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09

英法帶頭 引爆歐洲罷工潮

◆ 英法帶頭 引爆歐洲罷工潮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美聯社巴黎7日電】2010.09.08

法國提高退休年齡的計畫7日引發街頭大罷工,鐵路、航空、醫院與郵件服務都嚴重中斷。而在英吉利海峽對岸,地鐵員工抗議精簡人事而發動罷工,則讓地鐵交通為之癱瘓。

英、法的抗議活動,似乎只是歐洲更大罷工潮的前奏,因為從西班牙到捷克各國,負債累累的歐洲政府如今都必須縮減成本與福利,勢必將引發一波波的罷工和抗議活動。

法國有220個城鎮的民眾敲鑼打鼓地走上街頭抗議,南部大城馬賽的示威者則拉起橫條,呼籲泛歐大團結,高喊:「我們拒絕嚴苛的節約!」

法國的許多郵局關門、學校無法運作,公立醫院則有近18%的員工未上班,瀕大西洋的聖納塞爾港也遭封鎖。

法國內政部說,法國各地有逾110萬人上街抗議,CFDT工會則宣稱罷工人數高達250萬人。

但即使在習於罷工的法國,還是有許多通勤者對交通中斷感到憤怒。里昂車站的一位乘客說:「我受夠了,這已不第一次。我瞭解抗議者的訴求,但他們卻把我們拉推入困難的處境,讓我們遭到懲罰。」

法國民眾抗議的對象是政府要把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到62歲的計畫,該計畫希望到2018年時,能讓虧損中的退休體系重新轉虧為盈。

法國總理費雍提醒法國民眾,未來的情況還可能更糟,因為歐洲其他國家如今都在辯論是否要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或68 歲。例如,德國已決定將退休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而美國的社會安全體系也逐步把退休年齡提高到67歲。

不滿人事精簡計畫的倫敦地下鐵員工,7日讓倫敦市的地鐵系統大致停擺,而這只是今年秋天預定的系列24小時罷工行動的第一步。

參與罷工的倫敦地鐵維修工人、駕駛與站務人員說,人事精簡計畫會危及服務與安全。

在地鐵停擺的狀況下,巴士必須載運更多的人潮,道路交通沈重而密集,人行道上擠滿行人與自行車騎士。



◆ 歐銀危機再起 歐洲股匯市全倒

【經濟日報╱編譯廖玉玲/綜合外電】2010.09.08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歐洲對銀行進行的壓力測試,嚴重低估主權債券曝險部位,銀行財務狀況有被美化之虞,使經濟復甦前景再添疑慮。歐洲股匯市7日全倒,德國公債一枝獨秀,美股早盤也開低走低,美元對日圓再創15年新低價。

歐洲銀行監理委員會(CEBS)7月底公布的測試結果顯示,歐洲91家大銀行中只有七家沒過關,資金缺口僅35億歐元(45.1億美元)。當時這個結果讓市場鬆了一口氣,岌岌可危的歐元和希臘等國也逃過一劫,沒有淪為倒債國。

不過,華爾街日報指出,愛爾蘭和希臘等負債累累的國家尚未完全脫離險境,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義大利的許多銀行和政府債務違約的保險成本,仍遠高於壓力測試前的水準,顯示市場疑慮再起。

歐元匯率7日應聲重挫,兌美元最低下跌1.1%至1.2736美元,跌幅創8月20日來最大,兌日圓更重貶1.65%,報106.64日圓;美元兌日圓最深下跌0.8%,報83.51日圓。

英、法、德等歐洲主要股市早盤開低走低,最低跌逾1%。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下跌5個基點至2.28%,價格上漲0.47至99.7。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基金經理人柏森沃斯(Andrew Bosomworth)6日指出,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各方提供的紓困方案三年後一旦到期,希臘仍將面對「極大」的違約風險。

華爾街日報認為,有些銀行未完全揭露其政府公債的持有部位,例如巴克萊(Barclays)和法國農業信貸集團(Credit Agricole)等銀行,就以各種方式短報一些國家公債的曝險部位。有些銀行扣除部分國家公債的持有部位,有些則把被放空的避險部位扣除。

多家銀行代表出面喊冤,表示他們完全遵照歐洲銀行監理委員會(CEBS)的規定行事,CEBS的發言人則拒絕評論。

報導指出,CEBS要求銀行揭錄對歐盟各國主權債務的「總持有」與「淨持有」曝險部位。但大多數銀行揭露時並未明確定義「總持有」和「淨持有」,僅說淨部位是有擔保和有做避險部位加減後的數字。

瑞銀(UBS)分析師瑞恩表示,這些發現損害了壓力測試的主要目的,無法讓投資人和全球銀行業信任歐洲的金融體系。

※ 相關報導:

* 南山爭奪戰再起 本土金控急搶親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5835011.shtml



◆ 「死於巨富」與「生而窮忙」

【聯合報╱社論】2010.09.08

被稱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最近說了一句「死於巨富是可恥的」,頗引起討論。他說財富如水,如果有一杯水可以一個人喝,有一條河就應與大家分享。據報導,陳光標本人行善不遺餘力,每年把公司利潤一半以上捐出做慈善,至今捐款超出十億人民幣。

陳光標的話令人感動,但未必人人同意,更不要說起而效法了。聽不進去的人之中,有一類是他的巨富「同儕」。美國的比爾蓋茲和巴菲特將到中國宣揚慈善事業,據說有些中國富豪已表示敬謝不敏,婉拒世界首富與美國股神的邀約,以免被迫捐錢。另一類可能是現在的新貧階級,他們「窮忙」終日卻仍難以維生,毋寧羨慕著「死於巨富」的境地!

「窮忙」(working poor),這個字眼起於日本,經濟學家門倉貴史觀察到社會上這樣一群揮汗努力工作、卻怎麼也脫離不了最低生活水準的新階層崛起。這個族群包括了找工作不易的社會新鮮人、隨時處於被裁員邊緣的中年上班族、為貼補家計而兼差打工的家庭主婦等等。有人估計在日本有五百五十萬人,在美國則高達三千七百萬人。門倉貴史此書一出,立刻引起很多人「對於這個大家都變成窮忙族的世界感到絕望啊」的共鳴。

一端是擔心著「死於巨富」的人,另一端則註定了窮忙一生,這是標準M型社會的景象,凸顯出貧富差距的問題。這個景象既不新鮮,且是全球性趨勢,台灣本來毋須大驚小怪。

但台灣確實有理由多擔心一點。主要是,台灣貧富差距拉大的趨勢惡化很快。雖然,在過去長時期打下的「均富」基礎上,目前貧富差距的絕對數字比起其他國家還不算太差(這也是政府官員常用來辯護的藉口),以五等分位所得差距值來看,去年台灣是八點二二倍,美國是九點五七倍,看起來「不滿意但可接受」;但若相較於我們自己成績最佳的一九八○年的四點三一倍來說,如此劇烈惡化的趨勢,民眾的相對剝奪感難免加深,特別容易激發民怨。此其一。

第二點,台灣的貧富差距拉大,相當程度上和政府的產業政策及租稅制度有關。政府為鼓勵產業發展,以產創條例優惠企業,將營所稅大幅降低到百分之十七,早先更有遺產稅之大幅調降,都被視為有利富人累積財富的租稅手段,也使有錢人「死於巨富」的機會增加。如今社會不滿聲浪升高,行政院由副院長陳冲召集「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研究對策;但政府主導財富重分配的機制向來受到既得利益者抗拒,台灣所得稅制的不公平合理又沉痾已久,賦改會「功不成身先退」的紀錄猶新,的確需要格外的魄力,才可能發生作用。

最重要一點是,民怨已起,但馬政府對問題的悲觀程度似乎不甚理解,總統本人被問到貧富差距問題,至今仍用「經濟成長果實為大多數人分享」來回答。這樣的答案於客觀事實不符,今年快速回升的經濟成長率,仍伴隨貧窮人口不斷創新高的現象,可見「把餅做大」和「分配平均」是兩回事。以人民的主觀感受來說,「對於這個大家都變成窮忙族的世界感到絕望啊」的呼聲,已不只出自以往認定的貧窮階層;而過去台灣引以為豪的「多數人自認屬於中產階級」現象,近些年被M型社會所壓縮,就算擁有好學歷的年輕人也往往在就業市場被消磨得志氣殆盡。馬總統的「經濟成長果實分享論」恐不易讓人信服。

近來社會常見討論是否「反商仇富」的問題。本來,富人階級可激發一般人「有為者亦若是」的成就動機,但若貧富差距繼續惡化下去,不要說「生而窮忙」者不滿,就算能「死於巨富」者都會因社會氣氛不安而難以高枕無憂。執政者又豈能輕忽這個問題?

※ 相關報導:

無論貧富,不平等的社會對大家都不利
席勒專欄/不救失業不可能救經濟
穆迪唱衰…2013年前 大國再爆債危機
中美專家論全球治理新思考
巴西財長示警 國際貨幣大戰開打

IMF總裁:2009 糟糕的一年 重建社會資本
失業率衝破10% 美出現失業型復甦
搞垮經濟的十個辦法
歐巴馬救民調 揮金改大刀
南歐危機的真相
產創條例三讀通過營所稅下週研議
各國印鈔還債 巴菲特:看空所有貨幣
羅比尼專欄/第二波危機 山雨欲來
可可價飆33年新高巧克力看漲
教授預言「本世紀關鍵危機2014年將發生…」
東協積極參與中國泛北計畫

財經漫遊-強權來了 非洲更窮了
美人口普查 登上超級杯廣告
少子化衝擊托育機構逐年減少
如何超越胡士托風波

24 則留言:

fsj 提到...

社論-建立基本工資的調整機制才是善策

【本報訊】2010-09-15 工商時報

這段期間國內基本工資調升一事引起各方矚目,勞委會在週一召開審議委員會後,決定將現行基本工資調升3.47%。對於這個調幅,資方認為太高,勞方認為太少。由於本案仍得經行政院核定後才生效,近期內這場基本工資的論戰,看來仍然難以落幕。

古典經濟學雖強調透過市場來解決價格問題,但對於勞動市場,多數經濟學家卻格外謹慎。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還特別以專章來討論工資一事。有關勞工與僱主對工資的爭議,他認為大環境對勞方不利,政府應站在勞工這一方,以使勞工至少能獲得維持基本生活的工資。至於工資是否應該調升?亞當斯密認為最終仍決定於一國的國富(national wealth),只要一國的國富(所得及資本)能持續成長,工資也將隨之提高。

亞當斯密的論述雖距今已兩百多年,但對我們現在爭論是否該訂基本工資、基本工資該如何調漲,仍然具有啟示意義。近年來包括政府部門的官員經常認為:「基本工資應交付市場決定,政府無需插手;如果政府硬是要調高基本工資,最後可能使得企業出走,國內弱勢勞工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持平而論,這樣的說法,看似有理,其實不然。

我們認為最近許多人在論述基本工資時,一直忽略「基本」二字。今天討論的是「基本工資」,而不是一般的「工資」。換言之,今天基本工資調升並不代表多數勞工的工資也跟著調高,只是讓那些邊際勞工、弱勢勞工的處境能稍稍緩和一些,如此而已。不論從亞當斯密的思想或人道關懷的觀點來看,調整「基本工資」以維持勞工起碼的基本生活,豈是過份的要求?

台灣目前就業者1,053萬人,受僱者約有814萬人,而此次基本工資的調升,受惠者估計僅139萬個本國勞工。不論從基本工資的升幅,或其占受僱員工的比重來看,其影響並沒有外界想像的大。況且基本工資自民國86年調升至15,840元後,僅於96年上調至17,280元,即使如今再調升至17,880元,86~99年的升幅也僅12.8%。這個基本工資的升幅,依然低於同期間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的升幅17.5%。

基本工資的調升事關重大,但每次只要碰觸到這個議題,勞資雙方永遠沒有交集;勞方總是認為調的太少,而資方則認為給的太多。與其如此年年爭執不休,虛耗社會成本,不如由勞委會邀集勞、資及學界代表共同訂定一個「基本工資調整機制」。這個機制也許可以綜合受僱員工薪資升幅、非薪資報酬增幅、消費者物價漲幅等指標加以訂定,至於未來多久調升一次?調升幅度多大?則悉數由這個公式客觀地決定。如此既可使弱勢勞工在多變的環境中獲得合理的待遇,也可使資方估算人事成本的不確定性大為降低。

但我們相信,一談到制訂這個「基本工資調整機制」,必然又會引來許多的論戰。譬如說該納入哪些指標,門檻訂在什麼水準,幾年調一次等等,必定會有南轅北轍的看法。但與其年年爭吵,不如畢其功於一役,如此對社會和諧及勞資雙方都才有利。

人情之常,僱主總是把工資的調升視為成本的增加、獲利的減少,從而不願調高工資。但是若從總體經濟的觀點而言,可能會得到相反的結論。近年由於國人薪資停滯,已使得民間消費成長率,由十年前6%以上的水準降至2%,消費趨緩也已使得商業活動長期陷於低迷。在產業關聯的影響下,各業皆受拖累,工資停滯對總體經濟的衝擊之大、之深,於此可知。

事實上,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談論工資時,也曾就工資與總體經濟加以探討,他說:「勞工、僕人及各類職工占社會總人口比重極高,若大部分成員陷於貧困悲慘,對社會是不利的,這樣的社會也絕不可能繁榮幸福。而且,供給全體社會衣服、食物、住所的人,只有在自身勞動生產物中能夠分享一部分,這才算是真正的公平。」 壯哉!斯言。但願未來勞、資研訂基本工資調整機制時,資方能師法亞當斯密,以恢宏的思維來評量此事。

在討論基本工資這項議題之餘,我們也查考了各國近十年的非農部門工資變化,發現近十年(1999~2009年)南韓每人月薪已由 1,298美元升至2,053美元,新加坡由1,659美元升至2,662美元,甚至日本也由3,104美元升至3,369美元。反觀台灣幾呈原地踏步,只由1,265美元升至1,276美元,十年間我國薪資增幅遠遠落後於亞洲其他國家。台灣基本工資十多年來難以成長,全體國人的工資停滯當是重要原因;而相較於基本工資難以大幅調高,這恐怕是更根本、更須加以正視的問題。

fsj 提到...

7分之1淪窮人 美15年來最慘

【鍾玉玨、尹德瀚/綜合報導】2010-09-18 中國時報

美國商務部「人口普查局」十六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去年貧窮人口的比率上升到十五年來的最高水平,平均每七人就有一人生活在貧窮線之下。若以人數計算,去年窮人總計四千三百六十萬人,比前年增加近四百萬,創人口普查局進行窮人統計五十一年來的最高紀錄。

根據普查,二○○九年美國生活在貧窮線下者占總人口的比率由二○○八年的一三.二%增至一四.三%。

報告指出,去年沒有醫療保險的人數增至五千一百萬人,約占總人口的一六.七%,高於前年的一五.四%,也是一九八七年以來的最高數字。主要原因是許多人因失業而失去雇主提供的保險。美國國會去年通過健保改革法案,但主要法條要二○一四年才會生效。

人口普查局的貧窮標準是,單身者稅前年收入是一○八三○美元(約台幣卅五萬)以下,四口之家年收入在二一九五四美元(約七十萬台幣)以下。這只計入稅前現金收入與政府的現金補貼(如失業保險給付),沒有計算資本利得、累積財富(如房屋產權)、政府補貼的食品券等。

統計公布後,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稱,美國經濟在三年前金融危機後陷入衰退,去年失業率攀高之快是一九三○年代大蕭條以來罕見。但多虧政府減稅、薪資補貼等多項政策,數百萬國民才不至於陷入貧困。

共和黨則抨擊政府的資助計畫根本行不通,因為窮人需要的是工作,而非只是福利補貼。

統計顯示,美國窮困人口以黑人與拉美西班牙語裔為主,窮人數是白人與亞裔的兩倍。孩童也是受到貧窮波及的最大族群之一,十八歲以下人口中,每五個就有一個生活在貧窮狀態。

事實上,受資訊科技影響,就業市場M型化,已成為全球趨勢,《經濟學人》雜誌也指出,從九○年代初開始,中等薪資職業占整體就業市場的比率便逐漸萎縮,高薪與低薪職業反而增加。

《經濟學人》表示,電腦應付一般的文書或會計工作綽綽有餘,所以這方面的職業容易被取代。但低層職業如清潔工,卻至今無法由機器人代勞。歐美都有高薪與低薪職業增加的趨勢,而IT程度越快的產業,對高等教育人力需求的成長也越快,對中等教育人力的需求則同步降低。

※ 相關報導︰

* 美國窮人暴增 密西西比最窮
http://udn.com/NEWS/WORLD/WOR6/5855273.shtml

統計顯示,密西西比州是最窮的州,貧窮人口比率為23.1%,依次為亞利桑納、新墨西哥、阿肯色和喬治亞州。貧窮人口最少的州為新罕布夏州,貧窮人口比率為7.8%。

* 美國變窮了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5857000.shtml

「美國變窮」最值得注意的是,她在全球安全事務上扮演的主宰角色,將因經濟難以支撐而大幅減弱,這無疑意味著一個不穩定的世紀的到臨。美國若自顧不暇,其他國家沒有幸災樂禍的餘地,反而更要謹慎觀察其變。



◆ 家扶:台灣的貧窮補助太嚴苛
http://news.chinatimes.com/focus/0,5243,50106606x112010091700122,00.html

【朱芳瑤/台北報導】2010-09-17 中國時報

「台灣的貧窮補助太嚴苛了!」家扶基金會社會資源處長翁慧圓表示,日本、香港、南韓及歐洲等多個國家,政府補助的貧窮人數占該國人口約十%到十五%之間,反觀台灣為一%,此次社會救助法修法後也僅調高到四%左右。「貧窮是動態趨勢」,家扶呼籲政府應機動性檢討貧窮線,回應社會需求。

政府修法放寬貧窮補助標準,家扶表示肯定。家扶基金會協助台灣貧困家庭約二萬戶,涉及四萬三千名貧童,但僅九千戶能夠通過低收入戶申請,讓在第一線扶助貧窮弱勢的社工感嘆,低收入戶數字與真實的貧窮狀況差很多。

家扶貧童「小芳」跟隨父母從就業不易的山上搬遷到市區居住。不幸的是,小芳的父親過勞猝死,留下母親一人要照顧四名子女跟年邁的外祖母。小芳媽媽因為繼承來自爸爸與叔叔共同持有的農地,而無法取得社會救助的資格,家中經濟陷入困境。

翁慧圓說,申請低收入戶時,常見實際經濟情況不佳的家庭,因持有土地或不動產,儘管不具經濟效益,仍無法通過低收入戶審查,被排除在貧窮線之外;也常出現膝下孩子有收入,實際上未獲得奉養,仍無法得到低收補助的情況。

翁慧圓憂心說,貧富差距擴大,增加社會的不穩定性,將付出更大的社會成本,政府應及早正視這個問題。

家扶基金會董事長林柏榕提醒,放寬貧窮補助門檻的同時,亦要加強對低收入戶審查人員的教育訓練,增加審查認定的統一性,才能產生社助法修法的效益。



◆ 社論-縮短貧富差距 租稅改革刻不容緩

【本報訊】2010-09-17 中國時報

在馬總統強力催生下,今年四月間《產業創新條例》迅速完成立法,企業營所稅率由二五%降為十七%;同樣是馬總統的政見,救助弱勢的《社會救助法》修正案,二年半來沒有進展,在朝野立委重砲批評行政院獨厚財團、不關心弱勢之下,行政院院會終於通過《社會救助法》修正案,放寬貧窮線的定義,讓更多窮人可以獲得救助。

