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17

亞洲人重男輕女 傷害經濟前景

【經濟日報╱編譯吳國卿/彭博資訊二日電】2007/11/16

亞洲人偏愛生兒子造成日益嚴重的兩性人口差距,經濟學家形容這種現象是「性挫折的地緣政治學」,甚至露骨地稱之為「陰莖偏好」,認為會傷害亞洲的經濟前景。

從中國、印度到馬來西亞等亞洲國家,都有重男輕女的文化,許多家庭想盡辦法生兒子、不生女兒。據聯合國的新報告,中國2005年出生的男、女嬰比例為120比100。這種文化現象迄今未見政府採取積極的因應措施,因而未來可能產生意料之外的經濟副作用。

偏好生男的影響最後仍將反映在經濟上。兒子通常在父母年老時奉養他們,女兒則被視為負擔,出嫁時還必須付出嫁妝。

雖然偏好生男的目的往往基於經濟考量,但數以百萬計的家庭若生男多於生女,將對整體經濟帶來反效果。

聯合國報告的撰稿人蓋爾莫托說,到2030年,印度的男性將比女性多出2,300萬人,在中國則多出2,600萬人。其他專家的估計數字還更高。

日益精確的人口統計資料,讓現在的專家已能更精確預測,這股趨勢將傷害亞洲的經濟成長、生產力,並導致更龐大的預算赤字,甚至造成暴力衝突增加。

暴力衝突增加的風險,已詳述於2004年出版的書「禿枝:亞洲男性人口過剩對安全的影響」(Bare Branches)。作者哈德森與波爾在書中警告,亞洲女性人口太少將使一整個世代的年輕男性難以找到伴侶。從生理學、社會學和歷史觀點來看,這種失衡將導致犯罪和社會脫序,助長性暴力和女性人口走私。

聯合國指出,如果亞洲的比率與世界其他地方一樣,2005年時亞洲女性應比男性多出1.63億人。

隨著中國和印度在世界經濟舞台扮演更重大的角色,跨國公司愈來愈依賴這兩個人口最多國家的消費者需求,投資人也看好兩國強勁的經濟成長、提升的生產力,和源源供應的技術勞工。然而,性別失衡卻是未來經濟的隱憂。

香港摩根大通銀行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李晶說:「要解決偏好生男的社經根本問題,兩國的父母必須減少對兒子的依賴,同時改變女兒的經濟地位。要做到這些,必須改善社會安全與政策,並提升教育和職場的女性參與。」

※ 相關報導:

從女性性化現象到『騙子?情人?英雄?』
國高中生 3%與網友性行為
研究:幸福婚姻在於太太主內
中國上億女性在家挨揍
孕婦上車沒人讓座 女駕駛僵持8分鐘
從男性頻遭家暴到台灣少子化日趨嚴重

從緬甸公民不服從運動到剛果婦女慘遭性虐
假慈善真販童 法團體拐百餘查德兒童
南亞兒童 處境最悲慘
印度「廟妓」陋習死灰復燃
印度每77分鐘有一名女性死於嫁妝不足

幹細胞?月經證明不只是種詛咒
超越XY染色體 別太早為孩子貼標籤

彩蝶就業計畫 讓妳展翅高飛
亞洲四小龍 窮人翻身成絕響
從山寨文化到台灣「幸福指標」
勇敢面對教育典範的轉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