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27

發炎:大肚楠與心臟病之間的遺失環節?

The missing link between belly fat and heart disease?
http://www.physorg.com/news120218702.html

January 22, 2008

現在,人們都知道過重者因阻塞、硬化的動脈而具有較高的心臟病發、中風與其他問題的風險。而那些在腰部周圍帶有額外體重的人 -- 稱為啤酒肚或蘋果形身材 -- 擁有最高風險。

任憑其在人類健康上的衝擊,心臟病與腹部脂肪 -- 亦稱為內臟脂肪(visceral fat) -- 之間的連結一直困惑著科學家。現在,一項在老鼠身上的新研究,對於這種關連為何存在提出了第一個直接的證據 -- 並讓人一窺它如何受到破壞。

在一篇即將於 Circulation 二月號印行出版的論文中,Michigan 大學心血管中心的科學家報告,在內臟脂肪沈積之細胞四周的發炎與動脈硬化症的動脈硬化過程之間,連結的直接證據。

研究者亦證明經常用來治療糖尿病的藥物可使發炎鎮靜(calm),並避免更進一步的動脈損害。

然而科學家告誡,要將他們的發現應用到腹部肥胖者身上仍嫌過早,他們希望未來的動物與人體實驗,將揭露更多關於這種危險如何發生、為何發生、它如何能被逆轉,還有或許是它如何在早期階段就經由血液測試被診斷出來。

到目前為止,對於過重者想要減少其心臟病發或中風機會的最佳忠告依然相同:經由平衡、健康的飲食,與規律運動,讓你的腹部脂肪與其他超過的體重消失。

該研究團隊由 Daniel Eitzman, M.D. 所領導,一位心臟病學家、實驗室學家與 U-M 醫學院心血管內科系的副教授,並隸屬於 VA Ann Arbor 健康照護系統。

這項發現部份是來自於意外。他與他的同事在研究缺乏瘦體素(leptin)基因的老鼠。瘦體素是由脂肪細胞所產生的荷爾蒙,那在食慾、新陳代謝以及生殖中扮演各種角色。在一項讓這些肥胖老鼠生產若干瘦體素的成果中,該團隊開發一種技術,讓來自於同品種正常老鼠的脂肪細胞群能移植到瘦體素有缺陷的老鼠身上。

結果令他們驚訝。"除了能製造瘦體素並避免肥胖外,所移植過來的脂肪會變得發炎,引起稱為巨噬細胞之免疫細胞的注意," Eitzman 解釋。"因為這些老鼠除了瘦體素之外,在遺傳上是完全相同的,這不應該生。不過那裡就是會發炎,而且那是慢性的。"

發炎發生在個別脂肪細胞(或稱 adipocytes)四周。更進一步的檢測證明那是受到同樣的因子所控管。該因子亦控管其他研究者在肥胖老鼠身上所見,自然發生之脂肪沈積的發炎 -- 尤其是一種稱為 MCP-1 的趨化激素(chemokine)。

但因為這些脂肪是被移植的,故發炎或能直接歸咎於脂肪,而非老鼠的過度餵食,或因過度餵食與肥胖所帶來的新陳代謝問題,例如糖尿病。

由於這項發現,研究者準備觀察是什麼導致發炎發生,以及那涉及哪些東西。該團隊包括博士後研究 Miina Ohman, M.D., Ph.D.,U-M 教授 Daniel Lawrence, Ph.D.,以及 Eitzman 與 Lawrence 實驗室團隊的成員。

他們對於發炎與動脈硬化症之間是否有任何關連感到興趣。當動脈硬化這種過程發生時會遍及全身,為心臟病發與中風預作準備。科學家與臨床醫生現在領悟到,這是根基於發炎 -- 身體免疫系統對自己的組織產生了異常反應 -- 以及免疫細胞與分子所能給予的損害。

因為正常老鼠並不會發展出動脈硬化症,該團隊得求助於一種經過開發,格外容易產生高膽固醇與硬化動脈的老鼠品種。這些 ApoE 陰性老鼠,如同牠們的稱呼,被分為三組:2 組接受來自於正常老鼠的脂肪移植,1 組沒有移植,但卻經歷了同樣的手術。

接受脂肪移植的 2 組老鼠中,某些 ApoE 陰性老鼠接受內臟脂肪的移植,那在腹部主要器官四周形成,而其他老鼠則接受皮下脂肪移植,那可在全身皮膚底下找到。

可以確定的是,那些接受內臟脂肪移植的老鼠以一種加速許多的速率發展出動脈硬化症,並經歷了與瘦體素缺乏老鼠同樣類型的發炎。而同一時間接受皮下脂肪移植的老鼠,儘管仍有增加的發炎,卻沒有經歷同樣的動脈硬化增加。而那些接受「偽」手術的老鼠則沒有發炎或發展出動脈硬化。

"這很顯然是巨噬細胞所導致之內臟脂肪發炎與動脈硬化過程之間的交互作用," Eitzman 說,他提到遠在脂肪移植手術之外的血管也有動脈硬化加速發展的情況。(譯註:強調非手術引起)

