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8

風箏能為 10 萬戶人家提供電力

Kites could provide electricity for 100,000 homes
http://www.physorg.com/news137388314.html

August 08, 2008

根據來自荷蘭 Delft 科技大學的研究者表示,在高空飛行的、被拴在發電機上的風箏,可提供多達 100 百萬瓦特的電力,足以提供電力給 10 萬個家庭。

科學家最近證明,讓單一一個 10 平方公尺的風箏飛行能產生 10 千瓦的電力,那能提供電力給 10 戶人家。

在他們下一個實驗中,研究者計畫測試 50 瓦的版本,稱為 Laddermill(階梯磨坊)。最終,他們的目標是要建立一種多風箏系統,那能夠完整產生 100 百萬瓦特。

如同計畫領導者與永續發展工程(sustainable engineering)教授 Wubbo Ockels 的解釋:風箏透過拖曳它們的、繫在地面發電機上的繩索來發電。在達到它們的最大高度之後,風箏會被捲繞回來以重複此一過程。

由風箏在風中所產生的電力花費也不多。研究者預測價格能與使用燃煤發電所產生的電力相比,同時也比使用風力渦輪發電機少一半。

風箏的有利條件之一是它們的潛在高度。商業化風車通常能達到約 80 公尺的高度,在此風速每秒約 5 公尺。在更高的海拔,例如 800 公尺,平均風速大約每秒 7 公尺。因為從風力所獲得的電量與其速度的立方成比例,葉片在更高的高度能比較低高度產生多達 5 倍的電量。高海拔的風通常也比地面的風更加可靠。

雖然建造 800 公尺高的風車不切實際,不過風箏能輕易地達到這種高度,並利用這種較高的風速。荷蘭科學家注意到高速噴射氣流(譯註:又稱西風氣流)使得英國、荷蘭、愛爾蘭與丹麥等國家尤其是使用風箏的好地點。

利用電腦模型,研究者能決定如何配置風箏,讓它們能獲得最多的風。Ockels 的系統使用 Sussex 大學的 Allister Furey 所開發的 8 字形飛行模式(figure-eight flying patterns),這一種安排能增加空氣流經風箏的速度。他亦研究一種溜溜球(yo-yo)配置,其中當一個風箏上升時,另一個則如同滑翔機從天而降。

"在英國任何地方你都能經濟地經營一家風箏工廠(kite plant),但你無法經濟地運作一部風力渦輪發電機," Furey 說。

其他數位科學家正研究使用風箏來獲得來自於風的能量 -- 其所能提供的能量,某些研究者估計超過整個地球電力需求百倍以上。在 2007 年,Goolge 慈善的臂膀投資了大約 1000 萬美元在美國一家稱為 Makani 的風箏公司。 一家稱為 Kitegen 的義大利公司有一種多重風箏方案,那能產生 10 億瓦特的電力,幾乎是一座標準的燃煤發電廠。

※ 相關報導:

誰在反對風力發電?
颱,神奇 崎頂沙灘回來了
足球場大的風箏為大貨船提供動力
可縮放的風力渦輪發電機也能裝在屋頂上
奈米纖維發電衣 走動就來電
催化劑:科學家模仿植物儲存能源系統的精髓

太陽能產業 將掀整併潮

8 則留言:

fsj 提到...

經建會:風力太陽能發電深具潛力

中央商情網 2008-08-10

(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008年8月10日電)節能減碳為政府施政主軸之一,近年綠色能源的開發也成國際潮流,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台灣發展綠色能源中,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發展尤其快速,過去五年間,平均年成長率分別達107.8%、44.8%,未來深具發展潛力。

經建會表示,依經濟部「能源報導」,台灣西部沿海地區蘊藏豐富風能,平均年滿載的發電時數可達2500至3000小時,較世界風力發電龍頭德國的平均1500小時更具潛力,2007年台灣風力發電設置量成長率高達約50%,居全球第7位。

經建會表示,依工研院太陽光電科技中心統計,2007年台灣太陽光電產值,由2006年的212億元增至535億元,成長率高達152.4%,預估至2008年可達900億元,2009年將達1178億元,到2010年時達1524億元,平均成長率為30.1%。

經建會表示,近年台灣綠色能源產業快速成長,2003至2007年的五年間,風力發電平均年成長率達107.8%,太陽光電發電量的平均年成長率也達44.8%。

經建會表示,此外,台灣燃料電池產業也深具潛力,目前燃料電池產業雖處於萌芽期,但依經濟部預估,2011年產值可達40億元、2016年達130億元,至2020年將有近千億元的潛力,國際市場占有率約達5%。

經建會引述日前經濟學人 (Economist)看法,繼1980年代電腦風潮興起、1990年代網路產業發光發熱、2000年代初期生物及奈米科技蓬勃發展之後,綠色能源將成為下一個創造經濟榮景的新科技。

經建會表示,政府已將綠色能源產業列為未來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以掌握全球綠色能源產業龐大商機。

fsj 提到...

