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bbc.co.uk/1/hi/world/7248875.stm
By Helen Briggs
BBC science reporter, Boston
美國一位領導發明家(譯註:也是未來學家)預測,機器將在 2029 年達到人類水準的人工智慧。
人類在發展的邊緣,將看見微小的機器人植入人們的腦鐘,讓他們更聰明,工程師 Ray Kurzweil 說。
他說機器與人類最終將透過植入體內的裝置合而為一,以提升智慧與健康。
"那是我們文明的真是部份," Kurzweil 先生說。
"不過,那將不會是外星智慧型機器的入侵要來取代我們。"
機器已經能在人類智能的程度或更好的情況下,在許多不同領域,做數百件人類過去曾做到的事,他說。
人 vs. 機器
"我已經解釋過,我們在 2029 年將同時擁有軟、硬體,連同各式各樣柔性(suppleness)人類智慧,包括我們的情緒智慧,達到人類水平的人工智慧," 他說。
"我們已經是個人、機文明,我們使用我們的技術來延伸我們身體與心靈的疆界,而這將更進一步延伸。"
人類與機器終將合併,以植入人們體內的裝置來維持他們健康,並改善他們的智慧,Kurzweil 預測道。
"我們將有智慧型奈米機器人(nanobots)進入我們的腦中,透過微血管直接與我們生物上的神經元互動," 他向 BBC News 表示。
他說,這種奈米機器人,將 "讓我們更聰明、記性更好,而且能透過神經系統,全然進入完全突現式(emergent)的虛擬實境環境。"
Kurzweil 是 18 位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被美國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選來確認人們在 21 世紀將面臨的重大科技挑戰。
專家包括 Google 創辦人 Larry Page 與基因組先鋒 Craig Venter 博士。
14 大挑戰已經在波士頓所舉行的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年會上宣佈,該會將在週一結束。
※ 這篇是序曲。 Web 4.0 將是人機整合的虛擬實境。
* 21 Century's Grand Engineering Challenges Unveiled
http://www8.nationalacademies.org/onpinews/newsitem.aspx?RecordID=02152008
14 項重大工程挑戰如下:
- Make solar energy affordable(使太陽能可負擔)
- Provide energy from fusion(以核融合提供能源)
- Develop carbon sequestration methods(發展碳隔離方法)
- Manage the nitrogen cycle(管理氮(肥料等)循環)
- Provide access to clean water(提供使用乾淨的水)
- Restore and improve urban infrastructure(恢復與改善城市基礎建設)
- Advance health informatics(先進的健康資訊)
- Engineer better medicines(打造更好的機器)
- Reverse-engineer the brain(對大腦進行逆向工程)
- Prevent nuclear terror(避免核子恐怖行動)
- Secure cyberspace(強化網際空間安全)
- Enhance virtual reality(加強虛擬實境)
- Advance personalized learning(先進的個人化學習)
- Engineer the tools for scientific discovery(打造工具以利科學發現)
* 文明之網:無國界的人類進化史
* 阻礙科技進步的 10 大障礙
* 2020 年的電腦:具有創造性的機器
* 2025 年 12 大技術創新領域
* 2050 年人類嫁娶機器人?
* 創智慧 -- 理解人腦運作,打造智慧機器
* 從電腦學習頭腦,反之亦然
* 思考太複雜?神經活動遠比所認為的可預測
* 實驗室晶片模仿腦部的化學作用
* 駭入大腦 創造新感覺
* 宇宙是個「虛擬實境」?
* 3D 虛擬實境加速奈米機器人研發
* DNA 是新結構的藍圖、承包商與建築工人
* 添加到生物遺傳密碼中的人造鹼基對?
* 研究者戮力創造「蛋白質百科」
* 仿生之眼:具有電路的隱形眼鏡帶來超級視力?
