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ts Now Recommend Hands-Only CPR
http://www.physorg.com/news126199393.html
By STEPHANIE NANO, Associated Press Writer
(美聯社) -- 你可以跳過口對口人工呼吸,只按壓胸腔就能挽救生命。在一項主要的變革中,美國心臟學會在週一表示,只用手的 CPR(hands-only CPR) -- 快速、深深壓在受害者的胸部,直到援救抵達 -- 在成人突發的心跳停止中,將與標準 CPR 操作一樣有效。
專家希望如果看見某人倒下,旁觀者現在會更願意伸出援手。只用手的 CPR 更加簡單與容易記得,並為害怕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的人們移除一大障礙。
"你只要做二件事。打電話給 119,並「用力壓、快速壓」在患者胸膛中央," Dr. Michael Sayre 說,Ohio 州大的緊急醫療教授,他領導做此推薦的委員會。
只用手的 CPR 稱為連續胸腔按壓(uninterrupted chest presses) -- 每分鐘 100 次 -- 直到醫護人員接手,或自動化的外用電擊器到手,以恢復正常的心臟節律。
這種動作應當只用於意外倒下、停止呼吸與沒有反應的「成人」。那個人有可能是心跳停止(cardiac arrest) -- 那有可能在心臟病發後發生,或因其他心臟問題所致。在這種例子中,受害者仍有大量的空氣在肺臟與血液中,壓擠能幫助血液流向腦部、心臟與其他器官。
路倒的「小孩」的主因更有可能是因為呼吸有問題 -- 而在這種例子中,應當使用口對口人工呼吸。這種動作亦適用於那些近乎淹死、服藥過量或一氧化碳中毒的「成人」。在這些例子中,人們需要口對口人工呼吸,讓空氣進入肺臟與血流中。
但無論在哪種例子中,「有總比沒有好」,Sayre 說。
CPR 指導方針已緩慢地朝向只有壓擠(compression-only)。最近的更新,在 2005 年,藉由交替進行「按壓 30 次後,快速人工呼吸二次」,更強調在胸腔的擠壓上;那些「不能或不願意」進行人工呼吸者,可只做按壓。
現在,心臟學會賦予「只用手的 CPR」同樣的地位。那些已經過心肺復甦術訓練者,仍可選擇沿用舊例。
Sayre 說,學會現在採取不尋常的步驟進行改變 -- 下次更新將在 2010 年到期 -- 因為去年三項研究證明,只用手的 CPR 跟傳統 CPR 一樣好。只用手的 CPR 將加入 CPR 訓練中。
據估計,美國每年有 310,000 人死於心跳停止。儘管比率因場所而變化,這些在醫院外受害的人當中只有約 6% 存活下來。人們在等待醫療援助的同時迅速接受只用手的 CPR,存活機會將增加二倍或是三倍。不過,不到 1/3 的人能獲得這種不可或缺的幫助。
Dr. Gordon Ewy,他推動只用手的 CPR 已經 15 年了,表示他願意為學會的改變「在街上跳舞」,即便如此他仍覺得走的不夠遠。Ewy(發音是 AY-vee)是 Arizona 大學 Sarver Heart 中心主任,此處為只有壓擠技術的先驅。
Ewy 說,在突發性心跳停止的例子中提早給予人工呼吸沒有意義,而且為了那二口氣,反而浪費掉許多壓擠的時間 -- 每人平均是 16 秒。他提到,遇害者不管怎樣經常都會週期性的倒吸一口氣(gasp),自行吸入一點空氣。
匿名調查證實,不甘願做口對口人工呼吸,Ewy 說,部份是因為害怕受到感染。
"當人們夠誠實時,他們將不願意這麼做," 他說,"並不只有這個討厭的因素。"
在最近幾年,緊急救護調度者已經輔導打電話的人使用只用手的 CPR,而非告訴他們如何在人工呼吸與壓擠間輪流交替。
"他們愛它。那較不複雜,且結果更好," Dr. Paul Pepe 說,Dallas 緊急醫療服務首長。(後面一小段故事略譯。)
※ 相關報導:
* 心臟學會
http://www.americantheart.org/handsonlycpr
* Sarver Heart Center
http://www.heart.arizona.edu/
* 新心肺復甦術 用力按 快點按
* 幫路倒陌生人CPR 台北人只2%願意
* 台大醫學系 10位準醫生 9個不會CPR
* 看不可能的任務學CPR 值回票價
* 衛生署公布新版CPR急救 『叫叫ABCD』
* 研究:空氣汙染中的超細微粒子會引起心臟病
* 發炎:大肚楠與心臟病之間的遺失環節?
