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12

基因分析顯示 東南亞是東亞北亞人種發源地

中央社 2009-12-11

包括新加坡在內的亞洲國家90多名科學家合作,最近完成亞洲人基因圖譜,發現亞洲人祖先多從非洲東遷印度大陸後,再遷徙到亞洲各地,東南亞則是東亞和北亞人種主要發源地。

這項研究是由「人類基因組織泛亞單核甘酸多態性」小組,5年前,根據1928名東南亞和東亞人種的基因進行分析。

最後,由新加坡科學研究局旗下的新加坡基因組研究院院長劉德斌、研究員賽厄斯塔(Mark Seielstad)和中國復旦大學研究員,根據資料分析和撰稿,得出上述結論,並把這份研究報告在最新一期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

研究發現,人類最早源於非洲,6萬到10萬年前開始遷往歐洲、亞洲和美洲居住。

賽厄斯塔告訴新加坡媒體,經過基因分析發現,人類在6到7萬年前開始離開非洲到亞洲生活,很多早期的移民都先遷往印度大陸,然後可能再沿著海岸線到達亞洲南部,進而抵達東南亞,這些人口隨後繼續往北移,形成了中國人、日本人和韓國人。

研究報告說,從非洲往東遷徙的人類,首先抵達印度,之後有部份人移往泰國和南部,來到現在的馬來西亞、印尼和菲律賓,其後又有一些人遷往北部和當地的人類雜交,最後形成了現在稱為南島語系、南亞語系、侗台語系、苗瑤語系、阿爾泰語系等人種。

賽厄斯塔指出,過去的研究顯示,東北亞人口有來自中亞、中東和歐洲的基因成份,但在他們的研究中,並未找到這方面的證據,他們根據分析資料相信,多數或整個中國的人口,應該都源自東南亞。

這項研究結果,也對疾病研究產生貢獻。賽厄斯塔說,多數疾病和藥物基因組研究都有實驗和控制群,研究會比較病人和控制群的基因差異,若兩者都來自不同的人口,就可能顯示錯誤的基因差距;因此,這項研究有助於科學家衡量這些基因差異對亞洲人口研究會造成多大影響。

劉德斌表示,研究團隊的下個計畫,將是把研究拓展到整個亞洲,包括中亞和和玻里尼西亞群島,更詳細地研究這些地區的基因組。

※ 相關報導:

* Mapping Human Genetic Diversity in Asia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326/5959/1541
The HUGO Pan-Asian SNP Consortium
Science 11 December 2009: Vol. 326. no. 5959, pp. 1541 - 1545
doi: 10.1126/science.1177074

Asia harbors substanti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diversity, but the geographic structure of genetic variation across the continent remains enigmatic. Here we report a large-scale survey of autosomal variation from a broad geographic sample of Asian human populations. Our results show that genetic ancestry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linguistic affiliations as well as geography. Most populations show relatedness within ethnic/linguistic groups, despite prevalent gene flow among populations. More than 90% of East Asian (EA) haplotypes could be found in either Southeast Asian (SEA) or Central-South Asian (CSA) populations and show clinal structure with haplotype diversity decreasing from south to north. Furthermore, 50% of EA haplotypes were found in SEA only and 5% were found in CSA only, indicating that SEA was a major geographic source of EA populations.


* Science:亞洲人SNP分析顯示遺傳多元化圖譜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09-12/20091210172345378.htm

...單核苷酸多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主要是指在基因組水平上由單個核苷酸的變異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態性。它是人類可遺傳的變異中最常見的一種。佔所有已知多態性的90%以上。SNP在人類基因組中廣泛存在,平均每500~1000個鹼基對中就有1個,估計其總數可達300萬個甚至更多。

HUGO Pan-Asian SNP Consortium的研究人員一項在跨越整個亞洲的近2000人中所做的大規模的遺傳變異研究表明,亞洲大陸的人口主要是通過某單一的遷徙活動而形成的。

基因研究證實人類從白令海峽遷徙到美洲
新 DNA 證據推翻南島人口遷移理論
星研究:漢族基因南北有別 東西無差
第二代人類遺傳變異單體型圖出爐
8萬年前人類頭蓋骨 許昌出土
人類與紅毛猩猩比較親
人類步行方式 150萬年前底定
現代人類基因演化 較過去快百倍
DNA 透露姊妹在古希臘時期的權力
研究人類基因有成 中研院院士李文雄獲獎
研究者為突變發現開發全基因組定序
預測藥物副作用的新方法
科學家:人類基因申請專利 威脅研究

8 則留言:

fsj 提到...

