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4

世界癌症日 讓孩童遠離肥胖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2009.02.04

今天是國際抗癌聯盟(UICC)發起的世界癌症日,主題是「我愛健康活力的童年」,呼籲大眾重視兒童肥胖問題。台灣每3.7位兒童,就有1人過重與肥胖,養成正確飲食、運動習慣,應從小開始。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有10億人口過重,學齡兒童中的過重兒占1成以上。國際抗癌聯盟指出,3成癌症是不當飲食、不運動、過重與肥胖引起,對健康威脅僅次菸害。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彭汪嘉康說,肥胖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出現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與動脈硬化等疾病,亦增加子宮頸癌、胃癌、膽囊癌、大腸直腸癌、腎癌及乳癌等罹患率,若超過理想體重40%,則男性會增加33%罹癌機會,女性則會增加55%罹癌機會。

「我愛健康活力的童年」(I love my healthy active childhood)便是提醒家長留意孩子的肥胖問題。衛生署調查發現,6歲到12歲學齡兒童中,有1成5過重、1成2達肥胖標準,每3.7位兒童,就有1人是過重與肥胖。

國外研究顯示,父母當中有1人肥胖,孩子也有5成機率會肥胖,父母兩人都胖、孩子有8成機率是胖小子。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說,「孩子的肥胖,責任在父母」。

因此從小教育,建立良好飲食、運動習慣,是幫助孩子遠離肥胖、癌症的重要關鍵。賴基銘說,孩子通常愛吃父母喜歡吃的食物,因此父母要帶頭吃健康,也盡量讓孩子的天分、興趣結合運動,一起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讓全家都健康。



◆ 十個學童 一個過重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即時報導】 2009.02.04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有10億人口過重,超過3億人口被臨床診斷出肥胖,國際肥胖專門小組估計,每10個學齡兒童就有一位過重,其中包括3000萬到4500萬是屬於肥胖。

世衛組織指出,2005年全球死於癌症人數為760萬人,若不採取防癌行動,預計2005-2015年全球將有8400萬人死於癌症。

國際抗癌聯盟UICC表示,西方國家30%的癌症是因為錯誤的飲食、不運動、過重與肥胖引起,這些因素對於癌症的威脅僅次於菸害。



◆ 痛風年輕化 國中女生有痛風石

【聯合晚報╱記者胡宗鳳/即時報導】 2009.02.04

痛風年輕化,台中市一名15歲國中女生便罹患痛風石併發腎功能不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主治醫師黃柏豪今天說,痛風本來是中老年人的專利,最近幾年看到的年輕病例卻越來越多,有些大學生在吃完大餐後的隔天上午,就被大腳趾痛醒而緊急就醫。痛風易併發急性腎衰竭及心肌梗塞等,應從控制尿酸及減肥著手,並定期作檢查。

※ 相關報導:

低維生素 D 濃度與青少年心血管疾病相關
遺傳偵探破解青光眼基因之謎
新檢測法:二種食品添加劑作用如同外源性雌激素

大腦健康操 賺你的健康護照
肥胖始於頭? 6 種新肥胖基因影響神經
科學家:糖會使大鼠上癮
瘦體素撥給胰腺的長途電話:骨鈣素
新荷爾蒙 lipokines 對新陳代謝有益
身材不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 -- 是肝脂肪
低醣飲食比低卡飲食燃燒更多肝臟脂肪
蠕蟲研究:長壽、癌症與飲食有關連
新發現支持諾貝爾桂冠 Warburg 的癌症理論
癌症基因圖譜 首度完整解碼
研究:「乳酸」為腫瘤加油
DNA 甲基化 同卵雙胞胎不同命
無供血促進分子 腫瘤生長更快
阻斷 PLCγ1 或能「阻止癌症殺人」
導致抗體突變的酵素也以致癌基因為目標
無糖基化治療性抗體
磁性奈米標記超敏感 血清多工測癌症

14 則留言:

fsj 提到...

從代謝症候群到癌症成大陸幼童第二大死因

◆ 代謝症候群營養與保健》代謝症候群危險因子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74138

聯合新聞網 2009/02/05

代謝症候群不是由單一因素所造成,其中肥胖及胰島素阻抗是最重要因素。此外,亦有不少研究證實代謝症候群與其他因子,如人口學因子(年齡、性別、種族、社經地位)、生活型態因子(飲食、運動、抽菸、吃檳榔、壓力),以及遺傳因子有關。常見的危險因子略述於下:


年齡

代謝症候群是一種進行性的疾病。換言之,代謝症候群中的很多因子,會隨著年齡而進展或者惡化,盛行率會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1988~1994年美國全國第三次健康營養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成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21.8%,且隨著年齡的增加有上升的趨勢。20~29歲盛行率為6.7%、60~69歲則為43.5%、70歲以上又維持在42%,不論男性或女性,46歲以上盛行率約為25歲以下的4~7倍。法國人所做的研究顯示:30~39歲盛行率為5.6%,60~64歲盛行率則上升為17.5%。

國內針對金門地區所做的研究也發現:30~40歲、40~50歲、50~60歲及70歲以上民眾,採亞太地區的標準,盛行率分別為9.2%、17.5%、23.1%、34.5%,可發現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的趨勢,故年長為高風險因子。


性別

因種族的不同,代謝症候群男女盛行率並非呈現相同的趨勢。若以ATPⅢ定義分析,男性、女性盛行率各有不同;以WHO定義進行研究,歐美地區大多顯示,男性比女性有較高的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美國全國第三次健康營養調查研究顯示:在年輕族群,男性盛行率約為女性2倍,但女性停經之後,男、女差異就變小了;三酸甘油酯的異常率是男性比女性高很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男女差異不大。

歐洲11國代謝症候群的年齡標準化盛行率,男性為15.7%、女性為14.2%。亞太地區的研究以ATPⅢ定義,大多顯示女性代謝症候群的比例高於男性。台灣所估算的男性盛行率高於女性,但金門地區則女性高於男性。


種族

亞洲人及西裔美國人發生的比例較其他種族高。非洲裔美國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最低,高加索(白)人次之,墨西哥美國人最高。在聖安東尼奧心臟研究中發現,不論採用何種標準,墨西哥美國人的盛行率均高於非西班牙裔白人。在同樣BMI值下,台灣人的高血壓、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率比美國白人高,而且BMI增加對血中三酸甘油酯濃度的影響,台灣人也比白人高。


社經因素

許多研究發現,社經地位或教育程度低的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反而高。台灣地區的研究也發現,高教育程度者得到代謝症候群機會較低,相對危險性為0.6~0.7,也就是說發生機率減少30~40%。這個現象也出現在糖尿病的盛行率。


飲食

研究發現雅典民眾採用地中海型飲食方式,其罹患代謝症候群風險較低,為非此飲食型態的0.8倍。在瑞典飲食研究中發現,富含纖維質的麵包可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精緻化的麵包或蛋糕則易增加罹患風險。具高醣飲食習慣的男性,其罹患的風險是中度醣類飲食習慣男性的1.7倍。

