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16

日音樂治療 喚醒腦傷者記憶

黃庭郁/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09.16

日本大阪藝術大學藝術學部教授野田燎(Ryo Noda)昨天在國際神經外科醫學會上發表「音樂運動復健」成果。一百廿二名因外傷、腦出血等因素導致意識昏迷傷患,配合現場器樂演奏樂音的上下彈跳運動的定期復健後,五六%肢體動作有進步,三成八恢復到可以說話表達。

野田燎是本次參與國際神經外科醫學會中唯一一位音樂博士。他強調自己不是醫師,不是復健師也不是語言治療師,且每次執行復健計畫都需要專業團隊的協助。

為患者演奏時 激發復健靈感

十年經驗顯示,外傷導致昏迷者的復健效果較佳,自殺、窒息者導致的腦部傷害則較無起色,傷患要接受一個月到四年不等,每周一次、每次半小時的復健。假使測試過四周都觀察不到患者的反應或進步,就會中止嘗試。

野田燎畢業於日本大阪音樂大學,一次偶然機會他為一名十九歲的水腦患者演奏,發現音樂似乎能感動患者,種下他朝音樂運動復健發展契機。

找出患者喜歡曲子 效果更佳

目前服務於大阪「石切生喜病院」的野田燎說,復健對象以曾經陷入昏迷但已脫離加護病房、狀況較穩定的患者為主,透過瞭解患者的生活形態、背景、親友的訪談等「找」出他最喜歡的曲子,經驗顯示,患者十二歲到廿歲期間的音樂喜好多半較有效果。必要時他還會親自為患者編一段曲子。

執行復健時,他與助理在病房內現場彈鋼琴、吹薩克斯風、打鼓,並觀察病患最微小的反應,以確定是否有達成「刺激」效果。同時在家人或其他協助者的攙扶下,讓原本臥床的傷患,可以或坐或站在特製的彈跳床上,上下規律跳動。

他說,一名廿九歲遭卡車撞擊、左腦嚴重受損的青年,住院二個月後開始接受每周一次、每次卅分鐘復健,由於傷及語言、記憶與運動功能,一開始無法說話、行走,但在四次的音樂運動刺激後,進步到可以站立,六個月後可自行用筷子吃飯,五年後雖然右側肢體仍沒有力氣,但已經可以拿麥克風唱歌。

另一名因為遭人暴力攻擊腦部外傷的五十六歲男子,因為昏迷住進加護病房,住院到第卅一天狀況才穩定,但意識依然模糊,野田燎為他執行一個月「密集復健」,一天二次、每周五次持續一個月。

觀察患者反應 隨時調整樂曲

野田燎指出,他為該患者演奏一曲日本演歌,第二天患者從原本的沒有反應到可以回應丟接球動作;治療結束後患者轉院前,患者已經可認識他、可以與他交談,還會質問妻子「為什麼沒有幫野田先生準備茶點?」。

野田燎說,現場演奏可以直接觀察傷患反應並隨時調整樂曲,還能讓患者感受到「我為你演奏」的感情;上下運動則是有類似「喚醒」的作用,「就像小寶寶也喜歡被人上下搖動一樣原理」。



◆ 野田燎 音樂跨足復健

黃庭郁 中國時報 2007.09.16

音樂家野田燎(Ryo Noda),是美國西北大學音樂博士,後到法國進修並於當地停留十多年。原本母親認為古典音樂才是正統,但他獨鍾薩克斯風,同時進修鋼琴與擊鼓。

但一九九五年日本發生阪神大地震,帶給野田燎極大衝擊,促使他由原本專注的音樂演奏跨足到復健領域,希望幫助更多人。

野田燎自述,在發展出音樂運動復健前,他有機會接觸到自閉症的孩童,他發現這群孩子不喜歡音樂、甚至討厭鋼琴的旋律,但卻很喜歡鼓聲與上下跳躍的動作。讓他聯想起也許除了音樂還可以融入運動與節奏感。

而彈跳床的上下律動,構想則是來自嬰兒。當還不會站立與行走的小寶寶,由大人抱持上下搖動時就會特別開心;配合上音樂,會讓整套復健運動更有「感覺」。

※ 相關報導:




