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8

世界性就在台灣

周奕成 中國時報 2007.09.18

台灣原本就是世界的島嶼。四個世紀以來歷經歐洲與亞洲帝國主義的殖民,上個世紀後半期以來,又置身在太平洋兩岸的陸權與海權國家的地緣政治交界。這樣的島嶼,本來就是非常世界性的。外來血統、外來語、外來物、外來文化,隨處可見的例子,都證明台灣是世界的島嶼。

台灣從來不曾被世界所排除,也不會被世界所遺忘。但是我們一直存在著被世界排除和被世界遺忘的焦慮。非常弔詭地,這是因為我們在戰後歷史上歷經了兩個階段的台灣純化運動。兩個階段的台灣純化,分別是由外來政權與本土政權所推動的。

台灣戰後兩個社會的權力集團,都曾企圖將台灣的歷史純化。一九四五年之前,生活在台灣的約有六百萬人,可暫且叫做第一社會。在一九四五到四九年前後,隨著國民黨軍隊來了兩百萬人,稱做第二社會。第二社會的政權號稱代表全中國,因此以「中央」的少數人統治著「本省」的多數人。其後四十年間,代表第二社會的國民黨政權進行著消除台灣之世界性的意識形態計畫,也就是用台灣是中國之一省的神話,來取代台灣是世界島的事實。配合著台灣政府在國際上的逐漸被孤立,以及台灣人民在資訊、經濟活動及交通旅遊的被封鎖,台灣的世界性一度消失或被遺忘了。

一九八○年代後期,台灣解開了自己的枷鎖向世界開放。九○年代,台灣的第一社會逐漸獲得其做為多數人所應得的政治權利,公元兩千年民進黨執政了。代表第一社會的民進黨政權,確實是本土的,也是民主的,但是她另有一套游移在開放多元與封閉獨斷之間的意識形態計畫。掌權的第一社會菁英,一方面宣稱台灣是世界島,但卻有一小部分人想要把台灣進行另一次純化──消除華人性的純化。他們說中華文化是外省人帶到台灣來的,中華文化是落後的,也使得台灣人在意識上無法脫離中國的影響,因此要進行台灣文化的純化。他們忽略了這個事實──台灣的華人性或中華文化,並不是外省人或國民黨政權帶來的,而是本來就在這裡的,早就跟著我們的祖先一起來的。台灣沒辦法純化。

台灣並不需要純化。台灣的歷史非常混雜,不需要純粹性。追求台灣的純粹性,最終都是徒勞無功。這可以從台灣與亞洲的關係來理解。台灣屬於亞洲。亞洲的本質即是沒有本質。亞洲的本質是多元、豐富、混雜。稻米文化、儒家文化可以算是亞洲的特色,但也並不代表整個亞洲。

台灣和亞洲的關係太密切了。不必追溯到南島民族的遷徙,光是看台灣歷史上最近一個階段的漢人移民國家,就知道台灣和其他亞洲國家的命運是緊緊相繫的。一九四三年,二次大戰(太平洋戰爭)的最末階段,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採取跳島戰術,從澳洲北上反攻,本來選擇在福爾摩沙與日軍決戰,後來選擇了菲律賓的呂宋島而跳過了台灣。菲律賓承受了慘重的傷亡,而福爾摩沙則幸運地沒有成為殺戮的戰場。後來幾十年,人口為台灣三倍的菲律賓,發展卻遠落後於台灣,替台灣受難的菲律賓人還成為台灣人的外勞和幫傭。

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由於美國擔心共產黨力量伸入東南亞,於是派出第七艦隊防禦台灣海峽,逃到台灣而搖搖欲墜的蔣介石政權才獲得喘息機會;次年簽訂的舊金山合約是強權的特意安排,將台灣的地位模糊化,遂使得台灣獲得了成為一個國家的機運。韓民族的內戰讓台灣有機會脫離共產中國的控制,而能夠在冷戰體制鬆動以後發展出華人世界的唯一民主。台灣的命運,怎麼不是與亞洲的命運、世界的命運緊緊相連呢?

台灣與亞洲的關係,對於台灣的國際參與是大重點。台灣必須要認識亞洲,要欣賞亞洲、感謝亞洲、尊敬亞洲、認同亞洲。台灣人理解亞洲,就會欣然接受自身的混雜性。放棄對純化的無謂追求,也就是肯認自身的世界性。世界性本來就在台灣,台灣不會脫離世界。多元、豐富、混雜就是台灣的主體性,也是台灣的世界性。台灣參與世界的口訣是:開、放、開心、放心。

(作者為第三社會工作室召集人)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 開拓國際觀 台灣媒體要加油