台灣的研究發現攝取蔬菜有助於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經常攝取蔬菜者其罹患風險為少攝取者的0.79倍;多吃蔬菜、水果、纖維質、牛奶、優酪乳的人,得到的機率比較低。在茶與咖啡攝食研究中,發現喝咖啡(包括去咖啡因咖啡)、喝茶(尤其是綠茶),可減少糖尿病的發生。


運動

運動可以降低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且效果與運動強度有關。身體有適當活動習慣的人,其代謝症候群罹患風險為無運動習慣的0.75倍。每周進行不同強度運動者,其罹患風險為無運動習慣的0.5~0.78倍(依照強度不同,而有所差別)。


飲酒

飲酒對於代謝症候群的影響,研究結果並不一致。有的認為少量飲酒(100公克/周)有助降低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更有研究證實少量飲酒者(<83公克/周),罹患的危險性是從未飲酒者的0.71倍。

南韓調查顯示:每天飲酒<15公克的女性有代謝症候群風險,是無飲酒習慣女性的0.8倍;男性罹患風險卻與是否飲酒無直接相關,但也有研究認為飲酒會增加罹患率。



◆ 癌症成大陸幼童第二大死因

【陳筑君/綜合報導】2009-02-05 中國時報

昨天是國際抗癌聯盟(UICC)發起的「世界癌症日」,今年主題為「我愛健康活力的童年」,UICC警告,民眾常忽略肥胖與罹患癌症的關係,為降低兒童罹癌風險,應從飲食習慣做起。據中國抗癌協會調查發現,癌症是繼意外死亡外,中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占兒童總死亡率十.七%。

《BBC》引述中國抗癌協會專家張廣超的話指出,中國兒童罹癌率上升的原因眾多,除遺傳、病毒、化學、輻射汙染和免疫缺陷等因素外,生活方式與環境也是重要殺手;包括二手煙、兒童肥胖症等都助長了兒童癌症率的增加。

他還說,肥胖兒童的生活方式大多不健康,他們喜歡吃西式快餐、加工食品,喝碳酸飲料,缺乏運動,體內過多熱量無法消耗,脂肪堆積,結果就引發多種腫瘤。據英國最新研究顯示,兒童越胖,罹患胰腺癌、膀胱癌等的機率將越高。

黑龍江省抗癌協會理事長龐達教授表示,近十年來,中國兒童患癌比例大幅上升,以黑龍江來說,兒童癌症發病率就增加二○%;哈爾濱每年約有二百名兒童死於各種癌症。

他擔心,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兒童肥胖問題,成年後的這些人將成為定時炸彈。

中國天津市腫瘤醫院兒童腫瘤科主任閆傑指出,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與飲食控制,可有效減少成年期癌症的發生。

另外,由環境汙染造成的「癌症村」,也正在中國擴大蔓延,《中國日報》報導稱,據不完全統計,全中國農村至少有三億人無法得到安全的飲用水,癌症像疫病傳播一樣,不斷在中國擴散。

fsj 提到...

壓力大愛吃醃漬物 22歲已胃癌末期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2009.02.10 自由時報

太常吃醃漬、燒烤、香腸等食物,容易罹患胃癌,年輕人也不例外。一位年僅22歲的年輕男性,才剛從學校畢業、踏入職場沒幾個月,竟突發胃痛、腹水被醫師診斷出晚期胃癌,而且癌症已轉移,醫師表示,在我國相對少見的胃癌,近年有年輕化趨勢,呼籲民眾避免不良的飲食習慣。

台北榮民總醫院癌病中心主任趙毅昨日表示,胃癌已經連續3年名列癌症死因第5位,台灣每年奪走約2500條人命,主要好發於50歲至70歲間的中老年人,但臨床上卻偶爾會出現年輕病例。

趙毅表示,這名病患年僅22歲就罹患晚期胃癌,是他行醫幾十年來見過最年輕的病例,罹癌原因至今還不完全清楚。該名病患是從外院被轉來台北榮總,到院時已腹脹出現腹水,癌症也已轉移到其他器官。

趙毅表示,年輕人學習工作壓力大,作息不規律、飲食不均衡,有些人又特別喜歡吃醃漬、燒烤、香腸火腿類食物,都容易引發胃病,間接使胃癌有年輕化趨勢,胃癌的危險因子除感染幽門桿菌之外,不良飲食習慣也是關鍵。

他指出,在韓國與日本,每十萬人口約60到80人罹患胃癌,台灣只有15到18人,泰國更只有5人左右,差別便在於飲食習慣。日韓民眾偏好醃漬醬菜與燒烤類食物,這類料理方式易產生致癌物,吃太多對健康有負面影響。

趙毅表示,預防胃癌應多吃新鮮食物、均衡飲食,少吃保存太久的食物或陳年醬料。呼籲民眾如果胃痛持續超過兩週,應就醫檢查,早期胃癌開刀切除後,5年存活率超過八成。

藥物治療方面,健保局從2月1日起核准「草酸鉑」作為胃癌轉移第一線化療與大腸癌術後輔助治療用藥。每年讓850名胃癌患者、2000名大腸癌患,半年可省30萬藥費,減輕經濟負擔。

fsj 提到...

維他命過量:無助防癌、影響化療

◆ 美研究︰綜合維他命 無助預防癌症

自由時報 2009.02.11

〔編譯魏國金、記者魏怡嘉/綜合報導〕一項進行長達八年,涵蓋近十六萬二千名美國停經婦女的研究發現,綜合維他命無助於預防癌症或心血管疾病,這件史上規模最龐大的綜合維他命研究,與最近針對男性的相關調查,結果相互呼應。

也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主要撰文者、西雅圖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紐豪瑟建議:「完整的食物優於膳食補充品。」研究成果發表於九日出刊的「內科醫學文獻」期刊。

該研究分析,在這些年齡分佈於五十至七十九歲的婦女中,約四十二%表示定期服用綜合維他命。

結果八年後,在罹患乳癌、肺癌、卵巢癌、大腸癌與胃癌等一般癌症,與心臟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上,服用維他命與沒有服用者比率相當,另外,期間有九千八百六十五人死亡,而服用綜合維他命與沒有服用者死亡率也相當。該研究另一位專家曼森博士說,這並非意味綜合維他命完全無用。她表示,對飲食習慣不佳的人而言,綜合維他命或許因具有健康的「保障形式」,仍有其功能。

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楊再興表示,綜合維他命中的維他命E劑量一般都比較低,若要以吃綜合維他命來預防心血管疾病,效果並不顯著。

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洪惠風則表示,實驗室歸實驗室的研究,到人體身上就不一定是如此,一九九九年一項名為HOPE的大型研究,即推翻維他命E有抗氧化的效果。

