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8

打亂每日例行事務不利於二人之間的溝通

Disruptions in daily routine can adversely affect a couple's conversation
http://www.physorg.com/news153421068.html

February 9th, 2009 By Craig Chamberlain

(PhysOrg.com) -- 在你人際關係的溝通上是否有些相敬如「冰」呢?也許是你每日例行事務中沒做(好)的某幾件小事扮演了某種角色,研究者 Leanne Knobloch 表示。好比忘了去遛狗或替愛車加油或著把垃圾拿出去丟這些事。

你在你夥伴的日常事務中所造成的擾亂能影響談話的品質,使關係遠離你的一般滿意(general satisfaction),Knobloch(發音為 kuh-NO-block)表示,Illinois 大學的傳播教授。

在一項發表於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08 年 12 月號的研究中,Knobloch 利用問卷以及短暫的、被捕捉在錄影帶上、基於實驗室的對話,研究了 125 對夫婦。

她發現,那些描述更多來自於其配偶之干擾者,"其訊息較不流暢,對話也較不協調,而且也顯得較不討人喜歡," 她說。那些報告更多來自於其配偶之協助(facilitation)者,"更溫暖、而且在他們的對話中顯現出更多的歸屬感(affiliation)"

"一般來說,那些表示他們是「彼此妨礙的一對」者,非常不熱情,而且他們的對話在語調中有更多否定," 她說。

"當你將關係滿意納入考量時,你仍然看見這些效應。那是在二人關係的整體氣氛之外的某樣東西,那使得我的夥伴在日常程度上的所作所為,對於我的談話而言,真的很要緊。"

在進行她的研究時,Knobloch 從一種稱為 Emotion-in-Relationships Model(關係中的情緒模型)的理論開始,那指出某一關係中的情緒,根源於你的另一半是在妨礙或是協助你的每日例行事務。協助可包含例行事務中受歡迎的中斷,例如幫忙煮晚餐,讓伴侶感到驚喜。

這些動作很重要,她說,因為建構關係的關鍵部份之一是「想出如何整合這二個人的日常行程」。

"該理論表示,這些例行事務是不用費心的(mindless),但是當干擾發生時,我們真的會注視它,而且我們會關心它,而且我們會衝上前去(get charged up)... 我們經歷了某些情緒," 她說。

Knobloch 在她研究中所探索的是,將這個理論擴展到「經歷情緒」之外,看看這些打擾如何影響夥伴的溝通行為。

"試著要理解干擾如何在人們的行為中洩露,我認為,非常重要," 她說。"情緒會有點兒變化不定 -- 每個人在關係中都經歷過負面與正面情緒 -- 但如果這干擾繼續存在到,我怎麼跟你說以及你怎麼跟我講,那麼它就成為此關係的結構的一部份了。"

在研究中,Knobloch 與三位畢業生所組成的團隊從當地社區招募 125 對已婚夫妻。在每一對夫婦待在學校研究實驗室的這一段期間內,分別完成關於人際關係的問卷,那包括他們受到來自於其配偶的干擾或協助有多少這樣的問題。

接著,他們被要求彼此談談對其婚姻的正面觀點 10 分鐘,單獨地,不過被攝影機拍下來。他們接著分別完成關與此次對話的問卷。一個類似的過程,跟隨在第二次的 10 分鐘對話之後,在這次對話裡,他們討論婚姻中令人驚訝的事件。

在後面的對話評估中,利用自我報告(self-report)問題以及觀看這段錄影之獨立學生觀察者的分辨(coding),Knobloch 發現,關係的本質經常顯現出來。"你打開攝影機,你就得到某種關係的真實感覺,即便那是在實驗室中,即便這對夫婦知道有攝影機正對著他們," 她說。

干擾/協助與夫妻對話本質之間的連結顯現出統計上的顯著,但不是很巨大,Knobloch 說。若考慮到此研究的天性,以及在實驗室中進行之短暫人造對話的需要,這一點都不讓人感到驚訝,她說。

