機、網路的場地。」林偉立說,他就選了幾處適合的咖啡廳等地點,包一個下午六千元,還附飲料、點心,參加聚會的網友平均一人只要分攤兩百元。

如果要辦令人眼睛一亮的活動,網站上還介紹不少特色場地,如在大佳河濱公園搭上四十五人座的遊艇,「不開船、停在岸邊的價錢一小時只要三千五百元,要開船的價格另計。」林偉立說,還可包電影院、遊樂場來辦活動。

小到網友辦網聚、歌迷辦歌友會,大至公司行號辦記者會、學術研討會、尾牙,都可在「場地王」找場地,網站上線近半年來,已累積十足人氣。

共同設立「場地王」的林偉立、蔡昌森、黃鉅仲、連崇毅四人,去年失業前分任公關、學校網管人員、影印機業務員、手機模型師,失業後報名不用交錢的文化大學推廣部程式設計班,長達半年、七百二十小時的訓練,不但讓他們結訓後都考上證照,還結識創業好夥伴。



◆ 竹科人、移民者 桃訓中心學藝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楊梅報導】 2008.12.08

勞委會職訓局桃園職訓中心昨天舉辦職訓成果及就業博覽會,出現竹科人參加職訓體驗課程,已移民紐西蘭的退休空軍中校王炯明,是水電裝修實務班學員,立志當水電工,他說,國外缺乏水電人才,「我特地回來學,想在紐西蘭開班授課」。

桃訓中心昨天舉辦的活動,吸引1300人參加,釋出290個要求實務經驗、服務性質職缺,桃訓中心主任張新堂說,不少學員參加熱門課程,發現不適合、沒興趣,退訓率高達10%,昨天提供職訓體驗活動,讓民眾了解課程內容及就業方向。

張新堂與即將結業的水電裝修實務班學員王炯明,共同啟動「桃訓英才榜」徵才就業服務網,提供受訓學員更便捷找工作的網路平台,網址http://www.tyvtc.gov.tw/job/index.php。

王炯明今年53歲,昨天在體驗課程向民眾示範室內配線,將參加乙級技術士考試,他說,十多年前退休後移民,年輕時就對水電工作嚮往,因軍職而錯過,去年特地返國上課「國外修水電很貴,也缺這類人才」,他想回紐西蘭開業。指導老師徐彥忠說,王炯明不是第一個專程回國來學技術的學生,「他上課認真,還會教其他學員」。

成果展上有18個結訓學員擺攤示範,包括義剪、燙睫毛體驗、SPA舒壓等,職訓體驗活動有冷氣機保養DIY、冰淇淋及手工餅乾DIY、水電材料、自動控制元件、電子元件認識等。

今年33歲的芳香舒壓班男性學員沈英平,長相斯文,精通英語,他昨天穿著西裝帶親友參觀水電班,身分令人驚訝,他任職過南亞、聯電,曾是人人稱羨的竹科人,10月遭資遣,「我不太能接受,因為我工作很認真」。

沈英平說,芳香舒壓是他完全陌生領域,起因於上月在上海參加英語集訓時,安排催眠學與英語教學結合,他思考結合催眠、舒壓技能來開發潛能的商機,「上舒壓班,可以學中醫知識,對人體穴道進一步了解」,目前才上課1周,「我想自己創業,成立工作室」。



◆ 美國超過半數成人經常打電玩

中廣新聞/夏明珠 2008-12-08

根據調查,美國有超過半數的成人經常打電玩;每五個美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每天都打。

這項調查訪問了兩千零54名成年人,不同年齡層對電玩喜好的程度差異非常明顯。其中18到29歲這個年齡層的受訪者中,高達八成一經常打電玩;65歲以上的老人,打電玩的比例只有兩成三。

另一項專門針對青少年的調查顯示,電玩幾乎已經成為小孩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高達九成七的青少年都喜歡打電玩。

而電玩所反映出的性別差異並不顯著,調查中有五成女性和五成五的男性,經常打電玩。

調查中比較意外的發現,出現在電玩族和非電玩族之間的教育程度差異上,大學以上程度的人,打電玩的比例達到五成七,高中程度的受訪者中有百分之51的人打電玩,高中以下比例就降到四成,要注意的是,這並不表示打電玩會讓人變得更聰明。

另外,調查發現,家有17歲以下子女的父母,打電玩的比例也比較高。



◆ 消費券新點子 搭配現金享折扣

【經濟日報╱記者陳亮諭/台北報導】 2008.12.08

行政院今(8)日召開臨時院會,預訂通過「中央政府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預算案」,這項預算857億元,將趕在中午前送進立法院,可望在26日二、三讀通過此預算案。另外官員也有「消費券搭配自付額」的構想,希望與大賣場及便利商店合作,透過搭配現金的折扣優惠,帶動消費券的加乘效果。

立法院上周五(5日)院會三讀通過「振興經濟消費券發放特別條例草案」,在行政院加開臨時院會後,消費券特別預算案今天可送至立法院程序委員會,排入12日院會一讀後,交付委員會審議。16日行政院長劉兆玄將率領相關部會首長,赴立法院報告特別預算的編製過程報告及備詢。

消費券特別預算案原本初估為829億元,財政部表示,由於外籍配偶及明年3月底出生的新生兒都可領,加上周邊費用,如財政部印製福袋裝消費券、新聞局宣導費及銀行兌換消費券處理費等,使預算擴增至857億元。

官員透露,目前業者優惠方式大多以3,600元包裝,未能達到當初提案構想的目標,無法讓民眾掏出現金消費,因此想出「消費券搭配自付額」的折扣活動,只要民眾花一張消費券金額,可享折扣優惠。

官員說,消費券再加上現金消費,能創造乘數效益,讓857 億元有上兆元商機。例如在便利商店買450元的商品,用消費券200元,再加現金200元即能購得,等於打88折。

行政院表示,這項「消費券搭配自付額」尚未與業者洽談,也還沒定案,僅是官員的「腦力激盪」,預計合作對象為大賣場及超商,因他們據點多且屬民生必需品,便利性高,也較能協助弱勢族群。

由於預期消費券可帶來可觀商機,腦筋動得快的業者,早已推出相關優惠或消費方案,如台中太陽餅業者,在面額未公布前,率先張貼號外表示,以100元消費券能買市價120元的太陽餅。

也有業者以民生必需品組合成3,600元專案,行政院因此有意設立獎金,鼓勵民眾投稿消費券的創意方案。



◆ 郵儲金不是政府的金庫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8

金管會主委陳冲上任一周,提出多項「銀行挺企業」的構想;最新也最惹爭議的是協調交通部,讓規模4.4兆元的郵儲金,轉存到中小型民營銀行,以鼓勵這些銀行承作放款。以陳冲的專業道德,相信這個公開的「協調」,不會淪為去年不當轉存陽信商銀的「政治施壓」;但這項「協調」,還是凸顯了郵儲金這個台灣最大金主的宿命──配合政府政策。郵儲金的發展有其歷史淵源,但任令如此龐大的資金成為政府的金庫,顯然是會出問題的;政府必須放手了。

郵儲金就是民間的存款,郵局裡的匯兌窗口跟銀行的櫃台收付業務沒什麼太大的差異,甚至更為方便。因為郵局在全台有超過1,300個分支機構,銀行不去的偏遠地區都看得到郵局的身影;除了高達17%的存款市占率規模,郵儲金的戶數更直逼3,200萬戶,平均每位台灣民眾擁有1.4本的郵局存摺;存在郵局的存款,還享有本金100萬元內利息免稅的優惠;而其郵政匯撥業務,更是我國金融業中最特殊、也最常使用的服務,集合存款、提款、撥款、匯款於一身,跟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

可是,這些理應像銀行存款一樣受到高度監理的資金,都做了什麼用途?大約半數做了安全的轉存款,約1.5兆元轉存到中央銀行賺利息、約0.9兆元分散轉存到40家銀行;另2兆元中,有些是進行了理財型投資,這是基於自身評估,甚至因此成為公債市場大戶。但是,還有數目很大、不定的資金,是提供政府辦理優惠房貸、支援特定的專案貸款如購料貸款等、協助政府護盤股市,甚至像去年陽信案一樣,以不合程序的轉存款支援特定金融機構;最近,國發基金要擴大規模以發展產業的政策也找上了郵儲金,一開口就要借8,000億元,條件還沒說,但已有違法之虞,因為郵儲金不能直接做放款;如今,陳也打起郵儲金的主意,希望這麼龐大的資金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益。

怎麼看,郵儲金都像是政府在國庫之外的另一個金庫,但這是有歷史因素的。郵儲金是在民國20年依郵政儲金法開辦,目的是為政府吸收游資、鼓勵民間儲蓄、促進資本形成,並配合國家政策,將資金用於促進經濟發展。因為目標清楚、限定用途,郵儲金只能吸收存款、不能放款,以致初期只能轉存央行,由央行扮演了資金運用者的角色,郵儲金也因此成了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之一。

在當年的那個時空背景下,百業待興但資金不足,金融體系亦未成熟,鼓勵節約儲蓄並由政府運用,有其必要;但現今金融情勢早已巨變,民間部門壯大,政府轉為輔助角色,郵儲金協助政府發展經濟的需求已降,經營卻依然受限於歷史宿命,甚至因坐擁鉅額的存款資金,承擔了諸如護盤、支援等非屬必要的政治責任,也由此衍生了很多的問題,有些是看得到的,例如陽信事件;但更多也更嚴重的問題是看不到的,例如無效率。

對郵儲金的存款戶而言,其實有沒有政府提供的存款全額保障意義不大,因為中華郵政是百分之百的國營事業,不管資金給誰用、圖利了誰、誰從中得到好處,政府都會負責;但是,對整體經濟卻非如此,比重如此之高的民間儲蓄不能獲得善用,不能用以創造未來更高的產出,代表的就是資源的浪費、經濟成長實力的弱化,這些效應短期看不到,但長期必然顯現;至於其間必然存在的代理及道德風險,相對於經濟上的無效率,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郵儲金的畸型發展早該改變了,放著郵儲金這麼多的錢、這麼多的通路、這麼穩健又綿密的社會關係不好好運用,更是非常可惜又令人心痛的事;尤其是處此金融緊縮的時期,郵儲金發展普及化金融服務的可能,更令人期待。以陳的提議而言,目的就是運用郵儲金,融通嗷嗷待哺的中小企業,只是要透過銀行來篩檢;然而,這些因缺乏存款而無法放款的銀行,不正是因為存戶認為授信差、不安全而不想去存款的銀行嗎?郵儲金為何要當敢死隊?而平日就透過存款、劃撥等業務,與微小型企業建立互動關係的郵局,不是更適合提供這項服務?郵儲金的轉型是項複雜巨大的工程,僅是決定轉型方向都不易,但從總體而言,真的是不能再拖了。



◆ 推不動的改革

【工商小社論】2008-12-08 工商時報

既然「金融改革」爭議不休,何妨先把這四個字擱在一旁。如果「維持現況」,會不會好些?

最大的問題,缺乏產品創新力,競爭力原地踏步。這很嚴重嗎?尤其歐美金融機構倒的倒、關的關,喘口氣的同時,當然要檢視甚麼才是適合台灣的發展模式。銀行家數過多的情況,也得不到改變機會。這算嚴重嗎?金管會的黑名單,處理的差不多了,之前推動的合併案,都走上分道揚鑣的路,不整併似乎才是主流。

最令人擔心的:不要把天佑台灣的機會,當成不努力的藉口。即使許多野心勃勃的跨國銀行,前進台灣的計畫暫時受阻,但受傷不大的歐系、日系、中資銀行,正要發動的攻勢令人擔憂,而台灣政壇因為抓到阿扁洗錢案的辮子,把金改負面解讀,塑造成歧視業者的氛圍,完全不思考如何整併提升效率、迎接外來挑戰。

抗拒改革的動機不難理解。員工擔心工作不保,主管擔心位置沒了,立委不願放開手中的金雞母,政黨又豈能對選舉出錢出力的行庫鬆手?但海嘯總會過去,得到教訓的跨國集團,將變得更壯大更有侵略性,而台灣的利益團體,都還在計算如何讓自己利益極大化,抗拒與此牴觸的改革構想。

別忘了,利益團體的緊密結合,正是八年前催生在野黨贏得選舉,進行金融改革的原因之一。



◆ 佛里曼專欄》真正的X世代

【聯合報╱王麗娟譯】 2008.12.08

美國電視記者兼作家湯姆‧布洛考在所著《最偉大的世代》一書中,對我們的父母,以及二戰時那一代的犧牲奉獻,給予高度肯定。這本書,最近令我反覆思想。其實,腦中想的只有一個問題,亦即我們的下一代會如何寫我們?是「最貪婪的世代」、「醉生夢死的世代」,還是「次貸的世代:我的父母拿我的Visa卡刷卡付費,為他們的過度消費紓困」。

孩子們應該對我們暴跳如雷才對。但是我知道他們為什麼沒這麼做。這一刻,更讓他們煩心的,是工作沒著落,下學期學費沒處籌。但是我們不能把孩子的默不作聲,當作默許紓困資金可以亂撒。他日還錢的可是他們。因此,我們的重責大任,是將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同時不忘創新科技。

不僅要救過去的產業,也要創造未來的產業,讓大思維、大冒險化挑戰為契機。這是「最偉大的世代」的偉大之處。這些錢不該只拿來填補破洞。

前美國能源部助理部長卡斯納要人們切記,紓困的資金不能白花。美國正將空前的金額,注入房市、能源、運輸、基礎設施。這些錢可以是白血球,讓美國恢復健康,也可以是惡性細胞,弄垮身體。

以美國三大汽車廠為例,我的觀點很清楚。對三家車廠的經營者,我們要談的,不是紓困,而是請他們走人。我不樂見裁員或失業,但若決定給錢,我認為不該將錢交到搞垮三大車廠的人手上。

想要納稅人的錢?可以,先交出未來36個月的油電混合車生產計畫和時間表再說。每家接受紓困的公司須改生產混合電動車,才能提高效益與減少廢氣排放,進而帶動能創造就業的21世紀新產業─電池。

可儲存運輸電力、風能、太陽能的大電池,將是未來能源網不可或缺的一環。三大汽車公司的紓困,必須符合這項目標。

卡斯納說,美製汽車的驅動系統電力化,預料將引爆國內電池業投資潮。歐、日、中國已居這項產業龍頭地位。它是清淨科技核心,最終應成美國競爭力所在。美國不能讓自己成為21世紀的電池進口國,一如美國是20世紀的石油進口國。

同一道理,也適用於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倡議的綠色刺激方案。歐巴馬主張提高能源效益與改善基礎建設。不過,若無徵收碳稅配套措施,實質改變消費者購買習慣,將錢用於綠色基礎設施,或拿錢給三大汽車公司生產節能車,並無意義。

許多人可能告訴歐巴馬,此刻徵收碳稅或汽油稅,起不了作用。錯了。它才是唯一的啟動器。它也是改變遊戲規則的環結。一味拖延已讓美國嘗到什麼惡果,到底特律一看便知。不徵收碳稅,不加重汽油稅,油價一降,消費者又開始猛加油。三大公司為讓消費者過足加油癮,也不忙著推出真正的節能車。

要讓基礎建設刺激方案馬到成功,除了徵收碳稅,還須制定新標準,逐步要求公用事業與住家的營造商,建造節能電廠、商業建築、住家。這些同樣能開創全新的產業。

歐巴馬任期的功過得失,將與如何花用紓困經費多方掛鉤。我有信心,歐巴馬將朝正確的方向走。但是如果手段與方法不夠創新、大膽、堅持到底,一切將白費工夫。

總而言之,我們的孩子,對歐巴馬刺激景氣方案的記憶,可能是一輩子的沉重包袱,或一生的投資。讓我們祈禱是後者。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書名。

譯者按: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是美國新聞記者、專欄和書籍作家,曾三度獲普立茲新聞獎,目前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著有《全球化》、《地球是平的》等書。

※ 很多人把他與經濟學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已故)還有克魯曼(Paul Krugman)搞混。

fsj 提到...

歐美破產狂潮!亞洲失業高潮?

* 熱門話題─不景氣年代 冷血的教養
* 克魯曼預言:「世界經濟將蕭條到2011年後」
* 歐美破產狂潮 明年更烈
* 美汽車紓困拍板 國會同意拿出150億美元
* 美大廠 擬停撥退休金
* 美退休金危機 下個海嘯
* 退休基金 股市最大金主
* 廣州勞資糾紛暴增 逾6萬件
* 中國經濟急凍 我挑戰加劇
* 對大陸11月出口額56.3億美元 劇降38.5%
* 出口連連「倒退嚕」 科技業重傷
* 別鬧了!這樣就能關後門?
* 落難中小企 沒機會翻身
* 促產條例修正案 初審過關 新創製造業 免5年營所稅
* 兩岸海運新頁 月中同步直航
* 虛擬商品 景氣愈冷愈熱賣
* 水漲船低?
* 正視中國經濟降溫後的海外失業潮返台問題
* 南方朔觀點─建立共苦共樂的新勞資文化

◆ 熱門話題─不景氣年代 冷血的教養

【柯尹/北市(自由業)】2008-12-09 中國時報

日前,聽到一段母女對話,約十歲女兒問媽,爸爸公司裁員,為何爸爸沒被裁掉?媽媽回答大致如下:

「因為爸爸厲害啊!他能力強啊!經濟不好,老闆要裁員,當然會叫能力不好的人走啊,所以,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能力很強的人,這樣才不會被裁掉... 。」

乍聽這段對話,誰能說這位媽媽錯了呢?不過,這位母親忽略了還有更真實殘酷真相,那些被女孩爸爸擊敗的同事,可能有其他非能力的因素,譬如:年資太高或太淺、不擅逢迎、性別、業務直接受影響... 等等。

在金融風暴中,無論身邊同事朋友是何種原因失業,此時,都是我們表現人性的時刻,一位母親這樣教導自己年幼的孩子,可以想像,無辜的孩子將來會成為一個多麼冷血無情的人。在成長過程中,她將努力學會所有競爭的手段,以便踏入社會後,擊敗競爭者,步步望上攀爬。另方面,因從小被灌輸強者生存的現實,孩子也必然會失去某些人的質性,如:對弱者同情、伸出援手的惻隱之心;在團體中與人成為互助互信的夥伴關係;對讀書求學過度的功利取向等。

萬萬沒想到,金融海嘯帶來的衝擊,不僅是人變窮了、失業了,竟還成為教養難題。我很希望為人父母者藉此好好想一想,當你的孩子問:爸爸為什麼沒有被裁員?或者:爸爸為什麼被裁員?此時,你該給他們什麼樣答案呢?我是一個母親,我期望我的孩子成為一個面對他人的痛苦時,能夠感同身受、只要有一點點能力,便願意伸出援手的良善正派的人。



◆ 克魯曼預言:「世界經濟將蕭條到2011年後」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09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8日說,世界經濟在未來至少3年間,可能會繼續受到全球金融混亂衝擊。

這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兼「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告訴記者:「我們可以確定地說,世界經濟將蕭條到2011年,甚至更久。」他本周將在此地獲頒諾貝爾獎。

克魯曼說:「我擔心出現的狀況是,全世界將陷入相當於日本在1990年代遭遇的10年低迷,世界各國都將是零利率、零通膨且沒有復甦跡象,同時這將持續相當、相當長的時期。」

※ 如果以 Solar Cycle 來看,2009 年底就會轉變。

* NASA/Marshall Solar Physics
http://solarscience.msfc.nasa.gov/predict.shtml



◆ 歐美破產狂潮 明年更烈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綜合倫敦八日電】 2008.12.09

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和經濟基本面改變的衝擊下,明年全球企業倒閉家數將創紀錄,光在歐洲就可能有20萬家公司面臨破產命運,美國倒閉的企業也會激增。

全球最大信用保險機構德國安聯集團(Allianz)旗下的Euler Hermes公司報告,明年美國破產的企業將三級跳,預料會有6.2萬家企業破產,遠高於今年的4.2萬家和去年2.8萬家。美國企業破產家數去年增加44%,今年增加45%,明年將達50%;受創最嚴重的是房地產市場和不動產金融業。

不過,比起西歐,美國的情況還算輕微。西歐擁有更多小型企業,預計企業破產家數將從去年的14.9萬增至明年的19.7 萬家;西歐企業破產增幅今年將達13.5%,明年則增至16.7%。

Euler Hermes首席經濟學家葛里爾指出:「金融危機將使企業破產的風險大增,特別是明年。美國企業的破產數會激增,歐洲的破產企業也會大幅上升,尤以英國為甚。」葛里爾認為,歐洲倒閉的企業將集中在汽車、零售、紡織以及物流行業。

預料明年企業破產最多的國家會是法國,將有6.3萬家企業倒閉。但歐洲企業破產增幅最大的將是西班牙、愛爾蘭和英國,西班牙明年破產的企業家數將是2007年的四倍,愛爾蘭和英國也會倍增。東歐同樣難逃企業破產潮,匈牙利破產家數預料明年將增加兩成,捷克增加15%。

Euler Hermes調查的亞洲國家只有日本。日本企業破產將由去年的1.4萬家增為明年的1.7萬家。日本的情況比歐美輕微,今年破產增加12%,明年可望減至7.9%。除了日本以外,所有國家破產情形都會比2001-2002年上次經濟衰退時嚴重。



◆ 美汽車紓困拍板 國會同意拿出150億美元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09

美國國會民主黨籍議員8日宣布,他們將提出法案,對瀕臨倒閉的汽車工業提供多達150億美元緊急紓困。

美國眾議員佛朗克說:「150億美元是可動用的最大金額,因為總統揚言否決任何超過的額度。」佛朗克是大力推動汽車救援計畫的議員之一。

這些國會議員表示,紓困案目的是要讓汽車業者有機會進行整頓,重返邁向獲利的負責任道路。

熟悉會談的官員今天稍早表示,美國國會可能於本週內通過紓困案;該紓困案要求汽車業進行大規模重整與政府嚴密監控。

掌控國會多數的民主黨籍議員,週末就提供汽車工業短期救命資金與白宮協商,好讓它們繼續營運到三月,待總統當選人歐巴馬1月20日就任後再說。

白宮發言人珮莉娜8日上午表示:「看來,我們已就總統可能簽署的拯救計畫基本原則達成一致看法。」

她說,白宮希望確定,這些措施不致降低任何提供企業長期融資規定的條件,而這些企業必須擁有值得信賴的可行計畫。



◆ 美大廠 擬停撥退休金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彭博資訊八日電】 2008.12.09

面臨景氣低迷,包括IBM、輝瑞製藥(Pfizer)、優比速快遞(UPS)在內的美國數十家大企業聯合向政府請命,希望國會修法暫停員工退休金的提撥規定。據統計,800家上市公司至11月底為止總共還短缺2,800億美元。

美國聯邦法規要求,企業需補足退休基金因股市投資虧損所造成的缺口,但大企業正努力保留現金免於倒閉,希望國會本周儘速討論修法問題。

專為企業進行遊說的員工退休所得安全法案產業委員會(ERISAIC)主管尤格瑞茲說:「這些企業不是乞討現金紓困,而是想爭取更多時間。」

他說,強制補足退休基金的規定可能導致裁員,因為企業得調度營運資金,「如果公司必須提撥1.5億美元給退休基金,必定從其他地方挪過來。」

標準普爾1500指數的企業中,約有800家公司設有員工退休基金。根據人力資源顧問業美世公司(Mercer)研究,至11月底止,這些企業尚短欠2,800億美元以支應預期所需的退休金。

美世公司估計,上述約800家企業的退休基金繼10月損失1,100億美元後,11月又損失1,300億美元,比今年前九個月的損失還高。

美世分析師哈特修恩說,800家企業中可能有一半無法滿足本年度的提撥目標。鑒於全球市場波動劇烈,這個比率在年底前可能還會有重大變化。

儘管愈來愈多企業主提供401(k)及類似的退休儲蓄計畫,但美國民營企業仍有約4,400萬名勞工、退休人員及其配偶適用傳統的退休金計畫。2006年通過的退休金保護法(PPA)要求企業自今年起,逐步增加退休基金的資產,使其在財務上更穩固,降低企業倒閉時政府接手的風險。

過去退休基金通常必須能支應未來所需的90%,今年底,門檻提高到92%,法令還規令2011年前須達100%。未達門檻的企業可能被要求立即足額提撥;而退休基金的資產若低於80%,企業可能面臨更多處分限制。

哈特修恩表示:「如果沒有紓困方案,企業主在市場籌資困難之際,必須馬上補足大筆資金的責任。」



◆ 美退休金危機 下個海嘯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綜合八日電】 2008.12.09

次貸危機未平息,退休金危機即將引爆,滔天巨浪正捲向民間企業,退休的銀髮族該緊張了。

瑞士銀行資深經濟顧問梅納斯(George Magnus)最近在新書「老年危機」(Age of Aging)中指出,下一個橫掃全球的重大金融危機不是卡債危機、循環信用危機或中國危機,而是退休金缺口危機與銀髮族危機。

梅納斯指出,金融海嘯在不到一年內,把美國401(k)退休金計畫財富蒸發2兆美元,英國類似的確定提撥退休金計畫價值也減少約三分之一。

更讓人擔心的是,2007年時,先進國家過半退休人士沒有足夠的儲蓄,這點表示各國政府、民間企業與個人對人口結構的變化準備不足,難以應付即將爆發的退休金危機。民間企業退休基金計畫正陷入這場完美風暴的中心,美國企業尤其如此,因為全球空頭市場蒸發了退休基金計畫的大量資產之際,2006年退休金保護法又提高了企業的出資負擔。

美國退休金保護法強制規定2008年起,退休金資產至少必須等於預測負債的94%,也就是退休基金計畫已投資資金至少要等於2009年1月1日給付金額的94%,如有短缺,企業必須額外提撥,同時遭到其他限制。

在股市慘跌、企業退休基金資產減損驚人的情況下,美國若干最大企業可能必須為公司退休基金,額外提撥資金,進而拉低明年申報的盈餘。

根據瑞士信貸銀行的分析,美國標準普爾500大企業的退休基金赤字至少高達2,000億美元,是2002年以來最大的赤字金額。瑞士信貸也算出其中128家大企業明年盈餘可能因此減少。

英國企業的情形一樣差,英國電信的退休金負債高達50億英鎊、英國郵局40億英鎊、英國航空15億英鎊。

一年來,千百萬民間企業退休金計畫的參與者看著退休金縮水,幸福退休的美夢破滅,不知如何是好,有關的政府部門、企業、企業主也提不出解決之道,又看著公共部門退休人士領取黃金版的豐厚退休金,只能大叫「不公不義」,等著退休金危機爆發。



◆ 退休基金 股市最大金主

【經濟日報╱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2008.12.09

退休基金近年來取代壽險基金,成為各國股市中最大資金來源。以美國為例,1981年美國通過401(K)法案,公司每月將薪資一定比例金額提撥到員工帳戶,可投資股票、債券與基金等金融商品,之後造成大量退休基金湧入股市,推動美股走高。

台股約有三成市值由外資持有,其中包含多檔海外退休基金,若海外退休基金規模下滑或緊縮投資管道,投資台股的資金恐受波及。



◆ 廣州勞資糾紛暴增 逾6萬件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琮盛/廣州報導】 2008.12.09

在勞動合同法和下半年爆發的全球金融海嘯的夾擊下,廣州的勞資糾紛的案件暴增。

根據廣州市勞保局仲裁辦公室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為止,廣州市勞動仲裁案件總數已超過6萬件,與前兩年的總數相當。

廣州市勞保局指出,因金融海嘯衝擊實體企業,關閉或減產企業,頻頻裁員或終止勞動合同。因此,廣州市因補償問題引起的勞動爭議,呈現連續數月成長。

廣州市仲裁辦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下半年廣州勞動爭議案件增多一倍。除六成追討欠薪的案件外,要求清算補償或賠償金的案件也占一定比例。

但立案增多,審理情況又如何?截至11月底,全市勞動爭議案件總數達6萬多宗,是去年和前年兩年立案總數之和。

儘管結案率逐月增加,但因積案成長過快,目前廣州市積案已達9600多件,是立案總數的四分之一。換言之,每四宗爭議中,就有一宗被積壓。甚至,積案的排定審理日期,已到明年9月。

對此,廣州市勞保局黨委副書記董克義表示,目前正在研究解決辦法,但短時間內,恐怕很難解決。在現有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勞保局只能臨時增加一些人手,同時提高辦事效率,盡可能增加結案率。

董克義也說,勞動仲裁部門在跟法院溝通協商,盡可能減少重複上訴。通過企業與職工進行協商,政府、企業、工會三方協商,盡量減少勞資糾紛問題。而目前通過調解協商解決的案件,約占5成3。



◆ 中國經濟急凍 我挑戰加劇

【聯合報╱童振源/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台北市)】 2008.12.09

中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高達百分之九,十月的消費增長率為百分之十八,投資增長率為百分之廿四點四、淨出口增長為百分之廿九點八,似乎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毫無影響。但是隨著最新數據不斷公布,從中國經濟總和需求(消費、投資、淨出口與政府支出)來看,中國經濟在十月以後已經急凍,勢必讓全球經濟惡化更加雪上加霜。

從消費面來看,十月的消費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率為百分之十八,已經較上月下降零點六個百分點。雖然十一月份數據尚未公布,但是十一月的消費信心下降到九十二點,同比下降五點,是三年來的最低點。同時,十一月製造業經理人採購指數僅為百分之卅八點八,同比大幅下降廿七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與十月份相比,再降五點八點,創下歷史新低。

在投資方面,十月的投資同比增長率為百分之廿四點四,增速與上月相比下降四點六個百分點。根據最近一項對中國主要產業的企業調查,除了少數企業會在明年度增加投資之外,其他百分之八十的企業普遍會減少百分之廿至卅的投資,這對明年經濟成長是相當嚴重的警訊。

其次,工業生產增長率迅速滑落已經預先反應整體投資趨勢。工業生產增長率已經連續四個月下滑,從六月的百分之十六折半到十月的百分之八,創七年來新低。野村經濟研究所估計十一月的工業增長率可能再折半到百分之四,是一九九○年以來的最低點。

在淨出口部份,十月的貿易順差同比增長百分之廿九點八,但是十一月初步資料的貿易順差僅僅同比增長百分之十四。特別是,十月出口同比增長百分之十九點二,但十一月卻急遽逆轉為同比下降百分之十左右。事實上,十一月的出口新訂單指數只有廿九點,比十月份再跌十二點四點,同比下降四十五點九個百分點,創歷史新低。如果這趨勢持續,勢必重創明年的經濟成長。

在政府支出方面,在過去六年,中央財政收入平均年增長率百分之廿一點二。由於過去幾年消費、投資與淨出口增長都相當強勁,所以中央預算赤字從二○○二年佔GDP的百分之三一路下降到二○○七年百分之零點四,顯示財政收入足以因應財政支出的需求。然而,十月份全國稅收首次出現百分之零點三負增長,這是自一九九六年以來首度出現負增長,而十一月份的增長率竟然進一步惡化為負百分之九。

中央財政收入劇降讓中國擴大內需的財源必須舉債因應,進而限制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力道。如果中國希望明年經濟能維持百分之八的增長率,恐怕明年預算赤字將從今年的一千八百億急速膨脹到高達九千億到一點二兆,約佔GDP的百分之三至四。這將嚴重衝擊中國財政穩定,不是中國政府所樂見。

十月份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受到國際金融海嘯衝擊的發作時間點。世界銀行最近預測中國經濟明年成長率為百分之七點五。但隨著更多數據公布,明年中國經濟景氣恐怕更加悲觀。兩岸經濟緊密依存,台灣也要有心理準備迎接這場嚴厲挑戰。



◆ 對大陸11月出口額56.3億美元 劇降38.5%

【王信人、侯雅燕/台北報導】2008-12-09 工商時報

財政部昨天公布11月進出口海關統計,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值僅56.3億美元,同比衰退幅度達38.5%,創歷年來最大降幅。經濟部國貿局說,「台灣整體貿易衰退危機已經浮現」。

全球經濟預測機構均不看好美、歐明年的表現,許多人認為,經濟成長還能保8的中國大陸,將是拉動台灣出口的最大引擎。但根據大陸媒體報導,11月進出口同比衰退幅度達1成,為7年來首見,顯示大陸經濟情勢仍相當嚴峻。

台灣對大陸出口從9月起,已連續3個月出現負成長,11月對大陸出口降至56.3億美元,占全部出口的結構比只剩33.6%,是92年3月以來的最低值。

11月整體出口值167.8億美元,對中國大陸、美國及東協等主要市場均告衰退,比去年同期減少50.9億美元,減幅達23.3%,為90年10月以來最大降幅,也是連續第3個月負成長,由於減幅有擴大趨勢,廠商對未來景氣亦相當悲觀。財政部統計長李麗貞表示,預料至明年上半年以前,出口都難以樂觀。  11月出口的產品別與去年同期相比,大面板等光學器材衰退47.6%、電機產品衰退51.8%、塑膠及其製品衰退29.3%,都創下歷年最大降幅。國貿局指出,主要仍是受全球金融風暴後續效應,各國消費購買力下降,使我出口大宗的電子產品出口衰退25.3%,是近7年來的最大降幅。

累計1至11月出口總值2,420.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8.2億美元,增幅8.4%;進口總值2,290.8億美元,增加310.9億美元或增15.7%。累計1至11月貿易出超129.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122.7億美元,衰退48.7%。



◆ 出口連連「倒退嚕」 科技業重傷

【黃琮淵/台北報導】2008-12-09 中國時報

金融海嘯狂掃全球經濟,重挫台灣出口,科技業首當其衝。根據財政部統計,十一月出口總值連三個月衰退,主要以電機產品、光學器材、電子產品「掉」得最多,其中電機產品減少五一.八%、光學器材減少四七.六%,雙雙刷新歷史紀錄。

綜觀對主要地區出口貿易額,除日本外,呈「一致性」衰退。其中又以中國大陸、香港衰退最鉅,年減率超過三成,單是光學器材就減少八.二億美元、電子產品減少七.六億美元、化學品則減少三.五億美元。

產業界人士表示,出口大幅衰退,科技業只好減產因應,細究對大陸、香港等地出口減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北京奧運後需求減少、另一方面則是金融海嘯過後,引發全球景氣走衰、消費意願大不如前,這也讓科技產品價格大幅走跌,尤其是大尺寸面板,受影響程度更甚其他科技產品。

「這波寒冬,恐比科技泡沫化時來得嚴重」,科技業主管說,二○○一年科技泡沫化時,可歸咎於單一產業受創;但這波不一樣,從金融面引發的景氣衰退,復甦時間將明顯拉長。他說,現在一方面要擔心訂單減少,一方面還得擔心銀行抽銀根,一旦兩股壓力同時夾擊,「誰能捱到春暖花開?」

除大陸、香港外,出口至美國、歐洲、東協六國等地,也有十至二十%的減幅。出口至美國,減少最多的是電子、電機產品;出口至歐洲,減少最多的是電機、資訊及通信產品;而出口至東協六國,則以電子產品、貨櫃船減少最多。

比較例外的是日本,十一月出口總額為十五億美元,年增率達十九.二%,其中又以電子產品、鋼鐵製品增幅較大。不過,財政部統計長林麗貞說,這並非日本對我國需求增加,而是受日幣大幅升值影響,換算成美元後的總額增加所致。

※ 馬政府看見沒... 訂單、訂單、訂單...



◆ 別鬧了!這樣就能關後門?

【聯合晚報╱記者曾桂香、游智文/特稿】 2008.12.09

銀行法修正草案完成三讀,其中貸放後半年內,逾期累計轉銷呆帳金額三千萬元以上銀行需公布的相關法條,因對現已陷入困境的部分中小企業,可能造成重大影響,各界關注。仔細分析其內容除了規定並不明確,也可能帶來新的關說後遺症。

銀行人士分析,銀行放貸款後半年內貸款人或企業即違約逾期,並不算稀奇,其中有些可能是惡意,有可能是經營不善,也有可能是碰到非人為因素的意外,像這一波經濟蕭條。通常一出現逾期,銀行就列入追蹤,三個月後改列逾期放款,但一般而言,至少半年甚至一年,在用盡各種手段都無法追討回來後,才會列入呆帳。

所以條文貸放後半年內逾期累期轉銷金額呆帳達三千萬元以上,頗為含糊,如果解釋為逾期放款似有不妥,但一般半年內又不會列為呆帳。

而這有點含糊的法條,也可能給銀行另外開了一扇後門,任何一家想繼續經營的企業,一定不想被公布為呆帳戶,一經公布一切生意一定都完了,而最好的辦法就是銀行協商,拜託銀行不要公布,除了透過各種關係包括民意代表外,更有可能送紅包,出現令人想不到的弊端等情事。



◆ 落難中小企 沒機會翻身

【聯合晚報╱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2008.12.09

立法院三讀通過銀行法修正法案,日後5000萬元以上呆帳大戶及貸放半年內逾期金額累積3000萬元以上大戶將揭露資料。銀行人士表示,此一法條對銀行風險控管沒有助益,而公布半年逾期3000萬元呆帳戶,更可能會讓一些一時周轉不靈,但想東山再起的中小企業,再也沒有翻身機會。

公銀對政治人物借款倒帳壓力大減

不過銀行人士也認為,修正案通過後,公股銀行面對政治人物借款倒帳的壓力會大幅減輕。過去常有政治人物向公營銀行貸款後不還,銀行打入呆帳,但又無法公布其身份。修正案通過,這種情況應可減少。

另外對正常經營中的企業以及一般社會大眾而言,此一法條也是正面有利的,修法之後強制公布,民眾可以知道生意往來對象的信用情況,也可減少被跳票倒債的機會。

公布大戶 對銀行風險控管沒助益

銀行主管表示,銀行法修正法案給予銀行公布呆帳大戶的法源,但對銀行風險控管並無助益,目前銀行透過聯徵中心就可隨時掌握客戶信用情況,客戶出一點小問題,所有銀行就眾所皆知,根本不用靠這套公布機制。

一家公股銀行主管表示,這項法案通過,最大效果應該是透過「公審」方式,讓企業或個人不會輕言倒帳,同時也杜絕一些不正常的貸款管道,讓一些政治人物不致藉勢貸款擺爛,以免身敗名裂。

不過對於今天通過的貸放後半年逾期金額累計3000萬元的呆帳戶,也強制公布一事,多位銀行人士認為,這項措施對不少現在已出問題但仍在力求生存的中小企業,可能是「落井下石」,讓其再也沒有翻身機會。

半年逾期3000萬企業被判死刑

公股銀行主管表示,一般而言企業發生逾期違約,銀行都會先行了解情況,現在行政院推「三挺」,如果企業仍有心要經營,公股銀行原則上更是能救就救,但如果企業剛好符合貸放半年逾期金額累計3000萬元以上,一經公布,無疑就是宣布企業死刑,很難再爬起來。

銀行表示,通常打入呆帳,至少是逾期半年以上,而貸放半年內即逾期3000萬元以上的,就銀行本身立場並不希望直接公布其身份,因為不公布還有機會要錢回來,一旦公布,肯定追討無門,最後只有真的淪為打入呆帳一途了。

※ 錯誤的政策比貪腐更可怕。



◆ 促產條例修正案 初審過關 新創製造業 免5年營所稅

【張舒婷/台北報導】2008-12-09 中國時報

各界矚目已久的促產條例修正案,昨天初審過關!立院通過經濟部研擬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九條之二」修正草案,增訂今年七月至明年年底,新創立或增資的製造業及其他相關業者,連續五年免營所稅。經濟部預估草案實施後,可望增加逾千億元的國民生產毛額,並帶動高達五千億元的投資金額。

行政院九月通過「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其中「實施短期新增投資五年免稅獎勵措施」,規定九十七年七月一日到九十八年十二月卅一日期間,新投資創立或增資擴展的製造業、其他相關技術服務的業者,可以享受五年免徵營利事業所得稅的優惠,八日送經濟委員會審議。

不少立委質疑,若對符合資格的企業免徵五年營利事業所得稅,國庫一年將損失八百億元左右的稅收,不僅衍生稅負不均的爭議,彌補的稅源又何在?

也有反對的聲音指出,目前應當注意的是既有企業的生存問題,業者們都在擔心自己會不會倒閉,哪有閒錢投資新事業?

經濟部次長施顏祥則表示,經濟部參考九十一至九十二年製造業及相關業者投資適用五年免稅的情況,並透過模型試算新草案對稅收的影響,若能帶動整體投資,企業營收規模隨之擴大,並刺激就業機會,相信包含營業稅、個人綜合所得稅等稅收項目將不減反增。施顏祥進一步強調,目前估計草案實施後,稅收淨收益將增加六十億元,帶動的新增投資金額可達五千億元,再加上製造業相關產業的規模可觀,預估國內生產毛額將因此增加約一千五百億元,並可創造約三.七萬至四.五萬人的就業人數。



◆ 兩岸海運新頁 月中同步直航

【黃如萍/台北報導】 2008-12-09 中國時報

兩岸海運直航月中啟動!來台參訪的大陸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理事長胡漢湘昨日指出,海運直航首日兩岸將同步啟航,當天至少有天津、上海、福州、廈門及江蘇太倉等五個港口開航。據了解,除了上述五個港口,青島、大連也可能在首航當日開航。

目前已敲定大陸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與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共同在天津主持兩岸海運直航。基隆、台中、高雄及花蓮四個國際商港也都規畫首航儀式。

胡漢湘率領大陸交通部運輸部水運司長兼台辦主任宋德星、國務院法制辦工交司司長趙曉光、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蘇新剛等大陸海運界共十八人於二日來台參訪,和台灣航商交流,並參觀國內四個國際商港,預定明(九)日離台。

賈慶林連戰共同主持開航

胡漢湘說,海運直航是兩岸跨出的大一步,天津及上海港啟航象徵兩岸全面開航;目前為兩岸定點試航(境外航運中心)的福州、廈門港則象徵打破不通關、不入境的意義;江蘇太倉為截彎取直的代表航線,過去彎靠香港,改為台灣高雄港為轉運點,象徵兩岸共同合作。

對於我方海運業者關切的兩岸轉口貨問題,胡漢湘也給予正面回覆。他說,只要有貨,兩岸協議中達成開放的大陸港口都可立即直航,但要依序開放,「飯要一口一口的吃、步要一步一步的走」。

直航初期大陸只開七個港

台灣航運界預估,雖然大陸承諾開放六十三個港口直航,但直航初期將只有上述七個港口。

胡漢湘表示,根據兩岸兩會十一月初協商決議,將基於平等參與、有序競爭原則,根據市場需求,合理安排運力。因此,兩岸直航的航運家數、船舶載重噸位等將有限定,調控運價,避免重蹈中日海運航線殺價競爭的覆轍。但不會只開放大航商經營,一定會兼顧小航商,每半年檢討一次運價,以符合市場現況。

他強調,大陸擁有一千六百家經營國際航線的海運公司,經營內河航路的海運公司也有一千八百多家,總載重噸位達到一億一千八百多萬噸,遠超過台灣,若一次全面開放,台灣方面未必得利。



◆ 虛擬商品 景氣愈冷愈熱賣

【經濟日報╱編譯季晶晶/綜合八日電】 2008.12.09

紐約時報8日報導,景氣衰退疑慮加深,使消費者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多,網路世界的虛擬商品反而在年終歲末出現「愈冷愈旺」的景象。

蓋亞線上(Gaia Online)執行長薛爾曼(Craig Sherman)說,該網站每月有700萬人次的訪客,虛擬商品單月銷售逾100萬美元,預計12月會創新高。

競爭對手之一的全球3D立體交友網站IMVU公司,9月以來業績也激增15%至20%。

社交網站領導品牌Facebook,開放會員付費買虛擬禮物贈送友人,已和Ben&Jerry's冰淇淋公司達成合作,而Ben&Jerry's四月份送出50萬個虛擬冰淇淋。

消費者勒緊褲帶過冬,但仍希望和好友保持往來並表達自我,虛擬商品是讓自己突出的廉價選擇,可為自己的網路分身買一隻社交名媛派瑞絲希爾頓(Paris Hilton)的吉娃娃,或歌手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的大外套。

全球消費者每年約花15億美元在虛擬商品上。

總部在中國深圳的騰訊控股公司(Tencent)是個中翹楚,每年營收有數億美元來自線上遊戲及其他軟體,美國網路同業望塵莫及。

專營明星虛擬商品的虛擬名物公司(Virtual Greats)已獲得授權,販售饒舌歌手史努比狗狗及貓王的虛擬商品,獲利率介於70%至90%,因店面、重製或分銷的成本都不高。

但想賺錢仍需推高銷售量,虛擬名物希望明年能代表30個地區逾50名藝術家。

該公司目前正與電影製片公司接洽電影人物高中生費利(Ferris Buller)的商品授權,還想取得古馳(Gucci)、Prada、香奈兒(Chanel)等名牌線上商品代理權。

對名人來說,授權販售虛擬商品則是增加收入的新法門,還可在年輕世代維持聲勢。

史努比狗狗是首位授權將作品轉換成來電答鈴,或製成網路分身聲調的饒舌歌手,虛擬名物甚至賣他的虛擬髮辮、室內拖鞋、平日吃的鬆餅,讓他輕鬆賺進大把鈔票。



◆ 水漲船低?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09

金融海嘯狂掃全球經濟,美、歐、日等經濟強權紛紛傳出衰退噩耗。11月中旬,行政院主計處在事發之後四個月終於後知後覺地向社會大眾公布台灣經濟從第三季開始陷入衰退的真相,政府這才趕緊收起坐山觀虎鬥,看別人鬧笑話,卻自以為台灣經濟第四季會好轉、明年成長5.08%而沾沾自喜;急忙推出消費券、新十大建設等等救急措施,希望能夠扭轉險惡的經濟走勢,甚至以為,經此急救,台灣經濟到明年第二季即可好轉。

我們不以為然;因為直到目前已經火燒眉毛,府院高層卻仍弄不清導致台灣經濟陷入困境的原因;只知人云亦云地高喊,都是金融海嘯惹的禍,於是便以為只要拿出若干公帑稍微支撐一下內需部門,挨到金融海嘯的威力減弱、全球經濟好轉,台灣經濟自亦水漲船高,可以順勢向上,擺脫頹勢。然而由於對於病因的判斷完全失真,病灶何在,也茫無所知,根本不能對症下藥;因此即使明年上半年金融海嘯波濤漸息,台灣經濟恐怕仍然是驚濤駭浪。

情勢愈來愈明顯,台灣做為國際經濟的一個成員,又高度依賴國際貿易帶動經濟成長,當然在金融海嘯肆虐時難以倖免。但這從太平洋襲來的波濤只是幫凶,真正的罪魁禍首則在海峽的另一岸;只要對岸的風雲持續險惡,不論金融海嘯是否止息,台灣的情況都不能樂觀。

中國大陸近20年來靠著幾乎無限的廉價勞動所創造的成本優勢,將價廉物美的加工品推向全球每個角落,也因爆發出驚人的推力,將無比巨大的經濟體以加速度向前推進,創造出令人刮目相看的經濟奇蹟。當其貿易依存度遽升至65%,來自美、歐的金融海嘯當然重擊其出口市場,使經濟推力大為受挫,因而水落船低,成長率必然下滑。順此邏輯,一旦美、歐經濟恢復元氣,進口市場再度明顯擴張,則水漲船高,大陸經濟眼前的難題自會一掃而空。

但此推論其實失據;原因在於,大陸經濟從10月開始情勢快速惡化,並非金融海嘯為禍,而是自取其禍。遠自去年開始,中共高層即處心積慮要對其出口主力痛施殺手;理由是,中國大陸高速發展20年,仍然依賴以廉價勞動做為競爭優勢的加工出口業為其成長主引擎,似乎愈來愈不合時宜,必須快刀斬亂麻,果斷地痛加斬除,俾能騰籠換鳥,讓出空間來,給色彩更艷麗、啼聲更婉轉的高科技與重化產業接棒成為更雄偉有力的成長引擎。到今年年初,準備成熟,乃一舉以勞動合同法、取消出口退稅等雷霆手段全面撲殺沿海地區的加工出口部門,到了下半年方初見成效,令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業者哀鴻遍野,四處逃竄;到了10月出口新訂單衰退,11月更衰退45.9%,這項政策的殺傷力才明顯展現。由於這個部門受到全面屠戮,使出口的泉源涸竭,因此其後各月,情況將更加嚴峻,帶動大陸經濟成長率自年初的兩位數,直線下滑,據官員透露,10月已降至7%,明年保8已成為中共的第一要務。

這一個魯莽無知的壯舉闖下大禍,猛力將大陸經濟賴以前衝的出口戰艦鑿沉;因此若明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情勢緩和,以美國為主的進口市場復甦,絕大多數出口國都會水漲船高,出口恢復成長帶動經濟回春。但已鑿沉的戰艦,水漲得再高,又何能隨其沉浮?

台灣真是無辜受害;當中共屠戮其加工出口部門,台灣的經濟成長幾乎完全寄託其上,因而整個台灣經濟就一併被拖入水底,無力掙脫。於是即使明春世界經濟復甦,台灣也難再有春意,只要大陸加工出口的巨艦無法修復浮出水面,到明年第二季乃至更晚,台灣經濟也毫無好轉之望。

然而由於府院高層對此懵然無知,一味將眼光投注太平洋彼岸觀察有無起色,因此對台灣經濟的好轉乃全無著力之處,只能做些止痛麻醉的安撫工作。倘若真正找出病因,對治之道會全然不同。

既然是中共鑿沉加工出口巨艦,令台灣一同葬身魚腹,我們的自救之道,聽起來荒唐,就是設法與對岸共同以最大的力量拯救其加工出口部門;要伸手跨越海峽管別人家的產業,的確不是易事;何況雙方幅員相差如此懸殊,施力更加為難。不過眼前不論責任在誰,雙方唇齒相依、利害與共,只有全力以赴;以台灣在加工出口業半世紀的浸淫,經驗豐富、人才薈萃,配合對岸的豐富資源與高效率的公權力,必能早日令加工出口的部門脫困重展生機。利用這半世紀來頭一遭兩岸共同面對的挑戰,或許能讓兩岸經貿互動更上層樓,開出一個新局面。



◆ 正視中國經濟降溫後的海外失業潮返台問題

【工商社論】2008-12-09 工商時報

這一波金融海嘯已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衝擊,位居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自不可免,依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由於沿海城市企業關廠日增,已使得中國出現可觀的失業返鄉潮。中國官方也證實,以擁有680萬民工的江西省來說,已有30萬人返鄉,估計情況還會加劇。

大陸失業率升高,對台灣有何影響?多數人會認為,最多就是使得台灣對大陸的出口減緩,而導致國內企業人力緊縮,如此而已。這樣的論述在六、七年前是對的,但以今日台灣海外就業人口逐年升高的情況而言,大陸就業情勢不佳,連帶將影響台灣在大陸逾50萬的就業人力,這些人力一旦返台,勢將把台灣的失業率推升至一個殊難想像的困境。

海外就業可說是這幾年台灣失業率得以維持在4%的功臣,台灣每年新增20多萬就業人數,大多數的人會以為這些就業機會全數在台灣,是台灣新增的就業機會。事實不然,這些就業機會有不小的比例是在海外創造出來的,也就是國人跑到上海、廣州、胡志明市工作所創造出來的,這些新增的海外就業機會對於紓緩近年台灣失業問題,貢獻匪淺。

這些海外就業的人數到底有多少?迄今無確切統計,行政院主計處每月發布的就業統計係訪查國內兩萬戶家庭,而據此推計出國人的就業情況。從就業統計而言,就業者的工作地點不論是在台北、上海或胡志明市並無差別,皆可提升台灣的就業人數。換言之,台灣景氣好轉而新增就業可降低失業率,大陸景氣好轉使得國人在大陸獲得工作同樣也可降低台灣失業率。

台灣在大陸的就業人數一直是受到各界關切,綜合官方與民間研究單位4年前所進行的內部推計,大約有30萬至50萬人之間,但近年來顯然已快速升高。我們觀察主計處的家庭面、廠商面兩份受僱人力調查可以發現,從92年至97年從家庭面查得的受私人僱用人力激增104萬人(含海外就業),但自廠商面查得的受僱人力僅增54萬人(不含海外就業),過去家庭面與廠商面調查極為一致,如今兩者差距逐年擴大,證明近年來台灣民眾在大陸的就業人數確已快速增加,遺憾的是,海外就業雖對台灣經濟具舉足輕重影響力,但卻未獲朝野應有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昔日為台灣紓解失業壓力,吸納了逾50萬台灣就業人數的大陸市場,如今隨著全球金融海嘯,大陸經濟受創,近期恐怕已難發揮吸納人力功能,當沿海民工返鄉潮湧入廣州車站之際,正意味著不久的將來會有一批長年在大陸工作的台灣失業人潮絡繹於返台之途,面對海外失業人力返台,失業率可能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升高,府院高層必須有所準備,否則屆時又將措手不及。

在政府的海外經濟策略中,一向只有貿易與投資這兩部分,而極少關注海外就業人力問題,正由於這個偏見,所有資源悉數投入海外投資與貿易拓銷,於是昔日有輔導台商南向的投資計畫、今日則有歡迎「鮭魚返鄉」的專案,在貿易方面除了長年有拓銷計畫,如今為因應這一波金融海嘯又推出「鄭和計畫」,惟對於海外人力的興衰起落,則全無政策,非但沒有政策,連基本的海外就業人數統計也付之闕如,政府高層對全球化人力移動的漠視,對就業統計的許多誤解,必須儘速加以修正。

隨著金融海嘯波及面日廣,全球經濟的衰退已難以迴避,政府近月以來一下推出振興房市措施,一下推出經濟振興方案,最近又研議以舉債方式擴大國發基金規模至八千億,惟這些政策經常流於應急,並時有浮誇統計之嫌,如今在全球海外失業人潮快速流動之際,政府連本國有多少海外就業人力都不甚了解,這除了顯示府院施政長期缺乏遠見外,也說明政府基本國勢統計該好好加強了。



◆ 南方朔觀點─建立共苦共樂的新勞資文化

【南方朔】2008-12-09 中國時報

美國三大車廠紓困案,充滿演藝式橋段。十一月國會聽證,三大執行長衣衫亮麗,各自坐專機赴會,在遭炮轟後,十二月敗部復活再度聽證,他們都衣服平實,坐自己製造的汽車長途跋涉赴會,並宣稱紓困後,明年將只領一美元象徵年薪。他們這種與公司共苦,與勞工共苦的表演,儘管非常虛假,至少讓國會議員的不平之氣得到發洩,終於勉強同意先紓困一七○億美元左右。

三大車廠靠政府財政來紓困,其實並不值得樂觀。這一百七十億只不過兩三個月就燒光,下一步還要怎麼救?而且用財政救汽車這種競爭性的行業,本質上就已是一種保護主義,而且保護主義這種手段一旦啟動,就會愈保護愈多,最後引發國際貿易爭端。

三大車廠紓困案的結果如何,仍有待發展。但由國會聽證的過程,至少已透露出了一個重要的訊息,那就是美國人對目前這種公司高幹領高酬勞,一旦出了問題就對勞工裁員減薪的企業文化,已到了無法忍受的程度。美國最近的紓困案,都附帶要求高幹在酬勞上有所約束,可以說就是批判反省的第一步。後續的問題應當是:公司與機構未來的薪資制度要做甚麼樣的部署,才更符合人性化的原則?尤其是在這個全球化競爭加速的時代,透過怎麼樣的部署,始能更均衡的建立起勞資共擔風險的新企業文化?

最近廿餘年,全球在美國帶頭下,早已形成了一種普遍的企業所得分配文化,那就是高幹酬勞無限增加,薪水、紅利、股票選擇權,總加起來一年上億已非新聞,至於勞工所得則始終停滯或增長有限,兩者差距最高甚至超過千倍。所幸這廿年乃是所謂的「大中庸時代」(Great Moderation)─即中國、越南等低工資製造業的新興經濟體出現,因而民生必需的製造品長期價格低廉,緩和了美國等工業化國家所得差距的日益擴大。而過去廿年的「大中庸時代」,經過今年初的通貨膨脹和緊接下來的衰退緊縮,這種上沖下洗已使得過去那種所得嚴重失衡再也無法維繫。

因此,現在已到了失業潮湧現的時刻。「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己粗估,到明年底前,卅個工業化國家的失業人口將暴增八百萬。「國際勞工組織」則更表示,對全球十五億受薪者而言,明年將是受到裁員減薪壓力最大的一年。就以台灣為例,今年尾牙過後,可能即有失業潮出現。

因此,全球救經濟,最根本當然是短期要救失業,中期要救所得的分配差距,而長期則要重建所得分配制度。其中有關長程制度問題,近年來在理論經濟學裡的確已有許多新論說,在此不贅。而就短中期論,當今所謂的「動態公司說」(Kinetic Corporation),倒是值得政府主管機關及公司參考。「動態公司」基本上乃是勞資比較對等,景氣好時分享利益,景氣壞時則分攤風險,而不再是老闆獨享繁榮,勞工在景氣壞時則受害的制度。這也符合共樂共苦的原則。而在操作上則是:

一、在公司分紅入股上做出設計,俾使勞工得以分享景氣好時的利益。由於有這個彈性部分,勞工固定薪資部分則可降低,這樣制度不但可使公司有更大彈性來面對不景氣,也可讓勞工免於動輒受到裁員的威脅。在動態與彈性的觀念與做法下,公司可形成「共樂共苦的分享文化」,也可避免過去那種無法避免的勞資爭議。

二、而這種動態與彈性,其實還有另一配套,那就是由於員工流動性低,公司更可以對員工投入提升人力資本的費用,改變公司生產與管理的程序,而讓生產力的提升更有保障,增加公司的永續性。

公司高幹領高酬勞,勞工則一旦景氣轉差即面臨失業壓力,這是最壞的公司文化與勞資關係。目前面對衰退挑戰,「共苦」這種話已漸成新口頭禪,這是個好語詞,我們須透過具體作法,讓「共苦文化」得以落實!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救經濟不能病急亂投醫

* 美三個月公債殖利率 跌至負數
* 全球原油需求量 連2年下滑
* 大陸狂買油 啟動第三儲備基地
* 專家警告明年初 英國5人就有2人失業
* 矽谷冷啊~ 14萬人走路了
* Sony大砍1.6萬人 投資縮減30%
* 激勵企業研發 經部加碼補助
* 具競爭力產業 貿協擴大辦展
* 企業海外子公司融資 大鬆綁
* 馬總統無暇 周美青救救建教生
* 這樣發年終獎金,如何教人民共體時艱?
* 馬說暫緩 經長:國營事業獎金已經發了
* 財團法人官派負責人 好「肥」
* 6大手法 財團法人規避監督
* 咱的社會─健檢一日遊 醫院A健保
* 救經濟不能病急亂投醫
* 振興經濟方案的爭議和後遺不容小覷
* 毫無氣魄!

◆ 美三個月公債殖利率 跌至負數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10

憂心忡忡的投資人尋求全球金融風暴避難所之際搶購美國政府公債,導致三個月期債券殖利率9日首度跌至零以下。

三個月期美國政府公債殖利率台灣時間晚間9日11時左右跌至負0.051%,三個小時之後來到負0.001%。

其他天期的債券殖利率維持在正數,但是很低,包括四周期債券在台灣時間0時的殖利率為0.010%。

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呈現負相關。殖利率低反映出這些投資工具的需求大增。在動盪時代,美國政府公債被視為世上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以今天的三個月期債券為例,投資人以高於票面價格購買這種債券。

負殖利率顯示投資人希望利用政府金融工具獲得更大的保障,同時斷定未來數月將出現通貨緊縮。



◆ 全球原油需求量 連2年下滑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12.10

美國能源情報署(EIA)9日在「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說,由於受到全球經濟危機的打擊,全球原油日需求量今年將下滑5萬桶,明年將下滑45萬桶,出現1983年以來全球原油需求量首度連續兩年負成長。

美國官方預計今年的全球每日石油需求量為8575萬桶,比去年減少5萬桶,這項數據比一個月前的預測減少了14萬桶;而明年的需求量更進一步降至8530萬桶,比EIA上個月的預測少了63萬,明年美國石油需求將降至11年來最低水準。

EIA上個月預測,全球原油日需求量今年將成長10萬桶,明年需求量持平,維持在8500萬到8600萬桶之間,最新數字更為悲觀。相對的,EIA並一步調低對明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由今年的2.7%,大幅放緩至0.5%,EIA上月預測明年經濟可有1.8%的成長。

除了EIA,國際能源總署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也對明年全球需求量的向下調整,國際能源總署預估的數量8650 萬桶,每日需求量減少67萬桶;OPEC則為8668萬桶,每日減少53萬桶。

國際貨幣基金預測,明年美國、日本、歐元區都將陷入衰退,在石油需求減少的情況下,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也可能寫下1983年以來最大年跌幅紀錄。由於EIA預計世界原油需求將出現負增長,國際油價9日應聲下跌近4%,紐約商品交易所1 月份交貨的輕原油期貨價格下跌1.64美元,收在每桶42.07 美元,和11月26日相比,已下挫23%。

OPEC定17日在阿爾及利亞召開會議,預料會宣布大幅減產。分析師指出,OPEC在9月間已宣布大幅減產200萬桶,如果要達到支撐油價的效果,必須再減產200到250萬桶。



◆ 大陸狂買油 啟動第三儲備基地

【亓樂義/綜合報導】2008-12-10 中國時報

據《路透》獨家消息指出,中國從十月起趁油價下跌大量進口原油,並於上月開始對其位於青島的第三個原油戰略儲備基地注油,以建立石油緊急供應緩衝機制。

據指出,上月約七百卅萬桶原油被注入青島市黃島基地,其中逾半數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知情人士稱,「十二月和明年一月將會注入更多的石油。」由於石油庫存被中共視為高度機密,至今上述消息未得官方至證實。然而一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說,「十一月初至少有兩艘裝載沙國石油的巨型油輪曾為戰略存儲卸貨」,據稱這兩艘巨型油輪能運載約四百萬桶石油。

此一消息似乎印證一些市場分析師數月前的看法,即中國近月大量進口原油,部分受庫存注油驅動的影響,而非煉油廠的需求。事實上,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和石油需求的消退,中國眾多煉油廠已經開始抑制生產。據指出,青島市黃島基地是中國第三個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可儲備一億桶石油。此外,位於大連的第四座石油儲備基地預計於年底交付使用。

※ 厲害。



◆ 專家警告明年初 英國5人就有2人失業

【江靜玲/倫敦九日電】2008-12-10 中國時報

經濟衰退襲擊中產階級的現象在英國愈來愈明顯。經濟專家警告,到二○一○年底,英國失業人口將高達三百五十萬人。

儘管英國財相達林堅信,英國的經濟可望在二○一一年,成長百分之三點五,但由現階段經濟持續衰退的事實看來,一般大眾實在難以抱持如此樂觀的態度。

英國工業聯合商會(CBI)今天指出,經濟衰退已侵襲服務業。旅館 、餐廳和旅行公司都因為顧客荷包緊縮,被迫裁員。CBI表示,今年最後一季,每五人中有一人失業。

CBI主任經濟顧問麥克佛提警告,根據CBI針對各相關公司行號進行調查結果,未來幾個月內,將有更多的專業人士面臨失業窘境,到了二○○九年第一季,將更為慘烈,英國服務業,包括銀行和律師事務所和廣告公司,每五個人中將有兩人失去工作。

英國Standard Chartered銀行經濟師李恩斯則預測,未來兩年內,英國還將有兩百五十萬人失業。加上目前已有的一百萬失業人口,到二○一○年,英國失業人口將高達三百五十萬人。這個數字,比一九八四年經濟大衰退期間的三百二十七萬八千人要多。

李恩斯警告,受到失業率增加影響,英國經濟景氣將更慘淡,他預測,明年英國將萎縮百分之二點三。到二○一○年時,則將只會回升百分之零點六。

從現在的情況看來,經濟學者警告,二○○九年將是最艱困的一年,要盡力撐過去,整個市場景氣,恐怕要到二○一○年下半年才有回升希望。



◆ 矽谷冷啊~ 14萬人走路了

【聯合報╱編譯高國珍/路透洛杉磯9日電】 2008.12.10

美國經濟不振,各行各業工作機會都在減少,矽谷原本是個例外。但隨著景氣每下愈況,這塊福地也不能免疫。現在不但各大知名科技業開始裁員,新鮮人找工作也備感挫折。

在往年,拿著名牌大學畢業證書的社會新鮮人把這裏視為求職寶地。一位以優秀成績自聖荷西加州州立大學畢業的25歲新鮮人克勞福就表示,「我全心學習,卻換不到一個工作。」她也搬回父母家以節省開支,她說:「我本來打算花3周找一個真正有興趣的工作,但現在,不知不景氣何時才會結束。」

金融危機已迫使惠普、雅虎、昇陽和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 Inc.)等矽谷著名企業進行瘦身,在過去幾個月已讓14萬人失業。

人力仲介公司藝珂(Adecco)的灣區經理凱利說,由於經濟不景氣,矽谷公司也愈來愈看重可迅速創造價值的資深人選,比如把兼職人員轉為正式員工,而不再考慮需要從頭培養的職場菜鳥。只有工程師職位例外。

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顯示,現在20至29歲年輕人的失業率是所有年齡組裏最高的。全美失業率是6.7%,20至24歲的失業率從一年前的7.7%增加到今年11月的10.4%,25至29歲的失業率從5%增加到7.3%。

勞工統計局經濟學家曼恩認為,經濟不景氣時,年輕人往往是最容易失業的,在1990年和2001年的兩次經濟衰退中,20至29歲族群的失業率增長都是最快的。

就業不樂觀,很多人選擇延長受教育時間,以度過這段特殊時期。曼恩觀察,1990和1991年研究所入學人數,都有些微增加。



◆ Sony大砍1.6萬人 投資縮減30%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東京九日電】 2008.12.10

Sony公司因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危及獲利,計劃全球裁員1.6萬人,規模是亞洲企業在這波金融風暴以來最大。Sony並將減少投資或退出不賺錢事業,預估下年度可節省逾1,000億日圓(11億美元)成本。

Sony這回主要是裁掉全球電子部門的員工,約占該部門5%的人力,契約工也將裁減8,000人,電子事業部門的投資將縮減30%左右。57個生產據點將裁撤10%、減少並縮編或撤出不賺錢的領域。影像感測器半導體則要委外生產。

此外,Sony也將延後斯洛伐克液晶電視組裝廠的擴建計畫,這座組裝廠主要是供應歐洲市場需求。位於法國的磁帶和其他錄音媒體產品製造廠,也將停產。該公司將重新調整生產線網絡,移往低成本國家,並提高部分產品的價格,以緩和日圓升值帶來的衝擊。

Sony和日本其他製造業者,同受日圓強勁升值拖累,出口競爭力大減,損及獲利。日圓對美元匯率今年來大漲21%,升抵13年新高,對歐元更勁升39%。Sony股價今年至今已下跌近70%。

Sony表示,這些措施在2010年3月底止的年度中,可望為電子部門省下1,000億日圓成本。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這些措施旨在因應全球經濟環境突然且急速的變化。

Sony資深副總裁原直史表示,公司會檢討這些措施的影響,如果需要的話會修改本年度和中期的獲利目標。他同時強調,公司的現金流量沒有問題。

雖然這是亞洲企業在這波金融風暴中最大一波裁員行動,但部分分析師認為Sony做的仍不夠。

東京GCSAM公司投資長佐藤預估,如果Sony不採取任何措施,下半年度獲利跌幅恐怕會加深,甚至出現虧損。

大和住銀投顧公司基金經理人森克彥表示,這些數字聽起來很大,但裁員幅度還不夠,而且Sony並沒有穩定獲利的核心事業。

去年Sony在美籍執行長史川傑(Howard Stringer)帶領下,營運強勁復甦。但本年度第二季營利銳減90%,主要是受日圓大漲、全球經濟疲軟、以及市場削價競爭拖累。這波重組也代表史川傑的大挫敗。



◆ 激勵企業研發 經部加碼補助

【侯雅燕/台北報導】2008-12-10 工商時報

經濟部技術處將提高對企業研發補助,國內研發中心計畫補助金額上限由每3年500萬元提高至每年500萬元,自明年元旦開始實施。另,經部研議協助企業研發全球領先的技術,最高將補助5千萬元。

經濟部長尹啟銘認為,在經濟不景氣,企業應更關注研發,在景氣回升時,才能抓住發展契機,因此指示技術處提高對企業的研發補助。

經濟部官員表示,技術處規劃三個方向,以激勵企業投入研發。第一,原本國內研發中心計畫補助上限將由3年500萬提高至每年500萬元,每個個案最高連續補助3年達1500萬元。

經濟部提高這項補助金額,主要是鼓勵企業晉用更多的研發人才,除原本即補助計畫主持人、顧問外,明年起將新增給碩士級以上的研發人才薪資,以及國內外顧問酬勞的補助。

據指出,該項補助計畫並未限制企業類別,但須是成立3年以上的公司,並且財務需健全,淨值須超過實收資本額一半。

第二,外商在國內的研發中心,目前補助金額是外商投資金額20至30%,技術處規劃新增補助設備使用費與設備維護費。

第三,業界科專最重大的變革,屬經濟部技術處目前正在規劃的「產業奧運金牌」計畫,據了解,尹啟銘認為,經濟部需輔導廠商擁有世界級的技術,才能與其他國際大廠競爭,因此經濟部將協助廠商進行至少5年的長期研發。

據了解,技術處初步規劃,每年將以訂出兩種規格,主動公告給企業,由企業提出申請,技術處將審核企業的構想,通過後再要求其提出計畫,若最後均通過技術處核准,將由政府補助企業進行研發,補助上限為投資金額的50%,個案最高補助金額5000萬元。至於規格為何?將以日前經濟部提出2015年發展產業為主軸,包括資通訊等新興產業。



◆ 具競爭力產業 貿協擴大辦展

【聯合報╱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2008.12.10

儘管明年全球經濟仍不景氣,但外貿協會決定逆向操作,擴大辦理工具機、自行車、電腦等台灣具有競爭力的國際展,要將這些展覽提升成全球最大的專業展。

首先在明年3月開鑼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展覽規模將由前年的2700個攤位,擴大成4800個攤位,同時啟用南港展館和台北世貿一、二、三館四個展館,讓台北工具機展躍居為全球最大的工具機展。

為了辦好明年的工具機展,外貿協會昨天提前展開國際招商和宣傳,並表示,將提供國外大客戶免費的來回機票,以及吸引更多買主來台採購。此外,明年4月舉行的台北自行車展,和明年6月舉行的台北電腦展,都要朝全球第一大邁進,提前三個月到半年進行國際宣傳。

明年全球的不景氣,可能比今年更嚴重,各種貿易和商品需求都會衰退,但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認為,不景氣的時刻,正是產業進行重新洗牌的最好時機。貿協決定逆向操作,選定台灣具有競爭優勢和代表性的產業,擴大在台北舉行該項產業的國際專業展,讓台灣成為國際採購中心。

台灣區機械公會理事長黃博治表示,今年機械業在台灣的總產值估計可達新台幣9300億元,而且淨賺1000億元。顯示台灣的工具機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遠遠超過DRAM、面板等高科技產業。

外貿協會認為,不景氣的時候也是台灣產業汰弱留強的時候,政府和企業界都應重新檢討台灣產業的競爭力,那些是台灣值得發展的產業,配合今年兩岸三通,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擴大舉辦國際專業展,不但可以提高產業的附加價值,也可以提升台灣某些產業的國際地位。



◆ 企業海外子公司融資 大鬆綁

【經濟日報╱記者雷盈、李淑慧/台北報導】 2008.12.10

景氣差,台商營運慘澹,金管會為了拉企業一把,昨(9)日修改相關法規鬆綁企業借款額度,以後企業海外子司間的融資限額,將不受企業淨值40%限制。此外,企業子公司之間可互相擔任保人,讓企業跟銀行貸款更方便。

金管會官員表示,為了讓企業財務運作更彈性,母、子公司彼此資金可融通,因此修改「公開發行公司資金貸與及背書保證處理準則」,即日預告法規,預期明年初便可實施。

官員表示,此次修法共從兩方面放寬,一個是企業海外子公司間的融資額度,原來規定企業直接或間接投資的100%持股海外子公司間,如果進行一年以內的資金借貸,貸款金額不得超出被借方公司淨值(資產減負債)的40%;但修法後將不受40%限制。

但官員強調,上述修法只有海外子公司適用,企業在台灣的子公司相互融資,仍要遵守40%的限制。

另外,金管會也放寬企業背書保證對象。官員表示,過去企業要跟銀行貸款,須出示保人。且法規規範保人須由企業本身持股50%以上的公司擔任,也就是母公司與子公司,或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互保。

但修法後,除了上述條件可擔任保人,也可由企業百分百投資的子公司之間互為保人;換言之,除了母、子公司可互相做保,子公司之間也能互當保人。

官員舉例,以前是母親跟小孩可以互相當對方的保人,現在兄弟之間也能互當保人。

金管會強調,修法後,企業資金調度可望更順暢,不僅打破融資額度上限,也開放保人資格。在全球經濟持續衰退,景氣前景不明的情況下,修改相關法規可讓企業全面掌握、調度海外分公司營運狀況及資金分配。

※ 這樣會不會造成五鬼搬運?



◆ 馬總統無暇 周美青救救建教生

【聯合報╱李清潭/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高雄市)】 2008.12.10

經濟不景氣,報載工廠接不到訂單,不正式裁員,先拿建教生下手,估計明年全國會有一半以上的建教生丟了實習機會,而靠這份收入繳學費或貼補家用的建教生,明年全國可能會少掉五至六成建教工作。以全國三萬多名建教生計算,有一、兩萬名學生因沒了收入付不出學費,可能被迫休學。

明顯地,政府在這一波的金融風暴中,只管銀行財團、大型企業的困境中出路,卻無視於「企業與學校有約、學校與學生有約、教育部與學校有約」的建教職教體制。我們不知道建教合作的契約效力為何比不上銀行貸款、或是企業紓困的相關契約?

但是,人比人笑死人,西方法學家湯瑪斯.福樂曾說:「呆板的公平其實是最大的不公平。」為什麼「企業+銀行」的契約就是契約,可由政府和銀行聯手用國庫拯救;而「企業+學校」的契約就不是契約?而不被當作一回事?幾項建議提請執政當局思考:

首先,就制度創設的責任:教育部必須肩負善後工作,理應召開協調的機制。中部以南的彰雲嘉南,以至高高屏地區,類似建教生的比率很高,受不景氣衝擊,瀕臨絕境,籲請教育部挺身收拾職業教育建教制度的受創效應,「非常時期,適用非常辦法」,讓建教孩子繼續生存。

其次,就建教契約的救濟:教育部、業界和學校三者需勇於承擔契約責任,重新規劃實習內容和薪資。業界過去搶著要建教生,因為學生實習薪資低,企業長期賺取差價,如今更應發揮社會責任,以建教生的權益立場,維持其繳納學費的最低水準,延續生命轉折的受教權益。

再者,就建教契約的承接:比照大型企業紓困的前例,行政院應召集教育部、勞委會、經濟部和公立銀行等機關,對於目前階段的建教契約困境做全盤承受的對策。目前大型企業和銀行等自殺巨鯨都可以進行搶救,何以全台建教生僅僅三萬多人的小蝦米,卻不願伸手援救呢?建議內閣團隊一方面進行建教契約的承擔接手,一方面釋出部分適合實習的工作給建教生,弱勢的青年更需要未來的希望,幫助他們度過經濟風暴。

最後,西方法學諺語:「缺乏救濟的權利是虛假的權利」。劉兆玄院長夸夸其詞「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說」,其邏輯如果成立,則平等待遇、同理可證:「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學校,學校挺學生」!否則,施政有貴賤乎?待遇有階級乎?何況在金融商界,財經契約的轉讓與接手早已司空見慣,這道理,如果馬不停蹄的總統無暇施以援手,則久任金融法務工作的社會志工第一夫人,可否代為更新觀念,賜予貧窮化的青年一絲生機,一線希望乎?



◆ 這樣發年終獎金,如何教人民共體時艱?

【聯合報╱社論】 2008.12.10

全球不景氣寒流正在擴大,當許多民間企業被迫裁員、關廠,連台積電及台塑旗下電子廠都放起「無薪假」,一些虧損的國營事業如中油、台電等卻傳出仍將發放四個多月的年終獎金,政府真發得出手嗎?

公營事業年終獎金遭到議論,這已不是第一回;但不論是民進黨或國民黨主政,都無意從制度面作根本解決,只是虛應故事。今年經濟形勢空前險峻,關廠潮席捲,失業率即將破五,政府忙著祭出各項搶救經濟的方案;此時,不少公營事業卻傳出仍將領取四點六個月的年終獎金,愈發凸顯此一制度的不合理。而健保連年虧損,健保局仍堅持將發三點八個月年終獎金,更令人側目。

對於外界的質疑,相關首長和公營事業負責人的答覆均不外:「一切依規定辦理。」但問題就在:相關規定合理嗎?現行公營事業年終獎金包含兩部分:一是考核獎金,根據員工年度表現核發,考績甲等為兩個月;一是績效獎金,視企業當年營運績效而定,最高可得二點六個月。表面上,兩者均需視實際表現而定,實質上,考核獎金形同固定保障;只要公司營運正常,員工等於可領雙重獎金。也因此,不論景氣好壞,國營事業員工通常皆可領到高於一般民間企業的年終獎金,這是不合理之一。

不合理之二是,根據現行要點,主管機關在審核國營事業績效時,具有極大的裁量權,對虧損的國營企業可以其負有「政策任務」為由,准予發給績效獎金。如此一來,諸如中油、台電等具壟斷地位、且由政府決定價格的國營事業,便可長期迴避虧損之責,享有無可剝奪的績效獎金。

不合理之三,是主管部門死抱著既定辦法為藉口,卻不肯視環境變化加以調整。需知,現行國營事業獎金發放辦法的訂定背景,是台灣經濟大好的年代,民間企業豐厚的獎金紅利讓國營事業相形見絀,因而增訂了績效獎金作為鼓勵。但今天形勢丕變,從傳產到電子、金融各業都進入急凍期,多少勞動者都在減薪以圖自救;若國營事業還大剌剌拿公帑充闊,根本和社會脫節。尤其健保局,完全是不事生產的機構,竟也連年比照「事業單位」發獎金,直如健保寄生蟲。政府似應考慮將若干健保業務改為外包,以降低這類內蝕成本,或亦有助於擴大民間就業。

規定是死的,管理卻是活的。景氣已蕭條到必須發放消費券的地步,政府若仍放任國營事業過著不知人間疾苦的「太平歲月」,主政者要如何教人民共體時艱?再說,台灣經過這麼多年的空轉虛耗,業已由「國貧民富」淪為「國貧民困」,主管單位豈可仍死守一部年終獎金的老套?只問一句:今年國內油價上上下下調整了多少回,豈有中油四點六個月的年終獎金卻不能改變的道理?

對於那些致力使公司轉虧為盈的企業,我們表示敬意,也主張政府應發給充分的激勵獎金,酬謝他們的努力。但對於那些年年行禮如儀領取高額獎金的企業,政府考量財政收支、經濟形勢和社會觀瞻,必須斷然採取不同作法。至少,不能因為主管部門的因循,使這些企業員工背負外界的罵名。不僅如此,對於若干形式上已「民營化」、政府卻仍是最大股東的半公營企業,如中華電信和中鋼等,政府有必要促使其將超額盈餘透過價格機制回饋給社會,而不是任由高層董事、經理人以獎金和分紅等手段將企業利得大肆納為己有。

這波景氣嚴冬,何時才會融雪化冰,目前還看不到出路。馬總統預言,明年經濟第二季可轉為正成長,恐怕只是空包安慰劑,鼓舞不了人心。在這樣的低迷時刻,三千六百元消費券確實帶給民眾一些振奮;但只要國營事業員工一領數十萬年終獎金的消息一出,這點寬慰恐將馬上會被不平淹沒。對此,政府務必要妥善因應,不要低估民眾心裡的感受。



◆ 馬說暫緩 經長:國營事業獎金已經發了

中央社 2008.12.10

經濟部長尹啟銘今天表示,國營事業員工去年的工作與考核獎金、績效獎金已依現行作業要點發出,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將在2個月內,針對影響社會觀感的部分,修正作業要點。

總統馬英九昨天受訪表示,將請經濟部研究,國營事業員工是否共體時艱,暫時不領獎金。總統並表示,已提醒經濟部注意社會觀感。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經濟部就「為因應全球暖化、有效節能減碳之政策,如何增設加氣站,並建立油氣價差機制」專案報告,由經濟部長尹啟銘報告並備詢。

國民黨立委李慶華詢問國營事業年終獎金是否已發出?尹啟銘回答「已經發出」。李慶華說,獎金已發出,馬總統還要經濟部研議是否暫時不領;他質疑馬總統遭誤導,而社會各界就此熱烈討論,無異國人被開了一個大玩笑。

尹啟銘說:「我並沒有誤導任何人。」他表示,昨天曾與馬總統就此通電話,國營會正就國營事業工作與考核,以及績效等獎金發放作業要點進行原則性檢討,2個月內進行修正。他說:「我們會把總統的考量放入要點內修正。」

他說,國營事業員工的獎金分為工作(員工個人的)與考核獎金、績效獎金(企業的)兩個部分;前者須經行政院研考會考核通過,於隔年5月才決定當年的工作與考核獎金,後者則須經監察院審計部通過。因此,「今年的績效,不可能今年就發」。

媒體另於委員會開始前訪問尹啟銘,是否考慮追回已發放的去年獎金?尹啟銘說,沒有依據可以追回;且事涉員工年度報稅問題,實務上也有困難。



◆ 財團法人官派負責人 好「肥」

【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 2008.12.10

經濟不景氣,中央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官派負責人則是名副其實的「肥缺」,甚至有人領「雙薪」。五十九個財團法人負責人,有三十九個人月薪超過十五萬元;薪水最高的工研院院長,月薪超過三十九萬,比副總統和五院院長都多。

立法院預算中心認為,應訂定合理的薪資標準和轉任制度,避免變成酬庸或安排退休軍公教人員轉任處;領「雙薪」者更是嚴重不符社會正義。

預算中心公布,五十九個財團法人裡,有三十九個負責人月薪超過十五萬元,其中九個超過部會首長的十八萬多元,一個超過副總統的三十四萬餘元和五院院長的三十一萬餘元。最高薪的是工研院院長,月薪三十九萬一千五百元。

預算中心公布各財團法人資料,是依照各部會今年八月送交立法院的資料。至於月薪未達十萬元的只有四個,但其中三人領雙薪。月薪五萬六九二二元的「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董事長張元旭,可領九萬三○七八元的月退金;月薪五萬七○八七元的「中央畜產會」執行長黃欽榮,兼領八萬七一一三元的月退金;月薪六萬三三三○元的「榮民榮眷基金會」秘書長陳炯伯,月退金更高達十萬三○○○元。



◆ 6大手法 財團法人規避監督

【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台北報導】 2008.12.10

行政院主計處共列管一百三十四個政府捐助成立的財團法人,但是卻有高達五十四個沒有把預算送到立法院審議。立院預算中心清查後,羅列出財團法人逃避監督的「六大手法」,點名運用這些手法的財團法人多達二十二個。

依照預算法,政府捐助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財團法人,必須把預算送到立法院審議,因此綜觀逃避監督的「六大手法」,主要都是設法讓自己受政府捐助比率降到百分之五十以下,第一種就是「用交叉方式或假借私人名義捐助,規避百分之五十限制」。

預算中心指出,這種手法就是利用自己捐助的其他社團法人名義,再捐款給另一個社團法人,或者用特種基金、轉投資的公民營事業捐助,甚至假借私人名義捐助;表面上政府捐助比例不高,但仍可實際掌控。經濟部的「中興工程顧問社」及其他四個社團法人,都屬於此類。

第二種則是以累積剩餘、結餘轉基金方式,「稀釋」百分之五十,較誇張的如經濟部「台灣地理資訊中心」,政府捐助金額竟然從百分之百「稀釋」成為百分之一,經濟部「台灣雜糧發展基金會」,則從捐助比率百分之七十,「稀釋」成為百分之零點零七。

第三種則是用捐贈不動產的方式規避百分之五十限制,具體的例證為民國四十一年創立之「三軍托兒所」,所有土地和財產都是政府捐贈,如今基金會淨值超過二十億元,但因政府機關不是原始創立的捐助人,被認定為「非屬公設財團法人」,已經形同「既得利益者之私相授受」。

第四種則是玩文字遊戲,認為「超過百分之五十就是不含百分之五十」,如外貿協會。不過預算中心認為,社團法、刑法類似規範都有計「本數」,也就是包含百分之五十,這些社團法人沒道理逃避監督。

其他兩種,雖然政府捐助比率確實未達百分之五十,但預算中心認為,一種是明顯為政府代行職務,一種則是由政府實施公權力收入做為基金來源,都不應該規避立院監督。

除了這六種手法外,預算中心也點名國家電影資料館等單位,明明就符合應該送預算書到立院的要件,卻仍然規避監督,根本是「藐視國會,限縮立院預算審議權」。

預算中心具體要求規避監督的社團法人,應該把預算送立院審議;鑽法律漏洞者,立法院應該儘速修法解決爭議。



◆ 咱的社會─健檢一日遊 醫院A健保

【洪長源/彰化二林(文字工作者)】 2008-12-10 中國時報

伯父今年八十八歲,某天里長告訴他,政府為照顧老人,遊覽車將來村莊中接送,早上到大醫院健康檢查,下午到遊樂區玩,含中餐,只要帶著健保卡就行,其他一切免費。有這麼「好康」的事,伯父興高采烈的帶著健保卡去做免費的一日遊,回來之後我問伯父:健康檢查有沒有抽血、驗大小便?哪有,僅照二張X光而已。

原以為是社會福利活動,原來是醫院的「賺錢術」,透過地方人士或村里長打著老人健康檢查的名義,利用刷健保卡,招待老人出遊。而費用則全由健保局埋單。

我們不反對照顧老人,但這種啃食健保方式,除肥了醫院之外,全民都是受害者。健保局員工想要領三.八個月年終獎金,這種黑洞是不是該先塞住,再談獎金。



◆ 救經濟不能病急亂投醫

【中時社論】 2008-12-10 中國時報

為了振興經濟,各國政府紛紛下猛藥。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警告,美國經濟可能進一步惡化;馬英九總統也提醒,台灣經濟最快明年第二季才可能好轉。為了拚經濟,最近新任金管會主委陳?要求四.二兆元郵政儲金轉存中小型銀行,以擴大銀行授信的能量,這項作法頗有創意,卻可能會令不少存款人感到害怕。

百年罕見的金融風暴讓投資人、存款人都嘗到痛苦的滋味。美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跌到十一年新低,日經指數更跌到廿六年新低,股市投資人過去幾年的獲利全部賠光,更害慘許多靠退休基金過日子的老人。以往談投資理財要分散風險,這回不論投資股市、房地產、原物料、對沖基金或私募基金都損失慘重;連最保守的把錢存進銀行,都要擔心銀行會不會倒。

金融海嘯持續一年多,迄今金融市場波動性仍然非常大,眼見明年景氣持續走向衰退,各國政府無不下猛藥。向來保守的英格蘭銀行十二月四日再次大降息四碼,把利率降到二%,為半世紀以來最低水準;瑞典央行更猛,利率大降七碼至二%,為十六年來最低水準;歐洲央行亦大降三碼至二.五%,這是歐元區十年來最大的降幅。美國的情況更慘,聯邦基金利率已降至一%的歷史新低,市場預期,聯準會本月中決策會議將會進一步降息二碼,逼近零利率的水準。

在新一波全球的降息風潮,我國央行動作非常迅速,自九月以來連續降息四次,總計降幅共○.八七五個百分點,這樣的降幅比歐美來得小,由於景氣急轉直下,市場預期,央行將改變以往微幅的降息措施,本周即將召開的央行理監事會議可能下猛藥,擴大降息幅度,同時放手讓新台幣匯率走貶。不過,經濟學家也擔憂,貨幣政策有其極限,大幅度降息暗示經濟衰退更加嚴重,打擊市場信心,而利率降到逼近零,更將陷入流動性陷阱,效果將大打折扣。

台灣的經濟向來依賴出口,面對歐美市場急凍,台灣的出口更是急速下滑,連三月負成長,十一月份台灣對大陸出口比去年同期衰退近三成九,其中,面板、電機產品衰退幅度為歷年最大。在這樣慘淡的情況下,央行似乎找不到不降息救經濟的理由。然而,此舉對於依賴微薄存款利息過活的退休族,利息大幅縮水,影響同樣非常大。

不過,真正令存款戶擔心的是,金管會要求總額高達四.二兆元的郵政儲金轉存中小型銀行,這是金管會落實先前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的重要措施。然而,這項如此重大的政策,迄今未看到金管會詳細對外說明政策目標與風險評估。難道僅憑金管會一句話就可以指揮郵政總局把錢轉存到中小型銀行?這是不是變相紓困?

