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卓亞雄/調查報導】 2008.04.14
前 言
今年農曆春節澎湖的寒害,造成海鱺、石斑等養殖高價魚種大量死亡,政府循例以納稅人的錢補償了事,但這次的寒害是可以避免的。不止中央氣象局、農委會水試所都監測到澎湖海溫的劇烈變化,但就是沒有即時發出寒潮警報,讓災害眼睜睜的發生。
農曆春節澎湖的寒害冤枉了,絕大部分的損失都可以避免,而且有足夠的時間來因應。春節的寒潮不要說之前大陸雪災大家應會有警覺,一月下旬台灣有許多單位都監測到澎湖海溫異常劇降,但沒有一個單位提出預警,眼睜睜地看著鉅額損失發生,實在很冤枉。
學漁業的海洋大學校長李國添惋惜的說,以現有漁業技術,除了野生珊瑚礁魚沒辦法救,其他箱網或近岸養殖要救並不難,絕大部分的損失可以避免。
海洋學界都認為寒害很冤枉,主要是有足夠的資訊,也有足夠的應變時間,損失是因為對一連串警訊毫無警覺。
今年一月中,澎湖海域三十公分厚的表水層水溫是攝氏二十三度,這個數字較去年一月海溫均溫高出五度,已經是明顯的變化,但沒有單位即時察覺異常。
實際下海瞭解的中研院鄭明修博士說,一月底時海溫二十一度,因為持續強烈冷氣團發威、大陸雪災部分融雪的冷水注入,加上海水表水層與中下層的擾動作用,到二月九日大年初三,水溫降到十八度,二月十五、六日降到最低的攝氏十二度不到,一個月海溫降低了攝氏十一度以上。簡單拿核能電廠溫排水限制不得超過四個攝氏度來比,澎湖海域春節寒潮降溫已是三倍核電廠的規模,為什麼相關單位一點警訊都沒有?
海洋是個大水體,比熱是土壤的五倍,溫度通常變化不大,因此五度的降溫已經是極其劇烈、可輕易觀察到的變化;冤枉的是,台灣有不少單位都在做澎湖海域的表水溫監測,但是沒有一個單位自認該負責、或多管閒事發佈警報;學術單位雖然急,但不知道該送給那個對口單位來發佈預警,眼睜睜地看著寒害發生。
管天氣的單位中央氣象局在澎湖設有兩套水溫計,一套儀器讀,另一套則是人工讀;寒害發生後,學界發現氣象局竟然有完整的澎湖海溫監測資料卻沒發佈預警,不禁要問,為什麼沒想到該發佈寒潮警報提醒漁民預為因應?
農委會水試所澎湖海洋研究中心測得大年初二海域最低溫還不到攝氏十二度,較一月中旬足足降了十多度,而養殖的高價海鱺水溫低於十四度,覓食能力就隨之減弱,甚至已呈昏迷狀態。但遺憾的是,水試所也未及時傳送漁民該搶救的訊息。
不止政府單位察知海溫異常降低,學界許多偵測點也察知澎湖海溫異常降低,但卻苦無資訊傳遞窗口,不知道那個單位應該接收資料做預警的工作,資料死在實驗室,魚兒死在養殖箱網。
海大李國添校長定期接收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衛星遙測水溫圖,只要沒有雲層阻擋衛星偵照,就能即時收到東亞地區海洋表層水溫圖。環境及漁業系李明安主任也以紅外線及微波偵測海溫,得到的數據也相當精準,但是這些活的資料沒有送出去的對口單位。
台大劉倬騰教授也有管道及時得到澎湖海溫的數據;海大海環所所長邱文彥說,就他所知海大相關系所還有莊守正、呂學榮等教授在做海溫等的監測。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鄭明修博士是澎湖人,也是現役罕見還實地在潛水的海洋學者,實際下海的感受,同樣不能連線到寒潮預警。