星研究:漢族基因南北有別 東西無差

中央社 2009-11-28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人類遺傳小組在分析6000份來自新加坡和中國大陸10個省份的基因樣本後,發現漢人的基因南、北有別,存在0.3%的差異,但無東、西的差別。

由劉建軍率領的小組,在分析蒐集的基因樣本後也發現,以廣東省的廣東、潮州和客家族群來說,潮州人的基因更接近中國北方人的基因,客家人的基因則接近中國中間地帶的基因,廣東人則是道地的南方人基因。

新加坡人大多數以福建移民居多,因此方言屬於閩南語,但劉建軍指出,這次蒐集的基因樣本中,並沒有包括福建省,所以缺乏福建人的基因圖譜作為依據,以這次新加坡的樣本和其他省份比較之下,新加坡人分析起來最像廣東的基因圖譜。

劉建軍告訴媒體,這項大型基因研究顯示,中國北方和南方人的基因存在0.3%的細微差異,甚至說不同方言的社群間基因也會有差異,可能是同語系通婚者多的關係。這種差異,和受測者所處的地理位置有一定關聯。

這項研究已刊登在「美國人類遺傳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引起國際的注意。

劉建軍表示,進行這項研究,是因為在研究牛皮癬(psoriasis)、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痲瘋病、鼻咽癌和皮膚白斑病(Vitiligo)等疾病蒐集了大量來自中國和新加坡的血液樣本。

這項研究取得的樣本共8200份,但研究小組僅分析其中的6000份,其中來自新加坡的樣本有500多份,其他來自中國最北至遼寧、東至安徽、西至四川,南至廣東的10個省份,也涵蓋了北京和上海。

劉建軍說,由於取得樣本中的DNA有小部份不同,因此小組就研究這個不同的部份,探討來自不同地區的漢人,是否會相似或差異較大,因而根據樣本為不同省份的漢人擬出基因圖譜。

他指出,從基因圖譜上,發現同一省份的樣本會形成一個聚落,不同省份的樣本會佔據不同的位置,從而證明中國南方人和北方人基因有些不同,地理上差距愈遠的方言群,DNA的差距就愈大。

劉建軍表示,這些不同地區的漢族基因圖譜,有助了解祖先遷移和進化的過程,也能幫助小組設計和解釋基因與疾病的關係。

fsj 提到...

12年前家譜出土 確認原民血脈

【聯合報╱記者鄭惠元/台北報導】2009.11.30

河南鄧州市上營村與台灣鄒族的淵源,雖可以追溯至三百年前,親緣關係卻是在1982年後才逐漸地為人所知。直到2003年,在台商吳天璽的熱心牽線下,橫跨三百年時空距離的血脈情,才得以一線牽。

1982年,鄧州市進行了人口普查,當地官員塗徵偶然翻到了人口登記表,意外地發現了上營村陳姓居民兩百餘人是台灣鄒族人的說法。

爾後,塗徵更發現另有周、林、蔡、黃、張、許六姓居民,可能都是台灣原住民的後裔,分別為(周、林)布農族、(蔡)鄒族、(黃)卑南族、(張、許)阿美族。這六姓和陳家一樣,目前都已經發展到十三、四代,保持著相同的風俗,有著同樣的傳說。

當時,七大姓的家族歷史,只是通過口耳傳說而流傳下來,並無證據。

直到1997年,一次偶然的房屋崩塌事件,才讓陳氏家譜重見天日。陳姓家族的身分也才得到確認。隨後,周、林、蔡和黃等家族,也都陸續找到家譜,這才證實他們的「台灣原住民血統」。

2003年,鄭州台商吳天璽偶然得知陳氏家族歷史,自願替他們尋親,在阿里山的達邦村,找到陳氏家族的後裔。2005年,阿里山鄒族的頭目汪念月,率領陳氏家族的後裔到上營村,舉行鄒族儀式,迎接祖靈。