民進黨執政期間,行政院指揮郵儲金轉存一百億元至陽信銀行,引發軒然大波,各界質疑其中有利益輸送之嫌。

如今政黨輪替之後,郵政儲金變成各方覬覦的標的,國發基金想擴大規模至一兆元,要向郵政儲金伸手;金管會亦把郵政儲金當作紓困的工具,難道不必取得存款大眾的同意?在政府宣布存款全額保障下,中小型銀行仍發生存款流失情形,不正好反應出存款人對他們較缺乏信心。那麼,這些銀行為何可以在無條件下取得郵政儲金的轉存呢?

面對全球嚴峻的經濟情勢,馬總統明白警告大家,經濟連續三季負成長,大家要很拚,不過,馬政府下猛藥拚經濟之際,更必須審慎評估各項政策的利弊,某些可能引發後續爭議的措施,絕對要三思而後行,否則挖東牆補西牆的結果,可能引發更大的後遺症,這可不是民眾所樂見。



◆ 振興經濟方案的爭議和後遺不容小覷

【工商社論】 2008-12-10 工商時報

為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對經濟的衝擊,行政院於九月間通過「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其中「實施短期新增投資五年免稅獎勵措施」,將透過「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九條之二修正草案」予以落實。而這項修正草案也已於周一經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初審通過,不過由於此一獎勵措施的兌現,必須以犧牲鉅額國庫稅收為代價;且促產條例明年底就要落日,一旦立院通過修法,形同另開後門,自然也引發質疑。到底如何執兩用中,確有檢討評估之必要。

首先,必須檢討的自然是行政部門把振興經濟的方案,依附在行將落日的促產條例,是否為一合宜的策略選擇之爭議。畢竟,從促產條例的前身獎投條例來看,固然對招商引資發展資訊科技等策略性產業卓有成效,但減免稅負優惠同時也帶來稅負不公、獨厚財團富人的批評。因此,在促產條例之適用行將屆滿之際,各界本已有高度共識應在落日後回歸正常課稅。

然而,對於享受稅負優惠的相關業者而言,自然希望長保此既得利益。因此本來就不斷透過各種管道,希望即使明年促產條例落日後,主管部會能夠另訂新法繼續享受優惠。而突如其來的全球金融海嘯,則不啻天上掉下來禮物,使相關業者可以振振有辭的打著振興經濟旗號,要求給予更優惠免稅獎勵措施,而從行政院乃至立法院也都順勢回應,看來不管促產條例明年是否真的落日,相關業者繼續享受稅負優惠確實大可高枕無憂了。

這樣的結果,自然難以讓長期抗議台灣稅制不公的稅改聯盟等民間人士滿意,促產條例修正草案的初審通過,等於是為稅改聯盟周末發起「反財團減稅大遊行」增添薪火。據報導,這項大遊行也已獲得包括民進黨與台聯等在野黨的表態支持。台聯黨主席黃昆輝指出,該黨上周針對稅制議題進行民調,有高達68%民眾認為台灣稅制不公平,更有77%民眾認為台灣富人繳稅太少。民進黨的發言人也強調,馬政府一方面說要讓促產條例落日,但卻又要開後門延長,國家稅收損失會非常龐大,因此民進黨堅決主張促產條例一定要落日,而且不能再開後門。

不論是民間的稅改聯盟,或者是在立法院連一個席次都沒有的台聯,的確都可以針對此一議題發聲,但唯獨民進黨的應和卻顯得虛矯。一方面,所謂的稅負不公,存在已久,但過去八年在民進黨執政期間,卻並未看到當時的執政者採取何種措施予以矯正,反而是沿襲國民黨執政時的模式,與財團交好,為財團量身打造減免稅負。其虛矯的情況,就如同執政期間對於集遊法的不合理不合憲置若罔聞,等到下台了才想依附野草莓吶喊修改集遊法。

另方面,民進黨發言人倡言民進黨堅決主張促產條例要落日不能開後門;但是該黨立法委員李俊毅等卻在立院經濟委員會的審查會上,不只不反對行政院版的給予短期新增投資者五年免稅獎勵,甚且還主動加碼,主張「既有製造業自今年七月一日起至明年底止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減半」。這項提案表面上是讓既有製造業者於當前經營困境下,也能一視同仁地享有稅負減免的優惠,但卻完全不顧此舉意謂著未來一年半國庫稅收將因而損失1,700億元。而且依照預算法,立委提議減少稅收者,應提出足以彌補的可行替代財源,因此李俊毅的提案,不但與民進黨宣稱的政策相違背,根本也是違反預算法的粗糙提議。

綜觀全球金融海嘯衝擊迄今,不論朝野,更不論行政或立法部門,總體的反應其實都大有可議。行政院一系列擴大內需與振興經濟方案,能否收效猶未可知,但可以確定政府財政將會益形惡化,稅負也會更加不公。立法部門和在野黨本應扮演監督制衡角色,但不是放棄職守競相加碼就是言行不一為反對而反對。看來,民眾還是自求多福吧!



◆ 毫無氣魄!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0

20年來,台灣出現過最有氣魄的政策,一定是十餘年前方今的蕭副總統任行政院長時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當時大陸經濟正快速崛起,東南亞各國也與大陸齊步,紛紛踵武台灣發展的軌跡,推出數量幾乎無限的廉價勞動,積極以加工出口業為經濟創造巨大推力。面對數量高達30億人的後繼者,台灣所累積的豐富經驗、人才、專業知識,以及無遠弗屆的行銷網路,加上發展加工出口業不可或缺的高效率、低成本中上游產業,台灣的確立時躍升亞太地區這30億後進者的先覺者、支援者與引導者,就這30億人所構成的廣袤加工基地而言,台灣當仁不讓,就是營運中心。

惜乎當時的李登輝政府自毀長城,硬是阻斷兩岸直航的進一步發展,更以「戒急用忍」強力鎖國,使兩岸往來險阻重重,交通運輸,論其時間與成本,猶不如遠在海角的新加坡;於是亞太營運中心這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就活生生被意識型態扼殺,台灣經濟也退居邊陲。十餘年來,徒賴私自逃出鎖國桎梏跨海掌握加工出口業商機的萬千台商,對台灣中上游高效率供應者源源不絕的訂單,而勉強維持4%上下的成長率。

沉睡了十餘年的台灣,終於靠著馬總統的勝選,從大夢中甦醒,阻絕了十餘年的兩岸直航工程,忽然如輕舟過萬重山,再過一周即將實現。被凍結了十餘年的「亞太營運中心」,終於具備了先決要件,只是時移勢易,今日的台灣,不分朝野,早已失去往昔的雄心壯志,倘若有人還敢重提「亞太營運中心」的舊夢,恐將被嗤之以鼻。

然而時光儘管空過了十餘載,亞太地區後進國家以大量廉價勞動創造成長推力的模式,除了中國大陸之外,絲毫未改;跨出艱難的第一步之後,反而後勁漸增,整個亞太地區做為世界加工出口基地的聲勢更勝以往。即使歷經十餘年,全世界擁有豐富加工出口發展經驗,累積充沛人才與專業知識,具備高效率、低成本中上游原材料、零組件供應能力者,除台灣之外,四顧也無餘子。情勢既大體如昔,如果我們把握兩岸直航、揚棄鎖國的嶄新條件,今天發展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機會,依然存在,只看我們的氣魄有多大而已。

儘管時移勢易、政權兩度易手,過去以為不可能的三通即將實現,我們的領導者怯懦一如往昔,可能還有過之。從一個實例即可窺其全豹。

在蕭前院長的亞太營運中心計畫中,有一個附帶的規畫:選擇適當的區位設置亞太營運特區,做為中心的中心、計畫的具體而微的精要版。當然在台灣劃定一個特區,更有實驗的意義;將一切大開大闔的擘畫,在一個切割出來的小區域內進行實驗,一邊嘗試,一邊修正,累積經驗,建立範本,做為將來全台成為營運特區的有效藍圖。

既然要成為亞太地區這30億人的營運中心,台灣當然必須高度自由、開放,不問行政效能、法令規章、基礎建設,都必須達到最高標準。在此區域內最足取法的,應屬新加坡,其政府效能在各項國際評比中都穩占鰲頭,自由、開放的程度、基礎設施的完善也備受肯定。但要整個台灣一蹴而達此一地步殊為困難;因而選定一個小區域先全力以赴,若能企及新加坡的高度,即可向全台推廣。

今天兩岸直航已將台灣推入一個新紀元,過去不敢夢想的目標如今已可企及,果真能讓營運特區美夢成真,將一個具體而微的新加坡搬來台灣海峽,其競爭力將提升到何等地步,簡直難以想像。

恰於此時,中國大陸愚昧地自毀長城,將20年來推動經濟高速成長的加工出口部門這個主力引擎熄滅,大批沿海台商慘遭屠戮、走投無路。如果在海峽此岸能出現一個新加坡一樣自由、開放、高效能、低工資的特區,加上台灣品牌的高附加價值與中上游產業鍊更密切的配合,萬千台商會蜂擁前來追求另一個春天。

蕭副總統顯然對重新開啟營運特區規畫,讓直航契機提前發酵,並藉此大幅提升台灣的自由、開放,有高度的重視。而馬總統更關心台商的出路,高呼為台商設一專區。但行政部門反而言者諄諄、聽者藐藐,輕忽以視,或云並無專區規畫,或云將在加工出口區內劃一小區塊,享有與備受詬病的自由貿易區同等待遇。即使如此,何時可以實施仍在未定之天;即使實施,這樣小鼻子小眼睛的做法,又成得了什麼大事?

何不認真想想,將一個具體而微的新加坡搬來台灣海峽,其威力何等驚人!何不想想,若整個台灣在自由開放、行政效能上如同新加坡,台灣的威力會何等驚人!

※ 希望東亞樞紐,不會變成鈕扣。好冷?對,現在就這麼冷。

fsj 提到...

美政府倒債風險高 出口衰退超過預期

* 美國庫券負殖利率 破天荒
* 美政府倒債風險 高過康寶濃湯
* 穩定金融新招 Fed想自行發債
* 大陸各項經濟指標 全下滑
* 出口衰退又急又猛超過預期
* 7大行庫逾放 上月爆增76億
* 陳冲:肥貓企業先瘦身 再談紓困
* 國營事業績效獎金1月內修正 納入經濟因素
* 順勢改革獎金陋規 此其時矣
* 咱的社會─年終消化預算 折騰基層
* 科技創新 創造就業機會

◆ 美國庫券負殖利率 破天荒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綜合十一日電】 2008.12.11

美國投資人只求安全第一,倒貼把錢借給政府用,美國國庫券交易9日破天荒出現負殖利率,同時能源業者艾巴索公司(ElPaso)發行五年期債券的利率卻高達15.25%,經濟學家擔心經濟更難復甦。

紐約時間9日上午10時左右,三個月期美國國庫券出現負0.051%的殖利率。

這種利率表示投資人9日買下1萬美元三個月期國庫券,如果持有到到期日,也就是91天後,會收回約9999.5美元。

這是1929年美國發行三個月期國庫券以來,首次出現負殖利率的紀錄。前一天財政部標售270億美元三個月國庫券,得標殖利率為0.005%,也創下三個月期殖利率空前新低。

不但如此,財政部9日標售300億美元28天期國庫券,得標利率為0,但標購金額高達四倍達1,200億美元競標。

同一天裡,艾巴索能源公司發行的五年期債券,因信用評等屬較優級的垃圾債券,發債利率為15.25%。

艾巴索公司債券到期日長多了,又是垃圾債券,因此發債利率和三個月期國庫券殖利率和不能完全相比,不過9日五年期國庫公債殖利率跌為1.60%,只比幾十年來最低殖利率略高。

零或負殖利率代表投資人在金融海嘯中,極為注重美國政府幾乎不可能倒債、所發行投資工具具有絕高安全性的特點,同時投資人預期未來幾個月會發生通貨緊縮。

負或零殖利率也代表目前經濟極為困難,投資人在股票、債券與房地產投資中虧損嚴重,以致於毫無投資報酬的安全標的脫穎而出,這種極為保守的態度反映市場擔心明年全球經濟衰退可能惡化,繼續危害所有其他的投資。

經濟學家指出,投資人普遍「降息以求」安全第一,可能形成廣泛的影響,使經濟復甦延後出現;如果投資人一直不願把資金投入股票與公司債,可能扼殺企業日常營運資金的需求。

同時,國庫券殖利率從夏季開始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最低水準,也使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功能降低,因為銀行與投資人競相把Fed拿出來紓困、投入金融體系的上兆美元現金,投入國庫票券,而不是投入經濟體系中。

獨立分析師雅登尼說,這種情形上次在大蕭條時出現過,當時投資人願意接受沒有報酬率、甚至是負報酬率的投資,大家現在這麼熱衷保護手中的現金,不是好徵兆。



◆ 美政府倒債風險 高過康寶濃湯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彭博資訊十日電】 2008.12.11

信用違約交換合約(CDS)價格顯示,市場認為美國政府倒債風險已高過康寶濃湯公司(Campbell),而為英國公債避險成本也超過美國速食業龍頭麥當勞公司債券。

據CMADatavision資料,保護歐元計價的美國公債五年CDS的報價目前為65個基點,這表示為1,000萬歐元的美國公債避險,成本需6.5萬歐元(約8.4萬美元)。相較之下,康寶和製藥業者巴士特國際公司(Baxter)的債券CDS合約分別只有52.5與57.5個基點。

英國公債違約的風險是麥當勞的近兩倍。CMA的資料顯示,保護英國公債的五年CDS合約9日報114.3個基點;義大利、荷蘭、法國和德國的合約則分別為189.6、99、58.4和50.6個基點。

英國政府9月29日接管英國最大房貸機構Bradford&Bingley當天,英鎊兌美元出現近16年來最大單日貶幅,此後英國公債的CDS價格就持續上揚。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一年來力圖重振信用市場活力,資產已暴增逾一倍至2.14兆美元。許多經濟學家都認為,總統當選人歐巴馬應推動至少1兆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以協助美國走出已持續一年的經濟衰退。瑞士信貸集團的策略師估計,美國政府扭轉經濟的總成本將超過4兆美元。

Aladdin資本管理公司研究部主管麥唐諾說:「美國公債避險成本高於康寶確實荒謬,但這是供需問題。美國政府將推出另一大型刺激經濟方案,康寶濃湯要推出刺激方案嗎?不用。」他預估未來18個月,美國可能發行1.5兆至2兆美元公債。

CDS的買方藉合約為債券等信用商品避險,當發債機構無力清償債務時,CDS賣方需償付買方債券的面額。保障1,000萬美元債券五年的CDS合約每增加1個基點(0.01個百分點),等於一年避險成本增加1,000美元。

※ 唉... 連公債都有危險

* 救經濟,歐巴馬重啟印鈔機 -- 3/4債務世界(淪陷的經濟):依現代經濟運作的原理,有80%的人終將陷入債務危機
http://jamesz.pixnet.net/blog/post/23788135



◆ 穩定金融新招 Fed想自行發債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綜合華盛頓十日電】 2008.12.11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破天荒,考慮自行發行公債,增加穩定金融市場的籌碼,也凸顯拖累美國經濟的信用危機難以解決。

Fed官員已經就發行Fed票券或債券的想法,和美國國會初步接觸,雙方會不會達成共識、Fed會不會採取行動,現在還不知道。但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聯邦準備法沒有明白表示Fed可以發行貨幣以外的票券。

發行政府公債大致是財政部的權限,Fed可以隨心所欲的發行貨幣,但因信用危機拖延,難以解決,美國經濟又陷入衰退,促使Fed官員多方尋找新的金融工具。

Fed光是思考這種構想,就足以凸顯當前困境對Fed是嚴峻挑戰,以致Fed必須極力尋找新構想。

其中考慮的重點是Fed的資產負債表,Fed資產從8月開始支撐多個市場時的不到9,000億美元,激增為超過2兆美元。

資產膨脹為Fed帶來了麻煩,信用危機爆發之初,Fed紓困時動用的資金,都是出售Fed持有國庫公債所得款項。Fed官員不希望庫存的國庫公債水準降到太低,Fed目前持有的國庫公債價值大約4,760億美元。

Fed過去也向財政部借錢,由財政部發行公債,把發債籌得的資金存入Fed,由Fed動用。但財政部上月宣布要減少發債,因為財政部本身也有大量發債舉借資金的需求,同時要受舉債上限的約束。

因此最近Fed推動新計畫時,大致是動用銀行存在央行的準備金,也就是Fed發行的貨幣。

經濟學家擔心這種作法的不利影響,Fed把大量資金放到金融體系中,一旦市場穩定下來、經濟狀況好轉,要抽回銀根可能不容易,目前這件事不是問題,但如Fed行動太慢,在金融體系流通的資金可能引發通貨膨脹。



◆ 大陸各項經濟指標 全下滑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12.11

冬天冷,大陸各項經濟指標更冷;海關總署昨天公布,十一月大陸進出口總值一八九八點九億美元,同比下降百分之九;其中,出口下降百分之二點二,增速比上年同期減緩廿四個百分點。

一到十一月,大陸外貿出口增長百分之十九點三,增速比上年同期減緩六點八個百分點。

中共商務部發布最新統計顯示,上個月,大陸實際使用外資金額五十三點二二億美元,同比下降百分之三十六點五二,延續數月以來的下滑趨勢;全大陸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兩千二百一十六家,同比下降百分之三十八點三二。

而受經濟形勢影響,十一月,大陸港口主要指標大幅回落,外貿吞吐量出現負成長,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幅為近十年來最低。被視為外貿出口晴雨表的貨櫃吞吐量,在傳統耶誕貨物出貨旺季增長乏力,十一月僅一萬零六十萬標準箱,增幅同比下降六點七個百分點。

此外,鐵礦石進口量首現負成長,煤炭運量繼續負成長,長江、珠江內河運量增加幅度明顯放緩,水運業形勢嚴峻。

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天表示,十一月,大陸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標(PPI),同比上漲百分之二;相較於前十個月PPI同比上漲百分之八點二,大幅回落,專家擔憂這是企業生產下滑、需求不足的具體表現。



◆ 出口衰退又急又猛超過預期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1

財政部本周一公布11月我國海關進出口雙雙衰退,其中出口較去年同月大幅衰退23.3%,不僅連續三個月負成長,而且衰退幅度急速擴大,更是近七年二個月來最大衰退幅度。台灣此波出口衰退之急,幅度又大,遠超過各預測機構的預期,明年台灣經濟是否能保住正成長,受到嚴酷考驗。

11月台灣出口,除日圓大幅升值對其出口尚能保持正成長外,對其他主要出口對象全部負成長,顯現台灣出口問題之嚴重。其中一向居我出口首位,高占總出口40%的中國大陸(包括香港),11月對其出口衰退38.5%,影響最大。其次是東協六國,對其出口已高占我總出口15%,衰退19.4%。顯然對大陸及東協出口衰退幅度,較對美、歐出口分別萎縮14.2%及9.8%高出很多。之前不少人認為此波金融海嘯,受衝擊最深的應是美、歐等工業國家,對開發中國家,尤其金融市場開放程度較低的如中國大陸等新興工業國家,衝擊較輕。但以台灣對各國出口衰退幅度高低來看,該項認知顯然不完全正確。新興工業國家雖受金融海嘯衝擊程度較低,但彼等多以出口為導向;美、歐工業國家實質經濟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經濟淪為負成長,進口也隨之萎縮,自將影響新興工業國的出口,進而傷及其經濟成長。

而台灣由於投資環境改變,許多勞力密集產品,已失其比較利益,不得不在20多年前移轉新興工業國家投資生產,誘導台灣機器設備、原材料、零組件及半成品等,對新興工業國家出口,利用該等國家低廉勞力、土地,經簡單加工與組裝後,再出口到美、歐等工業國家。台灣20多年來採取此種模式,雖對美、歐出口占總出口比重迅速降低,但代之於對中國大陸與東協等新興工業國家出口比重大幅上升,不僅支持台灣出口與經濟維持適度成長,亦幫助台商在海外開創第二春,更促進台灣經濟結構的調整,朝向技術密集產業發展。

可是自今年第三季開始,工業國家經濟全面淪為負成長,進口隨之萎縮;對台灣而言,不僅對工業國家直接出口衰退,間接透過新興工業國家轉出口的部分亦隨之萎縮。因而,11月台灣出口除日本外,幾全面敗下陣來,其受衝擊之大,可能甚於新興工業國家。

更值得注意的是,8月間台灣出口還呈兩位數達18.4%的成長,9月突然轉變為1.6%的負成長,11月更劇降為負23.3%的衰退。台灣出口之所以如此急遽萎縮,主要受到對大陸出口急速衰退的影響。今年8月對大陸出口還增加13.9%,9月突轉為負16.3%的衰退,11月更降至38.5%的萎縮。此除受到工業國家經濟衰退的影響外,大陸在去年下半年所採取一連串打擊其加工出口產業的各項措施,更是罪魁禍首。台灣此波出口又急又猛的衰退趨勢,是否會持續下去,目前尚難判定,但僅10及11月出口急速衰退所產生的傷害,已遠超過各經濟預測機構的預期。以行政院主計處的預測為例,今年第四季商品及服務出口以當年新台幣計,衰退6.7%,但實際海關10及11月商品出口,同樣以新台幣計卻衰退15.6%,超過一倍以上;尤其出超主計處估測第四季還增加3.2%,但10及11月海關統計出超大幅衰退43.1%。顯然,主計處估測第四季外需的持續擴大,對經濟成長率是正的貢獻,而今海關統計將是大幅萎縮;因此,今年第四季主計處估測經濟成長率負1.73%,可能衰退幅度遠大於此。依此類推,明年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由負轉正,其可能性大為降低。加以國際間近兩周來不論工業國家或新興工業國家發表的各項數據,均較之前嚴峻。顯然,各經濟預測機構,估計台灣明年將有2%以上的經濟成長,似過於樂觀。

終之,處此非常時期,需要大家共體時艱度過此一難關外,為追求台灣經濟的永續發展,行之多年的引進高度工業國家的技術、進口精密機械設備與原材料、關鍵零組件,在台加工後銷到新興工業國家,尤以大陸為主,再經簡單加工與組裝後轉銷到工業國家。此一發展模式應予檢討,是否已到改弦易轍的時刻,請執政當局三思。



◆ 7大行庫逾放 上月爆增76億

【朱漢崙/台北報導】2008-12-11 工商時報

企業紓困才剛啟動,泛官股集團的七大行庫逾放金額11月就爆增76.65億元,創下近2年來紀錄!七大行庫逾放最新統計昨日出爐,10月41家銀行總計新增逾放金額僅46億元,但昨日先公布11月逾放金額的台銀、土銀、合庫、一銀、華銀、彰銀、台企銀等泛官股集團的七行庫,就新增76.65億元逾放,增加數量及幅度,為2年來僅見。

行庫普遍對明年更加悲觀:「恐怕明年會更慘!」未來單月新增逾放金額動輒逾百億元,恐怕不久之後就會發生。

近2年來,七大行庫逾放金額就算增加也是個位數,像這樣1個月之內增加數10億元,還是第一次。在七大行庫裡,以放款量最大的台銀、合庫逾放增加金額最高,為七大行庫之冠,由於台銀、合庫不僅自貸金額高,也擔任聯貸主辦行,因此逾放衝擊首當其衝。

根據統計,逾放增加前三大銀行分別為台銀、合庫、一銀,台銀11月份逾放金額較10月份增加25.69億元、逾放比為1.13%,合庫逾放金額增加19.29億元,逾放比為1.86%,一銀逾放金額增加10.66億元,逾放比為1.46%。

政府要求大型行庫對企業紓困,然而,發生「趁火打劫」的情事卻屢見不鮮;不少行庫主管私下指出,很多透過經濟部紓困窗口跑來談判紓困的企業,「一開口就要1%的利率,還要求掛帳!」這種「獅子大開口」的行徑,讓行庫不敢領教,但礙於政策也只能苦在心裡。

行庫也表示,來要求紓困的企業,至少必須先作到三大項,才能讓銀行更有紓困的意願:

1、董事長應自己出來作連帶保證人。

2、讓銀行監管其財務金流,降低紓困風險。

3、董總座、董監酬勞以及公關等人事或其他費用開銷應作檢討,以證明自身真有努力節流。

※ 行庫會不會倒?



◆ 陳冲:肥貓企業先瘦身 再談紓困

【陳怡慈、顏瓊玉/台北報導】2008-12-11 中國時報

企業經營者把公司搞垮了,一邊跟政府申請紓困、一邊繼續領高薪?金管會主委陳冲昨揭示「肥貓企業瘦身」原則:申請紓困的企業須檢附「所有關係人」的薪酬調整計畫書,獲銀行團同意後才可進一步談紓困,嚴重者,連「員工待遇」也應納入調整範圍。

金管會副主委吳當傑也表示,董監酬勞是依公司法規定,各公司透過公司章程或股東會決議訂定,為讓股東更了解公司付出的成本,金管會也注意到相關資訊揭露的重要性,因此決定企業連兩年虧損,若董監仍領取酬勞,將被強制要求公布姓名。

申請紓困 須檢附薪酬調整計畫

企業申請紓困又領高薪的不對稱現象,成為昨日立院財政委員會質詢焦點。立委黃偉哲舉美國三大汽車為例,業主為爭取紓困,捨私人專機改坐環保汽車到國會參加聽證,反觀我政府在要求銀行挺企業時,完全不見配套措施。

陳冲指出,政府施政應考量「社會觀感」,針對這些經營不善、卻還繼續領高薪的「肥貓企業(fat cat)」,其「所有關係人」都應該考慮「hair cut(調降福利待遇)」。

具體作法上,陳冲說:「企業跟金融機構提紓困跟本金展延時,不能只提融資方案或重整計畫,也必須檢附薪酬調整方案。」

除董監事CEO 應包含員工

陳冲說,所謂「關係人」,除了董監事、CEO之外,也應該包含「員工待遇」,例如:分紅、認股權等;他強調,美國汽車業在討論hair cut時,連「員工待遇」都納入討論。

陳冲希望肥貓企業先自我瘦身、再談紓困,工總理事長陳武雄昨說,這是應該的,也是合理的。他說,「關係人」代表「跟企業經營成敗有關係的人」,就算金管會沒規定,申請紓困的業也該摸著良心、自我節制,績效很差的,CEO甚至不要拿薪水、紅利也不能拿。前公司治理協會理事長、台大會計系教授柯承恩也肯定這項措施。



◆ 國營事業績效獎金1月內修正 納入經濟因素

中央社 2008.12.11

經濟部將就國營事業獎金發放進行檢討。政務次長鄧振中說,修正方向包括加入「經濟因素」。另外,以往7月至12月陸續發放上年度績效獎金的時程,修正目標將提前至6月底前發放。

總統馬英九昨天受訪表示,將請經濟部研究,國營事業員工是否共體時艱,暫時不領獎金。沒想到經濟部長尹啟銘今天在立法院證實,各界熱烈討論的國營事業績效獎金大多已經發出,無法「暫時不領」。

鄧振中下午針對經濟部所屬事業經營績效獎金的發放召開記者會。對於總統認知與實情有落差,他低調表示:「就這一方面,我們必須加強說明。」

他表示,國營會針對「經濟部所屬事業經營績效獎金實施要點」的修正方向,將會納入「經濟因素」,讓核算績效獎金的考慮因素更為廣泛。

另外,有關績效獎金發放時程也將修正。

鄧振中說,公務人員的考績獎金都在每年1月發放;但國營事業績效獎金因以監察院審計部決算結果為依據,每年7月左右才可確定,因此作業時程自下半年才開始。

國營事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重球表示,將於修正要點時,一併檢討獎金發放時程,以6月底前發放上年度績效獎金為目標。檢討修正後,將從民國97年度績效獎金開始實施。

鄧振中說,國營事業0至2.6個月績效獎金的制度,自民國78年即沿用至今;經濟部將遵照總統宣示,廣徵各方意見研議修正現行制度,並在1個月內完成修正。



◆ 順勢改革獎金陋規 此其時矣

【顏瓊玉/特稿】2008-12-11 中國時報

國營事業年終獎金不合理、財團法人董事長長年坐領高薪,即使政黨輪替都兩回了,這些陳年沉?,卻怎麼都改不掉;這場金融風暴,無疑是馬政府的「黃金時機」,現在儘管被罵到臭頭,但政府應該趁勢大力改革,一舉改掉過去不合理的陋規。

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明明績效不佳、虧損連連,卻搬出一堆理由爭取年終獎金,怪的是,發獎金動作快,檢討卻要拖上兩個月。年終獎金制度行之多年,但只用一紙行政命令,隨時可以改。

發獎金神速 檢討要兩個月

面對外界質疑,相關單位振振有詞,健保局完全忘了健保長年虧損,只靠不斷調漲保費,才免去破產之災;國營事業向來被批為是「貴族勞工」,面對質疑,他們的反應是,景氣好時不能如高科技電子業領巨額分紅,景氣不好時,為何要扣他們的年終。

經濟部的反應更令人搖頭了!這一場國營事業高額年終爭議,已爆發接近半個月,但是,這兩天總統馬英九向經濟部長尹啟銘建議,考慮民眾感受時,尹啟銘的反應竟是束手無策,連國營事業年終是否發放,他都搞不清楚狀況。

看來,不但人民拿官僚沒辦法,官僚體系似乎連馬總統都吃定了!看看另一個例子就可以知道,衛生署長葉金川硬是將健保局的年終獎金計畫退回,相對的,尹啟銘不是如自己說的,「末梢神經沒有繃緊」,不然就是完全掌控不了國營事業。

尹啟銘對比葉金川 落差大

油電事業對外界質疑一再解釋,「今年發的獎金是依照去年績效」,既然很難說清楚也無法說服輿論這個邏輯的合理性,不如就比照民間「今年事,今年畢」;既然是「績效獎金」,也不要再拿「政策因素」當擋箭牌了。

同樣的,財團法人及其轉投資事業「薪事」比國營事業問題還多,天高皇帝遠,立法院管不到,像海外信用保證基金這種邊陲單位,「錢多事少」到朝野立委咋舌,而這樣的單位不知有多少還沒被掀出來。沒績效的公設財團法人負責人月薪高過部會首長,更不是新聞了。

此時此刻,人民勒緊褲帶苦哈哈,政府也一直在舉債拚經濟,大家都在「籌錢」,沒道理少數人還可以一如往常,拒絕改變。金融風暴吹出「獎金問題」,制度需要全面檢討,政府應該拿出魄力,一舉掃除過去陋習,相信會得到掌聲。



◆ 咱的社會─年終消化預算 折騰基層

【晞林/北市(退休公務員)】2008-12-11 中國時報

又到年底,許多基層機關公務員忙著執行年度預算和經費時,恐怕心情會忐忑不安,因為這時上級機關經常會丟出一筆巨款,要求你限期在明年一月中會計度結算前執行完畢。

這錢怎來的?原來各部會通常有一筆補助款或統籌分配款,給首長或上級機關做調配或公關、獎勵、贊助用的,這些錢,平常下級機關要申請,都要看臉色,或寫一大堆計畫,也不見得獲准。但到年底,上級機關的錢用不出去了,就往下級機關亂塞,要他們限時花完,造成下級機關很大困擾。

下級機關日常固定預算經常吃緊,這幾年業務費更持續刪減,推動業務或雇請工讀生、支付水電費等都相當困難,但政府似乎不是沒錢,而是把太多經費掌控在掌權和握錢的上級機關首長裡,層層下扣,最苦的就是基層的公務員了。

法律應規定,經費的分配和撥付應不得晚於年中(七月),否則公務員執行有困難時,得將經費保留至次年使用,這樣不僅可鞭策上級機關早日執行補助款的使用,也可免於基層機關為消耗補助款而亂用經費。



◆ 科技創新 創造就業機會

【經濟日報╱李鍾熙】 2008.12.11

通常科技研發的目的是在為未來發展舖路,多需要長時間的孕育才能開花結果。但在不景氣的環境下,科技創新其實也能創造即時的工作機會,更可以讓政府的促進就業方案發揮更大效益,關鍵在於政府能否有效創造需求和誘因,並提供適當的技術協助。

首先,節能服務業(ESCO)就是以科技創造就業機會的例子。這是個中小企業型態的新興服務業,他們運用能源查核、模擬分析、智慧感測、照明空調及系統監控等技術,協助企業商家及機關團體降低各項能源支出,並與客戶分享節能成效,客戶節約愈多,節能服務業的收益就愈多。

這種節能服務工作,需要大量基層技術人力的投入,且對國家長期能源競爭力很有幫助,但要成功最重要的是政府要持續提供節能減碳的誘因,並與油電價格脫鉤。只要節能誘因存在,需求就會上升,再加上適當的技術輔導訓練及獎勵,節能服務業就能順勢擴大,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除了節能之外,類似的服務業還有環保回收、工安保全及會展觀光等。這些行業不但都需要較多的人力,也因為應用了新科技,得以開展出新型態、新機會,更會對台灣環境改善及增加來台商務有所助益,十分適合由政府與民間共同推動。

其次,在不景氣時許多高價消費轉向「平價化」,因此凡能降低成本,或能為低價品提升質感的科技創新,都能擴大市場,進而提高就業機會,最近WalMart和麥當勞業務不減反增,就是明顯的例子。

台灣產業一向擅長於低價化,不論是電腦資訊或家電產品,只要調整迅速得宜,都有機會搶占更大的平價國際市場,擴大外銷。同樣如食品、衣著、紡織、樂器等傳統產業,尤其是高質感的民生必需品,市場上需求有增無減,若能再加上科技創新提高全球競爭力,便能擴大外銷,提供額外工作機會。

其中科技得以著力之處頗多,如改良產品設計、採用替代材料、以晶片取代多重元件、提升製程效率等,但還是需要政府比照早年大幅鼓勵外銷的政策,提供充分的誘因及獎勵。

此外,不景氣時常出現的就是所謂「微型企業」的創業者倍增,其中有許多是畢業生找不到工作或是遭到裁員的員工。除了開計程車、小吃店及夜市擺攤之外,其實政府也可藉此機會提供適當誘因及機制,讓知識型的失業者透過網站相互連結,共同籌組團隊投入科技創業。如能在初期給予協助及支持,就能利用不景氣期間,完成創業所需的孕育準備工作,將來機會一到,便可成為社會及產業的生力軍。

總之,科技創新可以創造就業機會,誠如前所列舉的節能環保服務、平價產品外銷及微型科技創業等例子,目前政府已有相關的計畫在推動,但關鍵在於能否有效提供誘因、創造需求。一旦需求出現,再輔以適當的技術協助及訓練,就能水到渠成,對增加就業機會與提升國家競爭力都有幫助。(作者是工研院院長)

fsj 提到...

美失業救濟人數26年新高 三軍無能累死主帥

* 美失業救濟人數 26年新高
* 美上月預算赤字 創新高
* 還會再貶 英鎊創28年新低 與歐元接近1:1
* 北電考慮聲請破產保護
* 加央行警告 付不出貸款的加人將愈來愈多
* 經濟學人報告 全球未來貿易更依賴亞洲
* 南韓降息4碼 破天荒
* 歐洲央行:再度降息空間有限
* 減3碼 央行26年最大降息
* 下猛樂救經濟 5A總裁梭哈
* 降息如當歸 單一味難有大藥效
* 降息半年 股市起漲時
* 彭淮南:企業發債 最好時機到
* 大陸物價大跌 衰退通縮罩頂
* 新聞眼》噩夢來了?再觀察三個月
* 擴大內需 中共中央經濟會議定調
* 國際瞭望 新資本主義能形成嗎
* 馬總統:大陸投資環境不如以往
* 前泰鼎CEO張忠恆 投效聯詠
* 多角經營 創造新動能
* 力晶擬邀國發基金入股瑞晶
* 觀察站》黃崇仁賣什麼藥?
* 洗錢管制》提匯款達50萬 就要申報
* 138上市櫃 董監酬金將全都露
* 消費券超高作業費 浪費公帑
* 立委:虧錢就漲價績效怎會差?
* 整頓!經濟部首波鎖定台電、中油
* 立委代施壓!肥貓一家親
* 政府與銀行不能用民脂民膏紓困肥貓
* 舊車換新車補助3萬 定案
* 油價大震盪 學到什麼教訓...
* 我見我思:馬上錯、馬上吐到馬上扯
* 三軍無能 累死主帥

◆ 美失業救濟人數 26年新高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一日電】 2008.12.12

美國請領失業救濟人數大增至26年新高,顯示企業裁員繼續加速。美國10月貿易赤字亦意外擴大,顯示美國出口業疲軟,美國經濟可能正陷入比預期更深的衰退。

數據公布後,美元11日的跌勢進一步加深,美元對歐元下挫1.7%至1.3249美元兌1歐元,對日圓下挫1.6%至91.3日圓兌1美元。美元指數跌至84.034水準。道瓊工業指數開盤大跌144點至8,617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有近1.5%跌幅,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挫1.7%。

美國勞工部發表,至6日為止的一周內,首次請領失業救濟人數從前一周的51.5萬人增至57.3萬人,創下1982年11月以來最高。持續請領失業救濟人數也增至442.9萬人,創1982 年12月來最高。兩項數據均遠超過分析師預期。

美國商務部報告則顯示,美國的10月貿易逆差比前一月擴大1.1%,達572億美元。全球市場對於美國製飛機、汽車與農產品需求減少,使美國10月出口額下滑2.2%,回落至七個月低點。這顯示美國已難以指望靠出口增加來緩和國內房市崩盤、金融市場大亂所造成的經濟衰退。

分析師表示,最壞的狀況恐怕還沒過去,美國的失業惡化才剛開始。美國這波經濟衰退將一路挺進2009年,成為新總統歐巴馬將面對的頭號挑戰。

美國10月進口物價亦創下6.7%的單月最大跌幅,反應國際原油與大宗商品的巨幅降價。與去年相比的進口物價指數,更因此轉正為負,從上揚5.7%變成大幅下滑4.4%,是兩年來首次負成長。

物價上揚壓力迅速洩氣,讓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將有充分降息空間。利率期貨市場顯示,投資人普遍預期聯準會將在16日降息3碼至0.25%。



◆ 美上月預算赤字 創新高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8.12.12

美國財政部10日公布,由於經濟衰退導致稅收減少與7000億美元紓困資金拖累,聯邦政府11月的財政預算赤字再創歷來該月數據新高。

財政部說,11月的預算赤字金額為1644億元,為歷來11月份新高。新年度才兩個月,總體赤字就高達4016億元。經濟學家預期,這種趨勢表明,今年全年的預算赤字正朝創紀錄的1兆元或以上邁進,將是去年創紀錄水平的兩倍以上。

雖然11月的預算赤字略為低於分析師1725億元的預期,但是與任何財政年度的10月和11月相比,此兩月的金額則是創紀錄。

若如預期,此金額不僅是按照美元計價最高,而且在整個經濟中的比例也將創紀錄。1兆元的年度赤字,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6.7%,可望超過1983年為雷根總統在職時期所占6%的紀錄。

但是更為糟糕的是,一些分析師估計全年的財政預算赤字可能突破1兆元。美林(Merrill Lynch)北美經濟學家羅森貝格估計,取決於明年紓困資金的規模,預算赤字可望達到1兆5000萬元。

今年前兩個月的預算赤字飆升,主要是受到政府7000億元的紓困資金開支拖累。此項目11月的的支出為760億元,兩個月的總數則為1915億元。為了緩解此次自從1930年代來最大的金融危機,國會10月3日通過了7000億元的紓困計畫。

財政部的數據顯示,上個月總支出為3092億元,其中包括購買銀行資產的765億元與購買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e)兩大業者抵押貸款證券的232億元。



◆ 還會再貶 英鎊創28年新低 與歐元接近1:1

【江靜玲/倫敦十一日電】2008-12-12 中國時報

歐盟廿七國領袖今天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召開高峰會議,就全球金融危機和振興歐洲經濟再次進行商議。值此同時,英鎊卻於昨晚滑落到廿八年來新低,幾與歐元等值,經濟分析師認為,英鎊仍有下跌空間。

儘管英國政府在這次全球金融危機中,扮演了積極領導角色,布朗的工黨政府在極短時間內也提撥了二百億英鎊,支持歐盟的二千億歐元振興經濟方案,但英國經濟卻予人愈來愈艱困的感覺。

英鎊在昨晚滑落到廿八年新低,與美元的匯率為一英鎊兌一點四七三六美元,跟歐元的匯率差不多接近一比一。今天上午,遊客到郵局兌換歐元的匯率為,一百英鎊匯兌一百一十歐元。

自從一九九九年歐盟實行單一貨幣以來,英鎊兌歐元從未更低過。

專家指出,英鎊前次如此脆弱是在一九七○年代中期。當時,英鎊持續走軟結果,迫使英國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IMF)貸款。

經濟分析師表示,英國經濟情勢短期內難見好轉,英鎊還有下跌空間。外匯分析師也首次認為,英鎊和美元的匯價可能會走到一英鎊兌一美元。

較樂觀者則認為,歐洲經濟一樣不景氣,歐元明年會走軟,英鎊應該不至跌到谷底。英國反對保守黨批評執政工黨為振興經濟,大舉提高政府負債,是造成英鎊走軟的元兇。英國政府明年以後的負債估計將達一兆英鎊。

另一方面,德國財政部長史坦巴克在最新一期的《新聞周刊》中,公開批評英國政府的振興經濟計畫,包括降稅和提高政府舉債的作法,「粗糙」、「令人為之屏息」。



◆ 北電考慮聲請破產保護

【聯合報╱編譯莊雅婷/綜合外電報導】 2008.12.12

華爾街日報10日報導,北美最大電信設備製造廠商北電(Nortel)已尋求法律顧問協助,考慮聲請破產保護,同時也不排除向政府求援。

消息人士透露,北電聘請Lazard投資公司與紐約克萊利法律事務所(Cleary GottliebSteen & Hamilton)為顧問,共同擬定策略並試圖穩定財務狀況。如果北電的重整計畫宣告失敗,兩家公司將為其評估聲請破產保護的可能性。

報導指出,北電也考慮向加拿大政府政府求助,但近來當地政局不明朗,渥太華當局是否願意伸出援手仍是未知數。

不過,北電發言人艾雷皮恩表示,公司短期內不會聲請破產,「我們仍致力於落實上個月提出的重整計畫,希望能削減成本」。

受破產疑雲衝擊,北電股價10日在紐約證交所重挫23%,報40美分。按此收盤價計算,北電總市值約為1.99億美元。

北電曾是加拿大的旗艦企業,全盛時期市值高達2,500億美元,主要拜投機客湧進光纖網路市場所賜。2000年科技泡沫破裂後,該公司試圖東山再起,卻始終無法如願。北電從風光到沒落,可歸咎於多年來策略失誤、會計醜聞與重整失敗所致。

隨著營運每下愈況,連向來銷售強勁的手機設備部門業務也日漸萎縮,導致北電上季虧損34億美元,執行長柴夫羅夫斯基(Mike Zafirovski)因此宣布大砍支出並裁員1,300人。不過多數分析師認為,若要救亡圖存,目前只有出售公司一途。

北電積欠的45億美元長期債務將於2011年到期。現在該公司約有26億美元現金,正為求生而快速消耗。標準普爾股票分析師班辛格指出,北電明年需要15億美元的營運資金,但恐怕難找到籌資來源。

知情人士表示,今年9月開始,北電試圖出售旗下都會乙太網路事業(Metro Ethernet),但是,可能買主出價過低,有些甚至把該公司視為瀕臨破產的不良資產。

CreditSights公司分析師趙平原先估計,都會乙太價值逾10 億美元,但北電的營運惡化使其估價「大幅修正」。她指出,北電最近進行重整已把企業功能分散,顯示有意將公司全數出售。



◆ 加央行警告 付不出貸款的加人將愈來愈多

中央社 2008.12.12

加拿大中央銀行今天在12月份金融制度檢討報告中警告,如世界經濟持續惡化,愈來愈多加拿大人將付不出他們的貸款。

加央行指出,如果信用緊縮情況不見改善,全球及加拿大經濟都有嚴重的風險。

央行表示,由於股市慘跌,房價疲軟,收入成長趨緩,破紀錄的高負債與收入比率(debt-to-incomeratios),經濟嚴重衰退等因素,加拿大家庭平衡表正承受巨大壓力。

央行認為,上述情形若持續下去,付不起債務的加拿大家庭數將會急劇增加。央行預估,付不起債務的高危險群家庭,至明年底可能會增加一倍。所謂付不起債務的高危險群家庭是指債務和收入比率超過40%的家庭。這樣的家庭比例目前在加拿大占3%。

加拿大央行強調,這只是最壞的預測,如果全球金融市場及信用緊縮情形改善,結果自然又不同。

在堅持了數個月後,央行終於昨天承認加拿大經濟已步入衰退,並一口氣調降隔夜拆款利率3碼,至1.5%。

大部份加拿大經濟學家均預測,加拿大明年經濟成長率為零甚至負成長。工作流失將達10萬份,失業率也會升至7%以上。

加拿大統計局今天公布的統計數字顯示,過去幾年來,多倫多,溫哥華及卡加立(Calgary)飛升的房價,現在也出現開始下降的跡象。今年10月全國平均房價較9月下降了0.4% 。

※ 加國是這次風暴受害最輕的國家,現在連他們都說出這話了。



◆ 經濟學人報告 全球未來貿易更依賴亞洲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8.12.12

全球知名快遞與運籌公司DHL委託英國「經濟學人」經濟情報單位(EIU )就全球貿易進行的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未來貿易成長將更依賴亞洲的收入成長,油價變動對亞洲影響最大,特別是東南亞。

中央社報導,DHL委託的研究報告調查東南亞國協(ASEAN)、歐盟(EU)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領域內39國間的383種貿易關係後,發現每當油價上漲1%時,EU與NAFTA間貿易額將萎縮0.12%,383種貿易關係的萎縮平均值為0.24%,但是亞洲國家和西方國家貿易額將萎縮0.3% 。

報告預估,在5年時間內,假如收入維持不變,只要油價上漲兩倍,東協和西方國家間的貿易預計將下滑30%,亞洲與西方國家間的貿易將下滑20%,而西方國家之間的貿易只會減少12%。

EIU企業網絡東南亞主管伍德(Justin Wood)指出,由於運輸費用佔了低價值商品最後成本的較大比例,因此油價上漲會對亞洲的貿易成長造成更大影響。

此外,報告說,當經濟收入增加時,亞洲和西方國家雙邊貿易的成長幅度,要比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家的成長幅度來得高。

對亞洲與西方國家的雙邊貿易成長幅度,要比歐盟與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國家間增幅來得高,伍德認為,這可能是因為當亞洲人收入水準提高時,他們對實體商品的需求增幅更大,促使貿易量成長。

伍德指出,對已開發國家來說,當人們的收入增加時,更可能的是花更多的金錢在服務領域。

不過,在當前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之際,調查顯示,亞洲與西方國家間的貿易量所受的影響,也是最大的。

伍德以新加坡為例指出,新加坡是開放型的小型經濟體,出口額幾乎是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兩倍,受到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的影響,也會比較顯著。

伍德建議,亞洲國家政府應該重新平衡經濟的發展,刺激國內需求,同時也需要引導製造業向高附加價值鏈的方向發展。



◆ 南韓降息4碼 破天荒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首爾十一日電】 2008.12.12

南韓央行11日破天荒降息4碼,把利率降至空前新低的3%,並且警告南韓經濟情勢告急,未來不排除採取更強烈的因應措施。

韓國銀行(央行)將7天期附買回利率調降1個百分點,超過分析師平均預估的0.5個百分點。這是南韓1999年採取利率制定制度以來的最低水準,也是央行兩個多月來第四次降息。

央行聲明:「出口惡化使經濟減緩的速度快得超乎預期,而金融市場不安和全球景氣衰退,讓國家面臨經濟下滑的高風險。往後貨幣政策將著重在改善流動性與扭轉經濟頹勢。」央行指出,未來數月經濟可能快速惡化,但通膨上漲壓力可望紓解。

SC第一銀行分析師權中武(譯音)說,降息4碼令市場大感意外,這項決策很積極,顯示金融當局下定決心要避免負成長。南韓央行為刺激國內經濟,自今年10月9日迄今已降息225 個基點。

投資人預期央行大動作有助穩定國內市場,激勵南韓股市大盤Kospi指數11日盤中勁揚1.8%,收盤小漲0.75%至1,154.43點。韓元兌美元則銳升4%。

南韓經濟近期快速惡化,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南韓將陷入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來的首度衰退。央行總裁李成太坦承情勢告急,可能有必要採取激烈手段因應,「如果現有措施無法活絡流動性,我們會直接注資給面臨現金危機的產業」。

債市凍結是另一隱憂,如果企業無法取得現金就會瀕臨破產,導致失業率進一步上揚,並對金融公司造成不當壓力。李成太指出,央行史無前例大降息,必須市場利率配合調降才有用。儘管當局近來積極降息,但市場利率幾乎文風不動,主因是憂慮全球信用危機效應波及南韓的企業與金融體系。

基於經濟快速降溫與通膨壓力趨緩,經濟學家預期,南韓央行到明年第一季末可能會再降息多達1個百分點至2% 。



◆ 歐洲央行:再度降息空間有限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一日電】 2008.12.12

歐洲央行(ECB)預期,歐元區經濟將在明年下半年開始回春,而歐洲央行的官員表示明年1月再度降息的空間「有限」,顯示歐洲央行不願像美、英等國央行那樣持續大幅降息。

歐洲央行在每月發表的報告中寫說:「全球經濟疲軟與國內需求不振,預期將繼續持續數季。而在商品價格下滑的幫助下,以及假設外在環境改善、金融緊張局勢放緩,經濟將隨之逐步復甦。」

歐洲央行在上周創紀錄地一次降息0.75個百分點,把基準利率調低至2.5%,總計過去兩個月來已調降1.75個百分點。分析師多半預期歐洲央行將在明年1月15日的決策會議中,再降息0.5個百分點。

但歐洲央行執委會理事史塔克(Juergen Stark)10日表示,在一連三次降利率之後,「剩下來的運作空間非常有限,僅能再允許小幅的運作」。

歐洲央行理事梅許(Yves Mersch)上周表示,未來比較可能是再降0.25個百分點。歐洲央行總裁特里謝在上周降息後的會議中也表示,歐洲央行不願陷入利率「過低」的「陷阱」。

分析師表示,歐洲央行正在抵抗降息的壓力。巴克萊資本公司歐洲首席經濟師卡羅說:「對於市場期望進一步放鬆資金環境,歐洲央行在表達異議。但以目前的經濟與通膨環境來看,歐元區經濟需要更進一步大幅放寬貨幣環境。」

歐洲央行預估明年通膨率會落在1.4%到1.8%間,歐洲央行的政策通膨目標是略低於2%。歐元區經濟明年預估將負成長0.5%,將是歐元1999年開始流通來首度出現全年負成長。



◆ 減3碼 央行26年最大降息

【聯合報╱記者羅兩莎/台北報導】 2008.12.12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再出重手,今天起大幅降息三碼(零點七五個百分點),降幅不但超出市場預期,更是廿六年來最大降幅;國內利率也創近四年來新低。

昨天是央行近三個月來第五次降息。因為全球經濟金融情勢還未轉好,彭淮南昨天還暗示,央行隨時可能再降息。

大型銀行主管表示,最快今天就會跟進調降存款利率,降幅約介於零點三五個百分點到零點五個百分點;調降後,銀行業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可能跌破百分之二。

不過,銀行業也會調降貸款利率,包括政策性房屋貸款、一般房屋貸款、就學貸款等利率都會下降,貸款人的負擔可望減輕。

央行並宣布,提高明年的M2貨幣成長目標區零點五個百分點,目標區訂在百分之二點五到六點五,提供比實際需要還多的貨幣供給量,達到寬鬆貨幣、刺激景氣的效果。

韓國央行昨天上午也出乎各界預料降息四碼(一個百分點)。外界認為,台灣央行擴大降息幅度,是受到韓國央行刺激;但彭淮南不服氣的說,央行的貨幣政策都是根據自己掌握的資訊,是「逐步逐步來」。

他說,央行貨幣政策並沒有從「緩降」改為「急降」,因為「相較其他國家的一點五個百分點,央行的零點七五個百分點仍算緩和」。他解釋,央行降息三碼,是根據國內經濟金融情勢,考慮到經濟成長率;因我國出口連續三個月負成長,且每個月負成長的幅度越來越大;央行希望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提振國內經濟。

央行這次大降息,降幅是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大降幅,能否刺激國內景氣?他說,不能只靠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中藥壺裡一定是好幾種藥,不會只有一種藥。」

央行今天起調降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調降後利率各為百分之二、百分之二點三七五及百分之四點二五。



◆ 下猛樂救經濟 5A總裁梭哈

【黃琮淵/新聞分析】 2008-12-12 中國時報

三碼,是○.七五個百分點,一個很小的數字,如果要換算成小數點,還得再加上兩個零,變成○.○○七五。主掌央行的這十年裡,央行總裁彭淮南,從未想過這個數字,一來是過去的經濟情勢,不需用到這個數字;二來是一旦用到這數字,就表示即將面臨的經濟,「真的不妙」。

過去幾年,慣用溫吞式的微調基調,甚至被外界笑稱「蝸牛式降息」,對彭淮南言,實在也很悶。在經濟起飛的背景,那個央行總裁不愛「豪氣干雲」,最好是一次就能升個兩碼、三碼,以高利率支持高經濟成長;但彭淮南沒辦法這麼做,只能在抗通膨與拚經濟的夾縫中求生存。

有人說,彭淮南昨日降三碼,是相當掙扎的決定,畢竟,就歷史經驗來看,也確實如此。但若說是跟進他國「比猛」,彭淮南也不服氣,這從彭淮南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降三碼不是下午才決定,所以絕不是受韓國(按:南韓昨早降息四碼)影響」,顯然央行對這次大降息,是早有定見。

三碼,能不能救經濟?恐怕連彭淮南都沒把握,這從彭淮南昨日的「中藥說」,很明顯能推出脈絡;但不降三碼,恐怕連救經濟的機會都沒。因為景氣衰退、出口連三月負成長、經濟成長率轉負、失業率升高,台灣的經濟前景,就像躺在加護病房,即便下猛藥可能會有副作用,但若連下猛藥的勇氣都沒,重症者可能就「直接抬出去」、沒救了。

身繫五A總裁的榮銜,彭淮南現在做事步步為營,就怕「砸」了自己招牌,只是,現在他沒得選,他必須「賭大的」,而這豪賭決定了他的名譽,以及台灣經濟是否能起死回生。

面對百年難得一見的金融海嘯,單靠貨幣政策難以回天,這一點,彭淮南心知肚明,所以他昨日大聲疾呼,「須以各種政策搭配,效果才會好」。接下來,就看各部會能否合作無間,挽救岌岌可危的經濟,否則,即便央行招數盡出、降無可降,甚至折損一位央行總裁,台灣的經濟都難以翻身。

※ 五A總裁非浪得虛名。



◆ 降息如當歸 單一味難有大藥效

【經濟日報╱記者 傅沁怡】 2008.12.12

「貨幣政策不是萬靈丹,」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天有感而發地形容:「就像中藥要產生最大效果,一定要有好幾味,不可能單靠一味就有用,」政策要有效,也不能僅靠貨幣政策。

彭淮南以中藥材當歸比擬貨幣政策說,很多中藥方裡都會有當歸這一味,但是不可能只有這一種藥材而不配合其他藥材,「好幾味加起來,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面對這波金融海嘯引發的全球經濟衰退,彭淮南會有此感嘆不能理解。9月以來,央行三個月內五度降息共1.625個百分點,幅度之大、速度之急,都是歷來罕見。

特別是在全球央行降息競賽下,央行本次也一口氣降低利率0.75個百分點,是近26年最大降幅。雖說彭淮南強調「降息不是賽跑」,仍不難由此看出央行面臨極大壓力。

央行的壓力正是來自急速惡化的景氣。近40年央行兩度大幅降息,一次是在1974年石油危機,調降1.5個百分點;一次則是1982年二次石油危機時調降0.75個百分點。

就連2003年網路泡沫化、全球陷入通縮陰霾時,央行都不曾這樣「大手筆」降息,足見這波全球經濟蕭條的衝擊,比起兩次石油危機時,可能有過之而不及。

在這樣的驚濤駭浪下,央行就算想一夫當關,恐怕也心有餘而力不足。也因此,彭淮南昨天不只一次強調,寬鬆貨幣政策必須配合擴張性財政政策,才能發揮效果。

他更直接呼籲,要救經濟,必須快點讓振興景氣方案過關,讓財政政策可發揮效用,且「央行常務理事一個是經濟部長,一個是財政部長,彼此政策會互相配合。」不能光靠央行降息。

※ 都已經助攻了,球還不投也是枉然。



◆ 降息半年 股市起漲時

【張家豪/台北報導】2008-12-12 工商時報

因應全球景氣疲弱,央行再度祭出重手,宣佈調降重貼現率三碼,創2001年以來最大的降幅,也將重貼現率壓低至2%,以過去調降的動作對照股市反應來看,寬鬆貨幣之後的挹注,約半年發酵,以今年以來前四次調降,預計農曆年前後將受惠,昨日再度降三碼,意謂明年貨幣寬鬆所帶來的效果將會只增不減,元富投顧總經理劉坤錫分析,效益可望延續至清明,政府的積極態度,沒有理由對後市再悲觀。

以2001年至今的降息動作來看,前幾次的降息,難以對盤勢產生立即作用,不過,在累積一段降息幅度後,效益將開始顯現,例如2001年2月開始降息,到了9月開始產生效果,指數也開始回溫;同時,對照上次最大幅度達二碼的降息,就是在2001年9月,當時也因為911產生突發性的經濟恐慌,引起全球央行救市,但因恐怖攻擊非景氣衰退,超跌部分也立刻反彈,之後的三個月漲勢將近四成,與本次因應全球金融海嘯,出現最大幅度三碼的降息,反應是否類似,後市也值得預期。

劉坤錫分析,貨幣政策的決定調整,與實際效益顯現,將會有時間落差,一般來看,實質效益約落後三個月至六個月顯現,以今年從9月26日開始降息來看,由於前二次降息幅度不明顯,第三次之後,累計降息幅度達二碼,開始產生效果,預估效益將會在半年後顯現,也就是在明年農曆年前後將會開始發酵,而昨日再宣佈降三碼,將會把發酵效益延伸至清明左右,首季至第二季的這段時間,貨幣寬鬆對經濟的挹注,將會持續增加,就股市而言,也有受惠作用。

劉坤錫補充,央行一開始進行降息,會讓市場認為經濟景氣趨緩,短期效益為利空反應,但這次大幅降息的動作,宣示「政府支持銀行、銀行支持企業」的信心,且重貼現率回到2%,與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一樣,依然還有籌碼。

此外,過去央行調降重貼現率後,時間越長,股市上漲機會越大,以每次調降之後一年指數表現分析,幾乎有80%的上漲機會,而以類股來看,資金成本高的族群將領先受惠,特別是營建股、房地產業者以及房貸族等,其次企業金融的融資壓力也會降低。



◆ 彭淮南:企業發債 最好時機到

【陳美君、陳碧芬/台北報導】2008-12-12 工商時報

相對於美國現況,台灣短期利率與長期利率間的殖利率曲線,呈現較為平坦,央行總裁彭淮南注意到這點,昨日大聲疾呼:「這是企業發行公司債的最好時機!」

有備而來的彭淮南,拿出美國、歐元區與韓國的名目利率比較表,指稱這3個國家的隔夜拆款利率,分別為0.08%、2.83%和3.61%,20年期債券的利率卻高達3.35%、3.23%和5.36%;相形之下,台灣隔拆利率1.09%,20年債卻僅有1.94%水準,「算在中下水準」。

彭淮南說,台灣的利率不像美國,美國的短期利率低,但長期利率卻非常高,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才去購買債券,試圖壓低長期利率;相對來看,台灣的長期利率還很低,所以企業應多發行長期公司債,籌措資金從事一些長期投資。

不過,央行9月以來,累計降息達1.625個百分點,很多企業卻沒有享受到降息的好處,主要就是市場風險加碼高漲,就算央行降息幅度再大,公司發行公司債,利率不見得划算。彭淮南坦言,這是在經濟成長減緩時,容易遇到的問題。

但他也就中小企業貸款部分說,經濟部有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未來保證成數還會提高,就是為了分擔貸款風險,若有相關需求,中小企業可以直接找信保基金,是比較務實的辦法。

彭淮南還趕時髦的舉例指出,「海角七號就是找信保幫忙,才拿到1500萬元的貸款」,順利拍成大賣座的電影。



◆ 大陸物價大跌 衰退通縮罩頂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8.12.12

中國大陸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創下22個月以來最低增幅,國際信貸評等機構穆迪投資指出,中國正面臨經濟衰退及通貨緊縮的雙重風險。為防止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預期中國政府將於明年初公布第二次財政刺激經濟方案並再度降息。高盛則調降大陸明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至6%。

中共國家統計局昨(11)日表示,中國大陸11月消費物價只比去年同期上漲2.4%,不僅遠低於10月的4%,更不如經濟學家平均預期的3.3%。

彭博資訊報導,由於食品及商品價格的壓力舒緩,中國大陸可能得在日前採取11年來幅度最大的降息後,再度使出調降利率的手段。不過,僅十個月前,中共高層還在全力對抗攀上12年新高的通貨膨脹率,現在則是得防止物價、企業獲利及民間消費直線滑落。

標準渣打銀行駐上海經濟學家魏利說:「通膨趨緩將給央行更多降息刺激經濟成長的空間。若發生通貨緊縮,最糟糕的可能性是生產者砍價格,導致企業獲利縮水,進而使得工資降低,最後抑制民間消費。」

從個別數據來看,11月食品價格只比去年同期成長5.9%,增幅創近兩年來最低。非食品價格也只增加0.6%,是近四年來最低增幅。

至於電信資費也下跌19%,豬肉價格降低9.3%,成衣價格同樣縮水2%。

路透報導,大陸物價壓力快速消逝的另一個明證,就是在截至今年11月的過去一年,大陸非食品通膨僅成長0.6%。反觀在截至10 月底的過去一年,大陸非食品通膨就成長1.6%。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在給客戶的報告中寫道:「我們相信,中央銀行有放寬貨幣政策的進一步空間,以避免經濟過度放緩,並且擊退通貨緊縮。」

穆迪預估,中國人民銀行將再推出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包括降低銀行存款準備率1%以及調降1年期貸款利率0.54%。

受到大陸新公布出口及外人投資數據不佳的影響,高盛證券看空大陸經濟前景,把2009年大陸GDP成長率從7.5%調降至6%,是歐美主要金融機構中最不看好大陸經濟的業者。



◆ 新聞眼》噩夢來了?再觀察三個月

【經濟日報╱記者 劉煥彥】 2008.12.12

通貨緊縮真的已經打到北京的大門口了嗎?綜合中外專家意見,通縮陰影確實存在,但11月經濟數據只是第一個月,未來還需要觀察CPI數據三個月,再搭配大陸零售與工業生產數據,才能看出中國大陸是否確定步入通縮。

從樂觀角度來看,中國大陸抑制通貨膨脹的壓力已告解除,有利於民眾消費支出,也為中南海今後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調控政策增加更多操作空間,但北京當局在全力「保增長」的同時,也得預防發生通貨緊縮。

大陸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出現近兩年來最低增幅,主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滑,特別是國際原油價格快速回落所導致,並反映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經濟成長放緩,進而導致需求萎縮。

中國大陸11月出口出現七年來首度衰退,但近幾個月工業生產並未同步下滑,意味廠商沒有隨著國外需求變小,而降低生產規模。若接下來兩、三個月大陸工業生產沒有同步下降,大陸出現通縮的可能性就會愈來愈大。



◆ 擴大內需 中共中央經濟會議定調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2008.12.12

10日落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將實施擴大內需等五項明年經濟工作重點。大陸國務院常務會議昨(11)日也決議,將積極扶持勞力密集型企業,以穩定就業。

為期三天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增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經營困難增多」。因此,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

會議提出,要著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會議並確定明年大陸經濟工作的五大重點。

新華社昨天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由於外需大幅回落,大陸必須靠內需消費,才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改善民生因而被放在突出的位置。

評論表示,改善民生要以提高居民收入水準和擴大最終消費需求為重點,要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穩定發展住房和汽車消費、發展服務和旅遊消費,並且促進農村消費等。

昨天由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也提出,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加深,中國國內部分企業經營遇到困難,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對此,必須採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尤其要高度重視農民工的就業,這直接關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另,針人民幣匯率走向,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出決議指出,將「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的週三晚間,美國布希政府就向美國國會提交了每半年一次的匯率報告。根據美聯社報導,這份報告批評大陸近期放緩了人民幣升值步伐,認為人民幣匯率升值必須回到較快的水準。

該份報告確認,大陸並沒有構成美國法律認定的操控匯率行為,但美國政府能充分證明人民幣匯率被「過度低估」,並且敦促大陸應該儘快達成匯率自由化,讓市場決定匯率價格而非由政府管制。

大陸未操控匯率的說法,引起美國全國製造業協會的反彈,該協會指控大陸刻意壓抑人民幣匯率,藉以取得貿易優勢。

美國財政部長寶森上周率領官員到北京,出席他任內最後一次的美中雙方戰略經濟對話,目的是迫使大陸允許人民幣更快升值,但寶森預期的許多目標沒有實現。



◆ 國際瞭望 新資本主義能形成嗎

【本報訊】 2008-12-12 中國時報

世事難料,美國過去一直是指手畫腳地教導中國應該如何處理經濟問題,把計畫經濟那一套拋棄,走上自由民主的經濟之路。中國呢?則拋掉一半計畫經濟,在自由經濟的路上仍摸著石子過河。

如今呢?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反過來要指導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了,周對鮑說:「過度消費和高負債的增長模式是美國金融危機發生的重要原因。美國應該主動加快國內調整,適當提升儲蓄水平,減少貿易和財政政赤字。」

自由經濟出了毛病,而半吊子的自由經濟卻獲得成功,當國際貨幣基金估計明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為○.九%時,中國卻在進行其「保八」的大計畫,要保證明年經濟成長不低於八%,中國政府有沒有這重力量?西方半信半疑,國際貨幣基金則估為七.五%,但依過去中國政府完全能兌現其承諾來看,似乎真有點把握。

西方最不是味道的是:如果中國式的經濟是成功法門的話,全球許多國家尤其是開發中國家會不會紛紛效尤?果然,西方的民主自由價值豈不破產?

為了保八,中國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決定的那些原則都貫徹的話,它不但能保八而且經濟會騰躍到另一個水平。

於是西方學者們開始研究,資本主義沒落後將走上什麼路?走中國的模式是不應該,不可行,那麼就只有研究一條「新資本主義」之路。這當然是很複雜而艱難的事,也須慢慢形成,但有個不破的原則,那就是絕不能再借錢揮霍,這種美式資本主義必須糾正,資本、商品與勞務固然應不受限制地自由流動,但卻必須有非常有效的方法監控其風險。而美國政府迄今對此仍不贊成。



◆ 馬總統:大陸投資環境不如以往

【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記者范凌嘉/連線報導】 2008.12.12

馬英九總統九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專訪時表示,大陸的投資環境已不如以往,因此推動兩岸直航,只想改善投資環境,並非鼓勵台灣人到大陸投資,擴大內需才是當前要務。

針對馬總統談話,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表示,馬總統是希望將兩岸交流障礙排除,吸引更多台商回流,「這並不代表政府對於大陸經貿政策的轉向」。

王郁琦說,很多人擔心兩岸直航會加速台商流向大陸,但馬總統認為,要去大陸的廠商早就去了,不會因為政府開放後才去;直航改善台海交通,讓兩岸交流更便捷,不但不會造成人流、物流與金流流向大陸,反而有更大誘因,讓台商把營運總部移回台灣。

馬總統並強調,兩岸應先擱置複雜與根本的議題,先處理與人民生活有關的經濟合作、文化交流等急迫議題,「終極的議題許多年都可能無法解決。」

華郵十日在第一落第廿版以「台灣領導人專注在經濟議題」為標題,小部分報導這項專訪內容,並在該報網站上公布這項訪談全文。

馬總統在專訪中,表達台灣希望明年五月能以觀察員的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這項議題是在未來幾個月內,很快就會協商,但仍需要許多方面的努力、談判與諮商。



◆ 前泰鼎CEO張忠恆 投效聯詠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08.12.12

剛痛失LCD 驅動IC龍頭寶座的聯詠,為彌補市占率下滑、及面板需求驟減的缺口,最近禮聘前全球電視晶片龍頭泰鼎微系統(Trident Microsystems)執行長張忠恆,擔任該公司SoC (系統單晶片)部門副總,將全力搶攻電視控制晶片商機,與聯發科狹路相逢。

雖然景氣不佳,企業紛傳人事縮編、裁員,但聯詠卻逆勢操作。聯詠發言人陳健興表示,IC設計公司與代工廠不同,有別於代工廠不景氣時產能閒置並需要精簡人力,IC設計的研發工作是不能停,一定要繼續做,聯詠還在找人,只是用人條件會比以前更嚴格。

泰鼎在去年仍是全球電視晶片龍頭,今年第一季開始被聯發科擠下。聯詠先是併購其樂達、現在又引進張忠恆,在電視晶片領域的技術能量大增,未來有機會與曾為「聯家軍」同門師兄的聯發科一較高下。

過去一年多來,聯詠受到大客戶友達積極扶植瑞鼎、旭曜等自家驅動IC廠的衝擊,訂單遭到稀釋,今年下半年LCD 驅動IC出貨量,又被奇美電旗下的奇景光電 超越,痛失龍頭寶座。聯詠前11月營收252.17億元,也較去年同期縮水24.76%,營運遭遇瓶頸。

為此,聯詠積極布局多元化產品線,例如擴展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及 SoC 業務,並接獲諾基亞(Nokia) 手機面板驅動IC訂單,業績大補。手機用面板驅動IC和SoC ,其占營收比重由第三季25%,快速竄升到目前的45%,由於兩項產品毛利率都高於大尺寸驅動IC,有助公司獲利提升。

受面板業景氣急凍影響,聯詠日前公布11月營收僅14.14 億元,創下近四年來新低。預料12月營收還會再下滑,但幅度不確定,估計整體第四季營收將比第三季衰退三成以上。

聯詠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已達5.68元,本益比明顯偏低,吸引低接買盤進場,股價跌深反彈,昨天小漲0.3元,收在30.6元。



◆ 多角經營 創造新動能

【經濟日報╱記者 曾仁凱】 2008.12.12

聯詠挖角研發大將,全力進軍電視晶片市場;無獨有偶,奇景光電年初和奇美電、電視組裝廠冠捷結盟,分割成立承景也搶進電視晶片市場。受到聯發科躍登全球電視晶片龍頭的鼓舞,電視控制晶片 已成為國內IC設計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

LCD 驅動IC市場逐漸飽和,為尋找新的成長動能,聯詠、奇景基於面板產業的地緣關係,紛紛跨入電視晶片市場。除此之外,未上市的晨星,以及凌陽、偉詮電等,也都在電視晶片領域耕耘多時,市場熱鬧滾滾。

業者分析,全球液晶電視年出貨量約1億台,每台電視只要1顆電視晶片,整個市場規模每年不過1 億顆;相較之下,每片面板按尺寸不同,動輒需要10數顆LCD 驅動IC,像是聯詠、奇景每個月驅動IC出貨量就超過1 億顆,以經濟規模來看,兩者是完全不同的遊戲。

其次,驅動IC對應的面板客戶,全球就是台、韓、日、大陸等少數幾家廠商。電視晶片對應的是電視廠商,全球多達數十家、甚至上百家,市占率相當分散,除了研發能力,能否找到對的客戶,成為左右成敗的重要關鍵。像聯發科就是因為押對寶,與瑞軒結盟在北美市場打下一片天,市占排名果然迅速竄升,進而再攻一線品牌電視業者如三星與新力,終於登上第一名的寶座。



◆ 力晶擬邀國發基金入股瑞晶

【經濟日報╱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2008.12.12

繼茂德宣布將向政府申請紓困,業界傳出,力晶集團評估邀請國發基金入股旗下的瑞晶電子,希望以瑞晶為「點」,合併或投資其他台灣DRAM業者,重整台灣DRAM產業生態結構,強化與韓國業者對抗的實力。

瑞晶電子是力晶與合作夥伴日商爾必達(Elpida)合資成立的記憶體公司。日前爾必達收購力晶手中9,425.1萬股的瑞晶股權,持股比增至52%,成為瑞晶最大股東,也讓瑞晶成為日商公司,一旦政府入股瑞晶,將成為第一家擁有台、日資色彩,以及台灣官方加入的DRAM廠。

據了解,力晶規劃以瑞晶做為平台,邀請政府入股,希望以瑞晶為「點」,將其他台灣DRAM業者納入。力晶發言人譚仲民昨(11)日證實,確實有在討論藉由瑞晶做為平台,向政府爭取更多資源,包括邀請政府入股瑞晶,以及以瑞晶做為台灣DRAM業新發展平台的規劃,但一切仍在構思中,尚未正式向官方提出書面議案。

譚仲民透露,力晶之所以規劃不以力晶母公司出面,而透過瑞晶,主要考量瑞晶尚未上市櫃,當下股東僅有爾必達與力晶兩家母公司與員工,若有任何重大公司決策,不必像上市櫃公司一樣,還要透過召開股東會等形式流程,才能拍版定案。

瑞晶目前是台灣最新的DRAM廠,有超過2,000名員工,月產能為8萬片,正進行65奈米製程轉換,是當下最先進的技術,被力晶與爾必達視為兩家公司最重要的共同生產據點。一旦瑞晶獲得台灣政府資源挹注,將為力晶與爾必達在寒冬送暖。

DRAM廠商尋求政府等外力援助,台灣並非首例。2001年,韓國海力士(Hynix)一度面臨倒閉壓力,後來由國營銀行等債權人以債權換股權的方式紓困。此波DRAM市況不振,海力士、德國奇夢達(Qimonda)等都已對外尋求援助。

譚仲民強調,台灣不能失去DRAM產業,一定要用最有效率的方式,達到最大化效果,如果礙於一些形式流程,而延後解決問題的第一時間,將會讓台灣付出很大的代價,瑞晶沒有這些包袱,是個很好的重新出發方向,一旦瑞晶獲得更充足的資源,力晶也將更能突破逆境。

至於其他同業若要加入瑞晶的新平台,只要先把各自的債務問題解決,力晶都採歡迎的態度。



◆ 觀察站》黃崇仁賣什麼藥?

【經濟日報╱記者 何易霖】 2008.12.12

力晶集團董事長黃崇仁曾說,「力晶不需要政府援助」,如今集團內部卻傳出力晶有意邀請政府入股旗下瑞晶,外界不免好奇黃崇仁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

事實上,當下全球DRAM廠沒有一家不缺現金,只是當下大環境險峻,很難吸引新資金進駐,業者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寄望官方仿照美國政府提撥專款紓困銀行與汽車業的模式,透過政府出面,來協助業者度過寒冬。

然而,以DRAM產業目前的狀況,要政府平白拿出一大筆錢紓困確實不容易,但如果能夠透過入股的方式,似乎就有空間可以談。

但放眼望去,台灣上市、櫃DRAM廠股價都成為「雞蛋水餃股」,就算業者增資,讓政府入股,還得負擔股本快速膨脹的壓力,往後可能衍生出更多問題,並非最可行的方法。

但瑞晶這方面所面對的壓力相對較小,10月底每股淨值約13.71元,若邀請政府入股,在股本控制等諸多效益上,都遠比上、市櫃DRAM廠好得多。

對政府而言,協助產業整合必須著眼於未來性,而非短期救急,就如同當年政府扶植台積電,不但有豐碩的回饋,更將台積電的地位推向全球第一。

就另一個觀點來看,台灣DRAM業者每一家規模都相當龐大,也揹負可觀的債務,未來要走向整併方向,一定要有一個體質較輕盈的平台作架構,將其他業者納入,這樣看來瑞晶是比較適合的標的。

※ 人果然需要一點壓力。



◆ 洗錢管制》提匯款達50萬 就要申報

【聯合報╱記者邱金蘭、雷盈/台北報導】 2008.12.12

金管會決定修改「洗錢防制法」申報門檻,明年三月起,國人提款、匯款等現金交易達五十萬元就要申報。另外,有疑似洗錢行為,不論匯款金額多寡,金管會都將追蹤、記錄可疑人士所有匯款資料。

銀行局副局長林棟樑說,修法後只要單筆提款、匯款達五十萬元的現金交易,銀行都將申報給洗錢防治中心留檔。

金管會參考「亞太防制洗錢組織(APG)」的建議,決定修改匯款申報標準,在比照各國申報標準後,決定把國人匯款金額申報門檻由現行的一百萬元降為五十萬元。

金管會說,目前國際標準是匯款美金一萬五千元(約新台幣四十九萬五千元)就要申報,其他國家,新加坡約為一萬四千美元,馬來西亞是一萬三千美元。我國調降為新台幣五十萬元後,約等於一萬五千美元,符合國際標準。

為進一步防治洗錢,金管會還規定疑似洗錢交易也要納入申報。林棟樑解釋,所謂疑似交易,如客戶在同一櫃台一次以現金多筆匯出、或要求開立票據、申購可轉讓定存單、旅行支票獲其他有價證券,合計達一定金額以上,又無法說明用途者。

又或同一帳戶在同一營業日的現金存提款交易達一定金額以上,且該交易與客戶的身分、收入顯不相當等;此外,假如同一位客戶在同一櫃台一次辦理多筆現金存提款交易,累計達一定金額,但這些金錢往來又跟客戶的身分、收入顯不相當。

林棟樑說,銀行內部有一套審查系統,可以判斷出哪些人是可疑的洗錢分子,以後這些人的現金交易不管金額多少,都會被銀行追蹤記錄,以杜絕不法情事。



◆ 138上市櫃 董監酬金將全都露

【經濟日報╱記者雷盈、邱金蘭/台北報導】 2008.12.12

金管會委員會昨(11)日通過新規定,上市櫃公司只要連續虧損兩年,或董監持股不足持續三個月以上的公司,明年就要揭露個別董監事的酬勞金,「肥貓」(fat cat)將無所遁形。根據金管會初步統計,將有138家上市櫃公司必須揭露個別董監酬金(包括分紅、薪資等)。

金管會主委陳日前在立法院表示,國內企業中也有不少肥貓,也就是績效不彰卻仍坐領高薪的CEO(執行長)後,到底誰是肥貓,成為各界的討論話題。

根據金管會昨天通過的「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及「公司募集發行有價證券公開說明書應行記載事項準則」修正案,為強化資訊透明度,符合一定條件的公開發行公司,須強制揭露個別董監事的酬金。

包括最近兩年度連續稅後虧損者,應個別揭露董事及監察人姓名及酬金;最近年度董事持股成數不足,連續達三個月以上者,應揭露個別董事的酬金;最近年度監察人持股成數不足,連續達三個月以上者,應揭露個別監察人的酬金。

以金管會10月公布的資料,上市公司董監持股不足連續達三個月以上者共十家,包括凱聚、英誌企業、三商電腦、普安科技、高雄銀行、卓越光纖、英群企業、樂士、旺宏電子及吉祥全球。

另外,為強化公開發行公司董監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的退職退休金資訊揭露,應於相關附表單獨列示這項資訊。金管會證期局長李啟賢表示,退職退休金的揭露原本就有相關規定,只是改為單獨一項列出,資訊更清楚。

在強化審計公費資訊方面,金管會也規定,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且更換年度所支付的審計公費,較更換前一年度的審計公費減少者,應揭露更換前後審計公費的金額。



◆ 消費券超高作業費 浪費公帑

【聯合報╱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 2008.12.12

消費券超高作業費昨天遭到抨擊。國民黨立委李慶華昨天指出,經建會編列消費券「管理員」每月收入八萬元、「客服員」五萬六千元都是高薪。

內政部編講師鐘點費每小時八百元,價碼超越大學副教授;財政部給銀行消費券兌換每張四元的「手續費」,跟賣彩券的殘障朋友每張四元收入相同,嚴重浪費公帑。

李慶華表示,經建會編列一千二百多萬的「消費券諮詢平台業務費」,工作就是透過專線電話,答覆民眾有關消費券的疑問,其中客服員與管理員的人事費達九百四十四萬元。

民眾領取消費券的高峰期一過,這些客服員及管理員還領這樣的高薪嗎?

李慶華說,更誇張的是,客服員的工作是接電話,答覆民眾消費券疑問,但經建會竟然另編一百萬元電話費,「接電話」的費用貴得令人咋舌。

李慶華指出,內政部為訓練消費券發放人員,編列四千萬的教育訓練費,其中講師鐘點費每小時八百元,價碼也很高。

李慶華表示,最為人詬病的是委託金融機構辦理消費券兌換的手續費,編了八億三千七百多萬元。裝消費券的「福袋」,財政部編了二千二百五十多萬元的預算,換算一個「福袋」要零點九七元,也有浪費之嫌。



◆ 立委:虧錢就漲價績效怎會差?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 2008.12.11

國營事業發放績效獎金引發外界質疑,經濟部強調已發放的績效獎金依據的是去年的表現,但立院高層今天批評,大多數國營事業去年績效的確不錯,但仍沒有領績效獎金的資格,因為國營事業只要一虧損就猛漲價,如何算是績效?高層也以健保局為例,批評健保局每年由行政院編列預算,只要達到目標或轉大虧為小虧,就算績效良好,每年福利金更高達6萬多元,非常不合理。

立院高層表示,國營事業發放績效獎金的惡習是從民國78年開始,當時一紙行政命令讓國營事業第一次發績效獎金,卻沒有編列預算,加總起來有7、800億,審計部核銷後,各國營事業卻無法結算,後來也沒有再追繳,直至80年才開始編列預算。

此高層也痛批,過去台糖、台肥、中工都是賣土地來提升績效,現今健保一虧損漲價,石油原油成本上漲就油電雙飛,這樣根本不能算是績效;除此之外,健保局員工福利金的收入優沃,從開辦健保開始,就以健保收入為基礎,每年提撥健保收入千分之1.5作福利金,過去高峰時每人每年可領約17萬元福利金,外界批評後雖提撥比率雖調降到現在的千分之0.5,每人每年也有6萬多的福利金,不管怎麼虧,都有獎金可領。

不過,國營事業態度強勢,讓過去曾有心連署改革的國民黨立委林德福服務處,就遭健保局派員工前往包圍。林德福說,目前經濟部與衛生署已經準備提出方案,下個會期將會處理,相信明年應該不會再有這個狀況。



◆ 整頓!經濟部首波鎖定台電、中油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2008.12.11

就在全國民眾目光焦點聚在國營事業績效獎金問題的敏感時刻,經濟部正悄悄啟動國營事業經營整頓行動,首波矛頭指向台電、中油,將進行公司內部組織檢討與改革。

國營事業績效獎金發放引發軒然大波,可是社會大眾由於並不太了解國營事業情況,都將目光聚焦在經濟部國營事業。其實,除了經濟部外,財政部、交通部等轄下都有國營事業,員工福利、獎金的豐厚,並不比經濟部國營事業差。

不過,國營事業的問題,績效獎金只是「小毛病」,更大的毛病在於經營沒有績效,「呆人(或稱冗員)」充斥。例如某國營事業為了多角化經營,增設「新事業」的新單位,可是在幾乎毫無政績下,非但沒有裁撤,反而由升等為「處」級單位。

另外,國營事業推動「事業部」制度,各事業部理應成為獨立的利潤中心,可是薪資、獎金卻仍「大鍋飯」;更嚴重的是,事業部設在總公司,有關人事、行政、資訊等理應「資源共享」,可是各事業部卻各搞一套人事、行政、資訊等的人手,這些人經常處在「英英美代子」情況。

針對前述等國營事業經營的弊病,經濟部已悄悄啟動國營事業經營整頓行動。首波,經濟部國營會已下指示,要台電、中油進行內部組織檢訪與改革。

有關官員表示,台電、中油調漲電價、油價與氣價,如果自己不先整頓經營,削減自己的福利,民眾面對漲價當然怨氣會更大。



◆ 立委代施壓!肥貓一家親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 2008.12.11

國營事業工會又搞自肥!這次是年終獎金每年都高達7個月以上的中華電信工會,想要修法享受勞保基金。

國營事業員工屢屢透過立委施壓,修法自肥已經不是第一遭,但此事不但讓國營事業引人爭議形象再添一筆,未來若其他已經民營化員工有樣學樣,甚至農保、軍保全部要求年資併勞保,勞保基金豈不成了大家的提款機。

中華電信自詡是國營事業的「金雞母」,因此工會非常強勢,但是可別忘了,中華電信的亮麗業績,不見得全靠員工打拚,國家電信產業特許地位,與民營電信業者立足不平等,也是中華電信荷包賺足因素之一。拜此之賜,中華電信薪資福利已是公營事業之冠,員工也可邀功分紅利,但絕對不能破壞體制貪得無厭。

中華電信以員工為配合政府民營化政策,被迫改變身分為由,提出公保併勞保年資訴求,但是民營化不只中華電信;何況政府為了完成民營化,對各個國營事業移轉民營化的員工權益,都是加倍補償,員工以此為由要求公保年資與勞保年資併計,絕對站不住腳。如果中華電信可以開此先例,那麼其他民營化單位員工,可否要求比照?

