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06

台灣財政赤字逾4兆 生老病死物價全漲

◆ 至95年底 政府未償債逾4兆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2007.10.05

立法院院會上午聽取九十五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新上任的審計長林慶隆在報告中指出,政府歲入無法支應年度總預算及特別預算,至95年底,各級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金額已經達4兆1953億元,其中,中央政府的債務為3兆5554億元。

蚊子館活化 只是空話

對政府大力推動的二次金改、重大公共工程建設等,審計部在審核報告中都表示亟待檢討。林慶隆說,政府列管一億元以上的重大公共建設計畫超過1500件,經費達兩兆五千多億,不但沒有衡酌執行能力、未妥善編列預算,也沒有落實追蹤。至於近日媒體報導的花大錢蓋蚊子館現象,林慶隆也批評說,政府推動活化閒置設施計畫,也未盡落實,亟需通盤檢討。

至於金融缺失,林慶隆則指出,金融法規規範層面不足,金融弊案頻傳,影響金融市場穩定。而國內物價續漲,景氣訊號衰退,影響經濟實質成長,令人擔憂。

審計部在報告中也點名,中央政府推動國家發展重點計畫、重大交通建設計畫、社會福利計畫、環境保護計畫、文化建設計畫,執行成效全都有待加強。

林慶隆表示,歲入無法支應預算需求,必須仰賴發行公債及借款,而政府近五個年度編列的「債務還本預算」,也不足以應付各年度到期的債務,不斷舉新債還舊債,導致債務不斷創下新高。

全民健保收支失衡

林慶隆指出,債務持續攀升,主要在於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治水特別預算等,多項債務都排除公共債務法的債限額度,而且公共債務相關的資訊揭露不足,政府應強化公共債務管理。此外,國稅欠稅數額龐大,也有待清理,截至95年度止,各國稅稽徵機關累計未徵收的稅款及罰鍰,金額高達2591億多;此外,全民健康保險收支失衡,債務負擔也日益嚴重,借款餘額也達到760萬,財務岌岌可危。



◆ 台灣債 每人要負擔18萬

薛孟杰/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 2007.10.06

審計長林慶隆昨日首度前往立院報告,由於國稅欠稅數額龐大、全民健康保險收支失衡等因素,使國庫負擔更為沈重,近年政府歲入無法充分支應支出,只好仰賴發行公債及借款,至去年底為止,各級政府一年以上債務未償餘額已達四兆一九五三億餘元。

林慶隆昨日赴立院提出九十五年決算報告,如果依照審計部所公布的資料,形同全台兩千三百萬民眾,每人要分擔十八萬兩千多元的債務,未來政府如何清償,令人憂心。

林慶隆說明,各國稅稽徵機關累計未徵稅款及罰鍰,共計一二五萬件,二五九一億餘元亟待清理。此外,國營事業民營化釋股作業遲緩,嚴重影響民營化時程,全民健保去年度收支差額達一五○億餘元,各級政府、投保單位及個人欠費金額到去年度止,高達八○三億餘元。

林慶隆也對政府偏重硬體建設,全國各地興建蚊子館的做法,提出批評表示,政府活化閒置設施的計畫,也沒有落實,亟需通盤檢討。 他表示,政府列管一億元以上的重大公共建設計畫超過一五○○件,經費高達兩兆五千多億,不但沒有衡酌執行能力、未妥善編列預算,也沒有落實追蹤。

此外,不少部會將預算保留到下年度執行的預算比例比往年都高,也亟待改進。

以九十三年度為例,當年歲出預算需保留轉入下年度執行者約四三七億元,占總預算二.七四%,九四年是四○六億元、佔二.五三%,但九五年度決算卻顯示,歲出預算保留到下年度再執行的數目是四七一億,佔總預算的比例首度破三%,行政院的執行力實在有待改進。審計部的報告同時指出,金融法規規範層面不足,金融弊案頻傳,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另外,國內物價續漲,景氣訊號衰退,影響經濟實質成長,令人擔憂。



◆ 赤字 激升痛苦指數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2007.10.05

政府赤字問題嚴重,立法院預算中心97年度總預算整體評估報告提出警訊說,結構性赤字預算,容易造成通貨膨脹,國人痛苦指數將往上攀升,且會抑制民間投資意願,影響我國在國際間的主權信用評等。報告中更明白指出,政府應該深入檢討各項施政計畫之優先性,削減歲出,並檢討租稅制度,增裕財源,而非「以選舉為考量一味減稅。」

預算中心以經濟學者Bilin Neyapti及中研院經濟論文為基礎指出,結構性預算赤字,與通貨膨脹有極為顯著的正面關係。我國結構性預算情況,已經造成通膨壓力,若加上油價上漲造成的輸入型通膨壓力,國人痛苦指數恐怕將繼續攀升。