搶救防風林 唐吉訶德大戰風車

郭石城、胡欣男、陳慶居/專題報導 2008.09.02 中國時報

【編按】發展再生能源已是國際潮流。德商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宣稱,今年底前將投資約新台幣一四四億元,從桃竹苗到中彰地區設置至少一百廿多座風車,但此舉已引發綠色電源與環保生態爭議。本報調查採訪室與都會中心合作進行現場觀察與深度探討,希望各界重視此項與你我切身相關的重要公共議題。

桃園縣海岸線屬副熱帶氣候,風資源品質極佳。響應綠色政策來台投資、成為國內第一家民營風力發電廠的德商英華威風力發電集團,相中在觀音、新屋海岸線設卅四座風力發電機組,十二座風車集中在永興村,另前後永安及笨港村,各設置三座,綿延七、八公里防風林景觀將被風車取代。

英華威評估,每座風車所占地基最大為六二五平方公尺,不會濫砍國土保安林內的喬木或灌木;但防風林是村民阻擋風砂屏障,為了捍衛家園,文史生態工作者化身唐吉訶德,願為家園粉身碎骨。

永興、保生村 防風林當屏障

永興村是北台灣目前僅存最完整的防風林帶,位處新屋溪出海口河段,比鄰觀音鄉保生村,堤防海岸仰賴防風林當屏障,村民自動自發復育紅樹林有成,水筆仔自然生態豐富,已成了村民榮耀。

綠色林帶包括馬鞍藤及濱刺等先驅植物,加上林投或黃槿(炮仔樹)類的灌木、及木麻黃組成厚實防風林作後盾,即使夏天刮颱風、秋冬吹起東北季風,防風林都能有效地抵擋瀰漫風砂與鹽害。

海岸風砂大,防風林就成了村民身家屏障。文史工作者、從事修車廠的葉斯桂回憶:「我的阿公年輕時就嚮應政府種植防風林,且植林幾乎是整個村莊的共同活動,才有今天完整林相。」

去年中旬,中油埋設天然管線,嚴重破壞桃園觀音海域藻礁,觀音新屋文史工作者無不扼腕,當獲悉英華威要在防風林區廣設風力發電機組,新屋及觀音文史工作與生態保育者,直覺這次事態更嚴重。

如設風力發電 勢必破壞林相

葉斯桂憂慮,風車機組與機組間的間格約三百公尺,勢必大量砍除南、北兩岸防風林,失去綠色屏障一旦吹起強勁東北季風,飛沙漫天飛舞,勢必危及村民住家安全,農作、生命賤如螻蟻。

全心投入文史工作的葉福星感嘆:「早年兩位村民只因砍了幾棵防風林,被舉發移送法辦,還坐了三個月的牢,因為防風林是村民命根子不容許砍伐,永興村民一輩子都在對抗風砂,沒想到現在竟得和風車作戰。」

新屋庄文史工作室幹部姜義溎更擔心,新屋溪口目前是桃園縣唯一紅樹林生態區,風車噪音不但會擾人清夢,候鳥無法棲息繞過,溼地生態也必受影響。

村民全不知情 質疑環評草率

最令村民不平的是,如此重大風力發電開發案,直到今年六月十三日承包商動用機械鑽探才知情,他們稱為「六一三事件」,質疑環評黑箱作業、草率通過,自許唐吉訶德村民愈來愈多,都視風車為假想敵。

村民強烈質疑風力發電機組位置緊臨紅樹林生態區,為何能通過環評?桃園縣農業發展處長陳麗玲表示,當初英華威發文詢問該處是否為保護區,由於類似詢問保護區例子,一年有上千件,農業處並未詳細探究,僅針對確切地號回覆:「並非保護區。」

陳麗玲說,縣政府確實未將該處列為保護區,而該環評屬中央層級,地方僅能協助提供資料。陳麗玲強調,將和林務局共同監督英華威不得破壞當地生態。

此外,農委會傾向把外海的千年藻礁列為保護區,至於當地紅樹林因面積不夠大、不集中,且非「純林」,雖一併納入考慮,但可能性不高。

業者猛打包票 不會影響生態

面對質疑,英華威總經理馬維麟大吐苦水:「節能減碳是世界潮流,減碳關鍵在改變發電結構,目前每度兩元的收購價,對業者是懲罰電價,即使困難重重,一定符合環評,村民多慮了!」