景氣谷底震盪下,勞工面臨有史以來最寒冷的冬天,連飯碗都成問題,但是國營事業即使經營績效不彰,景氣再差,虧損再嚴重,員工年終獎金還是保障至少4、5個月,各種相關福利更是一樣不少。立委羅淑蕾就公開表示,她才對外發表國營事業年終獎金不合理,辦公室就被國營事業工會的電話癱瘓,還被打電話騷擾,讓她體會「國營事業工會力量實在大的離譜」。

※ 不想多說,國家機器要修理的地方很多。



◆ 政府與銀行不能用民脂民膏紓困肥貓

【工商社論】 2008-12-12 工商時報

新上任金管會主委陳冲日昨指出,體察社會觀感,企業想獲得銀行紓困,董監、高幹、員工、債券投資人乃至大小股東都應有所表態,也就是放棄自己在企業的一些權益,包括減薪、縮減福利等,才可取得資金融通或支持。我們認為,此項政策指示不僅現在應該納入銀行紓困的條件,其實早就應該貫徹實施,以免納稅人、小股東或銀行存款人的血汗錢被乾坤大挪移為餵飽肥貓的正餐與點心。

對於上市上櫃乃至股票公開發行公司的一些不肖董監事,長久以來一直將公司資產視為自家保險箱、提款機,利用公司法上的死角及鬆散規範,譬如公司法第196條「董事之報酬,未經章程訂明者,應由股東會議定」,或迂迴巧取,或明目張膽豪奪,一年的董監酬勞竟然高達三、五千萬元,甚至公司經營不善乃至虧損時仍照領不誤。我們雖曾多次發表社論批評,並要求主管機關的金管會予以嚴格規範,但這些不肖的「欺業家」,或以支領董監酬勞業經公司章程或股東會同意為由,或以公布酬勞明細將危及個人及家庭生命安全為藉口,乃至循由黨政國會途徑向政府機關遊說施壓,以致迄今行政部門對董監酬勞的規範仍然鬆散、鄉愿,眼睜睜放任諸多居心不良董監事,每年公然支領與貢獻明顯不相當的酬勞。

如此的行徑,如果是在承平時期,也就是公司尚有盈餘的時期,雖然嚴重侵犯小股東的應有權益,但在「私法自治」、「契約自由」的原則下,政府能夠著力的地方畢竟有限,只好期待由股東大眾出面爭取維護自己權益。但在目前的非常時刻,也就是企業想要爭取政府與銀行予以紓困,包括稅負上的優惠與資金供應上的便利之際,我們認為不管基於公平正義原則,乃至寶貴資源不容浪費考慮,社會對這些只求私利,不顧公益與他利的公司高層,例如董監事、經理人乃至間接的利害當事人,即有必要予以嚴格管理,除了強制公布其姓名與支領的酬勞明細外,也應納入核准紓困與否的條件,藉以督促企業提升競爭力,並避免國家的資源、銀行的資金遭到不公平的使用與浪費。

企業董監、經營階層坐領高薪卻績效不彰的「肥貓」(Fat cats),必須先減肥才能得到政府、銀行的紓困,在國際上早有先例。隨著世紀僅見金融海嘯爆發,美國眾院議長Nancy Pelosi公開宣告「Party is over」,金融、保險、汽車產業競相向美國政府提出紓困,美國的朝野即非常注意這些肥貓的言行舉止。當AIG獲得布希政府850億美元貸款暫度危機,隨即傳出公司高層耗用數十萬美元公帑前往度假勝地打獵娛樂消遣之後,社會各界的指責撻伐聲浪前所未有。當美國三大汽車廠負責人在眾議院要求放棄私人飛機而無人舉手之際,政府與銀行界當然不敢伸出援手,直到這些肥貓們提出承諾,紓困的方案才再度列入議程。

面對金融海嘯、全球經濟衰退的非常時刻,我們要求政府採取非常手段搶救經濟、搶救產業,但並不表示我們可以容忍不肖董監高幹,利用非常時機渾水摸魚乃至藉機大發國難財,尤其一些紓困計畫或者要求政府稅負上的減免寬延,或者要求銀行貸款質與量方面的便利,這些紓困內容與資源,其實都是來自納稅人或存款戶,我們尤其不允許政府假借紓困之名,照顧一些特定產業或企業負責人,並以犧牲納稅人、存款戶應有權益為代價。

我們再度重申,政府、銀行對企業紓困所用的資源都是民脂民膏,每一分錢都是流血流汗換來,事實上,他們的財力絕對比一般要求紓困企業的負責人薄弱甚多。天底下絕對沒有把國家社會資源拱手讓予不爭氣企業揮霍的道理,更沒有要求窮人伸手紓困富人的道理。以前如此,今後也是如此;國際如此,台灣更應如此。



◆ 舊車換新車補助3萬 定案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2.12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被視為搶救車市的「貨物稅條例」修正草案,明定九十八年底前報廢舊車並買新小客車,只要出示舊車報廢證明文件,就可以扣抵新台幣三萬元的貨物稅。

財政部長李述德在院會指出,預估本案將使稅源流失九十七億元,但是可以達到節能減碳、活絡經濟效能,增加汽車銷售與營業稅及其他製造業上千億的產值。

李述德表示,汽車市場受經濟不景氣影響,連續三年銷售下滑,為避免影響相關產業鏈發展,及確保工作機會,因此提出貨物稅條例修正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盼能刺激內需。

李述德表示,民眾在明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報廢原舊車,並完成新小客車過戶登記,就減收三萬元貨物稅,民眾買車交易過程中只要拿出報廢證明,車商就減三萬元,盼民眾買新車,一方面節能減碳,另一方面活絡經濟。



◆ 油價大震盪 學到什麼教訓...

【聯合報╱林建甫】 2008.12.12

半年跌逾百元 匪夷所思

2008年是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起大落的一年。上半年,關心油價市場的人都在問:國際油價會衝到多高?不過現在都反過來問:油價會跌到多少?

從2007年年中起,油價進入史無前例的快速上漲期,最具指標意義的紐約市場原油期貨價格很快先後突破每桶80美元和90美元關卡。2008年第一個交易日,油價觸及每桶百元的大關。之後油價持續飆升。7月11日,油價創下每桶147美元的歷史新高紀錄。但隨後市場突然風向大轉,油價開始反轉下降。到12月5日跌到每桶40.81美元,創下2004年12月以來的新低。算一算,從最高點到40美元,每桶油已跌逾100美元。這種劇烈的起落,真是匪夷所思。

供需加上炒作 漲跌之因

油價推升到147美元,除弱勢美元推波助瀾,當然就是供需問題。供給面,以戰事、颶風、生產成本上揚的力量最大。需求面則主要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強勁需求、投機性熱錢的炒作及美國戰備儲油的大量增加。需求面的因素遠重於供給面的影響。新興市場國家中國和印度共占世界人口的37%,當這兩個地區消費能力同步大幅提升時就導致原油需求大幅上揚。

投機性熱錢的炒作,包括戰後嬰兒潮退休年齡將屆,退休基金大增;2000年後美國聯準會寬鬆的貨幣政策,創造過多的貨幣供給;衍生性金融的高度財務槓桿運用,讓投資原物料獲利滿盈;美國戰備儲油由2001年的5.5億桶逐步提升到2007年的7億桶,也增加推升油價上漲的力道。弱勢美元跟戰備儲油都和布希政府有關,因此有不少分析家說這是布希家族的陰謀,因為來自德州的布希,坐視油價高漲,對其德州親朋好友最有利。要不是7月後逆轉,真不知伊于胡底?

今年7月後油價慘跌,主要原因當然是金融海嘯。金融海嘯肆虐,基金去槓桿化,賣壓沉重;銀行業抽銀根,造成信貸緊縮;波及實質產業,大舉裁員,商品市場需求下降。美國經濟上周正式確認陷入衰退及11月失業率創下新高,都是讓油價跌到每桶40美元的近因。

低點購買期貨 節省成本

高盛分析師莫堤(Arjun Murti)2005年3月率先喊出國際油價進入「超級飆漲期」 (super spike),預測油價會上漲到每桶100美元以上。這份預測報告一經發表就引來無數嘲笑和懷疑的聲音,許多人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因為當時國際原油價格還不到40美元一桶。今年6月,油價漲到130美元後,他的預測是兩年內油價會飆升至每桶200美元。現在看來,還是有點天方夜譚。但也寧可信其無。

最近油價跌跌不休,美林的布蘭契(Francisco Blanch)則指出,明年油價可以反彈回升到50美元,但如果全球經濟衰退的海嘯也淹沒中國,油價就可能跌破25美元。

不管未來油價走勢,這幾年油價的漲跌,我們不得不承認其波動性真的可以很大,而且油價波動成為常態。面對油價起起落落,我們學到什麼?生產性事業需要大量用油,或整個國家的購油,恐怕更要避險。趁低點打長期合約,購買期貨,是節省購油成本的不二法門。

浮動計價公式 趁早建立

另外,520之前,政府凍漲油價,新政府上台,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要如何漲。當時一次漲足或分批漲,吵翻了天。凍漲或補貼油價各國皆然,但最健康的還是美國。我所謂的健康,指的是反應油價上漲,社會穩定度及經濟敏感度。國際油價漲,美國加油站馬上反映行情,利用價格指導資源做最有效的使用。

油價漲,就不該沒事開車趴趴走。油價漲,美國人雖有怨言,但沒有惶惶不可終日,更沒有凍漲、補貼的糾葛。美國的加油站,每天價格不同;甚至同一路口,4家不同公司的加油站有4個價格,美國人見怪不怪,因為已經習慣油價隨市場浮動。台灣應趁現在油價低點,建立有共識的浮動油價計價公式,讓大家習慣浮動。那麼以後油價波動再大,也不會為該不該跟漲或漲多少吵翻了天,進而造成社會動盪與資源使用無效率。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



◆ 我見我思:馬上錯、馬上吐到馬上扯

【張國立】 2008-12-12 中國時報

對於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前一天馬英九才在電視上公開的說:「是不是大家共體時艱,暫時不要領」,第二天經濟部長尹啟銘就在立法院接受質詢時被動的說:「已經發出。」當然,尹啟銘對所謂的國營事業獎金做了很多解釋和說明,意思是已經發出去的是去年的績效獎金,今年的要明年下半年才發。我聽不懂沒關係,怎麼會連馬總統都搞不清的青菜說「不要領」?

國營事業該不該在景氣寒冬的今年發獎金仍值得討論,不過,奇怪,我直著瞧、橫著看,怎麼都覺得馬英九被糊弄了。

有幾個可能,劉兆玄糊弄馬英九、尹啟銘糊弄劉兆玄、國營事業委員會糊弄尹啟銘、發獎金的幾個國營事業公司糊弄委員會,或者根本是尹啟銘糊弄馬英九,或者尹啟銘來不及糊弄,馬英九便想當然獎金要年終才發的糊弄了所有老百姓。

不論哪種情形,我得到一個結論,在此謙卑的請教馬政府:以前扁政府是由上而下的威嚇,不聽話就換人;如今馬政府則改成由下而上的糊弄,反正強渡關山、木已成舟,用扁式白話文則叫「嘸係嘜安怎」。

事情還不只如此,外交部長歐鴻鍊針對立委李慶安的雙重國籍問題,他怎麼也不肯講明白,搞得大家一頭霧水。油價下跌已經很久,可是被罵到臭頭,天然氣才降價。元旦連續假期採彈性調整方式,偏要搞到最後才宣布,好心變惡意。

「馬上好」成了「馬上錯」、「馬上凸槌」,馬英九剛氣勢磅礡講出他的政策,第二天又氣急敗壞的「馬上吐」。

「馬上亂」會有什麼檢討或改進?我敢保證不會有,因為馬政府顯然迷信兩岸的「馬上飛」、擴大內需的消費券「馬上發」,大家會「馬上忘」,然後馬英九繼續被糊弄、繼續上電視、繼續對著記者點頭說謝謝,台灣就「馬上風」──對不起,台灣就「馬上瘋」了。

小時候住家旁有個土地公廟,那時流行蓋違建,我鄰居甚至靠著廟加蓋一間房,他說這樣可以少砌一面牆,省掉不少磚錢。我覺得土地公脾氣真好,便跑去請教祂的修養之道,土地公說:「沒辦法,香火鼎盛,眼睛被煙薰住,看不清。拜拜的人太多,求願的聲音太吵,什麼都聽不清。」祂還說,「小子,少囉嗦,你不想要我的簽名、不想跟我合照啊。」

一定有人罵我鬼扯,親愛的土地公怎麼會理討人厭的我。喂,整個政府都在鬼扯,我湊熱鬧也「馬上扯」一下,不行嗎?

※ 這文辣...



◆ 三軍無能 累死主帥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2

在國內外大小企業一片裁員、減薪、強迫放無薪假聲中,向來被稱為鐵飯碗的公營事業、健保局與全體公家機構,卻還大發豐厚的年終獎金。嚴重虧損的健保局預定發放令人咋舌的3.8個月,嚴重虧損的中油、台電也要發放2.6至2.3個月;連面對經濟危機處置無方,令台灣經濟完全陷入衰退的整個政府部門,不但拒絕向新加坡政府看齊,減薪以自警,也要發放1.5個月年終獎金。看在飽受經濟衰退傷害、飯碗岌岌可危的辛勤工作者眼中,當然氣憤填膺,因而一片要求停發或減發這些虧損製造者豐厚年終獎金的呼聲。

經過月來的喧嚷,馬總統終於聽到了;為平民忿,乃公開宣示,為顧及社會觀感、共體時艱,要求國營事業暫緩發放年終獎金。這一番話衛生署聽見了,葉金川署長主動將健保局呈報的年終獎金發放計畫退回,兩周內研發較低發放額的新方案。但眾多國營事業的直屬上司經濟部長卻不能從善如流;因為直到馬總統諄諄叮囑,他還不知道除了台糖有人事爭議尚未定案之外,其餘國營事業從7月起即已陸續發放了年終獎金;等到他終於知情上報,馬總統的尷尬不言可知。

過去從沙場到商場,有一句寓意良深的俗話:「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如果運籌帷幄的統帥無能,不知如何調兵遣將,面對強敵時,偌大的戰場,一聲令下,指使千軍萬馬東奔西竄,強敵未克,自己的三軍已累得筋疲力盡。馬政府從5月上任以來,油電價格飆漲、大陸觀光客不來、出口衰退等等紛至沓來的挑戰,只見在上者調度無方、不明事理,讓其下的公務員每天窮於應付,開不完的會議,卻又不見成效乃致治絲益棼;的確可歸於前者。

但這一次,經濟部從上到下既不知應如何處理在當前情勢下顯得十分突兀的高額年終獎金,甚至在社會喧騰近月的狀況下,仍不知應將實情上報經濟部長、行政院長與總統,讓整個政府再一次狼狽不堪、飽受譏評,更凸顯馬總統是個狀況外的領導者。這可活脫脫是個少見的「三軍無能、累死統帥」的景象。

不過,馬政府螺絲鬆脫、神經大條早不是新聞,出現這樣的糗事,大家司空見慣,可能也不會大驚小怪。至於去年的績效獎金變成今年的年終獎金,搞得社會觀感不佳,平實而論,也不是現政府的責任,兩次政權輪替之前早已如此。可怪的卻是,社會大眾將健保局與中油、台電等的虧損歸咎於各機構的員工,因而強力撻伐其年終獎金與經營業績悖反,卻是無的放矢;對此,不論衛生署的葉署長或是經濟部的尹部長都未能據理力爭,一似默認了這樣的譴責。

每一個觀察公營事業績效者均應知,中油、台電、健保局等,並不是將本求利的營利事業,決定其盈虧的關鍵因素,乃是由其上級機關乃至立法院決定的價格基準。當民意機構、社會輿論一致反對這些機構如實反映其經營成本、訂定可以獲取利潤的收費標準,因而必定陷入虧損,這又與員工績效何干?相對的,當這些機構的員工緊抱鐵飯碗敷衍鬼混,但營運成本卻因外部因素大降時,由虧轉盈,又豈是他們的貢獻?

因此,一個精悍專業的領導者,就必須將政策盈虧與績效高低分開衡量;既不讓認真苦幹的員工在政策導致虧損時受到冤枉,更不能容許打混卸責的員工以政策虧損做護身符。如果我們的經濟部長與衛生署長有足夠的能力,應該早已洞悉問題關鍵,而著力切開這兩個互相掩護的煙幕。倘若他們在大家責備時,可以清楚剖析哪些盈虧來自油、電價或健保等政策,不應由所屬員工負責,哪些績效則是員工賣力打拚所創造,應如實給予獎懲,則滔滔議論,應能平息,這些機構的年終獎金不論豐儉,都可以拿得理直氣壯。

不過,我們不能不指出,這些累死將帥的三軍,卻正是由累死三軍的將帥所延攬任用;真正追根究柢,責任還在將帥身上,是他們咎由自取、貽禍無窮。

有了這個前車之鑑,當將帥好不容易決定重整三軍時,希望馬總統不要重蹈覆轍;他至少要謹守三個原則:第一,一定要真正知人善任,挑選一個有眼光、有魄力、有氣度、善於運籌帷幄的行政院長主持國防、外交、兩岸之外的大政方針。第二,一旦選定,就不要像過往一樣,撈過界去指點各部會人選,令這個大將無可用之兵。第三,必須囑咐這個組閣者,千萬不要再以外表、學歷、性別、省籍取人,務必要為國延攬專業素養深厚的人才;如是方能戰無不克。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東北亞三國要演義嗎?汽車業要怎麼救?

* 那斯達克前董座 詐騙500億美元
* 歐盟2,000億歐元振興方案 過關
* 韓與中日 擴大雙邊換匯
* 國際瞭望:東北亞三國要演義嗎
* 亞幣恐引爆競爭性貶值
* 魏哲楨:大降息 凸顯景氣未落底
* 開店大補貼 經濟部四年要砸18.4億
* 財金部會八措施 促銀行挺企業
* 政府挺銀行》消基會:銀行沒有挺消費者
* 車廠若破產 恐波及供應商
* 汽車業要怎麼救?
* 新車輛經濟 輕電動車扮要角
* 兒童賣舊玩具 籌錢買新的
* 美零售銷售額 連五月下滑
* 大陸上月零售額 優於預期
* 海運直航 17航商申請許可
* 平日客運包機第一周 中國13航點 台灣4航點
* 郵件寄大陸 華航長榮當信使
* 兩岸通郵 明年元月底前郵資9折
* 大陸3G牌照 最快年底發放

◆ 那斯達克前董座 詐騙500億美元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陳世欽/綜合報導】 2008.12.13

專門為富豪、避險基金、銀行承作證券投資的紐約股市名人馬多夫(Bernard L. Madoff),11日被聯邦調查局幹員逮捕,聯邦證管會控告他以龐氏騙局(Ponzi scheme)虧空客戶500億美元(台幣1兆6640億元)。全案如果成立,將是歷來金額最大的證券詐欺案。

所謂龐氏騙局主要手法是以短期暴利吸引投資人上鉤,然後將新加入者的資金謊報為獲利,付給前面的投資人,如此空轉而愈滾愈大,皆大歡喜,直到要求贖回者愈來愈多而轉不動。

70歲的馬多夫1960年以區區5000美元的儲蓄起家,利用1970年代美國政府為刺激股市而設計的證券法漏洞而逐漸發跡,並以典型的龐氏騙局手法在紐約證券界呼風喚雨,除完全將客戶蒙在鼓裡,並擔任「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副主席、「那斯達克市場」董事兼貿易委員會主席等要職。但夜路走多,紙包不住火,11日在「馬多夫投資證券公司」被捕,以1000萬美元交保候傳。馬多夫向聯調局幹員坦承犯行不諱,最重面臨20年徒刑,外加500萬美元罰款。聯邦證管會另對馬多夫提出民事告訴。

到今年10月為止,馬多夫是那斯達克第23大市場造價者(market maker),負責為客戶提供證券買賣的最佳報償,每天經手5000萬股,經管的資產總額大約171億美元,服務的主要客戶約11至25家,認為「你辦事,我放心」而讓他經辦投資的重要客戶包括奇異公司與花旗集團。

馬多夫在他的公司裡自占一個樓層,深鎖一切報表,操控全局。本月初,他對一名員工表示,客戶要求贖回的金額已達70億美元,他正在張羅,十分苦惱。

兩名員工說,最近發現老闆為「巨大壓力」所苦,追問他怎麼回事,馬多夫說,公司虧空500億美元,已經多年周轉不靈,他現在手頭只剩2億到3億美元,他本來打算一周內分給員工、家人和朋友,然後自首。

※ 這或許是「依現代經濟運作的原理,有80%的人終將陷入債務危機」的另一個原因吧。



◆ 歐盟2,000億歐元振興方案 過關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十二日電】 2008.12.13

歐盟各國領袖12日通過執委會11月下旬提出的2,000億歐元振興景氣方案,對抗地球暖化的方案也順利過關。鑒於先前的振興方案成效有限,日本亦於同日宣布加碼推出規模達23兆日圓(1,110億美元)的刺激經濟方案。

歐盟27國領袖高峰會議12日劃下圓滿句點,各國除通過執委會提出的振興景氣方案,也同意致力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是到2020年前讓二氧化碳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20%。法國總統沙克吉稱此氣候協議具歷史意義。

為對抗經濟衰退,歐盟執委會11月26日提出規模達2,000億歐元的振興經濟方案,約占會員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1.5%。會前曾發生德國官員猛批英國紓困方案等插曲,讓會議一度蒙上陰影,但最後各國仍以大局為重,同意此案。

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索在記者會上表示,要建立「跨越大西洋的復甦計畫,以及氣候和能源聯盟」。他呼籲美國候任總統歐巴馬加入歐洲的行列,在氣候政策上共同領導世界前進。

不過,各國領袖也同意放寬對部分重工業以及波蘭等東歐國家的限制,以免防治污染的成本損及他們的成長。但環保團體擔心,如此讓步恐將影響此方案的效應。

其他國家也密切注意,歐盟未來如何能恪遵減少排放溫室氣體的承諾,同時兼顧經濟成長。

此外,最新數據顯示,日本11月消費信心跌到至少26年新低,消費支出縮減恐讓經濟衰退程度加深,似乎也代表10月推出的27兆日圓刺激經濟方案成效不彰。

日本首相麻生太郎12 日再推規模達23兆日圓的新方案,其中10兆日圓擬用於減稅,13兆日圓用以提振金融市場。

※ 歐洲的壓力其實比美國大。



◆ 韓與中日 擴大雙邊換匯

【經濟日報╱編譯林聰毅/綜合福岡十二日電】 2008.12.13

南韓12日宣布與中國、日本達成總金額增加450億美元的擴大雙邊換匯協議,期能阻止韓元繼續走貶、減輕南韓央行的外匯存底壓力,並確保亞洲的金融穩定。

除現行40億美元的換匯安排外,韓國銀行(央行)與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達成為期三年的韓元─人民幣換匯協議,金額最多可達38兆韓元(280億美元)。

南韓央行並擴大與日本銀行(央行)的韓元─日圓換匯安排,金額由現行的30億美元擴增至200億美元。韓日兩國目前還有100億美元的緊急信用額度。在此之前,南韓10月另與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達成300億美元的換匯協議。

首爾渣打銀行第一韓國銀行經濟學家崔忠宇(音譯)說:「這是南韓的一大成就,有助於穩定韓元、維持南韓的外債信用。但這項利多對金融市場影響不大,因為已預先反應過了。」受美國參議院否決汽車業紓困案影響,南韓股市12日跌4.4%,收1,103點;韓元兌美元跌1%,收1372.5韓元。

全球信用緊縮使南韓銀行業在支應國際債務遭遇困難,南韓總統李明博一直想擴大換匯安排以取得外匯,避免重蹈1997年金融危機的覆轍。2008年迄今韓元對美元劇貶32%,跌至上次亞洲金融危機來最低點。南韓11月外匯存底連續第八個月縮水,降至近四年最低水準。

李明博13日將與中國總理溫家寶、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日本福岡舉行一天高峰會,討論換匯和領土爭議等問題,並研擬因應全球經濟危機的亞洲對策。這是三國在大規模國際會議之外,首次單獨舉行三邊高峰會。

【記者黃欣/台北報導】中日韓三國為換匯協定進行磋商,未把台灣納入其中,對此官員透露,「這牽扯到政治問題,我們很難加入」,但其實我國早有「預作準備」,加上外匯存底龐大,國人不需太過擔心。

官員表示,這樣的換匯協定只有邦交國才有資格簽訂,「我們也不是他們的邦交國,要加入,難啊!」不過官員表示,情況也不像外界想像那麼嚴重。為了不讓外交困境影響台灣和他國關係,央行總裁彭淮南10月初到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幾年前就曾透過各種管道和關係,與多家國際清算機制的部分外資投資銀行,單獨給予央行600億美元。



◆ 國際瞭望:東北亞三國要演義嗎

【本報訊】2008-12-13 中國時報

中國、日本、南韓三國開始在日本福島舉行高峰會,沒有人敢預期這會產生具體結果,但是這三個能不理會彼此之間的各種矛盾而進行合作的探討,本身便很有價值,尤其是在金融海嘯嚴重的今天。

東北亞三國從來沒有想到三角合作,東協國家成了氣候後,這三國也是分別與東協建立關係,當東協與這三國有了「東協加三」的形式後,三國方考慮到自己的合作,於是在東協峰會時,這三國領導人也自己舉行了會外會。在脫離東協的基礎上自己集會是日本的提議,中韓兩國很爽快地同意了。二年前,日本首相在「東協加三」峰會時想單獨與中國領導人會晤卻被拒絕,如今中國總理親赴日本參加,不能說不是政策的改變,而日相麻生太郎如此積極也是政策上的需要。

日本的經濟已是在滑坡,滑到什麼程度尚不知,前景黯淡是確定的,當美國的市場糟糕時,日本除了依賴中國市場外,還有什麼更有利之處?相同地,中國與日本的經濟關係如此密切,而當舉世經濟動盪時,當然必須與日本磋商,南韓的經濟命脈更是脫離不了中日兩國,而中韓與日韓之間的貿易關係也佔各國的重大比例。這三國都是能源進口國,僅就能源問題來說就有合作的必要,日本是全世界節能技術最先進的國家,而中國卻是最落後的國家,日本以往不願出讓節能環保技術,但中韓兩國可以趁此機會要求,日本如真願三國合作,則在這方面應該表態。

三國之間的過去歷史恩怨問題錯綜複雜,使三國很難認真合作,但如果暫時拋開靖國神社、釣魚台列嶼、獨島、黃海等問題,純粹商討金融經濟及能源問題,未嘗不是好事。這三國與美國的關係都很密切,當美國要換政府時,各國都難免有點不安,美國對亞太政策是否會有變化,這也是三國應共同注意的。



◆ 亞幣恐引爆競爭性貶值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2008-12-13 工商時報

週五日圓兌美元匯價突破90日圓大關,創下13年來最高,使得日本出口產品針對亞洲對手國的競爭力遭到進一步侵蝕。而在當前全球經濟陷入衰退,亞洲國家無不希望出口能為經濟帶來支撐之際,日本絕不可能坐視日圓持續強勢,這也意味亞洲四大貨幣日圓、人民幣、韓元與台幣間的競爭性貶值大戰可能已迫在眉睫。

金融風暴與信用緊縮危機使得近年來的日圓套利交易熱潮急速冷卻,影響所及,日圓也由弱轉強,成為當前亂世中最為強勢的貨幣,今年來兌美元匯價已上揚20%,兌歐元匯價也上揚35%。

然而日圓的強勢也使其出口在面對亞洲對手國的競爭時處於不利的局面。以韓元為例,今年來兌美元匯價下跌了31%,兌日圓匯價更是重挫43%。日圓與韓元間強弱鮮明的局勢,使得日本產品與南韓相同產品在海外市場競爭上處於劣勢。

若以日本東芝與其南韓競爭對手三星電子為例,假設兩家所製造的DVD播放機在美國價格都為60美元,在匯率強弱對比下,三星降價的空間明顯大於東芝,因為以本國貨幣論,韓元的弱勢使其擴大在美國的降價也不致傷害其毛利率。日圓強勢削弱東芝海外競爭力的情況已反映在其股價上,今年來東京股市東芝股價已下跌逾60%,反觀首爾股市的三星電子卻僅下跌13%。

事實上,弱勢韓元的出口優勢並不僅對日圓而己。今年來,韓元兌台幣匯價下跌29%,使南韓晶片在國際市場競爭上對台灣佔有優勢。

中國人民幣也嚐到相對強勢帶來的痛苦。印度盧比今年來兌人民幣下跌23%,使得兩國成衣廠的出口競爭優勢由中國轉到印度身上。

南韓10年前靠著韓元貶值帶領經濟走出亞洲金融風暴,而現在南韓又想如法炮製。

日本與中國原本並未計畫以貨幣貶值來擺脫經濟衰退,不過近來有跡象顯示中國已在考慮此一選項。如今日圓又升破90日圓大關,且有日本官員表示已在考慮任何可阻止日圓升值對策,顯示日本當局干預,壓抑日圓可能性升高。若是如此,也就代表亞洲貨幣間的競爭性貶值大戰即將開打。



◆ 魏哲楨:大降息 凸顯景氣未落底

【經濟日報╱記者蕭志忠/台北報導】 2008.12.13

金鼎投顧董事長魏哲楨昨(12)日指出,央行調降利率3碼(1碼等於0.25個百分點),較市場原預期的2碼為高,央行營造寬鬆的資金環境,短線雖有利股市的資金行情,但中長線來看,這也意味全球景氣還未落底。

央行宣布大降息,原先外界認為這對台股是一項利多,但昨天台股以小跌開出,盤中更因美國三大汽車廠紓困案觸礁而一度大跌逾200點,台股對降息利多反應已鈍化。

魏哲楨表示,近期各國央行為救經濟、振興股市,紛紛調降利率,這種貨幣政策是最直接有效的猛藥。他說,各國都大幅調降利率後,我國也有調降利率的空間,央行調降3碼,應比市場預期的2碼為高。

魏哲楨指出,包括我國在內的各國央行,近期都大幅調降利率,顯示目前全球經濟景氣仍未落底,不得不祭出貨幣政策的「重藥」,在中長線經濟景氣未完全復甦前,對股市反應景氣的低迷,還是有不利影響。

魏哲楨分析,未來觀察全球及我國經濟景氣是否復甦的指標之一,是央行是否停止調降利率,或逐漸縮小調幅。他說,就目前台股仍處於5,000點以下的相對低點而言,央行調降利率還是有助短線資金行情的推升。



◆ 開店大補貼 經濟部四年要砸18.4億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8.12.13

為促進投資、刺激消費,經濟部昨(12)日提出「開店大補貼」政策利多,計劃四年內投入18.4億元預算,提升商業服務品質,其中為鼓勵業者自主從事創新研發投入,首度將連鎖商店創新研發納入服務業的研發補助計畫內,一年最高補助金額達250萬元,經濟部同時也將研議替代役至連鎖加盟企業服務的可能性。

凡是幫助業主從事新服務商品、新經營模式、新行銷模式或新商業應用技術的開發,都可算是經濟部定義服務業的研發項目。經濟部估計,98年至99年間,國內開店數會增加9,200家,其中98年增加4,500家,99年增加4,700家,預估增加投資金額高達184 億元,透過行銷推廣與展售活動,預估可帶動500億元的商機。

經濟部長尹啟銘昨天與連鎖加盟業者座談,包括大潤發、全國電子、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等業者,都出席這項會議,業者指出,金融風暴影響廠商向銀行貸款,有些銀行甚至也不接受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的保證,建議是否可由政府出面,協助廠商貸款。

尹啟銘表示,行政院提出的三挺政策,從貸款餘額的效果來看非常不錯,但有很多企業反映,銀行不見得挺企業,增加擔保品以及抽銀根的情況常常發生,對於這種情形,經濟部會向財政部反映,希望透過公股銀行等政策工具,落實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的政策。尹啟銘強調,經濟部會依照行政院的指示,廣設據點主動了解企業界銀行貸款的問題,業者可以把融資困難等問題以及程序詳細反映給經濟部,經濟部一定會協助解決。

※ 替代役去連鎖加盟企業服務?



◆ 財金部會八措施 促銀行挺企業

【經濟日報╱記者雷盈/台北報導】 2008.12.13

為落實銀行挺企業,財金部會近一個月緊鑼密鼓推出八大政策,確保銀行不會對企業「雨天收傘」。金管會昨(12)日強調,已要求銀行下周一(15日)回報11月放款報表,屆時便可驗收成果。

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也指出,央行會注意銀行授信情況,如果銀行放款萎縮,央行便會拒絕這些銀行申購央行發行的可轉讓定存單(NCD),「沒有理由收這些銀行的錢。」

彭淮南表示,央行會道義說服銀行對企業放款,以後發行NCD時也會注意個別銀行的bank credit(銀行信用)有沒有增加,如果銀行不授信,央行也沒有理由收他們的錢。

換句話說,未來放款餘額減少的銀行,向央行申請購買NCD 消化資金時,很可能吃閉門羹。

全球景氣衰退,企業經營風險上升,部分銀行因而緊縮放款,政府為了救企業,近一個月密集推行銀行挺企業政策。

像是財政部本月下達三挺指令,首先敲定非中小型企業融資專案辦法,使擔保品不足的企業也有融資管道,由政府當保人。信保基金將提供保證,最高保證成數是七成。

假如這些企業沒有透過信保基金保證,授信額度則由提供融資的金融機自行決定;如果透過信保基金保證,則訂有融資限額,企業短期或中期周轉融資,上限為6,000萬元,資本性支出融資則是2億元。

為了讓紓困案更有效執行,金管會也配合以調降銀行同業拆款的「特別保險費率」為誘因,提高銀行貸放意願;另一方面,財政部則宣布企業貸款列為公股銀行績效考核。



◆ 政府挺銀行》消基會:銀行沒有挺消費者

【聯合晚報╱記者吳孟庭/台北報導】 2008.12.12

昨天央行宣布降息3碼,至今已連續降息5次,為了讓降息效果反應在房貸利率上,央行祭出「換約政策,季調改月調」,不過,消基會認為消費者根本無法得到好處,消基會建議,房貸戶利率超過年息 1.975%,就應主動向銀行要求調降利率,才能真正省荷包。

加上央行昨日降息,這波累計共降1.625個百分點,不過,受限於房貸利率是每季 (3個月)調整,若貸款戶最近一次調整的時間是在8月底或9月初,則要到11月底或12月初,才能享受到新利率,不少房貸族大呼「看得到 (央行降息)卻吃不到」,因此央行祭出季調改月調,但受限於銀行換約只能1次,現在是降息,但以後可能升息,消費者也無法立即享受到好處。

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指出,季調改月調只是治標不治本,主張房貸利率超過1.975%者,就應向銀行申請利率調降。

而此數字是由消基會換算,以「郵局」目前2年期定儲利率「2.225%」為例,減去昨日央行降息的3碼 (0.75%),再加上固定資金成本碼數(0.5%),應為「2.225%-0.75%+0.5%=1.975%」,只要與此數字相差過大,都應要求調降。

另外,若使用「政府政策性貸款 (首購貸款及勞工貸款)」部分,消基會表示,通常以郵局2年期定儲利率為指標再加碼,利率2.425%,加碼利率是20年不變的,雖郵局表示其定儲利率不會跟著央行降息而調降,但會隨著市場的變動而更動。消基會認為,若利率超過1.975%,應考慮轉貸。

銀行:難訂合理利率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消基會提出公式,認為央行這波大降息後,銀行房貸利率應該在年息1.975%以下才合理;銀行房貸部門表示,不了解消基會是怎麼算的,不過各家銀行資金成本不同,而且貸款人信用也關係到利率高低,很難說訂一個合理的利率水準;如果是政府政策性優惠房貸,則這次降息不無可能降到接近2%水準。

目前2000億優惠房貸計算公式為兩年期郵局定儲 0.9(加碼)-0.7(政府補助),現為2.225%,只要郵局降0.25個百分點下來,就到1.975%。

本來央行降息多少,銀行就會節省多少利息成本,可以直接讓房貸戶受惠,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由於民眾認為利息可能降低,現在都採固定利率定存,換句話說,央行雖降息,但若干銀行資金成本其實並沒有降下來,只降到採機動利率部分),因此無法完全反映到房貸上。

銀行房貸主管表示,截至目前銀行資金成本仍多在1.7~1.9%之間,在沒有政府補助情況下,所以第一年較優惠的房貸利率也要2.5%上下,第三年以後則多數要到3%,央行降息,房貸可望跟著調降,但是否能夠破2%,就看各銀行的考量,畢竟房貸是自由市場,有眾多銀行可供消費者選擇。



◆ 車廠若破產 恐波及供應商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紐約十二日電】 2008.12.13

汽車紓困案在美國參議院遭到封殺,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年底前宣告破產的可能性已急劇升高,更糟的是,還會引發汽車供應商相繼倒閉的骨牌效應。

通用和克萊斯勒先前已警告,過不了多久就會燒光所有現金,且兩家公司總共積欠供應商約100億美元的零件款項也即將到期。

歐巴馬下個月就任總統後有可能金援美國車廠,但通用和克萊斯勒恐怕撐不到那個時候。

現在看來,底特律車廠的垮台、並引發連鎖反應導致龐大汽車供應商網絡破產的假設即將成真,這些供應商的員工是汽車製造商的兩倍以上。通用、福特與克萊斯勒在美國總共僱用23.9萬名員工,全美大約有3,000家汽車供應商,擁有逾60萬名員工。

通用說,該公司每個月燒掉逾20億美元現金,而且已聘請包括米勒(Harvey Miller)等破產顧問。克萊斯勒不是上市公司,但該公司銷售的下滑速度比同業快,也已承認很快就會用光現金。

通用和克萊斯勒的許多供應商正搖搖欲墜、處在破產邊緣,而且放款機構不願為供應商的信用展期。原始設備供應商協會(OESA)執行長德寇克說:「要是供應商沒有持續收到應收帳款,我不認為它們能熬過這個月。」

一旦大、小型供應商開始陣亡,美國各大汽車製造商的零件供應便會中斷。基本上,這些供應商不但賣產品給美國車廠,也銷貨給在美國設廠的外國車品牌。

汽車顧問業者Casesa Shapiro集團的執行合夥人卡塞薩說:「豐田、本田和日產毫無疑問都將受到衝擊。

許多小型供應商會直接進行清算,因為它們根本沒有資源聲請破產重整,直接關門大吉。」

福特執行長穆拉里11月中在汽車紓困案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要是任何一個國內競爭對手聲請破產,福特的生產營運在幾小時內就會感受到衝擊。」

多年來供應商通常會替遭遇困境的汽車製造商延展付款日期,以協助車廠度過艱困時期。但根據德寇克估計,數百家供應商不再具備這種彈性。

這些供應商在凍結的信用市場中借不到錢,而且在客戶未支付零件款之前,已無力購買原物料。

※ 沒人想要推出更便宜、環保的新能源車?



◆ 汽車業要怎麼救?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8.12.13

美國汽車業三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揚言,如果不能獲得緊急紓困,美國汽車業和整體經濟都會有嚴重後果。紓困案如今在參院擱淺,年底前再度闖關機會渺茫。三巨頭何去何從?

替代方案之一是挪用簡稱TARP的7,000億美元金融紓困基金,原本堅持專款專用的布希總統態度似已鬆動,歐巴馬是否贊成動用TARP,目前尚不明確,但通用已表示恐怕撐不到歐巴馬就職,克萊斯勒也差不多。不過,紐約大學Stern商學院財金教授艾特曼質疑,破產危機的時間點似乎從明年中「瞬間」被提前到今年底。

替代方案二是宣告破產,美國企業藉由重整結構穩定財務狀況的例子並不罕見。但汽車業者指出沒有消費者會願意購買宣告破產的車廠產品,一來沒面子,二來擔心沒有售後服務,零件補給也是問題。假如通用和克萊斯勒都倒閉,福特未必能漁翁得利,因為消費者會認為美國車有問題,改買外國車。

艾特曼和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策略管理教授戴凡尼都認為,宣告破產是比政府紓困更好的解決方案,而且長痛不如短痛,早點宣告破產,最終可讓通用和克萊斯勒「變小但更強」。

艾特曼指出,根據聯邦破產法第11章聲請重整,汽車業可透過「債務人持有資產(debtor in possession)」方式獲得融資,金額可能為400億到500億美元。如此巨大的金額,只有聯邦政府借得起。

雖然這比140億美元紓困額度高出許多,艾特曼認為成功機率也比較高。車廠可以不必裁太多人,構成度過經濟衰退的「安全網」。順利的話,兩年就能看到成效。



◆ 新車輛經濟 輕電動車扮要角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台北報導】 2008.12.13

在都會區找個停車位大不易,如果能由潔淨能源的輕型電動車,提供創新的車輛共用(Carsharing)服務,將可以為「新車輛經濟」開啟龐大的服務商機。

根據工研院IEK 報告指出,2008年第三季台灣車輛產業總產值估計為602.6億元,預估全年度車輛產值將達2,712.47億元,較2007年衰退12.95%。另外,2008年汽車零組件預估產值為1,627.77億元,較2007年衰退4.29%。上述產值均顯示,台灣車輛產業已經面臨傳統汽車市場規模嚴重萎縮的威脅。

工研院機械智慧車輛組組長王漢英表示,潔能環保已成產業趨勢,許多國家都針對降低都會區車輛流量、停車土地規劃、噪音、排碳量等訂定相對的政策。凡此種種,都會影響未來個人購買車輛的意願,也讓車廠開始思考未來因應之道。

王漢英指出,工研院在經濟部支持下,已成立都會輕型電動車(LEV)產業聯盟,已有產官研19家企業和政府單位加入,包括裕隆集團的華創、美利達、愛地雅、光陽、燦坤,中華電信、宅配通、格上租車,及車王電子等廠商加入。

工研院服科中心主任方勇升強調,擁有1,300輛機車牌照的台灣,在車輛產業的優勢在於小型車輛,相較於國際一線大廠積極發展超高性能的電動車,台灣更有機會針對各個市場不同的需求,發展多元化,多功能,且多樣化的輕型潔能電動車輛。



◆ 兒童賣舊玩具 籌錢買新的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13

經濟不景氣對於想要耶誕禮物的兒童帶來另類影響:企業精神。美國許多兒童為了購買新玩具,想出一些新點子籌錢,有些兒童請父母在網路上幫他們拍賣舊玩具,有些兒童則到人潮多的購物中心或速食店兜售舊玩具。

華爾街日報報導,馬里蘭州包伊市7歲女孩費絲‧柯賓希望買一個Ruthie Smithens洋娃娃,作為耶誕禮物。但是她母親芭芭拉表示,在當前情況下,「我想不出再花100美元買洋娃娃的理由」。

費絲要求媽媽網拍她的舊玩具,因此芭芭拉到craiglist網站,幫她拍賣舊洋娃娃衣服和附件,以籌措買新玩具的錢。

craiglist網站上「遊樂器/玩具出售」類別下的待售品從去年11月的19萬157件,增加到上個月的39萬6197件。

在eBay網站,2日待售的玩具有3600多件,2日之前一周有2000件以30.21美元平均價售出。

到上周末為止,Just Kid公司研究和策略顧問公司訪問500 位8到12歲兒子的媽媽,其中四分之一表示,他們的孩子計畫出售舊玩具,11%受訪者說,他們的孩子已經這麼做,6%受訪者說,他們的孩子今年拍賣的玩具比往年多。

喬治亞州女孩艾希禮‧薩普立基請媽媽幫她上網以50美元出售iPid Shuffle和卡拉OK伴唱機。因為craiglist網站上拍賣Game Boy的人太多,她把自己的Game Boy和四個遊戲軟體拿到當鋪出售,獲得45美元。



◆ 美零售銷售額 連五月下滑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二日電】 2008.12.13

美國零售銷售額連續第五個月下滑,主要是汽車相關銷售的重挫,侵蝕掉電子與百貨公司銷售的增長。這顯示在經濟一片不景氣中,美國消費者依舊呈現相當的韌性。另一數據顯示,物價上揚的壓力正急速降溫。

美國商務部報告說,11月零售銷售額下滑1.8%,經季節調整後為3,556.6億美元。10月零售下滑幅度大幅修正為2.9%。剔除汽車相關產品後,零售銷售額在11月下滑1.6%,10月下滑2.4%。

這樣的表現略優於華爾街分析師預期。此外,家具、電子產品與服飾品的銷售額也在11月出現增長。汽油銷售額因油價下滑而重挫14.7%,比10月的12.9%降幅加速。

美國大和證券公司經濟師莫蘭說:「消費部門還有一息尚存。」他指出,零售業的感恩節瘋狂折扣毫無疑問地促成消費升溫。

美國勞工部宣布的躉售物價指數(PPI)則顯示,廠商的採購成本也因能源價格重挫而加速下滑,在11月下滑2.2%,超出分析師預期。躉售物價指數在10月重挫2.8%,創史上最大單月降幅。

剔除食物與能源後,核心躉售物價指數在11月上揚0.1%,比10月的0.4%減速,符合分析師預期。11月的核心躉售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揚4.2%,也比前一個月的4.4%增幅低,顯示物價上揚壓力下降。



◆ 大陸上月零售額 優於預期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8.12.13

中國大陸11月零售銷售創下九個月以來新低,但仍高於預期,讓北京當局暫時鬆了一口氣。兩位中共高層黨政官員警告,至少明年第一季以前,大陸經濟成長腳步仍將持續放緩。

中共國家統計局昨(12)日公布,大陸11月零售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20.8%,低於10月的22%,但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20.5%。

從個別項目觀察,11月大陸汽車銷售增幅較去年同期腰斬至7.7%,建築材料支出下滑32.6%。都會區的消費成長率也降至20.3%,低於10月的22.1%。

巴克萊資本駐新加坡鄭姓經濟學家說:「零售銷售成長疲軟,顯示實質消費需求放緩,以及通貨膨脹飛快減速。我們預期,短期內民間消費將進一步放緩,因為市場預期所得成長趨緩,還有更多工作機會可能消失。」

過去兩天,中共高層被一連串的負面經濟數據持續轟炸,最先是1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增幅劇降至兩年多來新低;接著同期進出口同步衰退,其中出口不僅一如預期出現七年來首度負成長,進口更萎縮近兩成;再來是11月消費物價(CPI)竟然只擴張2.2%,為過去22個月以來僅見。

路透報導,11月零售數據超乎預期,意味至少現階段內需市場已經挺住,這讓聽了兩天壞消息的中南海高層可以喘一口氣。

美林證券經濟學家陸挺與邦德在昨天給客戶的報告中說:「眼前無疑還有強勁逆風,預期未來幾個月(零售銷售)將進一步放緩,但財政擴張可能抵銷零售快速下滑的衝擊,尤其是降低消費萎縮的影響。」

大陸經濟前景極不樂觀,中共工業與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警告,大陸幾乎所有產業都產能過剩,而且在經濟狀況在明年第一季以前還不會達到底部。

李毅中昨天在記者會上說:「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國內市場,長期存在深層次的問題,諸多因素的疊加,對工業的影響更加突出。我們預計沒有走出低谷,12月影響還會進一步拓寬。」



◆ 海運直航 17航商申請許可

【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台北報導】 2008.12.13

海運直航協議正式生效,兩岸昨(12)日同時公布「海運直航許可管理辦法」、「台灣海峽兩岸海上直航實施事項」。交通部航政司表示,辦法明(14)日生效並發出許可,15日展開直航。台灣公司、船舶證照為兩年期,但大陸為總量管制,船舶證為一年效期。

受理航商申請航線的基隆港務局表示,至昨日總計兩岸有17家航商提出許可申請,航線總計為26條。兩岸航商比例為大陸12家、台灣五家;申請航線為大陸18條,台灣八條。

交通部航政司、基隆港務局指出,現階段開放大都是目前經營境外航運中心、兩岸三地航線的業者。明天辦法生效後,才能展開審查作業,將業者申請文轉報交通部審查,預計14日即可發出許可函。

國內有五家航商提出申請,航線有8條。僅有陽明海運一家為市場新進業者,航線布局以萬海最多,提出四條航線。15日陽明、萬海、台航在基隆港共同首航,長榮在高雄港舉辦,另外羲澍17日在台中港首航。

據了解,馬英九總統將參加高雄港的首航活動,行政院長劉兆玄、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及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參加基隆港的首航儀式。

大陸航商方面有12家申請,航線共計18條。大陸規模最大的中遠集團15日在新港、上海舉辦首航典禮,並在18日同時抵達高雄港。名列第二的中海集團,15日在天津舉辦首航儀式,預計18日抵達基隆港。

國內船務代理公司說,有大陸航商已拿到北京方面的許可,公司證照和台灣相同為兩年效期,但船舶證照的有效期限僅到明年12月31日止,也就是船舶效期為一年審,一年後對直航效益做檢討。

交通部航政司表示,大陸對船舶管理較嚴格,採取一年審查一次。台航會董事長、長榮海運董事長王龍雄說,船舶效期一年,主要是大陸做總量管制,維持市場秩序,避免運價惡性競爭,當艙位供給太多時,可以要求航商減少船舶運力。



◆ 平日客運包機第一周 中國13航點 台灣4航點

中央社 2008.12.13

兩岸15日起同步實施平日包機,民航局上午完成業者申請作業,雖然中國將航點從原本5個增為21個,台灣仍維持8個,但平日客運包機第一周,業者申請的中國航點為13個,台灣4個。

根據11月初二次「江陳會談」協議,兩岸將周末包機擴大為平日包機,航班從原本每周共36班增為108 班,中國的航點增為21個;昨天協議生效,民航局趕在昨天晚上公布相關辦法,今天上午完成業者申請作業,平日客運包機第一周(15日至21日),只飛101班,台灣有5家航空公司申請,中國有7家業者參與。

平日客運包機第一天,兩岸最早班機都是上午8時起飛,台灣是復興航空從松山到上海,中國是東方航空從上海飛桃園,而這次新加入的深圳航空,當天上午也會有班機從深圳飛松山。

業者今天申請平日客運包機的中國航點有13個,除了原本周末包機已申請的北京、上海、南京、廣州及廈門外,新增杭州、深圳、天津、重慶、成都、福州、海口及大連,台灣則為桃園、松山、高雄及台中4個航點。



◆ 郵件寄大陸 華航長榮當信使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2008.12.13

中華郵政公司與華航、長榮航空簽約,兩家航空公司擔任台灣寄往大陸郵件的「信使」,兩岸郵件、快捷、包裹的費率今(13)日會公告於郵政公司網站。

中華郵政公司昨(12)日表示,15日起寄往大陸的郵件、快捷與包裹,都將搭兩岸直航包機到大陸,平信資費與目前經港、澳轉寄相同,如果郵件是寄往上海市區的話,最快兩天可寄達,較目前中轉香港的四天要快上很多。

過去民眾透過中華快遞公司寄送到大陸的快捷與包裹,15日起也可透過中華郵政公司投遞,中華郵政的快捷郵件費率,還較中華快遞公司便宜一成以上,若寄送地點為上海市中心,最快一天半就可送到收件者手裡。

郵政公司副總經理陳賜得表示,兩岸協議大陸開放八個封發局(郵件總包寄往對方的封、發處),但因我方航空公司的包機航點僅廣州、上海、北京有封發局,初期所有郵件與快捷、包裹都會先分送這三個地方,再由大陸航機轉寄目的地。

陳賜得說,華航、長榮的上海航線天天有航班,郵件可以天天寄達,北京一周僅三班、廣州只有兩班,即使是寄到兩個城市市中心的郵件,也要好幾天才能寄達,時間上不如上海快,若要寄往其他省分,時間上會拉得更長。

他認為,部分地方郵件寄達時間稍長,但已較過去方便,待未來航班穩定、班次增加,郵政公司會再設計寄送時間,以最速航班為主要規劃方向。



◆ 兩岸通郵 明年元月底前郵資9折

黃如萍/台北報導 2008.12.13 中國時報

十五日起兩岸直接通郵,中華郵政公司首度公布郵資,直航和現行經港澳寄送函件資費相同;但包裹及快捷資費則約降一成,且寄送的選擇性增加,從一般快捷再增航空及水路兩種,資費比現行最高少一半,只要五百八十元。

兩岸直接通郵,函件、包裹及快捷郵件先行,通匯則因電腦程式重新設定,中華郵政公司副總經理陳賜得表示,明年二月中才能開辦,民眾目前仍只能匯款至大陸,無法匯入。

陳賜得指出,如果民眾交付的郵件為文件,因不必驗關,採快捷寄送,若恰好配合航班,最快上午九點前交寄,當天晚上即可寄抵上海、北京或廣州市區;若是航空郵件,預估要三天,水路則可能要一個月時間。

兩岸通郵後,增加包裹寄送,過去一律採快捷,資費高,十五日起,民眾可選擇寄送時間可能較長、但費率卻較低的航空或水路包裹。以五公斤包裹為例,現行一律採快捷,中華快遞公司收費一千一百六十五元,兩岸直接通郵後,中華郵政公司收費一千一百元,資費少了六十五元。民眾還可選擇新的航空包裹寄送方式,資費只要八百八十元;若採水路,資費甚至只要五百八十元,足足省了五百八十五元。

陳賜得表示,一般快捷郵件資費起重零點五公斤,其中,快捷文件收費三百九十元〈現行中華快遞收四百元〉,快捷商品收費四百八十元〈現行中華快遞收費四百九十元〉,越重、費率省更多,例如民眾最常交寄的十公斤快捷郵件,現行收費一千九百一十五元,直航後僅收費一千七百五十元。

兩岸直接通郵費率採單一資費,台灣寄往大陸任何一個城市,如上海、北京、廣州等,郵資都相同;陳賜得表示,慶祝兩岸直接通郵,十二月十五日至明年一月三十一日,兩岸函件、包裹及快捷郵件郵資九折優惠。



◆ 大陸3G牌照 最快年底發放

【李道成/綜合報導】2008-12-13 工商時報

關係到中國大陸電信產業新投資方向的3G牌照發放,昨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透露,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將正式發放3G牌照,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等3家公司,明年將至少投入2千億元人民幣在這項新業務。

對於未來牌照的發放方式,李毅中表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將發給目前大陸規模最大的行動電話業者中國移動;至於屬於歐美技術的WCDMA與CDMA2000,則分別由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取得經營牌照。

據了解,這是工信部首次鬆口明確表示對3G牌照的發放方式。李毅中還強調:「TD技術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們要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這也是我們國家自主創新的一個典範。」

工信部之所以宣布將正式開放3G業務,李毅中面對國外媒體的回答時指稱,由於包括中國移動、 中國聯通、中國網通與中國電信,把鐵通、衛通等較小的公司進行了重組,現在這個重組工作基本完成了,按照原先的承諾,要發放3G牌照。

不過在3G牌照發放之前,李毅中認為,工信部與三家行動電話營運商還要做一些準備工作。第一是這3家業者要拿出發展3G的規劃,並以一定的方式告知社會,增強社會的信心。

第二則是既要投入帶動經濟發展,又要防止重複建設;第三個重點準備工作是要支持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

fsj 提到...

馬多夫偷笑 供應鏈之災 大三通明啟動

* 馬多夫偷笑 有錢人真好騙!
* 馬多夫詐騙案 名流銀行都栽了
* 馬多夫詐欺案 重創對沖基金業
* 穩賺不賠 騙術最大警訊
* 龐茲80年前騙了上億美元

* 美車市26年來最冷 通用關北美20廠
* 車廠瀕破產 零件商堪憂
* 經濟學人:台灣明年經濟負成長2.9%
* 食民俸祿
* 科技業是該負點責任的時候了
* 5行業竄起 明年宅經濟最夯

* 大三通明啟動 年省約12億元
* 大三通起飛 傳產股展翅
* 大三通 電子業不再獨厚深圳東莞
* 改革卅年 內陸城市政經風貌蛻變

◆ 馬多夫偷笑 有錢人真好騙!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8.12.14

曾任那斯達克證交所董事長的馬多夫,以五百億美元刷新詐騙金額紀錄。
美聯社

紐約大都會棒球隊老板彭爾彰、GMAC金融公司董事長莫金、法國巴黎銀行、野村控股的主管以及眾多高級鄉村俱樂部成員,這些人之間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有兩個,一是他們都很有錢,二是他們都很好騙。他們都是馬多夫五百億美元投資詐騙案的受害人。

1999年在紐約舉行的一場避險基金會議中,與會人士被要求提出一位他們最喜愛、最尊崇的險基金經理,當時連索羅斯、羅伯森 (Julian Robertson)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都未被提及,但有位仁兄卻贏得眾多同業的熱烈推崇:馬多夫。

這位仁兄管理的基金,20年來每個月固定可以帶來約1%的獲利,即使股市全年出現兩位數字的暴跌,他也照賺不誤。雖然一路走來,明顯的疑點甚多,但以富豪為主的「投資老手」,始終對他信任有加,直到馬多夫自己承認這項投資「奇蹟」其實是「龐氏騙局」為止。

有錢人為什麼好騙?
有錢人相信其他有錢人的推薦...

問題是,為什麼這些有錢人這麼好騙?專家提出幾點解釋:

首先,現今的投資實在太過複雜,有錢人沒有時間去搞清楚所有投資經理的歷史與個人背景。而且,穩定、強勁獲利的魅力,足以讓他們財迷心竅地對一切警訊視而不見。

但最大的因素則是有錢人容易相信其他有錢人的推荐。以馬多夫的案件為例,很多投資人所以會投資,純粹是因為他們所屬的鄉村俱樂部成員都在談論投資馬多夫的好處。

馬多夫怎麼騙有錢人?
除非獲得邀請,否則你無法投資...

馬多夫的騙術最強調神秘與會員專屬色彩,通常他會有個代表在高級俱樂部中吹噓投資馬多夫的好處,等聽者表示有興趣時,他就會回答說:「除非獲得邀請,你無法主動加入... 但也許我可以設法。」

亞利桑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齊亞迪尼說,避險基金的晦澀特色,常讓投資人覺得那是專家的活動領域。等到自己也獲得邀請,並且被封為這個隱秘俱樂部的「投資老手」後,他們更會覺得問得太多等於是一種「侮辱」。

事實上,馬多夫也曾經把問太多問題的人趕出他的基金,讓其他人不敢招惹他的權威。

馬多夫這場騙局給我們的教訓是:富豪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一樣很好騙。若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他們的損失會更大。



◆ 馬多夫詐騙案 名流銀行都栽了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三日電】 2008.12.14

前那斯達克證交所董事長馬多夫(Bernard Madoff)詐騙案,重量級受害者陸續浮上檯面。遭到詐騙的投資人不乏老練的投資機構,連精通財務的金融公司負責人也被騙走身家財產。

馬多夫在華爾街打滾半世紀,長袖善舞,在紐約曼哈頓與佛羅里達的上層社交圈中相當有名。華爾街日報報導,曝光的受害大戶有紐約大都會隊老闆威爾彭(Fred Wilpon),GMAC金融公司董事長莫金(Ezra Merkin),以及費城老鷹隊前老闆布拉曼(Norman Braman)。

法國巴黎銀行、瑞士銀行與野村控股這些大型金融集團也受牽連。由於馬多夫多年的「績效」卓越,野村開始在海外幫馬多夫募集投資人。西班牙媒體報導,西班牙國際銀行(Santander)可能就有32億美元曝險金額,受害者是一般投資戶。

但是受害最重的還是避險基金,這些避險基金募集投資人款項後,交給馬多夫管理。Fairfield Greenwich公司上月初申報有75億美元在馬多夫的帳戶,Kingate全球基金與Tremont資本管理公司都可能有數億美元損失,Maxam資本管理公司損失2.8億美元。

一位避險基金業界人士說,許多美國的產業龍頭都把馬多夫當成高孳息的現金帳戶使用,非常多大學、慈善機構以及大型避險基金也都仰賴馬多夫這個投資管道。受害者將非常廣泛。

紐約曼哈頓法庭已經凍結馬多夫的公司資產,並且指派管理人。許多投資人已經提起集體訴訟。但專家表示,清算處分過程將歷時數年。根據法庭文件,聯邦調查局幹員稱馬多夫透露的損失金額達500億美元。但是依照根據馬多夫先前的申報數字,該公司管理總資產僅有170億美元。

馬多夫的行騙手法是所謂的「龐氏騙局」,侵佔後來投資人的本金,當成投資收益,發給先前投資人。

基金業專家表示,馬多夫一開始應該不是刻意設局詐騙,他可能是在承受意料之外的損失後,才開始侵吞投資人款項,掩蓋虧損狀況。總損失金額可能在200億美元左右。



◆ 馬多夫詐欺案 重創對沖基金業

【閻紀宇/綜合十三日外電報導】2008-12-14 中國時報

美國金融鉅子馬多夫爆出的五百億美元詐欺案,災情不斷擴散,從紐約到邁阿密,從波士頓到瑞士,受害者成千上萬,包括許多慈善組織、大學校產與富裕家族。但受創最嚴重的還是對沖基金業者,不僅直接踩中馬多夫基金地雷的公司血本無歸,整個業界也面臨投資人信心搖搖欲墜的危機。

根據目前已經曝光的資料,美國對沖基金公司「Fairfield Greenwich Group」是頭號苦主,旗下的「Fairfield Sentry」公司損失高達七十三億美元。第二號苦主「Kingate Global Fund」,則有廿八億美元人間蒸發。這兩家公司都是「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以其它基金為投資標的。瑞士的私人銀行「 Benedict Hentsch」也損失四千七百萬美元。

馬多夫是猶太裔,騙起自家人來毫不手軟,因此美國的猶太社群也成為這起詐騙案的重災區,包括擁有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的威爾朋(Wilpon)家族,以及北美洲最古老的猶太學府葉史瓦大學(Yeshiva University)。

麻州的「羅伯特.拉平慈善基金會」將七百萬美元資產全部託付給馬多夫進行「投資」,如今已宣告倒閉,員工也已全部資遣。

多位金融投資專家指出,對沖基金原本就在近來的金融風暴中飽受衝擊,馬多夫詐騙案將更加削弱投資人對它們的信心,恐怕會再引爆一波贖回潮。著名的城堡投資集團(Citadel Investment Group)雖然沒有投資馬多夫的基金,但已宣布即日起至三月卅一日止,旗下兩檔規模最大的對沖基金暫停贖回。

馬多夫縱橫證券投資業數十年,行事風格低調,基金操作的報酬率在一○%上下,以長期穩定獲利取勝,不會太引人注意。雖然許多業界人士質疑他的操作策略莫測高深、財務報表疑點重重,但一直苦無證據。最後馬多夫是因為這場「龐茲騙局」難以為繼,又被兩個兒子大義滅親,犯行才東窗事發。

現在各方更想知道,馬多夫為何能夠長期騙倒一堆投資專家?他的公司如何通過會計師查核與審查評鑑(due diligence)?為何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聯邦調查局等監管與執法單位懵然不覺?號稱全球金融中心的華爾街,顯然還有許多地方必須改進。



◆ 穩賺不賠 騙術最大警訊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2008.12.14

馬多夫詐騙案號稱損失金額達500億美元,可能超越世界通訊、恩龍會計醜聞,成為空前的金融詐騙事件。此案直指金融界最不透明的避險基金領域,許多人失去畢生積蓄,勢將引發加強監管的聲浪。

馬多夫的投資管理業務很接近避險基金,但有一個重大差別。一般避險基金是把帳戶開設在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內,即便不受一般監管,也會受到銀行與銀行的會計事務所查核。

馬多夫的資產管理業務,帳戶就開在他自己的證券公司裡面。這筆帳據說鎖在公司獨立的樓層中,只有馬多夫可以查閱。負責馬多夫公司的會計簽證公司只有一個房間大,令人匪夷所思。這種缺乏第三方監管的狀況是此案第一個警訊。

第二個警訊是不合理的長期穩定收益。在類似詐騙案中,行騙者通常用高額收益吸引人不斷投入本金,馬多夫交出的卻是看似穩健、每年平均約10%的獲利。但不管市況如何,無論他投資什麼,每月都提供0%到2%的報酬,這點早就引起許多華爾街人士質疑。

第三個問題是馬多夫很少或根本不能解釋他的投資獲利方法。一位理財顧問回憶說,馬多夫待人親切,但是與他討論會面的機會非常少,且頂多只能談20分鐘。馬多夫說他的投資是「黑盒子」,不能解釋的獲利果然「好得令人難以置信」。

最後,以馬多夫長期的高報酬,與管理上百億美元的資產規模來說,他真正執行的投資交易規模小得匪夷所思。

馬多夫聲稱他以投資標準普爾指數的大型股為主。但根據美國證管會資料,馬多夫持有的股票最高峰時也僅有8.71億美元,今年第三季更跌至1.28億美元。這樣的投資規模難以想像能為170億美元的資產帶來每年10%收益。



◆ 龐茲80年前騙了上億美元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12.14

美國股市名人馬多夫被控以「龐氏騙局」(Ponzi scheme)虧空客戶五百億美元,談到這種類似老鼠會的詐騙手法,就不得不一提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其人。

老鼠會斂財手法年代久遠,並非龐茲的發明,但龐茲「發揚光大」,稍加變化後,1920年在美國波士頓騙了1500萬美元,相當於目前的1億6200萬美元,這在當時是天文數字,他也是第一個聞名全美的騙子,所以成為「龐氏騙局」開山祖。

義大利裔的龐茲1903年移民到美國,由於在赴美的船上把大部分錢都賭輸掉,抵達美國時身上只剩2.5美元,他做過洗碗工、侍者,但因為A錢被炒魷魚。他跑到加拿大,後來因為開假支票入獄,他卻寫信騙母親說找到典獄長「特別助理」的工作。

龐茲怎麼騙?
打出90天獲利100%條件吸金

返美後他在1919年虛設行號,打出45天獲利50%、90天獲利100%的豐厚條件,把新投資者的錢付給最初投資的人,打響迅速獲利的名頭,吸引更多人抵押房子捧著錢上門,短短七個月他就吸引了三萬人上當,一時之間龐茲呼風喚雨,買了有冷氣機和溫水游泳池的豪宅,讓母親乘郵輪頭等艙赴美。

這場吸金騙局持續了一年,一名拿不到貸款的家具商向法院控告龐茲,有人開始懷疑龐茲如何在短短時間從窮光蛋變成百萬富翁,於是有人開始撤資。同時「波士頓郵報」記者心生懷疑而深入調查,發現龐茲吸金後根本未投資,泡沫終於破裂。龐茲鋃鐺入獄,坐了三年牢,但他在1924年出獄後又在佛羅里達州開設房地產投資公司,這回打出獲利200%來吸金,結果不問可知。他重回監獄,最後被驅逐出境,窮困至死,死時66歲。

龐茲騙術怎麼成局?
拿後手的錢來支付上家

龐茲騙局和老鼠會都是以短期暴利誘人,拿後來投資者的錢支付先來者,由於負債愈來愈多,而且參加的人也愈來愈多,騙術注定遲早破局。

但這兩者稍有不同,老鼠會是上線拉下線,有如金字塔般層層下傳,而龐茲騙局的行騙首腦則直接和被害人周旋。老鼠會需要愈拉愈多人,龐氏騙局則誘騙投資人把賺的錢再投入,所以老鼠會通常比較快垮掉。



◆ 美車市26年來最冷 通用關北美20廠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綜合報導】 2008.12.14

美國汽車業者在紓困有譜聲中,12日再宣布新的關廠減產消息。通用汽車公布將暫時關閉20個北美廠,明年首季大幅減產25萬輛。此外,在加拿大雇有約3萬名員工的美國三大車廠明年1月都將關閉加拿大的工廠,加國政府已同意撥款28億美元協助業者。

日系汽車廠12日也發布減產和虧損的消息。本田汽車宣布,本會計年度北美廠將減產11萬9000輛,使本年度總產量減到130萬輛。此外,豐田汽車估計,因為日圓升值和全球需求大減,預估本年度下半年將虧損11億美元,為豐田1999年採用美國會計標準後,首度出現期中虧損。

面對參院封殺汽車業紓困案,美國政府12日政策大轉彎,表示可能從「問題資產紓困計畫」的7000億美元中撥款,對汽車業輸血。政府原來對7000億美元僅可用於拯救金融業十分堅持。有專家憂心,政府一旦對汽車業開例,其他產業也會要求比照辦理,且7000億美元可能很快用罄。

紐約時報報導,政府對提供多少貸款以及條件如何,尚未定案。政府官員告訴紐時,可能讓一、兩家公司倒閉,但絕不會讓情況「失控」,亦即將提供足夠的融資,協助公司重整。

彭博資訊報導,萬一通用、克萊斯勒聲請破產,且公司因此關閉,幾周內,美國經濟將大亂。業界專家與經濟學家指出,汽車業關廠、裁員、減產後,供應商將跟著出現倒風,消費者信心進一步受打擊,受創的不僅是華爾街,商業街也會哀鴻遍野。

目前,專家仍無法完全估算汽車業者宣告破產可能造成的衝擊,實情將視哪家車廠先聲請破產、何時聲請、重整時能否繼續生產車輛而定。

通用汽車公司說,為因應市場一蹶不振,公司將進一步關廠與減產。發言人表示,關廠的結果,包括上周宣布的減產6萬輛在內,通用2009年首季將減產25萬輛。每年首季的正常產量是75萬輛。他表示,通用的關廠減產方案和三大車廠請求政府紓困沒有關連,為通用既定計畫的一環。

2009年1月,許多工廠將會全月關廠,影響最大的是通用的美國、加國和墨西哥工廠。通用表示,關廠期間,工人可以向公司請領正常薪給的若干比例,也可以向州政府請領失業津貼。

美國車市目前陷入26年最低潮,通用11月份的美國銷售量劇降41% ,今年1到11月比去年前11個月少賣22%。

經濟走軟,加上信用緊縮,使民眾貸款買車愈來愈困難。11月份全球汽車銷售量失血37%,無一廠商倖免。



◆ 車廠瀕破產 零件商堪憂

【聯合報╱國際中心/王麗娟】 2008.12.14

美國的通用與克萊斯勒兩大車廠處於破產邊緣,萬一這些車廠不幸倒閉,間接受到傷害的,除了零件供應商,還有日本在美國的汽車分公司。

通用或克萊斯勒倒店,零件商料將出現倒閉潮,零件商倒店,日本汽車在美國銷售,零件供應也將出現問題。日本汽車目前占美國汽車市場銷售的四成,且日本汽車有六成售予美國消費者。

日本汽車廠雖然口袋較深,但若這些公司的美國廠是公司最弱的一環,美國車廠倒閉時,這些日本分公司定會遭到池魚之殃。無論是豐田或本田汽車的日本母公司,均須籌措更多資金,協助從德州到俄亥俄州的車廠維持生產。從此刻汽車銷售低迷,現金短缺,不難想像,未來母公司定是焦頭爛額。

汽車版圖重新洗牌,儘管全球車廠都將受到波及,分析家認為,在美投資龐大的豐田、本田、日產,可能因零件供應中斷而受重創。日本車廠慣採精實庫存管理策略,一旦主零件缺貨,裝配線很快便會停擺。

通用的五成八供應商,以及福特的六成五供應商,同時也為亞洲車廠供貨。這些供應商僅有三成七與歐洲車廠有關,萬一供應商出事,對亞洲車廠的影響將遠大於歐洲。

通用每年購買約310億美元零件,幾乎所有供應商皆與通用有往來,通用若倒,供應商只有聲請破產的份。就目前的市況,除了清算一途外,供應商幾乎不可能向市場融資,進行整頓。

屆時,不僅是福特、克萊斯勒無零件可裝配,豐田、本田、日產都會面臨相同命運。

專門製造金屬元件,密西根的「精準零件國際」公司12日即向法院提出破產聲請。公司執行長李費夫說,汽車業過寒冬,信貸市場緊縮,導致公司無以為繼。

※ 台灣或世界其他供應鏈產業也面臨類似問題。現在成了引信一個一個引爆。



◆ 經濟學人:台灣明年經濟負成長2.9%

【經濟日報╱中央社十三日電】 2008.12.14

英國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今天公布最新研究報告,預測明年台灣將出現2.9%的負成長,名列全球經濟表現最差的15個國家之一。

報告指出,中國大陸明年的經濟成長率達7.5%,與衣索比亞並列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第四名,但這個成長率遠不及過去幾年的表現;香港與美國都將出現1%的負成長。

經濟學人預估,明年全球GDP成長率約僅有0.9%,全球通貨膨脹壓力因需求大減及原物料價格下跌而降低。

明年,包括美國、日本、歐元區及英國等地區的經濟都將陷入衰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經濟表現,將優於其他新興地區。

報告指出,拉丁美洲將是全球信用緊縮受創最嚴重的地區,外銷出口成長將減緩、觀光客人數減少,原物料價格下跌。

根據「2009年各國經濟預測報告」,明年全球前15個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及經濟成長率預估分別是:卡達13.7%、馬拉威8.3%、安哥拉8.2%、衣索比亞7.5%、中國7.5%、剛果7.3%、吉布地7%、亞塞拜然6.9%、坦尚尼亞6.9%、甘比亞6.4%、烏干達6.4%、盧安達6.3%、印度6.1%、伊拉克6.1%、蒲隆地6%。

經濟表現最差的15國:冰島-9.7%、辛巴威-4.7%、拉脫維亞-4%、委內瑞拉-3%、烏克蘭-3%、台灣-2.9%、愛沙尼亞-2.5%、愛爾蘭-2.3%、新加坡-2.2%、英國-2.1%、南韓-1.7%、丹麥-1.6%、匈牙利-1.5%、西班牙-1.2%、瑞典-1.1%。

報告指出,明年全球經濟面臨的威脅包括:爆發新的金融風暴,導致全球金融體系無法穩定;各國施行保護主義,造成世界貿易進一步萎縮。

另一值得注意的威脅則是地緣政治,包括伊朗的核子計劃、恐怖分子攻擊及幾個主要國家政治不穩定。



◆ 食民俸祿

【經濟日報╱林則宏】 2008.12.14

每逢歲末,上班族最關心的,大概就是年終考績了。因為這關係到年終獎金多寡,甚至是個人工作的去留。只是年終獎金多與企業整體營運績效有關,若公司獲利不佳,個人表現即使再好,恐怕也拿不到多少年終獎金。

但台灣卻有一幫人,無論整體工作表現如何,都不用擔心拿不到年終獎金,更不用為會不會失業而提心吊膽,這群幸運兒正是中華民國政府的官員們。

台灣人民待政府不薄,不僅公務員享有平均高於民間的薪俸,各種福利、津貼更不在少數,退休後還能坐領高額退休俸。但長期以來,政府回饋給人民的卻是不對等的服務品質。

不管是那個機構進行的全球評比,政府永遠是拖累台灣競爭力的絆腳石。以瑞士國際管理學院2008年評比為例,台灣企業效能全球排名第十,但政府效能僅排名第16。

讓民眾更嘔的是,新政府執政成效與人民期望落差極大,民眾對政府施政滿意度節節下滑,但公務員照領1.5個月年終獎金,全體國人供養政務官們的年終獎金更近8,000萬元。

古代官府衙門的「戒石銘」刻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食民俸祿的公門中人,若稍有良知,就應如白居易在「觀刈麥」中所稱,「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而時時自惕。



◆ 科技業是該負點責任的時候了

【于國欽】 2008-12-14 工商時報

一國產業應由勞力密集逐漸轉型為資本、知識密集,這樣的產業調整歷程,早已是普世公認的法則。惟這一波金球金融海嘯席捲各國,不僅知識密集的金融業為之重創,如今連資本密集的科技業也風聲鶴唳,產業升級帶動風險升級,完全無助於經濟安定,顯然這條產業發展的金科玉律,已面臨嚴峻挑戰。

台灣早期以米、糖經濟起家,透過政府的經濟政策,使得名星產業逐漸由食品轉為紡織、塑化、機械,1966年台灣出口第一名的產品是蔬菜水產罐頭、1976年紡織業後來居上、2003年電子資訊產品占出口比重已逾三成,遙遙領先各業,40年來台灣的產業結構的變化完全符合這個普世公認的法則。

但如今金融海嘯震憾全球,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富通、蘇格蘭皇家銀行等美、歐歷史悠久的金融機構全數中箭落馬,台灣由於金融自由化的速度落後,僥倖未有大礙,惟這一波海嘯如今已由金融面蔓延至實質面,隨著美歐消費急凍、世界貿易驟降,台灣這些依賴出口的高科技產業已是哀鴻遍野,請求政府紓困的呼聲近日不絕於耳。

近二十年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一直享有「促產條例」五年免稅的優惠,從2001年直到2003年業者每年繳交的營利事業所得稅有效稅率約在4.2%至7.8%之間,反觀傳統產業卻高達14.1%至21.7%。在如此優越的環境下,半導體及面板產業吸引了逾六成的民間投資、各自創造了兆元產值,占出口比重近三成,高科技看似對台灣貢獻頗大,惟若從生產力的角度來看,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結論。

依據主計處2006年工商普查資料,半導體近二十多年所累積的資本存量達2.8兆元,但每一元的資本所創造的生產總額(資本生產力)僅0.50元,至於面板產業的的資本存量短短數年已逾2兆,惟資本生產力也僅0.44元。

反觀紡織業、機械業及汽車製造業三者合計的資本存量1.8兆元,僅半導體產業的64%,紡織業每元的資本可創造出0.65元、機械設備業與汽車業更在0.8元以上,從資本生產力的角度觀察,傳統產業明顯優於科技產業。

再以創造就業機會而言,科技業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僅能創造約6.4個就業機會,而傳統產業同樣投入一億元的資本卻能創造16.0個就業機會,傳統產業對於降低國內失業率顯然有著更大的貢獻。

非僅如此,許多人可能認為科技產業,顧名思義,應該可以創造出高附加價值才是,事實不然,台灣由於許多核心技術皆掌握在外國人手裡,因此半導體所屬的電子零組件業的附加價值率在去年僅22%,美國同樣的電子零組件產業附加價值率卻在38%至48%之間,台灣科技業的附加價值率並未優於紡織業、成衣業、汽車業、機械業等傳統行業。

依據中央銀行的國際收支帳,台灣技術輸入的支出逐年升高,去年已逾台幣800億元,這筆權利金的支付多數來自高科技產業,顯示台灣長久以來雖能生產高科技產品,但迄今最核心的技術仍難以自主,而這也正是導致今天高科技產業難以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根本原因。

此外,再依2004年的產業關聯表觀察,可以發現電子零組件業的「向後關聯係數」高達3.1,看似具有3倍的產業帶動效果,但若僅計國內效果,係數驟降至1.6,顯示電子零組件業近半的關聯效果跑到國外去了,真正帶動國內的效果不高,而傳統產業包括紡織、機械、食品、人纖、鋼鐵、塑膠的「向後關聯係數」皆在2以上。顯然從產業關聯表來看,傳統產業依然略勝一籌。

持平而論,高科技產業在美、歐、日、韓皆取得相當的成就,台灣的科技業雖在政府全力扶植下,如今不論從就業效果、產業帶動、資本生產力與附加價值率看來,皆與政府的投入不成比例。更有甚者,政府傾舉國資源投入科技產業,如今在這一場風暴中,多數業者非但未能發揮穩定經濟的力量,反成為待紓困的大戶,經濟部與經建會皆為此皆頭痛不已。看看過去20年的成績,政府長年向高科技產業過度傾斜的政策,是到了該痛加檢討的時候了。



◆ 5行業竄起 明年宅經濟最夯

【聯合報╱記者許韶芹/台北報導】 2008.12.14

經濟烏雲密布,在金融海嘯摧殘下,卻有五個行業異軍突起,分別是「宅經濟」、進修補教、平價商品、一人公司及心靈成長和特殊專業服務等行業,堪稱明年度最夯的五大行業!