全球數百萬人傾向以維他命來鞏固健康,以英國為例,維他命產品一年的銷售量超過三億三千萬英鎊(台幣一百六十五億九千萬餘元)。



◆ 維他命吃太多 影響化療效果

【聯合晚報╱韋麗文】 2009.02.08

衛生署日前開放維他命為乙類成藥,在大賣場就可以自由採購,許多人也認為維他命多吃無妨。但是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維他命C會保護癌細胞粒腺體,降低化療效果。營養師指出,不只對癌症病患有不良影響,一般人也不該過量攝取維他命。

「癌症研究 (Cancer Research)」期刊指出,化療藥物打擊癌細胞,就是在代謝藥物的過程中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前往攻擊癌細胞粒腺體,讓癌細胞死亡。

而維他命C是一種抗氧化劑,平常可以修補正常細胞,但是對於正在進行化學治療的癌症病患而言,維他命C將直接進入癌細胞,修補被破壞的癌細胞粒腺體,癌細胞就能恢復正常運作。

和信醫院營養室主任王麗民指出,根據該篇動物實驗結果,補充維他命C,將使化療效果降低30%到70%。王麗民說,維他命是否有礙化學治療,在醫界已經爭論十多年,根據這一篇最新的研究,證實維他命C會保護癌細胞。

王麗民說,以和信醫院而言,一向建議病患在化學治療期間,停止所有的維他命補充。除非病患完全吃不下,才會建議病患每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綜合維他命的每一種維他命劑量,都在衛生署建議的攝取量之內。

不只是正在進行癌症治療的病患吃太多維他命有不良影響,就算是健康的人,也要注意維他命攝取量。王麗民說,只要每天從六大類基本食物中,攝取足量的建議食物,就可以從天然的食物中獲得足夠的維生素。

王麗民說,19歲到71歲的民眾,維他命C的建議攝取量為100mg,大約吃兩顆柳丁,或是一顆奇異果就已經足夠,不需要額外補充維他命,更不要吃高單位維他命,否則就「太超過了」。

※ 相關報導:

FDA 對「維他命」發佈新安全規定

fsj 提到...

胃與十二指腸潰瘍 痛法有差異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0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09.02.11

有的人常常肚子稍微空了就痛,也有人吃一點點東西就脹得要命。對此,中華民國中醫內科專科醫師林美蓉表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症狀主要是痛或脹,疼痛的位置皆在上腹部,理論上胃痛偏左,十二指腸偏右,但患者無法明確說清楚。

林醫師指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的情況是有些差異的,胃潰瘍患者肚子空空時往往比較舒服,通常飯後卅分鐘到一小時便開始疼痛,胃痛時若又進食則疼痛會更劇烈;至於潰瘍在十二指腸的患者則是空腹痛或飯後一個半小時以後才開始痛,當疼痛時吃一點東西進去會讓疼痛舒緩。

從中醫角度來看,消化道潰瘍患者中比例最高的屬肝胃不和型,這類患者通常都十分緊張繁忙或情緒壓力很大,表現出來不見得都是腹部痛,有時可能是兩側脅肋痛,或只是腹部脹甚,時常打飽嗝、反胃,甚至嘔吐、口苦緊張或生氣時特別容易發作等。要病情趕快好轉,建議盡量遠離壓力比較好!

火鬱犯胃型患者多屬於急性發炎的階段,常表現上腹部脹痛厲害、口乾舌燥、空腹時疼痛,吃東西也不能緩解疼痛等,可能有胃酸上逆,或胸前到腹部的灼熱感。若侵及血分(潰瘍面侵犯血管壁造成破損)熱勢盛的人可能會吐血,熱勢較緩的人則可能變成黑便排出,當吐血後「熱隨血去」則預後甚佳,反而是黑便常被忽略。

脾胃虛寒型患者的潰瘍表現症狀是腹痛隱隱、綿綿不絕,吃太多生冷食物或冰品時疼痛會加重,有時天氣變冷也會發作,口中有很多清稀的口水,所以常感覺嘴淡不想吃飯,大便多稀軟,甚至可看到未能消化的菜葉,這種情況要避免過食生冷。

fsj 提到...

國衛院:糖尿病藥 減緩腦中風面積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9.02.20

治糖尿病的老藥,竟能減緩腦中風傷害!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動物實驗發現,大老鼠在腦血管血栓後兩個小時,接受了糖尿病藥物治療,中風面積縮小五成。國衛院下階段將與醫學中心合作,進行臨床人體試驗研究,希望能減少中風患者受創程度。

糖尿病用藥,為何會與腦中風治療有關?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伍焜玉解釋,國衛院一項細胞研究發現,一種名為「PPAR」的蛋白質,受到刺激,就可減少老鼠中風受損的體積,而治療糖尿病藥物「Rosiglitazone」,也含有「PPAR」成分,這激起研究團隊的興趣。

伍焜玉指出,在以大老鼠為對象的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用細線緊緊綁住老鼠的腦血管,製造出血栓,等腦中風症狀出現之後,隨即放鬆血管,並持續觀察大老鼠的中風情況。

實驗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沒有給予藥物治療,實驗組則在腦中風兩個小時,給予「Rosiglitazone」藥物,相較之下,後者腦中風的體積減少一半。

伍焜玉表示,腦中風之後,如果組織壞死區域較大,後遺症就會嚴重。而動物實驗顯示,使用糖尿病用藥,確實可以減少一半組織壞死,這對治療腦中風來說,確實是一項令人振奮的新發現。

伍焜玉指出,「PPAR」蛋白質可以增加另一種蛋白質「14-3-3ε」的分泌,阻止腦部組織細胞的凋零。預估,對血栓造成缺氧及心肌梗塞,應有不錯療效。

此項研究成果已被國際知名的「循環」(Circulation)雜誌接受,並於2月16日發表在該雜誌的電子期刊上。研究團隊下一階段將進行人體試驗。例如,觀察長期服用此類糖尿病藥物的病患腦中風比率是否偏低?一般民眾發生腦中風之後,在兩三小時內接受糖尿病藥物治療,是否真能減緩腦中風所帶來的傷害及後遺症等。

為什麼?

糖尿病用藥,為何會與腦中風治療有關?

細胞研究發現,名為「PPAR」的蛋白質,受到刺激,就可減少大老鼠中風受損的體積,而治療糖尿病藥物「Rosiglitazone」,也含有此成分。

※ 相關報導:

* Ligand-Activated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rotects Against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Neuronal Apoptosis by 14-3-3 Upregulation
http://circ.aha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CIRCULATIONAHA.108.812537v1
Jui-Sheng Wu MS, Wai-Mui Cheung BS, Yau-Sheng Tsai PhD,
Yi-Tong Chen BS, Wen-Hsuan Fong MS, Hsin-Da Tsai MS,
Yu-Chang Chen MS, Jun-Yang Liou PhD, Song-Kun Shyue PhD,
Jin-Jer Chen MD, Y. Eugene Chen MD, PhD, Nobuyo Maeda PhD,
Kenneth K. Wu MD, PhD, and Teng-Nan Lin PhD
Circulation. 2009 Published online February 16, 2009,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08.812537

fsj 提到...

