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譽博士 自豪竟成羞辱
* 他性烈重名譽 葬身大海證明清白
* 背信案不起訴 保釋金退回
* 董事長之死 司法憾事何時了
* 白總裁 默默幫助清寒學生
* 剛捐政大2千萬 1個要求:給我人才
* 中研院士:產學合作 可創造雙贏
* 大學校長憂寒蟬效應
* 抗憂鬱要接受失敗 勇敢求援
* 是誰病了...
* 白裝義肢?警誤判 媒體更烏龍
* 媒體殺人? 鉅子嚴厲控訴
* 壹週刊:沒影射白文正
◆ 名譽博士 自豪竟成羞辱
【聯合報╱記者李青霖/新竹市報導】 2008.07.05
「白總一生最引以為傲的是,交大授予名譽博士學位,曾說要『傳子傳孫』,如今卻以自殺表清白」,交大「高階主管管理碩士學程」執行長陳安斌昨天含淚說,媒體報導白文正花錢買學位,對白文正是極大的侮辱,「太不公平了」。
交大昨天得知白文正在澎湖落海死亡,相當訝異,兩位副校長李嘉晃、許和鈞昨天下午召集同仁召開記者會,起立默哀卅秒;李嘉晃推崇白文正對交大的貢獻,對媒體報導讓白文正飽受不白之冤,也感到遺憾。
民國八十二年起在交大,就與白文正合作的陳安斌哽咽地說,白文正是他仰慕的「巨人」,一直以沒有大學學位感到遺憾,對培育人才不遺餘力。白文正不僅在交大,連在台大及各科技大學的金融實驗教學內容,都是白文正投資規劃的;白文正這張名譽博士頭銜,絕不是憑空得來的。
李嘉晃也說,白文正曾提供三百萬元給資財系畢業生,赴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遊學;對交大籌建美術館大力支持,九十三年捐贈一千四百四十萬元,九十五年八月動土,後因建材上漲,暫緩興建。
他說,交大推崇白文正對社會與交大的貢獻,九十二年底召開舉薦委員會,舉薦白文正、史欽泰與安藤忠雄為名譽博士候選人,十二月卅一日審查,超過三分之二通過,九十三年六月頒發,都經過非常嚴謹的程序。
不少交大教授昨天慨嘆,某些教授為一己之私,報私人恩怨,向媒體爆料,造成遺憾,實在不智。
◆ 他性烈重名譽 葬身大海證明清白
【聯合晚報╱記者徐睦鈞、嚴雅芳/台北報導】 2008.07.04
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白手起家,讓寶來證券從一家小券商,如今成為國內前三大的證券集團,他極重視名譽,媒體說他買學位、與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張俊彥的學商關係等,對他來說,等於是一生中最大的侮辱,是壓倒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用這麼激烈的手段來證明自身清白,也震驚了整個市場。
白文正自認出身低,出社會後努力向上,最高制式學歷是台北商專畢業,但相當勤奮向上,幾年前因為在推動新金融方面的貢獻,獲得交大的榮譽博士學位,他掩不住內心的喜悅,認為是他這一生中最大的驕傲,當之無愧,不過,這次事件,扯上政治,有理說不清,讓他備感壓力。
白文正不到40歲就成為證券公司超級營業員,1988年創立寶來證券,並推動旗下的寶來期貨成為國內第一家掛牌期貨商。白文正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圈中,以衍生性金融商品和靈活的電子下單系統殺出重圍,國內的選擇權市場日益蓬勃,白文正扮演關鍵性角色,因為當初就是在他的領導下,讓選擇權從人人陌生的金融商品,成為門檻不高、多數人能輕鬆上手的投資工具,也使得一路走來,寶來集團在期權市場上的占有率,一直是其他業者所望塵莫及,憑藉著創新、率領著一群金融新兵打天下,寶來王國日益壯大,說寶來是白文正的第二生命,或是白文正的代名詞一點也不為過。
白文正小時候家境並不富裕,由於父親在他16歲那年就過世了,僅留下母親和7個兄弟姊妹,全靠母親當工友的薪水一手帶大,台北商專畢業後,他從國泰信託展售員開始,也到投資學老師的公司上過班,當時台灣股市正熱,25歲就讓他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白文正小時候貧苦的經驗一直是他日後創業的養分,因為得來不易,使他更為珍惜,在尋覓人才時也更願意給年輕人機會。
