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1

研究:三億年前是冷與冰掌握熱帶區域

Cold and ice, not heat, episodically gripped tropical regions 300 million years ago
http://www.physorg.com/news136738314.html

July 31, 2008

地球科學家長久以來就推測,一如今日,在三億年前地球最近一次大冰河期,整個熱帶(tropics,回歸線)仍應是個溫暖的地方。

然而,新證據指出,寒冷的溫度事實上在那時候穿插地(episodically)控制這些赤道緯度。

Oklahoma 大學地質學家 Gerilyn Soreghan 在西科羅拉多州的落磯山脈一處古代冰河地景的保護區中發現對這項推斷的證據。

三億年前,這個區域是熱帶的一部份。各大陸接著組成一個超級大陸:盤古大陸(Pangaea)。

Soreghan 與同僚將他們的結果發表在 8 月號的 Geology 期刊上。

氣候模型模擬無法複製那時期如此寒冷的熱帶環境,Soreghan 說。"我們留下了這種可能性:我們所謂最熟悉的、對於地球現代冰河的類比,事實上了解不多。"

"這項研究是未開發氣候資訊資源的一個例子,在幾百萬年前被儲存於地球「深處時間」的地質記錄中," H. Richard Lane 說,NSF 地球科學部門計畫主管,該單位資助這項研究。"這些發現也許能大幅改善我們的了解並預測現代氣候的變化。"

因為古代熱帶冰河十分接近海洋的緣故,冰河的趾部(toes)很可能不到海平面上方 500 公尺高 -- 比地球最近幾次冰河時期的熱帶冰河低很多。

"古生代晚期的熱帶氣候,如同每個人所想,無法對來自於高緯度的寒冷起緩衝作用," Soreghan 說。"我們發現的證據指出,冰河在這時候相當普遍即便在熱帶緯度。這令人對古生代晚期中持久赤道溫暖的傳統假設產生懷疑,並提出在那時期大規模且意外之氣候變化的可能性。"

※ 相關報導:

* Anomalous cold in the Pangaean tropics
http://dx.doi.org/10.1130/G24822A.1
Gerilyn S. Soreghan, Michael J. Soreghan,
Christopher J. Poulsen, Roger A. Young, Cortland F. Eble,
Dustin E. Sweet, and Oswaldo C. Davogustto
Geology Volume 36, Issue 8 (August 2008), Article: pp. 659–662
DOI: 10.1130/G24822A.1
美澳研究顯示 海洋暖化速度遠高於預期
全球暖化?研究表示下個十年將會比較冷
研究證明海洋的「死亡區域」繼續擴張
病毒是海洋養份循環的隱藏驅動者

地質學家解開柏吉斯頁岩之謎
遠古「鋯石」證明早期地球各大陸氣候嚴苛
岩石發現氫 月亮更「水」了
化石羽毛保留物種顏色證據

在地球上可違背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研究:地球核心令人驚訝的迅速變化
太陽系在銀河平面間的「反彈」終結了恐龍?(更新)

5 則留言:

fsj 提到...

河南發現恐龍山 藏十五萬枚化石

【王銘義/台北報導】 2008-08-02 中國時報

河南省西峽縣恐龍蛋化石蘊藏數量大幅度刷新!西峽陽城最近頻頻發現恐龍蛋化石,有座約五平方公里的「恐龍山」,蘊藏約有十五萬枚、涵蓋二十幾個種類的恐龍蛋化石、龍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據稱,這是一九九三年西峽發現恐龍蛋化石群以來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據《大河網》報導,七月廿八日上午,在西峽縣陽城鄉趙營村發現一窩巨大的恐龍蛋化石,從形狀看,數量在四十枚左右、直徑兩米,保存非常完好。經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專家考證辨認,確認應是西峽獨有的珍稀恐龍蛋化石:「西峽巨型長形蛋」的同類恐龍蛋化石。

趙營村書記張豐臣說,這是村民開山修築趙營村至金花村「村村通」公路時所發現的,目前僅新修公路沿線兩公里範圍內,就已發現有二十多窩這樣的恐龍蛋化石,估計實際蘊藏量不下一百窩。同時還發現了樹枝蛋、戈壁棱柱形蛋等十多種恐龍蛋化石。

在距趙營村兩公里外的任溝村有座百米高的圓形山坡,書記任國志說:「這座山坡裡有數不清的恐龍蛋、龍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從蛋化石密集度看,每平方米有七枚恐龍蛋化石,估算這裡蘊藏量應在十萬枚以上。」

任國志說,按照專家建議,準備將山坡下數十個廢棄坑道連成一體,形成一條「白堊紀遺跡」地下長廊。兩側呈曲線狀蜿蜒起伏的岩層裏,凸顯出一窩窩數量不等、外形光潔、環列整齊的各種恐龍蛋和古生物化石。

登上趙營水庫南邊制高點向東南望去,外形酷似大型草食恐龍平滑脊背的山坡,聚攏成一個巨大的環形。它們好像幾隻大型恐龍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這幾座外形奇特的山坡正是恐龍蛋化石、骨化石和古生物化石最密集的區域,村民就稱像是一座「恐龍山」。

fsj 提到...