預算中心更擔心,結構赤字將影響投資意願。報告中指出,我國主權信用評等不斷下滑。民國89年以前,還被經濟普爾信用評等公司評鑑為AA+,但90年降為AA,91年開始都被評鑑為AA-;對我國評等展望更由93年起,由「穩定」變成「負向」。預算中心表示,這項評比結果表示對我國未來數年的財政感到悲觀,認為我國在近年內財政將會持續走下坡,收支失衡的問題近年內難以改善。

預算中心認為,結構性赤字預算已經嚴重影響我國主權信用評等,不但降低我國的國家償債能力,也將影響我國所有有價證券的相對信譽,可能將使外國資金在評估是否到我國投資時卻步。

預算中心評估報告更指出,我國中央政府的預算赤字,至90年底為止,債務餘額僅約2兆6409億,但過去五年債務便增加近1兆元,使中央政府債務至去年底累積達3兆5554億。

※ 看公家機關這樣消耗預算,台灣財政不垮才是奇蹟。



◆ 上月物價飆高 CPI創23月新高

【聯合報╱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2007.10.06

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九月分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長率為百分之三點零八,是近兩年(廿三個月)以來新高。不含蔬果魚介和能源的核心物價增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九四,更創下近五年半新高。

財經官員透露,因為第四季消費者物價指數增率可能突破百分之二點五,中央銀行勢必面臨進一步升息的壓力。

受到颱風因素影響,九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為一百零七點三八,較上月漲百分之零點九一,較上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三點零八,為九十四年十月以來新高;同時間,躉售物價總指數為一百廿六點六七,較上月漲百分之零點九六,較上年同月漲百分之四點六三。

主計處分析,九月物價大幅上漲的主因,是八月分連續颱風來襲,蔬菜生產受損;加上中秋節食物需求增加,以及油價上漲帶動物價上揚。今年前三季,消費者物價增長率為百分之零點九;主計處並預測第四季因國際原物料和石油持續走堅,可能超過百分之二點五。

令人擔心的是,九月分核心物價指數增長率為百分之一點九四,為九十一年二月以後的新高;也是九十三年八月後首次出現核心物價指數年增長率在百分之一以上。主計處指出,今年第三季核心物價年增長率達百分之一點五五,創下近八年第一季以來的最高紀錄。

核心物價是中央銀行升降息主要考慮因素,由於央行總裁彭淮南日前曾表示,央行不排除第四季還會升息,在核心物價逐月升高,以及物價將在第四季進入高峰的情況下,央行升息似乎已勢在必行。

根據主計處調查,過去一年食物類物價上漲最多的是食物類,達百分之七點七二;其次是醫療健保類達百分之五點五四;衣著類上漲百分之三點五;交通類上漲百分之零點七一;居住類上漲百分之一。

主計處官員指出,升息帶動新台幣匯價升值,確實有助於舒緩物價上漲壓力,但依產業不同,對物價的影響會有二至七個月的落差。



◆ 生老病死198種物價 全漲

陳一姍、陳信升/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0.06

物價上漲,台灣人生老病死、食衣住行都倒楣!主計處昨日公布九月物價,與去年同月相比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高達三.○八%,創下近兩年新高。在二百七十個項目中,從眼睛一睜要吃的早點,到拜拜用的金銀紙,總計一九八項產品漲價。

主計處三局科長吳昭明表示,九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創近兩年新高,主要是食物類漲幅大。

這又可細分成二個因素,首先八月有連續三個颱風來襲,南部又有水災,蔬菜復耕速度不快,九月沒辦法全面供應。跟去年同期相比,蔬菜漲了三二.六三%。

另一個因素則是國際原物料價格轉嫁,包括成衣、中藥材、香菸、肉類及乳類製品等均調漲,去年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已經開始轉嫁至下游。九月非耐久性消費品漲幅達六.一四%,創下九四年十一月以來新高,就是反映國際原物料價格,導致全面性上漲的影響。

原物料飆漲,汽車零組件的漲幅更為可觀,業者指出,近期銅的價格漲了兩至三倍,引擎的重要原料鋁材也漲了兩倍,車體結構需求頗深的鋼材也有接近五成的漲幅,預期調漲車價勢不可免。

民間維修業者則評估,應該會適度地反映在維修費用上,事實上,光是電瓶就從一千五百元漲到二千二百元;進口車的零件部分,甚至有可能達到三成的凶猛漲勢。

吳昭明拒絕評論,未來物價會不會繼續漲。他僅強調,今年一到九月,物價上漲率還是只有○.九%,全年仍舊不超過二%。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民生物資都在九月起漲,甚至漲了第二波。譬如:麵條九月漲了五.六六%,雞肉又漲了一成,一睜眼要吃的早餐則又漲了約二.三三%。跟去年同期相比,早點已經漲價一成。