"如果這些效應都在實驗室中顯現,那如果這些夫妻在家中,而且沒有鏡頭對著他們會怎樣?如果他們試著行為檢點,在某方面來說,那是一種更令人信服的測試," 她說。

這些結果很重要,Knobloch 說,在某一關係的溝通品質與對此關係的滿意度之間,賦予一種牢固的連結。

"如果我們能給予別人更多協助與更少干擾,那麼他們將有更好的對話,如果他們有更舒服的對話,他們將會更快樂。"

※ 相關報導:

* Extending the Emotion-in-Relationships Model to Conversation
http://crx.sagepub.com/cgi/content/abstract/35/6/822
Leanne K. Knobloch
Communication Research, Vol. 35, No. 6, 822-848 (2008)
DOI: 10.1177/0093650208324273
幸福地無知:略過這些討厭的細節
「敗」體驗,而非佔有 導致更加快樂
非關正確─我這麼說,因為我知道

每天陪伴逾1小時 父子較麻吉
孩子偏差行為? 嬰兒養育是關鍵
愛心 因細膩而偉大
從競爭力問題到兩萬多顆蛋的背後
音樂家左右半腦並用的頻率比一般人高

給母牛起名 可提高牛奶產量

6 則留言:

fsj 提到...

台灣性福滿意度 亞洲前段班

自由時報 2009.03.13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根據一項針對亞洲十三個國家和地區四千名民眾所做的性滿意度調查顯示,五成七的亞洲受訪男性及六成四的受訪女性自述性生活不美滿,不過台灣男性的性滿意度排名第三、女性排名第五,要較中國及日本、韓國好很多。

略遜印菲 遠勝中日韓

這項調查是以面訪或線上問卷方式進行,結果發現,印度及菲律賓的受訪者性滿意度最高,分別高居第一及第二;日本及南韓分別是第十三名及第十二名,其中日本女性更只有四%對性生活滿意。

受訪的中國男性的性滿意比率是廿五%,居第十一名、中國女性的性滿意比率是廿一%,居第十名。

台灣則是有五十三%的受訪男性及三十八%的女性滿意自己的性生活,分別是第三名及第五名。

此外,無論男、女受訪者皆認為「勃起硬度」越佳、「性滿意度」相對越高,且「硬度」與「性生活」、「情愛羅曼蒂克」及「整體健康」三項滿意度有明顯正相關。

追求品質 勇於求診治療

台灣勃起功能障礙諮詢暨訓練委員會委員、高雄榮總泌尿外科主治醫師簡邦平表示,亞洲男性常因衝刺事業、交際應酬而忽略自身健康,也影響到性生活。

台灣的性生活滿意度在亞洲算是「前段班」,主要是近十年來,在各相關單位致力宣導下,台灣男性從早期擔心「那話兒」不舉時,就會被貼上「疾病、障礙」標籤,而羞於向人求助啟齒,到近年來,逐漸接受積極追求更美好的性生活品質的性福觀念,甚至願意透過檢測「勃起硬度品質好不好」,來享受「好還要更好」的性福生活。

獨處 興趣 戀愛心 性福秘訣

昨日來自台灣、韓國及印度三對夫婦分享美滿性生活的性福秘訣,他們都認為,盡量保有「獨處時間」、「共同興趣」及「新婚戀愛心」,對「性福關係」的營造與維繫會有很大幫助。

儘管大環境不景氣,難免身心壓力大,但哪怕是偶爾的下午茶休憩或晚上散步片刻,就可以徹底放鬆身心靈,重拾度蜜月的浪漫心情。

fsj 提到...