10種早餐組合 美味又健康

自由時報 2009-02-24

〔記者林相美/台北報導〕明知吃早餐有益身體健康,但沒時間準備,只能仰賴早餐店,如何兼顧營養、健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針對10種常見的早餐組合,適度加減組成營養套餐,以星號標示推薦指數,最高為5顆星,提供民眾參考,查詢網址:http://www.health.gov.tw/。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部主任金惠民指出,年輕族群吃早餐的比例逐漸降低,早餐是孩童、青少年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可減少飢餓感、提供葡萄糖供大腦利用,改變神經傳遞物質的濃度,讓思考更敏銳,提升學生認知能力。

聯合醫院營養師張惠萍提醒,健康早餐應均衡各類食物,例如全穀雜糧類、蔬果類、提供蛋白質的奶、蛋、豆、魚、肉類;早餐熱量約佔總熱量的5分之1至3分之1,以成年男性一天2000大卡計算,早餐約為400至660大卡,避免選擇太油、太甜的食物。

張惠萍建議,自備早餐可參考雜糧饅頭堡,使用全麥麵粉,添加枸杞、葡萄乾、南瓜子、芝麻,提供豐富維生素,其中的B群可穩定情緒;饅頭除了夾蛋,另有生菜、番茄、小黃瓜,搭配200cc低脂牛奶,推薦指數5顆星。若在外購買,速食店的滿福堡可搭配100%柳橙汁,或是半杯鮮奶,較為均衡。

另可參考花捲夾蛋加糙米漿,糙米為全穀類,富含膳食纖維及維生素B群,糖不可過量。花捲上的芝麻及米漿中的花生皆為核果類,富含礦物質,搭配一顆蘋果,推薦指數5顆星。其餘早餐組合可上網查詢,網址:http://www.health.gov.tw/,主題專區項下(健康飲食:天天五蔬果新食尚運動)。

fsj 提到...

貪俗吃速食 小心糖尿病

中央社 2009-02-25

英國民眾的健康拉警報。根據一項最新調查,1997年到2003年之間,英國罹患糖尿病的人口爆增74%,其中多數屬於第二型糖尿病。

這份發表在「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期刊(Journalof Epidemiology and Community Health)」的調查報告指出,1996年到2005年之間,被檢驗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新病例,提高到56%。

研究人員說,雖然英國糖尿病患的人數不及美國或加拿大,但是增加的速度較快,值得注意。

調查顯示,1996年到2005年英國總人口中至少4%罹患糖尿病,這個比例是前10年的兩倍。

西班牙和瑞典研究人員對近500萬份醫療紀錄進行分析,他們認為,肥胖是糖尿病患者人數大增的主因。

第二型糖尿病大多發生在40歲之後,近來英國醫生發現,愈來愈多兒童也被診斷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病症,年齡最輕者甚至僅7歲。

受到經濟衰退影響,英國民眾為了省錢,食用漢堡、薯條、披薩、三明治的人數大增,專家警告,垃圾食物當道,將使民眾的體重「更有份量」,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更高。

fsj 提到...

高醣無礙減重 哈佛大學證實

諶悠文/綜合報導 2009.02.27 中國時報

坊間各種飲食減肥法,哪種效果最佳,眾說紛紜。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及「潘寧頓生物醫學中心」(Pennington Biomedical Research Center)測試時下流行的四種飲食法高碳水化合物(高醣)、高脂、低脂及高蛋白質,發現不管吃什麼食物,減重關鍵在於減少熱量的攝取。

經過兩年的監測與調查發現:「所有飲食法都是贏家,控制飲食都能減輕體重,皆可改善體脂肪和降低胰島素。」

三高一低四組測試 均有效

這篇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法蘭克.薩克斯是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專研心血管疾病預防教授。他與研究團隊把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市及路易斯安那州巴頓魯治市八一一名體重過重的成人分成四組,分別採高醣、高脂、低脂及高蛋白飲食法。

半年後,不管哪一組,大多數參與者的體重都大幅下降,平均每人甩肉十三磅(約五.九公斤)。

根據他的研究,許多接受實驗者一年後復胖,可是約八○%者兩年後至少還減輕八磅(約三.六公斤),並有一五%少了一成重量。

參與這項研究者對食物的飽足感、飢餓感及飲食滿意度都差不多。研究發現,有關減重課程出席率高者減肥效果較佳,顯示減重成功與否,個人行為因素的影響勝於主要營養素的新陳代謝。

個人行為因素 也是關鍵點

薩克斯說,所有飲食法都符合「美國心臟學會」的指南。研究開始的頭十天,參加者會拿到菜單,然後根據食物選項自行烹調。

這項報告發表在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fsj 提到...

世界腎臟病日:每1小時43分 1人因腎而亡

* 泡水高貧倦 腎病5症狀
* 防治乳癌 患者分享經驗

◆ 泡水高貧倦 腎病5症狀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80614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諮詢台大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黃政文】
2009/03/02

每1小時43分 1人腎亡

●根據衛生署96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腎炎、腎病徵候群和腎病變占十大死因第八位,該年有5,099人因此病故,平均每天有14人死亡,平均1小時43分就有1人身亡。

●台灣在2002年透析病患發生率為世界第一,盛行率僅次於日本居世界第二。

●中央健保局統計,因罹患慢性腎衰竭(尿毒症)必須定期透析治療領有重大傷病卡者,截至去年底達5萬8,726人,每年健保洗腎支出逾300億元。

●每人每天尿液總量,隨著飲水量而改變,正常人約為1~2公升左右,如果每天尿量少於400cc以下,即所謂「少尿症」,須立即就醫。


腎病患 也易貧血高血壓

人有兩個腎臟,分別在腹腔後壁的脊椎兩側,外形如蠶豆,俗稱「腰子」,長約10~12公分,寬5~6公分,每個腎臟的重量約150公克。

腎臟主要的功能是排泄體內的代謝廢物,每個腎臟由100萬個腎元所組成,每個腎元包括了腎小球和腎小管,由腎絲球體加上鮑氏囊所組成,腎小球過濾血液中物質,腎小管主要是尿液產生的地方,協力清除體內新陳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如尿酸、肌酸酐等。

位在腎臟中央部位的腎盞、腎盂,則是負責收集腎元製造的尿液,也是集尿液之大成。料理過豬腰花的人都知道,要先切除腰子的中央部分,以免尿騷味影響了一盤美味。

腎臟除了製造尿液,還負有維持體內恆定、控制電解質,維持血中鈣磷平衡,分泌紅血球生成素等任務,如果腎損傷導致分泌不足,病患會有貧血現象;腎素及血管張力素則可以調節血壓,所以高血壓也和腎臟病關係密切。


世界腎臟病日

為提醒民眾對慢性腎臟病和其併發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的認知,國際腎臟醫學會及腎臟基金會國際聯合會在2006年3月9日共同發起「世界腎臟病日( World Kidney Day)」。

當年主題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呼籲各界對慢性腎臟病要有早期發現及早期預防的觀念,注意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都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後來,訂每年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腎臟病日」。


楊小姐 經痛吃草藥後 腎怎麼了...