但就算自己煮,也躲避不了漲價威力。因為沙拉油漲了兩成、雞蛋漲價也漲了一六%、奶粉漲了一成%、麵包漲了九%、米也漲了近五%。

漲價不僅活人受影響,就連已故的祖先也受波及。因為國際紙漿價格全面上漲,就連金銀紙今年也比去年漲了十一%。



◆ 物價漲幅顯著 官方終於承認

彭漣漪、陳一姍/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0.06

影響央行升息與否的重大指標—核心物價,最新統計昨日出爐。九月核心物價年增率一.九四%,創下五年半來新高。此顯示累積已久的大宗物資躉售物價壓力,終於影響到消費者物價。主計處今年以來第一次表示,漲幅「相當顯著」。

主計處官員私下承認,目前大豆、黃豆與玉米等穀物指數還在上升,民生物價上漲的壓力持續。

食物類較去年同期大漲

物價真的漲起來了。主計處昨日公布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三.○八%,兩年來首度破三%,因為是颱風影響蔬果價格及原物料飆漲結果。

九月份物價飆高,主要是食物類漲幅大,貢獻物價指數年增率達二.○八個百分點,占了所有漲幅的三分之二。與去年同期比較,扁蒲、苦瓜和包心白菜漲幅都超過七成。

主計處第三科科長吳昭明表示,九月物價漲幅可說是「相當顯著」,主因有二,首先是八月有連續三個颱風來襲,南部又有水災,蔬菜復耕速度不快,九月初無法全面供應,造成九月蔬菜價格年增率達三二.六三%;另外,國際原物料價格轉嫁到消費者物價。

核心物價反映市場實況

所謂核心物價,是指排除蔬果魚介及能源,這一類受季節、天候影響,價格波動較大的物價。通常被視為更準確反映,一國物價實況的指標,因此最受各國央行總裁的重視。核心物價上漲,一旦有經濟過熱傾向,央行就會升息以壓抑通膨。

過去五年,台灣核心物價年增率均不到一%。即使民國九十三年躉售物價年增率高達七%,但因為生意不好,商店不敢漲價,製造商啞巴吃黃連,成本只好自己吸收。但去年開始的這一波原物料漲勢,廠商明顯已經受不了了,於是紛紛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吳昭明觀察,事實上,今年六月開始,核心物價單月年增率就有往一%刺探的味道。六月核心物價年增率○.九四%,是因為中藥材。吳昭明說,批發物價轉價到消費者,約半年。今年第三季開始,消費者物資就明顯反映出上漲的趨勢。第三季消費者核心物價年增率達一.五五%,每月都超過一%,漲幅明顯。

大宗物資在醞釀下一波

值得注意的是,下一波大宗物資上漲的風潮,正在醞釀。九月躉售物價年增率上漲四.六三%,這是自第三季以來,躉售物價漲幅首度攀升。吳昭明說,九月份國際大宗物資又拉上去了。除了金屬、塑化漲幅趨緩,食物類原料的大豆、黃豆與玉米漲幅仍持續擴大。而食品,正式這一次導致核心物價上漲的主因。

官員私下承認,由於食物類大宗物資仍持續上漲,下一波成本轉嫁的壓力,仍然持續。



◆ 物價早已樣樣漲 官方數字慢半拍

【聯合報╱本報記者丁萬鳴】 2007.10.06

今年以來物價漲聲不斷,但負責追蹤物價變動的行政院主計處似乎反應緩慢,每月公布的物價指數變動率都停留在百分之一上下;昨天主計處公布九月分消費者物價年增率數字終於突破百分之三,好像對物價上漲的現象開始有點反應了。

但巿井小民對物價感受可能不只百分之三,雖然可能真如主計處官員所言:目前物價漲幅還未到通貨膨脹的階段,但從最近民間消費不振的情況,不難察覺平民階層確實開始縮衣節食。

其實,在所得提升有限、財富分配差距拉大的環境下,多數人面對物價上漲能做的不多,只能少吃點、多省點、想開點,把物價上漲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然而最無法釋懷的恐怕是官員一副不在乎的態度。

例如,日前媒體報導醬油即將漲價,竟有官員回應說,「反正大家吃不了多少醬油,沒什麼大不了」,令人聽了氣結。也許醬油真的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商品,但有擔當的官員,一定會警覺到連醬油這種小商品都要漲,那還有什麼東西不漲?