性不性由你

【潘震澤】 2009-03-15 中國時報

近日新聞報導,說台灣參與了在亞太地區十三個國家進行的一項性生活滿意度調查,男性名列第三,女性第五;排名一、二的是印度與菲律賓兩國,日本及南韓則敬陪末座。有記者還把性滿意度與經濟壓力扯上關係,卻無視國內經濟也好不到哪裡去的事實。

以人為對象作問卷調查的研究,可信度向來不高,碰上「性」這個高隱私問題,結果更是讓人存疑;所以這樣的新聞通常當不得真,作為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可也。但據報導,國內發布這項結果的是「台灣勃起功能障礙諮詢暨訓練委員會」(http://www.edact.org.tw/),那可是由台灣男性學醫學會下設的正式組織,應該有些可信度才是。只不過國內的科學(包括醫學)報導大都避重就輕,語焉不詳,於是我上網做了點調查工作。

這項名為「亞太地區性生活與整體健康調查」研究,是由輝瑞藥廠澳洲分公司資助的問卷調查;共有三九五七份回收,其中男性有二○一六份,女性有一九四一份;參與者的年齡從廿五歲到七十四歲不等,且在填寫問卷前一年有過至少一次的性行為。除中、印及泰國採用面對面填寫問卷外,其餘十個國家都使用線上填寫問卷調查。各國參與調查人數,從兩百到六百不等,國內則有兩百人,男女各半。

除了列出各國性滿意度的排名,及強調五七%的亞洲受訪男性及六四%的受訪女性自述性生活不美滿外,該報告還強調:無論男女都認為性滿意度(包括性生活、情愛羅曼蒂克及整體健康三項)與陰莖的硬度,有明顯的正相關。

其實這種以新聞稿而非論文方式發表的調查報告,禁不起仔細檢驗是必然的;好比說參與調查者如何挑選(自行上網填寫、還是受邀參加)、參與者年齡差異是否列考量(以年齡層區分的結果如何)、如何避免及降低不實回答可能性(是否加入鑑別問題、個別問卷是否經過篩選)等。在沒看到正式發表的報告前,這些都是要存疑的(我也懷疑會有正式的論文發表)。

真正啟人疑竇的,是資助這項調查的輝瑞藥廠,就是威而鋼的製造商;因此該新聞稿會強調陰莖硬度與性滿意度的關聯,也就不讓人奇怪。今年是威而鋼批准上市的十週年,報導中提到國內已售出一八五○萬顆,全球則有十八億顆。以一個與生命健康無直接相關的藥丸來說,會有這樣的銷售率,可見性的魔力,無與倫比。

另外讓我訝異的是,記者提到國內一顆威而鋼要賣四、五百元(健保不給付)。我上網查了一下美國售價,確實也不比國內便宜多少(威而鋼有三種劑量,無法直接比較)。不免讓人感嘆,窮人不但求溫飽難,連「性福」可能也買不起。(作者為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有愛 更要會溝通

【聯合報╱張立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2009.07.14

夫妻之間若能清楚表達各自需求,就能免除誤解。

「出國玩得很爽吧?你根本就是把自己享樂,放在我的需求之上!」

林先生結束一周旅行,踏進家門,就聽見太太的「問候」。

林先生回想,出發前,太太說不方便請假,也體諒他的辛苦,讓他去日本玩一趟。但現在太太的意思又是:當時不該出國,該配合她延期。怎麼會這麼矛盾?

他再三跟太太保證,她的需求當然高於自己的享樂。而且,如果她真的希望兩人同行,他一定會延期。可是,當時她明明沒說啊!

她反駁:「這還用我講嗎?要是以前的男朋友,就知道要延期,配合我一起出國!」這下,林先生也回嗆:「要是以前的女朋友,就知道要如期配合我一起出國!」

兩人愈吵愈兇,最後,在親友的建議下,來精神科門診。醫師問他們一個問題:「你的行為,能夠讓你得到想要的東西嗎?」

雖然兩人都深愛對方,都希望對方愛自己;然而,採取無效溝通方式,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還搬出前男女友的完美「神話」,等於在憤怒的火上,灑下嫉妒的油,火勢因而失控。