馬維麟保證不會大量砍伐防風林,不論是環保署的環評要求,或是桃園縣政府的十九條審查原則,英華威都努力一一做到,預計在桃園海岸設立的卅四部風力發電機組,不論是施工或運轉,都不會影響生態。

英華威副總經理王雲怡表示,台灣百分之九十八能源仰賴進口,風力發電是最經濟潔淨再生能源,英華威採用的機組是全球品質最佳的廠牌,商轉中的苗栗風場運轉績效良好,可利用率達百分之九十八,可為例證。

王雲怡指出,英華威最重視環保,一定做到環評委員的期待與要求。例如砍一棵防風林就補植五棵樹,基座附近的樹木,也會移植至周遭原本已枯死的林木區。

防風林難復育 專家呼籲慎行

靜宜大學生態系教授楊國楨專研海洋植被生態,質疑英華威的補植作法不可行,因木麻黃移植很難存活。他並提出警告:防風林復育不易,一旦林相遭破壞,除了得防範風洞效應,生態恐難回復。

荒野保護協會桃園分會長葛孟麗,更憂心成功復育的紅樹林區,包括花跳、和尚蟹、台灣招潮蟹、招潮蟹、角眼拜佛蟹、圓軸蟹、及定時報到的白鷺鷥,都將因風車改變生態而消聲匿跡。

「觀音文化工作陣」退休老師潘忠政說得更直接:「風車一來,不只防風林會遭破壞,村民與桃園縣政府十餘年來復育紅樹林努力將泡湯,風車如像英華威描述如此潔淨零汙染,請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也設一座,我就閉嘴!」

※ 不如移到海上,或參考英國風力農場怎麼規劃,再不然使用最新的風力發電技術吧!



◆ 專家說法:我不適發展風電 選址不當

郭石城、胡欣男、陳慶居/專題報導 2008.09.02 中國時報

京都議定書生效後,各國無不極力尋找替代能源,台灣也極力推展成本低廉的風力發電,但風力發電不應是唯一選項。

台北大學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張四立指出,歐洲因緯度高適合發展風力發電,研發技術領先全球,相對我國發展風電技術較緩慢,這與台灣夏天需電量大反而風量小,先天較不適合發展風電有關。

張四立認同風力發電是永續電源,更關心場址的設置,風力發電雖可以擴大再生能源比例,但台灣土地資源有限,不能單就點狀看風車,必須就線的效果、甚至連成面所造成的影響性綜合考量。

以英華威要在永興村防風林區設置風車,張四立就認為選址不夠慎重,台灣如此漂亮海岸國土不應只插風車,卻不妥善規畫利用。

張四立說:「歐洲國家風力發電廠址涵蓋海岸、離岸、及內陸高地,台灣只集中在海濱才會衍生環保衝突。再生能源有多樣化選擇,台灣更適合太陽能,目前太陽能發電成本過高,但台灣科技一定可以克服。」

另依台電統計,去年發電能量配比再生能源只占了百分之二點四,印證風力發電在台灣的發展仍受侷限。

台塑就曾想獨力發展風機系統技術,最後發現有困難度且投資風險高而打退堂鼓。

英華威向林務局租地價格便宜,一座風機組一年租金不超過兩萬元,且高舉節能減碳大旗所向無敵,如果沒有永興村民自覺,很少有人會注意到綠色電源與生態環保會衝突。

沒人反對乾淨能源,但外商如能更謙卑的面對台灣土地與人民,永興村民也不必武裝成唐吉訶德,夢想可以共同起飛、不至憂慮幻滅。



◆ 「柵欄效應」逼群鳥亂飛

郭石城、胡欣男、陳慶居/專題報導 2008.09.02 中國時報

風力發電會不會影響鳥類生態?英華威副總王雲怡篤定表示不會,因風葉轉得很慢,曾目睹飛鳥輕易穿越而過;彰化縣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則以群鳥亂飛連續照片,說明風車選址不當,就會嚴重影響鳥類生態。

蔡嘉陽表示,風車業者「飛鳥穿越說」,是對鳥類生態的不了解。他長期研究彰濱地區風車與鳥類生態,印證只有零散小型鳥類,才容易穿梭旋轉中葉片,群飛鳥類及較大型飛鳥,即使風車沒轉都會受影響。

蔡嘉陽曾在彰濱工業區線西沒有運轉的台電風機,拍到一群中杓鷸結伴通過片時,因視覺上的切割及干擾,群飛被迫繞行,原本飛行路線及隊形都被打亂,可想見風車如運轉,影響會更大。他拍下連續畫面PO上網,強烈影像震撼國內外愛鳥人士。