全球暖化 台灣氣候從亞熱帶漸趨熱帶

◆ 全球暖化 「哈德雷胞」擴散 台灣氣候 從亞熱帶漸趨熱帶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08.08.27 中國時報

全球暖化,台灣難逃熱浪侵襲。國內學界昨日指出,過去半個多世紀,台灣每年熱浪事件發生頻率和每次持續天數均有增加趨勢,強度也明顯增強。台大大氣科學系教授許晃雄說,這種現象若再持續下去,台灣地區很可能從亞熱帶氣候逐漸向熱帶氣候「接近」。

這項「廿一世紀的熱浪」研究是由許晃雄、該研究所研究生朱吟晨、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教授陳正達昨日在「二○○八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發表共同發表。

許晃雄說,夏季偶然飆升的攝氏三十七度高溫,以後可能「較常發生」,因為,國外許多研究發現,從赤道向南北兩端發展形成的「哈德雷胞」持續向外擴散,導致熱帶地區向北伸展。

該研究根據氣象局十六個氣象站在一九五○年到二○○五年的觀測資料,分析台灣地區熱浪事件發展趨勢。二分之一以上測站熱浪發生頻率及持續天數均明顯增加,尤其台北和高雄等五測站,熱浪來襲期間,每日最高或最低溫都明顯增強。

以台北為例,一九五○年代平均每年發生○.四次熱浪,二○○五年增加為一.三五次;每次熱浪持續時間從二天增加到五.五天。基隆發生頻率從每年○.一次上升到二次,每次持續時間從一天延長到四.五天。高雄發生頻率從每年○次增加到一.六次,持續時間從○天增到八天,成為全台熱浪事件增加最明顯地區。

台灣地區受全球暖化影響,熱浪事件增強現象不僅在人口稠密的西半部發生,地廣人稀的東半部也熱浪頻傳。宜蘭發生頻率從每年○.一次增加到一.六次,持續時間從一天增加到八天,熱浪強度增加趨勢比高雄不遜色!東台灣主要漁港台東縣成功近年也頻遭熱浪侵襲,發生頻率從六十年前每年○.一次增加到一.八次,持續時間從一天延長到七天。

研究團隊也利用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IPCC)去年發布的第四次氣候變遷報告預測模式分析認為,廿一世紀中期(二○四六年到二○六五年),全球熱浪頻率與持續天數會增加。低緯度地區在廿一世紀將遭受更頻繁、持續的熱浪事件。



◆ 哈德雷胞 地球大氣熱量傳輸模型

本報訊 2008.08.27 中國時報

哈德雷胞是英國科學家喬治.哈德雷於一七五三年首先提出的地球大氣熱量傳輸模型。因地球為球形構造,緯度越高地區受太陽輻射產生的加溫作用越小;緯度最低的赤道地表受太陽輻射後,被加溫的空氣因膨脹而變輕,產生上升氣流,向南北兩極擴散。

當這些熱空氣擴散到南、北緯三十度時,移動過程中,溫度逐漸下降而收縮變重,又開始向下移動。接近地表時,隨著由極區吹向赤道的低溫空氣向南移動,形成哈德雷胞(亦稱哈德雷環流)。

這種大氣循環最主要的作用是,把赤道附近受太陽輻射產生的熱能,輸送南北兩極區,赤道氣候因此不會越來越熱。但哈德雷胞勢力範圍若持續擴大,不但象徵其強度增強,也會使中低緯度地區氣候越來越熱。

(資料來源:中央大學大氣科學教學與學習資訊網站,諮詢對象:國科會企畫考核處長王永壯)

※ 相關報導:

* Hadley cell - Wikipedia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dley_cell

fsj 提到...