主計處對物價變動調查自有一套嚴謹的方法,但從最近一年來每每公布物價指數成長率無不跌破大家眼鏡的情形,顯見調查方法一定有盲點。

最顯而易見的是,廠商因應原料飛漲所採取的對策,例如麵包變小了、海苔一包由八片裝減為六片裝、信用卡紅利點數減少了等等,這些商人反應物價變動的「雕蟲小技」,往往無法切實反應在物價調查的數據上。

有肩膀的官員,面對物價上漲的壓力,絕對不是用交差了事的心態,把物價調查看成例行業務,而是要追根究柢,找出老百姓的感受和官員的認知為何落差會愈來愈大。

※ 官員的薪水也要動態調整一下,就會有感覺了。



◆ 台灣沒有通膨 但有通膨壓力

于國欽 工商時報 2007.10.06

依照經濟學對通膨的定義,通膨是指一般價格持續升高的現象,這裡所謂的一般價格可視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一旦CPI持續上揚兩季便可視為通膨。

在台灣今年前九個月,有六個月的通膨率低於一%,有兩個月為負值,九月突然升逾三%,自然會引起各方的關注,通膨之說不脛而走。然而回到經濟學理,這樣單單一個月的升高,實在還稱不上通膨,外界實無需過度驚慌。

雖然通膨率一個月的躍升稱不上通膨,但觀察近一年來躉售物價與消費者物價的關聯性可以發現,市場力量制約物價上漲的力量,已達極限,國際小麥、玉米、鎳、銅等農工原料大漲的效果已逐漸顯現在民生消費品上,這凸顯當前暫無通膨,但是潛在的通膨壓力,卻有逐漸升高之勢。

最明顯就是核心物價指數(core price)連三個月升逾一%,並且在九月直逼二%,創下近六十七個月以來最高,核心物價本身已排除掉易受天候影響的蔬果、易受國際炒作波及的油價,若連這樣一個價格指數也連連上揚,那便表示物價上漲的範圍正在擴大,通膨壓力逐漸升高。

雖然教課書上說通膨可分為成本推動、需求拉動兩類,但晚近經濟學家認為光是「成本推動」,不足以形成通膨,因為這樣的上漲模式漲一次即止,稱不上通膨,要讓通膨漫天蓋地而來不可或缺的要件是「需求拉動」,講白話一點,即是廣大的消費者、廠商要出現搶購、囤積的預期心理,如此才可能形成通膨。

若把通膨的形成分成這三部曲,台灣目前僅踏出第一步,預期心理、供需相互拉動這兩步都還未出現。

這告訴我們,當前紓解通膨壓力之道還是在增加商品的供給,避免不肖廠商囤積居奇,則可免去預期心理的出現,若無預期心理則不致出現「需求拉動」,沒有「需求拉動」,央行貨幣政策的調控便可以有更大的迴旋空間,無需為壓抑通膨而升息,以致制約了台灣的經濟成長動能。



◆ 3%→4.6%大陸CPI 增幅超預期

彭媁琳/綜合報導 工商時報 2007.10.06

由於沒預料到國內外農產品價格會攀升得如此迅速,中國大陸政府只得一再調高對今年全年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預測。該數字已從年初了三%,增加到近期的四.六%,創下十年來新高紀錄,而這數字較接近一般國際投資銀行所發布的預測。

今年年初時,中國大陸政府認為今年全年CPI增加幅度將可保持在三%以下,但才過了兩個月,這個通膨保三的計畫就宣告失敗。除了一、二月份的CPI指數控制在三%以下之外,其後半年多的CPI成長幅度不僅僅超過三%,八月份更上看六.五%,創下十一年來的新高。

中共國家統計局認為,刺激CPI不斷攀升的主要因素在於食品價格的飆升。受到全球原物料上漲,以及中國大陸境內肉豬疫情的影響,造成食品價格指數節節上揚,從年初的五%,上升到八月份的一八.二%,增加了三倍有餘。這也讓原本預期在夏秋交接時,能因農產品秋收而帶動食品價格下跌的美夢,出現了破滅之虞。

在非食品價格部分,國家信息中心指出,房地產與服務業價格的上漲,聯貸拉動整體非食品價格指數上揚,同樣成為刺激CPI上升的推動力。

經上半年大幅攀升後,中國大陸與國際金融機構紛紛提高對中國大陸全年CPI的預測數字。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報告表示,今年全年CPI將上看四.六%,大大超過年初時三%的估計,是自一九九七年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時,世界銀行季報也認同CPI全年成長幅度為四.六%的推測。

※ 看看誰的泡沫先破。執政黨面臨的不是政治危機,是民生經濟危機。

* 中時電子報...台灣大希望:被偷竊的國家
http://hot.chinatimes.com/

* udn全球觀察 - 失敗國家 - 各國貪腐指數 排名一覽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85671