* 研究:低脂比低醣飲食更可能減少心臟病風險
* 新阿斯匹靈較不傷胃
* 研究:老化的血液也許會影響患者
* 研究:亞洲婦女處於動脈缺陷的風險中
* 研究:性別差異 男嬰夭折率高於女嬰
* 台灣溺斃兒童 居21國之冠
* 活到 100 歲比想像中容易
* 人類心臟幹細胞 找到了
* 短暫、劇烈的運動對心臟有益?
* 11種健康食物 甜菜、甘藍菜... 多吃有益
7 則留言:
準內政部長 廖風德猝逝 有沒有CPR 命運差很多
◆ 準內政部長 廖風德猝逝
蔡依蒨、廖嘯龍、蔡旻岳/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11
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十日與夫人在軍功路與萬寧街山區散步時,因不明原因昏倒在地,緊急送往萬芳醫院,到醫院時已無心跳。院方經五個多小時搶救後,於晚間九時十分宣告急救無效,廖風德因心肺衰竭,不幸過世,得年五十七歲。
據警方透露,廖風德家住軍功路一八八巷,距離昏倒地點的一四○高地公園很近。而該處公園的登山階梯並不很陡,在當地居民眼中是屬於難度不高的登山地點。昨日下午三時三十分,消防局一一九勤務中心接獲廖妻郭美芳求救,由於沒有明確地址,第一輛救護車費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位於軍功路、萬寧街的登山口。
二名消防員沿階梯攀爬了約二百公尺遠的距離,發現廖風德昏倒在台階上,郭美芳則在旁撐傘陪伴。當時消防員發現廖已無脈搏,先施以心肺復甦術(CPR)急救無效,再將電擊貼片貼在廖的胸部,以自動心臟電擊器實施急救,但仍然沒有心跳反應。
一一九立即再派遣三名消防員搭第二輛救護車趕往支援,由前後五名消防員合力以擔架將廖風德扛下山,送往離出事地點最近的萬芳醫院急救。受山區搶救不易的影響,救護車抵達萬芳醫院時已是下午四時○四分。
昨晚準總統馬英九二度前往萬芳醫院探視廖風德瞭解搶救情況,內定行政院長劉兆玄、總統府祕書長詹春柏,與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祕書長吳敦義都先後前往醫院探視,廖風德的夫人與兒女在搶救過程中全程陪伴。
萬芳醫院醫務部副院長許淳森表示,廖風德在四時零五分到院時已經沒有心跳,醫師初步診斷沒有發現腦部出血情形;急救期間,院方動用葉克膜試圖維持呼吸,但廖風德始終維持昏迷指數三。整個急救過程中,院方也請院外專家協助,內定衛生署署長林芳郁,因為是心臟方面的專家,也到場協助提供相關意見。
廖風德意外昏迷,搶救期間,前奇美醫院院長詹啟賢立即趕至萬芳醫院關切,在搶救過程中亦陪伴廖風德家屬與院方溝通,詹啟賢亦坦言搶救情況不樂觀。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晚間八時離開醫院時,接受媒體訪問時感傷地說,「這一年真的把他累壞了!」言語中儘是充滿不捨。
◆ 妻狂奔求援 廖昏倒1小時送醫
朱芳瑤/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11
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十日偕妻郭美芳至木柵山區附近散步,原本只是想要出門「走走」,兩人皆未攜帶手機。未料廖風德途中意外倒下,妻子狂奔下山才找到電話求援。廖風德於下午四點五分送至市立萬芳醫院緊急搶救,距離他倒下的時間大概過了將近一個小時。
廖風德與妻子昨日下午至木柵萬寧街與軍功路附近的一四○高地健行。據了解,兩人原本只是想要走走,都未帶手機出門,途中經過階梯步道時,廖風德的妻子走在前頭,廖緊跟在後,突然間聽到「砰」的一聲,轉頭一看,才發現廖風德已倒地不省人事。