日前嘉義縣發生單車失竊記,背後是一個貧困家庭的故事。就讀高職的黃妹妹一家四口住在墳墓邊貨櫃屋裡,完全仰賴母親以資源回收賺取生活費。黃家生活如此窮苦,卻不符合低收入戶申請資格。年近九十歲老阿嬤張林蜂每天在台北車站附近賣口香糖,生意差時賺不到五十元,老阿嬤生活陷入困境,也不符合低收入戶申請資格。

社會上許多類似的貧困家庭,被排除在《社會救助法》之外,還有許多窮人根本不知道如何申請這些補助,成為被忽視的一群。現行《社會救助法》規定,窮人要取得低收入戶資格,必須符合二個條件,一是全家每人每月收入在最低生活費標準以下,二是家庭財產未超過主管機關公告之一定金額者。由於貧窮線的定義過於僵化,導致貧窮人口占總人口數比率長期在一%左右,與社會現實嚴重脫節,監察院在今年一月對行政院、內政部等提出糾正。

究竟《社會救助法》中貧窮線所定義的窮人與現實的落差有多大?監察院糾正文指出,台灣的家庭平均收入低於現行貧窮線之人口比率,相較於納入社會救助體系的比率,兩者差距甚大。以台灣省與台北縣為例,家庭平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的戶數比率高達廿%,但官方版貧窮率(家戶)只有一.三%,顯示貧窮線的修訂非常迫切。

面對這項巨大的落差,行政院院會昨日通過放寬貧窮線,這項修訂主要參考歐盟的標準,最低生活費定義由前一年人均消費支出的六○%,改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的六○%」;此外,新法首次將中低收入戶明訂入法,補助全民健保與子女教育學雜費等。內政部估計,這次修法將可以涵蓋卅一萬二千戶(八十五萬二千人),占全國人口三.六八%,新增預算約四十三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若貧窮線定義採用歐盟的標準,學者推估台灣落入貧窮線的人口將由原先一%左右增至十二%,將增加逾百萬人,但內政部這次公布的低收入新增受惠者只有二萬一千戶(五萬二千人),兩者差距非常大,未來可能有許多人符合貧窮線的門檻,卻因其他條件審查不符而被排除在外,對於這些再度被排除在外而失望民眾,第一線社工人員必須審慎輔導。

其次,依行政院規畫,新法最快後年才能實施,對照於今年上半年《產業創新條例》迅速完成立法,兩者的立法進度有如天壤之別,窮人只好再耐心等一等。然而,新法通過後,即使更多的弱勢者取得低收入戶的資格,獲得各項生活津貼、就醫、就學的補助,但給錢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各項生活補助也只是救急,真正能協助他們脫貧的是新工作機會,因此後續職業訓練與工作媒合最為重要。

此外,台灣長期不公的租稅制度是助長貧富差距惡化的重要因素,現行綜所稅七成以上落在薪資所得者身上,有錢大戶買賣股票、豪宅卻不須要繳納資本利得稅;如此嚴重向富人傾斜的租稅制度如果不調整,即使景氣大好,經濟成長續創歷史新高,不公的稅制依然會使得貧富差距繼續擴大。

行政院副院長陳冲日前召集「改善貧富差距專案小組」提出七大措施,租稅與社福都是縮小貧富差距擴大的重要工具,缺一不可。先前行政院曾拋出課徵富人稅的風向球,由於定義不清,又沒有時間表,已不了了之。馬政府若真要達到縮小貧富差距、創造均富社會的理想,還是必須對症下藥,除了立法院盡速修正《社會救助法》,租稅改革也必須付諸行動,不能老是空談。

fsj 提到...

8月失業率5.17% 平均薪資17年最高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台北報導】2010.09.23

工資漲幅隨經濟成長傳來好消息,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佈,1到7月的平均薪資為46543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01%,更達17年來同期最大增幅,而8月失業率為5.17%。104人力銀行預測,到年底可望再降到行政院5%的目標以下。

根據統計,7月平均薪資為41530元,較上月減少0.02%,較98年同月則增4.79%,其中經常性薪資較98年同月增加1.51%,已連續9個月呈現正成長;1至7月平均薪資為46543元,較98年同期增加7.01%,為近17年同期最大增幅,經常性薪資為36,132元,亦增2.04%。

主計處表示,隨著景氣好轉,企業僱用人數增加,今年8月就業人數為1057萬人,較上月續增3萬2千人或0.31%;較去年同期增加28萬5千人或2.77%。8月失業人數為57萬6千人,較上月減少2千人。

其中,因為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與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分別減少1萬人及3千人,初次尋職失業者,與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則分別增加6千人與5千人。

與去年同月比較,失業人數計減9萬6千人。1至8月平均失業人數為59萬6千人,也較上年同期減少3萬8千人。

如依教育程度別觀察,反而是大學及以上程度者失業率5.73%為最高,至於在年齡層部份,以中壯年的25至44歲年齡者失業率5.28%最嚴重。

至於平均失業週數為28.2週,較上月縮短0.1週,初次尋職者失業週數為22.1週,也較上月縮短3.2週;但是非初次尋職者為29.8週,則較上月延長0.8週。

104人力銀行公關經理方光瑋指出,該公司目前仍有35.3萬筆的人力需求,年底失業率可望降到5%的目標下,但值得注意的是,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6千人,出現畢業季後卻暴增的現象,顯示不少已就業的新鮮人離開工作崗位,又開始找工作。



◆ 3K產業增聘外勞 月底可望實施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09.23

勞委會下午召開委員會議,可望討論通過產業外勞政策調整案,其中將3班制進用外勞併入3K產業,外勞進用比率由三級制改為10%-35%的五級制,自由貿易港區為40%;另千人以上員工大型企業改為按人數遞減外勞比率,而非齊頭式刪減。

新制可望在9月底實施,未來辛苦產業進用人數可望提高,但科技業不但外勞進用比率降低,也得適用大型企業遞減外勞規定,是受衝擊較大的產業。

目前產業外勞進用僅限3K3班產業,進用比率採15%、18%、20%三級制,但去年受金融海嘯影響,勞委會去年初宣布禁止3班產業引進外勞。今年初情勢好轉,勞委會1月間提出調整產業外勞政策方案,其中決定有條件恢復3班製程進用外勞,併入3K產業一併計算,至於外勞人數進用比率則依勞保人數計算,由三級改為10%、15%、20%、25%、35%五級制。

這項產業外勞進用政策重大調整案已經討論半年多,但因各產業擔心新制上路,可能無法滿足缺工需求,一再提出意見反映,因此全案持續檢討,直到今天才提送委員會議討論。

新制除了依產業特性將外勞進用比率改為五級制,也首度對大型企業祭出降低核配比率原則,但原本是以企業員工規模1千人、2千人、3千人以上,將採不同進用比率的齊頭式平等,但企業反映如此計算方式不盡公平,因此今天提報內容改以「遞減」方式修正,也就是說企業人數1000-1999人之間,外勞進用遞減 1%;2000人-2999人部分,遞減2%;3千人以上部分遞減3%。

勞委會強調,新制對於現行產業外勞人數總量影響不大,但是可將現有額度做更合理的分配,例如過去高科技產業適用15%,但因員工人數多,因此外勞進用相對也高,改用新制後,高科技產業適用10%比率,而且若員工規模千人以上,將採遞減外勞方式處理。至於較不易進用本勞的染整、鑄造等3K產業,雖然員工規模不大,但可適用35%進用比率。

fsj 提到...

工程師猝死 家屬:加班過勞死

【聯合報╱記者林政忠、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9.27

民進黨立委黃淑英昨天指出,南亞科技今年一月曾發生五天內兩名工程師相繼猝死意外,家屬質疑是南亞科技「責任制」導致工程師加班過勞死。勞保局官員表示,由於家屬和勞保局請的醫師見解不同,該案將送職業病鑑定委員會鑑定;勞委會官員則強調不管死因為何,大量加班當然違法。

此一案件死因尚待查明,但長久以來科技業超長工時,一直是網路上談論的熱門話題,部分科技大廠常遭嘲諷是「血尿工廠」,投入新人被稱為「一批新鮮的肝又來了」,很多科技工程師生涯的寫照是「四十歲以前用命換錢,四十歲以後用錢換命」。

黃淑英指出,廿九歲的徐紹斌在南亞科技擔任資深工程師,平均每日工作十三至十九個小時。今年一月十一日凌晨,家屬發現徐紹斌趴在家中堆滿公司文件的電腦桌前,緊急送醫仍不治死亡,死因為「心因性休克」。

她說,徐紹斌死前半年平均每月加班時數超過八十個小時,前一個月加班時數一百一十一點五個小時,原本月薪四萬四千元,加加班費可領七至九萬元,升為資深工程師後,公司片面更改工作為「責任制」,薪水倒退成四萬八千元。

黃淑英表示,一月十五日南亞一廠卅八歲蝕刻製程課長也因「急性心肌梗塞」猝死,勞保局確認職災過勞死亡;五天內就發生兩起猝死案,顯示不法濫用「責任制」嚴重損害勞工生命。

徐紹斌的父親在記者會表示,家屬向勞保局申請職災死亡認定時,勞保局以「心因性休克猝死與加班時數無關」,不願意認定是職災死亡。

勞委會勞動條件處專門委員王素琴說,「從來沒有核定過製造業是責任制」,她認為是「少部分業者片面濫用」的行為。如要核定某些工作為責任制,應經勞委會認定,並經勞資雙方協議認定工時,並向勞委會報備;業者若違法誤用「責任制」,最重可處六萬元罰鍰。



◆ 責任制有門檻 罰科技業超時工作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09.27

高科技產業日夜加班鬧出人命,業者辯稱工程師工作是「責任制」,勞委會上午嚴正駁斥,強調工作性質是否屬於「責任制」,必須經勞委會核定,製造業從來就不是責任制,希望業者不要濫用。此案已經北區檢查所認定南亞科技違法超時工作,未給加班費,移由台北縣政府開罰。

勞保局已經承諾重新開會確認此案是否為職災。而鑑於高科技業超時工作嚴重,勞委會也表示,不排除針對高科技業超時工作、未給加班費等狀況進行專案檢查。

不少業者以「責任制」為由,要求員工加班工作,勞委會表示,根據勞基法規定,「責任制」必須符合勞基法施行細則第50條之1所定義,係指以專門知識或技術完成一定任務,並負其工作成敗。而且即使經勞委會勞動基準諮詢委員會核定為「責任制」,事後還要經勞資會議認定合理工時,並經縣市勞工主管機關核定,才算完成,「不是老闆說工作是責任制就是責任制」。

勞委會表示,經核定為「責任制」的工作職務不多,包括資訊服務業的主管人員、系統工程師,法律事務所的法務人員,保險業務員,房仲人員,廣告企劃人員等,呼籲資方不要任意以「責任制」為由,要求員工超時工作,否則就是違反勞基法超時工作、未給加班費規定。

勞委會表示,一般勞工加班時間,一個月不能超過46小時,即使經核定為責任制,正常工時也不能超過一天12小時,以南亞科技猝死工程師為例,據家屬表示,事發前半年,該工程師每個月加班超過80小時,前一個月更加班達100個小時以上,都已嚴重違法。

勞委會表示,此案在送請勞保局進行職災認定時,勞委會北區檢查所也同步對南亞科技進行勞動檢查,發現確有超時、未給加班費違法情節,已在今年5月由台北縣政府開罰。



◆ 科技業操死人?勞委會將勞檢

中央社 2010.09.27

1名科技廠工程師疑超時工作致死。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今天表示,將針對科技業大規模勞動檢查,凡有違法超時工作,最高可罰新台幣6萬元,並可連續處罰。

勞委會指出,依勞基法規定,勞工正常工時每天不得超過8小時,每2週工作不得超過84小時;勞工繼續工作4小時,至少應有30分鐘休息。

勞委會說,雇主如需要勞工延長工作時間,除應依法定程序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後才能實施外,還應徵得勞工本人同意。

依據勞基法,延長工作時間連同正常工作時間,每天不得超過12小時,1個月加班總時數最高46小時。此外,每7天中至少應有1天休息,作為例假。非因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法定原因,即使勞工同意,也不得使勞工在例假工作。

勞委會表示,雇主如果違法任意要求勞工超時工作或使勞工假日出勤,依法可處6000元到6萬元罰款,未立即改善者,還可連續處罰。

※ 相關報導:

* 正常下班列為KPI 台積電06:30pm播晚安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872811.shtml



◆ 電子新貴? 高配股沒了

【聯合報╱記者鄒秀明/台北報導】2010.09.27

今年「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租稅優惠落幕,高科技員工分紅的賦稅優惠不再,包括仁寶、廣達、緯創、台積電等多數公司都已取消員工配股;過去以高配股號召人才的高價股,今年員工配股也大幅縮水。

每年九月都是上市櫃公司增資股出籠旺季,高科技業員工也可領取分紅配股;今年員工配股必須按現值課稅,企業也悄悄取消員工配股,不少工程師領不到股票。

不少從業人員感嘆說,電子新貴已是「往事」,不如到傳統產業工作。

至於宏達電、聯發科、宏碁等,整體員工配股張數明顯較去年縮水,僅剩鴻海勉強維持去年水準。

不少科技公司最近屢傳加薪,也簽約綁住優秀員工,例如股王宏達電在股價五百多元高檔時,宣布實施庫藏股護盤,股票用來配給員工;最近股價一路飆至七百元以上,多少發揮彌補員工作用。

不過,「就算領到股票分紅也先別高興」,一位代工廠財務長表示,領取員工分紅配股一律按時價課稅,公司股票配越多、股價越高,明年報稅額度愈高,「配股票的效果跟現金分紅的效果一樣」。



◆ 救30多位大陸重症 台灣醫界賺數千萬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2010.09.27

兩岸簽署 ECFA,國內眾多傳統產業注入一股活水,連醫療產業也不例外。截至今天為止,衛生署今年核發30多張大陸重症患者來台就醫的醫療簽證,為國內醫界賺進數千萬元,未來大陸重症患者來台就醫人數將會更多。

台灣健康保險學會、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舉辦「兩岸醫療保險發展研討會」學術論壇上午舉行,主辦單位邀請到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王會長東進等13名大陸專家學者,與台灣醫療保險相關產官學界專家學者,討論兩岸醫療保險暨健康產業發展相關議題。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在會中坦言,台灣醫療產業已走下坡,逐漸衰退,有如傳統黃昏產業。醫院從原先的八百多家減少至五百家,利潤減低、成本增加,甚至連醫師人力都呈現過剩狀態,不少競爭者紛紛退出市場。

石崇良指出,台灣醫療產業下滑趨勢能否止住,且向上攀升,創造第二波高峰,主要關鍵在於國內醫院能否積極搶下大陸重症醫療的龐大市場,以及明年開放大陸旅客自由行之後,對於國內醫美、健檢等產業帶來的商機。

據統計,以往台灣每年頂多核發10張大陸重症患者來台的醫療簽證,但今年迄今,已經發出了30多張醫療簽證。不單是大陸沿海城市民眾,就連遠在哈爾賓的病患,也慕名來台尋求醫療救治。

在這些重症患者中,包括肝臟移植、裝置電子耳、顱顏重建、心臟手術等,難度都相當高,醫療費用自然不便宜,30多人就為台灣醫療產業帶來數千萬元商機。

以換肝及開心手術為例,連同住院,病人至少要花上一兩百萬元。至於大陸患者來台就醫,則以台大醫院、台北榮總、林口長庚、高雄長庚、壢新醫院以及台中童綜合醫院為主。

為了吸引更多大陸重症患者來台就醫,衛生署積極努力縮短就醫簽證的辦理時間,石崇良指出,國內大型醫院收到大陸患者的診斷證明及病歷摘要後,向衛生署提出申請,差不多一周就可以拿到許可函。

fsj 提到...

美國貧富差距創紀錄

中廣新聞/陶泰山 2010.09.29

美國去年富人和窮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創歷史紀錄,佔總人口20%的高收入人群佔總收入的近半。

美聯社引述美國人口普查局最新統計結果報導,總收入中,49.4%流入20%的最富裕階層,14.5%的貧困人口只得到3.4%財富。

富裕階層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貧困者年收入低於2萬2千美元。

佔美國總人口5%的最富有人群去年收入小幅成長。他們年收入超過18萬美元。

威斯康辛大學教授(斯密丁)說,收入分配不公情況越來越嚴重。比較其他國家,美國的收入分配體系非常獨特,美國是勝者獨得的經濟,報酬歸富人。



◆ 台灣富人大增 每千人就有3個富人

【聯合報╱記者許佳佳/台北報導】2010.09.29

金融海嘯後,台灣不僅景氣、股市等「V型反轉」,連富人族群也快速成長。根據美林集團最新調查顯示,去年台灣富人人數大增四成二,成長率僅次於香港與印度,在亞太區排名第三。

美林證券國際私人客戶部副總裁劉昭明表示,所謂的「富裕人士」,是指不包括主要居所、收藏品等,至少有一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兩百萬元)可投資的人。

美林調查,去年台股市值大增逾七成、不動產增值近兩成,讓台灣跨過百萬美元投資門檻的族群人數大增,從前年的五萬八千人,大增到八萬兩千人,已經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

換句話說,平均約每一千個台灣人中,就有三人擠進美林集團所定義的「富人」俱樂部。

這份調查是由美林全球財富管理和凱捷顧問,根據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台灣主計處、以及亞太十七家財富管理機構的資料,所完成的年度「亞太區財富報告」,今年是第五年發表。

在這次的調查中,亞太區的富人總數達到三百萬人大關,是五年來首度追平歐洲地區。亞太區平均每十個富人中,就有七人是來自日本、中國這兩大市場。

美林集團指出,日本雖仍是富人族冠軍,但因股市不振,成長率很慢;至於中國,現在已有近四十八萬人有百萬美元的資產身價,人數比去年成長了三成,成為亞太區最具潛力的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台股今年飛越八千點大關後,股市已成台灣富人階層的最愛,明年有錢人平均每一百元就有二十六元投入股市。

不過,這兩年炒得火熱的房地產,富人階層似已聞到些許不尋常的味道,打算降低不動產投資比重,明年計畫放在不動產的資金配比,恐怕將不到兩成。



◆ 社論-若無就業措施台灣失業率會有多高?

