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6

成對奈米粒子證明有效對付乳癌細胞

Twin nanoparticle shown effective at targeting, killing breast cancer cells
http://www.physorg.com/news155940166.html

March 10th, 2009

乳癌患者面臨許多慘事,包括當對抗癌症本身時所產生的。在化療期間所給予的藥物治療具有有害的副作用,包括嘔吐、暈眩、貧血與掉髮。這些副作用之所以發生,是因為釋入體內的藥物以健康細胞以及腫瘤細胞為目標。

這種手法變成,如何直接將抗癌藥物傳遞到腫瘤細胞。Brown 大學化學家認為他們有個答案:他們創造出一種成對奈米粒子(twin nanoparticle),那專門針對 Her-2 陽性腫瘤細胞,這類惡性細胞影響多達 30% 的乳癌病患。

這種聯合奈米粒子與 Her-2 腫瘤細胞結合,並將抗癌藥物 cisplatin 卸載至受感染的細胞。其結果:在殺死癌症同時最小化抗癌藥物之副作用上獲得更大的成功。

"如同一顆飛彈,你不會想讓抗癌藥物到處爆炸," Shouheng Sun(音譯:宋守恆)解釋,Brown 大學化學教授,同時也是一篇論文的作者,那發表在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期刊線上版中。"你想要它以腫瘤細胞而非健康的為目標。"

研究者藉由結合一個金(Au)奈米粒子與一個氧化鐵(Fe3O4)奈米粒子創造出這種成對奈米粒子。在一端,他們將一種合成蛋白抗體附加到氧化鐵奈米粒子。在另一端,他們將 cisplatin 接上金奈米粒子。從外觀上來看,這整個新奇玩意兒看起來像一種瘦長的啞鈴,但也許把它想成是一種配有優良 GPS 系統的載具會更好,那運送一位非常重要的乘客。

在此例中,GPS 來自於氧化鐵奈米粒子,它如同導彈一樣,會自動導航到 Her-2 乳癌細胞。所附帶的抗體十分重要,因為它與抗原結合,這種蛋白質位於此惡性細胞的表面。

換句話說,這部奈米粒子載具 "駁接(docks)" 在腫瘤細胞上,這時抗體與抗原會連結。一旦駁接後,載具會將其 "乘客",cisplatin,卸載到惡性細胞。

"那如同一顆神奇子彈," Chenjie Xu,Brown 畢業生,同時也是本研究的領導作者。Baodui Wang,Brown 的訪問科學家,現在是中國蘭州大學的副教授,也促成此篇論文。

在一次俐落的調整中。由 Brown 領導的團隊使用一種對 pH 敏感的共價鍵將金奈米粒子與 cisplatin 連接以確保藥物不會釋出進入體內,而是依然附著在奈米粒子上直到它應該被釋入至惡性細胞中。

在實驗室測試中,金--氧化鐵奈米粒子結合成功的以癌細胞為目標並將抗癌藥物釋入惡性細胞中,在 80% 的實例中殺死該細胞。"我們現在造了一輛 Mercedes Benz," Sun 開玩笑的說。"它不再是一輛 Honda Civic。"

這項研究建立在 Sun 實驗室先前的研究上,研究者在此研究中創造出一種塗布氧化鐵奈米粒子的胜肽(peptide),那以老鼠測試時,成功找出腦腫瘤細胞 U87MG。

研究者將在實驗室測試中以動物測試乳癌奈米粒子系統。他們也計畫要創造出能藉由磁熱(magnetic heating,磁熱)遙控釋出藥物的成對奈米粒子。

※ 相關報導:

* Dumbbell-like Au-Fe3O4 Nanoparticles for Target-Specific Platin Delivery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ja900790v
Chenjie Xu, Baodui Wang and Shouheng Sun
J. Am. Chem. Soc., Article ASAP
Publication Date (Web): March 10, 2009
DOI: 10.1021/ja900790v
尋酸「彈頭」承諾更安全、有效的癌症武器
研究:「乳酸」為腫瘤加油
使用磁性奈米粒子對抗癌症
應用樂高積木概念 成醫開發新奈米標靶技術
發光的「康乃爾點」指出癌症在何處
戴糖帽子的新「量子點」可傳遞藥物
無糖基化治療性抗體
蝦白點症病毒潛藏治癌妙藥
阻斷 PLCγ1 或能「阻止癌症殺人」
導致抗體突變的酵素也以致癌基因為目標
國人乳癌年輕化 比歐美少10歲
十大死因第1殺手 癌症死亡破4萬
國人十大癌症報告 男肝癌女乳癌居首
亞洲女性輕微超重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低維生素 D 濃度與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相關
世界癌症日 讓孩童遠離肥胖

乳癌福音:新淋巴結組織切片檢查技術減少輻射暴露
研究揭櫫金奈米簇穩定性與電子特性
NTT DoCoMo 為分子通訊示範分子傳遞系統

3 則留言:

fsj 提到...

