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ventures into virtual reality with 'Lively'
http://www.physorg.com/news134756553.html
July 08, 2008
By MICHAEL LIEDTKE
美聯社 -- 在其組織全世界的資訊的主要任務之外最新的擴張中,網際網路搜尋引擎領導者 Google Inc. 希望在網站上精心安排更多虛擬的社交參與。
Google 週二首次公開一項免費服務,3D 軟體讓人們能聚集在幻想的房間以及其他真實生活的電腦虛構版本中。
這項服務,稱為「Lively」,意味著 Google 對於知名網站「Second Life(虛擬人生)」的回應。人們在 Second Life 那裡部屬化為動畫的另一個我(alter egos)稱為化身(avatars)以便在虛擬實境(VR)中遨遊。
Google 認為「Lively」將鼓勵更多人置身替代的現實中,因為它不會像 Second Life 那樣把你綁在一個網站中,而且使用它不需花你一毛錢。安裝一套來自於 lively.com 的小軟體後,使用者能從其他網站,例如社交網路網站與 blog,進入 Lively。
Google 已創造出一種 Lively 應用軟體,那可運作在 Facebook.com 上,網路最熱門的巢穴之一,而且正在研發一種適合更大型線上社交網路(News Corp. 的 MySpace.com)的版本。
"我們知道人們已經花了許多時間在線上的社交參與中,所以我們只是想要試著讓它更有樂趣," Niniane Wang 說,Google 一位工程經理,他在過去一年監督 Lively 的創造。
Lively 的使用者經能夠塑造一個化身,那可以是男性、女性或甚至是不同物種。只要點幾下滑鼠,一個化身就能假扮一種新身分、變裝或傳送表情符號。
這項服務亦讓使用者創造出不同的數位環境來漫遊,從小孩房間到外星世界。房間能以各式各樣的傢具裝飾,包括大型螢幕電視,那可以設定播放來自 於 YouTube.com(Google 的影片分享服務)的不同短片。
Lively 使用者接著能邀請他們的朋友與家人進入他們的虛擬實境中,在那裡,他們能聊天、擁抱、痛哭、歡笑以及互動,猶如他們是電玩遊戲中的角色。
如同一種預防措施,Google 要求 Lively 的使用者至少得年滿 13 歲 -- 這樣的限制已無法防止在其他網站社交地點的年幼小孩遇到麻煩。
在 Lively 的服務從 Google Labs 公開之前,Google 花了數個月的時間在一群 Arizona 州立大學學生中測試它。
雖然 Google 最為人知的是它的搜尋引擎,那是它最大的獲利來源,這家公司也引介其他服務,那廣泛地被使用而沒有賺到太多,如果有的話,錢。Google 的周邊產品包括 3D 的 Google Earth 軟體,以及分享照片的 Picasa。
Google 沒有打算要在 Lively 當中加入廣告,Wang 表示。
※ 相關報導:
* 小孩般的人工智慧出現在「虛擬人生」中
* 個人虛擬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真正的一大步
* 行動上網新時代 大小搜尋引擎 誰適者生存?