蔡嘉陽說,風力發電廠會影響鳥類生態,在國外已有實證,歐美國家設置風力發電廠前,一定要先針對鳥類生態評估與調查,如果會嚴重破壞鳥類生態,就必須另外選擇設廠地點。

蔡嘉陽無奈指出,國內不重視鳥類生態,導致設廠時不會考慮空間的切割與干擾。英華威在彰濱工業區設置一長排風車,已產生「柵欄效應」,群飛鳥類無法集體飛行通過,如沒有另行規畫棲息地,鳥群將漸絕跡。



◆ 5年前評估同地 噪音吵 造林難 台電打退堂鼓

郭石城、胡欣男、陳慶居/專題報導 2008.09.02 中國時報

相較英華威保證不會破壞生態,同樣發展風力發電的台電公司就顯得保守。台電早在四、五年前就相中永興村防風林區,但評估離住戶距離太近,且林務局表明造林不易,於是打消念頭。不料台電放棄的灘頭,外商卻大舉搶灘。

台電顧慮起因沿海土地開發,已面臨林地消長、突堤效應環境威脅,大園、觀音、新屋海岸線原本防風林茂密,為了開發工業園區、桃科、大潭電廠等,保安林地不斷解編,永興村的防風林已是僅存完整保安林地。

除了考量生態,住戶安寧也是台電打退堂鼓主要考量。台電電源開發處處長余勝雄說:「台電不敢肖想(台語,奢望之意),因開發任何一座風力發電機組,基本要求是遠離住戶兩百公尺以上,避免風車低頻噪音影響住戶。」

英華威副總王雲怡強調風車不影響生態、沒有噪音,並以後龍鎮大鵬風場為典範,但苗栗縣議員李文斌及鎮代表黃秀珍除屢屢接獲噪音陳情,今年一月十八日大鵬風力發電場一座風車葉片掉落,更是嚇壞附近住戶。

王雲怡說明葉片掉落純屬意外,在世界各地都不曾發生過,經調查係螺絲鬆動,已向德國廠商求償,並要求加強安檢;英華威雖保證不會再發生,漁民出海作業經過設在海岸偌大風車,心裡都有陰影,就怕葉片掉下來被砸中。

除了安全疑慮,噪音最困擾住戶。中和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劉有傳說:「有了風車從此不得安寧,晚上睡覺常被咻咻風車巨大運轉聲音吵醒,那聲音有如飛機聲!」

劉有傳太太一旁呼應,一致指稱風車的咻咻聲音不只是噪音,根本是魔音穿腦,村內甚至已有多人因吵人魔音致腦神經衰弱、甚至有人因而得病。

兩人說法雖沒有科學依據,桃園療養院院長陳快樂認為,風車低頻噪音確實會影響睡眠品質,但還沒有案例顯示會損及腦神經或引起憂鬱、躁鬱症,噪音影響評估,須視不同個案衡量。

王雲怡則指出,現代化風機已能克服惱人噪音問題,只要距離風機兩百公尺外,噪音都控制在四十五分貝以下,等於一台冰箱馬達聲,符合噪音防治法規定。

英華威雖信誓旦旦,後龍人的悲嘆,四百六十戶永興村民看在眼裡憂心忡忡,既擔心噪音、也憂慮防風林被破壞,不希望步上後塵。村長葉斯柳及新屋鄉長葉佐禹,也對英華威不積極與地方溝通的態度,感到非常訝異。

葉佐禹說:「綠色能源是世界趨勢,鄉公所也贊同,但前提是不得破壞原有生態,包括防風林和新屋溪口的紅樹林生態區,雙方存有歧見,若沒事先撫平,屆時動工可能會受到阻礙。」

在地方文史工作者努力下,愈來愈多村民了解家園面臨威脅,陸續有村民向公所、里辦公室陳情。葉佐禹說:「樹木被砍的話,實在對不起祖先!」

林務局工作站主任鄭雅文表示,一定會扮好最後把關工作,開發案雖然環評已過關,但防風林復育不易,為降低破壞,林務局目前還沒同意施工,一定會要求英華威做好評估及準備才會放行。

面對村民逐漸自主性反彈,英華威回應從環評到探勘,都有知會公所、民代,為了表達善意,會在施工前再召開一次說明會。

fsj 提到...