澎湖的漁業養殖戶在這個冷颼颼的農曆年,雖然冷,還是下海,凍得不得了趕緊上岸,但同樣不知道把訊息傳給誰。發現自家箱網養殖魚種凍得亂竄,也不知道可以向誰求援,或是把訊息傳給其他養殖戶因應。
李校長的話或許道出共同的問題:「不知道資料要送給誰。」言下之意送出去資料說不定還惹人嫌,多管閒事,因而,制度外的Google反而成為資料流通的常態管道。劉倬騰教授也認同Google反而能發揮一些作用。
◆ 水試所測海況 學界點名失職
【聯合報╱記者卓亞雄/調查報導】 2008.04.14
澎湖寒害已過去一個多月,這件明確可減少損失的災害,迄今無人檢討那個單位該負責,又該怎麼補救,包括澎湖的寒害災民也認為是天災。
台大海洋所教授劉倬騰說,多年來災害發生政府從來不想去檢討,因為一檢討就要有人負責,就得做出處分,「這是得罪人且傷感情的事」;不去檢討,只做補償,一團和氣,「反正花的是納稅義務人的錢」。
中央氣象局是大家直覺認為應負責發出寒潮警報的機關,一方面中央氣象局有做澎湖海溫監測,另方面颱風、豪雨的警報也都是中央氣象局發佈。中研院研究員、海洋學者鄭明修認為氣象局不去預警是心態問題,因為預報準,是應該的,萬一不準,會被認為是危言聳聽。
海洋大學漁業系系主任李明安同情中央氣象局未預警。他說,「寒流」與人有關,氣象局會負責應對,但海洋「寒潮」,關係到魚類的生存,但中央氣象局不管海洋生物,不可能理解到這個層面。他建議氣象局應要配置懂海洋生物、生態專長的人員,才能對寒潮的危害「有感覺」。台大劉倬騰教授也理解氣象局的「隔行如隔山」。
海大校長李國添、台大海洋所教授劉倬騰都認為農委會的水產試驗所應該負責,因為水試所管的就是漁業環境,水試所的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例行業務就是海況偵測,怎麼可以說不知道海溫的變化,而海溫的變化對養殖漁業是最關鍵的資訊,如果水試所不提供,哪個單位該提供?
包括國科會、學校等許多單位也都有獲得澎湖海溫變化的管道,經由資訊整合,在氣象或農政單位未能及時做出預警時,或許能扮演補位、代打的角色。不要讓資料都是點狀、呆在各地不發生作用。
海大校長李國添提到國家實驗研究院的「海洋資料庫」,認為應可扮演整合角色,該資料庫彙整所有研究船包括水文、海流、水深、震測等的探測資料,且有美國太空總署(NOAA)衛星偵測的海水表面溫度、水色等資料。
雖然海科中心海洋資料庫看似可以扮演整合角色,但海洋資料庫目前還停留在籌備階段,只能被動接收相關單位資料,不到主動「點菜」階段,當然更談不上分析、利用。
◆ 水試所:警告 業者肯聽?
【聯合報╱記者肇瑩如/澎湖報導】 2008.04.14
水試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蔡萬生認為,「水試所應在海水溫度異常下降時對養殖業者提出預警,因為水試所任務就是提供漁業海況」的批評沒道理,他說,水試所設施有限,雖每天監測海溫,但就算測到異常低溫警告養殖業者,會有多少業者聽進去?他認為春節寒害是天災。
蔡萬生說,海洋大學擁有人造衛星海水溫度監測系統,人力與設施比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強太多,依據海大提供的資料,海大早在寒災前就測得連日異常低溫,海大當時為什麼未提出預警?他說,水試所不是發布溫度的專業單位,不像中央氣象局具有公信力,指責水試所未對養殖業者做預警,水試所無法接受。