* 可即時產生高品質 3D 電玩材質的演算法
* 「心智遊戲」今年可上市
* Mind games: computer headset lets brain control action http://www.physorg.com/news134708559.html
3 則留言:
虛擬實作「第二人生」圓大夢
【楊明暐/綜合報導】 2008-08-29 中國時報
美國加州伯班克「小小奇蹟工作室」的羅伯.庫瑞特是玩具開發商,原本使用各種先進的電腦軟體來設計新玩具,最近他改用網路虛擬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提供的免費工具,畫出一種發條玩具的外觀和機械構造。他說:「我只花半小時便完成玩具的立體模型,過去這得花一個星期。」
接著,庫瑞特又花了一個半小時製作玩具模型的圖片,傳給香港一家工廠。不久,他和該廠工程師在「第二人生」裡頭碰面,兩人各自使用虛擬化身,對新玩具的模型進行翻轉、拆解。討論完後,工程師製作出真正的實體模型,並確切算出生產這種玩具的成本。
最後,這種會擺動身體,搖頭晃腦的塑膠發條玩具「諾金波普」(Noggin Bops)誕生了。今年元月,庫瑞特將製造和銷售它的權利賣給加州一家公司。
庫瑞特是在「第二人生」工作並取得成果的實例之一。他說,這種免費、有趣而且有社交功能的環境,讓人能更快速操作,並利用三維空間回答有關產品的問題。過去單靠平面的紙上作業,根本無法做到。
「第二人生」原本在網路上就頗受歡迎,如今它已不再只是個供網友社交、玩遊戲或買賣東西的虛擬世界。越來越多掌握科技知識的公司和個人正利用這個網路環境,從事設計、創造乃至測試新產品及新構想。
愛荷華州立大學資管系統副教授蒙內克指出,在虛擬世界從事開發工作最大的好處是,這個環境讓新產品有更多機會接觸潛在消費者,即便這項新產品還在醞釀中。況且進行這類測試,根本花不了多少錢。
玩具開發商庫瑞特喜歡在「第二人生」裡作業,因為能省下不少時間和金錢,他要和中國工程師聯繫也比較容易。其它企業則在「第二人生」裡提供尚未在真實世界出現的各種服務,或造價昂貴無法製作「原型」供測試的產品。
例如,喜達屋(Starwood)酒店及度假村國際集團新推出的「雅樂軒」(Aloft)飯店服務,就曾在「第二人生」裡供網友測試,並採納各方意見,為飯店增添了許多新設施,包括飯店大廳增加更多座椅,客房浴室內裝設收音機等。
還有企業家設計出一套大眾運輸系統,每位乘客皆擁有個人車廂。若真要製造出可供測試的「原型」系統,花費太過龐大。
當然,「第二人生」也有其限制。一些設計師指出,這套遊戲提供的工具太過簡陋,無法應付他們的需求。若要設計引擎甚至晶片這類精密產品,仍須靠專業軟體。此外,「第二人生」也存在安全和隱私權等方面的問題。
儘管如此,企業家仍覺得,無論研發的是玩具,還是複雜的大眾運輸系統,「第二人生」提供一個便宜且風險甚低的開發平台,從任何角度來看,都相當划算。
玩家扮上帝 創意電玩《孢子》引爆風潮
【林家群/綜合報導】 2008-09-20 中國時報
繼開發出《模擬市民》(The Sims)等系列電玩大獲成功後,美國電玩創意大師威爾.萊特(Will Wright)這回更是雄心萬丈,他最新開發並上市的遊戲《孢子》SPORE,讓玩家能在其中創造並演化生命,也就是「上帝換你做看看」。而從市場的熱烈反應看來,想做上帝的顯然大有人在。
《模擬市民》發明人創意
萊特是那種罕見的雜食性知識分子,他對任何事物都有興趣,跟他對話,你會以為他是位分子生物學家或經濟學家。萊特是《模擬市民》的發明人,它是一種革命性電玩,玩家可操控遊戲中虛擬的生命,要它們工作、談戀愛甚至到虛擬的游泳池游泳,溺死也沒關係。
《模擬市民》是有史以來賣最好的電玩遊戲,在電玩設計家中,萊特被尊稱為上帝,但這回,萊特要所有《孢子》的玩家都晉身成為上帝。
萊特花了七年開發這套號稱企圖心十足的《孢子》,希望突破《模擬市民》:這次,玩家可創造並控制物種。萊特本來要為新遊戲取名為《模擬市民─各種東西》(Sim Everything),後來他想想,決定為它命名為SPORE(孢子)。
遊戲從慧星撞地球開始
《孢子》的開場,就是個內含外太空有機物質的慧星撞上地球,生命於焉開展。這是地球生命起源的實際假設,稱之為胚種論(panspermia),是萊特認為很合理的假設,他認為胚種論比其他物種起源的假設更有意思。