財政吃不消 軍公教不調薪
遺贈稅改革趨勢 輕稅輕罰
學者警告:台灣景氣恐更蕭條
別再滿腦子政治算計 給我們財務計畫
十億納稅人的血汗錢就這麼給A了?
從醫院勾結安養院A健保到連動債銷售自然人
台灣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聯合國刊物:肯亞問題在經濟
南韓經濟沉痾 挑戰CEO總統
考夫曼:合體金融巨獸…野性大發
核心物價創8年半新高 通膨壓力加大
政治語言與經濟語言都瘋狂了
從緬甸軍人開槍鎮壓到台灣貪污排名(更新)
生質柴油 險釀貿易大戰
糧荒 一顆黃豆恐整垮世界
IMF示警 糧價飆漲恐引發戰爭
經濟新民族主義崛起 世界不再是平的

社會資本與政府再造
企業社會責任 營收成長保證
文化創產需要觀念革命

6 則留言:

fsj 提到...

美智庫:中國官員貪污嚴重威脅國家前景

中央社 2007-10-10

(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九日專電)華府著名智庫卡內基基金會今天發布一份報告指出,無法根除的中國地方官員嚴重貪污,已經形成中國未來經濟與政治穩定的最嚴重威脅。報告強調,貪污問題不僅升高地方民怨與擴大社會不平等,更影響外資意願、國際法律與環保等等問題。

這份報告由專研中國政府管理與經濟改革的專家裴敏欣撰寫,他描繪地方官貪污造成令人感嘆的情境,大約百分之十的政府支出、合約以及交易費用,被當成回扣或賄款,或者直接被官員竊取。

他認為造成貪污蔓延的原因,包括不公平的經濟改革、放縱的執法、共產黨當局不情願的政治改革等等,這些都造成經濟損失並危及金融穩定。

他指出,儘管中國政府制定了超過一千兩百項法律、規範與方針來打擊貪污,但各層面的執行毫不統一也無效率。貪污官員中僅有約百分之三被關進監獄,使得貪汙成為「高回收、低風險」行動,即便極低階官員也有機會累積上千萬人民幣的非法財富。

報告指出,從一九八零年代開始中國官場貪污的金錢總額,以倍數大幅攀升,貪瀆集中在省的各級單位,透過地方建設計劃、房地產、政府採購、及金融服務。尤其是缺乏競爭性的政治過程與不自由的媒體,讓那些原本承受高風險的單位,輕易從事詐騙、竊佔、索取佣金與行賄,因為這些貪污所造成的直接代價,每年約八百六十億美元。

報告稱,貪污所帶來的間接代價,包括無效率損失、浪費、環境破壞、公共衛生、教育、信用與道德,更是無法估算。貪污侵蝕社會穩定,引發每年數萬起街頭抗議事件,導致中國環境保護降級、惡化社會服務、提高健保教育與家庭的成本。

報告指出,中國官員的貪瀆也傷害西方國家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外商必須冒環保、人權以及金融穩定的風險到中國投資,更必須與競爭對手透過非法途徑來贏得中國市場的交易。

報告建議,美國政府應該投注資源來追蹤中國貪瀆的案例,增加兩國司法合作,例如防範貪污官員進行非法移民與洗錢,堅持促成中國改革,在追蹤逃亡至美的中國要犯並找回他們掠奪的財產之前,就應該提升中國內部執法部門的效率並改進司法程序。

裴敏欣說,貪污尚未造成中國經濟起飛的出軌,也還未引發社會革命或者使西方投資者對中國市場斷念,但如果認為中國體制將有無限大的能力來承擔貪污,這是愚蠢的推論。他認為,經濟成長最終將因此而衰退。

fsj 提到...

蜀魏大戰? 暴殄天物啦!

人民/花蓮市(副教授) 中國時報 2007.10.16

南投縣政府為了推銷日月潭觀光,籌辦了一場三國蜀魏大戰--關公攻打曹操的即興活動,不料攻打的方式竟是參加民眾用法國麵包及麵粉相互扔擲,如此浪費民生物資,看了實在令人難受至極。

受到國際油價爆漲的影響,國內民生物資已經貴到令升斗小民難以負荷的程度,許多貧困家庭幾乎無以為繼了,而南投縣政府卻仍如此浪費公帑,實在不可思議;若再想到全球每天有將近九億人處於餓死邊緣,那麼公務單位這般糟蹋物資就更不可原諒了。如果將這些麵包、麵粉送給飢貧的人,不知可以拯救多少生命。

其實不僅南投如此,長久以來,台灣各地方政府推展觀光,不知為什麼總離不開糟蹋食物的疑慮,「來XX吃XX」是最常見的口號,等遊客真的蜂擁而至,一場無可避免的「殺戮」與物資浪費於焉展開,有些甚至造成生態問題(例如花蓮的翻車魚)。是否咱們的觀光只能靠滿足口腹之慾來推動?到底是百姓庸俗還是政客粗暴?難道山光水色與文化內涵都根本不夠看嗎?

fsj 提到...