30歲的楊小姐月經不規則,多年來一直有經前症候群的困擾。她接受朋友介紹,服用草藥偏方一年多;最近感覺全身疲倦,並有輕微水腫,於是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肌酸酐2.0mg/dL ,血色素只有5g/dL,血糖是84mg/dL,尿液檢查尿糖是++,並有輕微的蛋白尿+/-。

楊小姐的情形,正是所謂「正常血糖的糖尿表現」,即病人沒有糖尿病,但由於「腎小管」出現損傷,導致對葡萄糖的再吸收能力下降,以致尿液檢查有尿糖的現象;另外,由於與「腎小管」相鄰的「腎間質」也有纖維化,影響紅血球生成素的分泌,進而造成貧血。

如果把腎臟形容為汙水處理池,「腎絲球」可過濾血液中的尿素氮、肌酸酐及其他代謝廢物,留住有用的物質,腎小管再進一步處理已過濾的尿液,並根據體內狀況來調節水分及電解質的排出。一旦腎絲球及腎小管遭到破壞時,過濾功能就會留不住白蛋白,甚至紅血球也會跑到尿液中,出現蛋白尿及血尿。

臨床上,腎臟如果出現異常,早期最常出現「泡、水、高、屏、見(泡、水、高、貧、倦的諧音)」,也就是小便起泡泡、皮膚水腫、高血壓、貧血及容易疲倦等症狀,若發現有這些現象,就應儘速就醫。

以小便起泡泡為例,如果像「肥皂水般的泡沫」,且泡泡顆粒較大,不又易消失,就要考慮是否有「蛋白尿」的問題,也可能是腎臟疾病發作的前兆,藉此發出警訊。

醫師多半會要求先做尿液檢查,它是早期發現腎臟問題最簡便、快速的方法,一旦檢驗蛋白尿呈陽性反應,會再進一步要求病人收集24小時的尿液,計算由尿液流失的蛋白質,以了解究竟是腎絲球還是腎小管受損,以便治療。

除了驗尿外,還有經由抽血所做的腎功能檢查,檢查尿素氮(BUN)、肌酐酸(Creatinine Cr)和肌酐酸廓清率(Creatinine Clearance),來瞭解腎臟的基本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尿素氮的檢驗容易因受檢者缺乏水分、吃大量蛋白質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會出現暫時性上升。而且檢驗血中肌酸酐為正常時,也不代表腎功能一定正常,因此以檢查「肌酸酐廓清率」,是目前評估腎機能較準確的方法。

「肌酸酐廓清率」是收集病人24小時的尿液,計算總尿量及血中及尿中肌酸酐濃度,即可得出結果,正常人肌酸酐廓清率為每分鐘80~120cc,如果小於每分鐘15cc以下,表示罹患慢性腎病第五期,應準備開始接受透析治療。

※ 餘報導詳見原站。相關報導:

* 腎虧?!跟性無能是兩回事
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990



◆ 防治乳癌 患者分享經驗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2009.03.02

台灣平均每天有3.94位女性死於乳癌,也就是說,每6小時就有一位女性因乳癌死亡,乳癌已可說是女性健康的最大殺手。但乳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治療的,為了向女性朋友推廣防治觀念,一群曾經和病魔對抗的乳癌病友組成「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昨天在「六分鐘護一生」園遊會中,以自身對抗乳癌的經驗,宣導婦癌防治重要性。

監事吳秀鳳13年前發現自己乳房有不明硬塊,連跑2間醫院檢查,都診斷她罹患乳癌,後來她經由友人擔任外科醫生的先生診斷開刀,切除一邊的乳房後,至今未曾復發。

病友們希望為婦癌防治盡自己的心力,今年將舉辦全台369鄉鎮走透透,要婦女朋友們一起保衛自己的健康,也希望將自己的經驗和病友分享,有需要諮詢的病友,可以直接打電話到協會,電話:25520505。

fsj 提到...

小五胖童得糖尿病 不到30視茫茫

* 小五胖童得糖尿病 不到30視茫茫
* 兒童腎病宜忌口 不必特別補充蛋白質
* 罕見疾病胃口無底洞 小胖威利挑戰減重

◆ 小五胖童得糖尿病 不到30視茫茫

【聯合晚報╱韋麗文】 2009.03.08

糖尿病不只是老年人的疾病,青壯年得糖尿病也不稀奇,臨床上,醫師曾接獲一名年僅12歲的國小五年級女童,空腹血糖指數高達150,已經罹患糖尿病,不到30歲時已經視網膜病變!醫師提醒,別以為小孩不會得糖尿病,小胖童快減肥。

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暨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主任暨台灣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林宏達表示,糖尿病病患年齡往下走,不喜歡運動的小胖子,已經成為糖尿病的候選人。

曾有一名國小五年級女童,因為父系家族全罹患糖尿病,加上小女童圓滾滾的身材,醫師建議小女童檢查血糖,一測空腹血糖竟高達150,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小女生起初靠運動減肥,但是效果不佳。別的小孩吃糖果、喝可樂的童年,女童得天天吃藥丸控制血糖,吃完西藥換中藥,中藥沒效再吃西藥,後來天天靠打胰島素針劑過日子。

女童現在已經長大,不到30歲時,視網膜已經病變,因為視網膜出血而開刀。她的妹妹也在十多歲時發現罹患糖尿病。

過去認為小孩罹患糖尿病,多是天生的第一型糖尿病,其實根據調查,後天的第二型糖尿病才是小孩罹患糖尿病的主因。

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郭錦松說,台灣糖尿病協會曾篩檢6歲到18歲的286萬名學童,發現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是第一型糖尿病的六倍,其中八成五與肥胖有關。

林宏達呼籲,罹患糖尿病後,約20年後會開始出現併發症,甚至會導致失明、尿毒症、腎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截肢等後果,家長應協助孩子從小控制飲食、體重、多運動,預防糖尿病。



◆ 兒童腎病宜忌口 不必特別補充蛋白質

文/錢建文 2009-03-08 自由時報

腎病症候群是一種腎臟病,臨床表現為水腫,驗尿檢查會發現有嚴重蛋白尿;抽血檢查會發現,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降低。

兒童最常見的原因為體質引起的「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病童的飲食與成人有些許差異,家長要特別注意。

●不用限制或特別補充蛋白質飲食:

因為腎病症候群會引起腎臟流失蛋白質與低白蛋白血症,因此家長常會詢問:「是否應該多補充蛋白質的食物呢?」答案是不行,因為高蛋白不但不會提高血液中的蛋白量,還會造成腎臟的負擔與進一步傷害。

「是否應該限制蛋白質的攝取呢?」答案也是不行,因為兒童還在生長發育,限制蛋白質的攝取會造成發育不良。

因此正確的作法是維持正常的飲食即可,當腎臟病本身被藥物控制好之後,蛋白尿就會慢慢消失,血液中的白蛋白含量就會逐漸恢復正常。這種不限制蛋白攝取的建議也是兒童腎臟病飲食建議異於成人的最主要部分。

除了關注蛋白質的攝取量之外,也建議攝取的蛋白質種類要以高生理價值的蛋白質為主(約佔3分之2),例如蛋類、奶類、魚、肉等;其餘3分之1為植物性蛋白,例如米飯、麵食、玉米、番薯、芋頭等。

●急性期需要嚴格控制鹽分與水分的攝取:

控制鹽分與水分是疾病急性期最重要的飲食原則,其中水分的控制又與鹽分的攝取關係密切。

在腎病症候群急性期嚴重水腫時,身上已經有過多的水分,因此治療時,會設法使用藥物,以增加尿量,將多餘的水分排出。此時若是攝取過多的鹽分,將使水分難以排出體外。若喝太多水分,則會使得水腫更嚴重,以及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不平衡、高血壓、肺積水,甚至腦水腫等問題。因此在疾病的急性水腫期必須控制鹽分與水分的攝取,烹調食物時,減少食鹽,並且以固體食物為主,避免各種飲料與喝湯。

●脂肪攝取量需降低:

腎病症候群疾病本身會造成高血脂症。血液中含有過高的脂肪進一步會造成腎絲球內微血管的傷害,長期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因此飲食中脂肪含量必須低於30%,並應該選擇低膽固醇,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為主要飲食脂肪來源,例如各種魚肉;避免肥肉與內臟類食物。

●多攝取高纖飲食:

腎病症候群多會以類固醇為主要治療藥物,而類固醇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就是會刺激食慾,造成病童會一直想找東西吃。這時就要多吃高纖、低熱量、低脂肪而容易有飽足感的食物。

●避免垃圾食物:

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的發生與免疫系統異常有關,而且一半以上的病童同時合併有另一類的免疫系統異常造成的異位性體質疾病,包括過敏性鼻炎、支氣管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因此也要遵守過敏性疾病的飲食注意事項,必須避免會引發過敏的各種飲料、巧克力、糖果、油炸品等。

(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小兒腎臟科主任)



◆ 罕見疾病胃口無底洞 小胖威利挑戰減重

中央社 2009-03-08

(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8日電)小怡天生不知道吃飽的感覺,因為她是俗稱「小胖威利」的罕病患者,去年她參加健康減重班,生平以來首次體重負成長,雖然現在還是胖,媽媽卻十分欣慰。

小怡小時候就白白胖胖的,大人給的東西她都來者不拒,上學之後,家人才知道問題大了,她的媽媽說,小怡升上國中時,正值青春期的胃口更好,中午吃完營養午餐還不夠,四處跟同學要東西吃,聽到導師告知,對孩子既心疼又生氣。

去年9月小怡由媽媽陪同,參加永和耕莘醫院減重班,6週課程全勤,全力配合營養師的飲食及運動規劃,體重減少了1.8公斤,這是她出生26年來,體重首次下降。而且她在課程結束後,仍繼續飲食控制,每週回醫院復健,迄今已減輕6公斤,目前體重81公斤,還有機會再往下降。

永和耕莘醫院營養組指出,「小胖威利」正式名稱是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肇因於第15號染色體基因缺陷,大約每1萬5000個新生兒就有1人罹患,因為患者無法控制食慾、永遠沒有飽足感,家長即便把冰箱上鎖、食物藏起來,病患仍會想盡辦法偷吃,以致患者普遍都有肥胖及相關併發症等問題。

永和耕莘醫院營養組指出,像小怡這麼棘手的案例,都能夠健康減重,國人肥胖比率愈來愈高,相關併發症如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日益增加,一般民眾可以透過營養師及復健師指導,將健康飲食及運動習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體重促進健康。

fsj 提到...

結直腸癌 頭號癌症殺手

◆ 打敗肝癌 結直腸癌躍居頭號癌症殺手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韋麗文/台北報導】 2009.03.13

全台平均每7分10秒增加1癌患

國人聞癌色變,衛生署上午公布95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地區共新增7萬3293名癌症患者,平均每7分10秒就出現一名癌症患者。值得重視的是,結直腸癌擊敗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飲食西化所帶來的罹癌風險,已經超過了B 型肝炎對於台灣民眾的威脅。

95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結直腸癌罹患人數為1萬248 人,增肝癌1萬92人,這也是國內首次有單一癌症一年新增人數超過萬人,而且肝癌、結直腸癌一起突破萬人大關。

男肝癌、女乳癌 蟬連頭號殺手男女10大癌症發生人數,肝癌仍然是台灣男人最恐怖的致命疾病,從75年至95年,已連續21年高居男性罹癌之冠;女性仍以乳癌新增人數最多,連續13年排名第一。不管是男性或是女性,結直腸癌都排名第二,男女罹癌人數相加後,就成為了國人10大癌症發生人數之首,這項結果出乎醫界的預估。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趙坤郁表示,與94年相較,95年度罹患人數增加了4300多人,其中結直腸癌及口腔癌增加速度最快。以發生率來看,國人癌症發生率的前10名,分別是女性乳癌、肝癌、結腸直腸癌、肺癌、攝護腺癌、口腔癌、胃癌、子宮頸侵襲癌、皮膚癌與子宮體癌。

以罹癌人數計算,罹患結直腸癌、肝癌、肺癌、乳癌與口腔癌等五種癌症,患者人數加總起來占了所有罹癌人數的五成六。

男性癌症方面,前三名為肝癌、結直腸癌與肺癌,女性癌症前三位為乳癌、結直腸癌和肝癌。女性比男性較早罹患癌症,平均罹患年齡為59歲,而男性則是65歲。 報告發現,男性罹癌風險是女性的1.4倍,其中以食道癌、口腔癌發生率為女性10倍以上,主要是男性嚼食檳榔人口遠多於女性。

男口腔、食道癌 女乳癌增最多

近五年癌症發生率變化,男性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的增幅最大,口腔癌增加了兩成四,食道癌增加了兩成一;女性則以乳癌增加幅度最高,達到兩成二,子宮頸侵襲癌降幅最大,降低了兩成六。

為何結直腸癌發生人數會竄升至第一?趙坤郁認為,國人缺乏運動,又攝取過多的紅肉,飲食逐漸西化,是導致結腸直腸癌快速攀升的主因。

※ 飲食中各種毒素累積也造成了身體與遺傳上的變異。



◆ 結直腸癌 醫生預言:還會持續大幅增加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李樹人/台北報導】 2009.03.13