澎湖第一位在寒災初期就警覺搶收養殖海鱺的「漁慶興」養殖場負責人張國安說,業者沒有水溫紀錄器,只能每天下海去量水溫,「設施不足,業者就只有自己辛苦一點」。
◆ 氣象局:測得海溫 多供學術用
【聯合報╱記者楊正敏/台北報導】 2008.04.14
中央氣象局海象中心在澎湖潮位站有水溫計,與水利署合設的浮標站也有兩支水溫計,都能測得海平面到海下十公尺的溫度。
既然對澎湖海溫做了監測,為什麼不及時、主動發出寒潮警報?海象中心主任徐月娟解釋,澎湖的浮標站去年才開始使用,不巧春節澎湖寒害期間,浮標站的水溫計沒有發揮作用,但潮位站的水溫計資料有發布海溫測報,供外界查詢。
她說,跟陸上天氣預報不同,海溫部分並非預報,而是「測報」,也就是說公布的資料是已經發生的事實。徐月娟說,海象中心的資料全都公開上網,也提供給漁業署參考,可能因缺乏宣導,外界知道、利用得不多。
徐月娟說,海水的溫度變化不若陸地般劇烈,水體大,變化較慢;她說,像花蓮附近的養殖業者,每天上網看海溫的變化,若出現下降的趨勢,就會把定置網拉到海水比較溫暖的地方,養殖的魚、九孔就能減少損失。
海洋學界質疑氣象局監測海溫獲得的資料,只被動的讓懂得利用的人來查,不是主動告知,更不是活化資料後提出變動趨勢的預警。對此,徐月娟強調,台灣四面環海,雖有海洋研究中心,但監測數據多只用於研究。
目前氣象局海象中心公布的台灣地區海溫分析圖,是以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每天公布的衛星測得的海水表面溫度為背景值,結合氣象局資料浮標、潮位站的海溫逐時觀測資料日平均值,及MODIS與NOAA兩個衛星的海溫資料,經由資料同化後整合而成。
◆ 冰水灌進不易出 海洋牧場變墳場
【聯合報╱記者 卓亞雄】 2008.04.14
澎湖海域能夠成為珍貴的海洋牧場,除了旺盛的海流帶來潔淨水域;特殊的海底地形導引海流,也讓海適合養殖;不過春節寒害期間氣候條件改變,大陸凜冽的沿岸流強盛,冷冰冰的海水灌進澎湖海域,也因易進不易出,導致魚兒慘遭凍斃。
左圖是澎湖海域大致地形及深度的衛星偵照圖,由顏色可以讀出海水深度。
從香港搭機飛台灣,飛到一半時從機窗往下看,若天氣好,可以看到大面積貼近海面的海底隆起,甚至珊瑚礁都看得到,最接近海平面處只有四十公尺,這是所謂的「台灣灘」。過了台灣灘,海床降到約一百公尺深,與台灣本島間夾出「澎湖水道」,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兩個「黑水溝」之一。而澎湖列島東北邊靠台灣端海床又升高,是所謂的「雲彰隆起」,海水只有四十公尺深。
這樣的海底地形,讓經台灣海峽北上的黑潮支流,流經澎湖水道時流速強勁,但黑潮支流流到澎湖群島東北邊會「撞上」雲彰隆起,影響至少是停留在澎湖海域的時間增長。溫暖的黑潮水體帶給澎湖絕佳的養殖環境。
不過,這樣的海底地形在春節寒潮時可就危害加成了。大陸冰冷的沿岸流水體較往年大許多,不但壓制住黑潮支流無法常態地出雲彰隆起後繼續往北流,反而南下時左轉搶了黑潮支流地盤灌進澎湖灣,再因澎湖海域特殊地形易進不易出而久久不去,就這樣讓海洋生物無所遁逃,大量凍斃。
※ 相關報導:
* 研究證明海洋的「死亡區域」繼續擴張
* 病毒是海洋養份循環的隱藏驅動者
* 研究:三億年前是冷與冰掌握熱帶區域
* 美澳研究顯示 海洋暖化速度遠高於預期
* 2030年 全球為資源開戰?
* 新系統 研究海鳥追蹤海洋健康
* 海豚都到哪去了?