線上遊戲 賺遍世界

全球經濟疲軟不堪,在「宅經濟」居首的線上遊戲業者卻從國外賺到國內,像智冠、中華網龍上個月營收還創單月新高,「宅經濟」興起對誰有好處?對能製作遊戲與企畫人員是好消息,像線上遊戲業者宇峻奧汀與鈊象等新聘遊戲製作與企畫人員,就打出年薪百萬優渥條件,月薪七萬元起跳。

本身就是《魔獸》玩家的愛情公寓副執行長林志銘說,經濟再差,市井小民還是要找樂子,線上遊戲屬於平價休閒,像他買張四百五十元的月卡,一個月不限次數上站,花小錢就能玩得痛快,「等於一天娛樂費只要十五元。」

林志銘以愛情公寓為例,下半年景氣急轉直下,會員上線更從過去的卅至四十分鐘,拉長到一小時左右。

進修補教 報名爆量

補習業也將是明年也會大紅的行業,一一一一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觀察,不少企業裁員、縮編,許多被資遣的員工準備加入國考行列,還沒被fire的人也怕哪天飯碗不保,有意進修考照抗失業,帶動補教名師薪資水漲船高,相關課程行銷、規劃人員也受惠。

根據職訓局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統計,今年參加政府補助在職進修課程人數,是去年的二點五倍。文化大學推廣部統計,管理、財管、行銷課程第三季報名成長三成,證照「專案管理師」(PMP)專班成長達五成,幾乎是企業中高階主管、銀行理專報名。

平價商店 需求大增

《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則預測,經濟蕭條,平價商品以及一人專業服務業最看俏。她分析,「物超所值」的平價經濟將在全球發酵,因應平價需求增加,像平價美妝店康是美、屈臣氏、寶雅,平價餐飲業麥當勞、億可國際、三商行等近期都有徵才活動。

一人公司 中小企愛

被裁撤的員工若有專業,成立一人公司,提供設計、公關、顧問等專業服務的情況也會大幅增加。盧智芳說這種一人公司,價格彈性大,對有意降低成本的中小企業來說,具有吸引力。

心靈成長 撫慰民眾

懂得星座命理也能幫你賺錢,一○四人力銀行調查發現,上班族認為會有亮眼業績表現產業,《Career》雜誌總編輯臧聲遠分析,不景氣,民眾苦悶,紛紛求神問卜,帶動命理行業走紅。此外,民眾因為鬱卒,心理諮商、參加心靈成長課程、詢問職涯顧問需求增加,也帶動相關行業發展。



◆ 大三通明啟動 年省約12億元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2008.12.14

兩岸明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郵

兩岸隔絕60年後,兩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郵明天全面啟動,宣告兩岸大三通時代來臨。總統馬英九強調,兩岸通航後,台商應積極發展新的經營模式,交通部次長游芳來強調,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體的,兩岸人民透過直航將有密切的互動與往來,將為兩岸帶來新的機會、新的希望。

過去兩岸海運必須彎靠第三地,意外造福日本琉球石垣島。但明天起兩岸海運截彎取直,對航商來說更是節省成本與縮短時間,不必再經石垣島。若以兩岸貨櫃定期航線每年以4000航次估算,約可省下12億元。

蔬果、石斑魚都可「直航」

海運直航後,台灣的貨物很快可以送到大陸,農產品除了水果外,花卉、冬季蔬菜和養殖魚漁業,像是觀賞魚或是石斑魚等高貴食用魚,都可以藉由直航行銷大陸。對台灣的農漁民來說,直航無疑是進軍大陸市場的好機會。

三大港明天將辦盛大儀式

為了迎接兩岸海運直航,高雄港、基隆港和台中港明天都將舉辦盛大儀式。總統馬英九明天上午將到高雄港參加長榮海運立敏輪的首航儀式。行政院長劉兆玄則會出席基隆港四大航商直航儀式。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也飛抵天津參加明天首航儀式。

郵件寄上海 最快兩天送到

兩岸全面直接通航也將帶來大便利。從明天開始,寄到往大陸的郵件、快捷與包裹,都會搭兩岸包機到大陸,其中平信資費與目前經港、澳轉寄相同,至於快捷包裹費平均可省一成左右,如果寄到上海市區,最快兩天內就可以送到。

兩岸也真正邁入一日生活圈

此外,兩岸也真正邁入一日生活圈。兩岸包機從周末包機擴大為平日包機,每周對飛108班,首周共有101班,其中上海天天都有飛航。另外,兩岸直航航線截彎取直,未來班機不需繞過香港飛航情報區。

以台北到上海來說,飛行時間將縮短為82分鐘,台商上午搭飛機到大陸開會,下午還可以飛回台灣和家人吃晚飯。至於被派到大陸出差的員工不需中轉港澳,更能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首次啟航的兩岸貨運包機,首周有中華、長榮、中國貨運、南方航空執行貨運包機。南方航空首航貨機明天下午4時25分抵達桃園機場。華航和長榮將在17日首航,從桃園飛往上海,航程一個半小時,華航首航貨機將裝載台灣電子產品、快遞商務郵件、台灣新鮮水果;長榮航空則載運電子零件、精密機器設備及新鮮水果。



◆ 大三通起飛 傳產股展翅

【聯合晚報╱記者楊曉芳/台北報導】 2008.12.14

台灣歷史性的一刻,兩岸直航大三通將於明天上路,相關類股包航空、海運運輸、觀光等最直接受惠類股將率先成多頭指標。投信法人認為,兩岸大三通將帶動傳產股為下半月盤面主流之一,除了直航議題,加上中國4兆人民幣擴大內需方案實施下,預計中概和內需股都將為盤面主流。

建弘投信中概平衡基金經理人張正中指出,本月份重頭戲就是江陳會協商後的兩岸直航即將展開,雖然部分事務性內容還未定案,但是12月15日正式直航將是歷史性的一刻,每周航空通航108班與每月貨櫃通航60班初步確定,兩岸也依照國際慣例簽定海運營業稅互免,對台股具相當正面的利多加持。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陳美智表示,中國官方對於宏觀調控的態度已有180度的大轉變,多項政策不論是提高農產品收購價格、家電下鄉等,目的皆在於「自救」,以確保民生及就業能夠穩定,加上上周舉行的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再次提及發展農村經濟的政策,如農村現有土地流轉、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增進農民營收等,因此,就明年中國的實質購買力來說,預期城市居民將可有5~10%的成長,農村居民則有近10%的成長,因此「民生內需消費」將是明年最值得關注的產業之一。

張正中表示,中國大陸對大內需方案實施下,中概和內需股在台股盤面有表現空間,可選類股包括兩岸三通、中國擴大內需與台灣擴大內需 (消費券)概念股等,預期將成為短期盤面重心。

操作上,張正中認為,市場信心逐漸恢復,但是景氣正式步入衰退,其中尤以歐美為主要市場的電子公司,到明年第一季前營收將會持續受到波及,中長期景氣仍未完全落底,投資策略建議以政府作多有關的中概、內需股為主,並逐步降低電子股的持股比重。



◆ 大三通 電子業不再獨厚深圳東莞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08.12.14

明天起兩岸正式進入大三通時代,對產業結構也將產生化學變化,學者認為有利有弊,政府應該趁此機會強化配套措施,電子業者則認為從前獨厚深圳東莞的時代將會結束。

台灣可成為營運總部
會展有機會發展起來

台經院六所所長楊家彥表示,大三通之後往來方便,對產業有利有弊,機會和風險都增加。有競爭力的產業包括資訊電子、半導體、面板等,因為人才流通方便,有助高階人才留在台灣,台灣有機會成為營運總部,甚至部分傳統產業也會因為老闆是台灣人,在「人不親土親」的情況下,會考慮回台灣設總部。因為交流容易,開會方便,進而帶動服務業方面的發展,例如會展有機會發展起來。

有些產業可能會移走
金融登陸承擔高風險

風險方面,楊家彥認為有些產業可能會移走。例如觀光業,到底是大陸人來台觀光比較多,還是台灣人去中國觀光比較多?不可否認台灣的觀光還是比較貴,甚至比韓國貴,是不是會像香港人假日跑去深圳消費一樣,台灣的消費經濟也會跑去大陸。

楊家彥提醒,現在金融海嘯發生是全球面的,當地企業也一樣面對,因此如果開放金融業去承做當地業務,要承擔的是兩邊雙倍的風險。

楊家彥表示,金融海嘯之後,全球的產業結構都會改變,中高所得國家與新興國家,分工互惠的機會越來越小,直接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中國政府也會積極推動進口替代政策。例如以往向我們大量進口機械設備,身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未來不希望高度依賴外國,會設下重重貿易障礙,保護自己國內機械生產者,台灣的機械製造業勢必得跑去對岸,才能繼續和他們做生意。

產業界的看法則認為電子業有機會更深入大陸其他城市,已經取得中國政府頒發「高新技術企業」證書的凡甲科技公司發言人柳承志表示,當初電子製造業就是看上大陸充沛的勞力,才會積極前往對岸設廠,進而繁榮了深圳、東莞及沿海城市。未來交通更便捷,視產業需求,不再只是獨厚幾個大城市,電子業可以尋求有當地政府支持的更廉價生產地點。



◆ 改革卅年 內陸城市政經風貌蛻變

【白德華/合肥專題報導】2008-12-14 中國時報

「農村的人跟城市的人說,現在不同啦,現在我們開車,你們騎自行車;現在我們穿皮鞋,你們穿布鞋;現在我們住樓房,你們住平房!」安徽省合肥台辦主任朱德祥笑著對記者說起城鄉變化。卅年改革開放,富了不少農村,經濟發展後,政治禁忌也逐漸被打破。

五十出頭的朱德祥,橫跨兩個世代。第一個世代是文革夢魘,什麼都是禁忌,如今這世代,什麼都能說。「我喜歡蘇俊賓當發言人,馬英九怎回事,找的發言人都不如蘇俊賓」,「回台灣後告訴陳文茜,我是她的粉絲,有機會去拜訪她!」

當著國台辦新聞局副局長楊毅面前,朱德祥說,「外交部發言人就是差,不苟言笑,發言人應像台辦發言人帶著笑容,回答時別照本宣科。」楊毅正色,「外交部是代表國家,不能像我們胡說八道的。」朱德祥說,「你們不也代表國家」。

以前這些言論是聽不見的。猶記九○年初國台辦某副主任酒後三巡:「台灣不喜歡,一國兩制就不要了!」雖說玩笑,但那年代承擔不起玩笑。

巢湖掛職副市長的國台辦交流局前副局長王明鑑憶起九三年首次赴台:「計程車司機知道我來自北京就是不收錢,令人感動啊!」台灣人給予北京人的感動,至今仍被津津樂道。

以前常有人說,大陸是異質化社會,發展快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像「第一世界」,但大西部許多城市,至今仍像「第三世界」,兩省間的藩籬與隔閡甚至大過兩岸關係。經過卅年經濟發展,廣東如今GDP已上萬美元,北京朝陽及海淀區GDP甚至接近兩萬美元,朱德祥說,「二、三線城市,真要說有多窮,怕也難找了。」

拿毛時代最著名的陝北窯洞所在地延安來說,如今消費力已居陝西第一,連西安台協會長孫芳山鎖定高檔客戶的「皇家御廚」也開到延安。「延安的肯德基餐廳,營業額在大陸所有肯德基餐廳中幾乎首屈一指,沒想到吧!」

就像朱德祥所言,二、三線城市崛起後,展現自身優勢之際也漸受外界重視,並發展出自有經營模式。金融風暴讓許多沿海企業倒閉,不少企業趁機轉內銷。距南京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巢湖,雖不算沿海城市,卻同時擁有內外銷優勢。

也因此,像巢湖台資服裝代工的維爾實業及專做迪士尼代工的韓國玩具廠希安琦,靠著企業轉型,至今業績竟逆勢成長,希安琦訂單還接不完。

卅年對一個城市而言,就像朱德祥這樣的人,已走過生命中的第二個世代。政治解禁後,讓城市自身尋求經濟發展能量迅速爆發,除了靠北京少量挹注外,多數靠自身挖掘潛能。

巢湖只是大陸眾多二線城市的縮影。改革初期,中國發展重工業及吸收外資,光環全被大城市掩蓋,國家重點工程、財政補貼也全被沿海城市搶占,二、三線城市只能「你吃肉,我喝湯」。

金融風暴後,外向型經濟轉到內向型發展,大陸二、三線城市地位崛起,在北京中央及外資雙重注目下,中國內陸城市或許靠自身優勢能重獲新生。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歐巴馬的印鈔機 兩岸商機與生機

* 美擬印更多鈔票 支應放款
* 歐巴馬振興計畫 上看1兆美元
* 美信用卡法規 將大翻修
* 全美最夯 蘇絲歐曼「救你財」剖析超辛辣

* 美新增失業人口 單月上看60萬
* 失業恐慌上海出現零工資
* 科學園區裁員 春節前有第二波
* 救不救DRAM業?雜音不斷 廠商抓狂
* 行政裁量不受約制 企業紓困成黑箱作業
* 「三挺」若無規範 恐變金融風暴
* 拚經濟 藍綠別再拚口水了

* 未來5年 傳產將獲29.5億科技活水
* 金車 打造宜蘭觀光新熱點
* 產學攜手 螺絲業衝刺研發
* 鹿港頂番婆 年產值600億
* 貿協招商 瞄準新興市場買主

* 迎接大三通所改寫的兩岸新局
* 兩岸直航是新經濟之始
* 大三通時代 啟航
* 花蓮港開放直航 砂石業受嚴重衝擊
* 搶攻客輪 基隆上睡醒到廈門
* 台北飛上海 比高鐵北高還快
* 搶攻客輪 基隆上睡醒到廈門
* 台北飛上海 比高鐵北高還快
* 平日包機 台商:還是貴啦
* 通郵》怎麼寄比較省?
* 60年 總算走出一條活路
* 金融 兩岸協商下部曲
* 觀念平台:兩岸商機與生機
* 天窗亮話:走出政府無能的發展困局


◆ 美擬印更多鈔票 支應放款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道瓊社十四日電】 2008.12.15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訂16日集會,預料會在兩天的決策會議後宣布再降息兩碼,分析師說,更重要的將是Fed的聲明將透露貨幣政策出現的重大轉折。

美國的貨幣政策正進入一個新階段,Fed已開始採取所謂的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措施,以取代聯邦資金利率作為Fed的主要工具,因此各界將密切注意Fed聲明的訊息。量化寬鬆基本上是印製更多鈔票,並以這些錢支應新放款。

1980年代初曾任聯邦銀行總裁的葛蘭姆利(Lyle Gramley)說:「Fed在轉型期必須採取一些作法。」葛蘭姆利和許多經濟學家都預期,Fed這次會調降聯邦資金利率0.5個百分點到0.5%。Fed利率期貨合約的交易顯示,市場預期利率降幅會高達0.75個百分點。

由於美國經濟衰退需要更多刺激,Fed調降利率愈接近零,未來可用以影響房市、放款和消費者支出的力量就愈薄弱。因此Fed現在轉而依靠Fed的資產負債表作為主要工具;Fed 資產從9月以來已膨脹逾兩倍到超過2.2兆美元。

不過,以往Fed利用升降聯邦資金利率來調控就業與經濟成長已廣為大眾了解,現在Fed會如何利用各種計畫來支撐銀行、抵押貸款、消費者、資產擔保市場、商業票據及貨幣市場基金,卻鮮為人知。

前Fed貨幣事務部主任、現任職美國企業研究所的雷哈特說:「我們現在缺少的是大框架的論述,解釋他們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雷哈特說,Fed的量化寬鬆工具有許多「取決於期待心理」,因此必須讓大眾了解Fed在做什麼。

Fed上月20日宣布,將把12月的決策會議從一天延長到兩天,引發外界揣測Fed的聲明內容將不只有以往的經濟與通貨膨脹情勢展望。

但是要用一整本經濟教科書解釋量化寬鬆就已夠困難,遑論用一、兩頁的會議決策聲明。因此分析師預期,Fed官員可能先在聲明中概述Fed的方向,再藉由三周後公布的會議記錄,具體鋪陳他們將如何利用Fed資產刺激放款與經濟活動。

至於聲明中描述經濟與通膨情勢的部分,經濟學家預期,大致上 會與10月29日的上次會議聲明相同。

※ 歐巴馬的印鈔機果然要開動了。



◆ 歐巴馬振興計畫 上看1兆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十四日電】 2008.12.15

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美國候任總統歐巴馬的經濟團隊正研究新的振興經濟計畫,規模上看1兆美元,幾乎是兩周前研擬的兩倍。

全世界正經歷至少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危機,全世界都在看美國新總統歐巴馬如何提振美國景氣。華爾街日報報導,歐巴馬本周將聽取刺激景氣方案簡報,助理人員希望國會在明年1月20日歐巴馬就職前通過法案。新國會訂下月6日開議。

消息人士說,鑒於政府如不積極作為,美國失業率恐達9%,因此歐巴馬的助理和顧問如今設定兩年6,000億美元的振興計畫只是最底限,最後規模可能達7,000億至1兆美元。兩周前他們規劃要花5,000億美元。

隨著經濟情況不斷惡化,歐巴馬的經濟顧問認為,需要更龐大的振興方案,以確保經濟獲得必要的刺激。

經濟團隊中的自由派經濟學家主張,第一年要投注6,000億美元,然後根據2010年的經濟情況,第二年再投下3,000億至6,000億美元。

消息人士表示,曾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的經濟學家林賽建議,兩年應投注8,000億到1兆美元。哈佛經濟學家費德斯坦也上修第一年所需的經費預估值,從3,000億美元增加到至少需要4,000億美元。

歐巴馬在就任後的廣播演說中已承諾,新政府將推動195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投資」,藉興建道路、橋樑和公共建築和工程,以創造250萬個就業機會,振興美國衰退的經濟。



◆ 美信用卡法規 將大翻修

【經濟日報╱編譯黃秀媛、廖玉玲/綜合華盛頓14日電】 2008.12.15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8日將表決信用卡改革規章,如果原案未經大幅修改,將是信用卡業幾十年來最重大的變革。

新規定將禁止一些現行措施,包括發卡業者不得任意提高利率,以及沒有給予合理的期限就向消費者收取滯納金等。聯準會自今年5月就開始考慮修法,但至今仍不願公布最後擬定的細節。

消費者保護團體表示,信用卡公司的做法經常是攻消費者之不備,而此時特別需要這些改變,因為許多債務人深陷債務漩渦,而經濟嚴重衰退使他們的負擔更沈重。

信用卡業者仍堅稱,信用卡提供消費者便利、有時甚至是免費的貸款。業者更警告,如果新規定限制他們調高利率的權力,以至於他們無法管理風險,恐怕會迫使他們縮減信用甚至完全停止放款,或是提高所有貸款利率,對全體貸款戶相當不利。據Card Industry Directory估計,2007年時,美國民眾共使用6.944億張信用卡。

華盛頓郵報報導,這份可能厚達1,000頁的新規定,包括禁止任意提高未繳金額的利息,除非客戶至少逾期30天未繳交最低應繳金額。不過,如果信用卡採用機動利率,或是促銷的優惠利率即將期滿,就能調高利率。如顧客未獲合理的付款時間,銀行也不能把這筆款項視為逾期未繳金額。

除Fed外,新法還需經過美國儲蓄機構監理局(OTS)和美國信用合作社管理局(NCUA)的同意。

消保人士還希望做更多改革,例如禁止業者過度積極對大學生推銷信用卡。他們也擔心新法生效的時間拖太久。發卡行表示需要多達一年的時間調整作業,但消費者行動團體呼籲Fed最多只能給業者半年時間,否則消費者只能像待宰的肥羊。

新法還將規定信用卡公司如何分派超過最低月付額的款項。信用卡積欠的不同款項如適用不同的利率,發卡公司經常把顧客繳付的款項全部算在適用最低利率的欠款,留下適用最高利率的欠款,因此增加顧客的負擔。新法將禁止這種做法。

原提案也禁止銀行對透支保護收費,除非讓顧客有機會選擇退出這種服務,而銀行業和維權人士預期聯準會可能暫緩就此做決定,因為現有條款不夠周全。



◆ 全美最夯 蘇絲歐曼「救你財」剖析超辛辣

【王良芬/特稿】2008-12-15 中國時報

「別給我藉口,坐公車沒啥丟臉的,趕快把車賣掉,省下的汽油、保險費,可以幫你清償信用卡。」連珠砲般的說完後,蘇絲.歐曼(Suze Orman)意猶未盡,接著說:「你的屁屁沒那麼嬌貴,今天起,家中廁紙換成再生紙!」她是目前美國當紅的理財達人,總是能一語道破盲點。

在經濟最寒冷的季節裡,美國許多電視頻道上,經常可見一個女人齜牙咧嘴在罵人,雖然口氣凶巴巴,卻是字字一針見血,觀眾於聆聽救世主訓喻之餘,點頭如搗蒜,她就是全美最夯的理財達人蘇絲.歐曼,媒體稱她改變了美國人的金錢觀。

深奧理論口語化 嘲諷卻受歡迎

蘇絲.歐曼幼時家道中落,從窮困中掙出一片天,因此比一般專家更懂得金錢紀律,她說:「金錢是世界語言」,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美國人還是外國人,金錢就是金錢,它的功能都是一樣。

所謂的金錢紀律,就是要尊敬金錢,對自己誠實,為所愛的人負責。蘇絲.歐曼說:「第一課就是要克服對金錢的恐懼,富人在心理上駕馭金錢,常人則為金錢奔波。」她將深奧的理財理論,轉化為淺顯的口語,妙語如珠摻雜冷嘲熱諷,使她在CNBC主持的財經節目,成了全美最熱門的電視時段。

蘇絲.歐曼著書立說甚多,專欄攻占各大媒體,其中《通往財富之路》、《致富的勇氣》、《達到財務自由的九步》等三本書,先後奪得《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一,美公共電視根據她的暢銷書,邀請蘇絲.歐曼參與製作和主持了系列專輯,收視率創下了紀錄。

五十七歲的蘇絲.歐曼稱其「金錢啟蒙」,始於幼時父親開的快餐店起火,她目睹父親冒死衝入熾熱的火場,抱起被大火燒融的收銀機,高溫使父親的皮膚灼傷,胸前和手臂的焦肉黏在收銀機上,這一幕震撼到了蘇絲.歐曼,她領悟到:原來有時金錢比生命更重要。

助人認清價值觀 通向財務自由

蘇絲.歐曼最折服人們之處,她能在短短幾分鐘內,就診斷出叩應觀眾的問題,很快給予整頓藥方,同時事後都證明確實有效。她經常扮演理財心理治療師的角色,協助人們回溯金錢經歷,認清自己的價值觀,積極面對債務,最後通向「財務自由」。

一名失業的華爾街女子問道:「愈照鏡子,愈覺得鼻子太醜,心情實在很鬱卒,打算去度假散心!」蘇絲.歐曼說:「妳應將資遣費做最好投資,整型能幫助妳建立信心,找到新工作,若把錢花在度假,將是血本無歸。」

蘇絲.歐曼在提供建議前,必先問對方的年齡、收入、債務和一些細節。某一加州家庭原是雙薪收入,最近妻子遭到裁員,家中收入頓減,支付房貸、車貸和日常花費甚為困難,丈夫問蘇絲.歐曼解決之道,蘇絲.歐曼說:「別和我講習不習慣!趕快賣掉大房子,搬到小公寓,停止健身房會員卡,改到公園運動。」

她一再苦口婆心告誡人們,「金錢是有生命的,你尊重它,它才會和你在一起。」新世代的美國人喜歡預支消費,蘇絲.歐曼經常當頭棒喝,斥責他們花錢太超過,但老一輩卻又過於保守,徒讓金錢綁住了心靈自由。

一名七十多歲的寡婦問:「原計畫明年回以色列探親,但退休金遭金融風暴波及,如今大幅縮水,不知是否還成行?」蘇絲.歐曼問明了老婦有自宅,日常花費謹慎,於是說:「人生苦短,妳到了該享受的年齡,該花就花,豈止債不留子孫,錢也不要留子孫,掛上電話就去訂機票,早點訂的話,還可以找到好價錢!」

「別給我藉口,坐公車沒啥丟臉的,趕快把車賣掉,省下的汽油、保險費,可以幫你清償信用卡。」連珠砲般的說完後,意猶未盡,接著說:「你的屁屁沒那麼嬌貴,今天起,家中廁紙換成再生紙!」她是目前美國當紅的理財達人,總是能一語道破盲點。



◆ 美新增失業人口 單月上看60萬

張芮瑜/綜合外電報導 2008.12.15 工商時報

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企業連連裁員,導致美國失業情況加速惡化,12月才過了一半,然而企業宣布的裁員人數已超過10萬人。同時,專家警告,未來幾個月美國每月新增失業人口可能都會在55萬至60萬人的水準,甚至超過11月所創34年來最高的53.3萬人,2010年初失業率甚至可能攀升到10%。

美國企業裁員動作在進入12月後更為凌厲。12月的第一週,AT&T、瑞士信貸、杜邦、及維康等企業宣布裁員總人數達3.4萬人。

而在第二週,週一陶氏化學宣佈裁減5千人,並關掉20座廠房。接著比利時釀酒業巨擘百威英博裁員1,400人;3M也裁員達1,800人。而新力、丹納赫集團、溫德姆集團、國家足球聯盟、及信安金融集團等也紛紛宣佈裁員。周三,歐迪辦公商城公佈將裁員2,200人;礦業大廠力拓表示全球要裁撤14,000人;瑞典軸承製造商斯凱孚公司也公告全球將裁員2,500人。

周四情況更糟美國銀行宣佈未來三年內要削減高達3.5萬名員工。周五,科聚亞宣佈將裁500人;飛兆半導體也表示全球將裁1,100人。而單以12月前兩週來算,大企業公佈的裁員人數就達到11.5萬人,尚不包括中小型企業的裁員人數,專家認為12月新增失業人口將比11月嚴重許多。

分析師表示,企業多半會在年底裁員,預估接下來的兩週會有更多勞工會接到解雇通知。

美國經濟智庫 經濟展望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鮑莫爾表示,未來幾個月經濟會持續惡化,他預估未來幾月每月新增失業人數將達到55萬至60萬人,若經濟未見改善,他認為甚至很有可能超過60萬人。

以目前美國的失業情況來看,2008年已經是1982年來最糟的一年;若鮑莫爾未來每月超過60萬人的預言成真,今年失業的情況將是1945年以來最糟。

鮑莫爾甚至預測,如果歐巴馬的振興方案效果不彰,明年底或2010年初美國失業率就會躍升至10%。



◆ 失業恐慌上海出現零工資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8-12-15 中國時報

經濟成長攸關中國社會穩定,中國財金高層官員十三日對外坦言,金融危機對中國的衝擊遠超乎想像,未來經濟增長如無法「保八」將造成嚴重影響。與此同時,金融海嘯導致的就業緊張也在中國蔓延,在上海舉行高校畢業生招聘會,甚至出現願接受「零工資」的學生,可見明年中國就業壓力之嚴峻。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十三日在北京出席《財經》雜誌年會時坦言,中國將八%的經濟增長視為底線,「如果明年的經濟增長率跌至八%以下,將會影響就業造成嚴重影響」,而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當晚也指出,自今年九月中旬美國雷曼兄弟倒閉後,中國就已明顯感受到全球不景氣帶來的衝擊,且「衝擊比預期要深,也比原來的估計要早」。

確保經濟成長以帶動就業,是中國社會穩定的基礎,但自今年九月後,中國各地已出現就業難的困境,以上周六在上海舉行的五所高校聯合招聘會為例,清晨六時不到、現場早已排滿至少三萬名應屆畢業大學生,現場工作人員只好每十分鐘放三百人進場,以維持招聘會內秩序。

然僧多粥少、工作難覓,今年的招聘會出現外資與國有企業招聘數減少、小企業想逢低吸納與工科較文科受寵等三現象,許多名牌大學畢業生也放下身段、降價以求,甚至還有人願意「零工資」就業,希望能先卡住位置再謀發展,一名在招聘會現場掛著「求職」大紙牌的劉先生哀怨地表示,他是北大畢業生,已在廣州、江蘇等地工作十年,最近失業只好重新回頭參加招聘會。

經濟大環境不佳,公職鐵飯碗是首選,廣州市今年度公務員預計招考九○四人,截至十三日晚間報名截止,吸引高達七○五七一人報考,其中最熱門的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科員」一職,因無特殊學經歷限制、門檻很低,竟有七二六人報名競爭,可見當前在中國找份公職的工作有多難。



◆ 科學園區裁員 春節前有第二波

【經濟日報╱本報綜合報導】 2008.12.15

迎戰瀑布式落底的景氣寒冬,科技廠商拉長歲修時間,由於明年下半年景氣沒有好轉跡象,多家科技業者為進一步降低營運成本,將根據「Low 5」原則,在過年前醞釀展開另一波裁員動作,讓科技人大嘆年關難過。

Low 5指的是根據員工考評表現,淘汰最後5%人力。多家科技廠都把歲修從往年的二到三天,延長至九天至二周不等,再加上農曆春節要比照公務人員放九天年假,不少科技人明年1月只需上班十天。

為降低成本,多家科技廠商除了實施停止外包、約聘人員、無薪休假等,最先砍的通常是契約人力,包括人力派遣及外勞,已有一家專做竹科晶圓廠派遣生意的公司,最近關門歇業。然而這波景氣低潮深不見底,部分廠商預計年底前再次啟動人力精簡措施,減少虧損壓力。

根據廠商申請資遣人數統計,竹科今年以來已減少約2,000餘名人力,也就是竹科原13.1萬名從業人員,如今已不到13萬人了。竹科附近的餐廳,近來生意冷清不少,走進小吃店才坐定,就聽到右桌客人說:「我們做三休四啦!」;左邊桌討論的話題則是工業區某家封測廠裁員三分之二。

半導體業掀起「無薪假」風潮,繼晶圓雙雄與力晶四大DRAM廠後,由華邦電分割出去的新唐科技也傳出計畫在本月中起開始推動「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無薪假」制度,抵禦景氣寒流。新唐是華邦電原來的邏輯事業部門,今年7月1日分割獨立。

華邦電是目前台灣唯一尚未實行「無薪假制度」的DRAM廠,華邦電主管表示,在評估是否要跟進實行無薪假,已再度降低標準型記憶體投片量,希望藉由減少產出,取消不必要的加班,以降低現金流出,至於農曆年假期,也可能比法定天數多一到二天,但不會停機不生產。

台電在竹科三期的三座電廠其年度歲修停電日排在12月底及元月3日及10日。今年竹科半導體、面板廠的歲修日,大多就選在12月底到元月上旬,由於訂單銳減,各廠商也很有默契地把往年三到四天歲修,延長到九天到二周不等。

不過,中科管理局局長楊文科坦言,部分廠商縮減工時、工資或採無薪休假,儘管多數員工能夠「共體時艱」,但中科管理局近來受理的勞資糾紛案件仍明顯增加。

(記者邱馨儀、李珣瑛、周志恆、宋健生)



◆ 救不救DRAM業?雜音不斷 廠商抓狂

【經濟日報╱記者 黃昭勇】 2008.12.15

DRAM產業該不該救?怎麼救?傳出行政院、經建會、財政部有三種不同意見。

據了解,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傾向讓DRAM廠商的貸款還款期先展延六個月,等待景氣與市場氣氛轉佳。

主管產業策略的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則是主張DRAM產業一定要救,畢竟這是台灣的兩兆產業之一;不救DRAM業,台灣資訊產業恐將重傷。主管產業的經濟部長尹啟銘,也是希望政府可以救DRAM業,更在經濟部組成專案小組,全力援救DRAM廠商。

財政部方面則有不同聲音,認為不能再救DRAM業了,否則國家財政會被拖垮;而且救了一個,如何拒絕另一個?

院部會有三種意見,不僅讓DRAM業者心急如焚,更讓銀行團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眼見年關將近,紓不紓困?如何紓困?不僅關係DRAM廠的存亡,更關係著銀行團的追款策略。

據了解,陳添枝之前拋出要紓困,DRAM業者必須先談好的說法,最主要就是指力晶、茂德與華邦三家業者。原因當然是南科與華亞科有台塑集團的支援,短期沒有存亡的問題。

只不過,力晶的技術來源主要是日系的爾必達,採用的蓋房子般,一層一層往上堆砌的堆疊式技術,華邦靠向德國奇夢達後,用的則像是鑽井般、向下挖洞的深溝式技術,茂德的8吋廠以深溝式為主,中科的12吋廠則是來自韓國海力式的堆疊式製程。

三家業者光技術整合,就是一大困難,且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相關司法案未結,茂德是三廠中財務壓力最大的,華邦則是產能最小,要從三家廠商中找到一個共同人選領導,也相當不易。也因此,外資圈盛傳,經建會與經濟部更聯手,希望國內其他的晶圓大廠也可以出手救DRAM廠,藉由產業的力量,幫助業者在政府與業界聯手下,度過難關。

明眼人一看,便知官員打得是台積電或聯電的主意,只有晶圓雙雄手上握有數百億元現金,晶圓廠的經營能力又強,最具有拯救與推出各方都能接受人選的能力。

只不過,財經官員的如意算盤,恐怕很難打得響。一位晶圓雙雄的高階主管就說,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訂單,晶圓廠的產能很多都是空的,至少都有三、四成的產線在休息,合併在一起,狀況不會比較好。

這位高階主管說:「我的產線是空的,他的產能也是空的,難道要我們一起抱頭痛哭?」

※ 訂單、訂單、訂單,政府看見了嗎?



◆ 行政裁量不受約制 企業紓困成黑箱作業

自由時報 2008.12.15

應比照美國開公聽會 決定是否救企業

〔記者梁世煌、曾慧雯/台北報導〕行政院推出三挺政策救經濟,其中對於銀行挺企業部分甚至不惜以訂定獎懲制度來迫使銀行積極放款,惟根據了解,金管會至今仍未訂定一套具體的放款審查機制,經濟部等受理窗口也都是黑箱作業,這些被迫大量放款的銀行屆時勢將無法避免暴露於高風險之中,台灣應比照美國由國會召開公聽會,來決定是否對企業紓困。

事實上,就在行政院宣示「三挺政策」後,金管會就發函銀行公會,要求該公會確實執行「銀行公會會員自律性債權債務協商及制約機制」,依據該機制,營運及繳息正常的企業,若遇財務週轉需要,在明年三月底以前到期的貸款本金,銀行得依企業的申請給予六個月的展延。

金管會無具體方案 銀行像瞎子過河

另外,在今年十一月中旬金管會也規劃受理企業債權展延的申訴機制,一旦營運及繳息正常的企業遭到銀行抽銀根,該企業可以透過此一機制向金管會申訴,藉此規範銀行不得在景氣低迷之際向企業收傘,進而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營運。

由十年前的紓困作業經驗來看,財政部等受理窗口,對於是否紓困的行政裁量權限太大,以致像東帝士、安鋒等刻意要倒銀行帳的企業,也因為政治壓力關係獲得政府紓困,這次政府要挺企業,應記取上次教訓,仿效美國由國會舉行聽證會,來決定是否應對某特定企業進行紓困,這樣做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可利用台灣有限的資源,去挽救該救的企業。

資源有限 應救該救的企業

就在行政院長劉兆玄宣布要對民營銀行就積極放款訂定獎懲辦法後,民營銀行普遍面臨被迫必須大量放款的壓力,惟金管會對於未來可能出現的企業大量貸款潮,包括銀行篩選企業的標準、企業申訴貸款遭拒要如何仲裁,尤其是銀行放款風險如何控管等等,坦言目前尚無相關的具體配套方案,銀行現階段若真的是要配合政府政策大舉對企業放款,等於就像是瞎子過河一樣,走一步算一步,所冒的風險不言可喻。

對於外界的質疑,金管會則是認為,儘管該會目前尚無具體的配套,但一直以來均有一套機制掌握銀行放款、資產數字的變動,官員表示,這些變動金管會隨時都在看,任何異常的變化,金管會都會去了解原因,至於這套機制的觀察指標為何?金管會則不願透露。



◆ 「三挺」若無規範 恐變金融風暴

自由時報 2008.12.15

〔記者藍鈞達/台北報導〕行政院「三挺」政策喊得震天價響,然而,大型行庫主管直言,政府如果沒有規範的亂挺,只會重蹈一九九八年紓困政策,最後落得企業負責人逍遙法外,銀行花時間打銷呆帳,全民買單的結果。

授信審核機制絕不可少

央行不斷降低利率,信保基金則為企業提供保證額度,幫助企業取得銀行貸款,渡過難關。不過,大型行庫高層指出,其實銀行根本不是沒有錢,但是要把錢借給企業,仍需要有固定的授信審核。如果一切以「挺」字為先,萬一屆時經濟情勢沒有好轉,銀行貸款收不回來,相反地可能演變成金融風暴。

行庫主管說,比照一九九八年的方案,目前政府提出的三千億元中小企業紓困方案中,針對營運正常企業,也提供債務展延半年的優惠,但少了當年銀行若配合政策造成的逾期放款「不列入逾放比計算」這點,所以,銀行更不可能隨興的對企業放款,但相對來說,銀行為了考量逾放比,把關自然會比較嚴格。

銀行企金主管指出,通常企業若希望銀行增加貸款或利用延長還款年限的方式來渡過難關,銀行會先要求客戶提出營運計畫,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也會要求公司董監事在福利或是薪資進行調整,最後才會經由董事會通過決定紓困與否,「現在銀行都相當謹慎」。

然而,對於值此經濟環境不佳的時候,採取積極放款仍有不少疑慮,行庫主管就說,尤其現階段多是中小企業要求紓困,而因為中小企業規模不大,貸款金額也不多,因此要靠銀行幫忙成功復活的機率較高,但大企業因為組織龐大、資產多,相對來說,即使銀行願意伸援手,但也是膽戰心驚,不知道會不會重蹈東帝士或力霸的覆轍。



◆ 拚經濟 藍綠別再拚口水了

【聯合報╱記者吳政修】 2008.12.15

最近無論到什麼地方,聚集在一起的人總是在討論:「那個工廠無薪休假?休幾天?」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工廠無薪休假的天數越來越多,綠營支持者大罵什麼馬上好、是馬上倒,藍營仍堅持是世界性金融風爆。總統大選後半年了,藍綠陣營還在「鬥嘴鼓」。

約從3個多月前,每到一處人較多的地方,就有人談論「景氣真的很差,那個工廠一星期休幾天?」從較早傳出的南科奇美電關掉1條生產線,接著傳統產業紙業、汽車零件公司相繼實施無薪休假,然後南科的台積電一星期只上班2天,某鋼鐵公司竟要求員工2個月內要休50天。

日子一天天過去,各工廠無薪休假日越來越多,令人膽戰心驚。這波的經濟蕭條,除公家機關被視為鐵飯碗外,一般上班族都在擔心無薪假何時降臨自己頭上?

無薪休假潮之後,罹患憂鬱症潮也隨之出現,到精神科求診患者增多,精神科醫師指出,求診者大多是「電子新貴」,以前被羨慕高收入,如今也變成憂鬱症患者,今非昔比。

藍綠支持者經常為政治立場、議題,爭得面紅耳赤,就連經濟不景氣也在吵,延續總統選舉後繼續吵翻天,綠營罵:「選前不是要拚經濟,說馬上好嗎?跟著我走就對了,為何經濟拚得這麼差?股市從520之後腰斬。」;藍營支持者不甘示弱回稱:「這是世界性經濟不景氣,台灣不可能例外,況且馬英九總統才上任不久,要給他時間。」

其實藍綠還是可以有共識的,他們都希望台灣更好,景氣趕快好轉,政府營造好的投資環境,大家有工作做、有錢賺,消費能力提高,經濟好起來,藍綠不要再噴口水了!

※ 噴太多還會浪費水資源。



◆ 未來5年 傳產將獲29.5億科技活水

【呂雪彗/台北報導】2008-12-15 工商時報

在全球經濟景氣急凍下,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今(15)日將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召開年度產業科技策略會議(SRB),這次將關愛眼神轉向傳統產業,未來5年內,政府將投入29.5億元經費,為內外受創甚重的傳統製造業注入科技活水,共同拓展新商機。

在全球金融危機下,台灣出口衰退、內部需求不振,今天起一連4天的產業科技策略會議,別具意義,盼集合專家智慧,讓傳統與科技迸出希望火花,使傳統製造業、傳統商圈、農業與中小企業,早日脫離景氣寒冬。

行政院科顧組有鑑日、韓、星等競爭對手國,利用資通訊新技術(ICT),打造智慧國與全球化城市,發展成新商業模式測試基地,建構更具競爭力產業生態系統,為傳產注入新活力,決定傾政府資源與力量,大步提振傳產轉型升級。

科顧組表示,政府計畫2009到2013年5年內投入29.5億元,其中共通性加值投入12億元、機械業投入8億元,民生產業9.5億元,預計帶動5千家廠商,創造300億元產值提升效益。

中小企業比例高達97%以上,就業人數近800萬人,受這波金融海嘯影響不輕,經濟部將擬訂「地方小企業ICT747飛鷹方案」,協助微型或小型企業利用科技加值創新,預計可增加4萬個就業機會,每年增加7億元再投資與營收額,至少完成47個地方主題聚落,使中小企業從地方級邁向國家級與國際級。



◆ 金車 打造宜蘭觀光新熱點

【經濟日報╱記者林茂仁/宜蘭報導】 2008.12.15

金車集團投資10億元在宜蘭蓋威士忌廠,並在威士忌廠內設置觀光酒莊,結合宜蘭在地觀光資源,包括金車蘭花園、伯朗咖啡館等觀光設施,讓宜蘭增添一項新的觀光景點。

金車看好宜蘭的好山好水,早在1996年就在宜蘭員山設廠,原本規劃要生產啤酒,但因啤酒執照遲遲沒有下文,讓員山廠改為生產波爾天然水與阿拉比卡咖啡。直到兩年前,金車從蘇格蘭整廠輸入設備,生產威士忌,這也是台灣第一座威士忌製酒廠。

金車副總經理李玉鼎表示,運用宜蘭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與國際級的製酒技術,積極打造台灣第一支用正統方法釀造的威士忌。

金車並在酒廠內打造專屬的酒堡,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到廠參觀及品酒,結合宜蘭的觀光資源,讓酒廠成為未來重要的觀光景點。

金車早在兩年前就從蘇格蘭引進全套製酒機器設備,年產能達300萬瓶,去年再從德國引進年產能達600萬瓶的製酒設備,合計總產能達到900萬瓶,全自動化的機器設備,結合金車擅長的飲料製程及裝瓶設備,讓金車得以降低生產成本。

李玉鼎強調,未來將加碼投資宜蘭,包括在宜蘭外澳地區就有50公頃的土地正在造林,預計2010年完成,並在宜蘭礁溪打造占地10公頃的金車露天音樂廣場,預計2011年完成。

估計包括酒廠在內,金車未來幾年投資的金額將高達20億元。

金車深耕宜蘭多年,在宜蘭礁溪及員山還有兩座蘭花園,合計玻璃標準溫室面積就有1.6萬坪,並在宜蘭礁溪及員山養殖蝦子及香魚,另外還有三家伯朗咖啡館,其中在酒堡內的伯朗咖啡館高達600坪,是全台33家伯朗咖啡館中最大的一家。

李玉鼎說,希望大家多看看台灣的好山好水,宜蘭豐富的觀光資源相當珍貴,金車的各種廣告取景,常常在宜蘭拍攝,並規劃酒莊、蘭花及咖啡館一日遊方案,推薦給各大旅行社列為觀光必遊之地,其中酒莊免費供民眾參觀。

※ 提醒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產學攜手 螺絲業衝刺研發

【經濟日報╱記者林政鋒/高雄報導】 2008.12.15

台灣是世界螺絲王國,原本就擁有紮實的產業鏈,目前螺絲業進一步與高苑科大機械自動化系所產學合作,加強引進學術資源提升技術水平,有了學界挹注,國內螺絲扣件產業將如虎添翼,深化國際競爭力。

台灣區螺絲公會表示,本(12)月18日將舉辦「扣件產業技術研討會」,公會理事長孫得賓,以及合豐公司董事長陳明昭等專家做專題演講,這項活動是由教育部南區教學資源中心主辦,扣件產業研發中心與高苑科大機械自動化工程系承辦。

高苑科大教務長鄒國益指出,扣件可將各種零件結合成一個單元或系統,使組件容易組裝或拆裝;組件透過扣件鎖固功能,組成完整物件,發揮整件功效,並在裝配、維修、替換或重新組合時具有方便性,雖非尖端科技產品,但應用領域相當廣泛,幾乎涵蓋所有的產業,重點在於其使用量及品質通常被視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程度的指標。

鄒國益表示,螺絲螺帽產業又稱扣件產業,是台灣非常重要的傳統產業,歷史悠久至少已有50年,而南部是扣件發源地,其中高雄岡山地區更是國內鍛扣件及汽機車零組件主要生產地區,廠商總家數為1,200家,全國年營業額已超過1,000億元,其中85%都外銷至世界各國,因此向來有「螺絲王國」美譽。

鄒國益指出,國內規模與技術層次較高的扣件廠商大都集中在南部,自然形成一個分工精細的產業鏈;螺絲產業鏈體系不僅在台灣居關鍵地位,甚至在全球扣件產業也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相關從業人員2萬人以上,大部分都屬於中小企業。

有鑑於此,研討會特邀請扣件產業技術中具有相當經驗的資深專家進行扣件產業技術等相關議題演講,其中孫得賓是現任公會理事長,也是春雨工廠董事長。

陳明昭是合豐工廠董事長,也是台灣區螺絲公會下任理事長的熱門人選,另有朝友工業研發經理陳相如、春日機械研發經理黃輝慶等,針對深入的熱門術做探討。

孫得賓表示,國內螺絲扣件業基礎穩固,未來積極導入學界資源,全力提升螺絲業專業水平,應用到生產實務,國內螺絲產業將如虎添翼,往後與學界的互動只會多不會少。



◆ 鹿港頂番婆 年產值600億

【經濟日報╱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2008.12.15

你知道台灣「水龍頭的故鄉」,就在彰化縣鹿港鎮的頂番婆地區嗎?該地年產的衛浴五金產值約達600億元,九成以上外銷全球。為協助衛浴五金產業升級,工研院機械所繼協助改善製程技術後,還要開發自動化機器人,2009年底即可亮相。

別小看日常生活中必用的衛浴五金,群聚在台灣鹿港頂番婆地區的廠商,40餘年前就被美國衛浴大廠相中,委託代工生產金屬水龍頭,使得「水龍頭的故鄉」美名不脛而走。

雖然,部分廠商考量到工資外移,但台灣衛浴五金的年產值仍有600億元,九成以上外銷全球。

在政府積極推動國內傳統產業升級策略下,讓已瀕臨沒落的水五金產業,再度展露光芒。

今年10月成立的彰化縣水五金產業發展協會,首任理事長由武風總經理陳技正擔任,希望在結合產官研的努力下,再興「水龍頭的故鄉」頂盛期風貌。

成功為后里薩克斯風產業發展創新表面技術、提高競爭力的工研院,再度為水五金產業量身打造最新技法,可同時改進金屬模具鑄造品質與節省人力。

工研院導入金屬模具重力鑄造,以及複合層永久模鑄造新技術,與傳統砂模鑄造技術相較,能使製品表面更細緻、尺寸更精確,並簡化後續拋磨流程、有效降低成本,工作環境也不再燠熱難當,所以希望能進一步吸引對此產業有興趣的人才加入。

工研院還協助廠商在衛浴金屬產品表面處理方面,導入環保六價鉻技術協助業者開發新產品,使其符合歐盟的綠色環保規範,有利於拓展歐美先進國家的市場商機。



◆ 貿協招商 瞄準新興市場買主

【經濟日報╱記者萬中一/台北報導】 2008.12.15

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指出,為加強開拓新興市場,明年舉辦的「台北國際專業展」將擴大邀請中國大陸、巴西、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地、至少700位買主來台觀展、採購及消費,協助我國6,000家廠商爭取商機。

貿協日前舉行業務會報,王志剛要求各單位全力開拓新興市場商機,並訂出擴大邀請地區的目標,除大陸等地外,還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土耳其、伊朗等地買主。

王志剛指出,貿協採取三項主動出擊、擴大邀請新興市場買主。包括:一、配合98年度重量級「台北國際專業展」,例如自行車、電腦展、汽配展、電子展等,補助外商來台差旅費、特殊語言翻譯費等,擴大國際買主對台採購的效益。並結合健檢、SPA、觀光旅遊等整合性服務補助措施,以刺激消費。

二、為強力拓展中國大陸市場,將對明年舉辦的食品展、體育用品展、機車產業展、電子展、醫療展、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台灣平面顯示器展、包裝工業展、食品機械展、太陽光電論壇、RFID展、寬頻通訊展等12個國際專業展,提高對大陸地區重點買主來台補助,以促成大型買主籌團,以擴大來台觀展及採購。

三、增加對新興市場國外廣告刊登預算,包括展前半年洽邀國外知名產業媒體來台採訪參展廠商、擴大舉辦展前國際記者會造勢活動。



◆ 迎接大三通所改寫的兩岸新局

【中時社論】2008-12-15 中國時報

封阻了近五十年,討論了近二十多年的兩岸大三通,正式從今天開始,邁出了全新的一步。這意味早就升火待發的兩岸海空直航及通郵將全面啟動,這其中包括海運部分不必再彎靠第三地,已經在實施的周末包機將擴大為平日包機,兩岸郵件也將縮短成兩天即可送達,這歷史性的一刻,究竟能為未來的兩岸關係造成怎樣的改變,目前真的還很難評估,但可預見對兩岸民間的互動,將形成相當深遠的效應。

先看平日包機部分,由於已擴大成每周對飛一○八班,這讓先前周末包機一票難求狀況立即改觀,再加上航線截彎取直,不必再繞行香港飛航情報區,等於大幅縮短飛航時間。以往來最多的台北與上海航線為例,如今一趟僅需八十三分鐘,所謂的上午赴上海開會,下午回台北吃晚飯的「兩岸一日生活圈」將正式成為現實。可預見這也將立即造福包括大陸台商及台灣大陸配偶在下個月春節返鄉上的便利,實施多年的「春節包機」算是正式邁入歷史了。

當然,平日包機依舊只是周末包機的擴大版,在輸運需求上還是無法取代正式的班機。以台灣與港澳間每周六、七百班的運量,平日包機每周一○八次的航班,其實仍不敷實際所需,而這也將是明年上半年江陳二次會談的重點之一。只要一切順利,俟兩岸正式完成簽署定期航班的航約,兩岸民眾目前已行之多年的繞經港澳第三地中轉、金廈小三通、甚至包機都將成為歷史。

海運截彎取直的衝擊同樣也很大,從今天開始,台灣的十一個港口,將與大陸的六十三個港口直接通航,由於不必再彎靠第三地,所節省的時間與航運成本相當可觀,據估計,每航次可節省十六到二十七個航行小時,可節省十五%到三十%的運輸成本,初步估計,以目前兩岸貨櫃四千航次計算,最起碼可省下十二億元,未來在航次還可望大幅增加的預期下,所可能創造利潤將更多。

可想而知,兩岸海運直航將全面改寫兩岸經貿的互動型態。最先受到正面衝擊的當然就是幾個港口,包括與台北有地利之便的基隆港,與中台灣工業區結合的台中港,乃至期待奪回世界深水港貨櫃吞吐量排名的高雄港,都將出現立即的榮景。據初步估計海運直航後貨運量將增加三成,特別是台灣的幾個港口若能發展成大陸華南貨櫃的重要轉運站,則國際航運量也可望大幅增加。不要輕忽這個轉變,台灣在地理位置上本來就享有相當有利的航運競爭優勢,也最有條件可能成為區域航運的中心,以往就是因為政治上的阻隔,讓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被糟蹋,如今這個機會真的不能再放過了。

記得我們曾一再提醒,台灣在政治上被國際社會孤立已經夠痛苦,如果經濟上還面臨國際社會的邊緣化,那就更嚴重了。按照時程推算,再沒兩三年東亞的自由貿易區將逐漸形成,許多東亞國家早早就已展開布署,設計全新的經貿戰略來因應新局,而就在這同一個時間,台灣卻一直都陷在要不要「戒急用忍」、該不該「有效管理」的爭辯紛擾裡,直航三通更是一直停留在紙上作業,加上意識形態的口水攻伐,不知道平白蹉跎了多少歲月,結果只見廠商不斷外移,各國營運部門不斷撤離台灣,台灣的競爭力更是不斷下滑。如今最起碼大三通啟動了,我們真的需要與時間賽跑了。

沒錯,全球此刻正陷入百年罕見的金融海嘯與景氣蕭條,沒人敢保證開放大三通就能馬上改變什麼,畢竟大陸目前也一樣陷入景氣不振的挑戰。但這畢竟是個機會,不論是財經內閣官員,或是產業龍頭,此刻都該思考怎麼善用這個難得的歷史機遇,重新擬定產業競爭的戰略。譬如政府在政策作為上,怎麼利用大陸擴大內需的契機,怎麼吸引台商及外商將營運總部設在台灣,怎麼發展營運中心、運籌中心等;個別產業則是思考怎麼透過區域的再布局,構築全新的垂直與水平分工策略等,這些課題在今天大三通之後,都該要趕緊展開謀畫了。



◆ 兩岸直航是新經濟之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5

今天,12月15日,兩岸海運、空運全面直航,雙方都將舉辦盛大的首航儀式,記錄這兩岸關係發展史上最具意義的一天。從1987年蔣經國總統開放老兵赴大陸探親、打開兩岸互動的第一道門迄今,跌跌撞撞發展21年的兩岸關係,今天起將進入新的時代,更為台灣經濟創造新的發展空間,並等待官民同心經營;尤其,時值後金融海嘯的經濟重整時期,此時啟動的兩岸大三通或許少了一點喜氣,但相對提供了更多務實檢視的機會,需要彼此好好把握。

海基會與海協會11月4日在台北簽署的兩岸直航等四項協議生效,兩岸海路運輸將直通,不須再彎靠第三地,大幅縮短航程及轉運成本;假日直航包機擴大為天天都有的平日包機,朝發上海、傍晚回台的一日生活圈形成,為往返兩岸的民眾省下可觀的時間與金錢;貨運包機也將啟動,讓搶時間的台商貨物有了更多的選擇;兩岸通郵使包裹郵件的傳遞更快捷,讓認證不費時、遺失率降低。

整體說來,兩岸從間接三通到大三通,最直接的實質意義是船舶、飛機等航行器,不必在人為限制下彎靠第三地,省下了燃料及時間;依據國民黨智庫內部的換算,台灣民眾一年將可因此節省新台幣310億元的支出,轉換用於實體經濟,至少可貢獻經濟成長率0.01個百分點。

從絕對數字看,大三通的經濟效益稱不上鉅大,這當然只是顯而易見的部分,甚至只是最基本的政策效益;未來這一塊的效益必然還會再擴大。因為即使現在號稱全面直航,兩岸間往來也仍有不少限制;這包括了直航航點的有限指定、以定量包機而非定期航線運作、貨運包機限點限量等,都還有待雙方再協商,依市場需求逐步鬆綁,做到名副其實的完全正常化。

儘管如此,今天啟動的兩岸直航對台灣經濟而言,實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首先,它代表了國家經濟政策的思維,從過去兩岸絕對敵對的意識形態,轉向比較利益的理性法則;這樣的轉變不代表純然的一味開放,而是不再凡事負面思考的直觀否定,是能以理性的邏輯,選擇於己有利的對策與作為,讓長期受制於兩岸枷鎖而畸形發展的台灣經濟,終得以正常伸展,探觸各種可能。

在實體經濟層面,兩岸直航不只是讓兩岸間的往來截彎取直,更是打通了台灣經濟的血路;因為經濟快速全球化、也因為中國大陸的崛起,讓兩岸航路限制所制約的,不只是兩岸間的人貨往來,也一起限制了台灣與世界經濟舞台的連結,結果是台灣既未完全搭上大陸經濟快速起飛的順風車,更深陷經濟邊緣化危機。因此,今天打開了兩岸通道,形同一併打開了通往世界的關卡;一如眾多外商所言,兩岸關係不僅不再是台灣經濟的減分,還將是產出紅利的加分。

但是,兩岸渠道雖通,水到亦可預期,卻非絕對必然;直航效益的展現,關鍵將在於官民的齊心經營。一如前述,兩岸大三通可以省下很多成本,但如果只是滿足於目前既有的人貨往返需求,大三通的效益也就不過爾爾;真正重要的是,企業及政府能在政策思維鬆綁及既有的產業優勢下,運用剛剛打開的兩岸通路,創造出更多樣、更巨大的市場;就像馬英九總統日前對航商提出的直航期許,應思考並積極發展新的營運模式,但這不只是企業的事,官方也責無旁貸。

舉例來說,上海台北間的空運直航,最快只要82分鐘,比坐高鐵往返台北、高雄還近,這個時間就創造了空間,對兩地間的人員往返、家庭形態、生活環境、人才訓用帶來巨大改變,而非僅是有利台商根留台灣而已;又如兩岸郵政網路的結合,將提供郵購、網購的發展空間;再如已居世界要角的台灣科技產業,除了強化既有的全球運籌角色,面對彼岸垂直分工上行的壓力,如何借用兩岸直航掌握優勢,可能是更為急迫的;此外,直航的效果還可考慮透過快速設置營運特區的方式,以高度的自由化吸引企業進駐而擴大。這是一個需要用心經營的過程,直航只是台灣發展這條新經濟之路的開始;但如何創造出無限可能的直航效果,絕對是操之在己。



◆ 大三通時代 啟航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08.12.15

中斷長達一甲子後,兩岸今(15)日邁入海空運大三通時代,這將為台灣每年至少省下新台幣數百億元運輸成本,大三通航道為台商晉身全球企業再添助力,也為台灣扮演區域營運中心目標奠基。

今天上午10時,台灣的基隆、台中、高雄三港,將有六艘國輪同步首航大陸的天津、上海 、廣州、廈門等十大港口。為見證這個歷史時刻,選前提出「一年內協商完成三通」政見的馬英九總統,今天將前往高雄港,參加長榮海運「立敏輪」首航儀式。馬總統的大三通政見提前兌現。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則在天津,出席中遠所屬的大洋洲號、中海集團所屬的新煙台號首航台灣典禮。大陸的上海、江蘇太倉、福州、廈門等港口,也都將舉辦首航儀式。

未來台灣船舶駛往大陸各個港口,因無須再灣靠日本石垣島,平均每航次將可節省約16至27個小時,節省運輸成本約15%至30%。過去台灣船舶灣靠石垣島,每航次的簽證費約新台幣30萬元。若以每年4,000航次計算,一年光灣靠第三地的簽證費,就可節省約12億元。

空中直航將從7月4日的周末包機,今天起因兩岸新建北方新航線,轉為平日包機,每周兩岸將各飛54班,最熱門的台北-上海天天有包機直航,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航點也改為截彎取直的新航路,台北-上海航線最快70到85分鐘抵達,費用也比周末包機便宜 一到兩成。兩岸一日生活圈啟動。

華航今天上午8時,將由彩繪水果機首航杭杭州、蝴蝶蘭機下午1時20分首航深圳。昨天同步實施的還包括兩岸貨運包機與通郵。

中共人大常委會1979年元旦發表「告台灣同胞書」時,即提出兩岸通航、通郵、通商的「大三通」政策,但當時的蔣經國總統則以「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作為回應。

不過,在歷經30年的政治角力,隨著雙邊經濟與人員往來日趨密切,兩岸早日直接通航已成為共識。



◆ 花蓮港開放直航 砂石業受嚴重衝擊

中央社 2008-12-15

(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15日電)花蓮港列為兩岸直航港口之一,花蓮本地廠商大多樂觀其成,但花蓮縣砂石公會理事長蔡啟宗指出,大陸砂石運到台灣的成本降低,花蓮砂石受到嚴重衝擊,年關將很難過。

花蓮東砂北運慘淡經營至今,將因兩岸直航受到嚴重衝擊,蔡啟宗表示,預估基隆港開放直航後,本來價格就比較低的大陸砂石,因運輸成本降低,價格將更具優勢,而成本和價格本來就比較高的花蓮砂石,將更無法與大陸砂石競爭。

花蓮砂石採掘是由花蓮縣政府以公共造產模式管理,規範砂石業者避免濫挖砂石和增加縣庫收入,蔡啟宗說,業者每公噸須繳交78元,再加上工資、陸路運輸、工廠加工、管理、維修、海運、卸貨等成本,花蓮砂石運抵基隆港或台北港的成本就約需每公噸450元,而大陸砂石到基隆港現在約只需每公噸400元。

他指出,花蓮砂石原本每個月從花蓮港運往北部的數量約60萬公噸,但在大陸砂石可直航基隆港卸貨後,預估花蓮東砂北運的砂石將銳減50%,約只剩下每個月30萬公噸,業者受到衝擊非常嚴重,今年的年關將非常難過。

花蓮砂石業界期盼繳交給主管單位的費用,能從每公噸78元往下調降,讓花蓮砂石的成本降低,希望政府採取總量管制措施,管制基隆港和台北港的砂石進口量,減少大陸砂石大量進入這兩個港口,才能讓花蓮砂石有生存空間。

※ 好山好水或得一保?



◆ 搶攻客輪 基隆上睡醒到廈門

【聯合晚報╱記者張源銘/基隆報導】 2008.12.15

兩岸海運直航今天首航,基隆港除了貨運外,更著眼未來的渡輪及不定期客輪帶來的旅客人次,還有兩岸間利用渡輪往來的海運快遞。為此,基隆港務局還規畫兩岸直航專區,讓基隆港成為兩岸往來主要出入口岸。

兩岸海運直航啟動後,最直接受惠的是貨運直航,因為航商可節省以往必須彎靠第三地的航行時間、油料及結關費用。基隆港務局也積極爭取貨櫃轉口等市場,不過,台北港明年初將開始營運,基隆港務局除規畫區分基隆港及台北港的貨運市場,更將眼光放在客運市場。

基隆港務局長蕭丁訓表示,基隆港務局未來將客輪業務鎖定在對岸,兩岸各輪大致分成上海以北及上海以南兩大部份,上海以北的旅客應像是目前靠泊基隆港東岸的鑽石公主號、海洋迎風號這類不定期郵輪。這類旅客坐船時間較長,大多在船上享受娛樂。渡輪是車輛可駛上駛下兼載客人的船型,這種船從基隆到廈門、福州約需8到10個鐘頭,到上海大約14到15個鐘頭。基隆晚上10點開船,隔天早上8點就到廈門,完全利用旅客睡覺時間航行,對商務人士來說反而省下上班時間。至於貨物,晚上裝船,隔天就到對岸且可結關領貨,等於是海運快遞,商機很好。



◆ 台北飛上海 比高鐵北高還快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隨機採訪報導】 2008.12.15

「歡迎搭乘台北飛往杭州的首航班機... 」今天上午8時52分,華航CI7989包機在噴水儀式歡送下由桃園機場起飛,10時20分抵達杭州蕭山機場,飛行時間僅1小時25分,比中轉港澳節省了三個多小時。飛機抵達杭州時,有旅客興奮地大叫,「好快!好快!原來兩岸的距離那麼近。」

兩岸大三通正式展開,華航今早在桃園機場舉辦首航儀式,民航局長李龍文表示,高鐵營運後,北高邁入一日生活圈,現在搭平日包機往返兩岸,比搭高鐵返往北高還要快,顯見兩岸已進入一日生活圈。

華航今天特別派出水果彩繪機執行首航任務,總經理孫洪祥也搭機隨行,並親自在機上廣播。旅客看到色彩鮮豔的彩繪機,都忍不住拿出相機拍照。包機的旅客共有286人,參加旅行團的曾小姐花了1萬多元報名上蘇杭五天四夜超值旅遊。她說,搭包機能省不少時間。還有彰化鄉親邀集了11人組成首航旅行團。負責帶隊的導遊汪先生說,自行規畫行程,團費約在三萬元左右,但吃住皆是五星級。

平日包機航線截彎取直,航程大大縮短。旅客林小姐要到杭州找當台商的另一半。林小姐開心地說,以前都從澳門中轉大陸,若同樣搭上午8時許的飛機,要到下午3時左右才會到杭州,但搭包機只要一個半小時。有趣的是,航程縮短了,飛機上的空姐就必須把握時間送餐。今天飛杭州的包機要降落時,空姐還在收拾乘客的餐盤,甚至還沒有多餘時間販售機上免稅商品。

【特派記者胡明揚/上海報導】

上午8時5分,上海青浦民航區域管制中心內,管制運行部主任錢海生通過呼叫,與臺北區域管制中心人員季亮通話,兩岸空管順利建立直接交接程式,開啟了兩岸互動的歷史新頁。

從今天開始,兩岸之間開通了新的空中航路,稱之為「北線直達航路」,航管路線上兩岸之間也多了個新的航路交接點「SULEM」。未來走北線航路的城市,包括瀋陽、北京、天津、青島、南京、鄭州、西安、上海、杭州、武漢及福州。

兩岸空中截彎取直後,從上海到桃園,單程可節省1000公里,飛行時間也只要82分鐘。上午上海飛台北的第一班直航班機,由東航擔任,8時由浦東機場出發。以前航管點是上海經由廣州、香港再到台北,現在從上海直接就可到台北。



◆ 平日包機 台商:還是貴啦

【聯合晚報╱記者邱瓊平/隨機採訪報導】 2008.12.15

「包機價格應該還要再降啦!」日前消基會抨擊兩日直航包機票價太貴,要求票價下修。兩岸平日包機今天啟動,搭乘杭州首航班機的台商表示,航程縮短,但直航票價僅調降一成,還是很貴啦!

一名經常往返兩岸的台商說,過去從港澳中轉的機票價格約1萬7000元左右,這次他買的機票為1萬6000多元,「便宜太少了。」他說,台北到香港的飛行時間為75分鐘,現在從台北到上海、杭州的時間都縮短了,票價不是應該要更優惠嗎?

也有台商買的直航機票還比中轉還要貴。台商陳先生買的機票約1萬7000元左右,他說比中轉還要貴了1000多元。他無奈地說,雖然時間縮短了,但好像也沒撿到便宜。因此,他考慮以後要買大陸航空公司推出的促銷機票。

華航總經理孫洪祥則說,華航因應平日包機推出優惠機票,若加入燃油附加費,上海7天票價打三折,廣州也便宜約四成,不過促銷機票有航班或時間的限制。

民航局長李龍文則說,該局會密切注意航空公司的直航票價,未來如班次增加,票價還是有下修空間。

孫洪祥指出,兩岸空運若能達到不限航班、航點,班次可望像過去的北高航線一樣密。半小時至一小時就有一班起飛,屆時票價也會更為便宜。兩岸客運市場也會成為航空公司非常重要航線。



◆ 通郵》怎麼寄比較省?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8.12.15

兩岸郵政直接通郵,但實際上,民眾寄包裹、快捷至大陸地區,雖然省下不少時間,郵資卻只便宜一成左右。而寄往廣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的郵件,可能比現在中華快遞略貴一些。

中華郵政公司副總陳士得表示,平均來說,中華郵政快捷服務的費用,要比中華快捷收費低一成,兩公斤以下包裹,大約可以便宜20元,而且包裹越重,價格就越便宜。

但如果和其他航空快遞比較,費用就便宜一半以上。同樣寄兩公斤快捷包裹至北京,兩家知名國際快遞公司分別要1858元(DHL)及1510元(UPS),且只能郵寄至當地公司行號,不能直接寄至一般住家,對一般民眾來說,並不划算,也比較麻煩。

如果透過中華郵政的快捷郵件,兩公斤快捷包裹只需要710元,比國際快遞公司便宜一半以上,但與中華快遞的715元相較,卻只省了5元。

如果民眾郵寄地點是廣州、深圳等大陸南方沿海城市,透過中華快遞系統,可能還更便宜,因為中華快遞針對某些地區有特惠活動,算下來比中華郵政便宜。

陳士得坦言,中華快遞幾乎都是經過港澳地區,因此,民眾郵寄目的地是中國大陸南方地區,或許中華郵政的郵資就占不了便宜,還可能比較貴一點。

一般建議,想要省錢的民眾,如果郵寄地點是中國大陸沿海城市,或許至中華快遞郵寄,可能便宜一點。但如果是郵寄到大陸內地,或是中部、北部,那中華郵政的郵資就少了一點。

陳士得強調,國內民眾透過中華郵政系統來郵寄包裹或是快捷,不管大陸收件人是住在北京、上海或是黑龍江、新疆,都是同一個價格,就算距離再遠,也不會多收錢。

至於一般民間貨運公司則是依照距離遠近來收取郵資,因此,民眾包裹、快捷至大陸地區,目的地越遠,或是重量越重,透過中華郵政,或許比較省錢、省時,但能省下的錢似乎也有限。



◆ 60年 總算走出一條活路

【聯合晚報╱記者謝蕙蓮/特稿】 2008.12.15

兩岸大三通正式啟動。今天起,兩岸天空天天有包機直飛,貨輪不必彎靠第三地直接往來兩岸,郵件也可直接交寄。兩岸政治、經濟關係今天起展開全新的一頁,未來不管台灣政治情況如何改變,經濟和民間的需求,都很難再走回頭路。

兩岸之間分隔長達60年,從最早的敵對,到後來的「三不政策」,一直到民國82年第一次「辜汪會談」在新加坡舉行,兩岸之間才有了第一次正式的高層接觸,漫長的政治和解談判之路也終於展開。

只是,從第一次的辜汪會談,兩岸之間整整花了15年,才完成「通商、通航、通郵」所謂的兩岸三通。三通之後,兩岸間的人民往來將更加頻繁,經濟的依存度也更深,新的兩岸經濟架構正在形成。

這個由三通連結起來的兩岸政治、經濟臍帶關係,已經不再是任何的政治力量或統獨意識,可以一刀兩斷的。尤其全球經濟蕭條的現況下,台灣低迷的景氣,也期待三通能帶來台商「鮭魚回流」,甚至未來進一步引進陸資來台,挹注國內的股市、房市甚至高科技產業。

回顧7月4日兩岸周末包機開航,當時很多人都期待包機能像兩岸間的春燕,載來陸客振興國內觀光商機。現在看來,這隻燕子,目前似乎沒有帶來太多春天的消息。

如今,在不景氣下展開的兩岸大三通,能否為台灣低迷的經濟,注入即時活水,國人都在期待,全世界也都在看。



◆ 金融 兩岸協商下部曲

【經濟日報╱記者 林安妮】 2008.12.15

1979年元旦,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宣布兩岸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同時敦促兩岸盡快三通,也就是通商、通郵、通航。在兩岸兩會簽署四大協議的第40天,也就是12月15日,兩岸真的三通了。

過去30年,三通經常淪為兩岸政治人物的宣傳口號,總是口惠實不至,如今,三通卻在兩岸擱置爭議及採取「先經濟後政治路線」後,突然成真了。大陸極力避免三通再度泛政治化的用心,可從大陸告知陸媒的「宣傳口徑」,就可看出一二。

大陸官方下達給陸媒的宣傳口徑,一共有13條,主要內容除了避免一中、一台文字並列問題,以及切莫使用國際法語言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求淡化政治色彩,多多書寫三通對兩岸經貿帶來的好處。

大陸官方明白說,「對兩岸直接三通的介紹,應盡量淡化政治色彩,不要把直接三通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聯繫起來」,光憑這句話就可知道,大陸對台宣傳比起以往細緻不少,而且也希望爭取台灣民眾支持。

詩人余光中筆下一彎淺淺的台灣海峽,讓兩岸海空直航走了30年的路,但卻在短短兩次江陳會上就敲妥,足見事在人為。明年三次江陳會,兩岸也敲定了多項金融議題,兩岸如何繼續累積善意、繼續往前走,也看明年的金融議題,能否在熱烘烘的海空直航氣氛中,趕緊再下一城。



◆ 觀念平台:兩岸商機與生機

【吳挺鋒】2008-12-15 中國時報

馬英九極可能成也兩岸,敗也兩岸。陳雲林來訪的遭抗議、野草莓的一度集結,甚至「賣台」疑慮的放送,都還算是花絮,真正的癥結是,當他開啟了新的兩岸紀元後,迷航者眾。

誰都知道,兩岸關係是台灣政治的難中之難、重中之重。當馬英九挾超高人氣當選後,等同授予他的兩岸關係「正常化」啟航之旅。但遺憾的是,船長的想像太單薄、視野太狹隘,以致於迷航暈船現象叢生。

算是運氣欠佳,剛好碰到百年一遇的全球經濟危機,馬英九的兩岸關係「正常化」之旅頻遭浪襲。但除了責怪外在情勢不作美之外,馬英九的兩岸語言之單調更難辭其咎。選前迄今,馬英九所想要扭轉的兩岸關係始終與「拚經濟」綁在一起,這使得他的魔法盒被打開後,除了商機還是商機,結果工商巨賈紛紛登船躍躍欲試,一般人在這些商機迷霧裡,反而看不清自己的生機。

退一步想,縱使沒有全球經濟風暴的作梗,這種唯經濟論的兩岸關係也難以被視為「正常化」。就像經濟全球化雖然帶來了更大的整合,但也製造了結構性的排除結果。當賽局的贏家與輸家同時產生,而政策又一味地往前者傾斜時,其代價便是政治正當性的急性消耗。

惟馬英九似未警覺到這個兩岸關係的失血狀態。在他的理解,唯經濟論的兩岸關係「正常化」似乎只是被目前的外在風暴所阻撓,假以時日,雨過天青的兩岸商機一旦向下滲漏(trickle-down),終將解除民眾的生機恐慌。

其實,就算是兩岸商機果如預期發酵,也未必能彌補失血中的兩岸政策正當性。但看民間,工商巨賈已累積多年的中國投資經驗,對於商機任督二脈的打通,嫻熟老練。反之,勞工、婦女、環保、公衛等各領域在長期的互動有限與隔絕下,對於兩岸關係「正常化」若非欠於想像,不然便是苦無發言機會及參與能力,偏偏這些領域的「兩岸化」重要性只會增不會減。

不難想見,這種懸殊失衡的民間力量對比,就算是處理台灣內政都非福音,更何況敏感萬分、糾葛複雜的兩岸關係。

類似「雙英會」的期待,也很難彌補兩岸關係的正當性缺口。扁的包袱讓民進黨政治信用陷於低迷,再加上陳雲林來訪期間,民進黨除了抵制姿態外,也別無另類方案,致使民進黨或有可能成為一個民間宣洩政治不滿的符號,卻難以扮演民間參與兩岸事務的角色。傳統的代議政治難以為兩岸政策製造正當性,無論藍綠誰來當家皆然。

單腳跳的兩岸政策容易淪為死貓跳,馬的兩岸關係想像如果是豪華郵輪出航,則所謂「正常化」云云只會漸行漸遠,甚至背道而馳。所謂參與民主在兩岸領域、在這個新歷史關頭,顯得格外真實而迫切。



◆ 天窗亮話:走出政府無能的發展困局

【郭正亮】2008-12-15 中國時報

兩岸直航終於啟程,兩岸總算邁出經貿正常化的第一步,但回顧兩岸直航的歷史進程,卻不禁令人感慨時不我予:台灣不只在亞太經濟的地位日趨下滑,原本是中國有求於台灣的兩岸三通,如今彷彿逆轉成台灣有求於中國的萬靈丹。

主客易位,不禁令人想起中國經濟起飛初期,不但願意無條件三通,甚至還願意把海南委託台灣經營,即使到了李登輝時代,三通仍是唾手可得。但我們卻一再錯估形勢,因為價值或利益衝突而難以決斷,放任籌碼不斷流失,直到經濟發展陷於被動,直到台灣在亞太經濟愈來愈邊緣化,才被迫正視現實乞求三通。

遺憾的是,這種扼殺發展機遇的政府無能,十幾年來並不只限於三通。民主化所啟動的多元價值和利益衝突,往往導致台灣民選政府陷入決策癱瘓,不但難以展開經濟布局,還常被迫做出不利整體發展的決定。

台灣需要吸引世界級投資,但回顧歷史,卻因為民選政府無能化解環保抗爭,導致彰化氣走了杜邦,台中氣走了拜耳,雲林大煉鋼廠至今仍停留在環評。

全球觀光競爭迫在眉睫,但回顧歷史,卻因民選政府無能化解政治衝突,導致台中月眉世界因地方派系作梗,留不住華納集團,讓香港迪士尼後來居上躍為亞洲勝地;台中市也因市議會杯葛,留不住古根漢,讓上海後來居上接收亞洲分館;澎湖也因為博弈立法遲不通過,留不住威尼斯集團,讓澳門金沙後來居上躍為世界賭城。

民選政府無能化解紛爭,不願正視問題核心,經濟布局往往淪為紙上談兵,甚至還常造成政經扭曲。例如空有「亞太營運中心」口號,卻不願正視三通,高雄港的世界排名當然只會繼續下滑。另如空有「二次金改」口號,卻不願正視金融國際化,金控兼併當然只會衍生出對外無力競爭、對內全力剝削的金融怪獸。

有人把決策延宕或政治僵局誤解為民選政府的必要代價,問題是台灣周邊的民主國家,並不像我們的民選政府這樣無能。以南韓為例,民主化比台灣還早,但近年政府主導的經濟崛起,卻遙遙領先台灣。舉凡自創技術的半導體和面板、自創品牌的手機、傳統產業的造船鋼鐵汽車、文化產業的線上遊戲和韓流、乃至首爾的整體環境改造,不管是技術研發、全球行銷、城市躍升,政府的規劃力和執行力,都讓台灣難望項背。

更何況,我們還要面對飛躍崛起的龐然中國,更要面對香港新加坡的人才競爭,我們的經濟菁英正因為長年難解的政府無能不斷流失,因為政府無法創造向上提升的環境不斷出走。可悲的是,民主化後的台灣,政府的整合能力正在不斷惡化,我們愈來愈看不到又專業又果決的尹仲容和李國鼎,反而愈來愈常看到又作秀又做官的政治達人。

六十年前,新儒家大師唐君毅曾感嘆「中華民族的花果飄零」,泣訴戰爭動亂引起民族離散。六十年後,民主和平台灣,竟也面臨人才菁英花果飄零,起因竟是政府無能導致的無所適從。

政府無能,是不分藍綠的歷史共業。十幾年的政府無能,導致台灣淪為亞洲四小龍榜尾,是台灣民主化的最大敗筆。兩岸三通的啟程,至少象徵著告別扭曲歷史的開端。展望未來,我們要走出政府無能的歷史怪圈,要正視現實,勇敢解決問題,才能遏止人才飄零,挽救台灣的前途。

※ 第一件事,要讓有為者替大家做事。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歐盟的矛盾 美元可能再貶

* 克魯曼專欄》歐盟救經濟 德國怎能說不?
* 馬多夫風暴 全球逾40機構踩雷
* 對抗信用緊縮 美可能降息以趨近零利率
* 持有美國債 中、日、英最多
* 美日利差逼近 美元可能再貶
* 善用資通訊科技 活絡商圈
* 研發營運總部 續享租稅優惠
* 稅改工程 只做半套
* 平日包機大家搶飛 短多長空
* 兩岸航空市場新頁
* 海運直航 高港中轉量將倍增
* 國內船員不足 國輪持續流失
* 大陸內河航權未談 只走半套
* 香港貨櫃量減6% 旅客減11%
* 1+1>2

◆ 克魯曼專欄》歐盟救經濟 德國怎能說不?

【聯合報╱夏嘉玲譯】 2008.12.16

目前狀況是這樣的:經濟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降息這個因應經濟衰退的常用對策未能奏效。大規模政府援助看來是終結經濟猛跌的不二法門。

不過,問題來了:死守過時的意識形態,且說不定(誤)認為選區選民景況相對不錯、禁得起這場風暴的保守政客,正橫阻援助行動。

我說的不是巴布‧寇克這位出身日產-我是指田納西州的參議員,和他的共和黨同志,他們毀了上周試圖為美國汽車業換得些許時間的努力。(計畫為何被封殺?在參院共和黨議員之間流傳的電子郵件宣稱,不給汽車業貸款讓共和黨有機會「給工會開第一槍」。)

但我要談的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和她的經濟官員,歐洲亟需援助計畫,他們成為最大的阻礙。

美國不太關心歐洲經濟亂象,因為我們自顧不暇,這可以理解。但世上兩大經濟超級強權-美國和歐盟的國內生產毛額約莫相當-問題堪稱和我們一樣嚴重。

最嚴重的問題出在歐洲外圍,許多較小型經濟體正經歷很難不讓人想起過去發生在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危機:拉脫維亞是新版阿根廷,烏克蘭則是新版印尼。但痛苦也擴及西歐的大型經濟體: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其中規模最大的德國。

在美國,降息提振經濟的貨幣政策很快就到達極限。積極運用財政政策成為避免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嚴重經濟不景氣的唯一辦法,即以增加支出或減稅來增加需求。目前人人都認為有必要實施大規模泛歐洲刺激財政計畫。

所有人都這麼認為,除了德國人。梅克爾成了「不夫人」:如果有歐洲經濟援助方案,她才不想參與。她在一場會議中說:「我國不會加入這場數十億元的無意義競賽。」

上星期,梅克爾的財政部長史坦布律克更過分。他拒絕為自己國家研擬重要的振興計畫不說,還譴責歐洲其他國家的計畫。他特別怪英國致力發揚「愚蠢的凱因斯學說」。

德國的領導人似乎相信他們經濟尚佳,毋需大力援助。他們幾乎肯定錯了。然而真正糟糕的不是他們誤判情勢,而是在德國反對下,阻撓歐洲採取共同的經濟危機對策。

想了解問題,可試想以下情況:假使說新澤西州嘗試藉減稅或公共事業來振興經濟,但不想讓這項州級振興計畫成為全國計畫的一環。很明顯地,振興的大部分會「滲漏」到鄰州,最後會債留新澤西,其他州則得到絕大多數或許多工作機會。

歐洲各國情況大致相同,任何片面行動的政府都非常有可能債台高築,卻沒能在國內創造多少就業機會。

然而,對歐洲整體經濟而言,這類滲漏的問題小得多:歐盟會員國進口額平均有三分之二來自其他歐洲國家,因此歐陸整體依賴進口程度不如美國。這意味一項各國仰賴鄰國配合的統合振興計畫,提振歐元的力道會甚於個別、缺乏統籌的計畫。

但如果歐洲最大經濟體不僅拒絕合作,還痛批鄰國試圖遏止危機的作為,就不可能有統合的歐洲振興計畫。

德國沒辦法永遠大聲說不。上星期,備受敬重的德國研究機構Ifo警告說,德國很快就會面臨194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一旦真的發生,梅克爾和她的閣員肯定會重新考慮立場。

但在歐洲和在美國一樣,問題在於時間。在我們等人提出有效政策回應時,全世界經濟體都在快速衰退。在該對策終於出爐前,會造成多少損失?

※ 大石頭把河道堵住了,水怎流?



◆ 馬多夫風暴 全球逾40機構踩雷

【閻紀宇/綜合十五日外電報導】2008-12-16 中國時報

美國金融犯罪史上規模最大的「馬多夫詐欺案」持續延燒,從美國、歐洲到日本,被坑殺的銀行、基金、投資公司紛紛坦承受騙,猶如一場小型金融風暴。彭博社初步統計,受害業者超過四十家,損失或曝險金額累積達兩百四十三億美元,但這還不到馬多夫估計的一半。

除了美國對沖基金「Fairfield Greenwich Group」與「Kingate Global Fund」各損失七十五億與廿八億美元外,歐洲最大的幾家銀行也都踩中地雷,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曝險廿三億三千萬歐元(約卅一億美元),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 Bank)三億五千萬歐元,英國「匯豐銀行」(HSBC)十億美元。

美金融監管當局失職

有「超女(superwoman)」之稱的英國知名基金經理人霍莉可痛批美金融監管當局怠職,她說:「現在要大家繼續投資由美國當局監管的投資機構恐怕很難,因為他們嚴重失職。」霍莉可領導的「Bramdean Alternatives」公司曝險金額近公司資產一成。

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RBS)曝險四億英鎊(約六億美元),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公司曼恩集團(Man Group)兩億四千萬英鎊。瑞士私人銀行也是重災區,媒體估計整體損失可能超過五十億瑞士法郎(約四十二億五千萬美元),目前已知「Union Bancaire Privee」十億瑞士法郎、「Benedict Hentsch」五億六千萬瑞士法郎、「Reichmuth」三億八千五百萬瑞士法郎。紐約投資公司「Access International Advisors」曝險十四億美元,日本最大券商野村也有兩百七十五億日元(約三億三百萬美元)岌岌可危。

諸多慈善基金會受害

非金融機構受害者,包括大導史蒂芬史匹柏的「神童基金會」、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魏瑟爾的「魏瑟爾人道基金會」、新澤西州聯邦參議員勞騰伯格的家族慈善基金會、北美最古老猶太學府葉史瓦大學,還有兩家猶太社群慈善組織宣布倒閉。

馬多夫的BMIS公司總部位於曼哈頓第三大道「口紅大樓」,造市商與自營交易業務在十九樓,後勤行政業務在十八樓,釀成這場風暴的投資顧問業務則在十七樓,員工約廿人。一名BMIS主管透露,十七樓由馬多夫一手掌控,與其他部門幾乎不相來往。

老鼠會化名財富管理

飽受指責的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SEC),已加派廿多名調查人員進駐BMIS總部,清查到底有多少受害者,馬多夫還有多少財產可以償債,以及他如何瞞過金融監管單位、騙倒無數精明幹練的投資專家,創造這個金融史上另類的「奇蹟」?

