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16

搶水,引爆新一波國際衝突

聯合新聞網/徐麗玲 2007/12/14

聯合國所發表的一份報告預測,在未來25年間,水資源的取用可能是導致非洲地區爆發衝突與戰事的最主要原因;最可能出現戰爭的地區,將是河流或湖泊為不只一個國家所共有的區域。

地球上可資利用的水源有限且日益減少,已是當今全世界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這不僅將威脅許多地區人民的生存權利,也將成為國際衝突的根源。各國搶奪有限的水資源,不但可能演變為外交糾紛,更嚴重者則會引發戰爭。
聯合國所發表的一份報告預測,在未來25年間,水資源的取用可能是導致非洲地區爆發衝突與戰事的最主要原因;最可能出現戰爭的地區,將是河流或湖泊為不只一個國家所共有的區域。例如尼羅河流經非洲10個國家,但是掌控權卻落在埃及和蘇丹這兩個位居最下游國家的手中,埃及就不只一次威脅說,河川上游的國家若是過度取用尼羅河水,她將不惜發動戰爭。

除了非洲以外,不論以前或是現在,世界上多個地區都因爭奪水資源而引發衝突。在南亞,印度與巴基斯坦為了印度河的掌控權而爭執不下,印度與孟加拉之間也為了恆河的水源而互不相讓,都升高了區域的緊張氣氛。

再如中東地區的水源尤其珍貴,更是決定戰爭與和平的關鍵。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日前終於同意重啟和談,但是水源的掌控卻與中東能否真正達成和平息息相關。據以色列前總理夏隆的回憶錄透露,發生於1967年的「六日戰爭」,爭奪約旦河水源的控制權也是主要因素之一。以色列不願放棄戈蘭高地,除了軍事理由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那是河川的發源地,供應以色列25%的水源。

而以色列另外25%的水源則是來自於西岸(West Bank)山區的含水層,供應以國主要城市的飲用水。以色列於1967年佔領西岸之後,盡情享用這些珍貴的水源,但卻限制巴勒斯坦人取用,以致於出現以色列人的住宅內有大型游泳池等豪華設施,並且每天用灑水器灌溉草坪,但隔鄰的巴勒斯坦人卻連飲用水都難以取得的強烈對比。

未來巴勒斯坦在此建國之後,兩國要如何共享西岸的水源,將是一大難題。即使巴勒斯坦表現出極大善意,願與以色列和平共享,但是為了滿足巴勒斯坦人民的用水需求,供應以色列的水量必然將會減少,水質也將受到影響。而黎巴嫩和敘利亞對以色列四處強佔水源的做法也早已不滿,日後以色列與鄰國間是否會因爭奪水資源而再起紛爭,難以逆料。

在水資源堪稱充裕的北美,同樣也因用水而出現矛盾。美國不僅是全世界耗費能源最嚴重的國家,也是用水最浪費的國家。在藉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取得加拿大的石油供應保證之後,美國現在又不斷施壓,希望經由進一步談判掌握加拿大的水源。

美國的用水危機已經逐漸浮現,中南部多個州都有乾旱問題,不久前喬治亞州、佛羅里達州和阿拉巴馬州還為了如何分享水源而爭執不下。喬治亞州甚至擔心情況若無改善,年底前亞特蘭大的飲用水就將用罄。

在美國眼中,加拿大擁有豐沛的水源且人口稀少,又與美國接壤,自然是最理想的進口來源。然而在加拿大看來,為了滿足美國的能源需求,加拿大的耗水量已經非常龐大,若再要對美國供應用水,將對加國的環境生態造成難以彌補的破壞。

在另一方面,加拿大部分人士也擔心,美、加兩國共有的五大湖區在長期取用和暖化效應之下,水位已持續下降而漸呈萎縮;美國若大量抽取密西根湖的湖水以滿足用水所需,勢必會影響另外四個湖泊及加國境內聖羅倫斯河的水位,並進一步衝擊到魁北克省的用水。

面對世界各地相繼浮現的缺水危機,各國或有必要研商出一套負責任的用水政策,以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並化解種種潛藏的衝突。更何況,人類固然面臨缺水危機,但是地球上並非只有人類需要水資源,還有其他物種生命也需要水。在尋求滿足自身需要的同時,不應傷害到其他國家人民、甚至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利。



◆ 水資源,全球市場熱門新品

聯合新聞網/徐麗玲 2007/12/14

早在2000年,財星雜誌(Fortune)就曾預告:21世紀的水資源將像20世紀的原油一般珍貴。日前,美國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執行長唐諾修(Craig Donohue)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暗示,未來「水」有可能成為在全球市場上交易的商品之一,進一步證實水資源漸是奇貨可居,商品化則是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
長久以來,人類視取用大自然的水源為理所當然,卻未慮及水源會有枯竭的一天。事實上,雖然三分之二的地球表面是由水所覆蓋,但其中97.5%是含有鹽分而無法利用。而在剩下的2.5%淡水中,又有68%是在南北極的冰帽和冰河之中,30%是位於地下深層,人類無法取得。所以,只有約2%的淡水是位於地表,而這是全球人類賴以為生的水源。

然而,水源的分配並不平均,有的國家水源充足,但人口稀少。像是加拿大擁有全球最充裕的水資源,約佔20%,總人口僅佔全球的1%。而中國大陸擁有全球20%的人口,只有7%的水資源。至於原油蘊藏量豐富的中東,卻是水源匱乏,靠著全球1%的水源維繫全球5%人口的生存;對於他們來說,水比油珍貴得多。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全球70%的用水是在農業。隨著人口大量成長,對糧食的需求不斷增加,對水的需求量會更大。統計顯示,生產1公斤的米需要2千至5千公升的水;1公斤的罐裝咖啡需要2萬公升的水;製造1公斤的乳酪需要5千公升的水;而製作一個半磅重的漢堡需用掉1萬1千公升的水。

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地急遽工業化,改變了全球商品需求的模式,不但導致全球原油及原物料價格飆漲,間接也促成水資源的短缺。工業發展需要用水,原油提煉也不能缺少水。加拿大盛產油砂,從油砂中提煉出一桶石油,需要用掉三桶淡水。而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之下,加拿大每天必須對美國出口100萬桶石油。換言之,為了供應美國對石油的龐大需求,加拿大每天所耗費的淡水量已令人咋舌,但美國還希望加拿大的產油量能夠增為目前的五倍。

在油價高漲的壓力之下,多國政府致力於推動生質能源,期望能減輕對石油的依賴。然而很諷刺的,以玉米作物為主要原料的生質能源卻需要大量用水,並且會嚴重影響水質。美國政府鼓勵發展生質能源,促使許多非農業用地改種玉米,或是原本種植他種作物的農地,現在也改種玉米,而玉米的需水量又高於其他作物,以致於整體用水量激增。在此同時,種植玉米所需的農藥與殺蟲劑用量也高於其他作物,嚴重污染周邊的水質。

全球氣候變遷也是影響水源供應的重要因素。近幾年來,澳洲飽受乾旱之苦。在暖化效應之下,全球許多主要河川的水位持續下降,包括中國的黃河、埃及的尼羅河、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中東的約旦河,以及美國的科羅拉多河等。位於美、加邊界的五大湖區是全球最大的淡水區,如今也呈現快速萎縮的現象,水位已降至100年來的最低點,令兩國的專家憂心不已。

就像其他稀有資源一樣,水資源短缺也創造出嶄新的投資機會,商品化、私有化都是目前正在形成的趨勢。水和空氣原本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質,但是水已成為可以販售的商品,全球的水供應正逐漸落入多國籍企業的掌控之中。在唐諾修不否認水可能成為期貨交易商品之後,許多分析家認為,未來或許可以仿傚碳權交易的模式進行。無論日後如何發展,全球原油、食品價格上漲已令許多國家苦不堪言,未來是否又將承受水價飆漲的壓力呢?

※ 相關報導:

浮萍基因組定序的全球性牽連

『世界水日』聚焦『水短缺』
花生能用來淨水
用波浪進行海水淡化/因缺水每十五秒死一兒童
全球暖化:毒海藻增生/增溫1度17億人缺水
中國沙漠化冠全球
中國南澇北旱 九百萬人受災
從中國洪災到南水北調穿黃工程
三峽大壩隱憂浮現 代誌大條
鼠癌、人禍 三江源快枯了
大地無陷好 》供水不足 私井難封
澳洲雪梨缺水嚴重 三年內限水
澳洲乾旱 千年來最嚴重?
達佛地下有超大湖泊 爭水戰亂有解
去年「漏」掉兩座翡翠水庫水
樹林水管爆噴 狂洩1周無人問
海豚都到哪去了?

世衛:改善環境 每年可救1300萬人
沉重點擊『中國水污染地圖』
從東海海底淡水井到廣州十雨九酸
國內河川 二仁溪、鹽水溪 汙染最重
從NGO河流會議到重罰亂丟垃圾
研究:抗菌化學製品會擾亂荷爾蒙活性
清溪川奇蹟?
地球40%物種瀕臨滅絕 貝加爾湖開工廠
台塑煉鋼廠環評 雲林人抗議後翻盤
從樹谷園區環評有條件通過到反對濕地案
重大工程預算追加千億 地方搶錢治水河川數大膨脹
立委放「污」水開後門 痢疾確定病例53人
日本努力發展地球永續經營實用法則
綠色和平:電子業環保顯著進步
大陸環保新政將上路 台商臉綠
中國黑心商品的世界體系
中國發明清潔製漿技術 造紙業嚴重污染有望解決

台灣只能看天吃飯?
大氣水份增加與人類活動相關
反聖嬰現象持續發威
NASA:北極海洋流會向後轉
氣候暖化 亞洲經濟與社會發展將倒退
史上最大暖化會議召開
氣候會議美封殺提案 歐揚言報復
彭啟明:峇里島氣候會議 有共識無行動
NASA 衛星以空前觀點揭露神祕的「夜光雲」
氣象戰爭 印度擔心中國引爆喜馬拉雅大洪水

經濟新民族主義崛起 世界不再是平的

23 則留言:

fsj 提到...