上夜班得乳癌 性關係複雜易得子宮頸癌

◆ 上夜班得乳癌 丹麥40人獲國賠

【聯合報╱編譯夏嘉玲/報導】 2009.03.17

丹麥政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長期上夜班增加乳癌風險」研究結論,最近開始給予長期上夜班而罹患乳癌的婦女賠償金,已有約40人獲賠,創下國家賠償夜班患乳癌者的世界首例。

英國廣播公司(BBC)15日報導,越來越多研究證實長期上夜班有害健康,可能導致睡眠失調、倦怠、心血管、胃腸出毛病、工作意外風險增加等。世衛組織下轄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也發現,護士、空服員等常上夜班而無法正常睡眠者,體內有抑制癌症效果的褪黑激素會減少分泌,可能導致乳癌。

丹麥當局最近根據IARC這項結論,開始提供長年上夜班而罹患乳癌的婦女賠償金,但金額不詳,家族有乳癌病史者也不在賠償之列。

雙乳都出現腫瘤的烏拉‧曼科夫(Ulla Mahnkopf)女士是獲丹麥政府賠償的乳癌患者之一,她曾任北歐航空公司(SAS)空服員30年,飽受時差和睡眠不定之苦。她說,不再飛來飛去後,覺得自己開始活躍起來,現在「人生徹底改觀」。

丹麥政府這項德政引發其他國家迴響。在英國,就有許多專家抨擊英國政府太晚正視夜班對勞工健康的危害,將導致嚴重公共衛生問題。據英國各工會統計,英國有約兩成勞工上夜班。

※ 台灣難喔...



◆ 性伴侶複雜》國一女感染人類乳突病毒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2009.03.17 0

一名國一女生陰部有白色分泌物,背著父母找婦產科醫師,做子宮頸病毒篩檢後,赫然發現已感染較易致癌的第16型人類乳突病毒。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陳擇銘說,這名國一女生因內褲出現濃稠白帶,一個人來看診,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女生說:「現在只有一個」還強調自己一次只交一個,追問才坦承,小六就有性行為,常換男友,已和5、6名男性發生過關係。

陳擇銘提醒她,今後每年都應做子宮頸抹片檢查,也替她打子宮頸癌疫苗,但女生打了第一劑後,就未再回診。

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鄭文芳說,18歲子宮才發育成熟,未滿18歲就有性行為,一旦感染病毒,較易種下日後感染子宮頸癌後果。

大地之愛癌症基金會委託政大調查顯示,有7成20歲以上女性,不知子宮頸癌成因;同時有兩成女性,從來未做過子宮頸抹片檢查。

鄭文芳指出,除過早性行為及性伴侶複雜,長期吃避孕藥及使用類固醇藥,也是患子宮頸癌危險因子;前者是因避孕藥的女性荷爾蒙成分,可能造成人類乳突病毒癌化,後者則可能抑制免疫能力,對抗病毒感染。

衛生署最新公布國人癌症現況,侵襲型的子宮頸癌,為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2位,95年有1832名女性罹患,其中792人死亡,最年輕死亡者不到25歲。有七成子宮頸癌,是由第6、11、16及18型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引起。



◆ 年紀輕輕 20歲死於子宮頸癌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8/04/10

20歲年輕女性死於子宮頸癌!許多民眾都以為熟女才可能罹患子宮頸癌,但成大醫院最近收治了一名年僅20歲的末期子宮頸癌患者,開始治療沒多久,就不幸病逝,醫師提醒,年輕女性應更重視自身健康。

該名女患者生前主訴,早在國一,也就是13歲時就與人發生性行為,且性關係複雜,性伴侶人數眾多。但她認為年輕就是本錢,應該不至於得癌症。沒想到,等到發現不對勁,到醫院檢查,已經是三期子宮頸癌。