【本報訊】2010-09-29 工商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上周發布8月份失業率,在發布之前各方皆認為失業率在季節因素影響下必然攀高,沒想到結果失業率反而降至5.17%,失業率改善情況超乎預期。消息傳出,各部會官員難掩興奮之情,皆認為失業率低於5%的目標,已然指日可待。

今年以來,各方所以這麼在意失業率是否低於5%,係因行政院長吳敦義在年初公開表示如果年底前失業率沒有低於5%,他將請辭負責。此言一出,各部會即以「使命必達」的決心籌劃促進就業計畫。8月份失業率雖尚未降至5%以下,但依歷年失業率過完暑假即呈月月下滑的趨勢研判,失業率降至5%以下,應該就是近一兩個月的事了。更何況政府還有7萬個就業機會即將釋出,如此市場的力量加上政府的力量,要失業率降至5%以下,已如探囊取物。

對於失業率的下降,我們原本應該感到高興才是,但在觀察失業率降低的原因後,卻令人深感憂心。因為這一波失業率的下降,有一股極大的力量是來自政府的就業措施。行政院今年的促進就業計畫原訂創造10.4萬個就業機會,下半年又追加8.4萬人,除此以外還有大專畢業生赴企業實習方案3萬人,合計可創造超過20萬個就業機會。

依官方統計,至今年8月已執行的促進就業計畫已順利讓11.5萬人獲得工作,估計未來幾個月還可以釋出7萬個就業機會。這些促進就業計畫可分成兩類,像黎明就業專案、希望就業專案係由政府直接僱用去做環境維護、資料整理等工作,另外就業啟航計畫、大專畢業生赴企業實習方案則是由政府補貼工資以提升企業僱用的意願。由此可知,8月失業率會出現這一歷年罕見的下跌走勢,政府居功厥偉。

事實上,另一份官方資料也釋出相同的訊息。長期以來人力漸減的政府部門人力,近一年卻頻頻創下歷史新高,估計自金融海嘯迄今已增逾10萬人,這當然也是政府就業措施使然。如今的勞動市場,政府斧鑿之深,明顯可見。

若沒有政府的力量,失業率會升到多高?依行政院主計處估計,若扣除各級政府所釋出的造林巡山、環境維護、資料整理等工作,8月份失業率將升至5.62%。然而主計處這項數字依舊是低估的,因為就業方案中除了政府直接僱用之外,還有工資補貼所促成的就業機會。總而言之,今天若沒有政府所創造的這兩類就業機會,8月份的失業率絕對在6.0%以上,失業率要降至5.0%以下,恐怕是遙遙無期。

我們肯定政府在金融海嘯、景氣衰退之際提出這項促進就業方案,解民眾於倒懸之苦,讓失業的民眾獲得起碼的生活支持。但是我們必須特別指出,台灣經濟成長率上半年已達13%,今年前8個月的景氣燈號也亮了6顆紅燈,府院高層向來以今年的經濟成長傲視亞洲而自豪,如果在成長動能如此強勁的此刻,還要由政府補貼創造20萬個就業機會才能讓失業率降至5.0%以下,我們不禁要問:台灣的經濟成長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何以兩位數的經濟成長卻不能創造足夠的就業機會?最後還得由政府編列逾百億元預算來紓解失業問題。

我們瞭解失業率是景氣的落後指標,必須景氣回升一段期間後才能獲得明顯的改善。但台灣自去年第四季走出金融海嘯後,迄今已超過一年,以出口、生產、投資近半年頻創新高而言,政府此一非常態的促進就業措施理應漸次退場才是,但事實上若非政府不斷加碼促進就業計畫,如今國內失業率依然逾6%,其嚴重性不言可喻。我們真擔心,一旦政府的就業措施在明年上半年全然退場,失去20萬個就業機會後的台灣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情況?

台灣過去經濟成長必然帶來薪資成長、就業增加,但如今這個關聯效果已愈來愈低。這10年來經濟並非沒成長,但今年上半年的實質經常性月薪 34,421元,仍不及民國88年的34,659元;而扣除政府這段期間所創造的就業機會,今年8月的就業人數依然低於金融海嘯前(97年8月)的水準。這些數據說明,台灣今天勞動市場依然嚴峻,不值得內閣如此高興。

我們對於吳院長重視失業問題,並且不惜以自己的去留責成部會重視此事,深感敬佩。看到8月份的失業率,也許政府大員會以為改善失業已然大功告成,但我們要提醒吳院長的是,如今失業率的下降顯然是政府逾百億元的就業政策使然,待明年上半年就業措施退場,才是挑戰的開始。短期就業措施既不可久恃,民生困苦又不可置之不理,政府必須重新從「就業創造」的觀點來規劃產業政策。唯其如此,才能長期紓解台灣高失業的困境。

fsj 提到...

歐洲爆發大罷工 抗議政府緊縮措施
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www.voanews.com/chinese/news/20100928-europe-strike-104030269.html

【美國之音中文網/記者亨尼西/倫敦電】2010/09/30

歐洲各地9月29日爆發大罷工,抗議政府的緊縮措施。工會方面說,自從經濟下滑開始以來,全歐洲有2千萬人失業。

來自歐洲各國的工人星期三走上布魯塞爾街頭,抗議歐盟實施緊縮措施。警方說,大部分抗議者在歐盟總部周圍舉行遊行。

工會領導人認為,抗議者來自30個國家,人數可能多達10萬。

埃弗蘭‧馮西斯便是其中的一個示威者。

他說,低收入的人不應該有支撐國家義務--那應該是銀行的責任。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歐洲有數百萬人失業。歐洲各國政府正在控制公共開支,以圖削減鉅額赤字,甚至就在工人們星期三在布魯塞爾舉行抗議的同時,歐盟委員會提議對那些未能削減財政赤字的歐盟國家進行制裁。

當天爆發抗議活動的歐洲國家並非只有比利時。

在西班牙,代表數十萬工人的工會發起了該國八年來的首次大罷工。

據報導,一些罷工者與警察發生混戰,街道上垃圾成堆,無人清理。抗議者堵住了運送基本生活用品的卡車。航空公司也被迫取消了部分航班。

工會號召罷工是為了抗議政府採取的一些緊縮措施,其中包括公務員減薪和勞工市場改革。這方面的改革將會降低公司解僱員工的成本。

羅伯特‧托馬米拉是西班牙總工會的負責人。

他說,過去三年流失了200萬個工作機會。

在歐洲其他地方,希臘的交通工人和醫院醫生舉行罷工。

范吉利斯‧保佐拉斯是希臘勞工總聯合會的秘書長。

他說,歐洲人是在對高物價和攀升的失業率表示抗議。他說,他們要求有更好的日子,和更多的工作。

希臘政府採取的嚴格的緊縮措施已經引發了一系列罷工和抗議,今年早些時候,歐洲各國向希臘提供了1000多億美元的救助貸款,以挽救希臘經濟。

當天歐洲其他一些國家也發生了抗議活動,包括波蘭、葡萄牙、愛爾蘭和義大利。



◆ 向"緊縮"說不 歐洲30國10萬勞工上街

公視新聞 2010.09.30

因為不滿政府刪減支出,影響民眾的福利,來自歐洲30個國家的10萬名勞工、集合在歐盟總部所在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進行示威;另外在西班牙和希臘境內,也有大規模罷工,大眾運輸嚴重癱瘓。

在失業率高達20%的西班牙,公車司機大罷工和馬德里警方發生衝突,這是西班牙近十年來第一次大規模罷工示威,抗議政府為了刪減赤字縮減支出,這一天歐洲各國都有抗議活動,希臘雅典的地鐵、電車和鐵路運輸因為罷工陷入癱瘓,乘客在路邊苦等5小時也坐不到車,而在歐盟所在的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更有超過10 萬名來自歐洲30國的工會成員,向緊縮政策說不,抗議讓他們來承擔金融危機的苦果。

現在各國都推出了撙節支出方案,大砍退休金、社會福利和教育等支出,工會領袖痛批政府是劫貧濟富,可能讓經濟雪上加霜。

就在工會爆發示威潮之際,歐盟29號公佈新的經濟制裁方案,規範成員國的赤字和債務,如果超過規定,需將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0.2%的資金存入指定帳戶,如果不能依照協議降低赤字,這筆資金將被當作罰款分配給其他沒有違規的成員國,不過以西班牙為例,在勞工強烈反彈聲浪下,政府還是沒有走回頭路的打算,通過新預算明年度要加稅並減少8%的公共支出,其他國家也訂出類似目標,而像這樣的罷工抗議,也將不會是最後一次。

※ 相關報導:

* 全球商界女強人 10華人上榜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880716.shtml

《財星》雜誌 (Fortune)雜誌29日公布2010年度全球50大商界女強人和全美50大商界女強人排行榜,美國、中國及新加坡等地的華人企業領袖共有10人上榜,其中美國上榜的唯一華裔、雅芳公司執行長鍾彬嫻,仍維持去年的全美商界50大女強人第五位。



◆ 歐元區9月通膨初估兩年來最快

中央社 2010/09/30

歐洲9月通貨膨脹增速創近兩年來最快,主因能源成本提高。

歐盟統計局今天公布初估值表示,歐元區9月消費者物價年漲1.8%,8月年漲1.6%。9月漲幅為2008年11月以來最快。

過去一年原油價格上漲11%,小麥價格7月飆至23個月高點,迫使企業在經濟復甦出現緩和跡象之際提高物價。歐洲央行總裁特瑞謝(Jean-Claude Trichet)27日指出,通膨應仍維持「溫和」。

荷商安智銀行(ING Bank)經濟師Martin vanVliet說:「最近小麥價格猛漲的效應尚未充分體現,短期內食品價格的上漲料將把通膨率再往上推進。」

※ 相關報導:

* 兩面施壓!美眾院通過人民幣制裁法案
http://udn.com/NEWS/WORLD/WOR2/5880672.shtml



◆ 我見我思-果然只是「富」甦

【莊佩璋】2010-09-30 中國時報

美林集團公布亞太區財富報告顯示,每一千個台灣人,就有三人是富翁。富翁的標準是,除居所、收藏外,至少還要有一百萬美元的閒錢可供投資。去年,台灣的富翁人數大增四成二,增幅高居亞太第三,僅次於香港與印度,而這八萬三千名台灣富翁財富總值高達兩千六百四十億美元,每人平均約有三百萬美元資產可以投資運用!

國民黨一直很不服氣,明明各種經濟指標都表現良好,為何民意支持度卻始終拉不上來;馬總統也一再對「無感復甦」一辭表示不以為然。不過,這份財富報告說明了一切,經濟成長都成長到有錢人的口袋裡,市井小民對經濟復甦一無所感,五都選舉執政黨當然陷入苦戰!

其實,不需要看美林的財富報告,光看我們官方的統計資料,就知道台灣貧富差距有多嚴重了。

根據財稅資料中心統計,一九九八年,台灣最富有的五%與最窮的五%,平均家庭年所得相差卅二倍。二○○八年,金字塔頂端五%的平均所得是四五○萬餘元,最窮的五%則只有六萬八千餘元,兩者相差六十六倍,創下歷史新高。而且,預估這種「迭創歷史新高」的趨勢,還看不到底。

全球化、知識經濟擴大貧富差距,舉世皆然。但,台灣過去因為走「民生主義」路線,蔣經國重視基層民眾生活甘苦,貧富不均現象遠比他國緩和,如今貧富不均竟然惡化到幾乎是「朱門酒肉臭,野有凍死骨」,當然與政商掛鉤,脫不了關係。

這些年來,不管藍、綠,執政者的施政邏輯都是「減稅以鼓勵、擴大投資,創造就業機會,進而提高所得」。但,隨便以降低遺贈稅為例,近年來,台灣游資氾濫,銀行都不願收大額定存了,政府卻以吸引台商鮭魚返鄉為由,調降遺贈稅。結果就是「台灣打破近廿年來資金只出不進的情況」,台商大把大把地搬現金回台。

遺憾的是,資金回流只是進一步助長游資氾濫,推升股市投機,吹大房市泡沬,製造出一批新富豪,創造了漂亮的經濟成長率,讓執政者「自我感覺良好」而已。事實上,調降遺贈稅吸引資金回流並沒創造就業機會,提高所得。

光富人獲利不打緊;但少了稅收,政府要如何濟貧?硬要搞社福,結果就是舉債施政,禍延子孫!

每一千個台灣人,就有三人是富翁,我不會眼紅。但是,想到每一百個台灣家庭,就有五個年所得只有六萬八千餘元,卻令人心痛!

fsj 提到...

逃跑外勞3.3萬人 越勞占近半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10.01

近兩年快速飆升 月月創新高

國道6號工程爆發重大工安意外,造成7死慘劇,其中更有6 名是非法外勞,非法外勞問題引起關切。根據移民署最新統計,逃跑外勞人數在近兩年快速飆升,截至99年8月為止,行蹤不明的逃跑外勞人數不但衝破3萬人,更累計達3萬3510 人,月月創新高。逃跑外勞中,以越籍1.5萬人最多。

至於行政院長吳敦義今天上午對外表示逃跑外勞約數千名,勞委會表示,提供給院長的數字的確是3萬餘名,院長說的數千名,可能指的是每年淨增加的未查獲行蹤不明外勞人數。以今年7月為例,未查獲外勞人數為32927人,較去年7月的28406人約增加4521人。

據了解,逃跑外勞問題一直讓勞委會非常頭痛,而逃跑外勞增加的速度更在這兩年激增,由原本的2萬餘名飆升到今年3 萬餘人,主要分界點正是移民署成立後,非法外勞查緝由警政署移由移民署負責,由於查緝績效遭立委刪除,近兩年查緝非法外勞人數遞減,由以往每年1.2萬人銳減為每年8、9 千人,致非法外勞人數直線上升。

統計顯示,從開放以來逃跑外勞總計9.7萬人,其中有6.4萬名外勞已經查獲出境,現在仍行蹤不明的外勞還有3萬3510名。

外勞為何要逃跑,成為非法外勞? 勞委會職訓局曾在去年針對97年行蹤不明原因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以「受其他外勞的慫恿、轉介」佔49%,其次是「聘僱期限即將屆滿」30.4%、「希望獲得較高待遇」17.2%、「工作環境無法適應」7.6%,其他包括思鄉情緒、仲介費太高、外籍配偶媒介等,都是外勞逃跑原因。

勞委會表示,近幾年都與警政署、移民署積極處理行蹤不明外勞,其中包括鼓勵民眾檢舉,只要查獲一名,就可得5千元獎金。另外對於非法媒介、非法僱用外勞者,要求地方政府以50-75萬元的最高罰鍰重罰。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國道6號工程意外,發現6名未確認身分外勞,針對公共工程竟然出現非法外勞,勞委會強調,該工地確實未申請外勞,目前正請南投縣社會處了解是「非法外勞」,還是「非法工作」,並確認「雇主」身分。勞委會表示,只要確認雇主,可處15-75萬罰鍰,但依就服法只能罰雇主,無法連帶追究發包的公共工程施工單位。

勞委會表示,目前已確認受傷的越南外勞確實是逃跑的「非法外勞」,至於死亡的6名外勞,正請南投縣社會處到現場確認身分,目前只能說是「疑似非法外勞」。勞委會表示,經查該工地並未申請外勞,因此外勞是非法工作,但到底是仲介逃跑外勞工作,還是合法外勞非法工作,必須等確認身分後才知道。

※ 相關報導:

* 傳產業者:法令缺失 外勞增加主因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883089.shtml

台中縣議員陳清龍受理了很多業者陳情,他表示,全國很多製造業者面臨同樣問題,本國勞工怕苦不願做,外勞卻因比例問題被遣返,不但造成外勞大量逃跑問題,也使業者面臨被迫停產、關廠危機,他說:「政府要根留台灣,搶救經濟,都是在玩假的」。



◆ 政府出錢 養私校雙薪肥貓

自由時報 2010.10.01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立法院預算中心在昨出爐的「一百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整體評估報告」中指出,目前公務人員退休再至政府補助私校任職情形嚴重,形同政府拿錢養這些私校雙薪肥貓,不但不符社會公平原則,也排擠他人工作權,浪費高學歷者及流浪教師的教育資源。

排擠流浪教師工作權

該報告指出,九十八年度全國一百一十所私立大專院校中,由軍公教退休人員再任者有一千三百五十人,其中轉任校長有三十八人,轉任教授、副教授職務有一千二百四十七人,轉任職員有六十五人。

從轉任校長者來看,其中不乏由行政院各部會退休的正、副首長,如中國醫學大學校長是前教育部長黃榮村、佛光大學校長是前教育部長楊朝祥、南台科技大學校長是前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長戴謙等,如果範圍再擴及轉任私立高中職或中小學者,恐怕不計其數。

若依學校區分,公務人員退休再任教職員者,以文化大學七十九人最多,長榮大學四十六人其次,亞洲大學也有四十五人。這些私校每年都接受政府數千萬至數億元的補助,等於政府發給他們退休金外,還同時補助他們的薪資。

大專院校有一千多人

報告指出,私校接受政府補助金額龐大,其中不乏由高階公務人員再任私校校長、副校長、教授,很難不讓外界有自我酬庸、利用職務之便的聯想,而且部分退休再任人員月領退休俸,又再任私校,同時支領雙薪,卻未見現行制度規範。

以高階公務人員簡任十四職等為例,若以退休所得八成計算,月領退休金約十萬餘元,如果再任私校校長,職務報酬為十萬元,則退休後月領雙薪合計約二十萬餘元,立法院預算中心認為,已明顯違反社會公平正義原則。

另公務人員退休轉任社團法人(如同業公會)職務者,並未如轉任政府投資之財團法人等機構須停領月退休金及十八%優惠存款利息,立法院預算中心也質疑已成被獨厚的另類「肥貓」。



◆ 厄瓜多政變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中央社、聯合新聞網╱聯合晚報╱記者彭淮棟/即時報導】2010.10.01

厄瓜多國會29日通過削減軍警福利法,將近千名不滿的警察30日找總統科雷亞理論,雙方對峙,科雷亞被催淚瓦斯罐丟傷躲入一所醫院,指控警察政變,全國戒嚴,12小時後,軍方深夜派兵突破包圍醫院的警察,護送科雷亞返回總統府,恢復國家秩序。過程中一名警察喪生,六人受傷。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南美國家厄瓜多(Ecuador)今天爆發動亂,總統柯利亞(Rafael Correa)遭到抗議者攻擊,受傷送醫接受治療,柯利亞隨即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

厄瓜多的軍警30日抗議國會通過一項刪減軍警福利的法案,大約150名軍人占據首都基多機場,機場被迫關閉,穿著制服的警察走上街頭、焚燒輪胎,並占領國會。目擊者稱,基多和第二大城奎亞基爾出現暴民趁火打劫亂象,許多公司和學校停班停課。

厄瓜多總統柯利亞在面對群眾示威抗議時,遭到催淚瓦斯擊中,受傷送醫治療,隨後傳出,他接受治療的醫院外,又爆發新的流血衝突。

【中央社╱厄瓜多基多30日綜合外電報導】

南美洲國家厄瓜多的總統柯利亞(Rafael Correa)今天譴責所謂反對他政府的「政變陰謀」,他並因擔心生命有危險而進入一家醫院避難。

柯利亞告訴電視台:「這是反對派以及軍方和警方中部分派系領導的政變陰謀。無論我發生了什麼事,我要表達我對家庭和祖國的愛。」

他指控警方意圖闖入他在避難醫院藏身的房間。

柯利亞說:「如果我發生了任何事,他們要負責。我會喪失的唯有生命,我將欣然赴難。」

外長巴蒂諾(Ricardo Patino)已呼籲民眾,和平遊行表達對柯利亞的支持,前往醫院「營救」他。

47歲的柯利亞2007年1月上任,他早先想要安撫一批占據營區抗議薪資福利遭刪減的警員。不過,他遭到警員報以噓聲,現場很快瀰漫催淚瓦斯,他隨即被送到營區附近的醫院。

柯利亞面對抗議警員時明顯情緒激動,他在陽台上高喊:「各位,你們如果要殺了總統,本人就在這裡。想殺就殺。有種就殺了我。」

他稍後說,他遭到抗議警員攻擊,必須接受治療。他在基多的警察醫院告訴地方電台:「他們對我們投擲催淚彈。一個催淚彈就在我面前爆炸,讓我和內人暈眩了幾秒鐘,也可能是幾分鐘。」

柯利亞證實,他正在考慮解散國會的選項,因為連他領導的左派政黨都唱反調,阻撓通過目的在刪減國家支出的立法案。

厄瓜多現行憲法規定,總統可以宣告出現政治僵局並解散國會,以命令統治,直至舉行新的總統和國會大選。不過,要這麼做必須獲得憲法法院批准。

基多今天稍早出現令人困惑的亂象,數十名軍人擁上機場的跑道,使得航班停止起降,他們拿著標語牌,要求柯利亞的政府在福利問題上多尊重軍方。

目擊者說,基多和另一城市圭亞基爾(Guayaquil)出現劫掠事件,許多勞工和學生都先下班和下課回家。在基多的部分地區,有未穿制服的警員焚燒輪胎,抗議刪減他們福利的方案。

厄瓜多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成員國,有1400萬人口,政治不安的歷史久遠。在柯利亞上任前的10年間,由於經濟混亂,有三位總統在街頭抗議風潮後垮台。

軍方首長龔薩雷茲(Ernesto Gonzalez)稍早表示,軍隊仍然效忠柯利亞。他告訴記者:「我們是個法治國家。我們效忠最高當局,也就是總統。」

fsj 提到...