* 中國海洋專家:渤海早成死海
* 澳洲卡布其諾海岸 泡沫漫天
* 從北縣保護丹頂鶴棲地到全球紅樹林減少1/5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巨大的海洋生物
* 巨型水母侵日 愈殺愈多漁民慌
* 新發現扭轉對於光合作用的概念
* 確保奇妙材料不會變成莫名奇妙的污染
4 則留言:
強化海難救援機制 刻不容緩
楊永年 中國時報 2008.04.28
日昨造成八名遊客失蹤的墾丁潛水海難,除了海巡署立即出動巡邏艇前往鄰近海域搜尋,空中勤務總隊及國家搜救中心海鷗部隊搜救直升機也都投入搜救行動;屏東東港漁會漁業電臺,也立即透過無線電,通知與動員民間漁船參與搜救工作。據報導,所有參與救援之政府官員與漁船船員,接獲相關指令後都立即展開救援行動,而且都抱持救人第一的積極態度,令人敬佩。
然而,從此次以及過去許多海難緊急救難動員,卻又讓人懷疑,我們似乎缺乏完善海難救援機制,而這機制與下列五個盲點有關:
第一,海上定位不易:海難一旦發生,最困難是找尋失蹤者的位置,主要因為大海缺乏定位點,導致搜救人員難以找到受難者所處的位置。或即便受難者意識清楚(一般潛水裝備也都有指北針),也無法清楚傳達或描述本身所處位置。因此,以目前科技發達情形,在潛水人員身上安裝追蹤器應非難事,如此或可爭取救難時間,以降低潛水海難的不幸事件。
第二,海上通訊未整合:為爭取每分每秒的救難時效,必須有暢通的海難資訊傳遞,在最短時間作最有效的救難動員。特別在大海救援,有時像是大海撈針,不容易發現受難人員,必須盡可能快速動員所有資源投入救援。而從媒體報導顯示,業者報案與海巡隊出勤時間並未出現延誤。但這不表示救難資訊傳遞沒有問題,例如漁會人員表示,目前遊艇與漁船通訊頻道不同,就可能導致救難資源動員的延遲,影響救難成效。
第三,資訊解讀存在盲點:根據以往案例顯示,資訊的解讀存在改善空間。例如民國九十年八月中下旬在台東發生的潛水海難,當時有專家研判,受難潛水人員應被黑潮衝往南方海域。在此訊息解讀下,幾乎所有救難資源全部往南搜尋失蹤遊客。但最後卻是四名潛水遊客在受難水域的北邊,臨近花蓮外海處,「自行」向輪船「大聲」呼救,才順利獲救,但也因為其中一名遊客不堪惡劣氣候,以及等待救援時間過久,導致體力不支辭世。因此,資訊解讀可能也不宜依賴單一「專家」進行救援方向之研判,避免出現搜救盲點。
第四,海上救援多頭馬車:嚴格說來,與海上緊急救難有關的單位包括海巡署、空勤總隊、國家搜救中心、氣象局(特別是海象部分)、漁業署(特別是漁船與漁會電)等單位。雖然就此案看來並未出現嚴重瑕疵。但因這些部門(組織)不互相隸屬,難免出現整合的困難或步調不一的情形,特別在緊急救難時,就可能出現救難資源重疊或無法相互支援的問題。例如過去八掌事件,就因不同單位多頭馬車的救援機制,導致悲劇的發生。多年前澎湖華難空難也出現部會整合的問題,這顯示對於海上救難,似應仿效目前「災害應變中心」的救災機制,以發揮應有海上、海底與空中整合的救難機制。
第五,缺乏服務家屬的配套措施:面對潛水海難,家屬心急如焚,例如這次海難,受難家屬願意雇用漁船投入救援,可以體諒;而海巡官員堅持依法行政也不應苛責。重點在於,我們可以設計相關配套讓家屬、官員、受難者能夠多贏,例如透過科技影像傳輸,讓家屬可以掌控所雇用漁船的動向,也可以強化投入緊急救難的能量與資源。
受過潛水訓練的人都知道,從事潛水活動必須具備海象、潮汐、海洋生物、海洋物理、海洋醫學等不同專業領域的常識。特別是海象變化萬千,經常難以掌握,因此亟需建立多領域多部門共同合作的緊急海難救援機制,這需要政府高層(例如行政院)進行整合,而且因為這議題不涉政治意識型態,不論藍綠或新舊政府都應立即進行整合機制之建立。(作者為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兼社會科學院副院長,CMAS合格潛水員)
有帶GPS 很快能獲救
【聯合報╱記者蔡宗明、吳明良、宋耀光/連線報導】 2008.04.29
「只要透過GPS,給我座標,就能找到人」,空勤總隊資深救難人員昨天說,八名潛水客如果配備GPS,很快就能獲救;成功大學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系教授方銘川也說,一般掌上型GPS在廿、卅公尺水面下潛游,信號發送與接收都沒有問題。
方銘川說,許多船上都有GPS系統,船用最便宜的一萬多元,潛水用的價格較低,深度、功能都不成問題,就看業者願不願意做好周到的安全投資;在潛水衣、救生衣上加裝GPS,「應可強制要求」。
屏東縣海上救難協會理事長楊瑞吉說,攜帶防水手機最方便,也最實際,「我參與海上救難工作時,一定用保險套包住防水手機,不怕浸水及深水壓力,手機可以成為救命利器。」
擁有國際潛水教練執照的台南市消防局義消周國欽表示,每次潛水一定帶急救包,包括水電筒、煙霧彈、信號彈、海水染劑(鮮艷漆粉)、求救反光鏡等基本配備。
※ 立法規定潛水、出海一律攜帶 GPS?
