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 a rock: New mineral named for UW astronomer
http://www.physorg.com/news132554496.html
June 13, 2008
International Mineralogical Association (國際礦物學協會)以 Donald Brownlee 的姓,替一種新礦物取名,這是第一種在彗星的顆粒中發現的礦物。Donald Brownlee 是位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家,他徹底改革進入地球大氣層之行星間塵埃的研究。
這種錳矽化物礦物,是錳與矽的結合,現在稱為「brownleeite」,並加入一份有超過 4300 種公認礦物的清單中。它是在一種顆粒中被發現,而這種粒子則在 2003 年一次進入大氣的塵埃流(dust stream)中蒐集到
Brownlee,他的 UW 辦公室裝飾著各式各樣的礦物樣本,顯然因這項榮譽而樂不可支。
"我總是被礦物所迷住,所以它是最棒的一個," 他說。"我做夢都沒想過會有礦物以我的姓氏為名。我猜成為維他命或許是下一個。"
這種顆粒是由 NASA 一架高海拔飛機所捕捉,而在休士頓的 NASA 以及在美、德、日的同僚確認這種化合物。(參見 http://www.physorg.com/news132505751.html)。Brownleeite,是一種半導體材料,能夠被合成,不過地球上找不到天然的。發現錳矽化物的團隊是由 NASA 科學家 Keiko Nakamura-Messenger 所領導,他為國際礦物學團體提供文件以宣佈此樣本是一種新礦物。該團隊亦要求它應當被命名為 Brownlee。
"這真的讓我感到驚訝,因為那花了很多努力才讓這種礦物被認可," Brownlee 說。
Nakamura-Messenger 的團隊相信這種塵埃顆粒源自於彗星,很可能是 26P/Grigg-Skjellerup 這顆彗星,當顆粒被捕獲時,那被預報為 2003 年 4 月穿越地球的塵埃流的來源。
地球每年都被來自太空、超過 3 萬頓的粒子所覆蓋,每日,地球表面的每一平方公尺就會有一粒。不過這種顆粒如此之小,它需要 100 億顆才能完全蓋滿一平方公尺的表面,故它們很難尋獲。
"那是很多灰塵,而且它花了 3 億年才建立起厚度與人類頭髮直徑般的一層," Brownlee 說。
在 1960 年代末期,當他還是 UW 博士生的時候,他就致力於捕捉可證明外星起源的顆粒。其他人之前也做過同樣的努力,不過他們都證明無法成功。利用一連串高海拔氣球,Brownlee 捕捉到一些粒子,那能夠被證明是來自於地球以外的地方。
他第三顆氣球攜帶一部 800 磅的機器,他稱之為「真空怪獸」,當氣球漂浮在 3810 公尺的高空上時,這部機器掛在下面,而最後他終於在七次飛行中捕捉到總共約一打的行星間塵埃粒子。
他之後發明一種小型收集器,那能夠附加在高空飛行之 U2 偵查機的機身,而且因為這種飛機航程如此之遠,而且能以高速飛行,故它們能收集數以百計的顆粒。
"幾乎所有的飛行都為了某件事而進行,而這些偵測器則跟著一同飛行。當它們被打開時,它們只是落入大氣層中,然後在飛機往前開時收集塵埃," Brownlee 說。
Brownlee 也是彗星的領導權威。他是 NASA Stardust 任務的首席研究者,那行進到遠在火星軌道之外的彗星 81P/Wild-2,捕捉來自彗星表面的塵埃流,並且在 2006 年 1 月回到地球。這些樣本由 Johnson Space Center 策展(curated by)。
※ 相關報導:
* 奇妙的塵埃
* 大氣水份增加與人類活動相關
* 科學家發現無機塵埃具有生物特性?
* 從行星形成的最早階段到地球月亮的誕生年代
* 科學家揭露洋流具有「條紋」
* NASA 衛星以空前觀點揭露神祕的「夜光雲」
* 在土星二極攪動的熱氣旋
* 污染的解決辦法就是... 不要吃蜘蛛
* 研究:受到壓力的海藻能影響氣候
* 鍾南山:逾50歲廣州人 肺都是黑的 * 氣候變遷 要積極面對
1 則留言:
花15萬買物種命名權 就可名留青史
潘勛/美聯社洛杉磯一日電 2008-07-03 中國時報
55歲的高中數學教師傑夫.古德哈茲(Jeff Goodhartz)單身無子,但他不想讓家族姓氏在他身後便告湮滅,於是付了5000美元(約台幣15萬元),買了一種新發現而還沒命名的海蟲,叫它繼承姓氏,大名為「Goodhartzorum」。
古德哈茲表示,自己非常高興,家族姓氏將長留世間;雖然繼承人只是半透明、有湛藍羽髭的海蟲,但它將在貝里斯的紅樹林裡優游下去。
古德哈茲是向「施貴寶海洋學研究所」買下命名權的;該研究所2008年初揭櫫這項物種命名計畫,目的在籌措研究經費。
目前學界已為這種做法展開辯論,擔心會引起詐稱發現新物種,實為騙錢的現象,同時學界矢言要加以監督。
生物分類學是很古老的行業,年代可回溯到18世紀瑞典生物學家林奈;林奈推廣的分類系統法迄今仍在使用。據推測地球上有3000多萬種動、植物及微生物,但截至目前只有大約180萬種已被標認命名。
依傳統做法,發現新物種的人有命名權。凡是生物都有兩截式的學名,通常以拉丁文來取。發現者用自己的名字,或者用配偶、子女、同僚、贊助人甚至名人的姓名,來替新物種命名,都是常見的事。
但是近些年,物種的命名權已經不是發現者就擁有。現在命名權可以拍賣,或者販售給金主,所得款項用來挹注研究。天生萬物並不平等,生物愈是罕見、演化程度愈高的,其命名權往往能賣較多錢。
※ 萬一該物種絕種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