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02

「未來辦公室」的環境研究

'Office of the future' environment study
http://www.physorg.com/news136863314.html

August 02, 2008

Mayo 診所內分泌學家 James Levine, M.D., Ph.D. 對一間真實辦公室,那經過重新改造以增加每日身體的活動(又稱 NEAT,譯註:詳見相關報導),進行六個月的研究之後,繼續進行他的環境改變革新研究。

這項研究在 2007 年末於 SALO, LLC(Minneapolis 市一家財務派遣公司)開始,並在 2008 年結束。有 45 位志願員工涉入這項科學研究,18位出現體重減輕與其他改變。

重新改造的部份包括:

-- 調動椅子與傳統的辦公桌座位
-- 引進步行用的小徑(walking tracks)
-- 教育並鼓勵職員進行走動會議(walking meetings)
-- 以室內無線話機將傳統電話取而代之
-- 將桌子附加到跑步機上
-- 在工作場所引入遊戲
-- 提供高科技行動螢幕
-- 提供員工營養學建議

結果:

-- 這 18 個人總共減掉 156 磅,其中有 143 磅是體脂肪。
-- 個人平均減少 8.8 磅 -- 90% 都是脂肪。三酸甘油脂(TG)平均下降 37%。
-- 有 9 位參與者表示想要減重,平均要減掉 15.4 磅。

另一項關鍵發現 -- 生產力並沒有因為新環境而降低。事實上公司長官表示獲益在研究開始頭三個月平均增加約 10%,而且公司在 2008 年 1 月達到有史以來單月最高收入 -- 該研究的中點。

這間「未來辦公室」是一種機能性環境,那也能夠加強減重與維持健康。

※ 相關報導:

NEAT 新概念 邊上班邊運動
長壽的祕密也許不在基因
晝夜節律與新陳代謝之間的關連找到了
科學家確認壓力與免疫之間的關聯
質子通道抑制過敏反應期間的組織胺釋出
肥胖與糖尿病:脂肪殺死β細胞的新手法
短暫、劇烈的運動對心臟有益?
每日運動可大幅減少男性死亡率
亞洲女性輕微超重也會增加罹癌風險
油亮的美國:甜甜圈,消費文化的象徵
最衰者生存

3 則留言:

fsj 提到...

勞動≠運動 你的運動對了嗎?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204

優活健康資訊網╱uho編輯部 2008-11-02

電視或報章雜誌中,充斥了不少健康食品、瘦身美容的廣告,以國人追求健康的方法,多數在強調要吃什麼、喝什麼,或是要使用一些什麼的保養品。不過,站在骨科醫師的角度來看,要健康不見得要花大錢,但是要花時間、努力、恆心才能達成。健康的身體絕對不是一種口號,更不能不勞而獲。健康,是要從適當的運動開始。

一提到運動,相信不少人的反應是,我每天工作已經夠忙了,哪裡來的時間運動呢?

台東基督教醫院骨科-潘文惇醫師表示,越是忙碌,越是需要合理的運動量。因為勞動跟運動不一樣,勞動是身體體能不斷的付出,而運動卻是不斷的訓練體能,好為做更多工作準備。台灣有一句俗語「愛拼才會贏」,的確,努力專注工作是會成功,但是要有正確的方法去「打拼」,才會有贏的機會。不少人錢賺到了,身體卻搞壞了,無福享受自己努力來的成果,不是白忙一場嗎?

所謂「適當的運動」,是一種合乎個人體能所能夠付出的運動方法。運動的主要目的,是要給運動者一個舒筋活骨的機會,提昇個人的心肺功能及增加個人的體能。此外,適當的運動可以防止身體中的關節僵硬,同時也可以防止骨骼疏鬆及失智症的發生。

不管是哪一種運動,不能光要求「猛、勇、快」,因為瞬間過猛、過勇的運動,若是不慎,常常會造成運動傷害。潘文惇醫師強調,無論是哪種運動,要持久,最少要連續做二十分鐘以上,才能達到「有氧運動」的效果。如何知道有效呢?

在運動前先測量自己的心跳或是脈搏,比方說,一分鐘心跳是七十次,運動二十分鐘後的心跳每分鐘增加了三十次左右是合理的運動量,即心跳加速到每分鐘一百次時是合理的心跳反應,若是心跳增加的太多,例如:超過每分鐘一百二十次以上,同時也發生胸悶的感覺時,表示你的運動量已經超過你的心臟所能負荷的。除了心跳,呼吸的次數也可以作為合理運動量的參考。正常的呼吸數是每分鐘二十到三十次,運動時的呼吸次數可以增加一倍左右,比方增加到每分鐘六十次是合理的。若是運動以後,出現所謂的「氣喘如牛」,就表示運動量超過了,要放慢運動的速度才行。

運動的方法很多種,最簡單又不用花大錢的就是走路了。若是要以走路作為基本的運動時,是要添購一些裝備的。首先是一雙合穿的運動鞋和一雙比較厚的運動襪,同時有一套能吸汗、比較寬鬆的服裝,最好是棉質的。在開始運動前,要先補充足夠的水分,或是帶一瓶水。

潘文惇醫師指出,若是從來都沒有運動的習慣,開始時,步伐先放慢,直到習慣走路的節奏時,才慢慢加速,到快走的程度。若是習慣了快走的節奏以後,才可以轉變成慢跑。記得,二十分鐘的運動讓身體能出一點汗,心跳及呼吸能適當的增加,就可以達到運動的效果了。持之以恆,日後就可以把運動的時間加長,運動量加多。經過一兩個月以後,我相信你會發現不一樣的。

fsj 提到...