愛不是問題,溝通才是問題。有效的溝通技巧,包括三步驟:第一步,雙方把自己意見表達清楚,且確定對方瞭解。若能清楚表達各自需求,就能免除誤解。

第二步,討論什麼方式對婚姻最好,不是只對一方好,另一方得犧牲。如果只壓抑單方的需求,「犧牲」再偉大,常倒過頭來「犧牲」了婚姻。

第三步,假設沒有共識,就想出更多方案。選擇題會比是非題容易得多。

為何兩人會形成這種病態溝通?兩人在權威式管教的家庭中長大,比較低自尊,日後會選擇一種「有所得」的婚姻。一方面,他們「神化」另一半,以滿足自己所缺乏的種種特質,婚後就必然幻滅;二方面,他們創造「神話」,把伴侶當成全知全能、完美無私的父母,一味「索求」而不「付出」。

他們也因為低自尊,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極力製造完美形象,隱藏自己的需求。因此,也習慣用「水晶球」,猜對方的想法,也要對方猜自己的想法。他們常猜錯,也不想跟對方驗證,不斷要印證自己若能清楚表達各自需求,就能免除誤解。不值得被愛的預言。衝突也就不斷爆發了。

走出「神話」,迎向「現實」,人間夫妻,才能成為神仙眷侶!

fsj 提到...

女比男聰明 婚姻幸福機會大

【元氣周報╱中央社】2009.11.05

英國專家表示,男性想要有愉快幸福的婚姻,秘訣就是娶個比自己聰明、年紀至少小個5歲的妻子。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根據巴斯大學團隊研究,擁有上述條件的夫妻維持較長久的婚姻關係,如果雙方都是第一次結婚,白頭偕老比率更高。

學者訪問超過1500對夫妻或認真交往的情侶,5年後追蹤其中1000多對,看看他們是否還在一起。

他們發現,若是妻子比丈夫大至少5歲,離婚率要比夫妻同齡高出3倍。如果年齡差距反過來,也就是男人比女人大,那麼婚姻幸福的比率較高。

如果女方的教育程度較高,就像美國流行歌手碧昂絲與傑斯夫妻(碧昂絲有高中學歷,傑斯則否),永浴愛河的機會也較高。



◆ 牽手73年 夫「少說兩句就沒代誌」

自由時報 2009.11.07

〔記者蘇福男/田寮報導〕高縣田寮鄉97歲朱溪與92歲老伴朱林瑞香,結縭73年來,夫妻感情融洽、很少吵架,即使偶有意見不合鬥鬥嘴,也是隔天「船過水無痕」,談起兩人的相處之道,朱溪緊牽著老伴的手笑說:「我少說兩句就沒代誌了!」

朱溪住在田寮鄉崇德村小滾水,73年前經由媒妁之言,娶隔壁古亭村林瑞香為妻,兩人白手起家、胼手胝足,辛苦養育6名子女,如今連同內外曾孫已繁衍有44人,後代子孫在士農工商皆有傑出成就。

記憶力超好的朱溪,年少即熱心參與地方公共事務,鄰長一做就超過半個世紀,即使9旬高齡,分發選舉投票通知單、滅鼠藥,朱溪統統自己來,完全不假他人之手,直到3年前才卸下崇德村第4鄰鄰長職務。

此次田寮鄉舉辦重陽節敬老活動,調查鄉內結婚50年以上的老夫妻共有115對,其中,朱溪、朱林瑞香婚齡長達73年,與當今台灣社會高離婚率形成強烈對比,昨天公所秘書丁憲董代表鄉長致贈獎牌、禮品祝賀。

朱溪表示,夫妻朝夕相處,有時難免會有意見不同吵架的時候,但吵過就好了,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能動手,夫妻感情自然不致走到情斷緣絕的地步。

fsj 提到...