今日到台灣尋根的上營村村民陳朝虎、陳朝傑及周慶選等人,都是首次到台灣,他們將於近日回阿里山達邦村,與族人相認,並舉行祭祖儀式。



◆ 陸鄒族後代 來台尋根

【聯合報╱記者鄭惠元/台北報導】2009.11.30

大陸河南省南陽鄧州市張村鎮上營村村民陳朝虎、陳朝傑,近日到台灣「尋根祭祖」,他們是台灣原住民鄒族人─依那思羅的第十二代孫。

三百年前,他們的祖先依那思羅與其兄,於明末(西元1661年)加入鄭成功大軍,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後,其兄回到部落,他則留在鄭軍,成為鄭成功部下黃廷大將軍的馬伕。鄭成功去世後,黃廷率十萬大軍歸順清廷,並奉命屯墾今日河南省南陽,依那思羅便跟著主子,到了上營村定居、就地結婚成家。

為了避免受到漢族排擠,依那思羅便以他妻子姓氏「岑」的諧音,改名陳年。從此,其後代子孫便以「陳」為姓。

婚後,岑氏生育了四個兒子。在黃廷再次出兵台灣之時,陳年懇請黃廷把次子元勳和三子元杰帶回台灣阿里山老家,以期他日告老還鄉,能夠遷往台灣時舉家團圓。

黃廷接受陳年的請託,並把陳年次子和三子帶回台灣。但陳年最終沒能活著回台,此後,陳年在上營村的後人與台灣的後人便失去聯繫。從那時候起,台灣鄒族的血脈至今已在上營村延續了十三代。

雖然,他們與漢族融合已久,說話的腔調也帶有濃濃的「河南味兒」,但他們仍保有「高挺的鼻子、突出的顴骨」,這些典型原住民的特徵。

直至今日,鄒族的婚喪傳統,在上營村仍然被保留著。如:每年正月二十四的祭灶,大夥兒會吃紅頂子頭,就像清朝官員的頂戴,象徵祖上有軍功。結婚時,須穿戴得花花綠綠,載歌載舞;喪葬時,出殯當天凌晨,子女們要舉行跳棺活動,打著雨傘、背著包袱、包袱裡面裝著冥幣,在棺材上跳來跳去,一邊跳一邊唱著「你放心地回去吧,回去吧,回到大海對岸,那裡有日月潭,那裡有阿里山。」埋葬時,要在棺材下墊放一塊木板。

根據村民表示,「棺材橫放,大頭朝東,是為了讓死者的頭朝向台灣方向;跳棺時,撐著傘是護衛死者的靈魂回到台灣,而背上包袱裡的冥幣則供死者路上用;棺材下面墊放木板,是把木板當做船,供死者的靈魂漂洋過海回到故鄉。」正是因為這些「心向台灣」的婚喪習俗被保留著,才得以讓他們找到了「台灣的根」。

作為依那思羅的後代,陳朝虎、陳朝傑是首次到台灣尋根,他們將於十二月三日回阿里山鄒族部落「祭祖」,預定十二月五日離台。

fsj 提到...

泰國發現3500萬年前最古老靈長類化石

中央社 2010.01.07

泰國考古學家14年前在甲米省(Krabi)廢棄礦坑發現的靈長類化石,泰國最近確認這個化石是生長在3500萬年以前的生物,是世界最古老的靈長類化石。

「曼谷郵報」(Bangkok Post)今天頭版報導指出,礦產資源廳(Mineral Resources Department)的考古學家早在14年前就發現這個化石,被命名為「暹羅猴」(Siamopithecus eocaenus),但直到最近才確認化石的年代,並刊登於去年11月的「解剖紀錄」(Anatomical Record)期刊。

礦產資源廳資深化石專家瑤娃拉(Yaowalak Chaimanee)指出,靈長類起源於亞洲而不是非洲,這個發現是最好的證明。

她表示,非洲發現最古老的靈長類化石是3200萬年以前的生物。

暹羅猴化石是在甲米省的努克隆區(Nua Khlongdistrict)舊礦坑發現,考古學家找到連著眼骨的右下臼齒以及左上、右上的臼齒。瑤娃拉指出,這是泰國目前找到最完好的靈長類化石部分。

泰國考古學家與法國、瑞士專家密切合作研究這塊化石,他們推斷化石的大小大約和體重約7公斤左右的長臂猿相當。

瑤娃拉的考古團隊1995年在同一個礦坑發現過暹羅猴的上下臼齒,但沒有這個於1996年發現的完整。

※ 相關報導:

