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3

研究者培育出威力鼠

Researchers breed a mighty mouse
http://www.physorg.com/news113153506.html

November 01, 2007

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的研究者培育出一種「威力鼠(mighty mice,PEPCK-Cmus 基改老鼠,跟 Apple 的滑鼠沒有關係)」,牠能夠在跑步機上以每分鐘 20 公尺的速度跑 5-6 公里,在停止之前可以跑上約 6 個小時。

"牠們的新陳代謝類似於(美職業自行車車手)Lance Armstrong 騎上(法國的)庇里牛斯山;牠們大部分利用脂肪酸當作能量,而且產生十分少量的乳酸," Richard W. Hanson 說,凱斯西儲大學的 Leonard and Jean Skeggs 生物化學教授,同時也是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這本期刊封面文章的資深作者。

這些經基因改造過的老鼠也比對照組要多吃 60%,不過身材依然適中,而且壽命與生育期都比對照組中的野生老鼠要來的長。某些雌性 PEPCK-Cmus 老鼠在 2.5 歲時都還能夠有後代,這是了不起的功績,因為絕大部份的老鼠在過了 1 歲之後就不會再繁殖。

根據 Hanson 表示,這種能源新陳代謝驚人改變的關鍵在於產生 phosphoenolypyruvate carboxykinases (PEPCK-C) 這種酵素的基因過度表現的結果。

Parvin Hakimi,這篇文章的第一作者,同時也是 Hanson 實驗室的研究者,在過去 5 年內開發了新品種的 PEKCK-C 老鼠,成為一項持續性研究的一部份,該研究是以了解 PEPCK-C 在骨骼肌與脂肪組織當中的新陳代謝與生理學機能為目標。

這些遺傳工程鼠,現在將近有 500 隻,來自於 6 隻奠基品種(founder lines),那包含了一組嵌合基因(chimeric gene),在這當中一份 PEPCK-C 的 cDNA(互補 DNA)拷貝連接到骨骼肌動蛋白基因促進子(skeletal actin gene promoter)上,此外還包含了 3'-end 的牛生長荷爾蒙基因(bovine growth hormone gene)。骨骼肌動蛋白基因促進子指揮 PEPCK-C 基因專門表現在骨骼肌上。不同品種的 PEPCK-Cmus 老鼠,其 PEPCK-C 的表現程度不同,不過其中一個相當活躍的品種,其 PEPCK-C 的活動力程度達到 9 單位/克骨骼肌,相較之下對照組只有 0.08 單位/克。

很明顯的,打從一開始這些老鼠就與一般十分老鼠不同。Hakimi 評論道,"在相當年輕時,PEPCK-Cmus 老鼠在牠們的籠子裡面跑個不停。" 她說她只憑觀察老鼠在牠們自家籠子裡的活動力,就能夠確認哪隻老鼠來自於這個新品種。

稍後的動物行為研究證實,PEPCK-Cmus 鼠在自家籠裡的活動力要比對照組多上 7 倍;此外,這些老鼠也有顯著的侵略性。"在 PEPCK-Cmus 鼠身上所注意到的活動程度增強,將能成功地延長到 2 歲之後;這時對老鼠來說已是老年," 研究者說。

身為該研究的一部份,研究者在 PEPCK-Cmus 鼠與對照組在跑步機(25 度 傾斜)上費力運動時,測定氧的消耗量、二氧化碳的產生,與血液中乳酸鹽的濃度。跑步機的速度每分鐘增加 2m/min,直到老鼠停止跑步。PEPCK-Cmus 老鼠平均是 31.9 分,相較下對照組只有 19 分。

"其中最具戲劇性差異的是血液中的乳酸鹽濃度," 研究者說。"在運動開始時,二組老鼠的乳酸鹽濃度相似,不過在運動後期,對照組血乳酸的濃度上升,而 PEPCK-Cmus 老鼠的只有稍微改變。"

他們補充表示,這指出 PEPCK-Cmus 老鼠在運動時大量依賴脂肪酸作為能量來源,而對照組很快地從脂肪酸的新陳代謝切換到把肌肝醣(muscle glycogen,碳水化合物)當成燃料;這會使得血乳酸濃度急劇上升。

這種新老鼠品種在牠們的骨骼肌中,也具有增大的粒線體容量與高濃度的三酸甘油脂,那些對於增進新陳代謝速率以及動物的長壽有所貢獻。

"那相當不簡單,牽涉到一個複雜的代謝路徑中,單一種酶的過度表現就能對老鼠的顯型(phenotype)造成如此全然的改變," Hakimi 與 Hanson 說。"要了解這種能量代謝重新塑型(repatterning)的生化機制,將使我們忙上好一段時間。"

※ 想必美軍對此會很感興趣。

* 怪醫黑傑克 - 電影版 - 超人類
http://www.prowaremedia.com.tw/shop/product_info.php?cPath=22_157&products_id=722