白文正30年的金融歷程,卻因捲入政商風暴戛然而止,一名資深員工表示悲傷且不解,歷經過這麼多大風大浪的總裁,何以會放手最捨不下的寶來集團,以及一生奮鬥而來的成就,用如此激烈的方式向外界抗議。今晨警方公布打撈到他的屍體,辨認特徵之一是左小臂義肢,認識他的大部分朋友都大感震驚,結識長久卻不知他裝有義肢,可見他堅忍人前的一面,但卻又脆弱得不堪生命的折磨。
白文正這幾年身體狀況不佳,有痛風,必須長期靠吃生技食品來調養身體,儘管身價超過百億元,平日卻甚少大魚大肉,並沒有因為成為企業大老闆後,而忘記昔日清苦日子。
他喜歡廣結善緣,助人為樂,2000年總統大選時,為了三邊都不得罪,全部都贊助;在學術、傳媒界的也認識很多好朋友,都是白在事業上的專業顧問,只不過,最近幾年,媒體爆料風潮影響到他,有心事不敢找朋友吐露,壓力日增,抑鬱寡歡。
事業經營給他的壓力很大,他常跟朋友說,半夜常睡不好,被外資嚇醒,寶來外資持股逾30%,這幾年的股價不能突破,他常被外資「訓話」,本來寶來三年前要賣給國泰金,但也因為他堅持不願賤賣而作罷。
之後,他購併華僑銀、入主央保,開拓新金融事業,獲頒交大榮譽博士學位,他認為是他自己的努力,有這個學位,他這一輩子己經夠了。
他也用人唯才,真正做到提攜後進,這幾年將寶來的事業體陸續獨立,已培養出6、7個總經理,有的甚至年紀不到30歲就擔當大任,他曾自豪地說,「年輕人只有未來,沒有歷史,當一個人常回顧歷史的光環,就等於老了,」是否是投射他一生際遇的寫照,他應該最有感觸!
連番的風波大大折損他的精神,心情無法抒發的他,這幾年愛上了海,朋友說,以前他最喜歡一個人跑去泰國普吉島散心,一年去10幾次,因為那裡沒有人認識他,他吃路邊攤,找朋友談心事,是他得以喘息的機會,最近卻因官司纏身、限制出境,只能到澎湖海邊散心,這次選擇在澎湖結束一生,其實有跡可循。
◆ 背信案不起訴 保釋金退回
【聯合報╱記者張宏業/台北報導】 2008.07.05
台北地檢署表示,白文正是寶來案偵字案被告,檢方在取得他的死亡證明書後,將依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他作出不起訴處分,同時退還他兩個月前繳交的兩千萬元保釋金。
北檢懷疑白文正利用買賣寶來投信股票獲利,今年五月十一日以違反證交法傳他到庭說明;白文正堅稱未涉不法,檢察官諭令以兩千萬元交保候傳,並限制出境。
專案小組指出,白文正在七十八年四月開設捷盛昌國際投資公司,投資證券、信託、銀行及保險等行業。九十二年間,他先後與兒子白介宇、白介人成立寶鼎、寶宏、愛寶等五家投資公司。
九十三年捷盛昌宣布解散,公司依法要對股東進行現金清算完結,當時白文正以每股十六元大量收購寶來投信百分之廿七持股,後來又將股權分別讓給寶鼎、寶宏、愛寶等五家公司持有,最後再透過這些公司以每股六十九元,將上萬張股票賣回寶來證,中間價差達五億元。
檢方認為,白文正涉嫌以左手買、右手賣的方式從中獲利,涉嫌違反證交法中的背信罪嫌,依法可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兩千五百萬元以上、五億元以下罰金。
金管會:以後會小心
【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金管會昨天主動幫寶來集團財務背書,指寶來各公司營運財務都正常,投資人勿因短期事件過度反應。當初是金管會主動移送寶來投信案,導致白文正列被告,金管會低調說,未來移送類似案件會小心。
◆ 董事長之死 司法憾事何時了
【劉明哲/北市(銀行信託部副理)】 2008-07-05 中國時報
寶來證券集團董事長白文正疑似因背信遭起訴,以及近日來張俊彥的風波,致選擇自我結束生命,顯示該等事件對其造成極大的精神負擔。白文正是否違法仍難論斷,但卻凸顯出國內檢察官制度的問題。
近幾年來許多老闆因涉嫌內線交易、炒股、背信等案遭檢調單位搜查、偵訊,乃至聲押、限制出境等手段,最後遭起訴並求處重刑,每每造成公司股票暴跌,營運遭受重大衝擊。另有許多政治人物也因貪汙、背信或瀆職等弊案,面臨相同命運。但真正定罪率及定罪罪名及刑度常有極大差異,根本不符比例原則。
今有些檢察官選擇性辦案,抱著辦大案,抓大放小的心態,將小案變大案,塑造個人的英雄形像。甚至將無辜或論據不足的人具體求刑。因被告身分特殊,引起媒體爭相報導,炒的沸沸揚揚,當事人可能因此丟掉工作。面對漫長訴訟,惡夢一場。