美國人哈風力發電 時尚更勝節能

【楊明暐/綜合報導】 2008-09-05 中國時報

二○○一年美國加州電荒,令克里斯.博杜因餘悸猶存,他決定自行生產電力。最近他家車庫屋頂上多了兩具風力發電機,不久就會接上輸電線路。

每具發電機要價五千美元,博杜因若想靠省下的電費回本恐怕要等很長時間。但這位聯合航空公司的空服員說:「我才不在乎價錢。」博杜因裝了兩具風力發電機後,發現自己成了使用再生能源的進步人士。

美國正興起一股在屋頂加裝小型風力發電機的熱潮。紐約市市長彭博上個月曾提議,要在市區各處裝設這種發電機。紐約布魯克林海軍造船廠,波士頓羅根國際機場,都可見到這種發電機。

小型風力發電機生產的電力很少,一些能源專家還無法確定架設這種發電機究竟划不划算。相形之下,各地風電場巍然聳立的巨型風力發電機,不僅體積愈來愈大,發電能力也愈來愈強。如今這些「大傢伙」發電成本已低到足以和天然氣發電競爭。大型風力發電機的崛起以及民眾環保意識抬頭,助長人們在屋頂安裝小型(或稱「微型」)風力發電機的興緻。這股風潮,可說介於個人嗜好和環保時尚宣言之間。

鄉間地區人們仰賴中型風力發電機已有一段時日。在刮風的日子,這類半大不小的發電機產生的電力,足以應付一個家庭一大部分的需要,回本指日可待。但新出現在屋頂上的小型風力發電機,目前尚無充分數據可評估表現。

AeroVironment人員稱,在加州多風地區,安裝該公司產品的客戶可在四到八年回本,不過他們也承認,電價低廉的地區恐怕永遠也無法回本。既然如此,為什麼要裝?作為乾淨能源的象徵,高高矗立在屋頂上的風力發電機,要比太陽能電板更顯而易見。

著名電視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傑雷諾,最近就在其自家車庫頂上裝了小型風力發電機,他知道民眾對這種發電機的興趣並非出於精打細算。他說:「大家對這些發電機很著迷。您會說:『看吧!它在轉呢!』」

fsj 提到...

離岸風力發電潛力無窮 困難仍待克服

中央社 2008-09-11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德國胡蘇姆十日專電)台灣海峽蘊藏豐富的風能,經濟部目前正評估興建離岸式風力發電設備的可能性。即使技術上仍未完全克服海深浪高的風險,目前在德國胡蘇姆舉行的全球最大風力發電商展上,離岸風力發電仍是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德國風能協會前總裁、即將在十一月接受工研院邀請訪問台灣的阿默爾斯,在胡蘇姆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德國陸地的風力發電漸趨飽和,再建新的風力發電機容易遇到民意反彈,反之尚未開發的離岸風力潛力無窮,成為近年來相關產業最熱門的話題。

德國政府在北海和波羅的海的外海規劃三十座風場,當地的海水深度高達三十到四十公尺,對此阿默爾斯說,離岸風力發電對技術的要求非常嚴格,如何在浪高風大的深海打下穩固的基礎興建風機,目前還沒找到完美的解決辦法。

此外,根據丹麥的經驗,富含鹽分的海風終年吹襲,造成風機容易鏽蝕,而且受到季節和氣候的限制,在大海上維修風機,對工程師來說也是一大挑戰。

儘管風險高,技術也尚未完全成熟,離岸風力發電已成為最具潛力的再生能源之一,最積極投入的廠商包括Repower和西門子等大廠。

德國能源公司 Eon與丹麥電力公司Dong,七月才宣佈投資三十億歐元,在倫敦外海設置兩百七十座風機,總發電容量一千MW(百萬瓦),相當於一座大型的核能發電機組。

如果四年後如期完工,倫敦外海將誕生全球規模最大的離岸風場,供應英國電力需求的百分之一。

丹麥和英國都是最早引進離岸風力發電的國家,德國才剛開始著手規劃和實驗;阿默爾斯強調,離岸風力的確值得期待,不過隨著科技突飛猛進,陸地上的風機只要高度夠,葉片也夠長,發電功率還是能達到離岸風力發電的水準,台灣相關單位在評估時值得多加考慮。

fsj 提到...

風力發電機組 保育界:生態浩劫

◆ 薔蜜瞬間狂風 吹垮風力發電機

【陳世宗/中縣報導】2008-10-01 中國時報

風力發電機是靠風力發電,諷刺的是台中港區二號風力發電機,卻不敵薔蜜颱風瞬間陣風倒塌;台電查勘發現中、下塔架間,一百廿八支法蘭連結螺栓斷裂,造成發電機攔腰折斷,機艙及三支葉片嚴重毀損,損失高達上億元,是台電全國第一座遭強風吹落的風力發電機。

台電位於台中港區毗連高美溼地的北淤沙區,及台中電廠內,分別設置十八座及四座荷蘭Zephyros Z七二型風力發電機;每部機裝載容量兩千瓩,一年發電量高達四百八十八萬度,可供約一千兩百戶一年用電量,是目前全國商業運轉八十二部機組中最大型。