* 膝蓋支架從步行中產生電力
* 合成燃料新概念:從空氣中汲取 CO2
* 糧荒 一顆黃豆恐整垮世界
2 則留言:
很多工程問題上達不到雷同現代電腦 "programmable" 的彈性,電腦能 programmable 在工程問題上是特例而非通則。
比如人類很難 (或未曾投注太多研發資源) 來做出 programmable 的毒品創造不同的快感組合
如果電腦可以跟人的感覺或意識 interface 的話,大概會成為人類文明的黑暗時代吧,不過也許還太遙遠了,似乎很少人對此做過道德上的爭辯 :P 大魚畢業的那間學校的那間很有錢的 lab 好像很喜歡做這種東西 :P
迎接新世紀 14項科技工程大挑戰
閻紀宇/綜合十八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2.19
人類發展科技工程的潛力無比雄厚,成果日新月異,然而工程師與科學家永遠面臨尚未解決或即將出現的挑戰,而且成敗往往攸關全人類的福祉。美國國家工程學院(NAE)去年召集18位專家學者、社會領袖與企業家,經過一年的腦力激盪,在18日提出14項「科技工程大挑戰」,為21世紀的工程師與科學家設定戮力以赴的目標。
14項挑戰關係人類生存
這14項大挑戰分別是:讓太陽能成為高經濟效益的能源、研發核融合發電、研發二氧化碳封存技術、處理氮循環問題、提供潔淨的水資源、修復與改善都市基礎設施、推動醫療資訊學研究、開發更理想的藥物與療法、對大腦進行反向工程、防範核子恐怖行動、確保網際網路世界的安全、讓虛擬實境日新月異、讓個人化學習更上層樓、開發科學探索的新工具。
國家工程學院院長、麻省理工學院榮譽校長查爾斯.韋斯特表示:「這些挑戰有一部分關係到人類是否能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一部分會讓我們更能抵擋人為與自然的威脅,每一項都能夠增進全球民眾的生活品質。」
參與委員皆一時之選
擬定14項大挑戰的委員都是一時之選,包括Google共同創辦人佩吉、基因科技先驅文特、美國前國防部長裴利、發明大師凱曼與科茲威爾、來自台灣的新加坡生物工程與奈米科技研究院(IBN)院長應儀如等人。國家工程學院也歡迎一般民眾到網站「http://www.engineeringchallenges.org」表達對於科技創新的看法。
委員會指出,從終結石器時代的冶金術、開啟大航海時代的造船技術、工業革命到資訊革命,自古以來科技工程就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推手之一,21世紀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展望未來,人類仍然在四大領域面臨挑戰,有待科技工程協助,這四大領域是:文明的永續發展、醫療健康、人為與自然的威脅、生活樂趣與教育。
開發新能源勢在必行
地球資源有限,開發新能源勢在必行。太陽能雖然取之不盡,又不傷害環境,但如何以合乎經濟效益的方式收集、轉化與儲存太陽能,對工程師而言仍然是一大挑戰。核融合發電的情形類似,前景看好,潛力無限,但技術與經濟效益的門檻尚未跨越。
在可預見的未來,高污染的化石燃料仍將是人類能源的主力,排放的二氧化碳將繼續荼毒全球氣候,將這種溫室氣體地下封存是可行方案之一,相關技術近來頗有進展。氮循環的污染危機較不為人知,但同樣嚴重。肥料的廣泛使用與高溫工業燃燒,大幅破壞自然界的氮循環,造成酸雨、霾害、飲用水污染等可怕後果,亟待解決。
水資源的短缺和污染,導致許多地區民眾的生存岌岌可危,個人用水與農業灌溉都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海水淡化的新技術可以派上用場,但地區性的水資源淨化科技可能更為實用。此外,全球人口分布都市化的趨勢已無可阻遏,因此改善都市基礎設施也是當務之急。
醫藥健康和水一樣,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儘管上個世紀醫學進展神速,但瘧疾之類的古老病魔依舊陰魂不散,多種新出現的惡疾也來勢洶洶。
因此醫藥界必須全力研發更有效的藥物與療法,開發能夠針對個人特質的「個人化醫療」。大腦的角色尤其重要,對大腦進行「反向工程」不僅有助於醫療研究,還能為電腦人工智慧指點迷津。
營造更安全的生活空間
民生基本需求之外,工程師與科學家還要設法防範核子恐怖行動、遏阻網際網路世界的犯罪行為,為人類營造一個更安全、更便利、互動更密切的生活空間。教育娛樂和科學探索也是人類文明不可或缺的動力,科技工程可望開創層出不窮的新境界。
最後委員會提醒工程師與科學家,他們不僅要全心全力面對挑戰、克服難關,也要盡可能突破政治與經濟的藩籬,讓世界各地的民眾都能享受科技工程帶來的福祉。唯有如此,人類文明才有可能生生不息、漸入佳境。
◆ 科技工程大挑戰委員會18位專家名單
楊明暐 中國時報 2008.02.19
1. 威廉.裴利(William Perry)前美國國防部長,現為史丹福大學工程教授。
2. 艾列克.布洛爾斯(Alec Broers)英國國會上議院科學與技術委員會主席。
3. 法洛克.艾爾巴茲(Farouk El-Baz)波士頓大學遙感中心主任兼研究教授。
4. 韋斯利.哈里斯(Wesley Harris)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太空系系主任。
5. 伯納丁.海利(Bernadine Healy)《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主編,專欄作家。
6. 丹尼爾.希利斯(W. Daniel Hillis)應用心靈公司董事長,共同創辦人。
7. 卡雷斯托斯.朱馬(Calestous Juma)哈佛大學國際發展學教授。
8. 迪恩.凱曼(Dean Kamen)機器人專家,DEKA研究開發公司創辦人兼總裁。
9. 雷蒙.科茲威爾(Raymond Kurzweil)發明家、未來學家,科茲威爾科技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10. 羅伯特.蘭格(Robert Langer)麻省理工學院化工及生醫工程教授。
11. 傑姆.萊納(Jaime Lerner)建築師及都市計畫專家。
12. 賓杜.羅哈尼(Bindu Lohani)亞洲開發銀行地區與可持續發展局局長兼督察長。
13. 珍.魯布成科(Jane Lubchenco)奧立岡州立大學海洋生物及動物學教授。
14. 馬里歐.莫利納(Mario Molina)加州大學化學及生物化學教授。
15. 拉瑞.佩吉(Larry Page)Google公司總裁,共同創辦人。
16. 羅伯特.索柯羅(Robert Socolow)普林斯頓大學環境研究所機械及航太工程教授。
17. 克雷格.文特(J. Craig Venter)基因專家,文特研究中心總裁。
18. 應儀如(Jackie Ying)台灣出生,現任新加坡生物工程暨奈米研究所所長。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