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31

病毒是海洋養份循環的隱藏驅動者

Viruses are hidden drivers of ocean's nutrient cycle
http://www.physorg.com/news139060958.html

August 27, 2008

法新社 -- 科學家在週三表示,他們已找到的深海病毒是所謂「碳循環(carbon cycle)」一種意料之外的強大驅動者,那維持海洋生命並幫助抑制全球暖化。

在碳循環之中,海洋表面微小的藻類(microscopic algae,譯註:常被稱為 microalgae,微藻)自大氣吸收二氧化碳。

這些微小的生物,稱為原核生物(prokaryotes,譯註:有些微藻是真核生物eukaryote),有許多被這些自然發生的海洋病毒所感染。

當它們死亡時,它們富含碳的遺骸會輕輕地往較低的深處下沈,在那裡它們接著被其他細菌同類相殘般地吃乾抹淨。

這些原核生物接著變成較大生命形態的一餐,就這樣往食物鏈上去。

研究者很久以前理解到,海洋表面的病毒扮演著一種化身博士(Dr.-Jekyll-and-Mr.-Hyde,譯註:書名是 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的角色,在殺死生質的同時卻又在維護它。

然而,現在證據已經浮現,這些微小的細菌性病原體在海洋深處也完成未被讚頌的工作 -- 那是一處黑暗、荒涼、養份貧乏的地方,被視為地球上最後、最大的未探索生態系。

由義大利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arche 的 Roberto Danovaro 所領導的海洋科學家篩選從世界各地許多地方拉起的沈積物樣本,深度範圍從 183 公尺讓骨骼支離破碎的 4,603 公尺。

團隊成員 Antonio Dell'Anno 表示,這些病毒數量令訝異地高。

"我們發現驚人結果," 他在訪談中表示。

"在海洋深處,病毒與原核生物間有強烈的交互作用,那幫忙維持深海生態系獨立於來自表面水域的養份輸入。"

"那是某種自立更生的機制,幫助海洋深處克服嚴苛的養份限制。"

他說,病毒作用對於了解海洋的碳循環有著「巨大的牽連」。

那不僅幫忙維持極深之處的生命,他說。

在 1,000 公尺之外,原核生物佔總生物量的 90%。

人類是這些過程的間接受益人,因為深淵的養份幫忙維持在我們餐盤上結束的海產。

另一大問題是,病毒在複雜的全球暖化計算中會扮演何種角色。

海洋每年吸收數十億噸的大氣 CO2,因此其作用如同人造溫室氣體排放的緩衝器。

在海床上,來自於被病毒殺死的原核生物碳塵埃絕大部份都經呼吸作用(respired),因此無法有效地永久儲存於此。

根據這項研究,病毒顯然是海洋中最豐富的「生命形態」,那出現在週四當期的 Nature 中。

它們的數量大約是 4 x 10^30 -- 4 後面有 30 個 0。

總而言之,每年大約 6 億 3 千萬噸的碳被「病毒轉轍器(shunt)」所佔用,這時候被某種病毒殺死的微小生物遺骸,稍後被另一個攫取。

※ 相關報導:

* Major viral impact on the functioning of benthic deep-sea ecosystems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4/n7208/abs/nature07268.html
Roberto Danovaro, Antonio Dell'Anno, Cinzia Corinaldesi,
Mirko Magagnini, Rachel Noble, Christian Tamburini &
Markus Weinbauer
Nature 454, 1084-1087 (28 August 2008)
doi: 10.1038/nature07268
病毒也會「生病」 證明是生物

研究:受到壓力的海藻能影響氣候
美澳研究顯示 海洋暖化速度遠高於預期
研究證明海洋的「死亡區域」繼續擴張
研究:缺鐵細胞為何會燃燒更多葡萄糖
造林不是減碳萬靈丹 藻類正夯
浮萍基因組定序的全球性牽連
工程師試圖了解嗜熱細菌如何產生氫
零垃圾村落 日小町綠金奇蹟

1 則留言:

fsj 提到...