我們當然尊重司法獨立審判,並支持檢察官毋枉毋縱。但有些檢察官專業度不足,若干論點似無直接證據,或以臆測推論來認定犯罪事實,這就有違無罪推定的精神,對司法造成莫大傷害。國內檢查官制度應重新檢討,除貫徹偵查不公開原則外,並應建立不適任檢查官的退場機制。
◆ 白總裁 默默幫助清寒學生
【經濟日報╱記者 王茂臻】 2008.07.05
寶來金融集團總裁白文正生前寫給員工的一封信中寫到:「寶來是少數一家公司能讓員工在工作上既盡心又盡興,希望所有員工能夠共同為台灣的金融市場寫下精彩的一頁。」
白文正出生清寒,少年喪父後,被迫提早扛起家計。當時雖考上成功高中,卻在經濟考量下選擇就讀台北商專。這個決定不僅改變了白文正的家庭,也為之後的台灣證券市場帶來巨大變化。
他當過送報生,沒有大學學歷,但一直默默幫助清寒學生。周刊影射他買學位,立委說他供養校長,卻沒看到他不求回報的捐錢給政大、捐款給母校台北商專買書,並成立清寒獎學金。他出席交大榮譽博士頒授儀式時,想的不是自己的榮耀,而是他母親早年持家的辛苦。
白文正的創業基金,是靠新股抽籤所賺的一筆筆小錢累積起來。他對股市的敏感度,則是靠晚上熬夜劃K線圖而累積,是少數白手起家的券商老闆。
寶來員工說,以前的白文正可能連一個家都養不起,現在卻養3,000個家庭,光從這一點,就不得不讓人佩服。
白文正驟逝是悲劇,也是對媒體與政治最沈重的抗議。但撇開這些風風雨雨,白文正確實在台灣證券業中寫下精彩的一頁。
◆ 剛捐政大2千萬 1個要求:給我人才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08.07.04
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6月中才捐款2000萬元給政大商學院設「頂尖學園」,政大商學院長周行一上午聽到白文正的死訊,感到難過,他說,白文正是一個愛才若渴的人,捐款給政大,只有一個要求:「拜託,給我人才!」
周行一說:「事情可以討論,但討論結果,竟然逼死一個人,感到非常難過,這幾天媒體報導對他打擊太大。」
政大商學院上個月慶祝50年院慶,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元大集團總裁馬志玲、德安電線電纜董事長游忠德,共同捐贈4000千萬元打造全台第一座很「哈佛」的頂尖學園。其中寶來文教基金會捐助兩間「參與式個案教學教室」,分別命名為「寶來國際廳」和「寶來科技廳」,身為政大商學院諮詢委員的白文正也親自出席,是他在日前司法案件後首度公開露面。
周行一表示,政大商學院聘白文正為諮詢委員,針對商學院的發展及人才培育提供很多建議,包括教師應該多做個案研究,追求國際化,期勉政大商學院以洛桑管理學院為標竿。
周行一說,白文正求才若渴,經常提醒商學院在人才培育時,除了要求年輕人講求誠信、國際觀、外語能力外,更要做好「健康管理」,白文正對時下年輕人經常半夜一兩點才睡覺,很不以為然,認為生活習慣不好,到企業界不可能做得好。
為什麼聘白文正當政大商學院諮詢委員?周行一表示,「大學不能不食人間煙火。」包括AACSB、EQIS等國際商管學院認證,都要看大學聘多少實務界的諮詢委員。
周行一說,寶來集團至今總共捐款2000萬元給政大商學院。白文正從未因為捐款而要求政大有任何「回饋」,他表示,企業捐款給大學,「要的是人才」,希望能招攬更多優秀人才,絕對沒有任何對價關係。
◆ 中研院士:產學合作 可創造雙贏
【經濟日報╱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2008.07.05
曾當過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中研院院士金耀基昨(4)日指出,大學校長要有募款能力已是趨勢,而大學跟企業走得近,並非壞事,重點是要拿捏分際。
台大財務副校長湯明哲指出,企業捐贈大學,只要受益者是學校而非個人就好,而學校相關人員謹守利益迴避,按照程序,不會受人質疑。為了學校和學生好,台大仍會繼續向企業募款。
金耀基說,大學募款的風氣從美國開始,早期私校才需要,現在公立大學也要募款,大學校長身負重任,曾當過美國加州柏克萊分校校長的田長霖,募款功力一流,很受肯定。
金耀基表示,香港的大學也需要募款,他認為大學除了跟企業募款,雙方還有很多要合作的地方,包括研究、科技發展等,並可創造雙贏,他說:「跟企業走得近,不是壞事。」