50年大旱 贛湘粵桂好渴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7.12.17

大陸各地出現嚴重旱情,其中以南方最嚴重,廣東北江已出現百年來最低水位,僅為三點七公尺,光在飛來峽大壩下就塞了一百七十多艘船,多處河流更早已斷流。大陸國家防汛總指揮部指出,廣東省旱情有蔓延趨勢,當局已投入人力物力抗旱。

由於持續乾旱少雨,目前江南南部、華南、貴州等地乾旱持續發展,其中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局部地區都出現五十年一遇的特大乾旱。

例如在廣東,廣東省水利廳統計,今年進入枯水期以來,廣東降雨量嚴重短缺,十月份,全省的平均降雨量僅卅一毫米,比常年同期少近六成,北江流域少近八成。十一月以來,全省平均降雨量更僅有五毫米,比歷年同期少了近九成,各地河流已出現嚴重斷流情況。

包括肇慶、韶關、 雲浮、清遠、茂名、湛江等地級市都出現嚴重旱情,站在清遠市區北江大橋上望去,只見河床裸露成島,黃土乾燥,超過九成的河床裸露。所有貨船都已擱淺,當地貨船主要運送水泥、沙石等建材,貨船停擺,導致不少企業損失慘重。

總計廣東省受旱農作物近一百一十萬畝,因旱飲水困難人數超過廿五萬人,一百卅三座中小型水庫乾涸,近千座塘壩乾涸,且災情還再擴大,包括西江、東江也都出現缺水情況。缺水危機也影響到珠江沿線四千五百萬人的用水安全和航運運輸,包括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地的用水都出現緊張情勢。

報導稱,廣東省為抗旱已投入一百零二萬抗旱大軍,五萬三千多套的抽水設備,投入抗旱資金超過六千三百萬人民幣。

fsj 提到...

50年來最大旱 鄱陽湖快死了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7.12.20

鄱陽湖,位於江西省內的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在豐水年份,水域面積最大可達四千平方公里以上;而今年,由於遭遇五十年以來的最大旱情,鄱陽湖的水域面積已減少到五十平方公里。專家警告,若干年後,鄱陽湖將自然消失。

最大淡水湖 水域直直落  

下雨少,是今年鄱陽湖大旱的主要原因。康山水文站的資料顯示,以往每年該區的年降雨量都可達到一千五百公厘以上,而今年截至目前,年降雨量尚不足一千公厘。鄱陽湖水域面積減少的背後,是上千萬人缺水,以及航運、漁業受到嚴重影響。長江商報報導,江西省以漁業為主的鄱陽、餘幹兩縣,今年的漁業收入不到往年五分之一。

二○○五年,有七十一萬隻候鳥在鄱陽湖越冬;今年,隨著水面的縮減和食物的不再豐盛,來此越冬的候鳥連四十萬隻都不到。

漁獲驟減 候鳥也不來

鄱陽湖大旱,影響最大的是漁民。漁民袁如山多次經歷一網下去,一無所獲的困境。他說:「這在幾年前是不可能出現的,幸運的時候,一網能夠撈上千斤魚呢,幾乎是今年一年的收入。」打魚的旺季是七到九月,今年我們很多漁民在八月就收網了,原因是因為打魚的收入不足以支付一天的開支,而現在,越發沒魚可捕,很多漁民都選擇回家休息。

今年是漁民公認的最大的災年,就連此前被認為收入最穩定的承包戶,今年也連續傳出虧損的消息。隨著鄱陽湖的魚越來越少,鄱陽湖的漁民也越來越少。據了解,鼎盛時期,康山鄉在鄱陽湖打魚的漁船有八百多艘,現在只剩下三百艘左右。

當漁民已捕不到魚時,很多以小魚為生的候鳥,逐漸拋棄鄱陽湖這塊牠們原來青睞的越冬地。

湖水太淺 走路抵對岸 

「洪水一片,枯水一線」,這是江西當地水利系統對鄱陽湖的描述。因為枯水,康山水文站設立的水位尺規已一根根露出水面,如今的鄱陽湖,已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壯闊,倒像一條幾近乾枯的河。湖邊退出的河灘已龜裂,就像漁民們丟棄的一張張魚網。湖中隨處可見露出水面的灘塗,灘塗上大大小小的水窩,形成濕地,水淺的地方,甚至徒步就能走到湖的對岸去。鄱陽湖遭遇五十年來最大的旱情。

江西省水利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大旱,除沿湖工農業供水嚴重受影響外,周邊六百多萬名城鎮居民生活大為不便,對包括南昌、九江的一千多萬人的生活造成影響。

航運也受影響。現在從南昌到鄱陽坐船,走贛江支流得繞彎,要多走上百公里路。「豐水季節,有不少航道可以走一千噸的航船,但目前只能走二百噸的漁船」,當地民眾說。

專家警告:湖自然消失

江西省山江湖區域發展中心、江西省科學院研究員譚晦如說,二○○三年以後的幾年,鄱陽湖包括長江流域降水量開始偏少,流域性的枯水問題開始呈現。現在,鄱陽湖的枯水期被拉長。

譚晦如提出個驚人的論斷:若干年後,鄱陽湖將自然消失!他解釋,鄱陽湖的植被分成濕地植被和水生植被,按照湖區的演替規律,濕地會逐漸下沉,湖泊面積會逐漸變大,水生植被會越來越佔優勢;但同時,由於上游泥沙會逐漸堆積,濕地沉降的速度如果慢於泥沙淤積的速度,湖泊面積就會相應減少。

fsj 提到...

硫酸外洩 湖南數千人水中毒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01.25

湖南懷化市辰溪縣板橋鎮的孝坪煤礦硫酸廠,近日發生硫酸洩漏,汙染地下水;村民飲用含有劇毒的水,造成數千人中毒。

當地政府隱瞞實情,辰溪縣委雖證實硫酸洩漏汙染地下水,但稱只有廿六人中毒,一人病危。

北京「新京報」報導,一名中毒者向該報爆料,早在一個月前,當地礦山退休職工發現飲用水變成黃色,懷疑被汙染,後向辰溪縣政府和環保局反映。為此,辰溪縣環境保護監測站對水質進行檢測。

該中毒者出示的手機照片顯示,去年十二月七日,環保監測站下發的文件稱,孝坪煤礦汙水排放標準為一級,民眾可放心飲用地下水。

約十天前,工廠附近的村民開始發病。一開始被當成感冒或者白血病治療,但中毒情況迅速蔓延;板橋鎮、孝坪鄉大量村民發病入院,情況引起當地政府重視,重新化驗水質,發現水中含有劇毒,還有錫等金屬元素。

七十五歲的李會體,是中毒較重的一位。兒子李萬友說,這個月十四日,李會體感到四肢無力,喉嚨發乾,最初以為是感冒,在礦上的職工醫院吊了四天點滴;十八日,村民多人發病,縣政府後來證實是中毒。李會體轉到辰溪縣中醫院時已病危。

李萬友說,院方已下達父親病危通知書,父親目前已失去知覺,雖然醫師奮力搶救,但生還的希望不大。

辰溪縣人民醫院對外界的詢問表示,確實住進許多因硫酸廠水汙染中毒的病人,目前還無人死亡。辰溪縣中醫院也證實醫院住滿了中毒者,具體數目不詳。

李萬友說,辰溪縣中醫院約收治三、四百人,辰溪縣人民醫院收治了七、八百人,不過上述數字未得到官方確認。辰溪縣板橋鄉村民說,中毒者涉及硫酸廠下游的中溪、板橋等幾個村,約有千人。目前,當地政府已經往村裡送水,讓村民暫停飲用地下水。

孝坪煤礦原是懷化地委工業煤定點生產基地,後關閉停產,一九九一年建辦硫酸廠。孝坪煤礦下屬的硫酸廠和釩礦,每年為當地政府創造二千萬元人民幣的財政收入。

※ 嫌對岸人太多嗎?

fsj 提到...

世界水日 聯合國坦言無法達成千禧年目標

中央社 2008-03-22

(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二十一日專電)明天是「世界水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今天坦言,二零一五年,全球仍將有二十一億人無法擁有基本的衛生及水設施,無法達到聯合國在公元兩千年通過的千禧年發展目標。

潘基文說,造成水問題的因素包括人口增長、貧窮、投資不足等,但罪魁禍首則是缺乏政治意願。他敦促世界各國立即採取行動搶救水源污染問題。

依聯合國資料,全球目前有二十六億人面臨惡劣的衛生條件,每二十秒鐘就有一位兒童死於衛生及水的問題,每年因水源污染造成的兒童死亡人數達到一百五十萬人。

根據評估,平均每投資一美元到環境衛生,將產生九美元的經濟效益,同時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入學率,減少疾病死亡及醫療費用等間接利益,每年可達六百六十億美元。

聯合國在公元兩千年通過的千禧年發展目標,預估到二零一五年,全球缺乏衛生及水設施的比例將減少一半,但根據目前各國推動情形,已經無法達成目標。

根據聯合國評估,若以目前的改善速度,光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就要到二零七六年才能實現目標。

fsj 提到...