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透露,馬多夫可能是以投資顧問與證券業務為掩護,進行他名為財富管理、實則類似老鼠會的勾當,而且他的這項業務並沒有向監管當局登記。但真相如何,有待調查當局進一步釐清。



◆ 對抗信用緊縮 美可能降息以趨近零利率

法新社╱張佑之 2008-12-16

(法新社華盛頓15日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決策人員今天召開為期兩天的會議,外界普遍預期,會中將採取史無前例的作法,將主要利率調降以趨近於零。這是對抗癱瘓性信用緊縮的最新行動。

但分析師表示,迄今低利率均未能刺激經濟活動,柏南奇(Ben Bernanke)領導下的聯準會可能會考慮各種額外作法,以使信用再度流動。

聯準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可望將基本放款利率由目前1%調降,即使這大體上只是象徵性作法。

這項會議自今天展開,預定在格林威治時間明天19時15分(台灣時間17日凌晨3時15分)結束。

期貨市場交易顯示,聯邦資金利率很可能會調降到0.25%,亦即降息3/4個百分點。許多分析師預言會降息半個百分點,即使如此仍是歷來最低利率。



◆ 持有美國債 中、日、英最多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16

根據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較9月份大幅增加659億美元 (約合新台幣22076.5 億元),繼續領先日本,居各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量首位。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報告顯示,截至2008年10月,中國持有美國國債6529億美元,較9月份的5870億美元增加659億美元,繼9月份超過日本後,繼續保持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者地位。而居於第二位的日本,10月也增持123億美元,總量達到5855億美元。

報告顯示,10月份美國國際資本淨流動為2863億美元,其中,外國私人所有者淨持有資金為2745億美元,外國官方淨持有資金119億美元。

報導表示,從各國持有美國國債的結構來看,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變化:增持短期債券,減持長期債券。10月份數字顯示,經調整後,外國投資者淨賣出美國長期債券133億美元,而同時,外國投資者增持美國短期國債1474億美元。

報告顯示,中國、日本、英國依然居於各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的前三位。截至10月底,持有美國國債總量分別為6529億、5855億、3602億美元,佔各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量的52.5%。



◆ 美日利差逼近 美元可能再貶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道瓊社東京十五日電】 2008.12.16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6日若如外界預期降息2碼,美國與日本的利差將大幅縮小,恐導致美元賣壓出籠,貶幅加深。過去幾月美元對歐元大幅升值的走勢也將出現反轉。

許多經濟學家預期,Fed這次會調降聯邦資金利率0.5個百分點到0.5%,與日本0.3%的基準利率幾乎相去無幾。美國利率自1993年來一直高於日本,吸引許多日本投資人買進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例如美國公債。然而,Fed如果降息將導致這些資產的報酬率下滑,喪失投資魅力。

雖然日本投資人短期間應該不會大舉拋售美國公債,但跡象顯示他們已開始減少海外資產配置。據統計,今年9月到11 月間,日本共同基金共賣超8,990億日圓(98.7億美元)的中長期外國債券;相形下,這些基金在去年同期買超5,930億日圓。

投資人撤離美國資產將導致美元兌日圓的貶幅加深。美元兌日圓15日在紐約早盤小跌0.65%,報90.62日圓。

上周五(12日)收盤為91.04日圓,盤中一度跌落13年谷底,跌至88.1日圓。今年初以來美元兌日圓已貶值18.3%。

瑞士銀行(UBS)外匯策略師傑曼里爾說,未來幾周美元兌日圓恐續貶,短線測試88.1日圓低點,甚至可能貶至85日圓。他指出,持續延燒的金融與經濟災難,將使日圓獲得支撐。

日圓狂漲削弱日本出口競爭力,引發外界臆測東京當局可能進場干預阻升日圓。RBC資本市場公司全球外匯部門主管柯爾指出,研究模型顯示日銀干預匯市的機率高達33%。

美元兌歐元後市預料也將走跌,原因之一是大型企業年底作帳行情啟動,促使外國公司拋售美元、買進本國貨幣,以美化資產負債表。

此外,Fed為紓解貨幣市場壓力大舉對市場注資,導致美元供給浮濫,也抑制美元需求。

花旗集團外匯策略部門主管費茲傑羅說:「Fed基本上是從空中灑錢,這確實足以讓美元修正走勢,未來美元兌歐元持續下跌十分合理。」

歐元兌美元15日早盤升至八周來高點,漲至1.3466美元。



◆ 善用資通訊科技 活絡商圈

【經濟日報╱記者邱思緁/台北報導】 2008.12.16

根據經濟部統計,目前台灣約有140餘個商圈,商家總數約6萬家,市場規模約為2,200億元,約有18萬就業人口。有鑑於商圈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樞,就業人口多,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將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活絡商圈經營與價值。

由於商圈本身可以帶動觀光、運輸、住宿、加工服務、農特產、餐飲、服飾精品、零售及伴手禮等產業發展,對地方傳統社交、經貿及政治活動都扮演重要角色。

有鑑於商圈為區域經濟發展的中樞,產業連動性高,就業人口多,行政院於昨(15)日召開之產業科技策略會議,即以「ICT促進傳統商圈加值策略」為主題開場,探討運用資通訊科技來活絡商圈經營與價值之產業策略。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進福表示,面對經濟不景氣,台灣必須更加創新才能成長,因此,政府積極發展創新的資通訊工具與基礎環境,希望藉此促進產業成長。

例如在消費資訊部分,一方面消費者將能透過網路、手機、電子看板等多種終端設備,隨時掌握分散全國各地商圈的交通、旅遊、住宿、採購等多樣化資訊,可提升商圈滿意度;另一方面,對商家也能夠提升行銷效果與到客率,帶動新一波商機。

張進福指出,發展創新資通訊科技化服務不但增進商機,更可以提供安心便利的優質生活環境,營造商圈與消費者幸福的雙贏環境。

政府未來四年將投入60個商圈應用ICT加值之推動,可增加大約8,000人就業人口,提升商圈營收約5%,增加營收110億元,同時透過建置商圈平台協同運作,降低商圈溝通、採購、配送成本每年約1,000萬元。此策略亦增加資訊服務業、設計業、網路服務業、電信服務業、面板製造加值等產業之商機與產值。

目前商圈發展受到大賣場與連鎖店的夾殺、成本高漲、經營人力老化、組織運作不易以及消費緊縮等等影響,希望政府能多協助。



◆ 研發營運總部 續享租稅優惠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陳美珍/台北報導】 2008.12.16

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昨(15)日邀集財政部長李述德、經濟部長尹啟銘協商後取得共識,促產條例98年底實施屆滿後,仍將保留研發、人才培訓、營運總部、物流中心四項功能性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繼續為企業界帶來300億元的減稅利多。

至於營所稅率,行政院傾向降至20%。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表示,促產條例實施屆滿後,研發等四項功能性投資抵減的租稅優惠確定保留,至於營所稅率調降至17.5%或20%,由行政院賦改會決議。財政部評估,營所稅率降至20%,在亞洲地區僅落後新加坡與香港,若搭配四項功能性獎勵,仍具有一定的租稅競爭力。

行政院賦改會預訂本月底前召開委員會議,決定促產條例實施屆滿後的所得稅改革方案,新的租稅優惠方案可望自99年開始實施,100年5月報稅時適用。

除了營所稅率之外,目前行政院賦改會已就綜所稅較低的三個稅率級距,由目前的21%、13%、6%調降至20%、12%、5%;並取消上市櫃公司未分配盈餘加徵10%營所稅。

據指出,政院決定保留四項功能性獎勵,主要是鑑於亞洲地區主要貿易競爭國,除香港之外,均提供產業功能性租稅獎勵。台灣如在促產條例實施屆滿後繼續提供研發、人培等租稅獎勵,可以繼續提供300億元的減稅利多,並為企業帶來創新的成長動能。

財、經兩部因此達成共識,促產條例租稅優惠不會完全落日,原本估計落日後釋出的1,483億元租稅獎勵減免,扣除保留四項功能性減稅金額300億元後,剩餘1,183億元,將用來做為調降企業及個人綜合所得稅、扣除額之用。



◆ 稅改工程 只做半套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珍】 2008.12.16

財政部孤掌難鳴,經過長達半年的折衝後,促產條例租稅優惠確定不完全落日,政府大張旗鼓的稅改工程,注定只會是「稅率不夠低、稅政不夠簡」的半套改革。

新政府上台的第一宗稅改課題,就是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的租稅優惠。促產98年底施行屆滿,也被新政府包裝成可達到「低稅率、簡稅政」的新租稅環境實現契機。

因此,唯有促產完全落日,政府才有充分的改革籌碼,不僅接近1,500億元的促產租稅獎勵,可以用來大降所得稅,長年因促產相關的免稅所得計算方式與投資抵減範圍爭執不休的課稅爭議,也將因為促產全面落日而消失。不分產業別立足點一致,統統適用相同的低稅率,租稅已不再為個別產業發展下指導棋。

「輕稅」是產業界與政府共同的目標;但「簡政」則僅僅只是財政部的一廂情願。於是,才有了如今促產條例的租稅優惠將不會完全落日的結果,稅改終究還是落得尾大不掉,無法完全避免租稅優惠的包袱。

包括經濟部、經建會甚至總統府與行政院部分高層官員,始終不認為台灣在沒有任何租稅優惠之下,僅憑著大降營所稅率,就可以營造產業競爭力。政府部門意見相左,也是造成促產條例及連帶的所得稅配套改革走向不明的主因。

財政部雖然一再主張包括功能性獎勵都應該隨促產條例實施屆滿後一併落日,若政府需要獎勵產業創新,可以改採補貼機制,效果不但更明顯直接,也能達到輕稅、簡政的稅改目標,收一舉兩得之效。不過,這樣的主張除了曾經獲得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的支持外,政府部門沒有人跟財政部站在同一邊。

促產明年底就要實施屆滿,政府已沒有遲疑的空間,行政院選擇採取多數意見,保留四項功能性獎勵,財政部則勉強為國庫爭回稅率微降的底線,至於「簡政」的改革目標,依舊無法達成。



◆ 平日包機大家搶飛 短多長空

【潘羿菁/台北報導】2008-12-16 工商時報

兩岸平日包機15日啟動,台灣航空業者與旅客帶著興奮心情,共同參與歷史一刻。拔得首航頭籌的復興航空載客率雖有7成多,但是總經理田地卻以「審慎不樂觀」形容兩岸平日包機。他認為,目前大環境欠佳、業者又殺價競爭,兩岸平日包機的市場,可謂短多長空。

盼了好久的兩岸平日包機,昨日正式啟動,兩岸機場紛紛舉行熱鬧歡迎儀式,從昨早8點復興從松山飛上海後,國籍航空與陸籍航空總計各發出16個航班,實際載客人數分別為3753人、1829人,載客率各為76.61%與67%。

田地認為,景氣不好,上海班次是供過於求,復興暫不增加上海班次,但是農曆春節假前會增加航次;下一波比較看好大連航點,因為東北雪季即將開始,寒假可望增加載客率,一旦反應不錯,就會增加大連航班。

田地指出,依據目前國內飛一條航線就虧損一條航線來看,兩岸平日包機的利潤是會比國內航線好,但是其利潤「補(國內虧損)都補不回來」,主要是因為上海是航空業者兵家必爭之地外,深圳的地理位置距離廣州、香港與澳門都相當近,其被取代性高,都會降低航空業者的利潤。

雖然首次航班幾乎都有7成以上的載客率,但田地認為,那是因為航空業者殺價競爭,為了衝刺短期的載客率所做的策略,「這是飲鴆止渴的作法」,兩岸平日包機可謂短多長空的市場。

不過,華航董事長魏幸雄則對平日包機的市場,看法相對樂觀。他表示,首周訂位率相當不錯,愈是靠近旅遊旺季春節、訂位率愈高,因此不排除會調降個人票價,提高團體票價,讓兩者票差接近。

台商吳先生指出,有了平日包機後,往返時間成本節省許多,但是松山至上海機票要價1.9萬元,包機票價太高了!

田地表示,復興的團體票價在元旦前夕可望調降,會調降多少還有待評估,而個人票則沒有調整計畫。

廈門航空總經理楊廣華從杭州抵達松山後,興奮表示,過去兩岸假日包機的時候並非實質直航,這次是真正的直航,而且是滿載乘客來台,其中高達6成是陸客,在評估成本之後,未來不排除會調降票價。



◆ 兩岸航空市場新頁

【張邱驊】2008-12-16 中國時報

兩岸大三通經過近六十年等待,終於在十二月十五日開始新的里程碑。我們必須先肯定兩岸政府努力,帶來未來兩岸合作交流榮景;然觀察台灣航空市場未來,筆者呼籲政府仍須審慎規畫航空政策,而非抱持且戰且走心態。

首先,就直航後航空票價問題,摒除目前市場上慶祝行情,台北至上海由於座位數供不應求,票價居高不下且彈性低,比經由港澳中轉還高。雖日前消基會對此提出質疑,但是就航空經濟學的觀點,在台北上海服務班次及座位數都還有增加的空間時,以航空相關產品「不可儲存」之特性,港澳航線以低價「金錢」換取直航便捷「時間」,藉此增加港澳載客率,近來出現以四九九九元低價遊「澳珠圳」四日,即為顯例。筆者預期不久的將來,待台北上海市場多家營運競爭且漸趨飽和,旅客即可見到票價下殺狀況。

倘若就航機服務水準言,其票價就有極大之可議性。依目前台灣旅客出發熱門之兩大航點─台北松山及桃園機場,台北松山機場由於受限於機場幾何限制,可採用最大機種為波音七五七單走道航機,換言之,兩機場使用之航機機種大小迥異。然國籍航空在票價上,卻未見區分松山起降以及桃園起降之顯著差異。

當然,若就成本考量使用單走道航機,因窄體航機最大起飛重量遠低於廣體客機,遂其衍生之降落費、導航費、機場服務費、燃油以及相關成本,都遠低於廣體機種。大小機種不同,服務水準不同,而航空公司欲藉由松山機場可及性高,採取票價均一之策略,值得消費者及民航局探討。

而前項問題之產生,主要係由於我方民航局始終以「拖」字,延宕處理國內航空合併與否的難題。相信過往搭乘過兩岸周末直航包機的旅客,不難發現國內兩大航空集團─中華以及長榮,其售票上明顯分隔母公司與子公司之不同,但在營運上受限於前述松山機場幾何問題,在運務以及票務上皆統籌由母公司負責,唯航機派遣上在松山機場以子公司航機營運,在桃園則以母公司航班執行任務。

事實上,就筆者所知,民航局畫分航權時,始終根據兩大集團外加復興航空為分配基礎,殊不知兩大集團之母子公司財務獨立,各自自負盈虧。因此,不論對於華信或是立榮而言,不論政府做的再多,似乎都未能感受到政府照顧輔導國內航空業者之善意,真所謂「母命難違,子公司只是被支配的腳色」。

筆者建議政府盡快表明合併與否之政策,雖交通部毛部長上任時曾說積極推動整併航空市場,然而,在現今時空轉換,整併政策須重新通盤思量且速確立方向,莫讓業者有期待模糊空間。若朝合併的基調,則可以整合資源之經營方向進行,增加與對岸航空業者競爭力;反之,若是維持現狀,則建議分配航權時,非採現今四家模式討論(目前尚保留遠東航空之航權予各家輪流經營),而是就航空公司實際數量執行,且不可母子公司交互使用。

同時根據各航空公司不同之特性,建議主要以窄體客機營運之國內線航空業者,可朝歐美盛行之低成本航空之營運概念,開創兩岸航空市場的另一片天。

兩岸直航是民眾所樂見,亦期待許久,然國籍航空業者未來競爭對象,絕非單單僅是我國業者,而將與大陸業者進行廝殺。在競爭前,我方業者多數期待民航局輔導協助,真正了解航空業者難處,改變長期以來對航空業者利誘或威脅恫赫之模式。我們期待看到民航局未來針對航空市場,有更前瞻的遠景、宏觀的規畫,為旅客以及業者創造雙贏的利基。(作者為英國倫敦城市大學航空管理學博士候選人)



◆ 海運直航 高港中轉量將倍增

【經濟日報╱記者余麗姿/台北報導】 2008.12.16

兩岸海運昨(15)日展開直航,長榮、陽明等國內航商表示,直航後,以往在華北、華中港口中轉的轉口貨,將拉回高雄港轉至歐美,預估高雄港中轉量將倍增,一年至少新增35萬TEU(20呎櫃),航商一年約可節省3,500萬美元成本,也將力保高雄港位居全世界前十大港口的排名。

長榮海運指出,直航後將把香港、上海的中轉貨,拉至高雄港轉口到歐洲、美國,初期目標為一年10萬TEU,大陸直航一口氣開了63個港口,有許多中型港口等,沒有大船直靠,未來這些港口的貨物,也將用船舶接駁,運到高港轉幹線船到歐美。

除了長榮以外,陽明及萬海也看好直航後將帶動高雄港裝卸量的成長,積極規劃將中轉貨物拉回高港轉口,航商預估整體一年新增轉口貨量,將在35萬TEU以上,目前境外航運中心一年轉口量約40多萬TEU,直航後轉口量約可倍增。

代理福建華榮海運的華岡船務董事長洪清潭昨天表示,直航後,華榮將從基隆、高雄直航長江內河第一大港太倉港,未來將把貨物也拉到高雄港中轉。另外可以吸引外籍航商彎靠高雄港接轉口貨,據悉,全球第一大航商麥司克(Maersk)、韓進及現代商船目前都在接觸中。

航商表示,回到高港中轉,貨量大幅增加,轉船費用將降低,高雄港目前一個20呎櫃的裝卸成本約50到60美元,未來貨量增加,可望打對折,降至30、35美元。

洪清潭指出,高雄直航太倉航線,以往在洋山港中轉,裝卸成本要140美元,改至高雄港,成本將大減,友達、華碩等在昆山、蘇州設廠的台商也將會受惠。

尚未直航前,兩岸僅開放「境外航運中心」高雄到福州、廈門航點,可載送轉口貨,其他港口都沒開放,航商只好將大陸的轉口貨送到上海、鹽田、蛇口、香港及韓國釜山港等,中轉貨物到歐洲、美國。

高雄港指出,去年高雄港的貨量為1,025萬TEU,轉口貨量約占五成多,但今年1至10月,較去年同期衰退一成多,轉口貨降至四成,希望兩岸直航後,轉口貨量能成長,建立高雄港的樞紐位置。



◆ 國內船員不足 國輪持續流失

【聯合報╱包嘉源/開南大學物流與航運管理系助理教授(北縣新店)】 2008.12.16

昨天兩岸通航「大三通」正式啟動。一九九五年五月筆者擔任海運「境外航運中心」推動的重要幕僚,現在兩岸通航全面實現,內心有極大的感觸。

在大家熱烈慶祝之際,有一項值得政府注意的事,是日後我國國輪將持續流失的問題。根據江陳會談所簽訂海運協議之內容,日後得從事兩岸間客貨直接運輸之船舶,僅限兩岸資本並在兩岸登記之船舶,亦即兩岸的國輪始有資格從事兩岸間客貨直接運輸。另外,兩岸資本在香港登記的船舶亦可比照。

照理說,現今我國輪因以往不能航行兩岸,紛紛改籍流失的情況,可因大陸的這項主張而回流國內。但另一項難題卻緊接而來,那就是國輪須雇用絕大部分的國內船員。目前國內船員嚴重不足,將使航商想將權宜籍輪改掛國輪而不能,這正是國內航商之困境所在。屆時,我航商可能真要將其眾多的權宜籍船改掛香港旗。如果這樣,我國輪流失情況仍將無法改善,而香港可能因此大幅增加我航商將權宜籍輪改掛香港之船噸,而成為兩岸通航的大贏家。因此,航商的此項困境是需要主管機關設法解決,恐非「船到橋頭自然直」的。



◆ 大陸內河航權未談 只走半套

【聯合報╱記者陳俍任】 2008.12.16

直航打通兩岸海運的任督二脈,馬總統在高港碼頭欣喜最重要的政見兌現時,別忘記「直航只走了半套」,航商五年帶動千億元的大夢,需要更深層的法令配套,及跟對岸再深入談判,才能真正帶來新契機。

攤開直航背後真正的數字,目前國輪不到兩百艘,符合兩岸直航條件與願意申請的恐怕不到三十艘,加上原本彎靠第三地的十六艘權宜輪,真正行走兩岸直航的船隻不多,如此的船數想創造千億商機,恐怕是天方夜譚。

政府期望直航後,航商能把權宜輪改回國輪,但如果沒有適當誘因,光是開啟直航並不夠,現有國輪規定船員得三分之一是台灣籍,台灣航商極力渴望以噸位稅取代現行的營業稅,這些法令與規定配套才是決定國輪成長的關鍵,也是直航能否帶來更大經濟效益的前奏,但修法與否,政府同樣面臨產業公平性的壓力。

再往前看兩岸直航,國內散裝與貨櫃航商、原物料大廠、物流業等企業,著眼的是「深入內地」的利多,期望在政府談判協助下,真正取得大陸內河航行權,唯有如此才能與直航海口連成一線,深入內河設廠,從生產到物流載貨一條鞭,但能否取得卻操之在別人。

航商與產業界需要政府著力的,不只是打開直航大門,大船入港還要滿載而歸,空櫃進出將讓直航只是空歡喜一場。

※ 台灣大部分是權宜輪(船籍在第三國)或散裝輪,國輪不成比例:

* 聯合理財網》國內十大航商國輪概況分析
http://money.udn.com/html/rpt/rpt101739.html



◆ 香港貨櫃量減6% 旅客減11%

【鄭漢良/香港十五日電】 2008-12-16 中國時報

直接關係香港中介地位的兩岸大三通,今天全面正式展開,儘管不少評論都認為香港蒙受的損失將是相對輕微,香港政府當局甚至相信兩岸關係改善之後,還將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但部分專家對未來的情勢難以表達樂觀,呼籲港府應及早因應。

香港著名財經電視評論家趙善真今天說,或許政府的樂觀估計沒錯,香港只會受到短暫的影響,但以香港目前飽受金融海嘯摧殘的情況,小許的影響也將是痛苦的。

針對今天開展的大三通,港府旅遊事務專員方舜文在深圳出席活動時說,台灣旅客今後不用到香港轉機,短期內會對本港的海空航運業造成影響,但台灣的轉機客,一般在香港的個人消費只有二百元(港幣,下同)左右,而來港旅遊或商務的台灣旅客,每人平均消費超過五千元,業界應拓展台灣旅客,可減低轉機客不經香港的影響。

府認短空長多 將爭取台人遊港

去年經香港國際機場乘坐航班往返內地的台灣旅客約有二百七十萬人次,約占機場全年旅客量的百分之十一點二;經香港國際機場轉運的空運貨量則為廿八萬噸,約占機場全年貨運量的百分之七點四,因此政府將密切留意安排落實後對機場客貨量的實際影響。

但港府對海運方面則有相對樂觀的估計,認為去年兩岸途經香港轉運往返珠三角港口以外的貨物有十三萬八千個標準箱,占整體載貨集裝箱的百分之零點七。三通後兩岸雖然開放不少港口,但獲准經營的船舶均須屬兩岸資本,並掛方便旗或在香港註冊的船舶。對於扮演中轉角色的香港而言,雖然會帶來一些衝擊,但對貨櫃航商及散裝貨航商來說,卻是利多於弊,而對香港航運服務如船舶註冊、保險等亦應有正面影響。

不過相關業者和部分學者,則對香港的經貿前景,顯然比政府要審慎或甚至悲觀。在較早前的一次座談會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陳恩教授說,去年一至十一月,大陸共批准台商投資項目接近三千個,累計吸收台灣直接投資四百五十三億三千萬美元,其中都是以香港為仲介進行的。兩岸三通後台商可直接對大陸投資,香港的投資仲介作用會大為削弱。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認為,三通對香港航空業影響最大,因為根據台灣方面的數據顯示,現在乘搭台港航線的旅客,約百分之六十是單純利用香港作為中轉站的。城市大學商管課程主任曾淵滄指出,香港的旅遊事業也將因為三通而受到台灣業界的競爭打擊。

產學認損失很可觀 促速擬對策

香港貨櫃運輸業職業公會副主席謝浪則估計,三通將使香港的貨櫃處理量減少百分之五,香港要重奪全球第一大港的機會更加渺茫。香港物流協會會長黃輔華表示,三通之後,香港一年將損失貨櫃處理量百分之六,即超過一百三十八萬個貨櫃,以每個拖櫃費收一千多元計算,香港物流業界將損失逾十三億元。

《星島日報》的社論認為,三通節省時間成本,也帶給兩岸新商機,例如台灣農產品輸往大陸,可由八天縮短至四天,損耗率大降,交通便捷令台商不再獨厚深圳和東莞等沿海地區,電子業可以尋求有當地政府支持的廉價生產點,是粵港兩地務須留意的新動態。

趙善真說,特區政府的「短期受損長遠有利」的評估,可能只是政治正確的說法,他呼籲港府應密切留意三通後實際帶來的影響,及早提出對策。



◆ 1+1>2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6

從1979年元旦中國大陸倡議兩岸三通,到昨天,12月15日,百萬噸級巨輪首航兩岸十大港口,平日包機直達各大城市,郵件當日送達,海峽兩岸於30年後,終於完成了大三通。

在這30年之間,大三通始終爭議不休。支持者認為一旦三通,台灣經濟打通任督二脈,即可更上層樓,甚至股價都可直上萬點。反對者則認為海空直航,一方面將使我們的國防安全飽受威脅,敵方的戰機戰艦可以極易矇混襲台;另一方面,直航將使台灣經濟更向對岸傾斜,甚至導致台灣產業空洞化。

但在吵嚷聲中兩岸終於直航;除了幾個港口舞獅鳴炮、政商名流剪綵如儀,海空運業者估算由於不需停靠香港或石垣島,每年可省下310億元的成本之外,整個台灣卻行若無事、波瀾不驚,跟平常的每一個日子沒有兩樣;沒有人因為安全出了大漏洞而呼天搶地、惶惶不可終日,台灣的股市更沒上萬點,連5,000點都相去甚遠。

那麼,兩岸大三通也不過就是「國王的新衣」,認真讓它露出真相,其實啥也沒有?滿心期待者固然空歡喜一場;疑神疑鬼的也發現只是虛驚一場?

其實不然。兩岸三通只是還給台灣一個20年前即可享用的機會;但若有眼無珠,認不清機會何在;或者只知空談,卻不能見機而作,機會當然依舊不理會你。

兩岸三通給了我們什麼機會?經過20餘年的論辯,支持三通者提出的理由車載斗量,只要隨便拈起一二,已足以令人血脈賁張。最直接的就是:台灣雄踞大陸東部沿海樞紐地位,挾其發展貿易一甲子的功力,半世紀前即率先投入加工出口業,賴以開啟後進國家成功發展模式的豐富經驗,半世紀來從下游加工業到中上游原材料、零組件每一個環節皆完整有效的產業鏈,在製造、管理、行銷、研發等每一個領域累積了全球密度最高、手法最純熟的無數企業家、專業人才,20年來都在等待用武之地;現在,當兩岸三通終於衝開了政治的枷鎖,將立見猛虎出柙、飛龍在天,台灣蓄積半世紀的活力會迸放而出,大放異彩。

我們相信,一旦枷鎖掙脫,這一切機會,精悍勇猛的台灣人才必不會令其失之交臂;假以時日,必定會有無數好手在每一個舞台大顯身手,令人目不暇給。但有兩個要緊的關鍵,不能不講究:其一是,在眼前金融海嘯與對岸自毀加工出口部門的雙重重擊之下,台灣正急於獲得喘息、復甦的機會,我們豈能眼看著大好機會伸手可幾卻兀坐不動?其二是,以今日處處自我設限、行政效能低落、基礎設施不全的狀態,台灣要做為大陸東部沿海的樞紐,要將其完整產業鏈的戰力充分發揮,有如癡人說夢。因此不耐久待,及不願一身大好本事白白被這個不入流的所在糟蹋的台灣精英,還是只能選擇離鄉背井到他鄉打拚。結果台灣在大三通之下仍將繼續失血,產業鏈也會在龍困淺水的大環境中,腐朽崩壞。

因此,台灣的升起還是沒落,絕不是三通與否所決定;支持三通者的正面期待,與反對三通者的惡毒詛咒,的確會因大三通終於實現而加快實現;但孰是孰非,卻完全取決於我們將如何打造台灣。

明乎此,則三通之後台灣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成為一個與三通的精神一貫的台灣:法令規章大力鬆綁、行政效能大幅提升、苛捐雜稅儘量減輕、基礎設施力求完善。這聽起來有若夢想的境界,正是歷任政府琅琅上口的催眠曲,但絕非無法企及的高調,因為眼前,在華人社會中就有現成的例證。

不論新加坡還是香港,這兩個由華人為主體的國家,半世紀來幾乎已成為自由世界的標竿:輕傜薄賦、自由開放、政府賢能、建設完善。正因為具此諸美,外資源源注入、商旅往來如織,區區兩個彈丸之地,肩負著廣袤區域內金融與通運的重責大任。

沒有三通,台灣無緣有此夢想;昨天已經三通,我們若能加速企及這兩個標竿,不僅三通的利益可以立刻促其發酵,帶來重大的投資商機,而且台灣充分發揮其地位與產業優勢,台灣就會是國人與外來高手最廣闊的舞台。

要整個台灣快速企及星、港,完全不符現實;但若能以台北港與高雄港2,000頃腹地為中心,各自劃定一個營運特區,完全以星、港為藍本,打造出就在大陸精華地區樞紐之地的星、港標竿;這兩地相乘,再加上更廣大的台灣腹地,我們立可凌駕兩國之上,更超越荷蘭之於歐洲大陸之地位;則以台灣為蛋黃,幅射如蛋白的整個大陸腹地,海峽兩岸發出的光芒,可以照亮世界。

fsj 提到...

新興國家出頭 大三通時代的經濟策略

* 十大影響力企業 新興國家出頭
* 拉美首度踢開老美 自個兒開峰會
* 俄勢力重返 尼加拉瓜開運河有望
* 德明年初加碼振興經濟 力抗嚴重衰退期
* 美消費物價跌1.7% 史上最大
* IMF:大陸明年GDP僅5% 恐爆失業潮
* 區域性規模失業 地方政府搶救
* 650萬返鄉農民工 再就業頭大
* 香港上千良心企業喊:1年不裁員
* 咬牙挺!美也有良心企業
* 港吶喊 台灣跟進?
* 三挺 挺良心!挺信心!挺愛心!
* 國科會 搶救科技人才
* 美三大車廠若關門 加國將流失60萬份工作
* DRAM業圖存 美日台攜手打韓戰
* 國發基金 不排斥金援DRAM
* 拉拔了20年 這錢不能省
* 台灣救市成效 比大陸遜
* 大減稅應亡羊補牢
* 政院決議 金管會不再界定為獨立機關
* 史亞平駐星 蘇俊賓掌新聞局
* 史亞平駐星 深獲馬信任
* 大三通時代的經濟策略

◆ 十大影響力企業 新興國家出頭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六日電】 2008.12.17

美國商業周刊選出今年的十大最具影響力企業,蘋果公司與新聞集團都表現搶眼,生產電信設備的中國華為集團也上榜。

這次被選出評比的企業有三分之一來自發展中國家,凸顯新興市場企業也開始在全球扮演領導角色。總部設在深圳的華為跳脫只會削價的中國廠商窠臼,早一步發展高階產品,現在已是全球重量級的電信網路設備、手機生產商。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則是扮演全球「石油央行」的角色。沙國6月宣布開始大幅增產石油,被視為這波國際原油大降價的起爆點。這家公司供應全球10%的原油,而且是少數有能力即時提供額外產能的石油生產商。

蘋果公司在推出iPod音樂播放機與iTunes網路商店後,完全改寫了音樂產業的生態,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現在,隨著iPhone成功賣出1,300萬支,蘋果公司正在挑戰諾基亞、RIM等公司,在智慧手機市場攻城掠地。

網路搜尋引擎巨人Google也是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商業領域,沒有公司能與之匹敵。Google的關鍵字廣告同時搖撼了網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報紙、雜誌與傳統網站都必須去適應Google創造的新世界。

但是新聞集團仍舊是媒體業關注的焦點。這家傳統媒體巨人買下華爾街日報,積極進軍東歐的電視市場。梅鐸創辦的新聞集團當初在一片不看好中設立了福斯新聞台,現在成為美國最賺錢的電視台之一。新聞集團也洞察先知,買下MySpace社群網站。

每周都有1億美國人造訪購物的沃爾瑪,則是地球上最大的零售龍頭,有巨大的實力壓低採購價碼,並迫使同業跟進。沃爾瑪引進的物流技術,以及對於供應商的污染和勞工環境要求,都變成全球供應練的標準。

聯合利華則是採取降低包裝分量的策略,讓名牌產品也能在最貧窮的市場銷售。摩根大通銀行則以其穩健保守的策略,在這波金融海嘯中擁有大舉擴張的實力,吃下貝爾斯登公司。

孟山都公司(Monsanto)積極發展生物科技,讓菲律賓農民種的玉米天然防蟲,讓印度農民產量增加50%。豐田汽車公司也是潮流的創造者,該公司的油電混合動力車成為豐田的活招牌,使豐田在今年躍升成全球最大的汽車廠商。



◆ 拉美首度踢開老美 自個兒開峰會

【聯合報╱編譯蔡繼光/報導】 2008.12.17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領袖,在巴西邀請下16日起召開為期兩天的高峰會,美國老大哥竟然未接到請柬。這是大拉美地區國家領袖有史以來首度撇開美國自個兒聚首,雖然這個地區的國家近年來與美國交惡並紛紛左傾,但在美國後院開派對,對鄰居大哥連招呼都不打一聲,這可是近代史上頭一遭。

自1823年美國總統門羅宣布「門羅主義」,將中南美洲納入美國勢力範圍後,中南美這些美國後院國家便幾乎唯美國老大哥馬首是瞻。

如今,美國被伊拉克、阿富汗兩地戰爭搞得師老兵疲,國力大為折損,加上冷戰結束後,世界日趨多元,美國對世局影響力漸趨式微,美國無力化解全球金融危機是個指標,而這場沒有美國參與的拉丁美洲峰會,更凸顯美國不再是全球霸主的明確訊息。

華府外交關係協會拉丁美洲研究部門主管史維格說:「對此,門羅總統地下若有知,必定死不瞑目。」

史維格說,這些國家在現實考量下,已逐漸和中國、俄羅斯和伊朗等美國的潛在敵國,擴大交往。

俄羅斯軍艦今年11月曾開赴加勒比海,和委內瑞拉海軍舉行聯合軍演。這支艦隊本周甚至轉進古巴泊靠哈瓦那港,這是古巴飛彈危機以來頭一遭。俄國總統麥維德夫上月也訪問古巴,與古巴元首勞爾和前領導人卡斯楚晤談,顯示俄古關係已達到蘇聯瓦解後的最高點。

此外,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秘魯最近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巴西也邀請伊朗總統阿馬丁加德進行國是訪問。俄國、中國、伊朗,都是被美國視為潛在的敵國。

前美國主管西半球事務的助理國務羅梅洛說:「這項峰會安排,目的顯然就是要激怒美國。不過,更深層的意圖是想趁美筋疲力竭、無暇他顧的機會,填補這個地區的權力真空。」



◆ 俄勢力重返 尼加拉瓜開運河有望

【郭篤為/巴拿馬十五日電】2008-12-17 中國時報

在失去修築貫穿中美洲運河良機一百零六年後,尼加拉瓜運河修築計畫,將在俄羅斯參與浮上檯面,巴拿馬運河獨家壟斷美洲海運命脈的局面將面臨挑戰。尼國外長薩姆爾.桑托斯十五日透露,丹尼爾.奧蒂嘉總統將在十八與十九日對俄羅斯展開國是訪問,探討在尼加拉瓜修築大運河的計畫。

挑戰巴拿馬運河壟斷局面

桑托斯指出,此計畫將解決十萬噸級以上大型船隻無法通行巴拿馬運河的問題。運河工程一旦啟動,勢將帶來大量就業機會及隨之而來的龐大商機。

有鑑於大運河可能路線將行經中美洲最大的淡水「尼加拉瓜湖」,桑托斯強調奧蒂嘉將把環保列為最主要考量因素,將破壞減至最低。俄羅斯副總理伊戈爾.謝欽十一月訪問馬納瓜時與奧蒂嘉談及的合作議題中,尼加拉瓜大運河方案首度被提上議程。

在一九○二年美國國會決定開鑿貫穿中美洲運河時,尼加拉瓜大運河方案遙遙領先巴拿馬運河,沒想到卻在國際掮客幕後運作下落選。原尼加拉瓜大運河計畫利用聖胡安河與尼加拉瓜湖貫穿中美洲地峽,全長二七八公里,為巴拿馬運河三倍,但可以縮短紐約與舊金山間八百公里航程。

中國一度想參與運河工程

兩年前左傾親蘇的奧蒂嘉當選總統前,中國「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代表團曾訪問尼加拉瓜,探討利用三峽超大型工程機械參與尼加拉瓜運河工程的可能,當年估計施工期約七年。隨後由於奧蒂嘉就職後以台灣金援模式向中國要索,從而導致計畫全面擱置。

奧蒂嘉啟程訪問莫斯科前夕,由俄羅斯海軍驅逐艦、潛艇與後勤補給艦組成的艦艇編隊,十三日對尼加拉瓜加勒比海港口布魯菲德進行訪問。在尼加拉瓜國會反對黨議員強烈抗議下,艦隊提前兩天於當日深夜離去,轉而訪問古巴。

冷戰結束廿年後俄羅斯艦隊首訪加勒比海,同時傳出參與開鑿尼加拉瓜運河,種種跡象顯示俄羅斯重返拉丁美洲的決心。



◆ 德明年初加碼振興經濟 力抗嚴重衰退期

中央社 2008.12.16

德國政府可望改變過去反對的立場,在明年一月推出新一波的經濟振興方案,力抗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德國11月通過總值320億歐元(約新台幣1兆4500萬元)、約佔國內生產毛額1%的景氣振興方案,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批評無視當今危機的嚴重性,如果不加碼將連累全歐洲,歐洲聯盟內部抨擊聲音也不斷,使得總理梅克爾面臨極大的壓力。

「法蘭克福評論報(Frankfurter Rundschau)」今天引述官方高層人士報導,德國政府計劃在一月中、也就是歐巴馬接任美國總統前夕,推出金額至少200億歐元(約9000億新台幣)的新一波經濟振興方案,重點包括擴大公共建設和刺激內需,不過不包含調降加值稅。

德國政府內部對景氣前景的評估顯然十分悲觀。「法蘭克福廣訊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引述經濟部內部的一份文件指出,今年最後一季經濟衰退的幅度將介於1.25%至1.75%之間,根據各大經濟研究所的預測,明年有可能出現3%的負成長率。

這份文件還指出,由於企業相繼宣佈減產,明年第一季整體經濟「明顯走緩」的可能性非常高,如果接下來沒有復甦跡象的話,全年景氣預測低於負3%的情況將難以避免。

德國自從1950年以來出現過四次的衰退,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能源危機後的1975年,當時曾出現1%的負成長率,因此明年面臨的將是二次大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 美消費物價跌1.7% 史上最大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彭博資訊十六日電】 2008.12.17

11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創下有史以來最大跌幅,主因是汽油與其他能源價格暴跌; 而11月新屋開工率也創下有史以來最低紀錄,代表經濟衰退惡化,房市衰退將進入第四年。

美國勞工部16日宣布,上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劇降1.7%,是1947年開始統計以來最大跌幅,不計食品與能源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持平,與10月相同。

隨著信用危機惡化,上月石油與原料價格暴跌,消費者被迫減少開支,也促使美國汽車廠商請求聯邦政府紓困。零售商也因銷售劇減,被迫降價吸引顧客。經濟學家因此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在16日的貨幣政策會議後,會把利率目標降到歷來最低水準。

紐約德利佳華公司經濟學家薩波達說:「美國陷入50年來最長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加上證據顯示整體通貨膨脹減輕,應該可以促使Fed採取所有必要行動,維持信用流通,減輕經濟不振。」

彭博資訊訪調的71位經濟學家預測,消費者物價指數的中位數降幅為1.3%,也預測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中位數會升為0.1%。

勞工部同時指出,到11月截止的一年內,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1.1%,10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度漲幅為3.7%,經濟學家預測的中位數漲幅為1.5%。

和2007年11月相比,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2%,前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為2.1%。

勞工部表示,11月能源成本暴跌17%,創下1957年以來最大跌幅;汽油價格慘跌29.5%,燃料油重跌14.6%,天然氣價格下跌下降5.2%。

本月以來,油價繼續下跌,紐約商業交易所原油期貨5日一度跌到每桶40.5美元,遠低於11月57.44美元的平均價。

美國商務部16日宣布,11月新屋開工率劇降18.9%,動土興築的住宅戶數年率為62.5萬戶,比去年同期大減47%,是1959年政府開始統計新屋開工以來最低水準。

經濟學家指出,住宅銷售減少、法拍屋激增迫使建商推遲新屋動工,營建支出低落繼續拖累美國經濟,提高了經濟衰退期間拉長的可能性。

預示未來營建活動的建築執照發照數減少15.6%,降為年率61.6萬戶,也是歷來最低水準,遠低於前月的73萬戶。



◆ IMF:大陸明年GDP僅5% 恐爆失業潮

【經濟日報╱記者邱詩文/綜合報導】 2008.12.17

國際貨幣基金(IMF)指出,全球經濟惡化,大陸明年經濟成長率估計將腰斬至5%,可能引爆大規模失業潮;中國社科院最新藍皮書估計,大陸明年失業率可能高達10%。

從「保八」像溜滑梯般落入「保五」境地,大陸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世界銀行在11月底的最新預測中,把大陸經濟成長率下修至7.5%,是過去19年來的最差表現; IMF在11月發布的全球經濟預測中,估計大陸明年GDP成長率為8.5%,較原先預估值下調了0.8個百分點,現在又進一步下修。這數據已遠低於經濟合作發展組織預期的8%。

香港信報報導,IMF總經理史特勞斯卡恩日前在馬德里的記者會上表示,大陸過去經濟成長率高達兩位數的盛況不再,最新估計大陸明年可能由今年的9.7%減半至5%到6%。

大陸經濟從2003年起持續兩位數年成長率,2007年更創下11.9%;今年以來大陸經濟成長一路減速,第三季僅9%。

大陸官方表示,年經濟成長率必須維持在8%以上,才能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給上百萬從鄉村湧向都市的求職人口,但大陸經濟跟著全球一起硬著陸,甚至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也坦承,大陸明年就業形勢將非常險峻。

香港文匯報報導,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09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指出,明年大陸的就業壓力將加大,實際失業率可能接近10%。

「社會藍皮書」顯示,今年就業市場上求才人數少於求職人數,也就是職場新人每人只有0.97個工作機會。

社科院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分析,金融危機已造成400萬農民工提前返鄉,他們沒有回到原生的村落,而是到當地的小城鎮準備打散工;他表示,比較凸出的問題是大學生,估計到今年底,會有150萬名大學畢業生很難找到工作。

「社會藍皮書」的數據指出,大陸明年大學畢業生將從今年的599萬人,再增加50萬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將更加凸出。

史特勞斯卡恩指出,要成功地刺激經濟成長,各國政府要提供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2%資金來推動,代表各國須付出1.2兆美元促進經濟活動。他指出,若無意外再度發生,估計經濟將於明年底、或後年初開始復甦。

※ 大三通的效應可能要等這一波過去吧。



◆ 區域性規模失業 地方政府搶救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12.17

中共官方新華社昨天罕見披露,中共政府正極力避免金融危機,引發出現區域性規模失業。

報導舉例,今年自八月底以來,大陸鋼鐵市場持續低迷,短短數月,山東日照市的民營鋼鐵企業日照鋼鐵,每月虧損額高達數億元人民幣,大量高價庫存長期積壓;廠方無奈,裁員四百七十六人,安排一千八百四十名員工「臨時性」放假。董事長杜雙華說,與其全盤皆輸,不如斷腕求生。

日鋼第二煉鋼廠的煉鋼工人程天峰,目前在家「輪休」,按照公司的書面承諾,輪休的他一方面可以領到當地最低生活保障金,另一方面每月可從廠裡拿到幾百元補助,等鋼鐵市場回暖時,他和其他部分工人將被優先召回工廠。程天峰的境遇,是金融危機下大陸部分受影響企業的一個縮影。減員增效,成為當下企業經營者出於生存考慮的無奈之舉。

就在日鋼陷入困境前不久,廣東一大型玩具企業突然倒閉,七千多名工人失去工作。到上月中旬,勞務輸出大省湖北,由沿海提前返鄉的農民工數量,過去兩個月達到卅萬人,防止大規模失業,成為各地政府面臨的實際問題。

與此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預計,到今年底,大陸將有一百萬大學畢業生不能就業: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不久前又表示,明年大學生畢業人數將達六百一十萬人,將進一步加劇嚴峻的就業形勢。

日鋼裁員後不久,山東省公布加大失業調控力度的措施,規定企業一次性裁員四十人以上,須向勞動保障部門申報,經批准後才能執行。大陸各地政府已展開防止規模性失業行動。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危機負面效應日益凸顯,眼下穩定就業,首先就要避免出現較大規模失業,但企業傳遞出的生存狀況訊息,不讓人樂觀。隨著主要發達國家經濟陷入衰退,大陸經濟高度依賴的外需顯著減少。

據大陸海關總署統計,上個月,大陸出口額同比出現七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幅度達百分之二點二。外部需求縮水,導致大陸原材料價格暴跌,截至目前,已有山東、湖北、吉林、江蘇、陜西、海南等地,明文限制企業不得擅自裁員。但專家擔心,一些企業雖然沒有和職工解除勞動關係,但由於企業處於停產、半停產狀況,這部分職工實際上在放長假、等訂單,處於隱性失業的狀態。



◆ 650萬返鄉農民工 再就業頭大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12.17

就業乃民生之本,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形勢,促進就業,成為明年中共政府面臨的民生最大考題。

新華社報導,正在北京打工的周桂學,這些日子心事重重。她的父母都在浙江台州一家塑料加工廠打工,最近生意不好做,很多人都提前回家了。周桂學憂慮地說:「我還有兩個弟弟在老家讀書,如果爸媽都沒活幹了,明年俺家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大陸經濟增速減緩,明顯標誌就是在沿海地區外向型企業謀生的農民工,提前踏上返鄉路。權威部門估算,返鄉農民工大約占外出農民工百分之五,如果以一億三千萬外出農民工的總量計算,明年大約有六百五十萬返鄉農民工,面臨再就業問題。 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這場金融危機不僅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影響進一步加深,嚴重後果還會進一步顯現。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德文說,隨著金融危機蔓延,從金融行業擴展到實體經濟,加上大陸經濟整體減速和房地產行業下滑,企業遭遇的困難將更加嚴重,將造成對就業更大衝擊。

「我們現在是『海投』簡歷,就是不分專業、不限地區、不問薪水。即便如此,同學們收到用人單位回覆的,還是寥寥無幾。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我只有繼續讀博(博士),好躲過當前的就業難關」,明年將畢業的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研究生向青說。

中央有關部門將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失業保險等領域,公布具體措施,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確保就業局勢基本穩定。



◆ 香港上千良心企業喊:1年不裁員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12.16

在金融海嘯衝擊下,裁員陰影籠罩全球,調查顯示香港也有四分之一的受訪公司計畫裁員,但人心惶惶中卻有一百多家香港企業老闆昨天共同簽署「良心企業海嘯約章」,承諾未來一年內盡最大努力不裁員,讓5萬多上班族吃下定心丸。發起這項運動的「齊抗金融海嘯大聯盟」表示,已有超過一千家企業答應簽署,至少可嘉惠10萬人。

面對比SARS期間更嚴重的不景氣,香港商界積極出招,繼聯合推出一元促銷活動來刺激買氣之後,最近又喊出「企業良心保就業,全民同心促消費」的口號,讓唯恐飯碗不保的上班族能鬆一口氣,穩定對前景的信心,進而增強消費意願,創造雇主、員工、社會共贏的結果。

遍及批發、零售、飲食、娛樂業

「齊抗金融海嘯大聯盟」是由自由黨發起,醞釀月餘,參與的有批發、零售、飲食及娛樂等行業,數周來商界人士自動自發的組織號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向裁員、失業說「不」,以免陷入「裁員越多,消費越弱,市場越蕭條,經濟越困難,被迫再裁員」的惡性循環中。

大聯盟表示,參與約章活動的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也不乏大公司和跨國公司駐港機構,每間參與企業將獲得一個「不裁員」標誌,可以公布在商店門口。

目前已簽署的公司包括莎莎化妝品公司、百老匯電器、大家樂、大快活、G2000、稻香集團等,也有業主表示,不但不裁員,還要招聘新員工。

莎莎、稻香集團 逆勢聘新員工

有4000名員工的飲食業者稻香集團表示,雖然飲食業在過去兩個月明顯受到打擊,但預期聖誕及農曆年仍需要人手,因此過去兩星期仍然在招聘新員工。莎莎國際控股公司也決定擴充業務,將於下周招聘100人。

大聯盟召集人方剛表示,明年1月開始,每月將由各零售業者輪流推出優惠促銷活動,刺激消費意欲。他並呼籲香港政府,仿效台灣的消費券做法,發給市民港幣1000元的消費券以收活絡經濟之效。

台灣莎莎:與港同步不裁員

【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莎莎台灣分公司行銷經理甘珮瑋表示,香港總公司昨天簽訂良心企業海嘯約章,亞洲分各公司一致適用。約章中提到,面對金融海嘯嚴峻考驗,目前莎莎沒有裁員計畫,並承諾運用各種不同方法,面對逆境,減少對員工的影響。

甘珮瑋說,總公司方面有指示目前沒有裁員計畫,會以開源節流的方式來因應當前的經濟情勢,身為亞洲各分公司成員之一,台灣分公司也同樣會遵守這項良心企業約章。

※ 香港人有遠見。


咬牙挺!美也有良心企業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08.12.16

在當前經濟情況下,企業裁員、減薪已是家常便飯,但美國仍有些良心企業堅持不輕易裁人的原則,讓員工不必擔心飯碗。

據統計,去年12月至今,美國已有190萬人失業。光是11月份,美國雇主就砍掉53.3萬個非農業就業職位,全美失業率上升到6.7%。

不過,有些企業早有行之數年不裁員傳統,至今奉行不渝。況且管理專家認為,裁員牽涉大筆律師費、企畫及補償等費用,企業往往低估成本。

CNN報導,西南航空(Southwest)空服員吉兒‧柯朗曼表示,她在西南13年期間,從不擔心會因景氣問題失去工作。這是因為,西南有盡力避免裁員的政策,而西南並非獨一無二的企業。北卡羅來納州鋼鐵廠Nucor自1966年以來就實施不裁員。公司發言人盧卡斯說,政策沒改變。

即使沒有不裁員政策,企業仍以實際行動挺員工。賓州保險公司Erie發言人說,公司1925年成立來,沒裁過任何人。華爾街日報報導,新罕普夏州金屬切割設備廠商Hypertherm公司,開業40年從未裁減正式員工。該公司把員工調到繁忙部門、把一些外包工作收回自行負責,1100名員工因而仍有工作。

克利夫蘭焊接與切割產品製造商林肯電氣公司最近裁50個臨時聘雇員和考績欠佳資淺員工,但保證年資三年以上美國工人會繼續受到聘用。林肯電氣前自1949年以來,未曾有美國員工被裁。目前林肯電氣已減少一些員工的工時,調動部分員工到工資較低的職位。



◆ 港吶喊 台灣跟進?

【聯合晚報╱記者嚴珮華/台北報導】 2008.12.16

因應目前景氣低迷,那些是目前沒有裁員計劃的標竿企業?目前台積電、友達、奇美電、仁寶、廣達、宏碁企業,這些企業表示,因了解「人」是企業最關鍵的資源,因此,在目前在不景氣時,反而持續在招募研發人才、關鍵人才,為下一波景氣復甦時,做好衝剌準備。

台積電總經理暨總執行長蔡力行表示,受到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的影響,各行各業充斥著減薪、裁員,雖然今年前三季的營運表現還很好,但是自第四季起就急劇的滑落,而且看起來不景氣的現象還會延續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台積電的營運也會更為艱辛,不管是產能利用率、營收與獲利,都將受到很大的影響。

蔡力行表示,因應這樣的情況,台積電必須降低成本,但同時強調,「我們也會全力保護同仁的工作機會」,目前並沒有裁員的計劃,但已決定大幅降低明年資本支出、進行人事凍結,而且生產單位也決定從12月起,因應產能利用率的下滑,開始實施一定程度不支薪的行政假,而公司所有其他單位也將從明年1月1日起施行,同時暫停對所有主管交通津貼的補助,但員工因不支薪休假,因今年前三季不錯,因此,台積電決定將明年的的員工分紅的一部份先行運用,來填補同仁們每個月固定收入的差距。

除了台積電外,目前面板雙虎-友達、奇美電同時表示,沒有裁員計劃,友達目前還進行「關鍵人才」的招募計劃,針對中高階員工等進行招募計劃,友達目前全球計有4萬名員工,在台灣計有2萬名。產能利用率急降至5成的奇美電表示將採行不支薪休假計劃,高階主管減薪10%,但沒有裁員計劃,甚至仍有進用研發人才計劃,奇美電表示,這是保障員工的工作權。

而國內兩大NB代工龍頭,廣達電腦與仁寶電腦今日雙雙表示,該公司沒有裁員計劃,而且,還積極進行研發、工程人才的招募,並認為景氣不佳時,正好是可以招募到好的人才時候。仁寶表示,金仁寶集團即以「企業家庭化」為企業文化,即所有員工都如家庭中的「兄弟姐妹」,大家在家庭中一起成長,即使那一年桃園廠遭祝融之災,金仁寶集團企業最大挑戰都沒有裁員計劃,因此,目前即使景氣不佳,目前也沒有裁員計劃。

廣達今日上午表示,該公司目前不僅未有裁員計劃,仍進行招募研發人員中,該公司台灣計有3500名員工,認為,大家「忍一忍」就可以過去了,不會裁員。



◆ 三挺 挺良心!挺信心!挺愛心!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 2008.12.16

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下,企業裁員、減薪成為「主流」,卻有百大香港企業逆勢喊出「我們不裁員! 」想必聽在賣命工作的勞工耳裡,格外悅耳。看看香港,想想台灣,政府喊得老半天的「三挺政策」,何時才有「企業挺勞工」的感動?

不能否認,這波百年金融大海嘯之規模,全球幾無倖免,上自政府,下自企業、員工,身歷其境的每個人,都對眼前的危機何時解除,既看不到終點,也抓不到方向。政府官員能做的,只能上緊發條,見招拆招,無論有沒有效,紓困方案一波接一波。

從理論來看,政府的「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三挺政策完全合乎危機處理原則。看到金融危機可能倒向銀行業,政府馬上出手推出「存款全額保障」,第一關先挺住銀行,防止骨牌效應;當金融海嘯已經轉向信心危機,出現經濟衰退陰影,再祭出企業紓困方案,第二關要「銀行挺企業」。如果前兩個關卡度過,第三關勞工才能保住飯碗。

但情勢演變顯非如此。例如政府挺銀行,百分之百存款保障,完全不打折扣;等到銀行挺企業,就只能「道德勸說」,銀行撥打如意算盤之後,能夠打個五折已經不錯;最後「企業挺勞工」,靠的是更脆弱的「企業良心」,政府連政策宣示的動作也左右為難。

對台灣勞工來說,不要說盼到香港企業的「不裁員承諾」,企業此時裁員減薪,已經取得絕對的正當性,連無薪休假,勞委會都只能出面背書「不受基本工資規範」,也就是本勞薪資可能連外勞都比不上。如果政府都挺不住勞工,如何要求「企業挺勞工」?

「三挺政策」有其正面效應,值此全球經濟衰退非常時期,勞資共體時艱絕對必要,但是口號喊出之後,必須環環相扣,共創勞資雙贏,如果政府、企業都拿勞工拿墊背,失衡的「三挺政策」只是徒增勞工悲歌而已。

※ 別忘了,「人對了,就對了」這句話。



◆ 國科會 搶救科技人才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08.12.17

主管三大科學園區的國科會副主委陳力俊昨(16)日指出,明年初將投入2億元,首度透過大專院校,聘僱科技廠商研發人員,避免高科技研發人才在不景氣中流失;中科及南科計畫明年將開啟科技產業開發計畫,鎖定高科技設備及醫療器材,預計四年內投入27億元。

日前國科會趁行政院長劉兆玄前來視察,提議調降科學園區管理費,包括緩徵所有費用與管理費用與租金減半兩方案;陳力俊指出,兩案仍在評估,本周將初步定案,並送至行政院審議。

竹科同業公會理事長謝其嘉指出,國科會有意將科學園區的租金與管理費減半,但廠商認為影響金額太小,他呼籲調降園區水電費;陳力俊表示,此事涉及經濟部權限,影響層面已超過國科會決策範圍。

陳力俊指出,明年兩大科學園區將持續興建,包括位於彰化二林的中科四期,及宜蘭園區。雖然科技業受景氣重創,園區營運負擔加重,但行政院已下令明年園區開發進度不變。

高科技產業邁入景氣寒冬,廠商進行無薪休假及裁員,比例增加;國科會將推動固本精進計畫,明年起每年投入2億元,搶救高科技研發人員。

陳力俊指出,廠商為求生存也為保障員工權益,實施無薪假,實屬不得已,但唯恐國內高科技研發人員因此流失,國科會將透過產學合作模式,由學校聘任業者研發人員,由國科會與廠商共同負擔薪資,預計明年初實施,由政府與產業共挺員工。

陳力俊指出,明年中科將實施四年10億元計畫,發展高科技設備;南科亦投入四年17億元計畫,發展醫療器材;兩項計畫均由科學園區管理局主導,但適用對象不限園區內廠商。

國科會主管三大科學園區,從今年11月起科技廠商訂單急凍,導致園區產值迅速下滑。陳力俊表示,今年前十月園區產值年增率仍達3.42%,但以目前狀況,今年底勉強有機會與去年持平。

科學園區徵收廠商年營業額千分之1.9為管理費,目前園區共700多家廠商,明年園區管理費收入約47.73億元,加計廠房及土地租金,收入為93.07億元,若減半,將減少46億元作業基金。



◆ 美三大車廠若關門 加國將流失60萬份工作

中央社 2008.12.17

加拿大安大略省製造業理事會今天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如美國三大車廠關門,加拿大5年內將流失60萬份工作。

安大略製造業理事會(Ontario ManufacturingCouncil)是省政府的經濟顧問團體。其研究報告指出,美國三大車廠關門將產生連鎖效應,波及債權人,供應商,汽車零件製造商及汽車經銷商等。其他行業也會間接受害。

安大略製造業理事會研究報告預估,如果美國三大車廠關門,32萬3000加拿大人將立刻失去工作。其中,28萬1800人在安大略省。報告更預測,由於三大車廠關門,至2014年時,加拿大將流失58萬2000份工作。其中,51萬7000份在安大略省。

理事會研究報告表示,如果美國三大車廠產量減半,加拿大也會立刻流失15萬7000份工作。其中,14萬1000份在安大略省。至2014年,全國流失工作數量將達29萬6000 份,26萬9000份在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經濟發展廳長布萊恩特(Michael Bryant)表示,美國三大車廠關門的經濟效應,對加拿大而言,猶如投下一顆「經濟凍結核子彈」(nuclear freeze),並使加拿大經濟陷入蕭條。

布萊恩特因此認為,救三大車廠比不救要好。他並表示,安大略省政府一定會盡一切力量挽救三大車廠。

安大略省政府與聯邦政府上周五已同意斥資35億加元,對三大車廠加拿大分廠進行紓困。加拿大對三大車廠的紓困方案,仍有待美國方面的紓困方案通過才能落實。



◆ DRAM業圖存 美日台攜手打韓戰

【王宗彤/新聞分析】 2008-12-17 中國時報

在這波DRAM景氣的冰河時期,各家DRAM廠無不用盡其力,力求生存。在台灣政府釋出可能以三十億美元紓困DRAM產業的善意後,也使美、日廠商積極靠攏台灣,也就是未來美、日、台三方的DRAM廠,有機會整合成一大陣營,共抗韓系廠商(三星和海力士)。

而茂德就成了這場美日台大聯盟的「關鍵少數」。

因為,根據集邦科技指出,以台灣DRAM廠所有的十二吋總產能每月五十萬片,與韓國不相上下,即使扣掉幫技術夥伴代工的部份,也達三十萬片,與三星旗鼓相當,還超過美光,海力士,爾必達及奇夢達。

目前全球的DRAM兩大陣營已成形,即日系血統的爾必達、力晶、瑞晶的「泛爾必達集團」,和美系血統的美光、南科、華亞科的「泛美光集團」。原本技術來自韓系海力士的茂德為了解決債務,將接受政府的紓困條件,也將選擇爾必達或美光為其策略聯盟的對象。

繼日商爾必達向茂德招手後,美商美光也傳出向茂德示好。因為,茂德十二吋廠月產能有十萬片,頗具規模,成為兩大陣營極欲拉攏的主因。到底茂德嫁誰最好,現在還無定數,不過,日商爾必達的招親的動作最早也最明顯,且爾必達還有一個夢想,就是要挾台廠(力晶、瑞晶)合作版圖擊敗韓廠三星,躍居全球DRAM龍頭。

茂德董事長陳民良也曾表示,茂德和爾必達確有互補性,雙方也有初步合作在談,但很多合作細節還未進入,但只要合作結構對公司好,對台灣DRAM產業好,幫助台灣產業穩下來,陳民良說,他都願意審慎評估。



◆ 國發基金 不排斥金援DRAM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何易霖、謝佳雯/台北報導】 2008.12.17

眾所矚目的政府對DRAM業紓困方向,經濟部次長施顏祥昨(16)日表示,業者要提出具體方案後,政府才會給予協助。他強調,政府對DRAM廠的紓困,絕不會是「齊頭式平等」,國發基金也「不排斥」投資DRAM,政府以力促業者整合為長期目標,傾向由「台、美、日」三方共同合作。

這是政府首度鬆口國發基金可能介入援助DRAM業。業界認為,國發基金有厚實的基礎,若能介入,等於為業者築起強而有力的金援後盾;政府傾向以促成整合為終極目標,並由「台、美、日」三方主導,透露已與日本爾必達(Elpida)合作的力晶,以及與美國美光(Micron)結盟的南科、華亞科最被政府寄予厚望。
美光董事長暨執行長Steve R. Appleton與總裁暨營運長Mark Durcan昨天下午拜會尹啟銘,由於美光與日本DRAM大廠爾必達 (Elpida)都有意入主茂德科技,因此這個拜會行程格外受到矚目。Appleton等人與尹啟銘晤談約兩個小時,對於會談內容,他抵達以及離開經濟部時,都沒有說明,只低調表示「no comment(不予置評)」。

經濟部昨天晚間召開記者會,說明政府對DRAM產業紓困原則。施顏祥說,政府紓困需考量市場機制、國際現實及社會觀感等因素,DRAM產業對台灣具重要性,政府要支持,並保持優勢及國際競爭力。

施顏祥指出,紓困只是短期應急之道,政府在紓困過程中,是站在被動的立場,唯有廠商自己提出申請,政府才有辦法介入。

他說,目前已有上百家企業在這波金融風暴下提出紓困申請,政府的原則是「沒有最後申請期限、沒有門檻」,只要企業有需要,提出申請後,政府就會馬上介入瞭解,提供銀行貸款展延、債權協商的必要協助。

施顏祥透露,政府處理DRAM產業的策略包括「建立台灣DRAM產業自主技術」、「提升國際競爭力」及「確保政府投入資源效益最大化」等三項,紓困絕不會有「齊頭式平等」,會視各業者狀況,給予不同的援助

他強調,政府的終極目標是希望產業整合,包括國內水平整合,與國際間的垂直整合,方向則以「共同出資、共同研發」為出發點,並希望是由「台、美、日」三方合作,但南韓業者若提出更好條件來談,政府態度絕對非常歡迎。

施顏祥指出,業者要怎麼做(整合)可能都已有規劃,但因為還有變數,所以不便透露,只要當事人有意願,政府都會支持。



◆ 拉拔了20年 這錢不能省

【經濟日報╱記者 周志恆、何易霖】 2008.12.17

政府為了刺激國內景氣復甦,將發給國人每人3,600元,總金額857億元的消費券,相較之下,這次協助DRAM業,所要耗費的人力與物力恐怕遠高於消費券,台灣在DRAM業跌跌撞撞摸索了20年,好不容易在國際間探出頭來,且逐漸取得技術能力,政府願意花大錢讓民眾刺激消費,為了打造DRAM成為台灣「百年行業」,這筆錢與精力,更是不能省。

經濟部鬆口國發基金不排斥投資DRAM業,加上次長施顏祥言明,希望需要幫助的DRAM廠提出具體方案,好讓政府介入紓困,同時也將協助業界整合。伴隨政府釋出強烈善意,無疑是台灣DRAM業在此波市況不振下,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已通過國發基金新增1,000億元 拯救DRAM產業,相較韓國政府要求海力士債權銀行挹注6.85億美元,台灣政府的「誠意」,不儘為台灣DRAM注入希望,也使美國的美光及日本的爾必達總裁紛紛來台,希望透過與台灣的合作,取得資金挹注及確保在DRAM產業的一席之地,更凸顯台灣在全球DRAM業的重要地位。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DRAM業走向整合將是趨勢,無論是台灣同業或是跨國性的整合,都將以台灣為中心點向外擴散。集邦科技分析,台灣DRAM廠所有的12吋廠總產能每月50萬片,與韓國不相上下,即使扣掉幫技術夥伴代工的部份,也達30萬片,與龍頭三星旗鼓相當,產能優勢在政府資金挹注下,將更具威脅性。

若能將美、日、台DRAM廠商整合成一大陣營,未來一起分攤高額的投資成本、降低風險,共抗韓系廠商。



◆ 台灣救市成效 比大陸遜

【經濟日報╱記者 呂淑美】 2008.12.17

國安基金護盤的三個月期間,台股指數跌幅約23.77%,相較美國道瓊指數及亞洲多數股市,台股跌幅並不輕,中國大陸上證A股指數同期間則下跌5.5%,顯示我國所推出的救市措施,成效比其他國家略遜一籌。

遇到百年來首見的金融大海嘯,我國採取的「救市」措施包括:跌幅減半、全面禁止放空及國安基金護盤等。

看到政府所端出的政策,一位創投界人士曾呼籲,政府不要太在意短期股價的波動,應提出對經濟長期發展有幫助的政策,不要過度操控,應讓市場回歸機制。

事實也是如此,縮減跌幅後,不少股票每天跌停,造成市場信心崩潰;全面禁空則讓市場量能急凍,市場多空無法均衡;至於國安基金護盤的機制原本是被市場所期待,但也因護盤標的過於分散,無法帶動市場整體人氣,效果打了折扣。

美股與歐股是這次金融海嘯震央所在,災情遠比我國嚴重,但這兩個地區的國家也僅限制金融股放空,並未全面禁空。

中國大陸救市則是集中火力,提撥人民幣4兆元振興經濟,透過加強公共建設、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等措施,維持經濟成長率保八,股市因而順利觸底回升,顯示治本才是救股市的正道。



◆ 大減稅應亡羊補牢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7

馬政府上台半年多以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政策,就是以振興經濟之名不斷減免稅,不但造成大量稅收損失,更助長稅制不公現象,令有識者憂心。日前稅改聯盟舉辦國內首次「反財團減稅」大遊行,反對劫貧濟富,要求租稅公平,拒絕債留子孫,具體凸顯當前稅改問題。本周一行政院召開財政政策協調會,確定屬於稅改重頭戲之促產條例無法全面落日,嚴重影響所得稅改革走向,更令人擔憂。

面對金融海嘯襲擊及經濟不景氣,行政部門挾持賦改會,在「減稅救經濟」政策訴求下,一再釋出降稅利多,幾乎已到無稅不減地步。在所得稅方面;包括提高綜所稅之標準、薪資、殘障、教育四項扣除額,對短期新增投資提供五年免徵營所稅等。在消費稅方面;對汽車產業減貨物稅,對進口品減徵關稅等。在財產稅方面;調降遺贈稅率並提高免稅額,又對兼具流通稅性質之證交稅減半等。這些單獨行事缺乏配套的稅改,稅收損失估計每年高達1,250億元,實在不容小覷。

據一項最新民調顯示,約七成受調者認為現行稅制不公,約八成認為稅制偏袒有錢人,受薪階級繳稅太多。針對人民深刻普遍的感受,政府理應大刀闊斧推動改革,取消減免,擴大稅基,矯正稅制偏頗現象;如今卻逆向操作,大幅減稅,稅收損失高達千億元。到底誰受益?誰受損?檢視各項稅改內容,除調高綜所稅四大扣除額傾向改善中低所得者稅負外,其他項目多為高所得者及產業減免稅,美其名曰創造所得、「養鵝生蛋」以期增加稅收。然由過去一、二十年來的減稅經驗可知,減稅有如「大江東去」一去不返,稅收難隨經濟同步成長,以致占GDP的比率始終在13%左右低盪,比任何已開發國家都低,堪稱「台灣奇蹟」。如今仍不顧成本效益評估,大舉減稅與擴大支出。其實,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執政,在稅收課徵上採小政府觀念,不斷局部減免稅;但在各項支用上採大政府作為,完全不顧財政紀律,任憑債務累積,其結果必然是稅制不公、債留子孫、不負責任。尤其減稅影響深遠,縱使在經濟不景氣時,也不應假借稅改之名大肆減稅。

目前稅制結構有如腐朽建築,除非重建否則難以配合社會需求。浮濫減稅更是嚴重侵蝕課稅基礎,造成「稅收不足」、「稅負不公」、「稅政複雜」之惡質現象。政府不但不重視此問題,反而變本加厲。主管全國財政的李部長,在稅制嚴重失靈下,不思力圖改善,還大言不慚地推銷減稅增加稅收的主張;財政部實應弄清楚自己角色,深入探討以往減稅為何沒有達到提高稅收占GDP比重的目的,並且應殫精竭慮圖謀改善;若公然鼓吹「養鵝生蛋」論調,缺乏堅強實證論據,任憑稅基侵蝕、漏損嚴重、稅收無法回收,財政部難辭其咎。

年底即將推出最重要的稅改方案,就是配合促產條例租稅減免落日之所得稅改革,以期達到「低稅率、廣稅基、簡稅政」目標。然由目前情勢觀之,財政部擬同意經濟部所提,保留人才培訓及研究發展等功能別租稅減免,使得促產條例租稅減免完全落日已確定不可能;加上政府對短期新增投資提供五年免稅,實對促產條例優惠延緩大開方便後門;再配合綜所稅率調降,營所稅率縱如預期只降至20%,仍然產生大量稅收損失,有違稅收中立原則。至於未分配盈餘保留加徵10%方面,若是採取雙軌制,只對上市上櫃公司取消加徵,必然引起租稅不公及阻礙中小企業發展疑慮,也徒增稅制複雜度。看來這一波稅改仍不樂觀,「低稅率、廣稅基、簡稅政」的目標恐將滅頂,終將坐失租稅減免全面退場、所得稅制脫胎換骨的契機。

總之,此次賦稅改革事前缺乏完整規劃,未深思熟慮的提出整套議題,以致改革缺乏格局;再加上經濟景氣不佳,許多減稅方案紛紛單獨出爐,為特定利益團體減稅,留下「劫貧濟富」、「債留子孫」罵名;更因與稅改理念背道而馳,恐將大幅增加未來稅改困難度。馬政府應懸崖勒馬,在短期救經濟之餘,更應為長遠財政及稅制圖謀改善,凍結單獨沒有配套的減稅方案,正視稅基侵蝕嚴重問題,研擬擴大稅基方案,並將營業稅、地價稅率偏低,開徵能源稅、資本利得課稅、財富移轉稅等納入整套改革方案,俟經濟穩定時全面推動以圖亡羊補牢。



◆ 政院決議 金管會不再界定為獨立機關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2.17

行政部門出現「陳钶效應」?行政院最近決議,回應金管會主委陳钶提議,金管會將不再界定為獨立機關,而視同一般行政機關,金融政策也不因組織改造劃歸財政部,將維持由金管會負責。

未來中央政府中,只有中央銀行、NCC、公平會與中選會為獨立機關;行政院組織改造小組也將補強「獨立機關」定義,強調獨立機關的公正性與獨立性。

新任金管會主委陳钶曾在十二月五日表示,金管會不是獨立機關,應保有金融政策權。陳钶提案在行政院研議組織改造時,應重新認定金管會是不是獨立機關,並協調「金融業」隸屬的問題。

行政院組織改造小組認為,一般認為獨立機關的特質,在於仲裁與監理,但金管會擁有銀行、證券、期貨、保險等政策,行政特質高於獨立的監理、仲裁性質,如果定義金管會為獨立機關,則類似金融政策行政院長都管不著,金管會在憲政五權下,是屬於那一權?

行政院組改小組表示,金管會有關獨立性的部分主要在於金融檢查,但就像環保署的環評委員會,隸屬於環保署,委員也是獨立任命,但仍可隸屬於環保署,因此,未來金檢局仍可隸屬在金管會而不致影響金檢的超然與獨立性。



◆ 史亞平駐星 蘇俊賓掌新聞局

【聯合報╱記者范凌嘉、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2.17

消息人士指出,懸缺已久的駐新加坡代表一職,馬英九總統內定由新聞局長史亞平出任,待新加坡政府同意後即可外放;至於新聞局長一職,府院高層屬意由桃園縣環保局長蘇俊賓出任。

馬政府上台後,將美、日、新加坡三國關係,當作外交工作三大重點;府方高層強調,外交是總統專屬權力,我駐美日星三國代表的人事布局非常重要,一定要馬總統點頭才算數。

黨政人士透露,新加坡駐台人士曾反映,希望未來的駐新加坡代表是馬總統心腹,「必須隨時可以跟馬總統通上電話」,對此馬總統也表認同;由於馬總統與新加坡高層原本就有深厚情誼,國安高層希望進一步強化我與新加坡關係,可當作台灣通往東協的敲門磚。

核心人士也指出,由於明年亞太經合會將在新加坡舉行,我方領袖代表名單,必須由中、台、星三邊協商,「駐新加坡代表得到馬總統信任,是第一要件」,新加坡也希望我方能盡早決定駐新加坡代表人事案;據指出,駐新加坡代表懸缺已久,馬總統遲遲無法敲定,主要就是難覓能獲得馬總統信任的人選。

據了解,馬總統原本想派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出任駐星代表,高朗一向是馬總統核心幕僚,又是馬里蘭大學國際關係博士;不過高朗並無意願,馬總統也倚重高朗襄助,此案最後打消,改由史亞平出線。

史亞平是政大外交所碩士,曾歷練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駐澳大利亞代表處副代表等,符合馬政府期盼的「駐外館長都由職業外交官出任」理念。據指出,我已向新加坡提出此人事案,待新加坡政府同意後,人事令即可發布。

史亞平昨天面對記者求證時,僅簡短表示「一無所悉」。蘇俊賓則表示「沒有評論 」。

行政院新聞局長擔任政府發言人的重任,府院高層屬意由蘇俊賓接手,蘇俊賓曾任馬蕭競選總部發言人,深獲馬團隊核心信任,據指出,之前曾一度傳出高層有意安排蘇俊賓出任內政部政務次長。



◆ 史亞平駐星 深獲馬信任

【聯合報╱本報記者范凌嘉、李順德】 2008.12.17

新聞局長史亞平被媒體稱為「最美麗的閣員」,即將交卸政府發言人的麥克風,出使新加坡,重回她最熟悉的外交系統,這項人事安排顯示,她雖異動,但仍受馬英九總統的信賴。

出身外交體系,已擔任外交官長達廿二年的史亞平,一路從基層科員到駐澳洲副代表,從政之路一帆風順。駐澳副代表期間,因為當時的台北市長馬英九出訪而負責聯絡接待,因緣際會獲得馬陣營核心人士賞識,馬英九勝選後,馬劉籌組新內閣人事,她以黑馬之姿,接下新聞局長。 

正因馬營核心人士力薦才得以入閣,史亞平與行政院長劉兆玄的熟識度和默契比較有限。不過,在劉內閣中,史亞平本身就是新聞焦點女王,包括她參加金曲獎、金鐘獎、金馬獎的服裝造型,屢屢成為鎂光燈焦點,她和名醫夫婿的婚姻、財產申報都受到外界矚目,但她面對個人私生活領域的話題,倒是處理得宜。

如今,史亞平雖將離開劉內閣,但馬營核心讓她回歸外交專業領域,成為少見的年輕女大使。駐新加坡代表處是馬政府三大外交重鎮之一,史亞平的挑



◆ 大三通時代的經濟策略

【賴世剛】2008-12-17 中國時報

兩岸大三通時代來臨了。今後,兩岸人民之間心理的「主觀」距離,將隨著長期隔閡的枷鎖解開,更符合實質的「客觀」距離而拉近。回顧李登輝及陳水扁前總統執政共二十年,兩岸的經貿交流,基本上是採取鎖國的政策。但是在大陸龐大市場的鉅大誘因下,冒險登陸的台商絡繹不絕,交織成近年來台商在大陸打拚的血淚史。

不可諱言地,台商對大陸經濟崛起的貢獻,功不可沒。有鑑於此,馬英九總統上任以來,便積極推動兩岸的經濟交流活動。如今,隨著大三通的啟動,面對龐大的大陸市場以及不同的政經體制,台灣應如何面對未來不確定的兩岸經濟發展情勢?

根據筆者對複雜系統遞增報酬特性的研究顯示,大陸市場量的成長將促成質的改變,進而創造無限機會。重以企業界及學界重金挖角之風方興未艾,台灣人才外流西進,隨著大三通的開展,將是難以抵擋的潮流。筆者認為,雖然有其困難,台灣為了生存,必須打進大陸市場。問題是,應如何做?

過去李扁時代,在沒有政府的背書下,台商皆採取單打獨鬥的戰術,且投資成功的台商多為與民生經濟息息相關的產業,如餐飲及食品業。這些台商之所以能成功,在於它們較不受限於大陸的制度或競爭遊戲規則,且由於兩岸文化習俗接近,較容易被對岸民眾接受。但是,這些產業的獲利有限且對大陸社會的影響層面淺。

筆者認為,欲追求高利潤且具影響力的產業進軍大陸,台灣必須依賴人力資源的優勢,全力投入研發創新,開展智慧型產業,並輸入大陸。以城市規畫及管理專業為例,大陸目前有超過六七○座城市,超過七億人口居住在城市,且因快速都市化的影響,城市發展的問題層出不窮,包括土地資源的浪費以及規畫無效率等等,亟需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目前,歐美各先進國家,莫不傾全力爭相研究大陸城市發展的現象,並尋求城市問題的解決之道。台灣若不欲在此都市化趨勢下的世界舞台上缺席,必須發展嶄新而且實用的城市規畫與管理的理論與方法,並引進大陸,其影響的層面及所衍生的效益,將比直接至對岸投資房地產為大。

較諸歐美先進國家,台灣對大陸投資具有相對的競爭優勢,因為其一方面受西方文化的影響較大陸為深;另一方面卻又保有優良的中華傳統文化,為西方國家所不及,台灣的創新概念自然較容易被大陸民眾接納。而美國之所以成為世界經濟超強,便在於她的創新能量。

因此,台灣進入大三通時代的兩岸經濟策略,長遠角度看,應提升島內產業研發創新能量。以腦力而不是勞力,打開大陸市場,方為上策。(作者為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教授,都市、複雜與規畫研究室主持人)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零利率時代降臨 勞工怎過得了寒冬?

* 零利率時代降臨 全球震撼
* Fed要買公債拚經濟 美債殖利率恐大幅下探
* 氣瘋了!大戶搶拋美元 就怕傷到見骨
* 零利率時代 正視負面效應
* 降息競賽 「零」藥能救市?
* 美降息 我央行暗示不跟進
* 專家評析》克魯曼:流動陷阱 令人擔憂
* 如果台灣跌入流動性陷阱
* 抱現金不消費 亞洲防通縮
* 重點在:重拾消費信心!
* 大廠裁員潮 「骨牌效應來了」
* 無薪假》勞方:一通電話 我就被迫休假
* 無薪假》資方:照發基本工資 乾脆裁員
* 勞工權益基金 明年初成立
* 遠水救近火,唉!
* 社會探索─勞工怎過得了寒冬
* 美救車業 爆「南北戰爭」
* DRAM請求紓困 可能得砸千億
* 外資直言:外商與我結盟 意在紓困金
* 能將危機變轉機?
* 何不擴大地方資訊建設
* 兩岸金融大合作 備忘錄2+1
* 新聞眼》確保監理權 是談判重點
* 馬多夫騙案 SEC早知道
* 佛里曼專欄》金融危機 美中走向「兩國一制」

◆ 零利率時代降臨 全球震撼

【聯合報╱紐約特派員傅依傑、記者羅兩莎/綜合報導】 2008.12.18

美國聯準會(Fed)昨天祭出前所未有降息措施,一口氣調降三碼(零點七五個百分點),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從百分之一降至百分之零至百分之零點二五的「目標區」。這是美國有史以來最低的利率水準,開啟美國「零利率」時代。

香港、挪威、捷克、沙烏地、阿曼、科威特等央行昨天跟進降息,市場人士指出,又再引爆新一波全球降息競賽,也表示步入全球零利率時代已不遠了。

香港昨天一口氣降息四碼,調降後利率為百分之零點五;挪威央行更是狂降七碼(一點七五個百分點),指標利率降至百分之三點七五。

市場也預期,日本央行本周五即將召開利率會議,再降息機率大升,目前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可能從現行的百分之零點零三再降至於零。另外,積極「保八」(明年經濟成長率要達百分之八)的中國人民銀行,近期內再度降息機率也升高。

日前才大幅降息三碼的我國央行,在美國大幅降息後,昨日下午也罕見發布新聞稿,解釋美國降息的背景。央行總裁彭淮南指出,如果有必要,央行隨時都有可能召開常務理事會,宣布降息。

台灣中央銀行駐美資深官員指出,美國聯準會這次降息大動作具有歷史性意義,代表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反映美央行全力救經濟,也反映美國經濟情勢嚴峻。

華爾街原先普遍預期聯準會降息兩碼,十六日下午兩點十五分聯準會宣布戲劇性降息三碼以上,出乎市場預料之外,觸發美股大漲。不過,昨晚開盤的美股已下跌一百多點,顯示經濟惡化夢魘仍存。

市場擔心,今後聯準會再也沒有降息空間,失去利率政策籌碼,恐將動用非傳統工具,例如收購財政部長債、房地美與房利美房貸證券、商業本票,大量挹注市場流動性,才能活絡信用、刺激消費。

※ 相關報導:

* 全球性的滯縮已經到來了嗎? -- 第一財經日報(簡體)
http://www.china-cbn.com/s/n/000007/20081215/000000104074.shtml



◆ Fed要買公債拚經濟 美債殖利率恐大幅下探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路透東京十七日電】 2008.12.18

根據日本過往的經驗,一旦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開始直接購買公債來刺激經濟,已創下紀錄跌幅的美債殖利率恐將隨之再大幅下探。美元近幾個月的多頭行情可能已隨降息結束。

美國聯準會16日宣布降息至趨近於零後,指標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17日重挫至2.144%,創美國財政部1962年開始公告以來最低水準。

美元匯價也應聲下滑,對日圓跌破90日圓價位,創13年新低。美元兌日圓17日最低跌至87.72日圓,歐元兌美元大幅上揚逾2%至1.4298美元。

從2001年3月開始,日本央行開始實行「量化寬鬆」政策對抗通貨緊縮。作為該政策的一部分,該行在將短期利率壓至零利率水準之後,開始直接購買公債,以拉低長期利率。

如果聯準會決定大舉買進公債,那麼10年期公債殖利率就可能測試1940年代創下、接近1.60%的歷史低點。而聯準會已經透露有意使用這種手段。

美國各大銀行已在重演日本曾出現的模式,推動美債殖利率的跌勢。

當年,因股市和房地產泡沫破裂而受嚴重打擊的日本商業銀行,一邊修復其資產負債表、削減傳統貸款,一邊大舉買進政府公債。

日興花旗集團分析師佐野(音譯)說:「1999年日本各大銀行在獲得政府注資之後,國內銀行的公債持有量一直上升,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04年或2005年。它們的行為可能會給美國銀行未來的行動帶來啟示。」

聯準會數據顯示,10月份商業銀行持有的美國公債和機構債規模急劇上升,創下1.284兆美元紀錄。但這部分資產在銀行12兆美元的總資產中僅占10%,接近過去30年中的最低比例。

而在日本,銀行的公債持有量占其總資產的比例仍在36%,2000年則為9%。

日本央行的公債收購措施,開始時把10年期公債殖利率壓低至1.02%,起初的收購規模是每月4,000億日圓。

當收購規模在2002年10月擴大至每月1.2兆日圓時,不到一年內,10年期日債殖利率就跌到了0.43%,創指標公債的歷史最低水準。

一些分析師表示,美國公債收益率可能會跌至1940年代觸及的歷史低點。

路透數據顯示,10年期美債殖利率1945年曾觸及1.67%,而Global Financial Data的資料則顯示當年的最低曾達1.55%。

※ 相關報導:

* 美國正在實施通膨救經濟政策 -- 3/4債務世界(淪陷的經濟):依現代經濟運作的原理,有80%的人終將陷入債務危機
http://jamesz.pixnet.net/blog/post/23851441



◆ 氣瘋了!大戶搶拋美元 就怕傷到見骨

【黃琮淵/台北報導】2008-12-18 中國時報

「什麼!零利率?」美聯準會大降息,美元定存利率陷入「一%保衛戰」,令不少美元定存戶為之氣結,紛紛到銀行解約定存,先換回台幣,就怕利息錢全被匯差吃掉,存愈多、賠愈多;而預期新台幣會貶的出口商,昨日也悶到不行,只好瘋狂拋出手中美元,就怕被零利率風暴「傷到見骨」。

美聯準會祭出零利率搶救經濟,意外引爆美元拋匯潮。銀行業者表示,調降後的美元利率,九個月期也才一%,但台幣光昨天就升值一%,換言之,把錢存在銀行九個月,「居然一天就賠光」,為恐美元愈存愈薄,不少美元大戶昨早就進銀行,要與手中美元「做個了斷」。

行庫主管表示,通常美元定存解約潮,會發生在匯率重貶,而不是利率狂降時,原因是利率即便降個三碼、四碼,也難敵匯率幾天的升貶幅度。不過這次不一樣,因美元降至零利率,意味強勢美元提前告終,在這種背景下,存美元無利可圖,卻還得背負匯損風險,民眾當然會想換回台幣。

根據央行統計,國內外幣存款總額約二.三兆台幣,其中又以美元居多。這些美元定存族,因有美元實質需求,過去不會貿然解約,就算利率再低也不受影響;但面對「零利率」當前,意志很難不受影響,不少定存戶乾脆先換回台幣,「反正存在銀行也沒啥利息錢可拿」。

至於手握上億美元的出口商,就更悶了!交易室主管表示,前陣子新台幣貶破三十三元整數關卡時,這些出口商還自認為苦盡甘來,信誓旦旦說:「非等到三十四元才賣(美元)」。

但新台幣連升三天,升勢又急又快,為恐新台幣強升造成「二度傷害(按:一度傷害是指景氣差、營收下滑)」,只得搶拋美元,以減少匯損。

據悉,某大型電子大廠財務長,昨日得知美國降息幅度超出預期,一早便下令:「賣(美元)就對了!」光是昨日一天,至少拋匯超過五千萬美元。



◆ 零利率時代 正視負面效應

【聯合報╱許振明/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 2008.12.18

為避免一九三○年代經濟大蕭條重現,美聯準會十六日祭出前所未有降息措施,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從先前的百分之一調降至百分之零點二五,創美國利率有史以來最低點,進入「零利率」歷史新頁。

在當前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的情況下,美利率進入「零利率」時代後,可能會引發全球央行再次聯合降息。當全球都進入零利率時代,其影響為何?我國政府又該如何因應?這將是大家即將面對的問題。

日本央行在一九九九年二月至二○○六年七月實施零利率政策。一九九○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陷入長期蕭條;為避免經濟蕭條造成通貨緊縮,故日本實施零利率,日本央行當時明言「零利率政策將維持到有希望消除通貨緊縮的情勢出現為止」。

經濟衰退時期,零利率可防止通貨緊縮,減輕企業的債務負擔,為市場提供充裕的資金,其活絡流動性的功能不容輕估,而流動性是金融系統的動脈。

從反面看,市場利率下降,存款利率下降,存款者與退休金帳戶蒙受損失,進而影響消費意願。在儲蓄率較高的亞洲國家,其直接財富減損效果更為明顯。

零利率之下,短期資金易得,金融機構失去擴展進取的內在動力,資產證券化、金融創新與傳統存貸業務的利潤空間都將乏善可陳。保險業更是深受其害,主因在於利率下滑,保險公司無法再賺到如過去向投保人保證的利息收入,而導致保單虧損。

以日本經驗為例,自一九九七年至二千年底日本有六家人壽保險公司及一家產物保險公司經營倒閉,其中五家甚至是在二千年因不堪龐大的利差損失宣告倒閉;而我國保險公司情況亦不樂觀,十年期壽險保單預定利率是百分之五至六,但現在保險公司資金報酬率,卻很難達到百分之五,保險業背負沈重的利差損壓力。

綜上所述,受到全球金融風暴衝擊,全球「零利率」效應持續擴大,預期我國央行將跟進降息,以避免通貨緊縮與經濟衰退。在我國降息同時,也請注意零利率的負面效應;長期的零利率環境不但嚴重打擊依賴銀行利息生活的存款戶,扭曲經濟資源的配置及使用效率,更對部分產業經營帶來嚴重的打擊。

呼籲相關主管機關宜未雨綢繆,搭配國民年金等社會福利政策照顧弱勢銀行存款戶,並密切注意與協助金融產業經營,特別是壽險業。



◆ 降息競賽 「零」藥能救市?

