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5

新基因護肝 肝癌女低於男

◆ 預防肝癌 找到新基因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8.04.24

國內肝癌研究有新突破,由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陳宜民領軍的研究團隊發現一個新的肝癌相關基因「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 (簡稱GNMT),證實如果GNMT出現突變,這些老鼠就會產生自發性的肝炎及肝癌,對於肝癌預防及治療將有很大的助益。

這項研究論文已發表於肝癌醫學領域相當頂尖的國際期刊「肝臟學」,其研究方法及成果也正在申請美國、日本、大陸、歐洲及台灣等國的世界性專利。陳宜民等人今天在國科會發表上述成果。此一新發現,將有助於將台灣肝癌地圖拼湊得更完整。

癌症向來是全世界與台灣10大死因之首;而肝癌的發生率,在全世界分居男性及女性的第5位及第8位,在台灣更高居男女性的第1位及第4位,肝癌是台灣家庭及社會的重大威脅。

陳宜民表示,GNMT參與單碳代謝路徑,且和DNA(去氧核糖核酸)甲基化、環境致癌物的代謝有關,GNMT若表現正常,不易罹患肝癌,反觀GNMT若出現突變,罹患肝癌的機率就明顯增加。

為了證實這個想法,他們進行一連串以小鼠為對象的動物實驗,並建立一個GNMT基因剔除鼠的動物模式。結果發現,這些小鼠在11周大的時候,有肝臟腫大、高甲硫胺酸血症的情形,血清中丙酮轉胺酵素及肝臟中S-腺甲硫胺酸的濃度也都顯著升高。

另在病理方面,近6成小鼠出現肝醣堆積情形,至於血糖降低、膽固醇增高,以及白血球、嗜中性白血球、單核球的數量也明顯降低,在在顯示這些已沒有GNMT保護的小鼠,正朝罹患肝癌的途徑邁進。到了第18個月後,這些小鼠也確實罹患肝癌。

讓陳宜民更感興趣的是,實驗發現,GNMT在女性的表現量是男性的8倍;換句話說,女性在GNMT保護下,比較不容易罹患肝癌,而從台灣男性肝癌發生率為女性3~8倍的事實看來,也確實如此。這種GNMT在男女性罹患肝癌的差異性,將可應用於藥物試驗、基因治療等領域,降低肝癌對國人健康的威脅。



◆ 缺GNMT基因 實驗鼠精神分裂

李宗祐/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4.25

基因在生命扮演的角色,非常奧妙!陽明大學肝癌研究團隊研究證實GNMT(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基因與肝癌有關,更妙的是,實驗鼠被剔除GNMT後,竟會出現精神分裂。

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陳宜民指出,GNMT基因主要在肝臟的表現量最高,拉著依序是胰臟、攝護腺。研究團隊很好奇,胰臟癌的發生是否與GNMT有關;也初步發現,攝護腺癌病患的GNMT表現也有偏低現象。

此外,GNMT也存在腎臟和腦部,研究團隊以動物模式分析GNMT基因剔除鼠,發現小鼠有精神分裂徵兆。陳宜民表示,精神分裂患者的特徵是無法分辨外來刺激代表的意義,正常的老鼠被嚇過一次後,再以同樣方式就嚇不到牠;但GNMT基因剔除鼠不會累積學習經驗,無論用同樣的方式嚇牠幾次,每次都會受驚嚇。

研究團隊也發現,GNMT基因剔除公鼠沒了GNMT後,明顯出現早衰現象。正常實驗鼠壽命可達二年到二年半,但有些GNMT基因剔除公鼠只活了十三個月就死掉,顯示缺乏GNMT,身體功能也明顯受影響;但母鼠沒有早衰現象。

研究團隊還利用基因剔除鼠研究可行的治療方法。陳宜民指出,研究團隊正與中研院分子生物所研究員趙裕展研究以食補方式,把GNMT「補回去」。

研究團隊在蠶寶寶體內大量複製GNMT,再以液態氮把蠶寶寶急速冷凍、研磨成粉,再以粉末餵食GNMT基因剔除鼠,追蹤分析經「食補」後,基因剔除鼠體內的GNMT是否可恢復正常,達到保肝功能。這項研究若經動物實驗證實可行,未來或可開發成為保健食品。



◆ 愛滋是新歡 肝癌是初戀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8.04.24

陳在研究肝癌?朋友張大嘴巴不敢置信

「陳宜民在從事肝癌研究?有沒有搞錯啊!」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教授陳宜民最新研究論文登上頂尖肝癌醫學期刊「肝臟學」,國科會今天為他舉辦發表會,不少認識他多年的朋友,聽了都張大嘴巴,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
長久以來「陳宜民」這名字幾乎和愛滋病毒研究畫上等號,如今他竟在肝癌這個和愛滋病相差十萬八千里的研究領域伸展手腳,自然在學界引起騷動。

對此,陳宜民倒不以為意。他強調,從事醫學研究這二十幾年來,他一直有兩個親密「女友」,一個是愛滋病毒,另一則是肝癌。若說愛滋病毒是新歡,肝癌無疑是他的初戀情人,因為他在陽明醫學院 (陽明大學前身)讀研究所時,他碩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就是肝癌。只是,到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時,他轉而從事人類T細胞白血球及愛滋病毒研究。

從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回國後,正值愛滋病防治的高峰,陳宜民順勢投入基礎研究及病患人權關懷,並在國內醫界闖出名氣。他雖曾一度取得衛生署研究經費,從事肝癌研究,後來因故被迫放棄,但他並未死心,只是耐心等待另一個重新出發的機會。