超時工作誤事 業主鼓勵「樂活」

【鍾玉玨/紐約時報報導】 2008-11-17 中國時報

拚命加班、超時工作可說是現代人的生活常態。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統計,一九八三年超時工作多半是低薪勞工的專利,不過二○○二年態勢丕變,高薪白領階級的工時平均已經是低薪勞動階級的兩倍。

早出晚歸、午餐多半在辦公室草草解決、馬不停蹄出差、手機全天候開機隨時待命,成了今天不少上班族的寫照。

打從十八世紀末開始,人們就不斷要求縮短工時。一七九一年,美國費城的地毯織工要求每天工時不得超過十小時。

到了一八四○年,「羅威爾女工改革協會」幫磨坊工人請命,要求麻州議會立法,將每日工時縮短為十小時。可惜兩個行動均失敗收場。

長期超時工作讓員工付出健康代價。試想一周至少花六十小時在工作與通勤上,所剩的休閒時間當然屈指可數,難怪工時越長,體重橫向發展的速度也就越快。

超時工作好嗎?其實不然,弄到最後反而不利工作表現。員工若精疲力竭或因為一些私事而分心,不可能全力以赴於工作,表現自然打折扣,導致進度落後,只好再延長工時拚命追趕。惡性循環的結果,是賠了健康也誤了工作。

一些企業主管發現效率更甚於工時,因此想方設法幫助員工,讓他們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手邊工作。

美國行動電話系統業者Sprint Nextel幫員工規畫行動路線,縮短往返時間。此外,為了員工的健康,該公司在建築物之間的走道加蓋雨廊,電梯也刻意調慢,鼓勵員工多走多動。

安永資產管理顧問公司(Ernst & Young)也開始注意超時工作的負面影響,希望找出對策徹底改變公司的加班文化。調查後發現,充足睡眠、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重新調整生活重心,均有助於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

新計畫上路之後,公司每天供應兩次新鮮水果,貝果與奶油乳酪被燕麥與水果取代。此外,主管要求員工周末儘可能不加班,將時間留給家人。

※ 逆天而行自然不利。

fsj 提到...

開放式辦公室 有害身心?

◆ 開放式辦公室 有害身心

【經濟日報╱國外組/法新社雪梨十四日電】 2009.01.15

澳洲的研究人員發現,開放式大辦公室(open-plan office)易使人生病,員工比較有壓力感,容易感冒,生產力也會偏低。

一項對現代辦公室設計所造成影響的全球性研究發現,辦公室改採開放式大空間的影響極為負面,90%的受訪者表示,在這種環境裡工作,對生理與心理有負面衝擊。

撰寫這項研究報告的歐曼(Vinesh Oommen)指出,員工覺得壓力大、血壓升高、衝突頻仍,以及流動率高,都與開放式的辦公環境有關。

歐曼在這份發表於「亞太健康管理期刊」(Asia-Pacific Journal of Health Management)的報告指出:「在開放式大辦公室上班的員工,面臨許多問題,包括喪失隱私與歸屬感、生產力降低、各種健康問題、過度刺激,以及工作成就感偏低等。」

歐曼表示,員工們多缺乏安全感,一直擔心同事會窺視自己在電腦上作什麼,或是偷聽在電話中談什麼。他並表示,高噪音也會使精神難以集中並且降低生產力。而員工彼此毗鄰而坐,連電話鈴聲也可能令人惱怒,因而辦公室衝突的頻率會增加。

另外,這種環境也易於傳播病毒,意味員工們更容易彼此傳染流感等疾病。

歐曼指出:「設計開放式大辦公室的工作環境,估計可使公司節省多達20%的開發成本。但工作場所的設計還須考量節省成本以外的因素,以滿足員工多面向的社會與心理需求。」



◆ 醫師:老闆不釘員工 效率才會好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9.01.15

在開放式大辦公室上班,員工容易感冒,生產力低?精神科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員工身心自由度越高、越健康,工作效率也高,老闆不緊釘著員工,員工效率才會好。

培靈關西醫院院長李光輝說,相關研究顯示,員工身心自由度越高,越能保持身心健康,不但不容易離職,工作效率也較高。所以,員工的壓力未必與辦公室大小有關,老闆的態度、工作氣氛才是重點。

李光輝說,員工壓力大,身體隨時處於備戰狀態,的確可能引起感冒、皮膚病、心臟相關疾病等,精神上也容易焦慮、注意力不集中,還可能失眠,工作表現相對難發揮。

大辦公室會不會讓人容易生病?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主任郭育良說,環境中若存在甲醛等有害溶劑,可能造成慢性不適,症狀包括眼睛刺激、發癢、鼻塞、流鼻水、喉嚨痛等,這也是密閉式大樓中隱藏的風險,與大樓隔間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