兩人只想健行走走 未帶手機
廖風德妻子見狀嚇了一跳,由於當時廖本人已全身僵硬,牙根緊咬,妻子擔心他咬傷自己舌頭,一度將自己的右手伸入廖風德的嘴中,讓廖風德緊緊咬著。因此昨日到醫院時,可以明顯看到他妻子手背上留下深深的齒痕。
郭美芳見急救無效,加上身上無手機求援,趕緊往山下奔走,終於遇到兩名山友。三人找到電話撥打一一九後,再緊急奔回山上。兩名登山客打算將廖風德揹下山,但廖風德的身軀太重,三人同樣扛不起來,只好在原地等急救人員前來,前前後後已經過了約一個小時。
廖倒地咬牙根 她伸手讓他咬
據了解,台北市消防局接獲報案時,不清楚廖風德妻子也在場,當時緊急回報台北市長郝龍斌,廖風德隻身一人昏迷在山路上。郝龍斌得知訊息後大為緊張,第一時間隨即趕往醫院關切,與隨後趕到的準總統馬英九至加護病房關心。
「為什麼我沒有帶電話... 為什麼我沒有帶電話... 」廖風德的妻子抵達醫院後,情緒相當激動、混亂,對於自己未攜帶手機出門,感到相當自責,甚至認為丈夫會面臨險境,都是因為她粗心所造成的。
急救中 妻情緒激動不斷自責
馬英九在短暫停留後先離開醫院趕赴一個行程,然後又在晚間七時半,二度來到萬芳醫院,聽取萬芳醫院院長邱文達進行病情簡報。據悉邱文達當時表示,廖的情況相當不樂觀,恐怕是回天乏術。
隨後,馬英九親自與廖風德的妻子懇談,盼家屬能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妻子無奈的接受了,但也向馬英九表示,希望能再與兒女陪老公最後一段時間,故院方一直到九點二十分左右,才出面召開記者會說明急救情況。
◆ 搶救心肌梗塞 有沒有CPR 命運差很多
自由時報 2008-01-31
記者李容萍/桃園報導
日前兩名因為心肌梗塞而在家中昏迷的病患,被送到設有葉克膜(ECMO機械性體外循環維生系統)的桃園敏盛醫院急救,不過因為一方的家屬及時做了CPR(心肺復甦術),另一方未做CPR,結局大不同,前者病情逐漸穩定,後者在病發後兩天被判定腦死,已往生。
冬天為心臟疾病的好發季節,該院心臟外科主任李紹榕、心臟內科主任康志森提醒民眾,若遇到家屬因不明原因昏迷,應先確定患者有無呼吸、脈搏。然後在家做CPR急救,並送至有葉克膜的醫院急救,以免導致難以挽回的遺憾。
案例中的54歲王先生因急性心肌梗塞於家中昏迷,家屬做了CPR,聯絡救護車送到敏盛醫院急診,到院時發現,病患無心跳、血壓,開始由醫護人員實施急救措施。因他的狀況時好時壞,需不斷被電擊,由急診通知心臟外科置放葉克膜,轉進加護病房兩天後,拆除葉克膜,術後病情逐漸穩定。
另一位74歲黃先生因心肌梗塞,倒在家門口,未做CPR,到院發現,病患無心跳、無血壓,實施1小時的CPR後,緊急通知心臟外科團隊裝置葉克膜,但兩天後經電腦斷層掃描及神經專科檢視後判定為腦死,由家屬依習俗帶回家中往生。
急診室主任王賢國指出,急重症傷患救治病程瞬息千變,醫療團隊除了要有精良的配備,還需要與時間競賽。急診於10至15分鐘急救無效後,應緊急動員心臟外科醫師和體外循環師裝置葉克膜運作,以及開刀房團隊跨科合作,以免耽誤搶救的黃金時間。
※ 雖說手機沒帶是關鍵,不過如果會做 CPR,結果可能就大不同。
廖三條心血管阻塞 帶手機也不及救
陳洛薇、曾薏蘋/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5.12
準內政部長廖風德登山猝死,據知情人士透露,廖風德的心臟有三條血管阻塞,導致心肌梗塞猝死。早在四月他從大陸九寨溝返台後,身體檢查時就已發現,但卻因新政府即將上任,他憂心內政部事務無法順利銜接,因此並未立即進行手術。