※ 很多國外大學的教授甚至自己都撩下去開公司。
◆ 大學校長憂寒蟬效應
【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2008.07.04
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跳海身亡後,考試院長提名人張俊彥被指「供養」而引發的政壇風暴愈演愈烈,部分大學校長擔心此一事件帶來的「寒蟬效應」,將讓大學和企業愈走愈遠,進而影響大學的長遠發展。
成大校長賴明詔表示,目前國內各大學財源短絀,為求發展往往得和企業合作,由企業捐款來協助校務運作,比如最近成大和南部某大企業合作,由該企業捐出四百萬元在該校設立講座。他說,這種大學和企業的合作模式,可創造雙贏。但自張俊彥被捲入「供養」漩渦,而白文正又跳海後,未來這種合作模式恐怕會受到衝擊。
前中央大學校長、國科會主委李羅權認為,大學和企業合作在國外是常態,全球聞名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更鼓勵教授和企業走近一點,一來可獲得企業捐款,二來這些教授也可從雙方接觸中,獲得更多和社會互動的能量。不過李羅權和賴明詔都堅持一定要有一套嚴格的規範才行。
◆ 抗憂鬱要接受失敗 勇敢求援
【經濟日報╱記者黃依歆/台北報導】 2008.07.05
署立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段永章昨(4)日表示,男性有兩個自殺高峰期,一為較易因衝動鑄錯的青春期,另一則為40至50歲上下的中年期。段永章說,憂鬱症有各類不同型態,有其中一種人表面上看不出來,輕生行為也毫無預警。
寶來金融集團總裁白文正在落水死亡前,曾打了數通電話給幕僚、律師,但也沒能阻止悲劇發生。他分析,白文正從小身為長子,行事負責,在堅強的外表下,不擅長求助。
段永章舉例,在自己的門診中,曾有一位校長的病患。他在眾人的眼裡,是家庭與事業兼顧的強者,但隨短期內兩位親人相繼過世,自己也承受不了情緒壓力,甚至有輕生念頭。
這位病患甚至不敢讓自己的另一半知道自己的憂鬱,就連掛門診時,也是假裝堅強的向醫師隨口提及失眠的苦惱。然而勇敢「求援」後,經一、兩個月的協談及藥物控制下,病患已成功熬過來。
段永章表示,現代人要預防憂鬱症,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接受自己的失敗。另外,生活中要有能傾訴的對象,或是有宗教信仰,都能降低因憂鬱而輕生的機率。
書田診所主治醫師江漢光表示,所有的憂鬱症病人中,九成的人曾有輕生念頭,但只有15%至18%會執行。白手起家的白文正個性敬業負責,這樣完美主義的打拚性格,與「龜毛」只有一線之隔,對外界的誤解較為敏感。
◆ 是誰病了...
【經濟日報╱李珣瑛】 2008.07.05
交大前校長張俊彥被提名考試院長,引發一連串的黑函、爆料風波,折損的不只是交大校譽、張俊彥個人清譽,還死了一位交大名譽博士–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是企業家病了?學校病了?媒體病了?或是台灣社會病了?
交通大學當年在上海交大老校友出錢、出力下,在新竹建立起台灣最小校園的大學。交大校友間緊密的情感交流,也奠下日後彼此相互扶持的優良傳統。
張俊彥在交大校長的八年任期中,因交大執行重要的國家型晶片研發計畫,他個人在台灣半導體產業擁有崇高輩分,加上交大理工科技人才濟濟,擁有最多科技產業CEO校友群,都讓張俊彥成為國立大學中最容易募款的校長,各知名企業莫不爭相與交大建立產學合作關係。
包括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也趕在張俊彥任內最後一天,捐款1億元給交大做為興建美術館基金。
當企業提出需求,贊助學校研發經費,學生在教授的指導下,開發出符合產業需求的技術、工具、甚至材料,也培養出企業需求的人才,對企業、教授、學生、甚至國家,都是多贏的局面,校方經過層層審核程序,對長期贊助產學合作的成功企業家頒贈名譽博士,又何來買博士學位之說?
很難想像,一位白手起家的總裁,選擇投海明志,就此永別。但台灣社會的沈,該如何對症下藥呢?