結直腸癌發生人數95年首度成為十大癌症之首,大腸直腸癌權威、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王輝明一點也不意外,他更預言,「結直腸癌還會持續大幅增加」。醫師呼籲,改變飲食、及早篩檢,是民眾唯一能做的事情。

嚇死人 中榮1年開刀高達500例

王輝明昨天才幫一名30歲的年輕大腸癌病患進行手術,今天又幫一名34歲病患進行手術。他說,所有結直腸癌的醫師手術量都在增加。20年前,該院醫師全年才開100多例;10年前,一年開200例,現在一年開刀病例高達500例。「真是嚇死人了!」王輝明預言,結直腸癌將成為人類最多的癌症。

為什麼 愛吃燒烤、油炸食物

他說,環境惡化和飲食,是結直腸癌增加的主因。戴奧辛、致癌抗生素的硝基口夫喃、塑膠溶出的PVC,透過食物鍊累積在人體,也增加民眾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而紅肉中兩個特有的胺基酸左旋本基丙胺酸、飢胺酸,遇高溫容易變成致癌物,愛吃燒烤、油炸食物,就容易罹患結直腸癌。

長庚大腸直腸科主任張簡俊榮還治療過一名13歲的小男孩,因為解不出便就醫,一檢查竟然已經是第三期末期,整個腫瘤塞住腸子,即使切除治療效果仍然不好,這名孩子後來也不知所蹤未再繼續治療。

對於結直腸癌首度超越肝癌,成為國內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徐志宏表示,大部分腫瘤科醫師都發現這個趨勢,但沒想到最新癌症報告證實這一點。

年輕化 最好40歲提前定期篩檢

結直腸癌的新增人數越來越多,與國人飲食西化有關。徐志宏說,時下許多年輕人喜歡漢堡薯條等速食,隨著速食愛好者年紀增長,結直腸癌患者勢必居高不下。目前衛生署提供對50歲到69歲民眾結直腸癌免費篩檢,最好自行提早到40歲開始定期篩檢。



◆ 打造元氣美女 中醫只花199元

【唐榮麗/台北報導】2009-03-13 中國時報

誰說愛美就要一定花大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的醫師羅珮琳表示,食物不忌口加上作息不規律造成的皮膚粗糙、暗沉等女性困擾,只要花不到兩百元的花費,就能自製美白面膜、去角質、藥浴、低卡山藥麥飯等,從裡到外打造成元氣美女,絕對是溫和的美容聖品。

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羅珮琳表示,寒冬剛過,很多人試穿春裝時發現變胖,再加上過年期間燒、烤、炸、辣全不忌口、生活作息不規律,粗糙、暗沉等皮膚問題就接踵而來,其實不必花大錢,只要找對方法就能輕鬆變美麗。

廉價藥材 溫和美容 內外兼修

羅珮琳說,用中藥自製美白面膜只要花廿元,將薏苡仁、白茯苓、白芨、白芷、丹參各一錢和珍珠粉三分,以鮮奶或蜂蜜水調成糊狀,敷臉十五分鐘,清水洗淨即可;白薏仁粉、綠豆粉各五十克用水調勻,敷身體可去角質,另有纖姿藥浴、元氣纖體茶、低卡山藥麥飯等,都可用廉價藥材製成溫和的美容用品。

中醫院區表示,該院十四日上午十點,將在院內的國醫節慶祝中安排中醫養生講座,現場講授做法及成品展示,打造中醫元氣美女七個步驟,總共只要一九九元,就能製成有吃有喝有泡澡的用品,皮膚只要不是嚴重外傷或非常敏感的人都可用。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

fsj 提到...

吃蘑菇喝綠茶 降低乳癌風險

【聯合報╱編譯高國珍/法新社雪梨18日電】 2009.03.19

學者調查中國婦女的飲食內容,發現經常吃蘑菇喝綠茶能顯著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並減緩已罹患者的病情。

西澳大學學者張敏2004年7月至2005年9月間,調查中國杭州2,018名女性的食物,其中半數已經罹患乳癌。

乳癌是全球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但張敏指出,中國罹患乳癌女性的比率比已開發國家低4、5倍。她發現,「更年期前後攝取較多蘑菇的女性,罹患乳癌風險較低。蘑菇加上綠茶對降低罹患乳癌率,更有加乘效果」。

張敏說,每天只要食用10克或不到一顆蘑菇,就有防癌效果,不果、新鮮或乾的香菇都有效。食用新鮮蘑菇的女性,罹患乳癌比率比完全沒吃香菇者低2/3。

她表示,這可說是一種平民抗癌方式,只要稍稍改變飲食內容,香菇加綠葉並不昂貴。

這項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國際癌症期刊,也是張敏研究團隊針對亞洲植物性化學成分抗癌成效所做的系列研究之一。



◆ 早餐吃全麥及五穀 更有飽足感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09.03.19

早餐吃全麥、五穀、燕麥吐司比吃白吐司、玉米脆片等更容易飽足,也比較不會那麼快就感覺飢餓。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指出,像全麥吐司、五穀吐司等低升糖指數食物可以增加腸道荷爾蒙分泌,進而壓抑食慾,讓人更有飽足感。

研究人員在英國舉行的內分泌學會年會中發表這項研究報告。研究人員發現,食物升糖指數高低影響腸道荷爾蒙濃度。這是首次研究發現低升糖餐點製造飽足感的背後機制。

升糖指數(GI-GlycaemicIndex)取決於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如何影響身體血糖高低,根據董氏基金會營養教育資訊網資料指出,食物的升糖指數越高,體內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血糖值也會比較高。與高升糖指數食物相比,低升糖指數食物的消化時間較久,將血糖釋放到血管的時間也比較慢。高升糖指數食物包括白麵包、玉米脆片、貝果等,而五穀麵包、燕麥麵包、牛奶以及多數水果、蔬菜都屬低升糖指數食物。

醫界已經知道低升糖指數飲食可以降低食物,但一直不知道背後機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瑞札‧努魯茲(RezaNorouzy)博士主導這項研究,總共有12位健康志願者參與研究。

每位志願者都要吃相同中等升糖指數晚餐,吃過晚餐後,整個晚上都不可以再吃東西,到了隔天早上,志願者分成兩組,分別吃下低升糖指數(46)或高升糖指數(66)早餐。用餐後,志願者每30分鐘提供一次血液樣本,持續150分鐘。研究人員測量志願者的腸道荷爾蒙「類昇糖素胜肽-1」(GLP-1)與胰島素濃度。「類昇糖素胜肽-1」是一種小腸所製造的荷爾蒙,可以引起飽足感、抑制食慾。

研究結果發現,攝取低升糖指數早餐者,其血漿中的「類昇糖素胜肽-1」上升20%,胰島素則下降38%。研究人員解釋,低升糖指數食物可以促進「類昇糖素胜肽-1」分泌、製造,這就是吃低升糖指數食物比較有飽足感的原因所在。

※ 相關報導:

* 痔瘡》痔瘡一定要開刀? 免啦!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84650

* 過胖 折壽至少3年
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0

fsj 提到...