準內政部長廖風德前天猝死,廖風德的妻子郭芳美紅著眼眶回憶,當時擲筊六次,「爸爸(廖風德)」的魂魄都沒有跟著回來,「原來四點多在一四○高地時,人就已經走了,魂魄還留在那!」
「雖然醫師對外宣布九點多斷氣,其實,四點多還沒送到醫院,人就已經往生了...」郭芳美難過說,當時就算有帶手機出門,求救也來不及了!
昨天上午,家屬將廖風德的靈位移回家中,遺體則安置在萬芳醫院。今天起在慈恩園生命紀念館設置暫時靈堂,供外界弔唁。靈堂上用的是廖當年選立委時的相片,郭芳美說:「這張照片原本是他希望上任內政部長時用的,沒想到卻變成遺照。」
廖風德四月返台後因為高山症引發血栓及腦栓塞,有輕微中風現象,當時身體檢查還另外發現,心臟有三條血管阻塞,但因種種因素,他未立即接受手術,僅以抗凝血藥物控制,未料卻發生意外,醫生也相當自責。
親近廖風德的人士說,從立委選舉到總統大選,廖操盤實在太操勞,身體狀況變差,選舉結束赴大陸九寨溝又罹患高山症,由於痛風與高山症都可能誘發心臟功能障礙與腦血管栓塞,血栓可能順著血管流到腦部,造成腦栓塞,出現輕微中風症狀,住院治療後病情穩定。但這一次,血栓是跑到心臟,造成廖風德心肌梗塞猝死。
廖風德病情嚴重,黨內人士指出,廖風德從九寨溝回國後,住進萬芳醫院治療,當時對外說法是痛風暈眩,但是知情人士研判病情可能更為嚴重,但廖本人及家屬相當低調,黨內也不便詢問。
上周三中常會,與會人士發現,廖風德臉色慘白,當時嚇了一大跳,但只猜想廖風德是即將接掌「天下第一部」內政部,所以壓力太大,身體太為疲累,「早知當時提醒他,或許就不會有意外猝死的遺憾了」。
小症狀 心臟大危機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id=4444
最新研究發現,一半女性心肌梗塞沒有症狀。
如何避免被醫生忽略?哪些檢查非做不可?
文.林芝安 攝影.陳德信
2008/05 康健雜誌 114期
兩性專家經常譬喻,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水星,不僅兩性相處學問多,醫學研究也紛紛證實,心臟病,男女更是大不同。
傳統上,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多以男性為主,畢竟男性本身就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但近年來,女性心臟病議題逐漸受到國際醫界重視,美國心臟學會(AHA)在2004年發起「Go Red For Women」活動,兩年後,世界心臟聯盟(WHF)也加入,並串聯全球26國共同推行女性護心運動。
美國每年因心臟病過世的女性約為乳癌的11倍,心臟疾病已然成為女性頭號殺手。在台灣,衛生署死因統計顯示,女性死於心臟性疾病的總數約為乳癌加子宮頸癌的4倍。
尤其50歲以上都會女性第一次心臟病發作就死亡的比率是同齡男性的兩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醫學教授雷各托(Marianne J. Legato)指出。一項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研究發現,半數女性第一次心肌梗塞發生時,事前毫無明顯症狀。
不只症狀不同,連評估、診斷、用藥都存在兩性差異。「這些是我們當年讀醫學院時所不清楚的,」基隆長庚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楊甯貽說。這也使得女性容易被忽略、誤診、延後檢查、不知自己有心臟病...,導致預後嚴重或發生時已為時晚矣,不論國內外,許多臨床醫生紛紛坦言。
心臟病,男女哪裡不同?