◆ 白裝義肢?警誤判 媒體更烏龍
自由時報 2008.07.05
〔記者劉禹慶、李錦奇/綜合報導〕寶來集團總裁白文正魂斷澎湖異鄉,由於發現遺體、並協助拖拉上岸的漁民莊萬僅有獨臂,部分媒體因澎湖縣政府警察局刑警大隊長陳世安誤判,竟以訛傳訛,傳出白左小手臂裝有義肢,並大做文章,陳世安昨晚對自己未及時更正造成烏龍新聞,深表歉意。
震驚社會的白文正事件,由於身分特殊,又捲入「供養」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張俊彥事件,因此葬身澎湖異鄉,格外引起國人矚目,澎湖縣政府警察局自其傳出失聯後,警政署高層的「關心」電話不斷,昨日遺體發現,特由刑警大隊長陳世安領軍,趕往現場坐鎮指揮,全盤掌握案情。
由於白自二日晚間就失聯,推估死亡時間超過兩日,因泡在海水時間過久,導致白身上原本咖啡色上衣、深藍色長褲全部變黑,左小手臂也變得慘白,因此陳世安乍看之下,誤以為裝上義肢,特別要求鑑識人員拍照存證,旁邊傳媒聽錯了,才會以訛傳訛,認為白也裝上義肢,加上發現遺體的漁民也是獨臂男,才會大做文章,衍生出白的義肢只有白太太知道的烏龍新聞。
陳世安昨晚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自己一時誤判,才會導致媒體報導烏龍,雖然事後要找傳媒更正,但因不知道電話而作罷,特別向家屬道歉,並非刻意對遺體不敬。
陳世安的說法也獲得協助驗屍的醫師、警察及安檢人員證實,白文正的遺體四肢都是完好,並未有裝義肢的跡象,同時白太太認屍時,一看到遺體就認出其丈夫,也未提到左小手臂有義肢的特徵。
◆ 媒體殺人? 鉅子嚴厲控訴
【呂紹煒/新聞分析】 2008-07-05 中國時報
是什麼樣的情境、壓力,竟讓身價近百億的金融集團老闆,義無反顧的跳海而亡?在憑空凌虛的那一刻,他想的是龐大的事業、傳奇的人生、家人的親情,還是那讓他終而走上絕路的媒體?未來,後人要如何看這麼一個「離奇」事件?是單純的社會事件,還是「媒體殺人」負面教材?
不論從那個觀點看,白文正都算是成功的金融家─白手起家,一手打造出的寶來金融集團,在國內金融商品創新路上獨佔鼇頭,是多少大型金控「思慕」的對象。目前身價,保守估在六十到八十億之間,有人則更估到百億元之譜;現有的事業亦穩定而上軌道。
這樣的人,不論從那個觀點看,都沒有自殺的理由!五月的搜索官司案件,雖然對其聲譽有傷害而讓白文正大受打擊,不過,這種案件終能藉著司法判決還其清白。但,媒體對他「買學位」的影射,卻永遠沒有那個「單位」能還他清白。
白文正的選擇,就是找媒體作「最後的申訴」,落寞但條理分明的陳述他的反駁。申訴完後上飛機到澎湖,搭上計程車直赴大海旁,一去不復返。最後,仍不忘打電話回公司交代最後的公務後事。
一個百億金融鉅子,如此鎮靜、堅定、理性的走上跳海自殺之路,在全球金融史上,大概是破天荒的一遭。
悲涼的是,即使身擁百億,也只能以跳海証其清白,這也是白文正最嚴厲的控訴吧!對那些持續以廣告、購買刊物「供養」這些謀殺人的媒體的企業,是否能從這件悲劇中得到一些反省與教訓呢?
◆ 壹週刊:沒影射白文正
【聯合報╱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2008.07.05
寶來證券總經理黃古彬昨天表示,周三壹週刊報導白文正供養前交大校長張俊彥,並影射白文正用錢買名譽博士,讓白文正情緒跌落谷底。壹週刊社長兼總編輯裴偉表示,壹週刊的報導內容,並未提到白文正的學位是用捐款買來的,外界的揣測對壹週刊「不公平」。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字如劍,筆如刀,是週刊報導有誤,還是媒體解讀有誤,自己判斷吧。
* 守門人123 防自殺
* 男人心事 向誰訴說?
* 男生常生氣 易罹心臟病
* 與別人為敵 傷自己的肺
* 抗憂鬱劑改善憂鬱症 但絕望感仍揮之不去
* 研究證實躁鬱青少年吸菸與物質濫用的風險增加
* 「暴露療法」也許能幫忙預防 PTSD
* 十大死因第1殺手 癌症死亡破4萬
* 媒體間接殺人?衛生署介入關懷高風險者
* 鏡頭下的人權 專家籲各台新聞主管檢討
* 不堪虧損 中時大裁五成員工
* 從《民法》修繼承編到司法改革的長路
* 從勞保年金到實質薪資
* 賦改會今成軍 減稅拚經濟
* 莎翁有說,老闆有沒有聽?