外勞在台灣…勞薪勞力層層剝削

【聯合晚報╱記者白錫鏗/台中報導】2010.10.02

國內引進的外勞人數多達30餘萬,在有厚利可圖情況下,人蛇集團發展出兩種控制外勞的手法。

一是預謀型,以勾結醫師偽造巴氏量表等偽造證件大量引進外勞;一是利誘型,先以高利誘逃合法外勞,再集體控制,帶到血汗工廠剝削,攫取暴利。

國內工資遠高於東南亞,吸引泰國、印尼、越南、菲律賓貧窮民眾來台打工,但卻有種種限制、層層剝削,人蛇集團即利用此漏洞,勾結不肖醫師,偽造巴氏量表,大肆引進東南亞外勞。

人蛇集團引進外勞,為的就是錢,於外勞抵台後,先扣留護照、證件,再仲介他們從事工程、清潔、看護等,工作所得大部分歸業者所有。

先串謀醫生 引進外勞
再誘騙逃跑 收容壓榨

業者除「預謀」引進外勞牟利外,還吸收逃跑外勞,這些外勞逃跑主因在於被層層剝削、所賺不多,或是打工期限已到期,不肖業者佯稱給予高的報酬,誘使這些外勞逃跑後收容他們,集體管理,待價而估。

據承辦過這些案件的檢察官指出,逃跑外勞多誤以為可獲較高的報酬,沒想到卻陷入煉獄,經由業者介紹到建築工地、或到果園、或到農田工作,每天僅有500元至800元工資,有良心的業者每月還會給數千元花用,狠心的業者全數抵做吃飯和安置費用。

逃跑外勞有工作才有便當吃,沒工作就沒有東西吃,餓得偷地瓜、挖野菜充飢,睡的更慘,數十人擠在十坪大的地板,冬冷夏熱,過著非人生活。

※ 相關報導:

* 清查非法外勞 檢舉獎金擬提高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885253.shtml

勞委會上午表示,將在2周內會同內政部儘速就預防面及查緝面,研議積極改善作法,希望從提高檢舉獎金、全面查緝等方式,減少行蹤不明外勞人數。

* 非法外勞 為何出現國道工程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884809.shtml

立委林德福質詢說,國道六號工安事故,從得標的大廠商到施工的小承包商,「大包發中包,中包發小包,出了事,大家都不包。」

* 外勞掮客失聯 檢要通緝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2/5886088.shtml

前天坦承引進逃逸外勞到國道六號北山交流道工作的黃鈺展,獲釋不到七小時,檢警昨天凌晨要他再到案說明時已失聯,因有逃亡之虞,南投地檢署緊急限制他出境,並發出傳票,若再不到案,不排除通緝。



◆ 國道六鷹架崩塌 承包商互踢球

華視新聞 2010/10/02 18:58 洪杰民 詹季燁 史恩銘南投報導

國道六號北山交流道的倒塌意外,釀成七死三傷悲劇!六名被壓死的非法外勞,目前已經查出四人身分。到底雇主是誰,承包廠商互相推來推去,最上游包商甚至將責任推給不幸罹難的工頭莊永和,但莊永和的太太,上午出面反駁,絕對不可能。碰的一瞬間,上百條的鋼筋,木條,夾雜水泥,從天而降,這場北山交流道的工安意外,不只壓死七條無辜性命,更壓垮了七個家庭,其中有六名是非法外勞,到底是誰雇用他們,承包的上游廠商,國登營造,昨天匆匆離開現場,一句話都不說,一大早位在高雄的辦公室,更是大門深鎖,而這起工程層層轉包,是國登營造轉包給新鴻全營造,新鴻全再轉包給極進,現在他們全把責任推給最下游的工頭莊永和,莊永和也不幸罹難,她的太太出面反駁。莊太太越說越難過,他說先生為了工程,每天早出晚歸,如果有錢承包,何必這樣辛苦工作,大罵上游承包商,推卸責任,而六名外勞,經過兩天追查,終於查出其中四人身分,他們之前是到台灣幫漁民捕魚,卻落跑,檢察官已經傳訊三間承包商,釐清責任,要幫他們討公道。



◆ 層層轉包 勞工浩劫

【黃馨慧】2010-10-03 中國時報

國道六號工安事故不幸造成七人死亡,事故發生以來媒體多方報導:死亡勞工無論本勞或外勞均在沒有投保勞工保險的情況下上工,同時唯一死亡之本國勞工莊永和先生被視為工安事故中的雇主,可能將無法獲得任何理賠,同為營造工人的我們對此工安意外感到非常痛心與不平,因為這樣的事件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

首先,據報載死者莊先生為國道六號工程「灌漿工程部分」的「第四包」,勞委會手持《勞基法》,將莊先生視為雇主,實在是只見法律上的「法匠」見解。在台灣身為營造工人的我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是直接受僱於營造公司,也就是說台灣的營造公司是只有行政人員卻沒有營造工人的公司,台灣營造業的積習就是「轉包」而且「層層轉包」同時也將責任轉嫁出去,從雇主身分的直接負責變為連帶責任。

於是營造勞工想參與政府公共工程建設,就必須向營造廠承包工作,必須有勞工領頭被迫成為「有雇主身分的勞工」才能領一群夥伴上工養家。問題是有能力承攬政府工程的資方營造廠,平時不必承擔社會責任,不用聘任營造勞工,連無薪假都可以省了。承攬工程之後就是層層轉包工務,一旦工安意外發生,看著《勞基法》裡有雇主身分的小包工頭單獨扛著沒能力扛的直接責任,營造公司卻可以派出工務、法務部門會同律師,好整以暇地幫營造廠錙銖必較連帶責任的部分,我心沉痛!試問,我們的政府,府發包重大工程建設之時,為何讓只有「獲利能力」,沒有直接雇用工人、沒有「執行能力」的營造公司合乎承攬資格,讓不須擔負企業責任,需要一再轉包的營造廠來承攬建設?

尤有甚者,這些營造場轉包工程的對象,與營造公司之間的關係,很多根本就是營造公司的子公司或轉投資之工程公司,於是政府花在公共工程的預算,施工勞務單價就這樣一層一層被剝下來,實際交到「最後一包」的工頭之手,再發給施工的營造工人,本勞的待遇往往比雇主提供勞健保與食宿的外勞還不如。於是,施工工頭再怎麼創造利差,他們多轉向人力派遣公司或人力工頭,這些人坐在辦公室就可以抽取每人每天三百元的佣金,與施工工頭對分佣金,提供營造業個體勞工工作機會,甚至還不提供勞保、健保。勞委會、勞檢所難道都不明白營造業這樣扭曲的生態,只在發生工安事故時,追究一些表面之責,更深層的結構問題呢?政府得罪不起營造資方,保護不了勞工嗎?

國道六號工安事故,若罹災工人確實由莊先生召喚而來上工並直接發給工資,在《勞基法》上莊先生確實具有雇主身分。但沒為自身及工作夥伴投保勞、健保,也確實違法,我們不禁要問:數十億的國家公共工程,莊永和先生有權力能管理得動工地安全嗎?他管得到國道六號工程的工務嗎?他只是在扭曲的制度下,被迫帶上雇主身分的勞工,一個沒有管理權力,卻要直接負責的勞工,呼籲政府正視勞工的苦情與處境吧!

營造業這樣的轉包文化,政府單位也心知肚明,也知道對勞工權益危害甚深,但政府為何沒有勇氣改變或限制轉包,身為勞工我們不禁要問:政府發包重大工程建設之時,為何讓只要獲利,沒有執行能力,不須擔負企業責任,需要一再轉包的營造廠來承包?政府發包的國家建設,冠其美名為愛台建設,流血流淚的卻是台灣本土的勞工啊!(作者為台北縣營造工會祕書)



◆ 泰籍女監護工遭剝削每天夜間工作13小時

中廣新聞/謝葉蓉 2010-10-02

兩名泰國籍女子以監護工名義申請來台工作,沒想到來台後被雇主當成工廠勞工,扣留證件,還必須作大夜班,每個月薪水卻只有一萬元。泰勞向勞委會1995專線投訴,員警循線找到這家汽車零件工廠,才結束兩名泰勞被剝削的日子。

這家汽車零件工廠,位在彰化縣福興鄉,許姓老闆半年前申請兩名監護工,不過,不是用來照顧老人,而是當作工廠勞工,扣留兩名泰國籍女子的證件,要她們作夜工,工時從晚間六點到隔天七點半,並讓她們睡在豬舍改建的宿舍。兩名泰籍女子每天工作十三個小時,月薪卻只有一萬,受不了雇主剝削,泰籍女子向勞委會1995專線投訴,警方抵達工廠,兩名泰籍女子當場痛哭,而工廠老闆辯稱,泰籍女子的工作是看小孩,不過,員警要泰籍女子當場操作機台,兩人的動作都相當熟練,員警說,如果不是經常操作,連男人也無法像這樣熟練。

警方表示, 兩人超時工作,也沒有任何津貼。員警及勞工處人員安撫兩人,也終結兩人被剝削的日子。

※ 相關報導:

* 退休領雙薪 飯碗全捧去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885921.shtml

聯合報報導,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全國有一千多名軍公教退休,兼領月退俸與十八趴,再到社團法人或私校任職,排擠他人工作權,筆者深思此問題實不容忽視。

fsj 提到...

勞委會改口:莊永和是勞工非雇主

【聯合晚報╱記者郭玫君/台北報導】2010.10.04

將給予職災補償與慰問金

國道六號北山交流道新建工程工安意外事故,有關罹災者莊永和身分是否為雇主部分,根據勞委會經中區勞動勞檢所實際查證結果,最新認定罹災者莊永和為「極進工程行」所僱的勞工,將給予職業災害補償與10萬元慰問金。

勞委會解釋,一開始認定莊永和為雇主,是因為另六名死亡的外勞由一名黃姓包商找來上工,該黃姓包商聲稱承攬此業務的盈餘是和莊永和一起共分,所以當初才會認定莊永和是雇主,不過經勞委會與極進工程行確認後,證實莊永和只是受雇勞工,雇主應依勞動基準法規定給予45個月平均工資的職業災害補償,勞委會也預計發給10萬元慰問金。

營造相關工會斥變來變去

【記者陳宏瑞/高雄報導】

勞委會將國道六號工安事故死者莊永和視為「灌漿工程部分」第四包的「雇主」,今天又改口。對此,高雄市營造業職業工會和營建土木職業工會都表示無法認同,因為工頭根本沒有公司行號,如何申請外勞?而且也應該先查清楚這些非法外勞到底是誰「直接」聘請來的,才能認定誰是雇主?怎麼可以這樣變來變去。

高雄市營造業職業工會理事長黃華山表示,要向政府申請外勞,一定要有公司行號,莊姓工頭怎麼可能有?因此可能是承包商找來外勞,只是讓莊姓工頭當監工,嚴格來說,莊還是受雇包商的「工人」,而非「雇主」。勞委會怎麼會連這個都搞不清楚。

黃華山說,現在小包除非長期有大量的工作在手,不然不太可能願意用非法外勞,否則要負的責任實在太大了,而且還有違法之虞,因為現在台灣的工人一天也只要一千多元,比起要供吃供住的外勞,也貴不了多少。

高雄市營建土木職業工會理事長吳石吟則認為,這種層層轉包的現象在營造業司空見慣,因為大的營造商標到工程後,轉包給承包商,承包商再往下包給小包,就是把責任往外推,出事也不用直接負責。吳石吟表示,這些最後包到工作的小包或工頭,很可能去找外勞的仲介或從別的包商「借」一些外勞來用,都是臨時性的,有工作才去找,找來的工人當然素質也參差不齊,出意外的機會當然高。

兩人都認為應該要先查清楚到底是誰「直接」聘用了這些的非法外勞,而不是把已經過世的莊姓工頭當成「代罪羔羊」。

【記者游智文/台北報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表示,不肖廠商以低價搶標,層層轉包,確會對工程品質或工安造成不良影響,工程會已從修改最低標限制、上網公告廠商履歷及針對技術顧問公司異常承攬進行專案稽核,三管齊下以進行改善。

對於最新查出承攬國道六號事故工程的廠商疑以人頭充當負責人一事,工程會表示,主管機關依設計及合約行事,合約中對承包廠商條件都有一定規範,惟實務上,要事先了解條件符合的廠商是否為人頭負責人,有一定困難。



◆ 非法外勞喪命 政府不能卸責

【聯合報╱陸以正/退休外交官(台北市)】2010.10.04

政府功效不彰,一半是人為因素;平時眼開眼閉,出事後互相推諉。只有在媒體大幅報導,引起社會公憤時,才手忙腳亂地調查實情。國工局負責的國道六號日前發生意外,台籍領班與六名印尼籍外勞死於非命。查出這六名外勞都是非法的,難怪吳敦義院長震怒,下令徹查嚴懲。

台灣幾十年經濟繁榮,教育普及的結果,年輕人群趨高薪優渥的工作,無人願意在烈日照曬下,流汗作苦工。外籍勞工正好填補了這個缺口,不僅建築業如此,做家庭雇工的人數尤多。我的親戚朋友中,幾乎每家都雇有外籍幫傭,十之八九都是非法居留的,以印尼、菲律賓、越南籍者為多。出入境管理局也知道有此現象,只在不出事時假裝糊塗而已。

依照勞委會統計,在台外勞有卅七萬二千多人,其中由印尼來的即達十五萬一千多人。我敢打賭說,實際外勞人數至少超過五十萬人,亦即全台人口的百分之二點二。這些人因無合法居留身分,不能享受健保或其他福利。現在出了舉國注視的人命案,國道工程局的處長居然說:「依據合約規定,這個工程是不應該有外勞的。」有誰相信?

國道工程局不負責,那麼該誰來負責呢?是監造的中興工程顧問公司?承包的營造商?層層轉包的小包商?還是剝削這些外勞的「經紀人」?坦白而言、過去不聞不問的政府主管機關,尤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不能卸責,要推托也推不掉。

為今之計,除追究責任外,更要痛下決心,改革外勞引進與管理的法令規章。首先要建立基本原則:外勞也是人,有他的人權,應享有最低的社會福利與人權保障。他們既然為台灣建設盡力,至少在工作期間,雇主應該替他們投保健保與意外險,離職時自然同時取消。

其次,勞委會應經常派遣人員,視察外勞的工作環境與生活條件,訂立最低標準,不能容許雇主讓他們十幾廿個人,擠在一個小房間裡睡覺,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不依規定限期改善者,永久取消申請外勞的資格。

最後,各級政府應嚴格稽查營建廠商、大小包工與提供外籍勞工的「經紀人」,不得雇用非法外勞,亦不得剝削外勞應得的最低工資;違者依法送檢察官提起公訴。只要有一兩個案件將違法者判處徒刑,媒體擴大報導後,種種不合理的事件就會消滅得無影無蹤。

fsj 提到...

夫妻拾荒20年 買兩房一車

【世界日報╱大陸新聞組上海4日電】2010.10.04

在路邊收廢品的一對50歲夫妻日前擺起「家宴」,慶賀夫妻倆加起來的「百歲」生日以及到南京創業20年。揚子晚報報導,這對夫妻靠做保潔、收廢品不但養活了三個孩子,還在南京新街口鬧市地段買了兩套房子一輛車,並且如今已當上爺爺奶奶。

據報導,今年50歲的徐家慧是江蘇宿遷人,同齡大的妻子叫劉翠珍,也是宿遷人,如今兩人都在南京靠做保潔收廢品扎根。徐家慧說,1990年,他的一個親戚介紹夫妻倆到南京慈悲社社區打零工,妻子劉翠珍就在社區做保潔員,當年社區還提供了一間門房給他們住,儘管當時門房內電都沒有,但是好在有個吃飯睡覺的地方。

據報導,劉翠珍說,「我們2004年在新街口明華新村買了一套兩室一廳的二手房,當時總價38萬,我們向銀行貸款10萬,又向親戚借了幾萬元,其他的都是靠做保潔、打零工攢下來的,這套房子買下後,我們生活更加節儉,至今還記得那一年的除夕夜,我們飯桌上沒有一樣葷菜,全素。」一想到貸款的壓力,夫妻倆除了節儉,更是拚命找活幹,後來他們發現如果能進附近的辦公樓收廢品肯定能「發財」。劉翠珍說,他們買了一輛帶電瓶的垃圾車,幫助附近的一家酒店清運垃圾,此外又幫助附近金輪大廈、金輪新天地、華辰大廈等商業樓清運垃圾。

報導說,靠收舊紙板、廢報紙,老徐夫妻倆收入也明顯多了,後來他們就在慈悲社買了一套52平方米的二手房,還買了一輛麵包車幫助搞運輸。劉翠珍說,儘管在新街口地區有兩套房子,但平時住在自己房子裡的時間很少,大多時間是在馬路邊,大熱天就睡在下水道的蓋子上,又臭又髒,但是沒辦法,他們的工作就是這樣,現在目標是為小兒子再買第三套房子。



◆ 世界人居日 台灣社會住宅 比率不到1趴

陳宥臻/台北報導 2010-10-04 中國時報

今天是聯合國訂定的「世界人居日」,傳達住是基本人權,但若是以社會住宅比率來看,台灣和先進國家的差距動輒百倍。社會住宅推動聯盟昨表示,台灣的社會住宅比率不到一%,相較香港近三成、新加坡八.七%,似乎顯示台灣基本人權太低。聯盟發言人陳美鈴呼籲,政府能將社會住宅提升至五%。

社會住宅聯盟表示,國際上統稱的社會住宅包括兩種,「只租不賣」和「中繼住宅」。只租不賣是針對弱勢族群設立,中繼住宅則是針對新婚夫妻或是青年等,暫時收入較吃緊的族群,等到存夠錢後,再搬出買自己的房。

不過,以台灣的狀況來說,全台社會住宅僅有六三九七戶,占住宅總量僅○.○八%。全台的中繼住宅也寥寥可數,台北只有近四百戶,位於內湖和萬華區,主要是針對公共工程的搬遷,提供給遷住、暫時安居的民眾。

