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03

中研院新化合物能抑制愛滋病毒

◆ 抑制愛滋病毒 翁啟惠團隊成功研發新化合物

中央社 2008-03-03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三日電)中央研究院長翁啟惠領導的研究團體,已成功研發出能有效防治愛滋病毒的化合物「樹突狀醣物 (glycodendrons)」,除能阻隔愛滋病毒感染免疫細胞,也能製成疫苗,針對病毒,產生抗體。研究成果刊載在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網頁。

中研院表示,愛滋病毒相當難纏,全球醫藥科學界已有十多種運用提昇免疫力來預防愛滋病毒的疫苗,但在臨床實驗過程中都相繼失敗。

中研院指出,翁啟惠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稱為「樹突狀醣物」的化合物,此化合物一方面阻隔侵入人體的愛滋病毒感染免疫細胞,另一方面,可以製成疫苗,針對病毒獨特的醣分子結構,啟動免疫機制,產生抗體。

翁啟惠表示,「這篇研究論文提供愛滋疫苗研發的一個新方向,研究成果令我們振奮」。他強調,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將此方法運用在實驗室老鼠身上,實驗結果顯示對愛滋病毒表面的醣蛋白產生抗體;實驗數據也顯示,愛滋病毒表面的醣蛋白喪失感染免疫細胞的能力。

翁啟惠指出,研究團隊表示將繼續用此「樹突狀醣物」針對其他類型的愛滋病毒進行實驗,探討疫苗可行度;這種利用病毒細胞表面的獨特多醣分子設計疫苗的方法已成功應用到乳癌疫苗研發,並利用翁啟惠首創的「一鍋法」合成乳癌疫苗,目前正進行人體試驗。

中研院指出,參加此研究的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研究人員包括研究員梁碧惠、徐翠玲,以及陽明大學教授謝世良等人。

※ 相關報導:

* Scientists devise approach that stops HIV at earliest stage of infection
http://www.physorg.com/news123346790.html

* Targeting the carbohydrates on HIV-1: Interaction of oligomannose dendrons with human monoclonal antibody 2G12 and DC-SIGN
http://www.pnas.org/cgi/content/abstract/0712326105v1
Sheng-Kai Wang, Pi-Hui Liang, Rena D. Astronomo,
Tsui-Ling Hsu, Shie-Liang Hsieh, Dennis R. Burton, and
Chi-Huey Wong
Proc. Natl. Acad. Sci. USA, February 29, 2008
doi: 10.1073/pnas.0712326105

研究:禽流感傳染人類的關鍵揭曉
研究:超級病菌由同一種細菌演化而來
科學家發現蛋白質如何結合基因並控制基因組
研究者戮力創造「蛋白質百科」

中研院發現製造新抗生素的新方法
科學家發展新疫苗概念:糖蛋白 D
錸188治肝癌 動物實驗8成存活

揭露 HIV-1 外殼的致命弱點
T 細胞「奈米管」或能解釋 HIV 如何攻克人類
科學家發現能防止 HIV 擴散的蛋白質
抗寄生蟲藥物或能提供攻擊 HIV 的新方法
案例:母親預先咀嚼食物將 HIV 傳染給小孩

預測新興傳染病的下一波「熱點」
台灣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1 則留言:

fsj 提到...

中研院新名「醣」 可阻隔愛滋病毒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2008.03.04

由中央研究院院長翁啟惠帶領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設計「樹突狀寡甘露醣」,可以幫人體阻隔愛滋病毒、避免病毒侵入後破壞免疫防線;極具開發成疫苗的潛力。這項研究成果在最新的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網頁刊出。

翁啟惠指出,實驗團隊已用這種方法讓老鼠針對愛滋病毒(HIV)表面的醣蛋白產生抗體,數據另顯示,這種甘露醣會讓愛滋病毒表面的醣蛋白喪失感染免疫細胞的能力。

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徐翠玲表示,人體免疫系統中有一種專門對抗入侵黏液薄膜的樹突狀免疫細胞,它就像哨兵一樣。愛滋病毒會找到這種免疫細胞上一個叫DC-SIGN的蛋白質受體,把自己閂在上面,一路深入到人體免疫系統的大本營,找到淋巴腺的免疫T細胞,然後開始大量感染、繁殖。

她說,基因體中心研發的「樹突狀寡甘露醣」可以偽裝成愛滋病毒表面的醣結構,所以可搶在愛滋病毒前,與樹突狀免疫細胞結合,阻絕愛滋病毒的入侵。

徐翠玲說,把這個樹突狀寡甘露醣與載體蛋白等成分製作成疫苗,注入老鼠體內,發現能產生抗體,因此未來具有開發成疫苗的潛力。

她說,現在研究的愛滋病疫苗還沒有具體成果,主要是因為愛滋病毒蛋白質容易變異,但這個疫苗是針對愛滋病毒表面的醣,或許能有突破。

至於為什麼會研發出這個樹突狀醣物?在美國Scripps研究院接受翁啟惠指導的研究生王聖凱說,奧地利有些帶愛滋病毒的人,不會發病,他們身上帶有一種2G12抗體,會攻擊愛滋病毒。進一步研究發現這個抗體會辨識愛滋病毒表面用來結合樹突狀免疫細胞的含醣區塊。

中研院博士後研究員梁碧惠說,研究團隊利用翁院長獨創的「一鍋法」設計合成出模仿這個含醣區塊的合成物,也就是「樹突狀寡甘露醣」。

梁碧惠說,在美國Scripps的動物實驗證實「樹突狀寡甘露醣」在老鼠體內可以產生抗體,未來將進一步研究抗體對愛滋病毒的抑制力。



◆ HIV變異太快 仍可偷襲

朱立群/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3.04

中研院用全球首創的「醣類化合物」策略找出體外實驗證明有效的「樹突狀醣物」,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蘇益仁表示,樹突狀醣物與愛滋病毒競爭,搶先一步與樹突細胞結合,但「能夠結合多久」,值得再研究觀察。

日前《自然》(Nature)期刊發表一篇題為《愛滋病毒「無法治癒」》的專文,斬釘截鐵指出:「即使現今最好藥物也無法根除HIV」,引發激烈辯論。

他表示,國際愛滋研究都功虧一簣,動物與早期臨床階段都沒問題,但進入大規模人體試驗後,就露出破綻。關鍵就在於,愛滋病毒變異太快,人類的研發進度根本趕不上。

中研院採用「醣類化合物」策略,找出體外實驗證明有效的「樹突狀醣物」,研究成員中研院基因體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梁碧惠表示,愛滋病毒變異會導致表面的蛋白質連帶變異,使許多從「蛋白質」出發的團隊遭遇失敗。但鎖定「醣類」的好處在於,病毒變異不會影響表面醣類的結構,以醣類化合物為武器,穩定性較高。

蘇益仁說,愛滋細胞躲在樹突細胞裡面,趁免疫系統最脆弱發動攻擊,除非能夠保證醣類化合物能夠永遠與樹突細胞結合,否則愛滋病毒仍然有偷襲的機會。

蘇益仁表示,中研院的研究還在早期階段,但人類面對愛滋就像溺水一樣,任何一根浮木都要抓住,中研院開了頭,科學家後續還可研究或另闢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