不敵十七級陣風 遭攔腰折斷

新能源施工處副處長謝明欽說,薔蜜強烈颱風過後,台電於前天上午八時卅分到台中港區巡視時,被眼前一幕嚇了一大跳,底部直徑四點二米、高六十五公尺的二號風力發電機,竟從十七點三公尺處,攔腰向南折斷倒塌,所幸當時無人車經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經查閱二號風機運轉電腦資料,於前天下午五時廿一分斷訊,研判風機在該時間倒塌;查出最後一筆十分鐘平均風速每秒五十六公尺,約瞬間陣風十五級風。當時瞬間陣風應超過每秒七十公尺的十七強風或亂流、龍捲風,方造成中、下塔架間,一百廿八支直徑三點三公分的法蘭連結螺栓,不敵強風斷裂。

檢討斷裂情形 重建花費上億

上、中塔架攔腰倒塌,機艙及發電機組,跌入地下約一米深,威力之大令人咋舌,三支各卅四公尺長的葉片,摔得支離破碎;台電要求接手荷蘭原廠商的日商HARA KOSAN公司,儘速派技師就斷裂情形進行檢討,要求承包商檢修另廿一部機組螺栓。

謝明欽指出,每部風力發電機,原造價八千多萬元,去年六月間正式商業運轉,使用年限廿年,預期約十五年回本,受到物價飆漲影響,重建每部須高達上億元;機組倒塌台電須自付一千萬元外,另受損金額將向保險公司索賠。

台電目前興建中的風力發電機,全國還有八十部,並不受這次颱風倒塌影響,工程依計畫趕工中。



◆ 風力發電機組 保育界:生態浩劫

陳世宗/中縣報導 中國時報 2008.10.01

台電於全國沿海設置一百六十二部風力發電機,民營公司又陸續建置中,政府大力推動綠色能源,保育人士卻憂心忡忡;認為風力發電機組將對生態造成浩劫,鳥類棲地遭到切割、消失和撞擊。政府核准風電場址設置應審慎評估,否則恐對景觀、生態造成萬劫不復。

因應全球暖化、溫室氣體減量成為世界各國主要政策議題,風力發電是潔淨發電重要方式之一,最大優點是自產能源及減少傳統石化能源造成的汙染;台灣西部海岸風力資源豐富,台電及中威等公司,相繼在台中港及大甲、大安等沿海設立風力發電機。

牛罵頭文化協進會理事長吳長錕指出,風力發電廠址,毗鄰野生動物保護區高美溼地旁,勢必對生態造成重大衝擊;該機組地原有兩百公頃的防風林,過去是冬、夏候鳥休憩、覓食及產卵的天堂,因設置機組生態遭到嚴重破壞。

縣府保育科長李代娟備感憂心,中威繼台電後,於大甲、大安等沿海鄉鎮,申請一、二期將陸續設置二十四座風力發電機組;未來整個西海岸線將成為「風車海岸」。業者配合政策,一窩峰的爭相設置,應考慮對當地環境所造成的衝擊。

風力發電機組設置,對鳥類遷徙、棲地利用、繁殖等三階段將造成傷害,如遷徙飛行碰撞風機造成死亡;繁殖、度冬期間對鳥類棲地利用動線的切割;水鳥直接放棄原有棲地,效應等同於棲地消失等,對生態環境將陷入萬劫不復。

台灣風力發電廠址設置,大都先決定廠址開發規模與風機位置後,再對生態及環境影響進行評估;政策與經濟掛帥下,犧牲的往往是保育不易的生態及百姓生存權。政府全力推動綠色能源之際,應建立適合台灣海岸和鳥類生態評估準則與方法,才能讓「綠色能緣」與「生態保育」達到雙贏。

※ 目前台灣所使用的風力發電方式無法預防「鳥擊」,由上面報導也可以看出,擋不住颱風,或許該尋找更適合的風力發電方式。

fsj 提到...

微風發電 比太陽能還靈光

【聯合報╱記者林順良/屏東報導】 2008.11.12

利用微風就有電力,屏東縣機械業者鍾俊能發揮漏斗作用,讓微風增強風力來發電,可供應需電較少的庭園燈飾、公路路燈電力,最大效能還能提供電廠發電設備,這項沒有汙染的風力發電,比太陽能還靈光,完全不受天氣影響。

鍾俊能高職畢業 ,對機械動力卻十分專精,他研發的「可多向集風發電設備」,已在台灣、日本申請專利,他在住家屋頂裝設後,電力節省7到8成,原本每兩個月一期的電費6000多元,「現在不到2000元」。

「地球暖化越來越嚴重,觸動我利用微風研發能源」,鍾俊能說,節能減碳不該只是口號,如果利用微風產生電源,「就看不到任何汙染」,他把平面扇葉改進為立體式扇葉,並在引風的入風口處,利用漏斗作用,在微風經過窄口時增強風力。