去年中央政府決算赤字縮至三百億元 財政狀況漸趨好轉

【于國欽/台北報導】 工商時報2008.02.22

行政院主計長許璋瑤昨日表示,依主計處初步決算,發現去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有七百億元的財政賸餘,加計特別預算後雖仍有三百億元的財政赤字,但是這已創下近八年來最小的赤字,顯示我國財政狀況漸趨好轉。

主計處指出,去年的經濟成長已反映在稅收增加上,由於稅收超徵九百億元,使得原來預估會出現一千三百多億元的總預算赤字出現戲劇性轉變,反而呈現近七百億元的財政賸餘,這是連續第二年有財政賸餘。許璋瑤表示,這除了拜稅收增加所賜,政府支出的撙節也是重要原因,不過他也承認,若加上特別預算這本帳,其實去年財政仍未能平衡,還有三百億元的赤字。

中央政府財政收支自民國八十年以來只在八十七年、八十八年曾出現真正的平衡,不論有沒有含特別預算皆有賸餘,自八十九年以來含特別預算的赤字經常在二千億元以上,九十二年還出現三千一百億元的赤字,許璋瑤表示,我國財政赤字五年間由三千多億元降至三百億元,這雖未達到真正的財政平衡,但赤字大幅縮減,顯示財政情況確已好轉。

對於八十七、八十八年的財政平衡,許璋瑤表示,以八十八年而言政府釋股收入達一千五百億元,而且當時中央政府還沒有把台灣省政府的赤字納入,因此比較基礎並不一致,以近五年比較基礎完全一致下,中央政府赤字降至三百億元,難能可貴。

fsj 提到...

別再低估日漸困窘的財政危機

中時社論 中國時報 2008.04.16

根據媒體報導,為因應現行六十萬軍公教人員將來退休養老,必須支付一兆六千億元,但到九十六年底為止,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僅有四千億元,資金缺口高達一兆兩千億元。據估計,倘若不補足這項缺口,軍人退撫基金將於民國九十八年收支不足、一百零七年破產;教師退撫基金於一百零五年收支不足、一百一十七年破產;公務員退撫基金再晚幾年也將面臨同樣窘境。

要避免這種困境,就必須補足差額。補差額方式有兩個,或者,提高軍公教人員每月「提撥金」,讓羊毛出在羊身上;或者,由政府出面當耶誕老人,拿國庫經費挹注填補。前者傷選票,後者傷鈔票,即將執政的馬英九政府註定要傷腦筋。

要傷腦筋的,又豈止軍公教退撫基金而已?舉目所見,從醫療、交通,到教育、農業、金融,處處都是爛攤子,每一個領域都是需錢孔急,等著新政府砸銀子收拾善後。倘若新政府不改施政心法,還是沿用民進黨政府老一套認知,把國家大政當社會福利來辦,那麼,將來會破產的,又豈止是軍公教退撫基金而已?

過去八年來,有幾樣「老、大、難」無底陷阱,長期拖累財政,造成國庫空虛。首先,全民健保儘管幾次調升保費,幾次縮減給付範圍,還是持續虧損,螺旋下墜,不知伊於胡底。其次,金融機構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國庫與各種政府部門資金,就無限增援,耗盡「金融重建基金」不說,前一陣子,行政院高層一句話,就調撥一百億元郵政儲金,投入增援陽信銀行。其他,像是各種年金,不鑑別個別對象經濟狀況,以齊頭方式,每月按時發放,並且,每逢選舉,就一定加碼往上抬額度。

簡單來說,政府各項施政偏離中心主旨,一概朝「社會福利」角度傾斜。所以,全民健保名為健康保險,實為醫療社福;存保條例明明規定,每個存款戶保障金額為一百五十萬元,但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只要金融機構出問題,一定由國庫收爛攤子,所有存戶全額保障;國際油價不斷攀升,政府明明訂有機動調整機制,但還是硬性限價凍漲,造成中油鉅額虧損,減少繳庫,等於國庫補貼油價。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誰拿了好處,誰就得付出代價。退撫基金拉警報,就該提高自撥額度;健保拉警報,就該提高保費;既然法律規定存款每戶保障一百五十萬元,就應該讓爛銀行垮台;既然國際油價上漲,油價就應跟著漲。

現在,這些問題都走社會福利路線,鉅額虧損扔給國庫承擔。理論上,國庫埋單,就是全體納稅人埋單。這種說法,屢見不鮮,似乎也言之成理,其實大謬不然。因為,全體納稅人並未因為這些荒唐措施,而多繳一分一毫稅。亦即,這只是理論埋單,實際上納稅人沒真的破財。