再深入看,台灣社會住宅占住宅總量比例僅○.○八%,遠遠落後國際標準,其中房價高漲的台北市,社會住宅比例為○.六四%、新北市○.○ 二%、高雄市(合併後)為○.○三%。反觀其他國家,新加坡的社會住宅比率近九%、高房價的香港更有二十九%、荷蘭達三十四%、英國達二十%,整體歐盟平均達十四%。

陳美鈴更指出,台灣政府常表明台灣的自有住宅率達八成以上,其實這都是重複計算的結果,包括單人持有多戶房子,以及沒有扣除南部北上工作,在外租屋但親友持有房子的民眾等等。

陳美鈴昨日在記者會中呼籲,希望政府不要再賣國土,而是要成為土地守護者,建議政府優先釋出合宜用地供社會住宅興建,並且配合都市計畫變更、市地重劃、都市更新、聯合開發等做法,取得社會住宅,幫助弱勢民眾。

陳美鈴進一步指出,台灣目前有高達一百多萬戶的餘屋,也可以透過租稅工具、獎勵措施或是租金補貼,讓這些空屋做為社會住宅。



◆ 「養不起小孩」 婦團要求平價托育

【聯合晚報╱記者劉開元/台北報導】2010.10.04

少子化嚴重,多個婦女團體上午表示,少子化的主因之一,是許多父母怕「養不起小孩」,因為托育費用太高。因此婦團要求建立平價、優質的托育制度,並在中央及直轄市、各縣市都設「公共托育服務委員會」,以協助婦女兼顧工作與育兒,並有效提振生育率。

呼應婦女團體的訴求,立委黃淑英、林淑芬、陳亭妃、田秋堇、陳節如等人表示,將在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中,設置中央與地方「教保服務審議委員會」,定期審定幼托機構合理的服務內容、收費金額、人員薪給等事項。立委更表示,政府應負起責任,讓勞動家庭得到平價、優質的托育服務,展現國家支持家庭的決心。



◆ 社論-不碰直接稅 絕不能改善所得分配

【本報訊】2010-10-04 中國時報

在一系列台灣所得分配惡化的證據浮現之後,行政院由副院長陳冲召集跨部會專案會議,提出調整產業、強化社福等政策方向。在行政院外,總統府也不甘寂寞;府內的財經諮詢小組並不顧忌府院之間在雙首長制下的矛盾,也要「踩線」行政院的財經政策,對所得分配這樣的熱門議題湊熱鬧。在最近總統府的會議中,該小組也提出了所得分配惡化的另一版對策,由經建會提案,像是經建會與行政院副院長在「平行作業」。

綜觀府與院兩個版本的政策方向,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迴避對以往的政策做檢討,也不敢碰直接稅。這樣的迴避閃躲可以理解,因為現任內閣無論如何不便否定先前內閣的一長串直接稅減稅措施。二○○九年初大幅降低的遺贈稅不能做檢討,因為府院會議在檯面上都有一整掛當年主張降稅的始作俑者,不能叫他們自我否定。降營所稅對所得分配是否有惡化效果與會者也不能明說,因為那是府院首長最近宣揚的「黃金十年」啟動機關。既然幾項相關嘉惠富人的重大政策都不能碰,府院會議只好訴諸奇門遁甲,找些諸如「奢侈稅」這樣的枝節議題大力發揮。看到這樣自縛右手、自斷左臂的因應所得分配惡化專案會議,我們真不知道府院將來能施展出什麼樣的奇特武功,能對所得分配問題有所助益。

正因為府院會議不能牴觸馬政府過去一系列的減稅政策,只好將不少討論重點放在對低收入戶的補助措施。但是我們要坦率指出,不論是家庭收支調查或財稅資料中心的報稅資料,都不太容易抽樣到真正需要社福照護的社會低層家庭。收入極低者根本無正式所得,也無稅可退,通常懶得報稅。社會邊緣家庭往往居無定所,也不容易被主計訪員追到予以訪問。因此,所得分配不均指標所涵蓋的抽樣家戶,與社福網絡所能照顧的家戶,恐怕重疊度並不高。若因為所得分配指標難看就對重疊度不高的另一組家庭族群提高補助,固然是社會關懷的呈現,卻不是對症下藥該有的政策。

如果馬政府真心要解決貧富差距惡化的問題,一言以蔽之,就不能迴避「對高所得者課稅」。而且,讓我們講清楚說明白:對富人所課所加之稅,必須是所得稅、資本利得稅或遺贈稅等直接稅,而不是汽車稅、遊艇稅、豪宅稅等間接稅。如所周知,國內知名的企業集團老闆都擁有豪宅、名車等高價耐久財,但其中為數不少或則登記在公司名下、或則由公司費用以租賃戶方式供老闆或高幹使用。如果真的對高價汽車住宅等課奢侈稅,則只是讓公司股東平均承擔稅負,坦白說這些有錢的大老闆幾乎是不痛不癢。因此對高價奢侈品課稅,除了「導正社會風氣」的形式意義外,其實並無重分配效果。

另一方面,馬政府也該了解為什麼公平稅改聯盟等民間公益團體對於劉內閣推動降遺贈稅一事耿耿於懷。依所得分配文獻,「公平」其實有兩種不同的概念:其一是靜態時點富有者與貧窮者的所得差距,此類不公平可由主計處公布的高/低所得比例指標刻劃。另一種公平衡量方式,則是動態的所得流動概念。一般而言,大家希望大財閥的孩子未必因其出身富有而必然富有,貧寒子弟也未必因其出身寒微而必然落魄。若是社會上多數人都能因努力而改善其經濟狀況,那就是動態的所得公平。很顯然的,課遺贈稅就是民主社會增加社會流動性、減少富人子女「含著超大金湯匙出生」的一種設計。當馬政府去年大降遺贈稅率時,其實就是在僵化貧富流動,對於動態所得公平的達成極為不利。

總之,我們不認為府院雙頭馬車的改善所得分配會議抓到了重點。單單在間接稅、奢侈稅上動腦筋,像是一群不敢碰觸真正頭部傷口的外科醫師,拚命在研究要如何「頭痛醫腳」。讓我們明白地告訴馬總統與吳院長:要改善台灣所得分配,就非得觸及所得稅與遺贈稅等直接稅。不碰直接稅,而想改善所得分配,那是緣木求魚。

fsj 提到...

台灣近8成上班族無償加班

中央社 2010.10.06

最新調查顯示,台灣近8成上班族加班沒有加班費或補假,其中近7成不知任職企業有否針對無償加班的責任制職務報請主管機關審核,近3成則確定公司並未提報。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上週針對有科技業員工疑超時工作致死一事,表示將針對科技業展開是否違法超時工作的大規模勞動調查。

為了解上班族工作型態及工時現況,1111人力銀行今天公布網路調查結果,發現77.77%受訪者的公司採責任制加班(即平日加班無加班費,假日加班無補休與加班費),包括49.67%平、假日加班都沒有加班費和補休,以及28.1%假日加班有補休,平日則無償加班。

最常要求員工無償加班的前三大行業依序是資訊/科技業、營建/不動產業,以及媒體/出版業。平均每位受訪者每月無償加班32.92小時,但他們認為合理的加班時間應該只有一半,為16.21小時。

1111人力銀行公關總監何啟聖表示,前述平均每月加班工時是除以每月30個工作天計算;若以扣除週休的實際工作天數來算,平均加班時間會更長。

調查發現,13.84%受訪者是企業強制無償加班,另有60.71%表示公司未強迫,卻因工作沒做完而必須加班。34.38%受訪者表示為求生存,只好委曲求全接受無償加班;另有27.23%表示,只要有機會,隨時會跳槽。

何啟聖表示,自民國85年勞基法第84條之一有限度開放部分工作不受加班須發1.33倍以上薪資作為加班費、假日加班須給加班費和補休的規定限制後,職場的「責任制」風氣大開,有些企業還無限上綱,讓員工「加班不加價」,甚至發生疑似過勞死案例。

何啟聖指出,勞基法84條之一規定的責任制加班職務,須經勞委會核定公告,勞資雙方應簽訂書面合約,並報請主管機關核備方能生效;許多企業片面要求員工「責任制」加班,卻不給付加班費,恐已違法。

這項調查是在9月27日到10月5日,以網路問卷方式進行,有效樣本數為1071份,在95%信心水準下,誤差值為正負2.99%。



◆ 我有話說-10%外勞為何落跑?

【官文傑/嘉義市(人力仲介業者)】2010-10-06 中國時報

國道六號的工安意外,使得非法外勞的問題再次成為媒體焦點,台灣現有外勞三十七萬人,逃逸成為非法的有三萬三千人,逃跑的比例將近一○%,也就是每十名外勞即有一個是非法的,這樣的數字比例,擺放在原本治安就不太好的台灣社會,其後座力怎不令人憂心?

其實,這幾年逃逸外勞驟增,除了申請手續繁雜外,主要的原因在於勞委會錯誤的政策所致,勞委會受制於所謂人權團體的壓力,一味放鬆外勞管理規定。

例如,雇主對不適任或違規的外勞欲予以解約遣返,必須事前帶外勞至當地勞工主管機關驗證,也就是當面告知要解約遣返並詢問外勞意願,驗證後,雇主或仲介無權留置,通常逃跑者十有八九,這也就是為何逃跑比率從三%驟增至一○%的主因。再加上外勞逃跑被抓沒有任何懲處機制,雇主或仲介不能代保管證件,也不能要求外勞儲蓄,對外勞沒有任何管理權力,但外勞逃跑卻會受到勞委會的懲罰,輕則罰款,重則取消外勞配額;我們贊同維護外勞人權,但也請勞委會需兼顧外勞雇主的權益。

筆者以為,要改善目前這種脫序的狀況,勞委會不該有要讓外勞可自由轉換雇主的想法,應該學學新加坡制定逃跑外勞的懲處辦法,並賦予雇主或仲介更大的管理權責,另外將非法外勞的檢舉獎金由每人五千元提高為一萬元,如此當可有效遏止外勞逃跑的風潮。敬請勞委會當局鄭重思考改進!



◆ 大陸解決缺工 先改革戶籍制

【經濟日報╱記者汪莉絹/綜合報導】2010.10.06

大陸三家重量級研究機構近日不約而同地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城鄉二元化結構下的戶籍管理制度,造成目前中國的「偽城鎮化」和「半完全城市化」狀態。三份報告均建議中共當局,必須儘快改革現行戶籍管理制度。

中國社科院財貿所發布的「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10/2011」認為,受中國城鄉分割以及戶口制度約束,中國的城鎮化是一種「偽城鎮化」狀態。大量農民工雖居住在城市並被計算為城市人口,但並不能同等享受城市的各類公共服務,其收入水準、消費模式無法等同於一般城市人員。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和中國改革發展基金會的報告,也提出類似觀點。人大經濟研究所的報告指出,城市人口的增量中,71.8%是農業戶口,但只要大部分農民工沒有在城市實現永久性定居,任何人口城市化指標體現出來的高城市化率都是「偽城鎮化」或「不完全城市化」。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在「中國發展報告2010」中提出,中國城市化目前仍處在「半城市化」狀態。

中共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楊偉民解釋說,中國現有城市化率的統計口徑,涵蓋了1億4,500萬生活在城市、但沒享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福利和權利的農民工;包括1億4,000萬在鎮區生活但從事務農的農業戶籍人口,這些並沒有真正轉變身分的人口約占城鎮總人口的一半。

三家研究機構均對目前中國的城市化中忽視進城農民工的做法提出質疑,其中「偽城鎮化」、「不完全城市化」和「半城市化」在內涵上均涉及現行戶籍制度。

社科院財貿所的報告指出,目前中國城鎮化是一種「偽城鎮化」,未來政策上重要的是消除這種「偽城鎮化」,主動吸納適合到城市居住的農村人口,尤其是農民工及其子女。

人大經濟研究所的報告認為,中國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轉向短缺的時代已到來,勞動力短缺必然帶來勞動者工資上漲。通過戶籍制度改革將城市戶籍所對應的公共服務覆蓋到來自農村的流動人口後,才能吸引更多的農村人口入城並遏制勞動力成本過快上漲。楊偉民指出,在城市化過程中應該對農民工實行保留戶籍、總量控制,放寬條件,逐步推進的方式,改革現行戶籍制度。

fsj 提到...

財經漫遊-一堂火焰下的領導課

【沈雲驄】2010-10-09 中國時報

愛登山的人,應該都聽過一個叫做Polartec牌子,專門生產具有保暖透氣功能的人造纖維。登山客身上穿的禦寒衣服中,不難看到這項技術的產品。

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個牌子背後,有個經典的管理故事。

故事發生在一九九五年。Polartec的發明者,是一家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叫做摩登坊(Malden Mills)的化纖廠。這家工廠在二十世紀初,以生產羊毛製品起家;二戰期間,因為接到了美國軍方的大訂單,替美軍生產軍服而發了大財。摩登坊在戰後積極轉型,並開發各種材料科技,業績也跟著蒸蒸日上。

尤其是進入九○年代,公司在第三代的艾倫.佛斯坦領導下,技術更一棒接一棒地突破。一九九一年,第一代的Polartec正式問世,透過新的夾層技術,推出有防風效果的布料。接著,該公司又先後推出有伸展功能的PolarStretch、強調防水易乾的PolarDry等品牌,甚至還研發出可用回收寶特瓶,製作成人造纖維的技術。

沒想到的是,就在佛斯坦信心滿滿之際,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十一日的一場大火,卻將該工廠夷為平地。那是麻州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工業意外,對這個人口只有數萬人的小城而言,更帶來近乎毀滅的後果。因為隨著這家大工廠全面停擺,旗下高達三千名員工的家庭,也頓失所靠。

這時,佛斯坦做了一個讓人跌破眼鏡、並從此為人津津樂道的創舉:他宣布,要在原址重建工廠,讓大火中失去工作的員工們,能繼續養家活口。另外,他還承諾,在重建期間的六個月,所有員工都繼續領薪水,直到復工為止。

是的,不必上班,照領薪水。佛斯坦以行動證明,天底下真的有這麼好的事;管理學者們也終於目睹,真的有一位企業家,用真金白銀來貫徹重視員工、「員工是重要資產」的口號。

也許有人會說,佛斯坦的慷慨,多少帶有收買人心、沽名釣譽的味道。畢竟,當老闆這麼大方,將來復工後,員工們敢不死心塌地?往來廠商看見這種手筆,多少也會敬他三分。過去員工幫他賺了這麼多錢,拿一點出來分也並不為過。何況,還能換來美名與曝光,很值得。

說得容易。但看看今天那些遭遇相同處境的企業,就不難明白佛斯坦這麼做,需要多大的愛心與氣量。一來,佛斯坦就算想收買人心,不見得需要花這麼多錢。只要學學今天那些老闆,皺起眉頭說句「苦啊」,或是什麼「共體時艱」之類的話,都能輕易將自己塑造成很慘的受害者,根本不必把賺進自己口袋的財富掏出來。

二來,相較於員工們的頓失所靠,這場火災對佛斯坦來說,其實沒多大損失。主要的設備全都投了保,理賠的金額也高達三億美金,相當於新台幣近百億。換言之,工廠燒了固然可惜,但身為老闆的他,照樣是很有錢的人。他大可不必管員工,順勢拍拍屁股,把工廠遷到成本更便宜的國家去,或是乾脆退休算了。

但實際上,為了支付這筆高達三千萬美元「停職留薪」的薪水,加上龐大復建工程的開銷,佛斯坦最後不但得將三億美元全拿出來,自己還得另外跟銀行借了一億美元才夠。而且重建後的摩登坊營運大不如前,被迫在二○○一年破產,Polartec也轉手他人。這,又是何苦呢?

在管理學上,把公司經營到破產的佛斯坦,自然無法證明自己是成功的領導者,但這絲毫無法抹滅這位企業家,在危機中所立下的典範:身為經營者,就該這樣與員工共苦,與社區共存。

天災也好,人禍也罷,身為經營者,當然不應大辣辣地將問題歸給基層,讓社區承擔後果。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管理學者拿佛斯坦來與今天的企業對比,抨擊大老闆們的自私──明明自己已經身價數百億,但只要業績不好看,卻還是拿基層的勞工開刀,而自己高薪照拿、股票照分,遑論從自己腰包掏錢出來了。

沒有人樂見天災人禍,但萬一遇上,有錢的大老闆們何妨想想佛斯坦,問問自己,真有在「共體時艱」嗎?

(作者為早安財經出版社發行人)



◆ 法國大罷工 又有2油港加入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2010.10.09

全球第三大港馬賽和附近一個油港的碼頭工人,8日加入煉油廠不滿港口改革而進入第12天的罷工,不但使法國境內供油吃緊,而且使法國總工會(CGT)為反對勞工退休年齡提高而預定9日開始的全國罷工更添助力。

馬賽和附近「濱海福斯港」(Fos-sur-Mer)的碼頭工人8日上午開始罷工。煉油廠罷工則從9月27日就開始,原因是反對濱海福斯和另一座煉油廠民營化,該項民營化是法國政府推動港口改革的一環。碼頭工人加入罷工,法國石油產業聯盟主席西蘭斯基表示,情況令人擔憂,靠馬賽供油的六座煉油廠可能有四座停擺,從本月20日起,法國東南地區有缺油之虞。他並表示,煉油廠罷工已造成石油業損失2500萬到三千萬歐元(台幣10億7200萬到12億8600萬元)。

工會要求工作保障,以及體力負擔沉重的工作應有特別津貼。濱海福斯港工會領袖表示,苦工的問題必須處理,而且我們平均壽命縮短,必須獲得補償。馬賽港外,數十艘運載原油和油品的巨輪枯等進港。CGT發動的全國罷工9日開跑,還會波及法國西北部的港口。

CGT發動罷工,是抗議總統沙克吉的退休改革方案。這方案是沙克吉的重要政策,法國國民議會9月下旬通過,參院8日通過。改革主旨是2018年前,逐步將勞工退休年齡由目前的60 歲提高到62歲,以及在2023年以前,將全額領取退休金的年齡從65歲上修到67歲。



◆ 美就業市場 烏雲散不去

【經濟日報╱編譯何信彰/綜合外電】2010.10.09

美國9月失業率維持在9.6%,但整體就業市場持續流失工作,非農業就業人口減9.5萬人,比預期糟,顯示經濟復甦無力。債券天王葛洛斯(Bill Gross)表示,這顯示美國聯準會(Fed)可能採取進一步的寬鬆措施。

勞工部8日的數據顯示,9月失業率與8月持平,仍約有1,480 萬人想工作卻不可得。

另一項數據顯示,政府部門就業人口銳減,民間部門僱用情況又不如預期,導致美國9月的整體就業人數已連續第四個月下滑。

民間部門9月增加6.4萬個工作,但政府部門大砍15.9萬個工作,合計9月非農業就業人口流失9.5萬個工作。較能有效評估就業市場健全度的民間部門就業人口,9月的增加數目低於8月的9.3萬人,也低於分析師預估的7.5萬人。

在這波不動產泡沫中受創嚴重的營建業,9月時仍持續縮減2.1萬個工作;甚至在復甦初期創造最多就業機會的製造業部門,上個月也減少6,000個工作。

道瓊社訪調的經濟學家原本預估,失業率將升至9.7%;就業人數減1萬人。

政府部門就業人口銳減,一方面是協助戶口普查的臨時人員遭聯邦政府解僱,另一方面則是預算赤字迫使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縮減人力。

美國經濟衰退已結束15個月,但就業市場依舊疲弱,這可能不利民主黨11月2日的期中選情,歐巴馬總統為此也頻頻出招,9月宣布基礎建設支出和企業減稅方案。

聯準會在下次11月2、3日的集會,可能得端出新的牛肉來振興經濟。分析師認為,就業數據不佳,政府推動第二輪量化寬鬆(QE2)的可能性跟著提高,

美國失業率從2008年5月至今都未低於9.0%,彭博指出,失業率高於9.0%的情況預估將持續到2011年底。

※ 相關報導:

* (台灣)就業回春 回到金融海嘯前水準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899949.shtml

8月的失業率出現19年來首次不升反降,顯示就業市場確實逐漸增溫。而根據勞委會職訓局統計全國就服中心求供倍數也發現,8月的求供倍數已經回升到1.31,不但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甚至比海嘯前的求供倍數更高,為近四年同期最高。

fsj 提到...