天然糖翻紅 砂糖期貨勁揚

【經濟日報╱編譯紀迺良/綜合外電】 2009.03.22

過去和蛀牙、肥胖幾乎畫上等號的糖,近來似乎鹹魚翻生,以自然健康的新形象,重獲食品製造商青睞,糖價最近也回升。

紐約期貨交易所,砂糖5月期貨上周勁漲5.1%,20日以每磅13.54美分收盤,今年來已漲15%。

無論是必勝客(Pizza Hut)使用的蕃茄醬,或是百事可樂新推出的Pepsi Natural,都以添加天然糖為賣點,過去幾個月來,部分美國知名食品業者也開始回頭以糖取代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例如康納格拉食品公司(ConAgra)新上市、強調天然健康的冷凍食品系列,就是使用砂糖或蜂蜜,而卡夫食品(Kraft)的沙拉醬,也不再使用玉米糖精。

過去30年間,HFCS在美國人的飲食中有凌駕天然糖的趨勢,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兩者在2003年打成平手。但現在情勢逆轉,2007年美國成人每人每年食用44磅的糖,40磅HFCS。

市調公司Mintel分析師摩傑隆斯基說:「糖是以前的惡魔,高果糖玉米糖漿是新一代的惡魔。」

由於糖的銷售上揚,美國糖協會去年停止「使用天然糖」的宣傳活動,協會會長布里斯庫伊表示:「顯然,需求已經導向正確方向,我們可以休兵了。」

一般認為糖會使孩童亢奮,研究也指出糖是上癮物質,因此糖一直背負著不良形象。但近來對HFCS的批評高漲,尤其美國第一夫人密雪兒歐巴馬還曾表示,她絕不會讓小孩吃添加HFCS的食物,相較下糖似乎可愛多了。

有些消費者偏好蔗糖或甜菜糖是因為加工較少,而HFCS 則由複雜的化學反應製成。但最大的爭議和美國的肥胖問題有關,80年代業界大規模引進HFCS後不久,肥胖人口開始激增。

fsj 提到...

10歲血糖飆200 甜蜜危機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85678

【元氣周報/記者張祐齊/報導】 2009/03/23

大多數人觀念也許還停留在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慢性病,但兒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已逐漸威脅到我們下一代的健康,台灣平均每100位糖尿病人中,就有一位是學童或青少年糖尿病友,而且第二型糖尿病所佔比率愈來愈高,預防兒童糖尿病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案例:年僅10歲的陳小弟,從近60公斤體重,短短兩個月內降了8公斤,又伴隨口渴多尿等症狀,父母帶他來診治,才發現他罹患了第二型糖尿病,當場不敢置信,直怪自己沒有照顧好小孩。

經過六年治療,血糖原本已控制得宜,都在110至120之間。但升上高一後,因為不吃血糖藥,血糖值竟上升超過200,嚇得陳小弟的父母趕緊再度回診。

家族病史 愛吃零食不愛動

署立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表示,案例中的陳小弟在發病前相當會吃,父母親發現他體重暴瘦後,驚覺有異,赴院作檢查才發現兒子的血糖值竟然超過200。

院方診斷後發現陳小弟因為愛吃零食,加上不愛運動,且奶奶也有糖尿病,屬於家族病史,因此才小小年紀就罹患糖尿病。

謝安慈指出,陳小弟罹患的第二型糖尿病,原本控制得很好,只要早晚各服一粒降血糖藥,就可控制,比起第一型糖尿病需靠胰島素注射更為方便。且陳小弟的母親從他就讀小學期間每天都耳提面命,要求兒子不要忘記吃藥,因此在上高中前血糖都控制得很好。

服藥中斷 升高中血糖狂飆

問題就出在陳小弟升上高中後,因為外食機率增加,大多吃油炸食物,加上青少年較有自己主觀看法,把父母親吃血糖藥的提醒當作耳邊風,沒有每天持續服藥控制,才導致血糖值飆升超過200。

青春期後 注意反抗心理

對於這樣的結果,謝安慈表示,兒童與青少年兩者在糖尿病上的控制確實存在差異。

兒童由於年紀較小,父母親的話較不易反抗,反觀青少年進入青春期後,有了自己想法,加上擔心同學朋友視自己不吃速食等食物為異類,缺乏飲食控制又沒有運動的情況下,當然血糖值控制會較差,值得家長們和學校省思。

* 關鍵數字》第二型病患激增 女比男多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85676

※ 系列報導詳見原站。

* 自由電子報 - 兒童yoga/蝴蝶式 幫助下半身血液循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r/23/today-health2.htm



◆ 洗血、洗脂肪 真能養生保健康?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2009.03.23

坊間許多醫療診所喜歡以「洗血洗脂肪」療程為養生號召。抗老化醫學專科醫師、婦產科醫師潘世斌於昨日舉行的「不老的秘方-如何活得更年輕更健康」講座中提醒,這種把身體膽固醇完全去除的療程可以用來應急治療血栓高風險病患,但並不適合每周或每月常規使用,因為膽固醇是構成身體免疫物質重要成分,而洗血洗脂肪機器會把體內的好脂肪、壞脂肪一併帶走,常使用易致免疫力下降而對健康有害。

潘世斌解釋,洗血洗脂肪的儀器原理和洗腎患者使用的血液透析類似。血液經過機器後,機器會過濾血液中的脂肪,低密度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全部都會被排出體外,體內膽固醇濃度雖然會在短時間大幅下降,但卻可能傷害身體免疫力。

針對坊間一些琳瑯滿目的養生療程,潘世斌醫師持保留態度。像接受瑞士活細胞、日本胎盤素治療、幹細胞治療、血氧治療等往往需要花下大筆費用。以幹細胞治療為例,潘世斌醫師說明,許多標榜幹細胞療程商品裝在一瓶瓶玻璃管子當中,以口服方式服用,這些商品號稱來自美國、歐洲。實際上幹細胞治療要使用活的幹細胞才有效果,而活的幹細胞都是存在於實驗室培養皿,而且一定以注射方式進入人體,那些瓶裝產品不太可能真的裝有幹細胞。至於像瑞士活細胞等療程,內容主要是以補充荷爾蒙,加一些幹細胞療法概念,胎盤素也富含荷爾蒙。

潘世斌提醒,抗老化沒有捷徑,60~70%抗氧化因素取決於個人飲食、運動等生活習慣;他引國外研究報告建議民眾,不要吃太多糖類、紅肉食物,以免增加罹癌風險。最好一周吃4、5次魚類,並以水煮為主。

※ 以上所有言論不代表本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