所有這些問題,真正的承擔對象,是個抽象名詞。這名詞,叫做「財政穩定」。所有這些需求,最後還是得靠發公債支應,公債發多了,後來只好發更多新債以償還舊債。久而久之,財政吃緊,穩定性大傷,但只要國家不垮,沒有哪個人會真正受害埋單。因為沒哪個人因此破財埋單,所以,政府就繼續破壞財政穩定。

據統計,八年前政府負債兩兆七千萬,現在,政府負債四兆六千萬,全台灣平均每人負債廿萬元。八年時間,政府債務增加兩兆,根本原因,就是上述「使用者不付費,施政成了社會福利,全民應該埋單但未埋單」。

然而,發了那麼多公債,推出那麼多具有社福色彩的政策,台灣社會就真的有福利了嗎?答案是否定的,一家人每天只吃一碗泡麵辛酸事、從小到大沒穿過新鞋窮孩兒、父坐監母遺棄苦海孤雛苦兒流浪記、全家燒炭上吊死光光,此類個案天天可見。

即將上台的國民黨,似乎仍未警覺這筆四兆六千萬元的天文數字債務,藍營立委日前還打算推「農業基本法」,繼續發年金、增補助。馬英九勝選後,包括他個人、藍營團隊,對於許多政策走向均有多方位完整說明,唯獨財政問題,卻始終沒有清楚交代。針對財政無底洞、債台比天高,即將接手的新政府,是該找時間向外界交代,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了。

fsj 提到...

政府負債13兆 平均1人56.5萬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8.06.05

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昨天表示,政府或有負債高達十二至十三兆元,相當於國內全年的生產毛額(GDP),新政府「當家」財政壓力相當沉重。

而高達十二、十三兆的或有負債,以國內總人口數二千三百萬人計算,平均每人負債五十六萬五千元,比許多人一整年的薪水還多。

所謂「或有負債」是指帳面上的負債以及看不見、可能會實現的隱藏性負債;帳面債務包括政府長、短期負債,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約四兆四千億元左右;至於隱藏性負債包括中央與地方政府短期債務與非營業基金未償餘額、既成道路徵收補償、積欠健保保費,政府最大宗的隱藏性負債在社會保險方面,例如公教人員保險潛藏理賠準備、退撫基金未足額提撥退休金準備、勞退基金不足支應勞保到期的老年給付等都是。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昨天邀請主計處概況報告,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表示,外傳二○○○年政權輪替,國民黨交給民進黨債務二兆四千億元,到了二○○八年政權再度輪替,民進黨卻給了國民黨四兆九千億元債務,他要求主計長說清楚,到底政府目前負債有多少。

立委羅淑蕾也表示,過去八年政府負債不斷增加,二○○八年總債務達四兆六千億元,等於每人負債二十萬元,若加上勞保、農保、軍保虧損、金融重建基金負債、新舊制公教人員退休金、民營化基金負債等,政府隱藏負債更高達十三兆元,這些債務隨時會爆發。

石素梅回答,依照公共債務法,二○○○年政府負債為兩兆四千多億元,今年粗估負債規模為三兆八千多億元,所以,過去八年,中央政府負債增加約一兆四千億元,超過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成,再加上地方鄉鎮債務約五千五百七十四億元,政府總債務約四兆四千億元。

不過,石素梅表示,若加上高鐵保證、金融重建基金負債等,政府目前的或有負債規模達十二至十三兆元。



◆ 地方自有財源 增至72%

【經濟日報╱記者陳美珍/台北報導】 2008.06.05

財政部與25縣市已達成財政收支劃分法重大修正共識,中央決定釋出10%所得稅收,做為地方統籌分配款,包括財政狀況最好的台北市在內,各縣市一年將因此增加5億到261億元不等財源,地方政府自有財源比率,從平均50%提高到72.5%。

財政部舉例,過去地方政府每100元收入中,可支配者只有50 元,現在則增為72.5元。也因為中央釋出所得稅收,落實錢權下放原則,地方政府未來將增加部分事務費負擔,例如準直轄市台北縣,未來將負擔健保費等支出,中央不再提供補助。包括台北縣長周錫瑋、台北市長郝龍斌與高雄市副市長邱太三均表肯定。

昨(4)日是新政府上任後,中央與地方縣市首次面對面溝通財劃法修正案,財政部次長劉燈城說,財政部將儘快向行政院報告後,推動法案完成修法,自明(98)年預算編列開始即可適用。

新版財劃法決定擴大統籌款規模,但減少一般性補助款,實現馬蕭錢權下放的政見。中央每年將提供10%的所得稅收,以97年為例,統籌款大餅將增加711億元。加上原本列入統籌款的營業稅收2,466億元,以及菸酒稅402億元,總計統籌款規模會由原先規劃的2,800億元,增加至3,579億元。