「風力流過窄口,就會產生壓力,繼而出現扭力來發電」,鍾俊能明年初開始量產,已有工廠向他接觸,他說,因為山區、海邊、平地地形不同,他製造的扇葉材質也不同,「完全針對地方風力特性設計」。

他家屋頂架設的「可多向集風發電設備」,約6公尺高、寬3公尺,若政府比照裝置太陽能熱水器補助消費者,價位可以調低,如果政府未補助,一套設備包括電腦、供電電路等約30萬元,「用電量大的家庭,5年就能討回成本」。

鍾俊能也計畫為路燈、庭園生產小型發電系統,他說,利用太陽能發電,陰天或晚上都無法發電,「風力發電只要有微風就能發電」,他將製造大型發電設備,提供給台電等公司參考。

「利用微風就能加倍風力,如遇上颱風,豈不掀翻屋頂?」有人質疑,鍾俊能說,「不用擔心,風力若太強,電腦會啟動鎖住功能,鎖住扇葉,不再運作」。

※ 看起來不錯,不知最小發電風速為何?



◆ 家用風力發電機 鍾俊能計畫量產

自由時報 2008-11-12

〔記者郭靜慧/內埔報導〕風力發電是熱門的能源議題,內埔鄉民鍾俊能觀察傳統三葉式發電機效能不佳,花了一年多時間研究風力發電機,改以渦輪扇葉加強聚風效果,只要微風就可以帶動扇葉發電,他在家中裝設一部風力發電機測試,效果不錯。

這項發明已申請美、日、歐洲等多國專利,鍾俊能並加入屏科大創新育成中心,與屏科大團隊參加德國紐倫堡發明展獲得銀牌獎肯定,他計畫明年量產家用型風力發電機,已有廠商下訂。

鍾俊能和哥哥鍾俊光在內埔鄉經營鴻金達公司,日新工商機械科畢業的他對動力、流動力學特別有興趣,近年地球暖化議題發燒,各國都在尋找新能源,觸動他研究風力發電的念頭。

鍾俊能的發明突破傳統三葉式造型,渦輪式扇葉的截風面積加大,而且不論風從哪個方向吹,都可以運轉,大幅提升發電效能。

半年前他在自家屋頂裝設一部6米高、3米寬的風力發電機測試,及經過2次颱風抗颱試驗,發現這部風力發電機每小時可發電1500瓦,每月可供應4口之家使用,原本他家裡的電費一期要6千多元,裝了風力發電機後省下7、80%,現在每期電費不到2千元。

鍾俊能估計家用型風力發電機每組造價在30萬元以內,民眾大約使用5年就可以回本,划算又環保。

屏科大也在校內綠色生態示範農場裝設一部風力發電機觀察成效,創新育成中心指導員謝文展說,如果日後能夠運用在農業溫室電力使用,將可減輕農民成本負擔。

fsj 提到...

風車發電 天災殺手攪局

【聯合報╱記者羅緗綸、胡蓬生/專題報導】 2008.11.24

竹苗秋冬季風強勁,具風力發電潛力,但幾年下來,發電機組連番折損,甚至創下世界首例,也讓人對風力發電成本,重新評估,業者內心掙扎,與風力的拔河,不斷上演。

颱風轉葉片 燒6千萬

「1座風力發電機,5年前約6000萬元 ,隨著歐元增值,要1億2千萬」竹北天隆造紙廠2座風車,開啟地方風力發電首頁,不過,其中1座去年8月在颱風中,葉片轉不停而燒毀,損失逾6000萬元,迄今難修復。

前年10月,新竹香山也有1座風力發電機燒毀,高聳的風車失火,消防車難救援;今年辛樂克颱風過境,中部也有風車受損;今年初,苗栗後龍1座風機葉片掉落,更是全世界首例,引起廠商重視,設法追出原因。

受損風車時間多在8月颱風到10月季風盛行時期,究竟是環境不適,或維修、設置待改善?值得評估。

「如果長期運轉,應能達到節能效果」天隆配合政府能源再生計畫,91年間架設2座風力發電機,運轉下,可生產1750瓩電力,開創風氣。

供電不穩 不足量賠慘

不過,風車供電不穩,8到10月風力旺,供電平穩了,但也充滿「風險」,天隆廠風車在颱風中毀了1座,因和能源局簽過供電契約,如今達不到,賠了1千萬,重建要1億2千萬,做或不做都困擾,受損風車基座保存著,「恐怕等成本降下再重建了!」