澎湖年初寒害超預期 珊瑚集體死亡
【聯合報╱記者肇瑩如/澎湖縣報導】 2008.08.31
「澎湖引以為傲的淺海珊瑚礁生態系可能面臨瓦解」,澎湖縣今年初寒災調查報告昨天出爐,重創程度超乎預期;澎湖群島絕大部分珊瑚集體死亡,鸚哥及蝶魚等常見魚種銳減或局部消失,藻類大量出現,「海洋食物鏈亂了」,「要完全恢復至少卅年」。
魚類資源也因寒害銳減,台灣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李明安指出,澎湖延繩釣、一支釣、刺網及拖網漁業,上半年漁獲量是近十一年來最低。學者呼籲中央儘速成立復育推動小組,實施分區漁撈、休漁並設立保護區,保護目前「脆弱」的澎湖海洋生態系。
今年初澎湖海域歷經卅天寒害,海中生物大量死亡,澎湖縣政府委託學者進行災後海洋生態與漁業資源調查。調查報告確定澎湖寒災成因,是反聖嬰年大陸低溫、低鹽的沿岸水南侵造成。
「寒害使珊瑚集體死亡率增加」,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在調查報告中說,在姑婆嶼等五處測點發現活體珊瑚覆蓋率全都下降,其中測得最低水溫的北海姑婆嶼,較三年前下降達百分之四十點三,七美受影響較小。
他指出,青灣的軸孔及北海的細枝鹿角珊瑚已完全消失,北海及內海也看不到活的叢生棘杯珊瑚,連帶地魚蝦貝等珊瑚礁共棲物族群也銳減,「意味澎湖群島絕大部分珊瑚群聚正面臨嚴重衰退」。
中研院研究員陳昭倫說,由於死亡珊瑚缺乏活體組織,石珊瑚群聚的恢復須花更長時間,估計要卅年才能恢復到寒災前的生態。
「澎湖生態系正處於脆弱易受環境影響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明修說,澎湖內海及澎南水域珊瑚死亡嚴重,「連棘黑海參、梅氏長海膽等澎湖常見底棲無脊椎動物數量都少了」,顯示環境受到破壞。
◆ 藻類、刺冠海膽增生 生態漸變
【聯合報╱記者肇瑩如/澎湖縣報導】 2008.08.31
學者針對澎湖寒災所做調查中,澎湖北海及內海生態受創嚴重,珊瑚大量死亡部分,但藻類與刺冠海膽都增生,生態結構正改變當中,值得進一步監控觀察。
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說,他在澎湖選定廿七個測站調查珊瑚覆蓋率與刺皮、軟體和節肢動物物種,紀錄到物種種類數目及數量以南海海域最高,北海次之,內海最低。
他表示,內海屬於封閉性水域,海水交換速度慢,回溫速度也慢,因此持續低溫時間更長,受創最嚴重;南海亦遭波及,慶幸的是望安鄉東嶼坪、東西吉、七美等海域水深四到十公處,仍有不少珊瑚礁群與魚群倖存,整體死亡情形較輕微,可能因水較深,降溫緩慢而能逃過一劫。
鄭明修並發現,澎湖內海死亡的珊瑚,大部分被異常孳生藻類覆蓋;會刮食珊瑚礁上藻類的刺冠海膽也增生,馬公市虎井及山水海域觀測到高密度的刺冠海膽,生態結構的改變值得監控觀察。