除了統籌款之外,財政部也調整一般補助款的範圍,以97年一般性補助款共計1,314億元為例,新版補助法將部分補助款來源改移列統籌款,補助款金額將下降為875億元。

劉燈城說,總合統籌款與一般補助款後,地方政府的自有財源將從目前的3,602億元擴增為4,564億元,淨增加963億元。

各縣市獲配中央統籌稅款未來改採透明的公式入法,總計3,579億元統籌款中的90%,其中85%按地方基準財政收支差短計算後,如有剩餘再按財政努力分配;其餘15%按地方面積、人口等基本建設需求分配。3,579億元的另外10%則做為調節款,包括4%的財政調節款,以及6%的既有財源保障款。



◆ 刺激經濟 軍公教明年可望調薪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8.06.05

人事行政局長陳清秀昨(4)日表示,軍公教調薪可以帶動民間薪資成長,刺激國內消費,有助經濟成長,這是明年軍公教是否調薪的考慮因素之一;主計長石素梅說,一旦確定軍公教調薪,主計處會配合優先編列預算,顯示明年軍公教調薪有望。陳清秀指出,明年軍公教是否調薪將由軍公教審議委員會審慎評估後,做成建議,並報請行政院做政策性決定。

另外98年度總預算案正在籌劃中,預計8月提立法院審議,目前正請人事行政局等各機關概算提報後,於13日前送主計處審查。

往年軍公教審議委員會大約是在七、八月間召開,以便在8月底前送交立法院審議。而6月中旬開始,主計處也將開始籌編98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明年軍公教是否確定調薪,屆時也會逐漸明朗。

陳清秀說,根據以往慣例,遇到物價指數劇烈變動或民間薪資水準變動時,公務員待遇也應適當調整。軍公教上一次調薪是在94年,已有一段時間沒有調薪了,財政部估算,軍公教薪資每調1個百分點,要支付66億元。因此還要總體評估財政負擔、民間企業薪資水準、物價指數變動情況、平均國民所得及經濟成長等因素後綜合考量。

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在答覆國民黨立委鍾紹和及鄭金玲追問,若年底前經濟面轉好,國庫財源可支應,明年會調薪嗎?劉兆玄回答:「是的。」

劉兆玄表示,軍公教審議委員會考慮相關面向後,再向行政院提出建議,基本上要看國內經濟態勢,是否可以向上走,要看客觀條件做最後決定。

劉兆玄強調,明年政府編列預算,軍公教調薪,「是有這個可能性」。

fsj 提到...

五千億花光光 小心成爛攤子

顏瓊玉/特稿 中國時報 2008.06.17

民進黨政府提出的五年五千億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案,國民黨政府趕在到期之年嘗到甜頭,給地方政府編列五百八十三億做為擴大內需之用。這份天上掉下的禮物,讓地方政府搶破頭,但會不會變成未來四年的苦頭,劉內閣恐怕得做好心理準備。

五年五千億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自九十三年中生效,延後一年至九十八年期滿,五年當中,民進黨政府大興土木,重大建設支票一張張開,譬如故宮南院落腳嘉義、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M台灣」計畫、闢建淡海、台南輕軌,以及汙水下水道接管等等。

有些支票如淡海輕軌,還來不及兌現,尚停留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的評估階段,新政府大可置之不理;但也有不少「頭已經洗下去」的建設,新政府可以不接手嗎?

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統計,民進黨政府結束執政約動用了四千三百億的特別預算,國民黨政府上台僅剩七百億,如今劉內閣為了擴大內需,一口氣把剩餘的幾乎花光,反正五年期限即將屆滿,不用白不用。

然而,劉內閣的這份特別預算內容打從縣市政府端上桌後,便飽受外界抨擊,甚至遭指明顯違法,因為「名不副實」的太多了,小型工程也要動牛刀,這是最令人詬病之處。

劉內閣只要挺過這一時,批評聲浪終究還是會過去,但難關其實在後頭,明年過後,中央不再有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這筆額外可支配的預算,而未完的工程,過去用特別預算支用,往後得用年度預算編列,也難怪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昨天為了高雄流行音樂中心跳腳。她指控,新政府在這項擴大公共建設特別預算修正案中,刪除流行音樂中心預算廿四億,明年這筆預算如何擠得進文建會的公務預算?

經建會、文建會高層都不敢保證流行音樂中心不會夭折,連自家的高雄立委黃昭順也很不滿。動工中的大型公共建設一旦因斷炊停擺,就是一個爛攤子,而這樣的攤子還真不少。

擴大內需立意沒有錯,地方要求建設也不是不行,但炒短線的同時,也要想到長線如何善後,甚至如何獲利,否則,未來沒有五千億特別預算的日子,劉內閣有得苦頭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