發現海藻死亡機制 海大領先全球

◆ 浮游植物死亡基因 揭海洋之秘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8.11.05

國立海洋大學成功解開海洋單細胞浮游植物自殺機制的秘密,今後人類可透過這些浮游植物的死亡蛋白基因,研發指標分子探針,進一步掌握海洋基礎生產力及全球暖化資訊,提供政府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量規範參考。

這是全球首度解開浮游植物自殺機制的研究,研究論文已發表在本月出刊的國際著名期刊「應用與環境微生物」,國科會中午發表研究成果。

浮游植物影響漁業生態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張正表示,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浮游植物。這種屬單細胞藻類的浮游植物藉由光合作用快速增生細胞,並漂浮在水面成為小蝦小魚的食物,中型魚類吃小蝦小魚,大型掠食魚類再吃中型魚類,魚類死亡分解提供養分再滋養浮游植物,形成一個完整的食物鏈。浮游植物的生長,將直接影響到漁業資源的多寡。

當死亡的浮游植物向下沈降時,會把行光合作用吸入的二氧化碳帶到海底深處,對減緩全球溫室效應扮演重要關鍵角色。

可評估海底二氧化碳排量

張正表示,一旦解開浮游植物自殺機制的秘密,就可以評估每年經由浮游植物死亡後沈降到台灣海峽、東海及南海海底的二氧化碳總量,提供政府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量規範,並做為和國際社會談判的籌碼。

張正的團隊從骨藻體內篩選出一個可受鈣離子調控的死亡蛋白基因 (ScDSP)。經過一連串實驗,發現光照不足時,光合作用受阻,這些浮游植物的細胞內會產生大量一氧化氮,進而啟動死亡蛋白基因,促使細胞出現DNA(去氧核糖核酸)斷裂,最後導致自殺死亡。

張正表示,浮游植物雖然重要,但過猶不及都非好事。他舉彭佳嶼和基隆港為例,彭佳嶼剛好位於黑潮流經的海域,黑潮強勁海流將海底富含氮磷等成分的礦物質沖到海面,滋養大批浮游植物,漁業資源相當豐沛;反觀基隆港則因浮游植物太多了,細菌大量孳生而發臭,對環境造成巨大衝擊。



◆ 發現海藻死亡機制 海大領先全球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08.11.06 中國時報

海洋浮游植物(單細胞藻類)是海洋生物鏈的基礎,海洋大學生物研究所所長張正研究發現,台灣沿岸最常見的浮游植物特有的ScDSP基因是啟動海藻細胞自然凋亡的關鍵基因。這項成果是全球首度發現,可應用在預測海洋生態變化對漁獲量的影響。

這篇研究論文預定發表在本月出刊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應用與環境微生物》,首度為浮游植物細胞自然凋亡的機制,提出有力的學理基礎。張正強調,研究團隊將利用這項發現,發展分子探針晶片,希望能準確預測海藻何時瀕臨死亡。

他解釋,海藻透過光合作用快速繁殖,成為海洋生物鏈主要食物供應源,當海藻數量明顯減少,魚群也會減少;反之,魚群就明顯增加。利用分子探針晶片預測海藻生長與死亡趨勢,就像為海洋生態健檢,可根據海藻數量的變化,提前預測海洋生態變化可能對漁獲量的影響。

張正表示,學術界過去對海洋單細胞藻類消長的研究,多局限在環境變化或獵食者的捕食行為,很少深入研究藻類生長的自我調控機制。研究團隊從台灣沿岸常見的「骨藻」體內篩選出會受到鈣離子調控的死亡蛋白基因ScDSP,經由實驗發現,骨藻瀕臨死亡前,細胞內會產生大量一氧化氮,傳遞「開始死亡」的訊息,誘發ScDSP激增,導致骨藻細胞壽終正寢。

張正表示,自然凋亡的海藻會下沉,將光合作用吸入的二氧化碳帶到海洋深處,利用ScDSP啟動海藻自然凋亡的機制,未來在減緩全球溫室效應或許能扮演重要角色。



◆ 人類盼它死 更有用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8.11.05

長命百歲是眾所期待的普世價值,但面對整天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游植物,人類卻巴不得它們早點死掉,好為地球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張正表示,浮游植物是漂浮在海洋中的單細胞藻類,直徑從千分之一公釐到十分之一公釐不等,個頭相當小,肉眼幾乎看不見,必須透過顯微鏡才能看個清楚。雖然個頭不大,浮游植物卻是海洋食物鏈最上游供應者,又能吸收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在增加漁業資源或全球節能減碳上,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正因如此,張正心目中最理想的浮游植物,一定要能快速成長,好讓小魚小蝦或魚類吃得飽飽的。被吃剩的浮游植物,最好能快快死亡,就能很快地把行光合作用吸入的二氧化碳,一起沈降到海底,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

張正笑說,人類這種巴不得浮游植物快快長大、快快死掉的想法,雖有點壞心眼,卻壞得理直氣壯。

※ 浮萍不是浮游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