根據台大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周宏農調查,澎湖縣主要經濟性海藻「青海菜」也因寒害影響數量大增,產值相對增加,創下民國八十二年以來新高;藻類增生部分,五月仍可見馬公市烏崁海域有馬尾藻叢生,長度達一公尺以上,大量出現的藻類還包括藍子藻、小團扇藻、巨大鞘絲藻及匍枝馬尾藻。
學者另發現因為本地魚種受創,如青鱗魚就從外地洄游進來,蝦苗及小魚苗增加。國立澎湖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副教授曾建璋在白沙鄉吉貝嶼、湖西鄉龍門海域,發現小傘藻及屬於小角藻、凋毛藻、爬管藻及瘤皮藻等澎湖以往未曾紀錄的新種藻類。
◆ 浮潛 只看到幾隻稀有魚
【聯合報╱記者肇瑩如/澎湖縣報導】 2008.08.31
澎湖寒害後,經常潛水和釣魚的遊客及民眾都有同樣的感覺「魚變少了」,以前常釣到的倒吊及鸚哥,現在變成「稀有」;一向吸引遊客招牌的「浮潛」,能看到的魚群也少了,逼得浮潛業者只有猛餵魚和養魚自行「復育」。
「老闆,這裡看到的魚沒有你宣傳照片上的多耶,你該不會拿國外照片來唬弄吧?」在澎湖北海經營浮潛的業者,寒災後經常碰到遊客這樣問。
業者說,寒災後淺海珊瑚礁區不僅魚數量減少,珊瑚也死了一半,剛開始沒有蝶魚,現在慢慢有小隻蝶魚游過來,但看起來還是不如以前壯觀,面對遊客確實有些尷尬。
白沙海上育樂中心負責人楊國寶為讓浮潛生態好看一些,自行在姑婆嶼海域「復育」,「只好勤潛水餵魚,像是石斑等魚類就比較容易游過來撐場面」。
他並闢出養殖區,卻經常被釣不到魚的釣客偷釣走。由於浮潛大都內含在海上活動行程裡,所以生意還算好,最近發現有些白化珊瑚又有共生藻附著上去,顯示北海珊瑚似乎出現新生機,讓他很興奮。
澎湖縣資深潛水救難人員鄭正綱說,有學者說寒災後大自然會自己復育,不過他最近潛水,西嶼鄉、馬公市風櫃到山水及虎井、桶盤海域,魚群比寒災前少了三分之二,「以前就少的鹿角珊瑚,現在幾乎看不見;倒吊及鸚哥等魚種,很難釣到了」,這現象一直延伸到望安鄉以南至西吉嶼一帶海域才較好。
鄭正綱說,不少魚類因寒災死亡,他預估天敵減少的烏尾冬及蝦蟹類數量明年會增加。澎湖漁民最近就發現竹節蝦變多了,有漁民就說竹節蝦「以前只能捕到一公斤,現在一個晚上就有十公斤漁獲量」。
澎湖縣政府旅遊局長洪棟霖說,澎湖寒災對旅遊業的衝擊其實還好,主要因為寒災是發生在冬季旅遊淡季,而沿岸腐臭魚屍也都在三月前清理完,直接衝擊不大;不過澎湖旅遊與海洋生態關係密切,若缺乏有計畫性及長期的復育,熱門的潮間帶休閒漁業及浮潛欣賞的珊瑚礁生態都會受影響,中央應重視。
◆ 百年罕見寒災 澎湖漁損逾3.5億
【聯合報╱記者肇瑩如/澎湖縣報導】 2008.08.31
澎湖縣今年二月發生百年罕見寒災,連日低溫不僅造成養殖漁業遭受重創,根據澎湖縣政府最後統計,寒災使澎湖縣養殖漁業損失一八○○噸,總損失高達台幣三億五千萬元。
縣政府在前農委會副主委林健全協助下,邀請國內學者首度對澎湖海域遭受寒災情形進行大規模調查,資料極具研究價值。