民國82年,他在陽明大學收的第一個研究生,就是做肝癌治療及診斷的研究,2年後首度找到甘胺酸甲基轉移酵素(GNMT)這個新的肝癌相關基因,從此一頭裁進去,至今研究不懈。


台灣肝癌研究出色 陳另創新局獲肯定

台灣的肝癌研究相當出色,從宋瑞樓、陳定信、廖運範、陳培哲這4位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三代師生檔,到台大、台北榮總、林口長庚等醫學重鎮,都累積了很多的研究能量,陳宜民能另創新局,確實不容易。

他坦言,陽明大學校長、也是中研院院士的吳妍華是扶他一把的貴人,因為民國87年教育部推出追求卓越計畫時,陽明大學肝癌研究是計畫之一,他向吳校長自薦並獲准加入研究團隊,才深入GNMT的研究領域,並在參加國科會國家型基因體研究計畫時,逐漸獲得不錯研究成果。

既然重回肝癌這個初戀情人懷抱,愛滋病毒研究那個新歡該怎麼辦?「就只能慢慢遺忘囉!」陳宜民說,他還是專心做肝癌研究,也許成就更大。

※ 相關報導:

* Glycine N-methyltransferase-/- mice develop chronic hepatitis and 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in the liver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abstract/116330632/ABSTRACT
Shih-Ping Liu, Ying-Shiuan Li, Yann-Jang Chen,
En-Pei Chiang, Anna Fen-Yau Li, Ying-Hue Lee, Ting-Fen Tsai,
Michael Hsiao, Shiu-Feng Hwang, Yi-Ming Arthur Chen
Hepatology, Volume 46, Issue 5 , Pages 1413 - 1425
doi: 10.1002/hep.21863
* Loss of the glycine N-methyltransferase gene leads to steatosi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mice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abstract/117864325/ABSTRACT
M. Luz Martinez-Chantar, Mercedes Vazquez-Chantada,
Usue Ariz, Nuria Martinez, Marta Varela, Zigmund Luka,
Antonieta Capdevila, Juan Rodriguez, Ana M. Aransay,
Rune Matthiesen, Heping Yang, Diego F. Calvisi, Manel Esteller
, Mario Fraga, Shelly C. Lu, Conrad Wagner, Jose M. Mato 1
Hepatology, Volume 47, Issue 4 , Pages 1191 - 1199
doi: 10.1002/hep.22159
國人十大癌症報告 男肝癌女乳癌居首
男人為何容易罹患肝癌?基因的性別戰爭?
錸188治肝癌 動物實驗8成存活
亞洲女性輕微超重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真菌能告訴我們關於性染色體的起源
腦中血清素系統的性別差異
血管:使神經細胞生長的吹笛手
研究:老化的血液也許會影響患者
血液中的尿酸鹽濃度與帕金森氏症相關
瘦體素、類固醇在免疫系統上的新發現
成熟的 B 細胞被再程式化為幹細胞狀態
治療「克隆氏症」更安全有效的方法

外遺傳變化可在重度精神病中發現
酗酒者腦部的 DNA 會被重塑

1 則留言:

fsj 提到...

肝癌不叫痛 沉默不是金

【聯合晚報╱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2008.06.28

許金川(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

一位醫師,很有名氣,可是看病時總是沈默寡言,也不問病人,就直接下診斷治療,可是還是神準的很。鄰居很奇怪跑去問他老婆,他老婆說:「他以前是當法醫的,現在還不習慣看病人與病人談話!」

看病要先問病情,所謂「望聞問切」不論中醫西醫都是如此。

然而,有些情況下,是無法問診的。例如,法醫當然就更不用說了。此外,小孩不懂事只會哭,問也問不出所以然,只能問父母親,因此當小兒科醫師理論上要技高一等。

至於老人家雖然大都會說話,但年紀大了,生了病反應較遲鈍,症狀表現較不明顯,因此,老人的病容易被誤診。此外,人昏迷不醒也無法問診,這時候除了靠各種檢查之外,醫師的臨床經驗及看病本領就更重要了。

人體各器官生了病表現都不一樣。牙痛,會讓人痛不欲生,跌倒了受傷,會讓人皮肉痛苦,胸悶胸痛可能是心臟病的警訊。但有些器官是有了病也不會叫的,最典型的就是肝臟這個人體的化學工廠。

肝臟內部沒有什麼痛覺神經,因此,B型或C型肝炎病毒跑進去了,通常是沒感覺的,肝臟細胞壞死甚至肝硬化了,人也不會痛也不會養,肝臟內部長了肝癌也通常是不知不覺的。

但是肝臟外面的包膜有痛覺神經,一旦肝癌很大長到表面,刺激了肝表面的神經,這時人就會有腹脹腹痛感,或肝癌破裂出血引起腹膜炎,也會腹痛如絞。因此,一個會說話會叫痛的病人,對醫師而言就好診斷多了。俗話說:「無聲勝有聲」,雖然有時沈默是金,但用在看病治病上卻是適得其反了。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及會刊,供民眾免費索閱。新出刊的42期會刊有「肝臟纖維化─人生變黑白」、「孩子無B肝抗體須補接種疫苗? 」、「電腦刀─消滅腫瘤的無影刀」等。諮詢專線:02-23825234 ,網址:www.liver.org.tw。歡迎民眾捐款贊助肝病防治,郵政劃撥帳號:18240187,戶名: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