60年大旱 西班牙運水解渴

【聯合報╱編譯王先棠╱報導】 2008.05.15

西班牙最近經歷數十年來最嚴重乾旱,東北部地中海濱的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更遭逢60年來最缺水的春天。當地首府巴塞隆納13日雖緊急自鄰近地區以海運輸入飲用水,對紓解旱象仍然只是杯水車薪。

船隻當天從鄰近城市塔拉哥納運來約2300萬公升飲用水,未來還會從西班牙南部阿美里亞省海水淡化廠與法國馬賽運水過來。預計今年夏天總共會有66個船次將水運抵巴塞隆納,每月成本高達2100萬歐元(約台幣10億元)。不過些水只能滿足加泰隆尼亞自治區6%的用水需求,將來還得透過鐵路從西班牙其他地方買水。

倫敦泰晤士報說,西班牙各處降雨情況差異極大,巴塞隆納當地一座水庫乾涸見底,1962年開始蓄水淹沒的一處村落遺跡重新浮現,然而西班牙北部巴斯克自治區的水庫水量卻多到必須洩洪。

巴塞隆納市府已關閉許多噴泉,並禁止居民把水浪費在洗車澆花等非必要用途。儘管氣象預告說本周會下雨,但農人還是害怕乾旱摧毀作物,旅館業者則擔憂到了夏天旅遊旺季旱象若不解除,損失必定慘重。

為紓解飲用水不足問題,加泰隆尼亞自治政府計畫改變厄波羅河的河口位置,卻激怒了部分民眾,引爆了西班牙媒體所謂的「搶水戰爭」。

商業團體說,政府從外地運水進來,傷害了加泰隆尼亞自治區在海外的形象,卻不能解決旱象,是「徹底失敗」。旱象影響的民眾多達數百萬,但13日當天運來的全部水量,僅能供18萬人使用一天,實在不夠。

※ 熱帶已經擴張了。

fsj 提到...

善用雨水、中水 帳單變水水

【聯合報╱記者魯永明、鄭朝陽/專題報導】 2008.05.25

水價上漲,對已經採用雨水及中水回收再利用系統的單位來說,不但毋需擔心要多付水費,反而更凸顯省水效益。

遊客川流不息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從動物水池到遊客沖廁,用水量大,但園區完成省水器材換裝和雨水回收利用系統後,一年省了近七百萬元的水費開銷。

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所副組長傅孟台指出,動物園逐年增設雨水貯存利用系統,直接供應美洲野牛、河馬池等,取代自來水,並開闢水生植物區,配合紫外線、臭氧殺菌等技術淨化這些水池的放流水,回收再利用二到三次,「這讓一百噸水可當三百噸來用。」他表示,這就是水資源「逐級利用」的觀念。

傅孟台表示,一個河馬池每個月要用掉兩千四百噸(度)的自來水,現在全改用潔淨的雨水替代,就省下兩萬多元的水費,包括廁所的沖廁用水也都改用雨水和山澗水,目前動物園的自來水取代率已達百分之廿三,每年節省的水費超過六百八十萬元,「水價漲愈多,動物園就省愈多。」

雲林縣環球技術學院不但留住雨水,也建置全台校園唯一的「中水處理系統」,把生活汙水回收處理再利用,七年多來,每年平均減少自來水用量約八萬噸,省近百萬元水費,兩度獲經濟部評為節約用水績優單位。

環球技術學院研發長吳豐帥說,七年前闢建卅公頃的嘉東校區,考慮師生多達七、八千人,用水量大,且雲林屬於缺水區,地層嚴重下陷,但校園不抽取地下水,因此一開始就把雨水和中水回收系統納入校園規畫設計,並用不同顏色的管線區分飲用與沖廁等雜排水等水源,輸送到景觀池、廁所等地。

吳豐帥指出,學校每年回收利用水量約八萬噸,系統操作維護成本約六十萬元,平均每噸(度)中水處理成本約七點七元,比自來水(每度十元)便宜。他強調,平時排放汙水要支付縣政府每噸七元的排放費,有了中水系統,不但回收汙水再利用,少用自來水,也不必繳錢給縣府,每年還可省約八十五萬元。

為了養成學生節約用水電的習慣,校方規定宿舍用水電的基本度數,搭配智慧型水電表,顯示所用的水電度數,超過基本度數的費用都由住宿生自付。這項節能管理措施一開始曾招致學生質疑學校「死要錢」,但七年下來,住宿生已習慣節約。



◆ 中水系統 回收生活汙水

【聯合報╱鄭朝陽】 2008.05.25

中水系統是把洗澡、洗滌等不含廚房油脂成分的生活汙水回收處理再利用,作為澆灌植栽、沖馬桶等非飲用水。為了和自來水(日本稱為「上水」)、雨水和排放不用的汙水(下水)作區隔,稱這種回收再生水為「中水」。

廿年前,日本就大規模回收生活汙水,在都市汙水處理廠增設高級處理設備,把處理後的再生水配送供住宅區或工業區作為非飲用水,同時減輕汙水廠及下水道管線系統的負荷。

太空人透過高級淨水設備,把尿液與生活汙水轉化成極乾淨的飲用水,是中水系統的極致表現;美國加州橘郡也將高級處理後的中水注入地層內補充地下水,防止海水入滲造成土壤鹽化,影響農作物收成。

fsj 提到...

金馬想買水 大陸準備好了

【聯合晚報╱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2008.06.05

金門縣長李根炷烽赴北京參加四川賑災晚會,引發風波,李炷烽在此時提出向中國大陸買水一事。據了解,大陸福建方面已做好供水準備。在對金門供水方面,有三個腹案,其中最被看好的是同安大嶝線──從廈門大嶝島舖海底管線到大金門北山,向延伸至金城。

據了解,早在民國85年,金門久旱不雨,地方發生嚴重水荒,當時金門地方政府就積極向中央爭取要向大陸買水,「通水」似乎成為「三通」之一。不過,基於政治考慮,中央政府仍以「自給自足」為最優先考量,但也做了現有的水庫的淤積加以清除,以增加水庫的容量;興建截水溝,以增加水庫的流域面積;興建海水淡化工廠等三項供水補強措施。

民國91年金馬與澎湖地區再發生嚴重乾旱,澎湖參加金馬行列向政府爭取向大陸買水。當時行政院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表示,政府在90年2月15日已開放金、馬外島可向大陸進口自來水,澎湖也可等同處理,但必須有風險控管,民生與國防用水應該要自給自足。並由經濟部宣布可向大陸買水。

可能因為有「統戰」的政治目地,大陸方面對於供水給金馬一直很積極,而且也有具體的規劃方案,其中對金門供水共有三個方案。

這三個方案分別為,同安大嶝線,從廈門大嶝島南緣的陽塘鋪設6.7公里的海底管線至大金門北山,再向南經四公里管線輸水至金城;廈門本島線,從廈門島東部何厝的香山鋪設約5.5公里的海底管線至小金門的東坑,經羅厝再鋪設約2公里的海底管線至大金門的水頭,再向北經6公里的管線輸水至金城。泉州市晉江圍頭線,從晉江市龍湖水庫向南輸水至圍頭,經圍頭鋪設約12公里的海底管線至大金門島東側的大地,向西經約17公里的管線輸水至金城。其中以同安大嶝線最被看好,大陸輸送過來的原水,將注入山西水庫或金沙水庫。

【記者沈明川/台北報導】

向大陸買水?金門與馬祖地方政府已準備好了,並且也與大陸方面有溝通與默契,就等中央政府是否政策「點頭」。經濟部水利署長陳伸賢日前親赴金門考察供水業務,承諾成立專案小組進行評估。

※ 大陸自己的淡水本身就不夠用了。

* China's Growing Pains - 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
http://ngm.nationalgeographic.com/features/world/asia/china/china-growing-text

fsj 提到...

仿碳交易 水交易行得通

【經濟日報╱編譯劉道捷/綜合倫敦八日電】 2008/06/13

水資源極為珍貴,水價卻未反映實際成本,在缺水危機悄悄逼近的此刻,全球產業可能必須面對日漸上漲的水價,如何建立有效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是產業界應該關心的重大問題。

水是維生最基本的資源,但全球水價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你愈窮,負擔的水價愈高,你愈富有,負擔的水價愈低。坦尚尼亞首都三蘭港的情形特別明顯,三蘭港貧民區的居民買一噸水要付出新台幣240元,而市區較富有的居民只要付10元。

工業國家和產業界也有同樣的現象,西班牙農民付出的水價是實際成本的2%,加州中部種稻和小麥的農民用掉加州五分之一的水,政府一年補貼他們的用水金額超過4億美元。

澳洲遭遇七年苦旱,澳洲農民因此比較了解水的珍貴,農業用水效率堪稱世界第一。

然而,從虛擬用水的觀點來看,生產一條新台幣300元的牛仔褲要用掉11公噸水,一公斤牛肉要用掉22噸水(一個幾十元的漢堡要用掉2.4噸的水),一磅烘焙咖啡要用掉將近10噸水(一杯咖啡要用掉140公升水)。