心態不改 壞事更會心想事成

文/賴仕涵 2010.06.20 自由時報

常有人問說:「為何總是遇到『爛桃花』?」總算「逃離」管教嚴格的家庭,交到的對象卻總和父母同一個樣?不管換幾次工作、搬幾次家,身邊老是出現惡同事、惡鄰居?他們總覺得自己比較倒楣,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大家容易忽略的是,不只好事會「心想事成」,連壞事也會,甚至更容易心想事成!

心理治療過程中,常會見到一個現象就是,A個案說:「醫師,你真嚴厲,像我爸爸。」B個案說:「你對我照顧有加,讓我懷念起老師。」C個案則說:「你好親切,讓我想到姊姊!」

難道醫師是「多面人」,怎會給人感覺差那麼多?其實治療進行到較深入階段時,個案會不自覺將過去與重要他人(親友、戀人等)相處的感覺「投射」(Project)到治療師身上,並產生相對應的情緒及互動。治療師本著專業能妥善處理,並將它轉化為助力,但在日常人際關係中,可無法期待別人都能這麼做!

◎「爛桃花」:

討厭愛喝酒的男人,但出入的場所卻都是夜店、Pub,當然容易招到爛桃花。習慣扮演「拯救者」,發現對方不上進、有酒、賭癮之類問題時,總認為自己能改變、拯救他,卻在失敗後,抱怨自己倒楣。

◎「才出虎口、又入狼窩」:

從小被保護慣了,缺乏獨立而習慣依賴。交往後,另一半為了怕麻煩,凡事便幫忙做決定,久而久之變成「幫太多、管太多」。除非自己能察覺問題癥結,否則很難逃脫這個「宿命」。

◎「壞事心想事成」:

對他人過度防備,一有風吹草動,就認為別人是故意的,隨之表現出不友善的態度,令人感到莫名其妙,當然無法保持正常互動,甚至「如你所願」的交惡。

為何「壞事容易心想事成」?除了少數極度樂天者,大部分的人基於「自我保護」本能,傾向較相信壞的可能性,對好的可能性則反之(抱持「我才沒有那麼幸運」的心態),表現出的態度,行為當然容易出現前面提到的狀況!

因此下次當你發現處處有人做對、百般不順利時,記得省思自己是否讓壞事心想事成?又是否該調整心態了!

(作者為台北市敦南心診所醫師)

fsj 提到...

研究:失戀真的會令人「心碎」

中央社 2010.09.29

說失戀會令人「心碎」不是沒有道理的。科學家發現,表白遭拒和其他心理上的痛苦,不僅讓人心靈受創,還會真地讓人的心跳像是要暫停。

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研究顯示,大腦利用部分相同區域處理生理和情緒上的痛苦,所以「被甩」不僅帶來精神上的痛苦,也會讓人身體不適。

這類對神經系統的影響,解釋了為何有人在分手後會發現自己無法進食或入睡。

這項由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University ofAmsterdam)和萊登大學(Leiden University)科學家合作的研究顯示,遭拒的感覺越強烈,心跳變得越慢。

為了驗證這項理論,研究人員讓志願者參與實驗,並在他們被別人拒絕後檢查心跳,但他們並不清楚實驗真正的目的。

研究人員首先要求受測者寄送自己的照片,並且告訴他們這是一項有關「第一印象」的研究,有學生會藉著看照片來決定是否喜歡受試者,而這只是為真正實驗所捏造的藉口。

研究人員隨後在每名受試者的胸前接上電線,進行心電圖測試,讓他們看螢幕上顯示的學生面貌,然後猜測那些學生是否喜歡他們。

在知道學生的意見之前,每名受試者的心跳頻率如預期地減慢,而在得知其他學生的意見之後,他們的心律也會受影響。

如果得知另1名學生不喜歡他們,他們的心跳會變得更慢,同時得花更久時間才恢復正常速度。

研究員說:「在社交上意外遭拒,幾乎可能讓人感到『心碎』,這從心跳暫時變慢就可以反映出來。」

這項研究刊登在「心理科學協會」(Associationfor Psychological Science)的期刊「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