* 三千軟體工程師哪裡找?
* 學生勤學,老師樂教
* 學者怎樣從政
* Google 聯盟對抗專利流氓到科技產業之星
3 則留言:
小心產學合作被政治鬥爭摧毀
【中時社論】 2008-07-08 中國時報
寶來證券集團董事長白文正自殺身亡,不但在政治圈、金融圈投下震撼彈,對學術界而言,這個事件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省思。有實務經驗與經濟實力的產業界,和有研究人力資源的學術界,究竟應該維持怎樣的關係才能互蒙其利,創造雙贏,其中的分際又是什麼,頗值得關切。
白文正的死因固然還有待調查,不過,根據他身邊的人透露,「買學位」、「供養」前交大校長張俊彥的負面報導,顯然帶給白文正極大的痛苦。其實,不少業界都會提供資金、資源,幫助大學完成各式各樣的計畫,特別是一些學校不一定能夠申請到研究經費的專案或建設,總希望能夠得到企業界的贊助,如此既能幫助同學完成學習、深造的計畫,也能增加學校的資源,拓展學術的影響力,而企業界又有節稅、招募優秀人才、提升企業形象種種的利益,因此使得企業也樂於做這方面的投資。
長期以來,產業界與學術界之間本來就有很多合作關係,兩者如何透過各自的優勢相互加值,讓學術界的研究以及各種學術活動,能對實務界有更多的幫忙,而實務界則可以實際的經驗回饋給學術機構,使之相得益彰,這是愈來愈多大學和企業共同努力的事。近年來,透過校園徵才、贊助校園創業競賽、投資競賽等活動,企業集團的身影和影響力,更加深入校園,並且直接滲透到個別的學生。
不少學校事實上是把尋求企業贊助、捐款視為重要的使命。在政府財政日絀,大學自籌經費比例日益提高之下,再加上大學經費不足、學費調漲不易,來自企業界的捐款、贊助對大學的發展甚至生存,已經愈來愈重要。大學爭取外界的資助並非不可,如首位擔任美國第一流研究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長的華裔人士田長霖,就提過,當年他能在二五八位校長候選人中脫穎而出,「超強的募款能力」正是個很重要的條件;而剛獲選為中研院院士的楊祖保,有位同樣身為中研院院士的哥哥楊祖祐,楊祖祐目前是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他被譽為是美國大學募款能力最強的校長之一。或許台灣還沒有辦法那麼理所當然地公開談論大學校長的募款能力,但事實上,校長要有「吸金能力」已確是個明顯的趨勢。過去台灣的大學並不會太大張旗鼓地進行募款,但台大陸續得到郭台銘一五二億元的捐款,實在羡煞各大院校,募款的重要性也逐漸被凸顯;有大學就成立了「募款辦公室」,持續且深入進行募款的工作。
前幾天,中研院院士金耀基說,過去或許只有私校才需要募款,現在連公立學校也得要這麼做了;而因為募款,學校與企業界之間的接觸會愈來愈多,金耀基以其擔任過校長一職的經驗指出,學校跟企業界之間走得近,並不是什麼壞事,只是一定要掌握好分際。
其實,寶來集團與交大之間的產學合作並非獨有,在大學經費日窘、而產業界也的確需要學院培養人才的情況下,國內有好幾所大學都有寶來的身影;如果在他遭受媒體「買學位」報導打擊之初,與寶來有過合作關係的大學就願意出面說明這種產學合作是如何進行的,或許也可以讓社會各界對這種其實早已日益普遍的產學合作模式有更多了解。
當然,各大學不願意出來公開地多談這類事情,也是因為社會風氣的關係,使得學術界對此頗為忌諱,但是,既然產學合作方式早已屢見不鮮,公開討論或許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家以一種平常心、正常的眼光來看待大學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另一方面,透過外界的關注和討論,也可以督促大學和產業之間必須以公開、公共化的方式進行合作。
白文正的死亡讓人遺憾,張俊彥的退審也徒增政壇紛擾,但是這整個事件卻也凸顯了大學與企業之間究竟應該如何往來的這個議題,已經愈來愈重要;若是不了解其中的遊戲規則,很容易產生不當的臆測與誤會;特別是,產學合作一旦遇到政治,很容易就會變得極為複雜,充滿算計,種種威脅壓力不見得是不熟悉政治操作的學界或者業界能夠理解或者承受的;最好的辦法還是,讓一切公開透明,訂出明確的規則,讓所有的流程都能「檯面化」。
◆ 媒體殺人,或政策殺人?