澳洲出口大量牛肉、小麥和乳製品,以澳洲這麼乾旱的國家來說,農民以虛擬用水的方式,生產大量耗水的農產品,其實是嚴重浪費水資源,十分不智。

水是最能夠再生的資源,只要一場大雨,大家就忘了水的珍貴。看來水的問題不光是雨量分布的問題,也是社會怎麼管理水資源分配的問題。

水資源的管理與分配十分麻煩,光是水價漲不漲,就可以吵上好幾年,因此建立可行的水資源分配與交易制度絕非一蹴可及。

目前除了瓶裝水外,水資源幾乎沒有什麼交易,各國或許可以仿效碳交易的方式,建立總量管制制度,進行水的交易,不過水、水權跟土地所有權常常密不可分,水的交易會受到土地所在地的限制,或許只能局限在小區域中進行。

但不論水的管理問題什麼時候可以解決,產業界、尤其是農業與食品加工業,都必須面對將來水價會上漲、用水會受到更多管制的局面。



◆ 台灣人用水 每年浪費1.5座石門水庫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7/12/14

經濟部水利署最新統計顯示,每人平均每日生活用水量比國際標準高出四十一公升,每年浪費的水量約三千四百億公升,相當於一點五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

水利署說,儘管國人節約用水意識已比往年提高,但許多民眾日常的用水習慣仍有待改善,例如開著水龍頭洗滌物品、洗衣服頻率過高、未裝置省水器材等,都在不知不覺中浪費水資源。

水利署統計,用水量最高的前三名縣市,分別是台北市、基隆市與台北縣。台北人平均每人每天用掉三百八十八公升水,相當於一百九十四瓶兩公升裝汽水;最省用水量則是彰化人的一百九十九公升。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水利署和可口可樂公司,昨天共同發起「惜水樂活行動」,呼籲民眾「水龍頭開一半,水資源長相伴」,每次開水龍頭的水量節省一半,一年就可以省下一座石門水庫、相當於兩千四百億公升的水量。

水利署提出最新統計數據指出,國人每人每天平均用水量為兩百九十一公升,明顯高於合理用水量(國際標準值為兩百五十公升)四十一公升。水利署長陳伸賢說,如果每人每天可以節省四十一公升,全台一年可以省下超過三千四百億公升,相當於一點五座石門水庫。

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李玲玲指出,雖然台灣平均年降雨量是全世界平均值的二點六倍,但實際上可利用的水資源只占降雨量的兩成,每人每年分配到的降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七分之一,屬於相對缺水國家。

不過民眾的憂患意識顯然不足。水利署另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五成的民眾認為台灣水資源還算充足,超過七成的民眾不曾遇過自來水供應不足的狀況,還有近九成的國人自認用水節省,顯示國內節水教育仍有待加強。

fsj 提到...

星將設亞洲首座水科技中心

中央社 2008-07-02

(中央社記者康世人新加坡二日專電)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荷蘭戴夫特水利研究所今天宣佈,將耗資九百萬新元(約新台幣二億零一百六十萬元)建立亞洲首個水科技研究中心,預計二零零九年竣工,將從生物工程上研究城市供水課題。

這個設在烏魯班丹河的水科技研究中心,除了從事水的研究和培訓水科技人才外,新加坡與戴夫特水務聯盟也倡議把這個中心變成公眾教育中心,加強民眾維持水道乾淨衛生的意識。

水科技研究中心是新加坡公用事業局、新加坡國立大學,和戴夫特水利研究院的三個合作研究中心之一。

根據規劃,水科技研究中心在二零零九年底竣工後,第一個階段將研究包括水道清潔的城市水源供應與管理課題,並轉化為實際用途。

中心設立之後,近二十名研究人員,將從不同學科領域,包括生物學到工程學,嘗試採用綜合的方式處理城市供水問題,包括改善水質與供應、減少發生水災的風險,以及了解植物、土壤和水之間的互動。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部長雅國介紹這個中心時指出,這是重要的工作,以確保水質持續受到監控。

雅國表示,新加坡在掌控水源品質的同時,也要加深對水源的知識,以及如何利用天然資源與自然的工法,保持水源乾淨與流通。

這個水科技中心明年底竣工後,將開放給民眾參觀,以加強民眾對水的認識。

fsj 提到...

聯合國報告:全球十二億人露天排便

中央社 2008-07-18

(中央社記者周盈成日內瓦十七日專電)一份聯合國報告今天指出,全球使用「獲改進衛生設施」的人口十幾年來雖有增進,但仍遠落後於千禧年發展目標;仍有近十二億人露天排便,其中印度就占了五成五。

共同推出「飲水與衛生進展」報告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新聞稿中說,在一個地方「即使只有少數人露天排便,仍很難確保有清潔的環境」。它說,糞便污染的環境直接與腹瀉疾病相關,腹瀉是五歲以下嬰幼兒的最大殺手之一。

報告指出,全球露天排便的人口比例從一九九零年的百分之二十四降到二零零六年的百分之十八;使用獲改進衛生設施者則在同一時期由百分之五十四增加到百分之六十二。

但UNICEF執行長威尼曼指出,依這樣的進展速度,到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MDG)二零一五年到期時,使用獲改進衛生設施的人口還將落後於目標七億人。

她說:「若沒有戲劇性的進展,將會慘敗。」

獲改進衛生設施是指能夠衛生的將人類排泄物與環境隔離而免於人類接觸的設備。千禧年發展目標預定使百分之七十七的人口能享有這樣的設施。

在「獲改進飲水水源」方面則情況較好,這一名詞是指受保護而免於外在污染、尤其是排泄物污染的水源。千禧年發展目標希望在二零一五年使百分之八十九人口享有此種水源。

報告說,享有獲改進飲水的人口在一九九零年僅有百分之七十七,二零零六年已達百分之八十七,預計二零一五年能超過百分之九十。

fsj 提到...

1度87.9元 德水費全球最貴

自由時報 2008-08-20

〔編譯管淑平/綜合報導〕英國為了節水,禁止民眾使用灑水器澆花,澳洲大陸成天鬧水荒,但是根據一份調查,德國才是全世界水費最貴的地區,平均一千公升(一度)要一.九一歐元(約八十七.九台幣),是調查中水費最便宜的美國的四倍。

是美國四倍

澳洲的兩倍

這份由油、電、水公用事業費率監督團體NUS顧問公司發布的季度報告指出,德國水費是美國的四倍,是長年為乾旱所苦的澳洲的兩倍。根據調查,比利時水費一千公升一.八五歐元(約八十五.三台幣),英國一.五○歐元(約六十九.一台幣),法國一.二七歐元(約五十八.五台幣);澳洲一.○五歐元(約四十八.四台幣),美國○.四七歐元(二十一.六台幣)。

德國消費者聽到這個消息,就跟英國人抱怨經常下雨卻還缺水一樣牢騷滿腹。一名讀者投書德國「世界報」說:「我們有很多水,只是被水公司浪費掉。德國人被敲詐,因為我們的政治人物都沒用,一錯錯了二十年。」

NUS認為,德國水費這麼高是因為費率由地方政府控制,而各城市都亟欲靠水費收入支應其他市政計畫,這種「隱形課稅」讓德國水費高居全球第一。

不過這種情況可能即將改變。過去五年來德國水費幾乎沒有調整過,而同期間英國水費漲了將近五十%,以這樣的速度,英國很快就會取代德國全球水費最貴的地位。

fsj 提到...

經濟學人:水源不足 下波經濟危機引爆點

自由時報 2008.08.25

〔編譯陳柏誠/綜合外電報導〕和油一樣,水也是全球經濟最關鍵的潤滑劑。不過由於全球人口成長,以及渴望享有和西方世界一樣水源供應充足的亞洲新興中產階級崛起,乾淨水源供應正遭逢巨大壓力。有鑑於此,從台北到澳洲等各個國家地區紛紛採取禁止地下水開發或是關閉電廠的措施。

農業對水的需求最大,不過其他諸多產品及服務也必須賴水維生。例如生產一片二百毫米半導體晶圓需要十三立方米的新鮮水。晶片製造佔了矽谷整體水消費的二十五%。能源生產對水的需求也很大,美國每年取自湖泊和地下水的新鮮水,有大約四十%用在冷卻能源電廠。從瀝青砂提煉出一公升的原油,需要多達五公升的水。瀝青砂是一種因為油價高漲而衍生的昂貴替代能源。

根據《經濟學人》的報導,由於地下水短缺,台北市已經不再允許企業開發地下水;遭到乾旱肆虐的澳洲,其企業數年來亦存活在嚴格的水開發限制之下;位在美國亞特蘭大的電力公司,去年夏季因為乾旱,暫時關閉了部份電廠。根據Marsh Centre for Risk Insights的調查,財富一千大企業中有四十%的企業表示,水源不足對企業所造成的衝擊,將會非常嚴重甚或造成災難,只有大約十七%的企業表示它們已經準備好面對水不足的危機。

油價已自歷史高點回跌,不過對於取得新鮮水源的憂慮則不見減緩。投資銀行高盛預估,全球水消耗量每二十年便成長一倍,這種成長速率將難以維持。水和油一樣沒有替代品。氣候轉變改變了取得新鮮水源的模式,使其漸趨複雜,可能導致乾旱頻率增加。

報導指出,對於排列在超市架上的許多產品,水是不可或缺的一種原料。摩根大通估計,包括雀巢、聯合利華、可口可樂以及啤酒廠Anheuser-Busch、Danone等五家全球大型食品暨飲料公司,每年就消費將近五七五○億公升的水,足以滿足地球上所有人口一天水需求。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中國都市地區的河流有九十%受到嚴重污染。從水源污染到地下水枯竭等水源不足所衍生的成本,每年估計已達二一四億美元。