台灣歐肯係數居四小龍之末的省思

【本報訊】2010-10-12 工商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日前公布的一份研究,揭示了台灣經濟成長與失業間的關聯性。根據此項研究,台灣經濟成長1個百分點,長期累積只能降低失業率0.10~0.16個百分點,也就是歐肯係數(Okun's coefficient)處於0.10~0.16之間。這項係數不但低於美歐多數國家,也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歐肯係數意義重大,值得決策當局加以重視。

歐肯係數的由來,是1960年代曾出任美國詹森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歐肯(Authur Okun),在研究二戰後美國經濟時發現經濟成長率每升高2個百分點,就會使得失業率下降1個百分點。這個經濟成長與失業變動關聯性揭示了失業對經濟的衝擊,同時也證實了一個適當的產業結構確有利於創造充份就業及改善失業;這個關聯性即著名的歐肯法則(Okun's law),而經濟成長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所能改善失業率的效果即是歐肯係數。

依主計處這份研究估計,台灣的歐肯係數近十年大約介於0.10~0.16之間。這項係數不但低於美、德、法、英等十四個先進國家,也低於韓國的0.35、香港0.23、新加坡0.17。歐肯係數偏低說明今天台灣產業雖能創造可觀的GDP,但卻無法創造充份的就業機會,以致改善失業率的效果遠遠低於其他國家。

台灣今天GDP成長難以帶動就業成長,究其原因,可以從兩方面來看:其一是產業結構的問題,其二是三角貿易的問題。先看產業結構的問題,依民國95年的工商普查結果,科技業每投入1億元的資本只能創造6.4個就業機會,而傳統產業同樣投入1億元卻可以創造16.0個就業機會。從這兩個數字就可以明白,在台灣過度向科技產業傾斜的今天,歐肯係數低於多數先進國家,實非偶然。

經建部門每每關心民間投資成長率有多高,但很少關心民間投資結構的問題。台灣民間投資這些年來約有60%~70%集中於電子科技產業,這樣的投資結構就註定了向電子業傾斜的產業結構與出口結構,自然也就註定了難以創造充份就業的勞動市場結構。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四小龍裡歐肯係數最高的南韓。南韓雖是電子產業大國,但產業結構相當平均,今年上半年半導體及面板占其出口比重15%,船舶占出口比重11%、汽車7%、手機及電腦家電9%,另外石化也占相當份量。反觀台灣同期間半導體及面板占出口比重已達30%,若再加上資通訊產品已達 40%。相較南韓均衡的發展,台灣產業可謂嚴重失衡。這樣的失衡不但使台灣總體景氣容易受國際半導體景氣的左右,也使台灣的經濟成長難以創造充份的就業機會。

其次,隨著「台灣接單,海外生產」這類三角貿易的進行,台灣製造業的生產線大舉移至海外,創造就業的能量驟降。但是由於研發、接單及運籌仍在台灣,企業運籌的收入扣除成本後即三角貿易淨匯入,可以計入GDP。過去三年台灣每年的三角貿易淨匯入總在136~158億美元之間,占我國貿易順差高達40%~77%,已成為提升經濟成長的重要功臣。相較於科技產業,三角貿易所能創造的就業機會更為有限。隨著台灣向科技產業傾斜、向三角貿易傾斜,台灣的歐肯係數如何高的起來?

台灣出口過度仰賴電子產業、三角貿易的經濟結構,我們近年來曾多次籲請政府加以重視。雖然政府的產業創新條例已取消產業別的賦稅獎勵,但是由於政府仍難以擺脫科技產業的情結,相關研發、人力、行政資源仍依舊集中在少數明星產業,情勢並未改變。如今政府雖提出六大新興產業、十大重點服務業、四大智慧型產業的產業發展政策,但產業發展重點如此龐雜,有重點等於沒重點。以數年前政府力推的十二項服務業行動方案風光開幕、悄然收場的經驗來看,若決策高層沒有昔日財經大員尹仲容、李國鼎那種開創經濟的使命感,這些產業發展方案終將一事無成。

主計處所估計的這項歐肯係數,最近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但是我們認為這項係數明確呈現了台灣今天經濟發展的困境。如今經濟成長難以改善失業率已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決策高層必須認真反省近年所提的這些產業政策,否則台灣僅存的一點經濟發展契機,也將被一堆華麗而空洞的政策、計畫、方案所消滅殆盡。



◆ 抓逃跑外勞 勞委會每人發5千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10.12

國道六號工程意外,造成6名非法外勞死亡,行政院長吳敦義要求追查3.3萬名逃跑外勞,勞委會上午邀集移民署、外交部等單位開會,決議提高檢舉獎金,由現行查獲非法外勞獎金每「件」5千元,提高到按「人」累計;另查獲非法雇主獎金提高10倍為2萬元;非法仲介獎金5萬,希望藉此鼓勵民眾檢舉。

除檢舉獎金按「人頭」計算,對僱用非法外勞的雇主,以及仲介公司非法仲介等,也都祭出重罰。其中對僱用非法外勞的雇主將採從高處罰,目前罰鍰是15-75 萬元,未來地方政府查獲後,將一律採用75萬元最高罰則;仲介公司若引進外勞後,逃跑人數或比率達一定標準,將不予許可成立分公司,或是許可證期滿後不予許可。

另一方面,勞委會也將鼓勵逃跑外勞主動投案,由內政部設立主動投案窗口,凡主動投案者,將協助辦理相關護照及遣返費用,並協助對雇主追討積薪資。

勞委會表示,與會外交部表示,將在明年編列經費建置指紋檔,只要是非法逃跑外勞被遣返後,再入境都可掌握。

勞委會認為,仲介公司引進外勞後,既然收取仲介費,應承擔一定管理責任,因此此次研議解決外勞逃跑問題時,除了提高檢舉獎金外,也對仲介公司祭出一連串連帶管理責任。

仲介公司引進外勞逃跑達一定比率或人數,將不予許可設立分公司;若是許可期限屆期,將不予重新設立。外國的仲介公司除廢止許可外,日後申辦都不予同意。

勞委會也將加重仲介責任,凡是仲介非法媒介外勞,將從現行10-50萬元罰鍰加重3倍,提高為30-150萬元罰鍰,若五年內再犯,從1年以下有期徒刑提高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

※ 相關報導:

* 冷眼集/工程轉包不絕 工安問題仍在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1/5905433.shtml

距離國道6號工安意外不到兩個星期,勞委會召開會議討論減少逃跑外勞問題。6名非法外勞命喪黃泉,讓相關外勞檢討作業提早登場,外勞能否就此減少逃跑還有待觀察,但是整起事件不應只是非法外勞值得關注,若是公共工程層層轉包惡習依然故我,對底層勞工才是永無止盡的浩劫。



◆ 米酒太便宜? 街友酗酒嚴重化

金融海嘯 出現年輕街友

自由時報 2010.10.12

〔記者謝武雄/桃園報導〕桃園縣政府社會處輔導街友,發現受金融海嘯影響,增加很多20餘歲的年輕街友,他們除了飲酒,還會有暴力行為。另外,街友酗酒情況越來越嚴重,已經有37歲街友因為肝硬化過世個案,酒精已經成為街友殺手。

社會處估計縣內有300位街友,活動範圍集中在中壢、桃園兩大都會區,聚集地點則以公園、體育場、地下道、土地公廟、天橋為主,例如桃園市文昌公園、景福派出所旁土地公廟、中壢火車站圓環,入夜後都有很多街友聚集。

社福員︰街友隨手解愁

社會處社福員謝宏益說,街友的酗酒問題嚴重,和米酒太過便宜有關。他說,街友心情鬱悶,喝酒是最快解愁方式,市場上6瓶米酒只要100元,導致街友都會喝酒,酗酒者更不在少數,喝到身體不好經常醉倒街頭,被救護車送醫者,隨便掐指算也有10幾個人。街友因酒而進出醫院頻繁,難怪讓人詬病浪費醫療資源。

37歲街友酗酒 肝硬化亡

謝宏益表示,街友由於酗酒等問題造成死亡率很高,民國92年配合SARS,政府成立收容所,當時收容96名街友,如今有三分之一的街友已過世,上個月還有 37歲街友因為酗酒導致肝硬化過世。所幸這二年來慈濟仁醫會每季定期義診,對於慢性病的長期病患,每個月還會進行追蹤,提供最基本醫療服務。

休無薪假工人瓜分工作

他也提到,街友大都靠發海報、打零工、拾荒為生,但去年金融海嘯讓工廠工人休無薪假,這些休無薪假工人搶走了很多屬於街友的工作,讓街友謀生更不容易,導致街友藉酒消愁情況更為嚴重。社會處已發現這個情況,開始輔導街友走出酒癮。

fsj 提到...

中經院公布:今年失業率無法降到5%以下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2010.10.15

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最新台灣經濟預測,預估今年全年躉售物價指數(WPI)年增率約為5.6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為1.08%,全年新台幣匯率均價預估31.68元兌1美元,失業率則無法降到5%以下。

中經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王儷容表示,隨著全球景氣復甦,原物料價格回升,帶動WPI指數上揚,預估全年WPI年增率為5.62%,與2009年的負成長8.73%截然不同。但因最終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拉抬不易,CPI年增率預估僅為1.08%。

估台幣全年均價31.68元

近來新台幣猛烈升值,中經院預估今年全年預估新台幣對美元匯價為31.68元兌1美元,較2009全年均價33.06元兌1美元升幅達4.17%。王儷容表示匯率預測當中已放入中央銀行的「行為方程式」,也就是說有考慮央行的動作。

中經院預估明年新台幣對美元仍呈現升值走勢,但升幅將趨緩,全年均價為30.42元兌1美元,升幅約3.97%。

估失業率明年降到4.86%

失業率方面,中經院預估今年全年平均失業率5.29%,仍高於行政院長吳敦義5%的目標。明年則有機會降到5%以下,中經院預估明年全年平均失業率可降到4.86%。

不過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郭迺鋒則認為,明年匯率波動加大,讓廠商經營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在此情況下工廠新增加數放緩,能創造的工作機會將會減少,明年失業率要降到5%以下可能樂觀了點。

【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行政院長吳敦義承諾年底失業率降到5%到底能否達成?中經院學者預測年底失業率難達5%,但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預測,下周主計處公布的9月失業率還會往下降,只是降幅問題;如果往下趨勢確立,未來到年底還有三個月時間,或許有可能在10到12月間的單月出現失業率降至5%以下目標。

他強調,政府部門看待失業率,還是會想辦法透過各種可能方式努力,但是最重要還在企業對未來總體經濟的評估,才能確定是否擴大僱用勞工,因此潛在變數仍在。

8月失業率 19年來首度低於7月

勞委會上月就曾樂觀預言,以目前失業率情勢分析,年底降到5%以下,「應該沒問題」。結果8月失業率出爐,出現19 年來首見失業率較7月低的數字,勞委會更為有信心。勞委會副主委潘世偉上午也表示,政府單位對降低失業率仍朝5%以下目標邁進中,而且審慎樂觀。

潘世偉表示,下周主計處就會公布9月失業率,屆時應該還是會往下降,但降幅還要再觀察。



◆ 職災補助、失能給付 勞委會認定放寬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2010.10.15

失能、職災勞工大利多。勞委會一舉放寬勞保失能給付及職災補助,未來裝置永久性人工膀胱也可申請給付,平均約領41 萬元。勞工失能成為植物人後,家屬可不必到神經科或復健科醫療院所開立診斷書,勞保局將直接向就診醫院調閱病歷資料。

另職災勞工申請義耳、義鼻、遙控輔具或觸控式螢幕等,都可申請補助,其中肢障職災勞工若要將一般簡單型殘障機車改裝為「輪椅直上式機車」,可獲5萬元補助。以往必須雙耳都聽力損失到55-110分貝才能申請助聽器,未來單耳達到標準就可補助。

勞委會表示,隨著醫學不斷進步,失能程度判定及輔助機具也有新進展,經勞保局檢討現行勞保失能給付與職災補助核發辦法,並採納醫學專業意見後,決定放寬相關勞保失能給付及職災勞工補助辦法,新措施已在日前生效上路。

勞委會表示,以往失能給付只有勞工膀胱全部拆除後才構成3等殘,若裝置人工膀胱則被視為「功能未喪失」,因此不予給付,但考慮人工膀胱仍與正常膀胱功能不同,因此放寬裝置永久性人工膀胱,且經手術後6個月以上者,視同7等殘,可以申請失能給付440日 (約14個月),若以平均投保薪資28,000元計算,大約可以領到失能給付41萬元。

另外,考量勞工因失能而成為植物人狀態後,通常即轉由內科診治維持生命功能,為了避免患者及家屬為申請失能給付,須前往設有神經(外)科或復健科專科之醫療院所就診開具診斷書,路程往返造成不便,未來改由勞工保險局直接向被保險人就診醫院調閱相關病歷資料審查即可。

至於放寬職災勞工補助及核發辦法部分,新增13項補助項目(如附表),包括若是因為燒燙傷後必須戴醫療用假髮保護皮膚、遮瑕化妝品、義耳、義鼻等顏面補綴物;失能職災勞工若在家中需要遙控輔具,觸碰式螢幕及遙控輔具等生活輔具,讓顏面損傷職災勞工可藉由相關輔具協助,增進職場適應,而因職災致身心障礙勞工則可藉由生活輔具提升生活自主性。

勞委會表示,各項輔助器具補助不以一次為限,職災勞工於輔助器具使用期限期滿後,如經專業人員評估有繼續使用之需要,可再次向勞保局提出申請。

fsj 提到...

英大砍國防預算 逾4萬人失業

中央社 2010.10.20

英國首相卡麥隆今天公布最新國防檢討報告,宣布將刪減4.2萬軍力,曾在福克蘭群島戰爭立下戰功的皇家方舟號(HMS ArkRoyal)航空母艦立即除役。

這是英國12年來首次進行國防預算檢討,因應預算赤字嚴重,卡麥隆(David Cameron)決定刪減各部門的預算,國防預算共被刪減8%。

根據報告,英國陸軍將刪減7000人,海軍減5000人,空軍減5000人,國防部文職人員將減2.5萬人。

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上的獵鷹式(Harrier)戰鬥機隊全部取消。

不僅如此,卡麥隆向國會報告時指出,核子嚇阻武力三叉戟(Trident)潛艦更新計劃,將延後至少5年,2015年後才會做最後決定,此舉可以為國庫省下7.5億英鎊。

巡航艦與驅逐艦數量由23艘減為19艘,坦克車與重型砲將減少40%,海上巡邏機獵迷式(Nimrod)計劃也被取消。

儘管工黨黨魁艾德.米勒班(Ed Miliband)高聲反對聯合政府的國防刪減預算,但卡麥隆回批,因為工黨執政時浮濫採購,留下380億英鎊的財務黑洞,才被迫必須要砍預算。

卡麥隆指出,新的國防預算檢討不只是單純的預算刪減,同時是保護國家安全利益的重要一步,英國的軍力在全球仍維持第4,他相信英國的國防能力不會因此而受到影響。

美國國務卿希拉蕊日前針對英國國防刪減一事,明確表達關切,華府擔心,一旦英國軍事費用減少,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前線戰事的壓力將更為沈重。

fsj 提到...

英大砍公共支出 裁49萬公職 女王也得省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2010.10.21

面對空前惡化的財政狀況,英國財政大臣歐斯本20日公布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削減公共支出計畫細節,要在五年內大砍830億英鎊(1,300億美元)支出,包括大砍福利支出和裁減近50萬名公務員,就連英國女王也得勒緊褲帶。

歐斯本20日告訴國會,已要求各部會在2015年底之前削減830億英鎊支出。他強調,英國去年預算赤字達1,560億英鎊,為解決龐大赤字問題,英國有必要削減支出並增稅。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同日公布的最新數據,9月公共部門借款淨額增至156億英鎊(250億美元),成為1993年開始記錄來最嚴重的 9月赤字。

歐斯本也宣布,四年內將裁減49萬名公務員,作為大規模削減開支計畫的一環。他指出,英國已斥資上百億紓困銀行,又遭遇稅收減少的困境,「是時候扭轉債台高築的情況了,我國已耗盡錢財,裁員不可避免,這是條艱辛的道路,但能帶我們到美好的未來」。

除了大砍公務員,英國也將大幅削減目前占國家支出三分之一的福利支出,數十項已規劃好的政府計畫將喊卡。歐斯本說,幾乎各領域的政府支出都會減少,就連伊麗莎白女王也受衝擊,未來四年皇室預算將削減14%。

歐斯本也說,1月對銀行資產負債表課徵的臨時稅將變成永久稅項。英國也將提早四年、搶在2020年之前將把可領取國家退休金的年齡提高至66歲,每年可為政府每年省下逾50億英鎊(78億美元)。

此外,治安預算將減少4%;司法部每年須削減6%的預算;數百名駐倫敦外交官也將失去飯碗,因為外交部預算將銳減24%;原本接受政府補助的英國廣播公司世界電台服務(BBC World Service)未來必須自行負擔全部營運成本。

在歐斯本宣布大規模預算削減計畫後,英鎊兌美元匯價應聲走高,20日盤中一度升值0.31%至1.5756美元。這份削減公共支出計畫可能對英國經濟復甦產生重大影響,經濟學家對削減支出的看法兩極,有些人認為嚴苛的撙節計畫有其必要,也有人認為這會導致英國再次陷入衰退。然而幾乎所有經濟學家都相信,英國經濟成長將減緩,而且英格蘭銀行(央行)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必須維持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



◆ 延退2年省3兆 法國年輕人怕沒頭路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報導】2010.10.21

法國總統沙克吉為實現競選承諾,力行退休金改革,提高退休年齡和延後年金給付引起民怨沸騰,認為將造成勞工負擔,全國性罷工已持續一周。

沙克吉2007年當選總統,他的主要競選政見就是挽救跌入谷底的法國經濟。為了降低法國逐年惡化的財政赤字,他堅持改革退休法案勢在必行。

法國退休金改革法案主要內容有三,一是把最低退休年齡從60歲延至62歲,二是繳納社會福利金41.5年以上,三是享有全額退休年金的年齡從65歲延至67歲。

現行的法國退休法案規定,年滿60、繳納社會福利金達40.5年的勞工可依法退休,自65歲起可享有全額退休金給付。

政府當局指出,退休金改革法案可為法國節省700億歐元退休金支出(約台幣3兆元),減少赤字,且能保持法國債信評等在優良的AAA等級,有助政府以低利償債,一舉數得。

反對者則認為,提高退休年齡違反法國的社會人權,對目前的勞工和失業者都不公平,認為政府應該透過其他管道增加政府收入,例如對高收入者和富人課重稅。

這次罷工有為數不少的中學生和大學生加入,他們認為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將造成老人霸占職缺,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失業問題將更嚴重。