【劉宏恩】2008-07-08 中國時報
這幾天因為考試院長被提名人張俊彥先生與寶來集團的關係、以及該集團總裁疑似基於名譽而自盡的事件,使得「產學合作」、「企業捐助大學」這些政府近年來大力鼓吹的政策,忽然與「政商勾結」及「圖利財團」等負面用語連結在一起。部分媒體及立委甚至極盡嚴厲地以「醜聞」、「人神共憤」等措詞加以形容。
但值得深省的是:「產學合作」明明是政府近年來不斷推動的「知識經濟」政策的一環,努力配合並執行的大學校長及企業主卻因為「利益衝突」相關的遊戲規則不明,結果竟導致名譽掃地。這究竟只是「媒體殺人」、「民代殺人」,還是政府只鼓吹遊戲卻不訂定遊戲規則的「政策殺人」?
為了結合理論與實務、使大學的教學研究成果能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並且由於政府補助相對減少、大學等學術機構經費短缺,近年來教育部、國科會、經濟部、衛生署、中研院等各個政府部門都不斷積極推動「產學合作」或「產官學合作」。教育部甚至將「產學合作績效」列入大學評鑑的評量項目之一。
而且,這次不斷以強烈措詞抨擊相關當事人的部分立委們所屬的立法院本身,近年來也經常通過鼓勵相關合作的法律。例如去年六月朝野立委幾乎一致支持通過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就明文規定:政府研究機構人員可擔任生技新藥公司的創辦人及董事,不受公務員服務法之限制。許多立法委員本人就是官商合作最為「身體力行」的一員:同時擔任立委及營利公司或銀行的董事。
明明是政府強力推動、甚至立法院本身也支持的「產官學合作」政策,為何會成為部分媒體及民意代表嚴詞攻訐的「醜聞」呢?這個矛盾不僅顯示了部分媒體及民代可能的偏頗,更重要的是:它顯示了政府在推動相關政策時並沒有一併提出足以「確保大學之教學及學術任務不受影響」及「維護社會對於大學的公共信賴」的控制「利益衝突」的遊戲規則。
國際上「產學合作」、「企業捐助大學」最為興盛的,非美國莫屬。事實上,台灣近年來的產學合作政策(尤其是科技領域)也都幾乎取法自美國。但令人非常遺憾的是:政府只引進了美國相關政策與法令當中屬於「技術移轉」、「專利權歸屬」等促進產業發展的部分,卻完全忽略了配套的「利益衝突」等專業倫理與學術倫理的遊戲規則。
筆者曾經跟相關人士討論過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卻是:「我們現階段趕快鼓吹產學合作都來不及了,所以不需要先引進這些可能構成限制的規範」。這種態度的問題在本次事件當中剛好清楚呈現:遊戲規則不明之下,當事人極容易遭到事前未能預料的抨擊,甚至引發不必要的社會不信賴。
國內多數論者似乎始終將「利益衝突」問題與「官商勾結」或「利益輸送」等同視之,這是極為錯誤的認知。因為「產學合作」下的「利益衝突」問題,並不是只會發生在「公立大學或學術機構」上。
以美國為例,絕大多數的產學合作與企業捐助都發生在「私立大學」,也因此「利益衝突」相關的規範對於私立大學來說反而更常適用。所謂的「利益衝突」指的是「大學(或教授)原本應追求的教學與學術等首要利益」跟「產學合作下的所獲得的捐助等利益」彼此之間是否有可能發生衝突。只要「有可能」發生衝突,就應該予以控制,並不是要等到「違法」或「貪瀆」的程度才應予以控制。
在美國,一方面基於政府法令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基於學術界的專業自律,幾乎所有的大學都有內部的「利益衝突」規範,部分大學並特別設立「利益衝突審查委員會」。對於極為嚴重的利益衝突,固然可能予以禁止或要求迴避,但是大多數的情形僅需透過「申報」或「公開揭露」便足以控制。
「產學合作」並不是毒蛇猛獸,但是「不受控制的利益衝突」則的確可能影響大學的學術任務與社會信賴。擁有一套好的控制利益衝突的遊戲規則,才能保障所有參與者都能在事先得預料的準則之下,進行相關的財務勞務合作與安排。
張先生與白先生的事情發展至今,始終未聽到不斷鼓吹產學合作的政府各單位出來說一句話,也沒有看到他們打算亡羊補牢訂定任何利益衝突的規範,難道,還要再等下一次發生的「政策殺人」嗎?