在開發遊戲過程中,萊特與程式設計夥伴做了很多依據生源論(biogenesis)的模型,運用許多理化知識,雖然做出來的東西很抽象,但他們樂在其中。
上帝造物後就休息了,但扮演上帝的《孢子》玩家們好戲才開始上場,玩家必須把這些「脆弱的生命」由單細胞變成能登陸的生物,玩家可決定它的眼睛、耳朵與四肢要長什麼形狀,較小的附肢要長在身體何處,還必須訓練它有覓食及繁殖等演化能力。之後生物會逐漸演化,進入部落甚至文明的階段,最後移民到外太空去銀河系與其他物種相會。
閃避宗教與演化的爭議
許多電玩遊戲設計時不可避免地會碰上一些哲學難題,但萊特在設計《孢子》時技巧地閃避宗教與演化爭議,他讓《孢子》變成電玩遊戲的聰明設計,萊特希望《孢子》讓人們談論的話題更有趣,更有意義,「我認為這是它最重要的功能」。
大家都在談論《孢子》話題,但人們真的想玩嗎?今年六月,萊特推出「生物創造」的軟體讓大家下載,各自發揮創意與無邊想像力,自行創造《孢子》裡生物體的樣態。他原本預估今年底才會達到一百萬種,沒想到第一周就有了一百萬種,十八天後,創造的生物種類達一百五十八萬種,已經超過地球現有的物種了。
無意間創造孢子色情學
萊特也發現他無意間創造了「《孢子》色情學」(Sporenography),一些人利用《孢子》創造各式物種態樣時,把男人那話兒的形狀也加進來,萊特說「早料到啦!我只是覺得很驚訝《孢子》這麼好用,我們把那話兒畫得不怎麼樣,但經過玩家們改良後,各個都活靈活現哩!」
萊特認為,《孢子》這個遊戲與寫出《魔戒》的托爾金(Tolkien)、《星際大戰》系列的名導喬治魯卡斯或拍出越戰經典電影《金甲部隊》的大導演史丹利庫伯利克,都有生命與目的地的史詩意義,但萊特說,他不須變成托爾金、魯卡斯或庫柏利克,他要玩家變成這三位大人物。
讓玩家自己來講故事
萊特認為,自己與其他電玩設計家不同的是,「我對要向人們講故事不感興趣,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讓玩家能自己來講故事。」
(註:《孢子》電玩已在今年九月四日起在全球陸續上市,台灣在九月七日推出中英文合版)
Google宣布12月底終止《Lively》
巴哈姆特 2008/11/20
【文/RU報導】
Google宣布12月底終止3D虛擬角色互動服務《Lively》
知名網路服務廠商 Google 線上虛擬角色服務《Lively》歷經 4 個半月 Beta 測試後,今日(美國時間 19 日)宣布將於 12 月底關閉。
Google 表示,今年 7 月 Google 實驗室發表《Lively》服務,主要是希望使用者可以運用嶄新的方式,與朋友互動、線上生動表達個人的情感,Google 一向支持這樣的實驗,因為公司認為創造突破性的產品來進化人們的生活是最好的,但 Google 也接受實驗會有風險、不見得會成功。
Google 指出,這也是為什麼儘管許多使用者在過去 4 個半月中創造了大量、充滿特色的線上空間,Google 仍決定於今年底關閉《Lively》服務;Google 表示,要下這樣的決定很困難,但公司希望能確保資源能更專注於核心事業如搜尋、軟體應用服務等。《Lively》將於 12 月底停止,此服務開發團隊人員將會移往其他專案團隊,Google 鼓勵所有《Lively》玩家可以在 12 月底前藉由錄影或截圖方式,以留下個人對《Lively》的回憶。
所謂《Lively》為 Google 於今年 7 月發表的 3D 即時 Avatar 互動服務,除了讓網友可以創造代表個人的 3D 角色外,還可以打造個人風格的線上《Lively》房間,並且將此房間放置在個人網站或部落格,當其他網友到你的網站時,彼此角色可以相互聊天、表現動作等,當初吸引不少玩家打造線上遊戲風格的房間,如《魔獸世界》等。
※ 拼不過虛擬人生?
* Official Google Blog: Lively no more
http://googleblog.blogspot.com/2008/11/lively-no-more.html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