* The Face of Siamopithecus: New Geometric-Morphometric Evidence for Its Anthropoid Status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journal/122580381/abstract
Christoph P.E. Zollikofer, Marcia S. Ponce De Leon,
Yaowalak Chaimanee, Renaud Lebrun, Paul Tafforeau,
Sasidhorn Khansubhaand, Jean-Jacques Jaeger
The Anatomical Record: Advances in Integrative Anatomy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Volume 292 Issue 11, Pages 1734 - 1744
Published Online: 28 Aug 2009
doi: 10.1002/ar.20998



◆ 媲美印加 亞馬遜發現失落古文明

自由時報 2010.01.07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考古學家近日在巴西和玻利維亞邊境地區發現兩百多個土方工程遺跡,呈現出完美的圓形和方形等幾何形狀,由許多筆直道路相連,這個區域範圍超過兩百五十公里,顯示在亞馬遜叢林之下,可能存在著一個此前未知的遠古文明,足以和阿茲提克及印加古國相提並論。

當年西班牙征服者深入雨林尋找財富,之後數世紀的冒險家相信這裡有失落的文明,甚至是傳說中的黃金國,但都未有收穫。

遺跡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兩百年左右

近代隨著空拍和衛星攝影技術的成熟,人們對亞馬遜盆地有了更多的認識和研究,更因這次巴西和玻利維亞邊境大面積的森林被砍伐,才讓考古學家們可以從空中清晰地看到巨大的街道、溝渠和圍牆等幾何圖形的遺跡。他們已考證出一處遺跡的年代是西元一二八三年,但有些遺跡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兩百年左右。

一組研究人員在一份報告中分析所有的調查結果並刊登在「古代」期刊,他們發現大多數土方工程都聚集在一條有兩百公尺高的高原溪谷頂部,這讓居民有防守的優勢及清楚附近的泉水來源,這些幾何圖形遺址有許多都向北傾斜,研究人員推測它們也可能有星象、宗教儀式的功能。

這些遺跡多由寬達十一公尺、深兩公尺的溝渠或大道連接而成。巴西巴拉那聯邦大學的研究員丹妮絲.沙恩說:「無論這個場地是作為儀式或是防禦用途,很明顯,這個地區是人口稠密的。」

從已發現的土方推估,居住人口約六萬人,但沙恩估計還有兩千多個土方工程尚未被發現,在一些地方也發現了長久居住的證據,包括陶瓷、木炭及磨石碎片。該發現讓研究員懷疑之前研究報告的推論,該地區並不只是一個暫居性小村莊,而是一個結構複雜的社會系統。

※ 相關報導:

* Amazon explorers uncover signs of a real El Dorado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0/jan/05/amazon-dorado-satellite-discovery

fsj 提到...

取玄孫基因 破解達爾文先人歷史

中央社 2010.02.05

英國媒體今天報導,科學家已根據取自達爾文(Charlis Darwin)玄孫的基因,描繪出這位全球最知名博物學家的先人歷史。

這項達爾文出生200年後才發布的研究顯示,這位率先主張所有人類均出自一位共同祖先的進化論之父,其先人歷經各項冒險犯難,並是第一批離開非洲抵達中東的現代人類。

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網站今天報導,由「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與「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所贊助的「譜系計劃」(Genealogy Project),運用強大的新科技分析人類基因,使科學家們可以回溯人類最早期的歷史,並描繪出他們何時以及如何在地表遷徒。

目前共有35萬人已接受測試,其中包括一位住在雪梨(Sedney)西部藍山(Blue Moutains)的導遊,名叫克里斯.達爾文(Chris Darwin)。

由於人類父子間基因的傳遞是透過y染色體,克里斯的基因應大量繼承其撰寫「物種原始論」(TheOrigin of The Species)的玄祖達爾文。

對取自克里斯唾液基因分析結果顯示,他的祖先,也就是達爾文的祖先,是4萬5000年前第一波離開非洲前往中東的現代人。

之後他們由此遷徒到歐洲,並藉南遷西班牙存活過冰河時期,再於約1萬2000年前向北移入英國。

基因分析顯示,達爾文在人種分類上屬於「R1b單倍組」(Haplogroup R1b),是「克羅馬農人」(Cro-Magnon)人的直接後裔。他們主導現代人在歐洲殖民擴張及預示「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的衰亡。

1986年由英國移民澳洲的克里斯說,他的玄祖父對這項研究結果一定會非常興奮好奇。

克里斯說,「他對分析基因竟然可以得到這麼多發現,甚至可以知道祖先在什麼時候作了什麼,想必會十分驚訝。」



◆ 養貓vs.養狗 竟跟主人學歷高低有關?