(餘詳見網站,或該期康健雜誌)
急救存活率 葉克膜打敗CPR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07.17
當病人停止心跳,傳統心肺復甦術(CPR)施行卅分鐘後無反應,即被宣告死亡。台大醫院研究發現,若及時採用葉克膜(ECMO,體外心肺循環系統),即使心跳停止一小時,病人仍有百分之十七的存活機會。
台大昨天發表相關研究,並將主題訂為「不與死神妥協」。台大醫學院長楊泮池指出,葉克膜已改變醫學對於生與死的界定;負責撰寫論文的台大外科教授陳益祥說,台大近年累積上千例裝置葉克膜經驗,裝置時間由一個多小時縮短到十五分鐘,最重要的是,印證了接受葉克膜急救的病人比傳統CPR存活率要高出一倍以上。
這篇研究預計下周刊登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雜誌(The Lancet)」,美國心臟學會負責撰寫CPR指引的賓州大學急救醫學科主任貝克(Lance B.Becker),特地到台大觀摩實際操作程序,他預言,葉克膜將可望改寫CPR的觀念。
陳益祥表示,台大收集一百七十二名在院內突發心因性休克的病患,其中一百一十三人接受傳統CPR,五十九人則接受葉克膜急救,兩組年齡、性別及心臟狀況類似,經回溯研究發現,依賴葉克膜急救者,即使心跳停止超過一小時,但仍有百分之十七可以救活,而CPR組則無人存活。
不過,台大外科加護病房主任柯文哲強調:「葉克膜讓醫界掌握打開生死之門的鑰匙,卻也嚴重衝擊傳統醫學倫理。」臨床上已有更多家屬要求用葉克膜,央求醫師「再試試看」,讓醫師陷入天人交戰。
柯文哲說,因為「醫師沒有辦法預測救回來是不是植物人」,「未來也可能衍生明明已急救無效,但家屬還要求醫師裝葉克膜急救的糾紛」,所以醫師會陷入天人交戰。
陳益祥則說,如果病人還年輕,且各器官功能皆好,只是心跳停止,或許還有拚搏的機會。
健保局表示,前年全台使用葉克膜急救人次為四百七十四人,去年暴增為七百卅人,平均每人住院費用為八十五萬元,但在當次住院即死亡者仍逾六成,顯示葉克膜並非萬能。陳益祥則說,各醫院競相投入設置葉克膜,但不乏一年只做兩、三例,以致各醫院水準參差不齊,建議病患應速轉到醫學中心繼續照護為宜。
◆ 葉克膜 是天使還是魔鬼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台北報導】 2008.07.17
「葉克膜是對抗死神的天使,還是對抗上帝的魔鬼?」台大醫學院外科教授陳益祥有此感嘆。他說,醫師有了葉克膜,將可大大延長病人的生命,卻可能同時讓自己陷入兩難。
陳益祥所謂的兩難,一個是醫學倫理的挑戰,當病患家屬要求醫師不能放棄急救時,究竟醫師要為心跳已經停止的病人急救到什麼時候?另一個是醫療經濟的難題,當醫療科技可以讓病人靠機器延緩死神的召喚,不論是政府或個人所能支出的費用,究竟極限是多少?