並非所有企業都在坐以待斃。美國陶氏化學公司自一九九五年起,已將其每公噸產出的水使用量減少三分之一以上;雀巢在一九九七到二○○六年間將水消費量減少二十九%;而可口可樂從波哥大到北京的全球瓶罐工廠,則將魚兒養殖在充滿處理過廢水的水池中,是該公司在二○一○年前清除所有廢水承諾的明證。



◆ 繁華的京奧 全中國的驕傲?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2008.08.24

英國星期泰晤士報報導,為了確保北京奧運供水,中國大陸數萬農民的農耕用水被切斷,農地面臨荒廢。在北京,外國遊客對繁花似錦、綠地如茵的景象讚嘆不已,但在距離北京90分鐘火車車程的地方,農民卻苦對乾涸焦土和枯萎的作物。

星期泰晤士報說,奧運造成的水荒其實可以避免,中國官員預期奧運期間會有50萬訪客,水量需求可能增加三成,因此向河北調水。在緊急調水方案下,中國興建了300多公里的溝渠和水管,把水調到北京,河北並有四個大型水庫為奧運蓄滿水。

河北農民原本生活豐足,但在調水的影響下,有的農民說水價漲了三倍,貴到他們負擔不起,有的則抱怨灌溉溝渠乾涸,井也枯了,當地農地荒廢、泥磚農舍也空無人居。

僅僅在保定周圍,就有3萬多人因為奧運調水工程而失去土地或家園,河北媒體卻不斷高唱,河北人樂意為國家利益犧牲,蓋過了不滿的聲音。

在聖火傳遞期間西藏發生暴動,調水計畫因此喊停。中國的鎮壓引起抵制奧運的聲浪,中國當局發現,奧運觀光客人數恐怕不如預期,用水量也不需要那麼多。另外,中國驅逐北京的外來民工、北京居民也為了避免嚴密安檢措施而出城,北京用水需求量因此又減少。

但是,農民的水荒問題卻無人理會,一名受訪的農民表示:「河裡溪裡都沒有水,種玉米都不夠,我們要怎麼種稻?」另一位農民說:「以前挖井,兩公尺就有水,現在挖了十公尺還是什麼都沒有。」有些農民欠了地下錢莊的錢,絕望之餘喝農藥自殺。

中國官員卻因為怕改變政策有失顏面,反而訴諸壓制,保定執勤的公安人數多得異常,公路設置路障,不准未獲許可的車輛上北京,通往水庫的路上更連設十道關卡。計程車司機接獲指令,載到可疑乘客應直接送往公安局,而提供「奧運特別消息」者可獲鉅額獎金。



◆ 成就京奧 華北人為旱災失控

自由時報 2008.08.25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政府為澆灌出一個所謂「綠色奧運」,確保奧運期間北京用水無虞,竟然規劃從原就缺水的華北地區引水至北京,致使這些地區的大面積農田無水灌溉而荒蕪。這場「人為旱災」不但犧牲成千上萬農民的生產及生活用水,甚至將農民逼上絕路。如今中國官員正試圖掩蓋這場由重大過失、謊言及鎮壓行動交織而成的荒謬醜聞。

旱地掙扎 農民絕望自殺

據英國週日泰晤士報披露,奧運期間北京各地綻放的數百萬鮮花以及細心灌溉的綠地,令外國政要讚嘆;但只要搭九十分鐘火車往南抵達河北保定,就可見到農民在旱地上掙扎求生。為了成就奧運,他們的農作物已經枯萎,幾代相傳的祖業化為烏有、債台高築,甚至已有幾名農民在絕望中自殺。

報導中指出,這場醜聞正足以說明,將一場需要大量資源的全球盛會交給一個獨裁統治下的農業窮國主辦,會出現什麼後果,而諷刺的是,中國採取的引水措施後來證明都沒派上用場。

這個重大錯誤起始於中國官員擔心北京可能沒有足夠水源供應五十萬名奧運訪客,他們預計用水需求將較平時增加三十%。為了解決奧運期間北京用水的燃眉之急,中國政府把目光轉移到農產豐富的河北省,下令工程師趕工建造長達三百二十一公里的水道及水管以引水至北京。而在同時,保定市附近四座戰略水庫的儲水都達最高水位,以因應奧運所需。

水價漲三倍 渠道甚至沒水

在保定市,據說已有大約三萬一千名居民為了向北京供水而失去了自己的田地和工作。一些農民說,水價漲了三倍,他們已經用不起水來澆灌田裡作物;其他農民則表示,他們的灌溉渠道已經沒有半滴水。

週日泰晤士報記者為進一步追查真相,在保定附近的唐縣、滿城及順平等實地訪問二十多名農民、官員及水利工程師,其中一名工程師透露:「原本當地急於興建運河,但今年春天時卻全面喊停。事實上,我們沒有送一滴水到北京。」

引水喊卡 缺水苦果農民擔

該報分析指出,河北省各地引水工程紛紛喊停的時間點,剛好是在抗議人士因中國血腥鎮壓西藏而鎖定北京奧運聖火的國際傳遞活動,並呼籲國際抵制京奧。中國當局當時就知道,參觀奧運的訪客將比預期中少很多;此外,為美化市容,許多外地民工被逐出北京,所以北京已不再需要更多水了,然而,河北等地農民卻已可能要面臨長期無水可用的悲慘處境。

※ 若屬實,這是很嚴重的事件。

fsj 提到...

暴雨增、小雨少 乾旱危機來臨

李宗祐/台北報導 2008.08.26 中國時報

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地區,很可能面臨嚴重的乾旱危機!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指出,海峽兩岸和日本等亞洲地區近百年來均出現小雨日數減少的趨勢,尤其海峽兩岸更明顯,過去四十年減少三○到四○%,沙漠化和乾旱現象可能越來越嚴重!

中央氣象局、國家防災科技中心、中研院和台灣大學昨日共同召開「二○○八年台灣氣候變遷研討會」,國內學者專家針對台灣面臨氣候變遷問題發表最新研究報告。劉紹臣以「東亞地區降雨強度變化」為題,分析全球、東亞和台灣近百年來降雨變化趨勢。

專家分析 氣候暖化影響降雨

劉紹臣分析,受全球氣候暖化影響,世界各國暴雨(時雨量超過十毫米)發生頻率都有增加趨勢,但美洲地區僅暴雨頻率增加,小雨(時雨量低於一毫米)發生頻率沒有太大變化。台灣地區則是近年降雨強度出現極端化的現象,小雨發生頻率明顯減少,暴雨頻率呈現倍數增加。

劉紹臣指出,台灣地區每年降雨量雖然會波動,但變動幅度不太大,平均值為二三一五毫米。值得注意的是,全年降雨時數自一九八五年以後呈下降趨勢,平均時雨量明顯上升,降雨強度在過去廿幾年增加三○%以上。

颱風暴雨倍增 已非偶發現象

他進一步分析,台灣地區自一九六五年後,暴雨發生頻率增加一○○%以上、呈倍數成長,「依這樣的變化趨勢,一百年就可能增加三○○%,非常、非常值得注意!」尤其是二○○一年到二○○五年,時雨量超過十毫米、廿毫米、卅毫米的暴雨,尤其是颱風期間的頻率,更呈倍數成長、增加一○○%。

劉紹臣強調,過去以為颱風期間的暴雨是偶發現象,但現在的發生頻率已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從近年的統計分析,很肯定颱風暴雨增加已經是真的事情。而且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與全球暖化有關,因為這種暴雨頻率增加的變化趨勢,在每個國家都很類似。

小雨明顯減少 將導致沙漠化

劉紹臣表示,這種現象若真因全球氣候變遷引起,現在暴雨發生頻率已增加一倍,以後呢?過去大家常用一百年或二百年迴歸周期可能發生的最大降雨作為水庫和水壩等水利設施設計標準,現在可能要全面重新評估了。

另一個讓劉紹臣憂慮的現象是,台灣地區小雨發生頻率明顯減少。他表示,這種現象在海峽兩岸和日本都非常明顯,台灣和中國大陸又比日本嚴重。過去四十年,台灣的小雨發生頻率減少約三○到四○%,中國大陸減少速度也非常接近台灣,但日本在過去一百年發生頻率只減少二○%。

劉紹臣強調,過去很少人把小雨發生頻率減少聯想到沙漠化現象,但他認為,小雨是土壤保持濕潤的重要機制,小雨頻率減少,就會使接近沙漠、半乾燥的地區沙漠化越來越嚴重;在台灣,就是乾旱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他認為,台灣在廿一世紀初,多次因冬春兩季降雨偏少,梅雨季又晚到,導致乾旱頻傳;中國大陸四川常鬧乾旱和華北沙漠化,都與小雨發生頻率明顯減少有關。

fsj 提到...