(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律學博士)
教授待遇 不用再比照公務員了
【崔慈悌/台北報導】 2008-07-13 工商時報
為了提升研發水準,馬英九總統昨天強調,國內教育體系和企業的合作,在觀念上面有必要調整。目前大陸和香港給予教授的待遇,有些已經比台灣高出2、3倍,考試院未來將推動公教分離,讓教育體系可適用不同待遇,教研也可分離來留住研發人才,使台灣競爭力不致流失。
對於考試院長提名引發寶來集團白文正事件,馬英九昨天首度發表對此事的看法,馬英九面色沈重的表示,外界對於教育和企業界的關係作不當的曲解,讓當事人覺得被羞辱而發生憾事,「很可惜,也很讓人痛心」。
他以美國為例指出,美國在生物科技上,面對日本和德國的強大競爭,還能保有領先優勢,與美國的教授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他還說,在美國教育界只要認為某企業的經營,在特定領域上有一定的創新或成就,不論是學歷如何,都可以自由的授予榮譽學位來鼓勵,教育界和企業界的合作非常密切,也促成彼此的發展。這與台灣認為學者要很清高,不能與企業界有太多的關聯,觀念上有很大的不同。
為了使台灣在研發和企業發展上更具競爭力,馬英九透露,之前他在提名張俊彥為考試院長的時候,曾經告訴張俊彥,未來,考試院必須推動改革讓公教分離,使得公務人員和教育人員可以適用於不同的待遇,也讓禮聘的教授可以有更大空間,不必比照公務員來規範。
馬英九還說,現在大陸和香港給予名教授的薪資,動輒比台灣高出2、3倍,「我不是說名教授都愛錢,但是要讓好的教授能夠擁有較高的報酬,才能留住人才,不致被挖角。」
此外,為挹注企業界的研發人才,並提升台灣的研發能力,教、研也要推動分離,馬英九認為,對於單純的教師,與從事研發工作者,在待遇上要有不同的區別,這些都需要進行改革,台灣的競爭力也才不會流失。雖然張俊彥已婉拒提名,但這些觀念,他未來也會與新的考試院長再溝通。
台灣的公民社會秩序
【聯合晚報╱社論】 2008.12.05
洪曉慧家門前的SNG衛星轉播車,陸續撤離了!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其中有些難得的故事。首先難得的,是國內的電子媒體能夠體諒,對洪曉慧及其家人來說,媒體守候的效果可能形同另類監禁,故媒體緊迫盯人的動作有所自我節制。從更寬的角度想,一個想要更生的受刑人,需要真正的自由,要在儘量減少外界打擾下,才容易走出新生的一步。
洪曉慧犯過嚴重的錯誤,殺人不是件輕易能被遺忘的事。背負著殺人的罪名,要重新在社會上生活,必定會有許多艱難挑戰。假釋只是第一步,未來還有很多困難要克服。可欣慰的是,不少民眾都能體諒洪曉慧的處境,給予她鼓勵支持,還有人願意提供讓她可以起步的工作機會。這些都顯示台灣民眾的寬容和人情味,也是我們社會珍貴的特質。但如果媒體大幅跟拍報導,恐怕只會在她面前堆起更高的障礙。
很多人應同意,放過洪曉慧吧!難得地,電子媒體能夠協商得出共識,同時從她家門口撤走。媒體常被指為「社會亂源」之一,但另一方面,台灣民眾對於「知的權利」又有高度期待,因此形成兩難。每一遇到熱門新聞,常會因為媒體過度競爭而產生資訊過度曝光情況,使當事人不堪其擾,對社會整體利益也並非健康狀況。
這次,關於洪曉慧新聞,公眾對於「適可而止」的處理方式產生共識,不只是媒體協商規範的一個良好事例,也可見台灣社會已漸有公民社會秩序的追求,能夠尊重個人隱私,對犯錯者提供協助更生的機會,專業團體也能發揮專業自律的力量。這些點滴小事,其實都是過去多少年來,社會經歷民主化過程,學習理性思辨和尊重人權的成果。很多人都說,在各地華人社會中,台灣看似嘈雜混亂,卻順利度過民主化變遷,且保留了傳統社會人情味的優點。從洪曉慧新聞的後續發展看來,這樣的讚賞並非溢美。
台灣媒體的表現並非完美,但監督政治的制衡角色未曾缺席,這次又呈現出自律的基本默契,對熱門新聞做到適可而止。社會有機會變得平靜安穩些,也希望像洪曉慧這樣的例子能儘快得到重新出發的機會。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