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勛/法新社巴黎廿六日電 中國時報 2007.09.28
為矯正地球暖化現象,兩位極富盛名的英國科學家26日建議,把長100到200公尺的巨大管子,垂直插入地球海洋,讓表層及深層的海水得以在其中進行循環,藉此恢復海洋藍綠藻降低二氧化碳、釋出硫化二甲烷的能力。
拉福拉克及雷普利兩位科學家致函英國《自然》周刊表示,隨著地球暖化,某些循環過程,正常時可以調節氣候,現在卻變得在加強暖化,而不是遏止暖化。
海洋藍綠藻 可促進循環
舉例來說,北極海面冰層年年減少,陽光便射入吸熱的藍色汪洋,而非由白色冰雪把熱能反射回太空,因此便加速了地球的暖化。白雲也能折射熱能,但不是有水蒸氣就能自動形成白雲,必須有些稱為「凝結核」的化學成分如硫化二甲烷才行,它們對調節海洋氣候至關重大。
拉福拉克表示,海水表面幾乎沒有藍綠藻及養分,堪稱「海洋沙漠」,有養分的海水在較深的地方。因此他們建議,把直徑約10公尺、有單面管蓋的巨管植入海洋,無論任其自由漂浮或者予以固定,若以平均浪高1公尺而論,每根管子每秒鐘便能循環海洋表面及較深的水大約5噸。
小島先試驗 富豪供資金
拉福拉克認為,這麼做幾年之後,應該足以改變海洋表面,讓藍綠藻成長。他也表示,英國億萬富豪布蘭森已提供資金,讓他們從事初步實驗。兩人打算挑選熱帶地區一處有珊瑚礁的小島著手,而倘若成功,專案將擴大到更廣的區域如墨西哥灣,屆時所需的巨管,在1萬到10萬根之間,每根至少100公尺長。
拉福拉克說,他們的構想本於地球原來是一個能自我調節的系統,但目前出了差錯,而其他意圖扭轉地球暖化的技術,譬如把二氧化碳隔離,還有國際間努力想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其用意雖好,但可能不足以扭轉現況。
※ 這方法有問題,若養出大批毒藻,可能如同生物燃料那檔事,會造更大一波生態災難。
* BBC NEWS Lovelock urges ocean climate fix
http://news.bbc.co.uk/1/hi/sci/tech/7014503.stm
* 冰封 800 萬年前的細菌再度復活
* 新種細菌冰封格林蘭達 12 萬年
* 太古毒潮 -- 變調的海洋 Part 1-1
* 太古毒潮 -- 變調的海洋 Part 1-2
* 全球暖化:毒海藻增生/增溫1度17億人缺水
* 藻類也能當飛機燃料
* 專家表示海洋正在變酸
* 南冰洋飽和 不吸二氧化碳了
* 研究者預測「死亡區域」會增大
* 諾貝爾桂冠:生物燃料以「笑氣」加速全球暖化
* 氣候變遷 要積極面對
* 研究:受到壓力的海藻能影響氣候
* 造林不是減碳萬靈丹 藻類正夯
* 美澳研究顯示 海洋暖化速度遠高於預期
* 北極搶能源浩劫來了 能源氣候糧食列三大挑戰
* 浮萍基因組定序的全球性牽連
* 台灣只能看天吃飯?
* 生態系統「非線性」的回應指出環保解決辦法
* 台灣環評大調查 謊言? 真相?
* 大部分的科學研究因草率分析而被玷污
* 污染的解決辦法就是... 不要吃蜘蛛
* 國人愛用藥 生態環境受汙染
* 研究:環境污染物造成性別偏斜效應
* 巴西瘋淘金 生態大災難
- 瑞典大亨被控盜伐雨林 挨罰84億
2 則留言:
研究:人工降低地表溫度 臭氧層反遭重傷害
法新社╱盧瑞珠 2008-04-25
(法新社華盛頓二十四日電)根據一項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將硫酸鹽微粒注入地球的同溫層降低地表溫度,以對抗全球暖化的大膽提議,可能會對臭氧層造成嚴重傷害。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研究員提摩斯表示:「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企圖用人工方式降低地球溫度,可能會帶來危險的副作用。」
「氣候變遷已成為重大威脅,但在社會各界試圖以地球工程解決問題之前,我們還需要作更多的研究。」
這份今天刊登在「科學快遞」期刊上的研究報告警告,把硫磺微粒從大約十到五十公里高度中注入空氣,可能會導致北極圈的臭氧層變薄,同時延緩在南極圈上空的臭氧層破洞復原的速度。
科學家在過去幾年中,除了減少溫室效應氣體排放之外,也嘗試以「地球工程」方式對抗全球暖化現象。
其中一項是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克魯森從火山爆發,釋放出大量的硫磺微粒到空氣中所得到的靈感。
釋放到空氣中的硫磺會阻礙太陽的輻射,以往它也曾使火山週邊的地球表面溫度下降。
由提摩斯所領導的研究團隊針對這個理論進行研究,試圖了解,如果經常注入大量的硫酸鹽微粒到空氣中,是否能降低地表溫度。
研究小組發現,長此以往幾十年後,大量的硫酸鹽懸浮微粒可能會破壞北極上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七十五的空臭氧層。
電腦模擬結果顯示,這種現象會對北半球造成毀滅性的傷害。南極圈上空臭氧層破洞復原的速度,也會延緩三十年到七十年左右。
研究發現,大量的硫酸鹽懸浮微粒,會活化在南、北極上空地球同溫層中的氯氣,進而觸發一種會傷害臭氧層的化學反應。
亞馬遜河抗暖化 強化海洋「碳匯」
【閰紀宇/法新社廿一日報導】 2008-07-22 中國時報
一項最新的跨國研究顯示,南美洲第一大河亞馬遜河排入大西洋的營養物質,有助於大西洋形成可以儲存大量二氧化碳的「碳匯」(carbon sink)。研究計畫主持人、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卡朋表示,世界上其他主要河流應該也具有類似功能。
這項研究由美國、希臘與英國的學者共同進行,論文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PNAS)。隨著亞馬遜河注入大西洋的營養物質中,最關鍵的是鐵與磷的化合物,它們會被「固氮生物」(diazotroph)攝食,固氮生物則會吸收空氣中的氮與二氧化碳,形成固態的有機物質,沉積海底。
研究人員發現,流量位居全球第一的亞馬遜河,能夠將營養物質推送到距離出海口幾百公里的地方,影響大氣層中碳循環與氮循環的程度,超過學界先前的預估。
學界一直在探討運用「施鐵肥法」(iron fertilization)強化海洋碳匯的可行性,最新這項研究可能有助於科學家尋找到最佳試行地點。
「施鐵肥法」是將大量含鐵化合物(如硫酸鐵)倒入海水中,促進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
不過有學者擔心施鐵肥法會傷害海洋生物,製造其他溫室氣體。
卡朋指出,如果是在水溫較低的高緯度海域使用施鐵肥法,海中上湧的水流可能會導致被吸收的二氧化碳再度釋出;然而在水溫較高的熱帶海域,比較不必擔心含碳固態物質浮上海面,施鐵肥法將可以發揮更大的效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