澳洲水權價格高漲 投機客搶翻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路透坎培拉三十一日電】 2008.09.01

澳洲乾旱嚴重,但有農場寧願把水拿去市場賣掉,也不願拿來灌溉自己的農田,因為賣水比種田所得還高。種種跡象顯示,水資源已經繼石油之後,成為投機客大舉搶進的目標。
全球各地的乾淨水源不斷減少,需求卻不斷增加,全球暖化問題更威脅到未來的水供應量,這使投機客認定水資源是有利可圖的新市場。

澳洲有個成立25年的水權拍賣市場,加上連續十年的大旱,吸引國際投資人爭相投入澳洲水權市場。經營水權交易平台的Waterfind公司統計,去年的水權交易量已攀升至11 億美元。過去幾年來,該市場的水權交易量已占澳洲供水量的30%。

水權價格節節攀升,每公秉(1,000公升)的季使用權最高可以賣至600澳元(517美元),每公秉的永久使用權最高則漲至2,500澳元。

這使澳洲Tandou農場的主人金威爾發現,農場的水與其拿去種植小麥與大麥,還不如直接拿去市場賣掉。金威爾說,投資人從投資銀行到只買個十度水的市井小民都有,澳洲水權已經變成一種資產類別。

但是Waterfind公司認為,水權近期內仍舊很難變成純粹的投資資產。政府仍會把水當成一種公共財監管,加上澳洲的水有七成用於農業灌溉,投資水市場比較像是間接投資農產品市場。

Waterfind公司的業務經理席本崔特說:「推高價錢的因素是用水可以種出的農產品價值,全球商品價格是衝擊水價的真正原因。」

澳洲水權市場的規範非常複雜,也使投資水權不像投資其他商品那樣簡易。水權交易市場約有一萬條法規,受到澳洲四個省政府監管。儘管地區政府在1993年同意建立一套全國通用的水權自由市場規定,政治角力卻使這項立法牛步前進。

澳洲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正研擬一套全國適用的水交易與定價機制。ACCC希望,這套機制可以鬆綁水交易,形成自由市場。

負責管理澳洲農產帶用水的莫瑞達令盆地委員會(Murray-Darling Basin Commision)執行長克萊克說:「因為水資源變得日益關鍵,政府將密切注意供水問題。現在買房子需要許多文件,而購買水權的文件還要更多。」



◆ 水資源股 難敵景氣乾旱

【經濟日報╱編譯莊雅婷/綜合三十一日電】 2008.09.01

去年夏天以來,各式各樣與水相關的投資工具紛紛出籠,希望掌握全球乾淨水源需求日增帶來的商機,但今年來這類投資工具的表現卻令人失望,因為水資源類股也受整體經濟景氣下滑拖累。

水處理與運送的經濟價值十分吸引人,許多地區原本就極缺乾淨水,又受人口成長以及工、農業爭水的影響,而面臨更嚴重的缺水狀況。據世界水資源協會(WWC)統計,每六個人就有超過一人喝不到安全的飲用水。每年全球花在水淨化處理與改善老舊水利公共建設的費用就達幾千億美元,且金額正持續攀升。

水資源的交易模式和其他商品不同,無法由全球市場定價,因為水很重,運輸成本數倍於水的價值,所以交易價格取決於區域市場。由於投資人可選擇的標的相對較少,部分績優股的價格已相當昂貴。

水利設備製造商穆勒公司(Mueller)2006年股票首次公開發行,投資人當時認為,水利系統更新可望持續推升該公司的產品需求。但穆勒的股價受住宅營建景氣疲軟影響,自去年6月以來已近腰斬。

美國四成自來水用在工業領域,因此經濟衰退會造成用水減少,拖累水利事業類股跟著大跌。去年中市場推出三檔追蹤水資源類股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迄今已有兩檔下跌。

積極管理型水資源基金表現稍微好一點。例如,Kinetics水利建設基金去年7月初推出迄今僅下跌1.4%,超過標準普爾與其他水資源ETF的跌幅。Perella Weinberg Partners綠洲基金經理人巴西利說:「投資水的獲利可觀,但投資難度高,絕不只是挑選一籃子看似跟水有關的公司而已。」

不過,水資源的長期投資展望佳。1999年迪克森(John Dickerson)推出尖峰水資源股票基金時,這類投資還只是利基市場。但如今該避險基金的資產已增至6億美元,期間淨值翻漲三倍多。

fsj 提到...

兩年後 金門將喝大陸水

【聯合報╱記者丁萬鳴/台北報導】 2008.09.02

經濟部完成「兩岸通水」規畫方案,只要行政院核准,預定年底前授權金門縣政府得委託民間和大陸簽約,興建兩岸通水管,估計兩年後金門就可取得大陸福建省的龍湖水庫供水,初期每日供應兩萬公噸原水給金門使用。

這項規劃方案將於本周呈報行政院核定。

水利署強調,金門引陸水後,仍將保有六成的自來水備載量,以防金門萬一遭大陸斷水,仍能維持基本安全用水量。

馬英九總統日前在金門指示辦理兩岸通水規劃,經濟部火速完成兩岸通水方案,規畫從福建晉江巿龍湖水庫鋪設約八公里的陸上輸水管至晉江圍頭,再由圍頭出海鋪設約十二公里的海上管線至大金門島東側上岸,再輸送至金門田浦水庫,轉輸至榮湖和太湖兩個淨水場處理。

根據規畫,大陸方面將負責興建從龍湖水庫至圍頭所有陸上及海裡管線工程和相關投資,經濟部水利署和金門縣政府將負責輸水管登上金門陸地後的後續工程,估計施工期約兩年至兩年半。預估民國九十九年底至一百年上半年,金門民眾就可以使用大陸水。

水利署表示,金門目前日用水量約三萬二千公噸,兩岸通水後初期龍湖水庫每日將供應二萬公噸原水給金門。

水利署表示,陸水引入金門經過處理後,每度自來水成本約廿元,比起海水淡化每度四十元的成本,仍然便宜很多。

行政院若核准水利署所提的「陸水援金」方案,將授權金門水廠和大陸福建省水利廳自來水公司,各自委託兩岸民間成立專案小組,負責輸水管線的鋪設、費用計算。

金門愛水協會理事長張雲雨表示,大陸方面為了「陸水援金」,特別改善龍湖水庫,未來將強化水源保護,達到我方要求的水質標準。

水利署指出,因政府擴大小三通和金門觀光業發展,金門自來水用量快速增加,金門現有的水庫因為蓄水量不足,加上優養化嚴重,水質、水量已不符合需求。如果成效良好,未來大陸方面賣給金門的原水會從每日兩萬公噸擴大至四萬公噸。

原本馬祖也想引進陸水,但水利署認為,馬祖的兩座淡水廠和水庫已能滿足需求,因此馬祖不會跟進。

fsj 提到...

缺水!綠洲成荒漠 特產沙塵暴

【林克倫/甘肅民勤報導】 2008-09-30 中國時報

不到民勤,不知水有多珍貴。位於河西走廊起點甘肅武威北邊的民勤縣,在中國十分著名,其為中國綠洲沙漠化最嚴重地區,也是華北、長江中下游乃至是台灣沙塵暴的發源地,從昔日富庶綠洲現化為茫茫片片沙漠,問題全出在「沒水」。

由武威往北銜接民武公路,原處於河西走廊山峽內的翠綠公路景觀,頓時變成一望無際的灰黃景色,碧藍近乎透明的天空夾雜著些許白雲、煞是好看,然地平線內卻是黃土片片,在公路兩側的高大密集柳樹外頭,遍布著各式防沙耐旱植物,以及兩大沙漠的滾滾黃塵。

走在民勤,好似身處台灣西南海邊的木麻黃防風林區,當地水源欠缺、紫外線強、風沙大,且沙塵暴在民勤算是見怪不怪的特產,據統計,民勤年均風沙天氣一三九天、沙塵暴日三七天,儘管造訪的九月是風沙較小的時節,在戶外奔走一天下來,拿衛生紙清理面孔,依舊烏黑。也難怪愛美的婦人女子們會用絲巾將臉部包得密不透風、僅露出雙眼,而被烈日灼燒黝黑的膚色,則令人分不清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我們民勤都是漢人,少數民族主要住在祁連山」,一位鄉政府人員開玩笑地說:「風沙大,臉都被吹得走樣,所以看起來不像漢人!」

「沙上牆、羊上房,毛驢走在屋頂上」是形容當地風沙強勁的諺語,民勤地區的土坯房屋造型都是「囚」字形,外頭建起一堵高約四公尺高牆阻擋風沙,房間分散在「口」字四周,中間庭院則可曬農作物,屋型十足反映出民勤生活條件之惡劣。

徒手挖掘、湧泉即來的景象,早是年過八旬老人家才有的記憶。

民勤的風沙線長達十三公里、沙層厚度三至六公尺,流沙正以每年八公尺速度向民勤綠洲逼近,公路邊還散落著搬遷戶遺留的殘破房屋,眼前荒涼景象任誰也想不到,在清朝末年時,此地可是碧水藍天、芳草樹林綿延。

攤開民勤縣地圖,可發現沿沙漠交界區有許多以「井」為名的村落,一九七○年代末開始的大肆開墾,因石羊河水量不敷使用,村民們開始打井超抽地下水導致地水位嚴重下降,據官方統計,面積一萬五千九百平方公里、約台灣一半大的民勤縣,水井數量曾高達一萬多口。

嚴重超抽地下水不僅讓水位下降,也帶來水質鹽鹼化後遺症,水質鹽鹼性強不適合飲用,只能當灌溉用途,既然水資源稀缺,在參觀陳天華的新房時也發現,「浴室、廁所」是奢侈品、也不需要建。

現年八十四歲的張爺爺,家門前有一條自來水管,三天定時供應一次、每次卅分鐘,一缸子約五十公升自來水一家六口用三天,陳天華家的自來水則是五天一次,「年輕時候在河裡洗過幾次澡,用手挖一挖,水就冒出來了」,出生於民國十四年的張爺爺回憶說:「後來水開始緊張,也沒水可以洗,只進城上澡堂洗過兩次」。問到洗澡的感覺,他說:「時間太久、早忘了!」

fsj 提到...