台灣婦癌醫學會理事長周振陽指出,侵襲性子宮頸癌好發年齡高峰在35至54歲之間,門診很少收治20多歲的末期患者。該名女患者則是本身體質加上後天性關係複雜,才會年紀輕輕,癌症就已經到了末期,無法治療。

周振陽指出,10多歲就有性行為,加上性經驗豐富,可能導致子宮頸癌年齡層下降。但他也曾收治過一名自認完全沒有性行為,頂多只有性接觸的20多歲女性,居然也得了侵襲癌,讓她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與P&G寶僑家品今天公布一項婦癌認知調查,受訪者為全國114名30歲到40歲乳癌病友,結果發現,三成四的年輕病友在罹癌前,未曾做過乳癌及子宮頸癌的篩檢;高達六成一的年輕病友仗著年輕,而忽略了婦癌篩檢。

台灣婦女健康協會副理事長鄭丞傑表示,曾收治過一名19歲的子宮頸癌零期癌患者,該病患係因長期白帶而來就診,在他建議下,才接受抹片檢查,最後確診為零期癌。

「許多年輕女性畏懼上內診台,而耽誤到治療時機」,鄭丞傑建議,國中、高中的護理教育應該灌輸青少女們對內診的正確態度,給予必要的心理建設。

為喚起婦女朋友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由P&G寶僑家品所推動的「六分鐘護一生」婦癌防治活動,今年將以三點不漏做為主題,除擴大檢測範圍,幫助六千個婦女做好乳癌篩檢,更首次將子宮頸癌納入宣導範圍,期望幫助更多女性同胞重視自身健康。

fsj 提到...

大豆防癌 患乳癌風險減58%

【世界日報╱路透芝加哥24日電】 2009.03.26

國家癌症研究中心(NCI)23日公布最新研究指出,孩童時期經常食用大豆的亞裔美國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減少58%。該研究顯示,大豆可能具有防癌功效。

該研究作者拉瑞莎‧柯迪(Larissa Korde)說:「在我們的研究中,孩童時期攝取大豆,與降低乳癌風險有重大關聯。」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癌症流行病學生物標誌與預防」期刊。

NCI研究人員瑞吉娜‧齊格勒(Regina Ziegler)在聲明指出,美國白人女性罹患乳癌的比率,向來高出中國或日本女性四至七倍;但亞裔女性移民美國,並經過幾代之後,乳癌風險也隨之增加。

這顯示罹患乳癌仍存有基因問題以外的因素。因此,柯迪與研究人員研究飲食或其他生活型態等因素,是否可解開其中差異。

研究人員訪問了1600位女性,其祖籍來自中國、日本及菲律賓,目前居住在加州舊金山、奧克蘭、洛杉磯,以及夏威夷。其中約600位曾罹患乳癌。

這些患者的母親若同樣在美國,研究人員則詢問有關她們的女兒在孩童時期對大豆的攝取。結果發現,食用大豆最多者,乳癌風險比最低者降低58%。但對青少年或成年人,大豆防癌功效遞減,僅能降低20%至25%。

柯迪表示,大豆預防乳癌的原因尚待研究,但孩童時期攝取大豆,可能會中斷乳癌的生化發展。因為大豆所含的異黃酮(isoflavones)類似女性荷爾蒙,可能改變乳房組織。不過,她強調,這是首次針對這方面的發現,未來仍需再深入研究。

fsj 提到...

《葉子》走紅 阿桑乳癌末期過世

◆ 以《葉子》一曲走紅 阿桑乳癌末期過世

NOWnews.com 影劇中心/綜合報導 2009/04/06

以《葉子》這首歌走紅的「療傷歌手」阿桑,在今(6日)天早晨過世,享年34歲。本名黃嬿璘的她在兩年前檢查出癌細胞,轉移成乳癌末期,對病情始終很低調。

《葉子》這首歌紅到連庾澄慶都要翻唱,歌手阿桑因為嗓音特殊,還有個「療傷歌手」的美名。4年前阿桑前進大陸,幾乎每一首歌大家都會哼,當時還因為怕禽流感,隨身必備維他命、感冒藥來保命。

但其實阿桑兩年前就檢查出有淋巴癌,一直很低調,連家人都不太清楚,只有少數幾個知心好友知道。去年健康狀況相當虛弱住進臺大醫院,已經是乳癌末期,2月過完34歲生日還是不敵病魔,於今晨悄悄離開人間。(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李韻晨、劉世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