學者調查資料中不乏許多連國際相關研究機構也少做的調查,例如台大海洋研究所教授戴君鳳就說,調查資料以具體數據證實,除異常高溫外,異常低溫也會影響珊瑚礁群,是相當難得的資料。
澎湖寒災從農曆年初二持續低溫,澎湖海鱺與石斑養殖漁業幾乎全軍覆沒,大批魚屍漂流上岸,澎湖民眾從初二起,就一窩蜂湧至沙灘上撿拾還新鮮可食用的魚加菜或販售,一度使撈凍死魚成為澎湖民眾賺外快的「全民運動」,澎湖漁市場一度充斥凍死魚。
民眾不撿的魚屍遍布澎湖全島沿岸,又為澎湖帶來環境汙染的問題,澎湖縣政府與各鄉市公所為此動員大批人力清除沿海魚屍,因為人手不足,王乾發還率公務員穿雨鞋捲袖,在魚屍腐臭味中淨灘,終於在三月間清理完畢。
但據漁民說,還有許多海魚沈屍在海底未浮上岸,所以寒災實際死魚數量可能比官方統計還要多。
根據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統計,在這波寒害中死亡的全是珊瑚礁魚類,計有六十科二一七種,可謂災情慘重。
※ 海洋也會有沙漠,這次寒害人為因素也佔了一部份。
漏油3個月 澎湖海域再遇浩劫
TVBS╱楊傑 2008-10-18
一層層浮油漂浮在海面上,跟著攔油索隨著潮汐波動,台電人員採取消極作為,清除海面上的浮油,讓漁民很生氣。尖山村長洪元總:「整個海都是油,造成我們螺也不能吃,牡蠣也不能吃,魚也不能吃。」
到底油從哪來?村長大罵,說中油和台電互踢皮球,導致漏油事件已經拖了3個多月,眼看污染面積越擴越大,都還沒解決,實在誇張。尖山發電廠課長陳榮文:「差不多2、3天再去做,把這些吸油棉、吸油索把它回收,然後再佈放新的下去,然後去把海面的浮油,盡量處理掉。」
台電人員出動大型機具,打開陰井仔細查看,雖然看得到浮油,卻還是找不到漏油地點;今年2月,澎湖地區才因為寒害凍死1800噸的魚獲,好不容易海洋資源經過半年復育,現在又遇上漏油事件,天災加上人禍,澎湖漁民真的是苦不堪言。
◆ 澎湖海域發現漏油 村長找禍首
【聯合新聞網╱記者陳金聲/高雄報導】 2008.10.18
澎湖湖西尖山村附近大排和海域,最近頻傳漏油,嚴重污染潮間帶的海域生態,附近村里懷疑是澎湖尖山發電廠是漏油的禍首,昨天會同環保局與顧問公司採樣追查漏油的地方。
這件漏油事件,首當其衝的尖山村村長洪元總表示,由於漏油的事件持續已久,在接連2次颱風過後更加嚴重,卻都無法改善,昨天會同附近的龍門村許文志、隘門村李天育和林投村鄭長財等3位村長前往澎湖尖山電廠了解漏油情形,如果確認是電廠漏油所造成的污染和海域潮間帶的損失,將向台電來求償。
澎湖環保局官員與中環顧問公司昨天也派員前往了解及採樣,但仍未查出真正漏油的源頭,將在下週一作進一步的大排溝底的會勘,了解真正漏油的地方。
澎湖環保局初步化驗所漏的油料是柴油,但電廠環保課長陳榮文表示,該公司從中油輸油管至電廠油槽的管線都是明管,經多次檢查並未發現有漏油現象,加上電廠使用的油料是超級柴油,遭村民質疑,電廠也倍感困擾,更希望能早日找到漏油的源頭。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