中央社 2010.02.06

養貓或養狗不再只是個人偏好而已,連主人的學歷都可略知一二。英國「布里斯托大學」(Bristol University)一項研究指出,比起養狗人士,養貓的人擁有大學學位的比例較高。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今天報導,該研究調查2524戶家庭後發現,47.2%的養貓家庭中,至少有一位成員擁有大學以上學歷;養狗家庭當中,該比例只達38.4%。

這項研究指出,較高薪、要求條件較高的職業,工作時間往往較長,因此要照顧狗兒成了頭痛的事。

研究同時發現,英國人飼養寵物的比例,較研究人員的認定要高出許多。

1989年一份科學期刊曾估算過英國的貓狗數目。該統計指出,英國約有620萬隻貓,640萬隻狗。

但布里斯托大學臨床獸醫科學系指出,英國現今的貓狗數量可能逼近1030萬和1050萬隻。

整體來說,該研究估計,英國有26%的家庭養貓,31%的家庭養狗。

該研究指出,除了教育程度以外,其他特點也與養貓或養狗的選擇有關。

受訪者當中,愛狗人士多半是55歲以下、居住在鄉村地區的男性。而養貓者往往是來自較小家庭或單身的女性。

養寵物的家庭中,子女年齡似乎也是影響選擇的因素。有10歲以下孩童的家庭,比較會選擇養貓。

然而,布里斯托大學貓科流行病學講師莫瑞(JaneMurray)指出,教育程度的差異,是養貓與養狗家庭最顯著的區別。

莫瑞對BBC網站記者表示:「我們還不了解為何存在這種差異。我們也調查了平均家庭收入,但差別不大。」

「我們猜測,這應該和工作時間、或是上班通勤時間有關;表示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太適合養狗。但這只是我們憑直覺的推斷。」

莫瑞博士指出,研究人員想用2011年人口普查的資料重新進行研究,希望能更清楚了解英國的寵物飼養趨勢。(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 銀幕上的人類學家

【林瑋嬪】2010-02-05 中國時報

去看《阿凡達》之前,我收到一個學生傳來簡訊。他說:「老師,如果我們有機會可以去潘朵拉星球做田野,應該很不錯!」看完電影後,我回他:「傑克不就已經在那裡做田野了?」他恍然大悟說:「噢,對啊!」

人類學可以提供我們另一個視野來賞析《阿凡達》這部電影,同樣《阿凡達》也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人類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影片中傑克的工作非常類似人類學者從事的田野調查。

「田野調查」是人類學者用來瞭解異文化的研究方法,它透過與當地人生活在一起來瞭解他們的文化。與納美人一同生活的傑克不但體現了這樣的研究方式,他與酋長第一次接觸的對話即精確地表達人類學的概念。當酋長問他:「你來做什麼?」時,傑克回答:「我來向你們學習」。換言之,傑克與納美人相處的出發點不是從教導對方英文、給他們醫藥治病著手,而是如同人類學者一樣,從謙虛地學習他們的文化開始。

那麼,要怎麼學習與瞭解納美人的文化呢?正如人類學家瞭解異文化一樣,傑克花心思在語言學習上。他用心揣摩「I see you」的意義,記住每一個地方人物的特徵。他也從生活中學習納美人日常生活的知識,他與女主角一起在叢林山谷奔跑,學習騎馬、打獵、以及如何從高處一躍而下而不受損傷的方式。透過這個過程,他逐漸仰賴他的身體(Avatar),而不是純粹由智識來瞭解他所在的世界。從而逐漸領悟到在納美的世界中,人與植物、動物之間相互尊重並緊密的連結。並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尋找自己的「靈鳥」。

尋找靈鳥是傑克的「成年禮」。靈鳥憩息在遙遠山谷,人必須攀越高山峻嶺才能到訪。這整個過程正是驗收傑克種種學習成果的機會。傑克尋找靈鳥的過程也告訴我們在納美世界中,主人與靈鳥的關係亦非建立在單向的「馴服」概念,而是在兩者建立盟約後的心靈相通。只有在通過重重考驗、學習到納美人的知識、以及具有在當地生活的能力後,傑克才能真正成為納美人的一份子。這時他為當地人所信任與接納,並在當地社會具有發言權。