◆ 國內醫師:量身定作及早復健 值得鼓勵

黃庭郁/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7.09.16

長庚醫院神經內科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說,雖不清楚日本學者推行的音樂運動復健細節,但具備「早期」、「多重刺激」與「量身訂製」復健計畫的特色,應會有一定效果,也值得鼓勵。

陳柔賢說,腦傷患者的復健是希望透過各式各樣的外來刺激,幫助患者損傷但還沒有完全「當機」的大腦恢復功能。早期復健是腦部傷患後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音樂復健則是透過聽覺輸入,由聽覺神經負責傳達外界對腦神經的刺激。

臨床上對腦傷患者的復健發展非常多元。除了透過聲音的刺激,還包括視覺刺激,如給病人看他心愛的人的照片,關節活動、與肌肉張力等等,且會希望是一旦病人已無急性危險時及早展開。

日本學者的音樂運動復健裡,除了有音樂與律動,陳柔賢甚至認為包括其中「環抱」病人上下彈跳或晃的「支撐」,都可能帶給病人一種被關心的「感覺刺激」。

陳柔賢表示,整體而言,日本學者的作法,是更具體的歸納出一套適合個別病患需要與喜好的復健方法;未來假使能彙整後成為期刊文獻,應會讓更多醫師有機會瞭解。

台北醫學大學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則強調,野田燎的音樂運動復健,應是在「喚醒」腦傷病患,還沒有死亡、但暫時停擺的腦細胞。音樂對於仍有聽覺的傷患來說,應是一個不錯的刺激,就好比一般人聽到有音樂時跳舞會跳得更起勁,原理是相同的。



◆ 首部頭部外傷準則出版 可望提高治療品質

中央社 2007-09-15

(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十五日電)為提高民眾因外力致腦部外傷的存活率及治療品質,國家衛生研究院委託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邱文達集合全台各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四十多位神經外科專家學者,歷時一年多討論,完成台灣版的「嚴重腦外傷臨床診療指引」,預期可大幅提升各醫療院所的腦外傷急救品質,嘉惠大眾。

這本「嚴重腦外傷臨床診療指引」今天在國際腦神經外科醫學會正式發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永孝表示,這本以中文書寫的指引,醫生、護理人員都可輕易了解、使用,可望取代在台灣行之有年的美國版「嚴重頭部外傷治療準則」。

蔣永孝說,美國在 1995、2000 年編撰了嚴重頭部外傷治療準則,因為台灣過去沒有編撰符合國情的頭部外傷治療準則,醫界治療嚴重頭部外傷時,多數仍奉美國版的治療準則為圭臬。

不過,他指出,美國的嚴重頭部外傷多數是槍傷、車禍導致,台灣則以摩托車車禍導致為主,美國版的準則不全然適用於台灣,他肯定台灣版的治療準則出爐後,有助於提升醫學中心、區域醫院以外的醫療機構整體治療能力,增加嚴重頭部外傷病患的存活率及恢復機會。

蔣永孝以電腦斷層掃瞄的時機為例,很多家屬在傷患第一時間送達醫院時,都會要求馬上做電腦斷層掃瞄,但其實要觀察腦傷變化,斷層掃瞄時機相當重要,準則清楚建議,輕中度頭部外傷受傷兩小時後若沒有恢復到昏迷指數十五分、有疑似顱骨骨折、腦脊液鼻漏、耳漏、局部神經學異常、癲癇及嚴重顏面損傷等情形,才要進行斷層掃瞄,確定有無重要的腦傷害。

※ 相關報導:

音樂治療 不藥能癒
加研究顯示音樂課程有助幼童腦部發展
新生兒與母親肌膚相親有益未來發展
老鼠實驗:男女性反應跟大腦無關
腦細胞運作方式與之前所想不同
分子將「記憶」儲存在新皮質
研究發現思考方式可分為「左、右翼」

科學家發現人腦可再生細胞新證據
研究者逆轉導致老鼠智能障礙的症候
腦細胞需要 microRNA 才能存活
同理心可量測 台醫師破解自閉症密碼
中研院:G-CSF 可緩解阿茲海默氏症

腦部植電極 癱瘓人開口說話
大學生發明能替聾啞人「說話」的手套
仿生手臂大進化:模擬肌肉

血淋淋的證明半罩式安全帽最危險
醫師力促 AMA 將電玩成癮標準化
衛署醫師廠商關係守則出爐
公開醫療服務品質資訊提升醫療品質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