【經濟日報╱傅沁怡】 2008.12.18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降低利率目標區至零到0.25%,是繼日本之後,第二個採行零利率政策的國家。美國的零利率政策,是否能有效提振景氣,效果還不得而知;但從日本的經驗來看,歷經近十年的零利率政策,並沒有讓日本的景氣「明天會更好」。

在這波金融海嘯後,降息拚經濟成了各國央行一致的手段,並演變成「你降3碼、我降4碼」的降息競賽,可以想見,這場比賽的終點,便是零利率。

事實上,零利率應該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央行採取貨幣政策,應該衡量本身經濟金融情勢再對症下藥,而非盲目陷入降息或貶值比賽;否則,一旦大家的利率都降到零,遊戲等於又回到原點,對經濟卻沒半點好處。

現在台灣民眾最關心的,莫過於新台幣是否也會走入零利率時代。從央行官方利率來看,目前重貼現率還有2%;但銀行1年期定存利率已降至1.42%,1個月期定存利率更跌至0.9%的歷史低點,距零利率其實已經不遠。

0.9個百分點,換算數字後只有0.009,看起來好像微不足道,對提振經濟的效果看來也很有限。但對台灣存款人來說,央行一旦再砍掉最後這0.009的利率,新台幣便真正進入零利率時代,國人一年合計損失的利息收入更達2,000餘億元。

台灣有沒有本錢走入零利率,央行必須好好想清楚。



◆ 美降息 我央行暗示不跟進

【陳碧芬、陳美君/台北報導】2008-12-18 工商時報

美國聯準會(Fed)調降聯邦基金利率為0至0.25%,過去多次緊跟國際間降息的我國央行,昨天不尋常地發出「參考資料」加以說明,強調台灣的房貸利率僅美國的5成不到,且台灣長期利率遠低於美國,暗示「這次央行不會跟著再降利率」的訊息。

經濟研究機構與市場人士分析,在明年2月主計處公佈08年全年數據之前,央行沒有任何「爛到不行」的經濟數據,作為進一步降息的佐證。就此推算,央行在明年農曆年前後,應該會暫時停止降息,反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把長期資金逼出市場,讓貨幣政策的效果加速發酵,協助國內度過景氣寒冬。

美國遽降利率到近乎零利率,等於是宣告美國從去年8月開始的一連串降息動作,終於停止了。央行昨天也顯得有備而來,中午就發出長達6頁的國際金融參考資料,說明聯準會降息的背景,以及新台幣與美元的利率結構等文字和圖表,動作舉措相當罕見。

根據央行針對Fed降息的說明,可歸結為3點:其一,美國「事實上」是反映市場行情,因聯邦基金利率早在本月10日就已低至0.11%;其二,不要以為台灣的貨幣政策都要跟著美國走,因為兩國單是名目利率結構就有很大的不同;其三,聯準會要解決的是美國房貸市場,因美國30年期房貸固定利率仍高居5.53%,台灣房貸利率,政府優惠利率低至1.775%,一般也介於2.29%至2.95%之間,完全沒有美國的麻煩。

央行新聞稿還指出,台幣與美元長短期名目利率結構比較,在短期利率部分,美元低於新台幣,但5年期以上利率,美元則高於台幣,顯示美與台灣殖利率曲線陡峭程度不同。熟悉央行操作財經官員說,藉由說明兩國長短期利率之不同,央行暗示短期內,已沒降息必要。

雖然多數外銀在稍早預估,台灣會在09年持續降息到1%,甚至0.5%。不過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梁國源則強調,央行現在要降息一定要有經濟數據支持,從現在到明年2月,只會有失業率、出口訂單、海關出口3個數據出現,除非3個數據都爛到不行,否則央行寧可現在讓廣大存款戶安心,讓國人有些利息收入過個好年。

不過受Fed降息刺激,國內公債爆發搶券潮,各期券殖利率持續探底。



◆ 專家評析》克魯曼:流動陷阱 令人擔憂

【經濟日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2008.12.18

這是我自從知道日本當時陷入可怕的、神秘的流動性陷阱後,一直都在擔憂的狀況。我們正陷入非常嚴峻的局勢,要擺脫這個問題需要很多創造力,也可能需要一點運氣。



◆ 如果台灣跌入流動性陷阱

陳家煜/蘋果日報論壇 2008年12月15日

不少觀察家擔心此次金融海嘯最大的危險將是「流動性陷阱」。流動性陷阱在大蕭條時出現過,在日本九○年代的迷你大蕭條也出現過,其主要的特徵就是利率已經低到撞牆,央行的任何貨幣政策都無效,放到市場再多的錢也不會流動,沒有人要借錢給別人,因為放在床底下的錢,在經過通縮調整後,居然比放在銀行還值錢。用另外一個角度看,總體需求曲線在流動性陷阱出現時是呈垂直,也就是任何的刺激,供給面也好,需求面也好,通通無法拉抬經濟。

企業產生信心危機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是這方面的專家,他知道要在經濟掉入流動性陷阱前就要撒錢,他還半開玩笑說過,日本銀行很笨,連怎麼撒錢都不知道,才會讓日本景氣低迷這麼久。現在輪到他管事,他當然知道情況緊急。九月下旬,當眾議院第一次表決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失敗,很多人都擔心十月一日的發薪日,很多大公司會發不出來,因為大公司賴以周轉短期資金的商業本票市場,突然急凍。柏南克當機立斷,讓各聯邦儲備銀行史無前例地直接用現金買大公司的商業本票,讓市場再度動起來。

聯準會拚命撒錢,手法很多,只差沒有直接命令銀行來搬錢。不過知名的貨幣史經濟學家-史瓦茲女士(Anna Schwartz)卻說柏南克不愧是大蕭條專家,學以致用,但是這次他錯了,他打的是上一場戰爭。史瓦茲女士和傳利曼教授合著的「美國貨幣史」是推翻凱恩斯學派和羅斯福新政終結大蕭條看法的巨著,她卻認為現在問題不是市場缺錢,和大蕭條不一樣,現在的問題是信心危機。有錢的公司和銀行不相信生意往來的對手,對方的信用無法查考時,生意就做不下去。所以她認為,光靠撒錢沒用,還得政府直接幫問題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清理清理,讓所有人的信用一起恢復才行。

原先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也打算用史瓦茲女士這樣的提議,但財政部後來放棄這樣的作法,轉為直接注資銀行,很大的一個原因是銀行爛帳很難短期理清,其間還很容易有人謀不臧。另一個轉向的原因則是,美國政府救經濟已經慢慢轉為依靠財政政策的凱恩斯學派了。

公共建設緩不濟急

所有人都知道流動性陷阱很可怕,只是如何避免掉進去的方法不同。因為現在貨幣政策似乎起不了作用,所以很多人轉向凱恩斯求救。新科諾貝爾獎得主克魯曼教授主張現在是難得一見「有白吃的午餐」的時候,政府的財政擴張做了就對了,承平時期財政擴張的任何後遺症,諸如排擠私人投資、造成通膨等,現在通通不用擔心。所以他力挺奧巴馬打算加碼公共建設的財政擴張主張,認為不但沒有後遺症,事過境遷後,還有留下不錯的基礎建設。只不過他也知道,公共建設支出緩不濟急,計劃和執行都需要時間,對經濟無法有立即貢獻,因此克魯曼對短期的全球景氣相當悲觀。

但克魯曼也說到另一個救經濟的方法,雖然他認為不太可能,但只要另外一個可以取代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泡沫形成,景氣也可以立即反轉。但看美、中兩國如此熱中公共建設投資,誰說另一個泡沫難尋?

作者為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國際經濟學博士候選人



◆ 抱現金不消費 亞洲防通縮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賴昭穎/台北報導】 2008.12.18

零利率時代來臨,世界會變成什麼樣?銀行主管說,亞洲人對金錢較保守,儲蓄率很高,如果銀行存款利率趨近於零,不但可能無法刺激消費,還可能更不敢花錢,陷入經濟學的「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是經濟學家凱恩斯最先提出,指即使利率低到不能再低、或接近零,也無法讓銀行貸款、個人消費或產業投資成功運作的局面。

也就是說,如果利率太低,大家反而緊抱現金,不敢消費、也不願借錢,讓央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完全失去作用。

但銀行認為,零利率造成通貨緊縮問題,在亞洲出現機率比歐美高。因為歐美社會安全制度較完善,很多人仰賴社福或政府退休金制度養老,且大部分人又「提前消費、活在當下」,儲蓄率非常低。

如果銀行利率變成零,他們將資金轉向做投資,或從事消費購買行為的意願會較高。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指出,美國在2001年代的低利率政策,逼出的資金,的確創造出市場榮景,但後來美國民眾大幅投資房地產,也引發這場美國房市泡沫。

但亞洲人呢?銀行擔心,大家將更會死守現金。英國的第一英傑華人壽連續三年調查台灣人理財行為發現,台灣民眾八成以上寧願儲蓄不花錢,儲蓄意願居全球之冠;相較全球人口儲蓄意願平均僅四成五左右,明顯偏高。

羅瑋表示,台灣的潛在通貨緊縮及經濟衰退狀況,比起美國好多了,因此不至於在短期出現零利率。

羅瑋指出,民眾應把握低利率時代,多多消費,運用資金或者選好標的投資,資金若流回股市,資金動能恢復,大家應會更有信心,不用再緊抱存款。

※ 沒消費就沒訂單,沒訂單就準備休無薪假等裁員。



◆ 重點在:重拾消費信心!

【楊茹惠】2008-12-18 中國時報

這次金融海嘯其主因之一源自美式過度的消費主義。消費明日以度今宵。

在美國,多少民眾積欠銀行的債務遠遠超越了個人擁有的所有資產價值,美國國債也已累計到了十兆美元的巨額數字。正當過度借貸及消費主義被各方譴責的同時,由美國帶頭,政府卻忙著發放消費券,鼓勵消費。他們說,消費是挽救景氣下滑、經濟衰退的萬靈丹。消費頓時成了一種愛國表現,成了每個好公民共同拯救經濟應盡的義務。

麻醉藥般的消費欲望無法滿足深沉的心靈空虛。麻醉退去,疼痛依舊。

但消費券真能挽救頹靡的經濟局勢嗎?

不是不消費,而是沒心情!這裡「心情」反映的正是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對股市房市上漲的信心,對未來收入的信心,對個人財富增長的信心。一旦沒了信心,無所恃,無所憑藉,民間消費自然緊縮,自然牽動經濟下滑。

經濟循環,價格波動,說穿了是一場信心遊戲。你的信心,我的信心,大家對前景的信心。不是靈異超自然現象,也不是周星馳功夫電影裡的那雙如來神掌無影手。這場遊戲,全民共同參與。現在全球化更將遊戲範圍擴大到全世界,單一事件因全球化發酵放大,演出排山倒海的骨牌效應,世界經濟緊緊牽繫,生死與共。

提振經濟,不能光靠發放消費券。消費券無法改變大眾對經濟前景的悲觀心理,消費券無法改變低迷熊市民眾購買力降低的事實。消費券能提供的是一次性的短期經濟刺激,是治標不治本的特效藥。三千六用畢,悲觀的群眾不會有心情自掏腰包,再花它個三萬六。重點不是消費券,重點是如何喚回昔日對未來願景,那股樂觀殷切的期盼,重點是如何讓大眾重拾消費信心。

世界迅變,站在這個時代的轉折點,目睹也親身體驗屬於這時空特有的悲哀與考驗。

這次危機的引爆點來自金融體系內部,殃及各產業、各國度,動搖許多原以為堅實的基礎。身處前所未見的局勢,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或許,昔日以歷史數據為根據,加以系統化分析理解,所推演出的傳統經濟理論,已不再足夠。雖說以古為鏡,可知興替,而經濟理論的發展,向來借鏡歷史。

但或許這次,我們不該只擁抱那唯一的一面歷史之鏡,我們不該只緊抱傳統經濟理論;或許,此時被賦予重任的經濟學家苦思的同時,更必須主動結合社會心理、人類行為、群眾效應等其他相關學說、各方智慧的深刻觀點;或許,除了傳統經濟理論長久以來的諄諄教誨,我們需要更多更活躍的思考力、創新力、整合力;或許,是該時候敞開心胸廣納多面明鏡,才能最終找到那可以為我們指印迷津平息風暴,閃爍未來的水晶球。

(作者為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曾任英國國家研究院研究員)

※ 猛一看以為作者是卡神



◆ 大廠裁員潮 「骨牌效應來了」

【聯合晚報╱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 2008.12.18

景氣寒冬衝擊台系電子業的效應已開始發酵!包括面板廠、記憶體廠、半導體廠等除了紛紛因應產出縮減而要求員工休放無薪假外,新一波的裁員潮也相繼開始實施,包括聯電裁員500人、勝華裁員600多人、奇美首批解雇的860人等。大廠的裁員潮恐將引發產業鏈一連串的骨牌效應。

隨著金融風暴重創全球經濟,其所引發的不景氣冰原效應隨之向全球擴散,在市場購買力急凍下,電子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寒冬。影響所及,大型企業從早先的凍結資本支出、縮減產能,一直到最近的高階主管減薪、休放無薪假等仍未能有效壓降成本,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得正式祭出裁員行動。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面板產業。奇美電子為有效撙節成本,擬分三階段對於人力進行精簡,首波解雇行動已於日昨展開;友達為免引起不必的爭端,內部高層已決定部分派遺員工期滿後將不再續約,以自然方式逐步精簡人力;彩晶自第三季末已開始凍結人事,預期未來不排除將進一步精簡人力。

其他如勝華全台將精簡約十分之一的人力,換算共計約600 多名員工面臨失業;背光模組廠如中光電、瑞儀均縮減外勞和約聘人員,瑞儀也將配合前線產能逐步裁掉約5%-10%的直接與間接員工,使得面板整體供應鏈已全面啟動瘦身計畫。

記憶體產業則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在產品價格長期走跌下,又面臨不景氣的寒冬衝擊,使得相關大廠紛紛進行長假輪休措施,如力晶規劃將耶誕節假期拉長至明年元月初;茂德規劃明年農曆年前後全部員工輪流長達三周;南科、華亞科也也評估農曆年假期拉長至11天,並鼓勵員工節後一周放無薪假。

而在半導體產業方面,原本堅稱不會裁減員工的大廠聯電,繼無薪假後也正式開始裁員,據竹科管理局方面表示聯電裁員人數約為500人;而台積電開始取消津貼、降低加班費、降低薪資水平、實施無薪假等。



◆ 無薪假》勞方:一通電話 我就被迫休假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 2008.12.18

科技業寒冬來襲,九五聯盟與綠黨上午舉行記者會指出,近一個月來違法無薪假迅速擴散,超過20間業者傳出大規模無薪假,保守估計至少減薪10%至15%。

九五聯盟與綠黨共同呼籲勞委會立即進行大規模勞動檢查,對違法實施無薪休假的企業開罰,明確要求企業將「無薪休假計畫書」通知主管機關及相關單位人員、公告揭示。此外,若勞資無法達成協議時,主管機關應於十日內召集勞雇雙方組成協商委員會,就解僱計畫書內容進行協商,適時提出替代方案。

依青年勞動九五聯盟整理資料顯示,聯華電子裁員500餘人,每周「做四休三」;友達光電實施無薪休假,台積電生產單位每月放5天行政假、4天不支薪、取消交通津貼、降低加班費,力晶半導體和日月光無薪休假「做四休三」,奇美電子更是傳出裁員逾萬人,強迫員工無薪休假,否則降為清潔工,案例林林總總至少超過20間,不但違反勞資法,更讓無薪假成了規避給付資遣費的藉口。

九五聯盟和綠黨也在記者會當場與南科小偉連線通話,由小偉說明狀況指出,從10月以來南科陸續有無薪假消息傳出,人心惶惶,不知何時公司電話通知不用來了,亦或是在家中接到電話,請他們到公司一趟。小偉表示,在休無薪假前,資方不但沒有召開勞資會議,僅以電話通知,甚至公司派遣勞工全部資遣。



◆ 無薪假》資方:照發基本工資 乾脆裁員

【聯合晚報╱記者羅緗綸、謝進盛、黃寅、蔡佳妤、胡宗鳳/連線報導】 2008.12.18

勞委會改弦易轍,規定企業若實施無薪假,員工月薪不得低於基本工資。企業放員工無薪假,造成低於最低工資的部分,中華民國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總會長洪猶男建議由政府補助,他說:「政府不能吃定廠商,那會造成大裁員!」他建議由政府補助基本工資差額,並認為這是「比政府最後付出非志願離職勞工六成失業補助金還划算」的作法。

洪猶男說,現在一走進工業區,大家的問候語都是你是做幾休幾?景氣之差可以想見,而這些還未被辭退的勞工,可視為「準失業勞工」。例如一個勞工做三休四,每月僅能獲得一萬元,所不足最低工資的7280元,應由政府補助。

他說,若政府一定要吃定企業,企業最後受不了,只有裁員一條路,到時候那麼這些非志願離職勞工去領失業補助,依規定可以領每月六成薪,連續領半年,也就是原來領薪水3萬的可以領1萬8千元,連續領半年,「政府划算嗎?」他並不平的說,新竹、台中和台南三個科學園區廠商都有獲得租金減半的優惠,相對於聯合總會其他的1萬4千個未位在於科學園區的廠商內,且土地屬自有的廠家不公平,希望政府在非常時期停徵這些廠家一年的營業稅。

台中縣國展精密企業社負責人張國章表示,機械業幾乎跌倒谷底,他已連續三個月接不到工作,「現在都在吃老本」,三名員工暫時休息,目前每月仍有基本工資;但景氣短期內不會復甦,預估明年無法再付基本工資,若勞委會強制規定,到時候只好裁員。

台中工業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楊德華也說,無薪休假是企業不得已做法,「有很多老闆為了顧及員工生計,自己都出去找工作了」;如果政府硬要介入,可能造成企業主乾脆發遣散費給員工,屆時受害的還是勞工。他認為,政府應讓勞資自行協商,一起找出共度難關的方法。

南科大廠奇美電子公關專員陳靜燕不諱言,包括奇美在內,園區不少廠商產能利用率往下掉,人力過剩是普遍問題,業者都咬牙苦撐;如果勞委會有新規定,「政府怎麼規定就怎麼做。」美商康寧公司公關經理周秀芳表示「我們是外商公司,不會帶頭違法」,會遵照法令辦理。

新竹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黃維權表示,勞工關心無薪假問題,因為會影響勞工權益和基本的生活費用,全省各縣市產業總工會都將捍衛實領月薪不能低於基本最低工資權益的立場,希望勞委會堅持到底,並嚴格查核。黃維權說,他們也會要求廠商,不能因月薪不得低於基本最低工資,而採取歇業或乾脆裁員。



◆ 勞工權益基金 明年初成立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08.12.18

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今天表示,勞委會明年將爭取動用第二預備金5千萬元成立「勞工權益基金」,專款專用補助勞工訴訟費用,或是訴訟期間生活費用,勞工若面對雇主拒絕給付資遣費、不合理減薪欠薪等情事,都可以申請訴訟補助打官司,訴訟期間也可以申請補助生活費。

潘世偉表示,明年先以5千萬元成立勞工權益基金,未來將逐年編列預算擴大基金規模,基金最快明年初成立。

勞委會目前也有補助勞工訴訟費用及訴訟期間生活補助,補助勞工訴訟、強制執行程序等相關費用,但因為資源有限,限制較嚴格。潘世偉表示,成立「勞工權益基金」後,現行制度將納入該基金運作,補助金額及對象都會擴大。

例如目前勞工與雇主打官司,可以向勞委會申請訴訟補助情形包括符合大量解僱標準,雇主有積欠薪資、資遣費及退休金等情形。若是一般勞資爭議,則只有4種情形可以申請訴訟補助,包括職災勞工、關廠歇業、工會幹部遭不當對待及終止勞動契約達20人以上等。未來一旦成立基金,補助對象都會放寬。

現行勞工訴訟補助金額則是,每一審最高補助4萬元,全案最高補助12萬元;若是集體訴訟,每一審最高補助10萬元,全案最高30萬元,另補助訴訟保全程序3萬元、強制執行程序1萬元。至於訴訟期間的生活費用則是補助基本工資的六成,最長補助6個月。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審查「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案」。立委侯彩鳳今天表示,成立「勞工權益基金」是馬總統的競選政見,最近全球經濟情勢下滑,很多勞工只能束手接受雇主不合理要求,她很早就提案修法成立20億元的「勞工權益基金」,但勞委會一再以經費不足為由抗拒,日前馬總統在總統府與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見面時,再度表達成立勞工權益基金的重要,不知勞委會是否已經著手研究?

潘世偉表示,為了因應最近變局,由於編列公務預算已經來不及,因此勞委會傾向明年先動用第二預備金5千萬元成立「勞工權益基金」,之後再逐年編列預算5千萬元擴大規模,希望成立非營利基金型態,專款專用協助勞工爭取權益。

潘世偉表示,目前台北縣市、桃園縣、高雄市都有勞工權益基金,因此勞委會除了成立全國性勞工權益基金外,也歡迎各縣市成立勞工權益基金。

※ 等勞資問題演變成需要打官司了,才來幫助勞工?似乎本末倒置了。



◆ 遠水救近火,唉!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特稿】 2008.12.18

「無薪假」的風潮已非單一事件,但是在勞委會官員口中,變成「只是白領」、「平均只休2-8天」;知名廠商無預警裁減大數千名派遣員工,派遣勞工成「法令孤兒」,勞委會只說「明年立法」? 就在勞工一步步被資方進逼,勞委會的作為在那裡?

勞委會對無薪假的輕忽,後遺症已一一顯現。原本勞委會以為,只要咬緊「無薪假」須經勞工同意,就可定調。後續引發的無薪假能否低於基本工資,勞委會也是拿之前的函釋令照本宣科,直到在立法院踢到鐵板,主委王如玄展開「危機處理」,一天後大轉彎,馬上改口「不得低於基本工資」。

如果以為「無薪假」爭議,至此已休,勞委會恐會誤判。無薪假面相絕非薪資而已,與薪資連動者還有「勞保投保薪資」、「勞工退休金」、「失業給付」,勞委會至今還模糊以對,不願正面解疑,風波只會更大。

其中光退休金為例,舊制退休金給付基準是以勞工申請退休的平均工資計算,而「平均工資」指的又是6個月平均薪資,一旦勞工無薪假長達半年以上,給付工資若從4萬元變2萬元,勞工的退休金馬上縮水一半,便宜了雇主,苦了勞工,問題豈不嚴重? 「失業給付」也是以被資遣前的6個月為基準,若是無薪假致調降投保薪資,失業給付影響最大。

勞委會官員今天的「無薪假只是白領」,可以媲美交通部長毛治國的「無薪假可以遊台灣」。只是前者從勞委會口中說出,更讓勞工心碎。無論是無薪假牽動的勞動權益,或是派遣勞工的定位,勞委會都應及早定調。當勞工全力對抗無薪假與失業潮的就業黑暗期,勞委會若只是束手旁觀,只怕勞工的怒吼,也不會停歇。

※ 該救的不救,這不只是勞委會的問題!



◆ 社會探索─勞工怎過得了寒冬

【林萬億】2008-12-18 中國時報

十月分的失業率已升高到四.三七%,真實慘狀不下於此。有些企業以休無薪假方式要求勞工做一天休好幾天,例如台塑南亞廠一個月輪休十五天。有些廠要求員工在家等待接單才上工。尤其過去被稱頌的資訊業,不論是台積電、聯電、友達、明基、奇美電、華碩、鴻海、燿華、華通,無一倖免。

台灣的資訊產業一向靠幫美國、日本上游大廠代工賺取微薄利潤,為了競逐有限利潤,採取擴廠,以量取勝。一旦不景氣,付不出薪水,只好請員工休無薪假;又為了支付龐大的擴廠貸款利息,只好求助政府紓困。

勞工休無薪假不計入失業人口,但其薪資已大幅下降。這種情形年底將更嚴重,因為國際景氣持續低迷,出口萎縮,消費不足,雇主如果撐不下去,就會在農曆春節前後,將員工資遣。據此,明年初失業率即會破五%,甚至更高。一旦失業率持續攀高,國民購買力更不足,生產部門更萎縮,關廠、歇業更多,惡性循環。

到底員工休無薪假合法嗎?依就業服務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中央主管機關於經濟不景氣致大量失業時,得鼓勵雇主協商工會或勞工,尋縮減工作時間、調整薪資、辦理教育訓練等方式,以避免裁減員工;並得視實際需要,加強實施職業訓練或採取創造臨時就業機會、辦理創業貸款利息補貼等輔導措施;必要時,應發給相關津貼或補助金,促進其就業。

就業服務法的規定是為了避免失業率升高,而採取的短期措施。後段規定是勞委會最近推出的立即上工、九十七年短期就業措施的法源。前段規定無待勞委會鼓勵,雇主早就自己動手了;而且雇主選擇的是縮減工時、降薪,而非辦理教育訓練。這是台灣勞動市場政策的消極特性使然,如果換成積極的勞動市場政策,不會只為了降低帳面失業率數字,而是會利用經濟不景氣,或產業轉型期舉辦教育訓練,以提升人力資本,或協助勞工成功轉業。

依法規定雇主實施縮短工時、減薪、辦理教育訓練都必須協商工會或勞工。事實上,大多數勞工是在被雇主告知下而無奈地停班且薪資縮減,而不是經雙方協商的結果。在實施之初,雇主大多還能依勞基法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薪資不低於基本工資。

然而,最近勞委會突然下了一道解釋令,幫那些沒有依勞基法提供基本工資的廠商解套。其引用的法條竟然是勞基法施行細則第十三條規定:勞工工作時間每日少於八小時者,除工作規則、勞動契約另有約定或另有法令規定者外,其基本工資得按工作時間比例計算之。此外,還把責任推給九十年的一個行政函釋。基本上這是違法的,勞基法施行細則第十三條規定的是部分工時薪資,才會有按工作時間比例計算薪資的情況。怎麼會把勞基法施行細則的這一條款,解釋為改變母法第二十一條的基本工資規定,那是大錯特錯。目前各工廠實施的無薪假,員工的工時並未改變,而是被迫。即使是同意休假減薪,也非將工作型態改為部分工時。

勞委會此舉引來眾怒,遂於日前又改口,維持基本工資規定。勞委會未能依就業服務法鼓勵企業辦理勞工教育於先;援引錯誤法條於後,勞工錯失提升人力資本的契機,只能在家等待景氣復甦。勞委會擔心無薪假必須給付基本工資的規定可能導致雇主裁員。其實,雇主若考量成本效益,當然可能採取裁員作為因應不景氣的手段。政府必須有相對政策因應,例如配合執行就業服務法二十三條的辦理教育訓練,以薪資補助為誘因。而不是為了擔心雇主裁員而單方犧牲勞工基本生存條件。

在因應危機時,別忘了永遠是保護弱勢者為優先,馬政府顯然亂了章法。人民為了求生存已經很辛苦了,政府不要再亂了。要勞工與企業共體時艱可以,但是總不能讓勞工過不了寒冬。



◆ 美救車業 爆「南北戰爭」

【聯合報╱編譯蔡繼光/報導】 2008.12.18

最新一期新聞周刊報導,近20年來,美國汽車市場在外國汽車商的競爭下,其實早已沿著內戰的軌跡,形成另一場南北抗衡的戰爭:北方是以傳統汽車重鎮底特律為核心的通用、克萊斯勒、福特三巨頭;南方則是以8家外資擁有的汽車廠為核心,不斷改寫美國汽車業發展的新頁。

新聞周刊指出,傳統汽車三巨頭董事長上周聯袂出席參院聽證會,恫嚇國會議員,三巨頭的產業由於規模太大,影響層面太廣,所以不能任其倒閉。向來鼓吹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白宮,本來反對為三巨頭紓困,但考慮三巨頭倒閉可能產生的社會衝擊,不得已在最後一刻鬆口同意紓困。

孰料,參院共和黨同僚並不買帳,眾院已經通過的汽車業紓困法案,還是硬生生地被擋下來,胎死腹中。當時,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納就明白表示,沒有人樂見三巨頭垮台,是他們咎由自取,與參院毫不相干。

麥康納是肯塔基州選出的參議員,在過去20年間,肯塔基、田納西、阿拉巴馬、密西西比、南卡羅來納、喬治亞和德州等州,由於人工低廉、腹地廣大,工會影響力不強,地方政府積極招商等誘因的吸引下,已成為亞歐八家汽車商投資設廠的主要根據地,在外資圈贏得「小八」的雅號,不但力足以與三巨頭分庭抗禮,也在這次參院紓困表決中,充分展現實力。

新聞周刊指出,在參院議場,豐田、本田、現代、寶馬、日產、朋馳... 等,雖是外國汽車品牌,但國會議員侃侃而談,據理力爭,宛如自家蘋果派一樣,感情上毫無任何隔閡,因為他們代表的,也都是美國本土勞工的的利益。

麥康納在議場積極向同僚為「小八」拉票,指三巨頭長期以來不長進,石油價格飆漲,還推出耗油比喝水還凶的悍馬H2,以及大個頭的休旅車,顯然已和消費者市場嚴重脫節。如果不徹底改革,紓困也只是救一時之急,錢燒完了,還是要倒。

反對紓困的,清一色是共和黨議員,他們看到亞歐汽車商沒有工會包袱,採取科學化管理,不斷研發提升競爭力,對三巨頭仍因循苟且,出事只會找國會搬救兵,完全不思檢討改進,極為不滿。

新聞周刊指出,「小八」已實質改變美國南方對外資汽車廠的看法,形成一種新的美國汽車文化。這些南方州在外資設廠後,紛紛從沉沉的睡意中醒來,經濟開始欣欣向榮。地方居民也開始享受到經濟成長的便利與喜悅。日產公司於1983年開始在喬治亞洲史米爾那市設廠,生產Altima、Xterra和Pathfinder車款,居民柯博的評語最具代表性:「生活現在已愈來愈方便,因為該來的都來了,在廠裡上班的人,待遇都很不錯。」

雖然美國車市在金融危機衝擊下嚴重萎縮,但這些外資廠的員工並不擔心,因為「只要你的汽車能到達,就離天堂不遠」,就是他們的座右銘。



◆ DRAM請求紓困 可能得砸千億

【王宗彤、黃馨儀/台北報導】2008-12-18 中國時報

經濟部前晚釋出DRAM產業「自行申請紓困」的原則後,各大DRAM廠全都放下面子,展開紓困提案自救。除了最早坦言已要求紓困的茂德外,力晶、南亞科也都表示會儘快向政府提出具體計畫。依照當初政府對國發基金的增資計畫,拯救DRAM產業最高可能需要政府挹注千億元以上。

經濟部長尹啟銘昨日也證實,十六日DRAM大廠美光拜會經濟部時,的確已對我國DRAM產業提出「相當具體」的想法與建議。但尹啟銘強調,不論是哪家企業,都要先行提出專案報告或進行整合後,政府才會積極介入運作,協助DRAM產業建立自主技術、擴大生產規模,並確保政府投入資源效益最大化,以提升國際競爭力。

各廠表態求救 三大陣營比案

也就是說,目前與美、日、韓各有技術聯盟的國內DRAM廠三大陣營,都加入紓困陣容,到時比的就是誰的「提案」最好,政府才會首肯幫忙紓困。

由於茂德已向政府申請紓困,將會針對經濟部提出DRAM的紓困原則,盡快提出具體方案,因此,茂德未來是否放棄原韓系技術來源,而轉向美光或爾必達陣營,也關係著未來美、日大廠版圖的消長。

力晶董事長黃崇仁對紓困案最為積極。據了解,黃崇仁計畫由力晶將與爾必達聯手提出配套方案,他擬邀政府入股力晶與爾必達合資的瑞晶,藉此讓瑞晶成為研發製造中心,由爾必達主導製程研發,以及跨廠成立共同銷售公司,等於達成政府要求「技術在台扎根」的主旨,又可讓爾必達主導,是政府與業者的雙贏。因此,可望成為這波DRAM業者尋求紓困中,第一宗提出「跨國聯合配套方案」的個案,相關計畫已在最後拍板階段,最快年底可送出。

力晶與日聯手 擬邀政府入股

不過,黃崇仁強調,參與政府的紓困只是應急,最重要的是業者要先能自救。力晶與爾必達擁有業界最強的技術、最低的生產成本,這次的計畫主要以瑞晶為平台,向政府請求協助。

同時,有著富爸爸集團資源的南亞科也將申請紓困,南亞科與美光陣營將會在近日討論,提出紓困方案。至於南亞科旗下與美光合資的華亞科,是否也可循瑞晶模式,來場跨國紓困配套,也是後續關注焦點。



◆ 外資直言:外商與我結盟 意在紓困金

【經濟日報╱記者陳盈羽/台北報導】 2008.12.18

政府促DRAM廠整併,但外資都喝倒采,認為「以債做股」的方法不僅將嚴重稀釋股東權益,銀行業也會蒙受信貸損失,並延長產業景氣打底的時間;更有外資直指,美、日大廠相繼表達願意與台灣DRAM廠合作,其實覬覦的是政府1,000億元的紓困資金。

由於不認同政府救DRAM業的措施,外資除建議賣出DRAM股,還建議避開公股行庫的股票。

高盛證券金融分析師張進森指出,政府提出以債作股的方式解救DRAM業,將使銀行業蒙受信貸損失,台灣的銀行目前對DRAM業的放款總額約2,300億元。目前包括台銀和台企銀的聯貸主管都表示將遵循政府政策,作法與銀行小股東的利益衝突,建議避開公股行庫,賣出兆豐金、彰銀、第一金。

花旗表示,以11月的資料來看,力晶、茂德和南亞科技的現金水位各為99億、22億及1. 92億元,但是一年期的長、短天期債券則各有427億、160億和93億元,雪上加霜的是:目前DRAM的現貨價格,比現金成本還要低50%,目前各公司EBITDA(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是負值,現金水位低,銀行又不敢放款,整體狀況比寒冬還要冷竣。

花旗進一步表示,政府支持DRAM產業的作法,將幫助到DRAM公司的員工和包括銀行在內等的債權人,但是股東權益會被嚴重稀釋,台灣DRAM廠必須成為日本或美國公司的子公司,才有機會跟上三星的製程發展腳步。

里昂證券則表示,爾必達和美光上周先後拜訪台灣政府,表面上是想幫助台灣DRAM產業度過難關,打的如意算盤卻是爭取台灣政府1,000億元的紓困資金。 由於政府可能先推動產業整併,預期茂德將可延長債券還款時間,但沒有足夠的資金推動技術升級,未來還是難與同業競爭,如此以來,DRAM的景氣寒冬將會延長,持續建議賣出相關公司的股票。

※ 外資賞了一巴掌。



◆ 能將危機變轉機?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8

眾所矚目的台灣龍頭產業,DRAM業紓困案,主管機關經濟部終於表態,該部次長施顏祥本周二表示,政府對DRAM產業紓困的處理原則,將鼓勵業者整合,但業者要自己提出具體方案後,政府才會給予協助。經濟部長尹啟銘也強調,政府紓困不只重視搶救時機,而是要盡力協助DRAM產業建立自主技術,降低成本,並確保政府投入資源效益最大化,才能真正提升國際競爭力。政府此舉,能否在順利化解DRAM產業困境同時,促其脫胎換骨,將危機變為轉機,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台灣DRAM產業經過20多年的努力,產業規模僅次於韓國高居全球第二位,到目前為止,12吋廠在運作中的已有17座,在興建中的有六座,計畫中的還有十座,在運作中的8吋廠有22座,歷年累計投資超過2兆元。但因國際市場競爭劇烈,價格上下波動極大,故整體產業盈虧起伏甚大,動輒有數百億元的盈或虧。過去十年(1998-2007)盈虧互抵後,僅淨賺約600億元,而今年估計虧損高達1,200億元,過去十年累計的盈餘抵補後,還要虧損600多億元。

DRAM產業需要投資極巨,一座12吋廠需投資新台幣千億元,故被稱為燒錢產業。台灣DRAM產業規模雖高居全球第二,但無自主技術,已淪為微利產業,投資大部分靠舉債。據透露至今年9月底止,負債超過4,000億元,一年內要償付的債務高達1,500億元,加以目前DRAM售價遠低於成本,賣一顆要虧兩顆,根本無能力償還即將到期的債務,被逼不得不要求政府紓困。

台灣DRAM產業之所以淪入如此境地,主要受到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經濟衰退,需求銳減,原估計今年全球DRAM市場可成長2.2%,而今卻萎縮4.4%,尤其下半年衰退6.2%之多,估計明年還要再萎縮16.3%;連續兩年衰退,是過去從未有的現象,故全球DRAM產業均陷入困境。再加以全球最大DRAM廠的韓國三星,不僅不減產,還趁著韓元大貶40%,削價競銷,新台幣同時期僅貶3%,與韓元貶幅相較,小巫見大巫,雖業者已分別減產15%至20%,仍無法遏阻價格崩跌壓力。

韓國三星原已擁有DRAM經濟規模及產品組合的優勢,在全球市場萎縮下不減產,其目的在擴大市場供給過剩,壓低價格,逼台灣DRAM產業在財務壓力下,退出市場,三星即可操縱全球DRAM市場,待景氣復甦時即是最大受惠者。

台灣發展DRAM產業,因是燒錢產業,未來投資愈投愈大,這樣無止境的大量投資下去,負擔之沉重,難以想像;現今不僅是微利產業,更是大虧的產業,是否要再繼續發展下去,早已受到有識之士的質疑。不過台灣DRAM產業不僅是兩兆產業之一,已成為製造業之龍頭,而且關係到下游資訊、通訊及消費電子產業之發展,而後者更是今後重點發展的產業,故DRAM產業在台灣也有持續發展的理由。但問題在於如何能有自主性技術,及廠家過多分散,如何整併提高國際競爭力,才是DRAM產業在台灣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另方面由於台灣DRAM產業擁有全球近四成的產能,關係到世界資訊、通訊及消費電子產業的發展,因此,台灣DRAM產業的存廢,受到國際重視。而目前DRAM產業主要技術,除韓國三星有其自有技術外,另兩家是美國的美光及日本的爾必達,此兩家都是台灣DRAM廠技術來源的母廠,在了解到我政府有幫助業者的紓困態度,而且擔心若台灣退出DRAM產業,未來將由韓國獨占,對全球電子產業未來發展極為不利,故均前來台灣向經濟部表達投資及移轉技術的意願。此對台灣DRAM產業而言,是提升台灣DRAM產業技術自主性及整併的大好時機。

目前韓國DRAM產業有兩家,一是三星單月產能32萬片,另一是海力士26萬片,均有自主性技術,合計58萬片;而台灣有相同產能,卻有五家廠,包括力晶、瑞晶合計產能31萬片,技術來源日本爾必達,南亞科及華亞合計19萬片,技術來源美國的美光,另一家是茂德8萬片,技術來源是韓國的海力士,問題最嚴重的則是茂德。因此,美光及爾必達均願投資茂德,並表達在台灣成立技術研究部門,協助技術在台灣生根。若最後協商結果,不論茂德接受美光或爾必達投資,要求政府支援,政府應責成美光與南亞科、華亞及茂德整併,或責成爾必達與力晶、瑞晶及茂德整併成兩大體系,對原企業巨額虧損,股票投資人損失慘重,應撤換原負責人,另選適當人選主持,並責成其整併及技術生根的責任。如此,台灣DRAM產業才能與韓國分庭抗禮,永續發展。這要考驗政府的魄力與決心,以及業者的省思、前瞻性看法和合作的誠意了。

※ 相關報導(之前有報導,不過這裡多了評論):

* 該是科技業負點責任的時候了 -- 3/4債務世界(淪陷的經濟):依現代經濟運作的原理,有80%的人終將陷入債務危機
http://jamesz.pixnet.net/blog/post/23814966

◆ 何不擴大地方資訊建設

【程家麒】2008-12-18 中國時報

為了因應全球經濟衰退對國內造成的衝擊,行政院在日前提出了振興經濟新方案,據行政院長劉兆玄表示,未來擴大公共建設投資特別預算執行後,預估可以增加超過十萬個就業機會。筆者建議政府在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中,也應考慮納入「加強地方資訊建設」,不但可以縮減地域數位落差,也可在創造大量傳統勞務工作機會,照顧社會的中低階層之餘,提供一定數量的知識勞務工作機會,嘉惠國內的高等教育知識青年。

八年前民進黨新政府執政初期,也逢全球經濟景氣下滑,筆者當時擔任經濟部工業局「軟體工業生產力提升計畫」主持人,曾經函請行政院加速推動「新十大資訊建設」,除了擴大內需外,也希望藉由大型資訊系統的建置與品質要求,培養國內軟體工程人才與實務經驗,進而輔導資訊軟體服務業者拓展海外市場。後來行政院從善如流規畫實施了「數位台灣計畫」,經濟部也開始引進先進的軟體工程觀念與技術,加強輔導資訊軟體業者提升軟體品質,協助進行產業技術升級。

這幾年筆者擔任北市的網路資訊顧問,北市的「網路新都、智慧城市」,有許多值得其他各地方縣市借鏡。尤其像是智慧型消防勤務派遣系統、智慧型員警勤務派遣系統、智慧型交通管理系統、災害應變指揮系統、悠遊卡多元應用、市政資訊系統整合等許多創新建設與服務,都充分整合了新一代資訊與通信科技的應用,參與建置的廠商也都獲得了難得的寶貴經驗。

「數位台灣計畫」的實施重心主要在中央政府機關,「網路新都、智慧城市」的建設在首善之都的台北;相形之下,各地方縣市推動新世代資訊化的空間還非常寬廣,而結合軟、硬體科技系統整合的資訊服務業,在各地方縣市也應該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其實結合現代化軟、硬體科技的系統整合,是一門很專業的服務業,不但需要懂得程式設計方法與需求分析技術,還需要依照軟體開發流程的相關標準,建立軟體測試、品保、文件撰寫等管理制度。如此才能在有效的管控之下,開發出符合品質與需求的大型、複雜資訊系統,並有助於未來的系統維護與更新。

然而,筆者也不諱言地指出,國內資訊服務廠商由於過去多半獲利不佳,素質參差不齊,加上政府採購與管理經驗不足,雖然經濟部標準局已參照國際規範訂定了相關的軟體工程國家標準,可惜國內市場多仍停留在軟體開發就只是程式設計的傳統觀念。

在需求採購單位不願增加軟體品質與管理成本預算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資訊軟體開發專案都沒有遵照國家標準。仍以傳統磚瓦屋的方式建造現代化辦公大樓,以致問題叢生。如果有機關嚴格要求遵照軟體工程標準及撰寫相關技術文件,但預算卻未增加,業者最後不是利潤微薄就是導致虧損。

筆者建議政府在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中,考慮納入「擴大地方資訊建設」。由於國內資訊服務廠商良莠不齊,如今又面臨經濟不景氣,為避免不良廠商冒險搶標,導致失敗風險增加,建議招標採購時應參考經濟部公布的軟體工程國家標準訂定施工要求,並且可以增加多個工期檢核點和違約罰則。在需求確認和廠商履約管理方面,更須嚴格加以監控,必要時應先做好相關的人員訓練,也可尋找合適的顧問或專案管理、監造人協助。若有分包商參與時,一定要做好分包商的管理和權利質權設定,以降低各方的風險。

不過,政府機關若要馬兒好、就要給馬兒吃草,希望不要再以蓋磚瓦屋的預算觀念來建造現代化辦公大樓了。

(作者為前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品質協會理事長)

※ 這構想不錯,順便連硬體一起更新。



◆ 兩岸金融大合作 備忘錄2+1

【聯合報╱記者李志德/即時報導】 2008.12.18

預定明年初舉行的第三次江陳會,預計商討多項經濟、金融合作議題。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表示,兩岸商談金融、證券備忘錄 (MOU)的進度順利,但我方也希望針對保險業進入大陸,也簽訂單獨的MOU。

李紀珠上午參加「兩岸記者聯誼會」座談時,做出上述表示,但她也強調,保險MOU急迫性較低,會不會和證券、金融一起簽,還待兩岸協商。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上午與媒體座談時透露,與對岸溝通的結果,兩岸將簽署銀行與證券兩項金融監理備忘錄(MOU),而原不必簽備忘錄的保險業,對岸保監會也有意簽署,因此可望簽二加一份備忘錄,她表示,對岸考慮打破對世貿組織(WTO)的承諾,同意讓我分行開辦後,直接承作人民幣的貸放業務。

李紀珠表示,銀行與證券業較急迫,我方將與對岸的銀監會與證監會,分別簽署兩項監理備忘錄,保險雖不急迫,為保障我保險業者,我方希望對岸也能簽保險的MOU,對岸的保監會也持認同的看法,這部分還要經由大陸海協會或國台辦系統的同意。

她表示,我方的保險業已分別有國泰人壽與台灣人壽已進入大陸設立機構進行保險業務,已產生金融監理的問題,因此我也有意簽署備忘錄。

李紀珠上午在一場與兩岸媒體的演講座談時,李紀珠首次公開完整地闡述了目前對兩岸金融備忘錄的政策想法。

由於協商仍在進行中,李紀珠仍只就政策原則與可以透露的部分進行闡述,協商細節她不願說明。她表示,協商仍以國際間通行的監理備忘錄為架構,包括資訊交流、實地檢查、資訊保密、後續聯繫、名詞定義及一般性條款。

有關實地檢查部分,她表示,一般而言,檢查的作為,可以分為委託對方代為檢查,或實地派員赴對方實地檢查,我方是否可以派員赴對岸檢查,李紀珠透露,雙方已有默契。等於間接證實,我方未來可望由金管會實地派員赴大陸,金檢業者在大陸所設分行。這也意味在金融檢查部分,我方公權力將可以延伸到對岸,李紀珠不願直接明確證實,保留模糊空間。

李紀珠也透露,由於台商此波金融海嘯及衰退受創嚴重,因為可抵押貸款的資產不足,於是直接倒閉走人,造成大陸的失業問題,我方已因此向對方提出,希望能同意在簽署備忘錄後,我銀行登陸設分行時,可以突破大陸對WTO的承諾,即設分行後三年內有兩年有盈餘而未虧損,才可以承作人民幣業務的限制,同意我方銀行直接承作人民幣業務,對岸已同意進行思考。



◆ 新聞眼》確保監理權 是談判重點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曾桂香/特稿】 2008.12.18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今天釋出兩岸金融監理 (MOU)不但有譜,而且也取得對我方有利的開放條件,包括我方銀行登陸可以直接承作人民幣業務等。看起來一切似乎朝善意方向發展,但是值此全球金融機構大洗牌時刻,我方登陸卡位已經落後,後續的風險控管絕不能放。

以李紀珠在兩岸協商的「分量」,今天的發言應該是已經接近成熟,就其釋放的各種訊息,除了顯示兩岸MOU已經水到渠成,到底我方取得那些有利條件,更令人好奇。

首先,在銀行登陸方面,我方銀行最在意的就是能否取得承作人民幣的優勢,甚至較CEPA(港澳模式)更寬鬆的資格。李紀珠今天表示,大陸方面同意考慮打破對WTO的承諾,讓銀行業者開設分行後,直接承作人民幣。若真如此,應該符合我方銀行的基本利益,至少業者登陸後,不必等到三年內有兩年獲利,才可開辦人民幣業務。

對苦等大陸市場多年的銀行業來說,卡位先機已經遭其他國家外資捷足先登,如果此時開放登陸,還不能直接承作人民幣,等於將最重要的放款業務,限縮在台商,不但效益有限,更難有競爭力。

但是有了胡蘿蔔,不見得就此都是坦途。畢竟此刻的全球金融機構正是重整重要時刻,而大陸的金融機構的逾放比、資訊透明度都非完全自由化,一旦雙向開放,我方的金融監理能否到底對岸,對我方業者也是非常重要的「棍棒」,關係風險控管能否徹底落實,而風險控管正是全球金融監理目前最高原則。

李紀珠今天的談話,釋出時機與內容都有極大進展,但這只是第一步,「金融開放」與「金融監理」是一體兩面,有開放沒監理,結果可能由正轉負,政府未來如何確保行使主權國家的監理權,將是兩岸金融談判值得觀察的關鍵之一。



◆ 馬多夫騙案 SEC早知道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綜合十七日電】 2008.12.18

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主席考克斯16日坦承,雖然有關馬多夫騙案的警訊多多,證管會十年來一直視而不見,從未調查,以致釀成世紀騙案。

柯克斯表示,如果證管會多年前針對馬多夫不當財務行為採取行動,或許可以避免這件世界最大騙案。柯克斯的說法等於認錯,承認證管會雖然一再收到舉發,卻從來沒有進行調查。

柯克斯說,他發現,證管會「過去十年一再」收到「可信而明確的聲言」,但從未建議進行調查。柯克斯說「我極為關切」證管會對這家公司的監理。

柯克斯承認疏失之際,調查人員搜索馬多夫設在紐約的公司,發現馬多夫製作好多套做帳和其他紀錄,掩飾詐騙行為,而且馬多夫一直到本月初犯行即將爆發前,還努力吸引新投資人。

他試圖吸引的潛在投資人包括美國最富有家族之一的普利茲克(Pritzker)家族,但普利茲克家族並未投資。

馬多夫早在1999年就涉嫌若干犯行,但到2006年才設立投顧公司,根據法令,證管會必須檢查新設投顧公司,但證管會從未檢查馬多夫設立的投顧。若干主管官員懷疑馬多夫還私設了第二家沒有登記的投顧公司。

證管會也在調查曾在證管會任職、和馬多夫姪女結婚的史萬生是否涉嫌失職,史萬生擔任證管會紐約分會律師十年,職司檢查。

史萬生在2006年辭職前,開始和馬多夫的姪女交往,兩人在2007年結婚。證管會官員表示,證管會的檢查都有嚴格的迴避規定。史萬生透過律師,承認「他責任監督的小組曾經針對馬多夫的證券業務,進行過一次調查。」

在主管機關進行調查之際,馬多夫騙案的受害者不斷增加,世界各地更多銀行、避險基金與富人發現,自己受到備受尊敬的華爾街名人詐騙,避險組合基金損失特別慘重。

紐約法學院已經針對投資馬多夫經營的基金事宜,控告艾斯科合夥公司合夥人莫金與賽德曼會計師事務所。麻州共同人壽保險公司承認,受到一家避險基金大舉投資馬多夫,因而曝險。

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說,特雷蒙公司旗下的Rye投資管理公司投資馬多夫的基金,損失約30億美元。奧地利專為富人服務的梅地奇銀行也承認損失,但沒有透露損失紙總金額。



◆ 佛里曼專欄》金融危機 美中走向「兩國一制」

【聯合報╱樂慧生譯】 2008.12.18

亞洲協會在香港辦了場午餐會,一個素昧平生的西方商人緊鄰著我坐下,問了我一個我還真沒碰過的問題:「你倒說說看,美國到底有多腐敗?」

他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華爾街資金經理人馬多夫最近因案被收押,罪名是以龐氏騙局詐騙投資人數百億美元。實際原因還不止於此,與華爾街扯出的種種狗皮倒灶的爛汙有關,而香港金融界一向唯華爾街馬首是瞻。他們想不透,諸如雷曼兄弟、貝爾斯登和美國國際集團(AIG)這些響叮噹的金字招牌,怎地全變成了軟腳蝦?美國證管會在幹些什麼?多年來美國向外大事宣揚的高標準又到哪去了?

香港一位備受敬重、但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家告訴我,他服務的美資投資公司10年來藉著整頓體質不良的亞洲銀行,賺了不少錢。方法是引進美國一些最好的作法,尤其是「深入了解客戶」的原則和嚴格的風險控管。如今他們又該以誰為師法的對象呢?

他說:「從前,我們有美國,我們認為美國投資人總高明些。如今美國自己也病了,他們又該把銀行賣給誰呢?美國人開給旁人的藥方很靈,但要美國人自己服下卻很難,再也找不到醫生了,因醫生自己也病倒了。」

我毫不同情馬多夫,然而就事論事,他的龐氏騙局雖不合法,卻只比華爾街搞的「合法」花樣可惡一點點。華爾街的作為是在低成本信貸、低道德標準和高度貪婪推波助瀾之下產生的。試想,貸款給一個年薪只有1萬4000美元的工人,讓他去買一戶價值75萬美元的住宅,而且不需付頭期款,兩年之內也不必償還貸款。然後把100多個這樣的貸款包裝成證券(信評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還把這種證券評定為AAA 級),賣給世界各地銀行和退休基金,這正是我們金融業在幹的勾當,這不是老鼠會又是什麼?

這個合法的龐氏騙局基礎十分脆弱,建立在房貸掮客、證券設計者、信評機構、證券銷售商和屋主之上,這些人的共同信念就是I.B.G.(I'll be gone),也就是等到該付錢或該重新談貸款條件時,「我早就閃了」!

從中國看美國的金融危機,既令人大開眼界,也教人深感失望。所以大開眼界,是因為很難不得到美國與中國正走向兩國一制的結論。

這怎麼說?簡單得很。在我們大舉為銀行紓困之後,人們可以看著中國和美國說道:「好傢伙,中國有個龐大的國有銀行體系和一個民營銀行體系;美國現在也一樣。中國有龐大的國營工業以及民營工業,而一旦美國政府開始為汽車業紓困,美國也會有龐大的國營工業和民營工業了。」

這麼說當然有些誇張,但不容否認的,界線開始模糊了。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師屈宏斌說,20年來,美國官員絡繹前往中國,大力鼓吹銀行民營化之必要,「而我們也緩緩地這麼做。如今我們卻突然間發現,別人全都在把銀行收歸國有」。

而令人失望的是,今日的中國在許多方面自覺比美國來得穩定,安度當前危機的策略更為明確。中美兩國雖然看來更為相像,一路走來遵循的歷史軌跡卻十分不同。中國在1970年代搞過文化大革命,行止近乎瘋狂,直到毛澤東死,鄧小平復出,才走回正路,朝市場經濟緩步前進。

然而,雖然資本主義救了中國,共產主義之死卻似乎使美國稍稍鬆動。我們失去了意識形態上的兩大競爭者,中國和俄國,每個人都需有競爭對手,這能讓你約束自己。而一旦美國的資本主義毋須再擔心共產主義威脅時,似乎就發起瘋來。投資銀行和避險基金操作槓桿高到嚇人,經理人付給自己的薪酬同樣高得離譜,最要命的是,他們設計出使終端借方與源頭貸方完全連接不上的金融工具,讓你找不到該負責的人。蘇格蘭皇家銀行中國區經濟師辛芬多佛說:「共產主義垮台把中國往中心推,把美國往邊陲推。」

馬多夫事件只是美國金融界倫理、規矩和理性整體崩潰的一個小小象徵。正因如此,我們需要的不僅是為金融業紓困,還需要為我們的道德紓困,使我們的市場、倫理和規矩三者重新取得根本的平衡。我無意扼殺驅動資本主義的動物精神,但是我也不想被它吞噬。

(作者Thomas L. Fried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樂慧生譯)

※ 犀利。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低利率大戰低匯率、整頓華爾街、傳產科技化

* IIF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同步衰退
* 日降息 趨近零 0.1%
* 7年首見 日本預測明年度零成長
* (中國)下崗失業潮 年後恐攀高峰
* 解決就業問題 快救出口
* 「新鄭和」拚外銷 4年砸85億
* 熱門話題:還好,有基本工資
* 抗衰退 愛爾蘭計畫轉型創新之島
* 美嚴管發卡銀行 防卡奴被吸血
* 整頓華爾街 夏比若將掌美證管會
* 馬多夫笑嘻嘻交保 軟禁豪宅
* 陳冲挺住10號風暴
* 10號公報≠10號風暴?
* 消費券七大防偽設計 假的真不了
* 消費券防代領 家暴被害人先註記
* 國共論壇 可望開出金融利多
* 國共論壇 政院5官與會 兩岸執政黨同台
* 三次江陳會 保險MOU一併簽
* 布希:讓汽車業有秩序地破產
* 中小企業放款 銀行雨天收傘
* 立委:企業紓困 CEO應作保
* 強彈 罕見中的罕見
* 砍價殺敵的人 也豎白旗
* 傳統產業科技化 再造新春天
* ICT快速傳遞 向全球介紹台灣商圈之美
* 導入ICT為產業加值 機械業:創造差異化 以小搏大
* 低利率大戰低匯率

◆ IIF預測:2009年全球經濟同步衰退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法新社華盛頓十八日電】 2008.12.19

國際金融研究(IIF)的報告指出,世界經濟2009年將出現逾半個世紀來的第一次整體萎縮。

代表全球375家最大銀行與金融機構的IIF在「全球經濟監督」月報中推估,世界經濟今年成長2.0%,但2009年將萎縮0.4% 。

IIF的報告表示:「必須強調的是,全球經濟的整體萎縮是一種真正虛弱的結果,是1960年以後首次發生。」

IIF總經理達拉拉表示,這是「現代經濟史上最嚴重的全球同步衰退」。IIF的總體經濟分析主任沙托說,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的資料,也找不到世界經濟萎縮的前例。

IIF指出,已經陷入衰退的成熟經濟體,包括美國、日本與歐元區15國等,在嚴重金融危機衝擊下,明年將大幅萎縮1.4%。這些先進經濟體今年的成長率估計只有0.9%。

另一項報告則將拉丁美洲明年的經濟成長率腰斬,降到六年來的最低水準。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經濟委員會 (ECLAC)預測,該地區明年的經濟成長將只有1.9%,是早先預估數字的一半,也遠低於2008年的4.6%預估成長率。

歐洲方面,歐洲央行(ECB)18日表示將持續以固定利率提供無限量的運作資金,維持銀行同業拆款市場的活絡。這類資金能協助商業銀行保持必要的最低準備,以融通企業的資金需要,並進而支撐歐元區經濟。

美國次級房貸演變成全球信用危機以來,銀行同業對相互的借貸都深具戒心,貨幣市場也隨之急凍。



◆ 日降息 趨近零 0.1%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8.12.19

日本中央銀行今天結束為期兩天的利率會議,隨美國降息而把目前僅0.3%的利率調降,降至0.1%。

日本政府上午宣布,將動用20兆日圓(2230億美元)買進銀行機構控持的上市公司股票,以充實銀行業的資本,同時扶持低迷的股市。

內閣府19日發表的聲明指出,這筆資金是75兆日圓經濟振興方案的一部分,該方案還將對銀行業挹注10億日圓的資金;這項股票買回計畫需要取得日本國會的同意。

日本政府目前積極鼓勵銀行業對亟需融通資金的中小企業擴大放貸,但股票投資帶來的損失已侵蝕銀行業的資本,連帶也抑制他們放款的籌碼。

東京野村控股公司的分析師森山說:「政府的這些措施對銀行業是好消息,效果應該會慢慢地顯現。不過,銀行業想要處置的股票可能多數都已拋售,除非出於強迫,很難想像他們還有很多股票可賣。」

日本最大銀行三菱日聯的股價19日上午收盤時上漲2.2%,營收排第二的瑞穗金融集團上漲0.9%,追蹤84家放款機構的Topix 銀行類股指數也上揚0.5%。

東京股市的日經股價指數,今年來已下跌43%。



◆ 7年首見 日本預測明年度零成長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美聯社東京十九日電】 2008.12.19

日本政府19日說,日本經濟本會計年度將萎縮0.8%,而在後年3月底止的2009會計年度,也僅能勉強達到零成長。

日本內閣府19日下修國內生產毛額(GDP)預估值,預測明年3月底止的2008會計年度GDP將萎縮0.8%,遠低於7月時預測的成長1.3%。此外,2009會計年度的GDP也只能達到零成長。這是日本七年來首見零成長預測。

這項低迷的前景預測顯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日本這幾年辛苦建立的溫和經濟成長,已被美國的金融危機粉碎。日本第三季經濟以1.8%的年率萎縮,比早先預估的0.4%縮幅更加惡化。

不過,東京三菱UFJ證券公司策略師山岸說,政府這項預測怕還是太過樂觀。他說:「世界各地的經濟都在萎縮,日本經濟自然也得跟著萎縮。」

日本經濟極端仰賴對美國的出口,也依靠對亞洲經濟體的出口,而這些地區都被已美國嚴重拖累。

失業率預計升為4.7%

日本企業過去都提倡終生雇用,如今卻相繼裁員,連豐田汽車、本田汽車這樣的大企業也不例外。日本9月的失業率為4%,預料將升至4.7%。



◆ 下崗失業潮 年後恐攀高峰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綜合報導】 2008.12.19

珠三角和長三角等東南沿海地區的外資企業和大陸企業,開始大幅精簡人力。中共農業部計算,大陸1.3億出外打工的農民工,已有780萬人失業返鄉,中共官員嚴陣以待,擔憂明年春節前後將有另一波返鄉失業高峰。

變相裁員
只發放基本工資

一位珠三角勞工維權工作者觀察,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台資企業和港資企業,為應變金融危機,近期已展開變相裁員政策,以深圳富士康為例,要求中階幹部無薪休假,僅給基層員工基本工資,迫使員工不得不自行離職,許多農民工一年以來,都找不到超過基本工資的工作,已提早返鄉。

香港媒體報導,廣東省日前發布企業倒閉或關廠統計,光10 月廣東就關閉近8,000家企業,直追前九個月的7,000多家,等於今年以來已倒閉1.5萬家企業。其中,光是東莞在10月就倒閉200多家企業,造成2萬名員工失業。

財經網報導,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表「金融危機對就業影響最新數據調查報告」。該部官員堅稱,「農民工返鄉率與往年相比略顯突出,但是構不成所謂的返鄉潮」。不過,高度擔憂明年春節前後農民工返鄉失業情勢將更惡化。

根據調查,大陸勞動力輸出十大十省,包括四川、重慶、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甘肅等,到11月底,農民工有485萬名返鄉。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中共農業部固定觀察點估算,十大省市農民工提前回流量已達到農民工總量的6.5%,以大陸1.3億農民工計算,已有780萬人提前返鄉。

大陸勞動力輸出大省已陸續反映出農民工失業「災情」。財經網引述重慶常務副市場黃奇帆說,重慶一年輸出勞動力700萬人,10月、11月以來,農民工回流超過20萬人,主要從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回流,預估返鄉不再出外的農民工將高達100 萬人。

鼓勵計畫
輔導農民工就業

黃奇帆擔憂,三峽水庫區已經沒有耕地,農民工回流無法就業,也找不到經營門路,恐怕造成嚴重的失業問題。重慶已推出就業指導和培訓計畫,鼓勵計畫出外務工,並落實創業輔導。

中共國務院針對農民工就業問題,日前頒布「六項促進就業措施」,包括:積極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強農民工就業能力培訓;扶持有條件、有能力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以及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益。



◆ 解決就業問題 快救出口

【經濟日報╱記者 陳慧敏】 2008.12.19

歐美市場萎縮,正嚴重衝擊中國世界工廠,中國以勞動力密集產業為主的出口型產業,長期以來容納龐大就業人口。中國政府必須體認,人民幣4兆元刺激內需計畫,僅能帶動基礎建設,無法扶助出口產業,要真正解決就業問題,必須加快腳步,協助加工貿易企業渡過難關。

中共近年推動「轉型升級」,頒布一道道遏制加工貿易發展的政策,希望淘汰和拋棄勞動力密集產業,以「騰籠換鳥」,加工貿易台資企業極力奔走,倡議勞動力密集產業帶動就業的貢獻,都改不了中南海經貿官員的思維。

如今,金融危機使得加工貿易企業重創,農民工返鄉一波波,失業加劇,可能為中國大陸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才逐漸意識到勞動力密集產業的重要性。

實際上,依據中共商務部日前發佈報告,中國出口每波動1%,就會衝擊18萬到20萬人就業。中國11月出口額比前一年下跌2.2%,是六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同時,中國前十個月出口增長率若去除人民幣升值、原物料價格大漲等因素,可能已呈現負成長,因此才會出現中小企業倒閉、農民工失業返鄉等連鎖現象。

儘管中共已頒布人民幣4兆元的刺激內需政策,近期頒布救房市、救車市等政策,這些政策都是針對內需經濟,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仍有限,無法完全吸納從出口企業失業的大量農民工。中共應針對出口型產業,加快推出更多輔導、協助措施和辦法,才能真正創造就業,避免這場隱然成形的失業危機。

※ 台灣是推出新鄭和計畫,不過成效有待評估。



◆ 「新鄭和」拚外銷 4年砸85億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2.19

外銷訂單連續兩個月負成長,經濟部長尹啟銘昨天緊急向行政院長劉兆玄提出為期四年的「新鄭和計畫」。將自明年元月啟動,至一百零一年止,政府斥資八十五億元。協助廠商拓展外銷,預定每年促進外銷出口成長在百分之六以上,這項計畫獲得劉兆玄支持,將送下周行政院會通過。

劉兆玄昨天在院會後邀集財經首長,聽取尹啟銘簡報,劉兆玄說,經濟部可再考慮打造幾個重要品牌,應利用大陸是最好的發展舞台,另外我們在服務業也很有潛力,經濟部應充實計畫。

※ 前面有相關報導。



◆ 熱門話題:還好,有基本工資

【陳昱名/高雄市(博士候選人)】2008-12-19 中國時報

許多企業大幅裁員外,更強迫員工大放無薪假,大行減薪之實。勞委會決議保住基本工資底線,讓勞工在不景氣中能勉強糊口過日子。

但,不少論者抨擊,這將會持續拉高企業的營運成本,最後終至使企業家出走台灣,反而造成更多失業。經濟學有個「格萊欣定律 (Gresham's Law)」,一般稱之「劣幣驅逐良幣法則」,泛指一個市場內,當產品或貨幣品質良莠不齊,卻在市場上都享有相同的價值時,品質好的反而會被品質不好的產品淘汰出市場,因為大家都愛挑便宜。

若將此定律帶入基本工資的議題時便會發現,如果基本工資門檻還在,便不能淪為惡性競爭,若將基本工資取消,企業便會將工資越往底殺下去,優勝者將是超低薪與社會福利成本最低的外勞,變成了大多數非技術性職位的最有競爭力者。屆時,反正工廠只要人事成本低,生產線能夠廉價運作就好,更不要去搞什麼花錢的研發,要求工安保障、職業培訓、勞動福利、乃至於有技術證照和學歷反而都是一種負擔,台灣的好人才必然到國外另謀高就。

為了台灣產業界的未來,也為了勞工基本人權的保障,基本工資的底線真的不能失守啊!

※ 這讓我想到 DVD 播放機的經濟生態。



◆ 抗衰退 愛爾蘭計畫轉型創新之島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法新社都柏林十八日電】 2008.12.19

愛爾蘭的頂尖智庫18日下修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預測經濟衰退將會陷得更深,愛爾蘭總理柯溫並宣布要成立5億歐元(7.3億美元)的創投基金,協助推動「智慧型經濟」。

經濟社會研究所 (ESRI)在最近的季刊中說,「從歷史或國際角度比較,愛爾蘭的衰退程度都很可觀」。

ESRI預測愛爾蘭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會萎縮2.4%,2009年的衰退幅度擴大到3.9%,明年的國民生產毛額(GNP)更下滑達4.6%。

ESRI在10月時尚且表示,這場1983年以來首見的衰退應不會太嚴重,當時預料今年經濟會萎縮1.3%,2009年的跌幅則縮小為0.7%。

愛爾蘭在2008年上半年就率先成為第一個陷入衰退的歐盟國家,第一與第二季經濟分別出現0.4%與0.6%的負成長,第三季GDP又接著萎縮1.2%。

愛爾蘭經濟1990年代持續締造兩位數成長時,曾贏得「凱爾特之虎」的雅號,如今卻因國內房市崩盤與國際金融危機而遭到重創,失業率升到十年來的高峰,零售業銷售更是25年來最糟。

愛爾蘭總理柯溫18日提出一項經濟藍圖,希望建設愛爾蘭成為「創新之島」,確保未來經濟走出衰退後,能發揮作用。

柯溫計畫成立一項5億歐元的創投基金,聚焦研發新科技與產品。該基金將由國家退休準備基金出資49%,另51%資金則向民間創投事業募集。



◆ 美嚴管發卡銀行 防卡奴被吸血

【劉屏/華盛頓十七日電】2008-12-19 中國時報

剛過八點,華府近郊的這間辦公室裡,只有小王一個人。電話鈴響了。小王接起來,一個悅耳的聲音問道:「您周末買的那雙皮鞋,好穿嗎?」「女朋友都還不知道我買了新鞋,妳怎麼知道?」驚訝的小王愈聽愈寒心,原來電話是討債公司打來的。

美國也有卡奴,而且在金融危機後,明顯呈現三「高」:金額高、人數高、成長高。最新的數字是,平均每個持卡人欠款近八千美元;欠繳六十天的,從八月間的三.九%,上升至目前的四.八%,討債公司的生意也就愈來愈忙了。

三高危機 討債緊迫釘人

比起台灣,美國的討債公司比較文明,至少不揍人。但「文鬥」有時比「武鬥」更折磨人。小王即為一例,刷卡付帳,信用卡公司有紀錄,討債公司也有紀錄。悅耳的聲音問:「既然有錢買鞋,是不是也有錢還債?」一時還不出來?不要緊,訂個時間表嘛,討債公司的緊迫盯人是很厲害的。

發薪、領紅利、別人匯款給你的日子,討債公司清清楚楚。在他們那裡,你是沒有隱私的。偶爾還派人到公司來「探望」你,當然也可到貴宅「問候」你。

不過現在討債公司有點擔心,以後生意未必那麼好做。因為聯邦準備理事會本周四開會,打算大刀闊斧對發卡公司下手,例如從此不能任意漲息。

利上滾利 欠八千變三萬

循環利率上漲,對美國人是十分可怕的事。因為很多人每月都只付最低應繳金額,有時只要全額的三%、四%。可是利上滾利,日積月累,本來就已是長夜漫漫,如果再漲息,不成卡奴也難。

為什麼漲息?發卡公司的理由十分簡單,「風險上升,所以利率上升」。也就是說,閣下無法如期還款的風險增加了,所以利率也只好增加。既然還款已有困難,還增加利息負擔,豈不造成惡性循環?更難以解釋的是,很多人按時繳款,依然成漲息的受害人。

華府媒體報導,某人的信用卡循環利率本是八.九%,突然變成了二一.二四%。他後來知道他還不是最倒楣的,因為有位保險從業人員的利率突然從八%漲為二四%。這幾位的共同之處是:沒有不良紀錄,卻莫名其妙成為發卡公司的肥羊。目前全美最高的信用卡利率是三五%。以八千美元卡債計算,每月付三%的最低額,全部付清,需十年又五個月,本息共計近美金三萬元。這還是十年裡沒有任何新負債。

聯準會規範 卅年大變革

所以周四聯準會開會,準備訂頒的規定被稱為「信用卡業務卅年來最大變革」,包括:不得任意提高循環利息的利率、降低信用卡借款利率(現有的高達二三%)、必須提出更明確理由才能認定客戶逾期繳款、逾期客戶有更多的機會申訴及平反、各種條款必須更淺顯易懂。

卡奴莫不樂見,但發卡公司與消費者團體卻展開角力。前者說,上述規範,有的史無前例,有的違反自由經濟法則,不可不慎。後者說,這些是避免卡奴續遭宰割的不二途徑,不宜再拖。發卡公司又說,修改電腦程式需時一年,所以即使訂頒,也不能馬上實施;消費者團體反駁說,漲息時電腦作業滿快的嘛,所以要求寬限期不得超過一百八十天。究竟卡奴命運如何,日內揭曉。



◆ 整頓華爾街 夏比若將掌美證管會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八日電】 2008.12.19

知情人士表示,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將任命金融監理老將夏比若女士(Mary Schapiro )出掌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夏比若在監管方面經驗豐富,顯示歐巴馬決心整頓華爾街的亂象。

知情人士說,歐巴馬將在18日的記者會上正式宣布這項人事案,拔擢現任金融產業監督局(Finra)執行長的夏比若,作為他推動金融管理改革的要將。曾任財政部助理部長的簡斯勒(Gary Gensler)則將出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 )。

1934年成立的SEC,目的是為了在1929年股市大崩盤後,監管市場秩序,鞏固投資人信心。但在這波金融海嘯中,SEC 對貝爾斯登與雷曼兄弟兩大券商的滅亡幾乎毫無警覺,最近發生的馬多夫詐騙案歷時數年,金額數十億美元,更是凸顯SEC的無能。隨著現任SEC主席考克斯的蒙羞下台,夏比若將接掌的是個破碎低迷的組織。

此外,目前金融衍生性商品規模龐大,內容複雜。美國政府以SEC監管證券,以CFTC管理期貨與選擇權,這樣疊床架屋的雙重組織卻對引爆金融海嘯的CDO、CDS等新金融產品卻沒有規範能力。在這次的金融風暴中,還要靠央行的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與財政部出面擔當許多監理角色。

歐巴馬已呼籲大幅改革對華爾街的監理架構,避免當前的災難重演。他說金融監理單位的結構是他考慮的內容,但他尚未具體提出他的改革作法。一些國會議員正推動要讓SEC與CFTC合併。

歐巴馬預定在台北時間19日凌晨舉行記者會宣布新人事。他將在本周完成提名他的內閣成員,周末回到夏威夷的家度假。此外,歐巴馬也已決定要選擇共和黨眾議員拉胡德(Ray LaHood)出任運輸部長。

代表恩龍集團作假帳破產案受害者的律師羅賓斯說,歐巴馬需要一個可以強力執法,扭轉前政府監理鬆弛、放任的人選。他認為夏比若「會受到投資人與公眾廣泛歡迎」。

SEC現任主席考克斯17日坦承,馬多夫詐騙案在1999年就有端倪,SEC持續收到提報,但沒有引起委員調查。

布希提名的考克斯,被批評是尸位素餐,對金融海嘯完全狀況外。考克斯咎由自取,但許多人也指出SEC預算屢遭削減,也是SEC成效不彰的原因之一。



◆ 馬多夫笑嘻嘻交保 軟禁豪宅

【聯合報╱編譯陳澄和、張佑生/綜合報導】 2008.12.19

主導500億美元投資世紀大騙局,「紐約頭號公敵」華爾街聞人馬多夫,17日被限制住居並佩帶電子手環接受監控及宵禁,但700萬美元的自宅遠比拘留所舒適!

聯邦法官裁定交保金額為1,000萬美元,另須找4人具保,結果只有馬多夫的妻子和他的兄弟共3人同意在交保文件上簽名。

馬多夫在紐約曼哈坦的公寓被當作值700萬美元的擔保品,儘管具保人數和交保金都不足,但是法官仍同意讓他回家。

法官同時諭令馬多夫每晚7時到隔晨9時不得離開住所,必須湊足剩餘的300萬美元,「宵禁」才能解除。如果馬多夫棄保潛逃,他位於紐約長島與佛羅里達棕櫚灘的兩處豪宅將被法院查封。

馬多夫17日離開法院時已有大批媒體守候。笑嘻嘻的馬多夫步出黑色SUV,準備進入公寓時受到更多媒體的包圍,他一度和一名記者相互推擠,場面十分混亂。

但這種混亂場面和他闖下的大禍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馬多夫主導的「龐氏騙局」作案時間長達10年,受害者遍及美國及歐亞兩大洲的大型金融機構。瑞士名表業者勞力士集團似乎是最新的受害者,17日宣布任職集團執行長16年的集團少東海尼格(Partick Heiniger)已經離職,瑞士媒體揣測應與集團涉入馬多夫騙局慘賠有關,但遭否認。

美國證管會(SEC)已承認監督不周,SEC主席考克斯17日表示目前沒有證據顯示SEC人員涉及非法勾結。考克斯16日承認,針對馬多夫的「可信、明確」指控最早可追溯到1999年,SEC均未採取行動,將進行內部調查釐清責任歸屬。

今年來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公司的崩潰已讓SEC屢次背負疏忽監督的罪名,如今又面對馬多夫騙局,更是信譽掃地。

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預計18日宣布提名金融業監督局(Finra)執行長夏必洛 (Mary Schapiro)出任新的SEC主席。如果能獲得參院同意,現年53歲的夏必洛將成為SEC歷來的首位女性主席。



◆ 陳冲挺住10號風暴

【聯合晚報╱陳素玲/特稿】 2008.12.19

金管會昨天決定10號公報如期實施,可說是金管會新科主委陳冲上任後第一個重大決策,今天股市反應先黑再小跌,尾盤還數度翻上小紅格局,看起來初步反應沒有太負面,投資人對此還處於觀察期,也意味對陳冲的檢驗才剛開始。

陳冲在剛被發布為新任金管會主委,接受媒體專訪 ,就曾經透過媒體釋放出10號會計公報該不該如期實施的政策風向球,訊息公布後,市場反應不一。陳冲為了確認企業衝擊程度,決定重新做第二次企業調查意見再做決定,外界原本預則延後實施可能性較大,沒想到陳冲跌破眾人眼鏡,繞了一圈後,還是決定回到原點。

陳冲做出出乎市場意外的決定,承擔的壓力可想而知,今天股市是首波測試點,以今天股市走勢來看,雖然一開始走跌,但是後來跌幅一再縮小,讓金管會鬆了一口氣。但是今天股市反應只是起點,市場對陳冲擔任金管會主委的檢驗,也才剛開始。

【記者魏興中/台北報導】

備受市場矚目的財務會計準則第十號公報是否延期實施的問題已有了正式的答案。金管會日昨宣佈十號公報將於明年元旦如期實施,此一訊息使得今日的盤面明顯受到衝擊,指數呈現弱勢震盪格局。法人指出,十號公報的實施,將對三大類型的產業帶來較大程度的影響。

法人表示,所謂十號公報即為存貨之會計處理準則,由於新制度對於銷貨成本進行調整,使得企業毛利率難以預估;另外,新制度對於存貨減損金額的增加也將直接對上市櫃公司的獲利造成影響;再則部份產業的成品缺乏公允的價格機制,使得財報的透明度恐將出現疑慮。

而就整體產業而言,法人認為包括三大類型產業將出現較為明顯的影響。其中如DRAM、TFTLCD、億晶圓代工產業等由於固定成本佔比值較高,因此新制實施後,勢必將產生未分攤的固定成本,將不利於毛利率的表現。



◆ 10號公報≠10號風暴?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曾桂香/特稿】 2008.12.19

金管會決定如期實施10號會計公報,出乎市場預期。金管會決策理由仍然不脫先前國際接軌之說,但是台灣畢竟不等同於世界,台灣在國際產業鏈的分工角色,更與歐美南轅北轍,就在企業紛紛向政府求援之際,10號公報會不會成為壓倒駱駝的「10號風暴」, 令人關注。

簡單來說,10號公報就是企業的存貨由「成本」改為變現淨值計算,而且存貨成本不能彼此截長補短後以「總額計算」,而是要「逐項比較」。此一結果,首要反應在企業財報,帳面可能變「難看」,尤其值此國際經濟大衰退,訂單大減,導致存貨成本壓力加重,新的會計準則對企業的衝擊立即可見。

從國際分工邏輯來看,台灣是世界代工中心之一,歐美先進國家大廠的存貨壓力,全部由台灣的代工廠商吸收,因此歐美存貨成本對財報影響不大,以自有品牌為主為的南韓也可逃過一劫,但台灣科技大廠就沒如此幸運,此刻國際訂單銳減,台灣廠商馬上積壓大批備料、存貨,雖然不是「立即損失」,卻得馬上在財報上顯現,面對的是後續銀行的抽銀根風險。

政府一方面要銀行不要雨天收傘,卻要企業先自掀底牌,如果企業此時帳面財報不好看,銀行能夠對財報視而不見嗎?金管會昨天公布銀行11月對中小企業放款結果,一反9月、10月增長趨勢,出現銳減數據,可見銀行對企業前景確有疑慮,10號公報的上路,企業股價若再下一成,恐怕更難取得銀行資金,政府政策一貫性面臨挑戰。

10號公報如期實施,但之前的34號公報,則可以放寬企業金融損失認列方式,兩種不同結果,金管會搬出的理由都一樣-國際接軌。但官員又說,世界各國更改34號公報規則,如今已經證明是錯誤的,因此各國都不再以此為手段。若是34 號公報跟進國際的腳步有問題,則今天又拿各國做法相較,難道就沒有問題? 到底那一個決策邏輯才可信?