而傑克定期地將他學習到的納美知識透過影像紀錄下來,如此也與人類學者必須每天晚上趁記憶鮮明時撰寫田野筆記,記述當日的所見所聞類似。這些材料後來便成為人類學專書-民族誌-的資料來源。如電影中出現的《納美人》一書(The Navi),人類學中相當有名的一本民族誌就叫做「努爾人」(The Nuer)。

然而我們或許會問,這樣的知識有什麼用?我們看到平時傑克(或人類學家)是兩個不同文化間非常重要的溝通者。在重要的時刻,他們可以與當地人一起努力,幫助他們反抗不平等的待遇。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甚至看到傑克如何阻擋一個生態的浩劫。

我們可以說傑克是銀幕上的人類學家。因為他如同人類學者一樣,嘗試從當地人的角度告訴我們異文化的可貴。透過他的親身經驗與傳遞,我們得以認識自己的盲點,反思人類毫無節制之科學文明帶來的禍害。(作者為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 50年X檔案解密 美不明飛行物 竟與我國有關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2010-02-06

美國一處小鎮,有個流傳五十年的外星人降臨地球的傳說,沒想到美國軍方檔案解密之後,小鎮居民才發現外星人竟然是台灣人,而不明飛行物體,是一架U2偵察機。

根據美軍檔案顯示,在冷戰時期美國為了取得蘇聯的軍事情報,派出U2高空偵察機,偵蒐蘇聯及中國大陸,我方也派遣空軍精英赴美受訓,軍官華錫鈞就是其中一名飛官。

華錫鈞回憶道,1959年事發當天,他駕駛的U2偵察機在高空中突然熄火,油料又將用完,眼看著就要撞上山區,就在這個時候,他突然看到地面上有一道光,他研判應該是飛機跑道,就決定迫降。

華錫鈞說,他是以機腹擦撞地面,在左翼拖地滑行的情況下,驚險落地,這個地點正是美國科羅拉多州山區的偏遠小鎮柯爾特斯鎮(Cortez)。

不過這起事件完全被美方封鎖消息,因為U2偵察機當年是軍方的最高機密。華錫鈞說,當時小鎮的人們根本就沒看過這種飛機,再加上搖搖晃晃從機艙裡走出來的人,身穿飛行制服,對小鎮的民眾來說,長相奇特又奇裝異服,配上怪腔怪調的英文,完全讓鎮民一頭霧水。尤其軍方又簡略以單純軍機迫降解釋,反而更激發鎮民的議論猜測之心。

不久之後,柯爾特斯鎮「有外星人造訪」的傳說越傳越逼真,甚至還有一位美軍中將後來在美國航太歷史季刊上刊了一篇「外星人入侵柯爾特斯鎮」的報告。

如今檔案解密,小鎮居民還是不減興致,邀請華錫鈞回到小鎮講古,中華民國的國旗也因此飄揚在小鎮上,同時,小鎮的機場跑道燈也夜夜不熄滅,使這段軼事更加廣為傳頌。

fsj 提到...

馬來西亞發現史前人類遺骸

中央社 2010/02/07

(中央社記者孫天美吉隆坡專電)馬來西亞丁加奴州(Terengganu)發現8000年前至1萬1000年前的史前人類遺骸。

馬國「星報」指出,這批遺骸是被埋在肯逸湖(Kenyir Lake)附近的碧華洞穴(Bewah Cave)地下65公分至70公分,由馬國國民大學(UKM)的博物館部門和丁加奴州博物館委員會共同發現。

考古團隊領隊,也是國民大學馬來世界與文明中心副院長的尼克哈珊蘇海米(Nik Hasan Shuhaimi NikAbdul Rahman)表示,現場也起出相信是新石器時代的陶瓷碎片,和一些類似在馬國其他遺址發現的岩畫。

丁加奴州博物館歷史部門的總監拉昔哈末(RashidAmat)在陪同登加樓州務大臣阿末賽益(Ahmad Said)參觀上述遺址時,也提到開採時發生的1件奇事。

他指出,當考古團隊於去年11月開始在上述遺址進行開挖時,現場曾出現1隻白色的眼鏡蛇,可是這隻蛇卻沒有干擾或攻擊考古隊員,只是靜靜的守候在一旁。不過這隻蛇如今卻已消失不見了。