最後,該團隊企圖藉由 pioglitazone(吡格列酮,愛妥糖錠,一種稱為thiazolidinediones (噻唑烷二酮,TZDs) 的成員之一,那經常用來治療糖尿病)來鎮靜發炎並遏止動脈硬化症。TZD 對於新陳代謝有某種影響(譯註:胰島素增敏),使得它們對糖尿病有所幫助,它們亦被發現具有抗發炎的功效。

而且事實上,這種藥物同時減少接受內臟脂肪移植之老鼠的巨噬細胞與 MCP-1 的濃度以及動脈硬化。不過此藥對於其他老鼠無效。

現在,他們已證明腹部脂肪、發炎與硬化的動脈之間的聯繫,以及可能逆轉此現象的機制,該團隊正在研究新的一塊拼圖。他們特別在尋找觸發巨噬細胞侵入此區域,並帶來發炎的因子,以及尋找一種稱為生物標記(biomarkers)的血液傳播(blood-borne)分子,那可用來當作一種確認動脈硬化症早期示警訊號的方式。他們亦尋求其他種類的藥物,看看它們是否有保護功效,因為 TZD 藥物會影響其他系統,並具有某些副作用。

※ 相關報導:

*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 Accelerates Atherosclerosis in Apolipoprotein E–Deficient Mice
http://circ.ahajournals.org/cgi/content/abstract/CIRCULATIONAHA.107.717595v1
Miina K. Ohman MD, PhD, Yuechun Shen MD,
Chinyere I. Obimba BS, Andrew P. Wright BS, Mark Warnock BS,
Daniel A. Lawrence PhD, and Daniel T. Eitzman MD
Circulation.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January 22, 2008,
doi: 10.1161/CIRCULATIONAHA.107.717595
* 學者倡議:環境汙染與糖尿病或有關連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iabetes may be linked
http://www.physorg.com/news120484871.html

世癌基金會:肥胖是致癌罪魁禍首
研究:睡眠多寡會升高糖尿病風險
研究顯示吸菸與二型糖尿有密切關連
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是「第三型」糖尿病!
從晚睡到家庭衝突增多
新版食物金字塔到法國橄欖油
研究:孕婦採地中海飲食可避免幼兒氣喘
吃太好 小女生歐巴桑身材 國中生肝已纖維化
男人為何容易罹患肝癌?基因的性別戰爭?
研究:骨骼是內分泌器官 控制糖尿病與肥胖
脂肪如何貯存於細胞內?
降低壞膽固醇、脂肪酸的新突破
研究:膽固醇也有益處
教你如何計算想減去的體重
研究:數千種基因影響體重 快速減肥不太可能
每日運動可大幅減少男性死亡率

美國研究:小孩就會出現動脈硬化
研究:空氣汙染與動脈阻塞有關
研究:空氣汙染中的超細微粒子會引起心臟病
研究者確認人類血液細胞之母

遠端遙控細胞?具有「吸引力」的人機界面!

1 則留言:

fsj 提到...

糖尿病控血糖 死亡率升高

【聯合報╱編譯王麗娟/報導】 2008.02.08

數十年來,研究人員始終認為,糖尿病患降低血糖,同時可降低死於心臟病的機率。但美國官方衛生機構一項大規模研究發現,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由於結果出人意外,這項以上萬名中老年第二型糖尿病患為對象的研究,已緊急喊停。

儘管如此,研究人員建議,任何病患想換藥使用,均需徵求醫生的意見。目前,研究人員仍不清楚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的原因。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六日公布的研究發現,將血糖降到正常濃度的一組,死亡人數較血糖控制較不嚴格的一組多出五十四人。這些接受實驗的病患平均參與四年。

上述結果並不代表控制血糖毫無意義。降血糖可減少糖尿病患發生腎臟病、眼盲和截肢等併發症,但新發現顯示,傳統認為把血糖降得越低越好,或血糖應盡量降到正常值的信條,不見得是定律。

醫學專家對上述結果頗感驚訝。「美國心臟病學院」院長杜夫說:「新發現令人不安與困擾。五十年來,我們一直強調降血糖。」華盛頓大學的糖尿病研究人員赫許表示很難向病患解釋上述研究結果,許多病患嚴格執行飲食控制與用藥多年,很難說服他們放寬對自己的要求。

預期「美國糖尿病協會」也會陷入兩難之境,該組織的指導原則至今仍是患者血糖越接近正常越好。

糖尿病分為先天性的第一型糖尿病和成年後罹患的第二型糖尿病,後者占所有糖尿病的九成五。由於降低血糖理論根深柢固,因此一九九○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心肺及血液研究中心」與「國家糖尿病、消化、腎臟疾病研究中心」建議作這項糖尿病研究時,完全沒料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參加研究的對象平均六十二歲,糖尿病史十年,除了高血糖,這些病患可能還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等毛病。

研究共分成血糖、膽固醇、高血壓三組。血糖的實驗已停止,其他兩組仍繼續進行。血糖組分成兩個對照組,嚴格執行血糖控制的一組,一天可能施打四到五次胰島素,或一天檢查血糖七到八次,有時還配合藥物使用,將血糖降到儘可能正常,沒想到死亡率還高於血糖控制較不嚴格的對照組。

研究人員原本懷疑某種藥物或藥物間的交互作用造成這種現象,但經仔細研究分析,已排除這種可能。兩組患者的死亡病例也大多是因為心臟病,而非其他不尋常的死因。這項顛覆性的發現究竟原因為何,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