在此波全球金融危機中,台灣的股市乃至金融機構運作,到底應不應該全面國際化、自由化,出現正反思辯,官方的金管會,則似乎還未走出「國際接軌」的迷思,一切決策以此為師,結果是好是壞,勢必也要接受檢驗。



◆ 消費券七大防偽設計 假的真不了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2.19

行政院昨天公布面值五百元及二百元消費券樣張,分別為鮮紅、暗紅色,面積為現鈔的三分之二。中央印製廠特別設計七大防偽功能,提醒消費者「轉一轉、摸一摸、看一看」三大辨識技巧。

中央印製廠主任周中興指出,消費券使用時若有毀損,雖可比照鈔券回收,但毀損超過四分之一面積以上就不能回收。

消費券預定在春節前的一月十八日發放,因此福袋比照紅包設計,正面寫著「恭賀新禧」,背面則印上消費券使用諮詢電話0800883600。

周中興表示,消費券印製視同鈔券,設計有七大防偽設計,在轉一轉部分,消費券採用變色油墨,會出現金色與綠色的變化;摸一摸部分,可感覺到主要印紋有墨紋凸起,觸摸處在消費券上的文字。

其他還有五項防偽設計,包括有隱藏字在角落處,因角度不同可看出隱藏的五百元或二百元字樣。微小字的辨識,在五百元或二百元附近的小阿拉伯數字。至於正反面套印,則應注意正反面的數字對應。

梅花水印需要靠光線觀察,可照出梅花圖形在鈔券中,至於螢光纖維絲方面較為專業,周中興提醒,使用紫外燈照射會顯現不同顏色的纖維絲。

消費券將發五百元六張和二百元三張,正面印有玉山圖樣,標識「中華民國振興經濟消費券」,右邊提示「應購買貨物勞務不得兌換現金找零」,左邊則寫「使用期限至九月三十日止」,下方印有「行政院」字樣。不過,消費券沒有如現鈔「防偽線」的設計。

金管會主委陳冲在院會提到,消費券在台灣使用,如果有台商將消費券拿到中國流通,可能會引起批評。劉揆說,消費券在大陸使用的影響性極微,政治人物不能因此而無限上綱,甚至誤導民眾。



◆ 消費券防代領 家暴被害人先註記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何明國/台北報導】 2008.12.19

內政部次長簡太郎昨天在行政院會表示,消費券明年一月十八日上午八時到下午五時發放,全部發放作業到明年四月三十日截止。為避免家暴被害人遭代領,得在一月十五日前向戶政單位(外配則向移民署)註記親自領或委託領取的人。

簡太郎昨天報告消費券發放作業,一般發放對象約二千三百一十八萬九千三百五十人,如加上明年三月三十一日以前辦妥出生登記的六萬人,及新申請居留許可者,與因公派駐國外,國內無戶籍的人員,總發放數二千三百二十五萬人。

簡太郎指出,陸配雖可領消費券,但如係前兩年來台團聚尚無居留證者,無法領消費券。若符合領取資格的人在領取消費券前死亡,得由法定繼承人領取。

明年一月十八日全國將有一萬四千個發放所發放消費券,如果當天來不及領取,可在明年二月七日至四月三十日向指定郵局領取,逾期未領取者不再發給。

此外,取得居留許可的無戶籍國民等準國民部分,可到四百八十五個發放所設置的專櫃,由移民署派員提供驗證服務。準國民僅二十人以下的鄉鎮市區,這些人士的消費券將以掛號方式寄送。簡太郎說,分為親自領取及委託領取,委託書格式會附在消費券領取通知書上。

親自領取要檢附身分證或居留證件。未結婚之未成年人由法定代理人領取時,還須檢附未成年人的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或居留證。

簡太郎說,依兒福法規定保護安置的兒童或少年,應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或安置機構、寄養家庭領取;法院裁定民事保護令暫時監護案件的未成年子女,應由暫時監護人領取;未結婚的未成年或受禁治產宣告的人,應由法定代理人領取;矯正機關收容人在矯正機關內領取。

為保障家暴家庭的受害人,可持民事保護令,或家庭暴力事件通報表,或警察機關受理家庭暴力調查表,或家暴中心公文,在一月十五日前向戶政單位或移民署註記親自領取或委託領取的人,以免遭代領。

※ 幸虧有想到這點。



◆ 國共論壇 可望開出金融利多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林安妮/上海十八日電】 2008.12.19

國共「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20、21日在上海登場,國內十多家金控董座全數受邀。據了解,中共中央台辦主任王毅在會後宣讀共同建議時,可望針對我金融業者進入大陸市場等議題,開出利多。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今天上午將率領一百多位國民黨智庫、黨務人士、我政府官員及多位企業家,前往上海出席國共論壇。晚間,吳伯雄、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大陸政協主席賈慶林,將預先舉行「三巨頭會」,為國共論壇預做暖場。

吳伯雄表示,兩岸經貿論壇定位為非官方、非決策性,主要是做為兩岸朝野意見交換平台。和往年三次國共論壇相比,今年國、共兩黨都是執政黨,會後雙方也將發布共同建議,因此深受外界關注。

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馬紹章日前已率領先遣人員和大陸就共同建議內容,進行最後磋商。知情人士說,我方「預期」大陸今年也將仿照過去透過國共論壇模式釋出多項利多,我方金融業者可望受惠,雙方也將論及合作應對國際金融海嘯。

國共第四度舉行經貿論壇,雙方討論議題包括,兩岸經濟交流制度化安排、擴大兩岸金融及服務業合作以及促進兩岸雙向投資等,不少議題均和明年三次江陳會協商主題相仿,暖身意義不可言喻。

據了解,今年受邀出席的台灣企業家,不脫往年「重量級」規格,除台玻集團總裁林伯實、鴻海集團董座郭台銘外,還包括台灣證交所董座薛琦、台灣集保董座范志強,及台銀張秀蓮、兆豐金王榮周、第一金陳裕璋、富邦蔡明忠等十多位金控負責人,我方金融界重量人士幾乎全數出動。

今年國共論壇還將首度出現以私人身分受邀的我方政府官員,包括經建會副主委單驥、金管會銀行局長張明道、交通部民航局長李龍文、交通部觀光局長賴瑟珍和經濟部投資處長邱柏青等人,均是以「智庫專家」身分受邀。此外,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秘書長秦金生,以及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等人,也將出席。



◆ 國共論壇 政院5官與會 兩岸執政黨同台

【陳洛薇、劉尚昀/台北報導】2008-12-19 中國時報

馬政府任內首次國共論壇明日登場,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榮譽主席連戰將共同出席。國共論壇是否觸及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吳伯雄說,論壇不會就此作出討論,但國民黨的立場很清楚,「一定會在不同而且方便的場合表達意見!」

政院五官員將以私人身分參加國共論壇,外界抨擊黨政不分;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回應,為排除外界疑慮,與會官員返台後必須向主管機關提出書面報告。

以私人身分參加 被批黨政不分

國共論壇議題將包括兩岸經濟交流制度化的安排、擴大兩岸金融及服務業合作、促進兩岸雙向投資、文化沙龍。經建會副主委單驥的與會身分,是智庫特邀嘉賓,金管會銀行局長張明道、交通部民航局長李龍文、交通部觀光局長賴瑟珍和經濟部投資業務處長邱柏青則是智庫特邀專家;費用由國民黨智庫負擔。

劉德勳說,單驥是政務官,事先向政務人員赴大陸地區審核程序委員會提出申請,聯審會昨已經以書面審查方式同意。李龍文屬涉密人員,所屬機關也透過書面方式同意他前往大陸,另外三人則向所屬機關請假即可。

國共論壇是否侵犯兩岸兩會談判機制?劉德勳表示,這些官員未來可能會是兩會談判的主要成員,但主要結論都要由政府內部討論,並給予授權,不可能僅由這些人就能決定。

陸委會釋疑 返台須提書面報告

劉德勳也強調,陸委會將這些官員認定只是單純和大陸進行意見交流,不會涉及具體談判內容;但為解除疑慮,儘管這些官員是以私人身分受邀,陸委會將要求這些官員返台後,必須向主管機關提出書面報告。

吳伯雄強調,兩岸經貿論壇(國共論壇)定位是非官方、非決策性,主要提供兩岸朝野意見交換平台,議程全部透明、公開。今年最大不同是,前三屆國民黨還是在野黨,當時只能坐而言不能起而行,這屆因雙方都是執政黨,會提出「論壇共同建議」,自然會有其影響力。

吳伯雄指出,這次論壇也邀請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副主席張昭雄、祕書長秦金生等七人,與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以及產業界與學術界人士;此外國民黨也曾私下接觸過民進黨人士,但對方均以「目前不方便」為由婉拒。



◆ 三次江陳會 保險MOU一併簽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雷盈、李淑慧/台北報導】 2008.12.19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昨(18)日表示,明年上半年三次江陳會,兩岸將會簽署銀行與證券兩項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至於原本不必簽的保險MOU ,在我方提出要求下,對岸也願意跟我們簽。

李紀珠說,簽署MOU關於「專業的部分」,進行的很順,金管會都已經準備好了。

此外,李紀珠也提出,金融海嘯發生後,大陸若要避免失業潮,應該儘快開放台灣的銀行到大陸設立分行,以及縮短承作人民幣的時間。對岸官員回應,願意考慮打破世貿組織(WTO)的承諾,縮短台資銀行承作人民幣的時間。

李紀珠昨(18)日與媒體座談,說明兩岸金融發展情況。她指出,MOU的基本內容包括了訊息交流、實地檢查、資訊保密、後續聯繫等四大項。此外,還會有備註,包括用詞定義說明、聯繫窗口等。金管會已經有版本,不是只有一張A4的紙。

李紀珠說,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後,對方向她抱怨大陸台商「丟了就跑」,台幹一夕之間不見人影,造成當地上千名員工失業。她趁機提出希望對岸開放台資銀行到大陸設立分行、縮短承作人民幣業務等訴求。

她認為,台灣的銀行業最瞭解台商,若能儘快開放台資銀行到當地設立分行、承作人民幣,將可解決台商因資金問題而關廠問題。如此一來,「大陸何必花4兆元去救失業?」

李紀珠說,台灣有七家銀行在大陸設立辦事處,有一家設立辦事處已經八年。另外,有13家證券商設了24個辦事處,至今無法升格。金管會爭取金融業在大陸可以設立分行、子行或參股,「晚起步總比不起步好,台灣的機會還是很多。」

李紀珠提到,她日前至北京參加兩岸金融研討會時曾建議中方,兩岸應該把握目前西方發生金融海嘯的機會,好好練內功,互相合作,而非自限格局與視野,只把眼光放在台海兩岸而已。

她認為,儘管金融海嘯影響深遠,但其實不論是台灣或中國大陸,兩邊金融機構直接受傷的程度不重,因此現在正是雙方可以攜手合作的時機。

以往台灣金融業走過的路,對大陸是彌足珍貴的獨特經驗,因此台灣經驗可以給大陸相當多的參考價值。李紀珠表示,當時她在研討會的公開場合提出這些看法後,雙方主管機關同意實質合作,而非僅以我方開放幾家、對方開放幾家等名目上的開放做法。



◆ 布希:讓汽車業有秩序地破產

【聯合晚報╱美聯社華盛頓十八日電】 2008.12.19

布希政府18日表示,正在慎重考慮讓美國汽車業有秩序地(orderly)破產,即由聯邦政府來安排其破產。布希說,他不想把爛攤子丟給下任總統歐巴馬;白宮最早可能在19日決定如何協助汽車業。

布希總統在智庫美國企業研究中心發表演講,回答問題時表示:「在正常情況下,無疑破產法庭是解決債權、債務和重組的最佳途徑,但現在不是正常情況,因而構成問題。」他說,顯然汽車業非常脆弱,他很擔心沒有華府干預的徹底倒閉,會影響市場的心理,市場雖然已經在解凍,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

白宮新聞秘書波瑞諾說,總統不會讓這些公司沒有秩序地破產,那將造成混亂和震驚。她說,還有其他的可能途徑來協助汽車業,如動用7000億美元金融紓困經費,對汽車業提供短期貸款。她表示,白宮遲遲不宣布方法的因素之一,是政府仍在與有關方面,包括汽車公司、工會和資產持有人,討論「有管理的破產」方式。



◆ 中小企業放款 銀行雨天收傘

【呂雪彗/台北報導】2008-12-19 工商時報

行政院決對中小企業紓困加把勁!根據金管會統計顯示,本國銀行對中小企業放款在11月較10月減少210億元,顯示銀行確有雨天收傘的現象。

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昨天下午召開跨部會議,研商對中小企業紓困事宜,金管會、經濟部、財政部、央行等跨部會首長、副首長都與會。

由11月本國銀行放款餘額統計資料顯示,本國整體銀行放款餘額仍有成長約0.5%,但對中小企業放款呈現衰退,減少約210億元,負成長約0.7%,一反9、10月放款分別增加222億與44億的情況,顯示產業界屢次向政院、經濟部表示銀行雨天收傘,確有其事(參附表)。

金管會進一步統計,11月減少對中小企業授信較多行庫包括玉山、兆豐、台新、永豐等行庫,多數公股行庫則配合「三挺政策」成長居多。

銀行減少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原因,官員推測,可能是不景氣情勢愈來愈嚴峻,銀行只敢做有擔保品貸款有關。值得注意的是,信用保證基金的保證餘額也呈現衰退,顯示送保案件也在減少。由於中小企業信保基金對逾放呆帳的理賠不夠迅速,官員表示,銀行不一定喜歡送保案件,還是比較相信有擔保品的抵押授信案。

據了解,各行庫目前對中小企業貸放成數平均大約在6成5左右,但政院要求,最高可至8成,邱正雄責成金管會等相關單位,進一步分析各行庫減少對中小企業授信原因,授信產業類別究竟是國內部門或出口部門減少,同時思考提升行庫對中小企業貸放成數,針對中小企業授信問題提出因應解決對策,並要求公股行庫落實對中小企業增加融資。

此外,為了落實銀行挺企業,明年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規模確定將由原先編列預算60億元加碼至100億元,其中追加的20億元來自銀行捐款,剩下20億元另籌,政院認為,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有擴大運用的空間,希望至明年底達到對中小企業增加放款3000億元目標。

據悉,經濟部昨天也提出籌組跨部會專案小組,下鄉輔導協助中小企業紓困輔導團的規劃報告,預計近日內宣示啟動下鄉列車。但如何主動出擊協助數萬家中小企業,是否能迅速、普遍化,利用現有資源整合,以利年關前掌握時效,邱正雄責成經濟部修正補強後近日內對外宣布。



◆ 立委:企業紓困 CEO應作保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陳芝艷/台北報導】 2008.12.19

企業向政府申請紓困,不能全無條件。立委建議,為證明紓困企業仍對未來經營具有信心,必須在借款時由執行長(CEO)擔任連帶保證人,負日後共同清償責任,財政部認可表示「是合理的紓困配套機制」。對此,不少行庫表示,CEO擔任連帶保證人,對降低銀行授信風險將有不少幫助,如果未來列入法令條件,會配合辦理。

立委羅淑蕾指出,民間企業一家家面臨經營困境,政府的「三挺」政策(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員工),實際上企業卻無法挺員工。面臨經營困境的企業,一邊向企業伸手借錢,一邊裁員。政府必須在紓困時,將裁員造成員工生計出現風險的企業,納入是否對企業紓困的條件。

不過,財政部政務次長張盛和認為,企業裁員是降低成本的一環,政府借款給裁員的企業看似不合理,但是如果企業經由紓困還有做下去的機會,不能因為它裁員,就要銀行不能借錢給企業,否則可能會演變成「員工愈裁愈多」的局面。

羅淑蕾則要求,政府要給企業紓困,拿的是納稅人的錢,不能完全不設限。企業要借錢必須先保證對自己的經營能力有信心,因此,政府既然無法阻止企業裁員,就得在借錢時要紓困企業的CEO擔任連帶保證人,也可證明企業有渡難關的決心。張盛和對此建議表示「這是合理的紓困配套機制」,財政部將會帶回研究。

對於立委的建議,合作金庫銀總經理林田指出,目前企業到銀行貸款,只有少數由董事長、總經理擔任連帶保證人,通常規模愈大的企業,愈不會由負責人出面當保證人,例如不少國營事業董、總根本是政府官派,向銀行融資時也不可能由官派董、總出面擔保。



◆ 強彈 罕見中的罕見

【經濟日報╱記者 何易霖、周志恆】 2008.12.19

經過將近八個季度的低潮,DRAM與NAND Flash現貨價出現近期最強烈的反彈,透露記憶體市況即將告別寒冬,迎接曙光。

過去記憶體市場以標準型記憶體為主,由於產品單一化,每逢景氣趨勢向下,至少五年才能走出景氣谷底,邁向另一個高峰;然而隨著NAND Flash問世,使得記憶體晶片廠產品組合獲得調配,避免過去因產品單一化導致的風險集中,也讓產業的高低循環周期縮短至三到五年內。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1990年代,DRAM一旦落入不景氣,需要長時間恢復;2001年記憶體市場變盤,引發國際大廠「大退潮」,為現在記憶體市場寡占局面開啟序幕,隨著2003年起NAND Flash崛起,讓產能獲得新分配,造就2005年後一波記憶體業快速復甦,這波大多頭行情,不少業者一天賺進超過1億元。

有趣的是,在NAND Flash與DRAM主宰記憶體晶片產能後,兩大產品價格常常是出現「一強一弱」,業者都會把不賺錢的產品產能縮小,轉做好賣的產品,也讓這兩大產品充分發揮「產能調節分配」的功能。

上述的現象多半是人為調控產能所造成的反射性影響,如今,DRAM與NAND Flash雙雙大漲,是歷來少見的現象,尤其DRAM一天現貨價要大漲18%,更是「罕見中的罕見」。

※ 要買新電腦的人手腳要快喔~



◆ 砍價殺敵的人 也豎白旗

【袁顥庭、陳泳丞】2008-12-19 工商時報

下半年面板需求急凍,面板廠祭出減產、降價雙管齊下的猛烈手段,希望透過減產控制供給、降價刺激需求,扭轉供過於求的狀況。但面板價格和產能利用率仍直直落,這下連南韓大廠也開始停工,顯示終端需求的不振,讓業者已經是幾近無計可施。

今年上半年全球大尺寸面板出貨片數約2.21億片,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69億片,成長了30%。不過6月份下游廠商大砍面板訂單,面板供需瞬時逆轉,面板產業首見旺季不旺,第三季出貨量約1.05億片,較第二季下滑7.8%,僅比去年同期微幅增加4.7%。其中監視器面板需求最差,第三季出貨還較去年同期衰退。

因應面板需求衰退,台灣面板廠率先在7月就啟動減產機制,希望透過控制產能調節面板供需,同時也引導面板降價,以刺激面板需求。不過這次液晶循環低潮伴隨著全球景氣衰退,出現了從未經歷過的蕭條。即使是面板廠產能利用率創下新低,面板價格在半年不到的時間崩跌50%,卻還是未見需求隨價格走低而彈升。

根據WitsView的調查,10月份全球大尺寸面板總出貨量為3,390萬片,月減9.2%,與去年同期相較也見到8.9%的下滑。11月份出貨進一步衰退到2,583萬片,較10月減少23.7%,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衰退了26.4%。

積極操作價格希望拉抬市場需求與市佔率的南韓面板廠,在面對價格彈性失靈的情況之下,也只能豎起白旗。

南韓面板廠擁韓元貶值的成本優勢大打價格戰,的確擴張了市佔版圖,以11月為例,南韓面板市佔衝上了58%來到新高記錄。不過面板價格早已跌破了現金成本,對於南韓面板廠來說同樣是做一片賠一片。

台灣俗話說:「大賊劫小賊,魷魚劫墨節」,市道不好時,總是大的吃小的,不過等到市況近乎急凍時,看來大家都一樣,雖然南韓面板廠每一片面板虧損額可能低於台灣面板廠,不過同時出貨量攀高,如此結算下來,單季虧損金額恐怕也相當驚人。



◆ 傳統產業科技化 再造新春天

【何英煒/台北報導】2008-12-19 工商時報

傳統產業與高科技可以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多位專家及科技顧問出席行政院科技顧問會議時,不約而同建議,企業及產業藉由導入資訊及通訊科技(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可以找到新的產品、提昇產品流通的效率、或是找到創新的服務模式。

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在2008年產業科技策略(SRB)會議中,以「蛻變與躍升」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專家針對如何透過科技的加值應用為傳統產業注力新的活力,進行為期4天的討論。今年所討論的4大主題,分別是「ICT促進傳統商圈加值策略」、「ICT促進傳製造業加值策略」、「ICT促進農業加值策略」及「ICT促進中小企業加值」等。

ICT是泛指,網際網路、寬頻服務、電信加值、軟體平台等科技等相關的技術以及解決方案。科技顧問表示,台灣高科技產業具有優勢,本次會議的重點是,如何將這些ICT解決方案運用在傳統產業上。即透過網路、資訊等技術所打造的資通訊硬體、軟體及平台服務、產業應用等,以幫助企業營運改善流程、降低成本或是提昇效率。

企業利用科技來進行轉型的例子很多,製鎖大廠東隆五金曾在1998年遭逢財務危機,但2005年時投資新台幣1800萬元建置「客戶需求快速回應」與「產品協同設計」兩大資訊服務系統,竟獲得意想不到的回饋。

東隆五金發現,新系統可以有效縮短研發時間及加快供貨速度,因此順利獲得全美傳統建築五金通路大廠費城五金及加勒比海重要通路商Toledo訂單。東隆五金可說是成功運用ICT重獲生機的例子,其業績從2005年20.7億元,到2007年時已達39.3億元,短短2年間,業績竟有近倍數成長。

國外成功案例更多,西班牙知名流行服飾品牌Zara就是最佳例子。該公司充份運用資訊科技,建立獨特的「快速流行」商業模式,除了與一般流行服飾業者一樣,利用在倫敦、巴黎、米蘭等時裝展蒐集流行趨勢,但特別的是,透過1,412家門市累積銷售及消費者偏好資訊,來著手設計、產製貼近市場需求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Zara祕密武器,就是讓門市店長配備PDA(個人數位助理),並搭配寬頻無線等行動化工具,很機動的向西班牙總部下訂單,或調撥特定單品品項,讓該公司庫存低、品類多、去化快。

2008年下半年對台灣及全球經濟來說是非常嚴峻時機,以出口為導向的中小企業面臨出口大幅衰退威脅,但仍有不少契機,像台商掀起鮭魚回流和返鄉潮,參與科技顧問會議的專家表示,台灣中小企業可以運用ICT,深入挖掘內需市場需求。

專家們也提出建議,企業考量導入ICT時,前提是必須了解自己所在的產業特質,還有個別企業的特色,再去思考可以運用那些高科技解決方案,來為自己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包括是否能夠有機會運用網路、寬頻及電信服務,創造新的通路,或是善用平台、軟體產品,來創造新的服務類型。



◆ ICT快速傳遞 向全球介紹台灣商圈之美

【林祝菁/台北報導】2008-12-19 工商時報

透過資訊通信科技(ICT),將可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商圈的美!

這不是夢,透過ICT讓知識快速傳遞,沒有語言障礙,沒有流通障礙,任何人只要打開手機、電腦,就能清楚找到台灣的新天地。據統計,台灣101個傳統商圈,每年起碼創造100多億元經濟量體,未來在ICT導入下,應有2-3成成長空間。

東大策略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陳駿霖表示,利用ICT行銷商圈在國外已行之有年,但台灣還只是剛探頭,今年經濟部商業司啟動ICT計畫,作一個跨國行銷,企圖向全球介紹台灣商圈之美。

陳駿霖指出,台灣從傳統商圈發展到形象商圈,再到魅力商圈,今年更走到品牌商圈,經濟部商業司規劃了11個品牌商圈,目前南橫三星導入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一種利用行動電話內建數位相機拍攝後,經辨識軟體轉譯為各種資訊,或是用作為身分識別使用的二維條碼,在日本行之多年,可作即時翻譯功能,降低語言障礙,可讓國際觀光客感受台灣是一個親善的國家。

不過,陳駿霖也指出,ICT不是能運用到每個商圈,ICT主要是針對國際旅客,不具國際旅遊的商圈,若導入ICT,其等待效果顯現的時間會拉長,且QR Code只是一個資訊來源,自建一個商圈的舞台,若要讓ICT的應用效益擴大,政府需要有一個綜合性規劃,及軟硬體的配套措施,才能展現給國際旅客,與他們做更好的互動。



◆ 導入ICT為產業加值 機械業:創造差異化 以小搏大

【莊富安/台中報導】2008-12-19 工商時報

為協助國內機械業者能對抗日、德、韓等國機械廠商走向大型化後,擁有的強大即時設計、生產、營業與售後服務能量,經濟部工業局決從明年起全力推動「運用資通訊科技(ICT)為機械業加值」方案。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認為,該方案可為台灣機械產業創造差異化,大幅提高附加價值率,發揮「以小搏大」功效,他將號召機械同業全力配合推動。

不過,在運用ICT為國內機械業加值的同時,卓永財強調,機械業把蹲馬步的基本功練好也相當重要,唯有兩者結合才能相得益彰。他以常被機械業界忽略的「鏟花」技術工人為例,由於技巧佳的老師傅日漸凋零,新人又未適時訓練補充,人才供應已出現斷層,日前上銀要組裝一台9米長的大型磨床,就找不到合用的鏟花師博,最後只好從英國聘請專人。 台中精機總經理黃明和則說,機械業導入ICT來提升國際競爭力,包括日本的MAZAK與森精機等工具機大廠,發展都相當成功。

MAZAK在ICT的應用,主要是透過全球化網路的快速整合回應能力,為客戶提供從開發設計、生產製造、營業銷售到到售後服務等各項最佳化綜合問題解決方案。實施約5年來,其應用效益包括一、透過遠端監控、結合互動維修與診斷履歷庫,讓維修時程從100天減少至40天;二、從客戶訂貨、技術規格變更到製造測試,其出貨效率較以往提升了30%。

黃明和指出,台灣機械業發展迄今已出現若干瓶頸,運用ICT後應能做到無國界24小時服務、專業知識加值、快速反應市場需求、迅速維修、低故障率、高達交率等理想目標。



◆ 低利率大戰低匯率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19

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實體面的殺傷力充分顯現,除了各國經濟紛紛陷入衰退困境之外,通貨緊縮的威脅也日益兇猛,許多國家的物價水準已經向下滑落;而且,這樣的困境何時得出,乃至是否將愈演愈烈,沒有人可以提出答案。在這樣低沉、悲觀的氛圍中,每個國家都將凱因斯學派與貨幣學派對抗經濟衰退的武器和盤推出,甚至逐漸逼近極限,期望這樣的猛藥有可能力挽狂瀾。尤其當前幾乎完全沒有通貨膨脹的風險,更使平常尚有顧忌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任一個國家,面對國內需求不振、信用緊縮,甚至還有通貨緊縮的風險時,最理想的政策工具,就是令貨幣大幅貶值。透過出口價格降低、進口成本升高,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出口競爭力,藉助國外市場,去化滯銷的存貨、保住就業機會、提高經濟成長率;另一方面,產品銷路暢旺加上進口價格升高,正足以化解通貨緊縮的壓力。尤其若同時採取擴張性的赤字支出政策,有可能擴張對進口商品的需求,顯著的貶值即能將此副作用大部分消除。由於除了一點國家的虛榮心之外,貨幣貶值有百利而無一害,對那些外債負擔並不十分沉重者而言,努力降低幣值,是此刻應戰金融海嘯各項武器中的首選。

然而要讓本國貨幣貶值,並非易事,單憑中央銀行以外匯準備強力操作,不僅力有未逮,而且難以持久。最有效的手段,應是創造誘因,引導資金拋棄本國貨幣,投向他國貨幣;以今日國際投機套利熱錢之多,不需太大的誘因,即足以奏效。最有力的誘因,當然是各國之間利率水準的差距;只要勇敢地降低利率,低到在各國之間忝居其末,套利熱錢自會大筆他顧,使本國的幣值應聲下跌。

美國聯準會(Fed)日前將已經甚低的聯邦基金利率再往下調,直降到0%至0.25%的區間,當然有其他的政策目的,但美元幣值立即如響斯應地大幅貶低,對主要貨幣的貶幅高達2%以上,連新台幣也在一日之間,對美元升值近1%。由於許多國家都立即跟隨美國降息,日本與英國也都有可能降到0%,則對那些堅持不降息、保持遠高於0%利率水準的國家,其貨幣升值的壓力必將日甚一日。

我們的中央銀行顯然並不想立即加入這一場降息大戰的戰局,就不得不擔心台幣的幣值會過度升高,使已經十分慘淡的出口數字更受打擊。央行總裁破天荒地在美國降息到0%之際,公開發表聲明,解說美國必須如此劇烈地降息而台灣無須跟進的理由。

彭總裁的理由是,美國聯準會將目標利率大幅降低,乃是遷就其市場利率已低到0.18%的現實;而且美國的短期利率固然甚低,其5年期以上的長期利率則高於台灣,尤其30年房貸固定利率為5.53%,遠高於台灣的2.5%上下。當然我們還可以加上一個因素:美國日前消費者物價指數已為負值,台灣則尚為正值,受此影響,真實利率的差距即十分輕微。

我們支持彭總裁的說法;因為除了上述理由之外,兩國人民的儲蓄習慣的確有極大差異;美國一般家庭習於寅吃卯糧,存款不多但負債遠為沉重,則聯準會若能以零利率的激烈手段引導借貸利率下降,的確可以讓許多家庭獲得一些喘息空間。台灣則反是,家庭的儲蓄率甚高,但貸款利率則相對甚低;因此大力降息,借貸利率下降的空間不大,但存款利息再向下降,會使家庭收入更為拮据,許多退休家庭甚至難以為生,不僅構成社會問題,對於當前已經低迷不振的民間消費更將雪上加霜。

事實上,當利率降到一定水準之後,資金的各種需求對利率變動的敏感度即大為減輕;一方面因為些微的利息減少已無關痛癢,另一方面通常這都代表市場景況慘淡,投資意願薄弱而風險偏高,未來前景堪虞,除非有其他因素讓前景改觀、風險降低,資金需求很難擴增。

美國的情況最具代表性;當經濟陷入衰退、企業營運不佳,而金融機構又雨天收傘,使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時,不僅投資者意興闌珊,金融機構也死抱一堆濫頭寸卻輕易不開善門,才使得長短期利率出現偌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零利率也於事無補。

但當各國的利率紛紛下逼0%,表示貨幣當局的寬鬆貨幣政策已達到極限,就像滿坑滿谷都是薪柴,卻無法引燃;因此只要一個火苗出現,立會呈現燎原之勢。唯其前提則在放款的風險大為降低、銀行的善門可以大開。這就非利率大戰可以為功,必須仰賴其他手段。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這個由奢入儉難的年代 華爾街和馬多夫有何不同?

* 保羅.克魯曼專欄─華爾街和馬多夫有何不同?
* 克魯曼專欄》華爾街 詐騙經濟的根源
* 我見我思─沈長聲與馬多夫
* 救車廠 美金援174億美元
* 美拯救汽車業 金援174億美元
* 窮 美國賣二手太空梭籌錢
* 日本可能陷二戰以來最慘...
* IDC:全球手機銷量 明年減2.2%
* 美耶誕購物季 歷來最糟
* 網購商機 年逾850億
* 郭台銘:景氣比大家想的壞三倍
* 郭台銘:景氣比想像壞3倍
* 馬總統邀集中小企座談
* 台工銀證 驚爆28億RS違約
* 連戰: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
* 國共論壇:兩岸關係新想像
* 陸客來台就醫 兩岸協商下一步
* 王志剛帶領外貿協會 前進中國市場
* 補貼無薪假 勞委會研究
* 蔑視市場機制愚不可及
* 財經漫遊─在這個由奢入儉難的年代

◆ 保羅.克魯曼專欄─華爾街和馬多夫有何不同?

【保羅.克魯曼】2008-12-20 中國時報

前任「那斯達克主席」伯納德.馬多夫,聰明絕頂的投資人、慈善家和社區的中流砥柱,結果是個騙子,讓世界為之震驚。這種反應不難理解,因為他的「龐茲騙局」據說吸金五十億美元,金額之多令人匪夷所思。

可以肯定,我不是唯一提出這個明顯問題的人:馬多夫的伎倆和華爾街整體作為到底有多不同?

過去一個世代以來,金融服務業占美國整體收入的比重不斷成長,經營者也大發橫財。然此刻看來,金融業的所作所為是在摧毀價值,而非創造價值,關係到的不只金錢;管理他人金錢的人累積的龐大財富,對整個社會有腐化作用。

去年證券、商品期貨和投資業員工的平均薪資是其他行業的四倍以上,年薪一百萬美元根本不稀奇,年收入二千萬美元或更多也只是普普通通。儘管一般勞工薪資停滯不漲,美國最有錢的一批人在過去這個世代收入卻暴增,華爾街的高薪是造成鴻溝的主要因素。

這些金融超級明星一定是憑本事賺高薪的,對不對?那可不一定。華爾街的敘薪制度對獲利的表象給予豐厚報酬,即便日後表象變成泡影。

假設,有位理財專員拿客戶的錢進行高債務槓桿操作,然後把膨脹過的錢全投入高收益、高風險的資產,例如不可靠的房貸擔保債券。只要房市泡沫持續膨脹,投資便可賺取高額利潤,他也可獲得高額分紅。接著泡沫破滅,他的投資成了有毒廢棄物,投資人蒙受鉅額損失,但他仍可保留分紅。

所以,華爾街一般人的作為和馬多夫有多大不同?好吧,就算馬多夫省略了幾個步驟,沒有拿客戶的錢去從事高風險投資並從中賺取高額費用,而是直接偷走。馬多夫顯然自知是騙子,而華爾街很多人還相信自己的連篇鬼話。即便如此,結果還是一樣,幫客戶理財的人都發財,投資人則眼看自己的錢消失。

這些錢可是天文數字。近年來金融業占美國國內生產毛額比率從一個世代前的五%提升到八%,如果這額外三%的錢是不勞而獲(很可能是實情),那就是說一年約四千億美元被浪費、詐欺和濫用。

但美國進入「龐茲騙局」時代所要付出的代價,肯定遠超過金錢的直接浪費。

在最粗俗層面,華爾街不正當利益曾透過兩黨哥兩好的方式腐化且將持續腐化政治。從布希行政部門官員,例如對金融詐欺證據視而不見的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主席考克斯,到至今還未將那些讓避險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經理人獲益的離譜稅務漏洞補起來的民主黨人,政客全都聽錢之命。

在這同時,個人快速致富的吸引魔力對美國前途不知造成多大傷害,這些年來,有多少傑出青年被投資銀行業吸引,而導致科學界、公家機關和其他行業招不到人才?。

最糟的是,美國浮腫的金融業賺取的龐大財富,傷害了我們的現實感,減低了我們的判斷力。

想想看,幾乎每個重要人物在這波危機到來前都沒看到它發出的警訊。這怎麼可能發生?葛林史班怎麼可能宣稱,拜衍生金融商品之賜,整個金融體系變得更有活力?答案在於即使是菁英,也傾向崇拜賺大錢的人,並認定他們是內行人。這就是那麼多人信任馬多夫的原因。

如今,我們檢視損害之餘,也設法釐清事情為何錯得如此離譜、如此快速?答案很簡單:我們現在面對的,正是一個世界「馬多夫化」的後果。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本報國際新聞組尹德瀚譯)

※ 這個論點很早就提出了,現在更應該要重建社會資本。

為何收入不均事關緊要?
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



◆ 克魯曼專欄》華爾街 詐騙經濟的根源

【經濟日報╱編譯 陳家齊】 2008.12.20

慈善家、投資大師、社會賢達馬多夫,虧掉500億美元的詐騙案,令人震驚。然而我們要問,投資銀行這一行,與馬多夫的老鼠會有差嗎?

幫人理財變巨富 社會隨之腐化

過去一代以來,金融服務業占經濟成長的比率迅速膨脹,幹這行的人賺進大筆鈔票。但現在看來,金融產業是在摧毀價值而不是創造價值。這可不只是錢的問題,那些靠幫人理財變成巨富的傢伙,使全社會隨之腐化。

去年,「證券、商品交易、投資」的從業人員薪資是其他經濟部門平均的四倍以上。百萬美元年薪不算什麼,2,000萬美元以上也司空見慣。巨富階級的收入暴增,一般薪水階級卻一整代沒有加薪。華爾街是問題的根源。

這些傢伙是靠自己「賺」到這麼多錢的吧?不對。銀行的薪資結構是為紙上富貴付出薪酬,等這些獲利變成海市蜃樓,他已經領完啦。

例如,財富管理人拿客戶的錢去大筆舉債,以超高槓桿投資高殖利的可疑房貸證券。只要房市泡沫繼續擴大,這傢伙就會領到天文數字紅利;而當泡沫破滅,只留一灘髒水,投資人將虧到吐血,但是這些銀行家可不會把薪酬吐回來。

馬多夫的差別在哪?他省略了一點步驟。他沒把客戶資產丟進沒人能懂的風險投資,靠刮取手續費賺錢;他是直接偷客戶的錢。還有,馬多夫很清楚他在詐財,華爾街銀行家油水刮得卻理直氣壯。

華爾街騙徒 每年A 4,000億美元

但結果是相同的:投資人的錢消失,銀行家賺到撐死。金融產業近年來占到美國GDP的8%,約30年前,這個比例是5%。如果這多出來的3%根本是詐騙所得,我們每年送給華爾街騙徒4,000億美元。

一整代美國人投入這種詐騙經濟,後果非常深遠。我們最頂尖的年輕人全都投身投資銀行業,科學、公共服務與所有其他部門通通受害,社會的未來被詐騙遊戲扼殺。

更糟的是,這些「賺來」的鉅額財富讓我們失去判斷力。怎會所有人都忽略掉這場經濟危機的警訊?葛林斯班怎能宣稱,金融衍生商品是讓我們的金融體系更為強健?

因為我們總認為賺那麼多錢的人一定知道他在幹什麼,他們是眾人崇拜的偶像,不是質疑的對象。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都信了馬多夫。

現在,我們正在看,全世界變成馬多夫的金融詐騙經濟,後果是什麼。

※ 請參考《作弊的文化》這本書。



◆ 我見我思─沈長聲與馬多夫

【呂紹煒】2008-12-20 中國時報

前那斯達克主席馬多夫詐騙全球投資人五百億美元的新聞,震撼全球金融界。看到此案,不禁讓人嘆:歷史總是不斷重演。馬多夫的手法,可一點都不新,廿年前風靡全台的鴻源等投資機構,就是搞這種詐騙手法。鴻源可算是馬多夫的祖師爺哩。

依照外電報導,馬多夫是以「穩定獲利」:約一○%上下的獲利吸引各方資金投入。問題是事實上又沒那個本事賺這種獲利,因此,是用「後金養前金」,後面加入的投資人貢獻的資金,拿去給已投資者一○%的獲利。這種騙局與遊戲,只要後面的錢能源源不絕的進入,就能不被拆穿。但一旦後續資金不足,馬上就垮。

而這種財務操作,往往是百分之百黑箱操作,否則,外界早就可看出其投資標的與操作,根本無能有此獲利。而黑箱作業與祕密,就是最佳的犯罪溫床,主其事者可上下其手,許多資金往往掏空到自己口袋中。因此,垮台之日,投資人會發現:大部份資金都「人間蒸發」了。

這種手法,就是廿年前的鴻源模式。鴻源從七十三、四年成立,乘著台幣升值、國內游資泛濫的資金潮快速崛起。鴻源以四分利的高利率、透過老鼠會的手法吸金,投資者享有穩定的高利,全台十六萬家庭投入,視鴻源董事長沈長聲為「救星」。七十七年鴻源舉辦運動會,上萬人擠進台北市中華體育館,瘋狂的投資人甚至燃放沖天炮,還燒毀了中華體育館屋頂哩。

吸金千億元以上的鴻源到處購置房地產,後進者也不斷拿錢孝敬鴻源。但,當景氣下滑、政府又祭出調查其財務情況時,立刻崩潰,宣布破產。主其事者紛紛入獄面對審判,但,資金已人間蒸發。傳說中,不少在沈董的「愛人」,影星施思手上,但施思已逃逸無蹤矣。

沈長聲與馬多夫這種類似「以會養會,拿後金貼前金」的方式,不是如出一轍?只是,沈長聲行騙範圍僅限台灣,馬多夫則遍及全球,「國際化」程度較高。兩人都有一本黑帳,資產都不知被掏到何處去了。此外,他們吸金也是只問真假鈔、不問身分。鴻源投資人最多是退伍老兵與公教人員,大家拿一生的退休金老本供養沈董。馬多夫則除了騙遍全球各大金融機構外,也坑死不少慈善基金。

被馬多夫坑陷者的未來,可參考鴻源案。沈長聲最後被判刑七年併課罰金三百萬入獄,四年後就假釋出獄,現在雖生活低調但還是住豪宅,衣食無虞。政府追不回那些人間蒸發的資產,鴻源債權人經漫漫十多年,今年才把最後一筆查封財產拍定,總共才拿回六十多億元,相較當初的千億元,投資人是血本無歸。那些被馬多夫坑殺的投資機構,結局大概也不會好太多吧。



◆ 救車廠 美金援174億美元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綜合十九日電】 2008.12.20

美國總統布希19日宣布,對瀕危的美國車廠提供總額174億美元的緊急貸款,借給美國最大的通用汽車與第三大的克萊斯勒周轉,避免兩大車廠因現金耗盡而破產清算,造成美國汽車業集體崩潰。

白宮表示,美國財政部將從已拿到的7,000億美元金融紓困基金(TARP)中,立即提撥134億美元,其中94億美元借給通用,克萊斯勒則分得40億美元。明年2月,當財政部向國會申請動用另一半的金融紓困基金後,可以再追加貸款40億美元。這筆錢將協助通用與克萊斯勒繼續營運至明年3月。

布希總統說,在當前艱困的金融局勢下,破產法第11條的重整方式不是美國車廠能走的路。如果此刻讓市場機制自行其是,車廠只能立即清算破產。白宮聲明:「財政部提供的融資條件,將協助我國汽車產業重整,避免在經濟艱困時失序破產,並確保只有財務上可以存續的公司能拿到錢,保障納稅人權益。」


根據貸款條件,兩家車廠必須在明年3月31日前提出可行的財務重整計畫,否則就必須立即把錢還給政府。兩家車廠必須提供不具投票權的認股權證,政府的債權將排在第一順位。

接受紓困的車廠必須在期限前提出計畫,限制主管薪資,並協商減少勞工薪資和福利支出。政府官員將審核車廠的財務記錄,並有權否決任何1億美元以上的交易。

通用與克萊斯勒先前共向美國政府請求140億美元紓困貸款,但上周遭到美國參議院否決。兩家車廠警告,最快可能本月耗盡資金,無法經營下去。第二大的福特公司這次並未請求紓困資金。

這筆緊急貸款動用到國會10月通過的7,000億美元金融紓困基金。專家表示,這筆錢應將會透過通用與克萊斯勒的金融部門撥發,以避免其他產業循例要求也要從這個金融紓困基金拿錢。通用將透過GMAC金融公司拿到錢,克萊斯勒將透過克萊斯勒金融公司。

佩珀代因大學商學院教授費德瑞克說,7,000億美元TARP金融紓困基金,原本用意就是在收購銀行的問題資產,美國財政部有權這樣作。



◆ 美拯救汽車業 金援174億美元

【本報國際組/綜合報導】2008-12-20 中國時報

美國總統布希的政府十九日宣布總金額達一百七十四億美元的汽車業紓困計畫,其中通用汽車公司與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共將獲得一百卅四億美元緊急融資貸款,俾維持營運,並以從事企業重整作為交換條件。福特汽車公司則表示暫不需要政府的緊急紓困。

一百七十四億美元融資貸款係由總額達七千億美元的財政部「不良資產援助計畫 」(TARP) 剩餘資金支應,其中一百卅四億美元將在本月和下個月到位,通用獲九十四億美元,克萊斯勒四十億美元。

福特:暫不需要 兩車廠喘口氣

另外四十億美元須在布希政府或接任的歐巴馬政府從國會獲得TARP第二部分資金(三千五百億美元)之後才能到位。

緊急融資將讓通用與克萊斯勒得以度過眼前難關,維持營運至明年三月。

但紓困也有條件,即接受救援的汽車公司須在三個月內提呈以實現自立為目標的改造計畫。而設若在明年三月卅一日之前拿不出計畫,汽車公司必須歸還政府的貸款。

布希總統十九日也就汽車業紓困案發表談話說,讓汽車公司倒閉不是負責任的做法,在目前這種形勢下,汽車公司破產不可能有助於汽車業,同時還會給美國人帶來「無法承受的痛苦打擊」。

布希政府緊急貸款 有交換條件

布希政府提供緊急貸款的決定,是在聯邦國會參議院本月十一日封殺總額一百四十億美元的汽車業紓困案之後作出的。該方案先前已獲國會眾議院通過。

受高油價、金融危機以及經濟衰退等多種因素衝擊,美國汽車業瀕臨破產困境。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表示,要渡過目前的難關,須獲得三百四十億美元的短期融資貸款。

經濟學家則認為,美國汽車業積弊甚深,如果要協助汽車業徹底走出困境,美國政府的援助資金可能將高達一千二百五十億美元。

自從汽車紓困案被參院封殺之後,各界一直在討論是否還有其他替代方案。之前一度傳出,當局考量的可行方案,包括讓三大車廠「有序破產」。



◆ 窮 美國賣二手太空梭籌錢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12.20

二手貨市場最近出現新鮮貨,喜歡神秘星空的人如果有4200萬美元(約台幣13億6560元),有機會買一架太空梭來秀一下。沒這麼多閒錢嗎?如果有澳幣500萬元(約台幣1億1120元),也可以買一艘澳洲皇家海軍的除役潛艇來玩玩。

太空總署 三架被訂走一架

美國太空總署一共只建過六架太空梭,原型機從未進入太空,「挑戰者號」1986年升空後73秒爆炸,「哥倫比亞號」2003年重返大氣層時爆炸,如今只剩「發現號」、「奮進號」和「亞特蘭提斯號」,定2010年除役。太空總署最近致函各大博物館、教育機構等,為太空梭尋找未來的家,有興趣者得加快腳步,因為美國史密森國家航空暨太空博物館已經捷足先登訂走一架。

這些太空梭是史上最複雜的飛行器,當年造價每架3600萬美元,時隔30年,如今要價4200萬美元,主要是清理、運送費用。光是用波音飛機把太空梭載運到指定地點的運送成本就要600萬美元,另外把太空梭的有毒燃料和冷卻劑清理乾淨要2820萬美元,展覽準備經費預計得再添800萬美元。

美國太空總署發言人表示,太空梭有其歷史價值,強調買家必須「懂得尊重和珍視」,必須保證能夠提供有溫度控制設備的室內空間展示,不能讓太空梭受風吹日曬。據報導,英國科學博物館也十分有興趣,但太空總署原則上希望把太空梭留在美國。

潛艇網拍 根本乏人問津

有人建議太空總署不妨上eBay上拍賣,但太空總署表示,太空梭是用納稅人的錢所建,不宜這樣做。太空梭不會放在eBay上賣,潛艇卻是這個拍賣網站的新鮮貨,2000年除役的澳洲皇家海軍潛艇「奧塔馬號」以澳幣500萬元求售。

據澳洲媒體報導,「奧塔馬號」服役22年間贏得「冷戰勇士」封號,2001年出售給哈斯廷斯市,讓這個工業小城搖身變成著名旅遊城市。但因維護不善,「奧塔馬號」鐵銹越來越厚,州政府的維護方案卻無下文,哈斯廷斯市被迫割愛拍賣,但這個重2168噸、長90公尺的龐然大物,至今乏人問津。

二手太空梭喊價13.6億

太空梭長37公尺,重7.7萬公斤。有200多萬零件,機上的電纜總長達240公里。

每架太空梭,30年前造價3600萬美元;美國太空總署二手出清價4200萬美元(約台幣13億6560元)。

但花了4200萬美元,買到的太空梭並沒有引擎、火箭推進器及燃料槽;算盤超精的太空總署把引擎拆下來另外賣,每具也要40至80萬美元(約台幣1300萬到2600萬元),而且運費另計。



◆ 日本可能陷二戰以來最慘...

【聯合報╱編譯吳國卿】 2008.12.20

日本央行昨天一如外界預期把利率降到幾近零,勾起許多人對十年前日本零利率政策熟悉的回憶。不過,與當年不同的是,日本這次趨近零利率反映的是全球大勢所趨。

零利率對日本央行來說就像往日重現:日銀在一九九九年的經濟危機中曾把基準利率降至零,隨後多年一直將利率維持接近零的水準。

日本央行的決策官員很清楚零利率政策可能帶來的問題,將使央行在未來經濟情勢惡化時,沒有降息的空間,央行將喪失一種為公開市場定價的關鍵工具。

日銀宣布將大舉進入市場直接購買商業票據,則會使央行直接面對企業違約風險,而購買更多公債則會膨脹國家的資產負債表。

不過另一方面,日銀降息的理由卻明顯易見:日圓升值和經濟衰退。德意志銀行認為,日本經濟可能陷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衰退。日銀總裁白川方明日前也承認,經濟前景堪虞升高市場對降息的預期。美國把目標利率調降到零到百分之零點二五區間,也使日銀必須以降息阻止日圓近來猛烈的升勢。

就全球利率趨勢來說,日本趨近零利率並不意外,在經濟衰退席捲全球的情況下,其他央行似乎很快很快也會跟進。英國目前百分之二的利率明年一月可能降到百分之一,歐元區也勢必緊隨在後。

利率競相下跌帶來的匯率競賽,也會使亞洲其他央行繼續調降利率,拉近與主要工業國的利率差距。



◆ IDC:全球手機銷量 明年減2.2%

【經濟日報╱記者陳雅蘭/台北報導】 2008.12.20

市調機構IDC預測,全球手機市場在今年達到12億支、比去年成長7.3%的規模後,明年將因景氣因素下滑2.2%,也是從2001年來首度出現下滑情形,但2010 年可望見到7.7%的反彈。

在智慧型手機方面,今年智慧型手機市場約成長27%,占整體手機市場比重約12%,預計明年市場成長率將減緩至8.9%的水準,而一般的功能手機今年僅成長4.9%,明年則預計會下滑3.8%。

IDC資深分析師芮斯(Ryan Reith)指出,近來手機晶片業者聯發科、高通和德州儀器都已指出,手機市場下滑的趨勢,連中國大陸和印度市場的入門低階手機需求也正在下滑。

芮斯也分析美國市場,今年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規模大增75.7%,但估計明年成長率只剩下3.1%,功能手機今年衰退了9.8%,明年估計還會再減少11.6%。

IDC指出,智慧型手機的價格將持續下滑,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成為更具吸引力的選擇,目前綁門號的智慧型手機價格已經降到200美元以內,未來可望持續降低至消費者可以入手的價格,高需求和低價格,將使得智慧型手機成長率持續高於整體產業的表現。



◆ 美耶誕購物季 歷來最糟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12.20

耶誕節前只剩一個周末,全美卻碰上暴風雪,零售業者節前最後衝刺力道難以施展,為求因應,將祭出格外犀利的折扣,並力行員工減薪、將商品轉賣到清算公司以出清存貨;儘管業界各顯神通,國際購物中心協會預估,12月全美零售業同店銷售將衰退1%,是歷來最糟糕的年底假期表現。

9月份金融風暴肆虐以來,美國消費者便逐漸勒緊褲帶、撙節支出,零售業者也感受到危機逼近,嚴陣以待,然而,風暴威力超乎預期,零售業不斷採取應變措施,繼提前打折之後,最近的折扣幅度愈來愈大。

百貨業者西爾斯在節前最後一個周末針對精緻珠寶推出三折的折扣,梅西推出晨間折扣,最低到二五折,潘尼公司則對最早上門的300名顧客,贈送手提包、睡衣等禮物。

連鎖商店除了加大折扣,也增加打折商品的項目,延後打烊時間,並對忠實客戶提供比較優惠的促銷計畫。本周末的一些折扣會比感恩節過後的「黑色星期五」更優惠。

但零售業專家表示,不論業者多努力,他們的促銷方案很難使今年業績達到預期目標,除非銷售量暴升。

耶誕節前,零售業者已感受商品滯銷的壓力,節日過後,還將面臨龐大退貨潮。清算服務公司執行長安格里克預估,家庭娛樂及其他高價消費商品退貨率將增至15%到25%,超過去年同期的10%至15%。



◆ 網購商機 年逾850億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2/20 聯合新聞網

研考會昨天發布最新調查,發現台灣近半數網路族曾有線上購物經驗,平均每人消費金額為新台幣一萬三千五百六十五元,過去一年總網購成交金額超過八百五十億元,商機驚人,特別是女性對網購服飾及保養品有很大貢獻。

研考會主委江宜樺昨天邀台綜院副院長李安妮、中研院副研究員吳齊殷等人,發布「九十七年數位落差調查報告」。江宜樺說,縮減數位落差,是劉內閣的施政重點,不過縮減數位落差我國在世界排名十六,但電子化政府卻得到前二名,有必要再拉近。

研考會所完成的這項大型調查發現,台灣有百分之四十九點五的網路族曾經線上購物,七成的網路族認為方便、便宜是網購族選擇上網購物的兩大主因。

至於網路族購物的內容,第一位是衣服配飾保養品約百分之六十點六、書籍雜誌也占了百分之四十九點七、飯店機票車票等旅遊商品占四成八、家庭用品占三成六,三C產品占三成二,是五大網購熱門產品。

江宜樺表示,此次調查也發現,全國十二歲以上上網人口一千三百七十萬人,也創了新高,較去年調查增加七十萬人;其中,中高齡民眾上網人口增加較明顯,四十一歲至五十歲民眾上網率由百分之五十八點六增加至百分之六十四點二、五十一至六十歲上網者則從百分之三十五點五增加至百分之四十點五。

至於二十歲以下民眾,有超過六成設立個人部落格,年輕網路族也積極上網發問或發表意見,這與中高齡網路族形成重大差異。

在地區e化差異部分,調查指出,新竹市、台北市及台中市是民眾e化程度最高的縣市,當地有逾七成五民眾曾上網,雲林縣、屏東縣、澎湖縣、嘉義縣等以農業為主或老年人口多的縣市,上網率低於六成。

※ 網路可以讓自家產品的曝光率大增。不過網購體驗還是有改善空間(例如挑選不同產品一起買。)



◆ 郭台銘:景氣比大家想的壞三倍

【經濟日報╱記者曾仁凱/台北報導】 2008.12.20

全球經濟陷入昏迷,許久未出席公開場合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19)日表示,「景氣問題比大家想的還要壞三倍」 。他認為,景氣有高有低,企業裁員就像「新陳代謝」,大家應該以健康角度看待。

郭台銘昨天參加「打造華人第一、世界一流癌症醫院」捐贈暨合作簽約典禮,將透過旗下財團法人永齡健康基金會,捐款150 億元與台灣大學合作興建癌症醫院。

會後面對媒體詢問產業景氣,他警告,「景氣比大家想的還要壞三倍」 ,情況的確相當嚴峻。郭台銘年初時,已預測今年美國經濟「雲深不知處」、「深不知底」,能見度偏低。

最近關於鴻海「分流精減」的政策,並陸續傳出鴻海大陸廠、匈牙利廠進行裁員,縮編人力5萬至10萬人,同時裁員潮蔓延到台灣母公司,除了鴻海本身將裁員10% 至15%人力外,集團旗下網通廠建漢也將精簡人力。

對此,郭台銘表示,鴻海的人事調整是全球性的,生意有高有低,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企業碰到景氣低潮時,本來就會有各種調整動作,就連日本豐田汽車(Toyota)這樣優質的企業,擁有卓越的效率和技術,但面對大環境衝擊,還是被迫要精簡人力。

他強調,裁員不代表企業沒良心,也不是企業沒有競爭力。就像人的身體,發現不健康的時候就要趕快想辦法解決,否則問題一直拖,留到最後還要靠政府紓困,到底哪一個付出的代價成本比較高?

他認為,企業裁員就像「新陳代謝」,應該以健康的角度看待,鴻海本來每年都會定期檢討人力,將3%、5%不等的人力進行必要的替換,建議大家不要用「裁員」的負面字眼看問題。

法人對於鴻海精簡成本、快速應對的措施報以掌聲;加上捐款簽約的相關題材激勵,鴻海昨天股價開低走高,終場上漲0.5 元,收在68.5元。

鴻海歷經連兩個月營收創新高後,11月營收1,348 億元,較10月大幅下滑兩成,比去年同期小幅成長0.98% ;法人預期,鴻海12月營收將出現難得一見的「負成長」,呼應郭台銘對景氣的悲觀看法。



◆ 郭台銘:景氣比想像壞3倍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8.12.20

全球經濟大衰退,企業大吹裁員風,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天表示,目前景氣深不見底,「景氣問題比大家想的還要壞三倍」。但他認為,景氣有高有低,企業裁員就像「新陳代謝」,大家應該以健康角度看待,如果撐到最後卻要政府紓困,代價反而更高。

鴻海的富士康傳出全球都要裁員,郭台銘指出,鴻海的人事調整是全球性的,經濟情況確實很嚴峻,比想像還要糟,企業的經營有高有低,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企業在因應景氣低潮時,本來就會有各種調整的動作。

他以日本豐田汽車近期大幅裁員為例,過去豐田是企業楷模,擁有最高的效率與技術,在營運上也非常精實,但在面對大環境的衝擊時,仍必須以裁員因應。

他表示,這不代表企業沒有良心,也不是企業沒有競爭力,如果企業現在不積極因應,撐到最後卻需要政府紓困,「那一個代價比較高?」

【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里昂證券唱衰台灣經濟,里昂昨天在出具給客戶的台灣經濟展望報告中,直接以「Game Over」為題,並預測,台灣不但出口衰退,就連內需市場也難刺激起來,因此經濟將連續兩年負成長,估計台灣明、後兩年的實質經濟成長將分別負百分之二點七和負百分之一點二。

不過,經建會官員昨天認為里昂報告太過誇張,並認為外資的研究報告未必有精確的分析。

官員說,全球經濟不佳,台灣自然也受到衝擊,但預估明年下半年國內景氣將慢慢回溫,連兩年負成長的可能性不大。

※ 大老闆的神經比較敏感。



◆ 馬總統邀集中小企座談

【聯合晚報╱記者唐孝民/台北報導】 2008.12.20

馬英九總統下午親率部會首長,與來自全台33個工業區的300多家中小企業老闆座談,面對面聽取這些頭家們對產業發展的建言,同時了解並協助中小企業在經營上所面臨的困境,展現政府力挺企業度過景氣寒冬的決心。

下午在桃園觀音工業區舉行的「工業區回顧之旅」座談會,邀集了來自全台北、中、南各個工業區,約300多位中小企業代表與會,為展現力挺中小企業度過景氣寒冬決心,馬英九特別率領內政部長廖了以、經濟部長尹啟銘、財政部長李述德、金管會主委陳冲、環保署長沈世宏、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交通部次長張邱春、中央銀行副總裁周阿定與工業局長陳昭義等重要部會正副首長,與中小企業主面對面座談,聽取頭家們的心聲,協助中小企業力抗景氣寒冬。

在國際金融海嘯衝擊下,年底國內許多中小企業皆面臨存續發展的關鍵,行政院喊出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的三挺政策,就是希望全力降低可能出現的企業倒閉潮與勞工失業潮。府方人士指出,融資紓困、匯率操作以及外勞與環保政策,皆是中小企業高度關注的政策重點,從出席下午座談會的部會首長陣容來看,顯示馬總統高度重視與國內中小企業主的座談過程,不只是聽取建言、心聲,更希望透過面對面溝通,能立即有效協助中小企業挑戰經濟困境、度過景氣寒冬。

※ 雖然遲,但不嫌晚,不過後續動作要更積極,否則只是空談。



◆ 台工銀證 驚爆28億RS違約

【經濟日報╱記者雷盈、賴育漣/台北報導】 2008.12.20

台灣工銀證券昨(19)日發布公告指出,因承做見一與世宇兩家投資公司、近28億元的債券附賣回交易(RS)借貸業務,對方無法在昨天到期日履約買回,將轉列「其他應收款項」。

市場人士指出,上述兩家投資公司以台工銀發行的債券為抵押品,經歷金融海嘯後,殘值恐遠低於借貸金額,台工銀證恐面臨鉅額虧損。

台工銀證資本額60億元,若上述交易款無法追回,等於虧損近半資本額,金管會昨晚表示將介入調查。台工銀證的最大股東,台灣工業銀行發言人王莉昨晚表示,見一與世宇投資是台工銀證的老客戶,「借貸金額從最初很小,到後來很大」,可能是客戶一時資金調度有問題,台工銀證將與兩家公司溝通與追討。台工銀證高層昨天晚間手機均關機,到截稿為止都未能聯繫上。

金管會官員指出,此案背景不單純,見一與世宇兩家投資公司的負責人都叫做「周美智 」,且資本額都僅有200萬元,看起來像是同一家公司,加上台工銀證接受大股東台工銀發行的債券作為抵押品,疑似借貸鉅額資金給同一家公司,中間恐涉及不法,金管會表示會介入調查。

台工銀證昨日公布,台工銀證與見一投資、世宇投資兩家公司於今年12月12日承做債券附賣回交易,但昨日兩家公司都未如期買回債券,兩案累計金額加上利息近28億元,兩家公司的抵押品皆為台工銀發行的債券。

熟悉RS交易的券商主管昨天指出,此案顯示台工銀證公司治理有問題,居然把數十億元的資金借貸給一家小公司,此案雖然有抵押品,但由於台工銀債很多都包裹到海外投資,經歷金融海嘯後,殘值恐遠低於借貸金額。

根據經濟部商業司資料,見一與世宇投資的資本額僅200萬元,券商表示,200萬元的小公司很多都是人頭戶,根本稱不上是正常公司,但卻能夠跟台工銀證做大筆抵押交易,且抵押品又是大股東台工銀發行的債券商品,有違一般RS交易常規。

台工銀昨晚雖然強調,上述兩家投資公司是台工銀證長期往來的「老客戶」,但台工銀卻連公司負責人周美智 是誰都不認識。台工銀表示,台工銀證究竟能追回多少損失?抵押品還有多少殘值?都必須由台工銀證說明,台工銀目前對案情細節掌握有限。

※ 挺企業挺過頭?



◆ 連戰: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

【聯合晚報╱特派記者胡明揚/上海報導】 2008.12.20

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今天拋出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架構主張,他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可作為未來建立兩岸經濟整合第一階段的框架協議,以縮小兩岸經濟發展差異,推動兩岸經濟全面合作,獲取兩岸經濟最大效益為終極目標。

這次經貿論壇是國民黨首次以執政黨身分與會,也有我方官員以個人身分與會,意義不同以往。連戰今天在會中發表開幕專題演說,他表示,凡是有利兩岸人民的經濟合作事項,均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涵蓋範圍及努力方向。

連戰說,研擬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內容,必須參照兩岸已參與的全球及區域經貿組織,以及與各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內容,再參酌兩岸特殊的經貿關係與未來發展重點,提出最佳的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內容。

他表示,台灣對於大陸工業產品仍有1380項產品禁止進口,需要全面考量開放後,是否可使兩岸福利提高。

連戰表示,兩岸經貿交流架構要可長可久,與兩岸和平發展是相輔相成,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是結束敵對狀態。自今年5月20日以來,兩岸復談、陸客來台、直航、貓熊來台這些具體措施,都是朝結束敵對狀態邁進的正面作法。

他說,要深化敵對狀態的結束,需要雙方的確有擱置爭議的意向,在政策上賦予軟實力取向的決心,例如進一步促進彼此的經濟合作。建構和平必須透過建立互信機制,兩岸互信機制是多層次概念,包括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社會治安、經濟、文化的互信,彼此交叉進行,相互強化。

他說,國共兩黨定期溝通平台,未來需要努力達成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協商台灣民眾關心參與國際活動問題。

連戰說,兩岸分治長達半世紀以上,很多事情不是一蹴可及,必須慢慢地培養各種主客觀條件。這個過程中,觀念的催化具有關鍵性地位,兩岸和平發展,要從建立觀念著手。兩岸論壇不具官方性質,雙方可以就比較困難議題問題,先行溝通意見,激發創見,為老問題找到新的解決方法。

此外,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上午在國共經貿論壇開幕致詞時建議大陸,開放台灣參與大陸擴大內需公共工程建設。



◆ 國共論壇:兩岸關係新想像

【聯合晚報╱社論】 2008.12.20

國共論壇今天在上海登場。不知是否巧合,這幾天正好是台美斷交三十周年,以及中共「改革開放」的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兩岸各自展開了一段內心忐忑但意志絕決的新階段,三十年匆匆而逝,國共如今把酒言歡,兩岸實現直航三通,又是一個新的、期待中帶著些許不安的新的紀元的開端。

三十年,難道真的暗扣著某種時代循環的周期?三十年前的12月16日,卡特政府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台灣失去最大的外交倚柱,那種被盟友背叛的憤怒與驚懼,曾經瀰漫著整個島嶼。而兩天之後的18日,當時仍被視為「鐵幕」的對岸北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取代了「以階級鬥爭為綱」,正式宣告「改革開放」。

蔣經國與鄧小平兩位初掌權的舵手,猶如隔海較勁,沈重考驗下,各自推動著不凡的計畫。三十年以來,台灣完成產業升級轉型,走上民主進程,以最小代價實現政黨政治。大陸則扭轉困頓的共產經濟,走上穩健成長的小康之境,如今更巍然而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

三十年兩岸各自在驚濤駭浪中完成了奇蹟般的壯舉,其實已寫下英雄史詩。其中應被稱頌的,就是領導者洞察時代內涵,覺知國家走向,且堅定不移往前邁進的智慧與魄力。

回首前程,而今在上海舉行的國共論壇,不只是兩黨政治人物的閃亮舞台,當然更要被寄寓著深刻的時代使命。

過去兩岸隔海鬥爭,甚至漢賊不兩立。而如今啟動的新世紀,將進入且競爭且合作的紀元。這即將建構的兩岸互動新模式,可能超越過去的一切想像。過去的思考,圍繞在民族、主權、與政治議題;但未來,一切可能皆以經濟與人民生活為軸線。國共論壇在兩岸仍有政治障礙之下,它的角色十分清楚,就是一個「想像的孕育者」。

因此,它不能只是個「第二軌」,只圖做個溝通、調和的平台,它應是兩岸各種潛在趨勢的發現者與創造者。在這波國際金融海嘯之中,兩岸商談各種金融合作、共度難關的可能性,便是一個過去難以想像的場景。如此任務在上海會場上發想,或許終有落實和執行的可能,希望國共論壇能寫此新頁。



◆ 陸客來台就醫 兩岸協商下一步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12.20

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昨天指出,繼完成兩岸大三通之後,未來台灣與大陸的醫療衛生合作,將是兩岸協商的另一個重點,希望大陸民眾除了來台觀光外,台灣的醫療界也能提供對岸更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

江丙坤昨天應邀出席中華海峽兩岸健康旅遊休閒協會會員大會時表示,開放陸客來台觀光,除觀光行程外,如能結合健康檢查及醫學美容服務,也是招攬陸客的一大利基,對振興國內經濟頗有幫助。因此,他希望未來兩岸的協商內容,也能儘速納入醫療衛生合作的議題。

江丙坤以目前陸客來台就醫為例,光是申請及審核程序,就大約需要一百廿天,如果患者罹患急症恐已來不及,為此,他希望海健會能邀集有關單位及團體,彙整各方意見有關如何簡化陸客來台就醫的流程,供陸委會和海基會作為政策參考。

海健會理事長、秀傳醫院總裁黃明和則表示,目前有近百萬台商在對岸打拚,但若遇到緊急傷病或是需要住院診療,往往需返台就醫,因此該會除成立疾病諮詢中心,提供台商免費諮詢專線○八○○○七○○八八外,也將代表台商促請健保局,在兼顧健康和健保規範下,在大陸推動「定點醫院」,簡化境外健保費用核退的規定。



◆ 王志剛帶領外貿協會 前進中國市場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 2008.12.20

大三通啟航,兩岸經貿圈進入新的里程碑,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表示,中國政府積極推動繁榮農村經濟,在金融海嘯衝擊歐美市場,外需不振的年代,中國農村市場正好提供台灣最佳機會,未來外貿協會將帶領台商深入中國農村開創機會。

持續出口成長 廠商才有續航力

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創,各國政府積極以擴大內需政策來因應海嘯的衝擊,王志剛表示,台灣是標準的海島型經濟,貿易是命脈之所繫,光靠內需撐不起來台灣的經濟發展,惟有出口成長,廠商才有持續投資的能力,進而繼續創造就業機會,進一步提升民間消費,讓政府的稅收增加,這樣就構成了經濟成長的要素。

保住歐美 積極拓展新興市場

王志剛表示,沒有足夠的貿易,台灣無法擴大內需,因此「外貿為主,內需為輔」,對外累積能量,才有內需的力量。他於今年7月2日接下外貿協會董事長職務後,設定了兩大工作重點,除了原先的歐美市場繼續保持努力穩健經營之外,更重要的是積極拓展新興市場和中國市場。

新興市場包括中南美市場、俄羅斯市場和伊斯蘭市場,每個地區都有列重點工作目標,以巴西來說,最近與我國的貿易有顯著的提升,就是因為貿協開始積極與新興市場接觸的成果。

大陸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中產階級就有2億3000萬人,農民人口更高達54%,也就是7億4000萬人,目前中國遇到的最大問題是貧富懸殊,因為城鄉差距過大,造成購買力落差大。大陸官方訂了目標,從2008年到2020年要讓中國農民所得提升一倍,由於這項工作目標已經列入黨章,大陸官方必然會努力執行,一旦農民所得提升,購買力就會增加,因此台商目前要努力「內銷轉外銷」,在中國不只要放眼大城市,更要深入農村。

台商打進中國農村 要建立品牌

王志剛表示,很多在大陸設廠的台商是代工廠商,缺乏自己的品牌,面對金融海嘯衝擊,歐美市場急速萎縮,出口轉內銷成為台商在大陸必須要做的轉型,外貿協會也恰好在這當中扮演協助台商轉型的工作,台商產品要打進農村,就要建立自有品牌,更重要的是找到通路,這些都是外貿協會努力的方向。

王志剛日前與來台訪問的大陸海協會長陳雲林會面時,曾經提到外貿協會希望在大陸目前的五個據點之外,擴增新據點,現已經有了初步成果,即將在東莞和南京擴增第六和第七個駐點,逐步落實他希望以農村包圍大城市,深入中國市場的目標。



◆ 補貼無薪假 勞委會研究

【聯合報╱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 2008.12.20

勞委會日前指即使無薪休假,全職月薪員工所得也不能低於基本工資一萬七千二百八十元,如此可能導致部分企業無力負擔。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昨天透露,考慮發放差額補助。不過勞委會稍後坦承,執行的困難度很大,目前還沒有具體辦法,政策不能算是定案。

王如玄昨天與北市勞工局長蘇盈貴前往信義區工安檢查,對郭台銘指「裁員是幫助企業體質健康」,王如玄說,還是希望企業主能夠秉持「員工是夥伴」的觀念,不要輕言裁員。

勞委會官員則表示,補貼政策該怎麼執行的問題非常大,因為很可能出現道德風險,如可能有詐領補助,更可能助長企業擴大休無薪假。須設計出一個制度,能夠保證公平性、有助就業情況、維持公平性,政策才能夠上路。

※ 光補貼沒用,事情要從根本解決。勞委會應專注維護勞工權益,幫助媒合就業,改善工作品質,其他的經濟政策要由行政院主導。



◆ 蔑視市場機制愚不可及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20

此次金融海嘯的近因,雖是因次貸金融泡沫而起;但有許多人認為,遠因與之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為了解決2001年IT泡沫破滅,而採低利率政策,並坐視所謂金融創新的衍生性商品氾濫有關。事實上,更遠的肇因,則與美國不斷以美元及美元金融商品交換亞洲消費商品,長期貿易失衡有關。

正如昨日社論所言,這樣的情形也反映出,美國負的超額儲蓄率現象;以2007年的資料為例,美國儲蓄率只有14.1%,而投資率卻有18.6%,也就是說,美國人把八成六的所得拿去消費掉,剩下的根本不夠投資,只好印鈔票與借據跟亞洲國家借錢。但我們現在看到美國再把利率降到幾乎是零的水準,儲蓄存款者成了大傻瓜,預期未來美國儲蓄率可能還會再降。

這真的是解決美國問題的好方法嗎?看來,葛林斯班的錯誤經驗,還是沒能讓美國人清醒一點。在不景氣時,只要以救市、救景氣為名,似乎什麼事都能做,所有的市場機制與原則,似乎也都可以拋諸腦後。不僅美國如此,全世界政府也都顯現一副花錢有理,花得不夠多不夠兇,就會被評為不認真不賣力。

過去馬政府上台初期,在油價的議題上,不斷地高喊回歸市場機制,之後似乎再也沒有聽過政府提及市場機制四字。我們認為政府舉債花錢,只要民眾了解與認知到這些錢並非白吃的午餐,而是需要由未來子子孫孫納稅償還的,那麼或許爭議較小。但倘若政府把影響力明顯地介入到市場正常的運作機制,那就值得商榷了。以因應失業為例,我們早在7月份便提醒政府,不要浪費資源在救股市上,救也救不起來,留下政府資源以因應未來可能的失業;雖然當時我們能看到失業率數據是前五個月還算處於低檔的失業率。

我們的思維是,政府省下資源以備直接協助失業者,而非去要求企業不要裁員;現在政府雖有三挺政策,但目前企業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沒有需求及訂單,請問政府及銀行能夠協助企業填滿過剩的產能嗎?如果不能,又怎能期待企業在勞動薪資與數量上都不調整?

憑藉著台灣人的智慧,想出了無薪休假的隱性薪資調整機制,也減緩了失業數量;勞委會剛開始也認為即便無薪休假薪資低於基本工資並未違反勞基法,但現又改口說無薪休假必須高於基本工資。企業之所以採用無薪休假制度,而非直接以裁員方法來度過難關,主要的理由還是在於勞工的解雇與再雇成本,高於留下員工但少支付一些薪資;這樣的方式,算是在不景氣下企業、勞工雙方少輸為贏之舉,倘若政府能再給予暫時性的補貼,更能使勞資共同度過難關,這才是政府真正挺企業之舉。

倘若政府什麼錢都不想花,只是希望透過銀行借錢給企業發薪水,要求企業不減薪不裁員;結果,當實質薪資縮減的路被堵死後,只有裁員一途。但當企業開始裁員,媒體出現的標題,竟是馬蕭籲業界放下屠刀。什麼時候裁員的企業變成了屠夫?當因應不景氣的經濟勞動議題,被無限上綱至道德訴求,那麼又與中國大陸實施的勞動合同法有何差別?

殷鑑不遠,中國大陸實施勞動合同法綁死了企業勞動數量與薪資的彈性調整空間,結果就是企業倒閉關廠,造成更多的失業;這真是我們樂於看到的結果嗎?我們再次呼籲政府,挺企業無薪休假並適度補貼差額,以職訓代替休假,才是因應短期困境並奠基永續發展之道。



◆ 財經漫遊─在這個由奢入儉難的年代

【沈雲驄】2008-12-20 中國時報

由奢入儉難。這年頭,更難。

原本大家都說,幾年來的全球經濟泡沫,都是美國人太愛花錢的習慣所引起的。大家都說,都是因為美國人存太少,借太多,瘋狂消費,才造成中國製造大賣,油價狂飆、原物料價格大漲。

大家都說,這種寅吃卯糧的現象,是不健康的,一個健康的經濟,應該是家家聰明地儲蓄,人人理性地花錢,拒絕浪費,避免奢華。總之,不要亂買東西,要降低慾望,要活得簡單,世界才會更美好。

美好?看看現在美國,消費慾望大減了,民調顯示多數人現在不敢亂花錢,更多人想把錢存起來。結果呢?從美國到日本,從冰島到台灣,景氣冷到不行,所有政府都說:拜託,趕快消費吧,繼續花錢。在台灣,政府想要「振興經濟」,不是發現金,而是寧可花錢印製消費券,就是怕大家只存不花;這幾天,全世界爭相降息,更是要打擊你的存錢意願,就是不要你由奢入儉。

由奢入儉,之所以難,一是面子,難看;二是人心,總是易取難捨;三是牽連,消費習慣的改變,總會連帶影響周邊的人,而別人,未必想要你這麼做。世界今天所面臨的,正是這樣的處境。在全球經濟競賽場上,哪個國家有臉讓數據縮水?已經過慣的好日子,有多少人捨得放棄?何況,只有人談成長率,哪有人比衰退的?

尤其,現在大家都看到了,當消費者都緊縮荷包,從大公司到小攤販,生意頓少,馬上就得裁員減薪。被裁、收入短少的員工,還有他們的家庭,接下來怎麼過活?換句話說,照現在政府說法與作法,你不消費,等於害人失業。今天的人民,想要由奢入儉,談何容易?

正因為不容易,政府此刻才應該幫助人民減輕由奢入儉過程中的痛苦,而不是反過來,加重人民的負擔,硬逼著人們花錢。

首先,當然是放下面子,誠實面對此刻的經濟現實。多年來,經濟成長數字的追求,固然是進步的動力,大家也已經習慣了這種求進步的方式,但打從八○年代以來,這樣的「發展」本身,早就不是健康的現象。韓國的李明博,台灣的馬英九,都應該承認自己選前的誤判,誠實地告訴老百姓,七四七,六三三,對人民而言都不是最可行的承諾。今天,每個國家都應該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長方式,而不是繼續盲目地在數字上比高低;我們得放下對過去好日子的緬懷,回過頭捲起袖子,努力地過著省吃儉用的日子。

放下面子之後,是回歸裡子,實在地替人民解決難題。橫躺在面前的兩大難題,再清楚不過:低利率與高失業率。先說利率,經過這星期的大幅降息之後,人們辛苦掙來的存款,已近乎無「利」可言。政府不應一味地投身全球降息競賽,只顧著讓銀行有更好的利潤、讓企業能用更低的代價取得資金,相反的,一來應該多替數以百萬計的存款戶著想,讓人們從儲蓄中獲得更多的利潤,二來也要鼓勵人民保護這些存款,不要再被誘拐到高風險的投機市場。總之,要讓由奢入儉的人獲得獎勵,而不是懲罰。

至於隨之而來百業衰退,及這幾天來議論紛紛的失業危機,這正是沒了信用泡沫支撐後的經濟,所出現的必然後遺症。政府不應眼睜睜看著企業粗暴地裁員,而是應更有創意地找出雙贏的──套用歐巴馬的話──「非正統」作法。比方說,在裁員之前,高階經理人都應自己先大幅減薪;企業應與基層勞工協調,可以在不影響生計的前提下,適度降低所得,但未來倘若企業度過難關,員工也應獲得合理的補償。萬一最後還是得裁員,政府就要更有效率地透過公共支出,創造新的機會。

這些難題沒解決,任何刺激消費作法,效果必將是非常有限的。由奢入儉,量入為出,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理財策略,硬要逼人民在不安中花錢,於心何忍?

fsj 提到...

學界挺家庭工廠躍國際 照顧就業要更積極

* 學界金頭腦 力挺家庭工廠躍國際
* 1.6億元泡湯 國際奧會也被馬多夫騙
* 美汽車業改革 面臨4C挑戰
* 布希撥點錢 爛攤留給歐
* 救通用和克萊斯勒 加拿大砸千億
* 下崗失業潮 年後恐攀高峰
* 解決就業問題 快救出口
* 產業用電急凍 多少飯碗在破碎
* 好冷的11月》34類行業中 32類用電大衰退
* 高雄圓山員工抗爭:半官方飯店帶頭裁員
* 馬拜託企業別裁員 高雄圓山勞工卻失業 綠委:馬別假了
* 先領失業金 工作跑了更難找
* 雜誌也凍 前仆後繼在收攤
* 失業狂潮正在吞噬民心動搖社會基礎
* 照顧就業要更積極
* 爆違約交易 工銀證提列13.3億損失
* 印度媒體人:兩岸交流需慎防糖衣陷阱
* 新形勢下的兩岸雙贏規劃

◆ 學界金頭腦 力挺家庭工廠躍國際

【經濟日報╱梁源湘】 2008.12.21

民風純樸的嘉義縣新港鄉,除了阡陌交橫的稻田外,也是低溫冷凍箱的製造 大本營。由瑞弘冷凍空調生產的低溫冷凍箱,最低溫度達負86℃,專門提供生命科學、醫院、臨床工作及工業等單位儲存生物、血液成分、藥物、骨髓之用,國內市占率逾六成。

1975年原本是國際牌代理商的瑞弘冷凍空調老闆何守政自行創業,生產工業用冷凍產品。兒子何維彬從小在家中幫忙,退伍後就和父親一同經營事業,目前擔任總經理。父子倆專注冷凍技術創新以及製造改良,30年來在國內打下一片天。不過,冷凍箱銷售間隔長,內需市場有限,何維彬三、四年前就想進軍海外市場,但十餘人的工廠規模,人才、資金、行銷等資源都比不上國際企業,外銷之路難,難於上青天。

量身訂作 「全育成計畫」

所幸,近年來,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積極整合學術研發能量,藉由「創新育成中心」推動產學合作,透過前端技術到後端行銷、市場策略的諮詢與輔導奧援企業,適時化解何維彬的困境。

何維彬得知,中原大學薄膜中心正在研究將薄膜分離程序運用到有機氣體回收,可讓冷凍箱產品升級。於是,進一步尋求雙方合作開發模組,並進駐中原育成中心。

在雙方密集洽談後,育成中心規劃瑞弘各階段發展策略,量身訂作「全育成計畫」。首先媒合校內專家和瑞弘研發人員開發新一代、更具冷凍效果的超低溫冷凍箱。新產品具有省電、降低冷霜量等優點,常被詬病的把手,也改良為加壓、具有推力輔助的門鎖系統,並取得專利。育成中心也協助爭取政府補助,降低研發成本,提供智財權管理諮詢,讓瑞弘蓄積競爭力,進軍全球市場。

國際認證 敲開市場大門

擁有學界金頭腦作為奧援,瑞弘的國際化腳步踏得穩健而踏實。育成中心特別引介外部商業設計專家,幫瑞弘取了「Kaltis」的品牌名稱,Kaltis出自德文,kal是冷,tis是冰的意思。專家也協助瑞弘設置英文網站,製作產品型錄,運用育成網絡的全球資源,協助瑞弘拓展外銷業務、參展增加曝光機會、提升品牌知名度,並輔導取得國際認證,逐漸敲開市場大門。目前瑞弘已在逾15國設代理商。

針對人才匱乏的問題,育成中心計劃在校內設置微型科學園區,邀請廠商設立虛擬研發單位,以媒合校內人才給廠商,解決問題。

創業維艱,但何維彬以積極態度迎接所有挑戰。在他的努力耕耘下,瑞弘開始享受甘美的果實。例如,已在美國設立據點,提供更快速的服務,企業網站平均一周會接到兩三封來信洽詢合作,但何維彬自我期許「至少要行銷到50個國家才算成功!」

一路相挺的育成中心,也建議瑞弘延伸產品種類,以Kaltis冷凍箱帶動其他非主力產品銷售,並且繼續朝向「冷凍、環保」的方向研發新產品。

中小企業或許先天資源不如大企業,但透過產學合作,就像打了營養劑,讓企業「轉大人」,再創成長另一波高峰。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產經調研組經理)



◆ 1.6億元泡湯 國際奧會也被馬多夫騙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12.21

美國那斯達克交易所前主席馬多夫的500億美元世紀騙案再添受害者,連國際奧委會也中招,可能得認賠近500萬美元(約台幣1.6億),讓已經因為金融風暴而使儲備金縮水的奧委會加重損失。但奧委會表示,未來三次冬、夏奧運會的主辦城市保證履行主辦責任。

國際奧會金融委員會主席卡里昂表示,奧委會並未直接投資馬多夫的基金,但奧委會投資的基金把錢投入馬多夫的基金,如今這480萬美元可能都泡湯。

奧委會發言人在瑞士洛桑保證,這筆損失僅占奧委會投資組合的1%,對奧委會的影響有限。國際奧會的財政基礎穩固,所有籌辦冬季或夏季大賽的委員會(2010年溫哥華、2012 年倫敦、2014年素溪)財務也沒問題。

卡里昂表示,最近數月,由於股價下跌,加上美元走強,奧委會的非美元計價投資也蒙受損失,已使奧委會的準備金縮水14%。

馬多夫騙局之害,奧委會尚能承受,美國著名教育慈善基金會皮考爾基金會(Picower Foundation)則已宣告關閉,可能是馬多夫騙案而倒閉的最大慈善機構。

2007年報稅資料顯示,皮考爾基金會投資總值約10億美元,皮考爾和馬多夫相交30年,基金會交馬多夫管理。皮考爾夫人發表聲明指出,馬多夫的詐騙行為「對數以萬計的人以及許多慈善基金會、非營利組織造成災難性影響」。



◆ 美汽車業改革 面臨4C挑戰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紐約時報二十日電】 2008.12.21

布希承諾的174億美元紓困貸款,將可以讓美國車廠苟延殘喘個幾個月。然而,美國汽車產業的長期遠景依舊不明,必須要有大幅變革才能繼續存活下去。

巴克萊資本公司分析師強森說,美國車廠的挑戰可總結為四個「C」:現金(cash)、支出(cost)、汽車產品(car)以及汽車文化(culture)。這些將是新總統歐巴馬必須面對的挑戰。

通用與克萊斯勒與美國財政部簽訂協議後,將可立即各獲得40億美元貸款。通用可在明年1月16日時另外申請54億美元。等到2月17日,美國國會把金融紓困基金的另外3,500億美元撥下來,通用可再申請40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長寶森在新政府上台前的幾周內,將擔任政府監管車廠的「汽車沙皇」角色。等歐巴馬上台後,他的可能「沙皇」人選,包括前聯準會主席伏克爾,芝加哥大學教授、歐巴馬的首席經濟智囊古司比,或者對企業重整經驗豐富的史坦納(Joshua Steiner)。

美國政府提供的紓困貸款,可暫時解決車廠的現金問題。通用與克萊斯勒也都承諾繼續裁員關廠,賣掉配發給主管的飛機,以減少支出。前兩個C可暫時解決。

但是沒有企業能光靠裁員來反敗為勝。美國三大車廠仍舊過於倚賴耗油的卡車與休旅車產品線,缺乏歐巴馬鼓吹的省油、環保小車款。今年1到11月,通用有58%營收靠賣這些輕卡車入手,福特有63.5%,克萊斯勒更高達72.2%。事實上,豐田Camry小轎車今年在美的銷售數量,就比克萊斯勒所有車系加起來多。

美國人喜歡開耗油大車的文化,也不是歐巴馬說改就能改。國際油價自147美元的高點崩跌回40美元,使省油小車的魅力又再降低。對於狂缺現金的美國車廠來說,此時改賣省油小車很不是時機。

※ 還有政治因素...