法國國民議會15日已以329票對233票通過法案,接下來交付國會參議院,將於本周表決。

1995年,時任總統的席哈克亦曾計畫改革退休金給付制度,法國工會以連續罷工24天伺候,最後迫使席哈克政府打消念頭。這回法國大罷工潮再起,頗有師法當年,以癱瘓法國逼沙克吉退讓的意味。



◆ 大罷工1周 法國快沒油可加

【聯合報╱編譯莊蕙嘉/綜合報導】2010.10.21

為抗議政府修法提高退休年齡,法國掀起罷工潮,全國性罷工示威持續一周,上街示威人數更破百萬。法國總統沙克吉態度強硬,矢言完成退休法案改革,20日派出鎮暴警察清道,驅離堵住儲油槽的民眾。

聯合工會抗議政府擬推行的退休改革法案有失公平,自9月以來數度發動罷工遊行,本月更擴大為全國性罷工,原本和平的示威也變調成暴力衝突。

受全國性罷工影響,法國全國1萬3千座加油站中,近4000個加油站已經見底或即將告罄,鬧油荒的加油站占了近三分之一。民眾在還有營業的加油站大排長龍,怨聲載道。

示威民眾還霸占通往儲油槽的道路,煉油廠和液態天然氣廠也傳罷工。國營天然氣公司EDF說,短期內天然氣供應不致短缺。

法國總理費雍表示,4到5天內可恢復供油。

法國火車交通運行狀況20日陸續恢復,發車率近67%。巴黎機場維持5 成至7成航班營運,不過,全國機場21日起聯合罷工,飛行航班將繼續受影響。

沙克吉表示政府不會讓步,他說:「如果這場騷動再不停止,這項企圖癱瘓國家的行動將打亂經濟正常運作。」

法國經濟已受到波及,法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和德債出現39個基點利差,比起5月的26個基點上升不少。

內政部20日表示,全國各地遊行人數達110萬人,但工會宣稱示威人數達350萬人,人數有明顯差距。自15日開始,法國警方陸續清出通往20處儲油槽的道路,累計逮捕人數近1500人。

全國有300多所中學無法正常上課,不少學生罷課上街遊行。巴黎郊區傳出中學生打破商家窗戶,或朝鎮暴警察扔石頭。此次中學生比大學生更投入示威,相當特殊。

參議院指出,退休法案仍有超過數百項修正條文待討論,希望趕在22日晚間進行投票。如果22日來不及表決,參院將利用周末繼續討論,最遲於25日通過。

CSA民調公司15及16日針對1002人進行電話民調,詢問民眾對罷工遊行抗議退休新法的反應,結果71%受訪者支持罷工,僅18%反對。另一項民調指出,沙克吉支持度跌到30%,是上任3年來最低。

fsj 提到...

社論-「67億元」背後的真相與警惕

【本報訊】2010-10-23 工商時報

社會對貧富差距擴大的不滿,讓決策高層感受到強大的壓力,馬英九總統日前更在國慶文告中明白宣示要為維護「社會公義」而推動稅制改革。「貧窮在那裡,政府的關懷就到那裡」,的確是一句令人感動的話。但是,談到稅改,民眾心中難免會出現許多疑問。馬總統一上任就成立了「賦稅改革委員會」(賦改會),期間長達一年半。民眾想問的是這段期間賦改會到底做了些什麼?「社會公義」不也是賦改會當時提出的改革目標之一嗎?賦改會的實際成效如何?為什麼稅制改革越改反而讓社會覺得稅制越不公平,背離社會公義的目標越遠?我們希望這些民眾心中的疑惑,馬總統不但聽到了,更是馬總統也想要知道答案的疑問。

租稅之所以能夠促成社會公義的實現,乃是藉由量能課稅的設計,發揮重分配的功能,而這也是直接稅包括所得稅及遺產、贈與稅等最主要的任務。一般而言,資本利得係有錢人重要的所得來源,也是讓其變成有錢人的主要原因。因此,若所得稅的課徵未能有效掌控資本利得,則社會所得分配必將益愈擴大。不幸的是,我國的所得稅制正是這樣的例子。數十年來,對房屋、土地與證券等交易所得之課稅,不但體制零亂,房屋課所得稅,土地課土地增值稅,證券則免稅,而且又因為課稅設計不良,造成稅基低估不實,大幅削弱了所得稅原應發揮的重分配效果。這是我國稅制的老問題,非馬總統所造成,馬總統自亦無需為其負責。只是,馬總統的稅改承諾並沒有帶給民眾這方面的新希望,不免讓人有些遺憾而已。

但是,另外一個遺贈稅的改革,就完全是馬總統的責任了。2008年底,賦改會在行政院高層主導下,紛亂中通過了將遺贈稅率大幅降至 10%,理由是吸引台商資金回流,投資建設,刺激經濟,創造台灣成為國際性的「財富管理中心」。從2009年1月降稅迄今,海外資金的進出變化萬端,有淨流入亦有淨流出,其與遺贈稅率的調降難謂有短期直接的關連性。更不用講目前由於熱錢的大量流入台灣,害得央行還得為打擊匯市投機套利,維持匯率穩定而疲於奔命了。尤有甚者,遺贈稅率已調降近2年,市場上的資金一直很充沛,但我們除了看到豪宅房價被炒高起來之外,政府口中當時所吹噓的「財富管理中心」卻連個影子都沒有。金融海嘯陰霾已漸消逝,但遺贈稅的錯誤改革卻讓台灣的經濟,從「復甦」變成「富甦」,只肥壯了那些有錢人。

我國遺贈稅原採累進課稅,每100件遺產稅申報案平均只有5件需課稅,且其中適用最高三級距者所繳的稅就占了全部稅收的90%以上,由此可見其平均社會財富的明顯功能。贈與稅雖未如此高度累進,但亦有類似的效果。近幾年來,遺贈稅稅收每年平均大約為280億元,將稅率降至10%後,據估計稅收損失約為200億元左右,而這些錢本來都應該是少數財富金字塔頂端的有錢人所該繳的稅。稅收的損失固對已岌岌可危的財政造成威脅,但其對社會公義的傷害更是難以衡量。

財政部最近常對外說,2009年實施新制遺贈稅後,稅收仍有223億元(遺產稅172億元、贈與稅51億元),比前一年的290億元只少了67億元而已。言下之意似乎是降稅之後對遺贈稅重分配功能的傷害並未如想像中大,想要以此為錯誤的政策找藉口。但真正的原因應是遺產稅的申報與課徵時間較長所造成的,依據稅法規定,遺產稅須於死亡之日起6個月內申報,其間還可申請延長3個月,2008年後半年的死亡案件仍然須按累進稅率在2009年繳稅,因此真實的降稅損失還未來得及完全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贈與稅稅率已降為10%,但2009年贈與稅的稅收卻仍維持與2008年一樣(51億元),這表示贈與的案件或金額已大幅增加。根據統計,2009年全國房屋贈與移轉棟數較2008年增加將近2,000棟,達3.3萬棟,已創歷史新高。今年截至8月底止,贈與移轉房屋棟數就已達23,997棟,估計整年結果將再破歷史紀錄。降低贈與稅負讓有錢人在生前規劃將財產移轉給子女的成本減輕,故贈與案件與金額未來必定會不斷提高。此外,由於房地產的贈與課稅係按照低於實際市價甚多的公告價格(房屋評定現值與土地公告現值)為標準,節稅的利益比直接贈與現金更大,因此以房地贈與子女移轉財富的案件與金額亦必益愈增加,這不啻是一種對租稅不公雪上加霜的打擊。

馬總統對社會公義與稅制改革的關心,我們感到欣慰,但遺贈稅率的大幅調降卻是一項與縮短貧富差距目標背道而馳的錯誤改革。「67億元」的正確解讀告訴我們,遺贈稅調降對社會所得與財富分配造成的傷害將越來越嚴重,在此情況下,未來的稅改將何去何從,不知道馬總統心中的那一把尺會怎麼衡量。



◆ 法通過退休改革法案 工會揚言繼續大罷工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10.10.23

法國參議院不顧近期的大規模罷工、暴動,於22日晚間以177票贊成、153票反對,通過充滿爭議的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工會已放話要繼續發動全國大罷工,法國經濟雪上加霜。

法國提出的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將最低退休年齡從60歲提高至62歲,可全額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從65歲提高至67歲。這一法案9月已在國民議會通過。

根據法律程序,法國議會上下兩院組成的混合委員會將於25日提出退休制度改革法案的最終文本,經參議院次日投票確認后在國民議會進行最後表決,通過後由總統沙克吉簽署頒布施行。

法國半個多月來示威遊行不斷,抗議行動已影響汽油供應,退休制度改革引起的抗爭傷害經濟,法國政府面臨更大挑戰。法國今年赤字預計為GDP的7.7%,按照歐盟規定,明年必須降到6%,2013年前降到3%。

法國就業部長日前表示,罷工行動12日升溫以來,每周折損1500個工作機會,但未說明數字如何計算出來。另據Global Equities首席經濟學家杜阿提估計,罷工可能造成法國成長率降低0.1到0.2個百分點。

法國政府的數據顯示,隨著人口老化,如果不改革退休制度,法國退休金赤字2010年預計將達323億歐元,2018年將達到423億歐元。

法國工會聯合組織宣布,將於本月28日和11月6日繼續舉行全國大罷工,反對這項改革。

fsj 提到...

新貧時代 購物省錢至上

【鍾玉玨/綜合報導】2010-10-24 中國時報

歐美經濟復甦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連民生消費也悄悄發生了質變。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消費者薪資縮水,買不起卡地亞鑽錶或迪奧華服,但尿片、衛生紙、清潔劑等生活必需品既然省不得,只好多花些心思,想方設法尋找省錢之途。

消費者最新購物趨勢是:少買、三思。在超商,有人會刻意用購物籃取代推車,以免買太多。有人偏愛小包裝(價低),有人傾向量販包(划算)。以前視為必要的護髮霜、空氣清新劑等現在是能省則省,或是上網搜尋特價品。根據市調,受不景氣影響,高達九三%消費者改變消費習慣。

為了省錢,不少人改而擁抱價格較低的商店自有品牌,如特易購的玉米片或沃爾瑪的咖啡豆。根據調查,「降價」消費在年收入逾十萬美元的家庭最為明顯(收入低的原本就不買高價品)。而零售商自有品牌在西班牙、荷蘭、德國尤受歡迎。

為了因應新的消費趨勢,業者只好大幅降價。寶鹼推出較便宜的「基本款」汰漬洗衣粉,結果供不應求到只好喊卡。其他業者則以「買二送一」的行銷術應戰。有些業者則是在陰霾中看到了轉機,食品大廠卡夫公司的冷凍食品,就受惠於外食人口減少而大賣。寶鹼的家用美容產品也交出漂亮業績,因為許多人改在家DIY。

西方消費者愈來愈節省,反觀中國、巴西等新興市場,消費者手筆卻愈來愈大,而且偏愛外國品牌,因此在新興市場表現強勁的企業,大都「錢」景看好。



◆ 百萬富翁也領失業救濟

【蕭麗君】2010-10-24 工商時報

■百萬富翁也要領取失業救濟金?這令人匪夷所思的事發生在美國!美國國稅局表示,當經濟在2008年陷入衰退後,數百萬美國人靠著領取失業救濟金度日,其中也包含將近3千名百萬富翁。

■People at any income level can lose their job.

某個角度來看,美國還真是一個天堂,因為即使是百萬富翁,也可以領取失業救濟金。不過話說回來,美國經濟低迷不振,失業問題嚴重,誰都無法保護不失業,即使是百萬富豪。

據美國國稅局資料顯示,2008年共有2,840戶總收入超過100萬美元的家庭,從政府手中領走總額1,860萬美元的失業救濟金。

這當中包含了年收入超過200萬美元的806人,與收入超過1千萬美元的17人。總體而言,這些百萬富翁總共領取520萬美元的失業救濟金。

當然這些數字與2008年950萬人領取437億美元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

收入七位數 伸手要錢

不過經濟學家依然對於年收入高達7位數的百萬富翁也要伸手向政府要錢度日,感到相當的訝異與不解。

但是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維亞德(Alan Viard)認為,儘管有錢人領取失業救濟金的數字遠超出他的預期,不過他強調「任何收入階層的人都可能失業」。

Liberal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對此也發布聲明,指出該數據證實有錢人也無法免於金融危機的衝擊,「從衰退前的2007年到2008年,各個階層的收入群,都受到了影響」。

美國前26週的失業救濟金是由州政府發放。就全國而言,平均每週救濟金為300美元。由於失業救濟金隸屬保險,由雇主出資,因此這項方案與社會福利並不相同。丟掉飯碗的百萬富翁所領到的失業救濟金額,與被工廠或餐廳解雇的員工一樣。

Urban Institute的稅制專家威廉斯(Robertson Williams)認為,失業救濟保險給付,並非出自於需要,而是來自於沒有工作,因此百萬富翁當然也要比照一般民眾,擁有領取救濟金的權利。

他還指出,就部分情況,百萬富翁領取失業救濟金,其領取人不一定有高薪工作,例如執行長的配偶,就可能失去教職工作。

威廉斯強調,「該教師可能不需要這筆錢,不過領取該救濟金的意義卻不同於被解雇的執行長」。

這些數字也讓他想起一個故事。他曾經聽說有些電影演員從在接拍電影的空檔間,領取失業救濟金。

他笑著說,「這些人與百萬富翁一樣,顯然並不需要這筆錢,但無論如何他們還是去領取」。

事實上,有些百萬富翁為了不讓自己權利睡著,甚至主動要求領取這筆錢。從華爾街退休的紐澤西教育專員桑德勒(Brett Schundler)向媒體透露,由於他與州長針對聯邦教育資金有過爭論,他堅持州長應該炒他魷魚,讓他好去領失業救濟。

沒有排富 福利變負擔

就像是中產階級,這些百萬富翁宣稱在繳稅多年後,他們有權利在失業期間向政府領取這項福利。只不過在美國經濟依然處於捉襟見肘的窘況,加上失業率至今還是居高不下,讓這項社會福利的成本也不斷擴增,並且顯然變成美國州政府另一個財務負擔。

到明年6月底的會計年度,全美46州的預算赤字將高達1,120億美元,部分歸咎於資助失業的成本增加,這也迫使美國政府必須好好思考,是否應該納入排富條款,以把這筆錢真正用在需要的人身上。

fsj 提到...

有錢人 為何「老不休」?

【經濟日報╱編譯/于倩若】2010.10.25

到了65歲,大多數人會想在家翹二郎腿,每天喝點小酒或抽抽菸,輕鬆愜意地享受退休生活,但許多富人似乎不這麼認為。巴克萊財富(Barclays Wealth)的最新調查顯示,新興市場的有錢人最不想退休,已開發國家中想繼續工作的富人集中在英國和美國;這些富人都說自己永不退休。

或許當你享有高薪和完善的私人醫療時,當然會較不想退休,不過正努力說服民眾延後退休時間的政府應該很高興聽到這個消息。但為何富人打算工作久一點?他們又不缺錢…

這份調查發現,英國有錢人最傾向於晚年繼續努力工作,瑞士「好野人」退休後繼續工作的意願最低。富人為何老而不休?一個可能的解釋是,這些所謂的「永不退休人士」並不期待花更多時間打高爾夫球,有高達77%的永不退休人士認為退休期「只是人生另一階段」,換言之,傳統退休年齡不再是他們整體生活型態的重要里程碑。不過過去45年不是從事勞力工作的人當然可以輕易說出這句話。

巴克萊似乎不是很清楚富人為何如此敬業。巴克萊財富英國及愛爾蘭私人銀行主管塞馬亞說:「許多因素正在助長推動『永不退休』的觀念,平均壽命延長和擔心經濟不可預測當然是其中兩項因素,但我們很開心看到富人基於其他各種原因選擇繼續工作,此一趨勢顯然會延續下去。」

值得注意的是,新興市場的富人退休後想繼續工作的慾望最強烈,沙烏地阿拉伯有92%的富人不想退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南非的比率各為91%和89%。永不退休的觀念在已開發國家也頗受歡迎,美國有54%的富人不言退,僅稍低於英國的60%。

此外,每十名受訪富人就有一人不認為自己有足夠的錢退休,而全球已退休富人中,僅51%的人自信有足夠的錢支應退休生活。

不過這份調查並不代表一般民眾。事實上,巴克萊只訪調全球2,000名擁有150萬美元以上可投資資產的百萬富翁,問這些人退休對他們的意義為何。大多數人應該還是希望能盡早退休,不過許多人即使有退休金,退休後仍會繼續工作,並不是因為他們樂於工作,而是不得不做。(綜合外電)



◆ 推動退休改革 7成法人不滿沙柯吉

中央社 2010.10.24

法國政府推動退休改革,法案本週將送往國會做最後的投票。最新民調指出,7成的民眾對總統沙柯吉不滿意。預料反沙柯吉的聲勢將加入下1波的抗議退休浪潮。

法國執政黨擬推行的退休法案在民間激起數波罷工抗議浪潮。法案上週在參議院投票通過後,工會同時宣佈將於28日及11月6日再度舉行罷工遊行。

「星期日報」(Journal De Dimanche)今天公佈1項最新的民調結果指出,7成受訪民眾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表示不滿意;表示非常不滿意的比例達38%。

這是星期日報委託Ifop民調公司在14日至22日間對1828人進行的電話訪問結果。這項民調結果是沙柯吉當選總統以來滿意度的最低點。

對政府推行退休新法,卻不重視與工會的協調談判及全民溝通,民眾普遍感到納悶,這也使得工會發起的罷工抗議活動廣獲社會大眾支持。而沙柯吉及政府官員無視罷工抗議聲浪,態度強硬強推新法案,激發對抗的怨氣。

星期日報以「反沙柯吉運動」指稱國會投票後的抗議行動。

退休法案本週預計25日經國會上下院聯合委員會審查後,再交上下院分別做最後的確認投票。

法國全國至今仍因煉油廠罷工,汽車油料供應受影響。政府雖下令,由警方衝破煉油廠罷工工人的圍堵,運送油料至各地加油站,然而根據能源部,大巴黎地區至今仍有35%的加油站沒有充足的油料供應,西部地區約1/3加油站無法正常供油。

fsj 提到...