肯逸湖是全東南亞最大的人造湖泊,面積約26萬公頃,由原始森林環繞,是馬國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這是馬國第2次在肯逸湖附近發現史前人類遺骸,第1次為1975年,地點是多美南洞(Tok Bidan Cave)。



◆ 研究發現:中國已不存在純種漢族人

中央社 2010/02/07

(中央社台北7日電)中國大陸科學家研究發現,中國並不存在純種的漢族人,甚至連漢族的概念在DNA檢測下都不復存在。

據重慶晚報報導,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謝小東受訪表示,他剛完成中國西北地區少數民族變遷的DNA研究。歷史上,中原主要是現在的河南、山西南部、江蘇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數地方,只有居住在這裡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較純粹的漢族人。

謝曉東表示,「根據研究,現在的客家人反倒繼承當時中原人的文化傳統,比如他們說古語,風俗習慣也有歷史痕跡,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現在卻是少數族群。」

他說,「在商周時期,建都於現在西安的西周肯定屬於漢族,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同樣誕生於陝西的秦則直接被定義為戎,成了少數民族。」;「因此,漢族只是某一時期人為的地區性劃分,這個民族並不具有其特定的定義,只是為與周邊區分而建立的。」

隨著中國歷史的變遷,即使曾經被確切定義為漢族地區的居民,也發生大規模遷移。由於從軍、逃避戰亂、因罪流放等因素,漢族一直從中原地區向南遷移。

他還說,「中國不存在純種漢族人與長期的大規模人種遷移也有關係,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周邊少數民族甚至周邊國家都在不斷與漢族融合。」

fsj 提到...

未知的新人種? X女性可能改寫人類演化史

【蔡鵑如/綜合報導】2010-03-26 中國時報

二○○八年,考古學家在俄羅斯東北部西伯利亞的阿爾泰山脈「丹尼索瓦洞穴」中,挖掘出一塊疑似史前孩童的小指指骨化石。經過德國萊比錫「蒲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院」進行DNA比對後發現,這塊年代溯及三萬至四萬八千年前的指骨,與現代人、尼安德塔人人種不同,極可能是前所未見的新人種。此一重大發現,可望重新改寫人類演化史。

不屬於任何已知古人種

跨國考古團隊把這個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Nature)周刊。他們起初認為,指骨屬於尼安德塔人。但把化石送往德國萃取出粒線體DNA並定序,然後再與尼安德塔人及現代人進行比對後,發現存在數百項遺傳差異,意味它不屬於現代人和任何已知古人種,而是人屬(Homo)動物中的獨特分支。

與現代人生存年代相仿

科學家暫時把此人種命名為「X女性」(Woman X),它和現代人及尼古德塔人的生存年代相仿,且在一百萬年前有共同的祖先,意味這三種人很可能在多年前,曾經同時在西伯利亞南部生活。

研究團隊共同領導人「蒲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院」的帕伯(Svante Paabo)表示,無論是誰帶著這個DNA在百萬年從非洲出走,並前往西伯利亞,它都是前所未見的新物種。

不過帕伯說,在該指骨化石細胞核DNA排序完成之前,不能確認「X女性」是未知古人種,儘管不少證據都顯示它是。另一位共同領導人人類學家克勞瑟(Johannes Krause)表示,研究團隊在「丹尼索瓦洞穴」還找到手環、工具等與現代人類考古學密不可分的物品。

靠DNA定序驗明正身

如果證實,「X女性」的確為新人種,除了人類出走非洲的歷史將重新改寫,它也將是史上第一個僅靠DNA定序,就驗明正身的新人種。

fsj 提到...

200萬年前骨骸出土 人類演化失落環節解謎

中央社 2010/04/04

(中央社台北4日電)人類學家已經發現當今人類與類人猿祖先之間的「失落環節」。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 Telegraph)報導,一具200萬年前的兒童骨架,將在本週公開,世人可見到原人(Hominid)的新品種。原人是靈長類演化過程中的分支。

科學家相信,這具近乎完整的化石骨架是先前未知的早期人種,可能屬於人類演化階段的中期;同時間,猿人(Ape-Men)也進一步演化為近代人類的第一個人種:「巧人」(Homo Habilis)。