◆ 布希撥點錢 爛攤留給歐

【聯合報╱國際中心/王麗娟】 2008.12.21

美國布希總統宣布由政府為美國汽車業紓困,不僅讓自己脫身,也同時把攤子交到了歐巴馬的手中。

布希19日宣布,將從7,000億美元的金融紓困案中撥款174億,供通用與克萊斯勒兩大車廠應急。布希一再強調,這是為不讓美國經濟再受衝擊,不得不為之的一步。布希不顧民眾反對,甚至改變金融紓困案資金專款專用的立場,作成這項決定,它同時避免因國會紛歧,延誤救命時機。

就這點而言,民主黨、克萊斯勒、通用汽車、汽車工會均對布希銘感五內。

不到一個月後,布希便要下台。對汽車業提供臨時輸血,讓布希與業者獲喘息空間,同時可為1月20日上台的歐巴馬政府換取完全的自由空間。

提供給汽車業者的貸款,無論財政部提出的條件、目標、要求為何,新政府均可任意修改。因為紓困是由政府下令進行,而非國會,換言之,錢會先給,還款條件即使已白紙寫字寫下,日後仍可從長計議。

事實上,美國聯合汽車工會(UAW)已對布希開出的條件率先發難。布希認為工人應同意減薪與減少福利,但工人不同意他們的薪水與福利應比照美國日資車廠的工人。

密西根州參議員李文表明反對後,財政部長寶森說可再重新商量。工會對寶森的說法仍不滿意,痛罵政府開條件,卻拿工人開刀。工會還說,既然它不是政府與國會談好的條件,不如刪除。

工會是民主黨的票倉,為不觸怒工會,未來新政府上台,不難預料類似景況將一再發生。

歐巴馬曾說,他想見到最後的整頓方案,但不希望是由工人承擔整頓後果。歐巴馬不曾說要通用汽車執行長走人,但民主黨內已有這樣的聲音。這種操作,共和黨並不感到陌生或驚訝。

不過,在提供給汽車業的174億貸款中,有134億將在本月與下月提供,剩下的40億,則需等國會同意撥出7,000億金融紓困案剩下的3,500億時,才可能提供,由於國會並不贊成對汽車業紓困,屆時,新政府與國會還有得周旋。



◆ 救通用和克萊斯勒 加拿大砸千億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2008.12.21

美國政府同意以174億美元為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紓困後一天,加拿大20日宣布貸款40億加幣 (台幣1072億元)給這兩家車廠的加拿大分廠,其中,加拿大聯邦政府負責27億,車廠所在的安大略省政府出13億。

府和安大略省政府聯合聲明表示,通用的加拿大廠可得30億加幣貸款,克萊斯勒可得10億。兩家車廠獲得紓困貸款,高層主管的薪酬必須設置上限,而且凡是超過1億2500萬加幣以上的交易,都必須報告。

本月稍早,在美國三大車廠向美國政府求援聲中,加拿大工業部長克里門曾表示,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將依照三大對北美經濟貢獻的比例,對他們伸出援手。

加拿大總理哈柏20日在多倫多記者會表示:「這是安大略民眾面臨的巨大問題,大而言之,是加拿大經濟面臨的巨大問題。」他表示,援款「不是空白支票」,加拿大納稅人要業者用這筆錢重振汽車工業。

安大略省長麥根提在記者會表示:「這件事關係40萬個工作和40萬個家庭,利害關係非常大。」勢力強大的「加拿大汽車工會」表示,紓困案對汽車業、工人和加拿大全國都很重要,工會將繼續和公司及政府合作,使汽車工業活下來。

三大裡面情況最好的福特沒有向美國和加拿大政府要錢,但福特已向加拿大政府洽商20億加幣的備用信用額度,以便萬一事態緊急時解困。



◆ 下崗失業潮 年後恐攀高峰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綜合報導】 2008.12.21

珠三角和長三角等東南沿海地區的外資企業和大陸企業,開始大幅精簡人力。中共農業部計算,大陸1.3億出外打工的農民工,已有780萬人失業返鄉,中共官員嚴陣以待,擔憂明年春節前後將有另一波返鄉失業高峰。

變相裁員
只發放基本工資

一位珠三角勞工維權工作者觀察,在長三角和珠三角的台資企業和港資企業,為應變金融危機,近期已展開變相裁員政策,以深圳富士康為例,要求中階幹部無薪休假,僅給基層員工基本工資,迫使員工不得不自行離職,許多農民工一年以來,都找不到超過基本工資的工作,已提早返鄉。

香港媒體報導,廣東省日前發布企業倒閉或關廠統計,光10 月廣東就關閉近8,000家企業,直追前九個月的7,000多家,等於今年以來已倒閉1.5萬家企業。其中,光是東莞在10月就倒閉200多家企業,造成2萬名員工失業。

財經網報導,中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日前發表「金融危機對就業影響最新數據調查報告」。該部官員堅稱,「農民工返鄉率與往年相比略顯突出,但是構不成所謂的返鄉潮」。不過,高度擔憂明年春節前後農民工返鄉失業情勢將更惡化。

根據調查,大陸勞動力輸出十大十省,包括四川、重慶、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甘肅等,到11月底,農民工有485萬名返鄉。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中共農業部固定觀察點估算,十大省市農民工提前回流量已達到農民工總量的6.5%,以大陸1.3億農民工計算,已有780萬人提前返鄉。

大陸勞動力輸出大省已陸續反映出農民工失業「災情」。財經網引述重慶常務副市場黃奇帆說,重慶一年輸出勞動力700萬人,10月、11月以來,農民工回流超過20萬人,主要從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地回流,預估返鄉不再出外的農民工將高達100 萬人。

鼓勵計畫
輔導農民工就業

黃奇帆擔憂,三峽水庫區已經沒有耕地,農民工回流無法就業,也找不到經營門路,恐怕造成嚴重的失業問題。重慶已推出就業指導和培訓計畫,鼓勵計畫出外務工,並落實創業輔導。

中共國務院針對農民工就業問題,日前頒布「六項促進就業措施」,包括:積極扶持勞動密集型企業,穩定農民工就業;加強農民工就業能力培訓;扶持有條件、有能力的農民工返鄉創業;確保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以及切實保障返鄉農民工的土地承包權益。



◆ 解決就業問題 快救出口

【經濟日報╱記者 陳慧敏】 2008.12.21

歐美市場萎縮,正嚴重衝擊中國世界工廠,中國以勞動力密集產業為主的出口型產業,長期以來容納龐大就業人口。中國政府必須體認,人民幣4兆元刺激內需計畫,僅能帶動基礎建設,無法扶助出口產業,要真正解決就業問題,必須加快腳步,協助加工貿易企業渡過難關。

中共近年推動「轉型升級」,頒布一道道遏制加工貿易發展的政策,希望淘汰和拋棄勞動力密集產業,以「騰籠換鳥」,加工貿易台資企業極力奔走,倡議勞動力密集產業帶動就業的貢獻,都改不了中南海經貿官員的思維。

如今,金融危機使得加工貿易企業重創,農民工返鄉一波波,失業加劇,可能為中國大陸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中共中央和地方政府才逐漸意識到勞動力密集產業的重要性。

實際上,依據中共商務部日前發佈報告,中國出口每波動1%,就會衝擊18萬到20萬人就業。中國11月出口額比前一年下跌2.2%,是六年來首次出現負成長;同時,中國前十個月出口增長率若去除人民幣升值、原物料價格大漲等因素,可能已呈現負成長,因此才會出現中小企業倒閉、農民工失業返鄉等連鎖現象。

儘管中共已頒布人民幣4兆元的刺激內需政策,近期頒布救房市、救車市等政策,這些政策都是針對內需經濟,能夠提供的就業機會仍有限,無法完全吸納從出口企業失業的大量農民工。中共應針對出口型產業,加快推出更多輔導、協助措施和辦法,才能真正創造就業,避免這場隱然成形的失業危機。



◆ 產業用電急凍 多少飯碗在破碎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2008.12.21

在亞洲金融風暴侵襲下依舊挺立的台灣經濟,面對這波全球金融海嘯,景氣出現「急凍」現象,台電的售電量統計也出現「陡降」曲線,情況確實讓財經官員憂心忡忡。

各項景氣指標「四季分明」

經貿人士表示,今年的經濟景氣表現真是「四季分明」,第一季像春天,景氣暖和;第二季像夏天,景氣很熱;第三季像秋天,景氣有點涼意;第四季像冬天,景氣「急凍」。

據經濟部的統計,國內製造業銷售值統計,第二季3兆3469億元,較上年同季增加9.57%,可是第三季只較上年同季增加0.26%,經濟景氣的涼意顯現。

以國人最引以為傲的外銷訂單統計為例,9月份接單金額317.9億美元,仍較上年同月增加2.82%;可是10月的接單金額減至304.12億美元,出現較上年同月減少5.56%警訊。

在海關進出口統計上,8月進出值出現雙雙創歷年單月紀錄後,先是9月出口值出現反轉,較上年同月減少1.6%,緊接著10月份,進出口值雙雙出現較上年同月衰減情況。11月份出口值更較上年同月減少23.3%,創90年10月以來最大降幅;進口值較上年同月減少13.2%,創91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

外銷景氣變差,內銷情況同樣變差,根據批發、零售及餐飲業動態調查,10月營業額1兆309億元,不僅較上年同月減少2.17%,而且不論零售、批發或餐飲更同步出現負成長。

歇業工廠比去年同期增47%

內外銷不振,反映在工業生產統計,10月份指數102.78,較上年同月遽減12.55%,這是過去幾乎不可能出現的情況。而更具體的數據指出,今年截至10月底止的統計,不僅新設公司只有2萬5738家,較上年同期減少9.17%,而且公司總家數只剩58萬0142家,較上年同期也減少4.27%,原因是公司因經營困難而解散、歇業、撤銷登記共有4萬3936家,較上年同期遽增22.98%。

在工廠營運統計方面,由於景氣不佳,新設工廠變少了,今年1至10月,新登記工廠只有3139家,較上年同期減少1.81%;反觀歇業的工廠家數有3567家,較上年同期增加47.46%。

除了前述的統計指標反映台灣景氣的冷暖外,台電的售電統計也同樣反映出「不景氣」現象。

就拿工業區售電量統計為例,6月份總共29億8852萬2744度,7月已明顯減至24億1173萬8694度,沒想到11月份的銷售量竟又減至20億9554萬0270度。

另外,就明星產業所在的科學園區為例,包括竹科、南科、中科等所有科學園區,今年6月的總用電量13億8862萬0487度,7月已減為11億8027萬2490度,11月更減至9億8090萬2621度。



◆ 好冷的11月》34類行業中 32類用電大衰退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2008.12.21

同樣是台電售電統計,但是「看多」或「看空」?不能各取所需。從11月的單月統計數來看,產業不景氣情況只有一個「慘」字。

根據11月台電售電統計,今年1至11月各行各業累計售電量為1193億1975萬0372度,較去年同期的1179億6355萬0847度還有成長1.15%,其所顯示的各行各業總體景氣情況應該不致太差。

不過,如果拿11月的單月情況來看,其所顯示的景氣情況就讓人「膽戰心驚」。因為11月各行各業總售電量89億7141萬8987度,較上年同月109億0791萬6776度,衰減17.75%。

以目前情況,要從台電售電統計來研判台灣未來景氣可能情況,看11月的單月數據應該要比看1至11月累計數來得正確、有意義。

11月的單月售電統計,在總共34個分類行業中,有32個行業的售電量出現「衰退」情況,顯現各行各業的景氣情況一個「慘」字,其中鋼鐵基本工業售電較上年同月減少34.14%;人造纖維製造業減少34.50%;電器及電力機械製造修配業減少37.17%;電子製造業減少16.57%;非鐵金屬基本工業減少29.47%;紡織業減少25.71%,金屬製品製造業減少22.82%。



◆ 高雄圓山員工抗爭:半官方飯店帶頭裁員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縣報導】 2008.12.21

高雄圓山聯誼會前天結束營業,一百零八名頓失生計的員工昨天攜家帶眷抗爭,痛斥半官方的圓山飯店違背政府決策,帶頭裁員手法粗暴,抗議過程一度推擠衝突。員工揚言,會天天到聯誼會簽到「上班」。

高雄圓山飯店業務經理陳春楓表示,飯店和聯誼會虧損多年,這次裁員是既定政策,至於聯誼會會員權益,已請律師處理中。高雄縣政府勞工局副局長陳石圍認為圓山聯誼會資遣案已屬大量解雇,勞資雙方需於十日內自行協商,否則勞工局將介入處理。

「我要生存權,我要工作權」,百餘名員工及家屬昨天上午聚集圓山飯店前抗議,布條、看板寫著斗大血紅「怨恨」等字眼,控訴資方為規避支付退休金,以勞基法最低標準基數資遣員工,無視他們工作一、二十年的付出,「用完就丟」。

圓山產業工會常務理事洪乙勝說,本月七日起聯誼會即停止宴會申請並進駐保全,已透露資方「廉價清倉、待價而沽」的意圖;前兩天他們北上陳情,資方始終拒絕協商,口口聲聲說不繼續經營,卻計畫資遣員工後再回聘,「管理者手法不該如此卑劣」。

上百名員工欲突破警戒進入聯誼會,遭警衛人員擋駕在外,一名江姓會員為替員工出頭,與警衛爆發推擠衝突。員工並逐一「點名」圓山高層不顧勞工死活,但經理藍格明上前說明時,立刻被噓「說謊」、「欺騙」,不歡而散。

※ 這等於賞了馬總統一巴掌。



◆ 馬拜託企業別裁員 高雄圓山勞工卻失業 綠委:馬別假了

NOWnews.com 記者王宗銘/台北報導 2008/12/19

馬英九總統近來頻頻拜託企業別裁員,還說「勞工肝腦塗地、赴湯蹈火都願意」,不過,交通部主導的圓山飯店裁掉高雄聯誼會全部勞工的命令卻將在明天生效,員工這幾天找交通部觀光局求訴無門,今(19)天上午在立法院民進黨團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請馬總統聽聽失業勞工的吶喊。民進黨籍立委管碧玲喊話說,馬政府帶頭裁員,馬總統別再那麼假了,應該懸崖勒馬。

根據高雄圓山產業工會資料指出,截至97年9月30日止,圓山飯店總資產為43億6780元,其中流動資產為27億2933萬餘元,內含現金及銀行存款計22億2759萬餘元,累積盈餘29億574萬餘元及本期虧絀為5790萬餘元,淨值為29億5861萬餘元。

民進黨籍立委陳啓昱說,政府可以完全掌控的圓山飯店,在財務狀況非常好的情況下,竟然率先把高雄圓山聯誼會基層員工108人一次全裁掉,這是政府在救勞工嗎?馬英九不是口口聲聲要救勞工嗎?香港有上千有良心的企業連署一年內不裁員,這件事等於是圓山董事長張學勞馬上打了馬英九一個大耳光。

高雄圓山產業工會女員工代表哭訴表示,「請馬總統聽聽我們的聲音」,員工大多數是馬政府的支持者,但是卻失望了,竟然在馬政府執政下被出賣,真是情何以堪;新任董事長與總經理才來兩個月,高雄員工甚至沒有看過他們,就在馬政府領導下,否定員工一、二十年來的努力,過去民進黨執政從未說過裁員,現在馬政府上台,「我們認為我們支持對了,但是卻成為政黨輪替下的第一個犧牲者,我們要告訴馬總統,我們要怎麼再支持你呢?我們支持你的話,我們就是沒有飯吃了」。

立委郭玟成說,圓山飯店董事全是官股,卻帶頭裁員,交通部長毛治國對此事不能不聞不問,行政院長劉兆玄也應該站出來處理。

立委王幸男則指出,副總統蕭萬長也拜託過企業不要裁員,當作是做功德,「要做功德就從這一件做起」,總統與副總統都應該出來處理這一件事情,「做給人看」,「做給企業家看」,不能只要求企業,自己能夠掌握的部分卻不做。

立委蘇震清說,副總統要企業放下屠刀,總統說「勞工會肝腦塗地幫企業賺錢」,「卻反而自己在開槍,而且是拿機關槍掃」,難道政府說「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嗎?難道是要企業跟進也裁員嗎?



◆ 先領失業金 工作跑了更難找

【聯合報╱記者劉明岩、張明慧/連線報導】 2008.12.21

彰化就業服務站發現,很多失業者就算找到合適工作也放棄,直到領足六個月失業給付再看,卻沒有想到工作更難找;台中縣一名賣場經理就說:「做得半死領的錢,跟失業給付差不多,不如不做!」

非自願性失業者補貼,最多可領六個月。彰化就業服務站長張芳惠說,失業者不乏「不領白不領」心態,只有約兩成認真找到工作。

原在大賣場工作的卅八歲男性經理,原本薪資五萬多元,屬勞保給付最高等級,被裁員後請領每月兩萬四千元失業補助,原本他也認真找工作,但新工作薪水只有兩萬八千元到三萬元間,還要「放下身段」搬貨,因此推辭數次。

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行銷公關蔡菁菁指出,不只這名經理,有七成以上被裁員或解雇者,都想領完失業給付再就業,造成工作媒合困難。

張芳惠說,未領足六個月就找到工作,可請領提早就業獎助,假設先前領了兩個月失業給付,所剩四個月的一半即為就業補助,相當兩個月的失業給付。如果不領失業給付參加職訓,也可請領與失業給付相當的津貼。建議若有工作,「就該立即上工」。

※ 有勞團推估大失業潮出現在明年第二季。



◆ 雜誌也凍 前仆後繼在收攤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08.12.21

早在科技、金融業叫苦前,雜誌產業已感受到景氣不佳的寒意。去年以來,陸續已有「誠品好讀」、老牌的「推理雜誌」等停刊,金石堂書局的「出版情報」、時尚雜誌「ELLE girl」都是停出紙本,只剩下電子版,不少雜誌在數位浪潮、紙漿成本高漲下求生存,更要把握這波消費券的商機。

不像油價、天然氣價格近來調降,紙漿成本的漲勢一去不回頭,加上不景氣、廣告預算縮減,而且年輕網路世代的閱讀習慣改變,訂閱紙本雜誌的客戶也在流失中。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表示,去年全台年雜誌產業的產值約170億台幣,比起幾年前預估的240億要萎縮許多。

去年以來,許多雜誌都吹起熄燈號,像是叫好的誠品好讀、發行23年的推理雜誌、設計類的逍遙雜誌等陸續停刊,新台灣新聞週刊本月起也喊停。還有中外雜誌也因營運困難,在雜誌上直接刊登尋找企業接手的SOS。還有一些雜誌則是停出紙本,改發行電子版,減少紙張成本的壓力。

因應生存難題,雜誌產業也想辦法轉型、找出路。包括動腦、商業周刊、天下雜誌等,同時發行電子雜誌,而今年7月起正式推出的線上雜誌,會員月付99元,可閱讀千本非當期雜誌,以往過期雜誌只能拿到舊書店,能銷售的有限,或是淪落到資源回收秤斤兩,但線上閱讀對雜誌業者創造了新的利潤。



◆ 失業狂潮正在吞噬民心動搖社會基礎

【工商社論】2008-12-21 工商時報

因為世紀僅見全球性經濟大衰退,美國金融界、電信業、汽車業相繼傳出關廠裁員消息,每次裁員的人數動輒成千上萬,令人膽戰心驚。相對歐美習慣以裁員因應不景氣,國內的情形也許沒有那麼悲慘。但「聯電本週將進行第2波裁員計劃,人數高達600人,另外200人強制休假半年」、「奇美電提前解約派遣人力,規模高達3,000人」、「勝華資遣生產線600人」等斗大的文字出現在媒體上,雖然有些遭到誤解或誇大,有些獲得澄清,但基本上國內產業因為經濟不景氣,被迫採取緊縮人力的因應策略屬實,失業狂潮侵襲台灣的效應正在急遽發展中。

依照官方統計,國內十月分失業率業已升高為4.37%,創近五年來新高紀錄,人數更多逾47萬人,如果情勢繼續惡化下去,年底前失業人數可能衝逾50萬人。如此的偏高數字基本上有兩層意義。第一,這些失業統計數據其實從低,不足以反映社會上的失業真相,因為有很多的實際失業者早就放棄尋找職業念頭,早就成為失業統計數字的「化外之民」,政府相關單位也樂得裝聾作啞。第二,台灣的失業人口有個特色,大都是家庭收入主要來源者,也大都集中在中年族群。因為中年失業,不但家庭收入中斷,而且因為中年失業不易找到工作,整個家庭將瀕臨破碎瓦解邊緣,從而社會基礎將因而動搖。

當然,政府部門譬如勞委會、經建會,針對失業狂潮已推出諸多因應方案,著眼點都在於促進就業,短期者有「三挺計畫」、「立即上工15,000人計畫」,中長期者有「九八年至一○一年促進就業方案」,預定每年投入新台幣66億元經費,透過培訓技能、提供工資補貼及加強短期促進就業措施,平均每年增加48,000個工作機會,四年內創造約20萬個工作機會,預估四年後可降低0.3%的失業率。然而,這些構想要嘛沒有發生預期效用,要嘛遠水救不了近火。不但深陷失業狂潮的民眾不能找到救命的浮木,連馬總統在內的政府高層都自知促進就業方案效用不大。因為,經濟衰退來得又急又猛,不但大多數工商企業沒有任何心理與實質準備,不景氣何時落底,也沒有人敢打一張保票。在海內外訂單同時大幅縮減,銀根又急遽緊縮的雙重打擊下,很多企業,即使是出了名的優良企業,或者出了名的照顧員工企業,都不得不做下無薪休假、減薪、在家待命、做三休四,乃至資遣的決定。

坦然言,這些企業主的決定很多在法律上存有疑義,但實務上,大多數的勞工都不會太計較,譬如休了太多無薪假可能造成實際支領的薪資低於基本工資,但工作底缺至少還保留,只要景氣恢復,隨時可以正常上班、正常領薪,如果太與資方計較,說不定廠商會一走了之,不但資遣費無著,連將來的工作機會都將泡湯。然而,從目前的跡象看,歐美日本等經濟先進國家對景氣前瞻仍然悲觀,高度依賴外貿市場的台灣,是否明年第二季即可以恢復成長,實在不容樂觀。

當本報系中國時報的民意調查顯示,89%的受訪者覺得景氣低迷,70%的民眾收入減少,71%的人擔心自己或家人失業,31%的民眾自認將淪為貧窮階級,以及71%的民眾將緊縮開銷,我們不得不提醒政府有關部門,高達七成的民眾擔心面臨失業打擊的一個社會,如何期待安定?高逾七成的民眾憂慮景氣低迷、收入減少的社會,如何期待看到歡顏?

我們對馬政府努力採取多項措施促進就業印象深刻,但必須指出,景氣之於就業,猶如土地之於樹木,沒有土地或土地澆薄,豈能長出茂盛樹木?馬政府如果不能儘快提振景氣,單憑一些浮面、救急、安慰式的措施,是不可能增加國內就業機會,改善國內就業情況,帶給民眾機會與希望。



◆ 照顧就業要更積極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21

近日有幾家過去甚受肯定的大企業大規模裁員,引發社會對就業問題進一步的憂心。日前馬總統也喊話,希望企業減少解雇。不過馬政府與就業相關的政策,卻大有改善空間。

我國失業情況惡化的問題,好幾個月前就已相當明顯。勞動的求供比例,也就是新登記求才人數對新登記求職人數的倍數,7月時即由去年的1.3掉落到多年少見的0.8。然而政府卻似未注意到這些資訊;馬總統到11月18日還公開說,明年的失業率要降到3%以下。相關官員讓總統的認知和事實有那麼大的落差,馬總統應該賞罰分明,政府才不會繼續末梢神經麻木。

為降低失業,政府除直接僱用勞工,也可拿錢給企業要他們多僱用勞工,或是增加企業的生意,或是避免企業的生意被搶走。這幾大類的政策目前都有,但具體的做法卻效率不夠甚至可能方向錯誤。

拿錢給企業的政策,主要就是所謂「三挺」政策。我們日前社論已指出,拿錢的企業不一定會挺勞工;而銀行本來不願支持的企業,很可能是該調整的企業。如今政府卻要勉強銀行給錢支持它,又不准它裁員調整,顯然違背了市場機制。因此政府這種花錢方式可能幫不了勞工,也不符合國家長期的利益。若政策的目標是就業,不如直接補助廠商雇用勞工。

增加企業生意的策略包括擴大內需和擴大出口;政府在這兩方面都有一些努力,但實際的效果亟待改善。擴大內需若要多照顧勞工,要儘量多買國產品,甚至多買勞力密集的國產品。但政府不管是消費券或擴大公共投資的政策,都缺乏這種照顧國內生產和就業的思考。消費券若多發給窮人,不只用於支出的比例會較高,從統計資料來看也會有較高比例用於國產品,因此可以創造更多國內就業。消費券規劃之初甚至還曾不准用予攤販、小店以及某些服務等國產比例和勞力密集度較高的消費。目前雖已放寬,但亦未特別支持國內就業。

政府已執行中的擴大公共投資政策,以及明年之後要進行的公共建設,在選擇建設項目時,也都沒特別考慮創造就業效果的差異,甚至沒考慮所使用之國產品比例高低。補貼換車的政策有很多經費可能將補貼購買和國內就業少有關係的進口車。政府甚至要在這失業擴大的時機擴大鼓勵廠商自動化的投資,而可能因節約人力而造成更多失業。促產條例實施期限的延長,到底是會增加投資,或使原本想得到獎勵的投資延後進行,也仍有待觀察。

增加消費更重要的一種辦法,是創造更多消費機會。八年前不景氣時,民進黨政府還曾有促進國內旅遊和休閒農業、開放農村釀酒並興建酒莊,以及鼓勵地方和傳統特產等等政策。但政府最近的政策和建設中,較明顯想創造新消費項目的,似只有飽受批評的「馬奮館」。所以這方面的規劃必須改善。

在擴大出口方面,我們顯然已因韓元的貶值而受害。政府看得到的政策是加強出口拓展,先有個「鯨貿計畫」,又有「新鄭和計畫」,近日又有「三保專案」、「逐陸專案」、「搶單專案」、「GPA專案」等名稱。口號充斥,但所宣稱之提高出口成長率6%至7%的效益,若是指比前幾年12%的成長率再提高6或7%,則我們現在即可斷言是辦不到的謊言。而若是指比11月負23.3%的成長率提高,則是沒用的廢話。希望政府別再這樣亂喊口號和目標。

劉院長不只一次特別提到要食品業去中國大陸搶擴大內需的商機;但我國重要的食品業者多早已登陸,不景氣時也非較高價食品拓展市場的好時機。中國大陸擴大內需的政策也不會是努力擴大食品消費。所以劉院長的建議應該也是未經研究的想法。

至於避免生意被搶走的政策,主要就是避免外國因不景氣而把商品傾銷到我國來,或是用貿易障礙來排拒我國產品。但政府目前並未注意這個問題。11月對中國大陸出口遽降38.5%,遠高於對其他地區出口衰退的程度,以及中國大陸出口衰退的程度。這變化及我國對其他國家出口的變化,若有可能是對方的進口替代政策或貿易障礙所造成,政府也應積極蒐集事證,而透過WTO或其他管道和對方協商。但我們也沒看到政府的動作乃至關切。



◆ 爆違約交易 工銀證提列13.3億損失

【經濟日報╱記者雷盈/台北報導】 2008.12.21

工銀證爆出鉅額違約交易,昨(20)日提列13.3億元的損失準備。據了解,台工銀董事長駱錦明正在國外追查幕後債主,而金管會也要求工銀證下周一前來報告。

工銀證與兩家資本額僅200萬元,且公司負責人皆為「周美智」的世宇、見一投資公司做附賣回交易(Reverse Sell Agreement,簡稱RS),結果發生約28億元的借貸違約,使資本額僅60億多元的工銀證面臨虧損壓力。

昨日工銀證發新聞稿表示,台工銀參考同業提列二到五成損失準備的做法,決定先提列五成的損失準備,也就是13.3億元,未來再視實際需要調整,並會依法向客戶提出法律追訴。

據了解,這次的債主另有其人,周美智可能只是人頭戶,駱錦明現在人雖在國外考察,但獲知消息後,也在追討背後真正的債主,全力把貸放資金追回。

金管會表示,依據公司治理法,像台工銀這樣規模的公司,其貸放金額只要超過1億元以上,都要經過董事長同意,表示這些交易也是駱錦明同意的,目前證交所已就相關財務、業務資料進行調查。

工銀證發言人李定宗表示,提列損失準備後,工銀證仍可正常營運。預估工銀證年底淨值仍達56.92億元,每股淨值約9.5元,資本適足率約為605%(法令規定需達200%),可動用資金約75億元,且母公司會全力支持,必要時也會進行增資。李定宗強調,目前工銀證手上所承做的RS或RP(附買回交易),都沒有再以工銀債做為抵押品的,投資人無需擔心。

證期局局長李啟賢說,94工銀債有五檔,現在抵押在工銀手上的,是前三個次順位債,原來評等分別為「twAA-」至「twA」,但是後來因為爆發金融危機,且這些證券都包裹到雷曼、冰島,以及華盛頓互惠銀行,所以評等馬上被降到「twCCC」左右。



◆ 印度媒體人:兩岸交流需慎防糖衣陷阱

中央社 2008-12-21

(中央社記者郭傳信新德里20日專電)印度多位資深媒體人今天表示,自總統馬英九政府上台以來,兩岸交流往來密切,尤其在經貿、文化方面,北京表現慷慨大方,台灣應慎防中共可能佈下糖衣陷阱 (honey trap) 。

印度「印度斯坦時報 (Hindustan Times)」、「亞洲年代 (Asian Age)」、新加坡「海峽時報 (TheStraits Times)」以及CNN-IBN電視台等主要媒體專欄作家及資深記者等多人,應邀出席中華民國駐印度代表翁文祺的餐會,一致表達了上述看法。

不過,翁文祺立即以海峽兩岸經貿交流為務實作法,包括最近開啟的大三通以及兩岸正在召開的經貿文化論壇會議,均有助台海兩岸與區域經濟發展為前提,向與會媒體詳盡解釋台灣政府的用意與作法,獲得在座資深媒體人的認同與肯定。

在這項歲末聯歡餐會上,與會媒體對台灣與印度關係以及兩岸局勢發展表達了高度興趣,紛紛就台印之間的政府高層與經貿往來,以及台海兩岸之間的經貿合作等議題提出問題,由翁文祺與代表處主管經濟及科技事務等主管作答。

在台印經貿合作問題上,翁文祺適時介紹台灣的投資環境,並且向與會媒體強調說,台灣經貿發展的各項成就都可以作為印度的借鏡,尤其在科技、教育與農業等領域,都是台灣的強項,印度政府與企業應積極且主動的爭取與台灣合作。

餐會氣氛輕鬆融洽,與會人士均愉快表示,在享受佳餚美食之餘,最重要的是在瞭解台印關係發展以及台海峽兩岸時事上獲益良多。一位資深媒體人並且向中央社表示,期望台海兩岸華人能夠真正的和平相處,也希望台印關係能夠更上層樓。



◆ 新形勢下的兩岸雙贏規劃

【聯合報╱社論】 2008.12.21

中國大陸居「世界工廠」的地位,在全球貿易鏈屬於下端,遂在面對衰退時出現時間差的延遲效應。第三季結束,中國大陸仍有百分之九的成長率,雖較去年同期已下跌了二點九個百分點,但仍算表現不惡,因而一度曾有「靠中國救世界」之論。

但此種時間差的延遲效應,終於從十月起消失;衰退的壓力已經顯現,消費及稅收甚至出現零點六和零點三的負成長。十一月,下滑更形加速,進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九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即衰退百分之二點二,較上年同期減緩百分之廿四,稅收則劇減九個百分點。連帶所及,十一月台灣對大陸的出口也大幅衰退百分之卅八點五。

對二○○九年大陸經濟成長的預測,世銀已由九點二下修到七點五,各公私評估機構裡最悲觀的估計則到二。這也是北京官方推出二年四兆人民幣擴大經建方案,以及利率匯率「雙率雙降」的原因;北京最高階層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是針對急凍而開,也以「擴大內需,保持成長」為最高原則,而「保八」則無疑是最低目標。

然而,大陸的拚經濟,基本形勢仍屬樂觀。大陸金融體系正常,壞帳率百分之六,家庭債務僅佔GDP的百分之十三;由於高儲蓄,有相當的內需消費空間,只要增加平價住宅的供應和降低自備款,房市成交量自可預期。目前大陸勞力密集產業大幅萎縮,但技術含量較高的產業如機具設備出口仍增加二十個百分點;顯示出這波動盪對大陸產業升級已成了重要的契機。如何掌握「創造性的破壞」,加速自我調整,正考驗著大陸領導階層的能力。這次危機快而猛,已使北京當局警惕到,由於過去高檔投資過多,低檔投資不足,加上貧富差距擴大,使得中間層缺乏消費機會,才造成大陸消費只佔GDP的百分之卅八,無法藉消費來緩衝衰退;因此,縮短所得差距,平衡城鄉不均,增加中間層耐久財的消費,都已被列為重點。拚經濟的同時也致力於社會重建,已成了大陸未來工作的方針。

目前中國大陸的經濟策略已定,為了劍及屨及,中央最高層已開始建立經濟數據及市場情況的每日彙報,俾強化調控的時間性和機動性。面對大陸的經濟策略全面展開,伴隨著兩岸貿易大幅衰退,其實台灣也到了必須以更全面也更積極的態度,來重新規劃未來兩岸經貿合作互動的時候了。

長期以來,台灣對大陸的經貿政策,始終缺乏一整套的完整策略思維,因此一種無序的、民間先行的、隱含著分工觀念的產業輸出即告形成;到了今天,隨著大陸的成長,台灣官方的兩岸經濟策略則是「分一杯羹主義」。陸客觀光,是要分大陸出國觀光「一杯羹」;期望陸資進入房市股市及教育市場,同樣也是分「一杯羹」。這種無序的經貿模式,至少已顯露出來的後遺症是:

一、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成長及漸進的產業升級,許多勞力密集的台商企業已空間日窄。台灣官方最近所謂的鼓勵台商回流,其實也只是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將來隨著兩岸分工差距的快速縮短,過去那種互動模式的利基將更趨狹窄,這對台灣的機會空間必將大為壓縮。二、只是企圖分一杯羹的經濟思維,隨著大陸的緊縮,以及資金往內需方向調動,其效果皆將不如預期。陸客來台觀光即是例證。

也正因此,在這個全球及中國大陸已因經濟衰退而展開重整的時刻,其實也到了台灣應對兩岸經貿做出更大策略調整的時候了。

其一,台灣必須更加積極而全方位的參與到大陸的經濟重整過程中,特別是對新數位產業的開發、文化創意產業的建立、生技產業的推展等具有未來性的產業,兩岸更需強化合作,創造雙贏局面。

其二,中國大陸經由內需市場的擴大,其實已對台灣目前過於擁擠的各種內需服務業提供了更多機會。加以兩岸直航實施,兩岸一日生活圈形成,已意味著這部分的互動已有了重大利基。

其三,兩岸經貿,現階段其實早已應由「開放」而進入「統整」的階段,勢已臻此,必須更有前瞻性的規劃,如「亞太平台」。或許正在舉行的兩岸「國共經濟文化論壇」對此應展開討論。

fsj 提到...

以穩健的腳步走出風暴 台灣應避免零利率

* 以穩健的腳步走出風暴
* 一丟成名 「布希鞋」中東熱賣
* 美車城崩解 犯人不願出獄
* 保現金 美企業凍結退休金提撥
* 年薪加15萬 美肥貓議員引公憤
* 肥貓減薪條款 朝野支持
* 金融危機效應 歐元區人氣暴紅
* 大陸砸650億買台灣面板
* 國共論壇 中釋10利多 6千億救台商
* 國共9建議 力促兩岸金經合作
* 大陸建3G網路 台廠有甜頭
* 外企債留中國 難逃四部聯合追索
* 陸資來了 大陸發改委公布辦法
* 陸資來了?
* 國共論壇》大陸一手軟 一手硬
* 「斑比」症候群
* 中方沒利多時 台灣怎麼辦?
* 經濟部砸10億 拓銷大陸
* 低利低薪低信心 新三低時代來了
* 階梯式定存 理財別怕麻煩
* 高雄圓山聯誼會員工陳情 縣府允保障權益
* 圓山資方公布虧損秘辛 張學勞自嘲是誤入龍穴的大笨牛
* 佛里曼專欄》救美國經濟? 不用寄望中國啦
* 台灣應避免零利率

◆ 以穩健的腳步走出風暴

【經濟日報╱蕭萬長】 2008.12.22

當前國際經濟情勢是近20年僅見的嚴峻。美國次級房貸引爆的金融危機波及全球金融產業,更進一步引發全球的景氣衰退。

911事件後美國國內消費不振、財政赤字上升,聯準會為了刺激經濟成長而採取寬鬆政策,結果造成消費者過度消費,金融資本市場過度擴張。去年油價高漲,聯準會為了抑制通貨膨脹而提升利率,卻引發次級房貸危機。

OECD原本於去年11月底指出,美國次級房貸遭銀行查封的房屋,虧損總額高達3,000億美元。但是在擔保債權憑證(CDO),信用違約交換(CDS)等衍生商品的槓桿效應下,全球金融產業的損失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光是美國提出的紓困方案,金額就超過7,000億美元。

衍生性商品的擴張,一度為全球金融資本市場帶來榮景;如今這種靠槓桿作用擴張出來的金融泡沫破滅。經濟全球化,風險也隨之全球化。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相較,今日金融、資本全球化層面更廣、更深;美國次貸危機為全球帶來的影響也遠超過十年前的金融風暴。

相較於十年前的亞洲金融風暴,如今世界各國更深刻體認到,必須共同承擔風險,一起度過難關。從美國、歐洲到亞洲的中國、日本,都有這種共同體認。就這一點而言,可以說世界各國因應全球性危機的能力進步了。

就台灣而言,從一些指標數據發現,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的經濟體質的確還健全。以金融業而言,銀行的流動性很好,本國銀行業的資產品質良好,逾放比在2001年11月時為12.27%,今年8月及9月已降至1.53%。另外,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安定度居亞洲第二位,僅次日本。IMD今年發布的世界競爭力排名,在55個受評的經濟體中,台灣排名第13名; WEF於10月發布競爭力排名,台灣在134個國家中排名17。所以政府常說「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絕非空洞之語。

全球金融風暴對台灣的衝擊,首先是出在部分受到CDO、CDS波及的金融、保險業者,以及投資人對股市的信心。全球各國政府都想穩住投資人的信心,但是包括台灣在內都面臨一個難題:當跨國性的資本成為投資市場的主力,這些外資進出市場,有其全球資金運作的考量,往往不是對單一市場的信心問題,因此個別政府的信心喊話並沒有太大作用。

股市短期內受到金融風暴嚴重的衝擊是必然的,我們更應該關切這場金融風暴可能的後續影響:它會影響到全球資金的流動性,進而影響到其他實質商品的生產與消費。我們要如何避免因為資金流動性問題帶來的經濟緊縮、衰退,才是政府最嚴肅的課題。政府必須運用手上掌握的財政與貨幣工具,維持資金的流動性,讓整體經濟正常運作。

首先,為了怕銀行資金不足,中央銀行迅速調降利率,降低緊縮的風險,另外,為了保障存戶權益,政府也宣布實施全額保障存款人政策。這些政策已有效穩定存款人的信心。

其次,政府要用積極的政策,為台灣經濟活動注入資金活水。當全球資金流動性出問題,我們不能再讓台灣資金外流,甚至要進一步吸引海外資金進來。全球化時代,各國都以優惠稅賦條件吸引資金,台灣必須建立能與國際接軌的租稅環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主張調降遺贈稅的原因。

我們主張成立類似主權財富基金或擴大國家發展基金,也是為台灣經濟活動注入活水。過去行政院開發基金,在扶植新興產業上做了很大貢獻;如今,我們必須整合資源,進行長期性、大規模的投資,並協助體質良好的企業取得中長期發展所需資金。

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全球經濟緊縮必然不利於以出口導向的台灣。以2007年為例,台灣實質GDP成長率為5.72%,其中,國內需求的成長貢獻只有1.83個百分點,而淨商品與服務的貿易成長貢獻達3.89個百分點。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後,我們要降低出口減少對經濟成長的衝擊,就必須靠內需市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一直強調擴大內需、擴大國內投資。擴大公共投資、創造就業機會,讓人民安心,這是政府可以給人民最實質具體的信心保障。

最後,我們必須虛心檢討,台灣經濟還有哪些結構性的問題有待改革。在WEF今年的競爭力排名中,台灣在「創新因素」表現進步二名,但是在「效率增強」及「基本需要」兩個指標卻退步一名。主要原因在於:金融市場的成熟度、就業市場的彈性以及政府體制與法規仍待改革。機會是保留給充分準備的人,在經濟低盪之際,透過體質的自我改造,待下一波經濟再度復甦時,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紮實做好制度改革,做好基礎投資,讓台灣準備好迎接下一波景氣復甦。讓我們以穩健的腳步度過考驗,讓這個危機成為台灣經濟向上提升的轉機,開創台灣經濟下一個奇蹟。

(作者是現任副總統)



◆ 一丟成名 「布希鞋」中東熱賣

【黃文正/紐約時報廿一日報導】2008-12-22 中國時報

「布希鞋」一丟成名!包括黎巴嫩、中國和伊拉克等國的鞋商,都先後跳出來宣稱自己是那雙鞋子的製造商,不過,伊斯坦堡製鞋商人貝登堅稱:「那種特別款是我十年前親自設計,我不可能認不出來。」

不管如何,貝登已將這款「杜卡迪二七一型」鞋,重新取名為「布希鞋」,而世界各地如雪片飛來的訂單,確定讓他大賺一筆。

他說,伊拉克廠商下的一萬五千雙「布希鞋」新訂單,已於上周四開始趕工。而有四家伊拉克公司在爭取當他的代理商。另外,英國一名商人要求當他的歐洲代理商,首次下單就高達九萬五千雙,而一家美國公司也訂了一萬八千雙。

為搶佔市場,貝登決定打火趁熱,製作了五千份海報,海報上寫上「再見布希,歡迎民主」文案,準備在中東地區和土耳其大肆宣傳。

※ 另類經濟奇蹟...



◆ 美車城崩解 犯人不願出獄

【聯合報╱編譯陳世欽/報導】 2008.12.22

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曾是「美國夢」的代表城市。過去,一個身無分文、沒有文憑甚至不會說英語的移民,只要肯付出勞力在底特律車廠找到一份作業員工作,馬上就可晉身中產階級。

然而,1970年代美國汽車業開始走下坡,底特律這個三大車廠的大本營,也開始由盛而衰。現在汽車業連生存都有問題,底特律的日子有多難過,從這點就可略知一二:部分受刑人不願出獄,獲釋者企圖再犯,以重返有暖氣、健康照顧與三餐的牢房。

當地一個更生人輔導機構員工威廉斯表示:「這是我首次目睹受刑人自願再犯回籠,以免無家可歸、三餐無著。獄中備有熱騰騰的三餐,還有床睡,所以他們寧可再犯入獄,等時機好轉再出獄。」

目前看來,好日子似乎仍然遙遠,底特律在許多指標方面已取代遭卡翠納颶風肆虐的紐奧良,成為全美最困頓的城市。

底特律失業率超過21%,無計可施的校區最近開除督學,成千上萬的民宅與商店空無一人,前市長因為涉及性醜聞入獄服刑,即連職業美式足球底特律雄獅隊也淪為可悲的笑柄,只差2場,該隊就會締造史無前例的零勝16敗紀錄。

統攝這些不幸的是幾近崩解的美國汽車業。一個多世紀以來,汽車業是底特律就業機會與地位的重要來源與象徵。在其中一個受創最重地區監督社區發展計畫的戴維斯表示:「我們是汽車城;這個名字的基礎崩解時,民眾就會開始害怕。」

底特律市況蕭瑟的原因由來已久。1967年的12街暴動導致白人加速遷居郊區,許多中產階級的黑人群起仿效,導致全市人口由1950年代高峰時期的180萬人銳減為目前的90萬。目前全市約83%是黑人,犯罪、貧窮、失業、退學率都是全美最嚴重之一。治安惡化使得汽車與住家投保率非常高,連鎖雜貨店絕無僅有,導致許多底特律人須仰賴售價較高的街角小舖。

為當地民眾興建住處並提供教育計畫的范恩牧師表示:「艱困的環境已開始消蝕美國人勇往直前的精神。」



◆ 保現金 美企業凍結退休金提撥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二十一日電】 2008.12.22

景氣低迷促使愈來愈多美國企業囤積現金,大砍員工福利,包括聯邦快遞公司(FedEx)、摩托羅拉與通用汽車等公司,已減少員工退休金的相對提撥額,進一步危及社會安全網的穩定。

聯邦快遞去年宣布縮減退休福利時,透過增加401(k)退休帳戶的相對提撥額以減輕衝擊,並彌補一些員工的損失,但該公司近來面臨業務量劇減與營收成長停滯的窘境,上周決定暫停退休金相對提撥至少一年。

無獨有偶,自今年9月信用市場凍結後,需錢孔急的柯達(Eastman Kodak)、摩托羅拉、通用汽車與Resorts國際等公司,也陸續減少退休金相對提撥。諮詢業者華信惠悅公司(Watson Wyatt)預期,明年將有更多公司跟進。

對受薪階級而言,退休帳戶裡的資產因股市重挫而大幅縮水之際,雇主相對提撥減少讓他們的處境雪上加霜。FedEx技師賈西亞說:「我們不斷虧本,我個人的退休帳戶一年內就損失6萬美元。」

社會福利專家表示,如果雇主相對提撥額持續萎縮,未來加入401(k)退休計畫的員工將會減少,他們甚至可能因為經濟持續衰退或現金用罄,被迫暫緩或放棄薪資提撥。

目前多數參與員工退休帳戶計畫的企業都會負擔相對提撥額,最普遍的做法是員工每存進帳戶1美元,雇主會多提撥50美分,金額上限不得超過薪資的6%。

企業不再採用確定給付的方式,改採彈性更大的401(k)退休計畫,凸顯勞工在新政策下的弱勢。401(k)計畫為自由參加制,員工必須自行提撥部分薪水存入帳戶,再由公司代為投資,但盈虧風險自負。

這在市場行情攀升時極具吸引力,一旦市況反轉,後果就不堪設想。

許多削減退休金提撥額的產業都面臨嚴重財務問題,例如汽車、健康醫療與報紙出版業。就連仰賴隨意消費的渡假村與賭場也紛紛跟進。

據了解,通用與福特汽車已暫停提撥退休金到正職員工帳戶,但工會成員的退休計畫維持不變。

摩托羅拉本月也宣布停止相對提撥額及凍結退休金計畫。其他減少退休金提撥的還有Resorts國際控股公司、Vail渡假村與Station Casinos公司。



◆ 年薪加15萬 美肥貓議員引公憤

【聯合報╱編譯彭淮棟、陳世欽/綜合報導】 2008.12.22

經濟衰退,無數人失業或飯碗朝不保夕,美國國會議員要求車廠與金融機構執行長只拿一美元年薪,自己卻於明年1月起依照「自動加薪法」,每人增加4700美元(台幣15萬元)進帳,讓納稅人每年多放250萬美元到議員口袋。嚴人寬己,十足偽善,引起公憤。

美國國會1989年以生活必要開支不斷增加為由,通過自肥意味濃厚的國會議員自動加薪法,除非議員表決放棄,否則每年薪俸自動增加2.8%。

目前美國參眾兩院議員平均年薪16萬9300美元(台幣550萬元),兩院領袖略多,眾議院議長波洛西(Nancy Pelosi)21萬7400美元,眾院與參院的多數黨及少數黨領袖18萬8100美元。

議員或官員加薪,無論在聯邦、州或地方層級,向來都會引起納稅人權益組織嚴批。美國監督政府運作的民間機構「反對政府浪費委員會」主席夏茲(Tom Schatz)20日表示:「2009年,國會議員沒有資格多拿納稅人一毛錢。無數美國人正面臨失業,國會應該以加薪為恥。」

苦民所苦的民意代表不是沒有,只是為數不多。今年稍早,亞利桑納州選出的民主黨籍新科國會議員米契爾(Harry Mitchell)提案制止自動加薪法明年自動生效,卻孤掌難鳴。印第安納州共和黨籍眾議員柏頓(Dan Burton)阻止加薪亦未成功,不過他打算將加薪部分退回財政部,並計畫明年再次阻止加薪。他表示:「我們正面臨歷來最嚴峻的經濟危機,許多美國人及鄉親遭受財務之苦。我反對國會議員任何數目的加薪。」

猶他州民主黨籍眾議員馬特森(Jim Matheson)八年來年年提案終止自動加薪。他表示,美國今天還在打仗,加上經濟危機,議員加薪尤其不應該屬於國家支出要項。如果阻止加薪不成,他將和過去八年一樣,把加薪捐給慈善機構。



◆ 肥貓減薪條款 朝野支持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李淑慧/台北報導】 2008.12.22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22)日將審查「公司法」修正草案,朝野黨團一致支持增訂「肥貓減薪條款」,凡是接受政府紓困的企業,主管機關得限制公司經理人及董監事的酬勞,國民黨團書記長張碩文表示,希望在本會期完成三讀。

修正草案也規定,接受政府紓困的企業,得發行新股轉讓給政府,作為接受財務協助的對價,也就是,政府對紓困企業得持有新股的股權。

金管會主委陳日前提出「肥貓」應先瘦身後,政府才能紓困的主張;據了解,金管會已經指示銀行公會訂定紓困企業的「肥貓條款」自律規範,要求紓困企業負責人必須減薪。不過,銀行公會至今尚未提報給金管會。

國民黨立委黃義交則搶先提出「公司法」第29 、156、196條修正草案,增訂「肥貓減薪條款」。

由於朝野已有高度共識,經濟委員會召委邱鏡淳火速將此案排入今天的討論議程,希望本會期完成立法。張碩文指出,本案有迫切性,政府紓困企業,如果錢一直投入,肥貓卻不減薪,「愈養愈肥」,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

張碩文說,政府限制經營不善、接受紓困的企業經理人及董監事的薪資,也有助於企業提升經營績效,黨團支持此案。同時政府持有紓困企業部分股權,才能保障全體納稅人權益。

民進黨團副幹事長潘孟安認為,為避免企業「肥貓」坐享高薪,犧牲員工權益,黨團支持此案;民進黨立委黃偉哲也說,企業如果要紓困,經理人及董監事應該先減薪,降低生活享受。



◆ 金融危機效應 歐元區人氣暴紅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法新社斯德哥爾摩二十一日電】 2008.12.22

全球金融危機使歐元暴紅,北歐富國過去拒絕加入歐元區,現在考慮加入,波羅的海國家渴望加入歐元區,卻因為經濟不振,短期內加入歐元區的希望日漸渺茫。

丹麥表現出最希望採用歐元的興趣,丹麥在2000年9月的公投中,有53%選民反對採用歐元,因而丹麥雖是歐盟會員國,卻沒有加入歐元區。目前爭辯是否改採單一貨幣歐元的辯論大力展開。

丹麥總理雷穆森10月曾表示,丹麥決定不加入歐元區顯然付出了重大代價,隨後雷穆森接觸各個政黨,希望達成是否針對歐元重新舉辦公投的共識。

輿論也支持雷穆森,11月發布的民調顯示,贊成把丹麥貨幣克羅諾變成歐元的丹麥人有48%,反對的有44%。全球金融危機造成丹麥利率激升,顯示不加入歐元區卻比照歐元區的作法,不是最好的策略。

丹麥的任何決定對鄰國瑞典都會有重大衝擊,瑞典輿論仍然激烈反對改用歐元。但情形顯示這樣做代價高昂。瑞典最近陷入經濟衰退,瑞典貨幣克朗對歐元匯價跌到空前新低。如果經濟危機延續,贊成加入歐元區的聲浪會升高。

挪威不是歐盟會員國,挪威原本欣欣向榮的金融業10月瓦解,也可能難以抗拒加入歐元區的聲浪。連堅持反對的英國,也傳出因金融危機,有意放棄英鎊、改用歐元。

中歐的波蘭訂定2012年加入歐元區,波蘭在這次危機中傷損不大,堅稱明年初可以符合加入歐元區的規定,但反對黨可能可以輕易破壞政府的目標。波蘭如果改用歐元,對中歐其他國家可能有影響。

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三個波羅的海國家從2004年起,就加入歐盟,希望早日採用歐元。但三國經濟衰退、通貨膨脹飛升,預算赤字可能激增,2011至2012年加入歐元區的希望可能只是夢想。



◆ 大陸砸650億買台灣面板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林安妮/上海二十一日電】 2008.12.22

中共中央台辦主任王毅21日宣布,大陸三家銀行將在兩、三年內,提供大陸中小型台商達人民幣1,300億元(約合新台幣6,200億元)的融資貸款;並為協助台灣面板業者共度難關,大陸也將擴大向台灣企業採購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650億元)的面板。

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21日閉幕,國共兩黨達成「九共識」和「十利多」。包括擴大觀光、海空交通的「九共識」,將做為明年三次「江陳會」的參考;十利多是大陸加強兩岸合作,攜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出的新措施。江陳會是兩岸官方協商的平台,分別由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及對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代表雙方協商。

王毅以政黨的中共中央台辦主任身分與會,他也是國務院台辦主任,相當於行政院陸委會主委層級。他表示,這次論壇的重要共識和建議都將轉化為實際的政策措施;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也說,這次論壇結果都是「紮紮實實的牛肉」。不過,國共論壇不能取代海基、海協兩會平台,兩者猶如人的雙腳,要一同併進,才能求穩致遠。

王毅在閉幕式宣布的十項利多,包括指定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在今後兩、三年內,各自為台灣中小企業安排人民幣500億元融資貸款;開發銀行在原有的300億元台商融資貸款基礎上,在三年內再追加300億元。

大陸此次共計新增高達人民幣1,300億元的台商融資貸款。此外,即日起,由兩岸專業人士共同組成的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服務團隊正式啟動。

值得注意的是,國共在「九建議」中,將加大兩岸在資訊、通訊、環保、新能源、生物科技、中草藥、航空工業、紡織纖維、LED照明、工業設計加強產業合作;但是在「十利多」裡,大陸直接指定採購20億美元的台灣企業面板。

力晶半導體董事長黃崇仁分析,這項採購有助紓解台灣面板業者困境,也有助台灣面板業者位在大陸的中下游廠商,免於裁員和倒閉,算是一石二鳥。他笑說,希望兩岸政府也能一同激盪創意,協助解決半導體業者的困境。

過去大陸曾指定國家開發銀行和華夏銀行各自承做人民幣300億和500億元的貸款,可惜績效不彰。這回捲土重來,台商仍持肯定,和台商往來密切的工行、中行擅長商業融資,這回一定能夠貸得到。

國共兩黨九大共識中,有關明年三次江陳會議題包括,兩岸盡速洽簽金融監理備忘錄(MOU)、擴大海空直航、陸客觀光,也增加相互參與擴大內需與基礎建設、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CECA)。



◆ 國共論壇 中釋10利多 6千億救台商

【白德華、王銘義、曾薏蘋/上海報導】2008-12-22 中國時報

第四屆國共論壇廿一日閉幕,中共國台辦主任王毅果不出所料宣布對台十大利多,其中五項全緊扣金融風暴,協助台商度過難關。其中,除讓台商享有大陸中小企業財稅信貸政策外,三家國銀大手筆推出總額一千三百億人民幣(合逾六千億台幣)台商融資,並先期採購二十億美元台灣面板。

「這是扎扎實實的牛肉!」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閉幕式上,對王毅的宣布如此表示。王毅所宣布的十項對台新政策包括:

一、支持大陸台資企業發展。大陸扶持中小企業的財稅信貸政策,同樣適用台資中小企業;支持台企參與大陸擴大內需建設工程和項目。

二、加強台企融資服務。中銀及工商銀行將在兩、三年內各安排台資中小企業各五百億人民幣融資;國家開發銀行在原有專項融資三百億基礎上,三年內再追加三百億人民幣。

三、支持幫助大陸台企轉型升級。由兩岸專業人士共組轉型升級服務團隊廿二日正式啟動,展開法規政策、產業資訊、技術創新、專利轉讓等輔導,使其可持續發展。

四、鼓勵扶持台企自主創新。鼓勵台企參與各項科技計劃,支持台企參與各地創新體系建設。

五,推動兩岸雙向投資。大陸發展改革委員會和國台辦近日將推出《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項目管理規定通知》,支持有實力、信譽好的大陸企業,根據台灣方面需要,參與台灣經濟建設項目。

六,加強兩岸產業合作。推動兩岸在開發利用新能源、促進傳統中藥現代化、電子資訊產業及其他優勢互補產業合作,共同提高兩岸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

七,攜手促進面板產業發展。大陸企業決定擴大採購台灣企業的面板,先期達成廿億美元的採購意向。

八,拓展兩岸農業合作平台。新增設立南京江寧、汕頭潮南、昆明石林台灣農民創業園,大陸中國進出口銀行將此計畫納入國家出口基地建設貸款支持範圍。

九,擴大台灣鮮活農產品在大陸銷售。推動兩岸盡早協商台灣鮮活農產品在大陸銷售通關檢驗和檢疫,加快建立兩岸檢驗檢疫聯繫和通報機制,促進兩岸農產品貿易健康發展。

十,允許符合條件台灣居民在大陸從事律師職業,近日將發布《取得國家法律職業資格的台灣居民在大陸從事律師職業管理辦法》。

大陸全國台企聯會長張漢文說,融資是目前台商最關切,「希望這次真的端得出牛肉來!」力晶半導體董事長黃崇仁則讚賞大陸對面板業的採購,認為有助台灣面板業提升信心。



◆ 國共9建議 力促兩岸金經合作

【王銘義、白德華、曾意蘋/上海報導】2008-12-22 中國時報

國共舉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昨天閉幕,會議提出九項《共同建議》,促請兩岸當局盡快商談建立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監管合作機制和貨幣清算機制,開展兩岸證券交易所交流合作,為擴大兩岸金融合作創造更好條件。

國共兩黨在兩岸經貿論壇提出的九項《共同建議》,將促進兩岸金融合作列為重要建議,預示著海基會與海協會在明年上半年舉行的第三次「江陳會談」,勢必將簽訂「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將此納為首要協商議題。

吳伯雄說,國民黨會將共同建議帶給政府參考,並作為兩會協商參考依據。中共政治局常委賈慶林則說,共同建議反映了兩岸同胞的願望,將對兩岸部門制訂政策產生影響。國台辦主任王毅則說,建議都將轉化為實際的政策措施。

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在閉幕式宣讀本屆會議的結論並提出九項《共同建議》:

一、積極合作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解決中小台資企業的融資問題,支援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持續發展。

二、促進兩岸金融合作:盡快商談建立金融監管合作機制和貨幣清算機制。

三、相互參與擴大內需及基礎建設。 四、深化兩岸產業合作、建立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合作機制,逐漸形成合理的兩岸產業分工合作布局。

五、加強兩岸服務業合作:鼓勵和支援台灣服務業進入大陸市場。共同簡化赴台旅遊申請流程,循序漸進地擴大大陸居民赴台旅遊。

六、完善兩岸海空直航:盡速就常態包機轉為定期航班作出安排。

七、加強兩岸漁業合作:盡早協商建立漁業勞務合作機制及漁事糾紛處理機制。

八、加強投資權益保障:商談投資權益保障並簽署協議,建立和完善兩岸投資權益保障協調機制。

九、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推動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台灣盡快就大陸企業參與台灣經濟建設作出安排。



◆ 大陸建3G網路 台廠有甜頭

【林淑惠、蘇柏勳/台北報導】2008-12-22 工商時報

大陸電信三雄未來2年將投資2,800億人民幣、相當於新台幣1.33兆元興建3G網路,將帶動台廠在電信交換器網路設備代工訂單增溫。

大陸藉由這次3G(第三代行動電話)發照,打造電信三雄發展FMC(Fix Mobile Convergency)三合一服務,將積極採購頭端及用戶端光纖寬頻設備採購,一向在光纖、下一代網路(NGN)發展領先大陸的台廠,明年網路設備代工訂單將大增。

大陸日昨發佈訊息指出,將在年底、明年初發放3G牌照﹐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進一步預估,未來2年內,大陸將斥資人民幣2,800億人民幣建設3G網路。

中國移動可望拿到大陸自主研發TD-SCDMA牌照、中國聯通將獲發WCDMA、中國電信則取得CDMA-2000牌照,中國聯通規畫明年到2010年砸下1,000億人民幣進行3G網路投資,中國電信計畫在未來3年投資800億人民幣興建CDMA-2000網路,目前只剩中國移動尚未公佈投資計畫。

不過,中國移動最近完成第二期、共斥資53.8億人民幣的TD-SCDMA試用網絡招標,準備擴大28個城市覆蓋率,該標案分別由大陸的大唐與阿爾卡特聯手包下約55%的設備大單,其它包括中興、華為、諾基亞西門子、易利信分食其它剩餘大餅。

本土網通業者指出,諾基亞西門子及阿爾卡特朗訊搶進中國移動的基地台採購商機,可望帶動包括台揚、昇達科等基地台商機,另外,大唐、中興及華為原本就與台灣代工夥伴往來密切。

另外,大陸藉由此次發放3G執照,積極建構FMC服務,相關NGN(下一代網路)、光纖的頭端、接取端、用戶端設備及寬頻通訊設備商機也將逐步浮現,為台廠帶來明顯的成長動能,從事交換器網路設備代工的合勤、明泰等業者明年訂單加溫可期。

半年到1年左右的建設期後,用戶端設備如網卡、手機、上網裝置等CPE採購商機將陸續發酵,已投入生產支援TD-SCDMA手機的英華達、啟碁及CPE大廠合勤、智邦、正文、友訊等可望分得一杯羹。



◆ 外企債留中國 難逃四部聯合追索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2008-12-22 中國時報

台資、港資或韓資等企業老闆要注意了,中國官方為避免外資企業在大陸經營不善,拍拍屁股一走了之、上演債留中國戲碼,現已發出《跨國追究與訴訟工作指引》,正式升高對非正常撤離的外資抽逃「追責」,未來將面臨中國的跨國官司追訴。

近年來中國部分地區陸續出現少數外商企業非正常撤離現象,對當地與中國利益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對此中國商務部、公安部、外交部與司法部日前聯合發表的《外資非正常撤離中國相關利益方跨國追究與訴訟工作指引》指出,外資非正常撤離事件發生後,中方當事人要即時向有關司法主管部門,申請民商事或刑事案件立案,後依據條約協助調查涉案的人員和資金下落,並可搜查扣押相關物品。

對於少數惡意逃避欠款、稅額巨大與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員,《工作指引》更嚴正強調,「國家有關主管部門在立案後,可視具體案情通過條約規定的中央機關或外交渠道,向犯罪嫌疑人逃往國提出引渡請求或刑事訴訟移轉請求」。

再依中國最高法院的最新規定,「作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股東和董事以及公司實際控制人的外國企業或個人,仍應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據此,未來老闆落跑、債留中國的外企,不僅公司負責人可能被大陸官方追債,連相關的股東與董監事,即使人在大陸以外地區,仍有可能會遭到連帶追訴。

據了解,此追究外資企業不負責倒閉行為的法令,主要是因目前中國已跟許多國家簽訂《民商事司法協助條約》、《刑事司法協助條約》以及《引渡條約》,而這些跨國簽訂的條約,可為處理外資非正常撤離導致的經濟糾紛,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



◆ 陸資來了 大陸發改委公布辦法

【經濟日報╱特派記者林安妮/上海二十一日電】 2008.12.22

大陸國家發改委和國台辦公布陸資來台辦法,只要是在大陸依法註冊經營的企業法人,具備實力又不危害國家安全、統一的陸資企業,都可經發改委、國台辦審批後來台投資。

據了解,目前有意來台投資且符合上述三要件的大陸知名企業不少,包括有意投資「愛台12建設」的中國建築工程,有意投資高雄港的中遠集團,以及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全聚德烤鴨等多家企業。

大陸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大陸鼓勵實力型企業、資本來台投資,初期將採取「積極穩妥」做法,鼓勵大陸企業遵循互利共贏和市場經濟原則,適應兩岸經濟發展的特點、需要,結合自身優勢和企業發展戰略,挑選合適的投資領域和項目。

他希望,台灣能儘快推出相應的陸資來台辦法,為大陸企業到台灣投資創造必要的保障和便利條件。

根據大陸發改委和國台辦在本月15日公布的「關於大陸企業赴台灣地區投資項目管理有關規定的通知」,只要是在大陸依法註冊、經營的企業法人,具備投資所申報項目的資金、行業背景、技術和管理實力,以及有利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危害國家安全、統一的企業,都可提出申請。

相關人士表示,這項通知是原則性規定,未來有意願到台灣投資的大陸企業,必須同時徵得國家發改委和國台辦的同意,國台辦可向國家發改委推薦項目,大陸53家中央管理企業(央企),也可直接向國家發改委提交申請。

央企之一的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副總裁李百安表示,中建對於台灣的愛台12項建設、旅遊地產和開發商辦大樓最感興趣,「可以設分公司、子公司,也可以和台灣業者合資」。

其他躍躍欲試的大陸企業還包括中遠集團、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等實力業者,老字號的全聚德烤鴨,日前也來台考察。不過,全聚德發現,台灣目前限制北京填鴨進入台灣,讓全聚德董事長姜俊賢無奈表示,如果未能解禁,恐怕就不來了。



◆ 陸資來了?

【經濟日報╱林安妮】 2008.12.22

大陸國家發改委、國台辦公布陸資來台辦法,在第一時間,包括中國銀行、中建集團,乃至全聚德烤鴨,都表達高度興趣。只是台灣投資環境尚未注入「歡迎陸資」思維,想要迎接陸資進門,恐怕還得等一等。

大陸版的陸資來台辦法載明,只要是中國法人、有實力,不危害國家安全和統一,都可赴台投資。三條件看似寬鬆,但也嚴密,原因是業者是否夠格,全憑大陸官方內心一把尺。兩岸關係好,陸資自然多,一旦不好,後果不難想像。

台灣的投資環境也對陸資不夠友善,看看聯想認為政府對於中國製造定義不清,造成無法參與政府採購,人員往來也頗受限制;再看看老是說台灣好的全聚德,臨要投資才發現,台灣不准進口北京填鴨,當場澆熄業者的投資欲望。

企業投資是市場行為,兩岸政府徒增人為限制或是環境不夠友善,只會讓企業無法從長計議投資。此刻,全球仍在國際金融風暴打擊中,不少大陸龍頭業者在海外投資敗興而歸後,願意再砸多少銀兩投資台灣,恐怕還是未知數。

毛語錄有句話:「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既然兩岸政府都有意願推動雙項投資,不合時宜的法規就得盡速移除,做為東道主的台灣,也得加速打造適合及歡迎陸資來台的投資環境。如此一來,陸資來台才有望真正兌現。



◆ 國共論壇》大陸一手軟 一手硬

【經濟日報╱記者 林安妮】 2008.12.22

國、共第四屆經貿論壇亮麗開出「九共識」「十利多」,亮麗之中也有遺珠之憾。這幾天,台灣金融學者疾呼的人民幣與新台幣建立換匯機制沒有著落;就連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提出的擴大陸客來台觀光,也「暫時」維持原樣。

國共兩黨搶在三次江陳會前,預先溝通中短期的兩岸金融往來、雙向投資議題,也論及未來要洽簽的兩岸綜合性經貿安排(CECA)。兩黨操作十足細膩,吳伯雄、王毅講話都很嚴謹,強調兩會平台才是正式協議。

不過,九項共識中,有不少議題超越明年三次江陳會的協商範圍,例如CECA、加強十多項產業合作;十利多中更有不少措施是大陸操之在我的「優惠」,像是新增加的人民幣1,300億元貸款,還有對台的面板採購。

從大陸積極操作國際金融海嘯議題,將兩岸經貿的短中長程計畫都安排好,不難想見,大陸在日後的兩岸經貿議題往來中,將更加占有主導優勢。不少國內金融學者呼籲,兩岸應仿效中日韓建立換匯機制,甚至是直接加入三方機制,才能更加確保區域貨幣穩定,但大陸似乎不這麼想。

吳伯雄在國共論壇登場當天提出的三需求,只有擴大觀光客沒有得到回應,由此看出大陸另一種的一手軟、一手硬的策略。

※ 基本上還是由大陸主導。



◆ 「斑比」症候群

【聯合報╱黑白集】 2008.12.22

繼兩岸大三通後,在上海舉行的「國共論壇」,兩岸官員已面對面交流。與此同時,劉兆玄宣布將開放政務官赴大陸,而賈慶林則對馬總統所提的綜合經濟合作協定(CECA)作出善意回應。一時之間,兩岸氣氛顯得熱絡非凡。

正當全球景氣進入冰原期,兩岸經貿關係的重構,有助補強雙方在其他區域流失的機會;馬政府打破民進黨八年的兩岸閉關,當可樂觀其成。然而,我們也要提醒政府開放必須要有步驟,也必須有長期的整體評估;若過於一廂情願,忘記環境的險惡,染上「小鹿斑比症候群」,後果堪虞。

從最近的發展,人們確看到了一些天真的跡象。例如,劉兆玄聲稱將全面開放軍公教赴大陸,完全不需報備與核准,其實已超過行政院規劃之進度;其說法不僅給外界錯誤的認知,也反映他對問題缺乏思慮。再如,單驥以經建會副主委參加國共論壇引起爭議,「專案核准」雖是可以接受的說法,但政府未能說明其必要性,徒滋外界猜疑。

我方黨、政二軌並存,雖不如中共的黨政一元有效,但如運用得當,卻是可攻可守的安全機制。然而,外界目前卻看不出黨政兩軌的戰略分工,只看到黨方面不斷居先搶功,未顧及國家安全的全般思考,乃至政策和執行面的相關配合。這種「二軌壓一軌」現象,不正是兩岸交流「表面氣氛熱」卻「實質進展少」的主因?

進了動物園,看到小鹿斑比的可愛,就忘了獅子和老虎的凶猛,是很危險的事。在兩岸關係上,馬政府要有想像力,卻千萬不能天真。



◆ 中方沒利多時 台灣怎麼辦?

【曾薏蘋/特稿】2008-12-22 中國時報

馬政府上台後,兩岸政策釋出不少利多,被視為救民調的藥方,但似乎不見起色,這次國共論壇,雙方九項共識,以及對岸的十項利多,看似是場及時雨,卻是否讓國共過度「脣齒相依」?國共雙方絕非兩岸「獨家代理人」;同時,一旦對岸不再釋出利多,台灣經濟何去何從?

國共論壇閉幕,大陸釋出因應國際金融十項措施,明確回應台灣產業要求。從融資到投資,對台商及台灣企業來說,當然是有不少好處,但好處之中,也未必全無隱憂。

就像立法院副院長曾永權說的,「十大利多是大陸操之在己,不必透過兩岸協商。」雖然直接又及時,卻也令人擔心,如果大陸抽手,或是中國經濟衰退,台灣經濟是否就沒有自己站起來的力量。一旦少了共產黨的利多,國民黨能帶給台灣人民什麼?執政的基礎又是什麼?這才是國民黨需要思考的問題。

同樣的,國共論壇的結論勢必成為未來施政重要方向,兩岸開放的利益,更要兩岸人民公平分享。

兩岸目前談經濟時,都是以「擱置爭議」為前提,但大家心知肚明,沒有「爭議」,哪來的「擱置」,因此兩岸真正的敏感問題,至少短期內不會消失。國民黨在高興對岸釋出利多的同時,也要認真化解台灣內部的爭議。



◆ 經濟部砸10億 拓銷大陸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8.12.22

為拯救出口,看中大陸雄厚的內需商機,經濟部擬定98、99為期兩年的大陸出口市場專案拓銷方案,決定編列新台幣10億元預算全面開拓大陸市場。光是明年,就有20個以上團次前往大陸參展拓銷,預算與團次都創下歷史紀錄。

經濟部委託外貿協會展開市場調查,並且積極接觸旺旺、寶成集團以及統一等在大陸經營有成的台商,準備明年在南京舉辦400個攤位的台灣名品展。國貿局長黃志鵬說,希望藉由各種加強出口拓銷措施,「力保明年出口不會出現負成長」。

根據經濟部研擬的大陸市場專案拓銷方案,規劃在明、後年編列10億元預算,20個以上團次全面拓展大陸市場。黃志鵬說,大陸市場拓銷分三大主軸,一是人民幣4兆元內需商機,包括農業機具、建材都是可以強力促銷的商品;另外則是鎖定三聚氰胺發生後的食品業商機,進行大賣場的通路合作;第三則是協助台商外銷轉內銷,展開市場調查,提供廠商拓銷大陸市場的參考,並以簡體字展開網路行銷。

黃志鵬表示,明年開始實施的30億元出口融資部分,大陸市場拓銷也是適用對象,以往補助公協會拓銷大陸的20%比率限制,也將提高至25%,估計約可增加2,000萬元的拓銷能量;對個別展覽的補助金額,也從150萬元提高至200萬元,希望協助廠商全面拓銷大陸市場。

官員指出,大陸官方規定必須在大陸設有展覽公司才能在當地自行辦展,為協助國內廠商與大陸通路商建立管道,經濟部決定在明年9月與南京市政府合辦台灣名品交易會,規劃400個攤位,展覽項目包括農特產品、一般通路、鞋子、3C消費電子、衣服以及一般生活用品等。這也是台灣首度在大陸二線城市辦展,希望協助廠商與大陸好又多、大潤發、city shop、Walmart 等連鎖通路商建立合作關係。

過去因兩岸政治因素,政府對大陸市場拓銷採取消極態度,但全球面臨經濟衰退危機,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 )預測明年全球出口衰退13%,主計處也預估我國明年出口將減少5.5%,外貿情勢嚴峻;反觀大陸,一般預測大陸明年經濟成長仍達8%以上,且大陸國務院推出人民幣4兆元的擴大內需計畫,成為台灣拯救出口的目標市場。



◆ 低利低薪低信心 新三低時代來了

【聯合報╱記者彭慧明、孫中英、許玉君、許韶芹、陳曼儂】 2008.12.22

十二月十一日,央行總裁彭淮南宣調降利率三碼,挽救了部分企業的財務危機,然而民眾面臨的卻是更可怕的景況:存款利息更薄,退休金縮水。年輕人公司裁員,僥倖留下來的「三人做五人的事,領兩個人的薪水」,上班族面對低薪噤若寒蟬;消費信心更是降到谷底。

低利率、低薪資,信心低潮,台灣人面臨「新三低」。原本想退居二線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上火線指揮,坦言「景氣深淵深不可測」,對產業與民眾來說,苦日子才開始。

定存難養老 慢點退休

想靠定存利息養老,算盤要重打。理財專家說,景氣低迷,退休要延後,至少再做五到十年,才能掙到退休金。

先前的連動債,讓不少退休族或準退休族受傷慘重,連政府官員也不例外。基金業者普遍認為,經濟要到明年下半年才復甦,股市最快明年第二季初才會落底。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副理馮美珍說,往好處想,美國、日本邁入零利率時代,現在利率已經低得不能再低,將迫使資金回流到股市找尋投資機會。

企業裁員、減薪成為趨勢,不僅低薪、高工時的「超限勞工」突破五十萬人,創近三年新高;工作福利、勞動條件均不如正職員工的「非典型就業」人數,今年也達到六十五萬人的高峰。

小瑩(化名)是一家網路公司員工,最近部門剛資遣三分之一同事,工作分量頓時加倍。過去她九點打卡,十點開會,中午休息吃飯。現在一到公司就有做不完的事,開不完的會,但一想到做三休四休無薪假的上班族,無論如何不敢對老闆嗆聲「過完年我就走」。

非典型就業 職場主流

正職員工都如此,更不用提論時計酬的臨時工。主計處調查發現,每周工時多於卅五小時,但收入卻少於基本工資(一萬七千兩百八十元)的「超限勞工」不斷增加,官員說,這種現象與企業遇缺不補有很大關係,「一個人做兩分工」,其實就是變相減薪。

福利、津貼及待遇都比不上正職員工的「非典型就業」者,也逐漸成為勞動市場的主流。

「非典型就業」分為兩種,一種是每月工時低於三十五小時的部分工時者,約有三十一萬一千人;另外一種是臨時性或人力派遣工作者,有四十九萬八千人。

景氣冷到不行,職場逐漸發生變化。有工作的人工作量大增,成為低薪、高工時「超限勞工」;丟了飯碗的人,連高學歷碩士也來搶打雜工或派遣人力。

晶華酒店、王品、三商行等服務業近期開出近百名基層員工缺,過去這類起薪兩萬五,「錢少事多離家遠」的雜工老是缺人,但近來竟冒出一堆碩士生應徵,只為一分穩定工作。許多企業發現,過去應徵者多半為高職畢業的社會新鮮人,這波收到的履歷,不乏名校國立大學碩士生,願意從最底層的端盤子、端咖啡等工作做起。

消費力低迷 店家節流

低迷的消費力讓店家的服務縮水。許多過去店家自認「好吃不怕服務差」,現在生意淡如水,往往中午只有兩三桌客人,過去臭臉的服務人員突然有空和客人寒暄,嚇了客人一跳。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吳中書表示,依照目前的情況看來,明年全球經濟風險很高,整個經濟循環的最大殺傷力在於「通貨緊縮」,也就是現在造成國人「什麼都低」的生活現況。政府一定要積極提振民眾的消費信心,否則若通貨緊縮形成氣候,苦日子還有得過。



◆ 階梯式定存 理財別怕麻煩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08.12.22

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時代,想要退休的日子不阮囊羞澀,銀行建議現在起改變理財策略。金融業者說,最大原則是「不怕麻煩」。

首先,存款一定拆開存,銀行不愛大額存款,利率會壓低。永豐銀行副總經理韓志宇表示,大戶不要嫌麻煩,儘量拆開存,台幣五百萬以上的大額存款利率,多只有一般存款利率的一半。

以台灣銀行最新的牌告利率來看,一般定期儲蓄存款,一年固定利率是百分之一點四四五,五百萬以上一年定儲的固定利率為百分之零點五一;如果不分開存,五百萬存一年,利息約二萬五千元,但拆成五筆,一年下來利息合計約七萬多元。

增加存款利息,第二招也是不要怕麻煩,採取階梯式存法。

遠東銀行財管部襄理張華慈表示,可把計畫定存的資金拆成三筆,分別放在一、二、三年定存,每筆錢到期後都再續存三年,好處除了賺更多利息,同時若有急用,只要把其中一、兩筆錢解約,還有一筆錢可繼續賺較高利息。

理財不怕麻煩第三招,是試著積極投資,例如將定期定額買基金,改成「不定期不定額」。

磐石保經財管顧問司總經理吳狄說,低利率年代,資產以保本為主,但不是棄守投資,而是資產配置大方向抓對才進場。

例如將投資方式全面彈性化,不定期不定額去找低點投資。這也代表投資人必須更專業、更不怕麻煩去注意投資資訊。

最後,則是考慮投資房市。有位民營銀行財務處主管建議,投資人可以等到谷底去買股票,但不要等到谷底再去買房子。想等谷底再買房子,好房子往往被挑光了,但想買個好房子不容易,還是要不怕麻煩,多比較多探聽。



◆ 高雄圓山聯誼會員工陳情 縣府允保障權益

中央社 2008.12.22

被解僱的高雄圓山聯誼會員工今天到高雄縣政府陳情,要求保障工作權,高雄縣副縣長葉南銘、勞工局長宋廷棟答應盡全力保障員工權益。

高雄圓山聯誼會100多名員工頭綁布條到縣府陳情,高喊要工作權。圓山飯店產業工會理事林友財拿出三張證照,反駁圓山飯店「長官」指他們素質不好。

林友財表示,長官指每月虧損新台幣500多萬元,高雄圓山聯誼會108名員工中有20多人在高雄圓山飯店服務,聯誼會每月還要上繳100多萬元,扣除這些經費,實際虧損300萬元,而董事長、總經理才上任3個月,還未與員工討論如何改善經營體質,就大量裁員,員工難以接受。

他表示,圓山企業還有資金23億元,沒有負債、借貸,經營應還有改善空間,希望長官給每天討生活的員工一個生活機會。

林友財表示,高雄圓山聯誼會員工中有70名工作年資15年以上,其中34人年資20年以上,提前大量裁員,讓人質疑是逃避員工退休金。

葉南銘表示,高雄圓山飯店是高縣唯一的五星級觀光飯店、俱樂部,1個多月前聽說要大量裁員,讓他心情沉重。全球不景氣,政府最大的功能應是讓裁員最少。圓山聯誼會管理人員有責任帶進業績,而不是裁員,讓部屬負責;更應坐下來與員工談如何提升業績。

宋廷棟表示,15日接到財團法人台灣敦親睦鄰聯誼會有關高雄圓山聯誼會大量裁員計劃書,依規定10天內由勞資雙方協商,如沒有結果,25日後縣府就強制介入協商,盡全力保障員工權益。

高雄圓山聯誼會員工20日上班時,發現聯誼會大門深鎖,要簽到被阻擋,於是展開抗議行動。



◆ 圓山資方公布虧損秘辛 張學勞自嘲是誤入龍穴的大笨牛

NOWnews.com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2008/12/22

高雄圓山聯誼會裁撤108名員工鬧得沸沸揚揚,圓山飯店資方在21日晚間出面回應,董事長張學勞一開口,就先批評勞方自以為在公營事業工作的心態很悲哀,張學勞也自嘲是誤入龍穴的大笨牛,還強調如果圓山飯店不能改善虧損,恐怕撐不到3年就會倒。

裁員108人,高雄圓山聯誼會的勞工們為了要回工作,直接走上街頭,圓山飯店董事長張學勞21日晚間不但提出回應,更直接回嗆。張學勞表示,「我更覺得悲哀的事情,就是覺得說圓山到現在為止,還有員工認為說它是公營事業、半公營事業的員工。」

圓山飯店罕見的主動發布新聞稿,上頭就直接寫著大大的「秘辛」兩個字,直接點名高雄圓山聯誼會從成立以來,一塊錢盈餘也沒有,目前每個月還虧損500萬元以上,員工要求的條件他無法接受。張學勞指出,「他們提出來的條件,我不能接受,他們提出來一個什麼樣的條件,不管我現在年資多少,一律都可以辦退休。」

資方說,虧損情況如果沒有改善,整個圓山飯店恐怕撐不到3年就會倒閉,董事長張學勞對於自己當初接下這個燙手山芋也很感慨。他說,「有人啊是誤入叢林的小白兔,那我覺得我現在是怎麼樣呢?是誤入龍穴的大笨牛。」

圓山資方無法接受勞方開出的不限年資退休條件,只強調會依據勞基法規定,給予這108名員工,在被裁退的這兩個月期間,薪水依舊照常發給,之後過年年終獎金也會按績效發放,並在明年2月5日對這些員工進行調查,了解是否有回聘的意願。

只是為了量才適用,圓山飯店也是有條件的進行員工能力篩選,資方強勢回應勞工要求,不惜把虧損狀況對外公布,還痛批部分勞工的心態有問題,這場硬碰硬的勞資對抗,顯然不會這麼簡單就落幕。(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陳蜀強、廖容瑩)



◆ 佛里曼專欄》救美國經濟? 不用寄望中國啦

【聯合報╱佛里曼】 2008.12.22

我以前不曉得美國各地飯店客房和民眾首購自宅裡掛的油畫,其實有許多都出自香港北方的深圳大芬油畫村。我也不知道量產藝品和仿製繪畫傑作的世界龍頭中心大芬的藝術家聚落,已因美國房市泡沫破滅而災情慘重。雖然我早該知道。

「美國的房地產所有人和飯店通常是大芬藝作的最大客戶,」大芬美術產業協會副會長周曉紅告訴香港《周日南華早報》說:「美國蓋越多房子,就有越多牆面需要我們的畫裝點。現在我們的商機隨西方房地產市場崩潰而凍結。」

大芬只是構成當今世界最重要經濟引擎的上百萬家中國和美國企業之一,歷史學者尼爾‧弗格森稱此經濟引擎為「中美利益共同體」,即中國存款人、生產者和美國消費者、借款人間的實質夥伴關係。由於當前的經濟危機,這項30年之久的夥伴關係將經歷激烈的結構改變,結果將大大衝擊全球經濟。

畢竟,是中國願意持有出口到美國賺來的美元和美國政府公債,幫助美國利率維持低檔,讓美國人有錢買鞋子、平面電視和中國來的畫,和美國的住宅。美國人接著靠這些住宅借錢,消費得更凶,是我們能在收入沒增加下享受更多財富的理由之一。

這項分工不只滋養雙方各自的經濟,也塑造了我們的政治。分工讓中共能告訴百姓:「我們會保證讓你們有更高水準的生活,你們的回報就是別管政治,讓我們統治。」中國的領導人因此得以享受兩位數的經濟成長而不進行政治改革。這使得後繼的美國政府,尤其是目前的政府,得以告訴美國民眾:「軍備與經濟可以兼備-有不必付現、兩年間不必付款的次級房貸、更高額消費和兩場戰爭,還不必加稅!」

這些過去都可行,直到行不通為止。

目前全美各地失業率都在快速增加,摩根士丹利亞洲區董事長史蒂芬‧羅奇說,「世界史上最過度擴張的消費者」美國人再也買不起這麼多中國出口品。我們有必要存更多錢,作更多投資,少花錢,扔掉大部分信用卡,才能自救脫離這場危機。

但隨著這些發生,我們還需要中國接收我們扔掉的信用卡,發給中國人民,好讓他們買更多中國製品,和更多來自世界其他地方的進口貨。這是北京當局維持領導人與人民間政治交易所需,最低8%成長率的唯一途徑,遑論趁美國經濟衰退造成全球經濟遲緩時撿些便宜。

然而,要說我從中學到一件事,就是要這麼做實在很難。高盛大中華區主席胡祖六表示,中國的整體制度和文化鼓勵儲蓄,而非消費,要改變這點,必須經過「文化和結構」巨變。

舉例說吧,在中國,買房子必須付至少兩成現金,一般是付四成現金。如果不想背房貸,銀行會從你的個人資產下手。此外,中國製造商品沒辦法從美國市場轉到本國消費者,中國農村可沒多少人願意買400美元的網球鞋或耶誕樹飾品。

再者,中國沒有真正的社會安全、健保或失業保險。沒有這個社會安全網,很難想見中國人到頭來不會把大部分刺激消費款存起來。「每天打開報紙,就看到這家工廠關門,或那家供應商倒閉,」世界頂尖內衣製造商黛麗斯國際有限公司老闆馮煒堯說:「在這種金融情勢下,越審慎越好。」

摩根大通銀行中國市場研究主管龔方雄說,中國大手筆刺激國內需求,「世人不該誤認中國能緩衝全球衰退」,「中國頂多是保持國內經濟穩定。」

這建議高明。中國不會救我們或救世界經濟。我們要用老方法從危機中脫身:自己站穩,回歸基本面,改善美國生產力,存更多錢,更用功研究並更努力出口。假繁榮的時代—我從中國便宜借錢蓋房子,再用那棟房子借錢買中國的廉價畫來裝飾牆壁,大家都是贏家—已經結束了。

(作者Thomas L. Fried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夏嘉玲譯)



◆ 台灣應避免零利率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2.22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上周將聯邦金資利率下調到0%到0.25%間, 形同宣告美國零利率時代的來臨;兩天後,日本銀行(日本中央銀行)將只有0.3%的基準利率再降到0.1%,令1999年零利率的場景近乎重現。以美國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地位,零利率風潮極有可能襲向全球,並將進一步帶動貨幣貶值競賽;以台灣外向的經濟體質,也勢必承受捲入其中的壓力。但總體而言,此時實施零利率對台灣弊多於利,中央銀行應極力避免。

Fed官方利率出現史無前例的0%,以美國13兆美元的經濟規模及美元的世界第一大流通貨幣地位,將對全球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並至少顯現在三方面。一是美元利率降到零,美元走貶,各國出口同受其害,形同美國向全球輸出經濟衰退;再者,美元具價值儲存功能,零利率將使美元資產的持有者,同時面臨固定收益縮水及匯價下跌的雙重損失,進而引發資產配置大調整的波動,增加經濟變數,令各國經濟政策的考量更形複雜;第三,美元也是重要國際農工原料如石油的計價單位,美元匯價因零利率而失去支撐,在需求不變下,原物料的價格可能反向回升,甚至因全球利率同步趨低於相距不遠的水準,而成為熱錢進駐的標的,不利全球景氣的復甦。除此之外,零利率也可能打擊美元的主流地位,歐元的角色變化及亞元會否乘勢而起,正成為各國央行總裁心中盤算的新課題。

儘管如此,美國現下顧不了其他國家。眾所周知,美國是高負債國家,目前該國私人部門債務餘額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高達290%,約是20年前舉債水準的一倍半;如此鉅額的債務負擔,遇上金融海嘯後的信用緊縮,會拖累美國經濟復原的速度,甚至引發更嚴重的後遺症,例如債務通縮。相對於通膨時期,放在銀行的存款會貶值,通縮則會使向銀行舉借的債務增值;一旦通縮出現,即使名目利率為零,實際利率仍是上升的,債務負擔也形同加重,進而可能引發大規模的個人及企業破產,需求將更難以提振,整治對策也會更棘手。因此,聯準會此際大舉降息的更大意義在於緩和債務人減除債務過程中的痛苦,預防債務通縮,而非僅僅是刺激需求。

再來看同樣也曾實施零利率的日本,何以在美國已見底的利率政策下,仍然保留了0.1個百分點的尾巴。日本是第二大經濟體,擁有高儲蓄率,在1999年時曾將基準利率降到零,但因遭批評,未久就回加,之後又因抵受不住經濟危機而調降,並維持於接近零的水準。不過,零利率沒有救回日本經濟,甚至因錯誤、反覆的經濟政策而導致「失落的十年」。日本央行非常清楚零利率刺激經濟的限制及問題,其不僅限縮央行因應變局的空間,還失去為公開市場定價的機制;這或許解釋了日本不願讓零利率再現的部分原因。但日本央行還是選擇跟進美國降息,除了安慰作用,主要還是要降低日圓的升值壓力;而在美日長短期利差愈來愈小、日本外匯儲備厚實的情況下,其成效則有待觀察。

美、日的零利率政策各有其考量,台灣的考量又是什麼?基本上,中央銀行在Fed降息當日發布的說明稿中,詳細列出台灣長短期利率水準多低於美國的數字,即在表明台灣名目官方利率雖高於美國,但實際的資金成本低於美國,暗示台灣尚無跟進降息的必要,也暫時不會走向零利率。除此之外,台灣民間部門放款餘額占GDP比重約125%,債務整理的壓力不若美國;與存款餘額占GDP達198%相比,降息對存款的傷害更甚,甚或將步上日本通縮的後塵,實不能不慎。

目前央行貨幣政策的難言之隱,是降息競賽後的貶值競賽;新台幣若不參賽,確有可能成為熱錢追逐標的而升值,進而衝擊出口接單能力。但是,這樣的情況未必發生,因為新台幣利率並非處於絕對高檔,央行須關注並予消除的是預期心理導致的非理性炒作;這種情況也未必能持久,在各國利率水準同步走低、愈趨一致後,國際資本的流動也不會以利率為唯一標準,最終仍是回歸各國的基本經濟實力。甚至,零利率代表的是貨幣政策的盡頭,其對信心面的打擊亦不能小覷。處此「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的經濟時局,這已是一場對抗衰退的長期戰爭,央行必須步步為營。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