抗菌?不關水龍頭 星巴克挨轟

自由時報 2008-10-07

〔編譯俞智敏/綜合報導〕美國連鎖咖啡業龍頭星巴克(Starbucks)近年來因受經濟不景氣影響,不得不大幅裁員並關閉全球各地多家分店,沒想到現在又因公司規定所有分店不得關閉水龍頭,每天浪費的水資源恐高達二千三百萬公升,遭環保人士砲轟。

英國每日電訊報六日報導,在全球擁有約一萬家分店的星巴克公司為防止店內水龍頭孳生病菌,竟以「健康與安全規範」為由,禁止所有分店員工將櫃台後方用來沖洗湯匙等器皿、名為dipper well的水槽水龍頭關閉。

在消費者抗議後,星巴克主管回函辯稱,讓水持續流動是為防止水龍頭裡孳生細菌。但這等於每天有大約二千三百四十萬公升的水,相當於每八十三分鐘內即可灌滿一座奧運級泳池,或供應飽受乾旱所苦的非洲國家納米比亞全國人口使用的水量,就這樣白白地流失掉。

這種作法恐將讓星巴克素來標榜重視環保的商譽產生質疑。英國自來水公司認為,星巴克此政策對環保不利,衛生專家更直斥為「無稽之談」、「瘋狂」。環保慈善機構Waste Watch代表羅賓森說,浪費這些水可能對環境與野生動物產生嚴重傷害。

※ 太超過,防止細菌應該是定時清洗水塔,或是加裝濾水設備。

* Starbucks wastes millions of litres of water a day - guardian.co.uk
http://www.guardian.co.uk/uk/2008/oct/06/water.drought

* BBC NEWS - Starbucks denies it wastes water
http://news.bbc.co.uk/1/hi/business/7654691.stm

fsj 提到...

黃河溼地萎縮 面積超過兩個北京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10-12 中國時報

根據中國自然科研部門的最新調查研究發現,黃河源區溼地在一九九○年至二○○四年的十四年間出現持續萎縮,面積高達四萬多平方公里,相當於北京市總面積的兩倍之多。

據《新華社》報導,在中國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的支持下,青海省氣象科研所在二○○五年開展對黃河源區溼地變化的持續研究。

中國科學家們從衛星遙感圖片進行對比、判譯後,發現源區溼地面積已從卅八萬平方公里,萎縮至四年前的近卅四萬平方公里,平均每年萎縮二千八百多平方公里。

科學家們發現,前十年平均每年萎縮面積超過二千三百平方公里,後四年的萎縮速度更加快至每年平均四千二百多平方公里。後四年的萎縮速度是前十年的一點八倍。

青海省氣象台指出,據實地調查,黃河源區溼地自二○○五年以來仍在加速萎縮。不過,報導沒有說明導致溼地出現萎縮的主要原因。

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省是黃河、長江和瀾滄江(即湄公河)的源頭。青海省瑪多縣被譽為「黃河源頭第一縣」,境內的扎陵湖、鄂陵湖均在國際重要溼地名錄中榜上有名。

青海省氣象研究所所長李鳳霞說,黃河源區的溼地以沼澤溼地和湖泊溼地為主,兩者面積之和佔溼地總面積的九二%以上,河流溼地的比重較小。

中國科學院去年七月發表的同類型研究報告也指出,青藏高原典型高寒溼地近四十年來的退化具有普遍性,黃河源區溼地系統空間分佈格局的破碎化和島嶼化程度顯著加劇。

fsj 提到...

神奇機器 可從空氣榨水飲用

◆ 環保專家發明神奇機器 可從空氣榨水飲用

中央社 2008-11-24

(中央社台北2008年11月23日電)英國媒體報導,加拿大1家由環保發明人士創設的公司「第四元素」(Element Four)聲稱,已發現全球益趨嚴重水荒的解決之道,從用之不竭且無人開發的空氣中榨水使用。

英國「衛報」報導,第四元素已研發出名為「空氣榨水機」(WaterMill)的機器,希望它能變成繼微波爐之後的另一主流家庭電器。

衛報說,空氣榨水機僅使用大約3個燈泡耗電量,就能把空氣中溼氣凝結成水,再淨化成飲用水。

報導稱,此機器本週末在曼哈坦熨斗區(Flatiron)展示,該場展示是美國「連線」(Wired)雜誌的年度活動,秀出雜誌編輯群認為將改變世界的最新發明。

根據報導,空氣榨水機外觀有如剖半的大型高爾夫球,直徑約3英尺,由白色塑膠製成,可嵌在牆壁上。

運作方式是抽進空氣後,先由過濾器去除灰塵和微粒,再將空氣冷卻至露點以下,凝結的水再經過紫外線殺菌槽,防範飲用者罹患退伍軍人症及其他傳染病。最後,再次過濾,然後透過一條管子,輸送至冰箱或廚房水龍頭。

大家聽到從空氣中汲水,以解決家庭用水需求這種方式,不免會問:是瘋了嗎?但發明空氣榨水機的黎奇(Jonathan Ritchey)也是第四元素創辦人回答說:「走著瞧!水的需求已破表,大家都在尋求擺脫對脆弱和越來越不可靠供水系統的依賴。」

不過空氣榨水機也有缺點,預計明年春天在美國、英國、義大利、澳洲和日本上市的榨水機,一台要價1200美元(約台幣4萬元)。值此信用緊縮時期,許多潛在買家可能會因此卻步,但黎奇指出,空氣榨水機的製水成本是每公升0.3美元(約台幣10元),遠比瓶裝水便宜,幾年後就可還本。

但衛報也提及,榨水機可能會吸引重視環保的消費者,因為瓶裝水嚴重破壞生態。光是在美國,每年消費掉大約300億公升瓶裝水,成本約110億美元(約台幣3677億元)。

※ 很懷疑沙漠地區能榨出多少水?

fsj 提到...

超長水隧道 滋潤遼寧七城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11.26

大陸擴大內需,大手筆推動公共工程建設,遼寧省明年將建成一條世界最長的輸水隧道,長達八十五點三公里,供瀋陽、大連等七個水資源缺乏的城市用水。

投資一百零三億元人民幣(約台幣五百一十五億元)的大伙房水庫輸水工程,工程十分艱鉅,將穿越長白山脈的五十多座山峰、五十多條河谷、廿九條斷層,地表到隧道頂端最大距離六百卅公尺,最小六十公尺,落差很大。

具體走向是從遼東的桓仁縣渾江引水至桓仁水庫,再以隧道自流引水至新賓縣蘇子河,藉重力作用,下流入撫順市境內的大伙房水庫,從而向撫順、瀋陽、遼陽、鞍山、營口、盤錦、大連等七座嚴重缺水的城市供水。

輸水隧道完工後,將超越世界目前公認最長的五十七點六公里的瑞士歌塔德隧道,成為世界最長隧道;每年增加十七點八億立方公尺的水量,供應下游撫順等七個缺水城市。其中,瀋陽每年可增加八點一億立方公尺水量,換算每天多出二百廿萬立方公尺的水,能大大緩解城市用水壓力,改善水質、避免超抽地下水釀災。

遼寧是嚴重缺水省分,多年來很多城市以地下水為主要水源,存在著超採和水質問題。大伙房輸水工程,全部採用隧洞和管道封閉輸水,這些水又屬地表水,因而該工程的建成,將健全遼寧供水保障體系,提高供水保障率。 

fsj 提到...

掌控水資源 飲料大廠犯眾怒

【經濟日報╱編譯游宜樺/綜合外電】 2009.06.24

地球上的水資源愈來愈稀少,人們不僅開始憂慮未來水價可能飆高,也擔心飲料業者為取得穩定供應的廉價用水,會想盡辦法掌控水源,成為「水霸」。因此,近年來生產瓶裝水的國際飲料大廠,經常成為當地居民或環保團體抵制的對象。

在紐約市的高級義大利餐廳Del Posto,饕客可以大啖130美元的鱸魚佐茴香甜椒主菜,也可享用每瓶3,600美元的Dom Perignon頂級香檳,卻無法喝到沛綠亞 (Perrier)或其他牌子的瓶裝礦泉水,原因是餐廳全面禁用。

可口可樂 印度到處碰壁

這家常可看到名流光顧的義大利餐廳,與舊金山、紐約市等地的許多餐廳同業一樣,都已全面杯葛瓶裝水,原因是礦泉水公司被指控霸佔或浪費水資源,形象大壞,成為眾矢之的。

Del Rosto餐廳老闆巴斯提尼奇說:「我們堅持使用本地水理由很明顯,大家也沒話說。瓶裝水必須包裝、運輸,加上全球運來運去,使用這些水實在愚蠢。」

可口可樂公司在南印度喀拉拉市(Kerala)的一座工廠,因當地乾旱缺水無法運作被迫關廠,招致眾多批評,指責該公司把當地水源「吸乾抹盡」。可口可樂堅稱乾旱並不是他們造成的,但仍然無法平息眾怒,全球抗議杯葛行動從英國串聯到北美,連與該公司合作長達半世紀的麻省史密斯大學,也決定在新合約競標中把可口可樂排除在外。

可口可樂公司全球水資源管理部門經理科區表示:「我們在當地失去的是營運的社會許可。」印度許多社區也陸續發起運動,要把可口可樂一腳踢出去。

環保殺手 負面觀感成形

環保隱憂讓向來獲利可觀的瓶裝水及飲料大廠,如可口可樂、雀巢、百事可樂與SABMiller等公司的銷售遭侵蝕,但他們更擔心在消費者心中留下環保殺手的負面感觀。

在Arnhold & S. Bleichroeder管理全球飲料基金的迪克森表示:「水是新世代的石油。」據估計,目前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缺水陰影中,2025年很可能增加至三分之二。

水價目前雖然相對偏低,但情況已經逐漸改觀。為了保護水資源並鼓勵節約與再生回收,世界許多地區已經開始制定新的水價機制,歐盟計畫2010年起開始對用水課稅。

全球供水目前約有七成使用在農業上,工業用水則佔兩成,但仰賴農業的工業,從肉品工廠到牛仔褲公司,須面對的問題絕對不只是自己的用水量。

SABMiller公司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大廠,近來開始統計水足跡(Water Footprint),結果發現如果把整個產品供應鏈用水量加起來,是飲料公司本身用水的34倍。

雀巢公司 加州設廠觸礁

以SABMiller公司為例,工廠每生產1公升啤酒,直接要耗用4.5公升的水,乘以34後,每公升啤酒的水足跡等於153 公升。依此公式計算,SABMiller去年全球生產啤酒的水足跡,高達8.4兆公升,這個數量大約是冰島全國2004年用水量的兩倍!