劉新圓/北市(研究人員) 中國時報 2007.09.18

中國時報在「台灣希望2008--台灣遺忘了世界」專題主張,國人有機會應多出國走走,可以培養國際觀,筆者深表贊同。

今年我因緣際會地到過杭州和香港,當然也在旅館看了當地的電視節目。就以新聞節目來說,杭州是中國古都,加上政治的因素,節目不免呆板,但是,他們電視新聞的視角卻非常開闊,他們有特派記者親赴世界各地採訪,深入報導中東、南亞等地的政經現況及民情風俗,不像台灣,即使有些號稱「全球報導」的新聞節目,卻不過是支離破碎地翻譯CNN的內容,永遠是美國觀點;香港這個彈丸之地,報導當地新聞的電視台只有一家,但是,他們卻有四、五個「列強」語言的國際新聞台,英日文自不待言,更包括法、德、義、西、葡語等,真是貨真價實的「國際化」。

台灣的新聞台多歸多矣,卻侷限在小小的島內,而且各台內容大同小異,還不斷地重覆播放。中東、非洲、歐洲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一無所悉,可是,蔡依珊懷孕了,趙建銘一家大小參加入聯遊行,我們卻要被迫看上十幾二十遍。於是,中時難得幾次出現北歐、中亞等地的專題報導,我都如獲至寶,一讀再讀,因為,這是少數台灣自己看世界的觀點,而這樣的觀點,連公共電視都看不到。

如果我們的國際新聞只是CNN或NHK,如果台灣民眾想要學習英日語以外的語言卻苦無方便管道,那麼,我們就永遠無法真正地有本錢「獨立」起來。今天跟美國唱反調,只是像個負氣的孩子鬧著「離家出走」,過幾天仍不得不「回家」,乖乖地聽從擺佈罷了。

※ 比利時面臨國家分裂有幾個人知道?

科學人 -- 多樣性台灣 特刊

研究發現思考方式可分為「左、右翼」
T型人才 縱橫Web2.0時代
網路偏食症
誰的地理,誰的知識
環團:台灣只有海鮮文化 沒有海洋文化
台灣1米望遠鏡 寫天文傳奇
一國的「產品空間」決定經濟成長
學者警告:台灣景氣恐更蕭條
大陸通膨惡化 本月可能再升息
美國終於對台灣下重手
全球7大不穩定因素加劇 國際衝突難免

「人能否不要國家?」
全球化之番茄紅不讓

自由之家:去年全球新聞自由惡化
從 BBC 裁員到新聞工作者喪生
「名人文化」和「醜聞文化」
梅鐸改寫全球媒體生態
Google News 提供新聞當事人加註評論
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

MIT紅不讓 台灣希望二○○八

3 則留言:

fsj 提到...

先讓教師具備海洋意識吧

吳靖國 中國時報 2007.09.19

教育部於今年三月公布《海洋教育政策白皮書》,接著於五月公布「中小學學生海洋基本知能」,積極想要將海洋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中。近日又擬定「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推廣計畫」,預定從九十七年一月起在全國中小學執行三年。看來,「海洋教育」勢必成為下一波教育改革的重要議題!

然而,如此積極推動下,不得不特別關注一項最基本的要素─老師的能力與感受。也就是說,老師是否擁有足夠的海洋意識,能夠教導學生獲得正向的海洋價值觀,以及老師是否已經體認到海洋教育的重要性,並樂意加以實踐,這恐怕才是能否真正落實海洋教育的關鍵!

我們的老師有什麼海洋意識呢?政府機關和學術界到今日都還沒有做過相關研究!但是,可以想像的是,七○年代小學國語課本中「天這麼黑,風這麼大,爸爸捕魚去,為什麼還不回家... 」所營造的惶恐心情,電影中《看海的日子》、電視中《行船人》刻畫的悲悽場景,國台語歌曲中所傳達出海洋的分離、悲哀、孤獨、無情... 等意象和情懷,恐怕都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影響著這群目前正肩負著社會發展重任的青壯年人。目前我們多數中小學的老師,或許就是處在這樣的海洋意識中;或者,在還不了解老師們對海洋持有何種見解之前,就要求全體老師一起來拚海洋教育,這樣的作為是否有助於導正下一代的海洋意識,而有利於我們未來發展海洋經濟,恐怕沒有人可以掛保證!

在教育改革中,中小學老師幾乎都一直以默默耕耘與奉獻的姿態來面對社會,而每當社會產生新興議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從中小學開始推動,所以校園中目前已經累積了兩性教育、資訊教育、生命教育、法制教育、衛生教育、家庭教育、品格教育... 等等,而現在又要把海洋教育塞進去,老師真的能夠消化嗎?他們願意嗎?有權利說不嗎?

其實,海洋教育本來就是海島國家應該重視的課題,台灣未來的資產是在海洋,所以有必要積極地透過教育來讓國人獲得正向的海洋意識,對此,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有義不容辭的責任感!

但是,過去我們的師資培育機構從來就未曾正視過海洋教育,所以培育出來的中小學老師一直都缺乏海洋意識,這是國家教育體制上的一個缺憾,不能責怪老師們;然而,現在要賦予他們推動海洋教育的責任,卻仍未看見相關輔導與協助措施,尤其到目前為止,到底經由哪些機制來實質地促進老師們重新認識海洋、建立正確的海洋意識、設計海洋課程、編製海洋教材、規劃教學活動呢?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又處於缺乏相關資源與支援的情況下,要如何讓老師們真心和用心來推動海洋教育呢?