聯合國:全球冰川加速消融

【新華社╱日內瓦9月1日電】 2008.09.02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世界冰川監測機構1日在日內瓦聯合發佈報告指出,由於氣候變化,全球冰川尤其是山地冰川的消融速度正在加快。照此趨勢,許多山地冰川本世紀可能消融殆盡。

這份題為《全球冰川變化:事實與數據》的報告指出,已有大量證據表明,氣候變化正在使地球上的許多冰川縮小和變薄,這將影響到數以百萬計人的水供應,而缺乏相應的冰川數據將削弱有關國家準確進行早期預警的能力。

報告舉例說,在阿爾卑斯山區,從1850年至1970年這120年間,冰川面積減少了35%,而從1970年到2000年這30年間,冰川面積減少了22%。

報告指出,本世紀冰川的消融速度一直在快速增長。從1996年至2005年這十年間,冰川年消融速度是上一個十年的兩倍,是上上個十年的四倍。報告還指出,2000年以來,山地冰川的年消融速度增長了一倍,2006年的消融速度創歷史新高。

報告提出警告說,如果世界各國不能在明年於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就有關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協議達成一致,世界上許多山地冰川有可能到本世紀末消失殆盡,因而呼籲改善全球冰川監測網絡,加強對全球冰川的監測,特別是在缺乏相關數據的熱帶、中亞和兩極地區,以便提供準確的預警。

fsj 提到...

極地脆弱多變 專家促立法護生態

法新社╱簡長盛 2008-09-08

(法新社冰島雷克雅維克七日電)來自世界各地約四十名法律專家今天齊聚冰島,進行三天的會議,試圖為脆弱多變的極地制定新的法律架構。

會議籌辦單位聲明指出:「我們亟需要一套經協調後管理兩極地區商務和研究活動的國際規則,以反映新的現實環境,緩和在這些高度脆弱的生態系統中形成的壓力。」

這場「極地法律座談會」是由聯合國大學和冰島北部艾庫雷利大學共同舉辦,在艾庫雷利大學舉行。主要出席者為兩極新挑戰相關的各領域法律專家。

在北極,氣候變遷正導致北極冰帽融化,科學家預測,曾是虛構的西北通道,二零三零年夏季將因此暢通。

無冰的北極將使亞洲和歐洲間海運航路大為縮短,並使此區石油和天然氣等未為人知的豐富天然資源更容易開採。

但有利必有弊。座談會主席、艾庫雷利大學的李瑞說:「由於這個地區會更容易到達,將有更多的人類活動,也因此有更多某種形式的意外風險,如沈船,或甚至當年『艾克森瓦拉茲』船難漏油事件。」

「世界自然基金會國際北極計劃」的沙克席納女士同意這個觀點。

她在聲明中警告:「缺乏自然光、極凍、移動浮冰、強風和低能見度,使北極海運航道成為世界最危險航路之一,且北極海洋環境特別容易受污染傷害。」

她說:「但國際間還沒有具約束力的規定規範近海設施運作造成的污染。我們也亟需制定北極石油運輸的嚴格標準。」

fsj 提到...

仔細觀測颱風 氣象局增設浮標系統

中廣新聞網╱彭群弼 2008-09-09

每年颱風季節,如何掌握颱風在海面上的動態是一大難題,由中央氣象局經過兩年多的測試,在蘭嶼外海佈放的深海氣象浮標實驗計畫,明年度起,將納入正常觀測任務,預定斥資新台一千兩百萬元,在距離蘭嶼東方海面,佈放一座永久性的深海浮標,水深達五千公尺,可以觀測水面上及水面下的氣象資訊,至於選定佈放的海域,是颱風路徑通過次數最多,也是轉向關鍵位置,將趕在明年颱風季節之前,加入觀測。氣象局也計畫爭取經費未來在台灣海峽北部及南海各佈設一座。

颱風季節,氣象局預報時最大的困難就是缺乏海上觀測資料,氣象局從兩年前起,以實驗性質在蘭嶼外海約一百公里的海面上,佈設一座深海氣象觀測浮標系統,將浮標定錨在水深4500公尺的海域上,自動蒐集海面上的天氣及海面下的海象資料,透過太陽能版提供電力,利用衛星將資料回傳到陸上,輔助海上觀測,當年也曾經成功提供了包括珊珊颱風等第一手觀測資料。

氣象局在完成永久性的浮標設計後,將斥資一千兩百萬之,預定在原來浮標更遠的位置:蘭嶼外海約兩百公里的位置,佈放一座永久性深海浮標,預估水深將達到五千公尺,並且納入現有的觀測作業,成為常態性提供觀測資料的觀測據點,因應永久觀測的需要,必須同時打造兩組浮標,一旦發生訊號中斷,就要派出工作船前往替換,每座浮標的壽命也只有一年左右,需要定期更換。

海象中心主任徐月娟表示:選定蘭嶼附近海域,是看準當地是颱風路徑最常通過的地點之外,也是路徑是否轉向進入台灣的關鍵位置,計畫在明年颱風季節之前,趕工完成加入颱風觀測。其次,氣象局也將爭取預算,未來分別在台灣海峽北部及南海海域各佈設一組。至於位在台灣近海的觀測浮標,目前已經有11座,構成台灣海象觀測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