* Mighty Mouse
http://www.jbc.org/cgi/content/full/282/45/e99946
J. Biol. Chem., Vol. 282, Issue 45, 99946, November 9, 2007
* Overexpression of the Cytosolic Form of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GTP) in Skeletal Muscle Repatterns Energy Metabolism in the Mouse
http://www.jbc.org/cgi/content/abstract/282/45/32844
Parvin Hakimi, Jianqi Yang, Gemma Casadesus, Duna Massillon,
Fatima Tolentino-Silva, Colleen K. Nye, Marco E. Cabrera,
David R. Hagen, Christopher B. Utter, Yacoub Baghdy,
David H. Johnson, David L. Wilson, John P. Kirwan,
Satish C. Kalhan, and Richard W. Hanson
J. Biol. Chem., Vol. 282, Issue 45, 32844-32855, November 9, 2007
doi:10.1074/jbc.M706127200

研究發現晝夜節律主宰生命機能
研究發現限制卡路里與壽命之間的關連
最長壽的動物:400 歲的蛤蜊被找到

研究:骨骼是內分泌器官 控制糖尿病與肥胖
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是「第三型」糖尿病!
世癌基金會:肥胖是致癌罪魁禍首
人類天生就愛巧克力?科學家量身訂做飲食?

研究者逆轉導致老鼠智能障礙的症候
科學家發現引起神經退化的新原因
基因版羅倫佐的油 法團隊療法醫治ALD大突破
合成染色體 製出人造生物
研究者成功讓「人造染色體」在植物中遺傳

蛋白質演化與物種的新陳代謝速率有關
植物壽命與尺寸相關 暖化是平衡後的結果?
化石記錄支持全球暖化將會造成物種大滅絕

NEXT 危基當前
大部分的科學研究因草率分析而被玷污

2 則留言:

vege 提到...

Terrific... 歷史的教訓是,今天的高科技,過五十到一百年後會出現在所謂第三世界國家的實驗室中... 所以不能 assume 說科技的採用者都是理性的

fsj 提到...

關閉嗅覺受器...老鼠不怕貓了

潘勛/綜合八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1.09

東京大學神經學家坂野仁等日本科學家以老鼠與貓做實驗後發現,恐懼感可能與嗅覺有關,而且可以靠著關閉動物大腦中某些嗅覺受體(受器),而改變過來。老鼠距離貓兒大約2公分,聞嗅貓的耳朵。

東京大學神經學家坂野仁等人辨認出老鼠腦中嗅球的某些受體,再利用複雜的基因工學技術加以除去,結果造出一批不怕貓的老鼠。實驗中拍攝到的照片顯示,老鼠距離貓兒大約2公分,牠們聞嗅貓的耳朵,親一親,還跟貓兒玩耍。坂野仁團隊的研究成果於發表在8日出刊的最新一期《自然》周刊。

哺乳類有解讀危險系統

坂野仁表示,那批老鼠聞到掠食者如貓、狐狸或是雪豹的氣味,但沒顯露出恐懼的神色,甚至很好奇對方是什麼東西;牠們無法分辨出那種氣味代表著危險。也因此,坂野仁的老鼠很高興與貓兒在一起玩耍。只是實驗中要拍照前,得先把貓兒餵飽才行。

專家長久以來便認為,動物會感到恐懼,是因為有敏銳的嗅覺,受到氣味刺激,就有害怕的感受。

但坂野仁團隊的實驗,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老鼠怎麼偵察出那些氣味,而且如何在腦部嗅球的不同部位轉變成恐懼。

坂野仁表示,他們發現哺乳類的嗅覺系統中有兩個迴路,一個是與生俱來的,而另一個跟學習偵察出氣味有關。他們造出兩批老鼠,一種沒有轉讀氣味的受體,而另一種沒有偵察氣味的受體。接下來再把掠食者如雪豹、狐狸的尿液給兩批老鼠聞嗅。

坂野仁表示,第一批老鼠不斷地聞著嗅著,非常好奇,但分辨不出任何危機。第二批老鼠拙於偵察氣味,但是一查出是狐狸的尿味,馬上全身僵硬,開始裝死,也就是說立即感受到有危險。

※ 相關報導:

* Fear no smell : Nature News
http://www.nature.com/news/2007/071107/full/news.2007.224.html

* Innate versus learned odour processing in the mouse olfactory bulb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aop/ncurrent/abs/nature06281.html
Ko Kobayakawa, Reiko Kobayakawa, Hideyuki Matsumoto,
Yuichiro Oka, Takeshi Imai, Masahito Ikawa, Masaru Okabe,
Toshio Ikeda, Shigeyoshi Itohara, Takefumi Kikusui,
Kensaku Mori & Hitoshi Sakano
Nature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7 November 2007
doi:10.1038/nature06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