水資源與環保意識高漲,也使國際飲料大廠動輒得咎,例如,雀巢公司2003年原本打算在加州的麥克勞(McCloud)市興建一座瓶裝工廠,但在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抗議反對下,全案已經觸礁。當地居民不但擔心工廠對環境可能帶來的衝擊,更害怕雀巢會就此霸佔當地寶貴的水資源。

雀巢隨後雖然很有誠意,願意展開為期三年的水資源與環保評估,但該公司北美執行長傑佛瑞(Kim Jeffery)悲觀認為,工廠興建之日仍然遙遙無期。他說:「說到底,如果居民不想我們在當地出現,我們不會硬來。」

Bevmark企業顧問公司總裁皮爾科表示,有關環保等敏感議題,企業的作為是否迎合消費者的想法,極為關鍵,原因是市場極為擁擠,消費者一旦不再捧場,就很難把他們找回來。他說:「與消費者作對,你就玩完了。」



◆ 海淡場 不符減碳政策

【經濟日報╱記者王瑞堂/雲林報導】 2009.06.24

台塑石化在六輕工業園區首座海水淡化場,昨(23)日首次公開試運轉近一年結果,將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硼濃度偏高等後遺症,似乎與當前節能減碳政策背道而馳。

台塑企業認為,六輕用水來源為濁水溪,去年逕流量77.2億公噸,其中集集攔河堰引水量18.2億公噸,約占23.6%,仍有59億公噸的水未經利用就排入大海。

台塑企業主管表示,若能優先開發這些未經利用就排入大海的淡水,將可有效解決用水匱乏的問題,可解決海水淡化廠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硼濃度偏高危害人體及衝擊環境生態等問題。

台塑企業表示,在六輕設立二套海水淡化試驗機組,合計每天可處理500公噸。分別使用超濾法(UF)及化學混凝沈澱法,不過,這二者都面臨許多亟待克服的問題。例如,硼濃度偏高、平均耗電量偏高等。

fsj 提到...

社論-檢討水資源 珍惜水資源

【本報訊】 2009-06-27 工商時報

今年五月份的降雨量明顯不如歷年平均值,經濟部水利署表示二期稻作將延後灌溉,再度凸顯台灣水資源的供應與運用都不穩定的問題。

水是人類不可或缺的資源,其雖涵蓋地球表面70%的面積,但其中海水占97%,而剩下3%的淡水又有2%存在兩極冰帽中,亦即人類可資利用維生的淡水,只占全球水資源的1%而已。由於全球氣候變遷,造成溫室效應,在過去20年間北極冰帽所覆蓋的範圍後退5% ,崩落的冰山也消失30%,依200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報告指出,全球已超過10億人口為了生存,不得不喝遭到污染的水,造成每天約有4,000人的死亡。

全球暖化、溫室效應對台灣氣候的衝擊,主要表現在氣溫與降雨量的變化。近百年台灣地面氣溫平均上升約1度,而每年降雨日數約減少5天,降雨量則約增加200毫米。降雨日數減少,降雨量增加,表示降雨強度增加而集中,此對水庫容量有限及河川東西向水流快速入海的台灣,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據統計,台灣每年下雨量約890億噸,能供使用者約為128億噸而已。

本來森林能吸收涵養大量的水份與二氧化碳,但目前台灣中低海拔的森林被砍伐殆盡,改為種植涵養水份差的檳榔及茶園。山坡地及水源區因濫墾、濫伐而喪失涵養水源的功能,加以降雨量強度的增加且集中,以致發生豪大雨時,大量泥沙流入水庫,常會因滿載需要洩洪,或因濁度太高而必須停止供水,且往往因溪床滿溢造成水災,土石流更帶來極大傷害;但另一方面,沒下雨又常形成旱災。

面對氣候愈來愈不穩定,政府採取水源調度及休耕的辦法因應,但這只是治標的方法,如不治本,缺水只會更加嚴重。目前台灣水資源開發遭遇的困境,包括興建水庫沒有適宜的地點,民眾抗爭也是重要因素。美濃水庫的興建,即因當地民眾的抗爭而無法如願,替代水庫的人工湖雖有規劃,也因環保、回饋問題而胎死腹中。水庫淤泥的處理也是一大挑戰,早期的水庫是在河川主流興建大壩,因接收河川上游的砂石,所以必須建攔沙壩,但只要發生暴雨侵襲,大量土石灌入水庫,水庫得濁度就會飆高,甚至導致臨近地區被迫停水。

此外,水資源的分配,問題更為嚴重。依照水利法第18條規定,水資源運用的優先順序為:1.家用及公共用水,2.農業用水,3.水利用水,4.工業用水,5.水運,6.其他用途。目前我國工業產值占全國生產毛額約30%,而其用水量僅占全部的9% ;農業產值占全國生產毛額不到2%,而其用水量卻占71%,明顯極不合理。台灣土地狹小,自然資源有限,唯有發展工業,創造附加價值,才能帶動經濟成長,提升人民生活水準。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面積及產值持續下降,但用水比例仍居高不下,實有待商榷。工、農業之間用水比例的適當調整,乃是政府當局必須嚴加正視的課題。

為使有限水資源的運用效率得以提升,我們建議主管當局應朝下列方向著手:

第一,仿效日本政府的做法,每經過一段時間,即就水資源分配的合理比例,進行檢討及調整。配合這項政策的執行,負責水資源運用的主管單位應事權統一,不能容許類似目前經濟部水利署、農委會各管一段的雙頭馬車現象,繼續存在。

第二,獎助管路灌溉取代傳統的漫灌或溝灌方式。傳統的漫灌或溝灌由於渠道年久失修,導致大量中途流失,而漫灌方式又造成用水浪費。如改以管路灌溉,應可節省50%用水,因此而省下的用水,即可轉撥出售予工業用戶。

第三,輔導及獎勵產業節水措施。國內若干大型企業,事實上早就自動採取節水、節能的改善做法,例如台塑企業六輕廠區從民國88年到97年間,因這類措施的執行,每日可節水21.0萬噸,累積每年平均降低CO2排放量369.8萬噸,值得鼓勵仿效。如政府出面積極輔導,獎勵產業節水、節能,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四,抓漏及汰換老舊自來水管線。依據台灣省自來水公司統計,管線漏水量為總配水量的24.6%,一年漏水總量,幾乎為兩座翡翠水庫的容水量。水利署宜結合科學技術專家,組成團隊專案抓漏,並優先就漏水管線予以汰換更新。

第五,加速完成自來水跨縣巿管網連接工程,據以建置有效的水資源調度機制,進而達到供水系統相互支援的功能。

fsj 提到...

水資源管理水噹噹 IBM看好

【吳慧珍/綜合外電報導】2009-08-11 工商時報

美國科技巨擘IBM瞄準綠能商機,看好規模100億美元的水資源管理市場有蓬勃發展之勢,今年3月即推出一項名為「大綠創新(Big Green Innovations)」的計畫,彰顯IBM挾其科技服務實力跨足基礎建設等非傳統資訊領域的雄心。

IBM「大綠創新」計畫負責人努恩斯女士(Sharon Nunes)表示,「依我來看,水資源管理在未來3到5年將有爆炸性成長,雖然一般人視其為鴻溝,但水資源市場的確正在轉變。」

「大綠創新」計畫係IBM倡議的「智慧星球(smarter planet)」策略當中的一環,這項策略旨在運用資訊科技,有效管理電力網絡、運輸系統及其他基礎設施。

努恩斯領導的團隊在水資源、碳管理、太陽能科技和海水淡化等領域看到商機。努恩斯指出,美國和中國政府振興經濟方案當中有關水資源部分,估計支出在100億到150億美元,有助於水資源管理市場的建立,水資源管理包括河川、水庫及水管的監控。努恩斯表示,IBM在水資源基礎設施管理方面,提供防洪堤管理及洪水監控等系統。

業務涵蓋伺服器、軟體及諮詢服務的IBM,目前正與紐約Beacon Institute for Rivers and Estuaries進行一項商業合約談判,擬在哈德遜河上裝設監控預測網路系統。此外IBM也與愛爾蘭研究機構合作開發感應器,用以監測高爾威灣(Galway Bay)的海流變化和污染情況。IBM開發的洪澇管理和監控系統,逐漸引起易發生洪災的亞洲國家高度注意。

無論政府、投資人或人權運動者都異口同聲表示,水資源管理將是未來10年一大挑戰。全球數十億人口愈來愈難取得乾淨水源,而過度開發及氣候變遷料將讓乾淨水供應雪上加霜。

據IBM估計,全球供應的水量當中,漏失部分竟高達60%,造成世界各大水廠每年140億美元的損失。