看過這付骨骸的專家表示,它和巧人有許多相似的特徵。巧人在250萬年前出現,被視為人類演化史上的關鍵階段。

這項新發現可填補科學知識上的重要缺口,可望改寫人類演化歷史。

大部分成為化石的原人骨骸,多半只是零碎的遺骸。現在這具近乎完整的骨架重見天日,讓科學家能夠描繪出人類早期祖先的樣貌,並解開他們何時開始以兩條腿直立行走等關鍵問題。

參與這項重大發現的古生物學家與人類演化專家,對於出土遺骸的確切細節不願多做說明,然而科學界都對預定8日的宣佈拭目以待。

這具骨架是南非維瓦特斯蘭大學(Univesity of Witwatersrand)的李柏格(Lee Berger)博士,在南非史德克方頓(Sterkfontein)地區勘查洞穴系統時意外發現。史德克方頓地區素有「人類搖籃」(the Cradle of Humanity)之稱。

這項大發現連南非總統朱瑪(Jacob Zuma)都非常重視,特地前往該大學觀看骨骼化石。此外,包括電視紀錄片在內的大型媒體活動也開始策畫。

知名人類解剖學暨人類學家托比亞斯(Phillip Tobias)教授,以「太棒了」、「令人興奮不已」形容這項發現。托比亞斯與其他兩位專家,於1964年首度確認「巧人」屬於人類演化的新種。

托比亞斯說:「能夠發現一整具骨骸,而不是幾顆牙齒或是一根手骨,真是非常難得。」

這具化石遺骸和其他幾項部分完整的化石,在一座石灰岩洞穴中一起被發現。

科學家相信,390萬年前出現在非洲大陸的南方古猿(Australopithicus),逐漸演化為第一個智人(Homo)。

隨著時間演進,南方猿人開始直立行走,腦容量也逐漸加大,猿人特徵逐漸消失。

一般認為,本週將公開的這具骨架,是介於南方古猿和巧人之間的新物種。(譯者:中央社蔡函岑)

fsj 提到...

南非完整原人骨骸 考古學家兒子意外發現

中央社 2010-04-09

南非維瓦特斯蘭大學(Univesityof Witwatersrand)的李柏格(Lee Berger)博士先前在南非史德克方頓(Sterkfontein)地區發現新種的原人(Hominid)骨骸,為人類演化史找到重要環節,而尋獲這具化石的過程也極具戲劇性。

「紐約時報」報導,話說2008年8月15日風和日麗的早晨,柏格9歲的小兒子馬修(Mathew Berger)追著他的小狗追到史德克方頓的草原上,突然被一根木頭絆倒,這一跌卻意外獲得重大考古發現。

馬修對父親大喊:「爸,我找到化石了!」他的父親李伯格是美國古人類學家,近20年來一直都在附近的山丘尋找原人的骨骸。化石採集者自 1930年代起,在約翰尼斯堡北方高低起伏的草原上努力挖掘,成果十分豐碩。

馬修拿起只比他大幾歲、身高4呎2吋的男童骨架。柏格博士與同事後來又找到男孩更多的骨頭,包括保存完整得不可思議的頭骨及另外三具骨骸。南非的兒童將參與競賽替這個原人男童命名。

馬修呼喊父親,要他過去查看自己發現的骨頭時,柏格博士邊走邊咒罵,馬修誤以為爸爸飆話是因為生氣,但15呎之外,柏格驚訝地看見兒子手上拿著一塊鎖骨,形狀肯定是原人的骨頭,絕不會錯。他自己博士論文寫的就是原人的肩骨,包含鎖骨。

柏格興奮地回憶起那天的情形:「真是難以置信,我拿石頭,轉過來一看,後面突出一塊帶有牙齒的下頜骨,一顆犬齒,很明顯,我簡直樂死了。」

柏格與一組科學家在刊載於今天出刊的「科學」(Science)期刊中指出,一具男童與女人的化石是原人與進化人種既驚喜又特殊的結合,因此稱得上是新種巧人,也就是人類始祖與其他近親的一種。目前命名為Australopithecus sediba。

柏格說,sediba在南非索托語的意思是噴泉或源泉,這類物種可直立,靠長腿行走,有似人類的髖骨與骨盆,但仍用像人猿的雙臂在樹林間爬行,小顆的牙齒及較現代的臉部像人類(Homo)。sediba屬於包括現代人的人屬,但相對原始的腳與「迷你腦」,卻屬於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地質學家估計,這兩具骨骸生存於178萬年與195萬年間,或許更接近早期,在南猿與早期的人類的年代。(譯者:中央社林仟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