陳益祥表示,從傳統的心肺復甦術到現今可利用儀器替代人類本身的心肺功能,是非常重大的突破;但不可諱言,並非每位施行葉克膜急救的病人都可以活過來,尤其病人是在戶外突發心因性休克或是急性心肌梗塞,如果旁人未及時給予CPR,則病人在四到六分鐘缺氧狀態中,救回來的機會也相對低。
台大曾統計有七名在他院裝置葉克膜後再轉送台大的病人,其中只有一人存活,但也處於植物人狀態。為此,陳益祥強調,家屬千萬勿以為裝葉克膜就能把危急的親人救回來,「如果救回的是植物人,那該不該救?」
台大醫學院院長楊泮池也說,從台大的研究中,再次證明「人生而不平等」,「連醫師也無法預知,哪個病人經急救有存活希望,哪個病人毫無希望」。因此,台大目前正朝病人的遺傳基因進行研究,期能瞭解病患本身對缺氧的耐受性與基因的關聯性,若能得到解答,或許能幫助臨床醫師,從病人血液中找到「救與不救」的密碼。
※ 相關報導:
*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with assisted extracorporeal life-support versus convention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in adults with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 observational study and propensity analysis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08)60958-7
Yih-Sharng Chen MD, Jou-Wei Lin MD, Hsi-Yu Yu MD,
Wen-Je Ko MD, Jih-Shuin Jerng MD, Wei-Tien Chang MD,
Wen-Jone Chen MD, Shu-Chien Huang MD, Nai-Hsin Chi MD,
Chih-Hsien Wang MD, Li-Chin Chen RN, Pi-Ru Tsai RN,
Sheoi-Shen Wang MD, Juey-Jen Hwang MD and Fang-Yue Lin MD
The Lancet,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7 July 2008
DOI: 10.1016/S0140-6736(08)60958-7
靈犬CPR 救主人一命
自由時報 2009.10.29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澳洲昆士蘭一隻機警的狗狗,在飼主心臟病發時跳到他的胸口上使勁地跳,就像做心肺復甦術(CPR)般,結果成功救回飼主一命,牠因此獲得動物保育團體頒發的寵物勇氣獎,二十八日接受表揚時更傳為一段佳話。
澳洲牧牛犬獲頒成就獎
這隻三歲澳洲牧牛犬「提卡」的英勇事蹟,發生在二○○七年,當時七十九取自歲的飼主圖佐在他工作的玻璃廠裡心臟病發昏倒,提卡隨即跳到圖佐身上,用四隻腳掌反覆地在他胸口跳上跳下,並拚命對著主人汪汪大叫喚醒他,讓他有足夠意識能向兒子求救。此外,提卡還跑到工廠外大叫狂吠並跳上跳下,藉此引起路人注意。
儘管醫療專家無法確定提卡的「狗狗CPR」是否發揮急救功效,但如果沒有提卡的努力,圖佐今天肯定活不了。圖佐說,他不記得心臟病發的狀況,但記得醒來時提卡正站在他胸口,「牠真的在用兩隻前腳掌用力拍打我的胸口。牠那時候一定在想:『我非得把這老小子叫起來不可,要不然我就沒晚餐可吃了』。」
圖佐六年前喪妻後備感孤單,三年前養了提卡,他說:「提卡是很棒的同伴,從未離開我身邊,因為只有我們倆相依為命。」
提卡救人有功,二十八日獲得總部設於英國的「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頒發動物成就獎,該會並提名牠角逐該會最高榮譽「紫十字勳章」。