恐怕教育部在強制推動海洋教育之前,有必要再一次慎思與評估,否則,過去我們的教育環境已經忽視了海洋教育,如果現今又在強行推動下扭曲了海洋教育,那麼我們又如何期盼下一代真的能夠「知海」、「親海」、「愛海」呢?

(作者為台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fsj 提到...

表決一面倒 大學不設低分門檻

韓國棟/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0.16

「十八分就可以考上大學」的窘境,明年將難以改善,甚至更加惡化!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昨天召開會員大會,會中表決以「五十三比一」的懸殊票數,一面倒決定明年大學招生方式「維持現制」,不設統一的入學門檻分數。

招聯會召集人、台大校長李嗣涔會後表示,明年的招生簡章已進入校正階段,來不及更改。昨天的表決雖然決議明年維持現制,但有一項附帶決議,建議各校後年起要自訂專業科目門檻。例如,數學系至少要訂數學低標,物理系至少要訂物理低標。

教部遺憾:各校自行承擔後果

教育部政務次長呂木琳聞悉招聯會的表決結果後,遺憾表示,明年若再出現十八分或更低分考上大學的現象,「各大學要自行承擔社會輿論的壓力!」

由十五所「前段班」大學組成的招聯會常務委員會九月間開會,決定在招聯會大會中提案,明年起,大學指定科目考試分發入學,要訂定最低入學門檻分數,以各系採計科目的「底標總和」加總成門檻分數。

這項建議案在昨天大會中引發熱烈討論,許多發言的大學校長或教務長認為,大學應秉持「有教無類」的精神教育學生,不應設門檻,且設門檻會剝奪學生受教權。

甚至有校長將矛頭指向教育部,抨擊「十八分考上大學」是教育部政策錯誤所致,「教育部不該讓大學林立,招不到學生的後果卻要大學承擔!」

五十三比一 沒有人要當壞人

在幾乎一面倒的聲音下,提案設立門檻的常務委員會學校代表竟也噤聲,此時有一所大學的代表提出「修正案」,建議明年維持現制,後年開始各校自訂門檻。表決時,反對這項修正案的只有一所學校的代表。一名與會代表諷刺地說,「大家的眼睛都盯著看,沒有人要做壞人!」

李嗣涔會後表示,招聯會由七十二所大學組成,昨天有六十七校與會,出席的校長廿多人,其餘都是教務長或其他代表。表決時,贊成明年維持現制、後年起自訂門檻有五十三票。

附帶決議 自訂專業科目門檻

李嗣涔說,招生是大學自主事項,招聯會昨天通過決議後,明年招生方式就確定不會改變了。他說,他也很憂心十八分上大學的問題明年會重現,但現在已來不及改變,因此招聯會昨天附帶決議,建議各大學後年起自訂專業科目門檻。

※ 那就由看不見的手來運作了...

fsj 提到...

大學分類 明年碩博士班增設全面凍結

中時電子報╱韓國棟/台北報導 2007-10-17

教育部昨天宣布,今年底之前完成大學分類指標,明年再依據指標,將國內大學分成「研究型」、「研究教學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及「社區型」五大類。為配合大學分類,教育部將全面凍結九十七學年度大學碩博士班增設及招生總量。

大學招生聯合會前天決議明年的大學招生方式「維持現制」,「十八分錄取大學」的窘境恐持續惡化。教育部不願坐視此「擺爛」現象,宣布上述重大政策。

所謂「研究型」大學,官員解釋,是研究成果表現傑出的大學;「研究教學型」以研究為主、教學為輔;「教學研究型」以教學為主、研究為輔;「教學型」是完全著重教學,「社區型」類似美國的community college,主要在提供社區人士就讀。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大學分類主要是依據學校的性質和功能,而非學校教學及研究好壞分類。初步規劃將大學分成上述五類,相關分類指標、如何進行評鑑等配套,仍在進行細部規畫。

何卓飛說,原則上,評鑑指標不外乎學校研究成果、發展目標及教師結構等。完成分類後,教育部還要進一步規範哪些類型的大學可設立博士班、碩士班,或不能設立博、碩士班。他舉例,研究型大學一定可以設立博士班,社區型大學應該就不能開設碩博士班了。

他進一步表示,為了配合大學分類,除非獲得教育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補助的學校,以及教育部審核通過並核定名額的研究所,教育部將全面凍結九十七學年度大學碩博士班增設及招生總量。

何卓飛說,大學分類完成後,教育部將透過評鑑嚴格管控碩博士班品質,評鑑不良的碩博士班將淘汰。

何卓飛說,輿論反應碩博士生太多了,教育部全面凍結碩博士班增設,除了配合大學分類,也是回應社會輿論,一方面要延緩大學碩博士班的增長速度,另方面要提升碩博士班的辦學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