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s and CD-ROMs that thwart global warming
http://www.physorg.com/news126884135.html
April 08, 2008
化學家報告,在未來,為了要減緩全球暖化而從煙囪排放移除的二氧化碳,有可能成為一種價值不菲的原料,用來生產 DVD、飲料瓶還有其他以碳酸聚酯塑膠(polycarbonate plastics,PC 塑膠)製成的產品。
在幾場報告中,那安排在今日於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第 235 屆年會中簡報,Thomas E. Muller, Ph.D. 與 Toshiyasu Sakakura, Ph.D.,描述一種創新方式從 CO2 中製造碳酸聚酯塑膠。研究者表示,這些製程較當前製造方法,具有提供更便宜、更安全與更環保產品的潛力。
"二氧化碳如此容易取得,尤其是從燃燒煤與其他石化燃料的工業煙囪," Muller 說。他任職 CAT 這個新成立的催化研究中心,CAT 是 RWTH Aachen 與業界巨擘 Bayer Material Science AG 與 Bayer Technology Services GmbH 為期五年的合作計畫。"而且那是種相當便宜的起始原料。如果你能將更多昂貴的起始原料以 CO2 取而代之,那麼你將具備經濟上的驅力。"
在 ACS 另一場簡報中,來自於日本的科學家也報告,把 CO2 當成一種替代原料以替換塑膠以及電池成份中的碳酸酯(carbonates)與胺基鉀酸酯(urethanes)。Sakakura(坂倉),該團隊的領導研究者,提到這種新製程比日本其他公司所開發的要更加簡單、快速。Sakakura 屬於日本筑波的 AIST。
Muller 指出碳酸聚酯目前每年已銷售數百萬噸,而且額度持續增加。或許沒有其他消費性產品具有如此龐大的潛力,能用來將環境中的二氧化碳移除,他補充道。這些堅韌的原料代表耗盡二氧化碳的「有趣降低(intriguing sinks)」而且是製造接目鏡透鏡、汽車車前燈透鏡、DVD 與 CD,還有一系列其他消費性產品的支柱。
將二氧化碳陷於這些塑膠當中將可避免釋出好幾百萬噸到環境中,Muller 說。"利用 CO2 創造碳酸聚酯或許不能解決所有二氧化碳問題,不過那將會是個可觀的貢獻。"
消費者將比他們所想還要快喝到來自於二氧化碳產品(盛裝)的酒並觀看廢 CO2 DVD 上的電影。在來自於 CO2 的聚合物可公開取得之前, "我會說那是幾年之內的事。"
※ 不過這堆以 CO2 製成的塑膠產品又該如何處理呢?
* 高畫DVD質 藍光勝券在握
* 衝擊全世界環境的煤
* S2P:科學家利用陽光從 CO2 製造燃料
* 合成燃料新概念:從空氣中汲取 CO2
* 新 ZIFs 材料能選擇性地捕捉 CO2
* 今日的垃圾明日的乙醇:生物燃料的創新製程
* 解決電荒 台電擬增十部核電機組
* MIT 測試獨特的核融合發電方式
* 化學家創造「設計師酵素」
* 環保煙火?!
* 創造強韌金屬玻璃複合材料的新方法
* 科學家開發出能像壁虎般飛簷走壁的黏膠
* 新聚合物能改善半導體的製造與封裝
2 則留言:
中國 頭號CO2排放國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04.15
美國加州大學一項研究顯示,中國早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國,除非中國大幅改變能源政策,中國增加的排放量將是京都議定書減排協議的好幾倍。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柏克萊加大研究人員歐夫翰默這份報告將在5月號「環境經濟與管理期刊」發表,研究指出,中國的空汙被大幅低估,可能在2006到07年間已超越美國,但確切時間並無法確定。
這項評估是根據中國環境保護部30個省份的個別汙染排放資料,而非全國資料。歐夫翰默解釋說,個別資料的錯誤比較容易發現。
聯合國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估計2004年到2010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成長率為2.5%到5%,但歐夫翰默指出,這項數據至少低估了四倍,加大的研究是中國排放至少成長11%。
保守估計到2010年,中國的碳排放將比2000年水準高出6億噸,使已發開國家在京都議定書下承諾的1億1600噸的減排量相形見絀。但若以每人平均排放量來看,美國人仍然是中國人的五至六倍。
關心環境變遷的人士都同意,中國的排放量是一大環境問題,中國也認知到減排的重要。據中新社報導,中國環境保護部14日發布第一批環保國家標準,對煤礦高濃度瓦斯提出「禁止排放」的強制要求,在國際上首次提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強制措施。中國另外公布四套環保標準,涉及煤礦瓦斯、生活垃圾、工業農藥、汽車排放等。
歐夫翰默指出,他所估計的中國排放量增加幅度雖然驚人,但光是指責中國也沒用,因為中國正在努力讓人民擺脫貧窮,顯然需要幫助。唯一的解決之道是西方提供大量技術和經費支援,而且未來的全球氣候變遷協議必須把中國也列入。
溫室氣體減量無方 朝野立委都批
公視新聞/記者林靜梅、陳柏諭台北報導 2008.04.17
今天有環保團體,在立法院外抗議。因為,立法院這個新會期,重新審查「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而環保團體不滿政府,不訂定減量的目標,所以進行抗議。
而原本排定兩天審查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因為還卡在許多爭議,所以今天決定,擇期再審。
環保團體拿著抗暖化的標語,在立法院外抗議,因為院內正在進行「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的審查,不過行政院版本竟然沒有減量的目標,也沒有期程,環保團體認為這種法律、還不如不訂。
場外抗議,場內經濟部工業局則強調,訂定溫室氣體的減量目標和期程,沒拿捏好會變笑話。不過此話一出,卻引起立委不滿。還有立委認為,台灣的減量目標,應該參考歐盟的做法,在西元2050年,降到1990年再減少50%的水準,這樣企業還有四十二年的時間來準備。
不只是減量目標和期程的爭議不斷,就連將來溫室氣體的交換,是要建立在無償交易的核配制度,還是金錢買賣的核售制度,也無法達成共識,關鍵條文只能保留,法案擇期再審。
◆ 溫室氣體減量法 今年難過關
【經濟日報╱記者楊文琪/台北報導】 2008.04.17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16)日初審溫室氣體減量法,多位立委對法案關鍵條款意見嚴重分歧,包括減量的目標年,如何核配、配售及碳交易等,最後決定延後再審。
環保署長陳重信表示,這項法案直接影響各產業發展,在很多概念尚未釐清前,最好再邀集產、官、學界與環保團體舉辦公聽會,集思廣益。不過他認為,許多條文爭議性太大,預期今年內恐難通過。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委員都支持進行溫室氣體減量,但對於應否將溫室氣體減量的目標年納入母法中,贊成與反對者爭論不休,最後主席鍾紹和裁示該條文暫時保留。
而溫室氣體減量法第14、15、16條,分別規定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核配溫室氣體排放量給排放汙染源,產業實際排放量不得超過核配的量,如果超過核配量,應取得足夠抵換的排放量,也就是可進行碳交易,以便與國際接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