老人急救 存活率不比年輕人低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台北報導】2009.12.14
年邁親人到底該不該急救,家屬經常天人交戰。急診醫師指出,年齡不是唯一考量,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心臟疾病與呼吸道阻塞,老人急救存活率不見得比年輕人低,家屬不應太早放棄。
昨天老人急重症醫學會研討會上,台北馬偕院急診醫學部主任張文瀚發表「老人急重症兩難決策」報告時指出,不少家屬面對高齡長者突然昏倒或生病,往往陷入該不該急救、開刀的兩難,一方面擔心老人家受折磨,最後仍回天乏術,另一方面也憂心,命就算救回來,卻難逃植物人或癱瘓的命運。
一名七十多歲老先生常年住安養院,因嚴重肺炎、併發敗血症送到醫院急救,因老先生原本體力就差,家人掙扎是否該放棄治療。張文瀚曾收治一名高齡九十四歲的消化性潰瘍患者,家屬擔心手術風險,原本不願接受手術治療,經過溝通,術後住院一周,患者順利出院。
張文瀚指出,要不要急救、動手術?家屬往往會從年齡來考量,感情好壞也是另一影響因子。但他說,老人急救後結果沒想像中那麼差,年齡不是唯一考量因素,還要考慮是否有其他疾病。
他以臨床經驗來看,老人家若發生心室顫動,實施心肺復甦術的存活率不比年輕人低。張文瀚舉例,心肌梗塞、心律不整等心肺疾病,或肝臟疾病、吃東西噎到的呼吸道阻塞,都應救治;不過,若腎臟衰竭、癌症末期或中風的老人家,張文瀚坦言,搶救後存活的機率較低。
張文瀚張調,影響老人家存活的關鍵還是搶救時機;心臟停止當下、噎著時若有目擊者,立刻給予心肺復甦術或哈姆立克法,或肺炎別拖到敗血症才時才救治,老人家活著走出醫院的機率不見得比青壯年低。
叫叫CAB (小兒CPR)急救術更新
◆ 叫叫CAB 急救術更新
文/詹聖霖 2010.11.28
每一位孩童都是父母的寶貝,也都希望孩子能平安長大,然而大家都可能遇到身邊的孩子需要急救的時候,因此家長應學習基本的小兒救命術,以減少遺憾。
今年美國心臟學會已將急救步驟從「叫叫ABC」改為「叫叫CAB」,且建議未曾受過急救訓練的民眾可採用連續胸外按壓法,即「叫叫壓」的急救步驟。所以當發現孩子可能需要急救時,先不要貿然接近,確定環境安全後,接著是「叫叫CAB」或「叫叫壓」的急救步驟:
●「叫」─查看意識與呼吸
可以輕拍及呼喚孩子來評估意識狀態、快速查看是否有呼吸,並檢視身上是否有外傷,或需要醫藥援助。如果發現孩子已經昏迷且沒有呼吸(或僅有殘喘)時,需開始施行救命術。
●「叫」─呼喊求救
在進行急救之前,記得大聲呼喊請求旁人幫忙急救,及請人通知「119」。但如果獨自一人時,請先施行救命術約兩分鐘後,再趕快通知「119」,但心臟病的病童或目擊猝倒時,應先打電話求救,接著回來繼續急救。
●「C」─胸外按壓心臟
對於無反應且無呼吸的孩子,讓孩子仰躺後,立即開始以每分鐘至少100下的速度進行胸外按壓,對嬰兒使用兩指、兒童使用單手或雙手按壓胸部中央的位置,按壓時,手要打直、垂直用力壓下,放鬆時,要讓胸部完全的回彈。
●「A」─打開呼吸道
接著是一手壓前額,另一手抬高下巴,使頭往後仰、嘴巴張開的姿勢,來打開孩子的呼吸道,並檢查口中有無異物,如有發現,直視下取出異物,但切勿盲目挖取。
●「B」─人工呼吸
新版急救術已經將「查看、聽、感覺有無呼吸」的步驟移除,也就是壓胸30下、打開呼吸道、然後直接口對口人工呼吸兩口氣,每口吹氣時間約一秒鐘,吹氣時,要看到胸部有起伏,但避免過度用力吹氣。
如此反覆進行胸外按壓30下、人工呼吸兩次之動作循環或只壓胸不吹氣,執行5個循環(約兩分鐘)後,如果還沒打電話求救,此時應趕緊通知「119」,接著繼續急救直到救援到達或是孩子會動、有呼吸為止。
家長若能熟悉小兒救命術,以備不時之需,必要時,可以救活寶貝的性命。
(作者為台中榮總兒童心臟科主治醫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