苗栗縣在後龍溪南岸設21座風力發電機,在竹南海岸設4座,都是德商英華威集團設置,運轉兩年多,英華威計畫在後龍溪北岸增設29座風機,竹南再增設3座。地方雖有反對聲,英華威設法溝通.改善。

公司副總王雲怡說,風機每座平均約1億至1億2000萬元,1座風機,每年發電量為500萬至800萬度,可供台灣2000戶家庭用電,相當於減少3955公噸的CO2排放,等於500公頃樹林的減碳效果,符合效益,也帶進觀光效果。

資源雄厚 開發成本高

英華威認為,台灣能源百分九十八依賴進口,但台灣西岸風力資源雄厚,一年平均有效風力發電達2500小時,是德國、丹麥風力發電高度發展國家的1.5倍。

竹北市今年新建水利大橋,看好風力發電,在兩側各設4組風力發電機,每組可發電1500瓦,除供應橋上路燈和LED燈,還想出售多餘的電。

不過,天隆紙廠「有慘痛經驗」,算一算,設置風車後,每年每座風車,約可省7到8百萬電費,但將已賠下的7000萬元,和未來重建需1億2000萬元,至少要25年才打平,是「高成本電價」,算盤仍有得撥。

※ 試試新一代風力發電吧!

fsj 提到...

風力發電業 拚國際合作

【經濟日報╱記者徐谷楨/台北報導】 2008.11.26

外貿協會今(26)日舉辦「台北國際風力發電論壇」,丹麥Vestas、印度Suzlon,以及中國大陸的金風科技等全球知名風力發電機廠商,將來台參與盛會,與國內業者分享再生能源趨勢和商機,協助台灣業者切入國際風力發電大廠供應鏈。

貿協指出,Vestas是全球最大的風力發電機生產廠商、Suzlon則排名全球第五大;金風科技則是大陸最大的風力發電機業者。

此次將與東元電機、中興電工、上緯等國內風力發電概念股廠商,以及台電等700名業者共聚一堂。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再生能源政策將能落實,包括規劃2012年與2025年,再生能源分別要達到總量10%和25%。而大陸的擴大內需方案,再生能源、風力發電也被列入重大投資內容,都有助帶動國內風力發電概念股的東元、中興電等廠商後續商機。

目前國內切入風力發電產業鏈的業者包括:東元、中興電、預定明年第一季掛牌上櫃的上緯,以及台朔重工、漢翔、中鋼機械、金豐機器等。

貿協表示,大陸是全球新增裝置容量成長最快的國家,2007年達5,875百萬瓦(MW)、成長率125%;金風科技則是大陸最大的本土整機廠供應商,也是全球第八大風機供應商。

丹麥是全球使用風電比最高的國家、高達逾20%,風力發電機龍頭Vestas,是少數擁有成熟離岸風力發電經驗的大廠,也是大陸的風力發電機供應商。

Suzlon在2007年併購德國REpower Systems後,成為全球第五大風力發電公司,在印度大推再生能源下,2007年新增裝置容量7,845MW、成長率25%;該公司並進軍到大陸設廠,已成為亞洲最大風力發電機廠商。

即將上櫃的上緯,瞄準大陸風力發電的高成長商機,今年在天津的風力發電葉片材料廠也已投產。而國內唯一的風力機整機廠東元,則曾與美國風電關鍵技術業者超導(AMSC)簽訂技術合作協定;東元西屋馬達也與美國風電供應商CTC策略聯盟,未來將進軍美國和台灣、大陸等地市場。



◆ 風場條件佳 只欠政策支持

【經濟日報╱記者 徐谷楨】 2008.11.26

台灣西海岸線有零星幾座風力發電裝置,例如大型的灰色風車,但似乎還沒有轉出誘人的商機。業者透露,其實台灣海峽是全球少見擁有極好條件的風場,只是缺乏政策支持,唯有儘速通過「再生能源條例」,內需市場才會起來。

根據工研院IEK報告,在政策積極推動下,預計至2020年,台灣風力發電裝置容量將達3,000MW (百萬瓦),可帶動逾2,000億元市場商機。

目前台灣的風力發電供應商包括:生產發電機、電力轉換系統、控制系統的東元;機艙罩、葉片、鼻錐的先進複材的中興電工;生產齒輪箱、機座、塔架等的台朔重工、漢翔、中鋼機械、金豐機器;還有提供葉片樹脂材料的上緯、長興等。

IEK的報告也指出,台灣切入風力發電時間較晚,需要大量資金,很難與國際大廠競爭,尤其在大陸風力發電產業急起直飛,勢必與台灣廠商產生激烈競爭。

業者強調,台灣要發展風力發電產業,就一定要有政策支持和台電的配合,而且要像將接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明確的振興方案,才能有效擴大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