台灣排亞洲第三富有 僅輸日星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5933611.shtml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2010.10.26

德國安聯集團昨天發布全球五十國(包括台灣)的最新財富報告,二○○九年底止,台灣平均家戶金融資產超過五萬歐元(約台幣兩百二十萬元),是亞洲第三富有國家,僅次於日本和新加坡;台灣近四成(九百多萬人)人口,是屬於富有的中產階級。

雖然各國經濟已陸續恢復,但安聯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麥可海斯表示,全球金融資產的年成長率近年都是百分之三點七,但全球平均通貨膨脹率達百分之三點四,通膨侵蝕不少資產成長空間,且現在全球金融資產淨值仍較金融海嘯前低百分之四左右。

他認為,各國及投資人在金融海嘯時所遭受的財富損失,至今仍未完全復原,但有少數國家例外,就是新興市場,尤其是亞洲。

報告中指出,在中國、印度和印尼帶領下,亞洲新興國家的國人平均金融資產成長率,都維持十個百分點以上的年成長;台灣雖也有百分之五點六,高於全球平均成長率,但與中國、印度比仍相形失色。

報告指出,台灣平均每一家庭持有的金融資產(存款、股票、基金、保單等)已超過五萬歐元,名列亞洲第三富有國家;若以全球評比來看,台灣排名第十八,仍擠進「高度富有國家」之列。全球最富有國家前五名,分別是:瑞士、美國、丹麥、荷蘭及日本。

根據換算,全球有五點六五億人屬於富有的中產階級,即每人擁有的金融資產介於五千三百到三萬一千六百歐元(約台幣廿四萬到一百四十萬元間),即所謂「富有中產」階級;台灣約有九百多萬人,占總人口的四成。

報告還指出,金融風暴後,更多投資人傾向風險規避,全球有價證券的投資比率已下降六個百分點,銀行存款卻上升五個百分點,保險也提升一個百分點。



◆ 郭崇倫專欄-國窮民怨 歐洲苦哈哈

【郭崇倫】2010-10-26 中國時報

這一個月以來,幾個歐洲國家分別發生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這是一連串相互作用的結果:國家財政行將破產,被迫要削減開支,引發被砍部門的強烈抗議,類似效應,未來還會擴散到其他國家。

首先是九月底,來自歐洲卅國近十萬名勞工在布魯塞爾遊行,抗議歐盟各國財政緊縮衝擊弱勢權益,歐洲十四個國家,廿九日也同步發起示威罷工(見圖,法新社)。

接著是希臘,除了七成政府公務員罷工、鐵路工人抗議民營化,文化部雇員甚至還佔領衛城,讓鎮暴警察在兩千年文化遺址中施放催淚瓦斯;然後是法國百萬人上街頭,抗議退休年齡延後,至今仍在示威,堵住機場與油庫的路,讓整個國家癱瘓,最近英國也開始大幅削減預算,讓人擔心八○年代,柴契爾政府與工會對抗的情形將會重演。

國家破產的起因不一,冰島是在金融危機中出血挹助銀行與產業,西班牙則是由於福利開支過多,希臘等國安逸已久,毫無生產力,但結果則一:國家財政不堪負荷,已經不僅是赤字,而是鉅額赤字。

政府要借錢,私人銀行已把國家債信評得極低,利息拉得極高,而向國際機構或外國政府借錢,則被要求削減支出減少赤字,換句話說,政府被迫要裁員,預算要縮減。

希臘是最典型的例子,今年初它幾乎要破產,但在同意四年內實施總值相當於GDP十四%的緊縮措施後,獲得國際貨幣基金以及歐盟國家的一千一百億歐元緊急貸款。

迫於國際要求節縮的壓力,今年前九個月希臘預算赤字減少了三○.九%,但希臘採取的方式是粗暴的,引發的抗議也是空前的;政府除了將公務員薪資調降約十五%,還調高稅率,凍結退休金,甚至該付的費用不付。

法國退休體制也面臨著巨額赤字,照目前制度,到二○四○年赤字黑洞將達八○○億歐元。目前法國財政赤字達GDP的七%,遠高於歐盟三%的標準。法國總理費雍就表示,法國實際上已經是個陷於破產的國家。

但是總統薩柯奇把退休年齡由六十歲延長到六十二歲,卻激起全國工人與學生強烈抗議,抗議者的訴求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們認為法國已經轉變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社會,破產由中下階層來負擔,但國家不敢向資本利得徵稅,認為這會嚇跑投資者阻礙經濟復甦。

薩柯奇先是希望國會參眾兩院通過立法後,抗議浪潮就會失去動力,接著派出精銳反恐部隊,打開封鎖煉油廠的道路,但是他有些錯估形勢,至今抗議未曾退潮,民意調查顯示,七○%的民眾支持抗議示威行動。

英國政府日前也推出戰後規模最大財政緊縮政策,包括在二○一五年前的四年內,削減八三○億英鎊公共開支,意味將裁減五十萬個政府工作;英國工會已計畫明年三月在倫敦發動大型示威抗議,但財相歐思邦強調,「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在此刻退縮、放棄計畫,將導致英國走向經濟毀滅之路。

但不是每個人都認為如此,剛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皮薩瑞德,就批評歐思邦,在經濟還沒有復甦前,就業職缺還不夠,大幅削減公共開支,只會令就業情況惡化,不必要地影響經濟復甦。

英國政府堅持要做的唯一理由,皮薩瑞德認為,就是擔心產生主權風險,怕英國國債債信受損,讓國際貨幣基金接管,英國丟不起這個臉;在大西洋彼岸的另一位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也認為如此,他的批評更尖銳,認為這些政府一味追求平衡預算、削減赤字,枉顧經濟復甦,其實是在追求流行。

克魯曼認為,從歷史上來看,二○年代大蕭條時期,美國與英國的財政部長都做過類似的蠢事,但在高失業率與低通貨膨脹率時,企圖平衡預算,絕對不智,他批評英國的聯合政府意識形態掛帥,企圖推翻工黨的福利國家政策。

克魯曼的批評其實有美國國內政爭色彩,做為民主黨赤字刺激景氣政策的背書者,他很擔心共和黨十一月期中選舉獲勝後,就效法英國大幅削減開支。

事實上,克魯曼與皮薩瑞德的看法不能說是錯,但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夠有別的選擇;國家為創造經濟景氣,還有一項利器,就是貨幣發行,中央銀行擁有壟斷貨幣發行的權力,為了刺激景氣,印鈔機要印多少有多少,這項權力操之在我,比起國債發行,操之由人,差別太大了。

英鎊現在沒有加入歐元,經過這番折騰,加上保守黨執政,加入機會就更渺茫;而美元是世界貨幣,美國財政部印鈔機猛開,就是以經濟復甦為最優先。

有些歐洲國家,為了在歐元區內暢行無阻,自願放棄貨幣發行的權力,但在這個緊急時刻,都後悔過這個決定,希臘今年初一度認真要脫離歐元,但是後來經過德法緊急磋商,不能令其破例,才把希臘給搶救下來。

在全球驚濤駭浪中,台灣能夠靠央行,保有這塊小小角落,不致落入赤字、節約與抗議的循環中,已是萬幸了。(chenlungkuo@yahoo.com)

fsj 提到...

法國罷工對我們的啟示

【本報訊】2010-10-28 工商時報

法國總統薩科奇所推動的「退休制度改革法案」,將最低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到62歲,自本月初起在法國各大城市掀起罷工潮,估計高達250萬人參與這場罷工,引起全球矚目。導致法國所以必須延長退休年齡,除了持續增加的高齡人口推升退休給付壓力外,財政捉襟見肘才是根本原因。法國政府債務占GDP比重於2008年已升至75.7%,早就超過《馬斯垂克條約》的債務上限。以如此困絀之財政,面對日趨沉重的退休金給付壓力,薩科奇遂推動這項改革法案。

今天法國政府所以推動「退休制度改革法案」,而民眾罷工抗爭雖帶來諸多不便竟也獲得近7成民眾的支持,顯示法國面對人口老化、財政困境與人民的福祉,正陷入決策的兩難。然而反躬自省,法國今天所面臨的高齡化、財政困絀、青年失業等問題,我國也遭逢同樣的困境,甚或猶有過之。

法國高齡人口比重16.5%雖高於我國的10.7%,但是台灣人口老化速度極快。依經建會估計,再過10年台灣的高齡人口比重即達到今天法國的水準,並且在民國114年老年人口比重即逾20%,進入超高齡社會。而我國政府債務占GDP比重目前雖僅39.8%,低於法國,但若把舊制軍公教退休金、退撫、公保、勞保、農保及健保等未來30年政府應支付的「潛藏債務」計入,則我國債務已是天文數字。依行政院主計處估計,僅這些「潛藏債務」即高達 13.7兆元,相當於台灣一年所創造的GNP,顯然台灣的財政壓力之大,並不在法國之下。

這次法國罷工除了反映法國高齡人口日多、社福支出困境及財政危機之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景象值得探討,那就是在這次罷工裡,法國各大學及中學的學生積極聲援。4年前,法國政府擬修訂「首次就業合約法」,允許雇主可以任意解僱26歲以下、年資不滿兩年的勞工,逾百萬青年人憤怒罷工可以理解;但本次修法所影響的是即將退休者的權益,青年人距離退休尚遠,何以仍響應如斯?深究其因,近年法國青年人失業日趨嚴重才是導火線。他們認為自己是被犧牲的一代,抗議的標語寫著「反對退休新法,捍衛我們的未來」、「給年輕人工作」,一語道盡青年人走出校園後的失落與無奈。

台灣青年人的失業率近年來同樣正急速升高。民國80年代初期,20~24歲年輕人的失業率只有4.5%左右,但是如今青年人的失業率已升至14%。即令今年景氣回升,9月份這個年齡層的失業率仍達14%;25~29歲這個年齡層的失業率也達8%,遠高於平均失業率。這麼高的失業率若不能獲得改善,我們的青年人如何不對政府、社會失望,進而感到自己是被犧牲的一代?

看看我國政府因應未來30年各類軍公教退休金、公保、勞保、農保等退休給付,這13.7兆元的潛在負債雖不會立即帶給政府財政壓力,但隨著台灣高齡人口逐年升高,退休給付壓力也必定與日俱增,潛藏的債務將會轉化成實際的財政負擔。政府每每在減稅討好特定族群時,對財政惡化絲毫不以為意,如此短視的決策豈非向我們預告:法國的今天,就將成為台灣的明天?

另外,針對年輕人失業率升高的問題,政府當局除了提出就業方案進行工資補貼及增加實習名額外,長期以來負責人力培育的教育部與產業政策規劃的經濟部缺乏聯繫機制,導致大學校園所培養的人力難以為企業所用,年輕人學非所用的現象日趨嚴重。如今青年失業率攀升,雖有全球化這項不可抗力的因素,惟政府各部會長期以來沒有建立教育政策與產業政策的聯繫機制,豈能卸責?

回顧歷史,近20多年來每次大罷工,執政者總是強調罷工將對經濟帶來重創。1987年韓國百萬人大罷工抗議「低工資、長工時」,韓國官方宣稱如果罷工繼續擴大惡化,會使得國家經濟和秩序完全癱瘓;4年前法國百萬人罷工反對「首次就業合約法」時,法國官方也警告這將嚴重影響國家的海外形象。這次罷工,薩科奇更聲稱將使法國經濟付出30億歐元的代價。罷工確實會影響短期經濟表現,但罷工卻也是及時呈現經濟社會病灶的溫度計,與其迴避,不如面對、反思並加以調整,如此才能讓失衡的經濟重新回到穩健成長的軌道。

台灣今天雖還沒有出現法國如此波瀾壯闊的罷工潮,但觀察國內當前的財政、人口及青年失業情況,我們認為此刻是到了該未雨綢繆的時候了。

fsj 提到...

升破10%!歐元區失業率新高

【經濟日報╱編譯余曉惠/綜合外電】2010.10.30

歐元區16國9月失業率衝破10%,為歐元區成立以來最高,讓期待經濟復甦動能可扭轉失業走勢的希望落空。此外,歐元區10月通膨率意外上揚1.9%,創兩年來最大增幅,但經濟學家認為通膨壓力仍低。

歐盟統計局(Eurostat)公布,9月失業率意外升至10.1%,不但高於8月經季調後的10%,更站上12年高點;失業率自3 月來一直在10%。根據相同的統計法,目前美國失業率約9.6%,英國7.7%,日本5.1%。

官方數據顯示,歐元區失業人數在9月增加6.7萬人,總計共有1,591萬人失業,主要因

為義大利、西班牙和奧地利失業人數增加所致。

整體而言,歐元區各國上月的失業率數據落差甚大,荷蘭下滑至4.4%,西班牙則升抵20.8%。高失業率仍集中在歐洲周邊國家,例如愛爾蘭失業率升到14.1%,義大利惡化為8.3%。

fsj 提到...

新貧時代的工作危機

【李健鴻】2010-10-31 中國時報

一九九○年起,台灣在經濟全球化衝擊,及產業結構轉型的雙重壓力下,貧富差距日益嚴重。而當前後金融海嘯時期的貧富差距擴大危機,與一九九○至二○○一年之間發生的貧富差距擴大問題,最大的不同在於:現在台灣勞工不僅持續承受著五%以上的高失業率危機,而且台灣勞動市場的就業型態已經更朝向「非典型化」傾斜,導致從事薪資偏低的部分工時、臨時性工作及派遣工作等非典型就業型態的人數愈來愈多。

隨著後金融海嘯時期的非典型就業人數快速增加,非典型就業對於勞動市場產生的影響已經日益明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議題就是「工作貧窮化」,因為當非典型工作者轉變成為「工作貧窮者」時,這些多數從事非典型工作的工作貧窮者已經逐漸構成台灣「新貧階級」的主要人口群。傳統上的「舊貧」概念,來自於以穩定、全時工作型態為主的工業社會,認為貧窮者是以老弱殘疾為主,因為失業而導致的貧窮者,只是小規模、短暫性的循環性失業人口;但是產生於後工業社會的「新貧」概念則是強調,勞動市場已經從過去穩定、全時為主的工作型態,轉變為高度不穩定且非典型的工作型態,而這些非典型工作者雖然有工作,但是薪資收入卻不足,造成家戶貧窮現象,成為新型態貧窮者。

多數從事非典型工作的工作貧窮者,在薪資收入上受到極大的「彈性剝削」傷害。以部分工時工作者為例,主計處歷年的受僱員工動向調查資料顯示,平均薪資已從二○○一年的兩萬四千零三十八元下降為二○○八年的一萬八千零三十六元,降幅達到二十五%。再從派遣勞工來看,二○○五年勞委會職類別薪資調查,要派企業在使用十種職業類別的派遣勞工時,支付給派遣機構的每人月平均費用,比同職業正職勞工的月平均薪資低,顯示派遣勞工在所得上遭受到嚴重的彈性剝削。

他山之石,鄰近的日本經驗或許可以提供一些參考與反思。

二○○八年底,日本著名的反貧困運動人士湯淺誠,帶領了三百名失業派遣勞工在東京的日比谷公園內搭起帳蓬,組成「派遣村」。他在《反貧困》一書中指出,日本社會出現大量的工作貧窮勞工的主因,在於「社會排除」,包括「教育體制」、「企業福利」、「家人」、「政府福利制度」、「自我排除」等五種。湯淺誠強調「反貧困運動」的對策必須雙軌並行,一方面重建「社會安全體制」,政府應該重新規範勞動市場,建構一個「只要工作,就可以衣食溫飽的社會」,強化對各種非典型勞工的保護,並且擴大失業給付的對象與期間、重建國民健康保險、國民年金制度、社會救助制度;另一方面還必須建構「社會互助網」,建立工作貧窮勞工在經濟與社會生活上的互助制度。

二○○九年政黨輪替後,新執政的民主黨延攬湯淺誠進入內閣,修改《勞動派遣法》,一改過去不斷開放勞動派遣政策,在二○一○年初公布「禁止製造業使用派遣勞動力」、「禁止登錄型派遣」、「要派企業支付派遣費用透明化」等新法令,使湯淺誠推動的「反貧困運動」,獲得了初步的成果。

從日本的經驗,台灣在制度層面的改革上,就必須從「擴大社會安全體制的保障範圍」以及「保障從事非典型工作者的勞動權益」二方面雙管齊下。就「擴大社會安全保護範圍」而言,日前行政院提出的《社會救助法》修正草案,將現行貧窮線計算方式「最近一年平均每人消費支出六○%」,修改為「最近一年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六○%」,雖然已經踏出改革的第一步,但是擴大失業給付的對象與期間、重建國民健康保險與國民年金制度,卻與日本相同,仍然是台灣未完成的重要課題;此外,在提供各類非典型工作者的個別勞動保護方面,勞委會雖然已提出《勞基法》派遣專章修正案討論版,但各界意見紛擾,仍然有待凝聚共識。這些有待完成的制度改革顯示,台灣在新貧時代的反貧困之路,仍然遙遠而漫長。

(作者為文化大學勞工所助理教授)

fsj 提到...

內政部查獲 1414名行蹤不明外勞

【經濟日報╱記者葉小慧/即時報導】2010.11.05

內政部今(5)日公布「安勞2號專案」全國兩波大掃蕩成果,自99年10月1日至11月3日止,總計查獲1,414名行蹤不明外勞、150名非法雇主以及18名非法仲介。

日前發生國道6號北山交流道意外工安事件,使外勞管理及行蹤不明外勞的問題浮上檯面。行政院院長吳敦義也為此要求相關單位「依法究辦、全面清查」。

依據入出國及移民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至9月共查獲6,558名行蹤不明外勞、649名非法雇主以及52名非法仲介。

移民署表示,查獲的行蹤不明外勞,除依規定予以收容及驅逐出國外;非法雇主部分,則函請各縣市勞工主管機關依就業服務法第63條第1項規定,處新台幣15萬元以上75萬元以下罰鍰;5年內若再違反者,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120萬元以下罰金。

非法仲介部分,依就業服務法第64條第1項規定,處新台幣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年內再違反者,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60萬元以下罰金。



◆ 員工罷工 BBC新聞節目開天窗

中央社 2010.11.05

不滿資方提出刪減退休金計畫,英國廣播公司(BBC)新聞部的工會員工,今天發動48小時罷工行動,多位明星主播也加入罷工行列,數個招牌新聞節目因此開天窗或縮水。

BBC參加「全國記者工會」(National Union ofJournalists)的員工共有4100人,工會投票決定,反對資方提出的退休金制度,並發動48小時罷工,藉此表達抗議。

包括美女主播布魯斯(Fiona Bruce)、知名主播愛德華茲(Huw Edwards)、卡爾尼(Martha Kearney)等明星級主播,都參加罷工。

BBC廣播第4台早晨的招牌現場新聞節目Today,受到罷工行動影響而取消,改播其它事先錄製的節目,第3廣播台的晨間節目也取消。

BBC電視晨間帶狀節目2位主持人罷工,改由BBC新聞頻道1位主持人擔綱;24小時的BBC新聞頻道原本的雙主播,也剩下男主播1人苦撐。

下午1點、6點及晚上10點的整點新聞節目,受到罷工影響,原本30分鐘的長度將縮短到剩下10分鐘。

工會並計劃自11月15日起進行下一波48小時罷工行動,表達對退休金制度的嚴重不滿。

「全國記者工會」秘書長狄爾(Jeremy Dear)表示,罷工行動清楚顯示,BBC記者為了公平的退休金會挺身而出確保自己的權益。

狄爾說,今天播出的節目大多是預錄或是由特約員工所製作,他相信2天的罷工一定會對BBC造成重創。

英國政府最近宣布,未來5年不調升「電視執照費」(TV License),同時BBC必須自己負擔世界新聞部(World Service)的費用,不再由外交部提供。

由於電視執照費是BBC的主要經費來源,此舉形同刪減BBC的預算,加上BBC本身已有高達15億英鎊的退休金赤字,BBC總經理湯普森(Mark Thompson)堅持推動退休金改革。

湯普森表示,為了不增加電視執照費使用者的負擔,BBC必須推動退休金改革,這項計劃已定,不會改變。

他相信,多數的BBC節目不會受到罷工行動影響,罷工行動最大的受害者是觀眾和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